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802442A -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802442A
CN106802442A CN201610842281.4A CN201610842281A CN106802442A CN 106802442 A CN106802442 A CN 106802442A CN 201610842281 A CN201610842281 A CN 201610842281A CN 106802442 A CN106802442 A CN 106802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ation plates
adhesive phase
diaphragm
depressed part
lamin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422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802442B (zh
Inventor
植田幸治
藤井幹士
西幸二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802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2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802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8024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具备偏振板1和层叠于偏振板1的至少一个面上的粘合剂层5。偏振板1为俯视四边形,粘合剂层5的端部沿边3b延长的方向延伸地具有相对于偏振板1中的位于粘合剂层5侧的至少一条边3b位于四边形的内侧的凹陷部5a,凹陷部5a与边3b的距离随着从边3b的端侧向中央侧而变大。

Description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光学部件之一,已知有偏振板。偏振板通常在偏振片的单面或两面层叠有保护膜,补充偏振片的机械强度、热稳定性、耐水性等。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303730号公报中,在偏振片的单面或两面上,作为利用聚合物的涂布层、或作为膜的层压层设置有透明保护层(保护膜)。
此外,为了将偏振板粘贴到液晶单元等物品上而利用了粘合剂。通常,在偏振板的单面的整面上薄薄地设置粘合剂层,在其上层叠隔膜来保护粘合剂层。在粘贴偏振板时将隔膜剥离,介由粘合剂层将偏振板粘贴到液晶单元等物品上。
偏振板有时在输送及其他处理时粘合剂层的端部的一部分按照缺损的方式脱落(称为“缺胶”),或者脱落的粘合剂层将偏振板弄脏(称为“糊垢”)。此外,除了因产生缺胶而导致偏振板的密合力降低以外,而且该部分变成空气层而成为液晶的显示不良的原因。
为了应对该问题,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170907号公报中,通过具备粘合剂层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相比于偏振板的面的端边位于内侧的构成,来防止缺胶及糊垢。
发明内容
然而,就日本特开2004-170907号公报中公开的构成而言,有时粘合剂层的密合力变得不充分,或者在将偏振板粘贴到液晶单元那样的薄型的物品上时在该物品中产生大的翘曲。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防止缺胶、糊垢、并且在粘贴后的物品中不易产生翘曲、且密合力高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此外,目的是提供具备该偏振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具备偏振板和层叠于偏振板的至少一个面上的粘合剂层,偏振板为俯视四边形,粘合剂层的端部沿边延长的方向延伸地具有相对于偏振板中的位于粘合剂层侧的至少一条边位于四边形的内侧的凹陷部,凹陷部与边的距离随着从边的端侧向中央侧变大。
该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由于粘合剂层的端部具有相对于偏振板的边位于内侧的凹陷部,所以能够防止输送及其他处理时的缺胶或糊垢,且在粘贴后的物品中不易产生翘曲。此外,由于凹陷部与边的距离随着从边的端侧向中央侧变大,所以可防止密合力的降低。
其中,凹陷部与边的距离的最大值也可以为5μm以上。由此,可更好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此外,粘合剂层的端部也可以沿各边延长的方向分别延伸地具有相对于偏振板中的位于粘合剂层侧的各边分别位于四边形的内侧的凹陷部。由此,可更好地发挥本发明的效果。
粘合剂层也可以到达偏振板的面向粘合剂层的面的角部。该情况下,偏振板的密合力容易维持。
此外,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也可以进一步具备层叠于偏振板的与层叠有粘合剂层的一侧相反侧的临时保护膜,偏振板具有偏振片和层叠于其单面或两面上的保护膜,偏振片、保护膜、及临时保护膜均形状相同且端部的位置彼此一致。
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可以具备层叠于粘合剂层上的隔膜,该隔膜的形状也可以与偏振板的形状相同。该情况下,在输送及其他处理时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处理容易。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上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防止缺胶、糊垢、并且在粘贴后的物品中不易产生翘曲、且密合力高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此外,能够提供具备该偏振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立体图。
