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48271A -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48271A
CN103348271A CN2012800006030A CN201280000603A CN103348271A CN 103348271 A CN103348271 A CN 103348271A CN 2012800006030 A CN2012800006030 A CN 2012800006030A CN 201280000603 A CN201280000603 A CN 201280000603A CN 103348271 A CN103348271 A CN 103348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ayer
base material
resin
polar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06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48271B (zh
Inventor
九内雄一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348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8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48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48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5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cutting, punching, tearing or seve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5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cutting, punching, tearing or severing
    • Y10T156/1062Prior to assemb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Y10T156/1052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with cutting, punching, tearing or severing
    • Y10T156/108Flash, trim or excess remov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所述偏振板具有偏振片层和保护膜,所述偏振板的制造方法依次具有:拉伸工序,对由基材膜和聚乙烯醇类树脂层构成的层叠膜进行单轴拉伸;贴合前除去工序,在将层叠膜的树脂层染色、交联后,切割除去宽度方向的两个第1端部;以及贴合工序,在除去第1端部后的层叠膜中的偏振片层的、与基材膜一侧的面相反侧的面贴合保护膜。

Description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偏振板作为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偏振光的供给元件、以及作为偏振光的检测元件而被广泛地使用。作为这样的偏振板,以往使用的是在由聚乙烯醇类树脂构成的偏振膜上胶粘由三乙酰纤维素构成的保护膜而制成的偏振板,近年来,伴随着向液晶显示装置的笔记本型个人电脑、手提电话等移动设备中的开展、进而向大型电视机的开展等,要求薄壁轻质化。
作为制造这样的薄型的偏振板的方法,提出了如下方法:在基材膜表面涂布含有聚乙烯醇类树脂的溶液,设置树脂层后,进行拉伸,接着进行染色,由此,得到具有偏振片层的偏振性层叠膜,将其直接作为偏振板而加以利用的方法;以及在该膜上贴合保护膜后,将基材膜剥离,利用由此而得的层叠膜作为偏振板的方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0-338329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212550号公报)。
进而,在日本特开2011-212550号公报中记载了如下方法:为了防止在基材膜的表面涂布含有聚乙烯醇类树脂的溶液后的干燥工序等中基材膜的两端翘起,而在基材膜的两端设置没有涂布聚乙烯醇类树脂溶液的未涂布部分。记载了:对于该未涂布部分而言,由于在拉伸时或之后的卷绕时容易产生起皱等不良情况,因此为了得到卷绕形态良好的辊,而在拉伸工序之前或之后通过切断而将其除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83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125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如上述的现有技术所述,在基材膜表面设置聚乙烯醇类树脂层后,通过进行拉伸、染色、交联等,得到具有基材膜和偏振片层的层叠膜,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该层叠膜而言,在染色、交联等工序中热、张力、拉伸等发挥作用,有时会在其端部产生起皱或翘曲,其结果,有时在贴合保护膜时在端部产生折痕或褶皱。由于这样的折痕或褶皱,例如产生部分的胶粘剂的滞留,该部分变得干燥不良,由此,有时引起偏振片层的蓝变劣化等不良情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是在基材膜表面设置聚乙烯醇类树脂层后,通过拉伸、染色、交联等,得到层叠膜,在该层叠膜上进一步贴合保护膜的方法,该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可抑制在端部的折痕或褶皱的产生,并且可抑制偏振片层的蓝变劣化。
本发明包括下述项。
[1]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所述偏振板具有偏振片层和保护膜,所述制造方法依次具有:层叠工序,在基材膜的至少一个面形成聚乙烯醇类树脂层,得到层叠膜;拉伸工序,对层叠膜进行单轴拉伸;染色工序,用二色性色素将进行单轴拉伸后的层叠膜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层染色;交联工序,将进行染色后的层叠膜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层浸渍在含有交联剂的溶液中而进行交联,形成偏振片层;贴合前除去工序,从进行交联后的层叠膜中切割除去宽度方向的两个第1端部;以及贴合工序,在除去第1端部后的层叠膜中的偏振片层的、与基材膜一侧的面相反侧的面贴合保护膜。
[2]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层叠工序之后并且在上述染色工序之前,具有从层叠膜中切割除去宽度方向的两个第2端部的染色前除去工序。
[3]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上述层叠工序中,在基材膜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设置不形成聚乙烯醇类树脂层的第3端部。
[4]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交联工序之后并且上述贴合前除去工序之前,具有使偏振片层干燥的干燥工序。
[5]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上述贴合前除去工序之后并且上述贴合工序之前,具有使偏振片层干燥的干燥工序。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基材膜表面设置聚乙烯醇类树脂层后,通过进行拉伸、染色、交联等,得到层叠膜,在该层叠膜上进一步贴合保护膜,制造偏振板,此时,能够抑制在贴合保护膜时在端部产生折痕或褶皱,能够抑制偏振片层的蓝变劣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各制造工序后的层叠膜的俯视立体图。
图3是示意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各制造工序后的层叠膜的俯视立体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各制造工序后的层叠膜的俯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依次具有:层叠工序(S10),在基材膜的至少一个面形成聚乙烯醇类树脂层,得到层叠膜;拉伸工序(S20),对层叠膜进行单轴拉伸;染色工序(S30),用二色性色素将进行单轴拉伸后的层叠膜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层染色;交联工序(S40),将进行染色后的层叠膜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层浸渍在含有交联剂的溶液中而进行交联,形成偏振片层;贴合前除去工序(S50),从进行交联后的层叠膜上切割除去宽度方向的两个中的第1端部;以及贴合工序(S60),在除去第1端部后的层叠膜中的偏振片层的与基材膜一侧的面相反侧的面贴合保护膜。在贴合工序(S60)之后,还可以具有剥离基材膜的剥离工序(S70)。在层叠工序(S10)中,可以在基材膜的两面形成聚乙烯醇类树脂层,在贴合工序(S60)中,可以在二个偏振片层上分别贴合保护膜。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通过具有贴合前除去工序(S50),从而在结束交联工序(S40)的时刻,能够除去在层叠膜中产生起皱翘曲的端部。因此,在层叠膜上贴合保护膜的贴合工序(S60)中,能够抑制在层叠膜的端部产生折痕或褶皱,抑制偏振片层的蓝变劣化。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示意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制造工序后的层叠膜的俯视立体图。首先,如图2(a)所示,准备基材膜11。接着,通过层叠工序(S10),在基材膜的一个面形成聚乙烯醇类树脂层12a,得到图2(b)所示的层叠膜。接着,对于图2(b)所示的层叠膜,进行拉伸工序(S20)、染色工序(S30)、交联工序(S40),由树脂层12a形成偏振片层12b,得到图2(c)所示的层叠膜。接着,对于图2(c)所示的层叠膜,进行沿着虚线A1切割、除去在虚线A1外侧的区域即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第1端部)13的贴合前除去工序(S50),得到图2(d)所示的层叠膜。然后,进行在偏振片层12b上贴合保护膜的贴合工序(S60)。
