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31734B -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31734B
CN107031734B CN201611087917.5A CN201611087917A CN107031734B CN 107031734 B CN107031734 B CN 107031734B CN 201611087917 A CN201611087917 A CN 201611087917A CN 107031734 B CN107031734 B CN 1070317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frame
vehicle
suspension
open cross
s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879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31734A (zh
Inventor
丸山贤司
松冈秀典
渡边重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poration Of Ltd Express Co
Original Assignee
Corporation Of Ltd Expres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poration Of Ltd Express Co filed Critical Corporation Of Ltd Express Co
Publication of CN107031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1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317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317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8Details of structures as upper supports for springs or dam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6Mud-guards or wings; Wheel cover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6/00Other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306/09Reducing no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悬架外壳对于车宽方向的变形力的截面二次力矩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前部车体具备:形成闭合截面部的前框、配置在前框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的围板加强件、用于安装悬架的构成部件并且将前框和围板加强件连结的悬架外壳、以及配设在前框的闭合截面部内的第1、第2隔板。悬架外壳具备以将前框和围板加强件桥接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第1、第2开放截面部。第1、第2开放截面部包括前棱线部,该前棱线部是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高刚性部。第1、第2隔板在与前棱线部的下端相连的位置或者该位置的附近配设在闭合截面部内。

Description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该车辆在前部具备安装有悬架的构成部件的悬架外壳。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车辆的前部具备悬架外壳,该悬架外壳承接从前悬架的减震器输入的载荷。一般来说,悬架外壳架设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前框和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围板加强件之间,该围板加强件配置在该前框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悬架外壳的车宽方向的端部结合到前框和围板加强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悬架外壳包括:收容前悬架的外壳主体、支承悬架的减震器上端的悬架顶部、以及对于所述前框和所述围板加强件的结合部等。这样的悬架外壳一般通过对钢板进行冲压成形的方法来制造。另一方面,在冲压成形中,从形状的自由度较低且有利于车体的轻量化的观点出发,考虑用铝来铸造(铝压铸)悬架外壳的方法。
专利文献1:特开2011-005882号公报
在悬架外壳中,要求对于从悬架顶部输入的载荷具有耐性。特别是,要求该悬架外壳具备能够防止内倾变形的强度,该内倾变形指的是,悬架顶部被施加了在上下方向上变动的大载荷的情况下,悬架外壳倒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即使悬架外壳产生了0.1mm级别的,也会对操纵稳定性能、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性能、强度耐久性能等产生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在悬架顶部被施加了大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悬架外壳的车宽方向的变形。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具备:前框,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形成闭合截面部;围板加强件,配置在所述前框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悬架外壳,用于安装悬架的构成部件,将所述前框和所述围板加强件连结;以及加强体,配设在所述前框的所述闭合截面部内,与所述前框接合,所述悬架外壳具备开放截面部,该开放截面部以将所述前框和所述围板加强件桥接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且该开放截面部具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高刚性部,所述加强体在与所述高刚性部的所述前框侧的端部相连的位置或者该位置的附近配设在所述闭合截面部内。
根据该前部车体构造,悬架外壳具备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开放截面部,并且该开放截面部具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高刚性部,所以能够提高该悬架外壳的车宽方向的变形耐性。此外,加强体在与所述高刚性部的所述前框侧的端部相连的位置或者该位置的附近配置在前框的闭合截面部内。由此,在前框中,被从悬架外壳传递载荷的部分的面刚性通过所述加强体而提高,能够使该载荷分散到其他部件。因此,能够抑制悬架外壳的车宽方向的变形。