图2的(a)是图1的IIa-IIa截面图。图2的(b)是图1的IIb-IIb截面图。
图3是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上将隔膜剥离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2-1及实施例2-2中的粘合剂层的形态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比较例2-1、比较例2-2、比较例2-3及比较例2-4中的粘合剂层的形态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比较例3中的粘合剂层的形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部分或相当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此外,各附图的尺寸比率未必与实际的物品一致,特别是关于膜的厚度或凹陷部的凹陷的程度,夸张地进行描述。
如图1及图2中所示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具备在以薄膜状形成的偏振片2的两面的整面上层叠有保护膜3、3的偏振板1。此外,在一侧的保护膜3上层叠有临时保护膜6,在另一侧的保护膜3上介由粘合剂层5层叠有隔膜4。
偏振片2、保护膜3,3、临时保护膜6、及隔膜4均成形为俯视长方形的相同形状,这些各膜彼此在从任一方向看的侧视图中均为相同宽度。即,偏振片2的端部2a、保护膜3,3的端部3a,3a、临时保护膜6的端部6a、及隔膜4的端部4a遍及全周地位置一致,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呈现俯视长方形的外观。
其中,所谓“长方形”除了包含四个内角为90度的四边形以外,还包含该四边形的角被弄圆的形状。此外,“长方形”除了包含相对的边平行的形状以外,还包含严格来说不平行但在视觉辨认外观时可识别为平行的形状。
偏振板1的长方形的大小、即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所形成的长方形的大小可以根据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的适用对象而任意地设定,例如可以为10~500cm2,也可以为50~300cm2,还可以为100~300cm2。若面积在这些范围内,则对于相对于翘曲的容许度小的物品,可以适宜地适用偏振板1。
此外,相邻的边的长度的比、即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的纵横比优选为10∶90~45∶55,更优选为20∶80~45∶55,进一步优选为30∶70~45∶55。其中,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的长边延长的方向与偏振片2的偏光轴的方向也可以一致。虽然若它们一致,则粘贴了偏振板1的物品存在容易翘曲的倾向,但由于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可以抑制该翘曲,所以合适。
此外,作为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的长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优选为3英寸~15英寸,更优选为5英寸~10英寸。
偏振片2与保护膜3的层叠也可以将成形为膜状的偏振片2与保护膜3介由粘接剂贴合来构成。另外,图1及图2中,未图示粘接剂层。
作为偏振片2的材料,可以使用一直以来在偏振板的制造中使用的公知的材料,可列举出例如聚乙烯基醇系树脂、聚醋酸乙烯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EVA)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酯系树脂等。其中,优选聚乙烯基醇系树脂。为了与保护膜3贴合而成形为膜状的情况下,优选对经单轴拉伸的膜利用碘或二色性染料实施染色,接着进行硼酸处理。如后述的那样,膜状的偏振片可以在偏振板的制造时切取成任意的大小来使用。
偏振片2的厚度优选为2~75μm,更优选为2~50μm,进一步优选为2~30μm。
保护膜3是防止偏振片2的主面或端部的裂纹或受伤的膜。其中,所谓“保护膜”是指各种可层叠于偏振片2上的膜中,通过物理方法层叠于最靠近偏振片2的位置的膜。
保护膜3可以由偏振板的领域中已知的各种透明树脂膜构成。可列举出例如以三乙酰纤维素为代表例的纤维素系树脂、以聚丙烯系树脂为代表例的聚烯烃系树脂、以降冰片烯系树脂为代表例的环状烯烃系树脂、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树脂为代表例的丙烯酸系树脂、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为代表例的聚酯系树脂等。其中,纤维素系树脂为代表。
作为保护膜3,可以是不具有光学功能的膜,也可以是相位差膜或亮度提高膜之类的兼具光学功能的膜。
保护膜3的厚度优选为5~90μm,更优选为5~80μm,进一步优选为5~50μm。
在偏振片2与保护膜3的层叠中使用粘接剂的情况下,作为粘接剂,可以使用一直以来在偏振板的制造中使用的各种粘接剂。例如从耐候性或折射率、阳离子聚合性等观点出发,优选分子内不包含芳香环的环氧树脂。此外,优选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紫外线或热线)的照射而固化的粘接剂。
作为环氧树脂,优选例如氢化环氧树脂、脂环式环氧树脂、脂肪族环氧树脂等。可以相对于环氧树脂,添加聚合引发剂(例如用于通过紫外线照射而聚合的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用于通过热线照射而聚合的热阳离子聚合引发剂)、或进而其他的添加剂(敏化剂等),制备涂布用的环氧树脂组合物来使用。