图2(c)中,关于虚线A1的位置,在层叠膜的端部产生起皱或翘曲的情况下,优选确定为使该起皱和翘曲全部包含在虚线A1外侧的第1端部13内。另外,在层叠膜的端部包含不形成聚乙烯醇类树脂层的区域的情况下,优选确定为使该不形成聚乙烯醇类树脂层的区域全部包含在虚线A1外侧的第1端部13中。规定第1端部13的区域的虚线A1,优选确定为例如从层叠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向内侧0.5cm以上20cm以下的区域内,更优选确定为1.0cm以上15cm以下的区域内,进一步优选确定为1.5cm以上10cm以下的区域内。
[第二实施方式]
图3是示意地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制造工序后的层叠膜的俯视立体图。首先,如图3(a)所示,准备基材膜21。接着,通过层叠工序(S10),在基材膜的一个面形成聚乙烯醇类树脂层22a,得到图3(b)所示的层叠膜。需要说明的是,在基材膜21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预先设定虚线A2,在其外侧的区域设置不形成聚乙烯醇类树脂层的第3端部21a。这样,通过设置不形成树脂层22a的第3端部21a,在使树脂层22a干燥时,能够抑制基材膜的两端向树脂层22a侧翘曲的现象。树脂层22a是通过在涂布含有聚乙烯醇类树脂的溶液后,使其干燥而形成的。设定第3端部21a的区域的虚线A2,优选确定为从基材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向内侧0.5cm以上20cm以下的区域内,更优选确定为1.0cm以上15cm以下的区域内,进一步优选确定为1.5cm以上10cm以下的区域内。
接着,对于图3(b)所示的层叠膜,进行拉伸工序(S20)、染色工序(S30)、交联工序(S40),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层22a形成偏振片层22b,得到图3(c)所示的层叠膜。接着,对于图3(c)所示的层叠膜,进行沿着虚线B2切割、除去虚线B2外侧的区域即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第1端部)23的贴合前除去工序(S50),得到图3(d)所示的层叠膜。之后,进行在偏振片层22b上贴合保护膜的贴合工序(S60)。
图3(c)中,关于虚线B2的位置,在层叠膜的端部中产生起皱和翘曲的情况下,优选确定为使该起皱和翘曲全部包含在虚线B2外侧的第1端部23内。另外,优选确定为使不形成树脂层的区域(第3端部21a)全部包含虚线B2外侧的第1端部23内。规定第1端部23的区域的虚线B2,优选确定为例如从层叠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向内侧0.5cm以上20cm以下的区域内,更优选确定为1.0cm以上15cm以下的区域内,进一步优选确定为1.5cm以上10cm以下的区域内。
[第三实施方式]
图4是示意地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中的各制造工序后的层叠膜的俯视立体图。首先,如图4(a)所示,准备基材膜31。接着,通过层叠工序(S10),在基材膜的一个面形成由聚乙烯醇类树脂构成的树脂层32a,得到图3(b)所示的层叠膜。需要说明的是,在基材膜31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预先设定虚线A3,在其外侧的区域设置不形成聚乙烯醇类树脂层的第3端部31a。这样,通过设置不形成树脂层32a的第3端部31a,从而在使树脂层32a干燥时,能够抑制基材膜的两端向树脂层32a侧翘曲的现象。树脂层32a是通过在涂布含有聚乙烯醇类树脂的溶液后,使其干燥而形成的。规定第3端部31a的区域的虚线A3,优选确定为从基材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向内侧0.5cm以上20cm以下的区域内,更优选确定为1.0cm以上15cm以下的区域内,进一步优选确定为1.5cm以上10cm以下的区域内。
接着,对于图4(b)所示的层叠膜,进行拉伸工序(S20)。而且,对于拉伸后的层叠膜即图4(c)所示的层叠膜,进行沿着虚线B3切割、除去虚线B3外侧的区域即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第2端部)34的染色前除去工序(S25),得到图4(d)所示的层叠膜。通过具有染色前除去工序(S25),从而在至此为止的工序中在端部产生起皱和翘曲的情况下,能够除去该端部,能够将拉伸后的层叠膜良好地卷绕。因此,在之后的工序中能够防止产生端部的折痕或褶皱。规定第2端部34的区域的虚线B3,优选确定为使不形成树脂层的区域(第3端部31a)全部包含在虚线B3外侧的第2端部34内。规定第2端部34的虚线B3,优选确定为从基材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向内侧0.5cm以上20cm以下的区域内,更优选确定为1.0cm以上15cm以下的区域内,进一步优选确定为1.5cm以上10cm以下的区域内。需要说明的是,染色前除去工序(S25)并不限于如上所述在拉伸工序(S20)之后进行的方式,也可以在拉伸工序(S20)之前进行。
然后,进行染色工序(S30)以及交联工序(S40),得到图4(e)所示的层叠膜。而且,对于进行了染色以及交联后的图4(e)所示的层叠膜,进行沿着虚线C3切割、除去虚线C3外侧的区域即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第1端部)33的贴合前除去工序(S50),得到图4(f)所示的层叠膜。然后,进行在偏振片层22b上贴合保护膜的贴合工序(S60)。
通过本实施方式中的贴合前除去工序(S50),在染色工序(S30)以及交联工序(S40)中在端部产生起皱和翘曲的情况下,能够除去该端部,从而能够防止在保护膜的贴合时产生折痕或褶皱。
图4(e)中,关于虚线C3的位置,在层叠膜的端部产生起皱和翘曲的情况下,优选确定为使该起皱和翘曲全部包含在虚线C2外侧的第1端部33内。规定第1端部33的区域的虚线C3,优选确定为例如从层叠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向内侧0.5cm以上20cm以下的区域内,更优选确定为1.0cm以上15cm以下的区域内,进一步优选确定为1.5cm以上10cm以下的区域内。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使上述实施方式的各工序组合来实施。以下,对于在全部实施方式中共通的各工序详细进行说明。
[树脂层形成工序(S10)]
在此,在基材膜的至少一个面形成聚乙烯醇类树脂层。适合于基材膜的材料如后所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基材膜优选使用在适于聚乙烯醇类树脂的拉伸的温度范围内能够进行拉伸的基材膜。
所形成的树脂层的厚度优选超过3μm且为3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20μm。为3μm以下时,拉伸后变得过薄,染色性显著变差,超过30μm时,有时最终得到的偏振片层的厚度超过10μm。
树脂层优选通过如下步骤形成,即:将在良溶剂中使聚乙烯醇类树脂的粉末溶解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类树脂溶液涂布到基材膜的一个表面,使溶剂蒸发,进行干燥。通过这样形成树脂层,能够薄薄地形成。作为将聚乙烯醇类树脂溶液涂布到基材膜上的方法,可以从公知的方法中适当选择采用绕线棒涂布法、逆向涂布、凹版涂布等辊涂法、模涂法、逗号涂布法、唇涂法、旋涂法、丝网涂布法、喷涂法、浸渍法、喷雾法等。干燥温度例如为50~200℃,优选为60~150℃。干燥时间例如为2~20分钟。
另外,为了使基材膜与聚乙烯醇类树脂的密合性提高,可以在基材膜与树脂层之间设置底涂层。从密合性的观点出发,底涂层优选由在聚乙烯醇类树脂中含有交联剂等的组合物形成。
(基材膜)
作为用于基材膜的树脂,例如,可使用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拉伸性等优良的热塑性树脂,可以根据它们的玻璃化温度(Tg)或熔点(Tm)选择适当的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聚烯烃类树脂、聚酯类树脂、环状聚烯烃类树脂(降冰片烯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纤维素酯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乙酸乙烯酯类树脂、聚丙烯酸酯类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聚醚砜类树脂、聚砜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酰亚胺类树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共聚物等。
