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3505B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3505B
CN106573505B CN201580042626.1A CN201580042626A CN106573505B CN 106573505 B CN106573505 B CN 106573505B CN 201580042626 A CN201580042626 A CN 201580042626A CN 106573505 B CN106573505 B CN 1065735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circumferential
translot
land portion
l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426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73505A (zh
Inventor
西野智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ham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ham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6573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35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73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35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1Tread patterns in which the raised area of the pattern consists only of isolated elements, e.g. bl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69Tie bars for linking block elements and bridging the gro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76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 B60C11/1384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with chamfered block cor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76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 B60C11/1392Three dimensional block surfaces departing from the enveloping tread contour with chamfered block ed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46Circumferential grooves with zigzag sha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48Narrow grooves, i.e. having a width of less than 4 m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7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 B60C2011/0369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with varying depth of the gro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72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with particular inclination ang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74Slant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about 5 to 35 degr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inusoidal or zigzag at the tread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2011/129Sipe density, i.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ipes within the patter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该充气轮胎(1)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至少四条周向主槽(21、22);以及包括由这些周向主槽(21、22)区划而成的中央陆部(31)、一对第二陆部(32、32)以及一对胎肩陆部(33、33)的至少五列陆部(31~33)。另外,至少一列第二陆部(32)具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贯通第二陆部(32)的多个横槽(421、422);以及由多个横槽(421、422)区划而成的多个块(321、322)。另外,多个块(321、322)分别具有在轮胎周向上贯通块(321、322)的一条周向细槽(323、324)。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够提高雪地性能及偏磨损性能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充气轮胎中,通过采用块状花纹来提高牵引性,从而改善轮胎的雪地性能。
作为采用该结构的以往的充气轮胎,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6774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采用该块状花纹的结构中,也存在应抑制块的偏磨损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雪地性能及偏磨损性能的充气轮胎。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至少四条周向主槽;以及包括由所述周向主槽区划而成的中央陆部、一对第二陆部以及一对胎肩陆部的至少五列陆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列所述第二陆部具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二陆部的多个横槽(日文:ラグ溝);以及由所述多个横槽区划而成的多个块,且所述多个块分别具有在轮胎周向上贯通所述块的一条周向细槽。
发明的效果
