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07895B - 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07895B
CN107407895B CN201680015454.3A CN201680015454A CN107407895B CN 107407895 B CN107407895 B CN 107407895B CN 201680015454 A CN201680015454 A CN 201680015454A CN 107407895 B CN107407895 B CN 1074078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formula
layer
group
m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54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07895A (zh
Inventor
和田光央
渕上宏惠
安藤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407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7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07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07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09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1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relating to dru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03Inert supplements
    • G03G5/051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G03G5/0517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cyclic groups consisting of carbon-atoms on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57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64Polycarbonat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05Carbocyclic compoun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18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and nitroge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22Heter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2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ne hetero ring
    • G03G5/0627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ne hetero ring being five-membered
    • G03G5/0631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ne hetero ring being five-membered containing two hetero ato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64Dyes
    • G03G5/0675Azo dyes
    • G03G5/0677Monoazo dy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64Dyes
    • G03G5/0696Phthalocyanine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仅会保持电气特性,而且即使暴露于臭氧中初期带电性的降低也较少、稳定、且初期的记忆良好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具备该感光体的图像浓度良好的图像形成装置、感光体盒。本发明涉及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在导电性支撑体上具有感光层,该感光层在同一层内含有粘结树脂、电荷产生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及电子传输材料,其中,所述电子传输材料为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所述感光层中含有下述式(7)所示的分子量180以上且400以下的芳香族化合物。

Description

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以及图 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电子照相技术由于可以获得即时性、高品质的图像等,因此已在复印 机、各种打印机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关于成为电子照相技术核心的 电子照相感光体(以下也简称为“感光体”),已被采用的是使用了具有无公 害且容易成膜、容易制造等优点的有机类光电导物质的感光体。
在有机类电子照相感光体中,使电荷的产生和迁移的功能分别由不同 的化合物分担的所谓功能分离型感光体,由于材料选择的余地大、感光体 的特性的控制容易,因此已成为开发的主流。从层结构的观点出发,已知 有在同一层中具有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的单层型的电子照相感光 体(以下称为单层型感光体)、和将电荷产生材料和电荷传输材料分离在各自 的层(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中并进行叠层的叠层型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以下称为叠层型感光体)。
其中,从感光体设计上考虑,叠层型感光体由于容易针对每一层谋求 功能的最优化,特性的控制也容易,因此,现有感光体的大部分属于这一 类型。叠层型感光体绝大多数在基体上依次具有电荷产生层、电荷传输 层。
在电荷传输层中,适宜的电子传输材料极少,而与此相对,空穴传输 材料则已知有为数众多的特性良好的材料。在这样的电荷传输层中,作为 粘合剂树脂,主要可使用聚碳酸酯树脂、聚芳酯树脂。
例如,通过在感光层中使用聚芳酯树脂及具有特定物性的电荷传输物 质,并且对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表面加以设计、使其达到特定的通用硬度及 弹性变形率,由此实现了低残留电位、高响应性(专利文献1)。这样的叠层 型感光体常常被用于带负电方式,而在通过负的电晕放电使感光体带电的 情况下,所产生的臭氧有时会对环境及感光体特性带来不良影响。
与此相对,在单层型感光体中,可以利用带负电方式及带正电方式中 的任意方式,而在采用了带正电方式的情况下,可以抑制对于前述的叠层 型感光体而言成为问题的臭氧的产生。因此,虽然在电气特性方面具有与 带负电的叠层型感光体相比不良的点,但已作为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 感光体而实现了部分实用化(专利文献2),已经探讨了装置的小型化、高灵 敏度化。
例如,针对小型化,已知有下述技术:作为即使在不具有除电工序的 图像形成装置中也不会产生记忆图像的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感光层 在粘合剂树脂中含有作为电荷产生剂的酞菁类化合物、及空穴传输剂剂、 电子传输剂,且相对于粘合剂树脂质量,酞菁类化合物的含量为 0.1~4wt%,感光层的膜厚为10~35μm,在一定条件下测定的正极性和负极 性的灵敏度的绝对值之差在500V以下(专利文献3)。
另外,针对高灵敏度化,已知有设置下述感光层的技术,所述感光层 在带正电时的半衰曝光量为0.18μJ/cm2以下,带负电时的半衰曝光量为上述 带正电时的半衰曝光量的2倍以上且12倍以下(专利文献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700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2286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331965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3-2318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技术存在下述问题:重复使用后的记忆良 好,但表现出初期的记忆。特别是,对于不具有除电工序的图像形成装置 而言,该问题尤为显著。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保持电气特性的同 时、初期的记忆良好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具备该感光 体的图像浓度良好的图像形成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法
除电工序的电子照相工艺中,也不仅会保持电气特性,而且即使暴露于臭 氧中初期带电性的降低也较少,稳定,初期的记忆良好,进而完成了以下 的本发明。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下述的<1>~<9>。
