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22750A - 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22750A
CN105722750A CN201480062085.4A CN201480062085A CN105722750A CN 105722750 A CN105722750 A CN 105722750A CN 201480062085 A CN201480062085 A CN 201480062085A CN 105722750 A CN105722750 A CN 105722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body
recess
towards
width direction
overall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20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22750B (zh
Inventor
戈登·莫瑞
弗兰克·科普克
凯文·理查兹
安德鲁·琼斯
扎卡里·苏华德
保罗·加布
铃木正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mah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22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27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227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2275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5/00Vehicl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streamli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029Spatial arrangement
    • B60Q1/0035Spatial arrangement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0029Spatial arrangement
    • B60Q1/0041Spatial arrangement of several lamps in relation to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62D25/105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for motor 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6Mud-guards or wings; Wheel cover panels

Abstract

在罩部(21)与前保险杠部(22)之间的边界部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向前开口的第一凹部(26)。在前照灯部(32)形成向前开口的第二凹部(35)。在前翼子板部(16,17)形成侧向开口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凹部(40)。第一、第二和第三凹部(26,35,40)的上缘形成脊线(41),该脊线朝车体的外侧突起,并且从车宽方向上的中心通过位置灯部(34)越过支柱部(15)的下端延伸到车体后侧。脊线(41)包括罩部(21)的第一檐状部(27)、位置灯部(34)的灯罩(34b)和前翼子板部(16,17)的隆起部(38)。被行驶风携带的并附着到挡风玻璃和侧窗的雾状泥水被最大程度的减少。

Description

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挡风玻璃的前方具有罩部和前保险杠部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了这种类型的常规车辆的示例。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该车辆是包括覆盖车室的前部的挡风玻璃以及覆盖车室的侧部的侧窗的轿车。该车辆的罩部从挡风玻璃的前端向前下方延伸。
该车辆的前保险杠部形成为在比罩部的前端更靠近车体前侧的部分中竖直地延伸的形状。罩部和前保险杠部的每一者的在车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连接到前翼子板部。
当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该车辆行驶时,行驶风沿罩部和前翼子板部的表面向上流动。
相关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No.2013-129426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车辆具有当车辆在雨天行驶时挡风玻璃和侧窗容易变脏的问题。使这些挡风玻璃和侧窗变脏的主要物质是由前面的车或迎面而来的车所溅起的泥水。
当由车轮溅起时,该泥水以雾的形式散开,并且暂时在路面附近飘荡。当车辆进入到雾状泥水飘荡的空间中时,借行驶风而行的雾状泥水沿车辆的主体表面流动,并且附着到挡风玻璃和侧窗上。结果,挡风玻璃和侧窗变脏,并且这会妨碍乘员的视野。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该问题,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借行驶风而行并附着到挡风玻璃和侧窗上的雾状泥水最小化,从而使挡风玻璃和侧窗难以变脏的车辆。