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40054B - 组装式收纳家具 - Google Patents

组装式收纳家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640054B
CN105640054B CN201510854611.7A CN201510854611A CN105640054B CN 105640054 B CN105640054 B CN 105640054B CN 201510854611 A CN201510854611 A CN 201510854611A CN 105640054 B CN105640054 B CN 1056400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ttom plate
reinforcing members
top plat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8546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640054A (zh
Inventor
善田阳一
服部雅昭
林俊祐
小仓广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odwil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Goodwil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odwill Corp filed Critical Goodwil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640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00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6400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6400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47/00Cabinets, racks or shelf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ed to dismountability or building-up from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47/00Cabinets, racks or shelf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related to dismountability or building-up from elements
    • A47B47/0075Flat or flat-like panels connected without frames

Landscapes

  • Assembled Shelves (AREA)
  • Cabinets, Racks, Or The Like Of Rigid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装式收纳家具,即使在对附带部件作用有大的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壳体整体的变形,并且能够稳定地支撑附带部件。组装式收纳家具(Fa)具备左右的侧板(2)、(2)、底板(4)以及顶板(3),其构成为还具备:加强件(22、42、32),其分别设置于侧板(2)、底板(4)以及顶板(3);和托座(23、24),其将相邻的侧板(2)和顶板(3)的加强件(22、32)彼此以及侧板(2)和底板(4)的加强件(22、42)彼此连结,通过由托座(23、24)将加强件(22、32、42)彼此连结而构成箱状的家具主体(Fa1),利用托座(24)将作为附带部件的平开门(7)安装于家具主体(Fa1)。

Description

组装式收纳家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组装多个板材而成的壳体安装附带部件的组装式收纳家具。
背景技术
在构成适于散件装配(knock down)等的组装式收纳家具时,作为组装板材的构造,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组装多个板材而成的组装式收纳家具。该组装式收纳家具,通过将左右的侧板、底板、顶板以及背板彼此连结而构成箱形的壳体,并且通过前面开放而使得能够从前方进入内部。
进而,为了使如上所述的收纳家具的外观变化和/或附加功能,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在箱形的壳体安装化妆部件和/或用于支撑推拉门的导轨部件的构造。即,装饰部件和/或导轨部件具备作为安装辅助部件的安装片,将该安装片安装于在顶板和地板(底板)的下表面形成的横向加强件。另外,也公开了同样地将用于支撑转动门(平开门)的铰链部件(合页装置)安装于前表面的结构。
这样,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结构中,通过利用横向加强件安装装饰部件、导轨部件、转动门等附带部件,能够进行相对于顶板和/或底板的安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1091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794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为了安装附带部件,需要对横向加强件进行用于螺纹紧固的孔加工等,因此,横向加强件的强度降低,从而被其加强的顶板和/或底板的强度降低。因此,可认为顶板和/或底板自身会由于外力作用于附带部件而发生变形。
另外,根据附带部件的不同,在各种方向上会作用大的力和/或旋转力矩,因此也可认为,由于过大的力作用于顶板和/或底板与侧板的连接部位作用,壳体整体会大幅变形,并且在部件之间会产生间隙,附带部件的支撑会变得不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效解决这样的问题,具体而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收纳家具,即使在对附带部件作用有大的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壳体整体的变形,并且稳定地支撑附带部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该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手段。
