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094480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094480A
CN106094480A CN201610258462.2A CN201610258462A CN106094480A CN 106094480 A CN106094480 A CN 106094480A CN 201610258462 A CN201610258462 A CN 201610258462A CN 106094480 A CN106094480 A CN 106094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fixing
state
temperature
process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84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094480B (zh
Inventor
松尾贤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6094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44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0944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0944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17Apparatus for continuous web copy material of plain paper, e.g. supply rolls; Roll holders therefor
    • G03G15/652Feeding a copy material originating from a continuous web rol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4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influence of heat loss, e.g. due to the contact with the copy material or other roll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mode of operation, e.g. standby, warming-up, err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6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combined with press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2Priority interrupt; Job recovery, e.g. after jamming or malfun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0Detecting malfunctions relating to paper handling, e.g. ja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443Copy medium
    • G03G2215/00451Paper
    • G03G2215/00455Continuous web, i.e. rol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443Copy medium
    • G03G2215/00493Plastic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603Control of other part of the apparatus according to the state of copy medium feed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考虑机械内部的状况来决定可否打印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将调色剂像转印至长条纸的图像形成部(40)以及使由图像形成部转印的调色剂像定影于长条纸的定影部(60),并且在通过从供纸侧至排纸侧的整个输送路径(50)的长条纸上形成图像,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在接通了电源时判定是否沿着输送路径存在长条纸的纸张有无判定部(101)、在由纸张有无判定部判定为沿着输送路径存在长条纸的情况下判定定影部的定影温度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温度判定部(102)、以及在由温度判定部判定为定影温度不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将定影部的定影动作状态设定为禁止状态的状态设定部(103)。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在用于对定影辊进行加热的通电停止的情况下,使定影辊与加压辊成为分离状态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95692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若定影辊不被加热,则使定影辊与加压辊分离,因此即便在走纸过程中因卡纸(JAM)等而定影部急停,定影辊的定影温度上升了的情况下,也能够迅速地进行正常恢复。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是图像形成装置不存储异常产生的历史记录的系统构成。换句话说,当在电源切断后再次起动时,图像形成装置的各种状态的历史记录被消除。例如,即便在产生卡纸(JAM)后或者产生SC(Service Call:服务请求)后切断电源并进行再次起动的情况下,或者在因停电等而电源突然切断并进行再次起动的情况下,也不存储图像形成装置的各种状态的历史记录,因此被视为直接正常恢复。
即使如上述那样被视为正常恢复,例如,在将图像形成于卷纸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也需要在进行打印动作前,在包括定影部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内预先使卷纸通过。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当电源接通时遍布机械内部的输送路径存在卷纸的情况下,或者在当电源接通时在机械内部的输送路径完全不存在卷纸的情况下,是正常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当电源接通时,在机械内部的输送路径的中途残留有长条纸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不是正常的状态。因此,若与机械内部的输送路径中的卷纸的状态无关地视为正常恢复,则存在产生不良情况的情况。
例如,若定影部的定影温度高,且卷纸为PP(polypropylene:聚丙烯)或者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那样的薄膜类,则与以往的纸相比,因热容易变形,容易融解。因此,若保持定影温度高的状态,将卷纸放置于定影部,则存在卷纸变形、融解的担忧。若保持上述的状态不变来输送卷纸,则存在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情况的担忧。
例如,在输送卷纸时,存在对定影部造成划伤的担忧。另外,若卷纸因热而融解,则不仅存在卷纸卷绕于定影部的担忧,也存在在卷纸的卷取产生不良情况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往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考虑机械内部的状况来决定可否打印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将调色剂像转印至长条纸的图像形成部以及使由上述图像形成部转印的调色剂像定影于上述长条纸的定影部,并且在通过从供纸侧至排纸侧的整个输送路径的上述长条纸上形成图像,上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纸张有无判定部,其在接通了电源时,判定是否沿着上述输送路径存在上述长条纸;温度判定部,其在由上述纸张有无判定部判定为沿着上述输送路径存在上述长条纸的情况下,判定上述定影部的定影温度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以及状态设定部,其在由上述温度判定部判定为上述定影温度不在上述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将上述定影部的定影动作状态设定为禁止状态。
