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457C - 电路组件及制造该电路组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路组件及制造该电路组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457C
CN1064457C CN95121795A CN95121795A CN1064457C CN 1064457 C CN1064457 C CN 1064457C CN 95121795 A CN95121795 A CN 95121795A CN 95121795 A CN95121795 A CN 95121795A CN 1064457 C CN1064457 C CN 106445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ubstrate
circuit unit
collimating marks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21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751A (zh
Inventor
高桥雅则
齐藤哲郎
森秀雄
大内俊通
新堀宪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1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7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45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5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5Conductors connecting electrodes to cell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61Assembling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with other printed circui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54Arrangements for aligning or assembling substrat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0266Marks, test patterns or identification means
    • H05K1/0269Marks, test patterns or identification means for visual or optical inspec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 H05K1/11Printed elements for providing electric connections to or between printed circuits
    • H05K1/117Pads along the edge of rigid circuit boards, e.g. for pluggable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1Dielectrics
    • H05K2201/0104Proper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general
    • H05K2201/0108Transpar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3Conductive materials
    • H05K2201/032Materials
    • H05K2201/0326Inorganic, non-metallic conductor, e.g. indium-tin oxide [ITO]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209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 H05K2201/09654Shape and layout details of conductors covering at least two types of conductors provided for in H05K2201/09218 - H05K2201/095
    • H05K2201/09781Dummy conductors, i.e. not used for normal transport of current; Dummy electrodes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9Shape and layout
    • H05K2201/09818Shape or layout detail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group of H05K2201/09009 - H05K2201/09809
    • H05K2201/09918Optically detected marks used for aligning tool relative to the PCB, e.g. for mounting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3/00
    • H05K2203/16Inspection; Monitoring; Aligning
    • H05K2203/166Alignment or registration; Control of registr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21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conductive adhesives
    • H05K3/323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conductive adhesives by applying an 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 layer over an array of pads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构成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的电路组件,包括有其上具有多个第一电极的透明第一基底,其上具有多个第二电极的第二基底,并且所述第二基底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基底相重叠,从而使相互对应的第一和第二电极相互重叠并彼此进行电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极具有一个光传导层,并且有一个与所述光传导层叠层配置的不透明层。与所述第二基底重叠的部分第一电极至少部分地包括光传导部分。所述第一或第二基底在其上与所述第一电极光传导部分相应的位置处具有一个标准标记。

Description

电路组件及制造该电路组件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于显示装置、图象读出装置、记录磁头以及光发射元件阵列等之中的电路组件以及用于制造这种电路组件的方法。
电路组件频繁地应用于几乎是所有方面的电子装置或设备之中。典型的应用实例有包括液晶显示设备、等离子设备、DMD和电化学设备的显示设备;包括有由非晶硅组成的薄膜型读出装置以及被提供有由多个IC芯片组成的阵列的多触点型读出装置的图象读出装置;包括有热头和喷墨头记录头;以及包括有LED阵列、电子放电设备阵列的光发射设备阵列。
为了很容易地理解一个电路组件,作为一个例子,将描述这种电路组件在与液晶设备相关方面的应用。
图1示出了(作为一个电路组件的例子)液晶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液晶面板(第一电路基底)P和用于被连接到所述液晶面板P上的液晶驱动器7(第二电路基底)的TAB薄膜的组合。
特别是,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一个液晶显示面板P,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P由其上设置有数据电极的玻璃基底2和其上设置有扫描电极的玻璃基底3组成。所述的玻璃基体2和3形状不同,所述的玻璃基底2从另一玻璃基底3的上缘和下缘伸出,而所述的玻璃基底3从所述玻璃基底2的左缘处伸出。在所述玻璃基底2的一个表面上提供的大量的带状数据电极5。而在另一个玻璃基底3上提供有大量的类似带状的扫描电极6。这些电极5和6相互组合构成了适用于多路转换驱动的一个矩阵电极结构(只示出了其中的一部份)。这些电极5和6延伸到所述玻璃基底2和3的边缘处,以使所述数字电极5暴露在所述玻璃基底2的上周边和下周边之外,使所述的扫描电极6曝露在所述玻璃基底3的左周边之外。所述的玻璃基底2和3彼此相对设置,从而使用在其表面所设置的电极将所述的液晶夹持在中间。