即,本发明的组装式收纳家具是具备左右的侧板、底板以及顶板的组装式收纳家具,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加强件,其分别设置于所述侧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顶板;和连结部,其将相邻的侧板和顶板以及侧板和底板的加强件彼此连结,通过由所述连结部将加强件彼此连结而构成箱状的壳体,利用至少任一方的连结部将附带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
若这样构成,则通过由连结部连结侧板、顶板以及底板分别具备的加强件而构成箱状的壳体,并且利用至少任一方的连结部件安装附带部件,能够简化用于安装附带部件的构造而减少部件个数。另外,也能够减少用于安装附带部件的孔加工等而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强度。
而且,为了减少部件个数而能够更加简单地进行组装,优选,所述连结部一体地设置于被连结的一方的加强件。
另外,为了提高附带部件的安装强度并且提高壳体整体的强度,优选构成为还具备用于将所述附带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的安装辅助部件,该安装辅助部件与所述连结部卡合,并且安装于经由该连结部连结的另一方的加强件。
作为上述的具体结构,优选,所述附带部件是平开门,所述安装辅助部件构成将所述平开门支撑为转动自如的合页装置的一部分。
另外,作为另一具体结构,优选,所述附带部件是将推拉门支撑为能够滑动的导轨部件,构成为通过所述安装辅助部件将所述导轨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
而且,为了提高壳体整体的强度并且也间接地提高与其连接的附带部件的安装强度,优选,设置于各侧板的加强件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于底板以及顶板的加强件沿宽度方向延伸,通过由所述连结部进行相邻的加强件彼此的连结而构成加强框构造体。
另外,本发明的组装式收纳家具是具备左右的侧板、底板以及顶板的组装式收纳家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顶板分别设置有加强件,通过将相邻的侧板和顶板以及侧板和底板的加强件彼此连结而构成箱状的壳体,在相邻的加强件的一方设置有连结部,该连结部具备支撑另一方的加强件的支撑面和从该支撑面朝向所述另一方的加强件突出的卡合片,在所述另一方的加强件设置有卡合凹部,该卡合凹部在由所述支撑面支撑该另一方的加强件时与所述卡合片卡合。
若这样构成,则能够适当进行加强件彼此的对位而谋求组装的容易化,并且能够提高加强件彼此的连结强度而设为更加牢固的构造。
而且,为了在组装过程中提高相邻的加强件彼此的紧贴性而使加强框构造体更牢固,优选,所述卡合片构成为侧面倾斜形成,通过将该卡合片插入所述卡合凹部内而沿着所述侧面的倾斜将形成有所述卡合凹部的加强件向所述连结部侧拉近。
发明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组装式收纳家具,即使在对附带部件作用有大的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壳体整体的变形,并且能够稳定地支撑该附带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组装式收纳家具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构成该组装式收纳家具的家具主体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构成该组装式收纳家具的背板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构成该组装式收纳家具的侧板的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3的背板与图4的侧板的连结的省略了一部分构造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图3的背板与图4的侧板在组装位置下连结了的状态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连结构成该组装式收纳家具的底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用于说明构成该组装式收纳家具的底板与侧板的连结的图。
图9从底面侧观察安装了底板的家具主体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构成该组装式收纳家具的顶板的立体图。
图11是用于说明连结该顶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用于说明连结该顶板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3是示出构成该组装式收纳家具的平开门的立体图。
图14是将向家具主体安装该平开门的合页装置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
图15是将该组装式收纳家具的合页装置周边放大而示出的仰视图。
图16是示出该组装式收纳家具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2…侧板
3…顶板
4…底板
7…平开门(附带部件)
7H…合页装置
9…导轨部件(附带部件)
22…(侧板的)加强件
23、24…托座(连结部)
23a2、24a2…支撑面
23b、24b…立起片(卡合片)
24b1…(立起片的)侧面
32…(顶板的)加强件
42…(底板的)加强件
43…卡合孔(卡合凹部)
72…平板臂(安装辅助部件)
92…安装片(安装辅助部件)
Fa、Faα…组装式收纳家具
Fa1…家具主体(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组装式收纳家具Fa是以中空的壳体即家具主体Fa1为主体,以开闭自如的方式安装有作为附带部件的平开门7的平开门型的收纳家具。
如图2所示,家具主体Fa1形成为前面开口的长方体状,通过将是板材的背板1、同样是板材的安装于背板1的两侧端部的侧板2、同样是板材的安装于侧板2的上端部间的顶板3、以及同样是板材的安装于侧板2的下端部间的底板4组装成箱状而构成,在内部形成收纳空间sp1。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家具主体Fa1开口的一侧设为前方(前侧),将背板1所在的一侧设为后方(后侧),将顶板3所在的一侧设为上方(上侧),将底板4所在的一侧设为下方(下侧),将由构成家具主体Fa1的背板1、侧板2、顶板3以及底板4围出的收纳空间sp1侧设为内方(内侧),将家具主体Fa1的与收纳空间sp1相反的一侧设为外方(外侧),将从前方面向后方时的右设为右方(右侧),将从前方面向后方时的左设为左方(左侧)。