基材膜可以是仅使用一种上述树脂的单层,也可以是将树脂混合二种以上而成的膜。当然,也可以不是单层而形成多层膜。
作为聚烯烃类树脂,可以列举聚乙烯、聚丙烯等,容易稳定地拉伸至高倍率,因此优选。另外,也可以使用通过使乙烯与丙烯共聚而得到的乙烯-聚丙烯共聚物等。共聚也可以为其他种类的单体,作为能够与丙烯共聚的其他种类的单体,例如可以列举乙烯、α-烯烃。作为α-烯烃,优选使用碳数4以上的α-烯烃,更优选为碳数4~10的α-烯烃。可以列举碳数4~10的α-烯烃的具体例,例如: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癸烯等直链状单烯烃类,3-甲基-1-丁烯、3-甲基-1-戊烯、4-甲基-1-戊烯等支链状单烯烃类,乙烯基环己烷等。丙烯和能够与其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可以为无规共聚物,也可以为嵌段共聚物。共聚物中的来自该其他单体的构成单元的含有率,可根据“高分子分析手册”(1995年、纪伊国屋书店发行)的第616页所述的方法,通过进行红外线(IR)光谱测定而求得。
上述中,作为构成丙烯类树脂膜的丙烯类树脂,优选使用丙烯的自聚体、丙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以及丙烯-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
另外,构成丙烯类树脂膜的丙烯类树脂的立体规则性,实质上优选为等规或间规。由实质上具有等规或间规的立体规则性的丙烯类树脂构成的丙烯类树脂膜,其处理性比较良好,并且高温环境下的机械强度优良。
聚酯类树脂为具有酯键的聚合物,主要为多元羧酸与多元醇的缩聚物。所使用的多元羧酸主要使用二元的二羧酸,例如有: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萘二羧酸二甲酯等。另外,使用的多元醇也主要使用二元的二醇,可以列举: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环己烷二甲醇等。
作为聚酯类树脂的代表例,可以列举: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共聚物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结晶性的树脂,结晶化处理前的状态更容易实施拉伸等处理。根据需要,可以通过拉伸时、或拉伸后的热处理等,进行结晶化处理。另外,通过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骨架中进一步共聚其他种类的单体,也适合使用降低了结晶性(或者成为非晶性)的共聚聚酯。作为这样的树脂的例子,例如,适合使用将环己烷二甲醇、间苯二甲酸等进行共聚而成的树脂等。这些树脂的拉伸性也优良,能够优选使用。
作为除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其共聚物以外的具体的树脂,可以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丙二醇酯、聚环己烷二甲基对苯二甲酸酯、聚环己烷二甲基萘二甲酸酯等。也可以适当使用这些的混合树脂、或共聚物。
作为环状聚烯烃类树脂,优选使用降冰片烯类树脂。环状聚烯烃类树脂是以环状烯烃作为聚合单元进行聚合的树脂的总称,例如,可以列举:日本特开平1-24051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488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22137号公报等中所述的树脂。作为具体例,可以列举:环状烯烃的开环(共)聚合物、环状烯烃的加成聚合物、环状烯烃与乙烯、丙烯等α-烯烃的共聚物(代表的是无规共聚物)、以及将它们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改性而成的接枝聚合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等。作为环状烯烃的具体例,可以列举:降冰片烯类单体。
作为环状聚烯烃类树脂,市售有各种制品。作为具体例,可以列举:Topas(注册商标)(Ticona公司制)、ARTON(注册商标)(JSR株式会社制)、ゼオノァ(ZEONOR)(注册商标)(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ゼオネツクス(ZEONEX)(注册商标)(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APEL(注册商标)(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
作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甲基)丙烯酸类树脂。例如可以列举: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S树脂等)、具有脂环族烃基的聚合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降坎烷酯共聚物等)。优选列举: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聚(甲基)丙烯酸C1-6烷基酯。作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更优选使用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主成分(50~100重量%、优选70~10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类树脂。
纤维素酯类树脂为纤维素与脂肪酸的酯。作为这样的纤维素酯类树脂的具体例,可以列举:纤维素三乙酸酯、纤维素二乙酸酯、纤维素三丙酸酯、纤维素二丙酸酯等。另外,也可以列举它们的共聚物、用其他种类的取代基等将羟基的一部分修饰后的物质等。它们中,特别优选纤维素三乙酸酯。纤维素三乙酸酯市售有多种制品,在获得容易性和成本的方面出发有利。作为纤维素三乙酸酯的市售品的例子,可以列举:FUJITAC(注册商标)TD80(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FUJITAC(注册商标)TD80UF(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FUJITAC(注册商标)TD80UZ(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FUJITAC(注册商标)TD40UZ(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KC8UX2M(KonicaMinolta Opto株式会社制)、KC4UY(Konica Minolta Opto株式会社制)等。
聚碳酸酯类树脂是由通过碳酸酯基键合单体单元而成的聚合物构成的工程塑料,是具有高的耐撞击性、耐热性、阻燃性的树脂。另外,由于具有高透明性,因此,在光学用途中也适合使用。在光学用途中也市售有为了降低光弹性系数而修饰聚合物骨架的被称为改性聚碳酸酯的树脂、改良波长依赖性后的共聚聚碳酸酯等,能够适合使用。
广泛市售有这样的聚碳酸酯树脂,例如,可以列举:PANLITE(注册商标)(帝人化成株式会社)、LUPILON(注册商标)(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SD POLYCA(注册商标)(住友DOW株式会社)、CALIBRE(注册商标)(DOW CHEMICAL株式会社)等。
在基材膜中,除了上述的热塑性树脂之外,还可以添加任意适当的添加剂。作为这样的添加剂,例如,可以列举: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润滑剂、增塑剂、脱模剂、着色防止剂、阻燃剂、成核剂、抗静电剂、颜料、以及着色剂等。基材膜中的上述例示的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优选为50~100重量%、更优选50~99重量%、进一步优选60~98重量%、特别优选70~97重量%。基材膜中的热塑性树脂的含量低于50重量%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充分显示出热塑性树脂原本具有的高透明性等。
基材膜的厚度,可适当确定,但通常从强度和处理性等作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1~500μm,更优选为1~300μm,进一步优选为5~200μm。基材膜的厚度最优选为5~150μm。
为了使基材膜与树脂层的密合性提高,可以对至少形成树脂层的一侧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火炎处理等。另外,为了使密合性提高,也可以在基材膜的形成树脂层的一侧的表面形成底涂层、胶粘剂层等薄层。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谓的基材膜是指不包括胶粘剂层、电晕处理层等的膜。
(树脂层)
树脂层中使用聚乙烯醇类树脂。用于本发明的聚乙烯醇类树脂,优选使用皂化度为90摩尔%~100摩尔%的树脂,也可以为一部分改性了的改性聚乙烯醇。例如,可以列举:将聚乙烯醇树脂用乙烯、丙烯等烯烃、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等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的烷基酯、丙烯酰胺等改性约数%而成的树脂等。聚乙烯醇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也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00~10000,更优选为1500~10000。