在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第二陆部的块分别具有在轮胎周向上贯通块的一条周向细槽,因此可缓和各块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刚性。由此,可降低轮胎接地时的块的接地面压,具有可抑制块的偏磨损的这一优点。另外,通过周向细槽,从而块的边缘成分增加,具有轮胎的雪地性能提高的这一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图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胎面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详细地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受本实施方式所限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中,包括维持发明的同一性并且可置换且有置换的显而易见性的要素。另外,本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多个变形例可以在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范围内任意地组合。
[充气轮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轮胎子午线方向的截面图。该图示出了轮胎径向的单侧区域的截面图。另外,该图示出了乘用车用子午线轮胎(英文:radialtire)来作为充气轮胎的一例。
在该图中,轮胎子午线方向的截面是指以包含轮胎旋转轴(省略图示)的平面切断了轮胎时的截面。另外,标号CL是指轮胎赤道面,即通过轮胎旋转轴方向上的轮胎的中心点且与轮胎旋转轴垂直的平面。另外,轮胎宽度方向是指与轮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轮胎径向是指与轮胎旋转轴垂直的方向。
该充气轮胎1具有以轮胎旋转轴为中心的环状构造,并具备:一对胎圈芯11、11、一对胎圈填胶12、12、胎体层13、带束层14、胎面橡胶15、一对胎侧橡胶16、16、以及一对轮辋缓冲橡胶17、17(参照图1)。
一对胎圈芯11、11是将多个胎圈丝束扎而成的环状部件,并构成左右的胎圈部的芯。一对胎圈填胶12、12分别配置于一对胎圈芯11、11的轮胎径向外周而构成胎圈部。
胎体层13具有包括一片胎体帘布层的单层构造或者将多片胎体帘布层层叠而成的多层构造,并且呈环状地架设于左右的胎圈芯11、11之间而构成轮胎的骨架。另外,胎体层13的两端部以包住胎圈芯11及胎圈填胶12的方式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翻卷并固定。另外,胎体层13的胎体帘布层通过将由钢或有机纤维材料(例如,芳香族聚酰胺、尼龙、聚酯、人造纤维等)构成的多个胎体帘线用帘线橡胶覆盖并进行轧制加工而构成,具有绝对值为80[deg]以上且95[deg]以下的胎体角度(胎体帘线的纤维方向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
带束层14通过层叠一对交叉带束141、142、及带束覆层(英文:belt cover)143而成,配置成覆绕于胎体层13的外周。一对交叉带束141、142通过将由钢或有机纤维材料构成的多个带束帘线用帘线橡胶覆盖并进行轧制加工而构成,具有绝对值为20[deg]以上且55[deg]以下的带束角度。另外,一对交叉带束141、142具有符号相互不同的带束角度(带束帘线的纤维方向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使带束帘线的纤维方向相互交叉地层叠(交叉层构造)。带束覆层143通过对用帘线橡胶覆盖的由钢或有机纤维材料构成的多个帘线进行轧制加工而构成,具有绝对值为0[deg]以上且10[deg]以下的带束角度。另外,带束覆层143配置成层叠于交叉带束141、142的轮胎径向外侧。
胎面橡胶15配置于胎体层13及带束层14的轮胎径向外周而构成轮胎的胎面部。一对胎侧橡胶16、16分别配置于胎体层13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而构成左右的胎侧部。一对轮辋缓冲橡胶17、17分别配置于左右的胎圈芯11、11及胎体层13的翻卷部的轮胎径向内侧,从而构成左右的胎圈部相对于轮辋凸缘的接触面。
[胎面花纹]
图2是示出图1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胎面的俯视图。该图示出了全季节用轮胎的胎面花纹。在该图中,轮胎周向是指绕轮胎旋转轴的方向。另外,标号T为轮胎接地端。
如图2所示,充气轮胎1在胎面部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多个周向主槽21、22、由这些周向主槽21、22区划出的多个陆部31~33、以及配置于这些陆部31~33的多个横槽41、421、422、43。
周向主槽是具有表示磨损末期的磨损指示(英文:wear indicator)的周向槽,一般具有5.0[mm]以上的槽宽及7.5[mm]以上的槽深。另外,横槽是指具有2.0[mm]以上的槽宽及3.0[mm]以上的槽深的横向槽(日文:横溝)。另外,后述的刀槽花纹是形成于陆部的切口,一般具有不足1.5[mm]的刀槽花纹宽度。
在将轮胎安装于规定轮辋并填充了规定内压的无负载状态下,槽宽作为槽开口部的左右的槽壁的距离的最大值而被测定。在陆部在边缘部具有缺口部和/或倒角部的结构中,在将槽长度方向设为法线方向的截面视下,以胎面踏面与槽壁的延长线的交点为基准,来测定槽宽。另外,在槽在轮胎周向上呈锯齿状或波状地延伸的结构中,以槽壁的振幅的中心线为基准,来测定槽宽。
在将轮胎安装于规定轮辋并填充了规定内压的无负载状态下,槽深作为从胎面踏面到槽底的距离的最大值而被测定。另外,在槽在槽底具有局部的凹凸部和/或刀槽花纹的结构中,将这些除外地来测定槽深。
规定轮辋是指JATMA所规定的“適用リム(适用轮辋)”、TRA所规定的“Design Rim(设计轮辋)”、或ETRTO所规定的“Measuring Rim(测量轮辋)”。另外,规定内压是指JATMA所规定的“最高空気圧(最高气压)”、TRA所规定的“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INFLATION PRESSURES(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载极限)”的最大值、或ETRTO所规定的“INFLATION PRESSURES(充气压力)”。另外,规定载荷是指JATMA所规定的“最大負荷能力(最大负载能力)”、TRA所规定的“TIRE LOAD LIMITS AT VARIOUS COLD INFLATIONPRESSURES(各种冷充气压力下的轮胎负载极限)”的最大值、或ETRTO所规定的“LOADCAPACITY(负载能力)”。不过,在JATMA中,在乘用车用轮胎的情况下,规定内压为气压180[kPa],规定载荷为最大负载能力的88[%]。
例如,在图2的结构中,四条周向主槽21、22配置成以轮胎赤道面CL上的点为中心呈点对称。另外,由四条周向主槽21、22区划出五列陆部31~33。另外,一个陆部31配置在轮胎赤道面CL上。
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配置五条以上的周向主槽(省略图示)。另外,周向主槽21、22也可以配置成以轮胎赤道面CL为中心呈左右不对称(省略图示)。另外,周向主槽也可以配置在轮胎赤道面CL上(省略图示)。因此,陆部31可以配置于从轮胎赤道面CL离开的位置。
另外,在图2的结构中,四条周向主槽21、22作为整体具有直线形状,左右的陆部31~33的边缘部向周向主槽21、22侧突出,由此各周向主槽21、22的槽壁朝向轮胎周向呈台阶状地变化。
但是,不限于此,周向主槽21、22也可以具有简单的直线形状,还可以具有在轮胎周向上弯折或弯曲并且延伸的锯齿形状或波状形状(省略图示)。
在此,将处于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外侧的左右的周向主槽22、22称为最外周向主槽。另外,以左右的最外周向主槽22、22为边界,来定义胎面部中央区域及胎面部胎肩区域。
另外,将由左右的最外周向主槽22、22区划出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左右的陆部33、33称为胎肩陆部。左右的胎肩陆部33、33分别配置在左右的轮胎接地端T、T上。另外,将由左右的最外周向主槽22、22区划出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左右的陆部32、32称为第二陆部。因此,第二陆部32与最外周向主槽22相邻。另外,将处于左右的第二陆部32、32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陆部31称为中央陆部。在图2的结构中,仅存在一列中央陆部31,但在具备五条以上的周向主槽的结构中,定义有多个中央陆部31。