构成家具主体Fa1的侧板2具备在内侧前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件22,顶板3具备在内侧前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加强件32,底板4具备在底面侧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加强件42。并且,通过利用后述的作为连结部的托座23、24(参照图7)将上述加强件22、22、32、42彼此连结,而在家具主体Fa1的前部构成矩形状的加强框构造体FS。
背板1是通过塑性变形加工(例如钣金加工等)将一张金属制的板材料适当弯折而形成的部件,如图3所示,将右侧端部和左侧端部分别向前方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左端面1c和右端面1d,并且在其顶端部形成作为连结部的背板侧连结部10、10。另外,将上端部(上缘部)向内方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上端面1a,并且将其顶端部向下方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上内壁部11a,进一步将其顶端部向前方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作为支撑板材接受部的支撑顶板接受部11b。支撑顶板接受部11b的左右方向上的端部被切成锥状而形成有锥部11b1。锥部11b1的倾斜角度被调整为与在后述的背板1与侧板2的连结时相对于背板1配置的侧板2的合适的倾斜角度大致相等的角度。而且,将下端部(下缘部)向内方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下端面1b,并且将其顶端部向上方弯折并进一步将其顶端部向前方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作为支撑板材接受部的支撑底板接受部12。另外,背板1的上端部中,在左右两端侧形成有朝向下方开放的作为插入凹部的缺口部11a1。缺口部(缝隙)11a1通过呈大致矩形状地切去上内壁部11a的左右两端部的一部分而形成,从缺口部11a1的上缘11a2到支撑顶板接受部11b的上表面的上下方向长度构成为与后述的突出部的插入部分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
形成于左侧端部的背板侧连结部10,具体地,通过将左端面1c的顶端部向左方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与背板1的面板部1x大致平行的第1平行部分10a,通过进一步将其顶端部向前方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与面板部1x大致正交的第1正交部分10b。另外,通过将第1正交部分10b的顶端部向左方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与所述第1平行部分10a大致平行的第2平行部分10c,并且进一步将其顶端部向后方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与所述第1正交部分10b大致平行的第2正交部分10d,该背板侧连结部10形成为在俯视下呈大致J形的钩状。第2平行部分10c构成为比第1平行部分10a短,并且第2正交部分10d构成为比第1正交部分10b短,在组装位置处与侧板2连结了的状态下,在第2正交部分10d与侧板2的面板部2x(参照图4)之间形成预定的间隙。另外,在背板侧连结部10的上端部形成有在第1正交部分10b和第2平行部分10c开口的卡合窗10bc。该卡合窗10bc与后述的卡合爪21c(参照图4)对应地开口,详细情况将在后面进行叙述。
另外,在第1正交部分10b沿上下方向排列形成有多个用于安装架板5(参照图1)的架板安装孔10b1。形成于右侧端部的右端面1d和背板侧连结部10构成为与处于左侧端部的上述背板侧连结部10左右对称。
在背板1中包括左端面1c的缘部和包括右端面1d的缘部分别成为与侧板2、2卡合的卡合缘部10x、10x。
如图4所示,侧板2是通过塑性变形加工(例如钣金加工等)将一张金属制的板材料适当弯折而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的部件,构成家具主体Fa1的侧面。并且,将上下端和前后端向内方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分别形成上端面2a、下端面2b、后端面2c以及前端面2d。包括该后端面2c的缘部成为与背板1卡合的卡合缘部21x。
配置于背板1的左侧端部的侧板2在后端部形成有作为能够与背板侧连结部10卡合的连结部的侧板侧连结部21。侧板侧连结部21,具体而言,通过将后端面2c的顶端部向前方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与侧板2的面板部2x平行的平行部分21a,并且通过将其顶端部进一步向左侧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与平行部分21a大致正交的正交部分21b,由此,该侧板侧连结部21构成为在俯视下呈大致コ字形。正交部分21b的上端部被切去,从平行部分21a的上端部的前端起,在与形成于上述背板侧连结部10的卡合窗10bc(参照图3)对应的位置,朝向前方延伸出在侧视下呈大致矩形状的卡合爪21c。在这样的侧板侧连结部21上,在组装位置处与背板侧连结部10的架板安装孔10b1重叠的位置形成有架板安装孔21ab。此外,侧板侧连结部21的架板安装孔21ab被设定为比背板侧连结部10的架板安装孔10b1大一圈。因此,用于安装架板5(参照图1)的钩等安装辅助工具(未图示)几乎不受到架板安装孔21ab的位置限定,而专门由架板安装孔10b1进行位置限定。配置于背板1的右侧端部的侧板2是与配置于背板1的左侧端部的上述侧板2左右对称的结构。
另外,在侧板2的前端部沿上下方向延伸安装有加强件22。在该加强件22上,也在与架板安装孔21ab对应的高度位置沿上下方向排列形成有多个架板安装孔22a。此外,该架板安装孔22a的尺寸被设定为与背板侧连结部10的架板安装孔10b1大致相等。在侧板2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中,通过在加强件22的后端侧利用电弧焊等分别安装托座23、24,从而使托座23、24一体地设置于加强件22。
如图4所示,处于上端部的托座23由从侧板2的面板部2x水平延伸的水平片23a和以从水平片23a的前后端分别突出的方式立起的立起片23b、23c构成。其中,水平片23a的上表面成为用于支撑要连结的顶板3的加强件32(参照图10)的支撑面23a2,在水平片23a的稍微靠内的位置形成有与加强件32进行螺纹紧固的固定部即螺纹插通孔23a1。
处于侧板2的下端部的托座24由从加强件22的下端水平延伸的水平片24a和以从水平片24a的前后端分别突出的方式立起的立起片24b、24c构成。其中,水平片24a的上表面成为用于支撑要连结的底板4的加强件42(参照图8、9)的支撑面24a2,在水平片24a的稍微靠内的位置形成有用于与加强件42进行螺纹紧固的螺纹孔24a1。而且,处于前方的立起片24b作为通过插入形成于加强件42的卡合孔43(参照图9)来进行卡合的卡合片发挥作用。此外,卡合孔43不是必须设为孔形状,也可以构成为能够插入立起片24b的单纯的卡合凹部。
