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8508B - 具有利用高频接合法形成的接合图案线的绒毛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利用高频接合法形成的接合图案线的绒毛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8508B
CN105848508B CN201580002774.0A CN201580002774A CN105848508B CN 105848508 B CN105848508 B CN 105848508B CN 201580002774 A CN201580002774 A CN 201580002774A CN 105848508 B CN105848508 B CN 1058485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
pattern
mentioned
bonding agent
fine h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27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8508A (zh
Inventor
朴用辙
蔡洙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JE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JE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JEON Ltd filed Critical HOJEO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48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8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8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8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3/00Other methods, machines or appliances
    • A41H43/04Joining garment parts or blanks by gluing or welding ; Gluing pres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24Hems; Seams
    • A41D27/245Hems; Seams made by welding or glu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00Overgar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31/00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 A41D31/04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uterwear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 or use
    • A41D31/06Thermally protective, e.g. insulating
    • A41D31/065Thermally protective, e.g. insulating using layere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5/00Fur garments; Garments of fur substitu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41/00Machines or appliances for making garments from natural or artificial fu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0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 B29C65/04Dielectric heating, e.g. high-frequency welding, i.e. radio frequency welding of plastic materials having dielectric properties, e.g. PV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48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 B29C65/4805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dhesives
    • B29C65/483Reactive adhesives, e.g. chemically curing adhesives
    • B29C65/4835Heat cur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48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 B29C65/5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applying the adhesive
    • B29C65/526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applying the adhesive by printing or by transfer from the surfaces of elements carrying the adhesive, e.g. using brushes, pads, rollers, stencils or silk 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7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combined operations or combined techniques, e.g. welding and sti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82Testing the joint
    • B29C65/8207Testing the joint by mechanical methods
    • B29C65/8215Tensile te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01General aspects dealing with the joint area or with the area to be joined
    • B29C66/05Particular design of joint configurations
    • B29C66/10Particular design of joint configurations particular design of the joint cross-sections
    • B29C66/11Joint cross-sections comprising a single joint-segment, i.e. one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comprising a single joint-segment in the joint cross-section
    • B29C66/112Single lapped joints
    • B29C66/1122Single lap to lap joints, i.e. overlap j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01General aspects dealing with the joint area or with the area to be joined
    • B29C66/05Particular design of joint configurations
    • B29C66/20Particular design of joint configurations particular design of the joint lines, e.g. of the weld lines
    • B29C66/22Particular design of joint configurations particular design of the joint lines, e.g. of the weld lines said joint lines being in the form of recurring patterns
    • B29C66/221Particular design of joint configurations particular design of the joint lines, e.g. of the weld lines said joint lines being in the form of recurring patterns being in the form of a sinusoidal wa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40General aspects of joining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plates, sheets or web-like materials; Making flat seams in tubular or hollow articles; Joining single elements to substantially flat surfaces
    • B29C66/41Joining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 Making flat seams in tubular or hollow articles
    • B29C66/43Joining a relatively small portion of the surface of sai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7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or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Joining with non-plastics material
    • B29C66/72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or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Joining with non-plastics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 B29C66/729Textile or other fibrous material made from plast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80General aspects of machine operations or constructions and parts thereof
    • B29C66/81General aspects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i.e. the elements applying pressure on the parts to be joined in the area to be joined, e.g. the welding jaws or clamps
    • B29C66/814General aspects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i.e. the elements applying pressure on the parts to be joined in the area to be joined, e.g. the welding jaws or c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sign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e.g. of the welding jaws or clamps
    • B29C66/8141General aspects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i.e. the elements applying pressure on the parts to be joined in the area to be joined, e.g. the welding jaws or c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sign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e.g. of the welding jaws or c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surface geometry of the part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e.g. welding jaws or clamps, coming into contact with the parts to be joined
    • B29C66/81427General aspects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i.e. the elements applying pressure on the parts to be joined in the area to be joined, e.g. the welding jaws or c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sign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e.g. of the welding jaws or c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surface geometry of the part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e.g. welding jaws or clamps, coming into contact with the parts to be joined comprising a single ridge, e.g. for making a weakening line; comprising a single too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80General aspects of machine operations or constructions and parts thereof
    • B29C66/83General aspects of machine operations or constructions and par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ovement of the joining or pressing tools
    • B29C66/832Reciprocating joining or pressing tools
    • B29C66/8322Joining or pressing tools reciprocating along one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04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pparatus
    • B32B37/005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laminating machines comprising rollers;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ing metho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84Application of adhesive
    • B32B37/1292Application of adhesive selectively, e.g. in stripes, in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48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 B29C65/4805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dhesives
    • B29C65/481Non-reactive adhesives, e.g. physically hardening adhesives
    • B29C65/4815Hot melt adhesives, e.g. thermoplastic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56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mechanical means or mechanical connections, e.g. form-fits
    • B29C65/62Sti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7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or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Joining with non-plastics material
    • B29C66/71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or 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Joining with non-plastics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lastics material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80General aspects of machine operations or constructions and parts thereof