在上述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中,优选为,所述高刚性部是在所述开放截面部中2个面所交叉的棱线部。根据该前部车体构造,与在开放截面部附设筋或肋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形成高刚性部。
在上述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中,优选为,所述前框设置有左右一对,该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具备配设在该一对前框之间的悬架横梁,所述前框在所述加强体的配设位置的附近具有用于固定所述悬架横梁的安装部。
根据该前部车体构造,固定悬架横梁的安装部配置在所述加强体的配设位置的附近,所以在从悬架外壳向加强体施加了载荷的情况下,能够使该载荷分散到前框和悬架横梁。因此,能够良好地抑制悬架外壳的变形。
在上述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中,优选为,所述加强体是具备将所述闭合截面部分隔开的分隔面部的隔板,所述分隔面部具备在所述高刚性部的所述端部的延长线方向上延伸的刚性加强部。
根据该前部车体构造,变更在从悬架外壳的高刚性部施加载荷的方向上将具有高刚性的隔板组装到前框内。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前框的闭合截面部的强度。
在上述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中,优选为,所述加强体是具备将所述闭合截面部分隔开的分隔面部的隔板,所述分隔面部具备贯通孔,在所述贯通孔的缘部形成有突缘部。
根据该前部车体构造,即使将隔板配置在前框的闭合截面部内,由于分隔面部具备贯通孔,所以也能够使例如电涂液等流体经由该贯通孔而在闭合截面内流通。此外,还能够实现隔板的轻量化。另一方面,由于在贯通孔的缘部形成有突缘部,所以还能够提高所述分隔面部的刚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在悬架顶部被施加大的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悬架外壳的车宽方向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本发明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2是所述前部车体构造中的、悬架外壳的组装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III-III线的概略性的截面图。
图4是从图2的状态将前框内侧件取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悬架外壳的平面图。
图6是从下方观察悬架外壳的平面图。
图7是悬架外壳的下端附近的立体图。
图8是第1隔板的立体图。
图9是第2隔板的立体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悬架外壳的开放截面部和隔板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悬架外壳的作用、变形例的示意图。
符号的说明:
1前部车体;3前框;33安装板(安装部);4围板加强件;5悬架外壳;52悬架顶部;53第1开放截面部;533前棱线部(高刚性部);534后棱线部(高刚性部);54第2开放截面部;543前棱线部(高刚性部);544后棱线部(高刚性部);6A第1隔板(加强体);6B第2隔板(加强体);61、64分隔面部;611大贯通孔(贯通孔);613突缘部;642刚性加强部;71悬架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的概略说明]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概略性地示出本发明的车辆V的前部车体1的构造的立体图。在图1中,附记了车辆V的前后方向上的“前”及“后”的箭头、车宽方向上的“左”及“右”的箭头、以及车高方向上的“上”及“下”的箭头。在之后的图中附记的“前”“后”“上”“下”“左”“右”的箭头与图1的方向标记一致。
在车辆V的前部车体1中设置有发动机挡板2、前框3、围板加强件4、悬架外壳5及副框7。前框3、围板加强件4及悬架外壳5分别是左右一对的车体部件,但是在图1中为了简单起见而图示了在车体右侧部分配设的部分,对于车体左侧部分省略了图示。
发动机挡板2是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板,前后划分出车厢S的前方部分和发动机室E。前框3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形成闭合截面部。前框3的后端与发动机挡板2的前侧结合。在前框3的闭合截面部内配设有用于加强截面的加强体(后述的第1隔板6A及第2隔板6B)。一对前框3之间是发动机室E,里面装着由发动机和变速器等构成的省略图示的发动机单元。
围板加强件4配置在前框3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相对于图示的右侧的前框3,右侧的围板加强件4配置在右斜上约45度的方位。在围板加强件4和前框3之间设置有能够形成轮罩WH的空间,该轮罩WH覆盖省略了图示的前轮。
悬架外壳5是用于安装悬架的构成部件的部件,具体地说是供由盘簧和吸震器构成的减震器(省略图示)的上端所安装的部件。悬架外壳5具有收容所述减震器的、下端开口的外壳形状,以覆盖轮罩WH的上方的方式将前框3和围板加强件4连结。悬架外壳5是通过铝压铸而形成的部件。当然,也可以是通过板金部件的冲压加工等而形成的悬架外壳5。
副框7是配置在前框3的下方的车体部件。副框7位于发动机室E的下方,包括配设在一对前框3之间的形态的悬架横梁71。此外,副框7还包括从悬架横梁71的左右两侧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出的一对悬架臂72、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发动机支撑梁73、架设在一对发动机支撑梁73的前端之间的前横梁74、以及横梁臂75。横梁臂75立设在悬架横梁71的上面,是用于将前框3和悬架横梁71连结的部件。在横梁臂75的上端,设置有收容两者的连结用的紧固螺栓(省略图示)的圆筒部76。
[前部车体的主要部分]
图2是前部车体1中的、右侧的悬架外壳5的组装部分的立体图。这种情况下,左方是车宽方向内侧(方向标记为“内”),右方是车宽方向外侧(方向标记为“外”)。图3是图2的III-III线的概略性的截面图,图4是从图2的状态将后述的前框内侧件31取下的状态的立体图。
<前框>
前框3是形成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部C1的车体刚性部件,例如由钢材等具有优良刚性的板材的弯折加工品构成。前框3由前框内侧件31和前框外侧件32构成,该前框内侧件31由截面形状为左右方向宽度较大的大致コ字型构成,该前框外侧件32由截面形状为左右方向宽度较大的大致コ字型构成。如图3所示,前框3(闭合截面部C1)具有截面形状为上下方向上较长的矩形的形状。前框3在其外周具备朝向车宽方向外侧(右)的外面3A、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左)的内面3B、外面3A和内面3B之间的位于上部的上面3C及位于下部的下面3D。
前框内侧件31在截面视图中,具备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侧板310、从侧板310的上端向右方延伸的上板311、以及从侧板310的下端向右方延伸的下板312。上述的横梁臂75的圆筒部76与下板312的规定位置抵接。在该抵接部位,在下板312上穿孔出与圆筒部76所具备的中空孔大致相同直径的贯通孔312A。上突缘313从上板311的右端向上方延伸。此外,下突缘314从下板312的右端向下方延伸。
