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24830A -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24830A
CN106324830A CN201610403051.8A CN201610403051A CN106324830A CN 106324830 A CN106324830 A CN 106324830A CN 201610403051 A CN201610403051 A CN 201610403051A CN 106324830 A CN106324830 A CN 1063248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canning
scanning lens
lens
incid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030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24830B (zh
Inventor
汤浅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3248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48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248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48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02B26/123Multibeam scanners, e.g. using multiple light sources or beam split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43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 B41J2/4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 B41J2/471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selective application of radiation to a printing material or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 us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anning and modulation of light using dot sequential main scanning by means of a light deflector, e.g. a rotating polygonal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02B26/124Details of the optical system between the light source and the polygonal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02B26/10Scanning systems
    • G02B26/12Scanning systems using multifaceted mirrors
    • G02B26/125Details of the optical system between the polygonal mirror and the image plan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 G03G15/04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exposing, i.e. imagewise exposure by optically projecting the original image on a photoconductive recording material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illumination or expos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Optical Scanning Systems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Laser Beam Prin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光扫描装置具备用于发出第一光线的第一光源及用于发出第二光线的第二光源、多面镜、第一扫描透镜和第二扫描透镜。多面镜通过反射第一光线及第二光线而沿主扫描方向扫描被扫描面。第一扫描透镜使第一光线在被扫描面上成像。第二扫描透镜使第二光线在被扫描面上成像。第一扫描透镜和第二扫描透镜被配置成在副扫描方向上重叠。第二扫描透镜相对于第一扫描透镜在主扫描方向及光轴方向上位置相异地重叠。根据本发明,在具备使入射开度角不同而向多面镜的一个偏转面入射两个光线的结构的光扫描装置中,能够使这两个光线在被扫描面上形成的光学图像的光学性能良好。

Description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发出多个光线的光源和通过反射这些光线来扫描被扫描面的多面镜的光扫描装置及使用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彩色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光扫描装置具备:多个光源;多面镜,通过反射这些光源所发出的光线来扫描感光鼓的周面;和扫描透镜,用于使所述光线在所述周面上成像。在要求小型化、低成本化的光扫描装置中,由YCMBk这四色光线共用一个多面镜,用一片扫描透镜构成各色的扫描光学系统。在四色共用型的光扫描装置中,采用隔着多面镜配置有各双色光源及入射光学系统的对置扫描方式。此时,双色光线入射到多面镜的一个偏转面上,剩余的双色光线入射到另一个偏转面上。