    • B29C66/81General aspects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i.e. the elements applying pressure on the parts to be joined in the area to be joined, e.g. the welding jaws or clamps
    • B29C66/814General aspects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i.e. the elements applying pressure on the parts to be joined in the area to be joined, e.g. the welding jaws or c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sign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e.g. of the welding jaws or clamps
    • B29C66/8141General aspects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i.e. the elements applying pressure on the parts to be joined in the area to be joined, e.g. the welding jaws or c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sign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e.g. of the welding jaws or c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surface geometry of the part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e.g. welding jaws or clamps, coming into contact with the parts to be joined
    • B29C66/81431General aspects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i.e. the elements applying pressure on the parts to be joined in the area to be joined, e.g. the welding jaws or c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sign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e.g. of the welding jaws or clamps characterised by the surface geometry of the part of the pressing elements, e.g. welding jaws or clamps, coming into contact with the parts to be joined comprising a single cavity, e.g. a gro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90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joining process
    • B29C66/94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joining process by 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time
    • B29C66/949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joining process by measuring or controlling the tim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time values or ran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48Wearing apparel
    • B29L2031/4842Outerw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5/10Fibres of continuous length
    • B32B2305/18Fabrics, text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3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thermal properties
    • B32B2307/304Insu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37/00Clot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Multi-Layer Textile Fabric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Decoration Of Textile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在里料、任意的丝网材料及/或外料的内表面以规定的印刷图案印刷热反应型粘接液并进行干燥,将上述的里料、任意的丝网材料及外料合并之后,在以与上述的印刷图案相同的压接图案进行压接的情况下执行高频加热,用粘接液而将里料、任意的丝网材料及外料接合,从而在不形成缝制孔且不发生面料的损坏的情况下,能够制造形成有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的绒毛产品。根据本发明,通过适用使用了热反应型粘接剂的高频接合方式及/或先形成隔室划分线并制造双重面料,且将其裁剪的先接合后裁剪方式,能够制造具备粘接力及耐久性优异的内部接合线和明显且收尾加工质量优异,审美性优异的表面图案线被一体化的接合图案线的绒毛产品,而且通过机械化及自动化,能够大量生产绒毛产品。

Description

具有利用高频接合法形成的接合图案线的绒毛产品及其制造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利用高频接合法形成的隔室划分用接合图案线的绒毛产品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包括如下过程的绒毛产品的制造方法及通过这样的方法而制造的绒毛产品:将粘接剂以规定的印刷图案印刷到面料的外料及/或里料,并使粘接剂干燥,将外料及里料进行合并,并且通过高频接合法来压接加热而使面料接合,由此在面料的内部形成隔室划分用接合线,在面料的表面形成图案线。
背景技术
作为保温材料而填充了鸭绒或鹅绒而制造的绒毛产品不仅作为防寒用服装及卧具类而使用,而且最近作为户外用服装等产品而受到关注。
通常,在外料与里料之间包括填充材料而制造的服装或卧具产品中,在产品的制造或使用中,产生内包的填充材料凝结、移动、重叠等现象,并且由此也可能带来诸多不便。在填充材料为布这样的纺织品的情况下,通过将填充材料的边缘一起固定在产品的边缘,从而可防止上述问题。在填充材料为棉或羊毛这样的连续性的材质的情况下,通过将里料、外料及它们之间的填充材料一起倒缝或以绗缝方式进行缝制,从而可防止填充材料的移动或凝结等。
在填充材料为鸭毛及鹅毛这样的不连续性的材质的情况下,难以通过上述的倒缝或绗缝方式来进行固定,因此在里料与外料之间形成隔室,从而防止移动、堆积。
通常,绒毛隔室是通过由隔室划分用粘合线或接合线而将里料与外料连结而形成,在由里料、外料及隔室划分用粘合线形成的隔室(空间)中填充绒毛。在绒毛夹克中,以一定的间隔将里料与外料一起缝制而形成缝制线隔室壁,并对里料与外料的被打开的边缘部分进行包缝收尾加工,从而形成在空间上被密封的绒毛隔室。
在具备如上述这样划分的绒毛隔室的绒毛产品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绒毛的移动或堆积,但存在如下的问题:绒毛穿透面料本身而渗出及湿气穿透面料本身而流入、绒毛穿透缝制孔或针孔而渗出及湿气穿透缝制孔或针孔而流入、通过绒毛隔室形成用缝制工序而带来的生产成本的增加等。
关于绒毛穿透面料本身而渗出的情况,通过使用进行防绒(down-proof)加工的面料或进行涂布或复合处理的功能性面料而能够比较容易地防止。防水透湿性面料或透气性面料(breathable fabric)这样的功能性面料是通过表面处理、薄膜涂布或多层构造而制得,这样的面料不仅能够防止绒毛穿透面料本身而渗出,而且还能够防止湿气穿透面料本身而流入,并且还能够防止根据流入的湿气而导致绒毛变得潮呼呼的现象及防止恶臭的发生。
为了防止绒毛穿透缝制孔或针孔而渗出及湿气穿透缝制孔或针孔而流入,提出了如下方法:插入型缝制法(intercalation sewing method),其将插入面料或粘接带插入里料与面料之间而进行缝制,从而密封缝制孔;缝制线密封法(sewing-line sealingmethod),其由其他面料而覆盖缝制线之后,粘接/熔接边缘而进行密封,从而防止穿透缝制孔的绒毛的渗出及湿气的出入;及无缝制型接合法(seamless bonding method),其不缝制面料,通过粘接法或熔接法而进行粘合等。
在韩国专利申请10-2004-0102619号中提供了沿着缝制线而插入面料胶带的插入型缝制法,在上述文献中公开了通过沿着缝制(预定)线而将面料胶带定位的插入工序及沿着所插入的面料胶带而进行缝纫的缝制工序,从而防止鸭毛穿透缝制线的针孔而渗出。但是,面料胶带插入工序及缝制工序难以实现机械化,需要消耗时间和劳力,因此生产成本上升,不仅难以进行大量生产,而且上述面料胶带在长期使用之后粘接力丧失而从里料或外料分离,从而有可能再次发生鸭毛从缝纫线的针孔渗出的现象。进而,也可能进一步需要用于固定或临时粘接上述面料胶带的步骤,以使在作业中使其不移动。
在韩国专利申请10-2009-0036839号及10-2009-0036840号中提供了沿着缝制线而插入热熔胶的插入型缝制法,在上述文献中公开了通过沿着缝制(预定)线而将热熔胶带或带定位的插入工序及沿着插入的热熔胶而缝纫的缝制工序,防止鸭毛穿透缝制线的针孔而渗出。但是,热熔胶插入工序及缝制工序难以实现机械化,需要花费时间和劳力,因此生产成本上升,不仅难以大量生产,而且上述热熔胶在长期使用后粘接力丧失而从里料或外料分离,从而有可能再次发生鸭毛从缝纫线的针孔渗出的现象。进而,也可能进一步需要用于固定或临时粘接上述热熔胶的步骤,以使在作业中使其不移动。
在韩国专利申请10-2007-0110839号中公开了由特定花纹的热熔胶薄膜而将里料和外料接合,将上述花纹之间的空间用作绒毛隔室的无缝制型接合法。该文献中记载了,上述现有技术是为了解决在以一定的间隔而在横向上通过缝纫或面料胶带而形成绒毛隔室划分线来制造多个绒毛隔室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现有技术(例如,专利申请2004-0102619号)中的问题而研发的,通过将特定的图案、文字或标志形态的热熔胶薄膜插入及临时粘接到里料与外料之间,并通过热压接而熔接,从而将里料与外料接合,由此将由上述的图案、文字或标志的花纹来形成及划分的空间用作防止鸭毛的移动、堆积的隔室,并且作为热熔胶用粘接剂而例示了在常温中为固体状的物质,并在溶剂中不会被溶解或分散,而是以固体存在,当一旦受热时熔化而变成液体,从而瞬间可进行粘接的加热熔化型粘接剂。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使用热熔胶薄膜,与使用热熔胶带或带时相比,增加热熔胶的使用面积,并增加粘接力。但是,由于将加热熔化型粘接剂热压接而接合面料,因此图案线的收尾加工不明显,由此审美价值低,而且粘接耐久性不足,在长期或反复使用及/或洗涤后依然发生面料与粘接剂分离的现象。
在韩国专利申请10-2010-0020559号中公开了将面料的表面热熔接而形成隔室划分用接合线的无缝制型接合法,在此裁剪里料和外料,并缝制边缘,将里料和外料的边缘粘合,但预先制作未形成绒毛隔室的部分制品,向上述的部分制品的里料与外料之间的空间填充绒毛(鸭毛),以使鸭毛不位于隔室划分用接合预定线的方式加压喷射空气并进行热熔接,从而形成隔室划分用接合线。但是,将填充的鸭毛分配到接合预定线的两侧的工序及以使鸭毛不位于接合预定线的方式加压喷射空气的工序等为复杂,因此需要消耗时间和人力,难以实现机械化,从而不仅难以大量生产,而且难以实现绒毛的均匀的分配及绒毛隔室的均匀性,因此是难以适用于实际生产中的工序。
在韩国专利申请10-2011-0015144号(PCT/KR2012/001261中公开了将面料的涂布热熔接而形成隔室划分线用接合线的无缝制型接合法,在此公开了在松紧材料的里料和外料的两者的内表面形成尿烷涂布,为了形成隔室划分用接合线而未将它们缝制,而是沿着接合线而熔接内表面的尿烷涂布来形成隔室的绒毛夹克及其制造方法。在这样的面料涂布的熔接法中包括面料本身的熔接法,存在面料被损坏的可能性,并且存在适用面料受到限制(即,可熔接的面料有限或面料涂布受到限制)的根本性的问题点。不仅如此,熔接本身不是通过聚合或接枝而粘合,而是进行一种高分子树脂的熔化接合,因此显示出与上述的热熔胶接合法相同的问题点,并且图案线的收尾加工不明显,因此审美价值低,粘接强度及耐久性不足,在长期或反复使用及洗涤时,发生粘接线分离的现象。
在韩国实用新案申请20-2006-0022001号中公开了利用粘接剂而形成隔室划分线用接合线的无缝制型接合法,在此提出了预先制造以波形向里料与外料之间注入粘接剂而形成了波形的粘接部的双重面料,并以所希望的形状、花纹而将其裁剪及缝制来制造鸭毛的服装的方法,并记载了由于根据粘接剂而将里料与外料接合,因此防止鸭毛穿透针孔而露毛的现象,并通过由波形的粘接剂而划分的隔室而防止鸭毛的堆积或凝结的内容。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并未使用硬化反应型粘接剂,而是使用了溶剂-溶解型固体形粘接剂,而这是热熔胶这样的熔化加热型粘接剂。因此,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也与上述的热熔胶接合法相同地,图案线的收尾加工不明显,审美价值低,粘接耐久性不足,在长期或反复使用及/或洗涤后同样发生面料和粘接剂分离的现象。
在韩国专利申请10-2011-0019556号中公开了利用粘接剂而形成隔室划分线用接合线的无缝制型接合法,在此仅记载了作为粘接剂而使用通常的粘接剂,根据粘接剂的种类而通过热处理来进行粘接,而对于粘接剂的种类及粘接方法,未进行具体记载。
在韩国专利申请10-2011-0116426号中公开了利用缝口密封胶带而对透湿防水面料这样的功能性面料的边缘进行收尾加工处理的缝制线密封法。在上述现有文献中记载了,由缝口密封胶带来密封面料边缘的缝制线,由此能够解决缝制时发生缝制褶的现象、由缝制针引起的透湿防水面料的涂布面的堆积现象等,并且拉伸强度及防水性能也优异。根据上述缝制线密封法,在由缝口密封胶带而对隔室划分用缝制线进行密封收尾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湿气穿透缝制孔而流入。
虽然难以找到公开了缝制线密封法的现有技术,但是诸多生产企业通过这样的缝制线密封法而将缝制线及包缝收尾部位密封,从而防止湿气穿透缝制孔而流入。例如,尝试着在以缝制方式制造绒毛产品之后,由相同色相的面料来覆盖缝制线或包缝收尾部位而进行密封,从而防止绒毛的渗出的方法(例如,GORE-TEX公司),而在该方法中也存在除了用于形成隔室线的缝制工序之外,还需要密封缝制线的追加的工序。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鸭毛穿透缝制孔而渗出及雨水穿透缝制孔而流入等,公开了如下的方法:进行利用了融化线的缝制,并对融化线进行热熔接而密封缝制孔的方法(韩国专利申请10-2009-0126881号);通过超声波熔接機而进行熔接,并用缝口密封胶带来进行收尾加工的技术(韩国专利申请10-2009-0126881号)等。
另外,还提出了利用了高频加热法的新的绗缝方法。例如,在日本特开2000-328462号中公开了如下技术:用注射针而向里料与外料之间注入硬化反应型液体状粘接液,并通过高频加热压接法而将里料、中间体及外料一起接合,并在表面刻出绗缝花纹。在上述文献中记载为,在高频加热条件下将注入到中间体的硬化反应型液体状粘接剂进行压接,从而在内部面料与中间体被压接粘合,而在表面形成压接芯片的花纹。但是,插入内部的液体状粘接剂在压接时向周辺扩散,因此内部的粘接状态多变,无法具备均匀的形态,因此粘接线的收尾加工非常不良好且不均匀。进而,在注入粘接剂时所生成针孔成为面料损坏及湿气渗透的原因。
另外,在绒毛产品的制造领域中,通过形成隔室而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解决绒毛的凝结、移动,而在用于形成这样的隔室的追加的缝制工序中消耗人力及时间,因此引起工序成本上升这样的进一步的问题点。并且,这样的缝制工序难以实现机械化,因此也难以实现大量生产。
作为不使用这样的消耗人力及时间的缝制工序的无缝制法,提出了使用了粘接剂的接合法及通过面料的熔接而进行的熔接法,而这些接合法及熔接法也难以实现机械化,因此其本身就成为需要消耗人力及时间的工序,而且通过面料的熔接等而引起面料的损坏,面料的选择受限,以及通过加热熔化型粘接方式而导致粘接强度及耐久性的不足,从而在实际的制造现场中的实用化被受到限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消除粘接力、粘接耐久性及粘接线的收尾加工的问题,持续进行了关于使用粘接剂而能够在里料与外料之间形成隔室划分线的方法的研究。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提出了不形成成为绒毛的渗出或雨水的渗透的原因的缝制孔,而是通过熔接法或粘接法这样的无缝制法来形成绒毛隔室用划分线的方法,但在这些方法中,隔室划分线的粘接力及粘接耐久性不足,面料的表面的图案线不明显或收尾加工质量不好,因此在审美性、实用性及经济性存在问题。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努力并研发了如下的方法及利用该方法的绒毛产品的制造方法:其使得面料内部的隔室划分用接合线具备优异的粘接力及粘接耐久性,且面料的表面的图案线明显,收尾加工质量优异,由此能够形成审美性优异的隔室划分用接合图案线。
课题解决手段
在本发明中,在里料及/或外料的内表面,以规定的印刷图案印刷热反应型粘接液并使其干燥,对上述的里料和外料进行合并,然后,以与上述的印刷图案相同的压接图案进行压接,并进行高频加热,通过粘接液而将里料和外料接合,从而形成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将这样的绒毛产品可在既未形成缝制孔且未发生面料的损坏的情况下进行制造,在上述的图案接合线中,内部接合线的粘接强度和耐久性优异,表面图案线明显,收尾加工质量优异,而且上述的内部接合线及表面图案线以相同的图案而被一体化。
进而,研发预先制造形成有隔室划分用接合图案线的双重面料,并将其裁剪及进行后续加工而制造绒毛产品的先接合后裁剪方式的制造工序,并实现实用化,从而奠定了能够以经济的方式大量生产绒毛产品的基础。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适用使用了热反应型粘接剂的高频接合方式及/或先形成隔室划分线并制造双重面料,且将其裁剪的先接合后裁剪方式,能够制造具备由粘接力及耐久性优异的内部接合线和明显且收尾加工质量优异,审美性优异的表面图案线构成的接合图案线的绒毛产品,而且通过机械化及自动化,能够大量生产绒毛产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于制造具有隔室的绒毛产品的顺序的图,图1a及图1b分别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高频接合法的先接合后裁剪方式的工序顺序图及先裁剪后接合方式的工序顺序图,图1c表示根据以往技术的缝制法的先裁剪后接合方式的工序顺序图。