而且,在侧板2的前上部即处于前方且上方的角部,形成有朝向内侧突出的卡合片26。卡合片26包括与上下方向平行的板状部26a,能够通过其边部(日文:小口)承受上下方向的力,所以相对于上下方向具有大的强度。
上述背板侧连结部10,如图5(a)所示,使其顶端部大致绕圈而形成有朝向左右方向外侧开放的开口,能够将侧板侧连结部21从该开口插入背板侧连结部10,从与卡合缘部10x、21x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使卡合爪21c朝向内方自卡合窗10bc突出。卡合窗10bc的宽度尺寸构成为:在刚插入卡合窗10bc时,卡合爪21c位于卡合窗10bc中的第1平行部分10a侧,能够从该状态起使卡合爪21c向第2平行部分10c侧移动。所述卡合窗10bc的上下方向的开口尺寸构成为与卡合爪21c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通过卡合爪21c的上端或下端分别与卡合窗10bc的上缘或下缘抵接,从而构成为限制背板1和侧板2的沿着卡合缘部10x、21x的相对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的卡合爪21c和卡合窗10bc成为移动限制部A。此外,在图5(a)中,省略了侧板2的支撑顶板接受部11b的图示。
在使如上所述的侧板2与背板1连结时,如图5(b)所示,使卡合缘部10x、21x彼此接近,并且使侧板2相对于背板1以相互的面板部1x、2x彼此大致相对的方式倾斜配置。此时,侧板2在俯视下沿着设置于背板1的支撑顶板接受部11b的锥部(斜部)11b1配置,并且卡合爪21c插入卡合窗10bc的第1平行部分10a侧。支撑顶板接受部11b的锥部11b1的倾斜角被设定为卡合爪21c能够顺利插入卡合窗10bc的角度,可以将该锥部11b1设为组装时的基准。
然后,在这样使背板侧连结部10和侧板侧连结部21卡合的状态下使侧板2的前端部侧向箭头X所示的方向相对旋转,如图6所示,使侧板2移动到与背板1大致正交的组装位置。在该移动期间,在背板侧连结部10和侧板侧连结部21彼此弹性变形的同时,背板侧连结部10卷入侧板侧连结部21而卡合状态加深。在组装位置下,侧板侧连结部21的平行部分21c与背板侧连结部10的第2正交部分10d抵接,并且侧板侧连结部21的后端面2c沿着背板侧连结部10的第1平行部分10a抵接,成为侧板侧连结部21收容于背板侧连结部10的状态,由处于这样的卡合状态的背板侧连结部10和侧板侧连结部21来确保家具主体Fa1的刚度。此时,如图6(b)所示,卡合爪21c在卡合窗10bc中位于第2平行部分10c侧。这样一来,背板1与侧板2正交连结,并且由包括卡合爪21c和卡合窗10bc的移动规制部A来限制卡合缘部10x、21x的与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即上下方向的相对移动,侧板2被安装于背板1。在背板1的右端部侧也同样地安装侧板2。此外,在图5(b)和图6(b)中,背板侧连结部10和侧板侧连结部21示意性地示出了构成这些连结部的构成材料的厚度等。
之后,如图7所示,从前方朝向后方,将底板4以后端部比前端部靠下的状态朝向背板1的下端部插入。底板4是通过塑性变形加工(例如钣金加工等)将一张金属制的板材料适当弯折而形成的部件,在背面侧设置有在前端部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件42和在比左右两端部稍靠内侧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件41。而且,在底板4的面板部4x的左右端部形成有沿着背板侧连结部10的外形大致相等地切出的嵌合槽40,如图1所示,能够由嵌合槽40从两侧夹入处于卡合状态的背板侧连结部10和侧板侧连结部21。然后,通过将底板4的前端部向下方按压,使设置于托座24的前部的立起片24b插入在底板4的背面侧的加强件42形成的卡合孔43(参照图9)。
图8(a)是将在侧板2的加强件22安装的托座24和底板4的加强件42的卡合孔43的周边放大而示出的立体图。并且,图8(b)是示出图8(a)中的Z-Z位置处的截面的图,示出了将托座24的立起片24b插入卡合孔43并使之卡合的状态。
基于该图8(a)、(b)进一步详细说明,立起片24b2在主视下呈大致矩形状,在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24b1和宽度方向内侧的侧面的24b2的上侧的角部分别实施圆角加工而形成有圆弧部24b3。卡合孔43在俯视下呈大致矩形状,且形成为比立起片24b略大。并且,立起片24b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24b1与加强部22之间的距离L1和卡合孔43b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缘部43a与加强件42的侧端的距离L2设为大致相等。此外,优选,这些尺寸预先考虑由涂装引起的尺寸变化量而形成为设有差异,并在涂装后大致相等。因此,在组装时,仅通过从上方轻敲底板4的前部,就能够沿着形成于上端的圆弧部24b3将立起片24b容易地插入卡合孔43。此时,托座24的立起片24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24b1与卡合孔43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缘部43a大致抵接,在内侧的侧面24b2与缘部43b之间空出间隙。这样一来,能够由底板4准确地进行左右的侧板2、2的定位。
然后,使立起片24b完全插入卡合孔43(参照图9)并使之卡合,并且使设置于托座24的后部的立起片24c沿着加强件42的后端面42b,进一步使底板4的加强件42支撑与侧板2的支撑底板接受部25和托座24的水平片24a的上表面24a2抵接而受其支撑。
在该状态下,通过插通了在底板4形成的后方的螺纹插通孔44b和在其正下方形成于加强件42的螺纹插通孔42a的螺钉,利用螺纹孔24a1将托座24螺纹紧固于底板4的加强件42。这样一来,侧板2的加强件22与底板4的加强件42由托座24牢固地连结。而且,通过对托座24和加强件42进行螺纹紧固,托座24的立起片24b的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24b1与卡合孔43的宽度方向外侧的缘部43a更强有力地抵接,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侧板2的加强件22与底板4的加强件42的连结强度。
在此,如图9所示,在底板4的背面,以在宽度方向上分开的方式安装有2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加强件41。加强件41具有与底板4x的面板部4x相对的基座部分41a、从基座部分41a的左右两端朝向面板部4x延伸的延伸部分41b、以及从延伸部分41b的顶端以与面板部4x抵接的方式延伸的抵接部分41c,通过将延出部分41b的后端切出切口而形成有朝向背板1的底板接受部12开口的水平凹部41b1。在如上述那样将底板4按压成水平的状态下,水平凹部41b1从上下方向将底板接受部12夹入,底板接受部1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与水平凹部41b1的上缘或下缘抵接,由此构成为底板4的后端部在上下方向上受到位置限制。水平凹部41b1的开口缘部成为了容易插入底板接受部12的锥状。此外,在底板4形成有用于安装图1所示的基部6的未图示的螺纹孔,该螺纹孔被盖部44a覆盖。以这样的方式将底板4安装于背板1和侧板2。
