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9191B - 车辆面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面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9191B
CN105829191B CN201480066443.9A CN201480066443A CN105829191B CN 105829191 B CN105829191 B CN 105829191B CN 201480066443 A CN201480066443 A CN 201480066443A CN 105829191 B CN105829191 B CN 1058291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ridge
panel
ridges
pane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64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9191A (zh
Inventor
池田光希
外薗清志
樱井智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829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9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9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9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4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predominantly of synthetic material
    • B62D29/043Super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B60K2001/04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 B60K2001/0438Arrangement under the flo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4/00Optimising design; Manufacturing; Testing
    • B60Y2304/03Reducing we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6/00Other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306/01Reducing damages in case of crash, e.g. by improving battery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面板结构,具有:第一面板(32),其为纤维强化树脂制且被设置在车辆上,并且具备沿着一个方向而延伸的多个第一突条(48);第二面板(72),其以与第一面板(32)对置的方式被配置,并具备在与第一突条(48)交叉的另一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突条(74)。

Description

车辆面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面板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被设置于车辆上的车辆面板结构,在日本特开2013-13627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应用了如下的车辆面板结构的车厢,所述车辆面板结构为碳纤维强化树脂(CFRP: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制,并且在平板状的车厢下壳部与车厢上壳部之间设置有波形板状的芯材料。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的车辆面板结构中,在从与芯材料的轴向交叉的方向作用有载荷时,存在无法良好地传递载荷的情况。因此,从提高刚性的观点出发,尚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对抗来自多个方向的载荷的刚性的车辆面板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一方式所记载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面板结构,具有:第一面板,其为纤维强化树脂制,且被设置在车辆上,并且具备沿着一个方向而延伸的多个第一突条;第二面板,其以与所述第一面板对置的方式被配置,并具备在与所述第一突条交叉的另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第二突条。
根据第一方式所记载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面板结构,被设置于车辆上的第一面板具备多个第一突条,该第一突条沿着一个方向而延伸。此外,以与第一面板对置的方式被配置的第二面板具备多个第二突条。在此,第二突条在与第一突条交叉的另一个方向上延伸。由此,例如在从一个方向向车辆面板结构作用有载荷的情况下,能够沿着第一面板的第一突条而良好地传递载荷。此外,在从与一个方向交叉的另一个方向向车辆面板结构作用有载荷的情况下,能够沿着第二面板的第二突条而良好地传递载荷。以此方式,能够提高对抗来自多个方向的载荷的刚性。另外,此处所说的突条是指,通过冲压成形等而被形成为垄状的部位。此外,通过由纤维强化树脂来形成第一面板,从而与由金属形成第一面板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确保刚性的同时减轻重量。
第二方式所记载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面板结构为,在第一方式所记载的车辆面板结构中,所述第二面板为,被设置在车辆的下方且构成收纳有电池的电池箱的底面的底壁,所述第一面板为对所述电池箱进行支承的上部面板。
根据第二方式所记载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面板结构,由于在车辆的下方设置有电池箱,因此,能够确保车内空间。此外,由于通过第一突条以及第二突条而提高了车辆面板结构的刚性,因此,即使在例如路面上的突起物与上部面板发生了干涉的情况下,也能够对电池箱进行保护。
