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30816A - 抗病毒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病毒灭活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抗病毒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病毒灭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30816A
CN105530816A CN201480050249.1A CN201480050249A CN105530816A CN 105530816 A CN105530816 A CN 105530816A CN 201480050249 A CN201480050249 A CN 201480050249A CN 105530816 A CN105530816 A CN 1055308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ric
antiviral composition
copper
bivo
cupric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02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石壮
细木康弘
黑田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sona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owa Denk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owa Denko KK filed Critical Showa Denko KK
Publication of CN105530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308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9/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elements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01N59/16Heavy metals; Compounds thereof
    • A01N59/20Copp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24Heavy metals; Compounds thereof
    • A61K33/245Bismuth;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24Heavy metals; Compounds thereof
    • A61K33/34Copper; Compound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Virology (AREA)
  • Onc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atalyst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在光下和在暗处显示优异的抗病毒特性的抗病毒组合物、抗病毒剂和光催化剂,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病毒灭活方法。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含有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本发明的抗病毒剂和光催化剂均含有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混合BiVO4、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水和碱性物质,由此形成混合物的混合步骤;和从所述混合物分离抗病毒组合物的分离步骤。本发明的病毒灭活方法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本发明的抗病毒剂或本发明的光催化剂对病毒进行灭活。

Description

抗病毒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病毒灭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灭活病毒的抗病毒组合物、涉及含有所述抗病毒组合物的抗病毒剂、涉及含有所述抗病毒组合物的光催化剂、涉及用于制备抗病毒组合物的方法-下文中称为“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并涉及用于灭活病毒的方法-下文中称为“病毒灭活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发现了新的对人类健康不利的病毒,并且人们相当担心此类病毒感染的扩散。用于防止病毒感染的一类候选材料是光催化剂(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和2).
专利文献1公开了由锐钛矿型二氧化钛组成的噬菌体/病毒灭活剂,其含有CuO/TiO2(质量%比)为1.0至3.5的铜。涉及病毒灭活剂的专利文献1的发明是基于发现含有铜的二氧化钛能灭活噬菌体/病毒而完成的发明。专利文献2公开了铂沉积的氧化钨粒子在可见光照射下展示抗病毒活性。
广泛已知钒酸铋(下文中称为BiVO4)是具有优异分解活性的可见光应答型水分解催化剂(参见非专利文献1至3)。BiVO4的带隙是约2.3eV,其小于二氧化钛的3.0至3.2eV的带隙。换言之,与熟知作为光催化剂材料的二氧化钛比较,BiVO4作为光催化剂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红光侧的光(可见光)。一些文献报导了BiVO4作为分解有机物质的光催化剂发挥作用。例如,专利文献3公开了携带有银微粒子或氧化铜微粒子的BiVO4粉末展示在光分解内分泌紊乱物质方面的高的光催化活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koaki)No.2006-232729
专利文献2: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koaki)No.2011-136984
专利文献3:公开的日本专利申请(koaki)No.2004-330047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J.Phys.Chem.B2006,110,p.p.11352-11360
非专利文献2:J.Am.Chem.Soc.1999,121,p.p.11459-11467
非专利文献3:BulletinofPhotofunctionalMaterialResearchAssociation"Photocatalysis",vol.37,p.31-32(2012)
发明概述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在紫外线照射下(实施例1至4以及比较例3和4),在可见光照射下(比较例2),和在暗处(比较例1)评价了CuO/TiO2样本的抗病毒性能。在可见光照射下(比较例2)和在暗处(比较例1)没有观察到对噬菌体/病毒的灭活效果。同时,近来普及的白色LED荧光灯提供不包括紫外线的光。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噬菌体/病毒灭活剂显示在暗处和在光下没有抗病毒活性,由此认为其在白色LED荧光灯下显示无抗病毒活性。因此,将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噬菌体/病毒灭活剂应用至内部材料是相当受限的。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铂沉积的氧化钨粒子展示了在可见光照射下的抗病毒特性。但是,铂是稀少和昂贵的金属,由此阻碍了铂沉积的氧化钨粒子在产业上的使用。此外,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噬菌体/病毒灭活剂和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铂沉积的氧化钨粒子需要长达1至6小时的光照射以达到病毒灭活,这阻碍了它们应用至人们频繁接触的物质。