另外,在图2的结构中,所有的陆部31~33分别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横槽41、421、422、43。另外,这些横槽41、421、422、43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贯通陆部31~33的开放构造,另外,在轮胎周向上以预定间隔排列。由此,所有的陆部31~33通过横槽41、421、422、43而在轮胎周向上被截断为多个块,成为块列。
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中央陆部31的横槽41或胎肩陆部33的横槽43具有其一方的端部在陆部31、33内终止的半封闭构造(省略图示)。在该情况下,陆部31、33成为在轮胎周向上连续的肋。
[中央陆部及第二陆部]
图3~图5是示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在这些图中,图3示出了中央陆部31及一方的第二陆部32的放大俯视图,图4示出了第二陆部32的放大俯视图。图5示出了沿着横槽421的第二陆部32的截面图。
如图3所示,在该充气轮胎1中,第二陆部32具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贯通第二陆部32的多个横槽421、422、以及由这些横槽421、422区划而成的多个块321、322。由此,第二陆部32成为块列。
例如,在图3的结构中,多个横槽421、422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贯通第二陆部32,并且具有在第二陆部32的左右的周向主槽21、22开口的开放构造。另外,第二陆部32具有两种横槽421、422,这些横槽421、422具有相互不同的倾斜角、槽形状以及槽宽。另外,这两种横槽421、422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配置,由此形成有具有相互不同的形状的两种块321、322。另外,这两种块321、322在轮胎周向上交替地配置。
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通过相互不同的三种以上的横槽在轮胎周向上排列,由此在轮胎周向上排列有三种以上的块(省略图示)。此时,优选的是,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块具有相互不同的形状。由此,可高效地遮断轮胎接地时的气柱共鸣音,降低车外噪音。
另外,在图3的结构中,横槽421、422与位于第二陆部32的轮胎赤道面CL侧的周向主槽21的交叉角θ1、θ2处于15[deg]以上且75[deg]以下的范围。另外,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一对横槽421、422相对于轮胎周向朝同一方向倾斜,并且具有相互不同的交叉角θ1、θ2。具体而言,一方的横槽421的交叉角θ1处于50[deg]≤θ1≤75[deg]的范围,另一方的横槽422的交叉角θ2处于15[deg]≤θ2≤40[deg]的范围。并且,一对横槽421、422的槽中心线的延长线在与第二陆部32相邻的中央陆部31的边缘部相互交叉。
横槽421、422相对于周向主槽21的交叉角θ1、θ2可通过横槽421、422的槽中心线的延长线与周向主槽21的槽中心线的交点来测定。
另外,在图3的结构中,中央陆部31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贯通中央陆部31的多个横槽41。另外,这些横槽41具有Z字形状或曲柄形状的弯折部,并且在轮胎周向上以预定间隔配置。另外,通过这些横槽41,中央陆部31在轮胎周向上被截断为多个块311。另外,中央陆部31的第二陆部32侧的边缘部在包含一对横槽421、422的槽中心线的延长线的交点的区域具有缺口部312。另外,缺口部312跨越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块311、311地形成,具有包围一对横槽421、422的槽中心线的延长线的大致L字状的壁面。
另外,在图3的结构中,第二陆部32的两种块321、322配置成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左右交替地偏移。因此,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块321、322中的一方的块322的边缘部向轮胎赤道面CL侧的周向主槽21突出。与此相对,中央陆部31的第二陆部32侧的边缘部具有上述的缺口部312,由此周向主槽21在第二陆部32的块322的突出位置处被扩宽。由此,周向主槽21的槽宽成为在轮胎周向上大致恒定,可确保轮胎的排水性能。
另外,如图4所示,第二陆部32的横槽421、422具有具备Z字形状或曲柄形状的弯折部的弯折形状。尤其是,在图4的结构中,横槽421、422具有使轮胎赤道面CL侧的槽中心线和轮胎接地端T侧的槽中心线在其与后述的周向细槽323、324交叉的交叉位置处在轮胎周向上相互偏移了的偏移形状。由此,横槽421、422的边缘成分增加,提高了牵引性。
另外,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一对横槽421、422的偏移形状的偏移方向成为互相反向。具体而言,通过使相邻的横槽421、422的槽中心线在轮胎周向上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偏移,由此可适当地确保因横槽421、422的倾斜角θ1、θ2的差而宽度变窄的块321、322的部分(块321的由周向细槽323截断出的轮胎接地端T侧的部分、以及块322的由周向细槽324截断出的轮胎赤道面CL侧的部分)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由此,可适当地确保块321、322的宽度变窄的部分的刚性。此外,在上述的结构中,横槽421、422的偏移形状的偏移量G1、G2设定于2.0[mm]以上且12.0[mm]以下的范围。
另外,在图4的结构中,第二陆部32的横槽421、422的轮胎赤道面CL侧的开口宽度W11、W21比其轮胎接地端T侧的开口宽度W12、W22窄。由此,可遮断气柱共鸣音,降低车外噪音。另外,可确保第二陆部32的块321、322的轮胎赤道面CL侧的区域的刚性,抑制块321、322的偏磨损。
另外,如图5所示,第二陆部32的横槽421(422)在从后述的周向细槽323(324)起的轮胎赤道面CL侧的区域具有底升高部4211。由此,可遮断气柱共鸣音,降低车外噪音。另外,可确保第二陆部32的块321、322的轮胎赤道面CL侧的区域的刚性,抑制块321、322的偏磨损。
另外,在图5中,第二陆部32的横槽421(422)的最大槽深D2相对于最外周向主槽21的槽深D1设定于0.6≤D2/D1≤0.8的范围。另外,横槽421(422)的底升高部4211的槽深D3相对于最外周向主槽21的槽深D1设定于0.2≤D3/D1≤0.5的范围。
此外,如上所述,在图3的结构中,中央陆部31的横槽41及第二陆部32的横槽421、422具有使槽中心线在轮胎周向上偏移了的Z字形状或曲柄形状。在陆部31、32的边缘部成分增加,从而轮胎的雪地性能提高的这一点上优选该结构。
但是,不限于此,中央陆部31的横槽41及第二陆部32的横槽421、422也可以具有不具备弯折部的直线形状或圆弧形状(省略图示)。
[第二陆部的周向细槽]
如图3及图4所示,在该充气轮胎1中,第二陆部32的块321、322分别具有一条周向细槽323、324。另外,周向细槽323、324在轮胎周向上分别贯通块321、322,并且分别与第二陆部32的横槽421、422贯通。由此,块321、322被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截断开,可使轮胎接地时的块321、322的接地面压均一化。
