CN107532104B - 润滑脂、机构部件和润滑脂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润滑脂、机构部件和润滑脂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32104B
CN107532104B CN201680024421.5A CN201680024421A CN107532104B CN 107532104 B CN107532104 B CN 107532104B CN 201680024421 A CN201680024421 A CN 201680024421A CN 107532104 B CN107532104 B CN 1075321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ase
mass
water
total amount
bas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442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32104A (zh
Inventor
中西祐辅
熊谷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demitsu Kos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demitsu Kos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demitsu Kos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demitsu Kos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532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2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32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32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19/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thickener being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 C10M119/04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thickener being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containing oxygen
    • C10M119/20Polysaccharides, e.g. cellulo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69/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containing as components a mixture of at least two types of ingredient selected from base-materials, thickeners or additives, covered by the preceding groups, each of these compounds being essential
    • C10M169/06Mixtures of thickeners an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75/00Working-up used lubricants to recover useful products ; Cleaning
    • C10M175/0083Lubricating grea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77/00Special methods of preparation of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emical modification by after-treatment of components or of the whole of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1/00Inorganic compounds or elements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1/02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3/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and hydrocarbon fractions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3/10Petroleum or coal fractions, e.g. tars, solvents, bitumen
    • C10M2203/102Aliphatic fractions
    • C10M2203/1025Aliphatic fractions used as base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5/00Organic 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or fractions, whether or not modified by oxidatio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5/02Organic 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or fractions, whether or not modified by oxidatio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cyclic monomers
    • C10M2205/028Organic 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or fractions, whether or not modified by oxidatio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cyclic monomers containing aliphatic monomers having more than four carbon atoms
    • C10M2205/0285Organic 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or fractions, whether or not modified by oxidatio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cyclic monomers containing aliphatic monomers having more than four carbon atoms used as base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7/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carbon and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7/02Hydroxy compounds
    • C10M2207/021Hydroxy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or cycloaliphatic carbon atoms
    • C10M2207/022Hydroxy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groups bound to acyclic or cycloaliphatic carbon atom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hydroxy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7/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carbon and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7/28Esters
    • C10M2207/284Esters of aromatic monocarboxylic acids
    • C10M2207/2845Esters of aromatic monocarboxylic acids used as base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7/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carbon and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7/28Esters
    • C10M2207/287Partial esters
    • C10M2207/288Partial esters containing free carboxyl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7/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carbon and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7/28Esters
    • C10M2207/287Partial esters
    • C10M2207/289Partial esters containing free hydroxy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7/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containing hydrogen, carbon and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7/40Fatty vegetable or animal oils
    • C10M2207/401Fatty vegetable or animal oils used as base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9/00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9/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0M2209/0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ntaining monomers having an unsaturated radical bound to a carboxyl radical, e.g. acrylate type
    • C10M2209/084Acrylate;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9/00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9/12Polysaccharides, e.g. cellulose, bio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15/00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15/10Amides of carbonic or haloformic acids
