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372971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372971A CN105372971A CN201510483782.3A CN201510483782A CN105372971A CN 105372971 A CN105372971 A CN 105372971A CN 201510483782 A CN201510483782 A CN 201510483782A CN 105372971 A CN105372971 A CN 1053729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ner
- image
- processing system
- image processing
- revolu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03G15/2025—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lubricating and/or cleaning the fixing unit, e.g. applying offset preventing fluid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443—Copy medium
- G03G2215/00531—Copy medium transported through the apparatus for non-imaging purposes, e.g. clean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03—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fixing device
- G03G2215/2016—Heating belt
- G03G2215/2035—Heating belt the fixing nip having a stationary belt support member opposing a pressure memb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是在通过通常的印刷动作来除去附着在定影部的回转体上的调色剂沾污的同时,还能够由用户简单地确认调色剂沾污的除去是否完成。通过将图像形成装置设定为清洁模式,在片材构件P的搬送方向前端侧形成清洁区域,并在搬送方向后端侧形成清洁确认区域。两个区域是以在定影部的回转体的周长以上的长度形成在片材构件P的搬送方向上的。形成在清洁区域里的未定影调色剂像在通过定影部的两个回转体之间的夹持部时,是通过被控制为低于通常的夹持部的热来表现粘结性,并在回转体中不发生偏移地来吸附回转体表面的沾污。通过清洁确认区域中的回转体的沾污是否转印粘着,来确认回转体表面的沾污是否在清洁区域中吸附完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是复印机、打印机、绘图仪、传真机、或它们的多功能外围设备等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打印机或复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所使用的定影部,公知的有热辊方式的定影部。该热辊方式的定影部包括在内部设有卤素发热管等的热源并回转的定影辊,和以推压到该定影辊上的状态来回转的加压辊。然后,使得载置有未定影调色剂像的记录介质通过形成在两辊之间的定影夹持部,并在该定影夹持部使得未定影调色剂像熔融后定影到记录介质上。
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对定影部的节能和缩短待机时间的要求提高,倾向于采用具有带或薄膜膜材等环状的带构件的定影回转体或加压回转体来代替具有热源的定影辊。也就是说,为了实现定影部的低热容量化和对记录介质的热传递效率的改善,倾向于广泛采用大幅度缩短加热所需等待时间(预热时间或首次打印时间)的所谓的请求服务型的定影部。
然而,在前述的各种定影部中,由于热量不足而没有完全融化的调色剂(冷偏移调色剂)、热量过多而融化过份的调色剂(热偏移调色剂)、或因电作用而残留在定影回转体上的调色剂等各种原因,调色剂会附着在定影回转体上。然后,附着在定影回转体上的调色剂隔着印刷间隔(纸与纸之间),通过与加压回转体的抵接来附着到加压回转体上。
因此,在定影回转体和加压回转体的某一方或双方里就会附着含有纸粉的调色剂的污染。当这种调色剂沾污被再次转印到用纸上时,就会引起异常图像。
于是,已经提案有各种对附着在定影回转体或加压回转体上的调色剂沾污进行除去的清洁方法。比较简单的方法是仅对附着在定影回转体或加压回转体的一方里的调色剂沾污进行除去。
例如,在专利文献1(特开平3-58074号公报)中,为了对附着在加压回转体上的调色剂沾污进行清洁,制作了在用纸的单面上印刷有调色剂的实心图像的清洁纸,并将该清洁纸以印刷面朝向加压回转体来供纸。但是,在该方法中,由于用户需要对清洁纸进行再供纸,所以会较费工夫。另外,调色剂沾污是否完全除去是在清洁之后对用纸供纸并印刷后才能确认。
另外,如专利文献2(特开2011-232689号公报)那样,还记载有一次性地除去附着在定影回转体和加压回转体双方上的调色剂沾污的方法。但是,在该公报记载的方法中,是在第一的清洁动作之后进行第二的清洁动作,并在该第二的清洁动作中进行清洁纸的分级进给([0030])。因此,就会导致清洁动作花费时间,并发生用户的等待时间。因此,无论哪一种方法都存在着损害用户的操作性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580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326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通过一次通常的印刷动作来除去附着在定影部的回转体上的调色剂沾污的同时,还能够由用户简单地确认调色剂沾污的除去是否完成。
为了解决前述课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像形成部,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像,和定影部,其将在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有所述调色剂像的所述记录媒介夹入两个回转体之间的夹持部,通过加热加压来将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媒介上,并且,具有清洁模式,其将片材构件通过所述定影部的所述夹持部来除去附着在所述回转体表面上的沾污,其特征在于,当设定为所述清洁模式时,就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来形成图像图样,并且,所述定影部的所述回转体的温度被控制为低于将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媒介上时的温度且是不发生冷偏移的范围,其中,所述图像图样具有在所述片材构件的搬送方向前端侧由长度在所述回转体的周长以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像构成的高浓度的清洁区域,和在所述片材构件的搬送方向后端侧长度在所述回转体的周长以上的低浓度的清洁确认区域。