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基于长条纸的配置状况以及定影部的定影温度对定影部的动作进行控制,因此能够在接通电源后考虑机械内部的状况来决定可否打印。
另外,优选: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还具备显示部以及控制上述显示部的显示控制部,上述显示控制部在由上述温度判定部判定为上述定影温度不在上述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情况下,使从上述输送路径除去上述长条纸的主旨显示于上述显示部。
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减少长条纸正被加热的状况的漏看,因此能够避免由定影部的高温状态引起的不良情况的产生。
另外,优选: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定影部具有定影辊和加压辊,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状态判定部,其在由上述状态设定部将上述定影部的定影动作状态设定为禁止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上述定影辊与上述加压辊处于分离状态以及压接状态中的哪种状态;以及压接分离部,其在由上述状态判定部判定为上述定影辊与上述加压辊处于压接状态的情况下,使上述加压辊分离。
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不使长条纸密接于定影辊与加压辊之间,所以即使长条纸是薄膜类,也能够避免长条纸因热而变形、融解的状态。
另外,优选: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状态设定部在由上述温度判定部判定为上述定影温度在上述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将上述定影部的定影动作状态设定为允许状态。
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考虑机械内部的状况来形成能够打印状态,因此能够使状态在正确的时机从异常停止状态向正常恢复状态迁移。
另外,优选: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还具备:输送控制部,其控制上述长条纸的输送动作;速度检测部,其检测由上述输送控制部输送的上述长条纸的输送速度;以及异常判定部,其在由上述输送控制部输送上述长条纸时,在由上述速度检测部检测到的上述输送速度在预先设定的速度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上述长条纸在上述输送路径中异常停止。
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基于长条纸的输送速度来判定长条纸是否在输送路径中异常停止,因此能够通过简易的结构来检测长条纸的输送动作的异常。
另外,优选:在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还具备温度变更部,上述温度变更部基于上述长条纸的纸种变更上述预先设定的温度。
根据该图像形成装置,通过考虑长条纸的纸种判定定影部的定影温度,从而能够基于长条纸的纸种决定可否打印,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管理电源接通后的机械内部。
根据本发明,基于长条纸的配置状况以及定影部的定影温度来控制定影部的动作,因此能够在接通电源后考虑机械内部的状况来决定可否打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B的整体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B的功能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4是表示在定影部60产生不良情况的例子的图。
图5是表示在定影部60产生其他的不良情况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排纸部52的详细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对沿着从供纸部51至排纸部52的整个输送路径50存在长条纸的状况进行说明的图。
图8是对从供纸部51至定影部60存在长条纸的状况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对从供纸部51至中间转印带421的近前存在长条纸的状况进行说明的图。
图10是对定影部60的详细例进行说明的图。
图11是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图像形成装置;1A…供纸装置;1B…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C…卷取装置;101…纸张有无判定部;102…温度判定部;103…状态设定部;104…状态判定部;105…显示控制部;106…输送控制部;107…异常判定部;108…温度变更部;20…操作显示部;21…显示部;22…操作部;30…图像处理部;40…图像形成部;41、41Y、41M、41C、41K…图像形成单元;42…中间转印单元;411…曝光装置;412…显影装置;413…感光鼓;414…带电装置;415…鼓清洁装置;421…中间转印带;422…一次转印辊;423…支承辊;424…二次转印辊;426…带清洁装置;431…驱动侧辊;432…从动侧辊;441、441a、441b…速度检测部;443…编码器;445、445a、445b…纸张检测部;50…输送路径;51…供纸部;52…排纸部;60…定影部;61…上侧定影部;611、611a、611b…定影辊;62…下侧定影部;621…加压辊;63…加热部;64…压接分离部;67…温度检测部;80…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供纸装置1A、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B以及卷取装置1C。
供纸装置1A例如收纳卷纸或者连续纸张等长条纸。供纸装置1A基于来自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B的指示将长条纸供给至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B。详细后述,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B在从供纸装置1A供给的长条纸上形成图像。卷取装置1C卷取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B送出的长条纸。卷取装置1C卷取的长条纸通过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B形成有图像。
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B的整体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B的功能构成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B利用了电子照相处理技术,是中间转印方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B沿中间转印带421的行进方向(铅垂方向)串联配置有与Y(黄色)、M(品红)、C(青色)、K(黑色)四种颜色对应的感光鼓413。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B采用使各色调色剂像依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21的纵式串列式方式。
即,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B将形成于感光鼓413上的YMCK的各色调色剂像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21。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B在中间转印带421上使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像重叠后,二次转印至长条纸,从而将图像形成于长条纸。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B具备:操作显示部20、图像形成部40、输送路径50、供纸部51、排纸部52、定影部60、加热部63、温度检测部67、压接分离部64、控制部80、速度检测部441以及纸张检测部445等。另外,控制部80具备图像处理部30等。
控制部80以未图示的CPU、ROM、RAM以及I/O接口为主体而构成,CPU从ROM或者未图示的存储部读出与处理内容对应的各种程序,在RAM展开,与展开后的各种程序协作,从而对图像形成装置主体1B的各功能块、供纸装置1A以及卷取装置1C的各个的动作进行控制。
换句话说,控制部80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进行控制,能够通过以未图示的CPU、ROM、RAM以及I/O接口为主体而构成的微型计算机来实现。