作为赋予这样的特性的聚乙烯醇树脂,可以列举优选使用:例如株式会社KURARAY制的PVA124(皂化度:98.0~99.0摩尔%)、PVA117(皂化度:98.0~99.0摩尔%)、PVA624(皂化度:95.0~96.0摩尔%)、PVA617(皂化度:94.5~95.5摩尔%)等,例如,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AH-26(皂化度:97.0~98.8摩尔%)、AH-22(皂化度:97.5~98.5摩尔%)、NH-18(皂化度:98.0~99.0摩尔%)、N-300(皂化度:98.0~99.0摩尔%)等;例如JAPAN VAM&POVAL Co.,Ltd的JF-17(皂化度:98.0~99.0摩尔%)、JF-17L(皂化度:98.0~99.0摩尔%)、JF-20(皂化度:98.0~99.0摩尔%)等。
[拉伸工序(S20)]
在此,对于由基材膜以及树脂层构成的层叠膜进行单轴拉伸。优选以达到超过5倍并且17倍以下的拉伸倍率的方式进行单轴拉伸。进一步优选以达到超过5倍并且8倍以下的拉伸倍率的方式进行单轴拉伸。拉伸倍率为5倍以下时,由聚乙烯醇类树脂构成的树脂层没有充分地取向,因此,作为结果,有时产生无法充分地提高偏振片层的偏振度的不良情况。另一方面,拉伸倍率超过17倍时,有可能容易产生拉伸时的层叠膜的破裂,同时拉伸膜的厚度变薄至必要以上,在之后工序中的加工性、操作性降低。拉伸工序(S20)中的拉伸处理并不限于一个阶段的拉伸,也能够以多个阶段进行。该情况下,第二阶段以后的拉伸处理也可以在拉伸工序(S20)中进行,但也可以与染色工序(S30)或交联工序(S40)中的处理同时进行。这样,以多个阶段进行拉伸的情况下,合并拉伸处理的整个阶段以达到超过5倍的拉伸倍率的方式进行拉伸处理。
本实施方式的拉伸工序(S20)中,能够实施相对于层叠膜的长度方向进行的纵向拉伸处理、相对于宽度方向进行拉伸的横向拉伸处理等。作为纵向拉伸方式,可以列举出辊间拉伸方法、压缩拉伸方法等,作为横向拉伸方式,可以列举拉幅机法等。
另外,拉伸处理可以采用湿式拉伸方法和干式拉伸方法中的任一种,在能够从广泛范围中选择拉伸层叠膜时的温度的方面,优选使用干式拉伸方法。
[染色工序(S30)]
在此,用二色性色素将进行拉伸后的层叠膜的树脂层染色。作为二色性色素,例如可以列举碘和有机染料等。作为有机染料,例如,可以使用红BR、红LR、红R、粉LB、品红BL、波尔多红GS、天蓝LG、柠檬黄、蓝BR、蓝2R、深蓝RY、绿LG、紫LB、紫B、黑H、黑B、黑GSP、黄3G、黄R、橙LR、橙3R、深红GL、深红KGL、刚果红、宝石紫BK、活性蓝G、活性蓝GL、活性橙GL、直接天蓝、直接耐晒橙S、耐晒黑等。这些二色性物质可以为一种,也可以并用二种以上。
染色工序例如通过在含有上述二色性色素的溶液(染色溶液)中浸渍整个层叠膜来进行。作为染色溶液,可以使用将上述二色性色素溶解在溶剂中而成的溶液。作为染色溶液的溶剂,通常使用水,也可以进一步添加与水具有相溶性的有机溶剂。作为二色性色素的浓度,优选为0.01~10重量%,更优选为0.02~7重量%,特别优选为0.025~5重量%。
在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提高染色效率,因此,优选进一步添加碘化物。作为该碘化物,例如,可以列举:碘化钾、碘化锂、碘化钠、碘化锌、碘化铝、碘化铅、碘化铜、碘化钡、碘化钙、碘化锡、碘化钛等。这些碘化物的添加比例,在染色溶液中优选为0.01~20重量%。碘化物中,优选添加碘化钾。添加碘化钾的情况下,碘与碘化钾的比例以重量比计优选在1∶5~1∶10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1∶6~1∶80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在1∶7~1∶70的范围内。
层叠膜在染色溶液中的浸渍时间,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优选为15秒~15分钟的范围,更优选30秒~3分钟。另外,染色溶液的温度优选为10~60℃的范围,更优选为20~40℃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染色处理也可以与拉伸工序同时进行,但为了使聚乙烯醇类树脂所吸附的二色性色素能够良好地取向,优选在对未拉伸膜实施拉伸工序后进行。此时,可以仅将预先以目标倍率进行拉伸后的膜简单染色,也可以将预先以低倍率进行拉伸后的膜在染色中再次拉伸且总体上达到目标倍率的方法。另外,在之后的交联处理中进一步拉伸的情况下,在此也可以停留在低倍率的拉伸。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交联处理后为了达到目标倍率而调节地进行调整。
[交联工序(S40)]
在染色工序(S30)后接着进行交联工序(S40)。交联工序,例如可以通过在含有交联剂的溶液(交联溶液)中浸渍经过染色工序(S30)而得的层叠膜来进行。作为交联剂,能够使用以往公知的物质。例如,可以列举:硼酸、硼砂等硼化合物、乙二醛、戊二醛等。它们可以为一种,也可以并用二种以上。
作为交联溶液,可以使用将交联剂溶解在溶剂中而成的溶液。作为溶剂,例如可以使用水,还可以含有与水具有相溶性的有机溶剂。交联溶液中的交联剂的浓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1~20重量%的范围,更优选为6~15重量%。
在交联溶液中可以添加碘化物。通过添加碘化物,能够使树脂层的面内的偏振特性更加均匀化。作为碘化物,例如,可以列举:碘化钾、碘化锂、碘化钠、碘化锌、碘化铝、碘化铅、碘化铜、碘化钡、碘化钙、碘化锡、碘化钛。碘化物的含量为0.05~15重量%、更优选为0.5~8重量%。
层叠膜在交联溶液中的浸渍时间,通常优选为15秒~20分钟,更优选为30秒~15分钟。另外,交联溶液的温度优选在10~90℃的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是,交联工序通过在染色溶液中配合交联剂,能够与染色工序同时进行。另外,也可以仅使预先以目标倍率进行拉伸后的膜进行交联,也可以使交联处理与拉伸处理同时进行。通过将预先在拉伸工序中以低倍率进行拉伸后的拉伸膜在交联处理中再次拉伸,可以在总体上达到目标倍率。
优选在交联工序之后进行清洗工序。作为清洗工序,可以实施水清洗处理。水清洗处理,通常可以通过在离子交换水、蒸馏水等纯水中浸渍拉伸膜来进行。水清洗温度通常为3~50℃、优选为4~20℃的范围。浸渍时间通常为2~300秒、优选为3~240秒。
清洗工序可以使利用碘化物溶液的清洗处理与水清洗处理组合,也可以使用适当地配合有甲醇、乙醇、异丙醇、丁醇、丙醇等液体醇的溶液。通过经过以上的工序,从而树脂层具有作为偏振片的功能。本说明书中,将具有作为偏振片的功能的树脂层称为偏振片层。
[贴合前除去工序(S50)]
贴合前除去工序(S50)中的层叠膜的切断,优选为能够对辊等长的材料连续地进行处理的方法。作为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通常可以优选使用被称为切条剪切的方法等。
作为切条剪切的例子,例如可以列举:使用被称为激光刀的剃刀的方法。在使用相同的激光刀的方法中,特别具有:在没有设置备用导槽的情况下在空中切开的中空切割法、在切有槽的辊上装入刀来作为备用导槽而使切开的蛇行稳定的槽辊法等。此外,可以使用:使用2片被称为切刀的圆形的刀,在配合膜的搬运而使其旋转的同时,利用上刀对下刀接压,从而切开的方法;将被称为切刀和刻刀的刀向淬火轧辊等推压而切开的方法;另外将2片切刀组合而像剪刀那样在剪切的同时切开的方法等。其中,优选使用:能够简单地改变膜的切开位置、并且容易稳定地移动的方法即“使用激光刀的槽辊法”等。
该贴合前除去工序(S50)不需要大规模的装置,因此,直接插入其他任意的工序的路线中而加以实施是有效的。例如,在刚进行交联工序(S40)后,设置切条机等端部除去装置,因此,在除去端部(第1端部)后,也可以直接投入干燥工序中。另外,同样地也可以设置在刚进行干燥工序后等。当然,仅切开工序也可以作为其他独立的工序而存在,作为这样的独立工序的例子,例如,可以列举:设置进行辊的重卷等的卷绕机等切条机的工序等。但是,通常,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这些工序优选在一个生产线内连续进行,优选为交联工序(S40)、贴合前除去工序(S50)、贴合工序(S60)依次连续进行的设备。另外,优选在贴合前除去工序之间或之后均具有偏振片的干燥工序、或者在贴合前除去工序前后均具有偏振片的干燥工序。作为干燥工序,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例如自然干燥、送风干燥、加热干燥)。例如,加热干燥时的干燥温度通常为20~95℃,干燥时间通常为约1~15分钟。
没有除去端部(第1端部)的膜,作为在保护膜的贴合时产生不良情况的主原因,可以列举:由于在交联工序(S40)中产生的端部的波浪卷曲、翘曲、折痕等而产生的急剧的厚度差,由于在具有这样的厚度差的部分滞留胶粘剂而引起的不良情况(例如,由该滞留的干燥不良引起的偏振片的蓝变劣化)较多。另外,在具有在层叠工序(S10)中不形成树脂层的区域(第3端部)并且在拉伸工序(S20)之前或之后没有除去这样的区域(第3端部)的情况下,拉伸工序(S20)中的端部歪曲和波浪卷曲、以及涂布部与未涂布部的高低平面差异本身进一步助长贴合时的不良情况。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在贴合前除去工序(S50)中,除去不形成树脂层的第3端部是理所当然的,优选通过从第3端部的稍微内侧开始除去,从而除去厚度极端不同的部分。当然,在厚度直到端部一直比较恒定而不需要除去端部的情况下,也可以除去而使第1端部与第3端部一致。
对于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染色前除去工序(S25),也可以通过与上述的贴合前除去工序(S50)同样的方法进行。
[贴合工序(S60)]
在此,在与偏振片层的基材膜一侧的面相反侧的面贴合保护膜,得到偏振板。作为贴合保护膜的方法,可以列举:用粘合剂将偏振片层与保护膜贴合的方法、用胶粘剂将偏振片层面与保护膜贴合的方法。
