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64167A - 液体收纳体、液体收纳体单元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收纳体、液体收纳体单元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64167A
CN106364167A CN201610696651.8A CN201610696651A CN106364167A CN 106364167 A CN106364167 A CN 106364167A CN 201610696651 A CN201610696651 A CN 201610696651A CN 106364167 A CN106364167 A CN 1063641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k
lighting division
described liquid
accommod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966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64167B (zh
Inventor
饭泽庆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6364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4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64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64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41J2002/17573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using optical means for ink level indic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液体收纳体、液体收纳体单元以及液体消耗装置,该液体收纳体具备:液体收纳室,其对供给于消耗液体的液体消耗部的上述液体进行收纳;液体导出口,其能够将上述液体从该液体收纳室内导出至上述液体消耗部侧;液体注入口,其能够将上述液体从外部注入至上述液体收纳室内;能够识别收纳于上述液体收纳室的上述液体的液面的识别面;照明部,其照亮上述液体收纳室;以及位移部件,其在从上述液体注入口注入上述液体的注入液体时与未注入上述液体的未注入液体时移动位置,随着上述位移部件从位于上述未注入液体时的未注入液体时位置移动,上述照明部点亮。

Description

液体收纳体、液体收纳体单元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本申请是中国申请号为201310434985.4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名称为“液体收纳体、液体收纳体单元以及液体消耗装置”,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3年9月23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喷墨式打印机等液体消耗装置、对该液体消耗装置所消耗的液体进行收纳的液体收纳体以及具备该液体收纳体的液体收纳体单元。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公知有如下喷墨式打印机,其具备能够对喷射墨水(液体)的喷头(液体消耗部)所消耗的墨水进行收纳的墨水容器(液体收纳体)(例如专利文献1)。
而且,通常在这种打印机所具备的墨水容器设置有确认窗(识别面),通过该确认窗能够观察收纳于墨水容器内的墨水的液面的位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66563号公报
然而,例如如果墨水容器内的壁面被墨水润湿、或者在墨水容器内收纳有深色的墨水等,则难以观察墨水的液面的位置。尤其是,在能够注入墨水的墨水容器的情况下,如果在注入墨水时无法识别墨水的液面的位置而注入超过收纳量的墨水,则有墨水溢出而弄脏周围的危险。
而且,这种问题并不局限于喷墨式打印机所具备的墨水容器,在收纳液体的液体收纳体中大体相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实际情况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注入液体时能够容易地识别在液体收纳体中收纳的液体的液面的位置的液体收纳体、液体收纳体单元以及具备液体收纳体的液体消耗装置。
以下,对于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以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
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收纳体具备:液体收纳室,其对供给于消耗液体的液体消耗部的上述液体进行收纳;液体导出口,其能够将上述液体从该液体收纳室内导出至上述液体消耗部侧;液体注入口,其能够将上述液体从外部注入上述液体收纳室内;能够识别收纳于所述液体收纳室的所述液体的液面的识别面;照明部,其照亮上述液体收纳室;以及位移部件,其在从上述液体注入口注入上述液体的注入液体时与未注入上述液体的未注入液体时移动位置,随着上述位移部件从在上述未注入液体时所处的未注入液体时位置移动,上述照明部点亮。
根据该结构,在从液体注入口向液体收纳室内注入液体时,使位移部件从未注入液体时位置位移,并且如此地随着位移部件从未注入液体时位置移动而照明部点亮,因此通过该照明部照亮液体收纳室。因此,在注入液体时,能够容易地识别收纳于液体收纳体的液体的液面的位置。
在上述液体收纳体中,优选为上述照明部从隔着上述液体收纳室与上述识别面相反的一侧朝向上述识别面侧照亮上述液体收纳室。
根据该结构,照明部从在识别面侧观察成为里侧的位置朝向识别面侧照亮液体收纳室,因此与从其他的位置照亮液体收纳室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到达识别面的光量。因此,能够进一步容易地识别收纳于液体收纳室的液体的液面的位置。
另外,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收纳体单元具备至少两个液体收纳体,上述液体收纳体具备:液体收纳室,其对供给于消耗液体的液体消耗部的上述液体进行收纳;液体导出口,其能够将上述液体从该液体收纳室内导出至上述液体消耗部侧;液体注入口,其能够将上述液体从外部注入上述液体收纳室内;以及能够识别收纳于上述液体收纳室的上述液体的液面的识别面,并且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收纳体单元还具备:照明部,其照亮上述各液体收纳室;以及位移部件,其在从上述液体注入口注入上述液体的注入液体时与未注入上述液体的未注入液体时移动位置,随着上述位移部件从在上述未注入液体时所处的未注入液体时位置移动,上述照明部点亮。