第三方式所记载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面板结构为,在第二方式所记载的车辆面板结构中,所述第一突条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延伸,在所述第一突条的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随着趋向于顶端而所述第一突条的宽度成为宽幅。
根据第三方式所记载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面板结构,由于将第一突条的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设为宽幅,因此,能够高效地向第一突条传递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时向车辆面板结构输入的碰撞载荷。由此,能够降低向电池箱作用的碰撞载荷。此外,即使在使用金属模而使第一面板成形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成形后的翘曲。
第四方式所记载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面板结构为,在第二方式或第三方式所记载的车辆面板结构中,在所述上部面板的下方设置有芯面板,所述芯面板具备沿着一个方向而延伸的多个第三突条,所述第三突条与所述第一突条以上下重叠的方式被配置,并且从所述第一突条的顶面起向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与从所述第三突条的顶面起向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面相比而较缓地倾斜。
根据第四方式所记载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面板结构,由于第一突条的倾斜面与第三突条的倾斜面相比而较缓地倾斜,因此,在第一突条的倾斜面与第三突条的倾斜面之间形成有间隙,从而能够增加封闭截面面积。由此,能够提高车辆面板结构的刚性,并且能够降低成形后的翘曲。
发明效果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发明所涉及的车辆面板结构中,具有能够提高对抗来自多个方向的载荷的刚性这样的优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框架的俯视图。
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框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用于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料电池组的底壁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4为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将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框架的凸起突条切断而成的剖视图。
图5为表示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面板结构的电池组框架以及燃料电池组的立体图。
图6为表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组框架上作用有碰撞载荷时的碰撞载荷的传递路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面板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个示例,对在被配置于车辆的地板面板的下方侧的燃料电池组70以及支承燃料电池组70的电池组框架12上应用了本发明的车辆面板结构的实施方式进行叙述。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车辆面板结构应用于其他的用途中所使用的框架等上。例如,也可以作为对二次电池进行支承的框架来使用。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将在各附图中适当表示的箭头标记UP设为车辆上方,将箭头标记FR设为车辆前方,将箭头标记RH设为车辆右方。而且,在仅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的方向的情况下,表示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左右方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左右。
(电池组框架的结构)
如图1所示,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车辆面板结构的一部分的树脂面板单元10作为电池组框架12的一部分而被使用。电池组框架12为,被配置在电动汽车等车辆的地板面板的下方侧并从车身下方侧对后述的燃料电池组70进行支承的框架。此外,电池组框架12以主要包括框状的框架主体14、左右一对上部延展性部件16和树脂面板单元10的方式被构成。
框架主体14被形成为矩形框状,并具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前侧长边部18以及后侧长边部2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对前侧长边部18以及后侧长边部20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进行连结的右侧短边部22以及左侧短边部24。此外,框架主体14为金属制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而由铁形成。
构成框架主体14的前侧长边部18形成为向上方凸起的截面呈大致礼帽形状,在该前侧长边部18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处设置有结合片26。结合片26具备从前侧长边部18起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延伸部26A、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并对延伸部26A进行连结的连结部26B,所述结合片26被形成为在俯视观察时向车辆后方侧开放的扁平的大致U字形状。在此,在一对延伸部26A上,各自形成有两个用于使框架主体14向车身结合的螺栓孔28。此外,在车辆左方的延伸部26A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处,形成有用于对后述的燃料电池组70进行结合的螺栓孔30。