如图10所示,顶板3是通过塑性变形加工(例如钣金加工等)将一张金属制的板材料适当弯折而形成为大致矩形状的部件,构成家具主体Fa1的上表面。并且,通过将左右两端和前后端向内方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分别形成前端面3a、后端面3b、右端面3c以及左端面3d。另外,通过将右端面3c和左端面3d的顶端部向内方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与顶板3的面板部3x大致平行的内平行部分3c1,并且通过将其顶端部进一步向上方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与面板部3x大致正交的内正交部分3c2。另外,在顶板3的后端面3b的左右两端部设置有突出部30。突出部30是具有与上下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板状的插入部分30a和与该插入部分30a大致正交的加强部分30b的截面大致L字状的部件,插入部分30a通过使成为右端面3c和左端面3d的部分比后端面3b更向后方延伸而形成,加强部分30b通过使内平行部分3c1比后端面3b更向后方延伸而形成。此外,虽然突出部30的形状不限于截面大致L字状,也可以是仅具备插入部分30a的截面大致I字状,但通过设置加强部分30b,能够提高突出部30的强度。
而且,顶板3在背面侧的前部具备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加强件32,该加强件32通过点焊等手段安装于面板部3x的背面。加强件32构成为包括与顶板3的面板部3x隔开预定距离而与顶板3的面板部3x相对的基座部分32a、从基座部分32a的前后两端朝向面板部3x分别延伸的第1延伸部分32b、32c、从处于前方的一方的第1延伸部分32c的顶端部与面板部3x平行地延伸的第1平行部分32e、从第1平行部分32e的顶端沿着前端面3a向上方延伸的前端面平行部分32g(参照图12)、从第2延伸部分32g沿着面板部3x向后方延伸的面板部平行部分32h(参照图12)、从处于后方的另一方的第1延伸部分32b与面板部3x平行地延伸的第2平行部分32d、以及从第2平行部分32d的后端朝向面板部3x延伸的第2延伸部分32f。前端面3a的顶端部进一步向后方和上方弯折成大致直角,该向上方弯折的部分与第1延伸部分32c抵接。另外,构成前端面3c的板材料的左右两端朝向后方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形成构成右端面3c和左端面3d的前端部的前端部分33。前端部分33由沿着右端面3c及左端面3d的各前端延伸的前端区域33a和从前端区域33a的下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区域33b构成为在侧视下呈大致L字状。
顶板3的构成侧面的右端面3c和左端面3d中,除前端部分33以外,与上述加强件32对应的部分被切去而形成有作为开口的侧面开口部34。并且,在该侧面开口部34的前方侧,由侧面开口部34和前端部分33形成有用于与所述卡合片26(参照图4)卡合的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顶板卡合槽31。侧面开口部34的下缘即顶板卡合槽31的上缘31c与前端部分33的后方区域33b的上缘即顶板卡合槽31的下缘31b被设为大致平行,并且将两者的间隔设定为比卡合片26(参照图4)的上下方向尺寸稍大的程度,构成为能够由顶板卡合槽31的上缘31c和下缘31b在上下方向上对所卡合的卡合片26进行位置限制。
而且,通过将基部32a的前方侧端部切去而在加强件32形成有与所述侧面开口部34连续的导入部31a。能够经由该导入部31a将卡合片26(参照图4)从下方导入侧面开口部34内的空间,并进一步使其插入顶板卡合槽31。
另外,在处于后方侧的另一方的第2平行部分32d,形成有用于插入托座23(参照图4)的一方的立起片23b的插入孔32c1。立起片23b作为卡合片发挥作用,插入孔32c1作为卡合凹部发挥作用,通过彼此卡合能够进行定位。而且,在第2延伸部分32f的后方侧形成有用于将托座23的另一方的立起片23c从侧面侧插入的插入开口32f1。在第2平行部分32d的与设置于托座23的螺纹插通孔23a1对应的位置通过焊接螺母而形成螺纹孔(未图示),能够与螺纹插通孔23a1协作来进行螺纹紧固。
在使这样的顶板3连结背板1和侧板2时,如图11和图12(a)所示,使顶板3以顶板3的前端部比后端部高的方式倾斜,将设置于顶板3的后端面3b的突出部30插入背板1的缺口部11a1并使其卡合,从而设为限制了向上方的移位的状态。然后,将顶板3的前端部如箭头所示向下方按压,如图12(b)所示那样将卡合片26从导入部31a导入侧面开口部34内的空间,并且将托座23的立起片23b、23c分别插入插入孔32c1和插入开口32f1,设为由支撑面23a2支撑加强件32的下表面的图11中双点划线所示的状态。托座23的立起片23b的形状设置为与上述托座24的立起片24b同样,能够容易地进行向插入孔32c1的插入。另外,插入孔32c1和插入开口32f1相对于立起片23b、23c朝向后方侧存在余裕,构成为能够使顶板3朝向后方侧与该余裕相应地移动。
通过从该状态起将顶板3沿着箭头向后方侧推入,能够使处于导入部31a处的卡合片26向顶板卡合槽31内相对移动,成为图12(c)所示的状态,使卡合片26与顶板卡合槽31卡合。在该状态下,卡合片26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顶板卡合槽31的上缘31c和下缘31b抵接,从而进行顶板3的前端部的上下方向上的定位。然后,进一步利用作为固定部的螺纹插通孔23a1和设置于加强件32的螺纹孔(未图示),通过螺纹紧固进行固定。这样一来,顶板3变得不能进行向前侧的移动,能够保持进行了上下方向上的位置限制的稳定的状态。另外,与此同时,由托座23将侧板2的加强件22和顶板3的加强件32牢固地连结,与托座24对侧板2的加强件22与底板4的加强件42的连结相辅相成而构成上述的牢固的加强框构造体FS(参照图1)。
之后,通过根据需要将图1所示的基部6安装于底板4的背面侧,能够构成家具主体Fa1。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组装式收纳家具Fa以转动自如的方式安装有向左右打开的两扇平开门7、7。从前方朝向后方看时位于左侧的平开门7与右侧的平开门7大致左右对称,但将平开门7保持为闭止状态的门闩机构和/或上锁机构仅设置于右侧的平开门7。此外,如图2所示,在家具主体Fa的前表面的四角分别形成有用于安装平开门7的安装部75。安装部75由分别形成于顶板3或底板4的左右端部的横长矩形状的第1开口75a和形成于侧板1的上下端部的宽度窄的矩形状的第2开口75b构成。此外,这些开口75a、75b被设定于大致相同的高度位置。
以下,以左侧的平开门7为例,对图1所示的平开门7以及用于使该平开门7以开闭自如的方式支撑于家具主体Fa的合页装置7H(参照图13)进行详细说明。
