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4694A - 墨提供方法以及墨提供装置 - Google Patents

墨提供方法以及墨提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4694A
CN105764694A CN201480063700.3A CN201480063700A CN105764694A CN 105764694 A CN105764694 A CN 105764694A CN 201480063700 A CN201480063700 A CN 201480063700A CN 105764694 A CN105764694 A CN 105764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roller group
blanket
opening
ga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37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64694B (zh
Inventor
平野正大
中村仁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or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mor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ori Corp filed Critical Komor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764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4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64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4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20Ink-removing or collec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02Ducts, containers, supply or metering devices
    • B41F31/04Ducts, containers, supply or metering devices with duct-blades or like metering devices
    • B41F31/045Remote control of the duct ke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02Ducts, containers, supply or metering devices
    • B41F31/13Means for driving fountain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3/00Indicating, counting, warning,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B41F33/04Tripping devices or stop-motions
    • B41F33/10Tripping devices or stop-motions for starting or stopping operation of damping or inking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5/00Clean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5/06Clean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offset cylinders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在前一个印刷作业结束后,停止印刷机,并且使墨辊组(6)的着墨辊(61~64)脱开。之后,将印刷版(7)更换为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并且清洗安装在胶印滚筒(9)上的橡皮布(91)。然后,求取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作为以考虑了因橡皮布(91)的清洗而产生的影响的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的补正值来对该求取到的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进行补正而被补正了的打开量,在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被设定成补正后的打开量的状态下,在墨辊组(6)中形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

Description

墨提供方法以及墨提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传墨辊的传出动作经由墨辊组将供应到墨斗辊的墨提供给安装在印版滚筒上的印刷版的墨提供方法以及墨提供装置。
背景技术
图17示出轮转印刷机中的各个颜色的印刷组件内的墨棒(inker)(墨提供装置)的主要部分。在图17中,1是墨斗,2是蓄存在墨斗1中的墨,3是墨斗辊,4(4-1~4-n)是在墨斗辊3的轴向上被并列设置多个的墨斗键,5是传墨辊,6是墨辊组,7是印刷版,8是安装了印刷版7的印版滚筒,9是胶印滚筒(橡皮布滚筒),10是压印滚筒。在胶印滚筒9装备橡皮布91。
该墨提供装置通过墨斗键4-1~4-n的开度调整将墨斗1内的墨2提供给墨斗辊3,通过传墨辊5的传出动作经由墨辊组6将供应到墨斗辊3的墨提供给印刷版7。
预先在印刷版7上印上图样,胶印滚筒9上的橡皮布91接受提供到印刷版7的墨,将由橡皮布91接受到的墨转印到在胶印滚筒9与压印滚筒10之间传输的印刷纸张(被印刷体)11上。
另外,在墨辊组6的墨的流动路径的末端设置有与印刷版7相接的着墨辊6-1~6-4。另外,经由着水辊12将蓄存在水槽13中的润湿水与经由着墨辊6-1~6-4的墨一起提供给印刷版7。
在该墨提供装置中,在进行印刷作业的切换的情况下,即,在将前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更换为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情况下,将墨斗键4-1~4-n的开度、墨斗辊3的旋转量等变更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值,经由墨辊组6将墨斗1内的墨2提供给更换后的印刷版7’。在该情况下,在正式印刷前进行测试印刷,并调整墨提供量,得到应满意的色调。由此,在墨辊组6、印版滚筒8以及胶印滚筒9上形成所期望的墨膜厚分布(墨膜厚度的梯度)。
但是,在该墨提供装置中,在将印刷版7更换为印刷版7’而要进行下一个印刷作业的情况下,针对前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墨膜厚分布残留在墨辊组6中。在该情况下,必须将针对前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墨膜厚分布逐渐改变成针对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墨膜厚分布,在得到应满意的色调之前,需要大量进行墨提供量的调整和测试印刷,出现“印刷前准备时间增加”、“工作负荷增大”、“印刷材料浪费”、“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等问题。
为此,以减少直至得到应满意的色调为止的墨提供量的调整和测试印刷的次数作为目的,提出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示出的“墨膜厚的控制方法”。
〔专利文献1(印刷耗墨+预打墨2)〕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墨膜厚的控制方法中,在印刷作业的切换时,在停止传墨辊5的传出动作的基础上,在保持安装前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不变的状态下开动主机,进行规定张数的印刷(白纸印刷),由此减少墨提供装置内的墨(印刷耗墨),在墨辊组6中留下随着从上游成为下游而变薄的印刷中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墨膜厚分布Ma(参考图18A),即,留下与印刷版7的没有图样的部分对应的墨膜厚分布Ma(墨移除)。
接下来,在将墨斗键4-1~4-n的开度、墨斗辊3的旋转量等设定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值的基础上,在使着墨辊6-1~6-4脱开的状态下,开动主机,使传墨辊5进行规定次数的传出动作,将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墨膜厚分布Mb(参考图18B)重叠在留在墨辊组6中的印刷中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墨膜厚分布Ma上(预打墨2)。
〔专利文献2(返回墨斗+预打墨1)〕
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墨膜厚的控制方法中,在印刷作业的切换时,将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设定成零,在该状态下使传墨辊5进行规定次数的传出动作,来使墨辊组6上的墨全都回到墨斗1内(返回墨斗)。由此,成为墨辊组6内的各辊不保有墨的状态。
接下来,在将墨斗键4-1~4-n的开度设为规定开度(例如50%)的基础上,并且在将墨斗辊3的旋转量设为规定量(例如50%)的基础上,使传墨辊5进行规定次数的传出动作,在墨辊组6中形成印刷中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墨膜厚分布Ma(参考图17A)(预打墨1的第1步骤)。
然后,在将墨斗键4-1~4-n的开度、墨斗辊3的旋转量等设定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值的基础上,在使着墨辊6-1~6-4脱开的状态下,开动主机,使传墨辊5进行规定次数的传出动作,将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墨膜厚分布Mb(参考图18B)重叠在形成在墨辊组6中的印刷中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墨膜厚分布Ma上(预打墨1的第2步骤)。
在具备这样的墨提供装置的印刷机中,通常,在从前一个印刷作业向下一个印刷作业切换的情况下,在胶印滚筒上的橡皮布上留有前一个印刷作业的墨,因此,为了将墨去除,利用橡皮布清洗装置进行橡皮布的清洗。在该橡皮布清洗装置中,例如在使清洗布在紧张状态下间歇地在放卷轴与卷取轴之间行进的同时,将该清洗布推压至安装在胶印滚筒上的橡皮布,并且向该清洗布喷洒清洗液,一边使胶印滚筒旋转,一边清洗橡皮布(例如参考专利文献3)。
为此,在采用上述的墨膜厚的控制方法在墨辊组中形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墨膜厚分布后,即使将着墨辊装上而开始印刷,也会因留在橡皮布上的清洗液的影响而难以使墨附着在橡皮布上,会产生淡的印刷物,印刷材料会被浪费,存在这样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平10-161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平11-188844号公报
专利文献3:JP特开2002-1237号公报
专利文献4:JP特开平3-97564号公报
专利文献5:JP特开昭58-201008号公报
