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25009B - 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25009B
CN106325009B CN201610486019.0A CN201610486019A CN106325009B CN 106325009 B CN106325009 B CN 106325009B CN 201610486019 A CN201610486019 A CN 201610486019A CN 106325009 B CN106325009 B CN 1063250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receptor
resin
layer
general formula
carbon a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860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25009A (zh
Inventor
东润
大木贵广
丸尾敬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325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5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250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50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12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G03G5/0614Amines
    • G03G5/06142Amines arylamine
    • G03G5/06147Amines arylamine alkenylarylamine
    • G03G5/061473Amines arylamine alkenylarylamine plural alkenyl groups linked directly to the same aryl group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4Details of parts of process cartridge, e.g. for charging, transfer, cleaning,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57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6Polyes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57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64Polycarbonat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18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and nitroge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64Dyes
    • G03G5/0666Dyes containing a methine or polymethine group
    • G03G5/0672Dyes containing a methine or polymethine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methine or polymethine group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64Dyes
    • G03G5/0675Azo dy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64Dyes
    • G03G5/0696Phthalocyan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感光体(特别是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电子照相感光体具备导电性基体和感光层。感光层至少含有电荷产生剂、空穴输送剂和粘结树脂。空穴输送剂是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粘结树脂是下述通式(2)表示的树脂。通式(1)中,R1和R3各自独立,表示烷基、芳基、芳烷基或者烷氧基。R2和R4各自独立,表示烷基或者烷氧基。通式(2)中,R23、R24和R25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R23、R24和R25中的至少一个表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p+q=1.00,0.35≤p<1.00。n表示2或者3。【化1】;【化2】

Description

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光体(特别是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感光体用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电子照相感光体具备感光层。例如,感光层含有电荷产生剂、电荷输送剂(例如,空穴输送剂)和粘结它们的树脂(粘结树脂)。例如,电子照相感光体中,有层叠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层叠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具备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作为感光层,电荷产生层具有电荷产生的功能,电荷输送层具有电荷传输的功能。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具备作为感光层的单层型感光层,单层型感光层具有电荷产生和电荷传输的功能。
在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一个例子中,在导电性基板(导电性基体的一个例子)上设置感光层。感光层中的成分之一是聚碳酸脂共聚物。
发明内容
然而,对于上述例子的电子照相感光体来说,电子照相感光体的耐磨损性不充分。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损性优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还有,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具备耐磨损性优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具备导电性基体和感光层。所述感光层至少含有:电荷产生剂、空穴输送剂和粘结树脂。所述空穴输送剂是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所述粘结树脂是下述通式(2)表示的树脂。
【化1】
通式(1)中,R1和R3各自独立,表示烷基、芳基、芳烷基或者烷氧基。R2和R4各自独立,表示烷基或者烷氧基。
【化2】
通式(2)中,R23、R24和R25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R23、R24和R25中的至少一个表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p+q=1.00,0.35≤p<1.00。n表示2或者3。
本发明的处理盒具备上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像承载体、带电部、曝光部、显影部和转印部。所述带电部使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带电。所述曝光部在所述像承载体的所述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所述显影部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像。所述转印部将所述调色剂像从所述像承载体上转印到被转印体上。所述像承载体是上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耐磨损性优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还有,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处理盒和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耐磨损性优异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附图说明
图1中(a)、(b)和(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例子的部分剖视图。
图2中(a)、(b)和(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其它例子的部分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不过,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被以下的实施方式所限定。在本发明的目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变更后再实施本发明。另外,对于重复说明的地方,存在适当省略的情况,但并不因此限定发明的要旨。
以下,有时在化合物名称之后加上“类”来统称该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还有,在化合物名称之后加上“类”来表示聚合物名称的情况下,表示聚合物的重复单元源自该化合物或者其衍生物。
<第一实施方式:电子照相感光体>
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以下,有时记载为“感光体”)1。以下,参照图1(a)~图1(c)和图2(a)~图2(c),对感光体1进行说明。感光体1可以是层叠型感光体,也可以是单层型感光体。感光体1具备感光层3。感光层3至少含有:电荷产生剂、空穴输送剂和粘结树脂。空穴输送剂是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记载为“化合物(1)”)。粘结树脂是通式(2)表示的树脂(以下,有时记载为“树脂(2)”)。
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优异。其理由推测如下。感光层3中含有的化合物(1)具有两个二苯氨基。各二苯氨基中的两个苯基具有非对称结构。具体来说,各二苯氨基中的一个苯基没有取代基,而另一个苯基在邻位上具有取代基(R1、R2、R3和R4)。感光层3中含有的树脂(2)至少含有一个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
具有这样构造的化合物(1)和树脂(2)在用于形成感光层3的溶剂中的溶解性往往优异。还有,具有这样构造的化合物(1)和树脂(2)往往具有优异的相容性。因此,可以认为:通过使感光层3含有化合物(1)和树脂(2),制备出化合物(1)和树脂(2)均匀分散的感光层3用涂布液,从而形成化合物(1)均匀分散了的感光层3。而且,可以认为:具有这样构造的树脂(2)在感光层3中容易形成堆积结构。其结果,可以认为:感光层3的层密度得到提高,感光层3的强度得到提高。因此,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优异。
<1.层叠型感光体>
以下,参照图1(a)~图1(c),对感光体1是层叠型感光体的情况进行说明。图1(a)~图1(c)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感光体1的一个例子的层叠型感光体的部分剖面图。