本发明如前所述,通过将图像形成装置设定为清洁模式,形成在片材构件的搬送方向前端侧的清洁区域的未定影调色剂像因为通过夹持部的热来表现粘结性,并在回转体中不发生偏移地来吸附该回转体的沾污的同时还定影到片材构件上,所以就能够以通常的印刷动作来除去定影部的回转体的沾污。另外,当沾污在清洁区域没有被吸附而是残留在回转体表面时,在该残留沾污导致的定影不良中,通过所述未定影调色剂像的一部分借助于所述残留沾污来转印粘着到所述清洁确认区域中,就能够视觉认知清洁区域的吸附没有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彩色打印机的概要构成图。
图2所示是彩色打印机所使用的定影部例的概要构成图。
图3(a)、(b)所示是定影辊上有无粘着调色剂而导致的偏移图像的发生状态示意图。
图4所示是片材构件的构成例。
图5(a)、(b)所示是片材构件的图样的构成例。
图6(a)所示是片材构件的粘着调色剂没有除去时的状态,图6(b)所示是除去时的示意图。
图7所示是片材构件的其他构成例。
图8(i)-(iv)是清洁模式时的定影部的动作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首先,对于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彩色打印机的概要构成进行说明,之后,对于定影部和其清洁模式进行说明。
(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彩色打印机的概要构成)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串列型彩色打印机。在位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上方的罐收容部101中,自由装卸(自由更换)地设置有对应于各色(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四个调色剂罐102Y、102M、102C、102K。
在罐收容部101的下方配设(指配置后设置,或定位后设置)有中间转印单元85。与该中间转印单元85的中间转印带78相向而对地并列设置有对应于各色(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的成像部4Y、4M、4C、4K。在各成像部4Y、4M、4C、4K中分别配设有感光体鼓5Y、5M、5C、5K。
另外,在各感光体鼓5Y、5M、5C、5K的周围分别配设有充电部75、显影部76、清洁部77、除电部(未图示)等。然后,在各感光体鼓5Y、5M、5C、5K上进行造像处理(充电工序、曝光工序、显影工序、转印工序、清洁工序)后,就在各感光体鼓5Y、5M、5C、5K上形成了各色的图像。感光体鼓5Y、5M、5C、5K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马达在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上被回转驱动。
然后,在充电部75的位置处,感光体鼓5Y、5M、5C、5K的表面被均匀带电(即充电工序)。之后,感光体鼓5Y、5M、5C、5K的表面到达来自于曝光部3的激光L的照射位置,并通过该位置处的曝光扫描来形成与各色对应的静电潜像(即曝光工序)。
之后,感光体鼓5Y、5M、5C、5K的表面到达与显影部76相向而对的位置,并在该位置处,静电潜像得到显影后形成了各色的调色剂像(即显影工序)。之后,感光体鼓5Y、5M、5C、5K的表面到达与中间转印带78及第一转印偏压辊79Y、79M、79C、79K相向而对的位置,并在该位置处将感光体鼓5Y、5M、5C、5K上的调色剂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78上(即一次转印工序)。
这时,在感光体鼓5Y、5M、5C、5K上还残存有微量的未转印调色剂。之后,感光体鼓5Y、5M、5C、5K的表面到达与清洁部77相向而对的位置。在该位置处,残存在感光体鼓5Y、5M、5C、5K上的未转印调色剂通过清洁部77的清洁刮板来被机械性地回收(即清洁工序)。
最后,感光体鼓5Y、5M、5C、5K的表面到达与未图示的除电部相向而对的位置,并在该位置处除去感光体鼓5Y、5M、5C、5K上的剩余电位。如此,就完成了在感光体鼓5Y、5M、5C、5K上进行的一系列造像处理。
之后,将经过显影工序后形成在各感光体鼓上的各色的调色剂像重叠到中间转印带78上并转印。如此,就在中间转印带78上形成了彩色图像。
这里,中间转印单元85是由中间转印带78、4个一次转印偏压辊79Y、79M、79C、79K、二次转印支撑辊82、清洁支撑辊83、张紧辊84、中间转印清洁部80等构成的。
中间转印带78由3个辊8284来张紧架设和支撑,同时还通过1个辊82的回转驱动在图1中的箭头方向(反时针方向)上做环绕移动。4个一次转印偏压辊79Y、79M、79C、79K分别和感光体鼓5Y、5M、5C、5K将中间转印带78夹在其间后形成了一次转印夹持部。
然后,在一次转印偏压辊79Y、79M、79C、79K中施加有与调色剂的极性为相反极性的转印偏压。然后,中间转印带78在箭头方向上移动,并依次通过各一次转印偏压辊79Y、79M、79C、79K的一次转印夹持部。由此,感光体鼓5Y、5M、5C、5K上的各色的调色剂像就在中间转印带78被重叠后进行一次转印。
之后,重叠并转印有各色的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带78到达与二次转印辊89相向而对的位置。在该位置中,二次转印支撑辊82和二次转印辊89将中间转印带78夹入其间后形成了二次转印夹持部。然后,形成在中间转印带78上的四色的调色剂像被转印到搬送到该二次转印夹持部的位置里的记录媒介P上。
这时,在中间转印带78上还残存有没有被转印到记录媒介P上的未转印调色剂。之后,中间转印带78到达中间转印清洁部80的位置。然后,在该位置处,中间转印带78上的未转印调色剂被回收。
如此,就完成了在中间转印带78上进行的一系列的转印处理。以下是图像形成部的构成及动作的说明。这里,被搬送到二次转印夹持部的位置里的记录媒介P是从配设在装置本体的下方的供纸部12经过供纸辊97或时机辊对98等来搬送的。
详细来说就是,在供纸部12中多页重叠地收纳有作为转印纸等的记录媒介P。然后,当供纸辊97在图1中的反时针方向上被回转驱动时,最上面的转印纸P就朝着时机辊对98的辊间来供给。被搬送到时机辊对98里的记录媒介P在停止了回转驱动的时机辊对98的辊夹持部的位置处一旦停止。
然后,与中间转印带78上的彩色图像进行时机对准后,时机辊对98被回转驱动,而记录媒介P则朝着二次转印夹持部被搬送。如此,就在记录媒介P上转印了所需要的彩色图像。
之后,在二次转印夹持部的位置处,转印有彩色图像的记录媒介P被搬送到定影部20的位置里。然后,在该位置,通过作为定影回转体的定影辊21和作为加压回转体的加压辊31的热和压力,转印在记录媒介P上的彩色图像就被定影到记录媒介P上了。
之后,记录媒介P经过排纸辊对99的辊间来朝着装置外排出。通过排纸辊对99被排出到装置外的记录媒介P作为输出图像被依次堆垛到堆垛部100上。如此,就完成了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一系列的图像形成处理。