专利文献6:JP特开昭58-2010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因留在橡皮布上的清洗液的影响而引起的淡的印刷物的产生,且能消除印刷材料的浪费的墨提供方法以及墨提供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通过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调整来调整从墨斗内提供给墨斗辊的墨的量,通过传墨辊的传出动作经由墨辊组将提供给该墨斗辊的墨向印刷版提供,在向橡皮布进行提供的印刷作业结束后,清洗安装在胶印滚筒上的橡皮布的步骤,其中,所述橡皮布安装在用于将提供给该印刷版的墨转印到被印刷体的胶印滚筒上;计算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墨斗键的打开量的步骤;以考虑了因橡皮布的清洗而产生的影响的补正值来补正所计算出的墨斗键的打开量的步骤;在将墨斗键的打开量设定成补正后的打开量的状态下,进行规定次数的传墨辊的传出动作,在墨辊组中形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
在本发明中,将墨斗键的打开量设为以考虑了因橡皮布的清洗而产生的影响的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补正值进行了补正的打开量,在墨辊组中形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由此,使得稍多一些地提供墨,能防止因留在橡皮布上的清洗液的影响导致的淡的印刷物的产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印刷作业结束后,将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墨斗键的打开量设为以考虑了因橡皮布的清洗而产生的影响的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补正值进行补正而被补正了的打开量,在墨斗键的打开量被设定成补正后的打开量的状态下,进行规定次数的传墨辊的传出动作,在墨辊组中形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经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因此使得稍多一些地提供墨,从而能防止因留在橡皮布上的清洗液的影响导致的淡的印刷物的产生,能消除印刷材料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墨提供方法的实施中所使用的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的1个实施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由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控制的印刷组件内的墨提供装置的主要部分(将墨辊组连结的状态(将墨辊组分割前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由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控制的印刷组件内的墨提供装置的主要部分(将墨辊组分割后的状态)的图。
图4是表示由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控制的印刷组件内的墨提供装置的主要部分(将墨辊组分割后利用刀来刮取上游侧的辊小组内的墨的状态)的图。
图5A-图5B是表示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中的存储器的内容的图。
图6是表示使用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的印刷作业的切换时的向墨辊组、印版滚筒以及胶印滚筒形成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墨膜厚分布的形成过程的图。
图7是表示在墨装置内预打墨后不对墨辊组进行分割就形成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墨膜厚分布的情况下的与图6对应的墨膜厚分布的形成过程的图。
图8是表示在将墨辊组分割前将下游侧的辊小组和印版滚筒以及胶印滚筒设为装上状态的情况下的与图6对应的墨膜厚分布的形成过程的图。
图9A-图9O是用于说明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的详细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墨斗辊控制装置的内部构成的概况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墨斗辊控制装置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墨斗键控制装置的内部构成的概况框图。
图13A-图13B是表示墨斗键控制装置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橡皮布清洗装置的内部构成的概况的框图。
图15A-图15C是表示橡皮布清洗装置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作为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中的CPU的处理动作而实现的主要部分的功能的框图。
图17是表示印刷机中的各个颜色的印刷组件内的墨提供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图。
图18A-图18B是表示形成在墨提供装置的墨辊组上的墨膜厚分布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墨提供方法的实施中使用的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的1个实施例的框图。
该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具备:CPU(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101、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02、ROM(Read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103、输入装置104、显示器105、输出装置(打印机等)106、印刷停止开关107、印刷作业切换开始开关108、橡皮布清洗开始开关128、橡皮布清洗结束开关129、印刷机的原动电动机109、原动电动机驱动器110、原动电动机用旋转编码器111、D/A变换器112、印刷机的原点位置检测器113、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墨传出装置115。
另外,具备:辊组分割/连结用气缸116、辊组分割/连结用气缸用阀117、着水辊装脱用气缸118、着水辊装脱用气缸用阀119、着墨辊装脱用气缸120、着墨辊装脱用气缸用阀121、墨刮刀装脱用气缸122、墨刮刀装脱用气缸用阀123、进纸装置124、印刷组件125、存储器126、输入输出接口(I/O,I/F)127-1~127-10。
图2是表示由该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控制的各印刷组件内的墨提供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图。在图2中,与图17相同的符号表示与参考图17说明的构成要素相同或同等的构成要素,省略其说明。在该墨提供装置中,墨辊组6能以图2中以虚线示出的行L1为边界而分割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
具体地,位于上游侧的辊小组6A与下游侧的辊小组6B之间的辊6C被以支点P1为转动中心而摇动的摇动臂14的一端部进行轴支撑,在该摇动臂14的另一端部连结设置辊组分割/连结用气缸116。另外,为了与其他部件相区别而在此用一点划线示出摇动臂14。
在该结构中,若使辊组分割/连结用气缸116进行伸长动作(参考图3),则摇动臂14以支点P1为转动中心而向箭头A方向摇动,伴随着该摇动,辊6C的周面从位于上游侧的辊小组6A的墨流动路径的最下端的辊6A1的周面分离。另外,辊6C的周面从位于下游侧的辊小组6B的墨流动路径的最上端的辊6B1的周面分离。由此,墨辊组6被分割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
若从该状态使辊组分割/连结用气缸116进行退缩动作,则摇动臂14以支点P1为转动中心而向箭头B方向摇动,伴随着该摇动,辊6C的周面与位于上游侧的辊小组6A的墨流动路径的最下端的辊6A1的周面对接。另外,辊6C的周面与位于下游侧的辊小组6B的墨流动路径的最上端的辊6B1的周面对接(参考图2)。由此,上游侧的辊小组6A与下游侧的辊小组6B连结,恢复成1个墨辊组6。
另外,对墨辊组6设置:与上游侧的辊小组6A的辊6A2的周面相接来刮取上游侧的辊小组6A内的墨的墨刮刀15;和回收利用该墨刮刀15刮取的墨的墨容器16。对墨刮刀15设置墨刮刀装脱用气缸122。在对墨进行刮取的情况下,使墨刮刀装脱用气缸122进行退缩动作来使墨刮刀15与辊6A2的周面对接(参考图4)。若使墨刮刀装脱用气缸122进行伸长动作,则墨刮刀15从辊6A2的周面分离。
在该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中,CPU101得到经由接口127-1~127-10给出的各种输入信息,且一边访问RAM102、存储器126一边遵循保存于ROM103的程序而动作。
原动电动机用旋转编码器111每隔印刷机的原动电动机109的规定旋转角就产生旋转脉冲,并输出给原动电动机驱动器110。印刷机的原点位置检测器113检测印刷机的每1旋转的原点位置,产生原点位置检测信号并输出给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
墨传出装置115针对传墨辊5设置。若开启墨传出装置115,则开始传墨辊5的传出动作,若关闭墨传出装置115,则停止传墨辊5的传出动作。
着水辊装脱用气缸118针对着水辊12设置。若使着水辊装脱用气缸118进行伸长动作,则着水辊12成为装上状态(与印刷版7(7’)相接的状态),若使着水辊装脱用气缸118进行退缩动作,则着水辊12成为脱开状态(从印刷版7(7’)分离的状态)。
着墨辊装脱用气缸120针对着墨辊6-1~6-4设置。若使着墨辊装脱用气缸120进行伸长动作,则着墨辊6-1~6-4成为装上状态(与印刷版7(7’)相接的状态),若使着墨辊装脱用气缸120进行退缩动作,则着墨辊6-1~6-4成为脱开状态(从印刷版7(7’)分离的状态)。
图5A-图5B示出存储器126的内容。在存储器126中设置存储器M1~M16。在存储器M1中存储橡皮布清洗装置(后述)的清洗次数X。在存储器M2中存储计数值N。在存储器M3中存储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与墨斗键4-1~4-n对应的范围的图样面积率。在存储器M4中存储各印刷组件的墨斗键的总数n。在存储器M5中存储预打墨时的印刷机的旋转速度Vpr。在存储器M6中存储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的计数值。在存储器M7中存储墨刮取时的印刷机的旋转次数N1。在存储器M8中存储图样面积率-墨斗键打开量变换表。
在存储器M9中存储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在存储器M10中存储橡皮布清洗装置的清洗次数/图样面积率-墨斗键打开量的补正值变换表。在存储器M11中存储橡皮布清洗后的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的补正值。在存储器M12中存储预打墨时的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在存储器M13中存储墨斗辊的旋转量。在存储器M14中存储预打墨时的印刷机的旋转次数N2。在存储器M15中存储印版滚筒/胶印滚筒预打墨时的印刷机的旋转次数N3。在存储器M16中存储印刷速度Vp。
另外,在图1中,200是驱动墨提供装置中的墨斗辊3的墨斗辊控制装置,300-1~300-n是控制墨提供装置中的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的墨斗键控制装置,400是橡皮布清洗装置。
橡皮布清洗装置400如图2所示那样针对胶印滚筒9设置,在使清洗布401在紧张状态下间歇地在放卷轴与卷取轴之间行进的同时,将该清洗布401推压至安装在胶印滚筒9上的橡皮布91,并且向该清洗布401喷洒清洗液,一边使胶印滚筒9旋转一边清洗橡皮布91。另外,在图2中,未图示放卷轴、卷取轴等。
另外,墨斗辊控制装置200、墨斗键控制装置300-1~300-n以及橡皮布清洗装置400按各颜色的墨提供装置的每一个来设置,在该实施例中,为了简化说明而将墨提供装置设为1个。即,以1个墨提供装置为代表来说明其动作。
〔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的概略动作〕
在进入到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的详细动作的说明前,为了易于理解,对其概略动作进行说明。