对这种对置扫描方式的光扫描装置来说,提出了如下的光扫描装置:隔着多面镜按双色份完全对称配置光源、入射光学系统及扫描透镜。在该光扫描装置中,将向多面镜的偏转面入射的光线的光轴与从该偏转面射向被扫描面的光线的光轴所成的角度(在本说明书中称作“入射开度角”)设为在所有四色光路上相同。然而,当采用该结构时,由于需要将双色入射光学系统在副扫描方向上重叠配置在相同的位置上,因此具有显著限制光学部件的配置自由度的不良情况。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提出了如下的光扫描装置:在相对置的各双色入射光学系统的每一个中,以入射开度角不同的方式配置双色中的一色和另一色的入射光学系统。
但是,在后者的光扫描装置中,虽然光学部件的配置自由度增加,但因两个入射光学系统的入射开度角不同而产生光学性能恶化的问题。即,如果以一色的光线在被扫描面上形成的光学图像的光学性能(例如像面弯曲)良好的方式配置该一色的扫描光学系统的光学部件,则会产生另一色的光线所形成的光学图像的光学性能恶化的问题。此时,具有入射开度角之差越大光学性能恶化越显著的倾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备通过使入射开度角不同而向多面镜的一个偏转面入射两个光线的结构的光扫描装置中,使两个光线在被扫描面上形成的光学图像的光学性能良好。
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光扫描装置具备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多面镜、第一入射光学系统、第二入射光学系统、第一扫描透镜和第二扫描透镜。第一光源发出第一光线。第二光源发出第二光线。多面镜具备旋转轴和所述第一光线及所述第二光线能够在同一时机入射的偏转面,所述多面镜绕所述旋转轴旋转的同时,反射所述第一光线及所述第二光线而沿主扫描方向扫描被扫描面。
第一入射光学系统以第一入射开度角对所述偏转面入射所述第一光线。第二光学系统以与所述第一入射开度角不同的第二入射开度角对所述偏转面入射所述第二光线。
第一扫描透镜被配置在所述多面镜与所述被扫描面之间,并使所述第一光线在所述被扫描面上成像。第二扫描透镜使所述第二光线在所述被扫描面上成像。
所述第一扫描透镜和所述第二扫描透镜被配置成在副扫描方向上重叠。在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的所述多面镜的俯视中,当将所述偏转面所反射的光线通过扫描透镜的光轴上的位置时的、所述光线在所述偏转面中的反射点设为基准点时,以沿着使相当于所述基准点的点通过所述多面镜的所述旋转而绘制的圆轨迹向光轴方向的下游侧偏移的曲线的方式,所述第二扫描透镜相对于所述第一扫描透镜在主扫描方向及光轴方向上位置相异地重叠。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第一图像承载体及第二图像承载体,用于承载静电潜像;以及上述光扫描装置,将所述第一图像承载体和所述第二图像承载体的周面作为各个所述被扫描面,并分别照射所述第一光线和所述第二光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光扫描装置的副扫描剖面结构的光路图。
图3是光扫描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第一、第二扫描透镜的配置的示意图。
图5的(A)是用主扫描剖面表示第一、第二扫描透镜的配置的图。
图5的(B)是用副扫描剖面表示第一、第二扫描透镜的配置的图。
图6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第一、第二扫描透镜的配置关系的扫描光学系统的主扫描剖面图。
图7是表示上述实施例的扫描光学系统的像面弯曲的图表。
图8是具备比较例所涉及的第一、第二扫描透镜的配置关系的扫描光学系统的主扫描剖面图。
图9是表示上述比较例的扫描光学系统的像面弯曲的图表。
图10是表示第二扫描透镜的光轴上的位置从偏移曲线上稍微偏离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1是分别表示第二扫描透镜的光轴上的位置分别被配置在图10所示的位置P0~P4上时的像面弯曲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图像形成装置1为串联型彩色打印机,其包括由大致长方体的外壳构成的主体外壳10。此外,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全彩的复印机或复合机。
主体外壳10将对片材进行图像形成处理的多个处理单元收容在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处理单元,包括图像形成单元2Y、2C、2M、2Bk、光扫描装置23、中间转印单元28及定影装置30。在主体外壳10的上表面具备排纸托盘11。片材排出口12与排纸托盘11对置地开口。在主体外壳10的侧壁上开闭自如地安装有手动供纸托盘13。在主体外壳10的下部装卸自如地安装有收容待实施图像形成处理的片材的供纸盒14。
图像形成单元2Y、2C、2M、2Bk基于从计算机等外部设备传送来的图像信息而形成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的各色调色剂图像,并沿水平方向以规定间隔被配置成串联。各图像形成单元2Y、2C、2M、2Bk包括:由圆筒体形状构成的感光鼓21,用于承载静电潜像和调色剂图像;带电器22,用于使感光鼓21的周面带电;显影装置24,通过使显影剂附着在所述静电潜像而形成调色剂图像;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的各调色剂容器25Y、25C、25M、25Bk,用于向该显影装置24供给各色调色剂;一次转印辊26,用于使形成在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以及清洁装置27,用于去除感光鼓21周面的残留调色剂。