(保护膜)
作为在贴合工序(S50)中使用的保护膜,可以是不具有光学功能的单一的保护膜,也可以是兼具有相位差膜和亮度提高膜这样的光学功能的保护膜。作为保护膜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环状聚烯烃类树脂膜、由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基纤维素这样的树脂构成的乙酸纤维素类树脂膜、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这样的树脂构成的聚酯类树脂膜、聚碳酸酯类树脂膜、丙烯酸类树脂膜、聚丙烯类树脂膜等在本领域中一直以来广泛使用的膜。
作为环状聚烯烃类树脂,可以优选使用适当的市售品、例如可优选使用Topas(注册商标)(Ticona公司制)、ARTON(注册商标)(JSR株式会社制)、ゼオノァ(ZEONOR)(注册商标)(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ZEONEX(注册商标)(ZEONEX)(日本ZEON株式会社制)、APEL(注册商标)(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将这样的环状聚烯烃类树脂制膜而形成膜时,可适当使用溶剂流延法、熔融挤出法等公知的方法。另外,也可以使用艾斯米纳(ェスジ一ナ)(注册商标)(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SCA40(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ZEONOR(注册商标)膜(株式会社OPTES制)等预先制膜而成的环状聚烯烃类树脂制膜的市售品。
环状聚烯烃类树脂膜可以是进行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而成的膜。通过拉伸,能够对环状聚烯烃类树脂膜赋予任意的相位差值。拉伸通常在将膜辊开卷的同时连续地进行,在加热炉中向辊的前进方向、与该前进方向垂直的方向、或者这两个方向拉伸。加热炉的温度,通常为环状聚烯烃类树脂的玻璃化温度附近至玻璃化温度+100℃的范围。对于拉伸的倍率,每一个方向上通常为1.1~6倍、优选为1.1~3.5倍。
环状聚烯烃类树脂膜,通常表面活性劣化,因此,优选对与偏振片层粘接的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火焰(火炎)处理、皂化处理等表面处理。其中,优选能够比较容易实施的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
作为乙酸纤维素类树脂膜,可以优选使用适当的市售品、例如FUJITAC(注册商标)TD80(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FUJITAC(注册商标)TD80UF(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FUJITAC(注册商标)TD80UZ(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FUJITAC(注册商标)TD40UZ(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KC8UX2M(Konica Minolta Opto株式会社制)、KC4UY(Konica MinoltaOpto株式会社制)。
在乙酸纤维素类树脂膜的表面,为了改良视角特性,可以形成液晶层等。另外,为了赋予相位差,可以对乙酸纤维素类树脂膜进行拉伸。乙酸纤维素类树脂膜,为了提高与偏振膜的胶粘性,通常实施皂化处理。作为皂化处理,可以采用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这样的碱的水溶液中浸渍的方法。
在如上所述的保护膜的表面,也可以形成硬涂层、防眩层、防反射层等光学层。在保护膜表面形成这些光学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
保护膜的厚度从薄型化的要求出发,越薄越优选,优选为88μm以下,更优选为48μm以下。过薄时,强度降低,加工性变差,因此,优选为5μm以上。
(粘合剂)
用于保护膜与偏振片层的贴合的粘合剂,通常由以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硅酮类树脂等作为基础聚合物、并在其中加入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等交联剂而成的组合物构成。另外,也可以形成含有微粒而显示出光散射性的粘合剂层。
粘合剂层的厚度优选为1~40μm,在不损害加工性、耐久性的特性的范围内,优选薄薄地涂布,更优选为3~25μm。如果为3~25μm,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并且在确保偏振膜的尺寸变化的方面,也是适合的厚度。粘合剂层低于1μm时,粘合性降低,超过40μm时,容易产生粘合剂溢出等不良情况。
在利用粘合剂将保护膜贴合于偏振片层的方法中,可以在保护膜面设置粘合剂层后,贴合于偏振片层,也可以在偏振片层面设置粘合剂层后,在其上贴合保护膜。
粘合剂层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在保护膜面、或者偏振片层面涂布含有以上述基础聚合物为主的各成分的溶液,进行干燥,形成粘合剂层,然后将保护膜与偏振片层贴合,也可以在间隔件上形成粘合剂层,然后转印到保护膜面或者偏振片层面而进行层叠。另外,在保护膜或者偏振片层面形成粘合剂层时,根据需要,也可以对保护膜或偏振片层面、或者粘合剂的一面或两面实施密合处理、例如电晕处理等。
(胶粘剂)
用于保护膜与偏振片层的贴合的胶粘剂,例如可以列举:使用聚乙烯醇类树脂水溶液、水系二液型氨基甲酸酯系乳液胶粘剂等的水系胶粘剂。在使用通过皂化处理等进行亲水化处理而得的乙酸纤维素系膜来作为保护膜的情况下,优选使用聚乙烯醇类树脂水溶液作为与偏振片层的贴合用的水系胶粘剂。在作为胶粘剂使用的聚乙烯醇类树脂中,除了将作为乙酸乙烯酯的自聚体的聚乙酸乙烯酯进行皂化处理而得到的乙烯醇均聚物之外,具有:将乙酸乙烯酯和能够与其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进行皂化处理而得到的乙烯醇系共聚物、进一步将它们的羟基部分地改性而得的改性聚乙烯醇系聚合物等。在水系胶粘剂中可以添加多元醛、水溶性环氧化合物、三聚氰胺系化合物、氧化锆化合物、锌化合物等作为添加剂。在使用这样的水系胶粘剂的情况下,由此得到的胶粘剂层通常为1μm以下。
使用水系胶粘剂将偏振片层与保护膜贴合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在偏振片层和/或保护膜的表面均匀地涂布胶粘剂,在涂布面重叠另一个膜,利用辊等进行贴合、干燥的方法等。通常,胶粘剂在其制备后,在15~40℃的温度下涂布,贴合温度通常为15~30℃的范围。
使用水系胶粘剂的情况下,在贴合偏振片层与保护膜后,为了除去水系胶粘剂中包含的水,可使层叠膜干燥。干燥炉的温度优选为30~90℃。低于30℃时,存在偏振片层面与保护膜面容易剥离的趋势。90℃以上时,由于热而有可能使光学性能劣化。干燥时间可以设为10~1000秒,特别是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60~750秒、进一步优选150~600秒。
在干燥后,可以进一步在室温或比其略高的温度、例如约20~45℃左右的温度下养护约12~600小时。养护时的温度通常设定得比干燥时采用的温度低。
另外,作为贴合偏振片层与保护膜时的胶粘剂,也可以使用光固化性胶粘剂。在此所谓的光固化性胶粘剂是通过照射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而固化的胶粘剂,例如可以列举:包含聚合性化合物以及光聚合引发剂的胶粘剂、包含光反应性树脂的胶粘剂、包含粘结剂树脂以及光反应性交联剂的胶粘剂等。作为上述聚合性化合物,可以列举:光固化性环氧类单体、光固化性丙烯酸类单体、光固化性氨基甲酸酯类单体等光聚合性单体、来自这些单体的低聚物等。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含有照射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而产生中性自由基、阴离子自由基、阳离子自由基这样的活性种的物质的光聚合引发剂。作为包含聚合性化合物以及光聚合引发剂的光固化性胶粘剂,优选为包含光固化性环氧类单体以及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胶粘剂。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对于不除去端部(第1端部)的膜,作为在保护膜的贴合时产生的不良情况,可以列举由折痕或褶皱而引起的胶粘剂的部分滞留,在使用光固化性胶粘剂的情况下,如果加热该滞留部分,则该部分有可能发生黄变劣化,从避免该黄变劣化的观点出发,除去第1端部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有效的。
作为用光固化性胶粘剂贴合偏振片层与保护膜的方法,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列举:通过流延法、绕线棒涂布法、凹版涂布法、逗号涂布法、刮刀法、模涂法、浸渍涂布法、喷雾法等在偏振片层和/或保护膜的粘接面涂布胶粘剂、使两者重合的方法。流延法是在将被涂布物即偏振膜或保护膜沿大致垂直方向、大致水平方向、或两者之间的倾斜方向移动的同时,在其表面使胶粘剂流下并扩散的方法。