<1>一种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在导电性支撑体上具有 感光层,该感光层在同一层内含有粘结树脂、电荷产生材料、空穴传输材 料及电子传输材料,其中,上述电子传输材料为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 上述感光层中含有下述式(7)所示的分子量180以上且400以下的芳香族化合 物。
[化学式1]
Figure RE-GDA0001406369260000011
[式(1)中,R1~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 1~20的烷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烯基,R1和R2彼此间、 或R3和R4彼此间任选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状结构,X表示分子量120以上且 250以下的有机残基。]
[化学式2]
Figure RE-GDA0001406369260000012
[式(7)中,Ar1及Ar2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芳基,x及y各 自独立地表示0~2的整数。]
<2>上述<1>所述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含有相 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为1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的上述式(7)所示 的芳香族化合物。
<3>上述<1>或<2>所述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上 述电荷产生材料为酞菁颜料。
<4>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其中,上述粘结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
<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其中,上述式(1)中,X为下述式(3)~(6)中任一式所示的有机残基。
[化学式3]
Figure RE-GDA0001406369260000021
[式(3)中,R5~R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
[化学式4]
Figure RE-GDA0001406369260000022
[式(4)中,R8~R1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 基。]
[化学式5]
Figure RE-GDA0001406369260000023
[式(5)中,R12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卤原子。]
[化学式6]
Figure RE-GDA0001406369260000024
[式(6)中,R13及R1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 原子数6~12的芳基。]
<6>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其具备:
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
选自下组中的至少一个:使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装置、使该带 电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以及将形成在该 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
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使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装置、
使该带电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以及
使形成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
<8>上述<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不具有除电光。
<9>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其被用于不具有除电光的电子照相工艺。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可以提供即使在没有除电工序的电子照相工艺中,也不仅会保 持电气特性,而且即使暴露于臭氧中初期带电性的降低也较少、稳定、初 期的记忆良好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全彩图像形成装 置。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构 成的简图。
[图2]图2是示出实施例中使用的氧钛酞菁的基于CuKα特性X射线的 X射线衍射谱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以下记载的构成要件 的说明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代表例,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 内进行适当变形而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Et表示乙基、Me 表示甲基、t-Bu表示叔丁基。
<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本发明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下也称为电子照相感光体) 在导电性支撑体上形成有单层型感光层,该单层型感光层在同一层内含有粘 结树脂、电荷产生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及电子传输材料。上述电子传输材 料为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上述感光层中含有下述式(2)所示的分子量 180以上且400以下的芳香族化合物。
从重复使用感光体时的特性稳定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粘结树脂100 质量份,下述式(2)所示的分子量180以上且400以下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 优选为1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份以 上、更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另外,从重复使用感光体时的特性稳 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 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25质量份以下。
就单层型感光层的膜厚而言,从感光层的成膜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 45μm以下,从高分辨率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40μm以下。从长寿命的观 点出发,优选为15μm以上,从图像稳定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20μm以 上。
[电子传输材料]
感光层中,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含有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7]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061
[式(1)中,R1~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 1~20的烷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烯基,R1和R2彼此间、 或R3和R4彼此间也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状结构,X表示分子量120以上 且250以下的有机残基。]
R1~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 基、碳原子数1~20的烯基。作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 可列举例如:甲基、乙基及己基等直链烷基、异丙基、叔丁基及叔戊基等 含支链烷基、以及环己基及环戊基等环状烷基。
这些当中,从原料的通用性方面出发,优选碳原子数1~15的烷基,从 制造时的操作性出发,更优选碳原子数1~10的烷基,进一步优选碳原子数 1~5的烷基。另外,从电子传输能力方面出发,优选直链烷基或含支链烷 基,其中,更优选甲基、叔丁基或叔戊基,从在用于涂布液的有机溶剂中 的溶解性方面出发,进一步优选叔丁基或叔戊基。
作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烯基,可列举例如:乙烯基等 直链烯基、2-甲基-1-丙烯基等含支链烯基及环己烯基等环状烯基等。这些 当中,从感光体的光衰减特性方面出发,优选碳原子数1~10的直链烯基。
就上述取代基R1~R4而言,也可以R1和R2彼此间、或R3和R4彼此间 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状结构。从电子迁移率的观点出发,在R1和R2均为烯基 的情况下,优选相互键合而形成芳香环,更优选R1和R2均为乙烯基、且相 互键合而具有苯环结构。
上述式(1)中,X表示分子量120以上且250以下的有机残基,从感光体 的光衰减特性的观点出发,X优选为下述式(3)~(6)中任一式所示的有机残 基。
[化学式8]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071
