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7082B - 三相电抗器、电动机驱动装置、功率调节器和机械 - Google Patents

三相电抗器、电动机驱动装置、功率调节器和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7082B
CN107017082B CN201710061251.4A CN201710061251A CN107017082B CN 107017082 B CN107017082 B CN 107017082B CN 201710061251 A CN201710061251 A CN 201710061251A CN 107017082 B CN107017082 B CN 107017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phase reactor
outer peripheral
coil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612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7082A (zh
Inventor
白水雅朋
前田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nu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nu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6074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45071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anuc Corp filed Critical Fanu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017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7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7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7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6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01F27/263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7/00Fixed inductance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17/00
    • H01F37/005Fixed inductance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17/00 without magnetic co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823Wires
    • H01F27/2828Construction of conductive connections, of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4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9/00Variable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21/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00Cores, Yokes, or armatures
    • H01F3/10Composite arrangements of magnetic circuits
    • H01F3/14Constrictions; Gaps, e.g. air-ga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0/00Fixed transformer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19/00
    • H01F30/06Fixed transformer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19/00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 H01F30/12Two-phase, three-phase or polyphase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7/00Fixed inductances not covered by group H01F17/00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3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ontrol circuits or drive circuits
    • H02K11/33Drive circuits, e.g. power electron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三相电抗器、电动机驱动装置、功率调节器和机械。三相电抗器包括外周部铁芯以及至少三个铁芯线圈,至少三个铁芯线圈与外圆周部铁芯的内表面接触或与该内表面结合。至少三个铁芯线圈均包括铁芯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在至少三个铁芯线圈中的一个铁芯线圈同与该一个铁芯线圈相邻的铁芯线圈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间隙。

Description

三相电抗器、电动机驱动装置、功率调节器和机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铁芯部和线圈的三相电抗器。
背景技术
通常,三相电抗器具有三个铁芯和卷绕于这些铁芯的三个线圈。日本特开平2-203507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并列设置的三个线圈的三相电抗器。另外,国际公开第2014/033830号中公开了多个线圈各自的中心轴线绕三相电抗器的中心轴线配置。另外,日本特开2008-17750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三相电抗器,该三相电抗器包括沿径向配置的多个直线磁芯、连结这些直线磁芯的连结磁芯、以及卷绕于直线磁芯和连结磁芯的线圈。
发明内容
在此,在三相电抗器的各相的线圈中流通三相交流电流。而且,在现有技术(日本特开平2-203507号公报)的三相电抗器中,存在电流流过任意的两相的线圈时产生的磁所流通的磁路的长度根据相的组合而不同的情况。因此,存在以下问题:即使在三相电抗器的各相中流通平衡的三相交流电流的情况下,流过各相的铁芯的磁通密度也互不相同,从而电感也失衡。
另外,在现有技术(日本特开平2-203507号公报)的三相电抗器中,存在无法将各相的铁芯线圈对称地配置的情况。因此,从铁芯线圈产生的磁通成为电感失衡的原因。在像这样在三相电抗器中电感失衡的情况下,即使存在三相交流的理想的输入,也不能得到三相交流的理想的输出。
另外,在现有技术(日本特开平2-203507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14/033830号)的三相电抗器中,间隙的尺寸(间隙的厚度)取决于市场上能够获得的间隙件的尺寸。因此,在决定三相电抗器的构造时,线圈的匝数、截面积有时受间隙件的尺寸所制约。另外,三相电抗器中的电感的精度是根据间隙件的厚度的精度而确定的。一般来说,间隙件的厚度的精度为±10%左右,因此三相电抗器中的电感的精度也根据该精度而确定。此外,虽然也能够制作出具有期望的尺寸的间隙件,但间隙件所耗的费用增加。
另外,在组装三相电抗器时,需要实施多次逐个组装三相电抗器的芯构件的工序和使几个芯构件彼此连结的工序。因此,存在难以进行间隙的尺寸管理的问题。另外,由于使间隙件的厚度的精度提高而制造费用进一步增加。
另外,芯构件通常是通过层叠多个层叠钢板而形成的。而且,关于三相电抗器,需要芯构件与芯构件彼此接触的部分。而且,为了提高接触的部分的精度,有时需要将层叠钢板交替地重叠,这样的作业是极其繁琐的。
另外,在现有技术(日本特开平2-203507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14/033830号)的三相电抗器中,线圈暴露于外部,因此存在磁场向三相电抗器的线圈的周围的空气部分泄漏的问题。泄漏的磁场可能对心脏起搏器产生影响、或对存在于三相电抗器的周围的磁性体加热。并且,近年来,存在利用更高频的开关动作来驱动放大器、电动机等的趋势,因此也存在高频噪声的频率变得更高的可能性,也能预想到泄漏的磁场对外部产生的影响变大。
另外,在现有技术(日本特开平2-203507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14/033830号)的三相电抗器中,靠间隙很近地配置有线圈,因此存在从间隙泄漏的磁通使线圈内产生涡流损耗从而使线圈的损耗增加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存在设为使线圈远离间隙的构造的方法,但芯变大或线圈的卷绕直径变大,由此存在重量、费用增加的缺点。
另外,针对电感失衡的问题,能够通过仅扩大中央相的间隙来解决。然而,若扩大间隙,则磁场进一步泄漏。
另外,关于以往构造(日本特开平2-203507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14/033830号)的电抗器,线圈与芯之间的热阻高,因此存在线圈与芯的温度容易变得不平衡的趋势。为了消除该温度的不平衡,有时也用树脂对线圈整体进行模制来使线圈紧贴于芯,但存在成本增大的问题。另外,为了抑制从间隙产生的噪声,也能够进行减少磁通密度的设计、或与前述同样地用树脂进行模制,但仍存在成本增大的问题。
作为解决前述的电感的失衡、暴露于外部的线圈所引起的磁场的泄漏、间隙尺寸的问题的手段,也存在如日本特开2008-177500号公报那样的方法。在该方法中,能够不设置间隙而通过向控制绕线供给电流来得到电感,但需要用于控制流向控制绕线的电流的控制电路,存在控制绕线中产生多余的电力的消耗的问题。另外,控制绕线暴露于外部,因此也存在从控制绕线产生的磁场向周围泄漏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不易失衡且磁通向外部的泄漏少、不需要控制绕线、并且能够降低漏磁通所导致的损耗的带间隙的三相电抗器。