图2是用于说明从印刷步骤到干燥步骤为止的工序顺序的图。
图3是在仅对里料印刷粘接剂而进行高频接合工序的情况下的概念图。
图4是在对里料及外料均印刷粘接剂而进行高频接合工序的情况下的概念图。
图5是用于说明在使粘接液充分干燥,并适当调节流动性的状态下进行高频接合而形成图案接合线的工序中的粘接液的动态的概念图。
图6是用于说明在粘接液的流动性过度的状态下进行高频接合而形成图案接合线的工序中的粘接液的动态的概念图。
图7是用于说明将印刷有粘接剂的面料高频接合(高频介电加热及压接)而形成由内部接合线及表面图案线构成的图案接合线的过程的概念图。
图8是用于说明在印刷图案与压接图案的宽度不同的情况下的图案接合线的形态及问题点的概念图,该图对由印刷图案宽度与压接图案宽度之差导致的粘接剂的动态及图案接合线的形态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制造装置的一例的图。
图10是按照顺序而表示通过滚筒印刷法来在面料印刷粘接剂的工序的图。
图11a是表示凹刻有印刷图案的印刷用压力机及突出有对应的压接图案的压接用压力机的图,图11b是表示凹刻有印刷图案的印刷用辊及突出有对应的压接图案的压接用辊的图。
图12是表示关于印刷图案与压接图案一致的概念的概念图,是表示突出的压接芯片的压接图案、印刷到外料的粘接剂的印刷图案及印刷到里料的粘接剂的印刷图案一致地排列的状态的图。
图13a及图13b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高频接合法而形成的图案接合线的照片,分别表示在外料的表面连续形成有小的网状的花纹及大的网状的花纹的情况。
图14a是表示测量通过高频接合法而形成的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的拉伸强度的情况的图,图14b是表示测量通过缝制法而形成的隔室划分用缝制线的拉伸强度的情况的图。
图15是表示通过高频接合法而形成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并填充绒毛的绒毛产品用部分品的洗涤测试结果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具备通过高频接合法而形成的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的双重面料或绒毛产品的表面及结构的图,(a)表示形成有波纹状的图案线的面料的外侧表面,(b)表示沿着A-A切断线而切断的截面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及(c)以立体图的形态表示面料和图案接合线部位的整体形态。
图17是表示用强化部件形成的图案接合线的构造的图,(a)及(c)是描绘连续插入的粘接剂-被固定的强化部件及包括它们的图案接合线的截面结构的图,(b)及(d)是描绘断续地插入的粘接剂-被固定的强化部件及包括它们的图案接合线的截面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绒毛产品,其具有一个以上的形成在里料与外料之间的图案接合线,该图案接合线由内部接合线及形成在上述里料或外料的外侧表面的表面图案线构成,上述绒毛产品具备如下结构:
上述内部接合线以如下形态形成于里料与外料之间的内部:将热反应型粘接剂以规定的印刷图案固定到里料或外料的表面,对固定的粘接剂进行高频加热而使粘接剂进行硬化反应,通过这样硬化反应的粘接剂将面料接合。
在进行上述高频加热的同时,将里料及外料以规定的压接图案进行压接,从而上述表面图案线以表面的质感不同的形态形成于外料的表面。
基于上述印刷图案形成的内部接合线和基于上述压接图案形成的表面图案线的图案(形状)彼此相同,宽度之差为10%以内。
上述表面图案线通过渗出到外料的表面或表面附近而进行了硬化反应的粘接剂来与内部接合线被实质一体化。
根据情况,在上述里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之间还包括强化部件,上述强化部件连续地包括于相邻的图案接合线之间或断续地包括于图案接合线的付近。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绒毛产品的制造方法,该绒毛产品利用热反应型粘接剂而将里料及外料高频接合来形成了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该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步骤,准备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
(2)印刷步骤,在里层面料的内表面、外层面料的内表面或该两个内表面,将热反应型液体状粘接剂以规定的印刷图案印刷一个以上;
(3)干燥步骤,使所印刷的液体状粘接剂干燥;
(4)合布步骤,对外层面料及里层面料进行合并;及
(5)高频接合步骤,将合并的外层面料及里层面料以与上述印刷图案相同的压接图案进行压接并高频加热,从而形成一个以上的图案接合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变形,可在上述里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之间还包括任意的强化部件,上述强化部件连续地包括于相邻的图案接合线之间或断续地包括于图案接合线的付近。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绒毛产品用双重面料,其具备一个以上的形成于里料与外料之间的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该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由内部接合线及形成于上述里料或外料的外侧表面的表面图案线构成,根据情况,在里料与外料之间可插入强化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在上述印刷步骤(2)中,在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的两个面料以相同的印刷图案印刷液体状粘接剂,在上述干燥步骤(3)中,使所印刷的液体状粘接剂干燥,在上述合布步骤(4)中,以使上述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的印刷图案一致的方式,对外层面料及里层面料进行合并。
上述印刷步骤(2)是通过通常的印刷法而涂布或印刷热反应型液体状粘接剂而进行的,作为印刷法的例子,可例举冲压印刷法、压延加压印刷法、滚筒印刷法或丝网印刷法。上述印刷图案的宽度为1~20mm,具体为2~15mm,优选为3~10mm,根据产品,可以5~30cm的间隔印刷1行以上。
作为热反应型粘接剂,只要是利用热而反应来示出粘接性的类型的粘接剂即可使用,作为非限制性的例子,可例举环氧类树脂。这样的粘接剂可以5~15%w/w的量进一步包括硬化剂、稀释剂及缓凝剂。
本发明中,作为粘接剂,可以是在室温为液体状或可通过溶剂等实现液体化的类型的粘接剂。从方便印刷的情况来讲,液体状粘接剂或液体化的粘接剂的粘度为1~500mPa.s,具体为5~300mPa.s,优选从10~200mPa.s选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粘接剂的干燥步骤(3)进行到在里料/外料彼此靠拢或摩擦时不沾出粘接剂的程度为止,例如,通过在50~100℃的温度下,进行1分~60分的时间的干燥而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在对外层面料及里层面料进行合并的合布步骤(4)中,为了使印刷图案一致,需要调整面料的位置。这样的调整面料的位置的步骤包括对面料的位置或印刷图案的位置进行测量的步骤及对面料的位置或面料的移送速度进行调整的步骤。在仅在一个面料印刷粘接剂的情况下,即便在未印刷有粘接剂的面料也有可能存在规定的粘接预定线,因此在使上述印刷图案与上述粘接预定线一致时,也需要进行上述位置调整步骤。
关于本发明的高频接合步骤(5),将以规定的印刷图案粘附或印刷粘接剂的面料,以与上述印刷图案相同的压接图案进行压接,同时照射高频而加热,由此进行该高频接合步骤(5)。关于这样的压接及高频加热,例如利用形成有具备压接图案的突出部(或,压接芯片)的高频接合辊或压力机而同时进行。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具体例,以利用7KHz~400KHz的超声波或高频,进行1~30秒的介电加热或感应加热的方式进行上述高频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如下的步骤:
(6)对从上述步骤(5)中获得的双重面料进行标记而裁剪成部分品,
(7)对上述部分品进行包缝收尾加工(将隔室入口缝合),
(8)向隔室注入绒毛之后,将绒毛注入口密封,
(9)配合。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如下。
用语“缝制线”、“粘接线”及“熔接线”是指,分别通过缝制(缝纫)和根据粘接剂的粘接及面料的表面的熔接,将里料与外料物理性地或化学性地粘合的线状(线形态)或带状(带形态)的部位,可将这些全部统称为“粘合线”。根据情况,将这些“粘合线”称为缝制粘合线、熔接粘合线或粘接粘合线。用语“接合线”是指,通过熔接或粘接等的方式物理性地或化学性地连结的“粘合线”,而缝制线除外。
用语“粘合预定线”不表示物理性的粘合线,而是表示粘合线所在的假设的区域或范围,根据情况,可用墨水、染料等在面料的表面显示其位置或区域。用语“缝制预定线”及“粘接预定线”也具有类似的意思。
用语“图案线”是指,在面料的表面,根据表面的质感或表面的微细结构之差,可通过目视来区分而看到的线状或带状的图案,在进行面料的加热压接时,在压接部分的面料的表面永久地或半永久地形成。作为图案线的例子,可例举在面料的表面永久性地或半永久性地形成的加热压接图案、在面料的表面看得到的缝制线图案、通过露出于面料的表面的粘接剂而形成的图案等。在缝制方式中,内部的粘合线与表面的图案线相同,而在熔接方式中,面料内部的粘合线(即,熔接线)与面料的表面的图案线可以不同。在将面料的表面加热压接的情况下,在不具有内部粘接线的状态下,也可以形成表面图案线。
用语“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具备与“里料(inner fabric)”和“外料(outerfabric)”实质上相同的意思,而里层面料表示裁剪之前的面料,里料表示裁剪之后的面料,由此区分而使用。
用语“绒毛(down)”表示鸭和鹅的胸毛即鸭绒或鹅绒,从一般的意思来讲,包括鸭毛及鹅毛,进而,也可以指代由能够代替它们的保温材料或填充材料来代替它们的一部或全部而构成的物质。
下面,对本发明的重要的构成要件及工序步骤进行具体说明。
1.面料
对于本发明可使用的面料不作特别限定,一般面料、防绒面料及功能性面料均可使用,里料和外料相同或不同。
一般面料是指,由天然纤维及/或合成纤维构成的一般的纺织品(fabric),例如,可以是棉、缎子(丝绸)、麻、羊毛、尼龙、聚酯纤维、聚酯纤维/羊毛、T/C(特多龙/棉)、牛津、绒面、油毡纸、提花、印染、色织等。但是,这样的一般面料作为绒毛产品用的里料、外料而不多用。
防绒(Down Proof)面料为,加工成适于装入毛羽、棉毛或绒毛的面料或特別地制造的面料,一般为被加工处理成使绒毛不外泄或外露到外面的面料或被防绒加工的面料的统称。
防绒加工是为了使绒毛不外露到面料的外面而进行的加工,在纺织品的编织过程中,可使用如下方法:将面料本身制造成高密度(high density)或低旦(low denier)的方法;及熔化面料的粗糙的组织空隙而填埋的后加工方法。
例如,通常,越是透气性越高的面料,越能发挥绒毛的特性,如果线与线的间隙不密,则绒毛从其间隙渗出,因此在编织成高密度的面料进行羽毛棉透过电阻加工这样的特殊加工,即防绒加工。具体地,将100%棉、T/C(聚酯纤维-棉混纺纱)、超细纤维、戈尔特斯等编织成极密,以使羽毛等不渗出,并且在用压延机施加较强的压力,并按压股线的状态下进行加工处理。
功能性面料是通过薄膜或涂布等而对面料赋予防水、透湿、通风等功能的面料,包括所有的透湿防水性(Breathable)涂布面料,例如可例举由戈尔外料(Gore Fabric)、Hyvent外料(Hyvent Fabric)及可隆、新韩等生产的所有功能性面料。这样的功能性面料其本身可看作是防绒面料。
对纤维或纺织品进行涂布目的是为了对纤维或纺织品赋予特殊的性能(功能性)和外观的变化(感性),因此重要的是,适当选择树脂的种类、涂布方式及设备,对容易渗透树脂液,且根据外部应力而容易发生变形的纤维基材,在不损坏纤维本身的柔软性及物性的情况下,以具备适当的树脂厚度及均匀的被膜的方式,将树脂-纤维坚固地粘接而进行一体化。
在以往的防水布料的情况下,在基材的纺织品上进行橡胶或丙烯酸树脂树脂的涂布(Coating)或复合(Laminating)加工,从而彻底防止雨、水等从外部渗透,由此具备完全防水的功能,但不具备将汗、蒸气、热等散发的透湿性,在穿着时带来不适。最近研发的功能性面料的透湿防水涂布是为了解决这样的以往的防水布料的问题点而提出的涂布。
一般地,透湿防水性的功能性面料由如下两个方法制造:将戈尔特斯(Gore-tex)这样的氟树脂膜粘接(laminating)到布上;及对聚氨酯进行涂布而制造微细的气孔。比较上述两个面料可知,在性能方面上,薄膜粘接方式远远比涂布方式优异,在防水性能和耐久性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最近作为透湿防水性面料常常使用薄膜粘接方式。
但是,功能性面料在雨水通过缝制孔而流入时不容易放出,容易产生恶臭,因此在以缝制方式进行加工的情况下,需要将缝制孔密封或密闭。穿透缝制孔的雨水的吸収及由此产生的恶臭是非常重大的问题,在戈尔特斯的情况下,作为其销售条件,要求义务性地进行缝制线的捆绑处理。
作为在市场销售的透湿防水功能性面料的非限制性例子,可例举戈尔特斯(戈尔特斯产品)、Proact(晓星T&C产品,聚氨酯树脂膜,湿式层压法)、HiPora(可隆产品,聚氨酯涂布)、希尔特克斯(Hopehill产品,使用树脂膜)、高柔性面料(新大陆产品;使用杜邦的防水透湿性聚酯纤维橡胶树脂HYTREL)、Entrant(日本Toray,将聚氨酯树脂液直接涂布到纺织品)等。
一般地,在绒毛产品中,作为外料而使用防绒面料或功能性面料,作为里料而使用防绒面料,优选为,作为外料而使用功能性面料,作为里料而使用防绒面料。
2.粘接剂
根据本发明,作为粘接剂,可使用在室温或工序温度中为液体状,通过干燥而变成固体状或半固体状形态的液体状粘接剂(以后,又称为“粘接液”)的形态。液体状粘接剂(粘接液)充分渗入到里料及外料,并且在高频加热时渗入到面料的粘接液也被热硬化,将里料及外料坚固地接合。
在室温或工序温度中为固体的粘接剂在溶解于溶剂之后,可以粘接液或粘接剂组成物的形态使用,而这些粘接剂在涂布时以液体状被涂布,并通过干燥而去除溶剂,从而以半固体状或固体状附着于面料的表面。关于被干燥的粘接剂,在合布过程中即便面料彼此靠拢或被摩擦,也能够防止其被附着到其他地方或涂布图案发生变化。
一般地,作为用于粘接纤维或纺织品的粘接剂,通常可例举热熔化型粘接剂、溶剂挥发型粘接剂或化学反应型粘接剂。
加热熔化型粘接剂是在室温中为固体,而在加热时可熔化,在冷却时又被固化而显示粘接力的类型的粘接剂,典型的是热熔胶型粘接剂,具体地,可例举聚酰胺树脂、聚烯烃树脂、聚酯纤维树脂等。
溶剂挥发型粘接剂是一般将在室温为固体的粘接剂溶解于溶剂,将此涂布之后,使溶剂蒸发,通过被固化的粘接剂而显示粘接力的类型的粘接剂,例如是有机溶剂型粘接剂(例如,氯丁、尿烷树脂)、水溶剂型粘接剂(例如,聚乙烯醇)及水分散型粘接剂(聚乙酸乙烯酯、聚丙烯酸乳液)。
化学反应型粘接剂是通过聚合、缩合、接枝等的化学反应而显示粘接力的类型的粘接剂,具体地,可划分为通过热、光等开始化学反应的一液型粘接剂及通过结构成分的混合而开始化学反应的二液型粘接剂。作为一液型化学反应型粘接剂,可例举热硬化型粘接剂(例如,环氧树脂)、湿气硬化型粘接剂(例如,硅树脂)、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丙烯酸低聚物树脂),作为二液型化学反应型粘接剂,可例举缩合反应型粘接剂(尿素类)、付加反应型粘接剂(环氧树脂)、基团聚合型粘接剂(丙烯酸低聚物)。
在本发明中,作为粘接剂,优选使用高频加热接合用粘接剂。关于上述“高频加热接合用粘接剂”,特别地划分而进行限定或者表示不是在市场销售的类型,而是在通过热、高频等外部能源而进行加热时促进反应,并显示粘接力的热反应型粘接剂,具体为热硬化型粘接剂,例如是环氧类粘接剂、丙烯酸树脂类粘接剂、尿烷类粘接剂。根据情况,上述的热反应型粘接剂还与面料及/或涂布到面料的物质实现通过聚合、缩合或接枝的化学粘合,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进一步提高粘接力。
根据本发明,通过高频加热等的方式而使粘接剂发生热反应或热硬化而将面料粘合,在此优选使用在进行这样反应之后,能够带来维持面料的柔软性(flexibility)的结果物的粘接剂。
关于可用于本发明的粘接剂组成物或粘接液中的溶剂,只要是根据需要而能够容易地挥发或去除,并且不使面料变形,对面料不带来不好的影响的类型的溶剂,不作特别限定。作为可使用的溶剂的非限制性的例子,可例举醇类(甲醇、乙醇、丙醇、正丁醇等)、酯类(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等)、醚类(二甲醚、乙醚)、酮类(丙酮、甲基乙基酮)、脂肪烃类(戊烷、己烷、己烯、环戊、环己等)、芳香烃类(苯、甲苯等)、卤代烃类(氯仿、二氯乙烷)等。一般在市场销售的粘接剂中包含溶剂或溶剂,而这样的溶剂或溶剂也可看作上述的溶剂。
对粘接液或粘接剂组成物中的溶剂的使用量或使用比率不作特别限定,以粘接液具有在滚筒印刷或丝网印刷工序中可使用的程度的粘度的方式,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工序中适当地任意选择。上述的粘接液的粘度不具备特别的临界值,通常为0.1~1000mPa.s,具体为1~500mPa.s,优选为2~100mPa.s,特别优选为从3~50mPa.s选择。如果粘接液的粘度过高,无法渗入到面料或无法良好地附着到面料的表面的可能性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粘接剂组成物或粘接液为热反应性粘接剂(热硬化性粘接剂)及溶剂的混合物,可包括稀释剂、硬化剂(硬化促进剂)及任意的缓凝剂。
在上述的粘接剂组成物中,对各个成分的含量或比率不作特别限定,可根据工序条件而适当调节。例如,在粘接剂组成物中,以80~99%w/w,优选为以85~95%w/w的比率包含粘接剂及溶剂,关于溶剂,以粘接剂的重量为基准,可包含50%w/w以下,优选包含30%w/w以下,进而优选包含10%w/w以下。在这样的情况下,粘接液的粘度在上述的范围,具体地优选为1~500mPa.s。在粘接剂组成物中,分别以1~10%w/w的量,优选为分别以2~7%w/w的量使用硬化剂、稀释剂及缓凝剂。根据需要,也可不包含上述溶剂、稀释剂、缓凝剂等,例如在通过丝网印刷工序来印刷粘接剂组成物的情况下,有时不包含缓凝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变形,上述的粘接剂组成物以1~20%w/w的量包含颜料或染料。关于可使用的颜料及染料,不作特别限定,但最好使用在高频加热时不变色或不变形或者按照所意图地变色或变形的种类。
另外,热反应型粘接剂可以是反应性单体、具有反应性基的聚合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可以同时含有利用热而开始或促进硬化的热硬化型硬化剂的组成物的形态使用。
根据需要,本发明的粘接剂组成物除了热反应型粘接剂之外,还可以例如50重量%的量包含其他类型的粘接剂,例如加热熔化型粘接剂及/或溶剂挥发型粘接剂。
2-1.环氧类粘接剂
作为热反应性粘接剂,可使用环氧类粘接剂。环氧类树脂的常温硬化通常需要10~40℃的温度,中温硬化通常需要60~100℃的温度,高温硬化需要140℃以上的温度,硬化时间短到需要数小时,长到需要24小时或其以上,因此根据需要,可使用硬化促进剂或硬化缓凝剂而调节硬化速度。
一般地,作为具有硬化促进效果的末端基,可例举-OH、-COOH、SO3H、-CONH2、-CONHR、-SO3NH2、SO3NHR等,作为具有硬化延迟效果的末端基,可例举-OR、-COOR、-SO3R、-CONR2、-CO、-CN、-NO2(在上述式中,R表示碳数为1~6的烷基,但不作特别限定)等。