光扫描装置23在各色感光鼓21的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本实施方式的光扫描装置23包括:用于各色而准备的多个光源;和成像光学系统,用于使从这些光源发出的光线在各色的感光鼓21的周面上成像及扫描。各色的成像光学系统共用一部光学系统而不是相互独立的光学系统。关于该光扫描装置23,将在后述中进行详细说明。
中间转印单元28使形成在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图像一次转印。中间转印单元28包括:与各感光鼓21的周面接触的同时旋转的转印带281;和供转印带281架设的驱动辊282及从动辊283。转印带281被一次转印辊26按压到各感光鼓21的周面上。各色的感光鼓21上的调色剂图像被重叠并一次转印到转印带281上的同一部位。由此,全彩的调色剂图像被形成在转印带281上。
与驱动辊282对置地,隔着转印带281配置有形成二次转印夹持部T的二次转印辊29。转印带281上的全彩调色剂图像在所述二次转印夹持部T被二次转印到片材上。未转印到片材上而残留在转印带281的周面上的调色剂通过与从动辊283对置配置的带清洁装置284来回收。
定影装置30包括内装有热源的定影辊31和与定影辊31一同形成定影夹持部N的加压辊32。定影装置30在定影夹持部N处加热并加压在二次转印夹持部T处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片材,由此实施使调色剂熔敷在片材上的定影处理。实施定影处理后的片材从片材排出口12朝向排纸托盘11排出。
在主体外壳1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运送片材的片材运送路。片材运送路包括从主体外壳10的下部附近至上部附近经由二次转印夹持部T及定影装置30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主运送路P1。主运送路P1的下游端被连接到片材排出口12。当双面打印时使片材反转运送的反转运送路P2从主运送路P1的最下游端延伸设置至上游端附近。另外,从手动托盘13至主运送路P1的手动片材用运送路P3被配置在供纸盒14的上方。
供纸盒14具备用于收容一摞片材的片材收容部。在供纸盒14的右上附近具备:取纸辊151,用于逐张陆续送出一摞片材的最上层的片材;和供纸辊对152,用于将该片材送出至主运送路P1的上游端。载置在手动托盘13上的片材也经由手动片材用运送路P3被送出至主运送路P1的上游端。在主运送路P1的与二次转印夹持部T相比更上游侧配置有在规定的时机将片材送出至转印夹持部的对准辊对153。
在对片材进行单面打印(图像形成)处理的情况下,片材从供纸盒14或手动托盘13送出至主运送路P1,对该片材在二次转印夹持部T处实施调色剂图像的转印处理,并在定影装置30中实施使已转印的调色剂定影在片材上的定影处理。之后,该片材从片材排出口12排出到排纸托盘11上。另一方面,在对片材进行双面打印处理的情况下,在对片材的单面实施转印处理及定影处理之后,该片材的一部分从片材排出口12排出到排纸托盘11上。之后,该片材被回转运送,经过反转运送路P2,返回到主运送路P1的上游端附近。然后,对片材的另一面实施转印处理及定影处理,该片材从片材排出口12排出到排纸托盘11上。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扫描装置23进行更详细说明。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光扫描装置23的副扫描剖面的结构的光路图,图3是光扫描装置23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光扫描装置23分别利用用于描绘黄色图像的黄色光线LY(第一光线)、用于描绘青色图像的青色光线LC(第二光线)、用于描绘品红色图像的品红色光线LM及用于描绘黑色图像的黑色光线LBk,对黄色用感光鼓21Y(被扫描面、第一图像承载体)、青色用感光鼓21C(被扫描面、第二图像承载体)、品红色用感光鼓21M及黑色用感光鼓21Bk的周面进行扫描。
光扫描装置23作为各色扫描光学系统包括:分别配置在各色光线的光路上的入射光学系统;四色共用的一个多面镜4;各色光线用扫描透镜6Y、6C、6M、6Bk;使各色光线向各鼓21Y、21C、21M、21Bk的周面照射的反射镜71~78;和收容这些的外壳(图略)。在本实施方式中,黄色及青色用的扫描光学系统与品红色及黑色用的扫描光学系统隔着多面镜4对置配置。即,本实施方式的光扫描装置23为在相互对置配置的两组双色用扫描光学系统中共用一个多面镜4的对置扫描方式的装置。图3中示出该两组双色用扫描光学系统中的一组的立体图。
图3中示出黄色用入射光学系统5Y(第一入射光学系统)和青色用入射光学系统5C(第二入射光学系统)。黄色用入射光学系统5Y包括激光单元51Y、准直透镜52Y及柱面透镜53Y。激光单元51Y包括用于发出向黄色用感光鼓21Y的周面照射的黄色光线LY(激光光线)的激光元件(第一光源)。准直透镜52Y将由激光单元51Y发射并扩散的黄色光线LY转换为平行光。柱面透镜53Y通过将所述平行光转换为在主扫描方向上长的线状光并在多面镜4的偏转面41上成像。
青色用入射光学系统5C包括:包含用于发出青色光线LC的激光元件(第二光源)的激光单元51C;发挥与上述相同的功能的准直透镜52C;以及柱面透镜53C。如图3所示,黄色用入射光学系统5Y和青色用入射光学系统5C被配置为相对于多面镜4(偏转面41)使入射开度角彼此不同。由此,也可以不将两个入射光学系统配置在外壳内的相同位置,能够确保光学部件的配置自由度。
即,黄色光线LY向多面镜4的偏转面41入射的光轴和从该偏转面41射向被扫描面(感光鼓21Y的周面)的光线的光轴所成的角度为第一入射开度角θ1。另一方面,青色光线LC向偏转面41入射的光轴和从该偏转面41射向被扫描面的光线的光轴所成的角度为大于第一入射开度角θ1的第二入射开度角θ2。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θ1=75度、θ2=90度。此外,第一入射开度角θ1为在该光扫描装置23中作为基准的入射开度角,以具有该θ1的黄色扫描光学系统为优先,进行光路、所述外壳、光学部件的配置等设计。
图略的品红色用入射光学系统及黑色用入射光学系统的结构要素也与上述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如下方式规定各个入射光学系统的配置:黑色光线LBk以第一入射开度角θ1入射到多面镜4的偏转面41上,品红色光线LM以第二入射开度角θ2入射到偏转面41上。