前框外侧件32在截面视图中,具备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侧板320。侧板320的上端及下端稍稍向左方弯曲。上突缘321从侧板320的上端向上方延伸,下突缘322从下端向下方延伸。上突缘321为了安装悬架外壳5而具备上下宽度部分地扩展的扩宽部321A。上突缘313、321彼此、以及下突缘314、322彼此相对,通过点焊等固接。通过这样固接的前框内侧件31及前框外侧件32,形成闭合截面部C1。
在前框3的闭合截面部C1内,为了加强该闭合截面部C1的刚性,配设有第1隔板6A(加强体)和第2隔板6B(加强体)。第1隔板6A及第2隔板6B具有对于前框3的内面的接合面。这些隔板6A、6B的详细情况留待后述。
此外,在前框3的闭合截面部C1内,配置有用于固定悬架横梁71的安装板33(安装部)。安装板33由弯折板材构成,具有与前框内侧件31的下板312相接的水平板部。在所述水平板部设置有与下板312的贯通孔312A的穿孔位置相应的通孔。省略图示的所述紧固螺栓以贯穿这些贯通孔312A和所述通孔、以及横梁臂75的圆筒部76的所述中空孔的方式插通。该紧固螺栓的前端部分与配置在安装板33的上面侧的焊接螺母331螺合,由此将前框3和悬架横梁71固定。
<围板加强件>
围板加强件4是将例如钢材等具有优良刚性的板材弯折为L字型而成的加强部件,包括水平板41和从该水平板4的右端向下方垂下的垂直板42。围板加强件4的后端43(参照图11)固定于省略图示的前立柱。
<悬架外壳>
除了图2~图4之外,还参照图5~图7。图5是从上方观察悬架外壳5的平面图,图6是从下方观察悬架外壳5的平面图,图7是悬架外壳5的下端附近的扩大立体图。悬架外壳5具备外壳主体51、悬架顶部52、第1开放截面部53及第2开放截面部54。悬架外壳5的右端侧是固定于围板加强件4的上端501,左端侧是固定于前框3的下端502。在上端501的高度位置和下端502的高度位置之间,存在着与围板加强件4和前框3的上面3C的高低差相应的高低差。
外壳主体51是收容悬架的减震器的、具有大致圆锥台的塔形状的外壳。悬架顶部52位于外壳主体51的顶部。悬架顶部52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减震器的上端的悬架安装孔521。外壳主体51的水平截面大致为圆形,在其左面具有平面部511。平面部511是从悬架顶部52向下方垂下并延伸到下端502的垂直壁。
在悬架顶部52的右邻,设置有平坦的上面部503。上面部503位于比悬架顶部52低一截的高度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以带状延伸。在上面部503的右方,延伸设置有上端突缘504。上端突缘504位于比上面部503低一截的高度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以带状延伸。上面部503和上端突缘504通过垂直板505连结。
如图3所示,悬架顶部52成为从悬架输入上下方向的载荷的载荷输入部P1。悬架外壳5为,上端501在比下端502更高的位置固定于围板加强件4。因此,如果载荷输入部P1被从下方施加了使其顶起的载荷,则如箭头F所示,容易产生悬架外壳5倒向车宽方向内侧的内倾变形。如前述那样,即便悬架外壳只是产生少许内倾变形,也会对操纵稳定性能、NVH性能、强度耐久性能等造成影响。
为了对抗上述内倾变形力,要求提高针对箭头F的方向的变形力的、悬架外壳5的截面二次力矩。为了提高所述截面二次力矩而在悬架外壳5设置第1开放截面部53及第2开放截面部54。在本说明书中,开放截面部(open cross-section)不是像上述的闭合截面部C1那样的被板材完全封闭的截面、或者只除去少许的开口而被板材封闭的截面,而是以相对于平面具有方柱形、V字形等隆起的方式由多个弯折部形成的具有开口的截面。第1开放截面部53和第2开放截面部54在悬架外壳5中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彼此分离,具体地说,以隔着外壳主体51(平面部511)而前后排列的方式配置。
第1开放截面部53在外壳主体51的前方侧以将前框3和围板加强件4桥接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第1开放截面部53是由前后一对侧板531和连结板532形成的方柱形(所谓的帽型)的开放截面部。图6中示出了开放截面空间CA。该开放截面空间CA朝向轮罩WH侧开口。如图7所示,一对侧板531在前框3侧(左侧)的端部即下端502附近具有与前框3的上面3C的车宽方向的宽度对应的宽度d。连结板532将一对侧板531的上端缘(在下端502附近,一对侧板531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缘)连结。
前方侧的侧板531大致从前框3延伸到围板加强件4。另一方面,后方侧的侧板531在第1开放截面部53的左端附近、即大致从前框3到外壳主体51的平面部511之间向外侧露出。如图6所示,后方侧的侧板531的右端附近被隐藏到上面部503的背面侧,此外,中央附近与外壳主体51的右侧部相连。
一对侧板531和连结板532(闭合截面部的两个面)是大致相互正交地交叉的面。前方侧的侧板531和连结板532所交叉的部分是前棱线部533,后方侧的侧板531和连结板532所交叉的部分是后棱线部534。前棱线部533在车宽方向上大致从前框3延伸到围板加强件4。后棱线部534大致从前框3延伸到平面部511。但是,后棱线部534的右端与连结板532和外壳主体51的前方侧的立壁所交叉的棱线相连,实质上作为高刚性部的后棱线部534延伸到围板加强件4附近。这些前棱线部533及后棱线部534在第1开放截面部53中起到提高刚性的高刚性部的作用,提高悬架外壳5的截面二次力矩。
第2开放截面部54在外壳主体51的后方侧以将前框3和围板加强件4桥接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与第1开放截面部53同样,第2开放截面部54是由前后一对侧板541和连结板542形成的帽型的开放截面部。一对侧板541也在前框3侧的端部附近具有与前框3的上面3C的车宽方向的宽度对应的宽度d。连结板542将一对侧板541的上端缘(一对侧板541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缘)连结。
连结板542的前后方向的宽度比第1开放截面部53的连结板532更宽,除此之外,侧板541及连结板542与第1开放截面部53的侧板531及连结板532相同。前方侧的侧板541和连结板542所交叉的部分是前棱线部543,后方侧的侧板541和连结板542所交叉的部分是后棱线部544。后棱线部544是与第1开放截面部53的前棱线部533相当的棱线,前棱线部543是与后棱线部534相当的棱线。这些前棱线部543及后棱线部544在第2开放截面部54中起到提高刚性的高刚性部的作用,提高悬架外壳5的截面二次力矩。
<悬架外壳的连结构造部的说明>
接下来说明悬架外壳5的上端501侧及下端502侧的连结构造部。在上端501,由上面部503及上端突缘504构成与围板加强件4的连结部。参照图3,上面部503与围板加强件4的水平板41的左方部分在上下方向上重合。上端突缘504的右端附近与垂直板42的下部突缘重合。在这些重合部分,上端501和围板加强件4被固定。
形成这样的上端501和围板加强件4的连结部的结果是,在该连结部形成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部C2。即,水平板41的右方部分和上端突缘504的左方部分、以及垂直板42和垂直板505分别隔开间隔地对置,由它们围出的空间是闭合截面部C2。通过形成该闭合截面部C2,提高了悬架外壳5的上端501侧的刚性。
