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216732B - 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及其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及其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216732B
CN105216732B CN201510043581.1A CN201510043581A CN105216732B CN 105216732 B CN105216732 B CN 105216732B CN 201510043581 A CN201510043581 A CN 201510043581A CN 105216732 B CN105216732 B CN 1052167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mechanism
horn switch
capsule
steering wheel
capsu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4358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216732A (zh
Inventor
樱井浩史
广濑修
饭田仁
屉木健治
铃木律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3680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2592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3681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05668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82368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2592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216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6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2167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2167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3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 B60R21/203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using modules containing inflator, bag and cover attachable to the steering wheel as a complete sub-unit
    • B60R21/203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steering wheels or steering columns using modules containing inflator, bag and cover attachable to the steering wheel as a complete sub-unit the module or a major component thereof being yieldably mounted, e.g. for actuating the horn switch or for protecting the driver in a non-deployment situ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481Wheel making
    • Y10T29/49488Steering whe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折叠的气囊(22)容纳在囊架(21)与垫板(24)之间,其中,囊架(21)固定有喇叭开关机构(15),而垫板(24)固定至囊架(21)。通过将喇叭开关机构(15)插进囊架(21)上所形成的安装孔(21e)中实现喇叭开关机构(15)的安装。垫板(24)具有用于支撑喇叭开关机构(15)的开关支撑部(30)。

Description

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及其装配方法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已提出过分案申请,现针对该分案申请再次提出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09年9月15日,申请号为200910172983.6(该分案申请的申请号为201210160673.4),发明创造名称为“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气囊装置(气囊组件)的转向盘,并涉及用于装配该转向盘的方法,其中气囊装置用于保护就座于车辆驾驶座的乘员的头部及头部附近部位。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专利公开No.2004-256078披露了一种转向盘,其带有的气囊装置与喇叭开关机构一起安装在固定于转向轴的转向盘体。这种气囊装置具有囊容纳空间,用于在具有转向盘装饰面的垫板与安装至垫板的囊架之间容纳折叠的气囊。喇叭板布置在面向转向盘体的囊架一侧。喇叭板固定于转向盘体的金属盘芯。在喇叭板与囊架之间设置多个喇叭开关机构。喇叭开关机构在喇叭板与囊架之间支撑囊架。
各喇叭开关机构包括:螺栓、驱策件、活动触点、固定触点。螺栓自转向盘体穿过喇叭板和囊架。然后,从囊架面向垫板的一侧用螺帽扣紧螺栓。驱策件驱策囊架使其远离喇叭板,并通过囊架支撑整个气囊装置。活动触点设置在囊架附近,而固定触点则设置在垫板附近。向转向盘体压迫垫板时,喇叭开关机构的活动触点与对应的固定触点接触。这将驱动车辆的喇叭。此外,车辆承受冲击时,充气器中产生气体。气囊撞破垫板并立刻在车座附近充气膨胀。这样减弱了驾驶人员所承受的冲击。
在上述转向盘中,气囊装置连同喇叭开关机构一起安装于转向盘体。因此,当气囊装置以挤压方式安装在转向盘体中时,或者,当用户猛烈击打气囊装置时,喇叭开关机构承受较大的负荷。所以,在上述气囊装置中,必须牢牢固定喇叭开关机构,例如,用螺栓将喇叭开关机构固定至转向盘体。换而言之,限制了喇叭开关机构的固定结构。
在上述转向盘中,从正面观察时,喇叭开关机构位于囊容纳空间外部。这样增加了气囊装置的尺寸。为了解决此问题,可以将喇叭开关机构布置成从正面观察时与囊容纳空间交叠。然而,在上述文献披露的转向盘中如果采用此结构,喇叭开关机构的螺栓的末端和螺帽很大程度地凸进囊容纳空间。因此,当气囊膨胀时,螺栓末端和螺帽的角部可能损坏气囊。所以,在常规气囊装置中,喇叭开关机构必须安置在囊容纳空间外部,以使喇叭开关机构不会妨碍气囊的膨胀。
除上述文献之外,例如,日本专利公开No.2004-284414披露了一种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气囊装置包括作为基板的囊架。气囊和用于膨胀展开气囊的充气器安装在囊架中。此外,将垫板安装至囊架以盖住气囊。各喇叭开关机构的一端与囊架相连接。喇叭开关机构的另一端则穿过喇叭板与转向盘体相连接。
根据日本专利公开No.2004-284414中披露的喇叭开关机构的结构,在囊架与喇叭板之间安置螺旋弹簧单元。在此状态下,将螺栓从喇叭板面向转向盘体的一侧插进螺旋弹簧单元。各螺栓的末端穿过螺旋弹簧单元时将其拧至囊架的基座上。同时,将螺栓的近端固定至喇叭板,使得喇叭开关机构固定至囊架和喇叭板。另一方面,气囊和垫板固定至囊架的与喇叭开关机构相反的一侧。所以,在日本专利公开No.2004-284414披露的气囊装置中,根据喇叭开关机构的螺栓的装配方向,安装除喇叭开关机构之外的部件。