例如,在图4的结构中,周向细槽323、324配置于块321、322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中央区域(块宽的1/3的区域),将块321、322的踏面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大致二等分。另外,周向细槽323、324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具有振幅的Z字形状或曲柄形状的弯折部。由此,块321、322的边缘成分增加,轮胎的牵引性(雪柱剪切力(日文:雪柱剪断力))提高。具体而言,周向细槽323、324通过将以相对于轮胎周向大致平行的倾斜角α1倾斜的第一倾斜部和以倾斜角α2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倾斜的第二倾斜部交替地连接而成。另外,优选的是,第一倾斜部的倾斜角α1处于0[deg]≤α1≤15[deg]的范围,第二倾斜部的倾斜角α2处于45[deg]≤α2≤90[deg]的范围。另外,更优选的是,第二倾斜部的倾斜角α2处于α2<90[deg]的范围。在该结构中,通过周向细槽323、324的弯折部的边缘成分,从而轮胎的牵引性有效地提高。此外,倾斜角α1、α2以倾斜角α1的倾斜方向为基准,被在0[deg]以上且不足180[deg]的范围定义。
另外,周向细槽323、324的弯折部配置于块321、322的轮胎周向上的中央部(将块321、322在轮胎周向上三等分时的中央部)。由此,可使块321、322的轮胎周向上的刚性均一化。
另外,周向细槽323、324的槽宽W3被设定成在将轮胎安装于规定轮辋并施加规定内压并且在静止状态下相对于平板垂直地放置并施加了与规定载荷相对应的负载时的轮胎与平板的接触面上,周向细槽323、324不堵塞。具体而言,周向细槽323、324的槽宽W3设定于1.5[mm]≤W3≤6.0[mm]的范围。由此,在轮胎接地时,周向细槽323、324将块321、322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截断开,可使块321、322的接地面压均一化。另外,在轮胎接地时,周向细槽323、324处于开口了的状态,由此可确保块321、322的边缘成分,轮胎的牵引性提高。
另外,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周向细槽323、324相对于共通的横槽421、422在相互不同的位置开口。即,隔着横槽421、422而对置的周向细槽323、324的开口部配置成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相互错开位置。因此,相邻的周向细槽323、324的开口部配置成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分散。由此,可使第二陆部32的整体的刚性均一化。
另外,在图5中,周向细槽323(324)的槽深D4比横槽421的槽深D2、D3浅,且相对于最外周向主槽22的槽深D1设定于0.3≤D4/D1≤0.6的范围。由此,可适当地确保周向细槽323(324)的功能。
此外,如上所述,在图4的结构中,第二陆部32的周向细槽323、324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具有振幅的Z字形状或曲柄形状的弯折部。在陆部31、32的边缘部成分增加,从而轮胎的雪地性能提高的这一点上优选该结构。
但是,不限于此,周向细槽323、324也可以具有直线形状、圆弧形状、波状形状(省略图示)。
[块的刀槽花纹]
另外,如图3及图4所示,中央陆部31的块311及第二陆部32的块321、322分别具有多个刀槽花纹5。由此,块311、321、322的边缘成分增加,牵引性提高。
例如,在图3的结构中,中央陆部31的块311分别具有两条刀槽花纹5。另外,这些刀槽花纹5具有一方的端部在块311的边缘部开口,另一方的端部在块311的内部终止的半封闭构造。另外,在块311内,刀槽花纹5的终端部和上述的缺口部312分开,刀槽花纹5和缺口部312没有连通。因此,一个块311没有被刀槽花纹5及缺口部312截断而具有连续的踏面。
另外,在一个块311中,两条刀槽花纹5配置成相对于横槽41的倾斜方向大致平行,另外,配置成将块311在轮胎周向上大致等分。具体而言,以使块311的由两条刀槽花纹5区划出的部分的周向长度的比处于0.8以上且1.2以下的范围的方式,刀槽花纹5被在轮胎周向上以大致等间隔配置。由此,可使块311的由刀槽花纹5区划出的部分的刚性均一化。
另外,在一个块311中,所有的刀槽花纹5在块311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一方的边缘部开口。具体而言,如上所述,第二陆部32的横槽421、422的槽中心线的延长线在中央陆部31的一方的边缘部交叉,在该边缘部形成有缺口部312。与此相对,中央陆部31的刀槽花纹5在没有块311的缺口部312的另一方的边缘部开口。由此,可使缺口部312和刀槽花纹5的位置关系适当化,使各块311的刚性均一化。
另外,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块311、311中,刀槽花纹5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相互不同侧的边缘部开口。由此,可使中央陆部31的整体的刚性在轮胎周向上均一化。
另外,在图3的结构中,第二陆部32的块321、322分别具有三条或四条的刀槽花纹5。另外,这些刀槽花纹5具有一方的端部在块321、322的边缘部开口,另一方的端部在块321、322的内部终止的半封闭构造。另外,在块321、322内,刀槽花纹5的终端部和上述的周向细槽323、324分开,刀槽花纹5和周向细槽323、324没有连通。因此,一个块321、322仅由周向细槽323、324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分割,而未由刀槽花纹5分割。因此,块321、322的由周向细槽323、324分割出的左右的部分在轮胎周向上具有连续的踏面。
另外,在一个块321、322中,所有的刀槽花纹5配置成相对于横槽421、422的倾斜方向大致平行,另外,配置成将块321、322在轮胎周向上等分。具体而言,块321、322的由周向细槽323、324分割出的左右的部分分别具有一条或两条的刀槽花纹5,由这些刀槽花纹5在轮胎周向上进行区划。此时,以使块321、322的由刀槽花纹5区划出的部分的周向长度的比处于0.8以上且1.2以下的范围的方式来规定刀槽花纹5的配置位置。由此,可使块321、322的由周向细槽323、324及刀槽花纹5区划出的部分的刚性均一化。
另外,块321、322的由周向细槽323、324截断出的一方的部分中的刀槽花纹5的配置密度与另一方的部分中的刀槽花纹5的配置密度之比处于0.8以上且1.2以下的范围。由此,可使块321、322的由周向细槽323、324截断出的左右的区域的刚性均一化。
另外,中央陆部31及第二陆部32的刀槽花纹5均为三维刀槽花纹。
三维刀槽花纹是指在以刀槽花纹长度方向为法线方向的截面视下,具有向刀槽花纹宽度方向弯折的形状的刀槽花纹壁面的刀槽花纹。三维刀槽花纹与二维刀槽花纹相比,对置的刀槽花纹壁面的啮合力强,因此具有加强陆部的刚性的作用。三维刀槽花纹在胎面踏面,可以具有直线形状,也可以具有锯齿形状、波状形状或圆弧形状。
例如,三维刀槽花纹的刀槽花纹壁面也可以具有将三角锥和倒三角锥在刀槽花纹长度方向上连结了的构造(省略图示)。换言之,刀槽花纹壁面使胎面侧的锯齿形状和底部侧的锯齿形状互相在轮胎宽度方向上错开间距,并且在该胎面侧和底部侧的锯齿形状的相互之间具有互相对置相合的凹凸。另外,在这些凹凸中,在从轮胎旋转方向观察时的凹凸处,将胎面侧的凸弯折点和底部侧的凹弯折点之间、胎面侧的凹弯折点和底部侧的凸弯折点之间、在胎面侧的凸弯折点和底部侧的凸弯折点中互相相邻的凸弯折点彼此之间分别用棱线连结,并且在轮胎宽度方向上依次用平面将这些棱线之间连结,由此形成刀槽花纹壁面。另外,一方的刀槽花纹壁面具有将凸状的三角锥和倒三角锥交替地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凹凸面,另一方的刀槽花纹壁面具有将凹状的三角锥和倒三角锥交替地在轮胎宽度方向上排列的凹凸面。并且,刀槽花纹壁面至少使配置于刀槽花纹的两端最外侧的凹凸面朝向块的外侧。此外,作为这样的三维刀槽花纹,例如,已知有日本专利第3894743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