(定影部的构成)
接着,对前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定影部20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地,定影部20包括两个回转体,即,相互接触后形成定影夹持部N的定影辊21和加压辊31。在定影辊21的内部配设有作为加热机构来加热定影辊21的加热源24。另外,定影辊21和加压辊31通过马达等未图示的回转驱动机构在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上可以回转。
定影辊21是以具有脱模性的层来包覆导热性基体的周围的筒状构件。作为导热性基体主要采用的是具有规定的机械强度并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的碳素钢材或铝材。
另外,外侧(外周面)的脱模层是由和调色剂之间具有良好的脱模性并有高的热传导率和耐久性的材料来形成。例如,作为包覆层采用的是由氟素树脂(PFA)管包覆的、涂敷了氟素树脂(PFA或PTFE)涂料的,或者是形成有硅橡胶层或氟素橡胶层的包覆层
加压辊31是由芯棒、形成在该芯棒的外侧(外周)的弹性层和包覆该弹性层的包覆层构成的筒状构件。作为芯棒例如采用的是STKM等,作为弹性层采用的是硅橡胶或氟素橡胶,或者是它们的发泡体。包覆层例如是由富于脱模性的PFA、PTFA等的耐热性氟素树脂的管来形成。该加压辊31通过使用了弹簧等的加势机构来朝向定影辊21被加势。
在比定影夹持部N更靠记录介质搬送方向的下游侧(图2的上侧)中,与定影辊21相向而对地配设有先端变尖的爪形状的分离构件23。在本实施方式中,分离构件23在定影辊21的轴方向上配置有4个。但是,分离构件23的个数只要是复数即可,并不局限于4个。
作为分离构件23的材料,主要采用的是PFA、PEK或PEEK等的具有良好的脱模性或滑动移动性的材料。另外,也可以对分离构件23的表面以PFA或铁氟龙(注册商标)等的具有良好的脱模性或滑动移动性的材料来涂敷。
在各分离构件23中配设有未图示的抵接方向施力机构。作为该抵接方向施力机构,例如可以采用拉伸盘簧,但根据设置空间或制造成本等各种条件,也可以将其他的施力机构作为抵接方向施力机构来使用。通过该抵接方向施力机构,各分离构件23就在朝向定影辊21抵接的方向被加势施力了。
另外,在定影辊21的周围还配设有作为温度检测机构的热敏电阻25或未图示的用于防止异常温度的恒温器。然后,通过该热敏电阻的检测信号来控制并将定影辊21的表面温度维持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
(定影部的清洁)
通常,如图3(a)所示地,在没有作为定影辊21上的污染原因的粘着调色剂203的状态下,当未定影状态的图像图样201通过定影夹持部N时,因为确保有足够的定影性,所以是不会发生偏移图像的。然而,如图3(b)所示地,当定影辊21上粘着有粘着调色剂203时,该粘着部位的定影性就会下降。因此,通过粘着调色剂203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在记录媒介P上就没有足够地定影,并以定影辊21的周长间距在记录媒介P上发生偏移图像202,从而成为所谓的定影不良。
图4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使用的记录介质(片材构件)P。该记录媒介P的材质与通常印刷时所使用的记录介质相同。通过将图像形成装置设定为清洁模式,就在记录媒介P上形成了规定的图像图样。也就是说,在记录媒介P的前端侧通过图像形成部来形成清洁区域104。另外,与该清洁区域104的后侧连续地形成有清洁确认区域105。这些清洁区域104和清洁确认区域105可以形成在记录媒介P的第一面(表面)及/或第二面(背面)。还有,在以下的说明中,为简便起见,将清洁模式中使用的记录媒介P称为(片材构件P)以作区别。
在清洁区域104中,通过图像形成部来形成未定影调色剂像。该未定影调色剂像通过夹持部的热表现出粘结性后不是偏移到定影辊21或加压辊31里,而是将该辊表面的污染吸附后定影到片材构件P上。该未定影调色剂像可以如后所述地通过调色剂构成的印字率为100%的实心图像或高浓度的图像图样来形成。
清洁区域104的长度要在定影辊21的周长以上。清洁区域104的宽度是所使用的片材构件P的最大宽度。在该清洁区域104的搬送方向后侧形成有清洁确认区域105,其长度在定影辊21的周长或清洁区域104的搬送方向长度以上。该清洁确认区域105用于确认定影辊21或加压辊31表面的污染是否由清洁区域104吸附完毕。清洁确认区域105的宽度也是所使用的片材构件P的最大宽度。
在除去加压辊31上的粘着调色剂时,所述清洁区域104的长度在加压辊31的周长以上。清洁确认区域105或是印字率为0%的全白区域,或者至少是以低于清洁区域104的浓度来形成。所述“印字率”是形成评价图像时所设定的,例如清洁区域104的实心黑的印字率被设定为100%,清洁确认区域105的印字率则被设定在50%以下。
在清洁模式中,通过将所述片材构件P和通常的印刷同样地通过定影部20,就能够在一页片材构件P中进行定影辊21上的粘着调色剂的除去,以及确认定影辊21上的粘着调色剂是否已经除去。也就是说,在因为粘着在定影辊21表面的粘着调色剂而发生异常图像时,客户自己就能够除去粘着调色剂和确认是否除去。
清洁模式中的定影辊21的温度比通常的印刷时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的温度要低,并被控制在不发生冷偏移的范围里。如此,通过将定影辊21的温度控制为低于通常的印刷时,就能够最佳地提高调色剂的粘结性并有效地除去粘着调色剂。
冷偏移是指定影回转体的温度过低时,记录介质上的图像附着到定影回转体的表面上并从记录介质剥落的现象。该现象的发生温度因定影部的构成或调色剂的种类而异,例如,在特开2012-189871号公报的[0031]段,作为不发生冷偏移的最低下限温度例示的是110-140℃的温度范围。另外,清洁模式中的定影辊21的上限温度也是因定影部的构成或调色剂的种类而异的,例如,可以将150-170℃设定为最高上限温度范围。
当定影辊21上没有粘着调色剂或已经被除去了时,在清洁确认区域105中就不会因调色剂像的转印粘着而发生异常图像。但是,当粘着调色剂没有完全除去而残留时,就如图3(b)所述地,在该残留粘着调色剂的部分中会发生定影不良,清洁区域104的未定影调色剂像借助于该残留粘着调色剂来转印粘着到清洁确认区域105中,从而输出因偏移产生的异常图像。
也就是说,根据执行清洁模式之后在清洁确认区域105内是否存在有异常图像,就可以由用户自己仅用一张片材构件P就能够简单地判断定影辊21表面的粘着调色剂是否被完全除去。
图5所示是前述片材构件P的具体的图样例。清洁区域104可以由印字率为100%的实心图像或高浓度的图像图样来形成。另外,清洁确认区域105如图5(a)所示的白纸(全白)图样或半色调图像,或如图5(b)所示的线格图像等的比清洁区域104低的浓度或印字率的图像来形成。
如此,通过变化调整清洁确认区域105的浓度乃至印字率,用户就能够对应于定影部20的调色剂沾污状态等来选择适当的清洁模式的程度。因此,就能够提高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性和防止无谓的调色剂消耗。清洁模式的设定或印字率的变化调整能够通过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面板或与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的计算机来适当地进行。