专利文献3公开了承载有银微粒子或氧化铜微粒子的BiVO4粉末展示光分解内分泌破坏物的高光催化活性。但是,专利文献3没有提及抗病毒活性.同时,展示优异的有机物质分解活性的光催化材料不是必然具有优异的抗病毒活性(参见例如非专利文献3)。即,这两种效果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实现的,因此,在优异的有机物质分解活性和优异的抗病毒活性之间没有联系。由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未考虑过使用承载有银微粒子或氧化铜微粒子的BiVO4粉末作为抗病毒剂。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抗病毒组合物、抗病毒剂和光催化剂,其在光下和在暗处显示优异的抗病毒特性。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病毒灭活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发现含有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的组合物在光照射下和在暗处展示优异的抗病毒活性。基于这个发现完成了本发明。因此,本发明提供下列[1]至[19]。
[1]抗病毒组合物,其包含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
[2]根据上述[1]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其中所述二价铜化合物具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为0.01至20质量份的铜元素含量。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其中所述二价铜化合物包含选自(a)下式(1)所示的含有羟基的二价铜化合物:
Cu2(OH)3X(1)
(其中X表示阴离子),(b)二价铜的卤化物,(c)二价铜的无机酸盐,(d)二价铜的有机酸盐,(e)氧化铜,(f)硫化铜,(g)叠氮化铜(II),和(h)硅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上述[3]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其中式(1)中的X是选自卤素、羧酸的共轭碱、无机酸的共轭碱和OH中的一种。
[5]根据上述[3]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其中二价铜的卤化物(b)包含选自氯化铜、氟化铜和溴化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上述[3]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其中二价铜的无机酸盐(c)包含选自硫酸铜、硝酸铜、碘酸铜、高氯酸铜、草酸铜、四硼酸铜、硫酸铜铵、酰胺硫酸铜、氯化铜铵、焦磷酸铜和碳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上述[3]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其中二价铜的有机酸盐(d)是二价铜的羧酸盐。
[8]根据上述[3]或[4]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其中二价铜化合物是式(1)所示的含有羟基的二价铜化合物。
[9]根据上述[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其中X是选自Cl、CH3COO、NO3和(SO4)1/2中的一种。
[10]根据上述[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其在用800lx可见光照射3分钟后,具有99.9%或以上的病毒灭活性能。
[11]抗病毒剂,其含有上述[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
[12]光催化剂,其含有上述[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
[13]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混合BiVO4、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水和碱性物质,由此形成混合物的混合步骤;和从所述混合物分离抗病毒组合物的分离步骤。
[14]根据上述[13]所述的的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还包括热处理由所述分离步骤分离出的抗病毒组合物的热处理步骤。
[15]根据上述[13]或[14]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混合步骤中将混合物的pH调节至8至12。
[16]根据上述[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包括至少一种下式(2)所示的二价铜化合物:
CuX2(2)
(其中X表示阴离子)。
[17]根据上述[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混合步骤中,BiVO4的质量与BiVO4、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水和碱性物质的总质量的百分比是3至25质量%。
[18]根据上述[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混合步骤中,将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在水中搅拌而进行混合,然后将碱性物质添加至混合物。
[19]病毒灭活方法,其包括使用上述[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上述[11]所述的抗病毒剂、或上述[12]所述的光催化剂对病毒进行灭活。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抗病毒组合物、抗病毒剂和光催化剂,它们在光下和在暗处显示优异的抗病毒特性,提供了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并提供了病毒灭活方法.
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发现了使用含有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的组合物导致产生抗病毒组合物、抗病毒剂和光催化剂,它们在不包括紫外线的光下和在暗处显示优异的抗病毒特性;产生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病毒灭活方法。由此完成了本发明。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下面的实施方案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如本文中所用,术语“在光下”是指存在具有波长为400nm或更长波长但不存在紫外线的可见光环境,并且术语“在暗处”是指没有紫外线也没有紫外线以外的光存在的环境。
[抗病毒组合物]
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包含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通过将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组合,抗病毒组合物能够在光下和在暗处显示优异的抗病毒特性。
<BiVO4>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BiVO4展示了在可见光下高的光催化活性。BiVO4通常通过固相法或液相法产生。在本发明中,通过任一制备方法所产生的BiVO4均可用于抗病毒组合物中。BiVO4制备方法的例子包括在日本特开(koaki)No.2001-2419中公开的制备方法和在日本特开(koaki)No.2004-24936中公开的制备方法。
BiVO4优选地具有比表面积为1至200m2/g,更优选地3至100m2/g,仍更优选地4至70m2/g,特别优选地8至50m2/g。当BiVO4的比表面积是1m2/g或更大时,在抗病毒组合物的表面上病毒接触的频率增加,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强在光下和在暗处抗病毒组合物的抗病毒特性。当BiVO4的比表面积是200m2/g或更少时,能更容易地处理抗病毒组合物。在本发明中,比表面积是通过基于氮吸附的BET技术测定的。
<二价铜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二价铜化合物是二价铜的化合物。当为单一组分时,二价铜化合物在光下和在暗处均显示为没有抗病毒特性。但是,非常令人吃惊的是,当与BiVO4组合使用时,二价铜化合物显示在光下和在暗处具有抗病毒特性。对二价铜化合物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铜是二价的即可。例如,二价铜化合物包含选自(a)下式(1)所示的含有羟基的二价铜化合物:
Cu2(OH)3X(1)
(其中X表示阴离子),(b)二价铜的卤化物,(c)二价铜的无机酸盐,(d)二价铜的有机酸盐,(e)氧化铜,(f)硫化铜,(g)叠氮化铜(II),和(h)硅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式(1)中的X更优选地是选自卤素如Cl、Br或I;羧酸如CH3COO的共轭碱;无机酸如NO3或(SO4)1/2的共轭碱;和OH中的任一种。式(1)中的X仍更优选地选自Cl、CH3COO、NO3或(SO4)1/2和OH中的一种或多种。式(1)中的X还更优选地选自Cl、CH3COO、NO3或(SO4)1/2和OH中的一种。
更优选地,二价铜的卤化物(b)包含选自氯化铜、氟化铜和溴化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地,二价铜的无机酸盐(c)包含选自硫酸铜、硝酸铜、碘酸铜、高氯酸铜、草酸铜、四硼酸铜、硫酸铜铵、酰胺硫酸铜、氯化铜铵、焦磷酸铜和碳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地,二价铜的有机酸盐(d)是二价铜的羧酸盐。优选的二价铜羧酸盐的例子包括选自甲酸铜,乙酸铜,丙酸铜,丁酸铜,戊酸铜,己酸铜,庚酸铜,辛酸铜,壬酸铜,癸酸铜,豆蔻酸铜,棕榈酸铜,十七烷酸铜,硬脂酸铜,油酸铜,乳酸铜,苹果酸铜,柠檬酸铜,苯甲酸铜,邻苯二甲酸铜,间苯二甲酸铜,对苯二甲酸铜,水杨酸铜,苯六甲酸铜,草酸铜,丙二酸铜,琥珀酸铜,戊二酸铜,己二酸铜,延胡索酸铜,乙二酸铜,甘油酸铜,葡糖酸铜,酒石酸铜,乙酰丙酮铜,乙基乙酰乙酸铜,异戊酸铜,β-二羟基苯甲酸铜,二乙酰乙酸铜,甲酰琥珀酸铜,氨基水杨酸铜,二(2-乙基己酸)铜,癸二酸铜和环烷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他优选的二价铜化合物的例子包括选自8-羟基喹啉铜,乙酰丙酮铜,乙基乙酰乙酸铜,三氟甲磺酸铜,酞菁铜,乙氧基铜,异丙氧基铜,甲氧基铜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二价铜化合物优选地是选自式(1)所示的含有羟基的二价铜化合物,二价铜的卤化物,二价铜的无机酸盐和二价铜的有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优选地,本发明的二价铜化合物是式(1)所示的含有羟基的二价铜化合物,因为其低的不纯物水平和低成本。式(1)所示的含有羟基的二价铜化合物可以是无水物或水合物。
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中含有的二价铜化合物优选地具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为0.01至20质量份的铜元素含量,更优选地0.1至20质量份,仍更优选地0.1至15质量份,特别优选地0.3至10质量份。当二价铜化合物具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为0.01质量份或更大的铜元素含量时,在光下和在暗处能够达到有利的抗病毒特性和抗菌特性。另外,当二价铜化合物具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为20质量份或更少的铜元素含量时,防止了二价铜化合物完全覆盖BiVO4的表面,由此抗病毒组合物展示更高的光催化活性。此外,通过小量的抗病毒组合物能够灭活病毒,这在经济上是有利的。
二价铜化合物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的基于质量的铜元素含量可以自供应的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的量和供应的BiVO4的量计算出。备选地,二价铜化合物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的基于质量的铜元素含量可以自抗病毒组合物的每一组分的含量来确定,其中所述每一组分的含量通过下述ICP(诱导偶联的等离子体)发光分光分析测定。
在抗病毒组合物中,二价铜化合物可以被BiVO4支持。备选地,在抗病毒组合物中,二价铜化合物可以分散在BiVO4中,而不是被BiVO4支持。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含有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作为必需组分。但是,只要不妨碍本发明的目的,抗病毒组合物可以还包含其他任选的组分。从提高抗病毒特性的观点出发,抗病毒组合物中含有的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的总量优选地为90质量%或更大,更优选地95质量%或更大,仍更优选地99质量%或更大,特别优选地100质量%。
[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能够通过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制备方法合适地制备。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制备方法的例子包括下列抗病毒组合物制备方法的第一至第三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制备方法的第一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制备方法的第一实施方案包括混合BiVO4、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水和碱性物质,由此形成混合物的混合步骤;和从所述混合物分离抗病毒组合物的分离步骤。下文详述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制备方法的第一实施方案。
<混合步骤>
(BiVO4)
BiVO4与涉及抗病毒组合物时提及的BiVO4是相同的。混合物的基于质量的BiVO4含量,即,BiVO4的质量与BiVO4、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水和碱性物质的总质量的百分比,是优选地3至25质量%,更优选地5至22.5质量%,仍更优选地7至20质量%。当BiVO4含量是3质量%或更大时,抗病毒组合物的生产性提高,这在经济上是有利的,而当BiVO4含量是25质量%或更少时,这防止了由于混合物粘度增加否则会引起难于处理。
(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
二价铜化合物与涉及抗病毒组合物时提及的二价铜化合物是相同的。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的例子包括下式(2)所示的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CuX2(2)
在式(2)中,X具有上述式(1)中相同的含义。即,X表示阴离子,其优选地是卤素如Cl、Br或I;羧酸如CH3COO的共轭碱;无机酸如NO3或(SO4)1/2的共轭碱;或OH。X更优选地是选自Cl、CH3COO、NO3或(SO4)1/2中的一种或多种,还更优选地是选自Cl、CH3COO、NO3和(SO4)1/2中的一种。
通过下述反应方案,水解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以形成相应的二价铜化合物,然后将其沉积在BiVO4表面上,由此产生抗病毒组合物。从抗病毒组合物通过例如用水洗和干燥除去反应方案中的HX。
2CuX2+BiVO4+3H2O→Cu2(OH)3X/BiVO4+3HX
在反应中,“Cu2(OH)3X/BiVO4”是指Cu2(OH)3X沉积在BiVO4上的状态。
式(2)所示的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可以是单一的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即,其中X是特定一种的单一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或是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的混合物,其中X是两种或更多不同的种类,例如,Cu(NO3)2和Cu(OH)2的混合物。备选地,式(2)所示的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可以是CuX1X2(其中X1和X2是相互不同的阴离子)。而且,式(2)所示的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可以是无水物或水合物.