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包括挡风玻璃,其覆盖车室的前部;侧窗,其覆盖车室的侧部;罩部,其从挡风玻璃倾斜地向前下方延伸;前保险杠部,当从车体的前方观察时,前保险杠部位于罩部的下方;前翼子板部,其连接到罩部和前保险杠部中的每一者的在车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前照灯部,其位于前部主体的在车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前部主体是通过将前保险杠部和前翼子板部与罩部结合起来而形成的;转向信号灯部或位置灯部,转向信号灯部或位置灯部位于前照灯部的上方;以及支柱部,其在挡风玻璃与侧窗之间竖直延伸,其中,具有朝车体的前方开口的形状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一凹部形成在罩部与前保险杠部之间的边界部中,具有朝车体的前方开口的形状的第二凹部形成在前照灯部的每一者中,朝车体的侧面开口并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凹部形成在前翼子板部的每一者中,第一凹部、第二凹部和第三凹部在车宽方向上排列并形成一排,第一凹部、第二凹部和第三凹部的上缘形成脊线,脊线朝车体的外侧突起并从车宽方向上的中心延伸通过转向信号灯部或位置信号灯部越过支柱部的下端到达车体后侧,并且脊线包括:第一檐状部,其在罩部与前保险杠部之间的边界部中朝车体的前方突起;第二檐状部,其在转向信号灯部或位置灯部中朝车体的前方突起;以及前翼子板部的每一者的隆起部,隆起部朝车体的侧面突起。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当根据本发明的车辆行驶时,行驶风吹向前保险杠部。吹向前翼子板部并沿前保险杠部向上流动的行驶风通过吹向第一或第二檐状部来改变其流动方向,并且被引导至第一和第二凹部内。进入第一和第二凹部中的行驶风通过这些凹部流向车体的侧面,并且通过第三凹部越过支柱部的下端流动到车体后侧。
在下雨天,行驶的车辆在路面上溅起泥水。该泥水以雾的形式散开并且暂时在路面附近飘荡。当根据本发明的车辆进入由前面的车或迎面而来的车溅起的雾状泥水飘荡的空间中时,该雾状泥水借行驶风而行并沿车体表面流动。
吹向前保险杠部的行驶风沿前保险杠部向上流动。沿前保险杠部向上流动的行驶风通过吹向第一或第二檐状部而改变其流动方向,并且被引导至第一或第二凹部内。
具有上述雾状泥水,与行驶风一起被前保险杠部向上引导的雾状泥水与行驶风一起被引导至第一或第二凹部。然后,雾状泥水与行驶风一起通过凹部流动到在车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并且越过支柱部的下端从第三凹部流动到车体后侧。
因此,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使借行驶风而行并附着在挡风玻璃和侧窗上的雾状泥水最少,从而使挡风玻璃和侧窗难以变脏的车辆。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的后视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车辆的俯视图;
图6是沿图2的VI-VI线所截取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2的VII-VII线所截取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包括前格栅和前照灯部的组件的立体图;
图9是沿图2的IX-IX线所截取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0是沿图4的X-X线所截取的前翼子板部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4的XI-XI所截取的后翼子板部的剖视图;以及
图12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车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图1至11对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所示的车辆1是能够乘载两个乘员(未示出)的轿车,并且包括具有前轮2和后轮3的底盘(未示出)以及作为该车辆的外部部分的主体4。在本实施例中,底盘和主体4形成本发明的“车体”。
如图2和图3所示,前轮2和后轮3安装在车体的左侧和右侧。前轮2通过使用安装在主体4的车室5中的方向盘(未示出)来进行转向。当由装在底盘的后部中的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时,后轮3旋转。
如图1至图5所示,主体4包括覆盖车室5的上部部分的上部主体6、覆盖车体的前部部分的前部主体7、覆盖后轮3的后部主体8以及位于前部主体7与后部主体8之间的一对左、右车门9和侧梁10。当乘员上车和下车时,每个车门9打开。车门9围绕车体前侧的端部水平摆动,并沿车宽方向从图1中所示的闭合位置向外打开。
上部主体6包括挡风玻璃11、一对左、右侧窗12、后挡风玻璃13(参照图3)、顶板14和一对左、右支柱部15。挡风玻璃11覆盖车室5的前部部分。挡风玻璃11沿车宽方向从车辆1的一端延伸至车辆1的另一端,并从顶板14的前端向前下方延伸。侧窗12覆盖车室5的侧部。如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每个侧窗12沿车辆1的前后方向分为三个部分。即,侧窗12包括位于最前方的前侧窗12a、主侧窗12b和后侧窗12c。前侧窗12a位于挡风玻璃11的两侧。
后挡风玻璃13覆盖车室5的后部。顶板14覆盖车室5的上部部分。沿车辆的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左、右支柱部15连接到顶板14的在车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支柱部15的前部位于挡风玻璃11与前侧窗12a之间,并从与顶板14相邻的位置处向前下方倾斜。支柱部15的下端(前端)连接到前部主体7的前翼子板部16和17(将在下文描述)。支柱部15的后端部连接到后部主体8的后翼子板部18和19(将在下文描述)。
顶板14的后端部连接到后部主体8的上部横向构件20(将在下面描述)。
前部主体7包括四个功能部件。这四个功能部件为罩部21、前保险杠部22、在车体左侧的前翼子板部16以及在车体右侧的前翼子板部17。根据本实施例的前部主体7是通过将前保险杠部22和一对左、右前翼子板部16和17与罩部21结合起来而形成的。
罩部21从挡风玻璃11的前端向前下方延伸。根据本实施例的罩部21由模制为预定形状的板材所形成。此外,如图5所示,罩部21形成为从上方观察时朝车体的前方突起的弧形。
如图6和图7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罩部21还用作关闭容纳在前部主体7中的收纳箱23的开口。收纳箱23用于存储工具和其他物品。密封件23a插入到罩部21与收纳箱23之间。