此外,作为粘接剂,也可以使用丙烯酰胺、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等丙烯酸系树脂、或聚乙烯基醇系的水系粘接剂。
偏振板1是贴合于液晶单元等显示用单元(图像显示元件)的单面或两面上的物品。偏振板1可以进一步包含层叠于保护膜3上的其他光学层。作为其他光学层,可列举出:透射某种偏振光并将显示与其相反的性质的偏振光反射的反射型偏光膜;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带防眩功能的膜;表面带防反射功能的膜;表面具有反射功能的反射膜;兼具反射功能和透射功能的半透射反射膜;视角补偿膜等。
由偏振片2与保护膜3,3这三层构成的偏振板1的厚度优选为10~500μm,更优选为10~300μm,进一步优选为10~200μm。
临时保护膜6是能够剥离的膜,是用于保护层叠了临时保护膜6的保护膜3的表面免受损伤、磨损等的膜。作为临时保护膜6的材料,可以使用与保护膜3同样的材料,其中,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
临时保护膜6除了具有作为基材的膜以外,还可以具有层叠于该膜的表面上的具有弱的粘接性的粘合剂层。临时保护膜6被层叠于保护膜3上后,到偏振板1的使用时为止被贴合于保护膜3上,在使用时从保护膜3上剥离。临时保护膜6的端部6a优选遍及全周位置与保护膜3的端部3a一致,但也可以位置不一致。
临时保护膜6的厚度优选为5~200μm,更优选为5~150μm,进一步优选为5~100μm。
粘合剂层5是使偏振板1粘贴到其他物品(例如液晶单元)上时发挥功能的层。粘合剂层5可以由丙烯酸系树脂、或硅酮系树脂、聚酯、聚氨酯、聚醚等构成。
粘合剂层5的厚度优选为2~500μm,更优选为2~200μm,进一步优选为2~50μm。
作为将粘合剂层5层叠于保护膜3上的方法,例如可以是在保护膜3上涂布包含上述树脂或任意的添加成分的溶液的方法,也可以是在隔膜4上以该溶液形成粘合剂层5后层叠到保护膜3上的方法。
图3是从粘合剂层5侧看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上将隔膜4剥离的状态的俯视图(或底面图)。在该俯视图(或底面图)中,粘合剂层5分别具有相对于偏振板1中的保护膜3中的位于粘合剂层5侧的各边3b(3b1、3b2、3b3、3b4)凹陷的凹陷部5a(5a1、5a2、5a3、5a4)。即,粘合剂层5的端部具有相对于偏振板1的四边形形状位于内侧的凹陷部5a。通过该凹陷部5a,粘合剂层5的端部不会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整体的端部伸出,可以防止缺胶,因此也可以防止糊垢。此外,通过该凹陷部5a,能够缓和在偏振板1由于某些要因而收缩时产生的应力,相对于粘贴了偏振板的物品能够不易产生变形。例如在粘贴的对象为玻璃板时,可以防止玻璃板发生翘曲。
凹陷部5a1沿边3b1延长的方向延伸,凹陷部5a1与边3b1的距离随着从边3b1的两端侧(接近角的一侧)向中央侧(边的中点侧)边弯曲边连续地变大。即,作为一个凹陷部5a1整体,按照与一条边3b1的中央对应的部分与边3b1的距离L11变得最大的方式弯曲。通过俯视图中的粘合剂层5的端部相对于边3b1不是以等距离一样地凹陷而是粘合剂层5的顶点部分残留在边3b1的附近,能够防止将偏振板1粘贴到其他物品上时的密合力过度地降低。
从同样的观点出发,凹陷部5a1与边3b1的最远的部分的距离L11的最大值优选为10μm以上。例如可以为25μm,可以为75μm,也可以为250μm,还可以为750μm。距离L11的最大值的上限可以适当设定为粘合剂层5的端部不侵入例如作为粘贴对象的液晶单元的有效显示区域中的程度。从该观点出发,例如1000μm为上限。
此外,距离L11的最大值优选为偏振板1的对角线的长度的0.004%以上,优选为0.02%以上。作为最大值的上限,优选为0.4%。
粘合剂层5的端部中的其他凹陷部5a2、5a3、5a4也同样地相对于边3b2、3b3、3b4分别具有距离L12、L13、L14地弯曲。
其中,各距离L11、L12、L13、L14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从设置粘合剂层5时的容易性出发,优选为相同。
从更强地维持密合力的观点出发,俯视图中的粘合剂层5的顶点部分优选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到达保护膜3的面的角部。此外,也可以如后述的实施例2中采用的形态(参照图5)那样,粘合剂层5的顶点部分不到达保护膜3的角部。该情况下,粘合剂层5的各顶点部分与保护膜3的各边的距离(参照图5的L21、L22、L23、L24)优选为1~100μm,更优选为5~75μm。由于若为这些范围内,则粘合剂层的密合力容易被发挥,粘贴的偏振板有不易剥离的倾向,所以优选。
另外,关于距离L12、L13、L14的优选的值,与图3中所示的形态的情况相同。
隔膜4为以保护粘合剂层5或防止异物的附着等为目的而粘贴的能够剥离的膜,在偏振板1的使用时剥离而露出粘合剂层5。隔膜4可以由例如聚乙烯那样的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那样的聚丙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那样的聚酯系树脂等构成。其中,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拉伸膜。
隔膜4的端部4a优选遍及全周位置与保护膜3的端部3a一致。即,隔膜4的形状优选与偏振板1的形状相同。但是,该位置也可以未必一致。此外,隔膜4也可以对与粘合剂层5相接的面利用硅酮树脂等实施脱模处理,使得在偏振板1的使用时能够容易地剥离。
隔膜4的厚度优选为5~200μm,更优选为5~150μm,进一步优选为5~100μm。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可以像例如以下那样操作来制造。首先,从由构成保护膜3的材料形成的长条的膜辊,将两片保护膜3,3切取成长方形。切取的长方形的大小或纵横比根据偏振板1的适用对象来决定。在一个保护膜3的单面涂布粘接剂。