根据该结构,随着位移部件从未注入液体时位置移动,照明部点亮,因此在向液体收纳室注入液体时通过照明部来照亮各液体收纳室。由此,在向至少两个液体收纳体注入液体时,能够容易地识别收纳于各液体收纳体的液体的液面的位置。
在上述液体收纳体单元中,优选为上述照明部和上述位移部件分别独立地与至少两个上述液体收纳体对应地设置,点亮至少两个上述照明部中的照亮与至少两个上述位移部件中的从上述未注入液体时位置移动的位移部件对应的上述液体收纳体的照明部。
根据该结构,点亮至少两个液体收纳体中的与位移部件从未注入液体时位置移动的液体收纳体对应的照明部。因此能够通过选择性地点亮照明部来确保节能性能,并且能够容易地识别收纳于注入有液体的液体收纳体的液体的液面的位置。
并且,解决上述课题的液体消耗装置具备:液体消耗部,其消耗液体;液体收纳室,其对供给于消耗液体的液体消耗部的上述液体进行收纳;液体导出口,其能够将上述液体从该液体收纳室内导出至上述液体消耗部侧;液体注入口,其能够将上述液体从外部注入上述液体收纳室内;能够识别收纳于上述液体收纳室的上述液体的液面;照明部的识别面,其照亮上述液体收纳室;以及位移部件,其在从上述液体注入口注入上述液体的注入液体时与未注入上述液体的未注入液体时移动位置,随着上述位移部件从在上述未注入液体时所处的未注入液体时位置移动,上述照明部点亮。
根据该结构,能够起到与上述液体收纳体的发明同样的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机的立体图。
图2是从容器单元的右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的3-3线向视剖视图。
图4是从容器单元的左前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打印机的立体图。
图6是收纳体单元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个例子的记录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复合机11具备记录装置12和安装于记录装置12的装置主体13上的扫描仪单元14。
记录装置12能够对纸张P进行记录,另一方面,扫描仪单元14能够读取记录于原稿的图像等。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称为上方,并且将重力方向称为下方。另外,图示沿着上述上方以及下方的方向作为铅垂方向的一个例子的上下方向Z。
扫描仪单元14具备:扫描仪主体部15,其一部分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记录装置12的装置主体13连结;以及输送单元16,其配置于扫描仪主体部15的上方。扫描仪主体部15经由设置于其一端侧的铰链等旋转机构17以能够在覆盖装置主体13的上方的关闭位置与打开装置本体13的上方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于记录装置12。另外,输送单元16经由设置于其一端侧的铰链等旋转机构18以能够在覆盖扫描仪主体部15的上方的位置与打开扫描仪主体部15的上方的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扫描仪主体部15。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复合机11中,将设置有旋转机构17、18的一侧称为后侧或者背面侧,并且将与其相反的一侧称为前侧。另外,图示沿着前方以及后方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Y。而且,扫描仪单元14、扫描仪主体部15以及输送单元16形成为它们的前端侧都能够朝向上方转动。
并且,将从前侧看后方(主视)时的沿右方和左方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X图示。并且,左右方向X、前后方向Y以及上下方向Z彼此交叉(本实施方式中为正交)。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左右方向X以及前后方向Y都是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向。
在复合机11的前侧配置有操作面板19。操作面板19具备用于显示菜单画面等的显示部(例如液晶显示器)20和设置于显示部20的周围的各种操作按钮21。
用于从装置主体13内排出纸张P的排出口22在记录装置12中位于操作面板19的下方的位置开口。另外,记录装置12上的排出口22的下方收纳有能够拉出的排纸台23。
在记录装置12的背面侧安装有能够装载多张纸张P的呈大致矩形板状的拉出式介质支承体24。另外,在扫描仪主体部15的后部安装有能够以基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前端侧)为中心转动的导入口盖25。
另外,在装置主体13的外部且右侧面的安装面13a上,固定有收纳墨水(液体的一个例子)的容器单元27。另外,在装置主体13与容器单元27之间的位置且靠近安装面13a的后侧的位置,设置有收纳刻度尺28a的刻度尺收纳部28。刻度尺收纳部28以按与刻度尺28a的厚度对应的左右方向X的深度以及与刻度尺28a的宽度对应的前后方向Y的宽度形成在上下方向Z长的矩形的槽形状的方式凹下形成于安装面13a。
另一方面,在装置主体13的内部设有被保持为能够在成为主扫描方向的左右方向X往复移动的状态的滑架29和安装于滑架29的中继适配器30。一端侧与容器单元27连接的具有挠性的管31的另一端侧与中继适配器30连接。另外,在滑架29的下表面侧支承有液体喷头32,该液体喷头32作为能够喷射从容器单元27供给的墨水的液体消耗部的一个例子。
因此,收纳于容器单元27的墨水由于利用水头差而经由管31向液体喷头32被供给。然后,通过向液体喷头32被供给的墨水被喷射至由输送机构(省略图示)输送的纸张P来进行记录(消耗液体的一个例子)。
以下,对于图2所示的容器单元27进行说明。
此外,容器单元27的左右方向X、前后方向Y以及上下方向Z以容器单元27安装于装置主体13的状态下的各方向为基准。
那么,如图2所示,容器单元27具备容器箱35、作为收纳于该容器箱35内的液体收纳体的一个例子的墨水容器36。在容器箱35中的形成沿前后方向Y以及上下方向Z的外表面(该情况下为右侧面)的壁部,形成有连通容器箱35的内外的大致矩形形状的窗部35a。因此,在墨水容器36收纳于容器箱35内的状态下,能够经由窗部35a从容器箱35的外部识别墨水容器36的一部分。
并且,容器单元27具备作为相对于容器箱35在前后方向Y滑动的位移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盖37和收纳于容器箱35内的节流阀38。在容器箱35的前表面设置有用于操作节流阀38的阀杆39。并且,节流阀38随着用户操作阀杆39而压住管31,从而阻断从墨水容器36向液体喷头32供给墨水。
接下来,对于墨水容器36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由于在容器开口部36a粘着薄膜41,从而墨水容器36形成有作为收纳墨水的液体收纳室的一个例子的墨水室42。