(1)停止进纸,并且停止使用印刷版7的印刷(结束前一个印刷作业)。若停止了印刷,则进行滚筒拔出而使胶印滚筒9从印版滚筒8以及压印滚筒10分离,并且使着墨辊6-1~6-4脱开,使着水辊12脱开,从印版滚筒8分离(参考图3)。在该情况下,如图6中作为阶段S1所示那样,在墨辊组6中留有与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墨膜厚分布Mc。即,留有前一个印刷作业的墨膜厚分布Mc。
(2)在印刷机停止状态下,将安装在印版滚筒8上的印刷版7更换成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并且使用清洗液清洗胶印滚筒9上的橡皮布91(图6:阶段S2)。
(3)将墨辊组6分割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移除时的分割)。由此,墨辊组6的墨膜厚分布Mc如图6中作为阶段S3所示那样,被划分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的墨膜厚分布Mc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的墨膜厚分布McB。
(4)使印刷机的旋转速度增速到预打墨时的旋转速度Vpr,使墨刮刀15附着于上游侧的辊小组6A内的辊6A2,在该状态下使印刷机进行一定旋转(墨刮取时的旋转次数N1),刮取上游侧的辊小组6A内的墨(参考图4)。即,将上游侧的辊小组6A内的墨移除。由此,如图6中作为阶段S4所示那样,上游侧的辊小组6A的墨膜厚分布McA大致成为零。这时,下游侧的辊小组6B的墨膜厚分布通过墨刮取时的旋转次数N1而被平均,成为平坦的墨膜厚分布McB’。
(5)求取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将该求取到的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设为以考虑了留在橡皮布91上的清洗液的影响的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补正值进行补正而被补正了的打开量。具体地,将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向更加打开的方向补正,将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设定成该补正后的打开量。另外,将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连结而恢复成1个墨辊组6(图6:阶段S5)。
然后,在印刷机的旋转速度被设为预打墨时的旋转速度Vpr的状态下,进行预打墨时的旋转次数N2的传墨辊5的传出动作,在墨辊组6中作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Md(图6:阶段S6)。由于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被设为补正后的打开量,即,向打开的方向进行了补正,因此这时的墨膜厚分布Md相比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墨膜厚分布更稍厚一些。
(6)停止传墨辊5的传出动作,将墨辊组6再次分割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印刷开始时的分割)。由此,墨辊组6的墨膜厚分布Md如图6中作为阶段S7所示那样,被划分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的墨膜厚分布Md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的墨膜厚分布MdB。
(7)将着墨辊6-1~6-4以及着水辊12装上,并且仅将印版滚筒8和胶印滚筒9设为装上状态。即,将着墨辊6-1~6-4以及着水辊12设为与印刷版7’的版面相接的状态,并且将胶印滚筒9仅相对于印版滚筒8装上(传出动作保持停止不变)。由此,下游侧的辊小组6B、着水辊12、印版滚筒8和胶印滚筒9被设为装上状态(图6:阶段S8)。
(8)在该状态下,使印刷机旋转印版滚筒/胶印滚筒预打墨时的旋转次数N3,将下游侧的辊小组6B内的墨提供给安装在印版滚筒8上的印刷版7’以及胶印滚筒9(图6:阶段S9)。在该情况下,仅下游侧的辊小组6B内的比较薄的墨膜厚分布MdB的墨被提供给印刷版7’以及胶印滚筒9,防止了印刷版7’以及胶印滚筒9中的墨膜厚分布过于变厚。
即,如图7所示那样,考虑在与图6的阶段S6对应的图7的阶段S6之后,不分割墨辊组6,而将着墨辊6-1~6-4、着水辊12、印版滚筒8和胶印滚筒9设为装上状态(图7:阶段S7),使印刷机旋转规定次数,也对印版滚筒8以及胶印滚筒9提供墨,但在该情况下,由于墨提供装置内的全部墨在墨辊组6、印版滚筒8以及胶印滚筒9内被平均,因此会对印版滚筒8以及胶印滚筒9大量提供过多的墨,印版滚筒8以及胶印滚筒9中的墨膜厚分布会过于变厚(图7:阶段S8)。
与此相对,通过在图6的阶段S6之后将墨辊组6分割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图6:阶段S7),从而仅将下游侧的辊小组6B内的比较薄的墨膜厚分布MdB的墨提供给印刷版7’以及胶印滚筒9(图6:阶段S9),防止了印刷版7’以及胶印滚筒9中的墨膜厚分布过于变厚。
(9)之后,将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再次连结而恢复成1个墨辊组6(图6:阶段S10),进行传墨辊5的传出动作,将胶印滚筒9也相对于压印滚筒10设为装上状态,即,设为使印版滚筒8、胶印滚筒9以及压印滚筒10间接触的滚筒装入状态(参考图2),使用安装在印版滚筒8上的印刷版7’开始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
在该情况下,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时的墨膜厚分布(最终的正式印刷时的墨膜厚分布)在印刷中作成。这时,由于下游侧的辊小组6B以及印版滚筒8及胶印滚筒9内的墨膜厚分布MdB’变薄,因此墨从上游侧快速流到下游侧,在墨辊组6以及印版滚筒8及胶印滚筒9中迅速形成正式印刷中的墨膜厚分布Me(图6:阶段S11)。
在图7所示的方法中,由于印版滚筒8以及胶印滚筒9中的墨膜厚分布过于变厚(图7:阶段S8),因此直至形成正式印刷中的墨膜厚分布Me(图7:阶段S9)为止非常花费时间,会产生大量的废纸。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防止了对印版滚筒8以及胶印滚筒9形成的墨膜厚分布过于变厚,因此墨从上游侧快速流到下游侧,在墨辊组6以及印版滚筒8及胶印滚筒9中迅速形成正式印刷中的墨膜厚分布,能在更换为印刷版7’的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开始后,在短时间内得到正常的印刷物。
另外,由于上游侧的辊小组6A以及下游侧的辊小组6B的墨膜厚分布被补正而相比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墨膜厚分布更稍厚一些,因此在图6的阶段S9、S10中,对印刷版7’以及胶印滚筒9提供稍多一些的墨。由此,防止了留在橡皮布上的清洗液的影响所导致的淡的印刷物的产生,能消除印刷材料的浪费。
另外,在使用图6说明的概略动作中,在将墨辊组6分割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后(图6:阶段S7),将下游侧的辊小组6B相对于印版滚筒8设为了装上状态(图6:阶段S8),但也可以如图8所示那样,在将墨辊组6分割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前,将下游侧的辊小组6B相对于印版滚筒8设为装上状态(图8:阶段S7),之后将墨辊组6分割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图8:阶段S8)。
〔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的详细动作〕
在对印刷作业进行切换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将印刷停止开关107接通。于是,CPU101确认到印刷停止开关107被接通(图9A:步骤S101“是”),对进纸装置124输出进纸停止指令,使向印刷机的进纸停止(步骤S102),并将滚筒拔出指令、着墨辊的脱开指令、着水辊的脱开指令输出给印刷组件125(步骤S103、S104、S105)。
即,通过滚筒拔出指令,使胶印滚筒9从印版滚筒8以及压印滚筒10脱开。另外,通过着墨辊的脱开指令,使着墨辊6-1~6-4脱开,作为从印刷版7分离的状态。另外,通过着水辊的脱开指令,使着水辊12脱开,作为从印刷版7分离的状态。另外,CPU101对原动电动机驱动器110输出停止信号(步骤S106),使原动电动机109停止。由此,印刷机停止(图6:阶段S1)。
〔橡皮布的清洗〕
CPU101将存储器M1中的橡皮布清洗装置的清洗次数X设为0(图9B:步骤S107),等待来自操作人员的橡皮布清洗开始开关128的接通(步骤S108)。若橡皮布清洗开始开关128被接通(步骤S108“是”),则CPU101直到橡皮布清洗结束开关129被接通为止(步骤S110“是”),都对橡皮布清洗装置400输出清洗开始指令(步骤S109)。
然后,若橡皮布清洗结束开关129被接通(步骤S110“是”),则对橡皮布清洗装置400输出清洗停止指令(步骤S111),确认到从橡皮布清洗装置400送来的橡皮布清洗停止指令接收完成信号(步骤S112“是”),而停止向橡皮布清洗装置400输出清洗停止指令(图9C:步骤S113)。
然后,对橡皮布清洗装置400发送清洗次数的发送指令(步骤S114),接收从橡皮布清洗装置400送来的橡皮布清洗装置的清洗次数(步骤S115),将该接收到的橡皮布清洗装置的清洗次数作为X写入到存储器M1中(步骤S116)。在此,所谓橡皮布清洗装置的清洗次数,是指在从CPU101向橡皮布清洗装置400输出清洗开始指令的期间,橡皮布清洗装置400喷射清洗液进行橡皮布91的清洗的次数。关于橡皮布清洗装置400的动作,在后面叙述。
〔版更换〕
另一方面,操作人员在印刷机停止且着墨辊6-1~6-4以及着水辊12被设为脱开的状态下(图6:阶段S1),将安装在印版滚筒8上的印刷版7更换成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步骤S117)。
〔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面积率的输入〕
接下来,CPU101将从输入装置104输入的印刷版7’的与墨斗键4-1~4-n对应的范围的图样面积率保存到存储器M3中。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在刷版7’的与墨斗键4-1~4-n对应的范围的图样面积率的测定中使用本申请的申请人给出的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6所示那样的“图样面积率测定装置”,将使用该“图样面积率测定装置”测定出的图样面积率写入到可移动型的存储器中,通过将该写入了图样面积率的可移动型的存储器设置于输入装置104,来进行印刷版7’的与墨斗键4-1~4-n对应的范围的图样面积率的输入。另外,也可以将CPU101和“图样面积率测定装置”以联机方式连结,从“图样面积率测定装置”直接获取印刷版7’的与墨斗键4-1~4-n对应的范围的图样面积率。
若将可移动型的存储器设置于输入装置104,即,若输入了与墨斗键4-1~4-n对应的范围的印刷版7’的图样面积率(步骤S118“是”),则CPU101将存储器M2中的计数值N设为1(图9D:步骤S119),从存储器M2中读出计数值N(步骤S120),将与第N个墨斗键对应的范围的印刷版7’的图样面积率从可移动型的存储器读出,存储到存储器M3的第N个墨斗键用的地址位置(步骤S121)。
然后,在存储器M2中的计数值N上加1(步骤S122),从存储器M4中读出墨斗键的总数n(步骤S123),直到计数值N超过墨斗键的总数n为止(步骤S124“是”),都重复步骤S120~S124的处理动作。由此,将印刷版7’的与墨斗键4-1~4-n对应的范围的图样面积率从可移动型的存储器中读出,作为下一个印刷作业的与墨斗键4-1~4-n对应的范围的图样面积率而保存到存储器M3中。
〔墨辊组的分割〕
若将印刷作业切换开始开关108接通(图9E:步骤S125“是”),则CPU101对墨传出装置115输出动作停止信号(步骤S126),停止传墨辊5的传出动作。然后,对辊组分割/连结用气缸用阀117输出分割信号(步骤S127),将墨辊组6分割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参考图3)。