另外,例如,三维刀槽花纹的刀槽花纹壁面也可以具有使具有块形状的多个棱柱相对于刀槽花纹深度方向倾斜,并且将其在刀槽花纹深度方向及刀槽花纹长度方向上连结了的构造(省略图示)。换言之,刀槽花纹壁面在胎面上具有锯齿形状。另外,刀槽花纹壁面具有在块的内部在轮胎径向上的两处以上的位置处向轮胎周向弯折并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连续的弯折部,另外,在该弯折部中具有在轮胎径向上具有振幅的锯齿形状。另外,刀槽花纹壁面使轮胎周向上的振幅一定,另一方面,使相对于胎面的法线方向的向轮胎周向倾斜的倾斜角度在刀槽花纹底侧的部位比在胎面侧的部位小,使弯折部的轮胎径向上的振幅在刀槽花纹底侧的部位比在胎面侧的部位大。此外,作为这样的三维刀槽花纹,例如,已知有日本专利第4316452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
[块的倒角部]
另外,如图4及图5所示,第二陆部32的块321、322在角部具有倒角部325。由此,可抑制块321、322的偏磨损。
例如,在图4的结构中,在第二陆部32的块321、322的由周向细槽323、324截断出的部分的锐角的角部,分别形成有倒角部325。另外,一部分的倒角部325的棱线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预定的倾斜角θ3倾斜。由此,可确保块322的边缘部的长度,提高雪地性能。
[变形例]
图6是示出图2所记载的充气轮胎的变形例的说明图。该图示出了第二陆部32的放大图。
在图2的结构中,如图4所示,块321、322的横槽421、422侧的边缘部具有以周向细槽323、324的开口部为边界而在轮胎周向上偏移了的高度差。另外,对置的块321、322的边缘部具有相互向同一方向偏移了的高度差。由此,可调整块321、322的由周向细槽323、324截断出的部分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使块321、322的部分的刚性均一化。
与此相对,在图6的结构中,一方的块321的横槽421、422侧的边缘部具有不具备高度差的平坦的形状,另一方的块322的横槽421、422侧的边缘部具有以周向细槽323、324的开口部为边界而在轮胎周向上偏移了的高度差。具体而言,因横槽421、422的倾斜角θ1、θ2(参照图3)的差而在轮胎赤道面CL侧缩短了周向长度的块322具有在轮胎赤道面CL侧的区域中成为比周向细槽324向横槽421、422侧凸的高度差。由此,可确保在轮胎赤道面CL侧缩短了周向长度的块322的部分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使块321、322的部分的刚性均一化。
[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那样,该充气轮胎1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至少四条周向主槽21、22;以及包括由这些周向主槽21、22区划而成的中央陆部31、一对第二陆部32、32以及一对胎肩陆部33、33的至少五列陆部31~33(参照图2)。另外,至少一列第二陆部32具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贯通第二陆部32的多个横槽421、422;以及由多个横槽421、422区划而成的多个块321、322(参照图3)。另外,多个块321、322分别具有在轮胎周向上贯通块321、322的一条周向细槽323、324。
在该结构中,第二陆部32的块321、322分别具有在轮胎周向上贯通块321、322的一条周向细槽323、324,因此可缓和各块321、322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刚性。由此,可降低轮胎接地时的块321、322的接地面压,具有可抑制块321、322的偏磨损的这一优点。另外,通过周向细槽323、324,从而块321、322的边缘成分增加,具有轮胎的雪地性能提高的这一优点。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横槽421、422具有弯折形状(参照图3)。在该结构中,第二陆部32的边缘成分增加,具有轮胎的雪地性能提高的这一优点。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第二陆部32的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块321、322具有相互不同的形状(参照图3)。在该结构中,可遮断气柱共鸣音,降低车外噪音。由此,具有轮胎的噪音性能提高的这一优点。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周向细槽323、324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具有振幅的弯折形状(参照图3)。在该结构中,通过周向细槽323、324的弯折形状,从而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增加,牵引性提高。由此,具有轮胎的雪地性能提高的这一优点。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周向细槽323、324通过将相对于轮胎周向以倾斜角α1倾斜的第一倾斜部和相对于轮胎周向以倾斜角α2倾斜的第二倾斜部交替地连接而成(参照图3)。另外,第一倾斜部的倾斜角α1处于0[deg]≤α1≤15[deg]的范围,第二倾斜部的倾斜角α2处于45[deg]≤α2≤90[deg]的范围。在该结构中,通过周向细槽323、324的弯折形状,从而轮胎周向的边缘成分增加,牵引性提高。由此,具有轮胎的雪地性能提高的这一优点。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周向细槽323、324的槽宽W3处于1.5[mm]≤W3≤6.0[mm]的范围(参照图4)。由此,可确保周向细槽323、324的槽宽W3,具有可确保周向细槽323、324的边缘成分的这一优点。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周向细槽323、324相对于共通的横槽421、422在相互不同的位置开口(参照图4)。在该结构中,可将相邻的周向细槽323、324的开口位置配置成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分散,使第二陆部32的整体的刚性均一化。由此,具有可抑制陆部32的偏磨损的这一优点。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第二陆部32的横槽421、422与位于第二陆部32的轮胎赤道面CL侧的周向主槽21的交叉角θ1、θ2处于15[deg]以上且75[deg]以下的范围(参照图3)。由此,具有可使横槽421、422与周向主槽21的交叉角θ1、θ2适当化的这一优点。即,通过使交叉角θ1、θ2为15[deg]以上,由此从周向主槽21向横槽421、422的排雪性及排水性提高。另外,通过使交叉角θ1、θ2为75[deg]以下,由此可确保横槽421、422的边缘成分,从而确保轮胎的雪地性能。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第二陆部32的横槽421、422的轮胎赤道面CL侧的开口宽度W11、W21比其轮胎接地端T侧的开口宽度W12、W22窄(参照图4)。在该结构中,可遮断气柱共鸣音,降低车外噪音。由此,具有轮胎的噪音性能提高的这一优点。另外,在该结构中,可确保第二陆部32的轮胎赤道面CL侧的边缘部的刚性,抑制第二陆部32的偏磨损。由此,具有轮胎的耐偏磨损性提高的这一优点。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第二陆部32的横槽421、422具有使轮胎赤道面CL侧的槽中心线和轮胎接地端T侧的槽中心线在其与周向细槽交叉的交叉位置相互偏移了的偏移形状(参照图4)。由此,横槽421、422的边缘成分增加,具有轮胎的雪地性能提高的这一优点。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一对横槽421、422的偏移形状的偏移方向相互不同(参照图4)。由此,具有可使由横槽421、422区划出的块321、322的刚性适当化的这一优点。尤其是,在图4的结构中,通过如上所述那样使横槽421、422的偏移形状适当化,由此可确保因横槽421、422的倾斜角θ1、θ2的差而宽度变窄的块321、322的部分(块321的由周向细槽323截断出的轮胎接地端T侧的部分、以及块322的由周向细槽324截断出的轮胎赤道面CL侧的部分)的轮胎周向上的长度。