[式(3)中,R5~R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
[化学式9]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072
[式(4)中,R8~R1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 基。]
[化学式10]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081
[式(5)中,R12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卤原子。]
[化学式11]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082
[式(6)中,R13及R1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 原子数6~12的芳基。]
作为R5~R14中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可列举例如:甲基、乙基及己 基等直链烷基、异丙基、叔丁基及叔戊基等含支链烷基、以及环己基等环 状烷基。从电子传输能力方面出发,更优选甲基、叔丁基或叔戊基。
作为卤原子,可列举例如氟、氯、溴及碘,从电子传输能力方面出 发,优选氯。作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可列举例如苯基及萘基等,从感 光层的膜物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苯基或萘基,更优选苯基。
在上述式(3)~(6)中任一式所示的有机残基中,从重复进行图像形成时 的画质稳定性的观点出发,X优选为式(3)或式(4)所示的有机残基,更优选 为式(3)所示的有机残基。
另外,可以将式(1)所示的化合物单独使用,也可以将结构不同的式(1) 所示的化合物组合使用,还可以与其它电子传输材料组合使用。
以下示例出本发明中优选的电子传输材料的结构。以下结构是为了更 具体地阐述本发明而示例的,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概念则并不限定于下述 结构。
[化学式12]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091
对于感光层中的粘结树脂与电子传输材料的比例而言,相对于粘结树 脂100质量份,通常以5质量份以上使用电子传输材料。从降低残留电位的 观点出发,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从重复使用时的稳定性、电荷迁移率的 观点出发,更优选为20质量份以上。另一方面,从感光层的热稳定性的观 点出发,通常以100质量份以下使用电荷传输材料。从电子传输材料与粘 结树脂的相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8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60质量份以 下、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份以下。
[芳香族化合物]
感光层中含有下述式(2)所示的分子量180以上且400以下的芳香族化合 物。
[化学式13]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092
[式(2)中,A、B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20的芳 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 数2~20的酰基、或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20的烷基中的任意基团。 A、B中的任意基团具有显示芳香性的基团。]
A、B中,作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20的芳基,可列举例 如:苯基、萘基、联苯基、蒽基及菲基等。这些当中,从感光层的膜物性 的观点出发,优选苯基、萘基或联苯基,从在用于涂布溶剂的有机溶剂中 的溶解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苯基或萘基,进一步优选萘基。
作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可列举例如:苄基、 苯乙基及萘基甲基等。这些当中,从原料的通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苄基 或萘基甲基,更优选苄基。
作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2~20的酰基,可列举例如:乙酰基及 环己基羰基等烷氧基、苯甲酰基、萘基羰基及联苯基羰基等芳基羰基等。 这些当中,从原料的通用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芳基羰基,其中更优选苯甲 酰基或萘基羰基,进一步优选苯甲酰基。
作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6~20的烷基,可列举例如:环己基等 环状烷基、辛基等直链烷基及2,4-二甲基己基等含支链烷基。这些当中,从 感光层的膜物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具有环状结构的烷基,更优选环己基。
作为上述A、B中任选具有的取代基,可列举例如:烷基、芳基、烷氧 基、酰基、酰氧基及卤原子等。
具体而言,作为烷基,可列举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及正丁基等 直链状烷基、异丙基及乙基己基等分支状烷基、以及环己基等环状烷基。 作为芳基,可列举例如:苯基、萘基、联苯基、蒽基及菲基等。作为烷氧 基,可列举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及正丁氧基等直链状烷氧 基、异丙氧基及乙基己氧基等分支状烷氧基、环己氧基等环状烷氧基、以及三氟甲氧基、五氟乙氧基及1,1,1-三氟乙氧基等具有氟原子的烷氧基等。 作为酰基,可列举例如:乙酰基、苯甲酰基及萘基羰基等。作为酰氧基, 可列举例如:苯甲酰氧基及萘基羰氧基等。作为卤原子,可列举例如:氟 原子、氯原子及溴原子等。
这些当中,从制造原料的通用性出发,优选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 原子数1~6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8的酰基、碳原子数1~8的酰氧基,从制 造时的操作性方面出发,更优选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1~8的酰氧 基。
从感光层的膜物性的观点出发,分子量优选为370以下、更优选为350 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25以下、特别优选为300以下。另外,从对感光层的 相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90以上、更优选为200以上。
在式(2)所示的芳香族化合物中,从初期记忆的观点出发,优选下述式 (7)所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4]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111
[式(7)中,Ar1及Ar2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烷基、烷氧基或苯基中的 任意取代基的苯基或萘基,x及y表示0或1。]
Ar1及Ar2中的任选具有的烷基、烷氧基或苯基可采用在A、B中任选具 有的取代基中记载的基团。
另外,可以单独使用式(2)所示的芳香族化合物,也可以将结构不同的 式(2)所示的芳香族化合物组合使用。以下示例出芳香族化合物的结构。以 下结构是为了更具体地阐述本发明而示例的,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概念则 并不限定于下述结构。
[化学式15]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112
对于感光层中的粘结树脂与芳香族化合物的比例而言,相对于粘结树 脂100质量份,通常以1质量份以上使用芳香族化合物。从初期记忆的观点 出发,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从重复使用时的电位稳定性的观点出发,更 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另一方面,从与粘结 树脂的相容性的观点出发,通常以50质量份以下使用芳香族化合物。从感 光层的成膜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4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份以 下。
对于感光层中的电子传输材料与芳香族化合物的比例而言,相对于电 子传输材料100质量份,通常以1质量份以上使用芳香族化合物。从初期记 忆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从重复记忆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 30质量份以上。另一方面,从涂布液稳定性的观点出发,通常以150质量 份以下使用芳香族化合物。从电气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00质量份以 下,更优选为80质量份以下。
[粘结树脂]
作为粘结树脂,可列举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苯乙烯及聚氯乙 烯等乙烯基聚合物或其共聚物、以及聚碳酸酯、聚芳酯、聚酯、聚酯聚碳 酸酯、聚砜、苯氧基树脂、环氧树脂及有机硅树脂等热塑性树脂或各种热 固性树脂等。这些树脂中,从作为感光体的光衰减特性、机械强度方面出 发,优选聚碳酸酯树脂或聚芳酯树脂。
适于上述粘结树脂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具体例如下所示。这些具体例是 为了示例而示出的例子,只要不违背本发明的主旨则可以混合使用任意公 知的粘结树脂。