如图1(a)所示,作为感光体1的层叠型感光体具备导电性基体2和感光层3。在作为感光体1的层叠型感光体中,具备电荷产生层3a和电荷输送层3b,电荷产生层3a和电荷输送层3b作为感光层3。
如图1(a)所示,可以在导电性基体2上直接设置感光层3。或者,如图1(c)所示,也可以在导电性基体2与感光层3之间设置中间层(底涂层)4。还有,也可以在感光层3上设置保护层5(未图示)。
如图1(b)所示,在作为感光体1的层叠型感光体中,可以在导电性基体2上设置电荷输送层3b,并在电荷输送层3b上设置电荷产生层3a。不过,一般来说,电荷输送层3b的膜厚与电荷产生层3a的膜厚相比较厚,因此电荷输送层3b相比于电荷产生层3a不易破损。因此,为了提高作为感光体1的层叠型感光体的耐磨损性,优选为如图1(a)所示那样在电荷产生层3a上设置电荷输送层3b。
对于电荷产生层3a的电荷输送层3b的厚度,只要充分发挥作为各自的层的功能,就不做特别的限定。电荷产生层3a的厚度优选为0.01μm以上5μm以下,更优选为0.1μm以上3μm以下。电荷输送层3b的厚度优选为2μm以上100μm以下,更优选为5μm以上50μm以下。
感光层3中的电荷产生层3a含有电荷产生剂。根据需要,电荷产生层3a也可以含有电荷产生层3a用的粘结树脂(以下,有时记载为“基体树脂”)、n型颜料和各种添加剂。关于电荷产生剂、基体树脂、n型颜料和添加剂,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感光层3中的电荷输送层3b含有空穴输送剂和粘结树脂。根据需要,电荷输送层3b也可以含有电子受体化合物和各种添加剂。关于空穴输送剂、粘结树脂、电子受体化合物和添加剂,将在后面进行叙述。为了提高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优选将含有作为空穴输送剂的化合物(1)和作为粘结树脂的树脂(2)的电荷输送层3b作为感光体1的最外表面层。
<2.单层型感光体>
以下,参照图2(a)~图2(c),对感光体1是单层型感光体的情况进行说明。图2(a)~图2(c)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感光体1的其它例子的单层型感光体的部分剖面图。
如图2(a)所示,作为感光体1的单层型感光体具备导电性基体2和感光层3。在作为感光体1的单层型感光体中,单层型感光层3c(单一层的感光层)作为感光层3。如图2(a)所示,可以在导电性基体2上直接设置单层型感光层3c。
还有,如图2(b)所示,作为感光体1的单层型感光体也可以具备导电性基体2、单层型感光层3c和中间层4。例如,中间层(底涂层)4设置在导电性基体2与单层型感光层3c之间。还有,如图2(c)所示,也可以在单层型感光层3c上设置保护层5。
对于单层型感光层3c的厚度,只要能够充分发挥作为单层型感光层的功能,就不做特别的限定。单层型感光层3c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1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上50μm以下。
作为感光层3的单层型感光层3c含有电荷产生剂、空穴输送剂和粘结树脂。根据需要,单层型感光层3c也可以含有电子输送剂、n型颜料和各种添加剂。关于电荷产生剂、空穴输送剂、粘结树脂、电子输送剂、n型颜料和添加剂,将在后面进行叙述。为了提高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优选将含有作为空穴输送剂的化合物(1)和作为粘结树脂的树脂(2)的单层型感光层3c作为感光体1的最外表面层。
上述,对作为感光体1的层叠型感光体和单层型感光体的结构进行了说明。接下来,对作为感光体1的层叠型感光体和单层型感光体的共同要素进行说明。
<3.导电性基体>
导电性基体2只要能够用作感光体1的导电性基体即可,不做特别的限定。导电性基体2只要至少表面部是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即可。可以举出由导电性材料形成的导电性基体来作为导电性基体2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由导电性材料包覆的导电性基体作为导电性基体2的另一个例子。对于导电性材料,例如可以举出:铝、铁、铜、锡、铂、银、钒、钼、铬、镉、钛、镍、钯、铟、不锈钢或者黄铜。对于这些导电性材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例如,作为合金)来使用。这些导电性材料中,由电荷从感光层3到导电性基体2的移动性好的方面来看,优选为铝或者铝合金。
导电性基体2的形状根据后面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叙述的图像形成装置6(参照图3)的结构而适当选择。例如,对于导电性基体2的形状,可以举出片状或者鼓状。还有,导电性基体2的厚度根据导电性基体2的形状而适当选择。
<4.电荷产生剂>
在感光体1是层叠型感光体的情况下,电荷产生层3a含有电荷产生剂。在感光体1是单层型感光体的情况下,单层型感光层3c含有电荷产生剂。
电荷产生剂只要是感光体用的电荷产生剂,就不做特别的限定。对于电荷产生剂,例如可以举出:酞菁类颜料、二硫酮吡咯并吡咯(dithioketo-pyrrolopyrrole)颜料、无金属萘酞菁颜料、金属萘酞菁颜料、方酸颜料、靛蓝颜料、甘菊蓝颜料、菁颜料、无机光导材料(例如,硒、硒-碲、硒-砷、硫化镉或者非晶硅)的粉末、吡喃盐、蒽嵌蒽醌类颜料、三苯甲烷类颜料、士林类颜料、甲苯胺类颜料、吡唑啉类颜料或者喹吖啶酮类颜料。
对于酞菁类颜料,例如可以举出:化学式(CGM-1)表示的无金属酞菁或者金属酞菁。对于金属酞菁,例如可以举出:化学式(CGM-2)表示的氧钛酞菁、化学式(CGM-3)表示的羟基镓酞菁或者化学式(CGM-4)表示的氯镓酞菁。酞菁类颜料可以为结晶,也可以为非结晶。对酞菁类颜料的晶体形状(例如,α型、β型、Y型、V型或者II型)不作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各种晶体形状的酞菁类颜料。
【化3】
【化4】
【化5】
【化6】
对于无金属酞菁的结晶,例如可以举出:无金属酞菁的X型晶体(以下,有时记载为“X型无金属酞菁”)。对于氧钛酞菁的结晶,例如可以举出:氧钛酞菁的α型、β型或者Y型晶体(以下,有时记载为“α型、β型或者Y型氧钛酞菁”)。可以举出羟基镓酞菁的V型晶体作为羟基镓酞菁的结晶。可以举出氯镓酞菁的II型晶体作为氯镓酞菁的结晶。由于X型无金属酞菁和Y型氧钛酞菁在波长区域700nm以上具有高量子产率,因此优选为X型无金属酞菁或者Y型氧钛酞菁。
例如,Y型氧钛酞菁在CuKα特征X射线衍射光谱中,在布拉格角(2θ±0.2°)的27.2°具有主峰。CuKα特征X射线衍射光谱中的主峰是指在布拉格角(2θ±0.2°)为3°以上40°以下的范围中具有第一大或者第二大的强度的峰。
(CuKα特征X射线衍射光谱的测量方法)
对CuKα特征X射线衍射光谱的测量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将样品(氧钛酞菁)填充到X射线衍射装置(例如,Rigaku Corporation制造“RINT(日本注册商标)1100”)的样品支架上,在X射线管Cu、管电压40kV、管电流30mA及CuKα特征X射线波长的条件下,测量X射线衍射光谱。例如,测量范围(2θ)是3°以上40°以下(起始角:3°;停止角:40°),扫描速度是10°/分。
可以单独地使用在所需区域具有吸收波长的电荷产生剂,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的电荷产生剂来使用。例如,在数字光学式图像形成装置(例如,使用半导体激光器之类光源的激光打印机或者传真机)中,优选使用在700nm以上波长区域具有感光度的感光体1。因此,例如优选使用酞菁类颜料,更优选为无金属酞菁或者氧钛酞菁,特别优选为X型无金属酞菁或者Y型氧钛酞菁。对于电荷产生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在感光体1是单层型感光体的情况下,单层型感光层3c优选为含有作为电荷产生剂的氧钛酞菁和后面叙述的n型颜料。由此,容易进一步提高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并容易进一步提高感光体1的电气特性。
在使用短波长激光光源(例如,具有350nm以上550nm以下左右波长的激光源)的图像形成装置上所使用的感光体1中,优选使用蒽嵌蒽醌类颜料作为电荷产生剂。
在感光体1是层叠型感光体的情况下,相对于电荷产生层3a中含有的基体树脂100质量份,电荷产生剂的含量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10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30质量份以上500质量份以下。
在感光体1是单层型感光体的情况下,相对于单层型感光层3c中含有的粘结树脂100质量份,电荷产生剂的含量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30质量份以下。
<5.n型颜料>
在感光体1是层叠型感光体的情况下,根据需要,电荷产生层3a也可以含有n型颜料。在感光体1是单层型感光体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单层型感光层3c也可以含有n型颜料。通过含有n型颜料,往往可以提高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并提高感光体1的电气特性。
其中,颜料大致分为n型颜料和p型颜料。n型颜料是主要以电子为电荷载体的颜料。p型颜料是主要以空穴为电荷载体的颜料。可以认为n型颜料接收例如电荷产生剂产生的电子。可以认为由此而使电荷产生剂产生的电子和空穴的再结合被抑制。例如,对于n型颜料,可以举出偶氮颜料或者苝颜料。
以下,对用作n型颜料的偶氮颜料进行说明。偶氮颜料只要是用在电子照相感光体中的化合物,且是结构中含有偶氮基(-N=N-)的化合物,就不做特别的限定。
对于偶氮颜料,可以使用单偶氮颜料和多偶氮颜料(例如,双偶氮颜料、三偶氮颜料和四偶氮颜料)中的任何一种。还有,偶氮颜料也可以是具有偶氮基的化合物的互变异构体。还有,具有偶氮基的化合物也可以有氯原子取代基。
例如,对于偶氮颜料,可以使用众所周知的偶氮颜料。对于优选的偶氮颜料,可以举出:颜料黄(14、17、49、65、73、83、93、94、95、128、166和77)、颜料橙(1、2、13、34和36)和颜料红(30、32、61和144)。
对于偶氮颜料的优选具体例子,可以举出:化学式(A1)表示的化合物(颜料黄128)、化学式(A2)表示的化合物(颜料黄93)、化学式(A3)表示的化合物(颜料橙13)和化学式(A4)表示的化合物(颜料黄83)。
【化7】
【化8】
【化9】
【化10】
接下来,对用作n型颜料的苝颜料进行说明。例如,苝颜料是用在电子照相感光体中的化合物,且是通式(10)表示的具有苝骨架的化合物。
【化11】
通式(10)中,X和Y各自独立,表示二价的有机基。
对于优选的苝颜料,可以举出通式(11)表示的化合物。
【化12】
通式(11)中,R101和R102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一价的有机基,Z表示氧原子或者氮原子。通式(11)中,作为R101和R102的优选例,可以举出:氢原子、脂肪烃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和任意取代的杂环基。对于杂环基所含的杂原子,例如可以举出:氮原子、氧原子和硫原子。
另外,本说明书中的任意取代是指取代基的数量为0,或者1以上。
对于苝颜料的另一个优选例,可以举出通式(12)表示的化合物。
【化13】
通式(12)中,R103、R104、R105和R106各自独立,是氢原子或者一价的有机基。R103与R104或者R105与R106也可以结合而形成环。通式(12)中,对于R103、R104、R105和R106的优选例,可以举出:氢原子、脂肪烃基、芳烷基、芳基和杂环基。对于杂环基含有的杂原子,可以举出:氮原子、氧原子和硫原子。
n型颜料也可以是苝颜料和偶氮颜料以外的n型颜料。对于苝颜料和偶氮颜料以外的n型颜料,例如可以举出:多环醌类颜料、方酸颜料、皮蒽酮颜料、紫环酮颜料、异吲哚啉颜料、喹吖啶酮颜料、吡唑啉酮类颜料或者苯并咪唑酮类颜料。
对于n型颜料,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为了提高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和电气特性,在n型颜料中,优选偶氮颜料,更优选化学式(A1)表示的化合物(颜料黄128)。