在偏振片层或保护膜的表面涂布胶粘剂后,通过利用夹辊等将偏振膜以及保护膜隔着胶粘剂涂布面进行夹持并贴合,从而进行胶粘。另外,也可以优选使用如下方法:在使偏振片层与保护膜一部分重合的状态下在偏振片层与保护膜之间滴加胶粘剂后,将该层叠膜用辊等加压,使其均匀地扩展。该情况下,作为辊的材质,可以使用金属、橡胶等。另外也优选采用如下方法:在偏振片层与保护膜之间滴加胶粘剂后,使该层叠膜通过辊与辊之间,进行加压,扩展。该情况下,这些辊可以为相同的材质,也可以为不同的材质。使用上述夹辊等进行贴合后的胶粘剂层的、干燥或固化前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下且0.01μm以上。
在偏振片层和/或保护膜的粘接表面,为了使胶粘性提高,可以适当实施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紫外线照射处理、火焰(火炎)处理、皂化处理等表面处理。作为皂化处理,可以列举: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这样的碱的水溶液中浸渍的方法。
在使用光固化性树脂作为胶粘剂的情况下,将偏振膜与保护膜接合后,通过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光固化性胶粘剂固化。活性能量射线的光源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在波长400nm以下具有发光分布的活性能量射线,具体而言,优选使用低压汞灯、中压汞灯、高压汞灯、超高压汞灯、化学灯、黑光灯、微波激发汞灯、金属卤化物灯等。
对光固化性胶粘剂的光照射强度,根据光固化性胶粘剂的组成适当确定,没有特别限定,对聚合引发剂的活性化有效的波长区域的照射强度优选为0.1~6000mW/cm2。在照射强度为0.1mW/cm2以上的情况下,反应时间没有变得过长,在6000mW/cm2以下的情况下,产生由从光源辐射的热以及光固化性胶粘剂的固化时的发热引起的环氧树脂的黄变、偏振膜的劣化的可能少。对光固化性胶粘剂的光照射时间,根据使其固化的光固化性胶粘剂而进行应用,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按照使作为上述的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的乘积表示的累积光量达到10~10000mJ/cm2的方式进行设定。在对光固化性胶粘剂的累积光量为10mJ/cm2以上的情况下,产生足够量的来自聚合引发剂的活性种,从而能够使固化反应更可靠地进行,在为10000mJ/cm2以下的情况下,照射时间没有变得过长,能够保持良好的生产率。需要说明的是,活性能量射线照射后的胶粘剂层的厚度,通常为约0.001~5μm左右,优选为0.01μm以上且2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μm以上且1μm以下。
在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使光固化性胶粘剂固化的情况下,优选在偏振膜的偏振度、透射率、色相、以及保护膜的透明性等偏振板各功能不会降低的条件下进行固化。
[剥离工序(S70)]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在将保护膜贴合于偏振片层的贴合工序(S60)之后,可以进行基材膜的剥离工序(S70)。基材膜的剥离工序(S70)中,将基材膜从层叠膜中剥离。基材膜的剥离方法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通过与通常的在带有粘合剂的偏振板中进行的剥离膜的剥离工序相同的方法来剥离。可以在贴合工序(S60)之后直接立刻剥离,也可以在一次卷绕成辊状后,另外设置剥离工序而进行剥离。
实施例
[实施例1]
(1)基材膜的制作
通过使用了多层挤出成形机的共挤出成形,制作在由含有约5重量%的乙烯单元的丙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住友NOBLEN W151”、熔点Tm=138℃)构成的树脂层的两侧配置有由丙烯的自聚体即均聚丙烯(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住友NOBLEN FLX80E4”、熔点Tm=163℃)构成的树脂层而形成的3层结构的基材膜辊。所得到的基材膜辊的总厚度为100μm,各层的厚度比(FLX80E4/W151/FLX80E4)为3/4/3。
(2)底涂层的形成
将聚乙烯醇粉末(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Z-200”、平均聚合度1100、平均皂化度99.5摩尔%)在95℃的热水中溶解,制备浓度3重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在所得到的水溶液中混合相对于聚乙烯醇粉末6重量份为5重量份的交联剂(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斯米来-兹来巾(スミレ一ズレジン)650”)。使用凹版涂布机,将所得到的混合水溶液在实施了电晕处理的上述基材膜辊的电晕处理面上连续地进行涂布,在80℃下使其干燥10分钟,由此形成厚度0.2μm的底涂层。对基材膜的相反侧也实施该作业,制作在两面设置有底涂层的由“底涂层/基材膜/底涂层”的构成构成的膜。
(3)树脂层形成工序
将聚乙烯醇粉末(KURARAY株式会社制“PVA124”、平均聚合度2400、平均皂化度98.0~99.0摩尔%)在95℃的热水中溶解,制备浓度8重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使用逗号涂布机,将所得到的水溶液在基材膜的一个底涂层上连续地涂布,在80℃下使其干燥5分钟,由此,制作由基材膜/底涂层/聚乙烯醇类树脂层构成的3层结构的层叠膜辊。由聚乙烯醇类树脂构成的树脂层的厚度为10.6μm。在此,在基材膜的相反侧的底涂层也实施相同的作业,制作在两面设置有由聚乙烯醇类树脂构成的树脂层的、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层/底涂层/基材膜/底涂层/聚乙烯醇类树脂层”的构成构成的层叠膜。在此,聚乙烯醇水溶液没有在距基材膜的端部1cm的两端的区域(第3端部)中涂布。
(4)染色前除去工序以及拉伸工序
在距端部2cm的位置处切割上述层叠膜辊的两端部(第2端部),连续地除去未涂布部分后(染色前除去工序),在辊间的空隙中用拉伸装置在160℃的拉伸温度下沿纵向进行自由端单轴拉伸至5.8倍,得到层叠膜辊。所得到的层叠膜辊的厚度为55.2μm,聚乙烯醇类树脂层的厚度为5.1μm。
(5)染色工序、交联工序、贴合前除去工序
关于拉伸后的层叠膜辊,按以下顺序进行染色工序以及交联工序。首先,将层叠膜在30℃的含有碘和碘化钾的水溶液即30℃的染色溶液中浸渍达到约150秒的滞留时间,进行聚乙烯醇类树脂层的染色(染色工序),接着,用10℃的纯水冲洗余量的碘液。接着,在含有硼酸和碘化钾的水溶液即72℃的交联溶液中浸渍达到约600秒的滞留时间(交联工序)。之后,用10℃的纯水清洗4秒后,将该膜的两端部在距端部分别1.5cm的各位置切开,除去两端部的卷曲部分(第1端部)(贴合前除去工序)。最后,在80℃下干燥300秒,得到层叠膜辊。
(6)贴合工序
使用经过贴合前除去工序后的层叠膜辊,按以下顺序制作偏振板。首先,将聚乙烯醇粉末(株式会社KURARAY制“KL-318”、平均聚合度1800)在95℃的热水中溶解,制备浓度3重量%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在所得到的水溶液中混合相对于聚乙烯醇粉末2重量份为1重量份的交联剂(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斯米来-兹来巾650”),形成胶粘剂溶液。
接着,在所得到的层叠膜辊的两面存在的聚乙烯醇类树脂层上涂布上述胶粘剂溶液,然后从两面贴合由三乙酰纤维素(TAC)构成的保护膜(Konica Minolta Opto株式会社制“KC4UY”),得到由保护膜/胶粘剂层/偏振片层/底涂层/基材膜/底涂层/偏振片层/胶粘剂层/保护膜这9层构成的偏振板辊。所得到的偏振板不具有在偏振片端部的折痕或褶皱、蓝变这样的不良情况,而是形成直至偏振片的端部均良好地进行胶粘的良好状态。
[实施例2]
作为基材,使用的是将1,4-环己烷二甲醇、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的3种单体共聚而成的聚酯基材。基材膜的厚度为70μm。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设置底涂层以及聚乙烯醇类树脂层,制作由“聚乙烯醇类树脂层/底涂层/基材膜/底涂层/聚乙烯醇类树脂层”的构成构成的层叠膜(层叠工序)。底涂层的厚度为0.2μm,聚乙烯醇类树脂层的厚度为10.4μm。在此,聚乙烯醇水溶液没有在距基材膜的端部1cm的两端的区域(第3端部)中涂布。
除去距上述层叠膜辊的端部2cm的两端的区域(第2端部)(染色前除去工序)后,在辊间的空隙中用拉伸装置在110℃的拉伸温度下沿纵向进行自由端单轴拉伸至4.0倍(拉伸工序),得到层叠膜辊。所得到的层叠膜辊的厚度为40.5μm,聚乙烯醇类树脂层的厚度为5.2μm。
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对所得到的层叠膜进行染色工序,清洗,接着,通过切开而连续地除去距层叠膜的端部2cm的两端的区域(第1端部)(贴合前除去工序)。之后,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干燥,得到层叠膜。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在所得到的层叠膜的两面贴合保护膜(贴合工序),得到由保护膜/胶粘剂层/偏振片层/底涂层/基材膜/底涂层/偏振片层/胶粘剂层/保护膜这9层构成的偏振板辊。所得到的偏振板没有在偏振片端部的折痕或褶皱、蓝变这样的不良情况,而是形成直至偏振片的端部均良好地进行胶粘的良好状态。
[实施例3]
使用与实施例2相同的层叠膜辊,在拉伸前没有除去两端部(没有进行染色前除去工序)而使用。在辊间的空隙中用拉伸装置在110℃的拉伸温度下沿纵向进行自由端单轴拉伸至4.0倍(拉伸工序),得到纵向拉伸后的层叠膜辊。由于拉伸倍率低,因此,没有特别产生破裂等不良情况,因而,能够直接卷绕。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对所得到的层叠膜进行染色工序,清洗,接着,通过切开而连续地除去距层叠膜的端部2cm的两端的区域(第1端部)(贴合前除去工序)。