作为硬化促进剂(即,硬化剂)主要使用胺及酸,作为胺硬化用促进剂的例子,可例举苯酚、甲酚、壬基酚、双酚-A等的苯酚类和DMP-30、硫醇系列,作为酸硬化用促进剂的例子,可例举苄基甲胺、DMP-30、吡啶、K-61B、路易斯酸、路易斯碱系列的物质。
一般地,作为胺硬化用促进剂,优选使用作为具备-OH基的化合物的苯酚及烷基酚、三级胺等,作为低温及速硬化促进剂,优选使用具备-SH基的硫醇类。
稀释剂的主要目的在于添加到环氧类树脂、硬化剂而降低粘度,起到改善使用时的流动性、消泡性,改善到产品具体部位的渗透等,或者有效地填充填充剂的作用。稀释剂一般与溶剂不同,不发生挥发,在树脂硬化时残留于硬化物,其分为反应性的稀释剂和非反应性的稀释剂。在此,反应性的稀释剂具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环氧基,参与到反应而以交叉链接的结构进入硬化物,非反应性稀释剂为仅物理性地混合及分散于硬化物中的状态。
反应性稀释剂降低硬化物的机械特性、热特性、化学特性、电气特性,因此只有在为降低粘度的目的而使用时才使用具备单官能基的稀释剂,而尽量通过使用多官能性稀释剂,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防止物性的下降。作为一般常用的反应性稀释剂,可例举丁基缩水甘油醚(BGE)、苯基缩水甘油醚(PGE)、脂肪族缩水甘油醚(C12~C14)、变性叔羧基二缩水甘油酯及其其他各种。
非反应性稀释剂要与环氧树脂、硬化剂相容性好,且低粘度、不挥发性的,并且并不是化学地粘合到硬化物中,因此如果使用过量,则会析出到表面,故需要充分地进行试验而决定使用量。作为一般使用的非反应性稀释剂,可例举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壬基-苯酚、环氧树脂类粘合剂(Hysol)及其他各种。选择稀释剂时需要考虑使用目的、树脂成分的特性,一般在土木工程的用途中大多使用BGE,在要求模具、浸渍等电气特性的领域中,比起BGE,使用PGE、CGE、SO等的情况较多。
在稀释剂的选择中,除了稀释效果之外,其对所要求的树脂的硬化特性的变化也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需要考虑稀释效果、关于硬化物的特性的影响、安全性、经济性等。非反应性稀释剂或反应性稀释剂被单独使用的情况不多,也几乎不存在将非反应性稀释剂及反应性稀释剂混合使用的情况,通常将2-3种反应性稀释剂一起使用。
2-2.树脂类粘接剂
作为上述的高频加热接合用粘接剂,除了合成类热反应型粘接剂,还可例举如下的树脂类热反应型粘接剂。
-热硬化性:尿素类、三聚氰胺类、苯酚类、不饱和聚酯纤维类、环氧类、间苯二酚类;
-热可塑性:醋酸乙烯酯类、聚乙烯醇类、氯乙烯类、聚乙烯醇缩醛类、丙烯酸树脂类、饱和聚酯纤维类、聚酰胺类、聚乙烯类;
-橡胶类-苯乙烯:顺丁橡胶类、丁腈橡胶类、丁基橡胶类、硅橡胶类、氯丁。
作为高频加热接合用粘接剂,可例举如下的混合类粘接剂。
-混合类-苯酚:乙烯基系苯酚-氯丁橡胶类;
-环氧:聚酰胺类、丁腈橡胶-环氧类。
作为粘接剂可使用热硬化型粘接剂,例如可例举由醋酸乙烯酯类、硝化棉、环氧类及苯酚类树脂构成的粘接剂,优选使用由环氧类及苯酚类树脂构成粘接剂。
作为粘接剂,可使用统称反应性丙烯酸树脂类粘接剂的SGA(第2代粘接剂),配合组成物中的弹性体和丙烯酸树脂单体在硬化反应中进行接枝聚合,可形成耐热性、耐药品性等优异的粘接。
可优选使用立刻发挥接合力的急速反应性粘接剂。
3.粘接剂的印刷
液体状粘接剂或粘接剂组成物通过通常的印刷法,例如冲压印刷法、压延加压印刷法、滚筒印刷法或丝网印刷法而印刷或涂布到面料。在印刷或染色领域中以2~4种的色相而形成微细图案,在将液体状粘接剂视为墨水的情况下,可将上述印刷或染色技术顺利适用到本发明中。
对于凹刻在上述的印模、压力机、辊及丝网的印刷图案不作特別的限定,优选为刻着1行以上,具体地刻着1行或2行的直线、曲线、折断线(---)、波浪线(~)、Z形线的图案。在形成2行以上的印刷图案的情况下,使图案的整体宽度不超过下述的粘接液印刷图案的最大宽度。
粘接液涂布或印刷到里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以相对的方式接触的面(以下,称为“内表面”),例如涂布或印刷到里层面料的内表面、外层面料的内表面或它们两者。
在将功能性面料作为外料而使用的情况下,仅对里料(或绒毛袋)的内表面印刷粘接液,对作为外料的功能性面料的内表面不印刷粘接液。并且,在将一般的防绒面料用作外料和里料(或绒毛袋)的情况下,对里料的内表面及外料的内表面均印刷粘接液。
印刷图案的宽度最小可以到0.5mm为止,但从粘接线的粘接强度及工序效率(成本/性能)的观点来讲,构成为1mm以上,优选构成为2mm以上,特别优选构成为3mm以上。在印刷图案中,图案宽度的范围的上限值没有意义,但根据由内部接合线及表面图案线的组合来形成隔室划分线的本发明的目的来讲,上限值为20mm以下,优选为10mm以下,特别优选为8mm以下。从效率的方面来考虑,上述的印刷图案的宽度从3~8mm选择。即便印刷图案的宽度超过20mm,在适用本发明时并无大问题,但在考虑绒毛产品的特性时,20mm以上的隔室划分线导致绒毛产品的穿着时的保温、外观上的问题。
对于隔室划分用接合线的间隔,即印刷到面料的印刷图案的间隔不作特别限定,在服装的情况下,可以是3~30cm,具体为4~25cm,优选为5~20cm,在卧具类的情况下,可以是5~50cm,具体为10~40cm,优选为15~30cm,可根据需要来进行加减。
关于相对纺织品或服装的整体面积,粘接剂被印刷或涂布的面积或印刷图案所占的面积的比率不作特别限定,但从用于形成隔室划分线的目的来考虑,可以是20%以下,具体为15%以下,优选为10%以下,进而优选为5%以下。
4.粘接剂的干燥
在通过高频接合而形成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时,粘接液的干燥工序比较重要。印刷到面料的粘接液的干燥用于防止在合布工序中面料重叠时或面料彼此相撞或摩擦时粘接液被沾出。
进而,如果在高频加热时被熔化的粘接液的流动性过大,则导致粘接力不足或粘接线的收尾加工不良,因此有必要适当进行粘接液的干燥。具体地,在由高频加热辊或压力机进行压接时,在被干燥的粘接液在高温下熔化并被硬化时,如果粘接液的干燥度低,则粘接液的流动性过大,其结果粘接液被过度地横向扩散或流动,由此,有可能导致形成接合线的粘接液不足。并且,远远扩散到脱离高频加热范围的程度的粘接液在高频接合时不进行反应,在隔室内中使绒毛凝结,在使用过程中慢慢被硬化,使绒毛缠结。
关于附着到面料的粘接液的干燥程度,不设定临界值,而是在如下程度下进行:在将粘接液涂布或印刷之后,在移送面料时粘接液不会流下来,并且将面料合并时粘接液不被沾出的程度或者用手轻轻擦时,粘接液不被沾出的程度。
对于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不作特别限定,可根据粘接液中的溶剂的种类和浓度来适当选择,例如可以是50~250℃,具体为70~200℃,优选为100~150℃的温度及1分钟~60分钟,具体为1分钟~40分钟,优选为2~20分钟的干燥时间。优选为,使用具备上述温度的温风或热风或者使用拉幅机而进行干燥。
进行干燥后附着在面料的粘接剂的厚度(渗入面料的厚度除外)为1mm以下,优选为0.5mm以下,进而优选为0.3mm以下。如果粘接剂的厚度过厚,则在进行高频加热压接时,多余的粘接液流过图案线,可能导致收尾加工的质量下降或者图案线的厚度变厚,隔室面与图案线被分层。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的具体例,粘接液干燥工序根据粘接剂本身的粘度而存在差异,被附着的粘接液的粘度可以为100mPa.s以上,具体为500mPa.s以上,优选为1000mPa.s以上。但是,附着的粘接液中的溶剂的去除大多在表面上快速进行,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在表面形成半固体状被膜,由此判断为已被干燥成在面料被摩擦时不会沾出的程度。因此,上述粘度可表示被附着的粘接液的表面粘度,优选为表示被附着的粘接液的平均粘度。
5.面料的合布
本发明中,面料的“合布”是指,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简单地重叠,表示排除了化学性地或物理性地粘合的状态,与将2个以上的纺织品通过焊接或复合等的方法来附着或粘合的一般的意思之间存在差异。并且,在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通过接合线而粘合的情况下,称为“双重面料”,在面料彼此未粘合,而是简单地重叠的情况下,称为“被合布的面料”。
因此,面料的合布是指,里层面料与外层面料虽然重叠而紧贴,但里层面料与外层面料还未被物理性地或化学性地接合的状态,一般情况下,在里层面料之上重叠外层面料而配套形成。
根据本发明,在面料的合布步骤中,需要将里层面料与外层面料紧贴的同时,使里层面料的内表面的粘接液的印刷图案与外层面料的粘接液的印刷图案彼此一致。
在用于制造一般的绒毛产品的其他的现有技术中,不存在使印刷图案或压接图案一致的过程及对此的概念,因此面料的合布步骤并不是非常艰难或困難的步骤,而在本发明中,它是一个在将里层面料与外层面料紧贴时,需要使一个面料的印刷图案及/或粘接预定线一致的困难的步骤。通过考虑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的溶胀度、张力等,并调节这些面料的移动速度或辊的旋转速度,从而进行本发明的合布步骤。根据情况,使用激光测量仪等,测量面料的移动速度及图案的位置等而进行控制。
另外,在一般的缝制工序中,分别裁剪里层面料和外层面料而制作里料及外料,并将所获得的里料和外料合布而接合,因此难以将合布工序及接合(缝制)工序机械化,而是一一通过手工来进行的,因此也难以大量生产。而在通过印刷法来印刷粘接液,并通过高频接合法来形成图案接合线的本发明的方法中,能够容易地将这样的粘接剂印刷工序、干燥工序、合布工序及后续的接合工序全部机械化,因此能够大量生产绒毛产品。
根据本发明,通过印刷工序而涂布或印刷粘接液,而这样的印刷工序也可以应用于使面料的合布工序中的粘接剂的图案一致的步骤中。
6.高频接合
(1)高频加热
超声波或高频加热根据被加热材料的物理性质而大体分为感应加热和介电加热,前者用于加热导电性金属,后者主要用于加热产生介电损失的材料即水、纸张、塑料等。
并且,如果根据加热的电源的频率而分类,则如下面的表1所示。特别地,将使用于高频感应加热的频率进一步细分化而称为低频(使用频率50~60Hz)及中频(100Hz~10KHz)、高频(10KHz~500KHz)、射频(100KHz~500KHz),特别地,将使用了中频、高频、射频的加热称为高频加热。
[表1]
在本发明中,对高频加热方式不作特别限定,可从使用3KHz~800KHz,具体地使用7KHz~400KHz的高频的感应加热或使用2MHz~100MHz,具体地使用5MHz~50MHz的高频的介电加热中选择。高频加热时间根据面料的类型、厚度、粘接剂的类型而发生变化,可从1~30秒,具体地从2~20秒中选择,但不限于此。
例如,对于未进行任何涂布处理的薄的面料,大体照射4~5秒的15KHz的高频而进行加热,对于涂布面料,大体照射6~8秒的30~40KHz的高频而加热,对于薄膜或被复合处理的厚的面料,大体照射10~12秒的60~80KHz的高频而加热,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高频加热的主要优点为如下:第一,通过直接加热被加热体而带来的经济性;第二,通过局部加热及选择性加热而带来的高品质的质量保证;第三,通过以秒为单位的迅速的处理而带来的大量生产的可能性;第四,通过非接触加热而带来的汚染、损坏的防止等。除此之外,还有材料的节省、无公害、移动效率的增加、设置面积的有效性等优点。
另外,所有的材料均可大体分为导电性材料和介电性材料。关于导电性,当对某一材料施加电气时,其不滞留于被放置的地方,而是向电压低的地方移动,而某些材料存在抑制它的电阻,根据该程度,如果电阻少,则称为导电体或导体,而与此相反地,如果电阻大,则称为非导体。
并且,介电性与电阻不同,以介电常数来显示其值,而如果非要用固有电阻値来显示,则用作介电体的物质是固有电阻大体较大的非导体。因此,可将所有的材料划分为导体和介电体。当将这样划分的材料与高频加热方式进行粘合时,导体通过感应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介电体通过利用了偶极震动的介电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其结果,所有的材料可成为高频加热的对象。
并且,如果根据加热的原理而将感应加热进一步细分化,则被划分为根据磁滞损耗(hysteresis损耗)的加热和根据涡电流的加热。材料中的磁性体可进行利用了该两个损失的加热,而遗憾的是,非磁性体不能进行根据磁滞损耗的加热,加热效率相对变低,而本发明将这一点反向利用,在高频加热中还用作用于容纳被加热物的容器。高频加热与通过电气、燃料而进行加热的其他方式相比,具有上述的优点,最近急速扩大到广泛的领域。
(2)压接
根据本发明,将被合布的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高频加热而使粘接剂硬化,同时通过压接而将里料-粘接剂-外料接合或一体化,从而形成接合图案线。上述的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以使被印刷的这些面料的粘接液图案彼此一致的方式被进行合布,优选为使用具有与上述的粘接液的印刷图案相同的图案的具备压接芯片的高频加热辊或压力机而进行高频加热及压接。具体地,刻到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用的印刷辊的凹刻的图案(即,印刷图案)与形成于高频加热辊的凸刻的图案(即,压接图案)实质上彼此相同。在此,图案相同是指,不仅图案的形态相同,而且图案的宽度也相同的意思。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的具体例,上述的压接芯片的压接图案的宽度与上述的粘接预定线或粘接剂的印刷图案的宽度实质上相同,例如这些宽度之差或形态偏差率为20%以内,具体为10%以内,优选为5%以内,进而优选为1%以内,压接图案最好小于印刷图案。
在作为外料的透湿防水性(Breathable)涂布面料重叠通过粘接溶液印刷法而附着了粘接液的里料(或,绒毛袋)之后,利用高频加热辊或压力机而形成指定的花纹的图案。在高频加热辊或压力机中突出的压接芯片的图案即压接图案与刻到在粘接液印刷工序中使用的主辊或丝网的印刷图案相同或类似。虽然也有如透湿防水性涂布面料这样的不能通过高频加热而进行融合的面料,但根据本发明,在利用粘接剂而进行高频接合的情况下,也能够适用于这样的面料。
(3)高频接合
在高频接合步骤(5)中,沿着高频接合用辊或压力机的压接芯片的压接图案而进行压接及高频加热,因此关于面料,沿着压接图案而进行加热压接,由此表面的质感发生变化,从而形成图案线,而关于粘接剂,通过沿着压接图案而投射的高频照射线或高频加热线的影响而加热,并进行硬化反应,由此形成接合线。其结果,根据沿着压接图案而发生的表面的质感的变化而形成图案线,并且根据沿着压接图案而进行硬化反应的粘接剂而形成粘接线。此时,如果压接图案与印刷图案不一致,即如果压接图案与印刷图案不相同或即便压接图案与印刷图案相同,但在合布过程中如果不一致,则位于与压接图案不同的位置的粘接剂不进行硬化反应,因此粘接线无法沿着印刷图案而全部形成,而是仅在与压接图案重复或一致的部分上形成。
根据本发明,印刷图案与压接图案实质上相同,在上述的合布步骤(4)中,上述压接芯片的压接图案与粘接剂的印刷图案一致地被合布,因此沿着印刷图案而印刷的粘接剂实质上全部包括在高频照射范围或高频加热范围内,因此沿着印刷图案而被印刷的粘接剂实质上全部被高频加热,并进行硬化反应。
这样,通过上述的高频加热及压接,热反应型粘接剂进行硬化反应,将面料接合而形成接合线,并且面料的表面被进行加热压接而产生表面的质感的差,形成图案线。这样形成的图案线明显,并且实现优异的收尾加工。
并且,一般面料的厚度非常薄,因此根据面料的构成及紧密度,附着到外料的内表面的液体状粘接剂在加热压接时有可能渗出到外料的外面,由渗出到外料的表面或表面附近为止的粘接剂进行硬化反应而形成的部分显示出与面料的表面的质感更加不同的表面的质感,因此图案线显得更加明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具体例,在如下的结构条件下进行高频接合:上述的压接芯片或突出部的压接图案构成为与粘接剂的印刷图案实质上相同,并调整位置,以使粘接剂的印刷图案与压接芯片的压接图案一致,并在高频加热下进行压接。当在印刷图案与压接图案不一致的状态下进行高频接合时,其结果为接合线与图案线的位置不一致,其结果,不能很好地形成内部接合线,粘接力下降,并且内部接合线与表面图案线不一致,因此它们的一体化的程度下降,其结果,内部粘接线维持表面图案线的形态及表面的质感的能力也下降,随着时间的经过,图案线的形态及表面的质感被破坏,图案线变得模糊。
内部接合线的宽度根据被印刷的粘接剂的宽度及/或量而决定,而表面图案线的宽度根据被刻在高频加热用辊或压力机的加热芯片的压接图案的宽度而决定。因此,印刷图案与压接图案的相同性及一致性变得更加重要。
另外,在通过缝制而粘合面料的情况下,缝制线在面料内部将里料与外料实际地粘合,因此缝制线既是粘合线,也是在面料的表面(外面)可目视的图案线。
并且,在使用热熔胶这样的加热熔化型粘接剂,简单地利用加热压接而将面料接合的情况下,在面料之间形成接合线,但在面料的表面不形成图案线或即使形成也不明显,收尾加工不良。其理由如下:第一,一般在可熔化热熔胶的比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接合工序,因此在面料的表面发生永久性的表面质感之差的可能性低,第二,一般使用仅对附着有热熔胶的部位选择性地进行压接的没有压接芯片的辊或压力机,因此在面料的表面不会发生表面质感之差。不仅如此,热熔胶这样的加热熔化型粘接剂的粘接耐久性低,因此所形成的接合线的耐久性也低,由此即使形成了接合线和图案线,它们的耐久性较低,随着时间的经过,图案线的明显度进一步下降的可能性较高。
另外,在使用了热熔胶这样的加热熔化型粘接剂的加热压接中,被熔化的热熔胶渗入面料内部,并渗出到外料的表面或表面附近的情况下,会发生面料的组织的变形及表面的质感的变化,虽然沿着热熔胶接合线而可形成图案线,但接合线的粘接力及耐久性较低,因此随着时间的经过,图案线变得模糊,与接合线分离的可能性较高。
如果,代替热熔胶粘接剂而使用加热硬化型粘接剂,并仅仅通过加热压接方式而将面料接合的情况下,如果使用选择性地压接的没有压接芯片的辊或压力机,则难以在面料的表面选择性地产生表面质感之差,因此难以获得明显的图案线。并且,在不通过高频加热方式,而是通过一般的加热方式,通过高温来将面料加热压接的情况下,很难通过调节温度来做到不发生面料的表面损坏而仅产生表面质感之差。
另外,使用粘接剂的高频接合工序在塑料、纸、橡胶等的粘接领域中已被公知。但是,通过印刷方式来印刷粘接液,并将印刷的粘接液预先干燥,并且使印刷图案与压接图案一致的方式即沿着印刷图案压接的同时进行高频接合的方式还未被公知。进而,还没有任何文献公开在要粘接的两面均涂布粘接液并进行干燥,并以使与它们的图案一致地进行聚合之后执行高频接合的内容。进而,在已知的塑料、纸、橡胶等的高频接合中,几乎没有揭示将接合线图案化,并将所形成的图案用来实现美感的内容。
形成有通过上述高频接合法而制造的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的双重面料作为面料本身而被销售或被移送到后续的标记工序及裁剪工序而使用。
(4)高频加热压接
根据本发明,在将涂布粘接剂而进行干燥并被合布的面料压接的情况下执行高频加热,将其称为高频加热压接。粘接剂为热硬化性,因此在高频加热结束之后,被合布的面料在压接的状态下形成接合图案线。因此,渗入粘接剂的面料不恢复到原料的状态(原来的厚度),而以其状态即被压接的状态形成接合图案线。由此,接合图案线与周围的面料相比,面料的厚度少,整体上带来凹陷的立体感。
在本发明中,作为结果而获得的图案接合线的厚度以原来的被合布的面料厚度为基准,可减少5%以上,具体为5~50%,优选为10~30%程度。在向面料之间插入丝网这样的强化部件的情况下,在上述的厚度减少比率中,包含强化部件的厚度而进行计算。
7.标记及裁剪
标记(Marker)是指,为了计算对规定的尺寸的面料的最少的原材料及附属材料的需要量,以最大限度的效率配置了图案部分品(Pattern Piece)的设计图,裁剪是指,沿着上述标记而剪出面料。