也就是,在螺栓的装配方向观察时位于最下面位置的部件是垫板。据此,垫板首先以其背面侧(容纳气囊所在一侧并且与装饰面所在侧相反的一侧)受到向上的支撑。然后,在将气囊容纳于垫板中的同时,将囊架固定至垫板。接着,将喇叭开关机构和喇叭板固定至囊架。然后,将螺旋弹簧单元布置在囊架与喇叭板之间。将插在喇叭板中的各螺栓的末端穿过螺旋弹簧单元并拧到囊架的基座上。这样将各螺栓的近端固定至喇叭板上。
然而,在这种方法中,在支撑垫板进行安装时,因为垫板具有不同的形状,所以支撑垫板的方式需要改变。由于垫板具有装饰面,其形状根据汽车的类型有所变化。因此,装配气囊装置时,需要根据汽车的类型准备用于支撑垫板的多种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其增加了在用于固定喇叭开关机构的结构方面的灵活性。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其减小了气囊装置的尺寸。此外,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其易于安装,并提供一种用于装配转向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带气囊装置的转向盘,气囊装置连同喇叭开关机构与转向盘体装配在一起。转向盘包括囊架、垫板和开关支撑部。囊架设置在气囊装置中。喇叭开关机构固定于囊架。垫板固定于囊架。用于容纳折叠气囊的囊容纳空间限定在囊架与垫板之间。在囊架中形成安装孔。喇叭开关机构插入并固定至安装孔。开关支撑部设置在垫板中并支撑喇叭开关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气囊装置连同喇叭开关机构与转向盘体装配在一起。转向盘包括囊架和垫板。囊架设置在气囊装置中。喇叭开关机构固定于囊架。垫板固定于囊架。用于容纳折叠气囊的囊容纳空间限定在囊架与垫板之间。至少将喇叭开关机构的一部分布置成凸进容纳空间。喇叭开关机构具有盖件,其盖住凸进囊容纳空间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气囊装置连同喇叭开关机构与转向盘体装配在一起。气囊装置包括囊架、固定于囊架的气囊、使气囊膨胀并展开的充气器、以及盖住气囊的垫板。喇叭开关机构包括支撑件、活动安装件、以及驱策件。支撑件具有固定至转向盘体的装配部。活动安装件以可活动方式安装于支撑件。活动安装件固定于囊架。驱策件与活动安装件相接合。驱策件向活动安装件和相对于活动安装件移置的部分施加驱策力。驱策件通过活动安装件保持气囊装置的位置,并保持喇叭开关机构中的开关触点使其相互分离。在囊架中形成安装孔。装配部和驱策件从垫板向转向盘体插进安装孔,并将活动安装件固定至安装孔。在喇叭开关机构中,活动安装件固定至囊架的安装孔,并将支撑件的装配部固定至转向盘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装配根据第三方面的转向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将喇叭开关机构的支撑件和驱策件插进囊架的安装孔,将喇叭开关机构的活动安装件固定至囊架;以及,沿喇叭开关机构与囊架装配的相同方向,将气囊和垫板与囊架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盘的正视图;
图2是图示转向盘体局部的正视图;
图3是图示气囊装置的后轴测图;
图4是图示气囊装置的侧视图;
图5是图示气囊装置的分解轴测图;
图6是图示喇叭开关机构的轴测图;
图7是图示喇叭开关机构的分解轴测图;
图8是图示处于安装状态的喇叭开关机构的示意图;
图9是图示处于安装状态的喇叭开关机构的示意图;
图10A至图10D是图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更改的开关支撑部的平面图;
图11是从背面侧观察时的平面图,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垫板;以及
图12A至图12C是示意平面图,各自图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更改的喇叭开关机构和囊容纳空间之间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10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转向盘10具有结合在其中的气囊装置(气囊组件)20。气囊装置20位于由驾驶人员握持的转向盘体11的中央。如图2所示,转向盘体11通过金属盘芯12的轴套12a固定于转向轴(未示出)。三个装入部12b布置在轴套12a周围以安装气囊装置20。其中两个装入部12b以这样一种方式布置在轴套12a的相对侧,使得轴套12a位于这两个装入部12b之间。另一个装入部12b布置于轴套12a下方。各装入部12b中安装有卡子13。喇叭开关机构15(参见图3)安装在各装入部12b中,用于支撑气囊装置20并作为喇叭的开关。使用包括卡子13的按扣配合结构对各喇叭开关机构15进行安装。转向盘体11的金属盘芯12通过喇叭开关机构15支撑气囊装置20。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气囊装置20具有囊架21、气囊22、充气器23和垫板24。囊架21经冲压金属板形成,并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在囊架21的周边部分中形成周边固定部21a,其具有大致矩形环状,并用于固定垫板24。
垫板24由树脂模塑而成。垫板24具有形成装饰面的外罩24a、以及自外罩24a的背面延伸的容纳壁24b。容纳壁24b具有大致矩形环状。容纳壁24b与外罩24a的内表面和囊架21一起限定用于容纳气囊22的囊容纳空间(下文简称为容纳空间)X。在外罩24a的一部分中形成薄部24c,当气囊22膨胀展开时,将薄部24c撕开。
五个接合爪24d与容纳壁24b的端面整体形成,各接合爪24d为矩形板状。具体而言,一个接合爪24d布置于容纳壁24b的上壁部,另一个布置于左壁部,又一个布置于右壁部,而其余两个接合爪24d则设置于容纳壁24b的下壁部。接合爪24d各自具有预定的长度和宽度。各接合爪24d的末端处形成接合凸部24e。接合凸部24e 从各接合爪24d末端的外表面向外凸出。矩形板状型锻片(swaging piece)24f与位于容纳壁24b各拐角的端面整体形成。
在与垫板24的接合爪24d相对应的位置处,在囊架21的周边固定部21a中形成爪接合孔21b。具体而言,一个爪接合孔21b形成在上侧,另一个形成在左侧,又一个形成在右侧,而其余两个则形成在下侧。各爪接合孔21b是沿囊架21对应侧边延伸的狭长切口。接合爪24d的末端穿过爪接合孔21b并与之相接合。具体而言,将各接合爪24d插入对应爪接合孔21b,插入过程中接合爪24d发生向内挠曲,挠曲量为与相关接合凸部24e的宽度对应的量。穿过爪接合孔21b之后,接合爪24d恢复其初始形状,并因此与爪接合孔21b的边缘相接合。这避免接合爪24d沿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脱离。
在囊架21的拐角中形成用于型锻的通孔21c,型锻片24f穿过其中。每个通孔21c纳入一个型锻片24f。之后,通过加热进行热锻并使型锻片24f的末端变形(参见图3)。籍此,通过对型锻片24f的热锻、以及接合爪24d的接合,将垫板24固定至囊架21。
在囊架21的周边固定部21a向里的位置处形成大致方形基座21f。在基座21f的中央形成圆形开口21g。在方形基座21f的拐角并围绕开口21g的位置处形成四个螺钉插入孔21h。螺钉插入孔21h位于基座21f的对角线上。将圆筒形充气器23纳入并安装至基座21f的开口21g。
充气器23具有圆筒本体和形成在本体外周的凸缘23a。在凸缘23a中形成四个安装片23b,安装片23b进一步径向向外延伸。四个安装片23b在凸缘23a的外周以相等间隔角隔开。与囊架21的螺钉插入孔21h相对应,在各安装片23b中形成螺钉插入孔23c。充气器23在面向凸缘23a的一侧具有出气口23x,用于喷放充气气体。以出气口23x伸进囊容纳空间X这样一种方式,将充气器23穿过囊架21的开口21g。在凸缘23a与开口21g的边缘保持接触的情况下,将充气器23与环形保持架25一起安装至囊架21。