    • C10M2215/102Ureas; Semicarbazides; Allopha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90/00Mixtures of base materials or thickeners or additives
    • C10M2290/02Mineral base oils; Mixtures of fra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90/00Mixtures of base materials or thickeners or additives
    • C10M2290/10Thicken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2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or characteristics, i.e. function, of component of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20/01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C10N2020/055Particles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 C10N2020/06Particles of special shape or siz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2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or characteristics, i.e. function, of component of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20/01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C10N2020/055Particles related characteristics
    • C10N2020/063Fibrous for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08Resistance to extreme temper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26Waterproofing or water resis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30/00Specified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improved by the additive characterising the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e.g. multifunctional additives
    • C10N2030/62Food grade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50/00Form in which the lubricant is applied to the material being lubricated
    • C10N2050/015Dispersions of solid lubric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N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C10M RELATING TO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 C10N2050/00Form in which the lubricant is applied to the material being lubricated
    • C10N2050/10Semi-solids; greas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润滑脂,其含有基础油和亲水性纳米纤维,并且分散有粗细度(d)为0.01~500nm的亲水性纳米纤维。该润滑脂的环境负荷低、对人体的安全性也优异,并且具有适度的工作锥入度且具有高滴点,因此耐热性也优异。

Description

润滑脂、机构部件和润滑脂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脂和使用该润滑脂的机构部件、以及润滑脂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润滑脂与润滑油相比密封更容易,从能够实现所应用的机械的小型化、轻量化等理由出发,被广泛用于汽车、各种产业机械的各种滑动部分的润滑。
润滑脂主要由基础油和增稠剂构成,润滑脂的固体性质通过增稠剂而赋予,润滑脂的性能根据所使用的增稠剂而显著变化。
作为通常广泛使用的增稠剂,可以举出锂皂等脂肪酸金属盐、二脲化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二脲化合物在环境方面、对人体的安全方面存在问题,特别地,作为二脲化合物原料的异氰酸酯系化合物具有致突变性,对人体是有害的。此外,使用作为脂肪酸金属盐的锂皂而得到的润滑脂大多滴点低,大多不适合在达到高温的部位使用。
近年来,开发了环境负荷低、对人体的安全性也优异、且使用具有生物降解性的增稠剂而得到的润滑脂。
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润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作为具有生物降解性且润滑性、耐热性和耐久性优异的生物降解性的润滑脂组合物,在含有基础油的同时,含有壳聚糖和甲壳素中的至少一者作为增稠剂。
专利文献2中具体公开的润滑脂组合物中,作为增稠剂,使用粒径为4~10μm的片状或粉末状的壳聚糖或甲壳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740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169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针对专利文献2中具体公开的润滑脂组合物,配合作为增稠剂而添加的片状或粉末状的壳聚糖或者甲壳素直至工作锥入度达到273,但未公开具体的配合量。
一般来说,壳聚糖、甲壳素等生物降解性的增稠剂与基础油的相容性低,为了得到工作锥入度高的润滑脂,需要大量(35~50质量%左右)添加增稠剂。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那样的大量包含生物降解性的增稠剂的润滑脂组合物由于固体成分多,因此存在的倾向是比油膜厚度大的颗粒、即增稠剂的一部分浮起,耐磨耗性差。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提供环境负荷低、对人体的安全性也优异、并且具有适度的工作锥入度且具有高滴点的润滑脂;和使用该润滑脂的机构部件;以及润滑脂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发现:使用环境负荷低、对人体的安全性也优异的亲水性纳米纤维作为增稠剂、并且分散有特定粗细度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粗细度的润滑脂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下述[1]~[4]。
[1]润滑脂,其含有基础油和亲水性纳米纤维,并且分散有粗细度(d)为0.01~500nm的亲水性纳米纤维。
[2]润滑脂,其为将粗细度(d')为0.01~500nm的亲水性纳米纤维和基础油混合而得到。
[3]机构部件,其使用上述[1]或[2]所述的润滑脂。
[4]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步骤(1):
步骤(1):将水分散液、基础油和分散溶剂混合从而制备混合液的步骤,所述水分散液是在水中配合粗细度的平均(d')为0.01~500nm的亲水性纳米纤维而得到。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润滑脂的环境负荷低、对人体的安全性也优异,并且具有适度的工作锥入度且具有高滴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润滑脂的方式]
本发明的润滑脂是含有基础油和粗细度(d)为0.01~500nm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润滑脂(第1润滑脂)。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的润滑脂是将粗细度(d')为0.01~500nm的亲水性纳米纤维和基础油混合而得到的润滑脂(第2润滑脂)。
应予说明,上述第2润滑脂中,优选为将水分散液、基础油和分散溶剂混合而得到的润滑脂,所述水分散液是在水中配合粗细度(d')为0.01~500nm的亲水性纳米纤维而得到。应予说明,第2润滑脂中,在制备该混合液后,可以是通过从该混合液中至少除去水而得到的润滑脂,也可以是通过从该混合液除去水和该分散溶剂而得到的润滑脂。
上述水分散液、分散溶剂等的详情如下述“本发明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一项所述。
第1润滑脂中规定了该润滑脂中含有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粗细度(d)(即分散至基础油中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粗细度(d)),第2润滑脂中规定了基础油和混合前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粗细度(d')。
通过满足该规定,在基础油中,亲水性纳米纤维容易形成高级结构,且容易使亲水性纳米纤维均匀分散。其结果是,即使亲水性纳米纤维的含量为少量,也会具有适度的工作锥入度且具有高滴点,因此能够制成耐热性优异的润滑脂。
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亲水性纳米纤维的含量为少量”是指:该亲水性纳米纤维的含量以润滑脂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为20质量%以下(优选为1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下)。
此外,本说明书中,也将这些“第1润滑脂”和“第2润滑脂”统称为“本发明的润滑脂”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在含有基础油和亲水性纳米纤维的同时,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考虑到对人体的安全性的影响的范围内,含有食品、食品添加物、以及常规的润滑脂中配合的各种添加剂。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中的基础油与前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总计含量以该润滑脂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优选为4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润滑脂中包含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应予说明,本发明的第1润滑脂和第2润滑脂中,亲水性纳米纤维的详情(粗细度(d')等适合的形状、适合的形成材料、适合的含量范围等)、基础油的详情(适合的种类、性状和含量范围等)、以及与亲水性纳米纤维和基础油一同配合的各种添加剂的详情(种类、含量范围等)等彼此相同。
<基础油>
作为本发明的润滑脂中包含的基础油,可以根据用途来适当选择,可以举出例如矿物油、合成油和液体石蜡等。
该基础油可以是仅由1种构成的基础油,也可以是组合使用2种以上的混合基础油。