为了实现前述的目的,根据第一发明,提供一种三相电抗器,其具备:外周部铁芯;以及至少三个铁芯线圈,该至少三个铁芯线圈与所述外周部铁芯的内表面接触或与该内表面结合,其中,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均包括铁芯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在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中的一个铁芯线圈同与该一个铁芯线圈相邻的铁芯线圈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间隙。
根据第二发明,在第一发明中,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的数量是3的倍数。
根据第三发明,在第一发明或第二发明中,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的所述铁芯包括多个铁芯部分,在该多个铁芯部分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铁芯部分间隙。
根据第四发明,在第一发明至第三发明中的任一发明中,在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的所述铁芯与所述外周部铁芯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外周部铁芯间隙。
根据第五发明,在第一发明至第四发明中的任一发明中,所述外周部铁芯包括多个外周部铁芯部分。
根据第六发明,在第五发明中,在所述多个外周部铁芯部分中的彼此相邻的外周部铁芯部分之间形成有外周部铁芯部分间隙。
根据第七发明,在第一发明至第六发明中的任一发明中,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旋转对称地配置。
根据第八发明,在第一发明至第七发明中的任一发明中,所述三相电抗器包括由至少三个铁芯线圈构成的第一组和由其它的至少三个铁芯线圈构成的第二组。
根据第九发明,在第八发明中,所述三相电抗器具有三组以上的由三个铁芯线圈构成的组。
根据第十发明,在第一发明至第九发明中的任一发明中,在所述三相电抗器的所述间隙中插入或填充有非磁性材料的间隙件或绝缘纸或树脂。
根据第十一发明,在第一发明至第九发明中的任一发明中,在所述三相电抗器的所述外周部铁芯的内侧填充有非磁性材料的间隙件或绝缘件或树脂。
根据第十二发明,提供一种三相电抗器,其具备:外周部铁芯;以及至少三个铁芯线圈,该至少三个铁芯线圈与所述外周部铁芯的内表面接触或与该内表面结合,其中,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均包括铁芯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该三相电抗器还具备线圈间铁芯,该线圈间铁芯配置于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之间,在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与所述线圈间铁芯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间隙。
根据第十三发明,在第十二发明中,所述线圈间铁芯具有成锐角的两个面,该两个面分别隔着所述间隙而与所述铁芯线圈相向。
根据第十四发明,在第十二发明或第十三发明中,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的数量是3的倍数。
根据第十五发明,在第十二发明至第十四发明中的任一发明中,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的所述铁芯包括多个铁芯部分,在该多个铁芯部分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铁芯部分间隙。
根据第十六发明,在第十二发明至第十五发明中的任一发明中,在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的所述铁芯与所述外周部铁芯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外周部铁芯间隙。
根据第十七发明,第在十二发明至第十六发明中的任一发明中,所述线圈间铁芯包括多个线圈间铁芯部分,在该多个线圈间铁芯部分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线圈间铁芯部分间隙。
根据第十八发明,在第十二发明至第十七发明中的任一发明中,所述外周部铁芯包括多个外周部铁芯部分。
根据第十九发明,在第十八发明中,在所述多个外周部铁芯部分中的彼此相邻的外周部铁芯部分之间形成有外周部铁芯部分间隙。
根据第二十发明,在第十二发明至第十九发明中的任一发明中,所述三个铁芯线圈旋转对称地配置。
根据第二十一发明,在第十二发明至第二十发明中的任一发明中,所述三相电抗器包括由三个铁芯线圈构成的第一组和由其它的三个铁芯线圈构成的第二组。
根据第二十二发明,在第二十一发明中,所述三相电抗器具有三组以上的由三个铁芯线圈构成的组。
根据第二十三发明,在第十二发明至第二十二发明中的任一发明中,在所述三相电抗器的所述间隙中插入或填充有非磁性材料的间隙件或绝缘纸或树脂。
根据第二十四发明,在第十二发明至第二十二发明中的任一发明中,在所述三相电抗器的所述外周部铁芯的内侧填充有非磁性材料的间隙件或绝缘件或树脂。
根据第二十五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驱动装置,其具备第一发明至第二十四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电抗器。
根据第二十六发明,提供一种机械,其具备第二十五发明的电动机驱动装置。
根据第二十七发明,提供一种功率调节器,其具备第一发明至第二十四发明中的任一发明的电抗器。
根据第二十八发明,提供一种机械或装置,其具备第二十七发明的功率调节器。
根据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典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这些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会进一步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A是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俯视图。
图1B是图1A所示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1C是图1A所示的三相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2是基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3A是基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3B是基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其它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4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5是基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6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7是基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8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9是基于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10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11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12是基于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例的三相电抗器的俯视图。
图13A是现有技术中的三相电抗器的俯视图。
图13B是表示图13A所示的三相电抗器的磁通的图。
图13C是图13B的局部放大图。
图14A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14B是图14A所示的三相电抗器的立体图。
图14C是表示图14A所示的三相电抗器的磁通的图。
图14D是图14C的局部放大图。
图15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图15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其它的变形例的图。
图15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另一其它的变形例的图。
图16A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16B是表示图16A所示的三相电抗器的磁通的图。
图16C是图16B的局部放大图。
图17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18A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18B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其它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18C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另一其它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19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20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21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七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22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八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23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九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24A是基于本发明的另一其它的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24B是基于本发明的另一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其它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25是基于本发明的另一其它的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