对于这样一个液晶面板P,它被连接到用于液晶驱动(第二电路基底)7的TAB薄膜上,图2A-2C分别示出了这样一个薄膜7的俯视图、仰视图及其厚度方向的剖视图。
参看图2A-2C,所述的液晶驱动TAB薄膜7由例如是聚酰亚胺等的软基底薄膜7a组成,其上具有例如由图形铜箔电极构成的输入端7b和输出端7c,并利用TAB在所述端7b和7c之间安装了液晶驱动IC芯片(驱动半导体)7d,所述7d分别与7c和7d相连接。利用液晶驱动IC芯片7d将输入给所述TAB薄膜7的输入端7b的信号转换成规定的波形,然后提供给所述液晶面板P的电极5和6,从而驱动所述的液晶面板P,以显示各种数据。通过把一个薄膜载体磁带冲压成一个柔性电路基体可以形成所述的基膜7a。通过将在所述基膜7a上形成的铜箔或薄膜蚀刻成预定的图形然后利用Au或Sn进行电镀和以形成所述的输入端7b和7c。如图2c所示,所述基膜7a的一部分可以去掉以提供具有部分伸出结构或与所述基膜7a相分离并通常使用合成橡胶或树脂包覆起来的输入端7b,从而避免作用于所述基膜的外部应力直接作用到所述输入端7b上。也可以为输出端7c提供类似的伸出结构或与基膜7b的隔开。
上述液晶驱动TAB薄膜7和液晶面板P可以下述方式相互连接。所述的TAB薄膜7和所述的面板P分别提供有一个校准标记,用于二者之间的位置校准。图3是一个简要的侧面视图,用以表示位置校准的方式。为了进行连接,使用了一个各向异性的电导胶(构件)9。
所述的校准装置包括一个用于载有所述液晶面板P的液晶面板校准单元100,对所述单元100进行排列,以使其能在三维方向上任意移动。另外,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个TAB校准单元101,用于载有所述的液晶驱动TAB薄膜7,并且对所述单元101进行排列,以使其可以三维地任意运动。所述装置还包括一个摄像机10,用以监视所述液晶面板P和所述TAB薄膜7的位置,从而使得可以在垂直光照的情况下观察到所述液晶面板P上的校准标记(此后称之为基底侧标记或面板侧标记)并在侧照光的情况下观察到所述TAB薄膜7上的校准标记(此后称之为TAB侧标记)。这里,所述的垂直光照形式是在一个物镜和图象形成位置之间放置一面镜子时通过一个物镜将光照射到一个目标上,而所述的侧光照则是利用倾斜板射到所述目标上的光照照射所述目标的暗场光照。上述两者在光学显微镜领域中都是公知的见“Kogaku GijutsuHandbook”(光学技术手册)第852页(由Asakura Shoten K.K公开)。
如图3所示,所述摄像机10被设置在所述液晶面板P的背侧(所述液晶驱动TAB薄膜7的相对侧),从而通过所述的玻璃基底3观察到所述基底侧标记,并通过玻璃基底3和在所述基底上形成的透明薄膜(透明导电薄膜和不均匀性导电胶等)观察到所述TAB侧标记。
下面描述有关位置校准的操作。
所述的液晶面板P被设置在所述液晶面板校准单元100上,而所述的液晶驱动TAB薄膜7被设置在所述TAB校准单元101上。这样,通过所述摄像机10识别所述的TAB侧标记和所述的基底侧标记,来计算两个标记之间的位置偏差量。根据所述的位置偏差量,两个或其中的一个校准单元可以被移动,以在所述的液晶面板P和所述的TAB薄膜7之间执行一个位置调节,借此,利用所述TAB薄膜7的输出端7C使所述液晶面板P的电极5和6的位置相互校准。
上述数据电极5和扫描电极6可以由ITO等的透明电极或金属电极构成。
在所述电极5和6是由所述透明电极组成的情况下,所述的基底例标记也可以由相同的透明电极材料组成。其结果是在利用垂直光照进行观察的情况下,所述基底侧标记和所述玻璃基底2和3之间的反差变得很小,同时,它还要取决于所述透明电极的厚度,这样就使得利用所述摄像机10去识别所述的图象变得非常困难。
另一方面,在所述电极5和6由金属电极组成的情况下,可以看到由所述TAB侧标记被不透明的金属电极所阻塞,所以执行位置校准是不可能的,图4A和4B是简要示图,它示出了在摄像机10的取景器中所观察到的图象,在将与基底侧标记12相互校准的TAB侧标记不能与图4A所示的电极6相互校准的情况下,该标记可以被识别,然而,在标记11被图4B所示的电极6遮挡住时,利用所述摄像机进行的图像处理被阻止,从而使所述位置校准成为不可能的。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已经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且允许一个精确位置校准的电路组件。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在使用一个简单结构的校准标记的情况也能精确地进行位置校准的电路组件。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所述电路组件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主要方面,所提供的电路组件包括:
在其上具有多个第一电极的透明的第一基底,和
在其上具有多个第二电极,并且至少是部份地与所述第一基底相重叠,从而使相互对应的第一和第二电极相互重叠并且使它们彼此相互电连接的第二基底;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具有一个光传导层和一个与所述光传导层叠层配置的不透明层,并且与所述第二基底相重叠的部份第一电极至少部份地包括一个光传导部份,和
第一或第二基层具有一个校准标记,该标记在与第一电极的光传导部分相对应的部分的位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产电路组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个光传导第一基底,该第一基底有一组第一电极,这组第一电极包括一个具有一个光传导部分的第一电极和一具有不透明部分的第一电极,
提供一组具有一个第二电极和一个校准标记的第二基底,
利用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底间的胶把第一和第二基底叠加起来,
借助于所述校准标记来校准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的位置,并且
第一和第二基底粘接到一起。
对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叙述进行研究之后,本发明的目的、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确。
图1是一个简略的平面图,它示出了包括电路组件的设备。
图2A-2C是用于一个电路组件的TAB片的一个俯视图,一个颠倒的平面图和一个侧剖视图。
图3是一个用于一个电路组件的位置校准设备的侧面简略图。
图4A和4B通过一个用于一个电路组件的位置校准的摄像机所观察到的图像。
图5是一个简略的部分平面图,示出了一个根据本发明的电路组件的实施例。
图6是一个基底的例子的简略平面图,该基底是用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电路组件的基底。
图7是根据本发明电路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简略截面图。
图8是一个流程图,该流程图描述了一个生产本发明的电路组件的方法的实施例。
图9是一个液晶显示设备的简略平面图,该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本发明的电路组件的第一实施例。
图10是一个第一基底的简略平面图,这个第一基底用于电路组件的第一实施例。
图11是一个第二基底的简略平面图;该第二基底用于电路组件的第一实施例。
图12是一个未进行位置校准的电路组件的简略平面图的一部分。
图13是一个位置校准后的电路组件的简略平面图的一部分。
图14是由用于所述电路组件的第二实施例的一个第一基底的相反一侧看去的简略平面图。
图15是一个第二基底的简略平面图,该第二基底用于所述电路组件的第二实施例。
图16是一个未进行位置校准的电路组件的简略平面图的一部分。
图17是一个经过位置校准的电路组件的简略平面图的一部分。
图5是一个部分简略的平面图,它示出了本发明的电路组件的一个实施例。
该电路组件包括一个光传导第一基底203,在其上设置了第一电极200。每个第一电极200具有一个不透明部分201和一个透明部分202。
该电路组件还包括一个第二基底207,该第二基底上设置了第二电极217和一个校准标记209。
图5示出了执行位置校准步骤的过程中的一个过渡状态,从而使得所述标记209的主要部份与第一电极200中的一个相重叠。但是如果第一基底203沿X方向移动或第二基底207沿着与X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就可以建立起一个位置相应关系,即相应的第一和第二电极分别地相互重叠,并且标记209免于与第一电极中的任何一个相重合。对于电极连接来讲,这是一个适当的位置。
在这个实施例中,与校准标记209相对应的每个第一电极200的一部分是光传导部分,从而使得,即使在所述标记209和第一电极重合以至于在校准步骤的过程中可以避免错过标准209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光传导部分识别标记209。