作为矿物油,可以举出例如将石蜡基系矿物油、中间基系矿物油或环烷基系矿物油等原油进行常压蒸馏或常压渣油;将这些常压渣油进行减压蒸馏而得到的馏出油;对这些馏出油实施溶剂脱沥青、溶剂萃取、加氢裂化、溶剂脱蜡、催化脱蜡、加氢精制等精制处理中的一种以上处理而得到的精制油(具体而言为溶剂精制油、加氢精制油、脱蜡处理油、白土处理油等);通过对利用费托法等制造的蜡(GTL蜡(Gas To Liquids WAX))进行异构化而得到的矿物油蜡等。
这些矿物油之中,优选为API(美国石油协会)基础油分类中被分类为3类的矿物油。
作为合成油,可以举出例如烃系油、芳族系油、酯系油、醚系油、植物性油、动物性油、脂肪酸酯等。
作为烃系油,可以举出例如正链烷烃、异链烷烃、聚丁烯、聚异丁烯、1-癸烯低聚物、1-癸烯与乙烯共聚低聚物等聚-α-烯烃(PAO)、以及它们的氢化物等。
作为芳族系油,可以举出例如单烷基苯、二烷基苯等烷基苯;单烷基萘、二烷基萘、多烷基萘等烷基萘等。
作为酯系油,可以举出癸二酸二丁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基)酯、己二酸二辛酯、己二酸二异癸酯、己二酸二(十三烷基)酯、戊二酸二(十三烷基)酯、甲基乙酰基蓖麻油酸酯等二酯系油;偏苯三甲酸三辛酯、偏苯三甲酸三癸酯、均苯四甲酸四辛酯等芳族酯系油;三羟甲基丙烷辛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壬酸酯、季戊四醇-2-乙基己酸酯、季戊四醇壬酸酯等多元醇酯系油;多元醇与二元酸和一元酸的混合脂肪酸形成的低聚酯等复合酯系油等。
作为醚系油,可以举出例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单醚、聚丙二醇单醚等聚二醇;单烷基三苯基醚、烷基二苯基醚、二烷基二苯基醚、五苯基醚、四苯基醚、单烷基四苯基醚、二烷基四苯基醚等苯基醚系油等。
作为植物性油,可以是源自植物的油类,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棉籽油、芥花油、大豆油、葵花油、棕榈油、椰子油、红花油、山茶油、橄榄油、花生油等。
作为动物性油,为源自动物的油类,具体而言,可以举出猪油、牛蹄油、蚕蛹油、沙丁鱼油、鲱鱼油等。
作为构成脂肪酸酯的脂肪酸,优选为碳原子数为8~22的脂肪酸,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辛酸、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山嵛酸、芥酸、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异硬脂酸、花生酸、蓖麻油酸、12-羟基硬脂酸等。
作为具体的脂肪酸酯,可以举出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和丙二醇脂肪酸酯等。
对于甘油脂肪酸酯,可以举出例如甘油单油酸酯、甘油单硬脂酸酯、甘油单辛酸酯、甘油二油酸酯、甘油二硬脂酸酯、甘油二辛酸酯等。
对于聚甘油脂肪酸酯,可以举出例如二甘油单油酸酯、二甘油单异硬脂酸酯、二甘油二油酸酯、二甘油三油酸酯、二甘油单硬脂酸酯、二甘油二硬脂酸酯、二甘油三硬脂酸酯、二甘油三异硬脂酸酯、二甘油单辛酸酯、二甘油二辛酸酯、二甘油三辛酸酯、三甘油单油酸酯、三甘油二油酸酯、三甘油三油酸酯、三甘油四油酸酯、三甘油单硬脂酸酯、三甘油二硬脂酸酯、三甘油三硬脂酸酯、三甘油四硬脂酸酯、三甘油单辛酸酯、三甘油二辛酸酯、三甘油三辛酸酯、三甘油四辛酸酯、二甘油单油酸单硬脂酸酯、二甘油单油酸二硬脂酸酯、二甘油单辛酸单硬脂酸酯、三甘油单油酸单硬脂酸酯、三甘油二油酸二硬脂酸酯、三甘油二油酸单硬脂酸酯、三甘油单油酸单硬脂酸单辛酸酯、二甘油单月桂酸酯、二甘油二月桂酸酯、三甘油单月桂酸酯、三甘油三月桂酸酯、三甘油三月桂酸酯、二甘油单肉豆蔻酸酯、二甘油二肉豆蔻酸酯、三甘油单肉豆蔻酸酯、三甘油二肉豆蔻酸酯、三甘油三肉豆蔻酸酯、二甘油单亚油酸酯、二甘油二亚油酸酯、三甘油单亚油酸酯、三甘油二亚油酸酯、三甘油三亚油酸酯、十甘油单油酸酯、十甘油单硬脂酸酯、十甘油单辛酸单油酸酯等。
对于丙二醇脂肪酸酯,可以举出例如丙二醇单油酸酯、丙二醇单硬脂酸酯、丙二醇单辛酸酯、丙二醇单月桂酸酯等。
作为液体石蜡,可以举出CmHn(m、n为1以上的整数,其中,n<2m+2)所示的具有支链结构、环结构的脂环式烃化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
这些之中,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中包含的基础油,从与亲水性纳米纤维的亲和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包含选自API基础油分类中被分类为3类的矿物油、合成油、植物性油、动物性油、脂肪酸酯和液体石蜡中的1种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使用的基础油的40℃下的运动粘度,优选为10~400mm2/s、更优选为15~300mm2/s、进一步优选为20~200mm2/s、更进一步优选为20~130mm2/s。
如果该运动粘度为10mm2/s以上,则能够抑制润滑脂发生油分离的现象。另一方面,如果该运动粘度为400mm2/s以下,则容易向滑动部分供给油。
应予说明,本发明中使用的基础油可以使用将高粘度的基础油与低粘度的基础油组合从而将运动粘度调整至上述范围而得到的混合基础油。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使用的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上。
应予说明,本发明中,40℃下的运动粘度和粘度指数是指按照JIS K2283:2003测定的值。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中包含的基础油的含量以该润滑脂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优选为4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5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质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70质量%以上,此外,优选为99.9质量%以下。
<亲水性纳米纤维>
本发明中,亲水性纳米纤维是指:由包含具有亲水性的化合物的形成材料构成、且粗细度为500nm以下的纤维状物,其与片状物、粉末状物和颗粒状物相区别。
此外,本发明中,对于是否为“亲水性纳米纤维”,将成为对象的纳米纤维(纤维状物)成型为片状物,并将水滴滴加至该片状物的表面时,在(1)与水的接触角为90°以下或者(2)滴加的水滴被片状物迅速吸收的情况下,将该纳米纤维判断为“亲水性纳米纤维”。
进一步,本发明中,亲水性纳米纤维的“粗细度”与常规的纤维状物的粗细度相同,在亲水性纳米纤维的侧面上的任意点处相对于切线方向垂直切断时的切断面中,如果该切断面为圆或楕圆,则是指直径或长径,如果该切断面为多边形,则是指该多边形的外接圆的直径。
作为增稠剂,将数μm大小的片状、粉末状或颗粒状的亲水性化合物配合至基础油中时,亲水性化合物在基础油中聚集,容易形成所谓的“结块”。其结果是,在所得润滑脂的表面上析出亲水性化合物的聚集物,分散状态容易变得不均匀。此时,为了提高所得润滑脂的工作锥入度,需要添加大量的亲水性化合物,但由于包含比油膜厚度大的颗粒,因此形成耐磨耗性差的润滑脂。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润滑脂分散有粗细度(d)为0.01~500nm的亲水性纳米纤维,因此,在基础油中,亲水性纳米纤维能够在形成高级结构的同时也均匀地分散。其结果是,尽管亲水性纳米纤维的含量为少量,也能够制成具有适度的工作锥入度且具有高滴点的润滑脂。
本发明中,“粗细度(d)”表示分散在基础油中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粗细度,与后述配合至基础油中之前的作为原料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粗细度(d')”相区别。
分散至基础油中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粗细度(d)为0.01~500nm,从上述观点出发,优选为0.1~300nm、更优选为1~200nm、进一步优选为2~100nm。
应予说明,本发明的润滑脂只要至少确认到粗细度(d)为上述范围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分散即可,则也可以分散有粗细度(d)偏离上述范围的亲水性纳米纤维。
其中,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中,从制成容易通过亲水性纳米纤维形成高级结构、使亲水性纳米纤维均匀分散的润滑脂的观点出发,从分散至基础油中的亲水性纳米纤维中任意选择的10根亲水性纳米纤维的粗细度(d)的平均值优选为0.01~500nm(更优选为0.1~300nm、进一步优选为1~200nm、更进一步优选为2~100nm)。
此外,从上述观点出发,本发明的润滑脂中包含的亲水性纳米纤维之中,在任意选择的10根中,粗细度(d)为上述范围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根数优选存在1根以上(更优选为5根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根以上),更优选所选择的10根亲水性纳米纤维的粗细度(d)均为上述范围的亲水性纳米纤维。
作为本发明的润滑脂中包含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长径比,优选为5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上。
应予说明,“长径比”是指作为观察对象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长度相对于粗细度的比例[长度/粗细度],亲水性纳米纤维的“长度”是指该亲水性纳米纤维的距离最远的2点之间的距离。
此外,成为观察对象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一部分与其它亲水性纳米纤维接触而难以认定“长度”时,在观察对象的亲水性纳米纤维之中,仅对能够测定粗细度的部分测定长度,只要该部分的长径比为上述范围即可。
进一步,本发明的润滑脂中包含的亲水性纳米纤维之中,任意选择的10根亲水性纳米纤维的长径比的平均值(以下也称为“平均长径比”)优选为5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上)。
作为与基础油混合之前的作为原料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粗细度(d'),优选为0.01~500nm、更优选为0.1~300nm、进一步优选为1~200nm、更进一步优选为2~100nm。
此外,作为与基础油混合之前的作为原料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平均长径比,优选为5以上、更优选为1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以上。
应予说明,本发明中,分散至基础油中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粗细度(d)”、和配合至基础油中之前的作为原料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粗细度(d')”、以及这些亲水性纳米纤维的长径比是使用电子显微镜等测定的值。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使用的亲水性纳米纤维只要由包含具有亲水性的化合物的形成材料构成即可。作为具有亲水性的化合物,可以举出具有羟基、氨基等氢键性羟基的官能团的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等。
但是,从制成环境负荷低、对人体的安全性也优异的润滑脂的观点、和使与基础油的亲和性良好的观点出发,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使用的亲水性纳米纤维,优选包含多糖类,更优选包含选自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甲壳素和壳聚糖中的1种以上多糖类,进一步优选包含纤维素。
应予说明,作为纤维素,可以含有木质素、半纤维素。此外,可以为被木质素、半纤维素改性而包含源自木质素、半纤维素的结构的改性纤维素(例如木质纤维素等)。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使用的亲水性纳米纤维也可以使用对其表面实施了改性处理的纤维。