具体而言,控制部80执行规定的控制程序,从而能够实现包括图像处理部30、纸张有无判定部101、温度判定部102、状态设定部103、状态判定部104、显示控制部105、输送控制部106、异常判定部107以及温度变更部108的功能。
此外,关于图像处理部30、纸张有无判定部101、温度判定部102、状态设定部103、状态判定部104、显示控制部105、输送控制部106、异常判定部107以及温度变更部108的各自的功能的详细后述。
操作显示部20例如由带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LCD)构成,作为显示部21以及操作部22发挥作用。
显示部21基于从控制部80输入的显示控制信号,进行各种操作画面、各功能的动作状况等显示。操作部22具备数字键、开始键等各种操作键。操作部22接受基于用户的各种输入操作,从而将操作信号输出至控制部80。用户通过对操作显示部20进行操作,能够进行画质设定。另外,用户通过对操作显示部20进行操作,能够进行倍率设定、应用设定、输出设定以及纸张设定等与图像形成有关的设定。另外,用户通过对操作显示部20进行操作,能够进行纸张输送指示。
图像处理部30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与初始设定或者用户设定对应的数字图像处理。图像处理部30例如基于构成为灰度修正表的灰度修正数据进行灰度修正。图像处理部30对输入图像数据进行色彩修正、阴影修正等各种修正处理或者压缩处理等。基于进行了这些处理的图像数据,控制图像形成部40。
图像形成部40为了基于在图像处理部30中进行了各种处理的图像数据形成基于Y成分、M成分、C成分以及K成分的各有色调色剂的图像,而具备图像形成单元41以及中间转印单元42等,将调色剂像转印至长条纸。
图像形成单元41由Y成分用、M成分用、C成分用、K成分用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41Y、41M、41C、41K构成。图像形成单元41Y、41M、41C、41K的每一个具有相同的构成要素,因此共通的构成要素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省略其说明。例如,在图2中,仅对Y成分用的图像形成单元41Y具有的构成要素标注附图标记,省略其他的图像形成单元41M、41C、41K的每一个具有的构成要素的附图标记。
图像形成单元41具备曝光装置411、显影装置412、感光鼓413、带电装置414以及鼓清洁装置415等。
感光鼓413例如是在铝制的导电性圆筒体(铝基管)的周面依次层叠底涂层(UCL)、电荷产生层(CGL)以及电荷输送层(CTL)而成的带负电型的有机感光体(OPC)。
电荷产生层由使电荷产生材料(例如酞菁颜料)分散于树脂粘合剂(例如聚碳酸酯)后的有机半导体构成,接受基于曝光装置411的曝光,产生一对正电荷和负电荷。
电荷输送层由使空穴输送性材料(电子给予性含氮化合物)分散于树脂粘合剂(例如聚碳酸酯树脂)后的材料构成,将在电荷产生层产生的正电荷输送至电荷输送层的表面。
带电装置414例如由scorotron带电装置或者corotron带电装置等那样的电晕放电产生器构成。带电装置414通过电晕放电使感光鼓413的表面均匀地带负极性电。
曝光装置411例如由具有多个发光二极管(LED)呈直线状排列的LED阵列、用于驱动各个LED的LPH驱动部(驱动器IC)以及使来自LED阵列的放射光在感光鼓413上成像的透镜阵列等的LED打印头构成。LED阵列中的一个LED与图像的1点对应。控制部80对LPH驱动部进行控制,从而在LED阵列流经有规定的驱动电流,进而特定的LED发光。
曝光装置411对感光鼓413照射与各色成分的图像对应的光。由感光鼓413的电荷产生层产生的正电荷被输送至电荷输送层的表面,从而感光鼓413的表面电荷(负电荷)被中和。由此,在感光鼓413的表面,根据与周围的电位差而形成各色成分的静电潜像。
显影装置412收纳各色成分的显影剂(例如由调色剂和磁性载体构成的二成分显影剂)。显影装置412通过使各色成分的调色剂附着于感光鼓413的表面,使静电潜像可视化而形成调色剂像。具体而言,对显影剂载持体(显影辊)施加显影偏置电压,通过感光鼓413与显影剂载持体之间的电位差,使显影剂载持体上的带电调色剂向感光鼓413的表面的曝光部移动并附着。
鼓清洁装置415具有与感光鼓413的表面滑动接触的鼓清洁刮板等。鼓清洁装置415除去在一次转印后残留于感光鼓413的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中间转印单元42具备中间转印带421、一次转印辊422、多个支承辊423、二次转印辊424以及带清洁装置426等。
中间转印带421由环状带构成,被多个支承辊423架设为环状。多个支承辊423中的至少一个辊由驱动辊构成,其他辊由从动辊构成。例如,优选被配置于比K成分用的一次转印辊422更靠带行进方向下游侧的支承辊423为驱动辊。通过驱动辊旋转,从而中间转印带421沿箭头A方向以恒定速度行进。
一次转印辊422与各色成分的感光鼓413对置地配置于中间转印带421的内周面侧。通过一次转印辊422夹着中间转印带421压接于感光鼓413,从而形成用于从感光鼓413向中间转印带421转印调色剂像的一次转印夹持部。
二次转印辊424与多个支承辊423中的一个辊对置地配置于中间转印带421的外周面侧。与中间转印带421对置地配置的支承辊423被称为承压辊(backup roller)。通过二次转印辊424夹着中间转印带421压接于承压辊,从而形成用于从中间转印带421向长条纸转印调色剂像的二次转印夹持部。
在中间转印带421通过一次转印夹持部时,感光鼓413上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叠于中间转印带421而被一次转印。具体而言,对一次转印辊422施加一次转印偏置电压,对中间转印带421的背面侧、即与一次转印辊422抵接侧施加与调色剂反极性的电荷,从而调色剂像被静电转印至中间转印带421。
然后,在长条纸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时,中间转印带421上的调色剂像被二次转印至长条纸。具体而言,对二次转印辊424施加二次转印偏置电压,对长条纸的背面侧、即与二次转印辊424抵接侧施加与调色剂反极性的电荷,从而调色剂像被静电转印至长条纸。转印了调色剂像的长条纸被朝向定影部60输送。
带清洁装置426具有与中间转印带421的表面滑动接触的带清洁刮板等。带清洁装置426除去在二次转印后残留于中间转印带421的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
此外,在中间转印单元42中,也可以代替二次转印辊424,而采用在包括二次转印辊424的多个支承辊423呈环状地架设未图示的二次转印带的结构、即所谓的带式的二次转印单元。
定影部60具备上侧定影部61、下侧定影部62、加热部63以及温度检测部67等,使由图像形成部40转印的调色剂像定影于长条纸。上侧定影部61具有配置于长条纸的定影面、即形成有调色剂像的面侧的定影面侧部件。下侧定影部62具有配置于长条纸的背面、即定影面的相反面侧的背面侧支承部件。
上侧定影部61具备定影辊611a和定影辊611b作为定影面侧部件。在定影辊611a和定影辊611b呈环状地架设有定影带。下侧定影部62具备加压辊621等作为背面侧支承部件。加压辊621通过控制位置,而被配置于与定影辊611b之间为压接状态以及分离状态中的任一种的位置。
加热部63被配置于定影面侧部件的内部或者附近,对定影面侧部件进行加热。加热部63的输出通过控制部80控制,从而定影面侧部件被加热,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达到调色剂像定影所需的温度。温度检测部67接近定影面侧部件配置,对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进行检测。因此,控制部80基于温度检测部67的检测结果,对加热部63的输出进行控制。
压接分离部64使背面侧支承部件与定影面侧部件压接。压接分离部64通过控制部80进行控制,使背面侧支承部件压接于定影面侧部件。换句话说,通过控制部80进行控制,从而使加压辊621压接于定影辊611b。其结果是,形成夹持并输送长条纸的定影夹持部。因此,二次转印有调色剂像且沿着输送路径50输送来的长条纸在通过定影夹持部时,被加热并被加压。由此,调色剂像定影于长条纸。另外,如详细后述那样,压接分离部64根据条件使背面侧支承部件相对于定影面侧部件分离。此外,在总称定影辊611a和定影辊611b的情况下,称为定影辊611。
供纸部51将从供纸装置1A输送的长条纸向输送路径50引导。供纸部51根据长条纸的纸种对长条纸施加规定的负荷。由此,长条纸被顺利地引导至输送路径50。输送路径50是从供纸部51至排纸部52输送长条纸的走纸路径。输送路径50通过各种辊将从供纸部51供给来的长条纸按图像形成部40、定影部60以及排纸部52的顺序输送。排纸部52将从输送路径50输送来的长条纸向卷取装置1C引导。此外,使用图6后述排纸部52的详细。
接下来,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功能构成例的详细进行说明。此外,局部省略以上说明了的功能构成的说明。如图3所示,控制部80除了图像处理部30之外,还具备纸张有无判定部101、温度判定部102、状态设定部103、状态判定部104、显示控制部105、输送控制部106、异常判定部107以及温度变更部108。
纸张有无判定部101在接通了电源时,判定是否沿着输送路径50存在长条纸。具体而言,纸张有无判定部101在接通了电源时执行,基于使用图7~图9后述的纸张检测部445的检测结果,判定在机械内部是否存在长条纸。在机械内部存在长条纸的状态是指从打印机的入口至出口长条纸连续地存在的状态,例如,长条纸从供纸部51至排纸部52不在中途中断而连续地存在即可。