图26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三相电抗器的机械或装置的图。
图27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三相电抗器的其它的机械或装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附图中,对相同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为了容易理解,对这些附图适当地变更了比例尺。
图1A是基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俯视图。并且,图1B是图1A所示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图1C是图1A所示的三相电抗器的立体图。
如图1A、图1B以及图1C所示,三相电抗器5包括外周部铁芯20以及与外周部铁芯20彼此磁连结的三个铁芯线圈31~33。在图1A中,在环状的外周部铁芯20的内侧配置有铁芯线圈31~33。这些铁芯线圈31~33在三相电抗器5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
根据附图可知,各铁芯线圈31~33包括沿径向延伸的铁芯41~43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51~53。各铁芯41~43的径向外侧端部与外周部铁芯20接触、或与外周部铁芯20形成为一体。
并且,各铁芯41~43的径向内侧端部位于外周部铁芯20的中心附近。在图1A等中,各铁芯41~43的径向内侧端部朝向外周部铁芯20的中心而收敛,其顶端角度为约120度。而且,铁芯41~43的径向内侧端部隔着能够磁连结的间隙101~103而彼此分离。
换言之,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铁芯41的径向内侧端部与相邻的两个铁芯42、43各自的径向内侧端部隔着间隙101、102而彼此分离。其它的铁芯42、43也相同。此外,设间隙101~103的尺寸是相等的。另外,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有时省略间隙101~103的图示。
这样,在本发明中,不需要位于三相电抗器5的中心部的中心部铁芯,因此能够轻量且简易地构成三相电抗器5。并且,三个铁芯线圈31~33被外周部铁芯20所包围,因此从线圈51~53产生的磁场也不会泄漏到外周部铁芯20的外部。另外,能够以任意的厚度低成本地设置间隙101~103,因此与以往构造的电抗器相比,在设计上是有利的。
并且,在本发明的三相电抗器5中,与以往构造的电抗器相比较,相之间的磁路长度之差小。因此,在本发明中,还能够减轻由磁路长度之差引起的电感的失衡。
图2是基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图2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包括外周部铁芯20以及与外周部铁芯20彼此磁连结的、与前述的铁芯线圈相同的铁芯线圈31~36。各铁芯线圈31~36包括沿径向延伸的铁芯41~46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51~56。
图2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的各铁芯41~46的径向内侧端部的顶端角度为约60度。而且,铁芯41~46的径向内侧端部隔着能够磁连结的间隙101~106而彼此分离。这样,三相电抗器5也可以包括数量为3的倍数的铁芯线圈31~36。
显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与前述的效果大体相同的效果。并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设铁芯线圈31~36的数量为3的倍数,因此针对一个相存在多个铁芯线圈。而且,通过将多个铁芯线圈彼此并联连接,能够减少各铁芯线圈的线圈的截面积。
图3A是基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图3A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中的沿铁芯线圈31~33的径向延伸的铁芯41~43分别包括位于径向内侧的第一铁芯部分41a~43a和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二铁芯部分41b~43b。在这些第一铁芯部分41a~43a与第二铁芯部分41b~43b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铁芯部分间隙111~113。并且,三相电抗器5包括卷绕于第一铁芯部分41a~43a以及第二铁芯部分41b~43b的共用的线圈51~53。
并且,图3B是基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其它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沿铁芯线圈31~33的径向延伸的各铁芯41~43包括位于径向内侧的第一铁芯部分41a~43a和位于径向外侧的第二铁芯部分41b~43b。在这些第一铁芯部分41a~43a与第二铁芯部分41b~43b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铁芯部分间隙111~113。并且,三相电抗器5包括卷绕于第一铁芯部分41a~43a的第一线圈51a~53a和卷绕于第二铁芯部分41b~43b的第二线圈51b~53b。
换言之,在图3A和图3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各铁芯41~43包括配置成一列的两个铁芯部分。而且,各铁芯线圈31~33包括在铁芯部分之间形成的铁芯部分间隙111~113。
在图3A和图3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除间隙101~103以外还形成有铁芯部分间隙111~113,因此能够减小铁芯线圈31~33中包含的间隙和铁芯部分间隙的尺寸。并且,能够减少磁通从间隙101~103和铁芯部分间隙111~113的泄漏。此外,理所当然地,各铁芯41~43也可以包括配置成一列的三个以上的铁芯部分。
图4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图4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的铁芯线圈31~33包括沿径向延伸的铁芯41'~43'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51~53。与前述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各铁芯41'~43'的径向内侧端部隔着间隙101~103而彼此相邻。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铁芯41'~43'的径向外侧端部与外周部铁芯20之间分别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外周部铁芯间隙121~123。在三相电抗器5进行动作时,铁芯线圈31~33中产生热。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形成有外周部铁芯间隙121~123,因此具有从铁芯线圈31~33产生的热难以向外周部铁芯20传递的效果。
图5是基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图5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的铁芯线圈31~33与参照图1说明的铁芯线圈大体相同。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外周部铁芯20包括多个、例如三个圆弧状的外周部铁芯部分21~23。在图5中,外周部铁芯部分21与铁芯41接触或构成为一体。同样地,外周部铁芯部分22、23分别与铁芯42、43接触或构成为一体。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外周部铁芯20大型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制造这样的外周部铁芯20。
图6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在外周部铁芯部分21与外周部铁芯部分22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外周部铁芯部分间隙61。同样地,在外周部铁芯部分22与外周部铁芯部分23之间以及外周部铁芯部分23与外周部铁芯部分21之间分别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外周部铁芯部分间隙62、63。
换言之,各外周部铁芯部分21~23彼此隔着外周部铁芯部分间隙61~63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外周部铁芯部分21~23的长度,能够调整外周部铁芯部分间隙61~63。可知,其结果是能够调整三相电抗器5的电感的失衡。
图6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仅在具有外周部铁芯部分间隙61~63这一点与图5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不同。换言之,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在相邻的外周部铁芯部分21~23之间未形成外周部铁芯部分间隙61~63。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外周部铁芯20大型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制造这样的外周部铁芯20。
图7是基于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图7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与图2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大体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在图7中,各铁芯线圈31~36的铁芯41~46、线圈51~56以及间隙101~106的尺寸相等。
另外,铁芯线圈31~36在三相电抗器5中旋转对称地配置。因此可知,在图7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中,能够使由六个铁芯线圈31~36的配置引起的电感的失衡最小。关于该情况,在具备三个铁芯线圈31~33的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也相同。