如图1和图2所示,当从车体的前方观察时,前保险杠部22位于罩部21的下方,并且当从车体的前方观察时,前保险杠部22覆盖前轮2的前端部。根据本实施例的前保险杠部22包括连接到罩部21和前翼子板部16和17的保险杠本体22a以及附装到保险杠本体22a的下端部的前扰流器22b。
如图4所示,保险杠本体22a从罩部21的前端附近向下延伸。如图2所示,前扰流器22b布置在保险杠本体22a与路面R之间。
前格栅24和一对左、右照明单元25安装在前保险杠部22与罩部21之间的边界部中。
如图6和图7所示,前格栅24插入到形成在罩部21与前保险杠部22之间的边界部中的第一凹部26内。
第一凹部26形成为朝车体的前部开口并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形状。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凹部26沿罩部21的前端部到车宽方向上的相对两侧的方向从位于车体左侧的照明单元25的内端附近延伸到位于车体右侧的照明单元25的内端附近。
当前格栅24从第一凹部26上拆下时,位于第一凹部26的最深部的底部形成为随着底部沿着车宽方向从中心走向两个端部而逐渐朝车体后侧定位的形状。第一凹部26的平面形状可以是沿着罩部21的前端部所形成的弧形或者是顶部为在车宽方向上的中心的山形。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凹部26的上缘由朝车体的前方突起的、在罩部21与前保险杠部22之间的边界部中的第一檐状部27形成。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一檐状部27由罩部21的前端部形成。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檐状部27可以由如上所述的罩部21形成,并且也可以由前保险杠部22的上端部或前格栅24的上端部形成。
如图8所示,前格栅24包括沿车宽方向(沿图8中的水平方向)延伸的板状部28以及位于板状部28的中心的标志29。板状部28的平面形状复制第一凹部26的底部的平面形状。即,前格栅24形成为在从中心到沿车宽方向的两个端部的方向上逐渐朝车体后侧定位的形状。根据本实施例的前格栅24形成为从上方观察时朝车体的前方突起的弧形。
如图7所示,前格栅24的板状部28插入到第一凹部26中。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位于第一凹部26的最深部的底部实际由前格栅24的板状部28所形成。根据本实施例的板状部28包括具有朝车体的前方开口的V形截面的挡风板28a。此外,在车体左侧的照明单元25和在车体右侧的照明单元25附装到板状部28的两端。
当从车体的前方观察时,标志29形成为圆形并位于前格栅24的在车宽方向上的中心处。标志29的前端朝车体的前方伸到板状部28之外。
如图1和图2所示,照明单元25位于前部主体7的在车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如图5所示,照明单元25安装成在水平方向上倾斜。倾斜方向是每个照明单元25朝着沿车宽方向的外侧逐渐定位到车体后侧的方向。
如图8所示,根据本实施例,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凸壁31形成在每个照明单元25的前部。凸壁31形成为朝车体的前方突起的檐状。前照灯部32和转向信号灯部33一体地形成在凸壁31的下方。位置灯部34一体地形成在凸壁31的上方。凸壁31实际上用作位置灯部34的支撑板。
如图9所示,前照灯部32包括具有朝车体的前方开口的形状的第二凹部35以及安装在第二凹部35的最深部内的投影型前照灯36。第二凹部35的上缘连接到上述凸壁31。
在车体左侧的照明单元25的前照灯部32和在车体右侧的照明单元25的前照灯部32经由前格栅24连接。
在第二凹部35的最深部中,露出覆盖投影型前照灯36的凸透镜(未示出)的透镜壳36a以及环形盖36b。转向灯部33在车宽方向上形成在透镜壳36a之外。环形盖36b形成为圆筒状,并具有以下两个功能。第一功能是作为投影型前照灯36的照射口的功能。第二功能是密封第二凹部35的最深部与透镜壳36a之间的部分的功能。
位置灯部34包括沿车宽方向布置的多个LED34a以及由透明材料制成并覆盖LED34a的灯罩34b。灯罩34b形成为沿着在车宽方向上的上述凸壁31延伸的形状。即,灯罩34b形成为朝车体以及凸壁31的前方突起的檐状。凸壁31和灯罩34b形成与上述第一檐状部27相连接的第二檐状部37。
如图5所示,当从上方观察时,灯罩34b的前端的平面形状形成为弧状。形成灯罩34b的前端的该弧形和缓地连接到形成罩部21的前端(第一檐状部27)的弧形,而不形成任何台阶或拐角。
第一和第二檐状部27和37朝车体的前方突起。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檐状部27和37如上所述地和缓连接。因此,如图9所示,第一和第二檐状部27和37覆盖包括前格栅24和一对左、右前照灯部32的组件的上部。
因此,上述第一和第二凹部26和35经由形成在第一和第二檐状部27和37下面的檐状下方的所谓空间彼此延续。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第一和第二凹部26和35的延续性,连通槽35a(参照图9)沿车宽方向形成在第二凹部35的内侧。根据本实施例的连通槽35a形成在附装到前照灯部31的前表面的带状件32a(参照图8和图9)与位置灯部34(将在下文描述)的灯罩34b之间。需要注意的是,连通槽35a不是必需的。
前翼子板部16和17与前保险杠部22一起覆盖前轮2,并且连接到罩部21和前保险杠部22的在车宽方向上的端部。如图1和图2所示,朝车体的侧面突起的隆起部38形成在前翼子板部16和17的每一者的上方。如图10所示,隆起部38形成为具有山形截面的形状,并且沿车辆的前后方向从前翼子板部16和17的每一者的前端部延伸到车门9的前端部。后视镜39附装到车门9的前端部。如图4所示,后视镜39定位成比支柱部15的下端更靠近车体后侧。
隆起部38的后端部延伸至后视镜39的下方并邻近后视镜39的前端的部分处。隆起部38的高度(朝车体侧面的突起量)朝车体的后部逐渐减小。
照明单元25的后端部连接至在车体前侧的隆起部38。位于照明单元25的上端部的灯罩34b连接至隆起部38的顶部38a。
如图10所示,第三凹部40形成在上述隆起部38与前翼子板部16和17的容纳前轮2的轮壳体部16a和17a的每一者之间。第三凹部40形成为朝车体的侧面开口的形状,并且沿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如图1和图4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三凹部40从作为起点的上述前照灯部32的下端向后延伸。