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优选地具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为0.01至20质量份的铜元素含量,更优选地0.1至15质量份,仍更优选地0.3至10质量份。当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具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为0.01质量份或更大的铜元素含量时,所制备的抗病毒组合物在光下和在暗处均展示优异的抗病毒特性。另外,当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具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为20质量份或更少的铜元素含量时,防止了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完全覆盖BiVO4的表面,由此所制备的抗病毒组合物展示更高的光催化活性。此外,小量所制备的抗病毒组合物能够灭活病毒,这在经济上是有利的。以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的质量表示的铜元素含量与涉及抗病毒组合物时描述的以二价铜化合物的质量表示的铜元素含量是相同的。
(水)
水在制备上述混合物时用作溶剂。但是,所述溶剂可以还含有水以外的极性溶剂。只要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碱性物质和水能够溶解于其中,则对任选地包含于水中的极性溶剂没有特别的限制。极性溶剂的例子包括醇、酮和其混合物。极性溶剂的具体例子包括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和1-丁醇,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一种使用或两种或多种组合使用。
(碱性物质)
优选的碱性化合物的例子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四甲基氢氧化铵、四丁基氢氧化铵、三乙胺、三甲胺、氨、和碱性表面活性剂(如,BYK-9077,BYKJapanK.K.生产)。其中氢氧化钠是特别优选的碱性物质。优选地以溶液形式添加碱性化合物。待添加的溶液中碱性化合物浓度优选地是0.1至5mol/L,更优选地是0.3至4mol/L,仍更优选地是0.5至3mol/L。当碱性溶液中碱性物质浓度是5mol/L或更少时,能够防止添加碱性溶液时发生二价铜化合物的不均一沉积。
(混合)
对混合BiVO4、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水和碱性物质的顺序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将BiVO4与水任选地在搅拌下混合,然后搅拌下向混合物中添加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在一个备选的方案中,将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与水任选地在搅拌下混合,然后搅拌下向混合物中添加BiVO4。在另一个备选的方案中,将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和BiVO4同时添加至水中,且搅拌混合物。
在BiVO4和/或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与水混合之前、期间或之后添加碱性物质。可以在所述三个添加时机中的至少一个时机添加碱性物质。但是,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将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与水在足够的搅拌下混合,然后将碱性物质添加至混合物。
对BiVO4、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水和碱性物质的搅拌时间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BiVO4、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水和碱性物质能够均一地混合即可。搅拌时间是优选地例如约5至约120分钟,更优选地约10至约60分钟,仍更优选地约15至约45分钟。对搅拌期间混合物的温度没有特别的限制,且温度是例如室温至约70℃。
可以调节BiVO4、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水和碱性物质的混合物的pH。例如,通过调整包含于混合物中的碱性物质的量,可以调节混合物的pH。BiVO4、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水和碱性物质的混合物的pH优选地是8至12,更优选地是9至11.5,仍更优选地是9.5至11。当混合物的pH是8至12时,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被有效地水解并沉积在BiVO4的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降低碱性物质的量,并利于废水处理。通过pH计(D-51,HORIBA,Ltd.产品)确定混合物的pH。在加热混合物的情形,通过上述pH计在25℃测定混合物的pH,然后加热混合物。
<分离步骤>
在分离步骤中,能够从由此获得的混合物中分离抗病毒组合物,例如,作为固体组分分离。对分离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从所述混合物中通过过滤、沉淀、离心、蒸发至干等分离抗病毒组合物。优选地,可以从所述混合物中通过过滤分离抗病毒组合物。根据需要,将由此分离的抗病毒组合物用水洗、干燥、粉碎和分级等。
<热处理步骤>
对通过分离步骤自混合物分离的抗病毒组合物可以进一步进行热处理。通过热处理,二价铜化合物更牢固地沉积在BiVO4上。
热处理步骤的温度优选地是150至600℃,更优选地是200至500℃,仍更优选地是250至450℃。当热处理温度是150℃或以上时,二价铜化合物更强烈地结合至BiVO4,而当热处理温度是600℃或更低时,抑制了否则会由于烧结而引起的粒生长和比表面积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抗病毒组合物在光下和在暗处展示更优异的抗病毒特性。
热处理步骤的时间优选地是1至10小时,更优选地是2至8小时,仍更优选地是3至5小时.当热处理时间是1小时或更长时,二价铜化合物强烈地结合至BiVO4,而当热处理时间是10小时或更短时,抑制了否则会由于烧结而引起的粒生长和比表面积的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所产生的抗病毒组合物在光下和在暗处展示更优异的抗病毒特性。值得注意的是,热处理优选地在含氧环境如空气中实施。
[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制备方法的第二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制备方法的第二实施方案包括混合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的混合步骤。所述混合步骤可以通过干式混合或湿式混合实施并可以通过广泛已知的混合技术实施。第二实施方案中使用的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与涉及抗病毒组合物时所述的那些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是相同的。
当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通过湿式混合进行混合时,对混合中使用的溶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只要所述溶剂不溶解BiVO4或二价铜化合物即可。湿式混合中使用的溶剂的例子包括水、醇、酮和其混合物。醇的例子包括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和它们的混合物。酮的例子包括丙酮,乙酰丙酮,甲基乙基酮,和它们的混合物。
通过本发明制备方法的第二实施方案制备的抗病毒组合物是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的简单混合物,其中二价铜化合物不是满意地沉积在BiVO4上。但是,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抗病毒组合物也显示在光下和在暗处具有抗病毒特性。