并且,图8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图8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与图7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大体相同。然而,图8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的铁芯41、43、45的宽度比其余的铁芯42、44、46的宽度大。并且,卷绕于铁芯41、43、45的线圈51、53、55的截面积比卷绕于其余的铁芯42、44、46的线圈52、54、56的截面积小。
换言之,图8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包括由三个铁芯线圈31、33、35构成的第一组和由其它的三个铁芯线圈32、34、36构成的第二组。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包括六个铁芯线圈31~36中的每隔一个铁芯线圈配置的三个铁芯线圈。而且,在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各组中,铁芯线圈旋转对称地配置。
在图8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中,设在第一组与第二组之间铁芯的尺寸以及线圈的截面积及匝数互不相同。此外,也可以设三相电抗器5的第一组的间隙的尺寸与第二组的间隙的尺寸不同。
在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一个三相电抗器5内实际上包括特性不同的两个电抗器。另外,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一个三相电抗器5包括特性相同的两个电抗器。在图7和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使一个电抗器内包括特性相同或不同的两个电抗器,因此能够减少设置空间。另外可知,通过将两个电抗器彼此串联或并联连接,能够调整电感值。另外,也可以是,使一个三相电抗器5内包括特性不同或特性相同的三个以上的电抗器、即三个以上的前述的组。显然,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图9是基于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图9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与参照图1A说明的三相电抗器5大体相同,因此省略再次的说明。如图9所示,在三相电抗器5的间隙101~103中填充有树脂制的间隙件71。
在该情况下,通过仅将树脂填充于间隙101~103并使之固化而能够制作间隙件71。因此,能够容易地制作间隙件71。此外,也可以是,预先制作与图9所示的间隙件相同的大致Y字形状的间隙件71,将该间隙件71插入到间隙101~103中,来代替填充树脂。在这样的情况下,间隙件71抑制与间隙101~103接触的铁芯的振动,因此能够减少从铁芯产生的噪声。
并且,图10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图10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与参照图1A说明的三相电抗器5大体相同,因此省略再次的说明。如图10所示,三相电抗器5的外周部铁芯20的内部被树脂制的绝缘件72填充。
在该情况下也是,通过仅将树脂填充于外周部铁芯20的内部并使之固化而能够容易地制作绝缘件72。在这样的情况下,绝缘件72抑制铁芯线圈31~33、外周部铁芯20的振动,由此能够减少产生的噪声。并且,在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还能够促进铁芯线圈31~33与外周部铁芯20之间的温度平衡。
图11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并且,图12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三相电抗器的俯视图。图11和图12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包括大致六边形的外周部铁芯20。该外周部铁芯20包括三个外周部铁芯部分24~26。各外周部铁芯部分24~26与铁芯41~43接触或形成为一体。如图所示,外周部铁芯部分24~26仅由直线状部分形成。
如图11和图12所示,外周部铁芯20只要是包围铁芯线圈31~33的形状即可,不需要为环状。另外,即使外周部铁芯20是六边形以外的其它形状,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另外,将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几个实施方式适当地组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并且,图13A是与图3A相同的三相电抗器的俯视图。在图13A中,三相电抗器的三个铁芯线圈31~33分别由铁芯41~43和线圈51~53形成,在相邻的铁芯线圈31~33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间隙101~103。并且,铁芯41~43分别包括多个铁芯部分41a、41b、42a、42b、43a、43b,在铁芯部分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铁芯部分间隙111~113。
并且,图13B是表示图13A所示的三相电抗器的磁通的图。如图13B所示,存在从铁芯部分间隙111~113附近的漏磁通贯穿附近的线圈51~53而使线圈产生涡流损耗的问题。
并且,图13C是图13B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3C所示,线圈52、53的径向外侧附近的部位PD、PE处的磁通密度B为0.001T,比较低。与此相对地,相邻的铁芯部分42a、43a之间的间隙的部位PA处的磁通密度B为0.08T以上。而且,铁芯部分间隙112、113的部位PB、PC处的磁通密度B也为0.08T以上,比较高。在这样的位置处,如前述那样使线圈产生涡流损耗。
图14A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并且,图14B是图14A所示的三相电抗器的立体图。
如图14A和图14B所示,三相电抗器5包括外周部铁芯20以及与外周部铁芯20接触或与外周部铁芯20的内表面结合的三个铁芯线圈31~33。在图14A中,在六边形状的外周部铁芯20的内侧配置有铁芯线圈31~33。这些铁芯线圈31~33在三相电抗器5的周向上等间隔地配置,三相电抗器5是旋转对称的。此外,外周部铁芯20也可以是其它多边形状或环状。
根据附图可知,各铁芯线圈31~33包括沿径向延伸的铁芯41~43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51~53。各铁芯41~43的径向外侧端部与外周部铁芯20接触,但也可以与外周部铁芯20形成为一体。
并且,各铁芯41~43的径向内侧端部位于外周部铁芯20的中心附近。在图14A等中,各铁芯41~43的径向内侧端部朝向外周部铁芯20的中心而收敛,其顶端角度为约120度。
而且,在图14A中,在铁芯线圈31~33之间配置有三个线圈间铁芯81~83。具体地说,线圈间铁芯81~83配置在铁芯线圈31~33的铁芯41~43的径向内侧端部的附近。在图14A中,线圈间铁芯81~83为彼此相同的形状。而且,线圈间铁芯81~83的截面为两个边彼此平行的五边形。
并且,在线圈间铁芯81与铁芯41、42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间隙101。同样地,在线圈间铁芯82与铁芯42、43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间隙102。在线圈间铁芯83与铁芯43、41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间隙103。此外,设间隙101~103的尺寸相等。另外,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有时省略间隙101~103的图示。
另外,图14C是表示图14A所示的三相电抗器的磁通的图。对图14C与图13B进行比较知可,在本发明中,从间隙101~103附近泄漏的漏磁通比较弱,因而不怎么贯穿附近的线圈51~53。因此,难以使线圈产生涡流损耗。
并且,图14D是图14C的局部放大图。线圈间铁芯82的两侧的间隙102的部位P1、P2处的磁通密度B为0.08T以上,比较高。与此相对地,线圈52、53的径向外侧附近的部位P3、P4处的磁通密度B为0.001T,比较低。
然而,在图14D中,磁通密度B为0.08T以上的部位仅为线圈间铁芯82的两侧的间隙102的部位P1、P2。因此,对图14D与图13C进行比较,从间隙102附近泄漏磁通的位置少,因而可以说不怎么贯穿附近的线圈52。即,在铁芯42、43与线圈间铁芯82之间形成有间隙102,因此泄漏的磁通弱,能够抑制线圈52、53中产生的涡流损耗。其它间隙101、103也具有相同的效果。
图15A~图15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是与图14A相同的图。在图15A中,线圈间铁芯81~83的截面为矩形,在线圈间铁芯81~83之间形成有开口部60。在该情况下,间隙101~103与前述的间隙相同。
并且,在图15B所示的结构中,在开口部60处追加配置有正三角形的线圈间铁芯84。在追加的线圈间铁芯84与线圈间铁芯81~83之间形成有与间隙101~103相同的间隙。
并且,在图15C中,在铁芯线圈31~33之间配置有单一的线圈间铁芯80。如图所示,在线圈间铁芯80与铁芯41~43之间形成有前述的间隙101~103。这样,即使在变更了线圈间铁芯81的数量的情况下,间隙101~103也与前述相同,因此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图16A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在图16A中,各铁芯41~43的径向内侧端部的顶端角度为约90度。其结果是,线圈间铁芯81~83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状。也就是说,线圈间铁芯81~83具有成锐角的两个面。而且,在这两个面的每个面与铁芯线圈铁芯41~43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间隙101~103。
图16B是表示图16A所示的三相电抗器的磁通的图。对图16B与图13B进行比较可知,在本发明中,从间隙101~103附近泄漏磁通的位置少,因而不怎么贯穿附近的线圈51~53。因此,难以使线圈产生涡流损耗。
并且,图16C是图16B的局部放大图。线圈间铁芯82的两侧的间隙102的部位P1、P2处的磁通密度B为0.08T以上,比较高。与此相对地,线圈52、53的径向外侧附近的部位P3、P4处的磁通密度B为0.001T,比较低。而且,在图16C中,磁通密度B为0.08T以上的部位仅有线圈间铁芯82的两侧的间隙102的部位P1、P2。因此,在第十二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与前述相同的效果。