如上述,通过高频加热接合法而制造并形成了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的双重面料被移送到标记步骤,在外料或里料的表面显示裁剪用标记,接着进行按照上述标记而裁剪的步骤。
在一般的缝制法这样的先裁剪后接合方式中,对于外料和里料(或,绒毛袋)分别单独地进行标记及裁剪,而在本发明的先接合后裁剪方式中,通过在由合布及粘合的外料和里料构成的双重面料上进行标记之后裁剪的方式而进行,因此能够同时进行外料的标记及里料的标记,并且能够同时进行外料的裁剪及里料的裁剪。因此,能够达到裁剪的正确性和生产工序的简单化。
在本发明的先接合后裁剪方式中,已形成有隔室划分线,因此无需进行用于形成隔室划分线的工序(例如,缝制)。这样的形成隔室划分线的工序是在具有隔室划分线的绒毛产品的生产工序中人力消耗及时间消耗最多的工序之一,因此通过省略该工序本身,能够达到生产工序的单纯化、生产成本的节约及生产速度的提高,而且对于生产工序的机械化提供相当多的优点。
以先接合后裁剪方式及通过高频接合而形成隔室划分线为特征的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将面料的准备、粘接液的涂布、干燥、高频加热接合、标记及裁剪工序这样的大部分的生产工序机械化及自动化,因此进一步提供能够大量生产的优点。
8.包缝收尾加工,绒毛注入及绒毛注入口的密封
在缝制业中,包缝(overlock)是指,为了防止被裁剪的面料的端的股线被解开而进行锁边,包缝收尾加工是指,在被裁剪的双重面料的端部分中将里料和外料同时包缝而形成隔室壁的工序。
在本发明中,用语“包缝(overlock)”一般是指,为了防止被裁剪的面料的端的股线被解开而进行锁边,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包缝收尾加工”是指,在被裁剪的双重面料的端部分中将里料和外料同时包缝而形成隔室壁的工序。
在将根据本发明而制造,形成有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的双重面料裁剪时,隔室接合线仅形成在上下的两个方向上,而左右的两个方向以被打开的形态进行裁剪,因此需要进行对左右两侧的被打开的边缘部分进行包缝收尾加工而密封的工序。此时,不将边缘部分全部密封,有必要将用于注入绒毛的绒毛注入口打开。
绒毛的注入是指,将绒毛(鸭绒、鹅绒等)以规定的量注入隔室内,最近通过如下方式进行绒毛的注入:通过绒毛注入口而将绒毛注入管插入隔室内,并通过绒毛注入口而注入绒毛。在本发明中,对于绒毛注入口的位置及尺寸、绒毛注入方式不作特别限定。
根据一个具体例,通过利用高速的气体或流体的壁面吸附现象即附壁现象而吸引周围的大量的空气并一起吐出的空气喷射方式,将绒毛以规定的量注入绒毛隔室。
当注入了所需量的绒毛时也密封绒毛注入口,可通过包缝收尾加工而进行密封。
一般地,在具有绒毛隔室的绒毛产品中,绒毛通过包缝收尾加工的缝制孔而渗出或雨水通过包缝收尾加工的缝制孔而渗入的情况也较多。因此研发了诸多为了防止该情况的赋予了防水性的包缝收尾加工方法,例如将加衬用面料、缝口密封胶带、两面胶带等插入里料与外料之间而缝制的方法、用粘接胶带或面料胶带来覆盖进行了包缝收尾加工的缝制部分而进行密封的方法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变形,也可以对于被打开的边缘部分,仅对其一侧进行包缝收尾加工,并通过另一侧的被打开的边缘部分注入绒毛,然后对被打开着的边缘进行包缝收尾加工。
9.配合及连结部位的加工
用语“配合”是指,将绒毛产品的部分品或部分面板连结而制作完成品的步骤。
在绒毛产品为绒毛夹克的情况下,双重面料可标记及裁剪成背面(后面)部位、左前面部位、右前面部位、左侧腕部位、右侧腕部位、任意的帽子部位等具体部位的面板。这些各个面板部位经过包缝收尾加工、绒毛的填充及绒毛注入口的密封过程之后,被制造成形成绒毛产品的部分品(例如、背面面板、前面右侧面板、前面左侧面板、右侧腕面板、左侧腕面板等)。
对这样制造的部分品执行通过缝制或包缝等而将这些连结部品彼此连结来制造一个产品的连结过程。
并且,利用相同的其他面料而将这些连结部位或配合部位图案加工成相同的花纹,并进行熔接/焊接处理,从而对上述连结部位或配合部位进行防水处理。可通过现有的方法来进行上述的图案加工。
关于配合及配合部位的加工,可使用本领域通常使用的方法或文献中公知的方式。
10.双重面料及绒毛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通过先接合后裁剪方式来制造绒毛产品的方法,可提供具有一个以上的形成于里料及外料之间的由内部接合线和形成于外料的表面的表面图案线构成的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的绒毛产品用双重面料,上述的双重面料具有下述的特性:
-上述内部接合线以如下形态形成于里料与外料之间的内部:将热反应型粘接剂以规定的印刷图案固定到里料或外料的表面,将被固定的粘接剂高频加热而使粘接剂进行硬化反应,利用这样硬化反应的粘接剂而将面料接合;
-关于上述表面图案线,在进行上述高频加热的同时,以规定的压接图案而将里料及外料压接,从而以表面的质感不同的形态形成于外料的表面;
-基于上述印刷图案形成的内部接合线与基于上述压接图案形成的表面图案线的图案(形状)彼此相同,宽度之差为10%以内;
-上述表面图案线利用渗出到外料的表面或表面附近而进行了硬化反应的粘接剂而与内部接合线被实质一体化。
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构成图案接合线的表面图案线与内部接合线被一体化”是指,在本发明中形成的表面图案线综合地反映了由通过对面料进行高频加热及压接而导致的面料的表面组织及表面结构的变化而带来的表面的质感的变化以及通过由渗出到外料的表面或表面附近而进行了硬化反应的粘接剂而导致的面料的内部组织及内部结构的变化,作为结果而获得的表面的质感的变化。吸收液体状粘接剂的面料的吸収能力越高及/或液体状粘接剂渗入面料内部的渗透能力越高,这样的表面图案线与内部接合线的一体性得到提高。
11.强化部件
根据本发明,能够向上述里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之间进一步插入强化部件,此时,上述的强化部件连续地包含在相邻的图案接合线之间或断续地包含在图案接合线的周围。
具体地,提供一种绒毛产品,其具备含有强化部件的图案接合线,该图案接合线由内部接合线及由形成于外料的外侧表面的表面图案线构成,该内部接合线在里料与外料之间将里层面料、强化部件及外层面料一起粘合而形成,该绒毛产品的特征如下:
-上述内部接合线是将里料-强化部件-外料一起粘合而形成的,在里料或外料的内侧表面或强化部件上以规定的印刷图案固定热反应型粘接剂,将里料-强化部件-外料进行合并,将上述固定的粘接剂高频加热而使粘接剂进行硬化反应,以里料-强化部件-外料利用这样硬化反应的粘接剂而被接合的形态形成于里料及外料之间的内部,
-在进行上述高频加热的同时,以规定的压接图案压接里料-强化部件-外料,从而上述表面图案线以与未压接的部分相比表面的质感不同的形态形成于外料的外侧表面。
具有上述含有强化部件的图案接合线的绒毛产品通过包括下述步骤的方法而制得。
(1)准备里层面料、强化部件及外层面料的准备步骤;
(2)将热反应型液体状粘接剂以规定的印刷图案而印刷到里层面料的内表面、强化部件或外层面料的内表面的印刷步骤;
(3)将印刷到上述里层面料的内表面、强化部件或外层面料的内表面的液体状粘接剂干燥的干燥步骤;
(4)将上述的外层面料、强化部件及里层面料合并的合布步骤;
(5)将上述合并的外层面料-强化部件-里层面料以与上述印刷图案相同的压接图案进行压接并执行高频加热,从而形成图案接合线的高频接合步骤。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强化部件优选具备在印刷步骤中的液体状粘接剂及/或高频加热步骤中的液体化的粘接剂贯穿强化部件而容易地通过的程度的透液性(溶液透过性),而这样的透液性是通过适当地选择强化部件的材质的物性(例如,湿润性)及股线与股线之间的间隔(例如,网格间隔)而达到的,一般地,优选使用比一般的编织纺织品或无纺布网格间隔宽的网纱型强化部件。
优选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强化部件在高频接合步骤中形态的变化较少或没有,例如可由热硬化性合成纺织品来进行制造。
在本发明中,作为具有透液性的强化部件,可例举网纱型强化部件,一般地可例举具备0.01~2mm,优选具备0.1~1mm,进而优选具备0.2~0.5mm的网纱厚度及一般地具备0.1~5mm,优选具备0.2~2mm,进而优选具备0.5~1mm的网眼尺寸的网纱型强化部件。在强化部件具有透液性的情况下,网纱厚度及网眼尺寸不限于上述的范围。
在使用强化部件的情况下,在上述印刷步骤(2)中,液体状粘接剂可仅印刷到里层面料及/或外层面料,也可仅印刷到强化部件,或者可印刷到面料及强化部件的两者。
在将粘接剂仅适用于面料的情况下,将液体状粘接剂以规定的印刷图案涂布到里层面料的内表面及/或外层面料的内表面并进行干燥,并将强化部件简单地插入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之间而进行合并之后,在压接情况下进行高频接合,从而形成含有强化部件的接合图案线。
在将粘接剂仅适用于强化部件的情况下,在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之间不印刷粘接剂,将液体状粘接剂以规定的印刷图案而涂布到上述的强化部件的单面或两面并进行干燥,将作为结果而获得的粘接剂-被固定的丝网材料插入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之间而进行合并,并进行高频接合,从而形成丝网-被强化的接合图案线。在强化部件的透液性优异的情况下,可将粘接剂仅涂布到强化部件的单面。在强化部件的透液性不足的情况下,在强化部件的两面对称地涂布粘接剂。
在使用网纱型强化部件的情况下,涂布到丝网材料而进行干燥,从而获得粘接剂-被固定的丝网材料,并将此连续地或断续地插入到面料之间之后,执行合布步骤。
一般地,构成网纱型强化部件的网纱不仅起到在粘接剂-被固定的网纱型强化部件中有助于支承并维持被固化的粘接剂的形态的作用,而且还起到防止在高频接合时被液化的粘接剂渗出的作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图案接合线的接合力、耐久性及收尾加工质量。另外,热熔胶是将固体形粘接剂固化或成形而制得,在内部包括强化部件的情况也从未曾提出。因此,通常使用的热熔胶与本发明的粘接剂-被固定的强化部件相比结构本身不同,因此不能实现由强化部件(丝网)达到的有利的作用及效果。
作为强化部件,具体地作为网纱型强化部件,优选作为丝网材料,使用丝网面料本身而插入里料与外料之间而进行合并,在这样的情况下,丝网材料连续地存在于相邻的图案接合线之间。将上述的丝网面料切断为适当的尺寸(宽度)及形态而插入里料与外料之间并进行合并,在这样的情况下,丝网材料断续地仅存在于相邻的图案接合线或其周围。
具有含有强化部件的接合图案线的绒毛产品,具体地具有丝网-强化的接合图案线的绒毛产品通过在面料之间插入强化的丝网材料,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粘接强度和耐久性,而且表面图案线的明显性及收尾加工质量也几乎不受损,反而得到改善。
在本发明中,关于强化部件,只要透液性及形态变形性充分,则可以不选择丝网的形态,而可以选择一般的编织纺织品或无纺布的形态。在该情况下,编织纺织品或无纺布优选为股线之间的空间比较大,例如可以具备0.1~3mm的气孔尺寸(股线与股线之间的距离)。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用于制造具有隔室的绒毛产品的顺序的图,该图是将本发明与以往技术比较图示的图,图1a及图1b是分别表示根据本发明的高频接合法的先接合后裁剪方式的生产工序及先裁剪后接合方式的生产工序的工序顺序图,图1c是表示根据以往技术的缝制法的先裁剪后接合方式的生产工序的工序顺序图。
具体地,图1a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先接合后裁剪方式而制造绒毛产品的工序顺序,在此,通过高频接合而在面料本身先形成隔室划分线,从而制造双重面料,并在后续的工序中制造绒毛产品。图1b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变形例的先裁剪后接合方式制造绒毛产品的工序顺序,在此,先裁剪面料而制造部分品,并通过高频接合而在该部分品上形成隔室划分线。并且,图1c表示根据以往技术的先裁剪后接合方式而制造绒毛产品的工序顺序,在此,通过缝制法而在裁剪面料而制作的部分品上形成隔室划分线。
根据所附的图1a,本发明的绒毛服装的制造方法大体分为如下步骤:第一,准备面料的面料准备步骤;第二,准备粘接剂并进行印刷的印刷步骤;第三,干燥粘接剂的干燥步骤;第四,将面料合并的合布步骤;第五,高频接合步骤;第六,标记及裁剪步骤;第七,包缝收尾加工、绒毛注入、绒毛注入口密封步骤;第八,配合及配合部位收尾加工步骤。
通过对根据高频加热接合方式及先接合后裁剪方式的本发明的绒毛产品的制造工序(图1的a)与根据以往技术的缝制方式及先裁剪后接合方式的以往技术的绒毛产品的制造工序(图1的c)进行比较,也能够进一步明确理解工序上的差及由此产生的效果上的差。
进而,通过对根据高频加热接合方式及先裁剪后接合方式的本发明的变形的绒毛产品的制造工序(图1的b)与相同的以往技术的制造工序(图1的c)进行比较,也能够明确理解工序上的差及由此产生的效果之差。
图2对从印刷步骤到干燥步骤为止的工序顺序进行说明。
图2的左侧图对用粘接液并通过滚筒印刷法而印刷面料的情况进行说明,所记载的滚筒印刷装置包括粘接液容器、粘接液传递用版辊、刻有印刷图案的主辊及用于去除过剩的粘接剂的导向刀(未图示)。粘接剂从粘接液容器流出而涂布到版辊的表面,接着被移动到啮合而旋转的主辊的表面及印刷图案的凹刻内,除了印刷图案的凹刻内的粘接液之外,附着于主辊的表面的粘接剂根据粘接在主辊的导向刀而被去除。接着,主辊的印刷图案的凹刻内的粘接液在粘接到面料时,从印刷图案的凹刻移动到面料的表面。通过这样的过程,粘接液以印刷图案的形态被印刷到面料。
图2的右侧图对通过加压方式而将粘接液印刷到面料之后移送到拉幅机这样的干燥装置的过程进行说明。干燥过程在常温或高温下进行,可根据情况而在送风条件下进行,该干燥过程是为了如下目的而进行的:防止上述粘接液在后续的移送过程中流下,并防止在后续的合布工序中流下,或者使得粘接液彼此不沾出。
图3是用于说明仅对里料和外料中的一个面料印刷粘接液而进行高频接合的工序的概念图,在将功能性面料这样的内表面被涂布的面料用作外料的情况下,仅对里料印刷液体状粘接剂而进行高频接合工序。在外料不印刷粘接液,仅在里料或绒毛袋按照规定的印刷图案而印刷粘接液并进行干燥,然后将外料紧贴到附着有被干燥固定的粘接剂(“印刷之后被干燥固定的接合溶液”)的里料或绒毛袋而进行合并。在高频接合用模具(Designcarved)中形成有具备规定的压接图案的压接芯片或突出部,上述的压接芯片或突出部在图中未明确地示出。利用上述的模具而进行高频接合。此时,干燥固定在里料内表面的粘接剂及该印刷图案根据被合布的外层面料而形成看不到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況下,使上述的压接芯片(附着在“高频接合用模具”的压接芯片)位于上述的外层面料上。此时,调整压接芯片的位置,以使上述的压接芯片的压接图案与上述的里层面料的印刷图案相同地一致。之后,使压接芯片下降,将被合布的面料压接并进行高频加热。干燥固定到里料的粘接溶液进行硬化反应,将里料与外料接合而形成接合线。在外料的表面,通过根据上述的压接芯片而进行的加热压接而形成压接图案的图案线。在一定的时间之后,使压接芯片(高频接合用模具的压接芯片)上昇而与面料分离,由此可获得在面料之间形成接合线,在外料的表面形成有图案线的双重面料。当然,上述的方法也可适用于外料和里料两者均为一般面料或防绒面料的情况。
图4是对里层面料和外层面料均印刷粘接液并进行高频接合的工序概念图,主要适用于外料为一般面料或防绒面料的情况。在里料或绒毛袋按照规定的印刷图案而印刷粘接液并进行干燥。接着,在附着有被干燥固定的粘接液(接合溶液)的里料或绒毛袋紧贴附着有以相同的印刷图案被干燥固定的粘接液的外料,从而进行合并。此时,重要的是,以使外层面料的粘接液的印刷图案与里层面料的粘接液的印刷图案一致的方式进行合并。在因外层面料而均看不到附着在里料内表面及外料内表面的粘接液的图案的状态下,使具有以与上述的印刷图案相同的压接图案形成的压接芯片的高频接合用模具(即,辊或压力机)位于外层面料上,并进行压接及高频加热,且利用粘接液而将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高频接合。在一定时间之后,从外层面料去除上述模具,由此可获得在面料之间形成接合线,在外料的表面形成有图案线的双重面料。
根据本发明,可以先接合后裁剪方式执行工序而获得绒毛产品用双重面料,因此显示出各种优点。例如,与通常的缝制方法相比,可例举如下优点:第一,通过粘接剂印刷法及高频接合工序而实现的工序的自动化;第二,通过减少要裁剪的物品的数量而带来的生产性的提高及裁剪正确性的提高;第三,通过减少需要消耗人力及时间的隔室划分线形成用缝制工序而带来的生产成本的节省、生产速度的提高及大量生产的可能性等。
关于上述的工序自动化,由于能够将根据本发明而制造双重面料的个别工序,即准备步骤、印刷步骤、干燥步骤、合布步骤及高频接合步骤均能自动化或机械化,因此能够实现该工序自动化。在以往技术中,由于必须包括无法机械化的缝制工序,因此事实上不可能实现工序自动化或机械化,而在本发明中,能够在无需这样的缝制工序的情况下形成隔室划分线,且在裁剪前形成这样的隔室划分线,因此能够实现机械化及自动化。此时,虽然由接合剂印刷步骤及干燥工序而导致了工序数量的增加,但是这些工序均能够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能够适用输送带方式的机械式移送装置,因此反而可缩短整体的生产所需时间,并且由于能够将使用了印刷法的印刷步骤及高频接合步骤和图案的生成机械化、自动化,因此可进一步缩短生产所需时间。
并且,通过印刷方式而统一地形成接合线,从而能够实现与在产品的表面通过印刷方式而形成图案线的情况相同的效果,即以优异的收尾加工质量而形成微细且明显的图案线。
第二,裁剪的正确性的提高是通过裁剪里料与外料被一体化的双重面料而实现。因为在本发明中,外料与里料(或绒毛袋)根据接合线而一体化为双重面料,并将这些一起裁剪,因此能够将裁剪时的内在误差的可能性最小化或根本性地防止。并且,通过这样的一体化的裁剪,能够将需要裁剪的部分品的数量减少一半左右,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性。
第三,关于缝制工序的减少及生产工序的缩短,通过使用预先形成有隔室接合线的双重面料,并采用先接合后裁剪工序而实现。即,在初期的工序步骤中通过自动化工序而形成隔室接合线,从而在后续的步骤中能够去除用于形成隔室接合线的缝制步骤,从而能够减少对工序投入的人力及所需时间。对从面料的准备到产品的生产为止的工序数及投入人力进行比较可知,在通过缝制而形成隔室接合线的现有的方法中,需要40~50的工序数及平均60余名的投入人力,而在通过高频接合而形成隔室接合线的本发明的方法中,需要30~35的工序数及平均45名的投入人力,因此在工序数及投入人力中可获得较多的节约效果。
在本发明中,粘接液的干燥在通过高频接合法而高质量及高效率地形成隔室接合线(即,接合线及图案线)时非常重要。通过印刷到面料的粘接液的干燥,在合布工序中发生面料的重叠或摩擦时使粘接液不沾出,而且为了形成高质量的图案接合线也非常重要。其理由如下:如果在高频接合时被熔化的粘接液的流动性过高,则作为结果而获得的接合线中引起粘接力的不足或收尾加工不良的问题。被干燥的粘接液由通过高频加热而发生的高温而被熔化,在通过高频加热辊或压力机压接时,如果流动性过大,则粘接液向左右过度扩散,由此导致用于形成接合线的粘接液不足,并且扩散到从高频加热范围脱离的程度的粘接液还存在不被加热,不进行反应的可能性。
图5及图6表示本发明的方法中的干燥的重要性,它们对高频加热压接时粘接液的动作及作为结果而获得的接合线及图案线的关系进行说明。
图5是对被适当干燥的粘接液在高频接合工序中所示的动作及作为结果而获得的图案接合线的形态进行说明的图。图5的(a)为高频接合工序之前的状态,表示里料(101)与外料(102)合并,同时被印刷到里料(101)的粘接液(103)的印刷图案与压接芯片(154)的压接图案彼此一致地排列的状态;图5的(b)为正在进行高频接合的状态,表示压接芯片(154)压接外料(102)而形成图案线(108),同时将粘接液加热而进行硬化反应,从而形成接合线(107);及图5的(c)为高频接合工序结束之后的状态,表示里料(101)及外料(102)根据由粘接剂形成的接合线(107)而粘合,并在外料(102)的表面形成有图案线(108)。此时,粘接液被适当地进行干燥,因此在高频加热及压接时不会流下或扩散,能够在高频加热区域内进行硬化反应,其结果,能够实现优异的图案接合线的质量(明显度、收尾加工)及物性(粘接力、耐久性)。