校准标记209可以被设置成与第一电极200相接触(即第一电极中的一个),如图5所示,或者,校准标记也可以被设置成与第一电极相分离。但是,在设置多个(第一或第2)基底以用于和图1所示之其它类型的基体相连接的情况下,所述标记209最好被设置成与所述第一电极接触或与其极其靠近。
在第一基底203上设置标记209也是可能的,并且第二基底207本身也可以用作与第二基底217有关的校准标记。最好提供仅用于下述实施例目的的并具有各自校准标记的第一和第二基底。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专门的校准标记被设置,从而使得它们在适合电连接的校准的位置不相互重叠。
所有第一电极200不需要提供一个光传导部分,但是最好在位于末端侧的一个第一电极带有一个光传导部分。
可以被设置在第一基底203的标记最好不透明并且最好被设置在与第一电极200的不透明部分201没有联系的位置。
图6是这样一个光传导第一基底的例子的部分简略平面图。
图6示出了4个阵列,其中每个阵列由一定数量(n)电极构成,这些电极包括B侧的一组光传导电极(b)和位于中心区A的一组不透明电极(a)。因此,每个系统包括一组(n=b+a)电极。
数a至少是1,最好是2或更多,更好的情况是4或更多,但是如果它被提供有所需要的与这些电极相对应的区域,那么在各个区域中就不再需要提供在区域B中所需的光传导电极。
在所述电极中,至少位于A区域的电极被连接到光调制元件例如显示象素,光电转换元件和光发射元件。位于B区域的电极也可以连接到功能元件上。但是,该电极可以是不与光调制元件相连的虚构电极。
每个B区域被提供的宽度(即在设置方向上的长度)为PT1,所述PT1最多是A区域的宽度PT2的1/10,最好为1/20,更好的情况下是1/50。
相临阵列可以设置成距离PT3,PT3要大于PT1,从而在其中的每个都具有PT3一半宽度的两个区域中提供每个校准标记230,以允许高密度的配置。
每个电极可以具有5-800μm的宽度,最好是20-250μm,并且每个相邻电极的距离可以设置为5-800μm,最好是20-250μm。
上述电极的尺寸,间隔和设置数,可以适当地用于图1或图6中示出的电路组件,图中一个基底(2,3或203)与多个其它基底(7)相连接,从而允许简单组合。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电路组件的部分截面简图,该电路组件处于校准之后和粘接(电连接)之前的状态。该结构可以被理解为当图6所示之基底与图2A-2C所示之基底相互重合时,在图6中沿点划线Z-Z所取的截面图。
所述电路组件包括B区域中的光传导电极212d,和包括有一个非光传导导电层211以及一个光传导导电层212的不透明电极。
不透明电极217设置在相对的第二基底207上,在所述第二基底207上,在与所述区B相对应的区域内还设置有一个不透明电极217d和校准标记209。
在所述的基底203和207之间设置有异向性的导电胶250,该导电胶具有导电性能良好的颗粒251和粘胶树脂252,所述粘胶树脂可以是例如热固性树脂、光固性树脂或热-光固性树脂的可恢复型树脂或不可恢复型树脂。当为了粘接而将两个基体相互挤压到一起时,通过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颗粒251,使所述两个基底上的电极相互电连接起来。
在所述区域B中的电极是虚构电极的情况下,例如即使是由于一个热变形或压力而产生使所述两个基底分开的力,所述力也会被电极吸收,从而稳定所述电极(211、212)和电极(217)之间的连接。
用于本发明中的第一基底可以是一个光传导基底,该基底可在至少在进行位置校准的区域内为光传导的。
特别是,所述第一基底包括由诸如是玻璃、石英、矾土或树脂等光传导材料构成的一个条形基底。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所述第二基底可以是光传导的、也可以是光非传导的、可以是刚性的、也可以是柔性的。
所述刚性基底可以由类似于所述第一基底的材料、陶瓷或金属组成,所述的柔性基底材料可以包括聚酰亚胺、聚脂和环氧玻璃。
所述的第一电极最好由一个分层结构构成,该分层结构包括一个光传导层和一个以该顺序或相反顺序设置的非光传导层。
所述的光传导层可以例如是由氧化锡、氧化铟或ITO(indiumtin oxide)组成。所述的非传导层可以包括诸如铝、铬、钼、钨、钛、铜、金、银或白金等金属或这些金属单独或含有适当量的诸如硅、氮和氧的合金。
在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光传导”和“透明”涉及到了允许传导位置校准所使用光的所需级别。术语“非传导”或“不透明”涉及到用于位置校准中断光传导的等级,从而提供一个适当的对比等级。光传导和非光传导材料相互接合的最佳例子可以包括一个透明金属氧化物和一个金属的相互结合,从而在所述光传导电极和非光传导电极或校准标记之间提供一个足够的对比。
图8示出了产生依据本发明的电路组件的工艺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
根据所述工艺,提供第一基底(S11),在其上形成一个光传导导电膜(S12),并在其上形成一个非光传导导电层(S13)。然后,有选择地对所述光传导和非光传导膜进行蚀刻以提供电极模式(S14、S15)。
另一方面,提供第二基底(S21),在其上形成并构型一个非光传导导电膜(S22、S23)。
在步骤S13和S14,同时形成多个校准标记。
在另一方面,单独提供一个异向性导电胶(S33),利用至少在一个基底上的所述胶将第一和第二基底相互叠加到一起(S41),并通过肉眼观察将它们进行粗略的位置校准(S42)。
然后,使用带有校准标记仪器的摄像机执行精确的自动校准(S43)。
在完成了所述的位置校准之后,在两个基底上的电极被相互挤压粘接到一起,从而避免了位置偏移。此时,可以对所述的胶进行固化以保证粘接的可靠性。
可以利用适当的其它步骤来替换相应的步骤,也可以插入某些附加步骤。详细情况可以通过下面将要描述的特定实施例来理解。
用于自动校准的摄像机最好是能够允许垂直照射和暗区照射型的,并最好提供有一个数据处理电路,用于计算校准标记的位置偏移,并最好还有一个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载有所述第一和第二基底的校准单元。第一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9-13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一特定实施例。其中,使用相同的标号来标识和图1-3中相同的构件,因此将省略有关描述。
图9的平面图示出了包括有依据本发明电路组件的一个液晶显示装置。
图10是图9所示液晶显示装置一部份(RMK2)的局部放大视图,它示出了在构成所述部份(RMK2)的一个玻璃基底3上构成的电极图形。
图11是图9所示装置一部份(RMK2)的放大视图,它示出了在一个TAB膜27上构成的一个电极图形。
根据本实施例的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个液晶面板P1,用于承载一个驱动IC芯片的TAB膜27,以及总线基底BSS、BSO和BSE。四个TAB膜27被连接到所述总线基底BSO上,从而使得在其上的IC芯片27d通过所述总线基底BSO带有用于奇数数据电极的显示数据和用于所述芯片27d本身的驱动信号。
类似的,所述总线基底BSE也具有传送用于偶数数据电极的显示信号和用于与其相连接的IC芯片27d的驱动信号的功能。
所述的总线基底BSS与11个TAB膜27相连,并且也能够传送诸如时钟脉冲、地址数据和基准电压等信号的功能,从而使得在所述膜27上的IC芯片27d产生提供给所述扫描电极的信号。
现在,参考例如由RMK2所标明的一个区域内的一个TAB膜27来进一步解释。
所述液晶面板P1的玻璃基底3被提供有大量的其中的每一个都呈条形的扫描电极20,如图10所示。位于所述玻璃基底3中间区域A内的扫描电极20都具有一个透明电极21和一个金属电极22的叠层结构,并且大量的电极都延展到所述玻璃基底3边缘或周边(暴露部份)。另一方面,在所述区域A外两侧的所述扫描电极22在外侧区域BR和BL内具有这种包括高达其中点的一个金属电极的叠层结构,并且具有由透明电极21所构成的单一层结构。(在图中,所述叠层结构的电极是用剖面线表示的)。所述金属电极20的作用是降低所述电极20的电阻,以增加所述液晶面板的驱动速度。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电极21与所述金属电极20具有相同的宽度,其整个宽度上被覆盖有所述的金属电极22。本实施例中的液晶面板P1被设计成由位于所述区域A中的电极20驱动,而两侧区域BR和BL中的电极20不参与驱动,从而形成了所谓的虚构电极。
两个侧区BR和BL分别被提供有面板侧标记(第一校准标记)23。所述的面板侧标记23形成于所述最外电极20的外侧并临近所述的最外电极20,并且呈四方形状。图10示出了仅考虑到一个玻璃基底3的结构,但实际上,另外一个玻璃基底2也被提供有类似形状的数据电极和面板侧标记,从而和连接到所述数据电极上的TAB膜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电路组件。
与所述玻璃基底3一起构成所述电路组件的TAB膜(第二电路基底)27包括有TAB侧标记(第二校准标记)29,关于这点将参考图11加以描述。