可以进一步对通过混合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而产生的抗病毒组合物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是通过例如用于前述热处理步骤中相同的操作实施的。
[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制备方法的第三实施方案]
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制备方法的第三实施方案包括将BiVO4与二价铜化合物水溶液混合,由此形成混合物的混合步骤,加热混合物的加热步骤,和从加热过的混合物中分离抗病毒组合物的分离步骤。二价铜化合物水溶液具有数g/100mL至数十g/100mL左右的二价铜化合物浓度。对在分离步骤中使用的分离技术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从所述混合物中通过过滤、沉淀、离心、蒸发至干等分离抗病毒组合物。用于第三实施方案中的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与涉及抗病毒组合物时所述的那些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是相同的。
在一个具体方案中,以下列方式实施本发明制备方法的第三实施方案。具体而言,将二价铜化合物水溶液添加至特定的容器,将其添加量调节为相对于待添加的BiVO4的质量而言二价铜化合物水溶液的铜含量是0.01至20质量份。随后,将BiVO4添加至容器并与二价铜化合物水溶液混合,由此BiVO4悬浮于铜化合物水溶液中,从而产生混合物。在约50至约90℃加热该混合物,然后过滤,由此产生抗病毒组合物。值得注意的是,二价铜化合物水溶液的铜组分浓度和混合物的温度不限于上述值。根据需要,将通过过滤而回收的抗病毒组合物进行水洗、干燥、粉碎和分级等。
可以进一步将从混合物通过分离步骤分离的抗病毒组合物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是通过例如用于第一实施方案的前述热处理步骤中相同的操作实施的。
[抗病毒剂和光催化剂]
每一本发明的抗病毒剂和光催化剂均含有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因此,本发明的抗病毒剂和光催化剂在光下和在暗处显示优异的抗病毒特性。
[抗病毒组合物,抗病毒剂,和光催化剂的使用方案]
对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抗病毒剂,和光催化剂(下文中,可将它们称为“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的使用方案没有特别的限制。在其一个方案中,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可以固体形式如微粉末或颗粒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将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直接填充在合适的容器中使用。在一个备选的使用方案中,可以将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掺入基材的表面和/或内部。通常地,优选后一方案。对基材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基材的例子包括由常规材料如纤维、金属、陶瓷材料、玻璃等形成的单一成员基材;以及两种或多种成员形成的复合基材。
备选地,可以将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掺入涂覆剂,如地板上光剂,所述涂覆剂通过合适的手段是可去除的。另外备选地,将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固定在膜上,由此实现连续膜,在其上暴露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于环境中。又在本发明抗病毒组合物等的一个备选使用方案中,对通过喷溅在玻璃上形成的BiVO4薄膜的表面再喷溅来形成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的薄膜。在又一个其备选的使用方案中,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可以分散在溶剂中,由此提供涂料。
在基材上固定化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的材料的例子包括通过通常使用的固定化手段如使用粘合剂的手段来固定化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的材料。有机粘合剂或无机粘合剂可以用来固定化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其中优选使用无机粘合剂,用于防止光催化物质诱导的粘合剂分解。对粘合剂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无机粘合剂的例子包括基于硅的粘合剂,其通常用于在基材上固定化光催化物质。有机粘合剂的例子包括高分子粘合剂,其能够通过聚合或溶剂挥发形成薄膜。
含有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的材料的一个例子是如下产生的材料,所述含有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的材料用于产生含有所述材料的基材,所述材料是通过分散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在树脂中,由此形成分散物并硬化分散物而产生的。天然树脂或合成树脂可以用于分散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对树脂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且合成树脂的例子包括丙烯酸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ABS)树脂、聚酯树脂和环氧树脂。在基材内部
对本发明抗病毒组合物等应用的场所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它可以在存在任何光束处或在暗处使用。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在存在水(例如,水或海水)、在干燥条件(例如,在例如冬天的低湿度条件)、在高湿度条件、或在有机物质共存下展示高的病毒灭活性能,能持续地灭活病毒。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可以应用至任何物体,如墙、地板或天花板;建筑物如医院和工厂;机械工具和测量装置;电器制品的内部和部件(冰箱、洗衣机、洗碗机等的内部,以及空调的过滤器)。优选的暗处的非限制性例子包括机器内部、冰箱的储存室、和在晚上或当不使用时是暗处的医院设施(例如,等候室或外科手术室)。
已经提议了这样一个装置,其具有用在空气清洁器中的BiVO4涂覆的陶瓷的或无纺布滤器,组合有用于紫外线照射的光源,作为一个对抗流行性感冒的对策。当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等应用至这种空气清洁器的滤器时,可以省略紫外线光源,由此提高空气清洁器的安全性而不升高成本。
[病毒灭活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抗病毒剂或光催化剂对病毒进行灭活的病毒灭活方法。如上所述,借助于抗病毒特性,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能灭活靶病毒。另外,由于本发明的抗病毒剂和光催化剂均包含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因此本发明的抗病毒剂或光催化剂能够灭活靶病毒。本发明的抗病毒组合物、抗病毒剂和光催化剂在800lx照度的可见光照射3分钟后优选地展示99.0%或以上、更优选地99.9%或以上的病毒灭活性能。能够通过式子LOG(N/No)计算出病毒灭活性能。在该式子中,No表示可见光照射前的噬菌体浓度,和N表示可见光照射后的噬菌体浓度。下面的实施例将详细描述病毒灭活性能。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下面描述的实施例1至4和比较例1至6中,使用了以下BiVO4材料。
<BiVO4材料>