图6是用于对未进行适当的干燥或流动性高的粘接液在高频接合工序中所示的动作及作为结果而获得的图案接合线的形态进行说明的图。图6的图(a)、(b)及(c)对应图5的图(a)、(b)及(c)。但在此表示,由于印刷到里料(101)的粘接液(103)具有高流动性,因此在高频接合(图b)时通过硬化反应而形成接合线(107)之前,粘接液(103)向由点线所示的高频加热范围之外扩散的情况。关于扩散到高频加热范围之外的粘接液,在其进行硬化反应的情况下,附着到接合预定线之外的面料,使得接合线的收尾加工不良,而在其不进行硬化反应,作为未反应粘接液(在107中由显示的部分)而残留的情况下,之后使隔室内的绒毛凝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具体例,在高频加热辊或压力机中,优选为粘接液印刷图案与压接芯片的压接图案实质上相同,这些的宽度(width)之差应该在20%以内,具体为10%以内,优选为5%以内。在压接芯片的压接图案比粘接液的印刷图案略小的情况下,有利于形成明显的图案线及实现优异的图案线的收尾加工。
在本发明中,在高频加热辊或压力机的加热芯片的压接图案与粘接液的印刷图案的形状及尺寸实质上相同或其之差为5%以内时,粘接剂的大部分被包含在粘接线,因此作为结果而可获得满意的图案接合线的质量(明显度、收尾加工)及物性(粘接力、耐久性)。通过适当选择粘接剂的干燥程度及压接图案与印刷图案的尺寸之差,能够将在加热压接时横向流出或泄漏而未包括在接合线的未反应粘接剂的量控制为最少程度。
如果压接芯片的压接图案比粘接液的印刷图案宽,则所使用的粘接剂的大部分被利用于接合线的形成,但粘接剂的量与压接图案的宽度相比,粘接剂的量相对少,无法包括全部的压接图案,因此导致内部接合线的边缘凹凸不平,收尾加工不良,可能局部地形成由内部接合线无法支承的表面图案线,因此图案接合线的质量整体地下降。
如果压接芯片的压接图案比粘接液的印刷图案过于狭窄,进而,如果粘接液的印刷图案比压接芯片的印刷图案过于宽,则表面图案线全部可被内部接合线得到支承,但是存在于与压接图案类似的高频加热范围之外的粘接液得不到充分的加热,未反应粘接液的比率被增加。由此,无法将被印刷的全部的粘接剂用来形成接合线,不利于经济型生产,并且根据情况,还存在粘接力不足的可能性。并且,未反应粘接液导致在隔室内绒毛的凝结等,并且在高温洗涤或干燥时虽然缓慢但进行硬化反应,因此损坏图案粘接线的收尾加工质量,由此导致产品的不良。
图7以图示的方式说明根据高频介电加热方式而进行的高频接合工序。
如图7的(a)所示,在压接压力机(153)及支承台(158)的内部分别设有高频电路(157)及高频电路(159),附着于上述压接压力机(153)的末端的突出部(154)用作压接芯片。
如图7的(b)所示,在介电加热方式中,位于上述的2个高频电路线圈(157及159)的磁力线内的粘接剂(103及104)通过介电加热而被选择性地加热。位于上述磁力线内的面料也可根据情况而被加热。在面料的表面上的相同的区域同时进行上述的压接压力机(153)中的高频的照射及突出部(154)的压接,并同时形成根据粘接剂的硬化而形成的内部接合线和利用压接芯片的压接形成的表面图案线。而在感应加热方式中,并不是使用直接加热粘接剂或使粘接剂产生热的方式,而是使在感应电路的内部产生的热传递或传导至突出部,并使突出部的热通过传导而传递或传导至面料内部的粘接剂,由此进行粘接剂的硬化反应。
如图7的(c)所示,在以使印刷成规定的印刷图案的粘接剂(103及104)与具备和印刷图案相同的压缩图案的加热芯片(154)彼此一致的状态进行加热压接的情况下,与高频感应加热相同地,以相同的图案同时获得具备优异的粘接强度的接合线(107)及实现优异的收尾加工质量的图案线(108)。
但是,在高频介电加热方式中,需要考虑所希望的粘接剂的加热温度及粘接剂的介电加热常数而适当选择所适用的高频的频率、照射时间及电力。
如果以印刷图案与压缩图案不一致的状态,并通过高频介电加热方式而进行了接合工序,则位于磁力线区域的外部的粘接剂不被加热,不进行硬化或即便进行了硬化也不被压接,因此根据面料内部的接合线的不均匀性及接合线与图案线的不一致,导致图案线的收尾加工不良,并且在局部的图案线部分中,里料及外料可能彼此不被接合。
另外,在使用高频感应加热方式的接合单元的情况下,突出部作用为压接加热芯片,粘接剂通过从压接加热芯片产生且贯穿面料而被传递的热而被加热。压接加热芯片沿着压接图案而将以使印刷图案一致的状态进行合并的面料加热压接,如果印刷图案与压接图案相同,并以彼此一致的状态进行加热压接,则在面料内部和面料的表面以相同的图案分别形成由沿着压接图案而硬化的粘接剂形成的接合线及沿着压接图案而形成的图案线。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合线(即,隔室划分线)的接合强度及图案线的收尾加工质量变得非常优异。但是,在高频感应加热方式中,需要适当调节压接加热芯片的温度及压接时间,以免面料的表面的温度过度上升。
如果以印刷图案与压缩图案不一致的状态进行高频接合,则位于加热压接芯片的区域的外部的粘接剂不进行硬化反应或即便进行硬化反应也不被压接,因此与上述情况相同地,因面料内部的接合线的不均匀性及接合线与图案线的不一致,导致图案线的收尾加工不良,并在局部的图案线部分中,里料及外料可能彼此不被接合。
图8是用于说明由压接芯片的压接图案的宽度(Wt)与粘接液的印刷图案的宽度(Wa)之差产生的接合线的形成形态及问题的图,图8的图(a)表示印刷了粘接液(103)的里料(101)及印刷了粘接液(104)的外料(102)被合布的状态。
图8的图(b)和(b`)表示在压接图案与印刷图案的宽度实质上相同的情况(Wt=Wa)下的接合线(107)的形成过程,其中,图(b)示出了执行高频接合前的情况,图(b`)示出了执行高频接合后的情况。由该图可知粘接剂的大部分被包括在高频加热范围(圆形的点线),在硬化之后接合线(107)与图案线(108)几乎一致。扩散到规定的图案预定线(即,压接图案的宽度)之外的粘接剂被最小化,作为结果而获得的接合线(107)的宽度均匀,该收尾加工也优异。
图8的图(c)和(c`)表示在压接图案的宽度小于印刷图案的宽度的情况下(Wt<Wa),形成比图案线(108)宽的接合线(107)的过程及可发生的问题,图(c)示出了执行高频接合前的情况,图(c`)示出了执行高频接合后的情况。在硬化之后,接合线(107)比图案线(108)宽,并以优异的收尾加工形成图案线,但在面料内部可能过度地残留未反应粘接液(点线的外部分)。虽然作为结果而获得的粘接线的收尾加工优异,但是未反应粘接液的工序成本上升。由于高频加热范围的境界线不是粘接剂的反应的境界线,因此反应的粘接剂与未反应的粘接剂的界线不明确,由此接合线的界线不明确,因此收尾加工不良。在加热压接之后所残留的未反应粘接液可在后续的工序或绒毛产品的使用中进行硬化反应,由此将周围的面料进一步粘合或使附近的绒毛凝结,由此导致产品不良。
图8的图(d)和(d`)表示在压接图案的宽度比印刷图案的宽度宽的情况下(Wt>Wa),形成比图案线(108)狭窄的接合线(107)的过程,图(d)示出了执行高频接合前的情况,图(d`)示出了执行高频接合后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在加热压接之后粘接液大部分被硬化,几乎不存在未反应粘接液,但是接合线的边缘或境界线不够顺畅,形成为凹凸不平。并且,相比于图案宽度,粘接剂相对不足,构成表面图案线的一部分被未粘接部位(在粘接线的右下段及左上段由点线的圆显示的部分)支承的状态。这样,在内部粘接线(107)与表面图案线(108)不被一体化的情况下,导致图案粘接线的收尾加工不良,质量(粘接力及耐久性)下降。
另外,由所附的图5、6及7,可对粘接剂的印刷宽度与压接芯片的压接宽度之差及由此产生的收尾加工质量的结果进行说明。在现有文献中提出了在面料涂布或附着粘接剂或热熔胶,并通过辊或压力机而进行加热压接,由此将面料接合或在面料的表面附着或形成薄膜的技术,但是这些均与在上述图8的图(d)中,压接图案的宽度比印刷图案的宽度宽的情况(Wt>Wa)相同,因此能够引起相同或类似的问题。
作为结论,优选为压接图案与印刷图案的形状类似,尺寸实质上相同,这样的压接图案与印刷图案实际上由凸刻在压接单元的压接图案及凹刻在印刷装置的印刷图案形成,因此上述的压接单元的压接图案(例,压接辊的压接芯片)与印刷单元的印刷图案(例,印刷辊的槽)的图案相同,图案宽度之差在20%以内,优选为10%以内,进而优选为5%以内。
一般地,通过高频加热形成的接合线的拉伸强度根据粘接剂的种类、使用量、接合线厚度、纺织品的类型而改变。在具有根据本发明形成的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的双重面料及使用该双重面料的绒毛产品中,在接合线的宽度为2~10mm的情况下,接合线大致显示1~20Kgf,具体为1.2~18kgf,优选为1.5~15Kgf的拉伸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宽度为6mm的接合线在面料为一般的面料及一般的防绒面料的情况下,大致显示2.8Kgf以上,优选为3.8Kgf以上的拉伸强度,在面料为功能性面料的情况下,根据涂布面料或复合面料而存在差异,但至少显示1.8Kgf以上,优选为4.0Kgf以上,特别为6.0Kgf以上的拉伸强度。
通过以往的缝制而形成的隔室接合线的拉伸强度根据缝制线及面料的种类而存在差异,但在与大致1~4Kgf的情况进行比较时,根据本发明的隔室接合线的拉伸强度的范围并不存在不足的情况,反而更加优异。
在一部分的复合面料的情况下,面料主体与复合的薄膜之间的粘接力低于根据高频加热而形成的接合线的拉伸强度,因此有时无法充分发挥根据本发明的优异的拉伸强度的效果,但是在通过缝制法来接合这些面料的情况下,还存在其他的不利的点,因此在这些面料的情况下,也同样是适用本发明的高频接合法更为有利。
具有根据本发明而形成的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的双重面料及使用该双重面料的绒毛产品对于裁剪力的耐性也优异,并且洗涤耐久性也优异。对于根据本发明而制造的产品进行了为验证功能性面料产品的耐久性而通常进行的洗涤测试,其结果如下:在由洗涤40分钟及脱水干燥40分钟来构成1次洗涤工序的情况下,在进行10次、20次、30次这样的洗涤测试之后,在接合部位中并没有分离、脱离等损坏。
本发明可适用于具备用于区分而填充绒毛(鸭毛或鹅毛中的胸毛)、羽毛、翎毛等的隔室的服装、卧具类及它们的制造中,具体地,可非限制性地例举绒毛服装和绒毛卧具类,特别地,可例举夹克、裤子、被褥、枕头、寝囊、绒毛服、羽毛垫等。
一般地,绒毛(down,棉毛)是指,生长于水禽的羽毛(Feather)的旁边的棉毛,其生长于水禽的胸、腹部的下面的部分、脖子的下面的部分、翅膀的下面。该绒毛仅见于水禽,并且在水禽中也仅占全部的毛的10%以下的分量,因此具有价格昂贵的缺点。但是,最近为了获得绒毛而普遍饲养鸭子,因此最近能够以非常便宜的价格来购买它。
绒毛(Down)在天然原材料中以最轻且保暖的优点广受欢迎。关于绒毛,比起其纤维本身的暖和性,更是因为在纤维结构上包含大量的停止空气层(Still Air Film),因此保温性得到提高。但是,由于绒毛的纤维长度短且柔软,因此无法制织,故不能以绒毛本身来使用于服装,而是仅用作填充外料的内部的填充原材料。作为市场上销售的绒毛产品的填充原材料,大体分为鸭毛(Duck Down)和鹅毛(Goose Down)。之所以通常将绒毛产品称为鸭毛,是因为绒毛的大部分为鸭毛,而最近使用鹅毛的情况较多。
绒毛的功能如下:在棉毛的朵朵之间包含大量的空气,由此保温性优异,在高温或低温下能够保持体温。并且,防止过多的湿气进入体内,具有防御湿气的能力。
因此,加工良好的绒毛所具有的代表性的特征如下:第一,与天然及人造棉相比轻;第二,到现在为止所发现的天然保温材料当中最暖和;第三,弹性优异;第四,根据大气的变化而自然地发挥收缩、膨胀、吸湿、防湿、防水的功能,且卫生。
绒毛的种类有白色的鸭毛、灰色的鸭毛、白色的鹅毛、灰色的鹅毛。并且,在绒毛的含量为50%以下时,被分到羽毛产品。即,并不是因为是绒毛派克,所以绒毛含量均为100%,从实际来看,在市场上销售的绒毛派克产品的绒毛的含量为平均80%以下。
下面,对本发明的绒毛产品用双重面料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进行具体说明。本发明的绒毛产品用双重面料通过图9所示的制造装置而制得。图9的制造装置是为了说明而例示的装置,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制造装置。图9的制造装置作为典型而包括投入单元(110)、印刷单元(120)、干燥单元(130)、合布单元(140)、接合单元(150)及卷绕单元(160),各个装置的作用及/或功能如下。
投入单元(110)是指,将里层面料辊(111)及外层面料辊(112)分别连结到输送带式或辊式工序线的导入部,使面料连续地投入到工序线。
印刷单元(120)是将粘接剂按照规定的印刷图案而印刷到面料的单元,可从冲压印刷单元、压延加压印刷单元、滚筒印刷单元或丝网印刷单元等选择。在上述的印模、压力机或辊中,以凹刻或凸刻的方式,优选以凹刻的方式刻有上述印刷图案,在上述的丝网上映着印刷图案。印刷单元相对构成双重面料的第一面料(外料)及第二面料(里料)可分别设置,粘接剂印刷到第一面料及第二面料中的任一面料或它们两者。图9中图示了滚筒印刷方式的里料印刷单元(121)及丝网印刷方式的外料印刷单元(122)。
并且,在图中印刷到里层面料的粘接剂(103)及印刷到外层面料的粘接剂(104)被印刷到进行水平移动的里层面料(101)及外层面料(102)的朝上的面,而这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进行的图示,根据需要,也可以印刷到面料的朝下的面或进行垂直移动或靠拢移动的面料,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粘接液最好具备不流下的程度的粘度。
作为里料印刷装置,例示了滚筒印刷装置(121),而使用了该装置的印刷方法在图10中所例示。如图10所示,滚筒印刷装置(121)基本地包括:粘接液供给器(128)、版辊(127)、主辊(125)及导向刀(129)。粘接液(103)从粘接液容器(128)被供给到版辊(127)[参照:图(a)],接着,被传递到刻有印刷图案的主辊(125)的槽(124)[参照:图(b)及(c)],这样被传递到主辊的槽(124)的粘接液在与面料接触时,附着于面料的表面而被传递到面料[参照:图(d)、(e)及(f)]。这样被印刷到面料的粘接液(103)在后续的干燥装置中进行干燥,由此固定到面料。滚筒印刷装置(121)进一步包括用于去除附着于主辊的槽(124)(凹刻有印刷图案的部分)以外的印刷的导向刀(129)。
在图9中,作为外料印刷装置(122)而图示了丝网印刷装置,丝网印刷装置包括粘接液供给器、丝网及刷子。在丝网印刷装置中,粘接液从粘接液供给器被供给到丝网,接着,在丝网与面料接触时,由刷子扫刷丝网,由此粘接液沿着刻在丝网的图案而涂布到面料。这样涂布的粘接液(104)在后续的干燥装置(130)进行干燥,由此固定到面料。
在干燥单元(130)中,将印刷到面料的粘接液进行干燥,为了在合布时彼此不沾出或图案不被破坏,以适当的程度干燥或固化而附着到面料。在干燥步骤中,附着到面料的表面的粘接液根据较高的干燥温度而粘度下降,并进一步渗入到面料内部而被固定。可由相同或不同的干燥单元而对里料及外料进行干燥。在图9中,由相同的干燥单元而对里料和外料进行干燥,而这仅为例示,本发明不限于此。可通过加热、送风、红外线照射或它们的组合来进行干燥,而用于进行这些步骤的发热体(例如、发热灯丝)、送风机及发光体等在图9中未进行具体记载。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具体例,上述干燥单元由拉幅机选择。
合布单元(140)是使里料和外料彼此靠近而紧贴,从而将面料合并的单元,例如以使里料及外料紧贴,使里料的印刷图案及外料的印刷图案彼此一致的方式紧贴。
上述的合布单元还包括第1排列单元(面料位置调整单元),其在使第一面料(或下部面料或里料)与第二面料(或上部面料或外料)紧贴的过程中使里料的印刷图案与外料的印刷图案以一致的方式进行排列。在本发明中,通过面料的位置的调节及/或移送速度的调节而进行使里料的印刷图案与外料的印刷图案一致的位置排列,而作为用于进行该步骤的单元,可例举可变辊单元(142)或面料速度调节单元等。可变辊(142)在面料的移送路径中与面料接触,通过将该位置上下移动,能够变更面料的路径。由此,可调整附着于里料和外料的粘接剂的相对位置。
一般地,面料的移送速度的调节是通过调整印刷工序或干燥工序等的速度而达成,但存在需要在整个工序线中调节面料的移送速度的问题。因此,与调节移送速度的情况相比,通过调节移送路径而排列面料的位置的方法更为容易或有效。
对使用可变辊(142)而进行的第1排列单元的动作方式说明如下。例如,在附着于里料(101)的粘接剂(103)比附着于外料(102)的粘接剂(104)稍微延迟而引入合布装置内的情况下,可稍微延迟外料(102)的整体移送速度。进而,使位于外料的移送路径上的可变辊(142)向上方移动,拉长外料(102)的移送路径,从而能够将外料的粘接剂(104)的位置移动到后方,其结果,能够使里料与外料的图案一致。
这样的第1排列单元(面料位置调整单元)例如还包括用于测定附着于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的粘接剂的相对位置的单元及调整面料的移送速度或面料的移送路径,以使上述相对位置一致的调整单元。位置測定装置与能够调节面料的移送速度及/或面料的移送路径的单元联接,并通过计算机而进行控制,从而不仅能够精密地进行上述的排列过程,而且还能够实现自动化。
另外,在使用强化部件(例如,丝网材料)的情况下,可适当变形或完善上述的投入单元、印刷单元、干燥单元及合布单元以及它们的动作形态。
关于强化部件的投入,可使用强化部件面料辊(未图示)而连续地提供或使用能够将切断的强化部件插入里料与外料之间的强化部件插入单元(未图示)而提供到规定的位置。
对于强化部件面料辊(未图示)及强化部件插入单元(未图示)的位置不作特定限定,但关于强化部件面料辊,应该以能够将强化部件连续地插入里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之间的方式进行定位,而被切断的强化部件的插入单元优选位于干燥单元与合布单元之间。
例如,使用丝网材料印刷单元(未图示)及丝网材料干燥单元(未图示)而预先形成粘接剂-被固定的丝网材料,并将其连续地或断续地插入到外料与里料之间。在将粘接剂-被固定的丝网材料以具备与里料或外料类似的宽度的面料的形态使用而连续地插入的情况下,通过简单地插入而能够与里料及外料进行合并,而将丝网材料切断成适当的长度而断续地插入的情况下,使用丝网材料插入单元(未图示)而插入到里料与外料之间的适当的位置(即,形成图案接合线的位置)而进行合并。在该情况下,可使用位置排列单元而正确地调整插入位置。
接合单元(150)是在面料的压接下通过高频加热而使粘接剂硬化,并使面料粘合的单元,可使用在表面形成有规定的压接图案的压接用突出部或形成有压接芯片的压延压力机或辊压接单元而进行。
在接合单元(150)中,以使突出部的压接图案与被合布的面料的印刷图案一致的方式将上述突出部和合布的面料分别定位之后,使突出部靠近面料的一侧,并将面料压接,同时通过高频加热而使粘接剂进行硬化反应,从而使面料接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具体例,上述的接合单元(150)包括第2排列单元(未图示),该第2排列单元调整面料及/或突出部的位置,以使粘接剂的印刷图案与突出部的压接图案彼此一致。第2排列单元包括调整被合布的面料的移送速度、突出部的位置、辊的速度等的单元。
可通过由可变辊(未图示)进行的位置的调整或移送速度的调整而稍微变更被合布的面料的印刷图案的位置。关于被合布的面料的移送速度的调整,存在必须在整个工序线中变更面料的移送速度的问题,因此利用可变辊而变更被合布的面料的位置,调整被合布的面料的印刷图案的位置更为容易。
另外,通过调整压接图案的位置而实现印刷图案与压接图案的一致。压接图案的位置,具体地,压接辊或压力机的压接芯片或突出部的位置是通过变更它们的动作速度(即,辊的旋转速度或压力机的压接速度)或它们的位置(例如,高低)而进行调整。调节辊或压力机的动作速度及/或位置的工序最容易且有效。因此,以印刷图案与压接图案一致的方式排列面料和压接芯片的第2排列单元的目的是通过调节面料的位置、压接芯片的位置、面料的移送速度、压接芯片的动作速度等的方式而达到,优选为,通过调节压接芯片的位置或动作速度而达到。