并且,在第十二实施方式中,线圈间铁芯81~83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因此相比于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情况,间隙101~103的面积大。因此可知,在第十二实施方式中比第十一实施方式更为有效。另外,还能够抑制线圈间铁芯81~83的数量。
并且,图17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三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图17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包括外周部铁芯20以及与前述的铁芯线圈相同的铁芯线圈31~36。各铁芯线圈31~36包括沿径向延伸的铁芯41~46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51~56。
图17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的各铁芯41~46的径向内侧端部的顶端角度为约60度。在图17中,线圈间铁芯81~86为彼此相同的形状。而且,线圈间铁芯81~86的截面为两条边彼此平行的五边形。与前述同样地,在线圈间铁芯81~86与铁芯41~46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间隙101~106(未图示)。这样,三相电抗器5也可以包括数量为3的倍数的铁芯线圈31~36。
显然,在第十三实施方式中也能够得到与前述大体相同的效果。并且,在第十三实施方式中,设铁芯线圈31~36的数量为3的倍数,因此针对一个相存在多个铁芯线圈。而且,通过将多个铁芯线圈彼此并联连接,能够减少各铁芯线圈的线圈的截面积。
图18A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图18A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中的各线圈间铁芯81~83包括第一线圈间铁芯部分81a~83a和第二线圈间铁芯部分81b~83b。第一线圈间铁芯部分81a与第二线圈间铁芯部分81b彼此并列设置。其它的第一线圈间铁芯部分82a、83a和其它的第二线圈间铁芯部分82b、83b也相同。
并且,在第一线圈间铁芯部分81a~83a与第二线圈间铁芯部分81b~83b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线圈间铁芯部分间隙111~113。此外,设在第一线圈间铁芯部分81a与铁芯41之间以及第二线圈间铁芯部分81b与铁芯42之间形成有前述的间隙101(图18A等中未示出)。设也同样地形成有其它的间隙102、103。
并且,图18B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其它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在该情况下也是,各线圈间铁芯81~83包括彼此并列设置的第一线圈间铁芯部分81a~83a和第二线圈间铁芯部分81b~83b。其它的第一线圈间铁芯部分82a、83a与其它的第二线圈间铁芯部分82b、83b也相同。并且,也同样地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线圈间铁芯部分间隙111~113以及前述的间隙101~103。
换言之,图18A所示的结构是将图14A所示的线圈间铁芯81~83用与间隙101~103平行的面一分为二而得到的。并且,图18B所示的结构是将图16A所示的线圈间铁芯81~83一分为二而得到的。而且,线圈间铁芯81~83分别包括形成于线圈间铁芯部分81a~83a与81b~83b之间的线圈间铁芯部分间隙111~113。
并且,图18C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四实施方式的另一其它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图18C所示的结构是将图18B所示的结构中的铁芯41~43的前端部分置换为线圈间铁芯81c~83c而得到的。因而,在图18C所示的结构中包括第一线圈间铁芯部分81a~83a、第二线圈间铁芯部分81b~83b以及第三线圈间铁芯部分81c~83c。
根据图18C可知,第一线圈间铁芯部分81a~83a与第二线圈间铁芯部分81b~83b是彼此对称的形状。然而,第三线圈间铁芯部分81c~83c是与第一线圈间铁芯部分81a~83a及第二线圈间铁芯部分81b~83b不同的等腰三角形。并且,第三线圈间铁芯部分81c~83c不与相邻的其它的线圈间铁芯部分及铁芯41~43接触,而形成有间隙。
这样,在第十四实施方式中,形成有间隙101~103和线圈间铁芯部分间隙111~113这两方,因此能够减小每一处的间隙的尺寸。通过这样,能够减少从间隙泄漏的磁通,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由泄漏磁通引起的线圈内的涡流损耗。当然,各线圈间铁芯81~83也可以由配置成一列的三个以上的线圈间铁芯部分构成。
图19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五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图19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的铁芯线圈31~33与参照图14A说明的铁芯线圈大体相同。在第十五实施方式中,外周部铁芯20包括多个、例如三个外周部铁芯部分21~23。外周部铁芯部分21~23分别包括铁芯41~43。在图19中,外周部铁芯部分21~23彼此接触。在图1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外周部铁芯20大型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制造这样的外周部铁芯20。此外,在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外周部铁芯20包括多个外周部铁芯部分21~26。
图20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六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在第十六实施方式中,在外周部铁芯部分21与外周部铁芯部分22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外周部铁芯部分间隙21a。同样地,在外周部铁芯部分22与外周部铁芯部分23之间以及外周部铁芯部分23与外周部铁芯部分21之间分别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外周部铁芯部分间隙21b、21c。
换言之,各外周部铁芯部分21~23彼此隔着外周部铁芯部分间隙21a~21c进行配置。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外周部铁芯部分21~23的长度,能够调整外周部铁芯部分间隙21a~21c。可知,其结果是能够调整三相电抗器5的电感的失衡。
图20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仅在具有外周部铁芯部分间隙21a~21c这一点与图19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不同。换言之,在第十五实施方式中,在相邻的外周部铁芯部分21~23之间未形成外周部铁芯部分间隙21a~21c。在图19和图2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外周部铁芯20大型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制造这样的外周部铁芯20。
图21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七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图21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与图4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大体相同。然而,图21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的铁芯41、43、45的宽度比其余的铁芯42、44、46的宽度大。并且,卷绕于铁芯41、43、45的线圈51、53、55的截面积比卷绕于其余的铁芯42、44、46的线圈52、54、56的截面积小。
换言之,图21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包括由三个铁芯线圈31、33、35构成的第一组和由其它的三个铁芯线圈32、34、36构成的第二组。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包括六个铁芯线圈31~36中的每隔一个铁芯线圈配置的三个铁芯线圈。而且,在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各组中,铁芯线圈旋转对称地配置。
在图21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中,设在第一组与第二组之间铁芯的尺寸以及线圈的截面积及匝数互不相同。此外,也可以设三相电抗器5的第一组的间隙的尺寸与第二组的间隙的尺寸不同。
在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使一个三相电抗器5内实质上包括特性不同的两个电抗器。另外,在图1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使一个三相电抗器5包括特性相同的两个电抗器。在图17和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使一个电抗器内包括特性相同或不同的两个电抗器,因此能够减少设置空间。另外可知,通过将两个电抗器彼此串联或并联连接,能够调整电感值。另外,也可以使一个三相电抗器5内包括特性不同或特性相同的三个以上的电抗器、即三个以上的前述的组。显然,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
图22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八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图22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与参照图14A说明的三相电抗器5大体相同,因此省略再次的说明。如图22所示,在三相电抗器5的间隙101~103中填充有树脂制的间隙件71。
在该情况下,通过仅将树脂填充至间隙101~103并使之固化而能够制作间隙件71。因此,能够容易地制作间隙件71。此外,也可以预先制作形状与图22所示的间隙件的形状相同的间隙件71,将该间隙件71插入到间隙101~103中,来代替填充树脂。在这样的情况下,间隙件71抑制与间隙101~103接触的铁芯及线圈间铁芯81~83的振动,因此能够减少从铁芯产生的噪声。此外,间隙件71也可以是绝缘件。