多面镜4为沿正六边形的各边形成有六个偏转面41的多面镜。在多面镜4的中心位置安装有旋转轴40。在旋转轴40上连结有图略的多面镜电机的输出轴。多面镜4通过旋转驱动所述多面镜电机而绕旋转轴40旋转的同时,反射(偏转)从各入射光学系统发出的激光光线(光线LY、LC、LM、LBk),并且用该激光光线扫描各感光鼓21Y、21C、21M、21Bk的周面。
在某一扫描时机,黄色光线LY和青色光线LC入射到多面镜4所具备的六个偏转面中的一个偏转面41上。另外,在相同的扫描时机,品红色光线LM和黑色光线LBk入射到与所述一个偏转面41对置的另一个偏转面41上。如图3所示,偏转面41分离成上段和下段这两段。在此,上段为黄色光线LY用偏转面41Y(也是黑色光线LBk用偏转面),下段为青色光线LC用偏转面41C(也是品红色光线LM用偏转面)。这是通过对偏转面41的区域中的实际上未用于光线反射的中段部分进行材料去除来实现多面镜4的轻量化。当然偏转面41也可以是不存在材料去除部分的单纯的平面。
扫描透镜6Y、6C、6M、6Bk为具有入射光线的角度和像高成比例关系的歪曲像差(fθ特性)的透镜,并且为在主扫描方向上长的透镜。这些扫描透镜6Y、6C、6M、6Bk分别使被多面镜4的偏转面41反射的光线LY、LC、LM、LBk聚光,并使其在各感光鼓21Y、21C、21M、21Bk的周面上成像。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使各光线LY、LC、LM、LBk在鼓周面上成像的功能的透镜仅为一片扫描透镜。
即,图3中示出黄色和青色扫描光学系统的一部分,配置在多面镜4与黄色用感光鼓21Y之间的光路上的扫描透镜仅为一片扫描透镜6Y(第一扫描透镜),配置在多面镜4与青色用感光鼓21C之间的光路上的扫描透镜仅为一片扫描透镜6C(第二扫描透镜)。黄色光线LY通过扫描透镜6Y被成像在感光鼓21Y的周面上,青色光线LC通过该扫描透镜6C被成像在感光鼓21C的周面上。同样,品红色光线LM通过扫描透镜6M被成像在感光鼓21M的周面上,黑色光线LBk通过扫描透镜6Bk被成像在感光鼓21Bk的周面上。由此,能够实现光扫描装置23的零件件数的削减和紧凑化。
如图3所示,青色用扫描透镜6C和黄色用扫描透镜6Y被配置成在副扫描方向(上下方向)上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扫描透镜6Y被配置在上段,扫描透镜6C被配置在下段,并且扫描透镜6C的上表面和扫描透镜6Y的下表面相接。
图4是用于说明扫描透镜6Y、6C的配置的示意图。图5的(A)是用主扫描面表示扫描透镜6Y、6C的配置的图,图5的(B)是用副扫描面表示所述配置的图。由于对于扫描透镜6M、6Bk来说也相同,因此省略图示和说明。如这些图所示,青色用扫描透镜6C相对于黄色用扫描透镜6Y在主扫描方向及光轴方向上位置相异地重叠。
参照图4,对扫描透镜6Y、6C的配置进行详细说明。图4表示在沿多面镜4的旋转轴40的轴向的该多面镜4的俯视中,多面镜4的一个偏转面41。另外,在图4中绘制出该偏转面41上的特定反射点P和通过相当于该反射点P的点绕多面镜4的旋转轴40旋转(由箭头表示旋转方向)而绘制的圆轨迹A1。反射点P为当偏转面41所反射的黄色光线LY及青色光线LC分别通过扫描透镜6Y、6C的光轴上的位置时的、所述光线LY、LC在偏转面41中的反射点。即,反射点P为在偏转面41中作为通过光轴上的光线反射的基准的位置,以下将其称作基准点P。
图4中记载了使圆轨迹A1向光轴方向的下游侧移动规定距离的偏移曲线A2。扫描透镜6C相对于扫描透镜6Y以沿圆轨迹A1的偏移曲线A2的方式在主扫描方向及光轴方向上位置相异地在下侧重叠。
进行具体说明。以黄色光线LY在存在于偏转面41的特定位置的基准点P处被反射后通过扫描透镜6Y的光轴上的位置的方式,相对于多面镜4配置黄色用入射光学系统5Y及扫描透镜6Y(入射开度角θ1=75度)。扫描透镜6Y具备入射面6Y1和出射面6Y2。在基准点P处反射的黄色光线LY通过作为入射面6Y1的光轴上的位置的轴上点6YA(第一轴上点)。扫描透镜6A以该轴上点6YA位于偏移曲线A2上的方式被组装到所述外壳。换言之,在黄色光线LY的光路中,轴上点6YA被对准到设计上确定长度的多面镜4与扫描透镜6Y之间的光路Yd(第一中间光路)的下游端。并且,通过以圆轨迹A1的相当于反射点P的点移动至该轴上点6YA的方式使圆轨迹A1假想地移动来设定偏移曲线A2。
另外,也以青色光线LC在偏转面41的基准点P处被反射后通过扫描透镜6C的光轴上的位置的方式,相对于多面镜4配置青色用入射光学系统5C及扫描透镜6C(入射开度角θ2=90度)。伴随入射开度角不同,青色光线LC的光路中的多面镜4与扫描透镜6C之间的光路Cd(第二中间光路)被设定为相对于所述黄色的光路Yd向多面镜4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偏离。即,属于如下的关系:在从青色光线LC在基准点P处被反射的时刻(tc)起偏转面41向旋转方向下游侧旋转规定旋转角的时刻(ty),黄色光线LY在基准点P处被反射。此外,光路Yd和光路Cd的长度相同。
扫描透镜6C具备入射面6C1和出射面6C2。在基准点P处被反射的青色光线LC通过作为入射面6C1的光轴上的位置的轴上点6CA(第二轴上点)。以该轴上点6CA被对准到光路Cd的下游端,并且轴上点6CA位于偏移曲线A2上的方式,光路Cd下游端的扫描透镜6C被组装到所述外壳。由于光路Yd和光路Cd的长度相同,因此基准点P在时刻(tc)的位置与在时刻(ty)的位置的位置关系和轴上点6YA与轴上点6CA的位置关系一致。
如上所述,以使轴上点6YA和轴上点6CA在偏移曲线A2上位置相异的方式,将扫描透镜6Y和扫描透镜6C在副扫描方向上重叠配置。其结果,如图5的(A)所示,相对于扫描透镜6Y的光轴(透镜中心),扫描透镜6C的光轴(透镜中心)在主扫描方向上偏移距离d1。另外,如图5的(B)所示,相对于扫描透镜6Y,扫描透镜6C被配置为向光轴方向的上游侧偏离距离d2。通过采用这种扫描透镜的配置,能够抑制被扫描面中的像面弯曲。
此外,虽然扫描透镜6C的轴上点6CA优选如上述位于偏移曲线A2上,但只要能够实现期望的光学特性,也可以相对于偏移曲线A2存在少许偏离。例如,轴上点6CA的配置位置也可以相对于偏移曲线A2在主扫描方向或光轴方向上偏离相当于设计公差的程度。
<实施例>