所述TAB膜具有与传统的结构非常相似的结构,包括有一个基膜(基底)27a,输入端27b(图11中未示出),输出端27c和安装在所述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的液晶驱动IC 27d(图11中未示出)。输出端27C中的每一个都呈条形,并利用将Au或Sn镀敷在条形铜箔上而形成。所述输出端27C的数量及其间距与所述玻璃基底3上所述电极20的数量和间距相对应。所述最外输出端27C中的每一个都被提供有一个在与其相互接触处内形成的TAB侧标记29。所述的TAB侧标记是用与所述输出端27C相同的材料构成的。特别是,在进行蚀刻以构型所述的输出端27C期间,保留所述的标记29不被去除。在该实施例中,在如下这样一些位置处形成所述的面板侧标记23和所述的TAB侧标记29,即:在所述液晶面板P1和所述液晶驱动TAB-膜27的近似校准和粘连状态下相互不重叠的位置处形成所述标记。特别是,两个TAB侧标记的设置间距等于两个面板侧标记23之间的间距,并且如图13所示,标记29和标记23在正常的粘连位置处沿电极20的长度方向彼此间有一个偏移。
下面参考图12和图13来描述在所述液晶面板P1和所述TAB膜27之间执行位置校准的步骤。图12示出了在位置校准期间的一个中间步骤,而图13示出了在所述位置校准(一般位置校准状态)后的状态。
特别是,图12和13示出了一种状态,在该状态下,当通过所述摄像机的取景窗从所述面板P1的玻璃基底3的后侧进行观察时,所述面板P1的玻璃基底3是重叠的,并随着图11所示TAB膜27的笔直向上的前表面向下指向它的前表面,从而示出了所述玻璃基底3的区域BR和所述TAB膜27的区域CL。
现在,在把所述的TAB膜27和所述液晶面板P1(特别是所述玻璃基底3或2)进行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的液晶面板P1被安装在所述液晶面板校准单元上,而所述的TAB膜27被安装在所述TAB校准单元上。所述的安装操作可以使用装置自动执行,或可以由一个操作人员手工完成。在这个例子中,必须大致判断一下在两个校准单元X方向上的位置,从而使所述TAB侧边校准标记被置位在所述区域A的外部,特别是要设置在所述BR区域BL区的外部,以避免和所述的金属电极重叠。
同时,在Y方向上执行粗略的位置调节,以使所述电极20的区域和电极27C的区域重叠,以进行连接。在粗调节状态下,如图12所示,所述TAB侧输出端27C和所述的玻璃基底侧电极20仍然偏移(d1)。
然后,当使用摄像机等开始进行自动精确调节时,利用所述摄像机通过所述的透明玻璃基底3、异向性导电胶9和基膜27a来识别利用上述粗略校准而放置在大致适当位置上的TAB侧标记29,并通过所述玻璃基底3来识别所述面板侧标记23。由所述摄像机获得的图象识别数据被传送给一个数据处理电路(未示出),在该电路中计算标记23和29之间的偏移(量)。所述的偏移传送给一个校准驱动单元,利用该单元,执行两个校准单元的精确位置调节。可以通过移动所述液晶面板校准单元和所述TAB校准单元中的一个或两个执行所述的精确校准。在精确调整之后,所述标记23和29被放置在其正常位置处,在此位置处,其彼此间在所述电极20长度方向上的间距等于一个规定距离,并避免了所述电极20在宽度方向上的偏移,如图13所示。因此,在精确调整之后,消除了在所述TAB侧输出端27C和玻璃基底侧电极20之间的偏移d1。
顺便说说,在把所述的玻璃基底2和TAB膜27设置到一个位置校准装置上以前,可以把所述的异向性导电胶(膜)施加或输送到所述基底2或3的至少一个上面,从而可以在位置校准以后,直接利用一个热压头(未示出)将所述的玻璃基底2或3与所述的TAB膜27在其正确位置处彼此热粘合到一起。
在上面的描述中,仅参考图12和13描述了(在所述区域BR和BL中)一侧上校准标记23和29的位置校准,同样可以使用(在所述区域BL和CR中)另一侧上的校准标记23和29执行类似图象识别和位置校准。通过使用在两侧上的校准标记来执行所述图象识别和位置校准,可以实现更精确的位置校准。
根据该实施例,面板侧标记23是由金属制成的,而在区域B中的电极20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即:不是金属电极),可以利用一个较大的反差来识别所述的面板侧标记23。因此,即使是利用摄象机进行图象识别中执行一个垂直下降光照时,所述的图像识别精度也不会像在传统情况那样受到透明电极厚度的影响,所以,改善了在所述液晶面板P1和TAB膜27之间进行位置校准的精度。
一般说来,在如本实施通过液晶面板P1来识别所述TAB侧标记29的情况下,当所述的TAB侧标记29与诸如是金属电极的不透明电极相互重叠时,就不可能对图象进行识别。但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玻璃基底2和3都被提供有一个透明区域BR和BL,所以,只要它们处于所述BR和BL区域之内,所述的TAB侧标记29可以被识别,所以,上述的问题就可以被排除了。
另一方面,可以在形成金属电极22的步骤中可很简单地形成所述面板侧标记23,从而使得形成该标记23的附加步骤可以省略,由此,避免了液晶面板P1生产费用的增加及生产步骤的复杂性。
在这个实施例中,形成了所述面板侧标记23和TAB侧标记29,从而使得即使在它们正常连接位置处,它们中间也有一个规定的间距。其结果是,所述液晶面板P1和TAB膜27中仅有一个被设置在它们的校准单元上的情况,或是两个都被放置在所述校准单元上,但所述校准标记23和29中的一个已被所述摄像机识别范围以外存在的其它标记所识别。在这种情况下,若所述的标记23和29被设计得不具有在其正常位置处的间距,那么上述的状态就会被错误地识别成表示已经完成了所述的位置校准。在本实施例中,这个问题可以得到避免。
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的液晶面板P1和TAB膜27之间自动执行连接,以减少制造成本。第二实施例:
下面结合图14到17来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与所述第一实施例相似,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如图9所示的结构,包括有一个液晶面板和一定数量的TAB膜。
在这种液晶面板P2的玻璃基底3的一个表面(前表面)上,如图14所示提供有大量的电极30。但是,与涉及到第一实施例的图10不同,图14示出了从所述前表面相反的反向面所看到的视图。在所述的相反面上形成有多个电极30。所述的电极30呈条形形成于中心区A,并且有透明电极31和金属电极32的叠层结构。所述电极30一直延伸到所述玻璃基底3的边缘或周边(暴露部份)。在所述区域A内的周边区域内,仅沿其侧边区域,每个电极30具有由透明电极31和金属电极32构成的叠层结构,而在其中心细长区域内,每个电极30具有由透明电极31构成的单层结构。除了周边区域(暴露区域)以外,所述的金属电极32与透明电极31具有同样的宽度,且所述透明电极31的整个宽度由金属电极32所覆盖。另一方面,在两个侧区B1和B2中以及在所述玻璃基底3的周边区内,形成了矩形的透明电极的大宽度部份33。每个大宽度部份都被提供有两个面板侧肉眼观察标记35,用于利用肉眼进行观察。所述面板侧肉眼观察标记35彼此平行并以规定间隔形成,并且是与所述金属电极32相同的材料构成的。另外,在一个(右)侧区域B1,除了其周边区域以外,多个(在图14中是4个)电极30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叠层结构,即以与区域A中相类似的形式构成了透明电极31和金属电极32的叠层结构。所述电极30的透明电极31与所述与所述的大宽度部份33进行电连接。另一方面,在另(右)侧区域B2之内,除了所述玻璃基体3的周边区域以外,仅形成了一个具有由透明电极31和金属电极32构成的叠层结构的电极30,以和所述大宽度部份33进行电连接。另外,在所述区域B1和B2的外侧,以圆点的形式并以与所述金属电极相同的材料形成了多个校准标记(第一校准标记)36,该校准标记36被用作由所述摄像机进行识别的图象(该标记在后面称之为“面板侧自动校准标记”)。图14示出了仅与一个面板基底3相关的结构,但是可以把类似形状的电极和面板侧标记提供给所述另一基底2。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液晶面板被设计成利用所述区域A中的电极进行驱动,而区域B1和B2中的所述电极30不必参与所述的驱动,这样,就成了所述的虚构电极。
下面,参考图15来描述所述TAB膜(第二电路基底)37的结构,特别是输出端(电极)37c和校准标记38和39的形状和位置。
所述的TAB膜37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间隔为S的二个基膜37a1和37a2。在它们水平方向的中心区域A中,所述基膜部份37a1和37a2被提供有一批条形的、其间距分别等于在所述玻璃基板3上的中心区域A内形成的电极30之间的间距的输出端(电极)37C。所述输出端37C被粘接到所述基膜部份37a1和37a2上。在与所述区域A相邻的区域B1和B2内,分别形成多个(在图15中是4个)输出端37C。在所述区域B1中,以同样的方式形成所述端37C,并且其间距与在所述玻璃基底3相应区B1内的电极30间距相同。另外,在所述区域B1和B2的每一个当中,在分别从左计数或从右计数的第三和第四个输出端37C之间,形成了一个用于通过肉眼进行调节的校准标记(此后称之为“TAB侧肉眼观察标记”)38。另外,在第一和第二输出端37C处,分别形成了TAB侧自动校准标记39。在这个实施例中,形成这些标记38和39的区域不被提供有基膜,但是在这个区域内可以形成这种基膜。使用与所述端37C相同的材料,即涂覆有Au或Sn的铜箔形成所述的标记38和39。特别是,在进行蚀刻以构成所述的输出端37C期间,保留所述的标记38和39不被去除。其它的结构类似于第一实施例中的那些结构。所述的输出端与利用TAB所安装的液晶驱动IC(未示出)相连接,所述的TAB还要连接到输入端(未示出)上。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侧肉眼观察标记35被设置在这样一个位置处,即所述TAB侧肉眼观察标记38被放置在所述标记35之间而不会引起在所述液晶面板P2和所述TAB膜37之间正常校准情况下的标记35和38的重叠置位。另外,所述TAB侧自动校准标记39和面板侧自动校准标记36被设置在正常校准位置中,不会引起重叠置位。