接下来说明下端502侧的连结构造部。悬架外壳5在成为对于前框3的连结部分的下端502具有分断部55、第1连接部535、以及第2连接部545。分断部55用于使得第1开放截面部53及第2开放截面部54的下端502侧的端部(前框3侧的端部)和前框3的上面5C成为非接触。图7中示出了第1开放截面部53的下端缘53E及第2开放截面部54的下端缘54E。通过形成分断部55,这些下端缘53E、54E隔着分断部55的间隙与上面5C对置。即,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在分断部55的位置断开。
前框3与轮罩WH邻接。因此,在雨天行驶时等,水滴可能会从轮罩WH侧溅到前框3的上面5C。如果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的下端缘53E、54E向下方延伸到与上面5C密接,则所述水滴容易滞留在该密接部分。但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通过设置分断部55而使下端缘53E、54E和上面5C分离,能够防止水滞留在上面5C。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悬架外壳5通过铝压铸形成,前框3由钢材形成。即,悬架外壳5和前框3是不同种类的金属,但是通过形成分断部55,能够尽可能地减少两者抵接的部分。因此,能够抑制不同种类金属的接触所引起的腐蚀等问题、特别是水导致的电腐蚀的问题。
第1、第2连接部535、545是为了将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和前框3的内面3B连接而设置的。第1连接部535是从第1开放截面部53的连结板532的下端向下方连设的平板部分。同样,第2连接部545是从第2开放截面部54的连结板532的下端向下方连设的平板部分。第1、第2连接部535、545以跨过分断部55而与内面3B的上方部分在左右方向上重合的方式向下方延伸。第1、第2连接部535、545在与内面3B的重合部分通过点焊等而与该内面3B结合。图3中作为其固定部示意性地示出了内侧固定部P2。
悬架外壳5在下端502侧还具有对于前框3的突缘部3F(外面3A侧)的连结部。为了形成该连结部,悬架外壳5具备第1延长部512、第2延长部513及第3延长部514。第1延长部512是在平面部511的下端连设的平板部,位于第1开放截面部53和第2开放截面部54之间。第2延长部513在第1开放截面部53的前方侧邻接地设置的平板部。第3延长部514是在第2开放截面部54的后方侧邻接地设置的平板部。
如图2、图7所示,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的下端缘53E、54E和第1、第2、第3延长部512、513、514的下端缘为同一面。此外,如图6所示,第1~第3延长部512~514配置在左右方向的几乎相同位置,在前后方向上以直线状排列。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的前框3侧的端部从第1~第3延长部512~514所形成的平面向左方突出。
在前框3的突缘部3F,如前述那样,设置有上下宽度比其他部分更长的扩宽部321A。扩宽部321A具有能够与第1~第3延长部512~514全部对置的前后宽度。第1~第3延长部512~514与扩宽部321A在左右方向上重合,在该重合部分通过点焊等而固定到扩宽部321A。图3中作为其固定部示出了外侧固定部P3。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观察时,从前方侧起依次排列着第2延长部513、第1连接部535、第1延长部512、第2连接部545及第3延长部514。因此,外侧固定部P3和内侧固定部P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交替地配置。
<悬架外壳的加强构造>
悬架外壳5通过具备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而提高了车宽方向的变形耐性,但是除此之外,还具有其他加强构造。作为该加强构造,悬架外壳5具备第1纵肋536、第2纵肋546、第1横肋537、第2横肋547、厚壁部56及内肋571~579(图6)。
第1纵肋536设置于在第1开放截面部53连设的第1连接部535,第2纵肋546设置于在第2开放截面部54连设的第2连接部545。第1、第2纵肋536、546分别是抑制第1连接部535、第2连接部545向车宽方向的弯曲变形的加强部。由于设置分断部55,悬架外壳5的下端502和前框3的内面3B通过不具有开放截面构造的第1、第2连接部535、545相连,所以该部分可能会成为机械强度的弱点部。但是,通过设置第1、第2纵肋536、546,能够提高第1、第2连接部535、545的刚性,并且能够抑制悬架外壳5的内倾变形。
第1纵肋536突设在第1连接部535的左面,是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细长的肋。在此,示出了2条第1纵肋536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平行设置的例子。同样,第2纵肋546突设在第2连接部545的左面,是在上下方向延伸的细长的肋。第2连接部545相对较宽,所以3条第2纵肋546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平行设置。
第1横肋537分别突设在第1开放截面部53的一对侧板531的下端附近,第2横肋547分别突设在第2开放截面部54的一对侧板541的下端附近。通过形成第1、第2横肋537、547,抑制了一对侧板531、541的左右方向的挠曲变形。即,虽然由于形成分断部55而侧板531、541在下端缘53E、54E附近变得脆弱,但是通过第1、第2横肋537、547而提高了刚性。
第1横肋537是朝向左方而向下倾斜的细长的肋,前侧的第1横肋537从第2延长部513延伸到第1连接部535,后侧的第1横肋537从第1延长部512延伸到第1连接部535。同样,第2横肋547是朝向左方向下倾斜的细长的肋,前侧的第2横肋547从第1延长部512延伸到第2连接部545,后侧的第2横肋547从第3延长部514延伸到第2连接部545。另外,第1、第2横肋537、547也可以配置在一对侧板531、541的某一方。
厚壁部56是为了与第1、第2纵肋536、546一起对不具有开放截面构造的第1、第2连接部535、545进行加强而设置的。厚壁部56形成在与分断部55相对的部分,在该厚壁部56的形成部位,第1、第2连接部535、545与悬架外壳5的其他部分相比板厚增加。如图6所示,厚壁部56是在第1、第2连接部535、545的背面侧以从下方朝向上方厚度增加的方式突出的部分。这样的厚壁部56能够通过铝压铸容易地形成。在第1连接部535,厚壁部56配置在前后一对第1纵肋536之间。此外,在第2连接部545,厚壁部56配置在前后端的第2纵肋546之间。3个之中的中央的第2纵肋546突设在厚壁部56上。通过配置这样的厚壁部56,进一步提高第1、第2连接部535、545的刚性。
如图6所示,内肋571~579是将第1开放截面部53及第2开放截面部54的开放截面空间CA分隔开的、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肋。在第1开放截面部53的开放截面空间CA中,4个内肋571、572、573、574隔开适当的间隔而配置。内肋571~574遍及一对侧板531之间延伸,将第1开放截面部53的开放截面空间CA分隔为多个空间。在第2开放截面部54的开放截面空间CA中,5个内肋575、576、577、578、579隔开适当的间隔而配置。内肋575~579遍及一对侧板541之间而延伸,将第2开放截面部54的开放截面空间CA分隔为多个空间。
<隔板(bulk head)>
如图4所示,在前框3的闭合截面部C1内配设有用于对该截面进行加强的第1隔板6A及第2隔板6B(加强体)。第1隔板6A及第2隔板6B是对钢材等具有优良刚性的板材实施冲孔及弯折加工等而形成的部件,将闭合截面部C1分隔开,起到提高该闭合截面部C1的刚性的作用。详细情况留待后述,第1隔板6A大致配置在将第1开放截面部53向下方延长的延长区域,第2隔板6B大致配置在将第2开放截面部54向下方延长的延长区域。