另一方面,后侧长边部20被配置在与前侧长边部18相比靠车辆后方侧处,并与前侧长边部18平行地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此外,后侧长边部20被形成为向上方凸起的截面呈大致礼帽形状,在后侧长边部20的车辆左方的端部、以及与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相比略微靠右侧的部位处,分别形成有用于对燃料电池堆70进行结合的螺栓孔30。另外,设置有螺栓孔30的部位与后侧长边部20相比向车辆前方侧延伸,螺栓孔30被形成在后侧长边部20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处。此外,在与各个螺栓孔30相比靠车辆右方的位置处,形成有用于将框架主体14向车身进行结合的螺栓孔28。
前侧长边部18的车辆左方的端部、以及后侧长边部20的车辆左方的端部通过左侧短边部24而被连结。如图2所示,左侧短边部24具备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左侧纵壁部24A、从左侧纵向壁部24A的下端部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伸出的左侧伸出部24B、从左侧纵壁部24A的上端部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左侧凸起缘部24C。
在此,在左侧凸起缘部24C上形成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左侧凸起突条24D。左侧凸起突条24D以向上方凸起的方式被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设置有四个左侧凸起突条24D。此外,在左侧凸起突条24D上形成有用于将框架主体14向车身进行结合的螺栓孔。
另一方面,前侧长边部18的车辆右方的端部、以及后侧长边部20的车辆右方的端部通过右侧短边部22而被连结。右侧短边部22被形成为与左侧短边部24大致相同的形状,并具备上下延伸的右侧纵壁部22A、从右侧纵向壁部22A的下端部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伸出的右侧伸出部22B、从右侧纵壁部22A的上端部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伸出的右侧凸起缘部22C。此外,在右侧凸起缘部22C上设置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右侧凸起突条22D,在该右侧凸起突条22D上形成有用于将框架主体14向车身进行固定的螺栓孔。
如图1所示,在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框架主体14上安装有树脂面板单元10,上部延展性部件16从上方被接合在树脂面板单元10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处。上部延展性部件16为,将车身前后方向设为长边方向的长条状的金属制的部件,上部延展性部件16的下表面通过粘合剂而被接合在树脂面板单元10的上部面板32的上表面上。
(树脂面板单元10的结构)
接下来,对构成电池组框架12的树脂面板单元10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树脂面板单元10以主要包括作为第一面板的上部面板32、芯面板34、下面板36的方式被构成,并以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层压有所述上部面板32、芯面板34、下部面板36的方式被形成。
上部面板32为纤维强化树脂(FRP:Fiber Reinforced Plastic)制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也可以由碳纤维强化树脂材料(CFRP)来成形。另外,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其他的纤维强化树脂来形成,例如,也可以由玻璃纤维强化树脂材料(GFRP: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或聚乙烯纤维强化塑料(DFRP:Polyethylene FiberReinforced Plastic)等形成。此外,也可以由树脂以外的材料来形成,例如,也可以由金属来形成。后述的芯面板34以及下部面板36也采用同样方式。
上部面板32具有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的顶部38,在该顶部38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处,以沿着后述的芯面板34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的形状的方式而连续设置有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部40。此外,在倾斜部40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处,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大致水平地连续设置有矩形平板状的凸起缘部42。而且,顶部38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的一部分以避免与构成框主体14的后侧长边部20发生干涉的方式而形成有切口部38C。
在此,在与顶部38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相比略微靠右侧的位置处,形成有高低差部44。高低差部4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并通过该高低差部44而将顶部38分割为左侧的左顶部38A和右侧的右顶部38B。此外,由于高低差部44被设为从车辆左方起朝向车辆右方而向斜下方倾斜,因此,左顶部38A与右顶部38B相比位于上方。