更具体而言,也可以使用对亲水性纳米纤维的表面实施了选自酯化、磷酸化、氨基甲酸酯化、碳酰胺化、醚化、羧甲基化、TEMPO氧化和高碘酸氧化中的1种以上改性处理的亲水性纳米纤维。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使用的亲水性纳米纤维中,作为多糖类的含量,以亲水性纳米纤维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优选为60~100质量%、更优选为70~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80~100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90~100质量%。
作为多糖类的聚合度,优选为50~3000、更优选为100~1500、进一步优选为150~1000、更进一步优选为200~800。
应予说明,本发明中,多糖高分子的聚合度是指通过粘度法而测定的值。
本发明的润滑脂中,亲水性纳米纤维的含量以该润滑脂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1~20质量%、更优选为0.5~1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7~15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1.0~10质量%。
如果亲水性纳米纤维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则能够制成具有适度的工作锥入度且具有高滴点的润滑脂。
另一方面,如果亲水性纳米纤维的含量为20质量%以下,则能够制成耐磨耗性优异的润滑脂。
<各种添加剂>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中,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进一步含有常规的润滑脂中配合的各种添加剂。
作为该各种添加剂,可以举出例如防锈剂、抗氧化剂、润滑性改进剂、增粘剂、改性剂、分散助剂、清净分散剂、防腐蚀剂、消泡剂、极压剂、金属惰化剂等。
应予说明,这些各种添加剂可以分别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中,在能够维持润滑脂状态的范围内,可以含有在润滑脂化时使用的分散溶剂和水。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中,作为分散溶剂与水的总计含量,以该润滑脂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60质量%、更优选为0~3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0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0~5质量%。
(防锈剂)
作为防锈剂,可以举出例如羧酸系防锈剂、胺系防锈剂、羧酸盐系防锈剂等。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含有防锈剂时,防锈剂的含量以该润滑脂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1~10.0质量%、更优选为0.3~8.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5.0质量%。
(抗氧化剂)
作为抗氧化剂,可以举出例如胺系抗氧化剂、酚系抗氧化剂、硫系抗氧化剂、二硫代磷酸锌等。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含有抗氧化剂时,抗氧化剂的含量以该润滑脂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05~10质量%、更优选为0.1~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5质量%。
(润滑性改进剂)
作为润滑性改进剂,可以举出例如硫化合物(硫化油脂、硫化烯烃、多硫化物、硫化矿物油、硫代磷酸三苯酯等硫代磷酸类、硫代氨基甲酸类、硫代萜烯类、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类等)、磷酸酯、亚磷酸酯(磷酸三甲苯酯、亚磷酸三苯酯等)等。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含有润滑性改进剂时,润滑性改进剂的含量以该润滑脂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01~20质量%、更优选为0.1~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5质量%。
(增粘剂)
增粘剂是根据需要而提高前述基础油的粘度的物质,是为了将包含增粘剂的基础油调整至适当的运动粘度而配合的物质。
作为增粘剂,可以举出例如聚甲基丙烯酸酯(PMA)、烯烃共聚物(OCP)、聚烷基苯乙烯(PAS)、苯乙烯-二烯共聚物(SCP)等。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含有增粘剂时,增粘剂的含量以该润滑脂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01~20质量%、更优选为0.1~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5质量%。
(改性剂)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中,为了控制亲水性纳米纤维的亲水性,可以添加改性剂而制成耐水性的润滑脂。
作为改性剂,已知利用静电相互作用的改性剂,可以举出例如烷基烯酮二聚物、脂肪酸双酰胺、松香乳液与硫酸铵的混合物等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甲基丙烯酸酯等。
这些改性剂之中,优选为聚甲基丙烯酸酯。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含有改性剂时,改性剂的含量以该润滑脂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01~20质量%、更优选为0.1~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5质量%。
(分散助剂)
作为分散助剂,可以举出例如丁二酸半酯、脲、各种表面活性剂等。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含有改性剂时,改性剂的含量以该润滑脂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01~20质量%、更优选为0.1~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5质量%。
(清净分散剂、防腐蚀剂、消泡剂、极压剂、金属惰化剂)
作为清净分散剂,可以举出例如丁二酰亚胺、硼系丁二酰亚胺等。
作为防腐蚀剂,可以举出例如苯并三唑系化合物、噻唑系化合物等。
作为消泡剂,可以举出例如硅酮系化合物、氟化硅酮系化合物等。
作为极压剂,可以举出例如磷系化合物、二硫代磷酸锌、有机钼等。
作为金属惰化剂,可以举出例如苯并三唑等。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含有这些添加剂时,这些添加剂的各含量以该润滑脂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01~20质量%、更优选为0.1~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2~5质量%。
[本发明的润滑脂的特性]
本发明的润滑脂容易通过亲水性纳米纤维形成高级结构,并且均匀地分散有亲水性纳米纤维。因此,本发明的润滑脂即使亲水性纳米纤维的含量为少量,也具有适度的工作锥入度且具有高滴点。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的25℃下的工作锥入度,从使润滑脂的硬度达到适度的范围、并使低温扭矩特性、耐磨耗达到良好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30~475、更优选为160~445、进一步优选为175~430、更进一步优选为200~350。
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润滑脂的工作锥入度是按照JIS K2220 7:2013测定的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的滴点,优选为180℃以上、更优选为2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20℃以上。
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润滑脂的滴点是按照JIS K2220 8:2013测定的值。
[本发明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优选至少具有下述步骤(1),更优选具有下述步骤(1)和(2)。
步骤(1):将水分散液、基础油和分散溶剂混合从而制备混合液的步骤,所述水分散液是在水中配合粗细度(d')为0.01~500nm的亲水性纳米纤维而得到。
步骤(2):从前述混合液除去水的步骤。
经过这样的步骤得到的润滑脂在基础油中亲水性纳米纤维彼此的聚集受到抑制,在维持了纤维形状的状态下,能够使粗细度(d)为0.01~500nm的亲水性纳米纤维分散。其结果是,能够制造在基础油中通过亲水性纳米纤维形成高级结构、且均匀分散有亲水性纳米纤维的润滑脂。
以下,针对步骤(1)和(2)进行说明。
<步骤(1)>
步骤(1)是将水分散液、基础油和分散溶剂混合从而制备混合液的步骤,所述水分散液是在水中配合粗细度(d')为0.01~500nm的亲水性纳米纤维而得到。
步骤(1)中使用的亲水性纳米纤维和基础油的详情如上所述。
应予说明,在此所称的“粗细度(d')”如上所述,表示配合至基础油中、水中之前的作为原料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粗细度,“粗细度(d')”的适合范围如上所述。
作为配合亲水性纳米纤维而得到的水分散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以该水分散液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通常为0.1~70质量%、优选为0.1~65质量%、更优选为0.1~6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5~55质量%、更进一步优选为1.0~50质量%。
该水分散液可以通过在水中配合亲水性纳米纤维、根据需要的表面活性剂等,并通过手动或搅拌机充分搅拌来制备。
作为分散溶剂,只要是与水和油这两者的相容性良好的溶剂即可,优选为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丙醇、乙二醇、丙二醇和己二醇等醇类;聚甘油脂肪酸酯和脱水山梨糖醇酸酯等表面活性剂中的1种以上。
通过步骤(1)制备的混合液中的分散溶剂的配合量以混合液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1~50质量%、更优选为0.5~4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0~30质量%。
通过步骤(1)制备的混合液中的水的配合量以混合液的总量(100质量%)为基准计优选为1~60质量%、更优选为3~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40质量%。
作为通过步骤(1)制备的混合液中的水与分散溶剂的配合量比[水/分散溶剂]以质量比计优选为0.01~600、更优选为0.05~400、进一步优选为0.1~300、更进一步优选为0.2~200。
混合物可以在添加配合有亲水性纳米纤维的水分散液、基础油和分散溶剂的同时,还添加常规的润滑脂中配合的上述各种添加剂。将这些成分混合并通过手动或搅拌机充分进行搅拌,从而能够制备混合物。
应予说明,在步骤(1)后得到的润滑脂只要是能够维持润滑脂状态的状态,则可以含有分散溶剂和水而不进行下述步骤(2)。此时,经过使用了辊磨机等的均匀化等后处理步骤,能够得到本发明的润滑脂。