即,第三凹部40从前照灯部32的下端朝车体的后方延伸通过隆起部38与轮壳体部16a或17a之间的部分。
如图10所示,前翼子板部16或17中的位于第三凹部40的最深部的底部40a与隆起部38的顶部38a之间的部分由斜面16b或17b形成,该斜面随着斜面向上走而逐渐朝车体的外侧定位。
如图2所示,上述第一、第二和第三凹部26,35和40沿车宽方向排列并且形成一排。如图1所示,第一、第二和第三凹部26,35和40的上缘形成脊线41。脊线41朝车体的外侧突起,并且通过位置灯部34越过支柱部15的下端从车宽方向上的中心处朝车体后侧延伸。即,脊线41由罩部21的第一檐状部27、位置灯部34的灯罩34b和前翼子板部16和17的隆起部38(顶部38a)形成。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脊线41朝车体后侧延伸到后视镜39的下方。
如图1以及图3至图5所示,后部主体8包括覆盖后轮3的前部的一对左、右后翼子板部18和19,以及与后翼子板部18和19一起覆盖后轮3的后挡板部42和后保险杠部43。位于车体左侧的后翼子板部18的上端部和位于车体右侧的后翼子板部19的上端部通过上部横向构件20彼此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朝车体的侧面突起的后侧隆起部44形成在后部主体8的在车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如图11所示,每个后侧隆起部44形成为具有山形截面的形状。此外,如图4所示,后侧隆起部44的起点由车门9的前后方向上的中心部形成,并且后侧隆起部从该起点向车体的后方延伸。后侧隆起部44形成为朝车体的侧面的突起量和竖直方向上的宽度在朝车体后侧的方向上逐渐增大的形状。另外,脊线45形成在后侧隆起部44的顶部。脊线45位于前部主体7的脊线41的延长线上。
覆盖车门9的把手(未示出)的门把盖46形成在后翼子板部18和19的与脊线45相对应的那些部分。此外,在车体左侧的后翼子板部18中,驱动装置盖47形成在门把盖46的下方。当使用发动机作为驱动装置的动力源时,燃料供应部由驱动装置盖47覆盖。当使用电动马达作为驱动装置的驱动源时,电插座插入部由驱动装置盖47覆盖。
如图3所示,后侧隆起部44定位在与后挡风玻璃13的下端部大致相同的高度处。换句话说,当从车体的后部观察时,后挡风玻璃13的下端部与后侧隆起部44在车宽方向上排列。后照灯单元48形成在每个后侧隆起部44与后挡风玻璃13之间。后照灯单元48包括刹车灯48a和闪光灯48b。在本实施例中,当从车体后侧观察时,后挡风玻璃13的下端部、后照明单元48、后侧隆起部44和后视镜39在车宽方向上排列。
当上述构造的车辆1行驶时,行驶风吹向前保险杠部22,如图4中的箭头A所示。行驶风的吹向前保险杠部22的一部分沿前翼子板部22的前表面被向上引导,如图7中的箭头B所示。因此,沿前保险杠部22向上流动的行驶风吹向第一或第二檐状部27或37,并且被引导至第一和第二凹部26和35。
引导至第一和第二凹部26和35中的行驶风在第一和第二凹部26和35中朝车体的侧面流动,并且通过第三凹部40越过支柱部15的下端流动到车体后侧。
在雨中,由诸如前面的车和迎面而来的车等的车辆溅起的雾状泥水在这些车辆经过时暂时在路面R附近飘荡。如果根据本发明的车辆1进入雾状泥水飘荡的空间中,雾状泥水借行驶风而行并沿车体表面流动。
具有该雾状泥水,与行驶风一起由前保险杠部22向上引导的雾状泥水通过上述第一或第二檐状部27或37改变其流动方向,并与行驶风一起被引导至第一和第二凹部26和35中。该雾状泥水通过第二凹部35流入到第三凹部40中,并且通过第三凹部40越过支柱部15的下端而被排放到车体后侧。
该雾状泥水向后流动,而不会附着到挡风玻璃11和侧窗12上。
因此,本实施例可以提供能够使借行驶风而行并附着到挡风玻璃11和侧窗12上的雾状泥水最少,从而使挡风玻璃11和侧窗12难以变脏的车辆。
根据本实施例的位于第一凹部26的最深部的底部由插入到第一凹部26中的前格栅24形成。
前格栅24与车体左侧的前照灯部32和车体右侧的前照灯部32相连接。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引导至第一凹部26的行驶风沿前格栅24流动,并且顺利地从第一凹部26流入至前照灯部32中的第二凹部35内。
因此,能够防止引导至第一凹部26内的雾状泥水从第一凹部26内向上跑出,因此,可以提供挡风玻璃11更难以变脏的车辆。
如图8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二凹部35延续到第一凹部26,其中,前照灯部32的内侧壁32b夹在其之间。因此,当行驶风吹向侧壁32时,与行驶风一起沿车宽方向在第一凹部26内向外流动的雾状泥水与行驶风分离,并沿侧壁32b向下流动。即,由于朝第二凹部35引导的雾状泥水的数量减少,挡风玻璃11和侧窗12更难以变脏。
根据本实施例的位于第一凹部26的最深部的底部形成为随着底部沿车宽方向从中心走向两个端部而逐渐朝车体后侧定位的形状。
因此,流入至第一凹部26的行驶风和雾状泥水易于沿第一凹部26流动到车宽方向上的两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能够更可靠地将雾状泥水引导至车体的后方。
根据本实施例的第三凹部40通过前翼子板部16或17的隆起部38与用于容纳前轮2的轮壳体部16a或17a之间的部分从作为起点的前照灯32的下端延伸到车体的后方。
因此,行驶风和雾状泥水沿第二凹部35的下壁表面流动并且流入到第三凹部40中。即,行驶风和雾状泥水从第二凹部35流动到第三凹部40而未被中断。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雾状泥水可以有效地朝车体的后方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三凹部40的最深部的底部与脊线41之间的部分由随着该部分向上走而逐渐朝车体的外侧定位的斜面16b或17b形成。
因此,行驶风和雾状泥水沿斜面16b或17b朝车体的后方流动而未被中断。因此,本实施例可以提供能够可靠地向后排出雾状泥水的车辆。
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1包括与支柱部15的下端相比更靠近车体后侧的后视镜39。此外,脊线41延伸到车体后侧定向在后视镜39的下方。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雾状泥水与行驶风一起向后排放到后视镜39的下方。因此,可以提供能够防止由前面的车或迎面而来的车溅起的雾状泥水附着到后视镜39上的车辆。