下面参照图16和图17来描述在所述液晶面板P2和所述TAB膜37之间进行位置校准的步骤,其中,图16示出了在位置校准期间的一个中间状态,图17示出了位置校准之后的(一般位置校准)的一个状态。
现在,所述的液晶面板P2和所述的TAB膜37被分别安装在所述的面板校准单元和所述的TAB校准单元上。然后,通过肉眼观察它们的整个形状,或是通过利用观察一个面板侧标记把一个玻璃基底移到规定的位置,靠着并没动所述TAB膜,以对(所述面板的)玻璃基底和所述的TAB膜进行粗略的位置校准(图16)。在此刻应执行所述的粗略校准,以使得所述TAB侧肉眼观察标记38和TAB侧自动校准标记39处于所述区域A之外的区域内(即在区域B或区域B之外的区域内),从而不与所属金属电极32重叠。
然后,当开始自动精确调节时,利用所述的摄像机通过透明玻璃基底3和异向性导电胶9来识别所述TAB侧自动校准标记39,并通过透明玻璃基底3来识别面板侧自动校准标记36。来自所述摄像机的图象识别数据被传送给规定的数据处理单元,在该处理单元中计算标记36和39之间的偏移。所述的偏移被作为一个信号传送给一个校准驱动单元(未示出),利用这个单元,通过移动所述液晶面板校准单元和TAB校准单元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执行两个校准单元的精确位置调节。是否执行了所述精确位置校准是通过观察肉眼观察标记35和39的相对位置来检查的。在完成了所述的位置校准之后,所述的液晶面板P2和所述的TAB膜37被彼此热粘接到一起。在上述中,参考图16和17仅仅描述了在一侧上的校准标记36和39的位置校准,可以通过使用在另一侧上的校准标记36和39执行类似的图象识别和位置校准。通过使用在两侧上的校准标记执行图象识别和位置校准,可以执行精确的位置校准。
下述的优良效果是利用本实施例获得的。
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面板侧标记35和36是由金属制成的,且靠近这些标记的区域B没有金属电极,这样所述面板侧标记35和36就可以相对于所述区域B以增加的反差被识别。因此,即使是在利用摄像机进行图象识别过程中执行垂直下落光照时,图象识别精度也不会像传统情况那样受到所述透明电极厚度的影响,从而改善了在所述液晶面板P2和TAB膜37之间位置校准的精度。
一般说来,如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液晶面板2来识别一个TAB侧标记39的情况下,当所述的TAB侧标记39和诸如是一个金属电极的不透明电极相互重叠时,是不可能对图象进行识别的。但是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的玻璃基底2和3被提供有透明区域,所以,只要它们处于区域B内,所述的TAB侧标记39可以被识别。所以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发生。
另一方面,可以在形成金属电极32的步骤中很容易地形成所述面板侧标记35和36,从而可以不需要形成这些标记的附加步骤,因此,避免了所述液晶面板P2制造成本的增加和生产步骤的复杂化。
在这个实施例中,形成所述的面板侧标记36和TAB侧标记39,使它们即使是在正常的连接位置内也具有一个规定的间距。其结果是存在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在所述的液晶面板P2和所述的TAB膜37中仅有一个被设置在它们的校准单元上,其二是两者都被设置在所述校准单元上,但所述校标准记36和39中的一个已经由于处于所述摄像机识别范围之外的其它标记的存在而被识别。在这种情况下,若所述的标记36和39不被设计成在其正常位置内具有一个间隔,那么,上述状态就会被识别成表示已经完成了位置校准。在这个实施例中,这个问题得以避免。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提供了肉眼观察标记35和38,这样,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来执行位置校准和位置确定。因此,通过与所述肉眼观察相互结合的执行自动位置校准和位置确定,可以进一步改善位置校准的精度。另外,即使是在由于例如不完善的外形而引起的不能很好地识别所述的自动校准标记36和39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肉眼观察执行位置校准。
在这个实施例中,可以自动执行所述液晶面板P2和所述TAB膜37之间的连接,由此减少制造成本。
顺便说说,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金属电极(特别是那些位于周边区域之外的金属电极)具有与所述透明电极相同的宽度,但这并不是必需的,实际上所述的金属电极的宽度可以较小,并只沿着所述透明电极的边缘覆盖其一部份。另外,没有被金属电极覆盖的透明电极的数量也可以不同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区域B(BR和BL或B1和B2)中形成的电极被描述成虚构电极,但它们可以被用于驱动所述的(液晶)板。在这种情况下,希望通过例如作为一组的多个电极来降低所述电极的组抗。上述实施例被描述成应用于一个液晶显示装置,当然,这不是必须的,本发明通常可被应用于包括有透明基底(第一电路基底)和一个外部电路基底(第二电路基底)相互连接的电路组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第一校准标记和在第一电路基底上靠近所述校准标记的一个区域之间给出了增强的反差。因此,即使是在所述垂直下降光照的情况下,通过识别所述的校准标记,也能利用简单的图象识别高精度地自动执行所述第一电路基底和第二电路基底之间的位置校准。
另外,在邻近第一电路基底上第一校准标记的一个区域被制成透明的情况下,所述透明区域和所述第一校准标记之间的反差进一步增加,从而进一步保证了上述效果。而且,在第二电路基底上的第二校准标记可以通过第一电路基底加以识别,借此,进一步增加了位置校准的精度。
另外,当所述的第一校准标记是一个非光传导标记时,利用肉眼观察进行位置校准和位置确定变得容易了。其结果,自动位置校准和位置确定可以和肉眼观察相结合地执行,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在两个基底间位置校准的精度。
另外,在所述第一和第二校准标记在这样一个位置:即在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路基底被正常校准并彼此相互连接状态下所述标记相互不重叠的位置处被形成的情况下,很容易确认两个电路基底的正常校准状态,以进行适当连接。
另外,通过在所述第一电路基底上的透明电极层和金属电极层的叠层结构内形成所述的电极,可以降低电极的电阻率,从而在第一电路基底上提供增加的驱动速度。在这个例子中,如果在所述第一校准标记附近的电极仅由透明电极构成,那么,在所述的校准标记和附近区域之间给出了增加的反差,从而保证了上述效果。上述第一校准标记可以利用与所述金属电极相同的材料制成,由此,所述的校准标记可以和所述的金属电极同时生成,因而不再需要为其附加步骤,并避免了生产成本增加和生产步骤的复杂化。
另一方面,通过在所述第一校准标记附近形成较大宽度的透明电极,所述的透明电极可以具有很低的电阻率,并适于用作类似于与所述金属电极叠层的透明电极的驱动电极。
另外,通过使用与制造液晶显示装置相关的第一电路基底,可以提供具有上述优异效果的液晶显示装置。
另外,通过使用摄象机等自动执行第一和第二电路基底的连接,可以减少制造成本。

Claims (33)

1.一种电路组件,包括:
其中具有多个第一电极和一个第一对准标记的一透明第一基底;和
其中具有多个第二电极和一个第二对准标记的第二基底,并且所述第二基底至少是部份地与所述第一基底相互重叠、从而使得相互对应的第一和第二电极相互重叠并彼此电连接,其中,
所述的第一电极具有一个光传导层,并具有一个与所述光传导层叠层的不透明层,并且和所述第二基底重叠的第一电极部份至少部份地包括光传导部份,
第二对准标记设置在对应于第一电极的光传导部分的第二基底部份上,并且所述第一对准标记和第二标记被设置在这样的位置,即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底处于彼此正常连接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和第二校准标记相互不重叠。
2.如权利要求1的电路组件,其中,所述的光传导层包括一个透明导体,所述的不透明层包括一金属。