接着,从由构成偏振片2的材料形成的长条的膜辊,将偏振片2切取成长方形。切取的长方形的大小设定为与保护膜3的大小相同。将切取的膜状的偏振片2层叠于涂布了粘接剂的保护膜3的面上。作为粘接剂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时,这里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使粘接剂固化。
接着,在偏振片2的另一单面上涂布粘接剂,层叠剩余的一片保护膜3。作为粘接剂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时,这里也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使粘接剂固化。这样操作来制造偏振板1。
进而,相对于一片保护膜3,层叠切取成与偏振板1相同形状的临时保护膜6。此时,也可以使用具有弱粘接性的粘合剂。
将作为粘合剂层5的原料的树脂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将其相对于与层叠临时保护膜6的一侧相反侧的保护膜3进行涂布。此时,作为涂布溶液的区域,成为如例如图2中所示那样的成为端部的边弯曲的长方形。
作为涂布粘合剂层5的方法,可以使用例如机器人分配器。将关于粘合剂层5的端部形状的程序存储到机器人中,将偏振板放置于XY台上,在其上自动涂布粘合剂的溶液。
此外,作为涂布粘合剂层5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丝网印刷。准备以粘合剂层5的涂布形状开有孔的孔版,使用丝网印刷机自动涂布粘合剂的溶液。
使粘合剂层5干燥后,在其上层叠切取成与偏振板1相同形状的隔膜4。
通过以上的步骤,制造了图1及图2中所示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
此外,粘合剂层5也可以涂布形成于隔膜4上,通过将其贴附到偏振板的保护膜3上来制造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
此外,代替将各膜分别单独地切取成长方形而贴合,也可以分别准备长条的偏振片2、保护膜3,3、及临时保护膜6,边分别搬送边使用一对贴合辊进行贴合。该情况下,将层叠有它们的长条的偏振板切断成规定的长方形的形状后,与上述同样地进行粘合剂层5的涂布及隔膜4的层叠。
此外,作为其他制造方法,有按照粘合剂层5的边成为所期望的形状的方式预先成形,并将其转印到偏振板1上的方法。即,准备在粘合剂层5的两面上层叠有隔膜的层叠体,将该层叠体按照成为边弯曲的形状的方式切取。进而,将一片隔膜剥离,相对于上述任一步骤中准备的偏振片2、保护膜3,3、及临时保护膜6的层叠体贴合粘合剂层5。由于在该状态下,隔膜的边为与粘合剂层5同样地弯曲的形状,所以将该隔膜剥离,层叠另外切断成与偏振板1的形状相同形状的隔膜4。这样来制造图1及图2中所示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
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由于粘合剂层5的端部具有相对于偏振板1的边(保护膜3的边3b)位于内侧的凹陷部5a,所以可以防止输送及其他处理时的缺胶或糊垢,且在粘贴后的物品中不易产生翘曲。此外,由于凹陷部5a与边3b的距离(L11、L12、L13、L14)随着从边的端侧向中央侧连续地变大,所以可防止密合力的降低。
此外,在图2及图3中所示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中,由于隔膜4的形状与偏振板1的形状相同,所以在输送及其他处理时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的处理容易。
此外,由于偏振板1为俯视长方形,所以容易适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等各种物品中。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的使用时,可以将隔膜4剥离而使粘合剂层5露出,通过其粘合力将偏振板1粘贴到其他物品、例如液晶单元、有机EL设备上。若以液晶单元为例,则如图4中所示的那样,通过将剥离了隔膜4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粘贴到液晶单元8的两面来构成液晶面板9,在其中组合背光源(面光源装置;省略图示)及其他构件,可以制作液晶显示装置20。另一方面,可以在将临时保护膜6剥离而露出的面上设置触摸面板等。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凹陷部5a与边3b的距离随着从边3b的端侧向中央侧连续地变大的形态,但也可以是不连续而是阶段性地变大的形态。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凹陷部5a相对于保护膜3的各边3b位于内侧的形态,但也可以是相对于一条至三条边3b不具有凹陷部5a的形态。此时,具有凹陷部5a的边3b延长的方向与偏振片2的偏光轴的方向也可以一致。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具备隔膜4的形态,但也可以是不具备隔膜4的形态。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在偏振片2的两面层叠有保护膜3,3的形态,但也可以是不具备一侧的保护膜3的形态。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具备临时保护膜6的形态,但也可以是不具备临时保护膜6的形态。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10为俯视长方形的形态,但俯视时的形状也可以是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其他四边形。
实施例
以下,列举出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的内容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1-1>
分别准备长条的偏振片、保护膜及临时保护膜,按照它们成为图1及图2的层叠顺序的方式,边分别搬送边通过一对贴合辊进行贴合。将其切断成长边为150mm、短边为95mm的长方形的形状。这里,按照成为长方形的长边延长的方向与偏振片的偏光轴的方向一致的形状的方式切断。