由此,墨辊组6的墨膜厚分布Mc如图6中作为阶段S3所示那样,被划分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的墨膜厚分布Mc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的墨膜厚分布McB。
〔上游侧的辊小组中的墨的刮取〕
接下来,CPU101从存储器M5中读出预打墨时的旋转速度Vpr(步骤S128),经由D/A变换器112对原动电动机驱动器110输出预打墨时的旋转速度Vpr(步骤S129)。由此,印刷机开始旋转,其速度上升到预打墨时的旋转速度Vpr。
然后,CPU101对墨刮刀装脱用气缸用阀123输出装上信号(步骤S130)。由此,如图4所示那样,墨刮刀装脱用气缸122进行退缩动作,墨刮刀15与辊6A2的周面对接,开始上游侧的辊小组6A中的墨的刮取(墨的去除)。
CPU101直到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达到存储器M7中的墨刮取时的旋转次数N1为止,都继续该上游侧的辊小组6A中的墨的去除。即,CPU101在对墨刮刀装脱用气缸用阀123输出装上信号后(步骤S130),对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输出复位信号以及使能信号(图9F:步骤S131),停止对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输出复位信号(步骤S132),开始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的从零起的计数动作。然后,从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读入计数值并存储到存储器M6中(步骤S133),读出存储器M7中的墨刮取时的旋转次数N1(步骤S134),直到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的计数值达到墨刮取时的旋转次数N1为止(步骤S135“是”),都重复步骤S133~S135的处理动作。
然后,在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的计数值达到墨刮取时的旋转次数N1的时间点(步骤S135“是”),对墨刮刀装脱用气缸用阀123输出脱开信号(步骤S136),完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中的墨的去除。
由此,如图6中作为阶段S4所示那样,上游侧的辊小组6A的墨膜厚分布McA大致成为零。这时,下游侧的辊小组6B的墨膜厚分布通过墨刮取时的旋转次数N1而被平均,成为平坦的墨膜厚分布McB’。
〔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运算以及补正、向补正后的打开量(预打墨时的打开量)的设定〕
接下来,CPU101将存储器M2中的计数值N设为1(图9G:步骤S137),从存储器M2中读出计数值N(步骤S138),从存储器M3的第N个墨斗键用的地址位置读出下一个印刷作业的与第N个墨斗键对应的范围的图样面积率(步骤S139)。
然后,读出存储器M8中的图样面积率-墨斗键打开量变换表(步骤S140),使用该图样面积率-墨斗键打开量变换表,根据下一个印刷作业的与第N个墨斗键对应的范围的图样面积率来求取下一个印刷作业的第N个墨斗键的打开量(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第N个墨斗键的打开量),将该求取到的下一个印刷作业的第N个墨斗键的打开量存储到存储器M9的第N个墨斗键用的地址位置(步骤S141)。
然后,读出存储器M1中的橡皮布清洗装置的清洗次数X(步骤S142),从存储器M3的第N个地址位置读出下一个印刷作业的与第N个墨斗键对应的范围的图样面积率(步骤S143),读出存储器M10中的橡皮布清洗装置的清洗次数/图样面积率-墨斗键打开量的补正值变换表(步骤S144),使用该橡皮布清洗装置的清洗次数/图样面积率-墨斗键打开量的补正值变换表,根据橡皮布清洗装置的清洗次数X以及下一个印刷作业的与第N个墨斗键对应的范围的图样面积率来求取橡皮布清洗后的第N个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补正值,存储到存储器M11的第N个地址位置(图9H:步骤S145)。
接下来,CPU101从存储器M9的第N个地址位置读出下一个印刷作业的第N个墨斗键的打开量(步骤S146),在下一个印刷作业的第N个墨斗键的打开量上相加橡皮布清洗后的第N个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补正值,作为预打墨时的第N个墨斗键的打开量,存储到存储器M12的第N个地址位置(步骤S147),并且发送给第N个墨斗键控制装置300(步骤S148)。然后,在存储器M2中的计数值N上加1(步骤S149),从存储器M4中读出墨斗键的总数n(步骤S150),直到计数值N超过墨斗键的总数n(步骤S151“是”)为止,都重复步骤S138~S151的处理动作。
由此,求取与墨斗键4-1~4-n所对应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以橡皮布清洗后的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补正值来补正该打开量,作为补正后的打开量存储到存储器M12中,并且发送给墨斗键控制装置300-1~300-n。
〔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设定完成的确认〕
接下来,CPU101将存储器M2中的计数值N设为1(图9I:步骤S152),从存储器M2中读出计数值N(步骤S153),确认有无来自第N个墨斗键控制装置300的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设定完成信号(步骤S154)。
在此,若未从第N个墨斗键控制装置300发送来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设定完成信号(步骤S154“否”),则返回到步骤S152,将存储器M2中的计数值N设为1,重复步骤S153、S154。
若从第N个墨斗键控制装置300发送来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设定完成信号(步骤S154“是”),则在存储器M2中的计数值N上加1(步骤S155),从存储器M4中读出墨斗键的总数n(步骤S156),对计数值N和墨斗键的总数n进行比较(步骤S157)。
CPU101直到计数值N与墨斗键的总数n一致为止,都重复步骤S153~S157的处理动作。然后,若计数值N超过墨斗键的总数n(步骤S157“是”),即,若确认到从全部墨斗键控制装置300发送来设定完成信号,则CPU101判断为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设定完成,对全部墨斗键控制装置300(300-1~300-n)发送全部墨斗键的打开量设定完成信号(图9J:步骤S158)。
〔墨辊组的连结〕
接下来,CPU101对辊组分割/连结用气缸用阀117输出连结信号(步骤S159),将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连结,恢复成1个墨辊组6(图6:阶段S5)。
〔墨装置内预打墨(墨膜厚分布的形成)〕
接下来,CPU101读出保存在存储器M13中的墨斗辊的旋转量(步骤S160),将该读出的墨斗辊的旋转量发送给墨斗辊控制装置200(步骤S161)。然后,接受来自墨斗辊控制装置200的墨斗辊的旋转量接收完成信号(步骤S162“是”),对墨传出装置115输出动作信号(步骤S163),开始传墨辊5的传出动作。CPU101直到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达到存储器M14中的预打墨时的旋转次数N2为止都继续该传墨辊5的传出动作(图9K:步骤S164~S168)。
即,对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输出复位信号以及使能信号(步骤S164),停止向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输出复位信号(步骤S165),开始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的从零起的计数动作。然后,从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读入计数值并存储到存储器M6中(步骤S166),读出存储器M14中的预打墨时的旋转次数N2(步骤S167),直到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的计数值达到预打墨时的旋转次数N2为止(步骤S168“是”),都重复步骤S166~S168的处理动作。
若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的计数值达到预打墨时的旋转次数N2(步骤S168“是”),则CPU101对墨传出装置115输出动作停止信号,停止传墨辊5的传出动作(步骤S169)。
由此,在墨辊组6中形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Md(图6:阶段S6)。
〔向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设定〕
接下来,CPU101将存储器M2中的计数值N设为1(图9L:步骤S170),从存储器M2中读出计数值N(步骤S171),从存储器M9的第N个墨斗键用的地址位置读出下一个印刷作业的第N个墨斗键的打开量(步骤S172),发送给第N个墨斗键控制装置300(步骤S173)。然后,在存储器M2中的计数值N上加1(步骤S174),从存储器M4中读出墨斗键的总数n(步骤S175),直到计数值N超过墨斗键的总数n为止(步骤S176“是”),都重复步骤S171~S176的处理动作。
由此,与墨斗键4-1~4-n所对应的范围的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被发送给墨斗键控制装置300-1~300-n。
〔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设定完成的确认〕
接下来,CPU101将存储器M2中的计数值N设为1(图9M:步骤S177),从存储器M2中读出计数值N(步骤S178),确认有无来自第N个墨斗键控制装置300的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设定完成信号(步骤S179)。
在此,若未从第N个墨斗键控制装置300发送来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设定完成信号(步骤S179“否”),则返回到步骤S177,将存储器M2中的计数值N设为1,重复步骤S178、S179。
若从第N个墨斗键控制装置300发送来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设定完成信号(步骤S179“是”),则在存储器M2中的计数值N上加1(步骤S180),从存储器M4中读出墨斗键的总数n(步骤S181),对计数值N和墨斗键的总数n进行比较(步骤S182)。
CPU101直到计数值N与墨斗键的总数n一致为止,都重复步骤S178~S182的处理动作。然后,若计数值N超过墨斗键的总数n(步骤S182“是”),即,若确认到从全部墨斗键控制装置300发送来设定完成信号,则CPU101判断为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设定完成,对全部墨斗键控制装置300(300-1~300-n)发送全部墨斗键的打开量设定完成信号(步骤S183)。
〔墨辊组的分割(辊组再分割)〕
然后,CPU101对辊组分割/连结用气缸用阀117输出分割信号(图9N:步骤S184),将墨辊组6再次分割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参考图3)。
由此,墨辊组6的墨膜厚分布Md如图6中作为阶段S7所示那样,被划分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的墨膜厚分布Md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的墨膜厚分布MdB。
〔将下游侧的辊小组和印版滚筒以及胶印滚筒设为装上状态〕
接下来,CPU101将着水辊的装上指令、着墨辊的装上指令、印版滚筒和胶印滚筒的装上指令输出给印刷组件125(步骤S185、S186、S187)。即,通过着水辊的装上指令,将着水辊12装上,设为与印刷版7’相接的状态。另外,通过着墨辊的装上指令,将着墨辊6-1~6-4装上,设为与印刷版7’相接的状态。另外,通过印版滚筒和胶印滚筒的装上指令,仅将印版滚筒8和胶印滚筒9设为装上状态。即,将胶印滚筒9仅相对于印版滚筒8装上。由此,下游侧的辊小组6B和印版滚筒8以及胶印滚筒9被设为装上状态(图6:阶段S8)。
〔印版滚筒/胶印滚筒预打墨(向印版滚筒/胶印滚筒提供墨)〕