上述的第2排列单元包括粘接剂位置測定装置及/或加热芯片位置调整装置,并通过计算机而对它们一并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进一步精密地进行上述排列工序,进而实现自动化。
上述的第1排列单元及第2排列单元可使用在印刷领域中印刷2种以上的色相的印刷法,例如分别印刷3种色相的3色印刷法或分别印刷4种色相的4色印刷法和类似的技术及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例,印刷图案及压接图案以图案中心线为基准而使图案(形态)彼此重叠,彼此的尺寸(宽度)之差为20%以下,优选为10%以下。
卷绕单元(160)是指,将连续地制造的双重面料(161)经过任意的冷却过程之后,以辊(162)形态卷绕的单元,但并不仅限定于卷绕辊的形态,可以容易移送的形态收合。在接合工序中制造的双重面料由卷绕单元收合成其原形态或辊形态或其他形态,直接被移送到后续的绒毛产品的制造工序,例如标记及裁剪工序。
另外,对于从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开始,在图9所示的制造装置中制造绒毛产品制造用双重面料的工序,按照顺序而说明如下。里层面料(101)从里层面料辊(111)被解开而供给到印刷单元(120)。关于印刷单元(120)的里料印刷装置(121),在图9中图示为滚筒印刷法,其按照规定的印刷图案而将粘接液(103)印刷到被供给的里层面料(101)的内表面。印刷了粘接液(103)的里层面料(101)被移送到拉幅机这样的干燥单元(130),进行规定的温度及规定的时间的干燥。
并且,在外层面料(102)也可以印刷粘接液,优选为,以与里层面料相同的印刷图案印刷粘接液。在从外层面料辊(112)解开的外层面料(102)的内表面,利用外料印刷装置(122)而按照规定的印刷图案来印刷粘接液。关于上述的外料印刷装置(122),在图9中图示了使用丝网印刷法的情况,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印刷单元,例如辊、压力机。印刷了粘接液(103)的外层面料被移送到拉幅机这样的干燥单元(130),进行规定的温度及规定的时间的干燥。
对印刷了粘接液(103)的里层面料(101)及印刷了粘接液(104)的外层面料(102)分别进行干燥之后,移送到合布单元(140),以使粘接液(103)的印刷图案与粘接液(104)的印刷图案一致的方式进行合并。此时,在上述的印刷图案的位置存在差异而彼此不一致的情况下,通过调节面料的移送速度或利用移送辊(142)而调整外层面料的移送距离,从而能够调整印刷图案之差。
以使印刷图案一致的方式合并的里层面料(101)及外层面料(102)被供给到高频接合单元(150),利用高频接合装置(153)的压接芯片(154)而在印刷图案的位置压接面料并进行高频加热,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通过由粘接剂形成的接合线而进行粘合,从而能够制造双重面料(161)。卷绕所制造的双重面料(161)而形成双重面料卷绕辊(162)。
图11a是表示在印刷单元(120)中使用,且以规定的印刷图案而凹刻有槽部(124)的压力机(123)及在高频接合单元(150)中使用,以与上述的印刷图案相同的压缩图案而形成有突出部(154)的压力机(153)的图,图11b是表示在图11a中印刷单元及接合单元并不具备压力机形态而是具备辊形态的情况的图,在此表示以规定的印刷图案凹刻有槽部(124)的辊(125)及以与上述的印刷图案相同的压接图案凸刻有突出部(154)的辊(155)。在上述的压力机(123)及辊(125)中,左侧的斜线的截面表示截面,凹刻的槽(124)的两个末端被堵住(图11a及图11b)或有时是被打开的。
在上述图11a及图11b中,凹刻的槽(124)的印刷图案及突出的压接芯片(154)的压接图案的形状及尺寸彼此对应且相同,具体地,以图案中心线为基准,图案(形态)彼此重叠,彼此的尺寸(宽度)之差为20%以下,优选为10%以下。槽(124)的深度和压接芯片(154)的高度彼此不对应,可分别独立地选择,例如,凹刻的深度一般为0.5~5mm,优选为1~3mm,凸刻的高度为1~30mm,优选为5~20mm。
图12是表示关于印刷图案与压接图案一致的概念的概念图,是表示突出的压接芯片(154)的压接图案、印刷到外料(102)的粘接剂(104)的印刷图案及印刷到里料(101)的粘接剂(103)的印刷图案沿着虚线一致地排列的状态的图。
图13a及图13b是表示通过本发明的高频接合法而形成的图案接合线的照片,分别表示在外料的表面连续形成有小的网状的花纹及大的网状的花纹的情况。
图14a是表示测量通过高频接合法而形成的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的拉伸强度的情况的图,图14b是表示测量通过缝制法而形成的隔室划分用缝制线的拉伸强度的情况的图。
图15是表示通过高频接合法而形成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并填充绒毛的绒毛产品用部分品的洗涤测试结果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具备通过高频接合法而形成的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的双重面料或绒毛产品的表面及结构的图,(a)表示形成有波纹状的图案线(108)的面料的外侧表面,(b)表示沿着A-A切断线而切断的截面的内部结构的截面图,及(c)是立体地表示外料(102)与里料(101)接合的部位的结构及未接合的部位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插入强化部件(105)而形成的图案接合线的构造的图,(a)及(c)是描绘连续插入的粘接剂-被固定的强化部件(105)及包括它们的图案接合线(108)的截面结构的图,(b)及(d)是描绘断续地插入的粘接剂-被固定的强化部件(105)及包括它们的图案接合线的截面结构的图。
根据本发明,关于印刷单元及压接单元,可选择相同的类型的装置,即印刷压力机-压接压力机的组合或印刷辊-压接辊的组合,也可以选择彼此不同的类型的组合,例如印刷压力机-压接辊、印刷辊-压接压力机或印刷丝网-压接压力机的组合。
本发明的说明书中的关于对里料和外料的两者印刷粘接剂并进行高频接合工序的方法的说明也可以适当变形而适用于仅对里料和外料中的一个印刷粘接剂并进行高频接合工序的方法,而这样的变形,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应该容易理解。
下面,参照实施例而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下述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任何方式均不具有对本发明的限定作用。
实施例1
作为里料及外料,使用在市场销售的防绒面料而制造了绒毛产品用双重面料。
在由防绒面料构成的里层面料,以6mm宽度的印刷图案印刷了环氧类液体状粘接剂。印刷图案具备连续的网状(~)的形态,印刷图案之间的间隔为约10~20cm。将作为结果而获得的里层面料移送到拉幅机,在约100℃下将粘接剂干燥约30分钟,由此制造了将粘接剂-印刷图案固定的里层面料。
对由防绒面料构成的外层面料进行与上述相同的处理,由此制造了将粘接剂-印刷图案固定的外层面料。
以使上述准备的里层面料的印刷图案与外层面料的印刷图案一致的方式,将里层面料与外层面料合并。
使用具有以与印刷图案相同的压接图案突出的压接芯片的高频加热辊进行了高频接合工序。以使压接芯片的压接图案与面料的印刷图案一致的方式将压接芯片定位,然后利用该压接芯片而将面料压接,并照射4~5秒的15KHz的高频,由此将粘接剂加热并硬化。
在通过上述高频接合而获得的双重面料的表面,在与内部接合线相同的位置形成有明显的图案线(参照图13a及图13b)。
关于上述获得的双重面料的隔室划分用内部接合线的拉伸强度,使用推挽式量表(FB push-pull scale;Imada,Japan),直到接合部位被脱离为止进行测量,通过测量数次,获得了平均3.8kg的拉伸强度(参照图14a)。
比较例1
使用在绒毛产品的缝制中通常使用的聚酯纤维混纺缝制线而进行缝制,从而将里料与外料粘合,由此制造了将隔室划分用接合线及表面图案线均由缝制线形成的双重面料。缝制线的缝制孔(针孔)的间隔为0.5cm。
与实施例1相同地,对上述获得的双重面料的隔室划分用内部接合线的拉伸强度进行了测量,被测量的拉伸强度为3.5kg(参照图14b)。
实施例2~3
除了将印刷图案及压接图案的宽度形成为2mm(实施例2)及4mm(实施例3)的情况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工序,从而制造了具有隔室划分用接合线及表面图案线的双重面料。
上述双重面料的两个隔室划分线均显示1.8kg以上的拉伸强度,在30次以上的洗涤试验(1次的洗涤:洗涤40分钟,脱水干燥40分钟)中未发生接合部位的脱离。
实施例4
除了作为里料及外层面料而使用在市场上销售的普通的透气性纺织品(normalbreathable fabric)的情况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类似的工序,从而制造了具有隔室划分用接合线及表面图案线的双重面料。
将上述双重面料标记并裁剪,进行收尾加工,并注入绒毛,通过包缝收尾加工而将绒毛注入口密封,从而制造了绒毛产品。
上述绒毛产品的隔室划分线显示出1.8kg以上的拉伸强度,在分别经过10次、20次及30次的洗涤试验(1次的洗涤:洗涤40分钟,脱水干燥40分钟)之后,也未发生接合线的破裂、接合部位的脱离(图15的(b))。
实施例5
除了作为里料及外层面料而使用作为透气性涂布纺织品的戈尔特斯面料[产品名Gore-Tex(R);制造商,GORE-TEX公司]的情况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类似的工序,从而制造具有隔室划分用接合线及表面图案线的双重面料,并使用该双重面料而制造了绒毛产品。
上述双重面料的隔室划分线显示出4.3kg以上的拉伸强度,在分别进行10次、20次及30次的洗涤试验(1次的洗涤:洗涤40分钟,脱水干燥40分钟)之后,也未发生接合线的破裂、接合部位的脱离(图15的(a))。
实施例6
除了作为里料及外层面料而使用在市场上销售的弹力透气性涂布纺织品(stretch breathable coating fabric)的情况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类似的工序,从而制造具有隔室划分用接合线及表面图案线的双重面料,并使用该双重面料而制造了绒毛产品。
上述双重面料的隔室划分线显示出9.4kg以上的拉伸强度,在30次以上的洗涤试验(1次的洗涤:洗涤40分钟,脱水干燥40分钟)中也未发生接合部位的脱离(图15的(c))。
实施例7
除了将里料及外层面料的液体状粘接剂印刷及干燥,并向里料与外层面料之间连续地插入丝网面料(宽度与面料的宽度类似)而一起合并的情况之外,进行与实施例1类似的工序,从而制造具有隔室划分用接合线及表面图案线,并具有丝网-被强化的图案接合线的双重面料,并使用该双重面料而制造了绒毛产品。
实施例8
除了将里料及外层面料的液体状粘接剂印刷及干燥,并向里料与外层面料之间的固定粘接剂的位置插入丝网面料(长度与面料的宽度类似,宽度为约3~4cm)的情况之外,进行与实施例5类似的工序,从而制造具有隔室划分用接合线及表面图案线,并具有丝网-被强化的图案接合线的双重面料,并使用该双重面料而制造了绒毛产品。
实施例9
对于里料及外层面料不涂布液体状粘接剂,在丝网面料以10cm的间隔,并以规定的印刷图案印刷液体状粘接剂并进行干燥,将粘接剂-被固定的丝网面料切断成10cm的宽度。作为结果而获得的粘接剂-被固定的丝网面料的长度与里料及外层面料的宽度类似,宽度为10cm,粘接剂的印刷图案位于10cm宽度的中间。将上述制造的粘接剂-被固定的丝网面料插入里料与外层面料之间的规定的位置,并进行了合并。
使用具有以与印刷图案相同的压接图案突出的压接芯片的高频加热辊而进行了高频接合工序。以使插入到里料与外层面料之间的丝网材料的印刷图案与压接芯片的压接图案一致的方式将压接芯片定位之后,通过该压接芯片而压接面料的同时照射5~6秒的15KHz高频,由此将粘接剂加热并硬化,从而制造了具有丝网-被强化的图案接合线的双重面料。
在上述这样获得的双重面料的表面,在与内部接合线相同的位置形成有明显的图案线,并且丝网-被强化的图案接合线比丝网-未被强化的图案接合线拉伸强度优异。
比较例2~3
作为里料及外料而使用防绒面料,作为粘接剂而使用聚氨酯类热熔胶及聚酯纤维类热熔胶,由此制造了绒毛产品用双重面料。
将在市场上销售的聚氨酯热熔胶薄膜或聚酯纤维类热熔胶薄膜以1cm宽度的直线形态进行切断,并以10cm的间隔附着到里层面料的内表面,并将未附着有热熔胶的外层面料合并到其上。
对于被合布的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使用具有以规定的压接图案突出的压接芯片的高频加热辊而进行了如下的高频接合工序。
以使压接芯片的压接图案与面料的热熔胶粘接部位一致的方式将压接芯片定位之后,通过该压接芯片压接面料的同时照射4~5秒的15KHz高频,并将粘接剂加热熔化,然后进行了冷冻。在通过上述高频接合获得的双重面料的表面,在与内部接合线相同的位置形成有图案线,并且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测量了隔室划分线的拉伸强度。
上述双重面料在进行了30次以上的洗涤试验(1次的洗涤:洗涤40分钟,脱水干燥40分钟)的情况下,局部地发生了接合部位的脱离、分离。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方法可工业性地使用于服装产业、卧具类产业及缝制产业中,特别地,可有利地使用于绒毛夹克、绒毛卧具等这样的绒毛产品的制造领域中。
(符号说明)
110:投入单元 120:印刷单元
130:干燥单元 140:合布单元
150:接合单元 160:卷绕单元
101,102:里料及外料 105:强化部件
111,112:里层面料辊及外层面料辊
103,104:粘接剂
107,108:接合线(被硬化的粘接剂)及图案线
121,122:里料及外料印刷装置
123,125:印刷用压力机及辊(主辊)
127,129:版辊及导向刀
153,155:压接用压力机及辊
124:槽(凹刻) 154:突出部(压接芯片)
142:可变辊 143:合布用辊
161:双重面料 162:双重面料卷绕辊

Claims (23)

1.一种在里料与外料之间形成有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的绒毛产品,其具有一个以上的形成于里料与外料之间的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该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由内部接合线及形成于上述里料或外料的外侧表面的表面图案线构成,上述绒毛产品的特征在于,
上述内部接合线以如下形态形成于里料与外料之间的内部:将热反应型粘接剂以规定的印刷图案固定到里料或外料的表面,对所固定的粘接剂进行高频加热而使粘接剂进行硬化反应,通过这样硬化反应后的粘接剂,对面料进行接合,
在进行上述高频加热的同时,将里料及外料以规定的压接图案进行压接,从而上述表面图案线以表面的质感不同的形态形成于外料的表面,
基于上述印刷图案形成的内部接合线和基于上述压接图案形成的表面图案线的图案彼此相同,宽度之差为10%以内,
上述表面图案线通过渗出到外料的表面或表面的附近而进行了硬化反应的粘接剂而与内部接合线被实质一体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里料与外料之间形成有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的绒毛产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印刷图案及压接图案的宽度分别为1mm~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里料与外料之间形成有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的绒毛产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粘接剂为环氧类粘接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里料与外料之间形成有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的绒毛产品,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里料与外料之间还包括强化部件,上述强化部件连续地包含在相邻的图案接合线之间或断续地包含在图案接合线的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里料与外料之间形成有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的绒毛产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强化部件是具有0.01mm~2mm的网纱厚度及0.1mm~5mm的网眼尺寸的网纱型强化部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里料与外料之间形成有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的绒毛产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强化部件是以规定的印刷图案涂布粘接剂并进行了干燥的强化部件。
7.一种绒毛产品的制造方法,利用粘接剂将里料和外料高频接合而形成了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且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的准备步骤;
(2)在里层面料的内表面或外层面料的内表面以规定的印刷图案印刷热反应型液体状粘接剂的印刷步骤;
(3)对印刷到上述里层面料的内表面或外层面料的内表面的液体状粘接剂进行干燥的干燥步骤;
(4)将上述外层面料及里层面料合并的合布步骤;以及
(5)高频接合步骤,以与上述印刷图案相同的压接图案对上述合并后的外层面料及里层面料压接并进行高频加热,形成图案接合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绒毛产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印刷步骤(2)中,在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上以相同的印刷图案印刷液体状粘接剂,在上述干燥步骤(3)中,对印刷后的液体状粘接剂进行干燥,在上述合布步骤(4)中,以使上述里层面料及外层面料的印刷图案一致的方式对外层面料及里层面料进行合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绒毛产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印刷图案的宽度为1mm~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绒毛产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关于上述印刷图案及压接图案,图案的形状相同,宽度之差为10%以内。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绒毛产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液体状粘接剂的印刷是通过选自由冲压印刷法、压延加压印刷法、滚筒印刷法或丝网印刷法构成的组的印刷法而进行的。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绒毛产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液体状粘接剂的粘度是1mPa.s~500mPa.s。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绒毛产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液体状粘接剂还包含5%w/w~15%w/w的比例的硬化剂、稀释剂及缓凝剂。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绒毛产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粘接剂为环氧类粘接剂。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绒毛产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3)中,干燥被进行到粘接剂不因里料/外料的靠拢或摩擦而被沾出的程度。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绒毛产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3)中,在50℃~100℃的温度下进行1分钟~60分钟的干燥。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绒毛产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5)中,使用具备刻有与上述印刷图案相同的压接图案的加热芯片的高频加热辊或压力机而进行上述高频加热接合。