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辆1包括后部主体8,后部主体具有覆盖后轮3的后翼子板部18和19以及形成在后部主体8中并覆盖车室5的后挡风玻璃13。在后部主体8的在车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形成具有位于上述脊线41的延长线上的脊线45并朝车体的侧面突起的后侧隆起部44。当从车体的后方观察时,后挡风玻璃13的下端部和后侧隆起部44在车宽方向上排列。
在本实施例中,经过第三凹部40并沿车体的侧表面流动到车体后侧的行驶风和雾状泥水沿后侧隆起部44下方的斜面44a(参照图11)流动到后侧。即,行驶风和雾状泥水的流动方向由后侧隆起部44控制,即,被限制到后侧隆起部44下方的部分。
因此,即使当后视镜39逆风快速移动并在其后生成湍流时,沿车门9向后流动的雾状泥水难以被刮起。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即使当经过第三凹部40并向后流动的行驶风和雾状泥水绕到车体的后表面时,该雾状泥水也难以附着在后挡风玻璃13上。结果,本实施例可以提供后挡风玻璃13难以变脏的车辆。
(第二实施例)
前格栅也可以如图12所示的形成。在图12中,参照图1至11说明的相同或几乎相同的构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适当地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2所示的前格栅51仅由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板状部52形成。也就是说,不存在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标志29。根据本实施例的前格栅51与在第一实施例中说明的前格栅24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存在/不存在标志29。
当使用根据本实施例的前格栅51时,第一凹部26的实际开口面积增加了标志29的面积。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向上越过前保险杠部22的行驶风和雾状泥水能够被更可靠地引导到车体的侧面。
根据上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转向信号灯部33在车宽方向上安装在与前照灯部32相邻的位置处。然而,转向信号灯部33还可以安装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说明的位置灯部34的位置处。在这种情况下,位置灯部34在车宽方向上安装在前照灯部32之外并与前照灯部32相邻的位置处。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转向信号灯部33的灯罩形成为具有前端边缘的形状,该前端边缘形成脊线41的一部分。
附图标记
1车辆
2前轮
3后轮
5车室
7前部主体
11挡风玻璃
12侧窗
15支柱部
16,17前翼子板部
21罩部
22前保险杠部
25照射单元
26第一凹部
27第一檐状部
31凸壁
32前照灯部
33转向信号灯部
34位置灯部
34b灯罩
35第二凹部
37第二檐状部
38隆起部
40第三凹部
41脊线

Claims (7)

1.一种车辆,其包括:
挡风玻璃,其覆盖车室的前部;
侧窗,其覆盖所述车室的侧部;
罩部,其从所述挡风玻璃倾斜地向前下方延伸;
前保险杠部,当从车体的前方观察时,所述前保险杠部位于所述罩部的下方;
前翼子板部,其连接到所述罩部和所述前保险杠部中的每一者的在车宽方向上的两端;
前照灯部,其位于前部主体的在所述车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所述前部主体是通过将所述前保险杠部和所述前翼子板部与所述罩部结合起来而形成的;
转向信号灯部或位置灯部,所述转向信号灯部或所述位置灯部位于所述前照灯部的上方;以及
支柱部,其在所述挡风玻璃与所述侧窗之间竖直延伸,
其中,具有朝所述车体的前方开口的形状并沿所述车宽方向延伸的第一凹部形成在所述罩部与所述前保险杠部之间的边界部中,
具有朝所述车体的前方开口的形状的第二凹部形成在所述前照灯部的每一者中,
朝所述车体的侧面开口并沿所述车体的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三凹部形成在所述前翼子板部的每一者中,
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凹部和所述第三凹部在所述车宽方向上排列并形成一排,
所述第一凹部、所述第二凹部和所述第三凹部的上缘形成脊线,所述脊线朝所述车体的外侧突起并从所述车宽方向上的中心延伸通过所述转向信号灯部或所述位置信号灯部越过所述支柱部的下端到达车体后侧,并且
所述脊线包括:
第一檐状部,其在所述罩部与所述前保险杠部之间的边界部中朝所述车体的前方突起;
第二檐状部,其在所述转向信号灯部或所述位置灯部的每一者中朝所述车体的前方突起;以及
所述前翼子板部的每一者的隆起部,所述隆起部朝所述车体的侧面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
位于所述第一凹部的最深部的底部由插入到所述第一凹部中的前格栅形成,并且
所述前格栅与所述车体左侧的所述前照灯部和所述车体右侧的所述前照灯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其中,位于所述第一凹部的最深部的底部形成随着所述底部沿所述车宽方向从其中心走向其两个端部而逐渐朝所述车体后侧定位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三凹部中的每一者通过所述前翼子板部的所述隆起部与各自容纳前轮的轮壳体部之间的部分从作为起点的所述前照灯部的每一者的下端延伸到所述车体的后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其中,位于所述第三凹部的每一者的最深部的底部与所述脊线之间的部分由斜面形成,所述斜面随着所述斜面向上走而逐渐朝所述车体的外侧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还包括比所述支柱部的下端更靠近所述车体后侧的后视镜,
其中,所述脊线朝着所述后视镜的下方延伸到所述车体后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车辆,还包括:
后部主体,其包括覆盖后轮的后翼子板部;以及