[化学式16]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121
[化学式17]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122
从机械强度的观点出发,粘结树脂的粘均分子量通常为20,000以上、 优选为30,000以上、更优选为40,0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000以上,另 外,从制作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涂布液的观点出发,通常为150,000以下、优 选为120,000以下、更优选为100,000以下。
[电荷产生材料]
作为电荷产生材料,可列举例如:硒及其合金、硫化镉等无机类光电 导材料、以及有机颜料等有机类光电导材料,优选为有机类光电导材料, 特别优选为有机颜料。
作为有机颜料,可列举例如:酞菁颜料、偶氮颜料、二硫代酮基吡咯 并吡咯颜料、角鲨烯(方酸)颜料、喹吖酮颜料、靛蓝颜料、苝颜料、多环醌 颜料、蒽垛蒽酮颜料及苯并咪唑颜料等。
这些当中,特别优选酞菁颜料或偶氮颜料。在使用有机颜料作为电荷 产生材料的情况下,通常以将这些有机颜料的微粒用各种粘合剂树脂粘结 而成的分散层的形式使用。
在使用酞菁颜料作为电荷产生材料的情况下,具体可使用例如无金属 酞菁、铜、铟、镓、锡、钛、锌、钒、硅、锗或铝等金属或其氧化物、卤 化物、氢氧化物或烷氧化物等配位而成的酞菁类的具有各种晶型的材料、 以及使用了氧原子等作为交联原子的酞菁二聚物类等。
特别优选作为灵敏度高的晶型的X型、τ型无金属酞菁、A型(别名β 型)、B型(别名α型)或D型(别名Y型)等氧钛酞菁(别名:氧化钛酞菁)、氧 钒酞菁、氯铟酞菁、羟基铟酞菁、II型等的氯镓酞菁、V型等的羟基镓酞 菁、G型或I型等的μ-氧代镓酞菁二聚物、或II型等的μ-氧代铝酞菁二聚 物。
另外,这些酞菁中,特别优选A型(别名β型)、B型(别名α型)、以及 在粉末X射线衍射的衍射角2θ(±0.2°)为27.1°或27.3°处显示出明确的峰的 D型(Y型)氧钛酞菁、II型氯镓酞菁、V型以及在28.1°具有最强峰且在26.2° 不具有峰、在28.1°具有明确的峰、且在25.9°的半峰宽W为0.1°≤W≤0.4° 的羟基镓酞菁、G型μ-氧代镓酞菁二聚物、或X型无金属酞菁。
酞菁化合物可以使用单一化合物的物质,也可以使用几种的混合或混 晶状态的物质。作为这里的酞菁化合物或处于晶态的混合状态,可以使用 将各自的构成要素在之后进行混合而成的物质,也可以使用在合成、颜料 化、结晶化等酞菁化合物的制造/处理工序中发生混合状态的物质。作为这 样的处理,已知有酸糊处理、磨碎处理、溶剂处理等。为了产生混晶状 态,可列举如日本特开平10-48859号公报中记载的那样的,将两种晶体混 合后进行机械磨碎、无定形化,然后通过溶剂处理转换为特定的晶态的方 法。
就电荷产生材料的粒径而言,通常以1μm以下、优选以0.5μm以下使 用。通常,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分散于感光层内的电荷产生材料 为0.1质量份以上、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另 外,从灵敏度的观点出发,通常为2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15质量份以下、 更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下。
[空穴传输材料]
作为空穴传输材料,可列举例如:咔唑衍生物、吲哚衍生物、咪唑衍 生物、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142
唑衍生物、吡唑衍生物、噻二唑衍生物、苯并呋喃衍生物等杂环 化合物、苯胺衍生物、腙衍生物、芳香族胺衍生物、芳基胺衍生物、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143
衍 生物、丁二烯衍生物及烯胺衍生物以及这些化合物中的多种键合而成的物 质、或主链或侧链具有由这些化合物形成的基团的聚合物等供电子性物质 等。
这些当中,优选咔唑衍生物、芳香族胺衍生物、芳基胺衍生物、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144
衍 生物、丁二烯衍生物或烯胺衍生物或这些化合物中的多种键合而成的物 质、或主链或侧链具有由这些化合物形成的基团的聚合物等供电子性物质 等。其中,特别优选咔唑衍生物、芳香族胺衍生物、芳基胺衍生物、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145
衍 生物、丁二烯衍生物或烯胺衍生物或这些化合物中的多种键合而成的物 质。
作为空穴传输材料而优选的结构的通式的例子如下所示。
[化学式18]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141
[化学式19]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151
[化学式20]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152
[化学式21]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161
[化学式22]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162
[化学式23]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171
上述空穴传输材料中,从残留电位的观点出发,优选HTM34、35、 36、37、39、40、41、42、43或44结构的化合物。
构成感光层的粘结树脂与上述空穴传输材料的配合比例是任意的,但 通常以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为20质量份以上的比率配合空穴传输材 料。其中,从降低残留电位的观点出发,优选以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 份为30质量份以上的比例配合空穴传输材料,进一步,从重复使用时的稳 定性、电荷迁移率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以40质量份以上的比例配合空穴传 输材料。
另一方面,从感光层的热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以相对于粘结树脂 100质量份为200质量份以下的比例配合空穴传输材料,进一步,从空穴传 输材料与粘结树脂的相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以150质量份以下的比例配 合空穴传输材料。
构成感光层的粘结树脂与上述电荷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和/或空穴传 输材料)的配合比例是任意的,但通常以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为20质 量份以上的比率配合电荷传输材料。其中,从降低残留电位的观点出发, 优选以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为30质量份以上的比例配合电荷传输材 料,进一步,从重复使用时的稳定性、电荷迁移率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以 40质量份以上的比例配合电荷传输材料。
另一方面,从感光层的热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以相对于粘结树脂 100质量份为200质量份以下的比例配合电荷传输材料,进一步,从电荷传 输材料与粘结树脂的相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以1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 以125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以100质量份以下的比例配合电荷传输材 料。需要说明的是,使用多种电荷传输材料的情况下,使这些电荷传输材 料的总量在上述范围内。
[导电性支撑体]
关于导电性支撑体,没有特殊限制,主要可使用例如铝、铝合金、不 锈钢、铜及镍等金属材料、添加金属、碳及氧化锡等导电性粉体而赋予了 导电性的树脂材料、以及在表面蒸镀或涂布有铝、镍或ITO(氧化铟锡)等导 电性材料的树脂、玻璃或纸等。这些材料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 以上以任意的组合及比率组合使用。
作为导电性支撑体的形态,可列举例如:鼓状、片状及带状等。进一 步,为了控制导电性/表面性等、为了覆盖缺陷,也可以使用在金属材料的 导电性支撑体上涂布具有适当电阻值的导电性材料而成的导电性支撑体。
另外,在使用铝合金等金属材料作为导电性支撑体的情况下,可以在施 以阳极氧化被膜后使用。在施以阳极氧化被膜的情况下,优选利用公知的 方法实施封孔处理。
支撑体表面可以是平滑的,也可以通过采用特别的切削方法、或实施 表面粗糙化处理来进行表面粗糙化。另外,还可以通过在构成支撑体的材 料中混合适当粒径的粒子而实现表面粗糙化。另外,为了实现廉价化,也 可以不实施切削处理而直接使用拉制管。
[底衬层]
为了改善粘接性、粘连性等,可以在导电性支撑体与感光层之间设置底 衬层。作为底衬层,可使用例如单独的树脂、以及在树脂中分散有金属氧 化物等粒子或有机颜料等的物质等。
作为用于底衬层的金属氧化物粒子,可列举例如:氧化钛、氧化铝、 氧化硅、氧化锆、氧化锌及氧化铁等包含1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氧化物粒 子、以及钛酸钙、钛酸锶及钛酸钡等包含多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氧化物粒 子。这样地,可以仅使用一种粒子,也可以将多种粒子混合使用。在这些 金属氧化物粒子中,优选氧化钛及氧化铝,特别优选氧化钛。
对于氧化钛粒子,可以对其表面实施利用氧化锡、氧化铝、氧化锑、 氧化锆或氧化硅等无机物、或硬脂酸、多元醇或硅氧烷等有机物的处理。 作为氧化钛粒子的晶型,可以使用金红石、锐钛矿、板钛矿、无定形中的 任意类型。也可以包含多种晶态的物质。
另外,作为金属氧化物粒子的粒径,可以利用各种粒径的金属氧化物 粒子,其中,从特性及液体的稳定性方面出发,以平均初级粒径计,优选 为1nm以上且100nm以下、特别优选为10nm以上且50nm以下。