接着,示出满足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扫描装置23的必要条件的扫描光学系统的一例。在此,示出青色用扫描光学系统与黄色用扫描光学系统的组合。关于品红色用扫描光学系统与黑色用扫描光学系统的组合也与此相同。如图6所示,在此所示的扫描光学系统的结构包括入射光学系统5Y、5C、一个多面镜4和扫描透镜6Y、6C。与上述相同,黄色光线LY的入射开度角为75度,青色光线LC的入射开度角为90度。并且,黄色用扫描透镜6Y的入射面中的透镜中心与青色用扫描透镜6C的入射面中的透镜中心的主扫描方向的距离d1为1.398mm,光轴方向的距离d2为0.983mm。这种配置为用于使扫描透镜6C的轴上点6CA位于偏移曲线A2上的配置。
多面镜4为面数=6的正六面体镜,使用所述正六面体的内切圆的直径=30mm的正六面体镜。设为多面镜4与扫描透镜6Y、6C的各入射面的光轴上的距离(光路Yd、光路Cd的长度)=23.7mm、扫描透镜6Y、6C的各出射面与感光鼓21Y、21C的周面(被扫描面)的光轴上的距离=120mm。
表1中示出扫描透镜6Y、6C的入射面(R1面)及出射面(R2面)的表面形状。
在表1中,Rm表示主扫描曲率半径,Rs表示副扫描曲率半径,Ky表示主扫描圆锥系数,Kx表示副扫描圆锥系数,An(n为整数)表示主扫描方向的表面形状的高次系数,Bn(n为整数)表示副扫描方向的表面形状的高次系数。
关于R1面及R2面的表面形状,使用将面顶点设为原点、将副扫描方向设为x轴、将主扫描方向设为y轴、朝向周面的方向设为z轴的正向(光轴方向)的局部正交坐标系(x、y、z),通过表示以下的下垂(sag)量的数学式来定义。其中,Zm(主扫描方向)、Zs(副扫描方向)为在高度Y的位置处的z轴方向的变位量(面顶点基准),y为与z轴垂直的方向的高度(Y2=x2+y2)。
[数学式1]
Sag=zm+zs
z m = C m Y 2 1 + 1 - ( 1 + k y ) C m 2 Y 2 + &Sigma; i = 1 10 A i Y i
z s = C s X 2 1 + 1 - ( 1 + k x ) C s 2 X 2
C s = 1 R s
R s = R s 0 + &Sigma; i = 1 10 B i Y i
图7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黄色用扫描光学系统(入射开度角=75度)及青色用扫描光学系统(入射开度角=90度)的、主扫描方向的像面弯曲的图表。如前文所述,由于扫描装置23以入射开度角=75度的黄色用扫描光学系统为基准来设计,因此由黄色光线LY产生的像面弯曲大致在全像高0.5m以下为良好。另外,与黄色光线LY相比,由入射开度角=90度的青色光线LC产生的像面弯曲在负像高区域中稍差,但最大也不超过2mm,为在实用方面没有问题的水平。
为了与上述实施例相比较,通过组合图8所示的青色用扫描光学系统和黄色用扫描光学系统来制作扫描光学系统。该扫描光学系统包括入射光学系统5Y、5C、一个多面镜4和扫描透镜6Y、6C,并且黄色光线LY的入射开度角为75度、青色光线LC的入射开度角为90度,在这一点与实施例的扫描光学系统相同。当然,扫描透镜6Y、6C的表面形状也与表1相同。比较例的扫描光学系统与实施例的不同点为如下的方面:虽然黄色用扫描透镜6Y的透镜中心和青色用扫描透镜6C的透镜中心在主扫描方向上以与实施例相同的距离(d1=1.398mm)位置相异,但在光轴方向上未使其位置相异(d2=0)。即,为扫描透镜6C的轴上点6CA未位于上述的偏移曲线A2上的方式。
图9是表示比较例所涉及的黄色用扫描光学系统(入射开度角=75度)及青色用扫描光学系统(入射开度角=90度)的主扫描方向的像面弯曲的图表。与实施例相同,在比较例中由入射开度角=75度的黄色光线LY产生的像面弯曲也在大致全像高0.5mm左右以下为良好。但是,由入射开度角=90度的青色光线LC产生的像面弯曲在除像高中心附近和像高端部附近之外的大致全部像高处均超过2mm。尤其,确认出在像高±60mm附近存在超过4mm的散焦,不满足所需的光学特性。
图10是表示扫描透镜6C的透镜中心(轴上点6CA)的配置位置P0、P1、P2、P3、P4与偏移曲线A2的关系的图。上述实施例采用了扫描透镜6C的透镜中心被配置在偏移曲线A2上的位置P0的扫描光学系统。另一方面,上述比较例采用了扫描透镜6C的透镜中心虽然与P0在主扫描方向上为相同位置,但在光轴方向上被配置在以0.983的距离偏离较大的位置的扫描光学系统。
如比较例,虽然不优选扫描透镜6C的透镜中心从偏移曲线A2上偏离约1mm左右,但也可以在0.5mm左右以下、特别是0.3mm左右以下的范围内从偏移曲线A2上偏离。相对于位置P0,位置P1在主扫描+方向偏离0.1mm,位置P2在主扫描-方向上偏离0.1mm,位置P3在光轴+方向上偏离0.2mm,位置P4在光轴-方向上偏离0.2mm。
通过将上述实施例的扫描透镜6C的透镜中心从位置P0起分别使位置相异地配置在位置P1、P2、P3、P4来制作四个扫描光学系统,并在各扫描光学系统中求出像面弯曲。图11是分别表示扫描透镜6C的透镜中心分别被配置在图10所示的位置P0~P4上的扫描光学系统的像面弯曲的图表。此外,用P0画出的图表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入射开度角=75度的图表相同。
如图11所示,即使在扫描透镜6C的透镜中心从位置P0在位置P1、P2、P3或P4位置相异的情况下,也能判断像面弯曲在全像高被抑制在2.0mm程度以下。因此,即使扫描透镜6C的透镜中心位置在0.3mm程度以下的范围内从偏移曲线A2上偏离,也能确认出在实用上没有问题。
根据以上所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扫描装置23,在具备使入射开度角不同而向多面镜4的一个偏转面入射两个光线的结构的光扫描装置23中,能够使这两个光线在被扫描面上形成的光学图像的光学性能良好。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为一例,本发明能够得到各种各样的变形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入射开度角θ1=75度、第二入射开度角θ2=90度的例子,但这只不过为一例而已。对于这些θ1、θ2,可根据扫描光学系统在光扫描装置23的外壳内的配置设计来适当设定。
此外,关于光线相对于偏转面41的副扫描方向的入射角并不特别限定,但优选为大致90度。由此,具有能够抑制副扫描方向的尺寸即光扫描装置23的外壳高度方向的尺寸的优点。

Claims (5)

1.一种光扫描装置,具备:
第一光源及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用于发出第一光线,所述第二光源用于发出第二光线;