图8是第1隔板6A的立体图。第1隔板6A包括由沿着与闭合截面部C1所延伸的前后方向正交的上下及左右方向延伸的平板构成的分隔面部61。分隔面部61具有上下较长的矩形形状,其尺寸大致与闭合截面部C1的截面尺寸相同。通过该分隔面部61,闭合截面部C1的空间被前后分隔。
从分隔面部61的4个边,分别突设有上突缘621、下突缘622、右突缘623及左突缘624。这些突缘621、622、623、624具有舌片状的形状,相对于分隔面部61分别弯折为大致直角而形成。左突缘624的弯折方向为后方,其他的弯折方向均为前方。
突缘621、622、623、624是对于前框3的接合部。参照图3、图4,上突缘621通过点焊固接到前框内侧件31的上板311,下突缘622通过点焊固接到下板312,右突缘623通过点焊固接到前框外侧件32的侧板320,左突缘624通过点焊固接到前框内侧件31的侧板310。
在分隔面部61和左突缘624的边界的棱线部63设置有2个凹部631。这些凹部631是半球状的凹部,被冲压加工为使得棱线部63的一部分向右后方突出。通过形成这样的凹部631,能够提高隔板6A的刚性,能够提高第1隔板6A对闭合截面部C1的加强能力。在图8的例子中,示出了仅在上下方向的长度最长的左突缘624的棱线部63形成凹部631,但是在其他突缘的棱线部也可以设置同样的凹部。
在分隔面部61设置有在前后方向上贯通的大贯通孔611和2个小贯通孔612。大贯通孔611是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孔,是用于使流体在前后方向上良好地流通的孔。分隔面部61将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前框3的闭合截面部C1封塞。在包含前部车体1的车体的制造工序中,有对该车体电涂防锈剂的工序,在该工序中,车体被浸泡在电涂液中。在此,如果分隔面部61将闭合截面部C1封塞,则电涂液可能无法良好地浸泡到前框3的内面。通过形成大贯通孔611,所述电涂液能够穿过大贯通孔611而前后流通,能够良好地进行电涂。小贯通孔612也是能够使电涂液流通的孔,但是专门用于点焊的孔。此外,通过形成大贯通孔611及小贯通孔612,实现了第1隔板6A的轻量化。
在大贯通孔611的缘部,设置有通过打磨加工而形成的突缘部613。突缘部613是将大贯通孔611的缘部向前方弯起而形成的。如上述那样,大贯通孔611起到电涂液的流通、轻量化等作用,但是由于形成该大贯通孔611而分隔面部61的刚性下降。在此,通过在大贯通孔611的缘部设置突缘部613,能够提高分隔面部61的刚性。特别是,突缘部613具有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形状,所以能够提高分隔面部61对于沿着上下方向施加到第1隔板6A的载荷的刚性。即,对于经由第1开放截面部53从悬架顶部52施加的载荷,分隔面部61具有较强的耐性。
图9是第2隔板6B的立体图。第2隔板6B也与上述分隔面部61同样,具备将闭合截面部C1的空间前后分隔开的分隔面部64。分隔面部64是沿前后方向平缓地弯曲的平板,具有上下较长的矩形形状。其尺寸大致与闭合截面部C1的截面尺寸相同。从分隔面部64的4个边分别突设有上突缘651、下突缘(在图9中未示出)、右突缘652及左突缘653。这些突缘651、652、653具有舌片状的形状,通过相对于分隔面部64分别弯折为大致直角而形成。右突缘652的弯折方向为后方,其他的弯折方向均为前方。
突缘651、652、653是对于前框3的接合部。参照图3、图4,上突缘651通过点焊固接到前框内侧件31的上板311,未图示的下突缘通过点焊固接到下板312,右突缘652通过点焊固接到前框外侧件32的侧板320,左突缘653通过点焊固接到前框内侧件31的侧板310。
在分隔面部64设置有小贯通孔641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2条刚性加强部642。小贯通孔641是为了电涂液的流通和点焊而设置的孔。刚性加强部642通过实施冲压加工使分隔面部64的一部分以截面半圆状向后方突出而形成。通过形成刚性加强部642,能够提高分隔面部64的刚性。刚性加强部642具有上下方向上较长的形状,所以能够提高分隔面部64对于沿上下方向施加到第2隔板6B的载荷的耐性。即,对于从悬架顶部52经由第2开放截面部54施加的载荷,分隔面部64具有较强的耐性。
<前部车体的其他构造部>
除了上述以外,在前部车体1还设置有挡泥板8、车轮挡板9(参照图4)。挡泥板8是覆盖轮罩WH的上方的部件,是防止轮胎溅起的污泥、石子或水滴等击打或进入车体的部件。挡泥板8配置在悬架外壳5的下方,具有对于悬架外壳5的安装部。此外,挡泥板8具备在下端附近封盖第1开放截面部53及第2开放截面部54的背面的开口部的延长部(省略图示)。车轮挡板9配置在悬架外壳5的后方且下方,专门为了遮挡轮胎的行驶音而设置。
[开放截面部和隔板的配置关系]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悬架外壳5所具备的第1开放截面部53和第2开放截面部54、以及配设在前框3的闭合截面部C1内的第1隔板6A和第2隔板6B的位置关系实施一定的措施,能够提高对于从悬架顶部52输入的载荷的耐性。关于这一点,参照图10进行说明。图10是用于说明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和第1、第2隔板6A、6B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在图10中,前框3处于前框内侧件31被取下的状态。
第1隔板6A在与前棱线部533的下端侧相连的位置的附近配设在闭合截面部C1内,该前棱线部533是第1开放截面部53所具备的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高刚性部之中的一个。在图10中,描绘出了与前棱线部533的下端侧相连的假想线L1。比该假想线L1稍稍向前方侧偏移,配置着第1隔板6A(分隔面部61)。通过像这样配置第1隔板6A,前框3中被从第1开放截面部53施加载荷的部分的刚性提高。
同样,第2隔板6B在与前棱线部543的下端侧相连的位置的附近配置在闭合截面部C1内,该前棱线部543是第2开放截面部54所具备的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高刚性部之中的一个。图10中除了上述的假想线L1之外,还描绘出了与前棱线部543的下端侧相连的假想线L2。比该假想线L2稍稍向前方侧偏移,配置着第2隔板6B(分隔面部64)。通过像这样配置第2隔板6B,前框3中被从第2开放截面部54施加载荷的部分的刚性提高。此外,在第2隔板6B的配设配置位置的附近,配置有用于固定悬架横梁71的安装板33(图10中仅示出了焊接螺母331)。
图10所示的第1、第2隔板6A、6B的配设形态是本发明的一例。优选为,第1隔板6A以与第1开放截面部53的前棱线部533相连(沿着假想线L1)、或者与后棱线部534相连的方式配设在闭合截面部C1内。此外,第2隔板6B优选为以与第2开放截面部54的前棱线部543相连(沿着假想线L2)、或者与后棱线部544相连的方式配设在闭合截面部C1内。
此外,在本发明中,第1、第2隔板6A、6B也可以设置在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的前后方向的范围内的任意部位。图11是简略地示出了前框3及悬架外壳5的图。在图11中,将第1开放截面部53的前后宽度表示为a1,将第2开放截面部54的前后宽度表示为a2。第1隔板6A在前后宽度a1的范围内配设在前框3的闭合截面部C1内即可。此外,第2隔板6B在前后宽度a2的范围内配设在闭合截面部C1内即可。前后宽度a1的范围是夹在前棱线部533和后棱线部534的2个高刚性部之间的区域,是被施加来自第1开放截面部53的载荷的部分。因此,通过在前后宽度a1的范围内配设第1隔板6A,能够承接所述载荷。前后宽度a2和第2隔板6B的关系也同样。