然后,在该状态下,CPU101直到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达到存储器M15中的印版滚筒/胶印滚筒预打墨时的旋转次数N3为止,都使印刷机旋转(步骤S188(图9N)~S192(图9O))。
即,对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输出复位信号以及使能信号(图9N:步骤S188),停止向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输出复位信号(步骤S189),开始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的从零起的计数动作。然后,从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读入计数值并存储到存储器M6中(步骤S190),读出存储器M15中的印版滚筒/胶印滚筒预打墨时的旋转次数N3(步骤S191),直到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的计数值达到印版滚筒/胶印滚筒预打墨时的旋转次数N3为止(图9O:步骤S192“是”),都重复步骤S190~S192的处理动作。
由此,将下游侧的辊小组6B中的墨提供给安装在印版滚筒8上的印刷版7’以及胶印滚筒9(图6:阶段S9)。在该情况下,仅将下游侧的辊小组6B中的比较薄的墨膜厚分布MdB的墨提供给印刷版7’以及胶印滚筒9,防止了印刷版7’以及胶印滚筒9中的墨膜厚分布过于变厚。
〔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印刷开始)〕
〔墨辊组的连结〕
若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114的计数值达到印版滚筒/胶印滚筒预打墨时的旋转次数N3(步骤S192“是”),则CPU101对墨传出装置115输出动作信号(步骤S193),开始传墨辊5的传出动作。
然后,CPU101对辊组分割/连结用气缸用阀117输出连结信号(步骤S194),将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再次连结(参考图2),恢复成1个墨辊组6(图6:阶段S10)。
〔进纸和滚筒装入〕
然后,CPU101从存储器M16中读出印刷速度Vp(步骤S195),经由D/A变换器112对原动电动机驱动器110输出印刷速度Vp的旋转指令(步骤S196),将印刷机的速度设为印刷速度Vp。另外,对进纸装置124输出进纸指令(步骤S197),开始向印刷机进纸。另外,将滚筒装入指令(压印滚筒和胶印滚筒的装上指令)输出给印刷组件125(步骤S198),将胶印滚筒9也相对于压印滚筒10设为装上状态。即,设为使印版滚筒8、胶印滚筒9以及压印滚筒10间接触的滚筒装入状态(参考图2)。由此,开始使用印刷版7’的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
在该情况下,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时的墨膜厚分布(最终的正式印刷时的墨膜厚分布)在印刷中作成。这时,由于下游侧的辊小组6B以及印版滚筒8及胶印滚筒9中的墨膜厚分布MdB’变薄,因此墨从上游侧快速流向下游侧,在墨辊组6以及印版滚筒8及胶印滚筒9中迅速形成正式印刷中的墨膜厚分布Me(图6:阶段S11)。
〔墨斗辊控制装置〕
图10示出墨斗辊控制装置200的内部构成的概况。墨斗辊控制装置200具备CPU201、RAM202、ROM203、墨斗辊驱动用电动机204、墨斗辊驱动用电动机驱动器205、墨斗辊驱动用电动机用旋转编码器206、输入输出接口(I/O,I/F)207、208、存储器209、210,并经由接口207与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连接。在存储器209中存储接收到的墨斗辊的旋转量。在存储器210中存储设为目标的墨斗辊的旋转量。
若从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送来墨斗辊的旋转量(图11:步骤S201“是”),则CPU201将该接收到的旋转量存储到存储器209中(步骤S202)。另外,对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发送墨斗辊的旋转量接收完成信号(步骤S203)。另外,将接收到的墨斗辊的旋转量作为设为目标的墨斗辊的旋转量(目标旋转量)而存储到存储器210中(步骤S204)。然后,从存储器210中读出目标旋转量(步骤S205),根据该目标旋转量来计算设为目标的墨斗辊驱动用电动机204的旋转速度(步骤S206),送往墨斗辊驱动用电动机驱动器205,将墨斗辊的旋转量校准成目标旋转量(步骤S207)。
〔墨斗键控制装置〕
图12示出墨斗键控制装置300(300-1~300-n)的内部构成的概况。墨斗键控制装置300具备CPU301、RAM302、ROM303、墨斗键驱动用电动机304、墨斗键驱动用电动机驱动器305、墨斗键驱动用电动机用旋转编码器306、计数器307、输入输出接口(I/O,I/F)308、309、存储器310~313,并经由接口308与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连接。在存储器310中存储接收到的墨斗键的打开量。在存储器311中存储设为目标的墨斗键的打开量。在存储器312中存储计数器307的计数值。在存储器313中存储当前的墨斗键的打开量。
若从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送来墨斗键的打开量(图13A:步骤S301“是”),则CPU301将该接收到的打开量存储到存储器310中(步骤S302),并将接收到的墨斗键的打开量作为设为目标的打开量而存储到存储器311中(步骤S303)。
然后,从计数器307读取计数值并存储到存储器312中(步骤S304),根据该读取的计数器307的计数值来求取当前的墨斗键的打开量,并存储到存储器313中(步骤S305),从存储器311读出设为目标的墨斗键的打开量(步骤S306),若当前的墨斗键的打开量与设为目标的打开量相同(步骤S307“是”),则立刻前进到步骤S316(图13B),向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输出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设定完成信号。
在当前的墨斗键的打开量与设为目标的打开量不相同的情况下(步骤S307“否”),在直到当前的墨斗键的打开量成为与设为目标的打开量相同为止都对墨斗键驱动用电动机304进行驱动后(步骤S308~S315(图13B)),向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输出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设定完成信号(步骤S316)。
即,在当前的墨斗键的打开量小于设为目标的打开量的情况下(步骤S308“是”),对墨斗键驱动用电动机驱动器305发送正转指令(步骤S309),从计数器307读出计数值(步骤S311),根据该计数值来计算当前的墨斗键的打开量(步骤S312),从存储器311中读出设为目标的墨斗键的打开量(步骤S313),直到当前的墨斗键的打开量与设为目标的墨斗键的打开量一致为止(步骤S314“是”),都重复步骤S311~S314的处理动作。
另外,在当前的墨斗键的打开量大于设为目标的打开量的情况下(步骤S308“否”),对墨斗键驱动用电动机驱动器305发送反转指令(步骤S310),从计数器307读出计数值(步骤S311),根据该计数值来计算当前的墨斗键的打开量(步骤S312),从存储器311中读出设为目标的墨斗键的打开量(步骤S313),直到当前的墨斗键的打开量与设为目标的墨斗键的打开量一致为止(步骤S314“是”),都重复步骤S311~S314的处理动作。
然后,若在步骤S314中当前的墨斗键的打开量与设为目标的墨斗键的打开量一致(步骤S314“是”),则对墨斗键驱动用电动机驱动器305输出停止指令(步骤S315),对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输出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设定完成信号(步骤S316)。
若向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输出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设定完成信号(步骤S316),则CPU301在接收到来自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的全部墨斗键的打开量设定完成信号的时间点(步骤S317“是”),停止对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输出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设定完成信号(步骤S318)。
图14示出橡皮布清洗装置400的内部构成的概况。橡皮布清洗装置400具备CPU401、RAM402、ROM403、印刷机的原点位置检测器404、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405、清洗液喷射装置406、清洗液喷射喷嘴用阀407、计时器408、清洗布进给用气缸409、清洗布进给用气缸用阀410、刀装脱用气缸411、刀装脱用气缸用阀412、存储器413~415、输入输出接口(I/O,I/F)416-1~416-5,并经由接口416-1与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连接。在存储器413中存储橡皮布清洗装置的清洗次数。在存储器414中存储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405的计数值。在存储器415中存储每清洗次数的印刷机的旋转次数。
若从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送来清洗开始指令(图15A:步骤S401“是”),则CPU401将存储器413的清洗次数设为1(步骤S402),对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405输出复位信号以及使能信号(步骤S403),停止对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405输出复位信号(步骤S404),开始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405的从零起的计数动作。
然后,对清洗液喷射喷嘴用阀407输出喷射指令(步骤S405),对清洗布进给用气缸用阀410输出进布指令(步骤S406),对清洗布进给用气缸用阀410输出返回指令(步骤S407),对刀装脱用气缸阀412输出装上指令(图15B:步骤S408),将喷洒了清洗液的清洗布401一边送出一边推压至胶印滚筒9上的橡皮布91。
然后,从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405读入计数值并存储到存储器414中(步骤S409),读出存储器415中的每清洗次数的印刷机的旋转数(步骤S410),若印刷机的旋转次数计数用计数器405的计数值成为与每清洗次数的印刷机的旋转数相等(步骤S411“是”),则对刀装脱用气缸阀412输出脱开指令(步骤S412)。CPU101一边确认有无来自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的清洗停止指令(图15C:步骤S413),一边重复步骤S403~S413的处理动作。在该步骤S403~S413的处理动作的重复中,每重复1次该处理动作,CPU101就在存储器413中的橡皮布清洗装置的清洗次数上加1(步骤S414)。