<步骤(2)>
步骤(2)是从通过步骤(1)制备的混合液至少除去水的步骤。
应予说明,本步骤中,可以从该混合液中一同除去水和分散溶剂。
作为除去水和分散溶剂的方法,优选为加热混合物来蒸发除去水和分散溶剂的方法。
作为蒸发除去水时的条件,优选在压力为0.001~0.1MPa的环境下以0~100℃的温度范围来加热混合物。
此外,作为蒸发除去分散溶剂时的条件,优选在压力为0.001~0.1MPa的环境下以[分散溶剂的沸点(℃)]-120℃~[分散溶剂的沸点(℃)]-0℃的温度范围来加热混合物。
应予说明,水和分散溶剂的蒸发除去也可以通过常压蒸馏来进行。
从混合物除去水和分散溶剂后,根据需要经过使用了辊磨机等的均匀化等后处理步骤,能够得到本发明的润滑脂。
[使用本发明的润滑脂而得到的机构部件]
本发明的润滑脂的环境负荷低、对人体的安全性也优异,并且具有适度的工作锥入度且具有高滴点。此外,本发明的润滑脂即使作为增稠剂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含量为少量,也具有适度的工作锥入度且具有高滴点,因此也能够提高耐磨耗性。
因此,使用了本发明的润滑脂的机构部件即使润滑脂分散、泄露,在环境保护、对人体的安全性方面问题也少,即使在高温下也可以长期维持润滑特性。
作为使用了本发明的润滑脂的机构部件,可以举出轴承、齿轮等,更具体而言,可以举出滑动轴承、滚动轴承、含油轴承、流体轴承等各种轴承、齿轮、内燃机、制动器、扭矩传导装置用部件、流体接头、压缩装置用部件、链条、油压装置用部件、真空泵装置用部件、钟表部件、硬盘用部件、冷冻机用部件、切削机用部件、压延机用部件、拉拔机用部件、滚轧成型机用部件、锻造机用部件、热处理机用部件、热介质用部件、清洗机用部件、减震机用部件、密封装置用部件等。
应予说明,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润滑脂作为食品机械的轴承、齿轮等滑动部分的润滑用途也是适合的。
根据上述事项,本发明还提供下述机构部件和润滑脂的使用方法。
(1) 机构部件,其使用本发明的润滑脂。
(2) 润滑脂的使用方法,其中,将本发明的润滑脂用于润滑食品机械的机构部件。
上述(1)的机构部件优选为混合食品原料、制造食品等的食品机械中组装的机构部件。
此外,上述(1)和(2)中使用的“润滑脂”是本发明的润滑脂,详情如上所述。
实施例
接着,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完全不因这些例子而受到限定。
应予说明,各特性按照以下示出的方法来求出。
(1) 40℃运动粘度、粘度指数
按照JIS K2283:2000进行测定。
(2) 亲水性纳米纤维的粗细度、长径比
使用透射性电子显微镜(TEM),分别测定任意选择的10根亲水性纳米纤维的粗细度和长度,将由“长度”/“粗细度”算出的值记作成为对象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长径比”。
(3) 工作锥入度
按照JIS K2220 7:2013,在25℃下进行测定。
(4) 滴点
按照JIS K2220 8:2013进行测定。
实施例1~3、比较例1和参考例1中使用的基础油、亲水性纳米纤维和分散溶剂的详情如下所示。
<基础油>
・芳族酯系油:40℃运动粘度=91mm2/s,粘度指数=80。
<亲水性纳米纤维分散液>
・CNF分散液(1):スギノマシン(株)制,产品名“BiNFi-s”(包含2.0质量%的聚合度为600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NF)(粗细度(d')=20~50nm(平均值为35nm)、长径比=100以上(平均值为100以上))的水分散液)。
・CNF分散液(2):スギノマシン(株)制,产品名“BiNFi-s”(包含2.0质量%的聚合度为300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NF)(粗细度(d')=20~50nm(平均值为35nm)、长径比=100以上(平均值为100以上))的水分散液)。
<分散溶剂>
・DMF:N,N-二甲基甲酰胺。
・DMAc:N,N-二甲基乙酰胺。
实施例1
将作为亲水性纳米纤维分散液的上述CNF分散液(1)180g(其中,CNF量:3.6g)、作为基础油的上述芳族酯油140g和作为分散溶剂的DMF 150g混合,在25℃下充分搅拌,从而制备混合液。
并且,将该混合液在0.01MPa的环境下加热至70℃,从该混合液蒸发除去水后,进一步在0.01MPa的环境下加热至110℃,从该混合液还蒸发除去DMF。
接着,冷却至室温(25℃),然后使用三辊磨进行均质化处理,得到CNF的含量为2.5质量%的润滑脂。
从所得润滑脂中分散的CNF中任意选择的10根CNF的粗细度(d)均为20~50nm(粗细度(d)的平均值为35nm),该10根CNF的长径比均为100以上(长径比的平均值也为100以上)。此外,该润滑脂的工作锥入度为273、滴点为250℃。
实施例2
除了使用上述CNF分散液(2)作为亲水性纳米纤维分散液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CNF的含量为2.5质量%的润滑脂。
从所得润滑脂中分散的CNF中任意选择的10根CNF的粗细度(d)均为20~50nm(粗细度(d)的平均值为35nm),该10根CNF的长径比均为100以上(长径比的平均值也为100以上)。此外,该润滑脂的工作锥入度为259、滴点为258℃。
实施例3
除了使用DMAc作为分散溶剂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得到CNF的含量为2.5质量%的润滑脂。
从所得润滑脂中分散的CNT中任意选择的10根CNF的粗细度(d)均为20~50nm(粗细度(d)的平均值为35nm),该10根CNF的长径比均为100以上(长径比的平均值也为100以上)。此外,该润滑脂的工作锥入度为273、滴点为245℃。
比较例1
将纤维素粉末(粒径为38μm,400目过筛,和光纯药公司制)60g与芳族酯油90g混合,在25℃下进行充分搅拌。使用三辊磨进行均质化处理,得到纤维素粉末为40质量%的润滑脂。
所得润滑脂的锥入度为289、滴点为300℃以上(测定过程中发生焦糊固化)。应予说明,在所得润滑脂的表面观察到比油膜厚度大的颗粒的浮起。
参考例1
在芳族酯油100g中配合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15g,在70℃下使其加热溶解,制备MDI溶液。此外,向另一反应器内的芳族酯油70g中配合辛胺15g,在70℃下使其加热溶解,制备辛胺溶液。
并且,向润滑脂制造釜中投入上述MDI溶液,在剧烈搅拌的同时滴加上述辛胺溶液,加热并使其反应。并且,在反应温度达到160℃的时刻,在160℃下保持1小时,使其充分反应。
接着,冷却至室温(25℃),然后使用三辊磨进行均质化处理,得到润滑脂。
所得润滑脂的工作锥入度为273、滴点为280℃。
实施例1~3的润滑脂得到的结果是,尽管作为增稠剂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含量少至2.5质量%,也具有与参考例1的润滑脂相同程度的工作锥入度和滴点。
可以认为,实施例1~3的润滑脂使用亲水性纳米纤维作为增稠剂,因此环境负荷低、对人体的安全性也优异,此外粗细度比油膜厚度大的亲水性纳米纤维的含量少,因此耐磨耗性优异。
另一方面,根据比较例1可知,为了使用纤维素粉末作为增稠剂来获得锥入度高的润滑脂,需要配合多达40质量%的纤维素粉末。此外,通过比较例1得到的润滑脂包含多达40质量%的纤维素粉末,因此在表面可以观察到大颗粒的浮起,是难以称为纤维素粉末均匀分散的状况。因此可以认为该润滑脂的耐磨耗性差。
下述实施例4~17中使用的基础油、增稠剂、各种添加剂和分散溶剂的详情如下所示。
<基础油>
・矿物油:40℃运动粘度=91mm2/s,粘度指数=105,石蜡基系矿物油。
・植物油:40℃运动粘度=39mm2/s,粘度指数=205,菜籽油。
・PAO:40℃运动粘度=64mm2/s,粘度指数=135,聚α-烯烃。
<增稠剂>
・CNF分散液(1):スギノマシン(株)制,产品名“BiNFi-s”(包含2.0质量%的聚合度为600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NF)(粗细度(d')=20~50nm(平均值为35nm)、长径比=100以上(平均值为100以上))的水分散液)。
・CNF分散液(3):スギノマシン(株)制,产品名“BiNFi-s”(包含2.0质量%的聚合度为200的纤维素纳米纤维(CNF)(粗细度(d')=20~50nm(平均值为35nm)、长径比=100以上(平均值为100以上))的水分散液)。
・木质纤维素分散液:包含2.0质量%的木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水分散液。该木质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粗细度(d')=20~50nm(平均值为35nm)、长径比=100以上(平均值为100以上)。
・酯化纤维素分散液:包含2.0质量%的酯化纤维素纳米纤维的水分散液。木质纤维素的粗细度(d')=20~50nm(平均值为35nm)、长径比=100以上(平均值为100以上)。
应予说明,上述分散液中包含的纳米纤维均得到下述结果:向将各个纳米纤维成型而得到的片状物的表面滴加水滴时,“与水的接触角为90°以下”或者“在测定接触角前滴加的水滴被片状物吸收”。因此,任意纳米纤维均符合本发明中所称的“亲水性纳米纤维”。
<各种添加剂>
・PMA:聚甲基丙烯酸酯(PMA),作为改性剂而使用。
・丁二酸半酯:作为分散助剂而使用。
・脲:作为分散助剂而使用。
<分散溶剂>
・分散溶剂(1):己二醇。
・分散溶剂(2):聚甘油脂肪酸酯。
・分散溶剂(3):脱水山梨糖醇酸月桂酸酯。
实施例4~13
将表1所示种类和配合量的基础油、增稠剂、各种添加剂和分散溶剂混合,在25℃下充分搅拌,制备混合液。应予说明,表1所示的增稠剂的配合量是除去溶剂后的该分散液中包含的增稠剂的固体成分配合量。
并且,将该混合液在0.01MPa的环境下加热至70℃,从该混合液蒸发除去水后,进一步在0.01MPa的环境下加热至110℃,从该混合液还蒸发除去分散溶剂。
接着,冷却至室温(25℃),然后使用三辊磨进行均质化处理,分别得到表1所示增稠剂浓度的润滑脂(a)~(j)。
针对所制备的润滑脂(a)~(j),测定工作锥入度和滴点。此外,针对润滑脂(a)~(d),进一步还进行以下示出的水洗耐水度试验。将这些结果示于表1。
[水洗耐水度试验]
使用38℃的水,通过按照JIS K2220:2013的水洗耐久度试验方法的方法,测定被水冲掉的润滑脂相对于试验前的润滑脂量100质量%的质量。
可以说该质量大的润滑脂是基于水的清洗性优异的润滑脂,另一方面,可以说该质量小的润滑脂是耐水性优异的润滑脂。
[表1]
Figure 283184DEST_PATH_IMAGE001
通过实施例4~13得到的润滑脂(a)~(j)得到具有适度的工作锥入度且具有高滴点的结果。
应予说明,针对润滑脂(a)~(j),从分散至各润滑脂中的各种CNF中任意选择的10根各种CNF的粗细度(d)均为20~50nm(平均值为35nm),10根各种CNF的长径比均为100以上(平均值也为100以上)。
此外,根据水洗耐水度试验的结果可以说润滑脂(a)和(c)是基于水的清洗性高的润滑脂。另一方面,可以说润滑脂(b)和(d)是耐水性优异的润滑脂。
实施例14~16
针对表2所示种类的基础油、增稠剂和分散溶剂,在制备后的润滑脂中以各成分的含量达到表2所示量的方式进行配合,在25℃下充分进行搅拌,制备混合液。应予说明,表2所示的增稠剂含量是除去分散液中的溶剂后的增稠剂的固体成分配合量。
并且,将该混合液在0.01MPa的环境下加热至70℃,从该混合液蒸发除去水。应予说明,针对表2所示的分散溶剂,不进行蒸发除去操作而直接残留。
接着,冷却至室温(25℃),然后使用三辊磨进行均质化处理,分别得到表2所示的增稠剂浓度的润滑脂(k)~(m)。应予说明,如表2所示那样,润滑脂(k)~(m)中的水的含量为0质量%。
应予说明,润滑脂(k)~(m)使用被批准作为食品添加物的分散溶剂,使用PAO、植物油作为基础油,且使用纤维素纳米纤维作为增稠剂,因此安全性优异,适合作为食品机械用的润滑剂。
实施例17
针对表2所示种类的基础油、增稠剂和分散溶剂,在制备后的润滑脂中以各成分的含量达到表2所示量的方式进行配合,在25℃下充分进行搅拌,制备混合液。应予说明,表2所示的增稠剂含量是除去分散液中的溶剂后的增稠剂的固体成分配合量。
并且,对该混合液直接使用三辊磨进行均质化处理,得到表2所示的增稠剂浓度的润滑脂(n)。应予说明,如表2所示那样,润滑脂(n)中的水含量为38.0质量%,该水源自作为增稠剂而添加的分散液。
针对所制备的润滑脂(k)~(n),测定工作锥入度和滴点。将这些结果示于表2。
[表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实施例14~16中,即使在残留有分散溶剂的状态下也能够实现润滑脂化,所得润滑脂(k)~(m)得到具有适度的工作锥入度且具有高滴点的结果。