并且,图23是基于本发明的第十九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图23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与参照图14A说明的三相电抗器5大体相同,因此省略再次的说明。如图23所示,三相电抗器5的外周部铁芯20的内部被树脂制的绝缘件72填充。此外,绝缘件72也可以是间隙件。
在该情况下也是,通过仅将树脂填充到外周部铁芯20的内部并使之固化而能够容易地制作绝缘件72。在这样的情况下,绝缘件72抑制铁芯线圈31~33、外周部铁芯20、线圈间铁芯81~83的振动,由此能够减少产生的噪声。并且,在图2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还能够促进铁芯线圈31~33、外周部铁芯20、线圈间铁芯81~83之间的温度平衡。
图24A和图24B是基于本发明的另一其它的实施方式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图24A及图24B是与图3A及图3B大体相同的图,因此省略重复的地方的说明。其它的附图也相同。
在图24A和图24B中,在铁芯线圈31~33的铁芯41~43之间配置有三个线圈间铁芯81~83。具体地说,线圈间铁芯81~83配置在铁芯41~43的径向内侧端部的附近。并且,在线圈间铁芯81与铁芯41、42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间隙101。其它的线圈间铁芯82、83也相同。
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形成有间隙101~103和铁芯部分间隙111~113这两方,因此能够减小每一处的间隙的尺寸。可知,通过这样能够减少从间隙泄漏的磁通,因此能够减少由泄漏磁通引起的线圈内的涡流损耗。
并且,图25是基于本发明的另一其它的实施方式的、与图4相同的三相电抗器的截面图。图25所示的三相电抗器5的铁芯线圈31~33包括沿径向延伸的铁芯41'~43'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51~53。而且,在铁芯41'~43'之间配置有三个线圈间铁芯81~83。并且,在线圈间铁芯81与铁芯41'、42'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间隙101。其它的线圈间铁芯82、83也相同。
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形成有间隙101~103和外周部铁芯间隙121~123这两方,因此能够减小每一处的间隙的尺寸。并且,能够得到从铁芯线圈产生的热难以向外周部铁芯传递的效果。
图26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三相电抗器的机械或装置的图。在图26中,三相电抗器5使用于电动机驱动装置。而且,机械或装置包括这样的电动机驱动装置。
图27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三相电抗器的其它的机械或装置的图。在图27中,三相电抗器5装备于功率调节器。而且,机械或装置包括这样的功率调节器。
可知,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提供包括三相电抗器5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等。另外,将前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几个实施方式适当地组合而成的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
发明的效果
在第一发明中,相比于以往构造的电抗器,相之间的磁路长度之差变小,因此能够减轻由磁路长度之差引起的电感的失衡。并且,至少三个铁芯线圈的大部分被外周部铁芯所包围,因此能够减少从线圈产生的磁场泄漏到外周部铁芯的外部的比例。另外,能够以低成本设置任意的厚度的间隙,因此相比于以往构造的电抗器在设计上是有利的。并且,由于是设置间隙来得到电感的构造,因此不需要控制绕线,因此能够轻量且简易地构成三相电抗器。
在第二发明中,设铁芯线圈的数量为3的倍数,因此针对一个相存在多个铁芯线圈。而且,通过将多个铁芯线圈彼此并联连接,能够减少各铁芯线圈的线圈的截面积。另外,通过将多个铁芯线圈彼此串联连接,能够减少各铁芯线圈的线圈的匝数。
在第三发明中,形成有铁芯线圈之间的间隙和多个铁芯部分之间的铁芯部分间隙这两方,因此能够减小每一处的间隙的尺寸。通过这样,能够减少从间隙泄漏的磁通,因此能够减少由泄漏磁通引起的线圈内的涡流损耗。
在第四发明中,在外周部铁芯与铁芯线圈之间形成有外周部铁芯间隙,因此从铁芯线圈产生的热难以向外周部铁芯传递。
在第五发明中,将外周部铁芯分割为多个,因此即使在外周部铁芯大型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制造外周部铁芯。
在第六发明中,通过调整外周部铁芯部分间隙,能够容易地调整电感的失衡。
在第七发明中,能够使由至少三个铁芯线圈的配置引起的电感的失衡最小。
在第八发明中,使一个电抗器内包括两个电抗器,因此在需要两个电抗器的情况下能够减少设置空间。另外,通过将这些电抗器彼此并联或串联连接,能够调整电感值。
在第九发明中,使一个电抗器内包括三个以上的电抗器,因此在需要三个以上的电抗器的情况下能够减少设置空间。另外,通过将三个以上的电抗器彼此并联或串联连接,能够调整电感值。
在第十发明中,能够抑制与间隙接触的铁芯的振动并且减少从铁芯产生的噪声。
在第十一发明中,能够促进铁芯线圈与外周部铁芯之间的温度平衡并且减少从铁芯线圈、外周部铁芯产生的噪声。
在第十二发明中,在铁芯线圈与线圈间铁芯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相比于不存在线圈间铁芯的情况,每一处的间隙窄。因此,泄漏的磁通少。另外,由于间隙与线圈间的距离远,因此贯穿线圈的磁通更少,线圈中产生的涡流减少,因此能够减少线圈中产生的涡流损耗。
在第十三发明中,间隙的面积增加,因此间隙的磁通密度下降而泄漏的磁通变少,贯穿线圈的磁通变少,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线圈中产生的涡流损耗。
在第十四发明中,设铁芯线圈的数量为3的倍数,因此针对一个相存在多个铁芯线圈。而且,通过将多个铁芯线圈彼此并联连接,能够减少各铁芯线圈的线圈的截面积。另外,通过将多个铁芯线圈彼此串联连接,能够减少各铁芯线圈的线圈的匝数。
在第十五发明中,形成有铁芯线圈之间的间隙和多个铁芯部分之间的铁芯部分间隙这两方,因此能够减小每一处的间隙的尺寸。通过这样,能够减少从间隙泄漏的磁通,因此能够减少由泄漏磁通引起的线圈内的涡流损耗。
在第十六发明中,在外周部铁芯与铁芯线圈之间形成有外周部铁芯间隙,因此从铁芯线圈产生的热难以向外周部铁芯传递。
在第十七发明中,形成有铁芯线圈之间的间隙和线圈间铁芯部分间隙这两方,因此能够减小每一处的间隙的尺寸。通过这样,能够减少从间隙泄漏的磁通,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由泄漏磁通引起的线圈内的涡流损耗。
在第十八发明中,将外周部铁芯分割为多个,因此即使在外周部铁芯大型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制造外周部铁芯。
在第十九发明中,通过调整外周部铁芯部分间隙,能够容易地调整电感的失衡。
在第二十发明中,能够使由至少三个铁芯线圈的配置引起的电感的失衡最小。
在第二十一发明中,使一个电抗器内包括两个电抗器,因此在需要两个电抗器的情况下能够减少设置空间。另外,通过将这些电抗器彼此并联或串联连接,能够调整电感值。
在第二十二发明中,使一个电抗器内包括三个以上的电抗器,因此在需要三个以上的电抗器的情况下能够减少设置空间。另外,通过将三个以上的电抗器彼此并联或串联连接,能够调整电感值。
在第二十三发明中,能够抑制与间隙接触的铁芯及线圈间铁芯的振动并且减少从铁芯产生的噪声。
在第二十四发明中,能够促进铁芯线圈、外周部铁芯、线圈间铁芯之间的温度平衡并且减少从铁芯线圈、外周部铁芯、线圈间铁芯产生的噪声。
在第二十五发明至第二十八发明中,能够容易地提供包括电抗器的电动机驱动装置及包括这样的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机械、以及包括电抗器的功率调节器及包括这样的功率调节器的机械或装置。
使用典型的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能理解,能够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地进行前述的变更以及其它的各种变更、省略、追加。

Claims (37)

1.一种三相电抗器,具备:
外周部铁芯;以及
至少三个铁芯线圈,该至少三个铁芯线圈与所述外周部铁芯的内表面接触或与该内表面结合,
其中,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均包括铁芯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
在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中的一个铁芯线圈同与该一个铁芯线圈相邻的铁芯线圈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间隙,
所述铁芯均仅沿所述外周部铁芯的径向延伸,
彼此相邻的两个所述铁芯的径向内侧端部隔着单一的所述间隙来磁连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的数量是3的倍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的所述铁芯包括多个铁芯部分,
在该多个铁芯部分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铁芯部分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包括卷绕于所述多个铁芯部分的多个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的所述铁芯与所述外周部铁芯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外周部铁芯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周部铁芯包括多个外周部铁芯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外周部铁芯部分中的彼此相邻的外周部铁芯部分之间形成有外周部铁芯部分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旋转对称地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三相电抗器的所述间隙中插入或填充有非磁性材料的间隙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三相电抗器的所述间隙中插入或填充有绝缘纸或树脂。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三相电抗器的所述外周部铁芯的内侧填充有非磁性材料的间隙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三相电抗器的所述外周部铁芯的内侧填充有绝缘件或树脂。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周部铁芯包括至少三个外周部铁芯部分,