环形保持架25具有圆形开口25a。开口25a与囊架21的开口21g具有相同的形状,充气器23的出气口23x插入开口25a。环形保持架25具有四个安装螺钉25b,这些螺钉25b穿过囊架21的对应螺钉插入孔21h。折叠气囊22的开口安装至环形保持架25。通过将安装螺钉25b穿过囊架21的螺钉插入孔21h和充气器23的螺钉插入孔23c,并将螺帽26拧至螺钉25b,将安装有气囊22的环形保持架25固定至囊架21。这样通过环形保持架25将气囊22固定至囊架21,同时,也将充气器23固定至囊架21。
在囊架21的周边固定部21a中形成三个安装部21d,喇叭开关机构15安装至安装部21d。两个安装部21d分别布置在周边固定部21a的左侧和右侧,并且这两个安装部21d中的每一个都位于爪接合孔21b和插入孔21c之间。另一个安装部21d在周边固定部21a的下侧,位于两个爪接合孔21b之间。在各安装部21d中形成安装孔21e,通过安装孔21e安装对应的喇叭开关机构15。金属固定销31和适配在固定销31周围的螺旋弹簧35形成喇叭开关机构15,将喇叭开关机构15纳入各安装孔21e。安装孔21e各自具有这样的尺寸,其能够安装固定于固定销31上端的活动安装件32。囊架21的各安装孔21e由对应的喇叭开关机构15占据。也就是,各安装孔21e位于和相关喇叭开关机构15相对应的位置。与喇叭(开关)机构15的位置相一致,从正面观察时,安装孔21e的位置可以在囊容纳空间X的内部或外部。
在垫板24中形成开关支撑部30,用于支撑喇叭开关机构15。开关支撑部30形成在正对囊架21的安装部21d的位置处。参照图5,开关支撑部30与垫板24的容纳壁24b整体形成。此外,开关支撑部30自垫板24的外罩24a的背面延伸。具体而言,开关支撑部30自容纳壁24b向外(相对于囊容纳空间X)凸出。从正面(在沿垫板24的轴线L的方向)观察时,开关支撑部30弯曲成U形。各开关支撑部30是中空的。各开关支撑部30在U形开口处与容纳壁24b相连接。各开关支撑部30的弯曲部的端面与相邻的容纳壁24b互相齐平。弯曲部和容纳壁24b的端面作为接触面30b,与帽件33的上表面33g接触,帽件33形成喇叭开关机构15的一部分。开关支撑部30也作用为肋部而加强容纳壁24b。
在正对囊架21的各开关支撑部30的部分中形成切除部30a(参见图4),切除部30a自容纳壁24b的边缘向外罩24a延伸。(喇叭开关机构的结构)
转向盘10具有三个喇叭开关机构15。如图6和图7所示,各喇叭开关机构15具有:金属固定销31(支撑件),作为固定触点;树脂活动安装件32;树脂帽件33;触点端子34,作为活动触点;以及,螺旋弹簧35,作为驱策件。帽件33安装于活动安装件32的上端,而触点端子34则位于帽件33内。
固定销31具有圆形截面。在固定销31的上端(面向垫板24的端部)形成头部31a,头部31a垂直于固定销31的轴向延伸。在固定销31的下端附近且在固定销31的整个圆周上形成接合槽31b。各固定销31穿过金属盘芯12(转向盘体11)的对应插入孔12c。装入部12b的卡子13与固定销31的接合槽31b相接合(参见图9)。固定销31具有按扣配合结构,通过将固定销31插进插入孔12c,就能将固定销31简单地固定至装入部12b。固定销31固定于装入部12b时,允许固定销31与金属盘芯12之间导电。按扣配合结构指这样一种结构,其能通过插入固定销31而弹性方式扣紧固定销31。在例示实施方式中,在各固定销31与金属盘芯12之间的固定部、以及各活动安装件32与囊架21之间的固定部中都采用了按扣配合结构。
将各活动安装件32形成为带阶部的圆筒形。活动安装件32以可沿固定销31纵向活动的方式与固定销31结合。活动安装件32具有管状部32a,将固定销31插入管状部32a。在管状部32a的上端处形成配合部32b。固定销31的头部31a与配合部32b相接合。配合部32b与固定销31的头部31a的下表面和外周面接触。配合部32b具有的直径大于囊架21的安装孔21e的直径。帽件33安装于配合部32b。帽件33也具有比安装孔21e大的直径。这形成了防脱离结构,防止喇叭开关机构15通过安装孔21e向转向盘体11脱离垫板24。此外,作为刚体的固定销31的头部31a具有比安装孔21e大的直径。这保证了防脱离性能。
在配合部32b的上端处形成一对触点凸部32g和一对保持凸部32h。触点凸部32g接触帽件33的内表面。保持凸部32h与帽件33协同卡住并保持触点端子34。触点凸部32g和保持凸部32h沿配合部32b的外周以相等间距隔开。
在活动安装件32中形成弹簧保持部32c。在将喇叭开关机构15(固定销31)结合至金属盘芯12之前(参见图6和图3),弹簧保持部32c保持螺旋弹簧35。在活动安装件32中形成四个弹簧保持部32c(图6和图7中只示出两个),并使其沿活动安装件32的外周以相等间距隔开。各弹簧保持部32c自配合部32b向下延伸。在各弹簧保持部32c的下端处形成接合凸部32d,使其向管状部32a凸出。在弹簧保持部32c与管状部32a之间设置间隙。弹簧保持部32c可沿径向(与喇叭开关机构15的轴线垂直的方向)挠曲。
当装配各喇叭开关机构15时,将螺旋弹簧35的上端插进活动安装件32的管状部32a与弹簧保持部32c之间的间隙。在此阶段,使螺旋弹簧35与弹簧保持部32c的接合凸部32d相接合,并因此由活动安装件32保持螺旋弹簧35(参见图6)。如上所述,在喇叭开关机构15结合至金属盘芯12之前,螺旋弹簧35的上端与弹簧保持部32c的接合凸部32d相接合并由其加以保持。换而言之,螺旋弹簧35的下端是自由的。所以,不需要将螺旋弹簧35临时保持在压缩状态。
在活动安装件32中形成自配合部32b向下延伸的架接合部32e。在活动安装件32中形成四个架接合部32e(图6和图7中只示出一个),并且使其沿活动安装件32的外周以相等间距隔开。架接合部32e布置成沿周向稍稍偏离弹簧保持部32c。在架接合部32e与管状部32a之间设置间隙。允许弹簧保持部32c径向挠曲。在将架接合部32e纳入活动安装件32的对应安装孔21e中之后,架接合部32e弹性恢复其初始形状。使架接合部32e各自与囊架21的下表面相接合(参见图8),实现活动安装件32相对于囊架21的按扣配合结构。图8示出包括架接合部32e的各喇叭开关机构15的剖视图,而图9示出沿触点端子34的纵向所取的喇叭开关结构15的剖视图。
帽件33以盖住固定销31和活动安装件32这样一种方式结合至活动安装件32的配合部32b。帽件33具有碟形上部33a和周壁33b。周壁33b自上部33a的周边向下延伸。相对于喇叭开关机构15的纵向,帽件33整体上具有扁平形状。在帽件33的周壁33b中形成一对可以弹性变形的钩部33c(图6和图7中只示出一个)。钩部33c与活动安装件32的配合部32b的下表面32i相接合(参见图7)。帽件33的上部33a与活动安装件32的触点凸部32g接触。这使帽件33不动地固定于活动安装件32。
在上部33a的上表面33g中形成槽部33d,安装帽件33时借助于槽部33d校正帽件33的取向。在槽部33d中与钩部33c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模塑孔33e,用于模塑钩部33c的切除部。与帽件33的上部33a接触的活动安装件32的接触凸部32g堵住模塑孔33e。这防止外来杂物通过模塑孔33e进入帽件33内。结果,避免固定销31与触点端子34之间导电方面出现问题。
触点端子34布置在帽件33内。如图7和图9所示,触点端子34经冲压金属板形成。触点端子34由线状上部34a和一对侧部34b形成,侧部自上部34a的相对端(向下)延伸。触点端子34具有大致U形截面,与帽件33的内表面的形状对应。以使上部34a垂直于喇叭开关机构15的轴线延伸这样一种方式来布置触点端子34。在触点端子34的各侧部34b中形成卡合孔34e。自帽件33的内表面凸出的接合凸部33f与对应卡合孔34e相卡合。这样相对于帽件33的内周面保持触点端子34。在触点端子34的上部34a中形成三个朝向固定销31凸出的触点凸部34c。触点凸部34c沿触点端子34的上部34a的纵向以相等间距隔开。中间的一个触点凸部34c设置在触点端子34的上部34a的中央。