之后,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干燥,得到层叠膜。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在所得到的层叠膜的两面贴合保护膜(贴合工序),得到由保护膜/胶粘剂层/偏振片层/底涂层/基材膜/底涂层/偏振片层/胶粘剂层/保护膜这9层构成的偏振板辊。所得到的偏振板没有在偏振片端部的折痕或褶皱、蓝变这样的不良情况,而是形成直至偏振片的端部均良好地进行胶粘的良好状态。
[比较例1]
除了不进行贴合前除去工序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操作,得到由保护膜/胶粘剂层/偏振片层/底涂层/基材膜/底涂层/偏振片层/胶粘剂层/保护膜这9层构成的偏振板辊。在所得到的偏振板辊中,在从端部产生的膜屑的咬入部中滞留胶粘剂,产生若干的蓝变,另外,由于在交联槽中部分地发生的端部变形,因此也产生褶皱。
[比较例2]
除了不进行贴合前除去工序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操作,得到由保护膜/胶粘剂层/偏振片层/底涂层/基材膜/底涂层/偏振片层/胶粘剂层/保护膜这9层构成的偏振板辊。在所得到的偏振板辊中,在从端部产生的膜屑的咬入部中滞留胶粘剂,产生若干的蓝变,另外,由于在交联槽中部分地发生的端部变形,因此也产生褶皱。
[比较例3]
除了不进行交联前除去工序以外,与比较例2同样操作,得到由保护膜/胶粘剂层/偏振片层/底涂层/基材膜/底涂层/偏振片层/胶粘剂层/保护膜这9层构成的偏振板辊。在所得到的偏振板辊中,在涂布部/未涂布部(第3端部)的边界的高低表面差处滞留胶粘剂,从而产生大量蓝变,另外由于在拉伸时产生的未涂布部的带状的变形,因此产生了大量褶皱和折痕。
表1总结了实施例1~3、比较例1~3的各制造方法的概要以及贴合后的端部的状态。
[表1]
Figure BDA00001948750800241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偏振板,能够有效适用于以液晶显示装置为主的各种显示装置。
符号说明
11、21、31:基材膜、
12a、22a、32a:树脂层、
12b、22b、32b:偏振片层、
13、23、33:第1端部、
34:第2端部、
21a、31a:第3端部。

Claims (5)

1.一种偏振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偏振板具有偏振片层和保护膜,所述偏振板的制造方法依次具有:
层叠工序,在基材膜的至少一个面形成聚乙烯醇类树脂层,得到层叠膜;
拉伸工序,对所述层叠膜进行单轴拉伸;
染色工序,用二色性色素将进行所述单轴拉伸后的所述层叠膜的所述聚乙烯醇类树脂层染色;
交联工序,将进行所述染色后的所述层叠膜的所述聚乙烯醇类树脂层浸渍在含有交联剂的溶液中而进行交联,形成偏振片层;
贴合前除去工序,从进行所述交联后的所述层叠膜中切割除去宽度方向的两个第1端部;和
贴合工序,在除去第1端部后的所述层叠膜中的所述偏振片层的、与所述基材膜一侧的面相反侧的面贴合保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层叠工序之后并且在所述染色工序之前,具有从所述层叠膜中切割除去宽度方向的两个第2端部的染色前除去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层叠工序中,在所述基材膜的宽度方向的两个端部设置不形成所述聚乙烯醇类树脂层的第3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交联工序之后并且在所述贴合前除去工序之前,具有使所述偏振片层干燥的干燥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贴合前除去工序之后并且在所述贴合工序之前,具有使所述偏振片层干燥的干燥工序。
CN201280000603.0A 2012-01-30 2012-01-30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33482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51973 WO2013114532A1 (ja) 2012-01-30 2012-01-30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48271A true CN103348271A (zh) 2013-10-09
CN103348271B CN103348271B (zh) 2016-03-09

Family

ID=47692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0603.0A Active CN103348271B (zh) 2012-01-30 2012-01-30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39860B2 (zh)
JP (1) JP5124704B1 (zh)
KR (2) KR20140091115A (zh)
CN (1) CN103348271B (zh)
TW (1) TWI510302B (zh)
WO (1) WO2013114532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6172A (zh) * 2014-07-30 2014-11-26 张宝庆 一种多层结构偏光片专用pva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39005A (zh) * 2014-12-26 2016-07-0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CN106802442A (zh) * 2015-11-26 2017-06-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7436459A (zh) * 2016-05-26 2017-12-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9719929A (zh) * 2014-02-26 2019-05-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CN109917506A (zh) * 2014-03-04 2019-06-21 株式会社可乐丽 偏振膜
CN112068236A (zh) * 2020-09-16 2020-1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片结构、模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72106B2 (ja) * 2012-08-28 2016-08-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860449B2 (ja) 2013-11-14 2016-02-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および偏光膜の製造方法
JP5860448B2 (ja) * 2013-11-14 2016-02-1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および偏光膜の製造方法
JP6249820B2 (ja) * 2014-02-27 2017-12-2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
JP6684630B2 (ja) * 2016-03-31 2020-04-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19045845A (ja) * 2017-09-01 2019-03-2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複合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2580A (zh) * 2001-10-16 2003-04-2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025456A (zh) * 2006-02-24 2007-08-2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镜的制造方法、偏振镜、偏振片、光学薄膜、图像显示装置及清洗装置
JP2011186085A (ja) * 2010-03-05 2011-09-22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201202029A (en) * 2010-03-31 2012-01-16 Sumitomo Chemical Co Method for making a laminated film, method for making a polarizing laminated film,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polarizing plat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9523A (en) 1984-11-30 1987-04-21 American Hoechst Corporation Production of iodine stainable polyester polarizer film