所述外周部铁芯部分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铁芯的侧面局部平行,
所述线圈配置于在所述外周部铁芯部分的所述内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铁芯的侧面之间形成的空间,
一个所述铁芯与其它所述铁芯之间的所述间隙的间隙长度比所述空间的宽度短。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的径向内侧端部朝向所述外周部铁芯的中心而收敛。
15.一种三相电抗器,具备:
外周部铁芯;以及
至少三个铁芯线圈,该至少三个铁芯线圈与所述外周部铁芯的内表面接触或与该内表面结合,
其中,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均包括铁芯和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
所述铁芯仅沿所述外周部铁芯的径向延伸,
该三相电抗器还具备至少一个线圈间铁芯,所述线圈间铁芯配置于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之间,
在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与所述线圈间铁芯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间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配置于所述线圈间铁芯之间的追加的线圈间铁芯,
在该追加的线圈间铁芯与所述线圈间铁芯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间隙。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间铁芯具有成锐角的两个面,该两个面分别隔着所述间隙而与所述铁芯线圈相向。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的数量是3的倍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的所述铁芯包括多个铁芯部分,
在该多个铁芯部分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铁芯部分间隙。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包括卷绕于所述多个铁芯部分的多个线圈。
21.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的所述铁芯与所述外周部铁芯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外周部铁芯间隙。
22.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间铁芯包括多个线圈间铁芯部分,
在该多个线圈间铁芯部分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线圈间铁芯部分间隙。
23.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周部铁芯包括多个外周部铁芯部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外周部铁芯部分中的彼此相邻的外周部铁芯部分之间形成有外周部铁芯部分间隙。
25.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个铁芯线圈旋转对称地配置。
26.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三相电抗器的所述间隙中插入或填充有非磁性材料的间隙件。
2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三相电抗器的所述间隙中插入或填充有绝缘纸或树脂。
2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三相电抗器的所述外周部铁芯的内侧填充有非磁性材料的间隙件。
29.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三相电抗器的所述外周部铁芯的内侧填充有绝缘件或树脂。
30.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周部铁芯包括至少三个外周部铁芯部分,
所述外周部铁芯部分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铁芯的侧面局部平行,
所述线圈配置于在所述外周部铁芯部分的所述内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铁芯的侧面之间形成的空间,
一个所述铁芯与其它所述铁芯之间的间隙的间隙长度比所述空间的宽度短。
31.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三相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的径向内侧端部朝向所述外周部铁芯的中心而收敛。
32.一种电抗器,具备:
外周部铁芯,其包括至少三个外周部铁芯部分;以及
至少三个铁芯线圈,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配置于所述外周部铁芯的内侧,
其中,所述至少三个铁芯线圈均包括与所述外周部铁芯部分分别接触或形成为一体的铁芯以及卷绕于该铁芯的线圈,在所述至少三个铁芯中的一个铁芯与同该一个铁芯相邻的其它铁芯之间形成有能够磁连结的间隙,
所述外周部铁芯部分的内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铁芯的侧面局部平行,
所述线圈配置于在所述外周部铁芯部分的所述内表面的一部分与所述铁芯的侧面之间形成的空间,
所述一个铁芯与所述其它铁芯之间的所述间隙的间隙长度比所述空间的宽度短。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电抗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芯的径向内侧端部朝向所述外周部铁芯的中心而收敛。
34.一种电动机驱动装置,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至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三相电抗器或者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电抗器。
35.一种机械,具备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电动机驱动装置。
36.一种功率调节器,具备根据权利要求1至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三相电抗器或者根据权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电抗器。
37.一种机械,具备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功率调节器。
CN201710061251.4A 2016-01-28 2017-01-25 三相电抗器、电动机驱动装置、功率调节器和机械 Active CN10701708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4484 2016-01-28
JP2016-014484 2016-01-28
JP2016-160747 2016-08-18
JP2016160747A JP6450717B2 (ja) 2016-01-28 2016-08-18 鉄心部およびコイルを備えた三相リアクト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7082A CN107017082A (zh) 2017-08-04
CN107017082B true CN107017082B (zh) 2019-12-06

Family

ID=59327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61251.4A Active CN107017082B (zh) 2016-01-28 2017-01-25 三相电抗器、电动机驱动装置、功率调节器和机械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0748703B2 (zh)
CN (1) CN107017082B (zh)
DE (1) DE1020171011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4970B2 (ja) 2016-12-22 2018-12-2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変圧器、三相リアクトル、モータ駆動装置、機械および整流装置
JP6438454B2 (ja) 2016-12-22 2018-12-12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鉄心を有するリアクトル、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る整流器、lcフィルタ及びモータ駆動装置
JP6450739B2 (ja) * 2016-12-22 2019-01-09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電磁機器
JP6407949B2 (ja) 2016-12-22 2018-10-17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単相リアクトルの構造
JP6464208B2 (ja) 2017-01-18 2019-02-0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振動抑制構造部を備えた三相リアクトル
JP6577545B2 (ja) 2017-09-15 2019-09-1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三相変圧器
JP6640898B2 (ja) * 2018-02-28 2020-02-05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電磁機器
JP6680820B2 (ja) * 2018-03-20 2020-04-15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多段構造電磁機器
JP6717883B2 (ja) * 2018-06-20 2020-07-08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鉄心支持構造を備えた電磁機器