将NH4VO3(99.0%)溶解于2-mol/L硝酸,和将Bi(NO3)5H2O(KantoChemicalCo.,Inc.产品,99.9%)溶解于水,由此形成其0.12-mol/L水溶液。将这些水溶液(100mL)混合在一起,并将3g尿素溶解于混合的溶液中。将所得的溶液在加热搅拌仪上加热至90℃,并维持24小时。过滤由此形成的悬液,并干燥回收的固体,由此产生BiVO4粉末。使用粉末X线衍射仪(X'pertPRO,PANalytical产品)测定由此干燥的BiVO4粉末的结晶构造。在包括管电压45kV、管电流40mA、测定范围2θ=20至100°、样品幅度0.0167°、扫描速度3.3°/分钟的条件下,用铜靶进行测定以产生Cu-Kα1线。X线分析揭示BiVO4材料是BiVO4单相。
接下来,对实施例1至4和比较例1至7的制备过程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将6gBiVO4悬浮于100mL蒸馏水中,由此形成悬液。向该悬液中添加0.0805g(相对于100质量份BiVO4而言为0.5质量份的铜)CuCl2H2O(KantoChemicalCo.,Inc.产品),并搅拌混合物10分钟。通过向其添加1-mol/L氢氧化钠水溶液(KantoChemicalCo.,Inc.产品),将悬液的pH调节至10,并将悬液搅拌30分钟。过滤所得的悬液,并用纯水洗涤回收的粉末,80℃干燥,并通过混合器粉碎,由此产生实施例1的抗病毒组合物。
<实施例2>
重复实施例1的操作过程,除了不使用0.0805gCuCl2H2O,而是使用0.1179g(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为0.5质量份的铜)CuSO5H2O(KantoChemicalCo.,Inc.产品)添加至悬液,由此产生实施例2的抗病毒组合物。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1的操作过程,除了将添加至悬液的CuCl2H2O的量从0.0805g变为0.1610g(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为1质量份的铜),由此产生实施例3的抗病毒组合物。
<实施例4>
重复实施例1的操作过程,除了将添加至悬液的CuCl2H2O的量从0.0805g变为0.4829g(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为3质量份的铜),由此产生实施例4的抗病毒组合物。
<比较例1>
使用BiVO4材料作为比较例1的组分。
<比较例2>
将5g(100质量份)BiVO4材料和0.025g(0.5质量份)铜(KantoChemicalCo.,Inc.产品,粉末形式,≤45μm,325筛目)置于玛瑙研钵并粉碎混合30分钟,由此产生比较例2的组合物。
<比较例3>
重复实施例1的操作过程,除了不用0.0805gCuCl2H2O,而是将0.0625g(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为0.5质量份的锌)的ZnCl2(KantoChemicalCo.,Inc.产品)添加至悬液,由此产生比较例3的组合物。
<比较例4>
重复实施例1的操作过程,除了不用0.0805gCuCl2H2O,而是将0.1452g(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为0.5质量份的铁)的FeCl6H2O(KantoChemicalCo.,Inc.产品)添加至悬液,由此产生比较例4的组合物。
<比较例5>
重复实施例1的操作过程,除了不用0.0805g的CuCl2H2O,而是将0.1215g(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为0.5质量份的铁)的NiCl6H2O(KantoChemicalCo.,Inc.产品)添加至悬液,由此产生比较例5的组合物。
<比较例6>
重复实施例1的操作过程,除了将BiVO4变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F1-R(SHOWATITANIUMCO.,LTD产品)外,由此产生比较例6的组合物.
<比较例7>
将3gCuCl2H2O(KantoChemicalCo.,Inc.产品)悬浮于100mL蒸馏水中并将该混合物搅拌10分钟。通过向其添加1mol/L氢氧化钠(KantoChemicalCo.,Inc.产品)水溶液将悬液的pH调节至10,并搅拌悬液30分钟,由此制备混合物。过滤混合物并用纯水洗涤回收的粉末,80℃干燥,并借助混合器粉碎,由此产生比较例7的组合物,是Cu2(OH)3Cl单相的组合物。
<测定>
将由此产生的实施例1至4和比较例1至7的组合物进行下列测定。
(ICP发光分光分析)
通过ICP发光分光分析确定实施例1至4和比较例3至5的每一组合物的铜离子含量等。具体而言,将实施例1至4和比较例3至5的每一组合物在氢氟酸溶液中加热直至组合物完全溶解,由此制备溶液。从该溶液提取样本并通过ICP发光分光分析仪(ShimadzuCorporation产品,型号ICPS-7500)分析,由此确定铜离子含量等。
(在可见光照射下评估抗病毒性能:测定LOG(N/No))
通过使用噬菌体的以下模型实验评估实施例1至4和比较例1至7的组合物的抗病毒性能。另外,对噬菌体灭活性能的抗病毒性能的评估公开在例如Appl.Microbiol.Biotechnol.,79,pp.127-133,(2008)中。该文献公开了噬菌体灭活性能已知为用于评估的可信赖模型。该测定是基于JISR1706。
在深型Petri平皿底部铺上一片滤纸,并添加少量无菌水至所述Petri平皿。在滤纸片上放置约5mm厚的玻璃底盘。在该玻璃底盘上放置已应用有0.25mg量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每一样本的玻璃板(50mmx50mmx1mm)。将噬菌体感染值通过使用1/500NB已经调节至约6.7x106至约2.6x107pfu/mL的100μLQβ噬菌体(NBRC20012)悬液滴加至玻璃板上。为了将样本表面与噬菌体接触,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制备的薄膜覆盖玻璃板。在该深型Petri平皿上放置玻璃盖,由此提供测定单元。对每一样本,提供多个测定单元。
另外,使用装备有紫外线截止滤器(N-113,NittoJushiKogyoCo.,Ltd.产品)的15W白色荧光灯(完全白色荧光灯,FL15N,PanasonicCorporation产品)作为光源。将上述测定单元在(通过照度计:TOPCONIM-5测定)照度是800lx的位置处置于光源下。从光照射开始后3分钟、10分钟和60分钟,测定玻璃板上每一样本的噬菌体浓度。在测定期间,将房间的照度调节至200lx或以下。通过市售的秒表测定光照射开始后经过的时间。
通过下列操作过程测定噬菌体浓度。具体而言,将玻璃板上的样本浸入9.9mL噬菌体回收液(SCDLP培养基),并通过摇动器摇动该液体10分钟。将该噬菌体回收液用含有蛋白胨的生理盐水适当稀释。将1mL的每一稀释液与分开制备的浓度为5.0x108至2.0x109个细胞/mL)的大肠杆菌(NBRC106373)培养液和添加了钙的LB软琼脂培养基在搅拌下混合。此后,将该混合物接种至添加了钙的LB琼脂培养基,并在37℃培养15小时。目测计数噬菌体的噬菌斑数。通过将该计数乘以噬菌体回收液的稀释系数求出噬菌体浓度N。
从初始噬菌体浓度No和经过预定时间后的噬菌体浓度N,测定相对噬菌体浓度(LOG(N/No))。值得注意的是,LOG(N/No)越小(即,负值的绝对值越大),则抗病毒特性越强。
(在暗处评估抗病毒性能:测定LOG(N/No))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在光下评估抗病毒性能:测定LOG(N/No)),除了将测定单元置于没有来自光源的光照射下的暗处之外。值得注意的是,LOG(N/No)越小(即,负值的绝对值越大),则抗病毒特性越强。
<结果>
(ICP发光分光分析)
发现实施例1的组合物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具有0.5质量份的铜离子含量。发现实施例2的组合物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具有0.5质量份的铜离子含量。发现实施例3的组合物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具有1质量份的铜离子含量。发现实施例4的组合物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具有3质量份的铜离子含量。因此,在实施例1至4中,发现提供的铜离子(来自CuCl2·2H2O)的总量维持在BiVO4的表面上。
发现比较例3的组合物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具有0.5质量份的锌离子含量。因此,发现提供的锌离子的总量维持在BiVO4的表面上。发现比较例4的组合物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具有0.5质量份的铁离子含量。因此,发现提供的铁离子的总量维持在BiVO4的表面上。发现比较例5的组合物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具有0.5质量份的镍离子含量。因此,发现提供的镍离子的总量维持在BiVO4的表面上。