1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绒毛产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7KHz~400KHz的高频而进行1~30秒的上述高频接合。
1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绒毛产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6)进行标记及裁剪;
(7)进行包缝收尾加工;
(8)在注入绒毛之后,对绒毛注入口进行密封;以及
(9)对部分品进行配合。
2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绒毛产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在上述里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之间连续地或断续地插入强化部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绒毛产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强化部件是以规定的印刷图案涂布粘接剂并进行了干燥的强化部件。
22.一种绒毛产品用双重面料,其具有一个以上的形成于里料与外料之间的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该隔室划分用图案接合线由内部接合线及形成于上述里料或外料的外侧表面的表面图案线构成,上述绒毛产品用双重面料的特征在于,
上述内部接合线以如下形态形成于里料与外料之间的内部:以规定的印刷图案而将热反应型粘接剂固定到里料或外料的表面,对所固定的粘接剂进行高频加热而使粘接剂进行硬化反应,通过这样硬化反应后的粘接剂对面料进行接合,
在进行上述高频加热的同时,将里料及外料以规定的压接图案进行压接,从而上述表面图案线以表面的质感不同的形态形成于外料的表面,
基于上述印刷图案形成的内部接合线和基于上述压接图案形成的表面图案线的图案彼此相同,宽度之差为10%以内,
上述表面图案线通过渗出到外料的表面或表面的附近而进行了硬化反应的粘接剂而与内部接合线被实质一体化。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绒毛产品用双重面料,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里料与外料之间还包括强化部件,上述强化部件连续地包含在相邻的图案接合线之间或断续地包含在图案接合线的附近。
CN201580002774.0A 2014-10-01 2015-07-01 具有利用高频接合法形成的接合图案线的绒毛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058485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4-0132528 2014-10-01
KR1020140132528A KR101537505B1 (ko) 2014-10-01 2014-10-01 고주파 접합법으로 형성된 접합패턴선을 갖는 다운제품의 제조방법
PCT/KR2015/006776 WO2016052839A1 (ko) 2014-10-01 2015-07-01 고주파 접합법으로 형성된 접합패턴선을 갖는 다운제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8508A CN105848508A (zh) 2016-08-10
CN105848508B true CN105848508B (zh) 2017-08-15

Family

ID=53873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2774.0A Active CN105848508B (zh) 2014-10-01 2015-07-01 具有利用高频接合法形成的接合图案线的绒毛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271599B2 (zh)
EP (1) EP3202274B1 (zh)
JP (1) JP6078207B2 (zh)
KR (1) KR101537505B1 (zh)
CN (1) CN105848508B (zh)
WO (1) WO20160528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37505B1 (ko) 2014-10-01 2015-07-17 호전실업 주식회사 고주파 접합법으로 형성된 접합패턴선을 갖는 다운제품의 제조방법
KR101537506B1 (ko) * 2014-10-01 2015-07-17 호전실업 주식회사 고주파접합으로 형성된 패턴접합선을 갖는 다운제품용 이중원단의 제조장치
KR101770552B1 (ko) * 2015-07-09 2017-09-05 호전실업 주식회사 고주파 접합법으로 형성된 접합패턴선을 이용한 직물의 무봉제 결합방법
US11229248B2 (en) * 2015-12-02 2022-01-25 Showa Glove Co. Supporting glov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upporting glove
KR101631877B1 (ko) * 2016-02-02 2016-06-20 김미숙 무봉재 다운 의류 제조방법 및 그에 의해 제조되는 다운 의류
JP6669620B2 (ja) * 2016-09-16 2020-03-18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浸透性媒体製品の製造方法
CN107385695B (zh) * 2017-08-29 2023-01-24 李建刚 双面绒面料片双分缝拼接方法及面料片双分缝拼接结构
CN109702824B (zh) * 2018-12-11 2021-05-28 昆山金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内饰木纹连续工艺
JP6577688B1 (ja) * 2019-05-10 2019-09-18 株式会社コゼットクリエーション 羽毛入り製品の製造方法及び羽毛入り製品
CN110293710A (zh) * 2019-07-09 2019-10-01 苏州市兴视创纺织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定位激光镭射3d四层空气保暖透气通道面料及其加工方法
CN113100616A (zh) * 2020-01-13 2021-07-13 天津天石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点溶胶面料层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睡袋
US12011054B2 (en) * 2021-10-22 2024-06-18 Amer Sports Canada Inc. Baffled insulating garment / blanket panel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57824U (zh) * 2010-03-05 2010-12-01 浙江三弘集团有限公司 超音波三层夹芯式复合羽绒絮片
CN102653388A (zh) * 2011-03-04 2012-09-05 金明纷 衬垫分区方法和使用该方法划分的衬垫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28874A (en) * 1965-10-11 1970-09-15 West Point Pepperell Inc Heat-insulating fabric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it
US3530030A (en) * 1968-08-22 1970-09-22 Scott Paper Co Textile substitute
US4096016A (en) * 1969-01-25 1978-06-20 Gerhard Pohl Process for making and using high frequency weldable material
JPS58184518U (ja) * 1982-06-04 1983-12-08 セ−レン株式会社 衣料用複合材
GB8802933D0 (en) * 1988-02-09 1988-03-09 Porvair Ltd Porelle/stretchable fabric composite & socks therefrom
US5939166A (en) * 1994-08-31 1999-08-17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Moisture stable tuftstring carpet
JP3037948B1 (ja) 1999-05-14 2000-05-08 弘 生田 接着剤を用いたキルティングの加工方法
US6564387B1 (en) * 1999-10-25 2003-05-20 Jo Ann Leigh Willoughby Vest or jacket equipped with inflatable convertible seat cushion and lower back cushion
KR100405319B1 (ko) * 2001-02-26 2003-11-12 한국바이린주식회사 섬유삼출이 없는 3층 구조의 패딩과 그 제조방법
KR100400307B1 (ko) 2001-05-09 2003-10-01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로오 리페어회로를 가진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KR200277834Y1 (ko) * 2002-02-26 2002-06-14 전기평 방한복
KR100460348B1 (ko) * 2002-10-17 2004-12-08 강명효 기모기 연동 제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KR20060022001A (ko) 2004-09-06 2006-03-0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카오디오 버튼 설치구조
KR200376062Y1 (ko) 2004-11-22 2005-03-11 이치훈 수영복
KR100479428B1 (ko) 2004-12-07 2005-03-31 박종헌 다운쟈켓
KR200434829Y1 (ko) 2006-08-17 2006-12-28 신복호 재봉선이 없는 무봉제 오리털의류
KR100826093B1 (ko) 2007-09-28 2008-04-29 이보일 입체 공기순환 방수 다운 점퍼
KR100835612B1 (ko) * 2007-11-01 2008-06-09 박종헌 웰딩 다운 자켓
US9854861B2 (en) * 2008-05-01 2018-01-02 Invista North America S.A.R.L. Garment bands including polymer compositions
KR101509449B1 (ko) 2008-06-05 2015-04-08 (주)아모레퍼시픽 카페인을 함유하는 슬리밍용 첩부제
KR100906407B1 (ko) 2009-04-28 2009-07-09 (주) 이레패션 다운 흘러내림 방지를 위한 다운재킷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에 따라 제조된 다운재킷
KR100911881B1 (ko) 2009-04-28 2009-08-11 (주) 이레패션 다운 삼출 방지를 위한 다운재킷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에 따라 제조된 다운재킷
JP5413848B2 (ja) * 2009-07-31 2014-02-12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高周波ミシン
KR100970777B1 (ko) 2010-03-08 2010-07-16 컴트루인터내셔날주식회사 풍력에 의한 밀봉선 형성을 이용한 오리털 제품의 제조방법
KR20110116426A (ko) 2010-04-19 2011-10-26 주식회사 지니틱스 적응적 노이즈 감쇄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터치스크린 장치
KR101075134B1 (ko) 2011-02-21 2011-10-26 이연옥 신축성이 가미된 다운쟈켓
JP2013129940A (ja) * 2011-12-22 2013-07-04 Toray Ind Inc 溶着加工縫製品
CN203226307U (zh) * 2013-02-21 2013-10-09 江苏南纬悦达纺织研究院有限公司 条形粘合充填复合布
KR101454001B1 (ko) 2014-02-25 2014-10-27 주식회사 시즈글로벌 외피 내면에 투습성 방수피가 접합된 장갑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537506B1 (ko) * 2014-10-01 2015-07-17 호전실업 주식회사 고주파접합으로 형성된 패턴접합선을 갖는 다운제품용 이중원단의 제조장치
KR101537505B1 (ko) * 2014-10-01 2015-07-17 호전실업 주식회사 고주파 접합법으로 형성된 접합패턴선을 갖는 다운제품의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57824U (zh) * 2010-03-05 2010-12-01 浙江三弘集团有限公司 超音波三层夹芯式复合羽绒絮片
CN102653388A (zh) * 2011-03-04 2012-09-05 金明纷 衬垫分区方法和使用该方法划分的衬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02274A4 (en) 2018-05-23
WO2016052839A1 (ko) 2016-04-07
EP3202274A1 (en) 2017-08-09
US20170280802A1 (en) 2017-10-05
JP6078207B2 (ja) 2017-02-08
JP2017503931A (ja) 2017-02-02
EP3202274B1 (en) 2019-09-11
US10271599B2 (en) 2019-04-30
KR101537505B1 (ko) 2015-07-17
CN105848508A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8508B (zh) 具有利用高频接合法形成的接合图案线的绒毛产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20526A (zh) 利用通过高频接合法形成的接合图案线的织物的无缝制接合方法
CN105829602B (zh) 具有通过高频接合形成的图案接合线的绒毛产品用双重面料的制造装置
CN103799596A (zh) 一种防水羽绒服的制作方法及产品
CN106510034A (zh) 一种羽绒服及其制作方法
ITTV20130023A1 (it) Calzatura impermeabile e traspirante e relativo metodo di realizzazione
KR20120130176A (ko) 직물 제품의 제조 방법
KR101712789B1 (ko) 고주파 접합법으로 형성된 접합패턴선을 갖는 다운제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582123B1 (ko) 고주파 접합법으로 형성된 접합패턴선을 갖는 다운제품
CN104790096A (zh) 烫金面料的生产工艺
CN104562767A (zh) 一种印花材料及应用该印花材料的仿刺绣风格印花工艺
US20140335294A1 (en) Fiber product provided with water repellant coating lay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fiber product
CN205291804U (zh) 一种热升华转印的中间体
TW310302B (en) Water leakage prevention method and heat treatment device for objects of sewn structure
CN206238509U (zh) 一种羽绒服
KR101152380B1 (ko) 통기성을 가지는 인조가죽의 제조방법
CN112172295B (zh) 一种无缝立体花型的羽绒直充面料及生产工艺
CN106283442A (zh) 一种防变形刺绣方法
CN103031735A (zh) 仿皮革触感织布的制造方法及由其制得的仿皮革触感织布
DE202020103313U1 (de) Atmungsaktives und wasserdichtes Schuherzeugnis
CN115027175B (zh) 一种布艺画的制作方法
EP2127548A1 (en) Threadless quilt
JP5587964B2 (ja) 皮革素材の立体模様加工方法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立体模様加工装置
CN106808756A (zh) 一种无缝刺绣墙纸及其制作方法
RU1837817C (ru)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 листовых и рулон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из малогабаритных элемент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