并且,墨水容器36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制,且能够从墨水容器36的外侧识别收纳于墨水室42内的墨水以及墨水的液面43。因此,如果墨水容器36安装于容器箱35,则能够经由容器箱35的窗部35a从外部识别收纳于墨水室42的墨水。即,墨水容器36的右侧面中与窗部35a对应的区域作为能够从右方识别收纳于墨水室42的墨水的液面43的识别面36b发挥作用。
另外,在墨水容器36的上部形成有注入口44,该注入口44作为能够将墨水从外部注入墨水室42内的液体注入口的一个例子。注入口44形成为朝向墨水室42的外侧突出,并且不与上下方向Z垂直,且在朝向成为比水平方向靠近上方的右上方突出的筒部45的前端开口。
如图2、图3所示,在筒部45的前端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有能够关闭注入口44的关闭部件47。此外,一端与容器箱35连接的系留部48的另一端与关闭部件47连接。并且,在关闭部件47的上侧形成有捏手部49,并且在关闭部件47的下侧形成有与注入口44嵌合的圆管状的嵌合部50。
另外,如图4所示,在墨水容器36的前表面的下方位置连接有管31(图4中省略图示),并且形成有作为能够从墨水室42内向液体喷头32侧导出墨水的液体导出口的一个例子的导出口52。并且,在墨水容器36的上部形成有将空气引入墨水室42内的空气引入口53。
如图2所示,在识别面36b的前侧位置在上下方向Z有间隔地突出形成有下限刻度54与上限刻度55。此外,下限刻度54是表示成为向墨水室42注入墨水的标识的下限量的刻度。另外,上限刻度55是表示从注入口44注入并收纳于墨水室42内的墨水的上限量的刻度。
接下来,对容器箱35进行说明。
如图2、图3所示,在容器箱35的上表面的前侧位置形成有上下方向Z的高度比上表面低一层的谷部35b。在谷部35b上形成有俯视呈U字形的容纳部57,该容纳部57在墨水容器36安装于容器箱35时接受容纳筒部45从成为箱开口部35c侧的左侧向谷部35b内进入的动作。并且,在谷部35b内且在容纳部57的后方形成有比形成容纳部57的位置高一层并且能够载置关闭部件47的载置部58。
如图3、图4所示,在墨水容器36的侧面中隔着墨水室42与识别面36b相反的一侧的侧面,即、在由粘着于容器开口部36a的薄膜41的表面形成的侧面,形成有照明部59。该照明部59由例如将多个LED(发光二极管)镶满为面状的面状发光体等构成,在图3所示的方式中,该左右方向X的右侧面部分成为发光部分。而且,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该照明部59以从对墨水容器36从识别面36b侧观察而成为里侧的位置朝向识别面36b侧照亮墨水室42的方式设置。
此外,如图4所示,照明部59设置于形成为比墨水室42的前后方向Y的中途位置靠近形成有下限刻度54、上限刻度55以及注入口44的一侧的前侧位置。并且,照明部59以其整个发光部分(图3中的右侧面部分)都位于比下限刻度54靠近上侧的位置,并且其发光部分的大致上侧一半位于比上限刻度55靠近上侧的位置的方式设置。即,照明部59以在其发光部分发光的情况下,从比收纳于墨水室42的墨水的液面43靠近上方的上方位置照亮墨水室42内的方式配置。而且,优选照明部59的发光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上限刻度55靠近上侧的位置,其整个发光部分也可以位于比上限刻度55靠近上侧的位置。
接下来,对于将墨水注入墨水室的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1所示,盖37位于遮蔽形成有注入口44的筒部45与载置部58的遮蔽位置A。即,在从液体喷头32喷射收纳于墨水室42的墨水的记录时、未从注入口44注入墨水的未注入时,盖37位于遮蔽位置A。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遮蔽位置A相当于未注入液体时位移部件所处的未注入液体时位置。
然后,如图2所示,在将墨水注入墨水室42的情况下,用户使位于遮蔽位置A的盖37向后方滑动而位于未遮蔽位置B。于是,被盖37遮蔽的筒部45与载置部58露出。而且,如果用户使安装于筒部45的关闭部件47移动至载置部58,则注入口44露出。即、未遮蔽位置B是在从注入口44注入墨水的墨水注入时(注入液体时的一个例子)盖37所处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未遮蔽位置B相当于在注入液体时位移部件所处的注入液体时位置。
另外,如果盖37从遮蔽位置(未注入液体时位置)A移动至未遮蔽位置(注入液体时位置)B,则未图示的开关被接通而点亮照明部59。因此,用户能够一边识别通过照明部59照亮的液面43的位置,一边从注入口44注入墨水。
如果注入墨水结束,则用户使载置于载置部58的关闭部件47返回筒部45,并使位于未遮蔽位置B的盖37向前方滑动而移动至遮蔽位置A。于是,未图示的开关被断开,从而照明部59熄灭。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得到如下效果。
(1)在从注入口44向墨水室42内注入墨水时,盖37从遮蔽位置A开始被移动,如此,随着盖37从遮蔽位置A移动,照明部59点亮。由此,在向墨水室42注入墨水时,通过照明部59照亮墨水室42。因此,在注入墨水时能够容易地识别收纳于墨水容器36的墨水的液面43的位置。
(2)照明部59从在识别面36b侧观察成为里侧的位置朝向识别面36b侧照亮墨水室42,所以与从其他位置照亮墨水室42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到达识别面36b的光量。因此,能够进一步容易地识别收纳于墨水室42的墨水的液面43的位置。
(3)照明部59形成于比识别面36b上的前后方向Y的中途位置靠近形成有注入口44的前侧的位置,所以能够进一步容易地识别注入的墨水。
(4)照明部59形成于比识别面36b的前后方向Y的中途位置靠近形成有下限刻度54与上限刻度55的前侧的位置,所以能够进一步容易地识别下限刻度54以及上限刻度55与注入的墨水的液面43。即、由于容易比较下限刻度54与液面43,所以能够准确地向用户传达注入墨水的必要性。另外,由于容易比较上限刻度55与液面43,所以能够降低超过需要量的墨水注入墨水室42而从注入口44溢出的危险。
(5)由于将照明部59(更具体而言是发光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比上限刻度55靠上侧的位置,从而能够从比墨水室42中收纳的墨水的液面43靠上侧的位置照亮墨水室42内。因此,与从比墨水的液面43靠下侧的位置照射墨水室42内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用户容易地识别液面43。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于作为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也称为“打印机”)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61具备在下端安装有车轮62的腿部63和组装于腿部63上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装置主体64。在装置主体64的后部设置有朝向上方突出的供给输送部65。在供给输送部65内填装有将作为长条的介质的纸张S卷绕为圆筒状的卷纸R。在构成装置主体64的外部的筐体部66中的成为供给输送部65的前侧的位置,形成有用于将从供给输送部65送出的纸张S向筐体部66内导入的插入口67。