温度判定部102在由纸张有无判定部101判定为沿着输送路径50存在长条纸的情况下,判定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预先设定的温度基于长条纸的纸种而决定,是比正常使用时的定影温度低的值,设定为在待机时应该保持的值。因此,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即可,在不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即处于比预先设定的温度高的状态的情况下,根据长条纸的纸种,存在引起变形等的担忧。
状态设定部103在由温度判定部102判定为定影温度不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将定影部60的定影动作状态设定为禁止状态。换句话说,状态设定部103在由温度判定部102判定为是定影温度比预先设定的温度高的状态的情况下,设定为不可打印状态。不可打印状态是指不使定影部60进行定影动作的状态。
具体而言,若存在使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形成压接状态或者分离状态的机构,则不可打印状态是形成分离状态并使定影用的旋转动作中断的状态即可。另外,若不存在使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形成压接状态或者分离状态的机构,则不可打印状态是使定影用的旋转动作中断的状态即可。
状态设定部103在由温度判定部102判定为定影温度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将定影部60的定影动作状态设定为允许状态。换句话说,状态设定部103在由温度判定部102判定为是定影温度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状态的情况下,设定为能够打印状态。能够打印状态是指使定影部60进行定影动作的状态。此外,能够打印状态是能够开始定影用的旋转动作的状态即可。
状态判定部104在由状态设定部103将定影部60的定影动作状态设定为禁止状态的情况下,判定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处于分离状态以及压接状态中的哪种状态。在由状态判定部104判定为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处于压接状态的情况下,压接分离部64使加压辊621分离。
显示控制部105对显示部21进行控制,在由温度判定部102判定为定影温度不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情况下,使从输送路径50除去长条纸的主旨显示于显示部21。
输送控制部106对长条纸的输送动作进行控制。具体而言,输送控制部106使长条纸按供纸部51、输送路径50、排纸部52的顺序输送,使从供纸装置1A引导的长条纸通过机械内部并向卷取装置1C引导。
异常判定部107在由输送控制部106输送长条纸时,在由详细后述的速度检测部441检测到的输送速度在预先设定的速度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长条纸在输送路径50中异常停止。换句话说,异常判定部107基于输送速度,判定是否在机械内部产生卡纸(JAM)。
此处,卡纸(JAM)是指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沿着规定的机构部输送的纸张在机构部的内部或者邻接的机构部之间堵塞的现象。若产生卡纸(JAM),则通常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动作停止。
温度变更部108基于长条纸的纸种变更在比较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时所使用的预先设定的温度。具体而言,温度变更部108基于未图示的长条纸的纸种与温度的对应表,选择符合输入内容的温度。例如,对于预先设定的温度而言,在用户经由操作显示部20输入了使用的长条纸的纸种的情况下,根据输入内容被变更。
接下来,对在长条纸上形成图像的前提事项进行说明。作为打印准备,在通过图像形成部40形成图像前,需要从供纸装置1A沿着输送路径50直至卷取装置1C使长条纸通过。这样的打印准备可以自动进行,也可以手动进行。
在上述打印准备后,在通过图像形成部40形成图像时,输送从供纸装置1A至卷取装置1C通过的长条纸。接下来,在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时,中间转印带421上的调色剂像一并二次转印至长条纸的定影面,在定影部60进行定影处理。形成有图像的长条纸通过排纸部52排出至机外,并通过卷取装置1C卷取。
期望在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打印准备时或者处于待机状态时,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被保持为在长条纸不产生变色或者变形的程度的温度,而处于在长条纸不产生变色或者变形的状态。例如,控制部80通过基于温度检测部67对加热部63的输出进行控制,来对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进行控制,使在长条纸不产生变色或者变形等。
但是,在即将进行的图像形成处理因卡纸(JAM)等异常而中止的情况下,或者在长条纸的长度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除去残留于输送路径50的长条纸,进行使新的长条纸通过的打印准备。在刚除去长条纸后进行打印准备的情况下,有时成为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比预先设定的温度高的状态。
因此,在这样的状态下进行打印准备,成为长条纸变色或者变形的重要因素。另外,在打印准备后至形成图像之前的待机状态时,定影部60的热被长条纸吸收,存在引起长条纸的变色或者变形的担忧。
另外,在产生卡纸(JAM)后切断电源然后再次接通电源的情况下,若为原本不存储异常产生的历史记录的系统构成,则系统侧在接通电源后向正常恢复的状态迁移。在该情况下,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假定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高,在定影部60放置有长条纸。例如,若是PP(polypropylene)或者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等薄膜类的长条纸,则与以往的纸相比,不耐热,因此容易变形、融解,存在在定影部60产生不良情况的可能性。
因此,使用图4以及图5对定影部60中的不良情况的产生例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在定影部60产生不良情况的例子的图。图5是表示在定影部60产生其他的不良情况的例子的图。
如图4以及图5所示,在长条纸的输送速度降低的状态下,在机械内部、具体而言在定影部60放置有长条纸的情况下,存在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情况的担忧。例如,如图4所示,加热部63的热传递至长条纸,从而存在长条纸变形的担忧。另外,例如,如图5所示,在长条纸因加热部63的热而变形了的状态下,在定影部60进一步继续旋转动作的情况下,存在长条纸卷绕于上侧定影部61的担忧。
接下来,使用图6对检测长条纸的输送动作的不良情况的构成例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排纸部52的详细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6所示,排纸部52具备驱动侧辊431、从动侧辊432、速度检测部441a以及速度检测部441b。从动侧辊432设置有编码器443,用于速度检测。速度检测部441a以及速度检测部441b由透射型光遮断器构成,一方为发光侧,另一方为受光侧,设置为与编码器443的旋转方向正交的位置关系,对编码器443进行检测。
具体而言,若由速度检测部441a、441b检测到编码器443的间隔在预先设定的周期以内,则图3的异常判定部107判定为输送动作状态正常,若比预先设定的周期大,则判定为输送动作状态异常。异常判定部107在输送动作状态异常的情况下,判定为在机械内部产生了卡纸(JAM)。此外,在总称速度检测部441a与速度检测部441b的情况下,称为速度检测部441。
接下来,使用图7~图9对机械内部的长条纸的配置状况进行说明。图7是对沿着从供纸部51至排纸部52的整个输送路径50存在长条纸的状况进行说明的图。如图7所示,纸张检测部445a被设置于中间转印带421的上游侧,在输送长条纸时,对长条纸的端部进行检测。纸张检测部445b被设置于定影部60与排纸部52之间,在输送长条纸时,对长条纸的端部进行检测。此外,在不特别区别纸张检测部445a与纸张检测部445b的情况下,称为纸张检测部445。
在图7中,在接通了电源时,纸张检测部445a检测到长条纸,纸张检测部445b检测到长条纸。因此,在接通了电源时,纸张检测部445a以及纸张检测部445b均检测到长条纸。在该情况下,判定为沿着从供纸部51至排纸部52的整个输送路径50存在长条纸。换句话说,处于从打印机的入口至出口长条纸连续地存在的状态。并且,若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不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换句话说,若处于定影温度高的状态,则作为异常状态,判定为卡纸(JAM)。