3.如权利要求1的电路组件,其中,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对准标记包括一个不透明层。
4.如权利要求1的组件,其中,所述的光传导层包括一个金属氧化物,所述的不透明层包括一金属。
5.如权利要求1的电路组件,其中,在所述的第二基底上具有第一校准标记,并且所述第一基底在所述光传导部份附近具有第二校准标记。
6.如权利要求1的电路组件,其中,所述的第一基底从由玻璃、石英、矾士和树脂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种材料组成。
7.如权利要求1的电路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基底是柔性的。
8.如权利要求5的电路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校准标记和第二校准标记被设置在这样一种位置处,即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基底处于彼此正常连接状态下,所述的第一和第二校准标记相互不重叠。
9.如权利要求5的电路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校准标记附近的电极只包括透明电极。
10.如权利要求5的电路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二校准标记附近的透明电极比其它透明电极较宽。
11.如权利要求1的电路组件,其中,利用导电胶将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粘接到一起。
12.如权利要求1的电路组件,其中,利用一种异向性导电胶将所述的第一基底和所述的第二基底粘接到一起。
13.如权利要求1的电路组件,其中,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上的一部份第二电极和所述的第二基底是分开的,由此,可以避免施加到所述第二基底上的外部应力直接作用到所述第二电极上。
14.如权利要求1的电路组件,其中,在所述第一基底上,首先多个(n)第一电极按一个方向排列以形成一个电极阵列,并且,多个(m)这种电极阵列在第一基底的方向排列。
15.如权利要求14的电路组件,其中,每一个电极阵列包括在所述阵列两端处具有所述光传导部份的第一电极。
16.如权利要求1的电路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光传导部份具有在所述连接部份处所述第一电极宽度至少两倍的宽度。
17.如权利要求1的电路组件,其中,所述的第一电极包括缺少所述的光传导部份,并连接到在所述第一基底上形成的光调制元件上的多个第一电极,还包括具有所述光传导部份并不连接到所述光调制元件上的一个第一电极。
18.如权利要求1的电路组件,其中,所述的第一电极包括具有所述的透明部份并用作一个虚构电极的第一电极,也被用作一个虚构电极的一个第二电极连接到所述的第一电极上。
19.如权利要求18的电路组件,其中,都被用作虚构电极的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彼此用异向导电胶相互粘接到一起。
20.如权利要求1的电路组件,其中,在一个长度范围内配置所述的第一电极,所述长度包括指定给具有所述光传导部分的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长度和至少10倍于所述第一长度并用于配置那些缺少所述光传导部份的第一电极的第二长度。
21.如权利要求1的电路组件,其中,每个第一电极的宽度为5-800μm。
22.如权利要求21的电路组件,其中,相邻的一对第一电极以5-800μm的间距配置。
23.如权利要求14的电路组件,其中,相邻的一对电极以一个间距配置,从而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该间距的一半区域内设置一个校准标记。
24.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电路组件的一种显示装置。
25.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电路组件的一种图象传感器。
26.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电路组件一种光发射装置。
27.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电路组件的一种液晶装置。
28.一种用于生产一个电路组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在其上具有一组第一电极的一光传导第一基底,所述一组第一电极包括具有光传导部份的一第一电极和具有不透明部份的第一电极;
提供在其上具有一组第二电极并具有一个校准标记的第二基底;
利用设置在第一和第二基底之间的粘胶将二者重叠起来;
利用所述的校准标记对第一和第二基底进行位置校准;和
把所述第一和第二基底粘接到一起。
29.如权利要求1的电路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基底的数量被设定为2个,2个第一基底彼此相对设置,并且一个液晶被设置在所述2个基底之间,以提供一个液晶显示装置,和
所述第二基底有一个驱动半导体装置,用于输出施加到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规定波形信号,以执行显示。
30.如权利要求29的电路组件,其中,所述的第一电极包括在所述校准标记附近只具有透明部份的多个第一电极,这些电极不被提供用于驱动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信号。
31.如权利要求29的电路组件,其中,放置在所述一对第一基底之间的液晶是一种铁电液晶。
32.如权利要求29的电路组件,其中,利用一种异向性导电胶将所述的第二基底和所述的第一基底相互粘接起来。
33.一种位置校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第一校准单元,用于承载其上具有第一校准标记的一透明的第一电路基底,
提供第二校准单元,用于承载其上具有第二校准标记的一第二电路基底;
提供一个摄像机,用于对所述第一校准标记和第二校准标记进行图象识别;
计算第一和第二校准标记之间的偏移;和
根据所计算的偏移,至少彼此相对地移动第一和第二校准标记中的一个,以执行第一和第二电路之间的位置校准;
其中设置所述的摄像机,以通过所述的第一电路基底来识别所述的第二校准标记。
CN95121795A 1994-11-28 1995-11-28 电路组件及制造该电路组件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45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350894A JP3256391B2 (ja) 1994-11-28 1994-11-28 回路基板構造
JP293508/94 1994-11-28
JP293508/1994 1994-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751A CN1131751A (zh) 1996-09-25
CN1064457C true CN1064457C (zh) 2001-04-11

Family

ID=17795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217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64457C (zh) 1994-11-28 1995-11-28 电路组件及制造该电路组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729315A (zh)
EP (1) EP0715201A3 (zh)
JP (1) JP3256391B2 (zh)
KR (1) KR100193358B1 (zh)
CN (1) CN106445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08072A (en) * 1995-12-27 1999-12-28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Tape automated bonding method
WO1997032235A1 (fr) * 1996-02-29 1997-09-04 Citizen Watch Co., Ltd. Structure d'electrodes de dispositif a cristaux liquides
JPH1062736A (ja) * 1996-08-21 1998-03-06 Sony Corp 液晶表示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重ね合わせ装置
JP3503677B2 (ja) * 1997-02-19 2004-03-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配線基板の接続方法および配線基板の接続装置