(在可见光照射下评估抗病毒性能:测定LOG(N/No))
表1显示结果。
表1在光下评估抗病毒性能
(在暗处评估抗病毒性能:测定LOG(N/No))
表2显示结果。
表2在暗处评估抗病毒性能
通过将实施例1至4的结果与比较例1至7的结果比较,发现实施例1至4的组合物在光下和在暗处显示优异的抗病毒性能。特别地,在光下,发现实施例1至4的组合物通过短至3分钟期间的光照射,灭活了约99.9%的噬菌体。与常规的光催化剂比较,所述性能能够快速获得。特别地,用照度800lx的可见光照射3分钟,发现实施例2至4的组合物展示99.9%或以上的病毒灭活性能。

Claims (19)

1.抗病毒组合物,其包含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抗病毒组合物,其中所述二价铜化合物具有相对于100质量份的BiVO4而言为0.01至20质量份的铜元素含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抗病毒组合物,其中所述二价铜化合物包含选自(a)下式(1)所示的含有羟基的二价铜化合物:
Cu2(OH)3X(1)
(其中X表示阴离子),(b)二价铜的卤化物,(c)二价铜的无机酸盐,(d)二价铜的有机酸盐,(e)氧化铜,(f)硫化铜,(g)叠氮化铜(II),和(h)硅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抗病毒组合物,其中式(1)中的X是选自卤素、羧酸的共轭碱、无机酸的共轭碱和OH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的抗病毒组合物,其中二价铜的卤化物(b)包含选自氯化铜、氟化铜和溴化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3的抗病毒组合物,其中二价铜的无机酸盐(c)包含选自硫酸铜、硝酸铜、碘酸铜、高氯酸铜、草酸铜、四硼酸铜、硫酸铜铵、酰胺硫酸铜、氯化铜铵、焦磷酸铜和碳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3的抗病毒组合物,其中二价铜的有机酸盐(d)是二价铜的羧酸盐。
8.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抗病毒组合物,其中二价铜化合物是式(1)所示的含有羟基的二价铜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3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其中X是选自Cl、CH3COO、NO3和(SO4)1/2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其在用800lx可见光照射3分钟后,具有99.9%或以上的病毒灭活性能。
11.抗病毒剂,其含有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
12.光催化剂,其含有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
13.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混合BiVO4、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水和碱性物质,由此形成混合物的混合步骤;和从所述混合物分离抗病毒组合物的分离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还包括热处理由所述分离步骤分离出的抗病毒组合物的热处理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的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混合步骤中将混合物的pH调节至8至12。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包括至少一种下式(2)所示的二价铜化合物:
CuX2(2)
(其中X表示阴离子)。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混合步骤中,BiVO4的质量与BiVO4、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水和碱性物质的总质量的百分比是3至25质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3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所述混合步骤中,将BiVO4和二价铜化合物或二价铜化合物原材料在水中搅拌而进行混合,然后将碱性物质添加至混合物。
19.病毒灭活方法,其包括使用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病毒组合物、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抗病毒剂、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催化剂对病毒进行灭活。
CN201480050249.1A 2013-09-17 2014-08-08 抗病毒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病毒灭活方法 Pending CN1055308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91895 2013-09-17
JP2013191895A JP2015059089A (ja) 2013-09-17 2013-09-17 抗ウイルス性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ウイルス不活性化方法
PCT/JP2014/071458 WO2015040989A1 (en) 2013-09-17 2014-08-08 Anti-viral composi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composition, and virus inactivation metho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30816A true CN105530816A (zh) 2016-04-27

Family

ID=51454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0249.1A Pending CN105530816A (zh) 2013-09-17 2014-08-08 抗病毒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病毒灭活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2015059089A (zh)
KR (1) KR20160025608A (zh)
CN (1) CN105530816A (zh)
TW (1) TW201605459A (zh)
WO (1) WO201504098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3862A (zh) * 2020-03-19 2020-06-26 真固源(福建)水性涂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病毒乳液组合物及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71292A (zh) * 2020-09-27 2022-04-05 苏州森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05254A (ja) * 2014-04-22 2015-11-19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光触媒組成物、抗ウイルス剤及び抗菌剤
US20190045793A1 (en) * 2016-03-01 2019-02-14 Toagosei Co., Ltd. Antiviral agent, coating composition, resin composition and antiviral product
JP6392430B2 (ja) * 2016-10-06 2018-09-19 大阪ガス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抗ウイルス剤
JP6485464B2 (ja) * 2017-01-11 2019-03-20 Toto株式会社 光触媒材料、光触媒材料の製造方法、抗ウイルス剤、抗菌剤、光触媒コーティング組成物、及び光触媒塗装体