后挡风玻璃,其形成在所述后部主体中并覆盖所述车室的后部,
其中,具有位于所述脊线的延长线上的脊线并朝所述车体的侧面突起的后侧隆起部形成在所述后部主体的在所述车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每一者处,并且
当从所述车体的后方观察时,所述后挡风玻璃和所述后侧隆起部的下端部在所述车宽方向上排列。
CN201480062085.4A 2013-11-13 2014-11-12 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227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34760 2013-11-13
JP2013234760 2013-11-13
PCT/JP2014/079934 WO2015072476A1 (ja) 2013-11-13 2014-11-12 車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22750A true CN105722750A (zh) 2016-06-29
CN105722750B CN105722750B (zh) 2018-01-26

Family

ID=53057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208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22750B (zh) 2013-11-13 2014-11-12 车辆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821861B2 (zh)
EP (1) EP3069966B1 (zh)
JP (1) JP5984033B2 (zh)
CN (1) CN105722750B (zh)
MY (1) MY182866A (zh)
RU (1) RU2641953C2 (zh)
WO (1) WO2015072476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6671A (zh) * 2019-03-28 2020-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
CN112537376A (zh) * 2019-09-20 2021-03-23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CN112687150A (zh) * 2021-01-27 2021-04-20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一种轿车消防破拆训练模块
CN115476933A (zh) * 2022-09-05 2022-12-16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罩结构及汽车
CN115476933B (zh) * 2022-09-05 2024-05-14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罩结构及汽车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59781B1 (ja) * 2015-09-30 2017-01-11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整流装置
USD818884S1 (en) * 2015-11-20 2018-05-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Radiator grille of car
USD839797S1 (en) * 2016-02-12 2019-02-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Radiator grille for a car
USD821272S1 (en) * 2016-03-18 2018-06-26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Radiator grille of car
USD818889S1 (en) * 2016-03-18 2018-05-2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Radiator grille of car
JP1567679S (zh) * 2016-04-01 2017-01-23
JP1567584S (zh) * 2016-04-12 2017-01-23
US9896134B2 (en) * 2016-05-13 2018-02-20 Kawasaki Jukogyo Kabushiki Kaisha Utility vehicle
USD807239S1 (en) * 2016-07-25 2018-01-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grille insert assembly
USD807240S1 (en) * 2016-08-05 2018-01-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grille
USD807241S1 (en) * 2016-08-05 2018-01-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grille
USD819505S1 (en) * 2016-09-02 2018-06-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grille
JP1576168S (zh) * 2016-09-30 2017-10-30
USD813732S1 (en) * 2016-11-22 2018-03-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grille
US10450018B2 (en) 2017-01-04 2019-10-2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oose layered build components and vehicle front end assembly strategy