图13是示出从后方即内面侧观察平开门7的状态的图。如该图所示,平开门7通过塑性变形加工(例如钣金加工等)将一张金属制的板材料适当弯折而形成为大致矩形状。并且,将上下端和左右端向内方弯折成大致直角而分别形成上端面7a、下端面7b、左端面7c以及右端面7d。而且,在面板部7x的大致中央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加强件7R。上端面7a进一步向下方正交地弯折而形成有与面板部7x平行的折回部7a1,下端面7b进一步向上方正交地弯折而形成有与面板部7x平行的折回部7b1。另外,左端面7c也进一步向右侧即向内侧正交地弯折而形成有与面板部7x平行的折回部7c1。
该平开门7将左端面7c侧设置为成为开闭时的基端的合页侧,在其上下的角部分别安装有合页装置7H。具体而言,上侧的合页装置7H夹持在折回部7a1、7c1与面板部7x之间,下侧的合页装置7H夹持在折回部7b1、7c1与面板部7x之间,并进行螺纹紧固。上下配置的合页装置7H仅构成为上下对称,具备相同的构造。因此,以下,以配置于下方的合页装置7H为例,进一步对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合页装置7H由构成为L字形的树脂制的托架71、作为安装辅助部件的金属制的平板臂72、弯曲成截面L字形的金属制的挡板73、以及金属制的枢轴74构成。
托架71由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腕部71a和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腿部71b构成,在腕部71a的后方形成有能够收纳平板臂72的缝隙状的凹部71c。而且,在腿部71b设置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且能够插入枢轴71a的轴孔71d。另外,在托架71的下表面形成有凹部71e,该凹部71e用于将挡板73从该凹部71e的下方插入而在前后左右方向上对该挡板73进行定位。
平板臂72形成为由收纳于上述托架71的凹部71c的顶端片72a和沿着与该顶端片72a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基端片72b构成的大致L字形。并且,在顶端片72a的顶端形成成为与枢轴74连结的连结部的轴孔72a1,在从该轴孔72a1朝向前方而偏位的位置突出有卡合片72c。另外,在顶端片72a的后部,使卡合片72c与基端片72b之间形成为平面状,设为在进行了安装时与顶板3或底板4(参照图2)的前表面抵接的抵接面72d。对基端片72b的一部分赋予了朝向延伸方向宽度逐渐变窄的形状,且使其根部向两侧扩大宽度而在扩宽部的前方形成有卡定壁72b2。而且,在基端片72b的顶端形成有用于与上述托座23、24(参照图4)的立起片23b、24b卡合的卡合部72e。卡合部72e由在俯视下形成为直线状的抵接部72e1和配置于其两端的朝向后方突出的突出部72e2构成,突出部72e2、72e2的间隔被设定为与立起片23b、24b的宽度方向尺寸大致相等。另外,在基端片72b形成有用于与顶板3或底板4所具备的加强件32、42(参照图2)进行螺纹紧固的螺纹孔72b1。
挡板73是通过将金属制的板材料弯折而形成的L字形的部件,具备水平片73a和在其前方立起的立片73b。并且,在水平片73a形成有与平板臂72的轴孔72a1对应的轴孔73a1。
在组装合页装置7H时,首先将平板臂72的顶端片72a插入托架71的凹部71c。然后,将挡板73插入托架71的凹部71e,并使枢轴71a从上方插通轴孔71d。枢轴71a的顶端通过平板臂的轴孔72a1而到达挡板73的轴孔73a1。在该状态下,枢轴74的基端侧的檐部74a由形成于托架71的卡定部71f卡定,限制其沿轴向的移动。这样一来,如图13中想象线所示,能够使平板臂72绕枢轴74转动。
进一步,使该合页装置7H如上述那样夹持在折回部7b1、7c1之间,通过螺纹紧固将其安装于平开门7的背面侧而一体化。由此,能够使平开门7相对于平板臂72旋转。
平开门7能够经由合页装置7H的平板臂72如以下那样安装于图2所示的家具主体Fa1,且旋转自如地支撑于该家具主体Fa1。以下,基于图2和图15,以安装下侧的合页装置7H的情况为例,对用于将平板臂72安装于家具主体Fa1的构造进行说明。
在使合页装置7H成为了安装于平开门7的状态的基础上,将平板臂72的基端片72b插入在家具主体Fa1的前表面形成的第1开口75a。然后,使形成于顶端片72a的抵接面72d与底板4的前表面抵接,并且将卡合片72c插入形成于侧板2的前表面的第2开口75b。此时,抵接部72e1与立起片24b的前表面抵接,并且在突出部72e2、72e2之间沿左右方向夹入立起片24b。即,由抵接部72e1和突出部72e2、72e2构成的基端片72b的卡合部72e通过与托座24的立起片24b卡合而由托座24进行位置限制。因此,平板臂72也经由托座24由侧板2的辅助部件22进行位置限制。
进一步,在该状态下,通过插通了在底板4形成的前方的螺纹插通孔44b的螺钉,利用螺纹孔72b1将平板臂72的基端片72b螺纹紧固于底板4的加强件42。即,平板臂72被安装于底板4的辅助部件42,并且其顶端在与侧板2的辅助部件22之间受到位置限制。因此,通过平板臂72辅助性地发挥作用,底板4的辅助部件42与侧板2的辅助部件22的连结变得更加牢固。
另外,关于平板臂72,除了插入基端片72b和卡合片72c的第1开口75a和第2开口75b、以及抵接面72d所抵接的底板4的前表面以外,还通过上述的向底板4的加强件42的螺纹紧固以及基端片72b顶端与托座24的卡合,利用多点对其进行位置限制。因此,即使在多个方向上对平板臂72作用外力和/或力矩的情况下,也能够使平板臂72的位置稳定。尤其是,在进行向加强件42的螺纹紧固的螺纹孔72b1的后方侧,基端片72b顶端与托座24卡合,因此,能够利用辅助部件22、42彼此的连结构造,以少的部件个数来使得相对于以螺纹孔72b1为中心的旋转力矩具有非常大的强度。因此,即使在平开门7与家具主体7a1之间夹入异物而锁住,也能够抑制平板臂72的位置偏移,在长期间的使用时也能够稳定地维持平开门7的安装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组装式收纳家具Fa是具备左右的侧板2、2、底板4以及顶板3的组装式收纳家具Fa,其中,所述组装式收纳家具Fa构成为还具备分别设置于侧板2、底板4以及顶板3的加强件22、42、32、以及托座23、24,托座23、24作为将相邻的侧板2与顶板3的加强件22、32彼此和侧板2与底板4的加强件22、42彼此连结的连结部,通过由托座23、24将加强件22、32、42彼此连结而构成箱状的壳体即家具主体Fa1,利用托座24将作为附带部件的平开门7安装于家具主体Fa1。
由于这样构成,所以通过利用托座23、24将侧板2、顶板3、底板4的各加强件22、32、42连结而构成箱状的家具主体Fa1,并且利用托座24安装平开门7,能够简化用于安装平开门7的构造,减少部件个数。另外,由于无需为了进行平开门7的固定而增加孔加工等复杂加工,所以也能够抑制制造成本的增加,并且提高整体的强度。
而且,由于构成为托座23、24一体地设置于被连结的一方的加强件22,所以能够简单地进行家具主体Fa1的组装,并且也能够容易进行平开门7的定位。