在该步骤S403~S413的处理动作的重复中,若从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送来清洗停止指令(步骤S413“是”),则CPU101对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发送清洗停止指令接收完成信号(步骤S415),接收从接受到该清洗停止指令接收完成信号的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送来的清洗次数发送指令(步骤S416“是”),读出存储器413中的橡皮布清洗装置的清洗次数(步骤S417),将该读出的橡皮布清洗装置的清洗次数发送给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步骤S418)。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例中,作为CPU101的处理动作而执行如下步骤:在印刷作业结束后,清洗安装在胶印滚筒9上的橡皮布91的步骤(步骤S108~S113);计算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的步骤(步骤S139~S141);以考虑了因橡皮布91的清洗而产生的影响的补正值来补正所计算出的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的步骤(步骤S142~S147);在将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设定成补正后的打开量的状态下,进行规定次数的传墨辊5的传出动作,来在墨辊组6中形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的步骤(步骤S160~S169)(参考图6所示的阶段S2~S6)。由此,将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设为以考虑了因橡皮布91的清洗而产生的影响的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补正值进行了补正的打开量,在墨辊组6中形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通过该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稍多一些地提供墨,防止了留在橡皮布91上的清洗液的影响所导致的淡的印刷物的产生。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考虑了因橡皮布91的清洗而产生的影响的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的补正值设为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值以及与橡皮布清洗装置400的动作次数相应的值(步骤S142~S145)。然后,将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设定成以考虑了因橡皮布91的清洗而产生的影响的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补正值进行了补正的打开量,在墨辊组6中形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后(步骤S160~S169),将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设定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打开量(步骤S170~S176)。另外,考虑了因橡皮布91的清洗而产生的影响的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的补正值也可以仅设为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值,还可以仅设为与橡皮布清洗装置400的动作次数相应的值。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将墨辊组6分割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利用墨刮刀15来刮取去除被分割出的辊小组6A、6B当中的上游侧的辊小组6A内的墨(移除、步骤S130~S136)。在该情况下,由于传墨辊5的传出动作停止,因此上游侧的辊小组6A内的墨不能返回墨斗。另外,由于上游侧的辊小组6从下游侧的辊小组6B分离,因此不能通过白纸印刷来去除。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是进行返回墨斗、白纸印刷,而是利用墨刮刀15进行刮取来去除上游侧的辊小组6A内的墨。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墨膜厚的控制方法(印刷耗墨+预打墨2)中,由于在墨辊组6上留下墨膜厚分布Ma时进行白纸印刷,因此存在纸被浪费这样的问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墨膜厚的控制方法(返回墨斗+预打墨1)中,由于使墨辊组6上的全部墨返回到墨斗1,从零起形成修正过的墨膜厚分布(Ma+Mb),因此存在非常花费时间这样的问题。另外,在该方法中,由于使乳化的墨(与润湿水融合的墨)返回墨斗1,因此还存在发生印刷障碍、印刷材料被浪费这样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印刷作业结束后将墨辊组6分割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利用墨刮刀15来刮取去除该分割出的辊小组6A、6B当中的辊小组6A内的墨,因此在印刷作业的切换时,不进行白纸印刷,也不进行返回墨斗,就能在短时间内补正形成在墨辊组6中的墨膜厚分布。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虽然将墨辊组6分割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这2个部分,但其数目并不限于2个,如果是2个以上,则其数目是几个都可以。即,虽然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对墨辊组6进行2分割而分割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若将辊6C也包括在内,则严格说是3分割),但也可以进行3分割、4分割等,进一步分割成更多的辊小组。
另外,在将墨辊组6分割成2个以上的辊小组的情况下,只要将分割出的辊小组当中的至少最下游侧的辊小组和安装了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中使用的印刷版7’的印版滚筒8以及胶印滚筒9设为装上状态即可。另外,在将墨辊组6分割成2个以上的辊小组的情况下,虽然将分割出的多个辊小组当中的一部分辊小组内的墨去除,但是只要是一部分辊小组,则其数目也可以是多个。另外,刮取墨的构件(墨刮取构件)也并不限于刀,也可以将刮板等作为墨刮取构件,来刮取去除被分割出的多个辊小组当中的一部分辊小组内的墨。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将辊小组6A内的墨去除后,在将分割出的辊小组6A和6B连结而恢复成1个墨辊组6的状态下(步骤S159),以将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设定成补正后的打开量的状态(步骤S142~S147),进行规定次数的传墨辊5的传出动作,在恢复成1个的墨辊组6中形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步骤S160~S169)。
然后,将该形成了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的墨辊组6分割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步骤S184),将辊小组6A和6B当中的最下游侧的辊小组6B和安装了下一个印刷作业中使用的印刷版7’的印版滚筒8设为装上状态,并且将印版滚筒8和胶印滚筒9设为装上状态(步骤S185~S187),使被设为装上状态的印版滚筒8、辊小组6B以及胶印滚筒9旋转规定旋转数,来将该辊小组6B内的墨提供给安装在印版滚筒8上的印刷版7’以及胶印滚筒9(步骤S188~S192)。在该情况下,仅下游侧的辊小组6B内的比较薄的墨膜厚分布的墨被提供给印刷版7’以及胶印滚筒9,防止了印版滚筒8以及胶印滚筒9中的墨膜厚分布过于变厚。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墨膜厚的控制方法(印刷耗墨+预打墨2)、专利文献2所示的墨膜厚的控制方法(返回墨斗+预打墨1)中,由于在将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墨膜厚分布重叠在形成于墨辊组的在印刷中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墨膜厚分布上后,将着墨辊装上,对更换后的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以及清洗过的胶印滚筒提供墨辊组内的墨,开始印刷,因此从印版滚筒以及胶印滚筒中完全没有墨的状态起开始下一个作业的印刷,直到在印版滚筒、胶印滚筒以及墨辊组中在印刷中形成最终的正式印刷时的墨膜厚分布为止,都不能印刷正常的印刷物,会产生大量的废纸,印刷材料会被浪费,存在这样的问题。
另外,考虑了以下方法:在将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墨膜厚分布重叠在形成于墨辊组的在印刷中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墨膜厚分布上后,在开始下一个作业的印刷前,设为使着墨辊、着水辊、印版滚筒和胶印滚筒相接触的状态来使印刷机旋转规定次数,也对印版滚筒以及胶印滚筒提供墨(例如参考专利文献4)。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墨提供装置内的全部墨在墨辊组、印版滚筒以及胶印滚筒内被平均,因此会对印版滚筒以及胶印滚筒大量提供过量的墨,印版滚筒以及胶印滚筒中的墨膜厚分布会过于变厚。为此,在该被大量提供的过量的墨被消耗之前,会产生大量的废纸,发生这样的问题。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仅将下游侧的辊小组6B内的比较薄的墨膜厚分布的墨提供给印刷版7’以及胶印滚筒9,因此不会发生上述那样的问题。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将辊小组6B内的墨向安装在印版滚筒8上的印刷版7’以及胶印滚筒9提供后,将分割出的辊小组6A和6B连结而恢复成1个墨辊组6(步骤S194),使用安装在印版滚筒8上的印刷版7’开始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步骤S195~S198)。由此,在提供下游侧的辊小组6B内的墨来对印版滚筒8以及胶印滚筒9形成墨膜厚分布后,在将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连结而恢复成1个辊组6状态下,开始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在该情况下,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时的墨膜厚分布(最终的正式印刷时的墨膜厚分布)在印刷中作成。这时,由于下游侧的辊小组6B以及印版滚筒8及胶印滚筒9内的墨膜厚分布变薄,因此墨从上游侧快速流到下游侧,在墨辊组6以及印版滚筒8及胶印滚筒9中迅速形成正式印刷中的墨膜厚分布。
图16示出作为图1所示的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100中的CPU101的处理动作而被实现的主要部分的功能框图。CPU10遵循保存在ROM103中的程序,一边访问RAM102、存储器126,一边将图16所示的各部分的功能实现为处理动作。
CPU101具备:橡皮布清洗处理部101A、墨斗键打开量运算部101B、墨斗键打开量补正部101C、补正墨膜厚分布形成处理部101D、墨斗键打开量设定部101E、第1墨辊组分割处理部101F、墨去除处理部101G、墨辊组连结处理部101H、第2墨辊组分割处理部101I、滚筒装上处理部101J、墨提供处理部101K、和印刷开始部101L。
橡皮布清洗处理部101A在印刷作业结束后使橡皮布清洗装置400工作,来清洗安装在胶印滚筒9上的橡皮布91(图6所示的阶段S2、步骤S108~S113)。
墨斗键打开量运算部101B计算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步骤S139~S141)。
墨斗键打开量补正部101C以考虑了因橡皮布的清洗而产生的影响的补正值来补正所计算出的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步骤S142~S147)。
补正墨膜厚分布形成处理部101D在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被设定成补正后的打开量的状态下,进行规定次数的传墨辊5的传出动作,在墨辊组6中形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图6所示的阶段S6、步骤S160~S169)。
墨斗键打开量设定部101E在形成了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后,将墨斗键4-1~4-n的打开量设定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7’的图样相应的打开量(步骤S170~S176)。