US10704756B2 (en) * 2017-01-04 2020-07-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oose layered build components and vehicle front end assembly strategy
US10272819B2 (en) 2017-01-04 2019-04-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oose layered build components and vehicle front end assembly strategy
USD839140S1 (en) * 2017-02-06 2019-01-2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front middle grille
USD835012S1 (en) * 2017-05-16 2018-12-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grille
USD854462S1 (en) * 2017-06-14 2019-07-23 GM Global Technologies Operations LLC Vehicle rear fascia lower
JP6592040B2 (ja) * 2017-07-07 2019-10-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構造
JP1603779S (zh) * 2017-08-31 2019-05-07
USD859228S1 (en) * 2017-10-20 2019-09-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grille
USD857568S1 (en) * 2017-10-20 2019-08-27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grille
USD856847S1 (en) * 2018-02-05 2019-08-20 Beijing Linkdata Technologies Co. Ltd. 4 wheeled bike
JP7155941B2 (ja) * 2018-11-27 2022-10-19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構造
JP7206850B2 (ja) * 2018-11-27 2023-01-1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構造
CN111216664B (zh) * 2018-11-27 2023-08-0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前部结构
JP7306211B2 (ja) * 2019-10-17 2023-07-11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構造
FR3104237B1 (fr) 2019-12-10 2021-12-03 Valeo Vision Ensemble lumineux d’un véhicule
US11305821B1 (en) 2021-03-08 2022-04-19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US11807173B2 (en) * 2021-11-16 2023-11-07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front end assembly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4271A (ja) * 2001-07-23 2003-02-04 Tsutomu Miwa 空力フェンダー部材
CN101643094A (zh) * 2008-08-04 2010-02-10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汽车用的车尾侧的导流装置
CN201761555U (zh) * 2009-03-02 2011-03-1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侧导流板的机动车
US20110100743A1 (en) * 2009-11-04 2011-05-05 Dr. Ing. H.C.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Motor vehicle
CN102470897A (zh) * 2009-08-28 2012-05-23 宝马股份公司 具有挡风玻璃和车身支柱的汽车
CN103057604A (zh) * 2011-10-18 2013-04-2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前底架保护器的机动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156588B2 (de) * 1971-11-15 1976-08-12 Dr.Ing.H.C. F. Porsche Ag, 7000 Stuttgart Bug fuer karosserien von personenkraftwagen
JPS60144578U (ja) * 1984-03-08 1985-09-25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バンパ上部整流構造
US5184832A (en) * 1984-12-07 1993-02-09 Tsutomu Miwa Aerodynamic motorcar
JPS6348680U (zh) * 1986-09-18 1988-04-02
US5042870A (en) * 1986-11-02 1991-08-27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Motor vehicle
JP2003276650A (ja) * 2002-03-26 2003-10-02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前部の構造
JP5091878B2 (ja) * 2009-01-08 2012-12-05 株式会社ホンダアクセス 車両の前部構造