图8是对从供纸部51至定影部60存在长条纸的状况进行说明的图。在图8中,纸张检测部445a以及纸张检测部445b的每一个的配置场所与图7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图8中,在接通了电源时,纸张检测部445a检测到长条纸,纸张检测部445b未检测到长条纸。因此,在接通了电源时,仅纸张检测部445a检测到长条纸。在该情况下,判定为从供纸部51至定影部60存在长条纸,作为异常状态,判定为卡纸(JAM)。另外,若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不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换句话说,若处于定影温度高的状态,则存在长条纸因热产生变形等的担忧。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显示部21显示该主旨。此外,在图8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长条纸在机械内部通过,但在输送路径50的中途停下,因此为卡纸(JAM)状态。
图9是对从供纸部51直至中间转印带421的近前存在长条纸的状况进行说明的图。在图9中,纸张检测部445a以及纸张检测部445b的每一个的配置场所与图7的情况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在图9中,在接通了电源时,纸张检测部445a未检测到长条纸,纸张检测部445未检测到长条纸。因此,在接通了电源时,纸张检测部445a以及纸张检测部445b均未检测到长条纸。在该情况下,判定为处于在定影部60不存在长条纸的状态,但从供纸部51至中间转印带421的近前存在长条纸,作为异常状态,判定为卡纸(JAM)。
此外,在处于在定影部60不存在长条纸的状态且处于定影温度高的状态的情况下,存在若在机械内部使长条纸通过则长条纸因热而产生变形等的担忧。因此,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定影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之前,显示在机械内部不使长条纸通过的主旨。
此外,在图9的一个例子的情况下,在机械内部长条纸正通过,但在输送路径50的中途停下,因此为卡纸(JAM)状态。
接下来,使用图10对定影部60的压接动作以及分离动作进行说明。图10是对定影部60的详细例进行说明的图。
在接通了电源时,在定影部60的定影动作状态被设定为禁止状态且判定为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处于压接状态的情况下,压接分离部64使加压辊621分离。其结果是,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成为分离状态。
另一方面,在接通了电源时,在定影部60的定影动作状态被设定为允许状态且判定为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处于压接状态的情况下,压接分离部64维持加压辊621的位置。另外,在接通了电源时,在定影部60的定影动作状态被设定为允许状态且判定为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处于分离状态的情况下,压接分离部64使加压辊621的位置向压接状态的位置移动。
接下来,使用图11对在接通电源后基于定影温度来决定打印的可否的动作例进行说明。图11是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例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在步骤S11中,纸张有无判定部101判定是否接通了电源。在判定为接通了电源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12。另一方面,在判定为未接通电源的情况下,保持原样地待机。
在步骤S12中,纸张有无判定部101基于纸张检测部445的检测结果,判定长条纸是否通过机械内部。在判定为长条纸通过机械内部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13。另一方面,在判定为长条纸未通过机械内部的情况下,结束处理。
换句话说,步骤S12的处理大致确认机械内部的长条纸的配置状况。
在步骤S13中,纸张有无判定部101判定是否是从打印机的入口直至出口长条纸连续地存在的状态。在判定为是从打印机的入口直至出口长条纸连续地存在的状态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14。另一方面,在判定为不是从打印机的入口直至出口长条纸连续地存在的状态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20。
换句话说,步骤S13的处理细致地确认机械内部的长条纸的配置状况。
在步骤S14中,温度判定部102基于温度检测部67的检测结果,判定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是否在阈值以下,换句话说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在判定为定影温度在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15。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定影温度不在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16。
在步骤S15中,状态设定部103设定为能够打印状态,结束处理。此外,在设定为能够打印状态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05也可以使该主旨显示于显示部21。
在步骤S16中,状态设定部103设定为不可打印状态,进入至步骤S17。此外,在设定为不可打印状态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05也可以使该主旨显示于显示部21。
在步骤S17中,状态判定部104判定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是否处于分离状态。换句话说,状态判定部104判定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处于分离状态以及压接状态中的哪种状态。
具体而言,在判定为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处于分离状态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18。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不处于分离状态的情况下,即在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处于压接状态的情况下,进入至步骤S19。
在步骤S18中,温度判定部102基于温度检测部67的检测结果,判定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是否在阈值以下,换句话说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在判定为定影温度在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向步骤S15转移处理。
另一方面,在判定为定影温度不在阈值以下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18。换句话说,保持使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分离的状态不变,进行待机直至定影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
在步骤S19中,压接分离部64使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分离,向步骤S18转移处理。
在步骤S20中,状态判定部104设定为卡纸(JAM)状态,结束处理。此外,在设定为卡纸(JAM)状态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105也可以使该主旨显示于显示部21。
根据以上的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在接通了电源时,在沿着从供纸侧至排纸侧的整个输送路径50存在卷纸或者连续纸张等那样的长条纸的情况下,即在机械内部存在长条纸的情况下,基于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来决定定影旋转的可否。
具体而言,图像形成装置1在从打印机的入口直至出口长条纸连续地存在的情况下,判定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图像形成装置1在判定为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不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将定影部60的定影动作状态设定为禁止状态。