底衬层优选以在粘结树脂中分散有金属氧化物粒子的形式形成。作为 用于底衬层的粘结树脂,可以单独地或以与固化剂一起发生了固化的形式 使用下述树脂:苯氧基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 酪蛋白、聚丙烯酸、纤维素类、明胶、淀粉、聚氨酯、聚酰亚胺或聚酰胺 等。其中,醇可溶性的共聚聚酰胺或改性聚酰胺等由于显示出良好的分散 性、涂布性,因此优选。
另外,也可以将相当于构成叠层型感光体的电荷产生层的层作为单层 型感光层的底衬层。这种情况下,可优选使用将酞菁颜料、偶氮颜料或苝 颜料分散于粘结树脂中并进行涂布而成的层等。这种情况下,粘接性或电 气特性优异。作为粘结树脂,可优选使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类,从电气特 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
粒子、颜料等分散剂相对于粘结树脂的添加比可任意选择,但从分散 液的稳定性、涂布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以10质量%以上且500质量%以下的 范围使用。底衬层的膜厚可以任意选择,但从感光体特性及涂布性考虑, 优选为0.1μm~25μm。另外,也可以在底衬层中添加公知的抗氧剂等。作为 底衬层,还可以设置若干结构不同的层。
[其它添加物]
在构成感光层的各层中,也可以出于提高成膜性、挠性、涂布性、耐 污染性、耐气体性或耐光性等目的而使其中含有公知的抗氧剂、增塑剂、 紫外线吸收剂、吸电子性化合物、流平剂或可见光遮光剂等添加物。另外, 出于减小感光体表面的摩擦阻力、磨耗、或提高调色剂从感光体向转印带、 纸的转印效率等目的,也可以使电荷传输层中含有由氟类树脂、有机硅树脂 或聚乙烯树脂等形成的粒子或无机化合物的粒子。
<各层的形成方法>
构成上述感光体的各层可通过反复进行下述的涂布、干燥工序来形成: 将应含有的物质溶解或分散于溶剂中而得到涂布液,并利用浸渍涂布、喷 雾涂布、喷嘴涂布、棒涂、辊涂、刮涂等公知的方法将所得到的涂布液在 导电性支撑体上依次涂布各层并进行干燥。
对于在涂布液的制作中使用的溶剂或分散介质没有特殊限制,作为其 具体例,可列举甲醇、乙醇、丙醇及2-甲氧基乙醇等醇类、四氢呋喃、1,4- 二氧杂环己烷、二甲氧基乙烷等醚类、甲酸甲酯及乙酸乙酯等酯类、丙 酮、甲乙酮、环己酮及4-甲氧基-4-甲基-2-戊酮等酮类、苯、甲苯及二甲苯 等芳香族烃类、二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1-三 氯乙烷、四氯乙烷、1,2-二氯丙烷及三氯乙烯等氯代烃类、正丁胺、异丙醇胺、二乙胺、三乙醇胺、乙二胺及三乙二胺等含氮化合物类、以及乙腈、 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及二甲亚砜等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类 等。另外,这些溶剂或分散介质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将2种以上以任 意组合及种类组合使用。
溶剂或分散介质的使用量没有特殊限制,优选考虑到各层的目的及所 选择的溶剂/分散介质的性质,以使涂布液的固体成分浓度、粘度等物性达 到期望范围的方式进行适当调整。
涂布液的干燥优选在室温下的指触干燥后,在通常30℃以上且200℃ 以下的温度范围、在静止或送风下加热干燥1分钟至2小时之间。另外,加 热温度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在干燥时一边改变温度一边进行加热。。
<图像形成装置>
接下来,针对使用了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 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实施方式,结合示出装置的主要部分构成的图1进行说 明。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以下的说明,只要不脱离本发明 的主旨就可以任意地变形来实施。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电子照相感光体1、带电装置2、曝光 装置3及显影装置4而构成,进一步,可根据需要而设置转印装置5、清洁 装置6及定影装置7。
电子照相感光体1只要为上述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则没有特殊限 制,在图1中,作为其一个例子,示出了在圆筒状的导电性支撑体的表面 形成有上述感光层的鼓状的感光体。沿着该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外周面分 别配置有带电装置2、曝光装置3、显影装置4、转印装置5及清洁装置6。
带电装置2是使电子照相感光体1带电的装置,使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 表面均匀带电为给定电位。作为通常的带电装置,可列举例如:电晕管及 格栅电晕管等非接触的电晕带电装置、以及使经过电压施加后的带电构件 与感光体表面接触而带电的接触型带电装置(直接型带电装置)。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接触带电装置,可列举例如带电辊及带电刷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作为带电装置2的一个例子,示出了辊型的带电 装置(带电辊)。通常,带电辊是将树脂及增塑剂等添加剂与金属轴进行一体 成型而制造的,也有时会根据需要而采取叠层结构。需要说明的是,作为 在带电时施加的电压,可以是仅施加直流电压的情况,也可以在直流上叠 加交流而使用。
曝光装置3只要是可以对电子照相感光体1进行曝光从而在电子照相感 光体1的感光面形成静电潜像的装置即可,对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作为 具体例,可列举:卤素灯、荧光灯、半导体激光器及He-Ne激光器等激光 器、以及LED等。另外,也可以通过感光体内部曝光方式进行曝光。进行 曝光时的光是任意的,例如可以用波长为780nm的单色光、波长600nm~700nm的稍靠近短波长的单色光、波长380nm~500nm的短波长的单 色光等进行曝光。
调色剂T的种类是任意的,除粉状调色剂以外,可以使用利用悬浮聚 合法或乳液聚合法等得到的聚合调色剂等。特别是在使用了聚合调色剂的 情况下,优选含有粒径为4~8μm左右的小粒径的材料,另外,对于调色剂 粒子的形状,也可以使用从接近于球形的形状到如马铃薯状那样的偏离球 形的形状中的各种形状。聚合调色剂的带电均匀性及转印性优异,优选被 用于实现高画质。
转印装置5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采用了电晕转印、辊转印 或带转印等静电转印法、压力转印法或粘合转印法等任意方式的装置。这 里,转印装置5由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相对配置的转印充电器、转印辊、转 印带等构成。该转印装置5以与调色剂T的带电电位相反的极性施加给定电 压值(转印电压),将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记录纸 (纸张、介质)P上。
对于清洁装置6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刷清洁器、磁刷清洁器、静 电刷清洁器、磁辊清洁器、刮板清洁器等任意的清洁装置。清洁装置6用 清洁构件刮下附着于感光体1的残留调色剂,并回收残留调色剂。需要说 明的是,在残留于感光体表面的调色剂少或几乎没有的情况下,也可以没 有清洁装置6。
定影装置7由上部定影构件(定影辊)71及下部定影构件(定影辊)72构 成,在上部定影构件71或下部定影构件72的内部具备加热装置73。需要 说明的是,图1中示出了在上部定影构件71的内部具备加热装置73的例子。 上部及下部的各定影构件71、72可以使用对不锈钢或铝等金属管坯包覆硅 橡胶而成的定影辊、以及用特氟隆(注册商标)树脂包覆而成的定影辊或定影 片等公知的热定影构件。进一步,为了提高脱模性,各定影构件71、72可以设为供给硅油等脱模剂的构成,也可以设为通过弹簧等相互强制地施加 压力的构成。
在被转印到记录纸P上的调色剂在加热至给定温度的上部定影构件71 和下部定影构件72之间通过时,调色剂被加热至熔融状态,通过后经冷却 而将调色剂定影至记录纸P上。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定影装置,对其种类 也没有特殊限制,可以设置以在此使用的定影装置为代表的、基于热辊定 影、闪光定影、烘箱定影或压力定影等任意方式的定影装置。
在如上构成的电子照相装置中,如下所述地进行图像的记录。即,首 先,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感光面)通过带电装置2而带电至给定的电位 (例如-600V)。此时,可以利用直流电压而使其带电,也可以在直流上叠加 交流电压而使其带电。
接着,利用曝光装置3将带电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感光面根据要记 录的图像进行曝光,从而在感光面形成静电潜像。然后,利用显影装置4 进行形成于该感光体1的感光面的静电潜像的显影。
显影装置4在利用限制构件(显影刮板)45对由供给辊43供给的调色剂T 进行薄层化的同时,使其摩擦带电为给定的极性(这里,是与感光体1的带 电电位相同的极性,负极性),在负载于显影辊44上的同时进行输送,使其 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接触。
负载于显影辊44的带电调色剂T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表面接触时, 会在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感光面形成与静电潜像相对应的调色剂图像。进 而,该调色剂图像通过转印装置5而被转印于记录纸P。然后,未被转印而 残留于电子照相感光体1的感光面的调色剂通过清洁装置6而被除去。