此外,在顶部38上沿着车辆宽度方向(一个方向)而形成有多个作为第一突条的凸起突条48,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而形成有四个凸起突条48。如图1所示,凸起突条48分别被形成为,使顶部38以向车辆上方凸起的方式突出,并且具备以跨及左顶部38A以及右顶部38B的方式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大致水平地延伸的顶面48A、和从该顶面48A朝向车辆前后方向而向斜下方倾斜的倾斜面48B。此外,设置在顶部38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处的两个凸起突条48以与其他的两个凸起突条48相比而宽幅的方式被形成。
在此,在各个凸起突条48的车辆右方的端部处设置有宽幅部48C。宽幅部48C以随着趋向于顶端而凸起突条48的宽度逐渐地成为宽幅的方式被形成,并且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处的两个凸起突条48的宽幅部48C以将凸起突条48的宽度向车辆前后扩宽的方式被形成。此外,其他的两个凸起突条48的宽幅部48C以仅向单侧扩宽宽度的方式被形成。
如图2所示,在与上部面板32相比靠下方的位置处,配置有碳纤维强化树脂材料(CFRP)制的下面板36。下面板36与框架主体14相比位于下方,并且具备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矩形平板状的底部36A、从底部36A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向车辆上方侧大致垂直地弯曲的侧壁部36B。在此,侧壁部36B与框架主体14的左侧纵壁部24A以及右侧纵壁部22A分别以重叠的方式通过粘合剂等而相接合。另外,也可以通过粘合剂以外的接合材料来接合,例如,也可以使用螺栓以及螺母来接合。此外,既可以使用铆钉等来接合,也可以对这些方式进行组合。另外,以下所说明的多个部件彼此之间的接合也同样并不限定于粘合剂而能够使用各种接合材料。
在上部面板32与下面板36之间配置有碳纤维强化树脂材料(CFRP)制的芯面板34。芯面板34被形成为比框架主体14小一圈,并被收纳于框架主体14的框内。此外,芯面板34具备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的芯主体部50,并且芯主体部50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的一部分以避免与与构成框架主体14的后侧长边部20发生干涉的方式而形成有切口部50A。
此外,在芯主体部50上形成有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延伸的截面呈大致礼帽形状的、作为第三突条的凸起突条52以及凸起突条53。凸起突条52被配置于芯主体部50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两端部、和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这三个部位处,并且被形成为具备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大致水平地延伸的顶面52A、和从该顶面52A朝向车辆前后方向而向斜下方倾斜的倾斜面52B。此外,凸起突条52终结于与芯主体部50内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相比略微靠右侧的位置处。并且,末端部的形状以与形成于上部面板32的顶部38上的高低差部44的形状相对应的方式而倾斜。
另一方面,凸起突条53被配置在相邻的凸起突条52之间,并从芯主体部50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端部延伸至另一端部。此外,凸起突条53与凸起突条52同样以具备顶面53A和倾斜面53B的方式被形成。而且,与凸起突条52终结的末端部相比靠车辆右方的凸起突条53间的区域被设为,形成为大致平面状的平面部50B。
此外,在芯主体部50的车辆宽度方向两端部处,具备以向车辆上方侧突出的方式而形成的突出部54。突出部54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向斜上方倾斜,再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而大致水平地延伸。而且,突出部54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被设为,成为相对于芯主体部50而大致垂直的截面的端面部54A。也就是说,在从车辆后方进行观察的主视观察时,突出部54被形成为大致梯形形状。
在此,两个凸起突条53被配置为,分别向被设置于上部面板32的顶部38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处的两个凸起突条48的内侧伸入,并且如图4所示,凸起突条48的顶面48A与凸起突条53的顶面53A通过粘合剂等而被接合。
此外,凸起突条48的倾斜面48B与凸起突条53的倾斜面53B相比较缓地倾斜。由此,在凸起突条48的倾斜面48B与凸起突条53的倾斜面53B之间形成有空间55,并构成封闭截面。而且,由于芯面板34的芯主体部50的下表面与下面板36的底部36A的上表面通过粘合剂而被接合,因此,在凸起突条53与底部36A之间形成有空间56,并构成封闭截面。
通过采用以上的方式,从而形成树脂面板单元10。另外,虽然未进行图示,但在凸起突条52与底部36A之间也形成有相同的空间。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而在芯主体部50上形成有三个凸起突条52和两个凸起突条53,但并不限定于此,凸起突条52以及凸起突条53的数量并没有特别限制。
(燃料电池组的结构)
接下来,对被支承在电池组框架12之上的作为电池箱的燃料电池组70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由于燃料电池堆70为除了作为第二面板的底壁72以外均与通常的燃料电池组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作为本发明的特征部分的燃料电池组70的底壁72的结构进行详细地说明,而对其他的部分省略图示以及说明。
如图3所示,收纳有燃料电池的燃料电池组70的外部装饰部70A被形成为矩形箱状,并且外部装饰部70A的下表面由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矩形形状的底壁72而构成。因此,在上部面板32对燃料电池组70进行支承的状态下,上部面板32以与底壁72对置的方式被配置。