另一方面,准备在粘合剂层的两面层叠有隔膜的层叠体,将该层叠体如图3中所示的那样按照成为边弯曲的形状的方式切取。进而,将一片隔膜剥离,在上述切断成长方形的偏振板的没有设置临时保护膜的一侧的面上贴合粘合剂层。将隔膜剥离,层叠另外切断成与偏振板的形状相同形状的隔膜,完成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中,弯曲幅度(凹陷部与边的距离)的最大值均设定为10μm。即,在图3中,L11=L12=L13=L14=10μm。
为了供于试验,从该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上将隔膜剥离,粘贴到玻璃板(长边为116mm、短边为67mm、厚度为0.4mm)上,得到粘贴体。
将粘贴体在85℃的环境下加热100小时,之后,在23℃的环境下冷却1小时。之后,将翘曲的粘贴体按照在侧视图中下方变凸的方式载置于石平板上。通过塞尺测定粘贴体的通过翘曲而浮起的四角与石平板的距离,将该四个距离的平均值作为翘曲量。
通过以下的式子,由翘曲量求出翘曲比例。
翘曲比例={翘曲量(mm)/偏振板的面积(cm2)}×100
此外,从偏振板向上述玻璃体上的粘贴到翘曲量的测定为止,通过显微镜确认偏振板是否从玻璃体上剥离。
此外,在上述一连串的制造及测定的工序中,通过目视确认偏振板或临时保护膜中是否产生糊垢。
<实施例1-2、实施例1-3、实施例1-4、实施例1-5>
除了在实施例1-1中将粘合剂层的弯曲幅度变更为50μm、100μm、500μm、1000μm以外,同样地操作来制造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进行各测定。
<实施例1-6>
除了在实施例1-3中仅使粘合剂层的边中的一条长边弯曲以外,同样地操作来制造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进行各测定。
<实施例2-1、实施例2-2>
除了按照成为粘合剂层的顶点部分没有到达偏振板的角部的形态(参照图5)的方式变更以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操作来制造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进行各测定。其中,角部的隔离幅度(粘合剂层的各顶点部分与各边的距离)在实施例2-1及实施例2-2中分别设定为10μm、50μm。此外,在各实施例中将角部的隔离幅度均设定为相同。即,在图5中,L21=L22=L23=L24。
<实施例3、实施例4>
除了减小(长边为105mm、短边为55mm)、或增大(长边为190mm、短边为140mm)偏振板的尺寸以外,与实施例1-4同样地操作来制造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进行各测定。
<比较例1-1、比较例1-2、比较例1-3>
准备偏振片、保护膜、临时保护膜、粘合剂层及隔膜全部层叠而成的长条的层叠体,分别切取成与实施例1-1、实施例3、实施例4同样的大小。在这些比较例中,粘合剂层存在于偏振板的单面的整面上。分别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各测定。
<比较例2-1、2-2>
除了如图6中所示的那样按照从各边以等距离间隔的方式设置粘合剂层以外,分别与实施例1-3及实施例1-4同样地操作来制造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进行各测定。其中,间隔距离在比较例2-1及比较例2-2中分别设定为100μm、500μm。
<比较例2-3、2-4>
除了减小(长边为105mm、短边为55mm)、或增大(长边为190mm、短边为140mm)偏振板的尺寸以外,与比较例2-2同样地操作来制造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进行各测定。
<比较例3>
除了如图7中所示的那样按照椭圆形的方式设置粘合剂层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操作来制造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进行各测定。其中,将粘合剂层中的最靠近偏振板的四边的部分均设定为相同距离(L31=L32=L33=L34=50μm),并且将最靠近偏振板的角部的部分与边的距离均设定为相同(L41=L42=L43=L44=100μm)。
将以上的结果示于表1中。在表1中,“翘曲比例”、“剥离”、“糊垢及缺胶”、“综合判定”的评价结果如下所述。
·翘曲比例
低于1.5...“A”
1.5以上...“B”
·剥离
低于1mm...“A”
1mm以上...“B”
·糊垢及缺胶
无...“A”
有...“B”
·综合判定
上述三项目全部为“A”...“A”
上述三项目中的至少一个为“B”...“B”
[表1]
另外,表1中“偏振板的尺寸”的值为将偏振板的大小以业界惯用的英寸单位表示的参考值,不是严密的值。此外,在翘曲量的测定时使用的玻璃板的尺寸如表2中所示的那样。
[表2]
根据表1的结果,获知通过粘合剂层具有凹陷部,从而翘曲比例小,且不易产生糊垢。此外获知,通过粘合剂层呈弯曲的形状,从而粘合剂不易剥离、即密合力高。进而获知,即使粘合剂层的弯曲仅为一边也可发挥发明的效果。
符号说明
1...偏振板、2...偏振片、2a...偏振片的端部、3...保护膜、3a...保护膜的端部、3b(3b1、3b2、3b3、3b4)...保护膜的边、4...隔膜、4a...隔膜的端部、5...粘合剂层、5a(5a1、5a2、5a3、5a4)...粘合剂层的凹陷部、6...临时保护膜、6a...临时保护膜的端部、10...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20...液晶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L...距离。

Claims (7)

1.一种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具有偏振板和层叠于所述偏振板的至少一个面的粘合剂层,