第1墨辊组分割处理部101F将墨辊组6分割成辊小组6A和6B(图6所示的阶段S3、步骤S127)。
墨去除处理部101G利用墨刮刀15来刮取去除被分割出的辊小组6A、6B当中的辊小组6A内的墨(图6所示的阶段S4、步骤S130~S136)。
墨辊组连结处理部101H在辊小组6A内的墨被去除后,将分割出的辊小组6A、6B连结而恢复成1个墨辊组6(图6所示的阶段S5、步骤S159)。
第2墨辊组分割处理部101I将形成了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的墨辊组6分割成辊小组6A和6B(图6所示的阶段S7、步骤S184)。
滚筒装上处理部101J在墨辊组6被分割后,将辊小组6A、6B当中的下游侧的辊小组6B和安装了下一个印刷作业中使用的印刷版7’的印版滚筒8设为装上状态,并且将印版滚筒8和用于将提供给安装在该印版滚筒8上的印刷版7’的墨转印到被印刷体上的胶印滚筒9设为装上状态(图6所示的阶段S8、步骤S185~S187)。
另外,在设为图8所示的墨膜厚分布的形成过程的情况下,滚筒装上处理部101J在墨辊组6被分割之前,将辊小组6B和安装了下一个印刷作业中使用的印刷版7’的印版滚筒8设为装上状态,并且将印版滚筒8和用于将提供给安装在该印版滚筒8上的印刷版7’的墨转印到被印刷体上的胶印滚筒9设为装上状态(图8所示的阶段S7)。
墨提供处理部101K在墨辊组6被分割的状态下,并且在辊小组6B和印版滚筒8被设为装上状态且印版滚筒8和胶印滚筒9被设为装上状态的状态下,使印版滚筒8、辊小组6B以及胶印滚筒9旋转规定旋转数,将该辊小组6B内的墨提供给安装在印版滚筒8上的印刷版7’以及胶印滚筒9(图6所示的阶段S9、步骤S188~S192)。
印刷开始部101L在墨被提供给安装在印版滚筒8上的印刷版7’以及胶印滚筒9后,将分割出的辊小组6A、6B连结而恢复成1个墨辊组6(图6所示的阶段S10、步骤S194),使用安装在印版滚筒8上的印刷版7’开始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图6所示的阶段S11、步骤S194~S198)。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使用摇动臂14来分割、连结墨辊组6,但对墨辊组6进行分割、连结的机构并不限于使用摇动臂的机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在墨辊组6中形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墨膜厚分布时,将墨辊组6分割成上游侧的辊小组6A和下游侧的辊小组6B,但也可以不必进行分割。即,也可以在没有进行分割、连结的机构的墨提供装置中应用本发明。
〔实施例的扩展〕
以上参考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对本发明的构成、详细情况进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理解的各种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作为通过传墨辊的传出动作经由墨辊组将提供给墨斗辊的墨向安装在印版滚筒上的印刷版进行提供的墨提供方法以及墨提供装置,能用在轮转印刷机等各种印刷机中。
符号说明
1墨斗
2墨
3墨斗辊
4(4-1~4-n)墨斗键
5传墨辊
6墨辊组
7、7’印刷版
8印版滚筒
9胶印滚筒
10压印滚筒
11印刷纸张(被印刷体)
101CPU
102RAM
103ROM
100印刷作业切换控制装置
200墨斗辊控制装置
300(300-1~300-n)墨斗键控制装置
400橡皮布清洗装置

Claims (15)

1.一种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
通过墨斗键的打开量的调整来调整从墨斗内提供给墨斗辊的墨的量,通过传墨辊的传出动作经由墨辊组将提供给该墨斗辊的墨向印刷版进行提供,在对安装在胶印滚筒上的橡皮布进行提供的印刷作业结束后,清洗安装在所述胶印滚筒上的橡皮布的步骤,其中,所述胶印滚筒用于将提供给该印刷版的墨转印到被印刷体上;
计算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所述墨斗键的打开量的步骤;
以考虑了因所述橡皮布的清洗而产生的影响的补正值来补正所述计算出的墨斗键的打开量的步骤;和
在所述墨斗键的打开量被设定成所述补正后的打开量的状态下,进行规定次数的所述传墨辊的传出动作,在所述墨辊组中形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补正值进行补正的步骤包括:
使用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值作为所述补正值来补正所述计算出的墨斗键的打开量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所述补正值进行补正的步骤包括:
使用与清洗所述橡皮布的橡皮布清洗装置的动作次数相应的值作为所述补正值来补正所述计算出的墨斗键的打开量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提供方法还具备:
在形成所述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后,将所述墨斗键的打开量设定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打开量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提供方法还具备:
将所述墨辊组分割成多个辊小组的步骤;和
利用墨刮取构件来刮取去除所述分割出的多个辊小组当中的一部分辊小组内的墨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提供方法还具备:
在去除所述一部分辊小组内的墨后,将所述分割出的多个辊小组连结而恢复成1个墨辊组的步骤,
形成所述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墨辊组恢复成1个墨辊组的状态下,以所述墨斗键的打开量被设定成所述补正后的打开量的状态,进行规定次数的所述传墨辊的传出动作,在所述恢复成1个的墨辊组中形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提供方法还具备:
将形成了所述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的墨辊组分割成多个辊小组的步骤;
在将所述墨辊组分割后或对所述墨辊组进行分割前,将所述多个辊小组当中的至少最下游侧的辊小组和安装了下一个印刷作业中使用的印刷版的所述印版滚筒设为装上状态,并且将所述印版滚筒和胶印滚筒设为装上状态的步骤,其中,该胶印滚筒用于将提供给安装在该印版滚筒上的印刷版的墨转印到被印刷体上;和
在所述墨辊组被分割的状态下,并且在所述多个辊小组当中的至少最下游侧的辊小组和所述印版滚筒被设为装上状态且所述印版滚筒和胶印滚筒被设为装上状态的状态下,使该被设为装上状态的印版滚筒、辊小组以及胶印滚筒旋转规定旋转数,将该辊小组内的墨提供给安装在印版滚筒上的印刷版以及胶印滚筒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墨提供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提供方法还具备:
在将墨提供给安装在所述印版滚筒上的印刷版以及所述胶印滚筒后,将所述分割出的多个辊小组连结而恢复成1个墨辊组,使用安装在所述印版滚筒上的印刷版开始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的步骤。
9.一种墨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墨斗键,其调整从墨斗内提供给墨斗辊的墨的量;
传墨辊,其将提供给所述墨斗辊的墨传出;
墨辊组,其将由所述传墨辊传出的墨向印刷版提供;
胶印滚筒,其安装有用于将提供给所述印刷版的墨转印到被印刷体上的橡皮布;
橡皮布清洗装置,其对安装在所述胶印滚筒上的橡皮布进行清洗;
橡皮布清洗处理部,其在印刷作业结束后,使所述橡皮布清洗装置工作,来清洗安装在所述胶印滚筒上的橡皮布;
墨斗键打开量运算部,其计算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所述墨斗键的打开量;
墨斗键打开量补正部,其以考虑了因所述橡皮布的清洗而产生的影响的补正值来补正所述计算出的墨斗键的打开量;和
补正墨膜厚分布形成处理部,其以所述墨斗键的打开量被设定成所述补正后的打开量的状态,使所述传墨辊的传出动作进行规定次数,在所述墨辊组中形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斗键打开量补正部使用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值作为所述补正值来补正所述计算出的墨斗键的打开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斗键打开量补正部使用与清洗所述橡皮布的橡皮布清洗装置的动作次数相应的值作为所述补正值来补正所述计算出的墨斗键的打开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提供装置还具备:
第1墨辊组分割处理部,其将所述墨辊组分割成多个辊小组;和
墨去除处理部,其利用墨刮取构件来刮取去除所述分割出的多个辊小组当中的一部分辊小组内的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提供装置还具备:
墨辊组连结处理部,其在所述一部分辊小组内的墨被去除后,将所述分割出的多个辊小组连结而恢复成1个墨辊组,
所述补正墨膜厚分布形成处理部在所述墨辊组恢复成1个墨辊组的状态下,以所述墨斗键的打开量被设定成所述补正后的打开量的状态,使所述传墨辊的传出动作进行规定次数,在所述恢复成1个的墨辊组中形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墨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提供装置还具备:
第2墨辊组分割处理部,其将形成了所述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的墨辊组分割成多个辊小组;
滚筒装上处理部,其在将所述墨辊组分割后或对所述墨辊组进行分割前,将所述多个辊小组当中的至少最下游侧的辊小组和安装了下一个印刷作业中使用的印刷版的所述印版滚筒设为装上状态,并且将所述印版滚筒和胶印滚筒设为装上状态,其中,该胶印滚筒用于将提供给安装在该印版滚筒上的印刷版的墨转印到被印刷体上;和
墨提供处理部,其在所述墨辊组被分割的状态下,并且在所述多个辊小组当中的至少最下游侧的辊小组和所述印版滚筒被设为装上状态且所述印版滚筒和胶印滚筒被设为装上状态的状态下,使该被设为装上状态的印版滚筒、辊小组以及胶印滚筒旋转规定旋转数,将该辊小组内的墨提供给安装在印版滚筒上的印刷版以及胶印滚筒。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墨提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墨提供装置还具备:
墨斗键打开量设定部,其在形成了所述补正后的墨膜厚分布后,将所述墨斗键的打开量设定成与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版的图样相应的打开量;和
印刷开始部,其在向安装在所述印版滚筒上的印刷版以及所述胶印滚筒提供墨后,将所述分割出的多个辊小组连结而恢复成1个墨辊组,使用安装在所述印版滚筒上的印刷版开始下一个印刷作业的印刷。
CN201480063700.3A 2013-11-22 2014-11-21 墨提供方法以及墨提供装置 Active CN1057646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42260A JP6240481B2 (ja) 2013-11-22 2013-11-22 インキ供給方法およびインキ供給装置
JP2013-242260 2013-11-22
PCT/JP2014/080881 WO2015076363A1 (ja) 2013-11-22 2014-11-21 インキ供給方法およびインキ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4694A true CN105764694A (zh) 2016-07-13
CN105764694B CN105764694B (zh) 2017-12-08

Family

ID=53179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3700.3A Active CN105764694B (zh) 2013-11-22 2014-11-21 墨提供方法以及墨提供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662874B2 (zh)