另一方面,在装置主体64的前侧,形成有用于将纸张S向筐体部66外排出的排出口68。此外,在筐体部66内收纳有将从供给输送部65送出的纸张S从插入口67侧朝向排出口68侧输送的未图示的介质输送机构。而且,在装置主体64的前侧中的比排出口68靠下方的位置,设置有接受从排出口68排出的纸张S的介质接受单元69。
另外,在装置主体64的上部,且在成为在左右方向X成为输送纸张S的输送路径的外侧的一端侧(图5中右端侧),设置有用于进行设定操作、输入操作的操作面板70。并且,在装置主体64的下部,且在成为在左右方向X输送纸张S的输送路径的外侧的一端侧(图5中为右端侧),固定有作为能够收纳墨水的液体收纳体的一个例子的墨水容器71~74。
对于墨水容器71~74而言,与墨水的种类、颜色对应而设置有至少两个(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而且,墨水容器71~74以在左右方向X并列的方式配置,从而构成作为液体收纳体单元的一个例子的收纳体单元75。
此外,由于各墨水容器71~74的结构相同,所以以下通过对第一墨水容器71的结构进行说明,而省略第二墨水容器72~第四墨水容器74的说明。
如图6所示,墨水容器71的至少前侧的面为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制,并且能够从墨水容器71的前侧识别收纳于墨水室77内的墨水以及墨水的液面(省略图示)。即,如果墨水容器71安装于装置主体64,则墨水容器71~74的前侧的面作为能够从前方识别收纳于墨水室77的墨水的液面(省略图示)的识别面78发挥作用。
在墨水容器71设置有余量检测部79,该余量检测部79检测收纳于墨水室77内的墨水的余量。而且,收纳于墨水室77的墨水在从作为液体导出口的一个例子的导出口80向液体喷头32侧导出时,经过余量检测部79。
另外,在墨水容器71的上部形成有作为能够将墨水从外部注入墨水室77内的液体注入口的一个例子的注入口81。并且,在墨水容器71的上部设置有能够关闭注入口81的关闭部件82和作为以轴83为中心转动的位移部件的一个例子的盖84。
即,盖84在图6所示的第二墨水容器72~第四墨水容器74的盖84所处的遮蔽位置A与图6所示的第一墨水容器71的盖84所处的未遮蔽位置B之间转动移动。而且,位于遮蔽位置A的盖84遮蔽注入口81以及关闭注入口81的关闭部件82。此外,盖84在记录时和未注入时位于遮蔽位置A。
另一方面,在注入墨水时,盖84位于未遮蔽位置B。而且,位于未遮蔽位置B的盖84的里侧成为能够载置关闭部件82的载置部85。
另外,墨水容器71的上下方向Z的后侧的尺寸比前侧的小。而且,在上下方向Z的尺寸大的前侧的部分中的后侧的面设置有照明部86。即,照明部86是隔着墨水容器71的墨水室77与识别面78相反的一侧的面,且从识别面78侧观察设置于里侧。
接下来,对将墨水注入第一墨水容器71的墨水室77的作用进行说明。
此外,盖84位于遮蔽位置A。然后,在将墨水注入墨水室77的情况下,用户使位于遮蔽位置A的盖84向后方转动而转动移动至未遮蔽位置B。于是,被盖84遮蔽的关闭部件82与载置部85露出。并且,如果用户使关闭部件82移动至载置部85,则注入口81露出。
另外,如果盖84从遮蔽位置A移至未遮蔽位置B,则未图示的开关被接通,与移至未遮蔽位置B的盖84对应的第一墨水容器71的照明部86点亮。另一方面,维持盖84位于遮蔽位置A的第二墨水容器72~第四墨水容器74的照明部86熄灭的状态。而且,用户能够一边识别通过照明部86照亮的液面(省略图示)的位置一边从第一墨水容器71的注入口81注入墨水。
如果墨水注入结束,则用户使载置于载置部85的关闭部件82返回注入口81,并使位于未遮蔽位置B的盖84向前方转动而移至遮蔽位置A。于是,未图示的开关断开,从而第一墨水容器71的照明部86熄灭。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6)由于随着盖84从遮蔽位置A移动,照明部86点亮,所以在向墨水室77注入墨水时通过照明部86照亮各墨水室77。因此,在向至少两个墨水容器71~74注入墨水时,能够按每个墨水容器71~74容易地识别收纳于各墨水容器71~74的墨水的液面的位置。
(7)点亮与至少两个墨水容器71~74中的盖84从遮蔽位置A移动了的墨水容器71~74对应的照明部86。由此,选择性地点亮照明部86,从而能够确保节能性能,同时能够容易地识别收纳于墨水注入的墨水容器71~74的墨水的液面的位置。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如下地变更。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形成为,在盖37、84从遮蔽位置A移至除未遮蔽位置B以外的位置的情况下,也作为盖37、84从遮蔽位置A移动了的情况点亮照明部59、86。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在盖37、84位于未遮蔽位置B时作为从遮蔽位置A移动了的情况点亮照明部59、86。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设置检测盖37、84的位移的传感器。即,也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盖37、84的移动来使照明部59、86点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照明部59、86也可以随着盖37、84从未遮蔽位置B移动而熄灭。另外,照明部59、86也可以在盖37、84位于遮蔽位置A时熄灭。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收纳体单元75设置一个照明部86。另外,也可以对墨水容器71~74中的至少两个墨水容器设置一个照明部86。即,例如也可以以与第一墨水容器71和第二墨水容器72对应的方式设置一个照明部86。另外,也可以以与第一墨水容器71~第三墨水容器73对应的方式设置一个照明部86。
另外,也可以在收纳体单元75设置一个盖84。另外,也可以对墨水容器71~74中的至少两个墨水容器设置一个盖84。即,例如,也可以以与第一墨水容器71和第二墨水容器72对应的方式设置一个盖84。另外,也可以以与第一墨水容器71~第三墨水容器73对应的方式设置一个盖84。
而且,例如,也可以随着设置于收纳体单元75的一个盖84从遮蔽位置A移动而点亮对收纳体单元75设置的一个照明部86。另外,例如也可以随着一个以与第一墨水容器71和第二墨水容器72对应的方式设置的盖84从遮蔽位置A移动而点亮一个以与第一墨水容器71和第二墨水容器72对应的方式设置的照明部86。