CN115985674B (zh) * 2023-03-16 2023-06-20 石家庄天泰电力变压器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铁芯卷绕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77500A (ja) * 2007-01-22 2008-07-31 Tohoku Univ 三相電磁機器
JP2010252539A (ja) * 2009-04-16 2010-11-04 Toyota Central R&D Labs Inc 車両搭載用マルチフェーズコンバータ
CN203895234U (zh) * 2014-06-05 2014-10-22 刘林 油浸式卷绕铁芯电抗器
JP2015159657A (ja) * 2014-02-24 2015-09-03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可変磁気結合リアクトル、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複合磁気部品の使用方法
CN105140002A (zh) * 2015-09-14 2015-12-09 广东新昇电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称等效气隙的三相金属磁粉芯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8664A (en) * 1912-09-04 1914-06-02 Gen Electric Instrument-transformer.
US2406704A (en) * 1941-11-04 1946-08-27 Mossay Paul Alphonse Hubert Multiphase alternating current transformer
JPS5373352A (en) 1976-12-13 1978-06-29 Fujitsu Ltd Multiiphase choke coil
US4912618A (en) * 1988-11-04 1990-03-27 Sundstrand Corporation Variable speed, constant frequency generating system with input transformer
JPH02203507A (ja) 1989-02-01 1990-08-13 Fuji Electric Co Ltd 三相分路リアクトル鉄心
US5379207A (en) * 1992-12-16 1995-01-03 General Electric Co. Controlled leakage field multi-interphase transformer employing C-shaped laminated magnetic core
AU2001260221A1 (en) 2000-04-03 2001-10-15 Abb Ab A multiphase induction device
JP2007300700A (ja) 2006-04-27 2007-11-15 Sanken Electric Co Ltd ノイズ低減用リアクトル及びノイズ低減装置
WO2009131602A1 (en) * 2008-04-22 2009-10-29 Cramer Coil & Transformer Co., Inc. Common mode, differential mode three phase inductor
JP4896104B2 (ja) * 2008-09-29 2012-03-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焼結磁石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回転機
JP4961454B2 (ja) * 2009-05-12 2012-06-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希土類磁石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モータ
US8653931B2 (en) 2010-10-27 2014-02-18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Multi-phase power converters and integrated choke therfor
JP5709711B2 (ja) 2011-09-28 2015-04-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フィルタリアクト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135542A (ja) * 2011-12-27 2013-07-08 Hitachi Ltd 焼結磁石モータ
US20130187741A1 (en) * 2012-01-24 2013-07-25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Auto-transformer rectifier unit core
CN104541345B (zh) 2012-08-28 2016-11-16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力转换装置
CN202940648U (zh) 2012-11-27 2013-05-1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定子及具有该定子的电动机、压缩机
MX359465B (es) * 2013-10-11 2018-09-28 Mte Corp Inductores trifasicos combinados integrados ajustables de modo comun y de modo diferencial y metodos de fabricacion y de uso de los mismos.
US20170040099A1 (en) * 2014-03-21 2017-02-0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Electromagnet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he same
US10008322B2 (en) * 2014-10-29 2018-06-2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Filter assembly and method
DE102016010901B4 (de) 2015-09-17 2022-12-01 Fanuc Corporation Dreiphasen-Reaktor mit Eisenkerneinheiten und Spule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77500A (ja) * 2007-01-22 2008-07-31 Tohoku Univ 三相電磁機器
JP2010252539A (ja) * 2009-04-16 2010-11-04 Toyota Central R&D Labs Inc 車両搭載用マルチフェーズコンバータ
JP2015159657A (ja) * 2014-02-24 2015-09-03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可変磁気結合リアクトル、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複合磁気部品の使用方法
CN203895234U (zh) * 2014-06-05 2014-10-22 刘林 油浸式卷绕铁芯电抗器
CN105140002A (zh) * 2015-09-14 2015-12-09 广东新昇电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称等效气隙的三相金属磁粉芯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21628A1 (en) 2017-08-03
US10748703B2 (en) 2020-08-18
DE102017101156A1 (de) 2017-08-03
US20200258681A1 (en) 2020-08-13
US20230274878A1 (en) 2023-08-31
US11728091B2 (en) 2023-08-15
CN107017082A (zh) 2017-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7082B (zh) 三相电抗器、电动机驱动装置、功率调节器和机械
US20200294703A1 (en) Three-phase reactor comprising iron-core units and coils
JP6450717B2 (ja) 鉄心部およびコイルを備えた三相リアクトル
CN106816279B (zh) 三相电抗器
US10530203B2 (en) Rotor and reluctance motor
US8829758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11041527B2 (en) Active radial magnetic bearing with yoke winding
US20150288233A1 (en) Rotor and motor using the same
US20190207441A1 (en) Rotor and reluctance motor
JP6813032B2 (ja) 回転電機用ロータ
JP2010183684A (ja) 回転機用永久磁石型回転子
KR101984411B1 (ko) 회전 전기 기기 로터
CN108231363B (zh) 单相电抗器、电动机驱动装置、机械、整流装置和充电装置
JP6545480B2 (ja) クローポール型モータ、クローポール型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EP3139477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rotor unit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n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rotor
KR101611519B1 (ko) 영구자석형 로터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6990014B2 (ja) 回転電機
JP2021125981A (ja) 磁極片部材及び磁気変調ギヤ装置
JP2019168037A (ja) Mr流体ブレーキ
WO2013084362A1 (ja) 磁気軸受
JP2018022783A (ja) コイル装置
JPWO2013084362A1 (ja) 磁気軸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