在感光体1是单层型感光体、单层型感光层3c中含有作为电荷产生剂的氧钛酞菁的情况下,在单层型感光层3c中,优选含有n型颜料,更优选含有偶氮颜料,特别优选含有化学式(A1)表示的化合物(颜料黄128)。由此,容易进一步提高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并容易进一步提高感光体1的电气特性。
相对于电荷产生剂1质量份,n型颜料的含量优选为0.03质量份以上3质量份以下。相对于电荷产生剂1质量份,n型颜料的含量为0.03质量份以上时,感光层3中的各原料的分散性往往得到提高。相对于电荷产生剂1质量份,n型颜料的含量为3质量份以下时,电荷产生剂引起的电荷产生和电荷注入往往得到提高。
<6.空穴输送剂>
在感光体1是层叠型感光体的情况下,电荷输送层3b含有空穴输送剂。在感光体1是单层型感光体的情况下,单层型感光层3c含有空穴输送剂。空穴输送剂是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记载为“化合物(1)”)。
【化14】
通式(1)中,R1和R3各自独立,表示烷基、芳基、芳烷基或者烷氧基。R2和R4各自独立,表示烷基或者烷氧基。
通式(1)中,对于R1、R2、R3和R4表示的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碳原子数1以上6以下的烷基;更具体地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或者己基。为了提高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对于烷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以上6以下的烷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特别优选为甲基、乙基或者异丙基。
通式(1)中,对于R1、R2、R3和R4表示的烷氧基,例如可以举出碳原子数1以上6以下的烷氧基,更具体地可以举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正戊氧基、异戊氧基、新戊氧基或者己氧基。
通式(1)中,对于R1和R3表示的芳基,可以举出:碳原子数6以上14以下的单环芳基或者碳原子数6以上14以下的稠合环(双环或者三环)芳基。对于碳原子数6以上14以下的单环芳基的例子,可以举出苯基。对于碳原子数6以上14以下的双环稠环芳基的例子,可以举出萘基。对于碳原子数6以上14以下的三环稠环芳基的例子,可以举出蒽基或者菲基。
通式(1)中,对于R1和R3表示的芳烷基,例如可以举出具有芳基的碳原子数1以上6以下的烷基。碳原子数1以上6以下的烷基所具有的芳基与R1和R3表示的芳基相同。对于R1和R3表示的芳烷基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苄基、1-苯乙基、3-苯丙基、4-苯丁基、5-苯戊基、6-苯己基。
对于通式(1)中具有R3和R4的二苯氨基苯乙烯基,该基(具有R3和R4的二苯氨基苯乙烯基)可以在所结合的苯基的任何位置(邻位、间位或者对位)。
为了提高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优选通式(1)中的R1、R2、R3和R4为如下化合物。R1和R3各自独立,表示碳原子数1以上6以下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1以上6以下的烷氧基。R2和R4各自独立,表示碳原子数1以上6以下的烷基。
在感光体1是层叠型感光体的情况下,对于通式(1)中具有R3和R4的二苯氨基苯乙烯基,优选该基(具有R3和R4的二苯氨基苯乙烯基)位于所结合的苯基的对位。由此,容易提高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且容易提高感光体1的电气特性。
可以举出化学式(HTM-1)~(HTM-7)表示的化合物作为化合物(1)的具体例子。以下,有时将化学式(HTM-1)~(HTM-7)表示的化合物分别记载为化合物(HTM-1)~(HTM-7)。
【化15】
【化16】
【化17】
【化18】
【化19】
【化20】
【化21】
<7.电子输送剂和电子受体化合物>
在感光体1是层叠型感光体的情况下,根据需要,电荷输送层3b也可以含有电子受体化合物。由此,空穴输送剂的空穴传输能力往往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在感光体1是单层型感光体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单层型感光层3c也可以含有电子输送剂。由此,单层型感光层3c能够传输电子,容易将双极(两个极性)的特性赋予单层型感光层3c。
对于电子输送剂或者电子受体化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醌类化合物、二酰亚胺类化合物、腙类化合物、丙二腈类化合物、噻喃类化合物、三硝基噻吨酮类化合物、3,4,5,7-四硝基-9-芴酮类化合物、二硝基蒽类化合物、二硝基吖啶类化合物、四氰乙烯、2,4,8-三硝基噻吨酮、二硝基苯、二硝基吖啶、琥珀酸酐、马来酸酐或者二溴马来酸酐。对于醌类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联苯醌类化合物、偶氮醌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萘醌类化合物、硝基蒽醌类化合物或者二硝基蒽醌类化合物。对于电子输送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对于电子受体化合物也是一样,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对于电子输送剂或者电子受体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通式(3)~(9)所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将通式(3)~(9)所示的化合物分别记载为化合物(3)~(9)。
【化22】
【化23】
【化24】
【化25】
【化26】
【化27】
【化28】
通式(3)~(9)中,R31、R32、R33、R34、R41、R42、R43、R44、R51、R52、R61、R62、R71、R72、R73、R74、R81、R82、R83、R84、R91、R92和R93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氰基、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链烯基、任意取代的烷氧基、任意取代的烷氧羰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或者任意取代的杂环基。通式(6)中,R63表示:卤素原子、氢原子、任意取代的烷基、任意取代的链烯基、任意取代的烷氧基、任意取代的芳烷基、任意取代的芳基或者任意取代的杂环基。
通式(3)~(9)中,对于R31、R32、R33、R34、R41、R42、R43、R44、R51、R52、R61、R62、R71、R72、R73、R74、R81、R82、R83、R84、R91、R92和R93中的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碳原子数1以上10以下的烷基。对于碳原子数1以上10以下的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仲丁基、正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己基、庚基、辛基、壬基或者癸基。碳原子数1以上10以下的烷基中,优选为碳原子数1以上6以下的烷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以上5以下的烷基,特别优选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或者1,1-二甲基丙基。烷基可以是直链状烷基、支链状烷基、环状烷基或者组合了这些的烷基。烷基也可以具有取代基。对于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卤素原子、羟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氧基;或者氰基。对于取代基的数量,不做特别的限定,优选为3以下。
对于通式(3)~(9)中的R31、R32、R33、R34、R41、R42、R43、R44、R51、R52、R61、R62、R71、R72、R73、R74、R81、R82、R83、R84、R91、R92和R93中的链烯基,例如可以举出碳原子数2以上10以下的链烯基,优选为碳原子数2以上6以下的链烯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2以上4以下的链烯基。链烯基可以是直链状链烯基、支链状链烯基、環状链烯基或者组合了这些的链烯基。链烯基也可以具有取代基。对于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卤素原子、羟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氧基;或者氰基。对取代基的数量不做特别的限定,优选为3以下。
对于通式(3)~(9)中的R31、R32、R33、R34、R41、R42、R43、R44、R51、R52、R61、R62、R71、R72、R73、R74、R81、R82、R83、R84、R91、R92和R93中的烷氧基,例如可以举出碳原子数1以上10以下的烷氧基,优选为碳原子数1以上6以下的烷氧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氧基。烷氧基可以是直链状烷氧基、支链状烷氧基、環状烷氧基或者组合了这些的烷氧基。烷氧基也可以具有取代基。对于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卤素原子、羟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氧基;或者氰基。对取代基的数量不做特别的限定,优选为3以下。
通式(3)~(9)中的R31、R32、R33、R34、R41、R42、R43、R44、R51、R52、R61、R62、R71、R72、R73、R74、R81、R82、R83、R84、R91、R92和R93中的烷氧羰基是具有烷氧基的羰基。羰基所具有的烷氧基与R31、R32、R33、R34、R41、R42、R43、R44、R51、R52、R61、R62、R71、R72、R73、R74、R81、R82、R83、R84、R91、R92和R93所表示的烷氧基相同。烷氧羰基也可以具有取代基。对于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卤素原子、羟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氧基;或者氰基。对取代基的数量不做特别的限定,优选为3以下。
对于通式(3)~(9)中的R31、R32、R33、R34、R41、R42、R43、R44、R51、R52、R61、R62、R71、R72、R73、R74、R81、R82、R83、R84、R91、R92和R93中的芳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碳原子数7以上15以下的芳烷基,优选为碳原子数7以上13以下的芳烷基,更优选为碳原子数7以上12以下的芳烷基。芳烷基也可以具有取代基。对于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卤素原子、羟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氧基、硝基、氰基、碳原子数2以上4以下的脂肪酰基、苯甲酰基、苯氧基、含有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氧基的烷氧羰基、或者苯氧羰基。对取代基的数量不做特别的限定,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
对于通式(3)~(9)中的R31、R32、R33、R34、R41、R42、R43、R44、R51、R52、R61、R62、R71、R72、R73、R74、R81、R82、R83、R84、R91、R92和R93中的芳基,例如可以举出:苯基、2个或者3个苯环稠合而形成的基、2个或者3个苯环通过单键连接而形成的基。例如,芳基所含的苯环的数量是1以上3以下,优选为1或者2。作为芳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卤素原子、羟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氧基、硝基、氰基、碳原子数2以上4以下的脂肪酰基、苯甲酰基、苯氧基、含有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氧基的烷氧羰基、或者苯氧羰基。