另外,前面已经基于图10做了说明,在比前后宽度a1、a2的范围稍微靠前方配设第1、第2隔板6A、6B的形态也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与此相反,也可以在比前后宽度a1、a2的范围稍微靠后方配设第1、第2隔板6A、6B。前后宽度a1、a2的范围的前后附近区域也是被施加来自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的载荷的区域。因此,在从前后宽度a1、a2的范围向前或后稍稍偏移的位置配设第1、第2隔板6A、6B的情况下,也能够承接所述载荷。
[作用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能够实现如下的作用效果。悬架外壳5具备以将前框3和围板加强件4桥接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第1开放截面部53及第2开放截面部54。第1开放截面部53作为高刚性部具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前棱线部533及后棱线部534。此外,第2开放截面部54作为高刚性部具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前棱线部543及后棱线部544。因此,提高了悬架外壳5的车宽方向的变形耐性。
用于加强前框3的闭合截面部C1的刚性的第1隔板6A在与第1开放截面部53的前棱线部533相连的位置的附近配设在闭合截面部C1内,第2隔板6B在与第2开放截面部54的前棱线部543相连的位置的附近配设在闭合截面部C1内。由此,前框3内被从悬架外壳5传递载荷的部分的面刚性通过第1、第2隔板6A、6B而提高,能够使该载荷经由前框3分散到其他部件。因此,能够抑制悬架外壳5的车宽方向的变形。
参照图3,作为载荷输入部P1的悬架顶部52被从下方施加使其顶起的载荷。由此,悬架外壳5被作用箭头F所示的力(内倾变形力)。该箭头F的变形力主要从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传递到前框3的上面3C附近。特别是,所述变形力容易传递到作为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的高刚性部的前棱线部533、543及后棱线部534、544的延长线上或者其附近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这样的区域分别配设第1、第2隔板6A、6B。由此,在该区域提高了闭合截面部C1的刚性,前框3不会被所述变形力压变形,能够通过存在于悬架外壳5的下方的构造整体来承接该变形力。因此,抑制了悬架外壳5的内倾变形。
更详细地说,用于固定悬架横梁71的安装板33(焊接螺母331)配置在第2隔板6B的配设位置的附近。因此,基于向悬架顶部52的载荷的所述变形力从悬架外壳5施加到第2隔板6B的情况下,能够使该变形力分散到前框3和悬架横梁71而传递。
第1隔板6A在由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孔构成的大贯通孔611的缘部具有突缘部613,提高了分隔面部61对于沿上下方向施加的载荷的刚性。第2隔板6B也具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刚性加强部642,提高了分隔面部64对于沿上下方向施加的载荷的刚性。这些突缘部613、刚性加强部642大致位于从作为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的高刚性部的前棱线部533、543的端部朝向下方延伸的延长线上。因此,在从悬架外壳5施加载荷的方向上具有高刚性的第1、第2隔板6A、6B被组装到前框3的闭合截面部C2。由此,进一步提高闭合截面部C2的强度,进一步提高悬架外壳5对于内倾变形的耐性。
进而,如图11中示意性地示出,相对于第1开放截面部53的前后宽度a1,第2开放截面部54的前后宽度a2更大。围板加强件4的后端43被固定到省略图示的前立柱,围板加强件4的前方侧、悬架外壳5能够以该后端43为支点而向车宽方向内侧揺动。该揺动力也是成为悬架外壳5的横倾变形的原因。鉴于这一点,将距离后端43(揺动支点)更近的第2开放截面部54的前后宽度a2设为较宽,从而采用了有利于减小以后端43为起点的弯曲力矩的构造。通过该构造性的特征,抑制悬架外壳5的内倾变形。
[变形实施方式的说明]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能够得到各种变形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的高刚性部是前棱线部533、543及后棱线部534、544的例子。高刚性部除了棱线部以外,例如也可以是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筋或肋等。但是,与在第1、第2开放截面部53、54附设加强筋或肋的情况相比,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棱线部能够更容易地形成高刚性部。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即使悬架顶部52被施加大的载荷,也能够提高悬架外壳5对于车宽方向的变形力的截面二次力矩。因此,能够抑制悬架外壳5的内倾变形。

Claims (6)

1.一种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具备:
前框,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形成矩形状的闭合截面部,并且具有在车宽方向上相互分离而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第1板及第2板;
围板加强件,配置在所述前框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悬架外壳,用于安装悬架的构成部件,将所述前框和所述围板加强件连结;以及
加强体,配设在所述前框的所述矩形状的闭合截面部内,与所述前框接合,
所述悬架外壳具备外壳主体和开放截面部,该开放截面部以将所述前框和所述围板加强件桥接的方式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且该开放截面部具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高刚性部,
所述高刚性部的下端部在所述矩形状的闭合截面部的外侧与所述前框的所述第1板及所述第2板之中的一方接合,
所述悬架外壳在相对于所述高刚性部的下端部而在车宽方向上分离的部位还具备下端接合部,该下端接合部在所述矩形状的闭合截面部的外侧与所述第1板及所述第2板之中的另一方接合,
所述开放截面部的所述前框侧的端部和所述前框的上面隔着间隙而对置,
所述加强体在与所述高刚性部的所述前框侧的端部相连的位置或者该位置的附近与划分出所述矩形状的闭合截面部的各面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所述高刚性部是在所述开放截面部中2个面所交叉的棱线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所述前框设置有左右一对,该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具备配设在该一对前框之间的悬架横梁,
所述前框在所述加强体的配设位置的附近具有用于固定所述悬架横梁的安装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所述前框设置有左右一对,该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具备配设在该一对前框之间的悬架横梁,