底壁72以对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形的方式被形成,并且设置有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另一个方向)而延伸的多个作为第二突条的凸起突条74。即,凸起突条74在与被设置于上部面板32上的凸起突条48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个示例,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设置有七个凸起突条74。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金属来形成底壁72,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树脂等形成。
在底壁72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中央部处排列有五个凸起突条74,并且在该五个凸起突条74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各自隔开空间而设置有一个凸起突条74。此外,凸起突条74被形成为,具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大致水平地延伸的顶面74A、和从该顶面74A朝向车辆前后方向而向斜下方倾斜的倾斜面74B。在此,在与凸起突条74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相比靠前方侧的部位、和与凸起突条74的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相比靠后方侧的部位处,形成有使凸起突条74向下方凹陷而成的凹部74C。
凹部74C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进行观察时被形成为大致梯形形状,并通过该凹部74C而使凸起突条74的顶面74A成为不连续状态。另外,对于凸起突条74的数量和配置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等间隔地设置七个凸起突条74。
如图5所示,如以上的方式所形成的燃料电池组70被安装在电池组框架12上且被树脂面板单元10支承。详细而言,使螺栓贯穿于被形成在构成电池组框架12的框架主体14的后侧长边部上20的两个螺栓孔30、和被形成于结合片26上的一个螺栓孔30这三个位置处,从而使所述电池组框架12与燃料电池组70的外部装饰部70A结合。由此,在上部面板32的上方对置地配置燃料电池组70的底壁7。
(作用及效果)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面板结构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在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辆面板结构的电池组框架12以及燃料电池组70中,构成电池组框架12的上部面板32的凸起突条48与构成燃料电池堆70的底壁72的凸起突条74在交叉(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由此,例如,在车辆的侧面碰撞时从车辆宽度方向作用有载荷的情况下,能够沿着凸起突条48而良好地传递载荷。此外,在车辆的正面碰撞时从车辆前后方向作用有载荷的情况下,能够沿着底壁72的凸起突条74而良好地传递载荷。以此方式,能够提高车辆面板结构对抗来自多个方向的载荷的刚性。
尤其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车辆的地板面板的下方侧配置燃料电池组70且通过电池组框架12来支承该燃料电池堆70的情况下,为了确保车内空间而电池组框架12的厚度将被限制。此外,从在行驶时避开与路面的突起物之间的干涉的观点出发,也优选为较薄地形成电池组框架12的厚度。而且,优选为电池组框架12与燃料电池组70之间的间隙较小。在此,如本实施方式所示,通过分别在上部面板32以及底壁72上设置相互交叉的凸起突条48以及凸起突条74,从而由于无需另行安装加固件等,因此能够将厚度的增加抑制在最小限度内,并且提高刚性。
另外,虽然优选为上部面板32的凸起突条48与底壁72的凸起突条74以正交的方式而形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只要凸起突条48与凸起突条74交叉,则即使不为正交也能够提高刚性。
此外,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树脂来形成上部面板32、芯面板34、以及下面板36,因此与由金属来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在确保刚性的同时减轻重量。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上部面板32的凸起突条48、芯面板34的凸起突条52以及凸起突条53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被形成。因此,能够沿着凸起突条48、凸起突条52、以及凸起突条53而良好地传递车辆的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载荷,从而能够对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载荷作用于燃料电池堆70的情况进行抑制。
此外,通过在上部面板32的凸起突条48的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处设置宽幅部48C,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抗侧面碰撞时的碰撞载荷的刚性。若对这一点进行详细说明,则如图6所示,当从车辆右方输入有碰撞载荷时,碰撞载荷将传向宽幅部48C并向凸起突条48传递。此外,由于被配置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处的凸起突条48的宽幅部48C以宽于其他的凸起突条48的宽幅部48C的方式而形成,因此,进一步传递了碰撞载荷。以此方式,通过向刚性较高的凸起突条48传递较多的碰撞载荷,从而能够降低对上部面板32造成的影响。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排出燃料电池所生成的水等液体,而采用如下结构,即,在上部面板32的顶部38设置有高低差部44,并且右顶部38与所述高低差部44相比位于下方。因此,虽然与高低差部44相比靠车辆右方的刚性低于车辆左方的刚性,但是通过在凸起突条48的车辆右方的端部处设置宽幅部48C,从而能够使碰撞载荷集中在凸起突条48上而对刚性的下降进行补充。此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由CFRP等纤维强化树脂来形成上部面板32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成形后的翘曲。