对于通式(3)~(9)中的R31、R32、R33、R34、R41、R42、R43、R44、R51、R52、R61、R62、R71、R72、R73、R74、R81、R82、R83、R84、R91、R92和R93中的杂环基,例如可以举出:含有从N、S和O构成的组中选择的1个以上杂原子的五元或者六元的单环的杂环基;这样的单环彼此稠合形成的杂环基;或者这样的单环与五元或者六元的烃环进行稠合形成的杂环基。在杂环基是稠合环的情况下,稠合环所含的环数优选为3以下。作为杂环基可以具有的取代基,例如可以举出:卤素原子、羟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氧基、硝基、氰基、碳原子数2以上4以下的脂肪酰基、苯甲酰基、苯氧基、含有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氧基的烷氧羰基、或者苯氧羰基。
对于通式(6)中的R63中的卤素原子,例如可以举出氟基、氯基、溴基或者碘基,优选为氯基。
为了进一步提高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在化合物(3)~(9)中,优选化合物(3)、(4)、(5)、(7)、(8)或者(9)。为了提高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和电气特性,更优选为化合物(3)、(5)或者(9)。
对于化合物(3)~(9)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化学式(ETM-1)~(ETM-8)所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将化学式(ETM-1)~(ETM-8)所示的化合物分别记载为化合物(ETM-1)~(ETM-8)。
【化29】
【化30】
【化31】
【化32】
【化33】
【化34】
【化35】
【化36】
在感光体1是层叠型感光体的情况下,电子受体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电荷输送层3b中含有的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2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5质量份以上10质量份以下。
在感光体1是单层型感光体的情况下,电子输送剂的含量相对于单层型感光层3c中含有的粘结树脂100质量份,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1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80质量份以下。
<8.粘结树脂>
在感光体1是层叠型感光体的情况下,电荷输送层3b含有粘结树脂。在感光体1是单层型感光体的情况下,单层型感光层3c含有粘结树脂。粘结树脂是通式(2)表示的树脂(以下,有时记载为“树脂(2)”)。
【化37】
通式(2)中,R23、R24和R25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R23、R24和R25中的至少一个表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也就是说,R23、R24和R25不是都表示氢原子。
通式(2)中,对于R23、R24和R25所表示的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或者叔丁基。从容易提高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的观点来看,优选为其中的甲基。
通式(2)中,n表示2或者3。在n表示2的情况下,含有-(CH2)n-的环是环戊烷。在n表示3的情况下,含有-(CH2)n-的环是环己烷。
树脂(2)由通式(2a)表示的重复单元(以下,有时记载为“重复单元(2a)”)和通式(2b)表示的重复单元(以下,有时记载为“重复单元(2b)”)形成。树脂(2)是重复单元(2a)与重复单元(2b)的共聚物。
【化38】
【化39】
通式(2a)和(2b)中,R23、R24、R25和n分别与通式(2)中的R23、R24、R25和n具有相同含义。
关于通式(2)中的p和q,p+q=1.00,0.35≤p<1.00。也就是说,p与q的和是1.00。p表示0.35以上且小于1.00的数。p表示重复单元(2a)的摩尔数相对于树脂(2)中的重复单元(2a)的摩尔数与重复单元(2b)的摩尔数的合计摩尔数的比率。q表示重复单元(2b)的摩尔数相对于重复单元(2a)的摩尔数与重复单元(2b)的摩尔数的合计摩尔数的比率。p和q都是正数。p为0.35≤p<1.00时,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优异。为了进一步提高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优选为0.35≤p≤0.80,更优选为0.40≤p≤0.60。
对于树脂(2),例如可以举出:无规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周期共聚物或者嵌段共聚物。无规共聚物是重复单元(2a)和重复单元(2b)进行了随机排列的共聚物。交替共聚物是重复单元(2a)和重复单元(2b)进行了交替排列的共聚物。周期共聚物是一个或若干个重复单元(2a)和一个或若干个重复单元(2b)进行了周期性排列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是若干个重复单元(2a)形成的嵌段与若干个重复单元(2b)形成的嵌段进行了排列的共聚物。
对于树脂(2)的制造方法,不做特别的限定。对于树脂(2)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可以举出将用于形成树脂(2)的重复单元的二醇化合物与光气进行界面缩聚的方法(即光气法)。对于树脂(2)制造方法的另一个例子,可以举出将用于形成树脂(2)的重复单元的二醇化合物与碳酸二苯酯进行酯交换反应的方法。
以下,以使用光气法制造树脂(2)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树脂(2)是通过使通式(2am)所示的化合物、通式(2bm)所示的化合物和光气进行界面缩聚而制造的。以下,有时将通式(2am)所示的化合物和通式(2bm)所示的化合物分别记载为化合物(2am)和化合物(2bm)。化合物(2am)的添加量相对于化合物(2am)的摩尔数与化合物(2bm)的摩尔数的总摩尔数,是35mol%(p=0.35)以上,且小于100mol%(p=1.00)。
【化40】
【化41】
通式(2am)和(2bm)中,R23、R24、R25和n分别与通式(2)中的R23、R24、R25和n具有相同含义。
为了提高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优选为通式(2)中的R23、R24、R25、p、q和n满足如下条件的树脂。R23和R25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R23和R25中的至少一个表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R24表示氢原子。p+q=1.00,0.40≤p≤0.60。n表示2或者3。
为了进一步提高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优选为通式(2)中的R23、R24、R25、p、q和n满足如下条件的树脂。R23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R24表示氢原子。R25表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p+q=1.00,0.40≤p≤0.60。n表示2或者3。
可以举出化学式(Resin-1)~(Resin-6)表示的树脂作为树脂(2)的具体例子。
【化42】
【化43】
【化44】
【化45】
【化46】
【化47】
对于树脂(2)的分子量,粘均分子量优选为40,000以上,更优选为40,000以上52,500以下。树脂(2)的粘均分子量为40,000以上时,容易提高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树脂(2)的分子量为52,500以下时,树脂(2)容易溶解到用于形成感光层3的溶剂中,电荷输送层3b用涂布液或者单层型感光层3c用涂布液的粘度不会变得过高。其结果,容易形成电荷输送层3b或者单层型感光层3c。
对于电荷输送层3b或者单层型感光层3c中的粘结树脂,也可以是树脂(2)以外的其它粘结树脂。可以在众所周知的粘结树脂中适当选择其它粘结树脂。
<9.基体树脂>
在感光体1是层叠型感光体的情况下,电荷产生层3a含有基体树脂。基体树脂只要是可以用在感光体1中的基体树脂,就不作特别限定。对于基体树脂,可以举出: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或者光固化树脂。对于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举出:苯乙烯类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顺丁烯二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氯化聚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离聚物、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醇酸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芳酯树脂、聚砜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酮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醚树脂或者聚酯树脂。对于热固性树脂,例如可以举出:硅酮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或者其它交联性热固性树脂。对于光固化树脂,例如可以举出:环氧丙烯酸类树脂或者聚氨酯-丙烯酸类共聚物。对于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电荷产生层3a中含有的基体树脂优选为不同于电荷输送层3b中含有的粘结树脂。例如,在作为感光体1的层叠型感光体的制造中,在导电性基体2上形成电荷产生层3a,在电荷产生层3a上形成电荷输送层3b。过程中,在电荷产生层3a上使用电荷输送层3b用涂布液进行涂布。因此,电荷产生层3a优选为不能溶解在电荷输送层3b用涂布液的溶剂中。
<10.添加剂>
根据需要,感光体1的感光层3(电荷产生层3a、电荷输送层3b或者单层型感光层3c)也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对于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劣化抑制剂(例如,抗氧化剂、自由基捕获剂、单重态淬灭剂或紫外线吸收剂)、软化剂、表面改性剂、增量剂、增稠剂、分散稳定剂、蜡、受体、供体、表面活性剂、可塑剂、增感剂或者流平剂。对于抗氧化剂,例如可以举出:受阻酚、受阻胺、对苯二胺、芳基烷烃、对苯二酚、螺苯并二氢吡喃(spirochroman)、螺茚酮(spiroindanone)或它们的衍生物;有机硫化合物或者有机磷化合物。
<11.中间层>
例如,感光体1中,中间层4(尤其是,底涂层)位于导电性基体2与感光层3之间。例如,中间层4含有无机颗粒和用在中间层4中的树脂(中间层用树脂)。可以认为:通过中间层4的存在,维持可抑制漏电的发生这种程度的绝缘状态,同时使曝光感光体1时产生的电流流动顺利,从而抑制电阻的增加。
对于无机颗粒,例如可以举出:金属(例如,铝、铁或铜)、金属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锆、氧化锡或氧化锌)的颗粒;或者非金属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硅)的颗粒。对于这些无机颗粒,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
对于中间层用树脂,只要能够用作形成中间层4的树脂,就不做特别的限定。中间层4也可以含有各种添加剂。添加剂与感光层3的添加剂相同。