EP (1) EP3072691B1 (zh)
JP (1) JP6240481B2 (zh)
CN (1) CN105764694B (zh)
WO (1) WO201507636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8900A (zh) * 2013-11-22 2016-08-10 小森公司 墨提供方法以及墨提供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53937A (ja) * 2001-08-21 2003-02-2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印刷機の運転方法及びオフセット輪転印刷機並びに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575989A (zh) * 2003-07-16 2005-02-09 利优比株式会社 印刷机的油墨供应方法
DE102007011043A1 (de) * 2006-03-28 2007-10-04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zum Reinigen eines Anilox-Druckwerks
JP2011016263A (ja) * 2009-07-07 2011-01-27 Asahi Printech:Kk 印刷機におけるインキローラおよびブランケット洗浄方法並びにその洗浄システム
CN102059851A (zh) * 2010-10-19 2011-05-1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确定专色油墨用量的方法
CN102991119A (zh) * 2011-09-12 2013-03-27 小森公司 墨膜厚度分布形成方法和设备
JP2013226715A (ja) * 2012-04-26 2013-11-07 Komori Corp インキ供給方法およびインキ供給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99155A (ja) * 1982-05-14 1983-11-1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オフセツト印刷機に於けるインキキ−ブリセツト方法
JPS58201010A (ja) 1982-05-19 1983-11-22 Komori Printing Mach Co Ltd 絵柄信号の校正方法
JPS58201008A (ja) 1982-05-19 1983-11-22 Komori Printing Mach Co Ltd 印刷版の絵柄面積測定装置
EP0403861B1 (de) 1989-06-19 1994-08-31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schnellen Erreichen des Fortdruckzustandes
JPH1016193A (ja) 1996-06-27 1998-01-20 Komori Corp インキ膜厚の制御方法
JPH11188850A (ja) * 1997-12-26 1999-07-13 Komori Corp インキ膜厚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インキ供給装置
JPH11188844A (ja) 1997-12-26 1999-07-13 Komori Corp 印刷機におけるインキ膜厚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JP4755327B2 (ja) * 2000-05-17 2011-08-24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フセット輪転機の切替作業の半自動化装置
JP2002001237A (ja) 2000-06-27 2002-01-08 Komori Corp 回転体の洗浄装置
JP2002248738A (ja) * 2001-02-27 2002-09-03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インキ予備供給方法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印刷機の制御装置及びサーバ
JP2004009618A (ja) * 2002-06-10 2004-01-15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印刷機における印刷中断後の印刷再開方法
JP4279516B2 (ja) * 2002-07-01 2009-06-17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印刷機
JP4047202B2 (ja) * 2003-03-14 2008-02-13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インキ供給量制御方法および印刷機用のデータ補正方法
JP4437392B2 (ja) * 2003-09-22 2010-03-24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インキ供給方法およびインキ供給装置
JP2008018608A (ja) * 2006-07-12 2008-01-3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印刷機の印刷胴クリーニング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印刷機
US20090199730A1 (en) * 2006-09-22 2009-08-13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printing press
JP2012152961A (ja) * 2011-01-24 2012-08-16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インキキー開度プリセット値取得装置、インキキー開度プリセット値取得プログラム及びインキキー開度プリセット値取得方法
US20130186290A1 (en) * 2012-01-23 2013-07-25 Xerox Corporation Joint feedforward & feedback control of a keyed inking unit
JP5897852B2 (ja) * 2011-09-12 2016-04-06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インキ膜厚分布の補正方法およ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53937A (ja) * 2001-08-21 2003-02-2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印刷機の運転方法及びオフセット輪転印刷機並びに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575989A (zh) * 2003-07-16 2005-02-09 利优比株式会社 印刷机的油墨供应方法
DE102007011043A1 (de) * 2006-03-28 2007-10-04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Verfahren zum Reinigen eines Anilox-Druckwerks
JP2011016263A (ja) * 2009-07-07 2011-01-27 Asahi Printech:Kk 印刷機におけるインキローラおよびブランケット洗浄方法並びにその洗浄システム
CN102059851A (zh) * 2010-10-19 2011-05-18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确定专色油墨用量的方法
CN102991119A (zh) * 2011-09-12 2013-03-27 小森公司 墨膜厚度分布形成方法和设备
JP2013226715A (ja) * 2012-04-26 2013-11-07 Komori Corp インキ供給方法およびインキ供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4694B (zh) 2017-12-08
WO2015076363A1 (ja) 2015-05-28
JP6240481B2 (ja) 2017-11-29
EP3072691A4 (en) 2018-01-17
EP3072691B1 (en) 2019-01-09
US9662874B2 (en) 2017-05-30
JP2015100970A (ja) 2015-06-04
US20160288488A1 (en) 2016-10-06
EP3072691A1 (en) 2016-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391223B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ruckmaschine während einer Einstellphase (Andruck)
EP2135740B1 (de) Druckmaschine mit integriertem Bediensystem
EP0141168B1 (de) Farbwerksvoreinstellung
CN105764694B (zh) 墨提供方法以及墨提供装置
CN102991119B (zh) 墨膜厚度分布形成方法和设备
DE102010003913A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von Bogendruckmaschinen und eine Bogendruckmaschine zum Bedrucken von Bogen
JP6114503B2 (ja) インキ供給方法およびインキ供給装置
CN105848900A (zh) 墨提供方法以及墨提供装置
EP1449659B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Farbwerksteuerung
EP2520431A2 (de) Verfahren zum Reinigen von Farbwerken in Offsetdruckmaschinen und Offsetdruckmaschine
EP2730413A2 (en) Ink supply method and ink supply apparatus
EP2163387A2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Reinigen von Zylindern einer Rollenrotations-Druckmaschine
JP6057520B2 (ja) 印刷機のインキングを制御する方法
DE102004005602B4 (de) Verfahren zum Hochfahren und Stoppen von Druckmaschinen
JP6335488B2 (ja) インキ供給方法およびインキ供給装置
JP6236516B2 (ja) インキ供給方法およびインキ供給装置
JP7025921B2 (ja) 印刷機におけるインキの嵩増し方法
US282995A (en) Plate printing machine
EP1918106B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Druckmaschine
DE102017208515A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ogenverarbeitenden Maschine und bogenverarbeitende Maschine
DE102010001314A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Bogenoffsetdruckmaschine
JPS6268760A (ja) 印刷機における印刷濃度制御方法
JP2015100969A (ja) インキ供給方法およびインキ供給装置
DE102006026650A1 (de) Temperaturgesteuertes Farbwerk in einer Offsetdruckmas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