另外,由于具备作为用于将平开门7安装于家具主体Fa1的安装辅助部件的平板臂72,该平板臂72构成为与托座24卡合,并且安装于经由托座24连结的另一方的加强件32,所以通过使平板臂72与托座23卡合并安装于作为由托座23连结的对方侧加强件32,能够提高平板臂72的安装强度,并且强化加强件22、32彼此的连结而进一步提高家具主体Fa1整体的强度。
另外,由于附带部件是平开门7,平板臂72构成将平开门7支撑为转动自如的合页装置7H的一部分,所以能够适当构成平开门型的组装式收纳家具Fa。
而且,由于设置于各侧板2的加强件22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于底板4和顶板3的加强件42、32沿宽度方向延伸,通过由托座23、24进行相邻的加强件22、32、42彼此的连结来构成加强框构造体FS,所以能够通过加强框构造体FS进一步提高家具主体Fa1的强度,也能够间接地提高与之连接的平开门7的安装强度。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组装式收纳家具Fa是具备左右的侧板2、2、底板4以及顶板3的组装式收纳家具Fa,其特征在于,在侧板2、底板4以及顶板3分别设置有加强件22、42、32,通过将相邻的侧板2和顶板3的加强件22、32彼此以及侧板2和底板4的加强件22、42彼此连结,来构成作为箱状的壳体的家具主体Fa1,在相邻的加强件22、42(22、32)中的一方的加强件22设置有作为连结部的托座24(23),所述托座24(23)具备支撑另一方的加强件42(32)的支撑面24a2(23a2)和从该支撑面24a2(23a2)朝向另一方的加强件42(32)突出的作为卡合片的立起片24b(23b),在另一方的加强件42(32)设置有在由支撑面24a2(23a2)支撑加强件42(32)时与立起片24b(23b)卡合的作为卡合凹部的卡合孔43(插入孔32c1)。
由于这样构成,所以能够适当进行加强件22、42(22、32)彼此的对位而谋求组装的容易化,并且能够提高加强件22、42(22、32)彼此的连结强度而设为更牢固的构造。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各部分的具体结构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托座24来安装构成下方的合页装置7H的平板臂72,但也能够将同样的安装构造应用于构成上方的合页装置7H的平板臂72与上方的托座23之间。这样一来,能够适当对上下的平板臂72、72均进行位置限制,能够进一步稳定地维持平开门7的安装位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作为连结部的托座23、24设置于侧板2的辅助部件22,但托座23、24只要处于相邻的辅助部件22、32或22、42的一侧即可,也可以构成为将托座23、24设置于顶板3、底板4的辅助部件32、42侧而能够与侧板2的辅助部件22进行连结。而且,为了使组装容易化,虽然预先与一方的辅助部件22、32、42一体设置是有利的,但也可以构成为使托座23、24与某个辅助部件22、32、42分体,并在组装的前一阶段将其安装于要连结的一侧的辅助部件22、32、42。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在捆包和/或输送的方面变得有利。当然,也可以作为代替托座23、24的连结部而通过将辅助部件22、32、42的一部分弯折来与辅助部件22、32、42一体形成。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设为具备平开门7作为附带部件的平开门型的收纳家具Fa,但也可以将附带部件变更为各种各样的部件。例如,如图16所示,在将作为附带部件的导轨部件9安装于家具主体Fa1的情况下,通过使推拉门(未图示)可滑动地支撑于导轨部件9所具备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导轨9a,能够构成推拉门型的收纳家具Faα。在该情况下,若在导轨部件9的后表面9b的两端附近设置作为平板状的安装辅助部件的安装片92,在该安装片92形成与上述平板臂72所具备的基端片72b相同形状的突出片92b、与卡合片72c相同形状的卡合片92c,则也能够与平板臂72同样地将安装片92安装于家具主体Fa1。即,即使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依照上述平开门型的收纳家具Fa所实现的效果,并且能够适当构成推拉门型的组装式收纳家具Faα。
另外,也可以不是如图1、16所示的家具主体Fa1能够向前方开口的结构,而是朝向上方开口那样的组装式家具。而且,不仅是长方状的组装式收纳家具,也能够应用于三角柱、五角柱、六角形等使板材的数量不同的情况。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在托座24的立起片24b的上部形成圆弧部24b3而使得能够容易进行向卡合孔43内的插入,但也可以除此之外,还使宽度方向外侧的侧面24b1以随着从下方向上方延伸而位于宽度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即,立起片24b也可以形成为侧面24b1倾斜,通过插入卡合孔43内而沿着侧面24b1的倾斜将形成有卡合孔43的加强件42向托座24侧拉近,这样一来,能够在组装过程中提高相邻的加强件22、42彼此的紧贴,使加强框构造体FS更加牢固,提高家具主体Fa1的强度。
关于其他结构,也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8)

1.一种组装式收纳家具,具备左右的侧板、底板以及顶板,所述组装式收纳家具的特征在于,还具备:
加强件,其分别设置于所述侧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顶板;和
连结部,其将相邻的侧板和顶板以及侧板和底板的加强件彼此连结,
通过由所述连结部将加强件彼此连结而构成箱状的壳体,
利用至少任一方的连结部,经由该连结部所卡合的安装辅助部件将附带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
所述安装辅助部件安装于所述加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收纳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结部一体地设置于被连结的一方的加强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收纳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辅助部件安装于经由该连结部连结的另一方的加强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式收纳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带部件是平开门,所述安装辅助部件构成将所述平开门支撑为转动自如的合页装置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式收纳家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带部件是将推拉门支撑为可滑动的导轨部件,通过所述安装辅助部件将所述导轨部件安装于所述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组装式收纳家具,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各侧板的加强件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于底板和顶板的加强件沿宽度方向延伸,