<12.感光体的制造方法>
例如,在感光体1是层叠型感光体的情况下,如下那样制造层叠型感光体。首先,制备电荷产生层3a用涂布液和电荷输送层3b用涂布液。将电荷产生层3a用涂布液涂布在导电性基体2上,通过干燥,形成电荷产生层3a。接下来,将电荷输送层3b用涂布液涂布在电荷产生层3a上,通过干燥,形成电荷输送层3b。由此,制造出层叠型感光体。
将电荷产生剂和根据需要而添加的成分(例如,基体树脂和各种添加剂)溶解或者分散在溶剂中,从而制备出电荷产生层3a用涂布液。将空穴输送剂、粘结树脂和根据需要而添加的成分(例如,电子受体化合物和各种添加剂)溶解或者分散在溶剂中,从而制备出电荷输送层3b用涂布液。
接下来,例如,在感光体1是单层型感光体的情况下,如下那样制造单层型感光体。将单层型感光层3c用涂布液涂布在导电性基体2上,通过干燥,制造出单层型感光体。将电荷产生剂、空穴输送剂、粘结树脂和根据需要而添加的成分(例如,电子输送剂和各种添加剂)溶解或者分散在溶剂中,从而制造出单层型感光层3c用涂布液。
关于涂布液(电荷产生层3a用涂布液、电荷输送层3b用涂布液或者单层型感光层3c用涂布液)中含有的溶剂,只要能够使涂布液中所含的各成分进行溶解或分散,就不做特别的限定。对于溶剂的例子,可以举出:醇类(例如,甲醇、乙醇、异丙醇或丁醇)、脂肪族烃(例如,正己烷、辛烷或环己烷)、芳香族烃(例如,苯、甲苯或二甲苯)、卤化烃(例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或氯苯)、醚类(例如,二甲醚、二乙醚、四氢呋喃、乙二醇二甲醚、二甘醇二甲醚或者丙二醇单甲醚)、酮类(例如,丙酮、甲基乙基酮或环己酮)、酯类(例如,乙酸乙酯或乙酸甲酯)、二甲基甲醛、二甲基甲酰胺或者二甲基亚砜。对于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两种以上来使用。为了提高操作人员在制造感光体1时的可操作性,优选将无卤素溶剂(卤化烃以外的溶剂)用作溶剂。
通过将各成分混合并分散到溶剂中,从而制备涂布液。对于混合或者分散的操作,例如可以使用:珠磨机、辊磨机、球磨机、磨碎机、油漆振荡器或者超声波分散机。
例如,为了提高各成分的分散性,涂布液(电荷产生层3a用涂布液、电荷输送层3b用涂布液或者单层型感光层3c用涂布液)也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
例如,对于使用涂布液(电荷产生层3a用涂布液、电荷输送层3b用涂布液或者单层型感光层3c用涂布液)进行涂布的方法,只要是能够在导电性基体2上均匀地涂布上涂布液的方法,就不做特别的限定。对于涂布方法,例如可以举出:浸涂法、喷涂法、旋涂法或者棒涂法。
关于对涂布液(电荷产生层3a用涂布液、电荷输送层3b用涂布液或者单层型感光层3c用涂布液)进行干燥的方法,只要是可以使涂布液中的溶剂蒸发的方法,就不做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举出:使用高温干燥机或者减压干燥机进行热处理(热风干燥)的方法。例如,热处理条件是40℃以上150℃以下的温度和3分钟以上120分钟以下的时间。
另外,根据需要,感光体1的制造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含形成中间层4的工序和/或形成保护层5的工序。对于形成中间层4的工序和形成保护层5的工序,可以适当地选择众所周知的方法。
上述,参照图1(a)~图1(c)和图2(a)~图2(c),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感光体1进行了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感光体1,能够提高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
<第二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装置>
第二实施方式涉及图像形成装置6。以下,参照图3,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6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6具备感光体1、带电部27、曝光部28、显影部29和转印部26,感光体1作为像承载体。感光体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感光体1。曝光部28对带电了的感光体1的表面进行曝光,在感光体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部29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像。转印部26将调色剂像从感光体1上转印到被转印体38上。
以下,以图像形成装置6采用中间转印方式的情况为例子,进行说明。不过,不限定图像形成装置6的转印方式,图像形成装置6也可以采用直接转印方式。在图像形成装置6采用中间转印方式的情况下,转印部26相当于一次转印辊33和二次转印辊21。被转印体38相当于中间转印带20和记录介质(例如,纸张P)。
图像形成装置6只要是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就不做特别的限定。例如,图像形成装置6可以是单色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为了实现由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形成各种颜色的调色剂像,图像形成装置6也可以是串联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以下,以串联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为例,对图像形成装置6进行说明。图像形成装置6具备:在规定方向上并排设置的若干个感光体1和若干个显影部29。若干个显影部29的每一个都配置成与感光体1相对。若干个显影部29的每一个都具备显影辊。显影辊对调色剂进行承载并输送,将调色剂供给到对应的感光体1的表面上。
如图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6还具有箱形的机器壳体7。在机器壳体7内,设置有供纸部8、图像形成部9和定影部10。供纸部8对纸张P进行供给。图像形成部9对供纸部8供给来的纸张P进行输送,并将基于图像数据的调色剂像转印到纸张P上。定影部10使在图像形成部9中转印到纸张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P上。还有,在机器壳体7的顶面,设置有排纸部11。排纸部11将在定影部10中定影处理过的纸张P排出。
在供纸部8中,具备:供纸盒12、第一搓纸辊13、供纸辊14、供纸辊15、供纸辊16和配准辊对17。供纸盒12设置成相对于机器壳体7可拆装。在供纸盒12中,存储有各种尺寸的纸张P。第一搓纸辊13设置在供纸盒12的左上方位置。第一搓纸辊13将供纸盒12中存储的纸张P一张一张地取出。供纸辊14、供纸辊15和供纸辊16对第一搓纸辊13取出的纸张P进行输送。配准辊对17使供纸辊14、供纸辊15和供纸辊16所输送来的纸张P暂时等待后,在规定的时间将纸张P送向图像形成部9。
还有,供纸部8进一步具备手动送纸托盘(未图示)和第二搓纸辊18。手动送纸托盘安装在机器壳体7的左侧面。第二搓纸辊18将手动送纸托盘中放置的纸张P取出。第二搓纸辊18取出的纸张P由供纸辊16进行输送,并被配准辊对17在规定的时间送向图像形成部9。
在图像形成部9中,具备图像形成单元19、中间转印带20和二次转印辊21。在中间转印带20中,调色剂像由图像形成单元19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的表面(与感光体1接触的面)上。另外,一次转印的调色剂像是基于计算机之类上位装置传送来的图像数据而形成的。二次转印辊21将中间转印带20上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从供纸盒12送来的纸张P上。
在图像形成单元19中,以黄色调色剂供给用单元25为基准,从中间转印带20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图3中的右侧)向下游侧,依次设置有:黄色调色剂供给用单元25、品红色调色剂供给用单元24、青色调色剂供给用单元23和黑色调色剂供给用单元22。在单元22、23、24和25的各中央位置,设置有感光体1。感光体1设置成可沿箭头(顺时针)方向旋转。另外,单元22、23、24和25也可以是后面叙述的处理盒,处理盒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6主体可拆装。
还有,在各感光体1的周围,以带电部27为基准从各感光体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开始依次配置有:带电部27、曝光部28、显影部29。
在感光体1的旋转方向上,也可以在带电部27的上游侧设置除电器(未图示)和清洗装置(未图示)。除电器在调色剂像到中间转印带20的一次转印结束之后,对感光体1的周面进行除电。由清洗装置和除电器进行了清扫和除电的感光体1的周面被送向带电部27,进行新的带电处理。在图像形成装置6具备清洗装置和/或除电器的情况下,从各感光体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侧开始,以带电部27为基准,依次配置有:带电部27、曝光部28、显影部29、一次转印辊33、清洗装置和除电器。
如所述的那样,带电部27使感光体1表面带电。具体来说,带电部27使沿箭头方向旋转的感光体1的周面带电。在感光体1是层叠型感光体的情况下,优选为带电部27使感光体1的表面带电为负极性。在感光体1是单层型感光体的情况下,优选为带电部27使感光体1的表面带电为正极性。带电部27可以是非接触方式的,也可以是接触方式的。非接触方式的带电部27与感光体1不接触而施加电压。对于非接触方式的带电部27,例如可以举出电晕放电式的带电装置,更具体地来说,可以举出电晕管带电器或者栅极管带电器。接触方式的带电部27与感光体1接触而施加电压。对于接触方式的带电部27,例如可以举出接触(接近)放电式的带电器,更具体地来说,可以举出带电辊或者带电刷。
对于带电辊,例如可以举出:在与感光体1接触的状态下从动于感光体1的旋转而进行旋转的带电辊。例如,至少带电辊的表面部由树脂形成。具体来说,带电辊具备:被支撑为可绕轴旋转的芯棒、在芯棒上形成的树脂层、对芯棒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部。具备这种带电辊的带电部27能够通过电压施加部对芯棒施加电压,使隔着树脂层接触的感光体1的表面带电。
对于形成带电辊的树脂层的树脂,只要能够使感光体1的表面(周面)良好带电,就不做特别的限定。作为形成树脂层的树脂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硅酮树脂、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或者硅酮改性树脂。树脂层中,也可以含有无机填充材料。
还有,可以认为:通过使图像形成装置6具备接触方式的带电部27,能够抑制由带电部27产生的活性气体(例如,臭氧或氮氧化物)的排放。其结果,可以认为:活性气体导致感光层3的劣化得到抑制,同时也能够实现办公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关于带电部27所施加的电压,不做特别的限定。关于带电部27所施加的电压的例子,可以举出:交流电压、直流电压或者在直流电压上重叠了交流电压的重叠电压。其中,优选为带电部27只施加直流电压。只施加直流电压的带电部27与施加交流电压的带电部27或者施加在直流电压上重叠了交流电压的重叠电压的带电部27进行比较,具有如下的优越性。带电部27只施加直流电压时,施加到感光体1的电压值是一定的,因此容易使感光体1的表面均匀地带电到一定电位。还有,带电部27只施加直流电压时,往往感光层3的磨损量会减少。其结果,可以认为能够形成高品质的图像。
带电部27对感光体1施加的电压优选为1000V以上2000V以下,更优选为1200V以上1800V以下,特别优选为1400V以上1600V以下。
对于曝光部28,例如可以举出曝光装置,更具体地可以举出激光扫描单元。曝光部28对带电了的感光体1的表面进行曝光,在感光体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具体来说,带电部27使感光体1的周面均匀带电后,曝光部28对该周面照射基于计算机之类上位装置输入的图像数据而形成的激光。由此,在感光体1的周面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静电潜像。