触点端子34的各侧部34b具有弯曲部34d,弯曲部34d布置在侧部34b下端。每一个弯曲部34d自相关的侧部34b向外延伸。弯曲部34d接触囊架21的上表面(参见图9)。这允许囊架21与触点端子34之间互相导电。在喇叭开关机构15结合至囊架21之前,由各弯曲部34d与相关侧部34b限定的角度大于90度(例示实施方式中为95度)。当喇叭开关机构15结合至囊架21时,弯曲部34d 与囊架21的上表面可靠保持接触。安装喇叭开关机构15时,各弯曲部34d与相关侧部34b之间的角度大致为90度。活动安装件32的配合部32b布置在各侧部34b与固定销31之间。这确保触点端子34的侧部34b与固定销31之间绝缘。
在各喇叭开关机构15中,将结合有触点端子34的帽件33固定至活动安装件32。固定销31安装在活动安装件32中以使其不会脱离。活动安装件32的弹簧保持部32c用于保持螺旋弹簧35。换而言之,喇叭开关机构15是由固定销31、活动安装件32、帽件33、触点端子34、以及螺旋弹簧35形成的装配体(参见图6)。据此,当安装或更换喇叭开关机构15时,喇叭开关机构15可以作为整体装配体进行处理。此外,固定销31安装在活动安装件32中以使其不会脱离,并通过活动安装件32结合至囊架21。这样防止囊架21(气囊装置20)脱离固定销31。
各单元化的喇叭开关机构15插入囊架21的对应安装孔21e并因此而固定。与活动安装件32的管状部32a的形状相一致,囊架21的各安装孔21e成形为圆形。各安装孔21e具有径向向外延伸的凹部21i(参见图5)。各安装孔21e具有四个凹部21i,沿安装孔21e的周边以相等间距隔开。凹部21i用于纳入活动安装件32的弹簧保持部32c。用安装孔21e的凹部21i来确定插在安装孔21e中的活动安装件32的周向位置。
将各活动安装件32插入对应安装孔21e,使架接合部32e与囊架21的下表面相接合,如图8所示。这使得囊架21向下(向金属盘芯12)移动时,活动安装件32能够随囊架21一起移动。囊架21的上表面接触帽件33的周壁33b的下端和帽件33的钩件33c的下端。喇叭开关机构15将囊架21卡在架接合部32e与帽件33之间。这种结构使得活动安装件32、帽件33、以及触点端子34能随囊架21一起移动。此外,活动安装件32、帽件33、以及触点端子34可相对固定销31移动。各安装孔21e的直径小于各固定销31的头部31a的直径。这样防止固定销31从安装孔21e脱离。
在气囊装置20装配成如图4所示的组件的状态下,各帽件33的上表面33g接触对应开关支撑部30的接触面30b。也就是,帽件33保持在垫板24的开关支撑部30与囊架21之间。因此,当将气囊装置20固定至金属盘芯12、或者猛烈击打气囊装置20时,可以防止通过固定销31将帽件33推向垫板24。因此,帽件33不会脱离活动安装件32。也就是,当将气囊装置20安装在金属盘芯12中、或者猛烈击打气囊装置20时,开关支撑部30承受作用在喇叭开关机构15上的负荷。所以,减少了作用于喇叭开关机构15上的负荷,而不用例如以螺栓来固定喇叭开关机构15。这样增加了在用于固定喇叭开关机构15的结构设计方面的灵活性。
喇叭开关机构15布置成盖住容纳壁24b的切除部30a。这可以防止气囊22膨胀时从切除部30a凸出。此外,防止外来杂物(例如,用于固定充气器23的螺帽26)通过切除部30a进入容纳空间X。当使用螺栓和螺帽将气囊装置20固定至金属盘芯12时,可以防止螺栓和螺帽通过切除部30a进入容纳空间X。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气囊装置20固定至金属盘芯12之前,弹簧35和穿过弹簧35的固定销31自囊架沿远离垫板24的方向21伸出。将固定销31穿过对应装入部12b的插入孔12c(参见图2)并因此固定至装入部12b。因此,将气囊装置20固定至金属盘芯12。当固定于金属盘芯12时,固定销31通过活动安装件32支撑气囊装置20(囊架21),使得气囊装置20可以靠近及远离金属盘芯12。
在安装气囊装置20之前,固定销31的末端31c自对应螺旋弹簧35的下端伸出。据此,当气囊装置20结合至金属盘芯12时,通过各固定销31的末端31c与金属盘芯12的对应插入孔12c接合,使气囊装置20定位。
通过将各固定销31插入对应插入孔12c,使相关螺旋弹簧35的下端与金属盘芯12(对应装入部12b)接触。通过固定固定销31,使螺旋弹簧35在活动安装件32与金属盘芯12之间保持处于压缩状态。压缩状态指能使气囊装置20移向金属盘芯12的状态。在此压缩状态下,得到从触点端子34与固定销31分离所在的位置(断开喇叭开关机构15的状态)、到使气囊装置20压靠金属盘芯12且触点端子34与固定销31接触所在的位置(接通喇叭开关机构15的状态)的喇叭行程。在此装配状态下(参见图9),各螺旋弹簧35的上端与活动安装件32的管状部32a中所形成的阶部32f相接触。在此状态下,螺旋弹簧35驱策活动安装件32使其远离金属盘芯12。在这种方法中,螺旋弹簧35以这样一种方式通过活动安装件32支撑作为整体的气囊装置20,使触点端子34与固定销31彼此分离。
当气囊装置20压靠转向盘体11时,至少一个活动安装件32与囊架21一起受到压迫、并移向金属盘芯12(图9中观察时向下)。在此阶段,帽件33连同囊架21和活动安装件32一起移向金属盘芯12。触点端子34的三个触点凸部34c中的至少一个与固定销31的上表面接触。这样,通过固定销31和触点端子34,使连接至地GND(车身地)的金属盘芯12与囊架21之间能够导电。结果,驱动与囊架21电连接的车辆的喇叭装置40(喇叭)。换而言之,支撑气囊装置20的各固定销31还起到固定触点的作用,与作为活动触点的触点端子34接触。与气囊装置20的支撑件和喇叭开关机构15的固定触点互相独立设置的气囊装置相比,本实施方式减少了气囊装置20的零部件数量。
优选的是,各喇叭开关机构15的触点端子34的三个触点凸部34c在转向盘10的径向(沿径向直线)排成一直线。此结构保证了触点端子34与固定销31的上表面之间导电。在例示实施方式中,设置三个喇叭开关机构15,并且使喇叭开关机构15与转向盘10的中心相距相等距离。这进一步保证触点端子34与固定销31的上表面之间导电。
当装配气囊装置20时,以这样一种方式布置囊架21,使得面向垫板24的囊架21的表面朝上。将喇叭开关机构15、环形保持架25、气囊22、以及垫板24从上面与囊架21装配。然后,翻转装配体,并将充气器23结合至囊架21。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操作优点。
(1)通过将喇叭开关机构15插进囊架21的安装孔21e中来安装喇叭开关机构15。垫板24具有开关支撑部30,用于支撑喇叭开关机构15。由于喇叭开关机构15由垫板24的开关支撑部30支撑,所以,喇叭开关机构15无需用固定件如螺栓进行固定。这样减少了作用于喇叭开关机构15的负荷。同时也增加了在用于固定喇叭开关机构15的结构方面的灵活性。
(2)各喇叭开关机构15的活动安装件32具有架接合部32e,使架接合部32e与安装孔21e的边缘相接合。通过包括架接合部32e的按扣配合结构,使活动安装件32固定至囊架21。这样使喇叭开关机构15在囊架21中的安装更加方便。
(3)开关支撑部30与容纳壁24b整体方式形成。因此,开关支撑部30增加了容纳壁24b的强度。
(4)各喇叭开关机构15包括作为固定触点的固定销31(支撑件)、活动安装件32、帽件33、触点端子34、以及作为驱策件的螺旋弹簧35。固定销31固定至转向盘体11。活动安装件32位于囊架21的安装孔21e中,使其可相对固定销31活动。帽件33位于囊架21的容纳空间X中,并结合至活动安装件32。触点端子34由帽件33进行保持。螺旋弹簧35与活动安装件32相接合,并向活动安装件32和相对于活动安装件32移动的部分施加驱策力。螺旋弹簧35通过活动安装件32保持气囊装置20的位置,并保持触点端子34和固定销31使其互相分离。帽件33保持在开关支撑部30与囊架21之间。所以,稳定地支撑喇叭开关机构15。具有帽件33作为盖件的喇叭开关机构15形成为单个单元。此外,固定销31可以作为喇叭开关机构15的固定触点。因此,可以省略现有技术中所需的部分零部件如喇叭板。这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和生产步骤。
(5)活动安装件32的配合部32b和帽件33各自具有比囊架21的安装孔21e大的直径。这样可以防止喇叭开关机构15通过安装孔21e朝向转向盘体11从垫板24脱离。这样可靠地避免了喇叭开关机构15脱落、以及囊架21自喇叭开关机构15脱落。此外,位于活动安装件32中的固定销31的头部31a是刚体,并具有比安装孔21e大的直径。所以,这样进一步保证了防止脱落。