此外,实施例17中,即使在残留有水的状态下也能够实现润滑脂化,所得润滑脂(n)也得到具有适度工作锥入度的结果。应予说明,润滑脂(n)的滴点受该润滑脂(n)中包含的水的沸点的影响而无法测定,但考虑到用作增稠剂的CNF难以热分解的性质时,可以认为是耐热性优异的润滑脂。
此外,针对润滑脂(k)~(n),从分散至各润滑脂中的CNF中任意选择的10根CNF的粗细度(d)均为20~50nm(平均值为35nm),10根各种CNF的长径比均为100以上(平均值为100以上)。

Claims (104)

1.润滑脂,其含有基础油和亲水性纳米纤维,并且分散有粗细度(d)为0.01~500nm的亲水性纳米纤维,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1~20质量%,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长径比为5以上,对于是否为“亲水性纳米纤维”,将成为对象的纳米纤维成型为片状物,并将水滴滴加至该片状物的表面时,在(1)与水的接触角为90°以下或者(2)滴加的水滴被片状物迅速吸收的情况下,将该纳米纤维判断为“亲水性纳米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和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总计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40质量%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和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总计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60质量%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和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总计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70质量%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和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总计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80质量%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和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总计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90质量%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为矿物油和合成油中任意一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矿物油为被分类为美国石油协会基础油分类的3类的矿物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合成油包含选自烃系油、芳族系油、酯系油、醚系油、动物性油和植物性油中的1种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的40℃下的运动粘度为10~400mm2/s。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的40℃下的运动粘度为15~300mm2/s。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的40℃下的运动粘度为20~200mm2/s。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的40℃下的运动粘度为20~130mm2/s。
14.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为60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为70以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为80以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的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40质量%以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的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50质量%以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的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60质量%以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的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70质量%以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的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99.9质量%以下。
22.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粗细度(d)为0.1~300nm。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粗细度(d)为1~200nm。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粗细度(d)为2~100nm。
25.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中,任意选择的10根亲水性纳米纤维的长径比的平均值为5以上。
26.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长径比为10以上。
2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长径比为15以上。
2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由包含具有亲水性的化合物的形成材料构成。
2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包含多糖类。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包含选自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甲壳素和壳聚糖中的1种以上多糖类。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包含纤维素。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纤维素包含选自木质素、半纤维素和包含源自它们的结构的改性纤维素中的1种以上。
33.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润滑脂,其中,作为所述多糖类的含量,以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总量为基准计为60~100质量%。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润滑脂,其中,作为所述多糖类的含量,以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总量为基准计为70~100质量%。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润滑脂,其中,作为所述多糖类的含量,以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总量为基准计为80~100质量%。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润滑脂,其中,作为所述多糖类的含量,以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总量为基准计为90~100质量%。
37.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多糖类的聚合度为50~3000。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多糖类的聚合度为100~1500。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多糖类的聚合度为150~1000。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多糖类的聚合度为200~800。
4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为对其表面实施了选自酯化、磷酸化、氨基甲酸酯化、碳酰胺化、醚化、羧甲基化、TEMPO氧化和高碘酸氧化中的1种以上改性处理的亲水性纳米纤维。
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5~17质量%。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7~15质量%。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1.0~10质量%。
45.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还含有耐水性改进剂。
46.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还含有选自防锈剂、抗氧化剂、润滑性改进剂、增粘剂、改性剂、分散助剂、清净分散剂、防腐蚀剂、消泡剂、极压剂和金属惰化剂中的1种以上添加剂。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润滑脂,其含有所述改性剂。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改性剂为选自烷基烯酮二聚物、脂肪酸双酰胺、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聚甲基丙烯酸酯中的1种以上。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改性剂为聚甲基丙烯酸酯。
50.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改性剂的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01~20质量%。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改性剂的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1~10质量%。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改性剂的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2~5质量%。
53.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润滑脂,其含有所述分散助剂。
54.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分散助剂为选自丁二酸半酯、脲和表面活性剂中的1种以上。
5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分散助剂的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01~20质量%。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分散助剂的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1~10质量%。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分散助剂的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2~5质量%。