显影部29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像。具体来说,显影部29将调色剂供给到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体1的周面上,并在该周面上形成基于图像数据的调色剂像。例如,可以举出显影装置来作为显影部29。
转印部26(相当于一次转印辊33和二次转印辊21)将感光体1的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被转印体38(相当于中间转印带20和纸张P)上。中间转印带20是环状的带式旋转体。中间转印带20架设在驱动辊30、从动辊31、支撑辊32和若干个一次转印辊33上。中间转印带20配置成若干个感光体1的周面都与中间转印带20的表面(接触面)抵接。
还有,一次转印辊33与各感光体1相对地配置,从而中间转印带20被一次转印辊33按压在感光体1上。在按压的状态下,中间转印带20根据驱动辊30而沿箭头(逆时针旋转)方向环形旋转。驱动辊30利用步进马达等驱动源而进行旋转驱动,带来用于使中间转印带20进行环形旋转的驱动力。从动辊31、支撑辊32和若干个一次转印辊33设置成可自由旋转。从动辊31、支撑辊32和一次转印辊33随着由驱动辊30引起的中间转印带20的环形旋转,而从动地进行旋转。从动辊31、支撑辊32和一次转印辊33对应于驱动辊30的主动旋转,通过中间转印带20而从动地进行旋转,同时对中间转印带20进行支撑。
一次转印辊33将一次转印偏压(具体来说,极性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偏压)施加给中间转印带20。其结果,各感光体1上形成的调色剂像在各感光体1与一次转印辊33之间,被依次转印(一次转印)到绕圈旋转的中间转印带20上。另外,调色剂的带电极性是正极性。
二次转印辊21将二次转印偏压(具体来说,极性与调色剂的带电极性相反的偏压)施加到纸张P上。其结果,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20上的调色剂像在二次转印辊21与支撑辊32之间,被转印到纸张P上。由此,未定影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纸张P上。
定影部10使在图像形成部9中转印到纸张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像进行定影。定影部10具备加热辊34和加压辊35。加热辊34被通电发热体加热。加压辊35配置成与加热辊34相对,加压辊35的周面按压在加热辊34的周面上。
在图像形成部9中利用二次转印辊21转印到纸张P上的转印图像,利用纸张P通过加热辊34与加压辊35之间时的加热带来的定影处理,被定影在纸张P上。然后,进行了定影处理的纸张P被排出到排纸部11。还有,在定影部10与排纸部11之间的适当位置,设置有若干个输送辊36。
排纸部11通过使机器壳体7的顶部凹陷而形成。在凹陷的凹部的底部,设置有接收排出的纸张P的出纸托盘37。
上述,参照图3,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6进行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6具备耐磨损性优异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感光体1。因此,可以认为:通过具备这样的感光体1,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6能够长期对图像故障的发生进行抑制。
<第三实施方式:处理盒>
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处理盒。以下,接着参照图3,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盒进行说明。处理盒是图像形成用的匣盒。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盒相当于黄色调色剂供给用单元25、品红色调色剂供给用单元24、青色调色剂供给用单元23和黑色调色剂供给用单元22的每一个。例如,处理盒具备单元化了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感光体1。处理盒可以设计成相对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6可拆卸。例如,在处理盒中,除了感光体1,也可以还具备从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带电部27、曝光部28、显影部29和转印部26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部件。根据需要,处理盒也可以具备清洗装置和除电器中的一个或者全部两个。
上述,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盒进行了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盒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感光体1。感光体1的耐磨损性优异。因此,对于具备这样感光体1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盒,在用于图像形成装置6中的情况下,能够长期对图像故障的发生进行抑制。而且,由于这样的处理盒容易操作,因此,在感光体1的感光度特性等发生了劣化的情况下,能够容易且迅速地更换包含感光体1在内的处理盒。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另外,本发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定于实施例的范围中。
<1.感光体的材料>
准备以下的电荷产生剂、空穴输送剂和粘结树脂,作为用于形成层叠型感光体的电荷产生层和电荷输送层的材料。准备以下的电荷产生剂、空穴输送剂、粘结树脂、电子输送剂和n型颜料,作为用于形成单层型感光体的单层型感光层的材料。
(电荷产生剂)
准备电荷产生剂(CGM-1X)和(CGM-2Y)作为所用电荷产生剂。电荷产生剂(CGM-1X)是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以化学式(CGM-1)表示的无金属酞菁。还有,电荷产生剂(CGM-1X)的结晶结构是X型。
电荷产生剂(CGM-2Y)是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以化学式(CGM-2)表示的氧钛酞菁。还有,电荷产生剂(CGM-2Y)的结晶结构是Y型。
(空穴输送剂)
准备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化合物(HTM-1)~(HTM-7)作为所用空穴输送剂。还有,准备化学式(HTM-8)~(HTM-10)所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将化学式(HTM-8)~(HTM-10)所示的化合物分别记载为化合物(HTM-8)~(HTM-10)。
【化48】
【化49】
【化50】
(电子输送剂)
准备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化合物(ETM-2)~(ETM-8)作为所用电子输送剂。
(粘结树脂)
准备粘结树脂(Resin-1a)~(Resin-8a)作为所用粘结树脂。
粘结树脂(Resin-1a)~(Resin-6a)分别是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以化学式(Resin-1)~(Resin-6)表示的树脂。还有,粘结树脂(Resin-1a)的粘均分子量是50100。粘结树脂(Resin-2a)的粘均分子量是50300。粘结树脂(Resin-3a)的粘均分子量是50200。粘结树脂(Resin-4a)的粘均分子量是50200。粘结树脂(Resin-5a)的粘均分子量是50500。粘结树脂(Resin-6a)的粘均分子量是50000。
粘结树脂(Resin-7a)和(Resin-8a)分别是以化学式(Resin-7)和(Resin-8)表示的树脂。化学式(Resin-7)和(Resin-8)中,重复单元的下标表示重复单元的摩尔比率。还有,粘结树脂(Resin-7a)的粘均分子量是49700。粘结树脂(Resin-8a)的粘均分子量是50300。
【化51】
【化52】
(n型颜料)
准备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化学式(A1)表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记载为化合物(A1))来作为n型颜料。
<2.层叠型感光体的制造>
使用所准备的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材料,制造层叠型感光体(A-1)~(A-12)和(B-1)~(B-13)。
<2-1.层叠型感光体(A-1)的制造>
首先,准备表面处理过的二氧化钛(Tayca株式会社制造“样品SMT-A”,数均一次粒径10nm)。如下那样制备该表面处理过的二氧化钛。使用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对二氧化钛进行表面处理。在将表面处理过的二氧化钛进行湿式分散的同时,使用聚甲基氢硅氧烷进行进一步的表面处理。
接下来,制备中间层用涂布液。具体来说,在容器内放入表面处理过的二氧化钛2质量份、6,12,66,610四元共聚聚酰胺树脂(东丽株式会社制造“AMILAN(日本注册商标)CM8000”)1质量份、混合溶剂。混合甲醇10质量份、丁醇1质量份和甲苯1质量份来作为混合溶剂。使用珠磨机对容器的内含物进行5小时的混合,使材料分散到混合溶剂中。由此,得到中间层用涂布液。
接下来,形成中间层(底涂层)。具体来说,使用5μm的过滤器对所得中间层用涂布液进行过滤。然后,使用浸涂法,将中间层用涂布液涂布在作为导电性基体的铝制鼓状支撑体(直径30mm、全长246mm)的表面上。接下来,在130℃的条件下,对涂布上的中间层用涂布液进行30分钟热处理。由此,在导电性基体上形成中间层(膜厚1μm)。
接下来,制备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具体来说,在容器内放入电荷产生剂(CGM-2Y)1.5质量份、作为基体树脂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S-LEC KS-6Z”)1质量份、混合溶剂(分散介质)。将丙二醇单甲醚40质量份和四氢呋喃40质量份用作混合溶剂。使用珠磨机对容器内含物进行2小时混合,使材料分散到混合溶剂中。由此,得到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接下来,使用3μm的过滤器对所得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进行过滤。然后,使用浸涂法,将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涂布在形成了中间层的导电性基体上。接下来,在50℃的条件下,使涂布上的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进行10分钟的干燥。由此,在形成了中间层的导电性基体上,形成电荷产生层(膜厚0.3μm)。
接下来,制备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具体来说,将作为空穴输送剂的化合物(HTM-1)45质量份、粘结树脂(Resin-1a)100质量份、作为添加剂的BHT(二丁基羟基甲苯)0.5质量份、作为添加剂的间三联苯3质量份、作为溶剂的四氢呋喃420质量份和作为溶剂的甲苯210质量份进行混合。由此,使材料溶解在溶剂中。其结果,得到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接下来,通过与电荷产生层用涂布液一样的方法,将所得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涂布在已形成了中间层和电荷产生层的导电性基体上。接下来,在120℃的条件下,使涂布上的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进行40分钟的干燥。由此,在形成了中间层和电荷产生层的导电性基体上,形成电荷输送层(膜厚20μm)。其结果,得到层叠型感光体(A-1)。