清洁确认区域105可以由和清洁区域104相同颜色或其他颜色的图像来形成。另外,为了在一页片材构件P中除去调色剂的粘着和对调色剂粘着的除去进行确认,片材构件P的全长是在清洁区域104的长度和清洁确认区域105的长度的和以上的。
图6(a)、(b)及图7所示是清洁模式的具体的评价方法(清洁确认区域判别方法)。也就是说,是通过将片材构件P搬送到由定影辊21和加压辊31形成的夹持部,并使得粘着在该定影辊21表面上的调色剂203附着到清洁区域104上,来执行清洁模式的。
如图6(a)所示,在清洁确认区域105中发生偏移图像202时,就能够判断粘着调色剂203没有被完全除去。如图6(b)所示,在清洁确认区域105没有发生异常图像时,就能够判断定影辊21上的粘着调色剂203被除去了。
如图6(a)所示,在清洁确认区域105内发生偏移图像202时,就需要再次执行清洁模式。于是,为了用户能够判断是否要再次执行清洁模式,如图7所示地,是在片材构件P内显示有关清洁确认区域105的说明栏106。还有,在图像形成装置本体里设置有操作面板时,也可以在该操作面板上显示说明栏106。
采用前述片材构件P的定影部20的清洁可以例如图8所示地通过利用了两面印刷的清洁流程(i)-(iv)来进行。这时,前述片材构件P的清洁区域104、清洁确认区域105以及说明栏106可以如图8(iv)所示地形成在第二面上。。
两面印刷的清洁流程是利用定影辊21和加压辊31的定影动作及两面印刷功能,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面板或与图像形成装置1连接的计算机来进行。通过这种操作就可以判别是通常的印刷模式还是清洁模式。
这时,也可以在操作面板或计算机屏幕上进行显示以使用最大用纸宽度的片材构件P。如此就能够增大可以清洁调色剂沾污的定影辊21的轴方向的范围。
另外,在该屏幕上也可以显示放置坪重在90g/m2以下的纸的指示。当坪重增大时,由于热容量也增加,在两面印刷的第二面中,被定影在加压辊31侧的调色剂会难以融化,清洁效果就会减小。因此,坪重以在例如90g/m2以下等的一定值以下为好。
图8(i)所示的定影部20是对载置有未定影调色剂像T1的片材构件P进行两面通过纸张之前的状态。这时,分别在定影辊21的表层附着有调色剂沾污Tf,在加压辊31的表层附着有调色剂沾污Tp。
图8(ii)所示是两面通过纸张中的片材构件P的第一面(以圆1表示,下同)通过定影夹持部N,第二面(以圆2表示,下同)在通过纸张前的状态。在定影夹持部N中,片材构件P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像T1通过定影辊21及加压辊31的热而被熔融和定影后,成为定影调色剂T2。
这时,图8(i)的定影辊21上的调色剂沾污Tf如图8(ii)所示地,在片材构件P上因热而熔融并将具有黏性的调色剂T2作为媒介来转移到片材构件P上,也就是说,变成了被除去的调色剂沾污Tc。也就是说,在两面通过纸张的第一面中,定影辊21上的调色剂沾污得到了清洁。
图8(iii)所示是两面通过纸张中的片材构件P的第二面在就要通过纸张之前的状态。这时,在作为片材构件P的第二面的定影辊侧的印字面上载置有未定影调色剂像T1。片材构件P的第二面的未定影调色剂像T1通过定影夹持部N时,因定影辊21及加压辊31的热而被熔融和定影后,就成为图8(iv)所示的定影调色剂T2。
这时,定影辊21上的调色剂沾污Tf因热而熔融并将具有黏性的调色剂T2作为媒介来转移到片材构件P上,也就是说,变成了被除去的调色剂沾污Tc。也就是说,定影辊21上的调色剂沾污得到了清洁。
另外,如图8(iv)所示地,被载置在片材构件P上的加压辊侧的定影调色剂T2也因为定影辊21及加压辊31的热而熔融。因此,加压辊31上的调色剂沾污Tp将具有黏性的调色剂作为媒介来转移到片材构件P上,成为被除去的调色剂沾污Tc。
也就是说,将两面通过纸张的第一面中的定影辊21的调色剂沾污Tf和第二面中的定影辊21及加压辊31的调色剂沾污Tf、Tp分别转移到片材构件P上来得到清洁。然后,对于该清洁的结束时能够通过清洁确认区域105来确认的。
如此,由未定影调色剂像构成的清洁图像通过定影辊21或加压辊31的热来使得调色剂熔融并具有粘结性。另外,由于定影调色剂像构成的清洁图像通过定影辊21或加压辊31的热使其表层的调色剂再次熔融,所以同样具有粘结性。因此,使用未定影调色剂像和定影调色剂像中的某一方或双方,对于定影辊21或加压辊31的双方的调色剂沾污就能够以一次的通常的印刷动作即两面印刷等的通常的印刷动作来除去。
也就是说,在两面印刷中执行清洁模式时,当片材构件P的第一面印刷时,通过定影辊21侧的未定影调色剂的熔融,就能够除去定影辊21的调色剂沾污。然后,在片材构件P的第二面印刷时,通过定影辊21侧的未定影调色剂及加压辊31侧的定影后调色剂的熔融,就能够以一次通常的印刷动作来除去定影辊21及加压辊31的调色剂沾污。
另外,通过前述清洁模式,对于附着在加压辊31表面的富含纸粉的调色剂沾污中的纸粉或充填剂,也能够有选择地使其转移到定影辊21表面上。被转移到定影辊21表面的纸粉或充填剂通过之后熔融和粘接到形成在片材构件P上的实心图像中,就能够从定影部20来除去。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还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虽然是在清洁区域里形成单色黑色的实心图像,但也可以是对应于定影部20的调色剂沾污的程度等来使用印字率不满100%的图像(半色调图像或横线图样)代替该实心图像。
另外,也可以使用黑色以外的颜色,或对多种颜色进行混合使用。使用多种颜色时,因为能够在片材构件P上增加调色剂量(调色剂的高度),所以就可以提高对沾污的吸附能力。另外,例如,使用黄色、品红色、青色、黑色等四色,通过各色相同的印字率来形成调色剂构成的清洁层,就能够以各色来对应调色剂的消耗量。
也就是说,清洁层所使用的图样只要是在定影夹持部的宽度方向(垂直于记录介质搬送方向的方向)上能够使得调色剂通过定影夹持部的图样即可。另外,清洁模式使用的片材不仅是通常的打印处理时所用的记录介质,也可以是清洁专用的片材。另外,作为加热机构的加热源24也可以是从外周面侧来加热定影辊21的外部加热方式。
Claims (11)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
图像形成部,其在记录介质上形成调色剂像,和
定影部,其将在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有所述调色剂像的所述记录媒介夹入两个回转体之间的夹持部,通过加热加压来将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媒介上,并且,
具有清洁模式,其将片材构件通过所述定影部的所述夹持部来除去附着在所述回转体表面上的沾污,
其特征在于,当设定为所述清洁模式时,就通过所述图像形成部来形成图像图样,并且,所述定影部的所述回转体的温度被控制为低于将所述调色剂图像定影到所述记录媒介上时的温度且是不发生冷偏移的范围,