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若处于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比预先设定的温度高的状态,则将定影旋转设为不可。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基于长条纸的配置状况以及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对定影部60的动作进行控制。
换言之,图像形成装置1通过在判定为长条纸存在于机械内部且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不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将定影部60的定影动作状态设定为禁止状态,从而基于长条纸的配置状况以及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对定影部60的动作进行控制,因此能够考虑机械内部的状况决定可否打印。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在判定为长条纸存在于机械内部且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不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情况下,显示从输送路径50除去长条纸的主旨。
换句话说,图像形成装置1在长条纸存在于机械内部的情况下,基于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报告除去长条纸的主旨。
因此,即使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为分离状态以及压接状态中的任一种,图像形成装置1也基于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显示除去长条纸的主旨,因此能够促使用户进行长条纸的除去作业。因此,能够减少长条纸正被加热的状况的漏看,因此能够避免由定影部60的高温状态引起的不良情况的产生。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在判定为长条纸存在于机械内部且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不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情况下,若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处于压接状态,则使加压辊621分离。
即,若长条纸存在于机械内部,为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比预先设定的温度高的状态,定影部60的定影动作状态被设定为禁止状态,且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处于压接状态,则使加压辊621分离。
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不使长条纸密接于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之间。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难以使定影部60的热传递至长条纸。由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即使长条纸为薄膜类,也能够避免长条纸因热而变形、融解的状态。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若判定为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则将定影部60的定影动作状态设定为允许状态。
换句话说,若传递至长条纸的热量低,则不会产生由定影部60的高温状态引起的不良情况,因此能够设为能够打印状态。因此,考虑机械内部的状况来形成能够打印状态,所以能够使状态在正确的时机从异常停止状态向正常恢复状态迁移。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在输送长条纸时,在长条纸的输送速度在预先设定的速度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长条纸在输送路径50中异常停止。换句话说,图像形成装置1在长条纸的输送速度降低时,判定为产生了卡纸(JAM)。
作为长条纸的输送速度降低的状况,假定长条纸在输送路径50的中途因变形或者卷绕等,而难以被输送。若为上述状况,则均假定为长条纸的输送停止。因此,通过将长条纸的输送速度与预先设定的速度进行比较,判定长条纸是否在输送路径50中异常停止,从而能够检测长条纸的输送动作的异常。另外,长条纸的输送速度能够通过编码器443和透射型光遮断器以简易的结构实现。因此,基于长条纸的输送速度来判定长条纸是否在输送路径50中异常停止,因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检测长条纸的输送动作的异常。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基于长条纸的纸种,变更预先设定的温度。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在将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与预先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时,能够考虑长条纸的纸种。例如,在薄膜类的长条纸的情况下,与通常的长条纸相比,降低预先设定的温度,由此能够更加避免产生因热引起的长条纸的变形等。
因此,通过考虑长条纸的纸种来判定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能够基于长条纸的纸种决定可否打印,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管理接通电源后的机械内部。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将调色剂像转印至长条纸的图像形成部40以及使由图像形成部40转印的调色剂像定影于长条纸的定影部60,并且在通过从供纸侧至排纸侧的整个输送路径50的长条纸上形成图像,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纸张有无判定部101,其在接通了电源时,判定是否沿着输送路径50存在长条纸;温度判定部102,其在由纸张有无判定部101判定为沿着输送路径50存在长条纸的情况下,判定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以及状态设定部103,其在由温度判定部102判定为定影温度不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将定影部60的定影动作状态设定为禁止状态。
由此,基于长条纸的配置状况以及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来对定影部60的动作进行控制,因此能够考虑机械内部的状况来决定可否打印。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还具备显示部21和控制显示部21的显示控制部105,显示控制部105在由温度判定部102判定为定影温度不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情况下,使从输送路径50除去长条纸的主旨显示于显示部21。
由此,减少长条纸正被加热的状况的漏看,因此能够避免由定影部60的高温状态引起的不良情况的产生。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定影部60具有定影辊611b和加压辊621,上述图像形成装置1还具备:状态判定部104,其在由状态设定部103将定影部60的定影动作状态设定为禁止状态的情况下,判定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处于分离状态以及压接状态中的哪种状态;以及压接分离部64,其在由状态判定部104判定为定影辊611b与加压辊621处于压接状态的情况下,使加压辊621分离。
由此,不使长条纸密接于定影辊611与加压辊621之间,因此即使长条纸为薄膜类,也能够避免长条纸因热而变形、融解的状态。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状态设定部103在由温度判定部102判定为定影温度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将定影部60的定影动作状态设定为允许状态。
由此,考虑机械内部的状况来形成能够打印状态,因此能够使状态在正确的时机从异常停止状态向正常恢复状态迁移。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还具备:输送控制部106,其控制长条纸的输送动作;速度检测部441,其检测由输送控制部106输送的长条纸的输送速度;以及异常判定部107,其在由输送控制部106输送长条纸时,在由速度检测部441检测到的输送速度在预先设定的速度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长条纸在输送路径50中异常停止。