并且,对收纳体单元75设置的照明部86的数量与盖84的数量也可以不同。例如,也可以相对于以与第一墨水容器71和第二墨水容器72对应的方式设置一个照明部86的情况,以分别独立地与第一墨水容器71和第二墨水容器72对应的方式设置两个盖84。而且,也可以随着两个盖84中的至少一个盖84从遮蔽位置A移动而点亮照明部86。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一个墨水容器36、71~74设置至少两个墨水室42、77。而且,也可以在每个墨水室42、77分别独立地设置照明部59、86。另外,也可以在具有至少两个墨水室42、77的墨水容器36、71~74的每一个都设置照明部59、86。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照明部59、86设置于装置主体13、64。另外,照明部59、86也可以设置于墨水室42、77内。并且,例如,也可以凹下形成墨水容器36、71~74的上表面、侧面,在凹下部分之中设置照明部59、86。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在更靠近识别面36b、78的位置照亮液面43,所以能够更容易识别墨水的液面。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照明部59也可以设置于容器箱35。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照明部59、86如果能够照亮墨水室42、77,则可以设置于任意的位置。例如,也可以将照明部59、86设置于除墨水容器36、71~74的上表面、识别面以外的侧面、底面。另外,例如也可以以沿着前后方向Y延伸的方式形成照明部59,以便在前后方向Y照亮墨水室42、77的整个区域。另外,也可以以沿着上下方向Z延伸的方式形成照明部59、86,以便照明部59、86在上下方向Z照亮墨水室42、77的整个区域。并且,照明部59、86也可以设置于在上下方向Z比上限刻度55靠下侧的下侧位置。另外,照明部59、86也可以设置于在上下方向Z比下限刻度54靠下侧的下侧位置。而且,也可以在一个墨水容器36、71~74设置至少两个照明部59、86。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关闭部件47、82作为位移部件的一个例子发挥作用。即,关闭部件47、82在记录时、未注入时位于关闭注入口44、81的关闭位置(未注入液体时位置的一个例子)。而且,关闭部件47、82在注入墨水时位于未关闭位置(注入液体时位置的一个例子)。因此,也可以随着关闭部件47、82从关闭位置移动而点亮照明部59、86。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在关闭部件47、82载置于载置部58、85时,作为从关闭位置移动了的情况而点亮照明部59、86。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形成为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13、64拆装容器单元27以及收纳体单元75。另外,收纳体单元75也可以形成为能够相对于装置主体64分别独立地拆装墨水容器71~74。而且,也可以随着容器单元27以及收纳体单元75、墨水容器71~74从装置主体13、64分离而点亮照明部59、86。在该情况下,构成容器箱35或墨水容器36、71~74的箱本身作为位移部件的一个例子发挥作用,并且该箱本身在安装于装置主体13、64的状态下所处的位置成为未注入液体时位置,在取下的状态下所处的位置成为注入液体时位置。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形成为,如果余量检测部79检测出收纳于墨水室77内的墨水的量比下限阈值少的情况,则使用照明部86通知用户注入墨水的必要性。即,例如也可以使照明部86点亮或闪烁。另外,也可以仅使墨水容器71~74中的余量少的墨水容器的照明部86点亮或闪烁。并且,也可以形成为,如果余量检测部79检测出收纳于墨水室77内的墨水的量比上限阈值多的情况,则使用照明部86通知用户结束注入墨水。例如,也可以使照明部86闪烁或熄灭。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照明部59、86定期点亮。例如,也可以在复合机11或打印机61的电源接通时或电源关闭时,使照明部59、86点亮一定时间。另外,也可以与滑架29的位置对应地使照明部59、86点亮。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在滑架29位于从纸张P、S的输送路径分离的初始位置一定时间的情况下,使照明部59、86点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进一步具备使照明部59、86点亮的开关。即,也可以形成为能够通过用户操作开关,来使照明部59、86点亮以及熄灭。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阀杆39作为位移部件的一个例子发挥作用。具体而言,如果在节流阀38压住管31的状态下将墨水注入墨水室42,则例如有在猛地注入墨水的情况下施加于墨水的压力的变化经由管31向液体喷头32侧传递的危险。因此,也可以在注入墨水时,使阀杆39位于关闭位置(注入液体时位置的一个例子)而压住管31。另外,也可以在记录时、未注入时,使阀杆39位于打开位置(未注入液体时位置的一个例子)而向液体喷头32侧供给墨水。而且,也可以随着阀杆39从打开位置移动而点亮照明部59。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照明部59、86只要是发光的部件可以任意选择,例如能够使用小电灯泡、LED、冷阴极管、荧光管、光纤等。此外,在使用光纤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使设于复合机11、打印机61的主板、操作面板19、70的操作板的与光源连接的光纤的一端延伸至墨水容器36、71~74。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墨水容器36设置于装置主体13内。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形成为,构成收纳体单元75的墨水容器71~74彼此有间隔地设置于不同的位置。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液体消耗装置也可以是喷射、排出、涂覆或消耗除墨水以外的其他液体的液体消耗装置。此外,作为从上述液体喷射装置排出形成为微小量的液滴的液体的状态包括粒状、泪状和尾部拉成线状的状态。另外,此处所说的液体是能够被液体喷射装置喷射的材料即可。例如,上述液体是物质处于液相时的状态下的材料即可,包括粘性高或粘性低的液体、溶胶、凝胶水、其他的无机溶剂、有机溶剂、溶液、液状树脂、液态金属(金属熔液)之类的流体。另外,不仅包括作为物质的一种状态的液体,还包括在溶剂中溶解、分散或混合由颜料、金属粒子等固体构成的功能材料的粒子而成的材料等。作为液体的代表性的例子可列举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墨水、液晶等。此处,所谓的墨水包括通常的水性墨水、油性墨水以及凝胶墨水、热熔墨水等各种液体混合物。作为液体喷射装置的具体例,例如是喷射以分散或者溶解的形式包含用于液晶显示器、EL(电致发光)显示器、面发光显示器、滤色器的制造等的电极材料、颜色材料等材料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另外,也可以是喷射用于制造生物芯片的生物体有机物的液体喷射装置、喷射作为精密吸液管使用而作为样品的液体的液体喷射装置、印染装置、微型分配器等。并且也可以是通过点状空隙对时钟、照相机等精密机械喷射润滑油的液体喷射装置、为了形成光通信元件等所使用的微小半球透镜(光学透镜)等而向基板上喷射紫外线固化树脂等透明树脂液的液体喷射装置。另外,也可以是为了蚀刻基板等而喷射酸或碱等蚀刻液的液体喷射装置。