5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润滑脂的25℃下的工作锥入度为130~475。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润滑脂的25℃下的工作锥入度为160~445。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润滑脂的25℃下的工作锥入度为175~430。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润滑脂的25℃下的工作锥入度为200~350。
62.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润滑脂的滴点为180℃以上。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润滑脂的滴点为200℃以上。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润滑脂的滴点为220℃以上。
65.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包含脂肪酸酯。
66.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基础油包含液体石蜡。
67.润滑脂,其为将粗细度(d')为0.01~500nm的亲水性纳米纤维和基础油混合而得到,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长径比为5以上,对于是否为“亲水性纳米纤维”,将成为对象的纳米纤维成型为片状物,并将水滴滴加至该片状物的表面时,在(1)与水的接触角为90°以下或者(2)滴加的水滴被片状物迅速吸收的情况下,将该纳米纤维判断为“亲水性纳米纤维”。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润滑脂,其将在水中配合有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水分散液、所述基础油和分散溶剂混合而得到。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润滑脂,其将所述水分散液、所述基础油和所述分散溶剂混合从而制备混合液后、通过从该混合液至少除去水而得到。
70.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润滑脂,其从所述混合液除去水和所述分散溶剂而得到。
71.根据权利要求68~70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分散溶剂和水的总计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60质量%。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分散溶剂和水的总计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30质量%。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分散溶剂和水的总计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10质量%。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润滑脂,其中,所述分散溶剂和水的总计含量以所述润滑脂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5质量%。
75.机构部件,其使用权利要求1~74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
76.润滑脂的使用方法,其中,将权利要求1~74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脂用于润滑食品机械的机构部件。
77.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步骤(1),
步骤(1):将水分散液、基础油和分散溶剂混合从而制备混合液的步骤,所述水分散液是在水中配合粗细度(d')为0.01~500nm的亲水性纳米纤维而得到的,所述亲水性纳米纤维的长径比为5以上,对于是否为“亲水性纳米纤维”,将成为对象的纳米纤维成型为片状物,并将水滴滴加至该片状物的表面时,在(1)与水的接触角为90°以下或者(2)滴加的水滴被片状物迅速吸收的情况下,将该纳米纤维判断为“亲水性纳米纤维”。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将所述水分散液、所述基础油和所述分散溶剂混合后,进一步进行均匀化。
79.根据权利要求77或78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具有下述步骤(1)~(2),
步骤(1):将水分散液、基础油和分散溶剂混合从而制备混合液的步骤,所述水分散液是在水中配合粗细度(d')为0.01~500nm的亲水性纳米纤维而得到的,
步骤(2):从所述混合液至少除去水的步骤。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步骤(2)中,至少除去水后,进一步进行均匀化。
81.根据权利要求77或78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水分散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以该水分散液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1~70质量%。
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水分散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以该水分散液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1~65质量%。
83.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水分散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以该水分散液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1~60质量%。
84.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水分散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以该水分散液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5~55质量%。
85.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水分散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以该水分散液的总量为基准计为1.0~50质量%。
86.根据权利要求77或78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液中的所述分散溶剂的配合量以所述混合液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1~50质量%。
87.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液中的所述分散溶剂的配合量以所述混合液的总量为基准计为0.5~40质量%。
88.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液中的所述分散溶剂的配合量以所述混合液的总量为基准计为1.0~30质量%。
89.根据权利要求77或78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液中的水的配合量以所述混合液的总量为基准计为1~60质量%。
9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液中的水的配合量以所述混合液的总量为基准计为3~50质量%。
91.根据权利要求90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液中的水的配合量以所述混合液的总量为基准计为5~40质量%。
92.根据权利要求77或78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液中的水与所述分散溶剂的配合量比,即水/分散溶剂以质量比计为0.01~600。
93.根据权利要求92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液中的水与所述分散溶剂的配合量比,即水/分散溶剂以质量比计为0.05~400。
94.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液中的水与所述分散溶剂的配合量比,即水/分散溶剂以质量比计为0.1~300。
95.根据权利要求94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混合液中的水与所述分散溶剂的配合量比,即水/分散溶剂以质量比计为0.2~200。
96.根据权利要求77或78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将所述水分散液、所述基础油、所述分散溶剂和添加剂混合。
97.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步骤(2)为从所述混合液除去水和所述分散溶剂的步骤。
98.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除去水和所述分散溶剂的步骤为加热所述混合物从而蒸发除去水和所述分散溶剂的步骤。
99.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蒸发除去水的步骤为在压力为0.001~0.1MPa的环境下以0~100℃的温度范围加热所述混合物的步骤。
100.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蒸发除去所述分散溶剂的步骤为在压力为0.001~0.1MPa的环境下以[所述分散溶剂的沸点]-120℃~[所述分散溶剂的沸点]-0℃的温度范围加热所述混合物的步骤,其中沸点的单位为℃。
101.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水和分散溶剂的蒸发除去通过常压蒸馏来进行。
102.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除去水和分散溶剂后,进一步进行均匀化。
103.根据权利要求77或78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分散溶剂为选自非质子性极性溶剂、醇类和表面活性剂中的1种以上。
104.根据权利要求77或78所述的润滑脂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分散溶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丙醇、乙二醇、丙二醇、己二醇、聚甘油脂肪酸酯和脱水山梨糖醇酸酯中的1种以上。
CN201680024421.5A 2015-04-30 2016-04-27 润滑脂、机构部件和润滑脂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75321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3187 2015-04-30
JP2015093187 2015-04-30
PCT/JP2016/063271 WO2016175258A1 (ja) 2015-04-30 2016-04-27 グリース、機構部品、及びグリース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2104A CN107532104A (zh) 2018-01-02