此外,如图4所示,由于与凸起突条53的倾斜面53B相比而使凸起突条48的倾斜面48B较缓地倾斜,因此能够形成如下结构,即,能够在倾斜面48B与倾斜面53B之间形成空间55,并与空间56结合而具备三个封闭截面。由此,与使凸起突条48的倾斜面48B紧贴于凸起突条53的倾斜面53B的结构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刚性,并且能够降低成形后的翘曲。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下部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实施。例如,也可以将上部面板32的凸起突条48设为向下方凸起的下凹突条。在该情况下,通过在芯面板34的凸起突条52与凸起突条53之间配置下凹突条,从而能够良好地对上部面板32与芯面板34进行接合。
此外,也可以在上部面板32的上表面上接合与燃料电池组70的底壁72大致相同的板材。在该情况下,虽然只加厚了与板材的厚度相应的量,但是也能够使用现有的燃料电池组(底面由平板状的部件而形成的燃料电池组)。
在2013年12月25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3-267968号的公开内容,以参照的方式被整体援引至本说明书中。
在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所有的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中的以参照的方式而被援引的各个文献、专利申请、以及技术规格,以与具体且独立记载的情况相同的程度而以参照的方式被援引于本说明书中。

Claims (6)

1.一种车辆面板结构,具有:
第一面板,其为纤维强化树脂制,且被设置在车辆上,并且具备沿着一个方向而延伸的多个第一突条;
第二面板,其以与所述第一面板对置的方式被配置,并具备沿着与所述第一突条交叉的另一个方向而延伸的多个第二突条;
芯面板,其具备多个第三突条,所述多个第三突条以与所述第一面板对置的方式被配置在与所述第二面板相反一侧,并沿着所述一个方向延伸而与所述第一突条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面板结构,其中,
从所述第一突条的顶面起向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与从所述第三突条的顶面起向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面相比而较缓地倾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面板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突条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面板结构,其中,
在所述第一突条的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随着趋向于顶端而所述第一突条的宽度成为宽幅。
5.一种车辆面板结构,具有:
电池箱,其被设置在车辆的下方,并收纳有电池;电池组框架,其被构成为包括上部面板,并对所述电池箱进行支承,其中,所述上部面板为纤维强化树脂制,并以与构成所述电池箱的底面的底壁对置的方式被配置,
在所述上部面板上设置有沿着一个方向而延伸的多个第一突条,
在所述底壁上设置有沿着与所述第一突条交叉的另一个方向而延伸的多个第二突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面板结构,其中,
在所述上部面板的下方设置有芯面板,所述芯面板具备沿着所述一个方向而延伸的多个第三突条,
所述第三突条与所述第一突条以上下重叠的方式被配置,并且从所述第一突条的顶面起向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面与从所述第三突条的顶面起向车辆前后方向倾斜的倾斜面相比而较缓地倾斜。
CN201480066443.9A 2013-12-25 2014-12-16 车辆面板结构 Active CN1058291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67968 2013-12-25
JP2013267968A JP5900481B2 (ja) 2013-12-25 2013-12-25 車両パネル構造
PCT/JP2014/083305 WO2015098628A1 (ja) 2013-12-25 2014-12-16 車両パネル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9191A CN105829191A (zh) 2016-08-03
CN105829191B true CN105829191B (zh) 2017-12-15

Family

ID=53478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6443.9A Active CN105829191B (zh) 2013-12-25 2014-12-16 车辆面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758028B2 (zh)
JP (1) JP5900481B2 (zh)
CN (1) CN105829191B (zh)
DE (1) DE112014006036T5 (zh)
WO (1) WO20150986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24086A1 (en) * 2015-08-03 2017-02-09 Valeda Company (D/B/A "Q'straint") Vehicle flooring system
KR101724926B1 (ko) * 2015-10-14 2017-04-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리어 플로어
JP6215975B2 (ja) * 2016-01-12 2017-10-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の固定構造
MX2018009203A (es) * 2016-01-28 2019-06-20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 Producto formado tipo panel, puerta de vehículo y método para la fabricación de un producto formado tipo panel.