调色剂图像转印于记录纸P上之后,使其通过定影装置7而将调色剂图 像热定影于记录纸P上,由此可得到最终的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上述构成以外,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采取例如能 够进行除电工序的构成。除电工序是通过对电子照相感光体进行曝光而进 行电子照相感光体的除电的工序,作为除电装置,可列举例如荧光灯及 LED等。另外,除电工序中使用的光多数情况为以强度计具有曝光光的3 倍以上曝光能量的光。从小型化、节能的观点出发,优选不具有除电工 序。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可以进一步变形而构成,例如也可以采取能够进 行前曝光工序、辅助带电工序等工序的构成、或进行胶版印刷的构成,此 外还可以采取使用了多种调色剂的全彩色串联方式的构成。
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将电子照相感光体1与带电装置2、曝光装置3、 显影装置4、转印装置5、清洁装置6及定影装置7中的一个或两个以上组 合,以一体型的盒(以下适当称为“电子照相感光体盒”)的形式构成,并将该 电子照相感光体盒设置成能够相对于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等电子照相装置主 体而进行装卸的构成。
实施例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更具体的说明。需要说明 的是,以下的实施例是为了详细地说明本发明而示出的,本发明只要不脱 离其主旨就不限定于如下所示的实施例,可以进行任意变形而实施。另 外,以下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的“份”的记载只要没有特殊限定则表示 “质量份”。
<树脂的粘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首先,针对树脂的粘均分子量的测定方法进行说明。将作为测定对象 的树脂溶解于二氯甲烷,制备浓度C为6.00g/L的溶液。使用溶剂(二氯甲烷) 的流下时间t0为136.16秒的乌氏毛细管粘度计,在设定于20.0℃的恒温水 槽中测定了试样溶液的流下时间t。按照下式计算出了粘均分子量Mv。
a=0.438×ηsp+1ηsp=(t/t0)-1
b=100×ηsp/C C=6.00
η=b/a
Mv=3207×η1.205
<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制作>
[实施例1]
将在基于CuKα射线的X射线衍射中布拉格角(2θ±0.2)于27.2°显示强衍 射峰、具有图2所示的粉末X射线衍射谱的氧钛酞菁10质量份添加到1,2- 二甲氧基乙烷150质量份中,利用立式砂磨机进行粉碎分散处理,制作了 颜料分散液。将这样得到的160质量份的颜料分散液加入到聚乙烯醇缩丁 醛[电气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6000C]的5质量%1,2-二甲氧基乙烷 溶液100质量份和适量的4-甲氧基-4-甲基-2-戊酮中,最终制作了固体成分 浓度4.0质量%的底衬用涂布液。将表面经过了切削的外径30mm、长 244mm、壁厚0.75mm的铝合金制成的圆筒在该底衬用涂布液中进行浸渍涂 布,以使干燥后的膜厚达到0.4μm的方式形成了底衬层。
接着,将X型无金属酞菁4.0质量份连同甲苯60质量份一起利用立式 砂磨机进行了分散。另一方面,将下述结构式(HTM-1)所示的空穴传输材料 70质量份、下述结构式(ETM-1)所示的电子传输材料40质量份、下述结构 式(AD-1)所示的化合物20质量份、下述结构式(P-1)所示的聚碳酸酯树脂[粘 均分子量:Mv=39,600]100质量份溶解于四氢呋喃590质量份和甲苯90质 量份的混合溶剂中,并加入作为流平剂的硅油0.05质量份,向其中追加上 述分散液,利用均化器进行混合直至达到均匀,制备了单层型感光层用涂布 液。将这样制备的单层型感光层用涂布液涂布在上述底衬层上,并使得干燥 后的膜厚为25μm,得到了带正电单层型的电子照相感光体A。
[化学式24]
Figure RE-GDA0001406369260000031
[化学式25]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251
[化学式26]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252
[化学式27]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253
[实施例2]
除了将具有上述式(AD-1)的化合物的使用量变更为15质量份以外,进 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造了感光体B。
[实施例3]
除了将具有上述式(AD-1)的化合物的使用量变更为10质量份以外,进 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造了感光体C。
[实施例4]
除了代替具有上述式(AD-1)的化合物而使用了下述式(AD-2)所示的化 合物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造了感光体D。
[化学式28]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254
[实施例5]
除了代替具有上述式(AD-1)的化合物而使用了下述式(AD-3)所示的化 合物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造了感光体E。
[化学式29]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261
[实施例6]
除了代替具有上述式(AD-1)的化合物而使用了下述式(AD-4)所示的化 合物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造了感光体F。
[化学式30]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262
[比较例1]
除了未使用具有上述式(AD-1)的化合物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 作,由此制造了比较感光体A。
[比较例2]
除了代替具有上述式(AD-1)的化合物而使用了下述式(AD-5)所示的化 合物8质量份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造了比较感光体 B。
[化学式31]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263
[比较例3]
除了代替具有上述式(AD-1)的化合物而使用了下述式(AD-6)所示的化 合物2质量份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造了比较感光体 C。
[化学式32]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271
[比较例4]
除了代替具有上述式(AD-1)的化合物而使用了下述式(AD-7)所示的化 合物20质量份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造了比较感光体 D。
[化学式33]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272
[比较例5]
除了代替具有上述式(ETM-1)的化合物而使用了下述式(ETM-2)所示的 化合物以外,进行与实施例1同样的操作,由此制造了比较感光体E。
[化学式34]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273
<记忆评价试验>
将在上述实施例1-6和比较例1-3中得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安装于A4 单色打印机[Brother Industries株式会社制、HL5240(印刷速度:单色24rpm、 分辨率:1200dpi、曝光源:激光、带电方式:格栅电晕管)]的感光鼓盒(drum cartridge),安装于上述打印机。
作为印刷的输入,将下述图案从计算机发送至打印机,并对其最终得到 的输出图像进行了目测评价,所述图案在A4区域的上部的白底上具有宽线 条的文字,且宽线条的文字在从印刷部到下部具有半色调部。
在经过了试验的打印机中未采用光除电工艺,因此,根据感光体的性能, 存在上部的文字图案作为记忆而被感光体记忆下来并对随后运转的图像形 成造成影响,也就是在半色调部作为记忆图像而显现出来的情况。对于原本 图像浓度必须完全均匀的部分,将能观察到的记忆图像的程度,以最难以观 察到记忆图像的情况设为级别1、以能够最明确地观察到记忆图像的情况设 为级别5,分为5个级别的目测结果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臭氧耐性评价用片状感光体制作方法>
除了将支撑体由铝合金制成的圆筒变更为在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 二醇酯树脂膜(厚度75μm)的表面形成有铝蒸镀膜(厚度70nm)的导电性支撑 体以外,使用与在实施例1~6、比较例1~5中使用的相同的涂布液,以使与 各实施例、比较例达到相同的层结构及膜厚的方式在支撑体上涂布感光层并 进行干燥,分别制作了与实施例1~6、比较例1~5对应的臭氧耐性评价用片 状感光体。
<臭氧耐性评价试验>
臭氧耐性评价试验的方法如下所述。使用川口电气株式会社制 EPA8200,对电晕管带电器施加25μA的电流以使按照臭氧耐性评价用片状 感光体制作方法得到的片状感光体带电,将其带电值设为V1。然后,使这 些感光体在300ppm浓度的臭氧中暴露2小时,并在暴露后同样地测定带电 值,将该值设为V2。使用通过上述测定得到的臭氧暴露前带电值V1、臭氧 暴露后带电值V2的值,计算臭氧暴露前后的带电保持率(V2/V1×100)(%), 并按照下述基准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带电保持率=65%以上
○:带电保持率=55%以上且低于65%
△:带电保持率=40%以上且低于55%
×:带电保持率=低于40%
[表1]
表-1
Figure BDA0001406369190000291
由以上结果可知,根据本发明,可得到不仅会保持电气特性,而且即使 暴露于臭氧中初期带电性的降低也较少、稳定、且初期的记忆良好的带正电 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具备该感光体的图像浓度良好的图像形成装 置、感光体盒。
以上采用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 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 变更及修正。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基于2015年3月13日提出的日本专利 申请(日本特愿2015-050946)而完成,其全部内容被援引于此。