(6 )相对于喇叭开关机构15的纵向,帽件33具有扁平形状。这使由凸进容纳空间X中的帽件33所导致的容纳空间X的容积方面的减少最小化。此外,还防止出现喇叭开关机构15妨碍气囊22膨胀的现象。
(7 )囊架21具有安装孔21e,用于安装喇叭开关机构15的活动安装件32。自垫板24向转向盘体11(金属盘芯12),各安装孔21e用于容纳具有接合槽31b的固定销31的下端和螺旋弹簧35。在这种情况下,在沿装配喇叭开关机构15相同的方向,将气囊22(环形保持架25)和垫板24装配至囊架21。这样能以囊架21为基准安装气囊装置20,与具有装饰面的垫板24相比,增强了零部件的通用性。所以,可以实现用于支撑囊架21的装置的通用性。这便于气囊装置20的安装。
(8 )配合部32b和帽件33各自具有比安装孔21e大的直径。这样防止了喇叭开关机构15通过安装孔21e自垫板24向转向盘体11脱离。这样可靠地避免喇叭开关机构15脱落、以及囊架21与喇叭开关机构15脱离。此外,位于活动安装件32中的固定销31的头部31a是刚体,并具有比安装孔21e大的直径。这进一步保证防止脱落。
(9 )在将螺旋弹簧35围绕固定销31放置的同时,使各螺旋弹簧35由活动安装件32的弹簧保持部32c加以保持。由于固定销31插在螺旋弹簧35中,这样减小了喇叭开关机构15的尺寸。此外,由于螺旋弹簧35由活动安装件32加以保持,喇叭开关机构15可以作为单个单元进行处理。
(10 )垫板24具有开关支撑部30,当将气囊装置20与转向盘体11装配时,开关支撑部30接触喇叭开关机构15。开关支撑部30承受由喇叭开关机构15施加的装配负荷。据此,当安装气囊装置20时,可以避免出现诸如喇叭开关机构15脱落、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如下更改。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开关支撑部30是U形的。可替代地,如图10A所示,可以使用两个板状部51,沿远离容纳空间X的方向板状部51自容纳壁24b垂直延伸。如图10B所示,也可以使用从正面观察时具有圆形形状的开关支撑部30。在这种情况下,开关支撑部30的一半位于容纳壁24b(容纳空间X)内侧,另一半则位于容纳壁24b外侧。如图10C所示,可以使用“+”形开关支撑部30。此外,也可以使用T形开关支撑部30。如图10D所示,容纳壁24b中与开关支撑部30的弯曲部相对应的部分可以省略,以及,可以使用自弯曲部延伸进入容纳空间X的延伸部52。容纳壁24b中与开关支撑部30的弯曲部相对应的部分,可以形成为比开关支撑部30的弯曲部更进一步地向喇叭开关机构15延伸。容纳壁24b的延伸部可以适配进帽件33的槽部33d。这种结构使得开关支撑部30(容纳壁24b)能够确定喇叭开关机构15的位置。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开关支撑部30位于容纳壁24b外侧。可替代地,开关支撑部30也可以位于容纳壁24b(容纳空间X)内侧。这种结构减小了气囊装置的尺寸。此外,开关支撑部30可以形成为跨在容纳壁24b内外。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开关支撑部30与容纳壁24b整体形成。可替代地,开关支撑部30可以位于远离容纳壁24b的位置。开关支撑部30可以与垫板24分开形成。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喇叭开关机构15和开关支撑部30各自的数量可以不仅仅为三个,而是可以为一个、两个、四个或更多。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喇叭开关机构15的固定销31固定于转向盘体11的金属盘芯12,并且可以相对于气囊装置20移动。可替代地,固定销31可以固定于气囊装置20,使得固定销31可以相对于金属盘芯12移动。固定触点可以与固定销31分开设置。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喇叭开关机构15由按扣配合结构固定于囊架21。可替代地,喇叭开关机构15也可以用螺栓固定至囊架21。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爪接合孔21b和安装孔21e作为用于装配垫板24和喇叭开关机构15的装配部分。可替代地,使用其他结构如凸部作为装配部分。爪接合孔21b和安装孔21e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改变。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各螺旋弹簧35的一端与活动安装件32相接合,而另一端则与囊架21相接合。可替代地,螺旋弹簧35的另一端可以与固定销31相接合。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各螺旋弹簧35的一端在囊架21的下表面与活动安装件32相接合。可替代地,螺旋弹簧35的一端可以在囊架21的上表面与囊架21的安装孔21e或者与活动安装件32相接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减小囊架21即气囊装置20与转向盘体11之间的间隙。此外,可以减小由于螺旋弹簧35倾斜所致的囊架21在水平方向的移置。这样改进了气囊装置20的喇叭的可操作性。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各喇叭开关机构15具有按扣配合结构,其中通过将活动安装件32插入安装孔21e,将喇叭开关机构15简单地固定至囊架21。可替代地,可以形成自管状部32a在径向延伸的延伸部,并在囊架21的安装孔21e中形成与延伸部相对应的凹进。在这种情况下,在使延伸部与凹进对准同时,将活动安装件32插进安装孔21e之后,转动喇叭开关机构15,使得活动安装件32与囊架21的下表面相接合。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囊架21经冲压形成。可替代地,囊架21也可经压铸形成。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1和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对应零部件相同或相似的那些零部件赋予其相同或相似的的标号。
如图11所示,开关支撑部30与容纳壁24b整体形成。当从正面观察时,各开关支撑部30具有半圆形状,并且自容纳壁24b向外(容纳空间X的外部)延伸。各开关支撑部30在其半圆形开口处与容纳壁24b相连接。
在气囊装置20装配成组件的状态下,将各喇叭开关机构15的帽件33布置成盖住容纳壁24b(垫板24)的切除部30a,如图4所示。从正面观察时,各帽件33的大致一半位于垫板24的容纳壁24b内侧,也就是,在容纳空间X中。所以,从正面观察时,各喇叭开关机构15的大致一半与容纳空间X交叠。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树脂帽件33盖住各喇叭开关机构15位于容纳空间X中的部分。帽件33大致形成为没有尖锐边缘的圆筒形。所以,当气囊22膨胀时,可以使喇叭开关机构15对气囊22的影响最小。各帽件33的弧形部分凸进容纳空间X。据此,当气囊膨胀时,可以防止帽件33损坏气囊23。按这种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允许喇叭开关机构15凸进容纳空间X,同时防止出现喇叭开关机构15妨碍气囊22膨胀的现象。结果,减小了气囊装置20的尺寸。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帽件33布置在容纳壁24b的切除部30a中。帽件33的外周面与切除部30a接触,或者,在外周面与切除部30a之间留有少许间隙用于装配。因此,防止气囊22在膨胀时通过切除部30a与帽件33之间的间隙凸出。此外,可以防止外来杂物通过切除部30a进入容纳空间X。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优点。