US10144466B2 (en) * 2016-06-22 2018-12-04 Faraday&Future Inc. Low stress vehicle frame manufacturing process
US10479413B1 (en) 2016-09-20 2019-11-19 Apple Inc. Vehicle floor and subassemblies thereof
US10381621B2 (en) * 2016-11-01 2019-08-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Traction battery energy absorbing method and assembly
EP3582989B1 (en) 2017-02-17 2022-07-20 Mubea Carbo Tech GmbH Battery structure and protector
JP6859933B2 (ja) * 2017-11-17 2021-04-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池ケー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575355B1 (ko) * 2018-04-26 2023-09-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배터리 케이스
CN209176495U (zh) * 2018-11-27 2019-07-30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托盘
DE102019102754B4 (de) * 2019-02-05 2022-03-17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Batterieträgeranordnung
JP7100005B2 (ja) * 2019-10-03 2022-07-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下部構造
DE102019134383B4 (de) * 2019-12-13 2024-04-18 Georg Fritzmeier Gmbh & Co. Kg Unterfahrschutz und Batterietragstruktur
US11975601B2 (en) * 2020-04-28 2024-05-07 Nissan Motor Co., Ltd. Electric vehicle floor structure
JP7411522B2 (ja) * 2020-09-04 2024-01-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2022090576A (ja) * 2020-12-07 2022-06-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下部構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7352A (zh) * 2008-06-30 2011-05-18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池安装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67458A (en) * 1961-10-20 1965-01-26 Brazell William Allen Storage battery case
US5156225A (en) * 1990-07-30 1992-10-20 Murrin Craig M Electric battery as structural component of vehicle
JP3345632B2 (ja) * 1993-02-23 2002-11-18 国立環境研究所長 電気自動車用の車体
US6085854A (en) * 1994-12-13 2000-07-11 Nissan Motor Co., Ltd. Battery frame structure for electric motorcar
US5639571A (en) * 1996-06-24 1997-06-17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Battery pack
JP3896607B2 (ja) * 1996-06-24 2007-03-22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フレーム構造
JP3606415B2 (ja) * 1996-11-27 2005-01-05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トレー
US6189635B1 (en) * 1998-03-09 2001-02-20 Navistar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Corp. Polyurethane/polyurea elastomer coated steel battery box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s
DE10016758A1 (de) * 2000-04-04 2001-10-18 Illbruck Gmbh Kraftfahrzeugtür mit Isolationselement
JP5115776B2 (ja) * 2004-12-22 2013-01-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のマウント構造体
JP2006182295A (ja) * 2004-12-28 2006-07-13 Honda Motor Co Ltd 電気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US7281754B2 (en) * 2005-01-24 2007-10-16 Behr Eugene E Flexible panel system
JP4678257B2 (ja) * 2005-08-10 2011-04-2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フロア構造
US20070132278A1 (en) * 2005-12-12 2007-06-14 Paul Lester Vehicle panels and their method of construction
JP5066870B2 (ja) * 2006-09-04 2012-11-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トレイ
GB2446229B (en) * 2007-02-05 2010-12-29 Akhter Group Plc Battery system for electrical vehicle
JP2009061955A (ja) * 2007-09-07 2009-03-26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のフロアパネル構造
CN101801767A (zh) * 2007-09-19 2010-08-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体的侧部结构
WO2011061571A1 (en) * 2009-11-18 2011-05-26 Hydro Aluminium Alunord Battery tray for veh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battery tray
US8557436B2 (en) * 2010-04-23 2013-10-1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a battery pack
JP5560922B2 (ja) * 2010-06-08 2014-07-3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パック収納構造
JP5897471B2 (ja) * 2010-09-30 2016-03-3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組電池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車両
KR20120044853A (ko) * 2010-10-28 2012-05-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플라스틱 복합재를 이용한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팩 케이스 어셈블리
WO2012063393A1 (ja) * 2010-11-10 2012-05-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フロア構造
DE102010051745B4 (de) * 2010-11-19 2012-06-28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PKW mit Schutzbauteil