而且,液体收纳体、液体收纳体单元也可以是对供给于这些液体消耗装置的液体进行收纳的液体收纳体、液体收纳体单元。
附图标记说明:
12...记录装置(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个例子);32…液体喷头(液体消耗部的一个例子);36、71~74…墨水容器(液体收纳体的一个例子);36b、78…识别面;37、84…盖(位移部件的一个例子);42、77…墨水室(液体收纳室的一个例子);43…液面;44、81…注入口(液体注入口的一个例子);52、80…导出口(液体导出口的一个例子);59、86…照明部;61…打印机(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个例子);75…收纳体单元(液体收纳体单元的一个例子);A…遮蔽位置(未注入液体时位置的一个例子);Z…上下方向(垂直方向的一个例子)。

Claims (10)

1.一种液体收纳体,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收纳室,其对要供给于消耗液体的液体消耗部的所述液体进行收纳;
液体导出口,其能够将所述液体从该液体收纳室内导出至所述液体消耗部侧;
液体注入口,其能够将所述液体从外部注入所述液体收纳室内;
识别面,通过该识别面能够识别收纳于所述液体收纳室的所述液体的液面;以及
照明部,其照亮所述液体收纳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识别面具备成为向所述液体收纳室注入的所述液体的量的标识的刻度,
所述照明部的发光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刻度靠近上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识别面具备成为向所述液体收纳室注入的所述液体的量的标识的刻度,
所述照明部位于比所述刻度靠近下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收纳体,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识别面侧观察所述照明部相比所述注入口设置于里侧。
5.一种液体消耗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液体消耗部,其消耗液体;
液体收纳室,其对要供给于该液体消耗部的所述液体进行收纳;
液体导出口,其能够将所述液体从该液体收纳室内导出至所述液体消耗部侧;
液体注入口,其能够将所述液体从外部注入所述液体收纳室内;
识别面,通过该识别面能够识别收纳于所述液体收纳室的所述液体的液面;以及
照明部,其照亮所述液体收纳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液体收纳室内的所述液体的量比下限阈值少,则所述照明部点亮或闪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液体收纳室内的所述液体的量比上限阈值多,则使用所述照明部通知用户结束所述液体的注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照明部定期点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液体消耗装置的电源接通时或电源关闭时,使所述照明部点亮。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消耗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使所述照明部点亮的开关。
CN201610696651.8A 2012-10-16 2013-09-23 液体收纳体、液体收纳体单元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Active CN1063641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28640 2012-10-16
JP2012228640A JP5987625B2 (ja) 2012-10-16 2012-10-16 液体収容体、液体収容体ユニット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CN201310434985.4A CN103722888B (zh) 2012-10-16 2013-09-23 液体收纳体、液体收纳体单元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4985.4A Division CN103722888B (zh) 2012-10-16 2013-09-23 液体收纳体、液体收纳体单元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64167A true CN106364167A (zh) 2017-02-01
CN106364167B CN106364167B (zh) 2018-09-18

Family

ID=504472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4985.4A Active CN103722888B (zh) 2012-10-16 2013-09-23 液体收纳体、液体收纳体单元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CN201610696651.8A Active CN106364167B (zh) 2012-10-16 2013-09-23 液体收纳体、液体收纳体单元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4985.4A Active CN103722888B (zh) 2012-10-16 2013-09-23 液体收纳体、液体收纳体单元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05504B2 (zh)
JP (1) JP5987625B2 (zh)
CN (2) CN1037228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60303B2 (ja) * 2014-06-12 2019-01-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87694B2 (ja) * 2014-06-12 2018-09-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タンク