JPH10278280A (ja) * 1997-04-02 1998-10-20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40522A (ja) * 1997-07-17 1999-02-12 Rohm Co Ltd 半導体ウエハの製造方法、この方法により作製された半導体ウエハ、半導体チップ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半導体チップ、ならびにこの半導体チップを備えたicカード
JPH11102932A (ja) * 1997-07-30 1999-04-13 Seiko Epson Corp Ic実装構造、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6172878B1 (en) 1997-12-27 2001-01-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ulti-element module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US6266119B1 (en) 1998-01-13 2001-07-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apparatus and production process thereof
JP3343071B2 (ja) * 1998-03-03 2002-11-11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の実装方法
KR100574278B1 (ko) * 1998-11-27 2006-09-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테이프 캐리어 패키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기모듈
JP2000347207A (ja) * 1999-06-04 2000-12-15 Ne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299713B1 (en) * 1999-07-15 2001-10-09 L. M. Bejtlich And Associates, Llc Optical radiation conducting zones and associated bonding and alignment systems
JP2001144197A (ja) * 1999-11-11 2001-05-25 Fujitsu Ltd 半導体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試験方法
US6384890B1 (en) * 1999-11-15 2002-05-07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Connection assembly for reflective liquid crystal projection with branched PCB display
KR20020044833A (ko) * 2000-12-07 2002-06-19 박상규 유기발광소자 생산용 장비의 소자 정렬
TWI225175B (en) * 2000-12-26 2004-12-11 Hannstar Display Corp Inspection method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its pin connection
TW556016B (en) * 2000-12-26 2003-10-01 Hannstar Display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a method for detecting two connected pins thereof
JP3914732B2 (ja) * 2001-10-02 2007-05-16 鹿児島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の接続構造及び該接続構造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液晶表示装置の実装方法
JP3963843B2 (ja) * 2002-03-22 2007-08-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の接続構造およびその形成方法、ならびに回路基板の接続構造を有する表示装置
KR100531590B1 (ko) * 2002-06-06 2005-11-28 알프스 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액정표시장치 및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CN1308747C (zh) * 2003-04-23 2007-04-04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对位的结构与方法
JP4336151B2 (ja) * 2003-06-19 2009-09-3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テープキャリア型の半導体装置
KR100583252B1 (ko) * 2003-12-29 2006-05-2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와 그 제조방법
JP4024773B2 (ja) * 2004-03-30 2007-12-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配線基板、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半導体モジュール装置
US7449284B2 (en) * 2004-05-11 2008-11-11 Miradia Inc.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fabricating mechanical mirror structures using backside alignment techniques
JP2007335421A (ja) * 2004-10-01 2007-12-27 Sharp Corp 回路基板の接続構造及び回路基板の製造方法
KR101171178B1 (ko) * 2005-01-04 2012-08-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커팅 패턴이 형성된 가요성 인쇄회로기판용 원판 및 이를커팅한 가요성 인쇄회로기판을 구비한 평판표시장치
JP4607612B2 (ja) 2005-02-09 2011-01-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配線回路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042874A (ja) * 2005-08-03 2007-02-15 Fujikura Ltd プリント回路基板、並びに前記プリント回路基板の位置合わせ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KR100660893B1 (ko) * 2005-11-22 2006-1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렬 마크막을 구비하는 반도체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07234915A (ja) * 2006-03-02 2007-09-13 Sony Corp 配線基板、配線ケーブル、電子機器および配線接続方法
JP5247008B2 (ja) * 2006-06-07 2013-07-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透過型の表示装置
JP5002226B2 (ja) * 2006-09-28 2012-08-15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プリント回路基板の位置合わせ装置
JP5228869B2 (ja) * 2007-12-12 2013-07-03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回路接続用接着フィルム、及び回路部材の位置識別用のマークを認識する方法
JP2009271383A (ja) * 2008-05-09 2009-11-19 Funai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5233790B2 (ja) * 2009-03-26 2013-07-10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液晶モジュール