(11 )各喇叭开关机构15布置成凸进容纳空间X,并且包括帽件33,其作为盖住凸进容纳空间X部分的部件。据此,当气囊22膨胀时,喇叭开关机构15不会损坏气囊22。按这种方式,喇叭开关机构凸进容纳空间X,同时防止出现喇叭开关机构15妨碍气囊22膨胀的现象。结果,减小了气囊装置20的尺寸。
(12 )垫板24具有容纳壁24b,容纳壁24b与囊架21一起形成容纳空间X。喇叭开关机构15布置成盖住容纳壁24b的切除部30a。各喇叭开关机构15的一部分布置成凸进容纳空间X。这样防止气囊22膨胀时从切除部30a凸出。各喇叭开关机构15布置成局部而不是全部凸进容纳空间X。这样使容纳空间X的容积减少最小化。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如下更改。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各帽件33的大致一半凸进容纳空间X。可替代地,各帽件33整个都位于容纳空间X中。如图12A所示,各帽件33也可以稍稍凸进容纳空间X。只要各帽件3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容纳空间X中,则认为帽件33凸进容纳空间X。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可以省略容纳壁24b中与开关支撑部30的弯曲部对应的部分,以及,可以使用如图12B所示的自弯曲部延伸进入容纳空间X的延伸部51a。如图12C所示,可以采用自容纳壁24b远离容纳空间X延伸的凸部52a。容纳壁24b中与开关支撑部30的弯曲部对应的部分,可以形成为比开关支撑部30的弯曲部更进一步地向喇叭开关机构15延伸。容纳壁24b的延伸部可以适配进帽件33的槽部33d。此结构使开关支撑部30(容纳壁24b)可以确定喇叭开关机构15的位置。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各帽件33的形状可以是除圆筒形之外的任意形状,只要其没有任何凸部如尖锐边缘。

Claims (5)

1.一种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所述气囊装置连同喇叭开关机构与转向盘体装配在一起,所述转向盘包括:
囊架,设置在所述气囊装置中,所述喇叭开关机构固定于所述囊架;
垫板,固定于所述囊架;以及
开关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垫板中,所述开关支撑部支撑所述喇叭开关机构,
所述转向盘的特征在于:用于容纳折叠气囊的囊容纳空间限定在所述囊架与所述垫板之间,
在所述囊架中形成安装孔,所述喇叭开关机构插入并固定于所述安装孔,
所述垫板具有外罩以及自所述外罩延伸的容纳壁,
所述外罩、所述容纳壁和所述囊架限定所述囊容纳空间,所述囊容纳空间由所述外罩、所述容纳壁和所述囊架围住,以及
所述开关支撑部与所述容纳壁整体形成,以及,所述开关支撑部自所述容纳壁的侧表面凸出,其中,所述开关支撑部作用为肋部加强所述容纳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支撑部在所述囊容纳空间的外部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开关机构通过按扣配合结构与所述囊架装配,所述按扣配合结构具有与所述安装孔的边缘相接合的接合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开关机构包括:
支撑件,作为固定触点,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转向盘体;
活动安装件,以可活动方式安装于所述支撑件,所述活动安装件固定于所述囊架的安装孔;
帽件,位于所述囊架的所述囊容纳空间中,所述帽件固定于所述活动安装件;
活动触点,由所述帽件保持;以及
驱策件,与所述活动安装件相接合,其中所述驱策件向所述活动安装件以及相对于所述活动安装件移置的部分施加驱策力,其中所述驱策件通过所述活动安装件保持所述气囊装置的位置,并保持所述活动触点和所述支撑件使其互相分离,以及
其中所述帽件保持在所述开关支撑部与所述囊架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安装件的一部分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直径,所述喇叭开关机构具有防脱离结构,所述防脱离结构防止所述喇叭开关机构通过所述安装孔从所述垫板向所述转向盘体脱离。
CN201510043581.1A 2008-09-16 2009-09-15 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及其装配方法 Active CN1052167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236808 2008-09-16
JP2008236808A JP5125925B2 (ja) 2008-09-16 2008-09-16 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き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2008-236811 2008-09-16
JP2008-236813 2008-09-16
JP2008236811A JP5056689B2 (ja) 2008-09-16 2008-09-16 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き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及びその組付方法
JP2008236813A JP5125926B2 (ja) 2008-09-16 2008-09-16 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き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CN200910172983.6A CN101676162B (zh) 2008-09-16 2009-09-15 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及其装配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2983.6A Division CN101676162B (zh) 2008-09-16 2009-09-15 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及其装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216732A CN105216732A (zh) 2016-01-06
CN105216732B true CN105216732B (zh) 2018-06-26

Family

ID=4179526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2983.6A Active CN101676162B (zh) 2008-09-16 2009-09-15 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及其装配方法
CN201210160673.4A Active CN102673509B (zh) 2008-09-16 2009-09-15 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
CN201510043581.1A Active CN105216732B (zh) 2008-09-16 2009-09-15 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及其装配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72983.6A Active CN101676162B (zh) 2008-09-16 2009-09-15 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及其装配方法