JP5031059B2 (ja) 2009-07-23 2012-09-19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イドミラー周辺空気流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34271A (ja) * 2001-07-23 2003-02-04 Tsutomu Miwa 空力フェンダー部材
CN101643094A (zh) * 2008-08-04 2010-02-10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汽车用的车尾侧的导流装置
CN201761555U (zh) * 2009-03-02 2011-03-1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具有侧导流板的机动车
CN102470897A (zh) * 2009-08-28 2012-05-23 宝马股份公司 具有挡风玻璃和车身支柱的汽车
US20110100743A1 (en) * 2009-11-04 2011-05-05 Dr. Ing. H.C.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Motor vehicle
CN103057604A (zh) * 2011-10-18 2013-04-24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前底架保护器的机动车辆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46671A (zh) * 2019-03-28 2020-10-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
US11413959B2 (en) 2019-03-28 2022-08-16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CN111746671B (zh) * 2019-03-28 2023-02-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
CN112537376A (zh) * 2019-09-20 2021-03-23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CN112537376B (zh) * 2019-09-20 2023-08-29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CN112687150A (zh) * 2021-01-27 2021-04-20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一种轿车消防破拆训练模块
CN115476933A (zh) * 2022-09-05 2022-12-16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罩结构及汽车
CN115476933B (zh) * 2022-09-05 2024-05-14 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罩结构及汽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069966A1 (en) 2016-09-21
EP3069966B1 (en) 2018-01-03
JPWO2015072476A1 (ja) 2017-03-16
WO2015072476A1 (ja) 2015-05-21
JP5984033B2 (ja) 2016-09-06
US9821861B2 (en) 2017-11-21
CN105722750B (zh) 2018-01-26
RU2016118393A (ru) 2017-12-19
RU2641953C2 (ru) 2018-01-23
EP3069966A4 (en) 2016-12-07
US20160325790A1 (en) 2016-11-10
MY182866A (en)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22750A (zh) 车辆
CN101275729B (zh) 车辆用前照灯的灯具组件
US20130062907A1 (en) Vehicle rear outlet structure
JP2006182124A (ja) 自動二輪車
JP2020032823A (ja) 車両用撮像ユニット
JP2018135081A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2007015417A (ja) ハッチバック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JP2005206000A (ja) 車両用サイドバイザーカバー
JP2009090877A (ja) 自動二輪車のテールライトユニット
JP7009863B2 (ja) ヘッドランプ
CN105936312A (zh) 自动二轮车的前盖构造
JP5071781B2 (ja) 車両前部形状
KR20130022155A (ko) 적응형 헤드램프 시스템의 쉴드 유닛
BR102013006959B1 (pt) lâmpada para motocicleta
JP2017065427A (ja) 車両の風切音低減構造
JP7062880B2 (ja) 車両前部の照灯周辺構造
JPH0628355Y2 (ja) リヤ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ランプベゼル
JP5091878B2 (ja) 車両の前部構造
JP6880970B2 (ja) 車両前部の照灯周辺構造
TWI606951B (zh) 跨坐型車輛
JP2002293188A (ja) 車両用ランプ装置
CN209008460U (zh) 一种前照灯接插件固定器
JP4025936B2 (ja) フェンダーライニング
JP3221588U (ja) 拡散補助光型を有する遮光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車両用ライト
JP5602459B2 (ja) 車両用ミラー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6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