由此,可适当地确保块321、322的宽度变窄的部分的刚性。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横槽421(422)在从周向细槽323(324)起的轮胎赤道面CL侧的区域具有底升高部4211(参照图5)。由此,可确保第二陆部32的轮胎赤道面CL侧的区域的刚性,具有轮胎的操纵稳定性能提高的这一优点。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一对横槽421、422相对于轮胎周向向同一方向倾斜,并且具有相互不同的倾斜角(参照图3)。另外,一对横槽421、422的槽中心线的延长线在与第二陆部32相邻的中央陆部31的边缘部相互交叉。在该结构中,排水流路被顺利地分割从而排水性提高,具有轮胎的湿地性能提高的这一优点。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中央陆部31的边缘部在包含一对横槽421、422的槽中心线的延长线的交点的区域具有缺口部312(参照图3)。在该结构中,缺口部312成为堵塞于槽部的泥或雪的排出的基点,具有排泥性或排雪性提高的这一优点。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第二陆部32的块321、322具有多个刀槽花纹5(参照图4)。另外,块321、322的由周向细槽323、324截断出的一方的部分中的刀槽花纹5的配置密度与另一方的部分中的刀槽花纹5的配置密度之比处于0.8以上且1.2以下的范围。由此,可使块321、322的由周向细槽323、324截断出的各部分的刚性均一化,具有可抑制块321、322的偏磨损的这一优点。另外,通过刀槽花纹5,从而边缘成分增加,具有轮胎的雪地性能提高的这一优点。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第二陆部32的块321、322具有多个刀槽花纹5(参照图4)。另外,块321、322的由刀槽花纹5区划出的部分的周向长度的比处于0.8以上且1.2以下的范围。由此,可使块321、322的由刀槽花纹5区划出的部分的刚性均一化,具有可抑制块321、322的偏磨损的这一优点。另外,通过刀槽花纹5,从而边缘成分增加,具有轮胎的雪地性能提高的这一优点。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块321、322在角部具有倒角部325(参照图4及图5)。由此,具有能够抑制块321、322的偏磨损的这一优点。
另外,在该充气轮胎1中,倒角部325的棱线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参照图4)。在该结构中,通过使倒角部325的棱线具有倾斜角θ3(参照图4),由此可确保横槽421、422的边缘成分,具有轮胎的雪地性能提高的这一优点。
实施例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性能试验的结果的图表。
在该性能试验中,针对多种试验轮胎,进行了与(1)雪地性能、(2)耐磨损性能以及(3)噪音性能有关的评价。另外,将轮胎尺寸265/65R17112H的试验轮胎安装于轮辋尺寸17×8J的轮辋,对该试验轮胎施加230[kPa]的气压以及JATMA规定的最大负载。另外,试验轮胎被安装于作为试验车辆的排气量3.5[L]的四轮驱动的RV(Recreational Vehicle:休闲车)车的所有轮。
在与(1)雪地性能有关的评价中,使试验车辆在雪路试验场的雪地路面上行驶,测定基于行驶速度40[km/h]的制动距离。并且,基于该测定结果来进行以以往例为基准(100)的指数评价。该评价是数值越大则越优选。
在与(2)耐磨损性能有关的评价中,使试验车辆在铺装路上行驶5万[km],其后观察第二陆部的磨损量以及在第二陆部产生的偏磨损,进行评价。该评价通过以以往例为基准(100)的指数评价来进行,其数值越大则越优选。
在与(3)噪音性能有关的评价中,使试验车辆在ISO(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试验路上以速度80[km/h]行驶,测定其通过噪音(车外噪音)的声压级,来进行评价。该评价通过以以往例为基准(100)的指数评价来进行,其数值越大则声压级越低,则越优选。
实施例1~8的试验轮胎以图1~图5的构造为基本,第二陆部32的块321、322分别具有周向细槽323、324。另外,周向主槽22的槽深D1(图5)为D1=10.0[mm],第二陆部32的横槽421、422的最大槽深D2(图5)为D2=7.0[mm]。另外,周向细槽323、324的槽宽W3(图4)为W3=2.0[mm],槽深D4(图5)为D4=5.0[mm]。另外,第二陆部32的横槽421、422的槽中心线的偏移量G1、G2为G1=G2=6.0[mm]。
对于以往例的试验轮胎,在图1~图5的结构中,第二陆部32的块321、322不具有周向细槽323、324。另外,第二陆部32的横槽421、422的倾斜角θ1、θ2为一定,相邻的横槽421、422为平行。
如试验结果所示,可知在实施例1~8的试验轮胎中,轮胎的雪地性能、耐偏磨损性能以及噪音性能提高。
附图标记说明
1:充气轮胎,5:刀槽花纹,11:胎圈芯,12:胎圈填胶,13:胎体层,14:带束层,141、142:交叉带束,143:带束覆层,15:胎面橡胶,16:胎侧橡胶,17:轮辋缓冲橡胶,21、22:周向主槽,31:中央陆部,311:块,312:缺口部,32:第二陆部,321、322:块,323、324:周向细槽,325:倒角部,33:胎肩陆部,41、421、422、43:横槽,4211:底升高部。

Claims (16)

1.一种充气轮胎,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至少四条周向主槽;以及包括由所述周向主槽区划而成的中央陆部、一对第二陆部以及一对胎肩陆部的至少五列陆部,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列所述第二陆部具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二陆部的多个横槽;以及由所述多个横槽区划而成的多个块,且
所述多个块分别具有在轮胎周向上贯通所述块的一条周向细槽,
所述第二陆部的所述横槽,具有使轮胎赤道面侧的槽中心线和轮胎接地端侧的槽中心线在其与所述周向细槽交叉的交叉位置相互偏移了的偏移形状,
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一对所述横槽的所述偏移形状的偏移方向互为相反。
2.一种充气轮胎,具备: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至少四条周向主槽;以及包括由所述周向主槽区划而成的中央陆部、一对第二陆部以及一对胎肩陆部的至少五列陆部,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列所述第二陆部具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贯通所述第二陆部的多个横槽;以及由所述多个横槽区划而成的多个块,且
所述多个块分别具有在轮胎周向上贯通所述块的一条周向细槽,
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一对所述横槽相对于轮胎周向朝同一方向倾斜并且具有相互不同的倾斜角,且所述一对横槽的槽中心线的延长线在与所述第二陆部相邻的所述中央陆部的边缘部相互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
所述中央陆部的边缘部,在包含所述一对横槽的槽中心线的延长线的交点的区域具有缺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所述横槽具有弯折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块具有相互不同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所述周向细槽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具有振幅的弯折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所述周向细槽通过将相对于轮胎周向以倾斜角α1倾斜的第一倾斜部和相对于轮胎周向以倾斜角α2倾斜的第二倾斜部交替地连接而成,且