CN107532104B true CN107532104B (zh) 2022-07-08

Family

ID=57199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4421.5A Active CN107532104B (zh) 2015-04-30 2016-04-27 润滑脂、机构部件和润滑脂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29711B2 (zh)
EP (1) EP3290497B1 (zh)
JP (1) JP6693021B2 (zh)
CN (1) CN107532104B (zh)
WO (1) WO20161752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00098A1 (ja) * 2016-05-19 2017-11-23 Ntn株式会社 グリース組成物および転動装置
JP6917593B2 (ja) 2017-08-31 2021-08-11 株式会社服部商店 グリース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転動装置
WO2019189234A1 (ja) * 2018-03-30 2019-10-03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グリース組成物、機構部品、及びグリース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US11542453B2 (en) * 2018-03-30 2023-01-03 Idemitsu Kosan Co., Ltd. Grease composition, mechanism component,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grease composition
JP7243061B2 (ja) * 2018-07-19 2023-03-2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分散体、製造方法、ゴム組成物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
RU2695665C1 (ru) * 2018-11-09 2019-07-25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науки Ордена Трудового Красного Знамени Институт нефтехимического синтеза им. А.В. Топчиева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ИНХС РАН)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целлюлозного загустителя для пластичной смазки
CN113348234B (zh) * 2019-01-31 2023-03-21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润滑脂组合物
WO2020195509A1 (ja) * 2019-03-22 2020-10-01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グリース組成物
CN112899055A (zh) * 2021-02-24 2021-06-04 武汉百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聚物改性纤维素纳米晶用于聚二甲基硅氧烷增稠的方法
CN117844561B (zh) * 2024-03-07 2024-05-17 感控卫士(山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润滑防锈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26593A1 (de) 1981-07-06 1983-01-13 Henkel KGaA, 4000 Düsseldorf "schmiermittel und neue celluloseetherester
JPS6485295A (en) 1987-06-02 1989-03-30 Takuji Endo Novel lubricant composition
JP4986341B2 (ja) 2001-06-11 2012-07-25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潤滑グリース組成物
JP5243685B2 (ja) 2002-10-01 2013-07-24 ザ ルブリゾル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シックナーとしての有機酸塩
US20050197260A1 (en) * 2004-02-05 2005-09-08 Montana State University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grease composition
JP2005272502A (ja) 2004-03-23 2005-10-06 Nsk Ltd 抗菌性グリース組成物及び転動装置
JP2008274091A (ja) 2007-04-27 2008-11-13 Cosmo Sekiyu Lubricants Kk 耐火性グリース組成物
WO2009018327A2 (en) * 2007-07-30 2009-02-05 Soane Labs, Llc Ultraphobi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use
JP2010100702A (ja) 2008-10-22 2010-05-06 Dow Corning Toray Co Ltd パーフルオロポリエーテルコンパウンド組成物
WO2010073758A1 (ja) 2008-12-26 2010-07-01 国立大学法人鳥取大学 キチンナノファイバーの製造方法、キチンナノファイバーを含む複合材料および塗料組成物、ならびにキトサンナノファイバーの製造方法、キトサンナノファイバーを含む複合材料および塗料組成物
US20130256065A1 (en) * 2010-10-25 2013-10-03 Jeroen Bongaerts Apparatus for use in a system containing a lubricating fluid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CN103087811B (zh) * 2011-11-07 2015-07-15 3M创新有限公司 防锈润滑剂
AT512143B1 (de) 2011-11-08 2013-12-15 Chemiefaser Lenzing Ag Cellulosefasern mit hydrophoben Eigenschaften und hoher Weichheit und der dazugehörige Herstellungsprozess
JP2013116991A (ja) 2011-12-05 2013-06-13 Nsk Ltd グリース組成物及び転がり軸受
US8840803B2 (en) * 2012-02-02 2014-09-23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Thermally conductive nano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2013216810A (ja) 2012-04-10 2013-10-24 Sumico Lubricant Co Ltd グリース組成物
JP5972671B2 (ja) 2012-06-04 2016-08-17 第一工業製薬株式会社 含水潤滑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40011722A1 (en) * 2012-07-04 2014-01-09 Andrew Garner Use of cellulose nanocrystals as a corrosion inhibitor
JP2014091762A (ja) 2012-11-01 2014-05-19 Toyota Motor Corp 摺動グリース組成物
WO2014088072A1 (ja) * 2012-12-07 2014-06-12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カルボキシメチル化セルロースの繊維
JP6051097B2 (ja) 2013-04-26 2016-12-27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グリースの製造方法
CN104073323B (zh) 2013-12-05 2016-08-31 老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医疗器械的润滑剂及制备方法
JP6574776B2 (ja) * 2014-08-07 2019-09-11 Jxtg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掘進機用テールシール組成物
US9850623B2 (en) * 2014-11-26 2017-12-26 Sally KRIGSTIN Water, grease and heat resistant bio-based product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32104A (zh) 2018-01-02
JP6693021B2 (ja) 2020-05-13
JPWO2016175258A1 (ja) 2018-03-01
US20180079983A1 (en) 2018-03-22
US10829711B2 (en) 2020-11-10
EP3290497A4 (en) 2018-09-05
WO2016175258A1 (ja) 2016-11-03
EP3290497A1 (en) 2018-03-07
EP3290497B1 (en) 2021-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2104B (zh) 润滑脂、机构部件和润滑脂的制造方法
JP5558496B2 (ja) グリース組成物
DE60310480T2 (de) Verwendung von Polyolestern zur Energieeinsparung in Kraftübertragungsfluids
CN103339243B (zh) 润滑脂组合物
Adhvaryu et al. Fatty acids and antioxidant effects on grease microstructures
JP5411454B2 (ja) 潤滑剤組成物
JP5873104B2 (ja) グリース組成物
CN109477018B (zh) 混合润滑脂
KR20110081242A (ko) 그리스 조성물
JP6693017B2 (ja) グリース、機構部品、グリースの使用方法、及びグリースの製造方法
CN111902521B (zh) 润滑脂组合物、机构部件和润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JP6985032B2 (ja) グリース組成物、及び精密減速機
JP7235727B2 (ja) グリース組成物、機構部品、及びグリース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JP5411457B2 (ja) 潤滑剤組成物
US9809777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lubricants containing nanoparticles
US20220145207A1 (en) Grease composition
JP6448638B2 (ja) グリース組成物における向上したロール安定性
JP2021161298A (ja) グリース組成物
Waheed et al. Ionic liquids as lubricants: An overview of recent develop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