Claims (10)

1.一种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在导电性支撑体上具有感光层,所述感光层在同一层内含有粘结树脂、电荷产生材料、空穴传输材料及电子传输材料,
其中,所述电子传输材料为下述式(1)所示的化合物,所述感光层中含有下述式(7)所示的分子量180以上且400以下的芳香族化合物,
式(1)
Figure FDA0002668896590000011
式(1)中,R1~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烷基、任选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20的烯基,R1和R2彼此间、或R3和R4彼此间任选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状结构,X表示下述式(3)~(6)中任一式所示且分子量为120以上且250以下的有机残基,
式(7)
Figure FDA0002668896590000012
式(7)中,Ar1及Ar2各自独立地表示任选具有烷基、烷氧基或苯基中的任意取代基的苯基或萘基,x及y各自独立地表示0或1,
式(3)
Figure FDA0002668896590000013
式(3)中,R5~R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
式(4)
Figure FDA0002668896590000021
式(4)中,R8~R1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
式(5)
Figure FDA0002668896590000022
式(5)中,R12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卤原子,
式(6)
Figure FDA0002668896590000023
式(6)中,R13及R1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6~12的芳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感光层中含有相对于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为1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的所述式(7)所示的芳香族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产生材料为酞菁颜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电荷产生材料为酞菁颜料。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中,所述粘结树脂为聚碳酸酯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被用于不具有除电光的电子照相工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其被用于不具有除电光的电子照相工艺。
8.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其具备: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
选自下组中的至少一个:使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装置、使该带电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以及将形成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
9.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使该电子照相感光体带电的带电装置、
使该带电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以及
将形成在该电子照相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不具有除电光。
CN201680015454.3A 2015-03-13 2016-03-10 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74078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50946 2015-03-13
JP2015050946 2015-03-13
PCT/JP2016/057676 WO2016148035A1 (ja) 2015-03-13 2016-03-10 正帯電用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07895A CN107407895A (zh) 2017-11-28
CN107407895B true CN107407895B (zh) 2021-03-16

Family

ID=56918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5454.3A Active CN107407895B (zh) 2015-03-13 2016-03-10 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004101A1 (zh)
JP (1) JP6662111B2 (zh)
CN (1) CN107407895B (zh)
WO (1) WO20161480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1382A (zh) * 2016-09-29 2019-05-2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JP7140101B2 (ja) * 2017-03-01 2022-09-21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正帯電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204419B2 (ja) * 2018-10-24 2023-0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20747A (ja) * 1988-10-31 1990-05-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導電材料
CN1132863A (zh) * 1994-09-01 1996-10-09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照像光敏材料
JPH10115941A (ja) * 1996-10-14 1998-05-06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
US5837412A (en) * 1996-08-08 1998-11-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CN1341873A (zh) * 2000-09-01 2002-03-27 富士电机影像器材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及其制备方法
JP2002268250A (ja) * 2001-03-07 2002-09-18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装置
JP2002287388A (ja) * 2001-03-26 2002-10-03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593047B2 (en) * 2000-08-31 2003-07-15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Single-layer type electrophotosensitive material
JP2004226637A (ja) * 2003-01-22 2004-08-12 Kyocera Mita Corp 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US7195851B2 (en) * 2001-03-30 2007-03-27 Yamanashi Electronics Co., Ltd. Charge-transfer material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electron-transfer agent, photorecepto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using said charge-transfer material
CN101065711A (zh) * 2004-11-24 2007-10-31 保土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
JP2011170041A (ja) * 2010-02-17 2011-09-01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69944A (zh) * 2010-06-04 2011-12-07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007624A (zh) * 2013-02-27 2014-08-2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66052A (ja) * 1987-12-22 1989-06-29 Toshiba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H03134670A (ja) * 1989-10-19 1991-06-07 Toray Ind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3258397B2 (ja) * 1992-10-05 2002-02-18 コニカ株式会社 感光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