其中,所述图像图样具有在所述片材构件的搬送方向前端侧由长度在所述回转体的周长以上的未定影调色剂像构成的高浓度的清洁区域,和在所述片材构件的搬送方向后端侧长度在所述回转体的周长以上的低浓度的清洁确认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区域的未定影调色剂像是由实心图像来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确认区域的浓度与所述清洁区域的实心图像的浓度相比是低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确认区域的印字率在5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确认区域是由白纸部、半色调图像或线格来形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构件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上分别形成所述清洁区域及所述清洁确认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片材构件的第一面和/或第二面的所述清洁确认区域的搬送方向后侧,形成有关于所述清洁确认区域的说明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通过用户的判断来调整将所述片材构件在所述夹持部里进行通过纸张时的定影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户通过操作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面板或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连接的计算机就能够设定所述清洁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模式开始时,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面板上会显示放置最大用纸宽度的纸的指示。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清洁模式开始时,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面板上会显示放置坪重在90g/m2以下的纸的指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163726A JP2016038545A (ja) | 2014-08-11 | 2014-08-11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163726 | 2014-08-1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372971A true CN105372971A (zh) | 2016-03-02 |
CN105372971B CN105372971B (zh) | 2018-06-15 |
Family
ID=55267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483782.3A Active CN105372971B (zh) | 2014-08-11 | 2015-08-07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95660B2 (zh) |
JP (1) | JP2016038545A (zh) |
CN (1) | CN10537297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474029B2 (ja) | 2014-12-25 | 2019-02-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547947B2 (ja) | 2015-06-23 | 2019-07-2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分離部材、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579366B2 (ja) | 2015-07-02 | 2019-09-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579431B2 (ja) | 2015-08-10 | 2019-09-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定着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11480911B2 (en) * | 2016-10-06 | 2022-10-25 | Hp Indigo B.V. | Print operations comprising user specified printing tasks and cleaning operations |
JP6708164B2 (ja) * | 2017-04-27 | 2020-06-10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938209B2 (ja) * | 2017-05-09 | 2021-09-22 | 株式会社東芝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7473879B2 (ja) * | 2020-08-07 | 2024-04-2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
US12013652B2 (en) | 2022-03-17 | 2024-06-18 | Ricoh Company, Ltd. | Heat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rotator holder and reflector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54588A (ja) * | 1989-07-24 | 1991-03-08 | Canon Inc | クリーニングシート及び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
JPH0358074A (ja) * | 1989-07-27 | 1991-03-13 | Canon Inc | クリーニングシート |
CN101556449A (zh) * | 2008-04-09 | 2009-10-14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US20110268482A1 (en) * | 2010-04-30 | 2011-11-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2608898A (zh) * | 2011-01-24 | 2012-07-25 | 佳能株式会社 | 能够防止清洁过程中的给纸错误的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8922708T2 (de) * | 1988-12-14 | 1995-10-26 | Canon Kk | Reinigungsblatt für drehbares Fixierglied und Bilderzeugungsgerät mit drehbarem Fixierglied. |