<2-2.层叠型感光体(A-2)~(A-12)和(B-1)~(B-13)的制造>
除了改变以下几点之外,通过与层叠型感光体(A-1)的制造一样的方法,分别制造层叠型感光体(A-2)~(A-12)和(B-1)~(B-13)。替换层叠型感光体(A-1)的制造中使用的作为空穴输送剂的化合物(HTM-1)和粘结树脂(Resin-1a),而使用表1和表2中所示种类的空穴输送剂(HTM)和粘结树脂。
<3.单层型感光体的制造>
使用所准备的用于形成感光层的材料,制造单层型感光体(A-13)~(A-36)和(B-14)~(B-19)。
<3-1.单层型感光体(A-13)的制造>
在容器内放入电荷产生剂(CGM-1X)3质量份、作为空穴输送剂的化合物(HTM-1)50质量份、作为电子输送剂的化合物(ETM-2)20质量份、粘结树脂(Resin-1a)100质量份和作为溶剂的四氢呋喃800质量份。使用超声波分散机对容器的内含物进行混合,使材料分散到溶剂中。由此,得到单层型感光层用涂布液。使用浸涂法,将单层型感光层用涂布液涂布在导电性基体(铝素管)上。在100℃的条件下,使涂布上的单层型感光层用涂布液进行30分钟的热风干燥。由此,在导电性基体上形成单层型感光层(膜厚25μm)。其结果,得到单层型感光体(A-13)。
<3-2.单层型感光体(A-14)~(A-24)和(B-14)~(B-19)的制造>
除了改变以下几点之外,通过与单层型感光体(A-13)的制造一样的方法,制造单层型感光体(A-14)~(A-24)和(B-14)~(B-19)。替换单层型感光体(A-13)的制造中使用的作为空穴输送剂的化合物(HTM-1)和粘结树脂(Resin-1a),而分别使用表3和表5中所示种类的空穴输送剂(HTM)和粘结树脂。
<3-3.单层型感光体(A-25)~(A-36)的制造>
除了改变以下几点之外,通过与单层型感光体(A-13)的制造一样的方法,制造单层型感光体(A-25)~(A-36)。替换单层型感光体(A-13)的制造中使用的电荷产生剂(CGM-2Y)、作为空穴输送剂的化合物(HTM-1)和作为电子输送剂的化合物(ETM-2),而分别使用表4中所示种类的电荷产生剂(CGM)、空穴输送剂(HTM)和电子输送剂(ETM)。而且,除了各原料,将作为n型颜料的化合物(A1)1质量份也加入到容器内。
<4.层叠型感光体的电气特性评价>
对所得层叠型感光体(A-1)~(A-12)和(B-1)~(B-13)的每一个进行电气特性评价。电气特性评价是在温度10℃和湿度20%RH的环境下进行的。首先,使用鼓感光度试验机(GENTEC株式会社制造),使层叠型感光体的表面带电为负极性。将带电条件设定为层叠型感光体的转速31rpm和流入到层叠型感光体的电流-10μA。测量刚带电后的层叠型感光体的表面电位。将测量出的层叠型感光体的表面电位记为初始表面电位(V0)。然后,使用带通滤波器,从卤素灯的光中取出单色光(波长780nm、光量0.26μJ/cm2)。使用取出的单色光,将层叠型感光体的表面照射一圈。对照射结束后再经过50msec时的层叠型感光体的表面电位进行测量。将测量出的表面电位记为残留电位(VL)。
<5.单层型感光体的电气特性评价>
对所得单层型感光体(A-13)~(A-36)和(B-14)~(B-19)的每一个进行电气特性评价。电气特性评价是在温度10℃和湿度20%RH的环境下进行的。首先,使用鼓感光度试验机(GENTEC株式会社制造),以单层型感光体的转速100rpm,使单层型感光体的表面带电为正极性。测量刚带电后的单层型感光体的表面电位。将测量出的单层型感光体的表面电位记为初始表面电位(V0)。然后,使用带通滤波器,从卤素灯的光中取出单色光(半宽度20nm、波长780nm、光量1.5μJ/cm2)。使用取出的单色光,将单层型感光体的表面照射一圈。对照射结束后再经过100msec时的单层型感光体的表面电位进行测量。将测量出的表面电位记为残留电位(VL)。
<6.层叠型感光体的耐磨损性评价>
对层叠型感光体(A-1)~(A-12)和(B-1)~(B-13)的电荷输送层的每一个进行耐磨损性评价。首先,将层叠型感光体的制造中制备的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涂布于缠绕在铝管(直径78mm)上的聚丙烯片材(厚度0.3mm)上。在120℃的条件下,将涂布了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的聚丙烯片材进行40分钟的干燥。由此,在聚丙烯片材上形成厚度30μm的电荷输送层(评价用片材)。接着,从聚丙烯片材上剥离出评价用片材。然后,将剥离出的评价用片材贴在贴纸(TABER公司制造“S-36”)上,得到测试片。测量所得测试片的质量(磨耗试验前的测试片质量)M1。
然后,对测试片进行磨耗试验。具体来说,将测试片安装到旋转式磨损试验机(株式会社东洋精机制作所制造)的旋转台上。然后,在测试片上放上负荷500gf的磨损轮(TABER公司制造“CS-10”)的状态下,使旋转台以转速60rpm进行旋转,进行1000转的磨耗试验。接着,测量磨耗试验后的测试片的质量M2。然后,求出试验前后的测试片质量变化,即磨损量(M1-M2)。
根据求出的磨损量,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评价层叠型感光体的耐磨损性。
(层叠型感光体的耐磨损性评价基准)
◎(特好):磨损量小于6.0mg。
○(良好):磨损量是6.0mg以上且小于7.0mg。
×(差):磨损量为7.0mg以上。
<7.单层型感光体的耐磨损性评价>
对单层型感光体(A-13)~(A-36)和(B-14)~(B-19)的单层型感光层的每一个进行耐磨损性评价。除了以下的变更以外,以与层叠型感光体的耐磨损性评价同样的方法进行单层型感光体的耐磨损性评价。替换层叠型感光体的制造中制备的电荷输送层用涂布液,而使用单层型感光体的制造中制备的单层型感光层用涂布液。由此,求出试验前后的测试片质量变化,即磨损量(M1-M2)。
根据求出的磨损量,按照下述评价基准,评价单层型感光体的耐磨损性。
(单层型感光体的耐磨损性评价基准)
◎(特好):磨损量小于8.0mg。
○(良好):磨损量为8.0mg以上且小于9.0mg。
×(差):磨损量为9.0mg以上。
层叠型感光体的电气特性评价和耐磨损性评价的结果表示在表1和表2中。单层型感光体的电气特性评价和耐磨损性评价的结果表示在表3~表5中。表1~表5中,CGM、HTM、ETM、V0、VL分别表示电荷产生剂、空穴输送剂、电子输送剂、初始电位和残留电位。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层叠型感光体(A-1)~(A-12)和单层型感光体(A-13)~(A-36)的感光层中,含有电荷产生剂、作为空穴输送剂的化合物(1)和作为粘结树脂的树脂(2)。因此,如表1、表3和表4所示,层叠型感光体(A-1)~(A-12)和单层型感光体(A-13)~(A-36)的磨损量少,耐磨损性优异。
层叠型感光体(A-1)~(A-8)、(A-10)和(A-11)以及单层型感光体(A-13)~(A-20)、(A-22)、(A-23)和(A-25)~(A-36)的感光层含有作为粘结树脂的树脂(2)。而且,是含有树脂(2)中的、通式(2)的R23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R24表示氢原子、R25表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p+q=1.00、0.40≤p≤0.60的树脂。因此,如表1、表3和表4所示,层叠型感光体(A-1)~(A-8)、(A-10)和(A-11)以及单层型感光体(A-13)~(A-20)、(A-22)、(A-23)和(A-25)~(A-36)的磨损量特别少,耐磨损性特别优异。
层叠型感光体(A-1)~(A-5)和(A-8)~(A-12)的感光层含有作为空穴输送剂的化合物(1)。而且,是含有化合物(1)中的、通式(1)的具有R3和R4的二苯氨基苯乙烯基位于所结合的苯基的对位的化合物。因此,如表1所示,层叠型感光体(A-1)~(A-5)和(A-8)~(A-12)不仅耐磨损性优异,电气特性也优异。
单层型感光体(A-25)~(A-36)的感光层还含有作为电荷产生剂的氧钛酞菁,以及n型颜料。因此,如表4所示,单层型感光体(A-25)~(A-36)不仅耐磨损性优异,电气特性也优异。
另一方面,层叠型感光体(B-1)~(B-10)的感光层不含有作为粘结树脂的树脂(2)。层叠型感光体(B-11)~(B-13)的感光层不含有作为空穴输送剂的化合物(1)。单层型感光体(B-14)~(B-19)不含有作为粘结树脂的树脂(2)。因此,如表2和表5所示,层叠型感光体(B-1)~(B-13)和单层型感光体(B-14)~(B-19)的磨损量多,耐磨损性差。

Claims (7)

1.一种电子照相感光体,具备导电性基体和感光层,
具备单层型感光层作为所述感光层,
所述单层型感光层至少含有电荷产生剂、空穴输送剂和粘结树脂,
所述空穴输送剂是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所述粘结树脂是下述通式(2)表示的树脂,
所述电荷产生剂是氧钛酞菁,
所述单层型感光层还含有n型颜料,
【化1】
通式(1)中,
R1和R3各自独立,表示烷基、芳基、芳烷基或者烷氧基,
R2和R4各自独立,表示烷基或者烷氧基,
【化2】
通式(2)中,
R23、R24和R25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R23、R24和R25中的至少一个表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
p+q=1.00,0.35≤p<1.00,
n表示2或者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1)中,
R1和R3各自独立,表示碳原子数1以上6以下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1以上6以下的烷氧基,
R2和R4各自独立,表示碳原子数1以上6以下的烷基,
所述通式(2)中,
R23和R25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R23和R25中的至少一个表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
R24表示氢原子,
p+q=1.00,0.40≤p≤0.60,
n表示2或者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2)中,
R23表示氢原子或者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
R24表示氢原子,
R25表示碳原子数1以上4以下的烷基,
p+q=1.00,0.40≤p≤0.60,
n表示2或者3。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式(2)表示的树脂是下述化学式(Resin-2)表示的树脂,
【化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n型颜料是偶氮颜料。
6.一种处理盒,
具备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像承载体;
带电部,使所述像承载体的表面带电;
曝光部,在所述像承载体的所述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部,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像;以及
转印部,将所述调色剂像从所述像承载体上转印到被转印体上,
其特征在于,
所述像承载体是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CN201610486019.0A 2015-06-30 2016-06-28 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63250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1182 2015-06-30
JP2015131182A JP6424752B2 (ja) 2015-06-30 2015-06-30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5009A CN106325009A (zh) 2017-01-11
CN106325009B true CN106325009B (zh) 2019-10-18

Family

ID=56289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86019.0A Active CN106325009B (zh) 2015-06-30 2016-06-28 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829811B2 (zh)