由此,基于长条纸的输送速度来判定长条纸是否在输送路径50中异常停止,因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来检测长条纸的输送动作的异常。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还具备基于长条纸的纸种来变更预先设定的温度的温度变更部108。
由此,通过考虑长条纸的纸种来判定定影部60的定影温度,从而能够基于长条纸的纸种来决定可否打印,因此能够更加准确地管理接通电源后的机械内部。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1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变更。
例如,对速度检测部441由透射型光遮断器构成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由反射型光学传感器构成,可以为旋转编码器,也可以由霍尔元件构成。
另外,对由速度检测部441判定是否卡纸(JAM)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基于从纸张检测部445a检测到长条纸至纸张检测部445b检测到长条纸为止的期间内的长条纸的输送时间,来判定是否卡纸(JAM)。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为进行全色打印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为进行单色打印的结构。
另外,对纸张检测部445a被设置于中间转印带421的上游侧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纸张检测部445a被设置于定影部60的上游侧即可。
另外,对纸张检测部445b被设置于定影部60与排纸部52之间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纸张检测部445b被设置于定影部60的下游侧即可。

Claims (6)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将调色剂像转印至长条纸的图像形成部以及使由所述图像形成部转印的调色剂像定影于所述长条纸的定影部,并且在通过从供纸侧至排纸侧的整个输送路径的所述长条纸上形成图像,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纸张有无判定部,其在接通了电源时,判定是否沿着所述输送路径存在所述长条纸;
温度判定部,其在由所述纸张有无判定部判定为沿着所述输送路径存在所述长条纸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定影部的定影温度是否在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以及
状态设定部,其在由所述温度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定影温度不在所述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将所述定影部的定影动作状态设定为禁止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
显示部;以及
显示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显示部,
所述显示控制部在由所述温度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定影温度不在所述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情况下,使从所述输送路径除去所述长条纸的主旨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定影部具有定影辊和加压辊,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
状态判定部,其在由所述状态设定部将所述定影部的定影动作状态设定为禁止状态的情况下,判定所述定影辊与所述加压辊处于分离状态以及压接状态中的哪种状态;以及
压接分离部,其在由所述状态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定影辊与所述加压辊处于压接状态的情况下,使所述加压辊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状态设定部在由所述温度判定部判定为所述定影温度在所述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的情况下,将所述定影部的定影动作状态设定为允许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
输送控制部,其控制所述长条纸的输送动作;
速度检测部,其检测由所述输送控制部输送的所述长条纸的输送速度;以及
异常判定部,其在由所述输送控制部输送所述长条纸时,在由所述速度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输送速度在预先设定的速度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长条纸在所述输送路径中异常停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温度变更部,所述温度变更部基于所述长条纸的纸种来变更所述预先设定的温度。
CN201610258462.2A 2015-04-27 2016-04-22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060944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0076A JP6164246B2 (ja) 2015-04-27 2015-04-27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090076 2015-04-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094480A true CN106094480A (zh) 2016-11-09
CN106094480B CN106094480B (zh) 2019-03-26

Family

ID=57147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58462.2A Active CN106094480B (zh) 2015-04-27 2016-04-22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36002B2 (zh)
JP (1) JP6164246B2 (zh)
CN (1) CN1060944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3087A (zh) * 2018-05-29 2019-12-0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02306A (ja) * 2015-12-02 2017-06-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
JP7073704B2 (ja) * 2017-12-13 2022-05-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IT201900002505A1 (it) * 2019-02-21 2020-08-21 G M C Di G Maccaferri E Claudio Snc Apparato e metodo di fissaggio e finitura mediante rullo caldo per ventilazione forzata di aria calda confinata di immagini digitali a toner su materiali autoadesivi in bobina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2593A (en) * 1992-12-29 1995-07-11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overheat prevention mechanism for fixing device
CN1351285A (zh) * 2000-10-27 2002-05-29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97433A (zh) * 2006-06-30 2008-01-02 株式会社东芝 定影装置、定影温度控制方法