所述偏振板为俯视四边形,
所述粘合剂层的端部沿着所述偏振板中的位于所述粘合剂层侧的至少一条边延长的方向延伸地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相对于所述边而位于所述四边形的内侧,
所述凹陷部与所述边的距离从所述边的端侧向中央侧而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中,
所述凹陷部与所述边的距离的最大值为5μ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中,
所述粘合剂层的端部对于所述偏振板中的位于所述粘合剂层侧的各边,分别沿着所述各边延长的方向延伸地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相对于所述各边而分别位于所述四边形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中,
所述粘合剂层到达所述偏振板的面向所述粘合剂层的面的角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还具有层叠于所述偏振板的与层叠有所述粘合剂层的一侧相反侧的临时保护膜,
所述偏振板具有偏振片和层叠于其单面或两面的保护膜,
所述偏振片、所述保护膜、及所述临时保护膜均形状相同且端部的位置彼此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具有层叠于所述粘合剂层的隔膜,
所述隔膜的形状与所述偏振板的形状相同。
7.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
CN201610842281.4A 2015-11-26 2016-09-22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Active CN1068024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0676 2015-11-26
JP2015230676A JP5997355B1 (ja) 2015-11-26 2015-11-26 粘着剤層付き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802442A true CN106802442A (zh) 2017-06-06
CN106802442B CN106802442B (zh) 2018-04-10

Family

ID=56997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42281.4A Active CN106802442B (zh) 2015-11-26 2016-09-22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997355B1 (zh)
KR (1) KR101743884B1 (zh)
CN (1) CN106802442B (zh)
TW (1) TWI59270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3918A (zh) * 2018-09-03 2020-03-1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膜
CN114174876A (zh) * 2020-07-28 2022-03-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及包含该光学层叠体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48775B1 (ja) * 2016-02-25 2017-06-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453288B2 (ja) * 2016-10-14 2019-01-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979285B2 (ja) * 2017-05-26 2021-12-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6184637B1 (ja) * 2017-06-01 2017-08-2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063445A (ja) * 2017-12-25 2018-04-1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WO2022230890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70907A (ja) * 2002-10-28 2004-06-17 Nitto Denko Corp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197659A (ja) * 2005-12-26 2007-08-09 Lintec Corp 偏光板用粘着剤、粘着剤付き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818032A (zh) * 2009-02-16 2010-09-01 琳得科株式会社 粘着剂组合物及粘着片
WO2013129059A1 (ja) * 2012-03-02 2013-09-06 株式会社ブイ・テクノロジー 偏光フィルム貼り合わせ装置
CN103348271A (zh) * 2012-01-30 2013-10-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08830A (ja) 1999-10-07 2001-04-20 Sumitomo Chem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
JP4974261B2 (ja) * 2001-04-09 2012-07-1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