JP7396236B2 (ja) 2020-08-31 2023-12-12 Toto株式会社 可視光応答型光触媒
CN116656066A (zh) * 2023-07-27 2023-08-29 广州雷诺丽特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的pvc膜、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0047A (ja) * 2003-05-06 2004-11-25 Univ Kanazawa 内分泌撹乱物質光分解用金属又は金属酸化物担持型BiVO4光触媒
CN101402043A (zh) * 2008-10-30 2009-04-0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可见光光催化空气净化材料及空气净化方法
CN102553604A (zh) * 2011-12-19 2012-07-11 陕西科技大学 微波水热法对BiVO4光催化剂进行Cu2+掺杂改性的方法
CN102600857A (zh) * 2012-03-01 2012-07-25 浙江大学 一种碳球负载的CuO-BiVO4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2419A (ja) 1999-06-15 2001-01-09 Japan Science & Technology Corp バナジン酸ビスマスのソフト合成法および該方法によって得られたバナジン酸ビスマス
JP3790189B2 (ja) * 2002-06-21 2006-06-28 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術振興機構 可視光応答性BiVO4微粉末の新規合成法、該BiVO4微粉末からなる光触媒および該光触媒を用いた浄化方法
JP4646210B2 (ja) * 2005-02-24 2011-03-09 多木化学株式会社 ファージ・ウイルスの不活性化剤
EP2508257A4 (en) * 2009-12-01 2013-11-06 Sumitomo Chemical Co VIRUIDE AND FUNCTIONAL VIRCIDATE PRODUCT THEREWITH
JP5904524B2 (ja) * 2010-12-22 2016-04-13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ウイルス不活化剤
JP2013018736A (ja) * 2011-07-11 2013-01-31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ウイルスを不活性化する抗ウイルス剤及びウイルスを不活性化す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30047A (ja) * 2003-05-06 2004-11-25 Univ Kanazawa 内分泌撹乱物質光分解用金属又は金属酸化物担持型BiVO4光触媒
CN101402043A (zh) * 2008-10-30 2009-04-08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可见光光催化空气净化材料及空气净化方法
CN102553604A (zh) * 2011-12-19 2012-07-11 陕西科技大学 微波水热法对BiVO4光催化剂进行Cu2+掺杂改性的方法
CN102600857A (zh) * 2012-03-01 2012-07-25 浙江大学 一种碳球负载的CuO-BiVO4异质结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TTA I B, STEELE A, LIPTROT C, ET AL.: "Photocatalytic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thin surface films of TiO 2, CuO and TiO 2 /CuO dual layers on Escherichia coli, and bacteriophage T4", 《APPLIED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 *
XU H, LI H, WU C, ET AL.: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of Cu-loaded BiVO4",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ZHANG A P, ZHANG J Z: "Syntheses and Activities of Visible-Light-Driven Cu/BiVO4 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33862A (zh) * 2020-03-19 2020-06-26 真固源(福建)水性涂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病毒乳液组合物及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33862B (zh) * 2020-03-19 2020-11-10 真固源(福建)水性涂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病毒乳液组合物及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71292A (zh) * 2020-09-27 2022-04-05 苏州森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71292B (zh) * 2020-09-27 2023-09-01 苏州森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60025608A (ko) 2016-03-08
WO2015040989A1 (en) 2015-03-26
JP2015059089A (ja) 2015-03-30
TW201605459A (zh) 2016-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0816A (zh) 抗病毒组合物、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病毒灭活方法
KR101397500B1 (ko) 동 및 티탄 함유 조성물과 그 제조 방법
CN103228358B (zh) 担载有铜化合物的氧化钛光催化剂和其制造方法
TWI490037B (zh) 光觸媒及其製造方法、與使用其之光觸媒塗佈劑、光觸媒分散體、光觸媒體
WO2016042913A1 (ja) 抗菌・抗ウイルス性組成物、抗菌・抗ウイルス剤、光触媒および菌・ウイルス不活化方法
WO2015125367A1 (ja) 抗ウイルス性組成物、抗ウイルス剤、光触媒およびウイルス不活性化方法
KR20060045901A (ko) 항균성 소취제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685100A (zh) 担载有BiVO4的氧化钛、其制造方法和抗病毒性组合物
AU2009202340A1 (en) Zirconium oxalate sol
TWI581713B (zh) Antiviral compositions, antiviral agents, photocatalysts and virus inactivation methods
TWI430838B (zh) 可見光應答型光觸媒及其製造方法及使用其之光觸媒塗佈劑,光觸媒分散體
CN104768642B (zh) 光催化剂和光催化剂的制造方法
JP2015097989A (ja) ウイルス除去剤及びウイルス除去方法
JP4619075B2 (ja) 抗菌・消臭性酸化チタンコロイド溶液の製造方法
JP2000256102A (ja) 抗菌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34726A (ja) 抗ウイルス性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ウイルス不活化方法
JP6936450B2 (ja) 光触媒、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部材、並びに装置
JP2018199093A (ja) 光触媒チタンアパタイト混合組成物の調製方法
JP2017189718A (ja) 光触媒及び光触媒の製造方法
JP2002326815A (ja) 酸化チタン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