通过由所述连结部进行相邻的加强件彼此的连结而构成加强框构造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装式收纳家具,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各侧板的加强件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于底板和顶板的加强件沿宽度方向延伸,
通过由所述连结部进行相邻的加强件彼此的连结而构成加强框构造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式收纳家具,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各侧板的加强件沿上下方向延伸,设置于底板和顶板的加强件沿宽度方向延伸,
通过由所述连结部进行相邻的加强件彼此的连结而构成加强框构造体。
CN201510854611.7A 2014-12-01 2015-11-30 组装式收纳家具 Active CN1056400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243545A JP6510220B2 (ja) 2014-12-01 2014-12-01 組立式収納家具
JP2014-243545 2014-1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640054A CN105640054A (zh) 2016-06-08
CN105640054B true CN105640054B (zh) 2020-02-07

Family

ID=56122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854611.7A Active CN105640054B (zh) 2014-12-01 2015-11-30 组装式收纳家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10220B2 (zh)
CN (1) CN1056400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198780U1 (ru) * 2020-02-18 2020-07-28 Александр Георгиевич Перфильев Дверь для шкаф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32661Y1 (zh) * 1975-01-08 1976-08-14
JPS6113632U (ja) * 1984-06-28 1986-01-27 株式会社淀川製鋼所 組立収納庫
JPH0520174Y2 (zh) * 1987-09-02 1993-05-26
JPH08366A (ja) * 1994-06-24 1996-01-09 Itoki Crebio Corp 組立て家具
JP3263618B2 (ja) * 1996-12-26 2002-03-04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クレビオ 扉用ヒンジの取付け構造
CN1250136C (zh) * 1998-02-05 2006-04-12 株式会社稻叶制作所 可拆装的金属柜
JP2000041767A (ja) * 1998-07-27 2000-02-15 Kaga Kogei:Kk 押入れ等の収納空間の組立て収納棚
JP3538832B2 (ja) * 1998-08-27 2004-06-14 日本製紙株式会社 箱物家具の背板固定構造
JP4450363B2 (ja) * 2003-11-28 2010-04-14 株式会社イトーキ 組立式収納家具
JP4716091B2 (ja) * 2005-03-28 2011-07-06 コクヨ株式会社 収納装置
JP4656517B2 (ja) * 2005-11-09 2011-03-23 共栄工業株式会社 金属製筐体を有する家具
JP2008121339A (ja) * 2006-11-14 2008-05-29 Itoki Corp 水平回動扉付きキャビネット
KR20110119465A (ko) * 2010-04-27 2011-11-02 (주) 하나로퍼니처풍진교구 가구용 경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510220B2 (ja) 2019-05-08
JP2016106645A (ja) 2016-06-20
CN105640054A (zh) 2016-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87818B2 (ja) 車両用収納部のドア構造
JP2008080926A (ja) 車両の後部構造
JP2011156919A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CN105640054B (zh) 组装式收纳家具
JP4928279B2 (ja) キャビネットラックの耐震構造
JP4555806B2 (ja) 前部車体構造
JP2017077389A (ja) 連結補強具
JP6253912B2 (ja) 遊技機
JP6599611B2 (ja) 組立式収納家具
JP7510320B2 (ja) 宅配物受取容器
JP6213827B2 (ja) 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側部及びフロントピラートリム下部の合わせ部構造
JP3470635B2 (ja) 引出しの取付構造
JP4577809B2 (ja) パチンコ遊技機の外枠
JPH0444124Y2 (zh)
JP4867323B2 (ja) キャビネットにおける開閉扉の開扉防止装置
JP4781182B2 (ja) 家具
JP6600980B2 (ja) ノックダウン式キャビネット
JP5438192B2 (ja)
JP2009263927A (ja) 扉へのヒンジ取付構造
JP5210769B2 (ja) グローブボックスの取付構造
JP4873538B2 (ja) 引戸錠用ストライク
JP2008125635A (ja) 収納ユニット
JP4755160B2 (ja) 車両のドア構造
JP5336104B2 (ja) 扉への施錠装置の取付構造
JP2008008000A (ja) 折れ戸の振れ止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