EP (1) EP3112936B1 (zh)
JP (1) JP6424752B2 (zh)
CN (1) CN1063250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9658A1 (ja) * 2017-03-31 2018-10-04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677212B2 (ja) * 2017-04-12 2020-04-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77036B2 (ja) * 2017-07-21 2020-10-2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12947B2 (ja) * 2017-10-24 2021-01-1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825585B2 (ja) * 2018-01-31 2021-02-0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91856B2 (ja) * 2018-05-15 2021-06-1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CN113448212A (zh) * 2018-12-28 2021-09-28 源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选择性铺料装置和铺料方法
CN111458992A (zh) * 2019-01-18 2020-07-28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20118707A (ja) * 2019-01-18 2020-08-06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220100111A1 (en) * 2020-09-28 2022-03-31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31901A (ja) * 2000-05-12 2002-01-31 Kyocera Mita Corp 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
CN103792803A (zh) * 2012-10-31 2014-05-1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969968A (zh) * 2013-01-30 2014-08-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层压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EP2842257A1 (en) * 2012-04-23 2015-03-0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Distribution apparatus, restoration apparatus, distribution method, restoration method, and distribution and restoration system
JP2015087500A (ja) * 2013-10-30 2015-05-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94591B2 (ja) * 1997-07-24 2005-09-14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スチルベン誘導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
JP3463032B2 (ja) * 1999-10-14 2003-11-05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チタニルフタロシアニン結晶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040689A (ja) * 2000-07-25 2002-02-06 Kyocera Mita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
US6489071B2 (en) * 2000-07-25 2002-12-03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Electrophotosensitive material
JP2002040679A (ja) * 2000-07-31 2002-02-06 Kyocera Mita Corp 電子写真感光体
US6461779B1 (en) * 2000-11-14 2002-10-08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Single-layer type electrophotosensitive material
JP4230846B2 (ja) * 2002-08-28 2009-02-25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チタニルフタロシアニン化合物、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57291A (ja) * 2003-10-27 2005-06-16 Kyocera Mita Corp 積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1421917B1 (ko) 2009-06-26 2014-07-22 이데미쓰 고산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카보네이트 공중합체, 그것을 사용한 도포액, 및 전자사진 감광체
JP5711902B2 (ja) 2009-06-26 2015-05-07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それを用いた塗工液、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
JP5323000B2 (ja) * 2010-05-28 2013-10-2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194057B2 (ja) * 2010-06-04 2013-05-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正帯電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WO2013125229A1 (ja) * 2012-02-22 2013-08-29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31901A (ja) * 2000-05-12 2002-01-31 Kyocera Mita Corp 単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
EP2842257A1 (en) * 2012-04-23 2015-03-0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Distribution apparatus, restoration apparatus, distribution method, restoration method, and distribution and restoration system
CN103792803A (zh) * 2012-10-31 2014-05-14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969968A (zh) * 2013-01-30 2014-08-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层压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15087500A (ja) * 2013-10-30 2015-05-0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112936A1 (en) 2017-01-04
EP3112936B1 (en) 2018-09-12
US20170003608A1 (en) 2017-01-05
JP6424752B2 (ja) 2018-11-21
US9829811B2 (en) 2017-11-28
JP2017015869A (ja) 2017-01-19
CN106325009A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5009B (zh) 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216244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4216243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713481B (zh)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6249555B (zh) 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3969970B (zh) 带正电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2269941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7430359A (zh) 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9031901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9791384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6483779B (zh) 层叠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8693722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431489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7235979B (zh) 萘四碳二酰亚胺衍生物及电子照相感光体
JP6232928B2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8139698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9791382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299663B2 (ja) 積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4488725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419006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20118705A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7783384A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图像形成装置及处理盒
WO2020262069A1 (ja)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48605B2 (ja) 積層型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7450289B (zh) 电子照相感光体、处理盒和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