JP2825157B2 (ja) 1988-03-22 1998-11-18 ジェイエスアール株式会社 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881751B2 (ja) 1989-03-10 1999-04-12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メッキ用組成物およびメッキ物
JP2712643B2 (ja) 1989-10-06 1998-02-16 日本合成ゴム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成形品
JPH0531424A (ja) 1991-07-26 1993-02-09 Kanzaki Paper Mfg Co Ltd 塗工装置
JPH07171459A (ja) 1993-12-21 1995-07-11 Ricoh Co Ltd 塗工装置
JPH0884953A (ja) 1994-09-15 1996-04-02 Ricoh Co Ltd バー塗工装置
US6171426B1 (en) 1998-06-26 2001-01-09 Mcneill-Ppc, Inc. Method of making a coated tampon applicator
JP4279944B2 (ja) 1999-06-01 2009-06-17 株式会社サンリッツ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4701555B2 (ja) 2001-08-01 2011-06-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4239215B2 (ja) * 2003-07-15 2009-03-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バー塗布方法及び装置
JP2005111669A (ja) 2003-10-02 2005-04-28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ポリマー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US20080192345A1 (en) 2005-03-10 2008-08-14 Noriaki Mochizuki Iodine Polarizing Film, a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a Polarizing Plate Using the Same
KR20070076654A (ko) * 2006-01-19 2007-07-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편광판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
JP2009098653A (ja) 2007-09-27 2009-05-07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093074A (ja) 2007-10-11 2009-04-30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058953B2 (ja) 2007-12-06 2012-10-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ロール原反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2580A (zh) * 2001-10-16 2003-04-2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1025456A (zh) * 2006-02-24 2007-08-2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振镜的制造方法、偏振镜、偏振片、光学薄膜、图像显示装置及清洗装置
JP2011186085A (ja) * 2010-03-05 2011-09-22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TW201202029A (en) * 2010-03-31 2012-01-16 Sumitomo Chemical Co Method for making a laminated film, method for making a polarizing laminated film, and method for making a polarizing plate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9929A (zh) * 2014-02-26 2019-05-0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拉伸膜的制造方法
CN109917506A (zh) * 2014-03-04 2019-06-21 株式会社可乐丽 偏振膜
CN104166172A (zh) * 2014-07-30 2014-11-26 张宝庆 一种多层结构偏光片专用pva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39005A (zh) * 2014-12-26 2016-07-0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CN105739005B (zh) * 2014-12-26 2020-10-1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CN106802442A (zh) * 2015-11-26 2017-06-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7436459A (zh) * 2016-05-26 2017-12-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2068236A (zh) * 2020-09-16 2020-1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片结构、模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068236B (zh) * 2020-09-16 2022-09-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片结构、模组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091115A (ko) 2014-07-21
TW201330938A (zh) 2013-08-01
JP5124704B1 (ja) 2013-01-23
CN103348271B (zh) 2016-03-09
US9039860B2 (en) 2015-05-26
KR101811489B1 (ko) 2018-01-25
JPWO2013114532A1 (ja) 2015-05-11
TWI510302B (zh) 2015-12-01
WO2013114532A1 (ja) 2013-08-08
KR20140109382A (ko) 2014-09-15
US20130192747A1 (en) 201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48271B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KR101426633B1 (ko) 적층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편광성 적층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JP6339621B2 (ja)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04081232B (zh) 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及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JP6133792B2 (ja)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154099B2 (ja)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6022894B2 (ja)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WO2012077824A1 (ja)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06019419B (zh) 层叠膜、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JP5996516B2 (ja) 偏光子及びそれを含む偏光板
CN106687834B (zh) 偏振性层叠膜的制造方法及带保护膜的拉伸膜
CN101793992A (zh) 层叠薄膜的制造方法
JP6174298B2 (ja)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積層フィルム
CN106062595A (zh) 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JP5514700B2 (ja)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16170438A (ja) 偏光性積層フィルムおよび積層フィル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