多面镜,具备旋转轴和所述第一光线和所述第二光线能够在同一时机入射的偏转面,所述多面镜绕所述旋转轴旋转的同时,通过反射所述第一光线及所述第二光线而沿主扫描方向扫描被扫描面;
第一入射光学系统及第二入射光学系统,所述第一入射光学系统对所述偏转面以第一入射开度角入射所述第一光线,所述第二光学系统对所述偏转面以与所述第一入射开度角不同的第二入射开度角入射所述第二光线;和
第一扫描透镜及第二扫描透镜,被配置在所述多面镜与所述被扫描面之间,所述第一扫描透镜使所述第一光线在所述被扫描面上成像,所述第二扫描透镜使所述第二光线在所述被扫描面上成像,
所述光扫描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扫描透镜和所述第二扫描透镜被配置为在副扫描方向上重叠,
在沿所述旋转轴的轴向的所述多面镜的俯视中,当将所述偏转面所反射的光线通过扫描透镜的光轴上的位置时的、所述光线在所述偏转面中的反射点设为基准点时,
以沿着圆轨迹向光轴方向的下游侧偏移的曲线的方式,所述第二扫描透镜相对于所述第一扫描透镜在主扫描方向及光轴方向上位置相异地重叠,所述圆轨迹由相当于所述基准点的点通过所述多面镜的所述旋转而绘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第一光线在存在于特定位置的所述基准点处被反射后通过所述第一扫描透镜的光轴上的位置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多面镜配置所述第一入射光学系统及所述第一扫描透镜,
以所述第二光线在所述多面镜的旋转方向上位于与所述特定位置不同的位置的所述基准点处被反射后通过所述第二扫描透镜的光轴上的位置的方式,相对于所述多面镜配置所述第二入射光学系统及所述第二扫描透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入射开度角是作为预先确定的基准的入射开度角,所述第二入射开度角为大于所述第一入射开度角的入射开度角,
在所述第一光线的光路中,使光轴上的第一光线入射到所述第一扫描透镜的第一轴上点对准到设计上确定长度的所述多面镜与所述第一扫描透镜之间的第一中间光路的下游端来配置所述第一扫描透镜,
所述偏移的曲线为以相当于所述第一光线的基准点的点移动至所述第一轴上点的方式使所述圆轨迹移动而形成的曲线,
在所述第二光线的光路中,以使光轴上的第二光线入射到所述第二扫描透镜的第二轴上点对准到第二中间光路的下游端,且所述第二轴上点位于所述偏移的曲线上的方式,配置所述第二扫描透镜,所述第二中间光路为所述多面镜与所述第二扫描透镜之间的光路并具有与所述第一中间光路相同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光路上,配置在所述多面镜与第一被扫描面之间的扫描透镜仅为所述第一扫描透镜,配置在所述多面镜与第二被扫描面之间的扫描透镜仅为所述第二扫描透镜。
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图像承载体及第二图像承载体,用于承载静电潜像;和
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扫描装置,将所述第一图像承载体和所述第二图像承载体的周面作为各个所述被扫描面,分别照射所述第一光线和所述第二光线。
CN201610403051.8A 2015-06-30 2016-06-08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63248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1152 2015-06-30
JP2015131152A JP6319207B2 (ja) 2015-06-30 2015-06-30 光走査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4830A true CN106324830A (zh) 2017-01-11
CN106324830B CN106324830B (zh) 2019-03-08

Family

ID=56235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03051.8A Active CN106324830B (zh) 2015-06-30 2016-06-08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03097B2 (zh)
EP (1) EP3112174B1 (zh)
JP (1) JP6319207B2 (zh)
CN (1) CN10632483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30236A (ja) * 2018-08-20 2020-0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1045207A (zh) * 2018-10-11 2020-04-21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光写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2352186A (zh) * 2018-06-25 2021-02-09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导光装置及激光加工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49416A (ja) * 2015-09-01 2017-03-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373232B1 (en) 2017-03-09 2020-12-09 Interroll Holding AG Intralogistic arrangement