JPH08123055A (ja) * 1994-09-01 1996-05-17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
JPH0895278A (ja) * 1994-09-20 1996-04-12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装置
JPH09269605A (ja) * 1996-04-01 1997-10-14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子写真用有機感光体
JPH10104860A (ja) * 1996-08-08 1998-04-24 Canon Inc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電子写真感光体を有す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US20030211413A1 (en) * 2002-05-10 2003-11-13 Xerox Corporation. Imaging members
KR100739694B1 (ko) * 2005-02-16 2007-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비대칭 나프탈렌테트라카르복실산 디이미드 유도체를 포함하는 전자사진 감광체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 화상형성장치
JP4823124B2 (ja) * 2007-03-30 2011-11-24 山梨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単層分散型感光体、電子写真装置
US8268520B2 (en) * 2010-05-26 2012-09-18 Xerox Corporation Polyalkylene glycol benzoate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containing photoconductors
CN108885416A (zh) * 2016-03-29 2018-11-23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带正电用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以及成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20747A (ja) * 1988-10-31 1990-05-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導電材料
CN1132863A (zh) * 1994-09-01 1996-10-09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照像光敏材料
US5837412A (en) * 1996-08-08 1998-11-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and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same
JPH10115941A (ja) * 1996-10-14 1998-05-06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
US6593047B2 (en) * 2000-08-31 2003-07-15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Single-layer type electrophotosensitive material
CN1341873A (zh) * 2000-09-01 2002-03-27 富士电机影像器材有限公司 电子照相光电导体及其制备方法
JP2002268250A (ja) * 2001-03-07 2002-09-18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子写真装置
JP2002287388A (ja) * 2001-03-26 2002-10-03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195851B2 (en) * 2001-03-30 2007-03-27 Yamanashi Electronics Co., Ltd. Charge-transfer material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electron-transfer agent, photoreceptor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element using said charge-transfer material
JP2004226637A (ja) * 2003-01-22 2004-08-12 Kyocera Mita Corp 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1065711A (zh) * 2004-11-24 2007-10-31 保土谷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
JP2011170041A (ja) * 2010-02-17 2011-09-01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69944A (zh) * 2010-06-04 2011-12-07 京瓷美达株式会社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007624A (zh) * 2013-02-27 2014-08-27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004101A1 (en) 2018-01-04
WO2016148035A1 (ja) 2016-09-22
JP2016170408A (ja) 2016-09-23
JP6662111B2 (ja) 2020-03-11
CN107407895A (zh) 2017-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77722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7111256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图像形成装置及感光层形成用涂布液
JP2016095513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074578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7407895B (zh) 带正电用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4735421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503832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41165B2 (ja)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JP2008083105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7111258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电子照相感光体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JP4632647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
CN113805443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JP5655490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感光体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電子写真カートリッジ
JP2012022256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
JP5482399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39649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09465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92821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該感光体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JP2014167555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31630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56327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72264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82063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02639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87649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