US6094559A (en) * | 1997-07-14 | 2000-07-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Fixing apparatus having cleaning mode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therefor |
JP2000010376A (ja) * | 1998-06-26 | 2000-01-14 | Fujitsu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363887B2 (ja) * | 2003-04-24 | 2009-11-11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815242B2 (ja) | 2006-03-24 | 2011-11-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015291A (ja) * | 2006-07-07 | 2008-01-24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8020575A (ja) | 2006-07-12 | 2008-01-31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US7831186B2 (en) | 2006-07-12 | 2010-11-09 | Ricoh Company, Ltd.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US7664447B2 (en) | 2006-08-03 | 2010-02-16 | Ricoh Company, Ltd.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08090275A (ja) | 2006-09-08 | 2008-04-17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446063B2 (ja) | 2006-09-20 | 2014-03-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105987B2 (ja) | 2007-07-27 | 2012-12-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画像形成装置が有する定着部材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
JP5190795B2 (ja) | 2008-06-25 | 2013-04-2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転写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488879B2 (ja) | 2009-01-14 | 2014-05-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8364051B2 (en) | 2009-03-17 | 2013-01-29 | Ricoh Company, Ltd.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
JP5446034B2 (ja) | 2009-04-08 | 2014-03-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340005B2 (ja) | 2009-04-14 | 2013-11-1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278138B2 (ja) | 2009-04-23 | 2013-09-0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方法 |
EP2284624B1 (en) | 2009-07-29 | 2020-02-26 | Ricoh Company, Ltd.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
US8391766B2 (en) | 2009-09-01 | 2013-03-05 | Ricoh Company, Ltd. |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
EP2317394B1 (en) | 2009-10-27 | 2017-05-10 | Ricoh Company Ltd. | Mechanism for Electrifying, Method of Electrifying, and Conductive Member |
JP5366016B2 (ja) | 2010-01-29 | 2013-12-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451513B2 (ja) * | 2010-04-30 | 2014-03-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569159B2 (ja) | 2010-06-08 | 2014-08-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52912B2 (ja) | 2010-06-17 | 2014-07-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027325A (ja) | 2010-07-26 | 2012-02-09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892457B2 (ja) | 2010-08-23 | 2016-03-2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2103672A (ja) | 2010-10-13 | 2012-05-31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の温度制御方法、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24500B2 (ja) | 2010-10-13 | 2015-05-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熱定着装置の温度制御方法、熱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8886071B2 (en) | 2010-10-13 | 2014-11-11 | Ricoh Company, Ltd. | Fixing device, fix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5585839B2 (ja) | 2010-12-09 | 2014-09-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673053B2 (ja) | 2010-12-09 | 2015-02-1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82410B2 (ja) | 2011-01-11 | 2014-09-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76186B2 (ja) | 2011-01-27 | 2015-09-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648804B2 (ja) | 2011-03-11 | 2015-01-0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用透明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776311B2 (ja) | 2011-04-28 | 2015-09-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854634B2 (ja) * | 2011-05-17 | 2016-02-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
JP5822179B2 (ja) | 2011-06-28 | 2015-11-2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レバー切換装置、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15879B2 (ja) | 2011-06-30 | 2016-05-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822062B2 (ja) | 2011-06-30 | 2015-11-2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ガイド機構、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835646B2 (ja) | 2011-06-30 | 2015-12-2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ガイド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875287B2 (ja) * | 2011-08-22 | 2016-03-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US9213281B2 (en) | 2011-08-23 | 2015-12-15 | Ricoh Company, Ltd. | Fixing device with mechanism capable of heating fixing rotary body by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effectivel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
JP5850391B2 (ja) | 2011-09-12 | 2016-02-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16071B2 (ja) | 2012-05-18 | 2016-10-2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69950B2 (ja) | 2012-08-21 | 2017-02-0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056154A (ja) | 2012-09-13 | 2014-03-27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056147A (ja) | 2012-09-13 | 2014-03-27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28500B2 (ja) | 2012-10-02 | 2016-11-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28504B2 (ja) | 2012-10-04 | 2016-11-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077873A (ja) | 2012-10-10 | 2014-05-01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の温度制御方法及び定着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
JP6127444B2 (ja) | 2012-10-23 | 2017-05-1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57668B2 (ja) * | 2012-10-30 | 2017-01-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098783A (ja) | 2012-11-14 | 2014-05-29 | Ricoh Co Ltd | 定着装置の温度制御方法、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107090B2 (ja) | 2012-12-04 | 2017-04-0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83218B2 (ja) | 2012-12-05 | 2017-02-2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03970001B (zh) | 2013-02-06 | 2016-08-17 | 株式会社理光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JP6210305B2 (ja) | 2013-02-07 | 2017-10-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47856B2 (ja) | 2013-02-07 | 2016-12-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213218B2 (ja) | 2013-02-14 | 2017-10-1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224998A (ja) | 2013-04-19 | 2014-12-0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9201393B2 (en) | 2013-08-30 | 2015-12-01 | Ricoh Company, Ltd. | Toner contain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15052681A (ja) | 2013-09-06 | 2015-03-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5084082A (ja) | 2013-09-17 | 2015-04-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241602B2 (ja) | 2013-10-24 | 2017-12-0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
JP6233698B2 (ja) | 2013-11-18 | 2017-11-2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ベルト装置、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14
- 2014-08-11 JP JP2014163726A patent/JP2016038545A/ja active Pending
-
2015
- 2015-07-14 US US14/798,831 patent/US9395660B2/en active Active
- 2015-08-07 CN CN201510483782.3A patent/CN10537297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54588A (ja) * | 1989-07-24 | 1991-03-08 | Canon Inc | クリーニングシート及び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
JPH0358074A (ja) * | 1989-07-27 | 1991-03-13 | Canon Inc | クリーニングシート |
CN101556449A (zh) * | 2008-04-09 | 2009-10-14 | 佳能株式会社 | 成像设备 |
US20110268482A1 (en) * | 2010-04-30 | 2011-11-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2608898A (zh) * | 2011-01-24 | 2012-07-25 | 佳能株式会社 | 能够防止清洁过程中的给纸错误的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6038545A (ja) | 2016-03-22 |
CN105372971B (zh) | 2018-06-15 |
US9395660B2 (en) | 2016-07-19 |
US20160041511A1 (en) | 2016-0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372971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3736240B2 (ja) | 定着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7262510B2 (ja)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00927151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部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 |
JP201028654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227349A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4205677A (ja)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24987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1183423A (ja)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
JP2009258483A (ja)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
JP6456152B2 (ja)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 |
JP2003114583A (ja) |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04741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609558B2 (ja)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28160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28344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の2次転写ベルト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 |
JP2012098654A (ja) | 複連式画像形成装置 | |
JP571781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部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 |
JP201011747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8286530A (ja) | 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 |
JP202017711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212802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039994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00350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101961A (ja) |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