JP6939480B2 (ja) * 2017-11-30 2021-09-2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光書込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05804A (ja) 2017-12-14 2019-06-27 株式会社東芝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02207B2 (ja) * 2018-04-25 2022-07-19 株式会社東芝 記録媒体、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US11163154B2 (en) * 2019-11-04 2021-11-02 Intel Corporation Multi-polygon, vertically-separated laser scan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5645A (zh) * 2002-08-23 2004-03-31 ���ǵ�����ʽ���� 用于多光束扫描单元的辅助扫描间隔调整装置
JP2007240863A (ja) * 2006-03-08 2007-09-20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光書込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22706A (ja) * 2006-11-13 2008-05-29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192319A1 (en) * 2007-02-09 2008-08-14 Naoki Miyatake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216249A (zh) * 2013-05-28 2014-12-17 株式会社理光 光写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33711A (ja) * 1999-11-09 2001-05-18 Canon Inc マルチビーム走査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る記録装置
JP4340515B2 (ja) * 2003-02-27 2009-10-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41683A (ja) * 2004-02-24 2005-09-08 Canon Inc マルチビーム走査光学系
JP4673078B2 (ja) * 2005-02-07 2011-04-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01205A (ja) * 2005-04-19 2006-11-02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30581A (ja) * 2005-05-30 2006-12-07 Canon Inc マルチビーム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991241B2 (ja) 2006-10-18 2012-08-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094318B2 (ja) * 2007-10-09 201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489612B2 (ja) * 2008-11-10 2014-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34434A (ja) * 2008-11-10 2010-06-17 Canon Inc 走査光学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240576B2 (ja) * 2009-06-19 2013-07-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521576B2 (ja) * 2010-01-27 2014-06-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露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906030B2 (ja) * 2011-06-30 2016-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源装置、該光源装置を備える光走査装置、及び該光走査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5423760B2 (ja) * 2011-10-03 2014-02-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レーザ走査光学装置
JP5896117B2 (ja) * 2011-12-13 2016-03-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99964B2 (ja) * 2012-01-26 2016-04-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47042B2 (ja) * 2012-04-25 2017-06-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982168B2 (en) * 2013-05-21 2015-03-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489410B2 (ja) * 2014-03-17 2019-03-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47598B2 (ja) * 2015-02-12 2016-12-2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5645A (zh) * 2002-08-23 2004-03-31 ���ǵ�����ʽ���� 用于多光束扫描单元的辅助扫描间隔调整装置