所述前框在所述加强体的配设位置的附近具有用于固定所述悬架横梁的安装部。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所述加强体是具备将所述矩形状的闭合截面部分隔开的分隔面部的隔板,
所述分隔面部具备在所述高刚性部的所述端部的延长线方向上延伸的刚性加强部。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所述加强体是具备将所述矩形状的闭合截面部分隔开的分隔面部的隔板,
所述分隔面部具备贯通孔,在所述贯通孔的缘部形成有突缘部。
CN201611087917.5A 2015-12-21 2016-12-01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Active CN1070317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48510 2015-12-21
JP2015248510A JP6500768B2 (ja) 2015-12-21 2015-12-21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1734A CN107031734A (zh) 2017-08-11
CN107031734B true CN107031734B (zh) 2019-11-01

Family

ID=58993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87917.5A Active CN107031734B (zh) 2015-12-21 2016-12-01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336376B2 (zh)
JP (1) JP6500768B2 (zh)
CN (1) CN107031734B (zh)
DE (1) DE102016015020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32354B2 (ja) * 2016-07-27 2018-05-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432576B2 (ja) * 2016-08-30 2018-12-0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6428821B2 (ja) * 2017-03-27 2018-11-2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BR112019027802A2 (pt) * 2017-07-06 2020-07-07 Honda Motor Co., Ltd. estrutura de corpo de veículo
FR3075105B1 (fr) * 2017-12-20 2021-01-08 Renault Sas Coupelle d'amortisseur a zone d'encastrement partiellement decouplee
CN108275210B (zh) * 2018-02-11 2020-01-1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器塔结构总成
JP6973328B2 (ja) * 2018-08-22 2021-11-2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7067365B2 (ja) * 2018-08-22 2022-05-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US10899109B2 (en) 2019-03-11 2021-01-26 Honda Motor Co., Ltd. Multi-material joint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reof
US10953930B2 (en) 2019-03-26 2021-03-23 Honda Motor Co., Ltd. Damper housing assembly
US10953924B2 (en) * 2019-07-17 2021-03-2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Bolted casting to casting flexible body variant shock tower system
DE102020205713A1 (de) 2020-05-06 2021-11-11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Karosseriestruktur für ein Fahrzeug
US11390326B2 (en) 2020-06-05 2022-07-19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US11505021B2 (en) * 2021-02-03 2022-11-22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ulti-tiered body frame integral structure for off road vehicles
CN113844548B (zh) * 2021-09-30 2024-04-1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整车侧倾性能的发动机舱加强结构
EP4279362A4 (en) * 2021-11-04 2024-03-20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LONGITUDINAL BEAM ARRANGEMENT AND MOTOR VEHICLE CHASSIS
WO2023181197A1 (ja) * 2022-03-23 2023-09-28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4911A (ja) * 1997-07-22 1999-02-09 Yorozu:Kk 車両用メンバの補強構造
JP2004106704A (ja) * 2002-09-18 2004-04-08 Fuji Heavy Ind Ltd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CN101037118A (zh) * 2006-03-15 2007-09-19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JP2009248818A (ja) * 2008-04-08 2009-10-29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0280237A (ja) * 2009-06-02 2010-12-16 Daihatsu Motor Co Ltd 車両の前下部構造
CN104334441A (zh) * 2012-12-27 2015-02-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JP2015077819A (ja) * 2013-10-15 2015-04-23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車両のスプリングハウスの補強構造