CN101556448A (zh) * 2008-04-08 2009-10-14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746627A (zh) * 2008-12-12 2010-06-23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14164149A (ja) * 2013-02-26 2014-09-08 Canon Inc 定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6816B2 (ja) * 1989-11-10 1996-02-21 旭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ヒートローラーの温度制御装置
US5555075A (en) * 1995-01-11 1996-09-10 Mita Industrial Co., Ltd. Fixa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JP2002189398A (ja) * 2000-12-21 2002-07-0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328560A (ja) * 2001-04-26 2002-11-15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02166A (ja) * 2004-01-16 2005-07-2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289254B2 (ja) * 2004-08-04 2009-07-0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095692A (ja) 2009-03-12 2011-05-12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12866A (ja) * 2009-11-26 2011-06-09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89722A (ja) * 2011-03-09 2012-10-04 Ricoh Co Ltd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116478B2 (en) * 2012-04-19 2015-08-25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voiding fuser jams in an image production device
JP6003921B2 (ja) * 2014-02-24 2016-10-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03922B2 (ja) * 2014-02-24 2016-10-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184598A (ja) * 2014-03-26 2015-10-2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256211B2 (ja) * 2014-06-10 2018-01-1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94554B2 (ja) * 2014-09-29 2017-03-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044618B2 (ja) * 2014-11-04 2016-12-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107852B2 (ja) * 2015-03-02 2017-04-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搬送速度制御方法
JP6237704B2 (ja) * 2015-06-03 2017-11-2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2593A (en) * 1992-12-29 1995-07-11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overheat prevention mechanism for fixing device
CN1351285A (zh) * 2000-10-27 2002-05-29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方法及其装置
CN101097433A (zh) * 2006-06-30 2008-01-02 株式会社东芝 定影装置、定影温度控制方法
CN101556448A (zh) * 2008-04-08 2009-10-14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746627A (zh) * 2008-12-12 2010-06-23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片材输送装置以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14164149A (ja) * 2013-02-26 2014-09-08 Canon Inc 定着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3087A (zh) * 2018-05-29 2019-12-0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36002B2 (en) 2017-12-05
US20160313681A1 (en) 2016-10-27
JP2016206514A (ja) 2016-12-08
CN106094480B (zh) 2019-03-26
JP6164246B2 (ja) 2017-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62510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213253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image carrier and belt member
CN10609448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H03211568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5851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5339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24987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54187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of contacting/separating state of component
JP2021183423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647778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2019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69611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8969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EP3879350B1 (en) Image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US20230062516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US9057996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ower supply for transfer
JP355878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585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26871A (zh) 控制成像装置的定影速度的方法
JP515763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310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1839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1708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54927A (ja) 電子写真装置
JP2010070288A (ja) 用紙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用紙搬送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