JP2007240863A (ja) * 2006-03-08 2007-09-20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光書込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22706A (ja) * 2006-11-13 2008-05-29 Ricoh Co Ltd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192319A1 (en) * 2007-02-09 2008-08-14 Naoki Miyatake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4216249A (zh) * 2013-05-28 2014-12-17 株式会社理光 光写入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2186A (zh) * 2018-06-25 2021-02-09 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导光装置及激光加工装置
JP2020030236A (ja) * 2018-08-20 2020-0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134783B2 (ja) 2018-08-20 2022-09-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1045207A (zh) * 2018-10-11 2020-04-21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光写入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03501A1 (en) 2017-01-05
EP3112174A2 (en) 2017-01-04
US9703097B2 (en) 2017-07-11
CN106324830B (zh) 2019-03-08
JP6319207B2 (ja) 2018-05-09
EP3112174A3 (en) 2017-06-07
JP2017015866A (ja) 2017-01-19
EP3112174B1 (en) 2018-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4830A (zh) 光扫描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9323171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including a rotating polygon mirro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104977714B (zh) 光学扫描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4737057B (zh) 光扫描装置和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2228956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38632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47598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3980824B2 (ja) 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730084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02091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91292A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98891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8431665B (zh) 光扫描装置以及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3777349A (zh) 光扫描单元和包括光扫描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US9035982B2 (en) Optical scann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04781720A (zh) 光扫描装置和具备该光扫描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4271763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N102313987B (zh) 光扫描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1296715A (ja) タンデム方式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CN102455506B (zh) 光学扫描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光学扫描方法
JP6304476B2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30751B2 (ja) 光走査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70012A (ja) 光書込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81532A (ja) 光走査装置
JP2017044974A (ja) 光走査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