JP2015085801A (ja) * 2013-10-30 2015-05-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及び車両前部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8231Y2 (zh) 1987-08-01 1993-05-14
JP2003137132A (ja) 2001-11-08 2003-05-14 Toyota Motor Corp スプリングサポート構造
JP4168812B2 (ja) * 2003-04-07 2008-10-22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の結合構造
JP4077433B2 (ja) * 2004-07-07 2008-04-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4587782B2 (ja) * 2004-11-08 2010-11-24 株式会社アステア 隔壁部材
JP4455533B2 (ja) 2006-04-27 2010-04-2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DE102007035483B4 (de) * 2007-07-28 2013-11-07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Crasheinrichtung
JP4523976B2 (ja) * 2008-03-17 2010-08-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US7828330B2 (en) * 2008-03-17 2010-11-09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JP5471061B2 (ja) 2009-06-23 2014-04-16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構造
JP5504820B2 (ja) 2009-10-26 2014-05-2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5790333B2 (ja) * 2011-08-31 2015-10-0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5640934B2 (ja) 2011-09-13 2014-12-17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16106055A (ja) 2013-02-18 2016-06-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ダンパーハウジング構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4911A (ja) * 1997-07-22 1999-02-09 Yorozu:Kk 車両用メンバの補強構造
JP2004106704A (ja) * 2002-09-18 2004-04-08 Fuji Heavy Ind Ltd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CN101037118A (zh) * 2006-03-15 2007-09-19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JP2009248818A (ja) * 2008-04-08 2009-10-29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0280237A (ja) * 2009-06-02 2010-12-16 Daihatsu Motor Co Ltd 車両の前下部構造
CN104334441A (zh) * 2012-12-27 2015-02-0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前部结构
JP2015077819A (ja) * 2013-10-15 2015-04-23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車両のスプリングハウスの補強構造
JP2015085801A (ja) * 2013-10-30 2015-05-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タワー及び車両前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31734A (zh) 2017-08-11
US20170174264A1 (en) 2017-06-22
DE102016015020A1 (de) 2017-06-22
JP2017114147A (ja) 2017-06-29
DE102016015020B4 (de) 2021-07-22
JP6500768B2 (ja) 2019-04-17
US10336376B2 (en) 2019-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31734B (zh)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CN106985917B (zh) 车辆的前部车体构造
JP6256429B2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JP6304503B2 (ja) 車両の側部車体構造
US8702160B2 (en)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00436231C (zh) 车辆前部结构
JP6039806B2 (ja) 車両用のサブフレーム
CN102963433B (zh) 车辆的车身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JP6390603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6544635B2 (ja) 車両側部構造
JP5872962B2 (ja) 自動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JP6744493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6721650B2 (ja) リヤ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2010234939A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KR101856240B1 (ko) 쇽업쇼버 하우징 및 그의 체결구조
JP2009184547A (ja) 自動車のダンパハウジング構造
CN109415091A (zh) 机动车辆的加强金属梁
JP4186125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KR101583840B1 (ko) 대쉬로워멤버 구조
JP2006182142A (ja) 車両の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
JP6084493B2 (ja) 車両の車体下部構造
CN106476879A (zh) 转向支承梁结构
CN204567776U (zh) 一种减振器支座加强结构
KR101326517B1 (ko) 자동차용 후륜 서브프레임
JP5169078B2 (ja) 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