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倾斜角α1处于0[deg]≤α1≤15[deg]的范围,并且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倾斜角α2处于45[deg]≤α2≤90[deg]的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所述周向细槽的槽宽W3处于1.5[mm]≤W3≤6.0[mm]的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所述周向细槽相对于共通的所述横槽在相互不同的位置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所述第二陆部的所述横槽与位于所述第二陆部的轮胎赤道面侧的所述周向主槽的交叉角处于15[deg]以上且75[deg]以下的范围。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所述第二陆部的所述横槽的轮胎赤道面侧的开口宽度比其轮胎接地端侧的开口宽度窄。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所述横槽在从所述周向细槽起的轮胎赤道面侧的区域具有底升高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所述第二陆部的所述块具有多个刀槽花纹,且
所述块的由所述周向细槽截断出的一方的部分中的所述刀槽花纹的配置密度与另一方的部分中的所述刀槽花纹的配置密度之比处于0.8以上且1.2以下的范围。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所述第二陆部的所述块具有多个刀槽花纹,且
所述块的由所述刀槽花纹区划出的部分的周向长度的比处于0.8以上且1.2以下的范围。
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
所述块在角部具有倒角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充气轮胎,
所述倒角部的棱线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倾斜。
CN201580042626.1A 2014-08-11 2015-06-19 充气轮胎 Active CN1065735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163900 2014-08-11
JP2014163900A JP6330568B2 (ja) 2014-08-11 2014-08-11 空気入りタイヤ
PCT/JP2015/067781 WO2016024443A1 (ja) 2014-08-11 2015-06-19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3505A CN106573505A (zh) 2017-04-19
CN106573505B true CN106573505B (zh) 2019-03-08

Family

ID=55304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42626.1A Active CN106573505B (zh) 2014-08-11 2015-06-19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0556467B2 (zh)
JP (1) JP6330568B2 (zh)
KR (1) KR101872723B1 (zh)
CN (1) CN106573505B (zh)
AU (1) AU2015302744B2 (zh)
DE (1) DE112015003720T5 (zh)
RU (1) RU2670564C2 (zh)
WO (1) WO20160244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65033B2 (ja) * 2015-01-29 2017-01-2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206517B2 (ja) 2016-02-10 2017-10-0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288119B2 (ja) 2016-02-10 2018-03-0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926467B2 (ja) * 2016-12-22 2021-08-2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332481B1 (ja) * 2017-01-11 2018-05-30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993203B2 (ja) 2017-12-13 2022-02-10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963485B2 (ja) * 2017-12-13 2021-11-10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654725B2 (en) * 2018-01-30 2023-05-23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Pneumatic tire
JP6652220B2 (ja) * 2018-02-07 2020-02-1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287519B2 (ja) * 2018-04-26 2023-06-0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035769B2 (ja) * 2018-04-26 2022-03-15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タイヤ
JP7178813B2 (ja) * 2018-07-04 2022-11-2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7140652B2 (ja) * 2018-11-28 2022-09-21 Toyo Tire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タイヤ加硫金型、及び空気入りタイヤの製造方法
JP7159968B2 (ja) * 2019-04-26 2022-10-2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120146B2 (ja) * 2019-04-26 2022-08-1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1216497B (zh) * 2020-02-28 2022-05-31 安徽佳通乘用子午线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锯齿形胎面花纹的冬季轮胎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54223A (ja) * 2001-08-13 2003-02-26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274695A (ja) * 2009-05-26 2010-12-0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006541A (ja) * 2010-06-28 2012-01-1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2072404A1 (de) * 2010-12-01 2012-06-07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CN203142296U (zh) * 2013-02-08 2013-08-21 广州市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