JP6387693B2 (ja) * 2014-06-12 2018-09-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タンク
JP6460304B2 (ja) * 2014-06-12 2019-01-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及び複合機
JP6413430B2 (ja) * 2014-07-24 2018-10-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及びタンク
JP6350070B2 (ja) * 2014-07-24 2018-07-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JP6428114B2 (ja) 2014-09-30 2018-11-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JP6432261B2 (ja) 2014-09-30 2018-12-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CN109895507B (zh) 2015-01-19 2020-11-1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液体消耗设备
US9623691B2 (en) 2015-01-21 2017-04-18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cover and method therefor including inquiry and notification features
JP6428293B2 (ja) 2015-01-21 2018-11-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47303B2 (ja) 2015-01-21 2019-07-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557978B2 (ja) 2015-01-21 2019-08-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22867B2 (ja) 2015-01-21 2021-08-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90445B2 (ja) * 2015-01-21 2018-09-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74691A (ja) * 2015-10-14 2017-04-20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補力液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装置
US10093105B2 (en) * 2016-04-22 2018-10-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JP6880754B2 (ja) * 2017-01-12 2021-06-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滴噴射装置
CN110392634B (zh) * 2017-04-04 2022-06-07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耗材储存
JP6829845B2 (ja) * 2018-11-01 2021-02-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消費装置
JP7251183B2 (ja) * 2019-02-06 2023-04-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2022057832A (ja) * 2020-09-30 2022-04-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93143B1 (en) * 2000-03-23 2001-09-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nk level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for
JP2001301196A (ja) * 2000-04-21 2001-10-30 Canon Inc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142325A (ja) * 2002-10-25 2004-05-20 Canon Inc 印刷装置
CN1883953A (zh) * 2005-06-23 2006-12-27 佳能株式会社 信令模块、液体容器、记录设备和控制方法
JP2007230191A (ja) * 2006-03-03 2007-09-13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
CN102582258A (zh) * 2011-01-14 2012-07-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92890A (ja) * 2001-03-30 2002-10-09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2668457B2 (ja) * 1991-01-30 1997-10-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6106730A (ja) * 1992-09-28 1994-04-19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H09136426A (ja) * 1995-11-16 1997-05-27 Canon Inc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へのインク再充填方法
JPH11240167A (ja) 1998-02-24 1999-09-07 Konica Corp インクカセット
ATE269788T1 (de) * 1999-11-05 2004-07-15 Seiko Epson Corp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vorrichtung
EP1114725B1 (en) * 2000-01-05 2006-03-2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 Delaware Corporation ink-jet pen with two-part lid and techniques for filling