KR101097306B1 (ko) * 2009-03-30 2011-12-23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얼라인 마크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3293740B (zh) * 2013-03-29 2016-04-27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JP6286911B2 (ja) 2013-07-26 2018-03-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実装構造、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3631042B (zh) * 2013-12-03 2016-04-13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板、显示屏以及检测基板上透明玻璃的方法
CN104661430A (zh) * 2015-03-17 2015-05-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位标识、电路板和显示装置
JP2019139073A (ja) * 2018-02-09 2019-08-22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及び配線基板
WO2020194595A1 (ja) * 2019-03-27 2020-10-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表示基板の接続部の検査装置及びフレキシブル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210028773A (ko) * 2019-09-04 2021-03-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0703479B (zh) * 2019-09-24 2022-03-2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07350C2 (de) * 1977-03-02 1983-01-13 Sharp K.K., Osaka Flüssigkristall-Anzeigevorrichtung in Baueinheit mit einem integrierten Schaltkreis
FR2527385B1 (fr) * 1982-04-13 1987-05-22 Suwa Seikosha Kk Transistor a couche mince et panneau d'affichage a cristaux liquides utilisant ce type de transistor
JPS60177323A (ja) * 1984-02-23 1985-09-11 Sharp Corp 基板貼り合わせ精度のチエツク方法
JPS60238817A (ja) * 1984-05-12 1985-11-27 Citizen Watch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S61123868A (ja) * 1984-11-21 1986-06-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パネル基板の位置合せ保証方法
US4832455A (en) * 1986-09-11 1989-05-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a Liquid crystal apparatus having an anisotropic conductive layer between the lead electrodes of the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the circuit board
JPH0831350B2 (ja) * 1989-10-03 1996-03-27 日本黒鉛工業株式会社 ファインピッチ用導電異方性ヒートシールコネクタ部材の製造法
JP2808483B2 (ja) * 1990-08-30 1998-10-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晶素子
JPH0540274A (ja) * 1990-09-13 1993-02-19 Canon Inc 液晶装置
JP2807336B2 (ja) * 1990-11-21 1998-10-08 東芝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装置
US5386309A (en) * 1990-12-20 1995-01-31 Goldstar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with positioning marks on circuit substrate and heat seal
JPH0527251A (ja) * 1991-07-23 1993-02-05 Ricoh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の電極接続装置
JPH0643471A (ja) * 1992-07-24 1994-02-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5729315A (en) 1998-03-17
JP3256391B2 (ja) 2002-02-12
EP0715201A2 (en) 1996-06-05
JPH08152646A (ja) 1996-06-11
KR960018724A (ko) 1996-06-17
EP0715201A3 (en) 1996-08-28
CN1131751A (zh) 1996-09-25
KR100193358B1 (ko) 1999-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457C (zh) 电路组件及制造该电路组件的方法
US10986725B2 (en) Light-emitting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EP3547366A1 (en) Tiled electronic device
CN1612185A (zh) 电光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电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858640A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和包括该阵列面板的液晶显示器
CN1819214A (zh) 传感器及包括该传感器的薄膜晶体管阵列面板和显示面板
CN1802080A (zh) 用于柔性印刷电路薄膜的母板及显示装置
KR20190114767A (ko) 타일형 전자 장치
TW201027170A (en) Conductive tape used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5632339A (zh) 显示设备
CN1819171A (zh) 信号传输薄膜、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20200083212A (ko) 전자 장치
CN1651991A (zh) 制造液晶显示器的系统及方法
US20190319049A1 (en) Alternative designs for addressing contacts that enhance bendability of tft backplanes
CN114762024A (zh) 柔性透明电子器件的制造方法以及物品
CN1467541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12086374A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324386C (zh) 液晶显示板及其制造方法
KR102036757B1 (ko) 연성회로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CN1087439C (zh) 照相机用数据写入装置
JP2004152829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97843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11960179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CN112015001B (zh) 背光灯的制造方法
US11675094B2 (en) X-r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