CN203567484U (zh) * 2013-11-27 2014-04-30 山东龙跃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高排雪性半钢轿车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71104A (ja) * 1985-05-28 1986-12-01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US4690189A (en) * 1986-01-29 1987-09-01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ll-season pneumatic tire with chamfered tread blocks
JP3397226B2 (ja) * 1994-11-28 2003-04-14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0309206A (ja) * 1999-04-26 2000-11-07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02240513A (ja) * 2001-02-20 2002-08-28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3894743B2 (ja) 2001-04-05 2007-03-22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632593B2 (ja) * 2001-08-31 2011-02-1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316452B2 (ja) 2003-09-29 2009-08-1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20080156405A1 (en) 2004-08-25 2008-07-03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Pneumatic Tire
JP4469399B2 (ja) * 2008-03-12 2010-05-26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スタッドレスタイヤ
JP5144720B2 (ja) * 2010-06-17 2013-02-13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203418936U (zh) * 2013-06-28 2014-02-05 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suv雪地轮胎
DE112015004593T5 (de) * 2014-10-07 2017-08-31 The Yokohama Rubber Co., Ltd. Luftreifen
JP6065033B2 (ja) * 2015-01-29 2017-01-2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164235B2 (ja) * 2015-02-16 2017-07-19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54223A (ja) * 2001-08-13 2003-02-26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0274695A (ja) * 2009-05-26 2010-12-09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2006541A (ja) * 2010-06-28 2012-01-12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WO2012072404A1 (de) * 2010-12-01 2012-06-07 Continental Reifen Deutschland Gmbh Fahrzeugluftreifen
CN203142296U (zh) * 2013-02-08 2013-08-21 广州市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
CN203567484U (zh) * 2013-11-27 2014-04-30 山东龙跃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高排雪性半钢轿车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39997A1 (en) 2017-08-24
RU2017107266A3 (zh) 2018-09-13
AU2015302744B2 (en) 2019-02-14
RU2017107266A (ru) 2018-09-13
JP2016037276A (ja) 2016-03-22
DE112015003720T5 (de) 2017-05-04
KR101872723B1 (ko) 2018-07-31
RU2670564C2 (ru) 2018-10-23
US10556467B2 (en) 2020-02-11
AU2015302744A1 (en) 2017-03-09
CN106573505A (zh) 2017-04-19
WO2016024443A1 (ja) 2016-02-18
KR20170028965A (ko) 2017-03-14
JP6330568B2 (ja) 2018-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3505B (zh) 充气轮胎
CN107107676B (zh) 充气轮胎
CN105377587B (zh) 重载荷用轮胎
CN107848338B (zh) 充气轮胎
CN103101403B (zh) 充气轮胎
CN106457916B (zh) 充气轮胎
CN106794717B (zh) 充气轮胎
CN107206845A (zh) 充气轮胎
CN104768773B (zh) 充气轮胎
CN107206846B (zh) 充气轮胎
CN106457923B (zh) 充气轮胎
JP641424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602391A (zh) 充气轮胎
CN106457922B (zh) 充气轮胎
CN110536806A (zh) 充气轮胎
CN108501624A (zh) 充气轮胎
CN108602390A (zh) 充气轮胎
JP692646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872848B2 (en) Pneumatic tire
CN110290937B (zh) 充气轮胎
JP678068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921823A (zh) 充气轮胎
CN111655516B (zh) 充气轮胎
JP705978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293840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Japa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THE YOKOHAMA RUBBE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Ja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