CN2820536Y (zh) * 2003-09-30 2006-09-2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JP4213610B2 (ja) * 2004-03-15 2009-01-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貼合せ基板製造装置
JP4539633B2 (ja) * 2006-09-29 2010-09-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システム
WO2008038796A1 (fr) * 2006-09-29 2008-04-03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ouche de liquide et système d'impression
JP2008200955A (ja) 2007-02-19 2008-09-04 Brother Ind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5247061B2 (ja) 2007-04-27 2013-07-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発光量変更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5093276B2 (ja) * 2010-03-26 2012-12-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液体供給装置
JP2012066563A (ja) 2010-08-24 2012-04-05 Seiko Epson Corp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93143B1 (en) * 2000-03-23 2001-09-25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nk level sens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for
JP2001301196A (ja) * 2000-04-21 2001-10-30 Canon Inc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4142325A (ja) * 2002-10-25 2004-05-20 Canon Inc 印刷装置
CN1883953A (zh) * 2005-06-23 2006-12-27 佳能株式会社 信令模块、液体容器、记录设备和控制方法
JP2007230191A (ja) * 2006-03-03 2007-09-13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
CN102582258A (zh) * 2011-01-14 2012-07-1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容器单元以及液体喷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4079933A (ja) 2014-05-08
JP5987625B2 (ja) 2016-09-07
CN103722888B (zh) 2016-08-24
CN106364167B (zh) 2018-09-18
US8905504B2 (en) 2014-12-09
US20140104347A1 (en) 2014-04-17
CN103722888A (zh) 201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64167A (zh) 液体收纳体、液体收纳体单元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CN205800522U (zh) 栓部件以及液体收容体单元
CN107297957B (zh) 液体供给单元
RU2612934C2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жидкости, узел контейнера для жидкости и жидкостное струй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04968501B (zh) 液体收容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7984906A (zh)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印刷装置
CN104924768B (zh) 液体供给单元
CN203449756U (zh) 印刷材料的注入配件以及注入装置
CN106427220A (zh) 打印装置
CN107128074A (zh) 液体供给装置、印刷装置及液体喷射系统
CN105189124A (zh) 液体供给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
CN105050816A (zh)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收容容器单元、液体喷射系统、液体喷射装置
CN103895360A (zh) 液体收容容器、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供给系统
CN108698410A (zh) 液体供给装置、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JP2014037058A (ja) 液体収容体、液体消費装置
CN109910440A (zh) 罐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US9908352B2 (en) Liquid ejection system, ventilation unit, liquid supply apparatus
JP2014037057A (ja) 液体収容体、液体消費装置
CN109328140A (zh) 液体容器及液体喷射装置
CN105026162A (zh) 液体容纳体
JP2014094547A (ja)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消費装置
JP2019142116A (ja) 液体収容容器及び記録装置
JP6278075B2 (ja) 液体収容体及び液体消費装置
CN208085267U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容纳体
CN106985537A (zh) 液体喷射装置以及液体喷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