CN201210160673.4A Active CN102673509B (zh) 2008-09-16 2009-09-15 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56797B2 (zh)
CN (3) CN101676162B (zh)
DE (1) DE102009041539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14998B1 (en) * 2010-09-09 2017-06-21 Honda Motor Co., Ltd. Steering wheel structure with airbag module
DE102012002722A1 (de) * 2011-09-15 2013-03-21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erienfertigung einer Fahrzeugbaugruppe, Lagereinheit, Fahrzeuglenkrad sowie Hupenmodul für eine Lenkradbaugruppe sowie Lenkradbaugruppe
JP2013071626A (ja) * 2011-09-28 2013-04-22 Toyoda Gosei Co Ltd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制振構造
JP5780671B2 (ja) * 2011-10-31 2015-09-16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13202055B4 (de) * 2013-02-07 2015-07-30 Takata AG Lenkradbaugruppe für ein Lenkrad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03318121B (zh) * 2013-07-08 2015-12-02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的按响机构
JP5971213B2 (ja) * 2013-08-12 2016-08-1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6274675B2 (ja) * 2013-12-27 2018-0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構造
EP2910425B1 (en) 2014-02-20 2020-08-05 Dalphi Metal España, S.A. Horn circuit
JP6287757B2 (ja) 2014-10-24 2018-03-0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9914420B2 (en) * 2015-04-13 2018-03-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river airbag module new lock spring design proposal for visual verification of module's robust attachment to the steering wheel
DE102015005281A1 (de) * 2015-04-24 2016-10-27 Autoliv Development Ab Lenkradeinhei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6628408B2 (ja) * 2016-03-29 2020-01-08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カバー体
JP6624732B2 (ja) * 2016-03-29 2019-12-25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ハンドル
CN106515650A (zh) * 2016-12-23 2017-03-22 太航常青汽车安全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安全气囊与方向盘骨架的装配结构
KR102460904B1 (ko) * 2017-10-23 2022-10-31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운전석 에어백 장치
JP7094763B2 (ja) 2018-04-26 2022-07-04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7184024B2 (ja) * 2019-03-29 2022-12-0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ホーンスイッチ体を備えた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0091940B (zh) * 2019-05-14 2020-09-25 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的装配方法
KR20210000908A (ko) * 2019-06-26 2021-01-06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에어백 커버장치
JP7347149B2 (ja) * 2019-11-18 2023-09-20 Joyson Safety Systems Japan合同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7302561B2 (ja) * 2020-09-14 2023-07-0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の取付機構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3897A (en) * 1993-10-25 1994-08-0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nap lock pin inflatable restraint module mounting mechanism
EP1074435A2 (en) * 1999-08-06 2001-02-0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ir bag apparatus and steering wheel
CN1860049A (zh) * 2004-04-08 2006-11-08 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将气囊模块连接到支撑车辆部件上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1777B2 (ja) * 1992-06-19 1996-12-11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ホーンスイッチ装置
JP3661517B2 (ja) * 1996-08-06 2005-06-1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き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DE69809337T2 (de) * 1997-06-24 2003-08-28 Toyoda Gosei Co., Ltd. Lenkrad mit einem Luftsackmodul