JP6133792B2 (ja) * 2012-02-03 2017-05-2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275945B2 (ja) * 2012-12-10 2018-02-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70907A (ja) * 2002-10-28 2004-06-17 Nitto Denko Corp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7197659A (ja) * 2005-12-26 2007-08-09 Lintec Corp 偏光板用粘着剤、粘着剤付き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818032A (zh) * 2009-02-16 2010-09-01 琳得科株式会社 粘着剂组合物及粘着片
CN103348271A (zh) * 2012-01-30 2013-10-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WO2013129059A1 (ja) * 2012-03-02 2013-09-06 株式会社ブイ・テクノロジー 偏光フィルム貼り合わせ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3918A (zh) * 2018-09-03 2020-03-1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膜
CN110873918B (zh) * 2018-09-03 2023-02-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膜
CN114174876A (zh) * 2020-07-28 2022-03-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及包含该光学层叠体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719204A (zh) 2017-06-01
JP5997355B1 (ja) 2016-09-28
JP2017097223A (ja) 2017-06-01
CN106802442B (zh) 2018-04-10
TWI592706B (zh) 2017-07-21
KR101743884B1 (ko) 2017-06-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02442B (zh)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JP6951902B2 (ja) 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2657288B1 (ko) 적층 필름의 절단 방법 및 제조 방법
CN206804912U (zh) 偏振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7850724B (zh) 偏振板、图像显示装置及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WO2009101880A1 (ja)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206818902U (zh) 偏振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JPWO2018230395A1 (ja) 液晶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機能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5717569A (zh) 带有保护膜的偏振板及包含它的层叠体
CN111045128A (zh) 光学层叠体及显示装置
CN110467884A (zh) 层叠体
TWI721173B (zh) 積層膜、附標記之積層膜的製造方法及影像顯示裝置的製造方法
KR20150075369A (ko) 광학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CN106814420B (zh) 层叠膜的制造方法
WO2020262143A1 (ja) 光学積層体
TW201235710A (en) Flexible-substrate laminate
CN105874360A (zh) 光学构件以及显示装置
KR20220038342A (ko) 위상차층 부착 편광판 및 이를 이용한 화상 표시 장치
WO2010073228A4 (en) Multi-layer film depicting a colour two-dimensional image which is only visible through a polarizing filter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 film
CN109283608B (zh) 光学片
JP6782676B2 (ja)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220148805A (ko) 적층 시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256908B1 (ko) 편광판 매엽체의 제조 방법
JP2014170072A (ja)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用原反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14206684A (ja) 光学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用転写体、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