JP2012126058A (ja) 2010-12-16 2012-07-05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バッテリトレイ
CN103857511B (zh) * 2011-06-17 2016-01-20 泽菲罗斯公司 腔体密封组件
JP5821340B2 (ja) * 2011-07-06 2015-11-2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5772354B2 (ja) * 2011-08-01 2015-09-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の搭載構造
JP5838678B2 (ja) 2011-09-12 2016-01-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構造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車両フロア
WO2013047224A1 (ja) * 2011-09-26 2013-04-04 キョーラク株式会社 積層パネル
EP2778025B1 (en) * 2011-11-07 2017-09-2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Resin floor structure for vehicle
JP5695556B2 (ja) 2011-12-28 2015-04-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キャビン構造
CN104349971A (zh) * 2012-06-08 2015-02-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的frp制舱室
WO2013188967A1 (en) * 2012-06-21 2013-12-27 Pantero Technologies Inc. Planar space frame for vehicle structure and housing of components
EP2910394B1 (en) * 2012-10-16 2018-12-2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Cell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vehicle
JP5900480B2 (ja) * 2013-05-24 2016-04-06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池搭載構造
DE102013013497A1 (de) * 2013-08-16 2015-02-19 Leichtbau-Zentrum Sachsen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auteils aus Organoblechen
JP5879323B2 (ja) * 2013-10-17 2016-03-08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パックの搭載構造
CN105764730B (zh) * 2013-10-28 2018-02-06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池保护构造
DE102013019677A1 (de) * 2013-11-22 2015-05-28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Außenhautbauteil für ein Fahrzeug
WO2015083487A1 (ja) * 2013-12-02 2015-06-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池搭載構造
JP5870992B2 (ja) * 2013-12-25 2016-03-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池搭載構造
JP5971235B2 (ja) * 2013-12-25 2016-08-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フレーム及び車両用電池搭載構造
JP5924334B2 (ja) * 2013-12-25 2016-05-2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異種材料の接合構造
JP5846193B2 (ja) * 2013-12-25 2016-01-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池搭載構造
JP5971234B2 (ja) * 2013-12-25 2016-08-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樹脂パネル構造
JP5811168B2 (ja) * 2013-12-25 2015-1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池搭載構造
DE102014107388A1 (de) * 2014-05-26 2015-11-26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Unterbodeneinhei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9650003B2 (en) * 2014-07-02 2017-05-1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Impact resistant component for a vehicle
JP6032258B2 (ja) * 2014-10-23 2016-11-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池搭載構造
JP6187487B2 (ja) * 2015-01-21 2017-08-30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US20170001507A1 (en) * 2015-06-30 2017-01-05 Faraday&Future Inc. Underbody for a Motor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7352A (zh) * 2008-06-30 2011-05-18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池安装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036524A1 (en) 2017-02-09
WO2015098628A1 (ja) 2015-07-02
JP2015123800A (ja) 2015-07-06
JP5900481B2 (ja) 2016-04-06
US9758028B2 (en) 2017-09-12
DE112014006036T5 (de) 2016-09-15
CN105829191A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9191B (zh) 车辆面板结构
CN108454370B (zh) 车身的下部构造
CN105473424B (zh) 车辆的框架结构
US8740268B2 (en) Bumper structure
US9809258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WO2018177397A1 (zh) 车身以及车辆
JP5387759B2 (ja) バンパリインフォースメント構造
WO2018177396A1 (zh) 车身以及车辆
CN104843084A (zh) 车身下部结构
CN106945730B (zh) 车辆框架结构
TWI240690B (en) Side member of automobile
WO2018177399A1 (zh) 车身
JP5249723B2 (ja) 車両用バンパ構造
JP5533587B2 (ja) 車両のサイドシル構造
CN109204531A (zh) 车身前部构造
CN105984501A (zh) 前侧构件的后部结构
CN105745145A (zh) 车辆的框架结构
JP2015136988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1218944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14058224A (ja) 車両の上部車体構造
JP2021037841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US20240097256A1 (en) Battery case of automobi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1583840B1 (ko) 대쉬로워멤버 구조
KR101262537B1 (ko) 전기 자동차 차체
JP2014097748A (ja)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