DE29720079U1 (de) * 1997-11-12 1998-07-02 Trw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s Gmbh, 73551 Alfdorf Fahrzeuglenkrad mit integriertem Gassack-Modul
DE29805207U1 (de) * 1998-03-23 1998-06-04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GmbH, 63743 Aschaffenburg Lenkrad mit Airbag
DE29805210U1 (de) * 1998-03-23 1998-06-04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GmbH, 63743 Aschaffenburg Aufprall-Schutzvorrichtung
DE19858691B4 (de) * 1998-12-18 2010-01-07 Delphi Automotive Systems Deutschland Gmbh Luftsackmodul für Kraftfahrzeuge
US6719323B2 (en) * 1999-08-06 2004-04-13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ir bag apparatus and steering wheel
JP3707323B2 (ja) * 1999-12-10 2005-10-1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におけるオーナメントの取付構造
JP4581244B2 (ja) * 2000-01-14 2010-11-17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2001213259A (ja) * 2000-02-03 2001-08-07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た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4538956B2 (ja) * 2000-03-17 2010-09-08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3942338B2 (ja) * 2000-05-12 2007-07-11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ホーンスイッチ
JP2001354100A (ja) 2000-06-13 2001-12-25 Takata Corp 運転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の取付構造
DE60103699T2 (de) * 2000-06-27 2005-06-16 Toyoda Gosei Co., Ltd. Struktur zum Einbau eines Airbag-Moduls
US6626458B2 (en) * 2000-09-26 2003-09-30 Toyoda Gosei Co., Ltd. Steering wheel having airbag apparatus
JP3481198B2 (ja) * 2000-10-10 2003-12-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023098B2 (ja) * 2000-11-29 2007-12-1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ホーンスイッチ
JP2002166813A (ja) * 2000-11-30 2002-06-11 T S Tec Kk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DE20103890U1 (de) * 2001-03-06 2001-07-12 TRW Automotive Safety Systems GmbH & Co. KG, 63743 Aschaffenburg Fahrzeuglenkrad
US6719324B2 (en) * 2002-03-29 2004-04-1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Horn contact apparatus and method
GB2390337A (en) * 2002-07-02 2004-01-07 Autoliv Dev Steering wheel with airbag centrally and resiliently mounted
JP4800164B2 (ja) 2006-09-29 2011-10-26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ホーン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185915B2 (en) * 2003-02-27 2007-03-06 Toyoda Gosei Co., Ltd. Steering wheel incorporating air bag device
JP4015572B2 (ja) 2003-02-27 2007-11-2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付き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4036122B2 (ja) 2003-03-19 2008-01-2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を備えた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KR100519231B1 (ko) * 2003-08-14 2005-10-06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의 혼 스위치 어셈블리
CN100347010C (zh) * 2004-09-14 2007-11-07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驾驶席用气囊装置
JP2006294379A (ja) 2005-04-08 2006-10-26 Takata Corp ホーンスイッチ装置、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4702780B2 (ja) * 2005-07-01 2011-06-15 芦森工業株式会社 ホーンスイッチ付き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799230B2 (ja) 2006-03-16 2011-10-2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構造
JP2007307954A (ja) 2006-05-16 2007-11-29 Toyoda Gosei Co Ltd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KR20080008099A (ko) * 2006-07-19 2008-01-23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에어백 모듈을 갖는 스티어링 휠
DE112006004085B4 (de) * 2006-10-25 2020-07-23 Autoliv Development Ab Hupenaktuator und Sicherheitsanordn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ie einen Hupenaktuator umfasst
ATE524353T1 (de) * 2006-12-27 2011-09-15 Autoliv Dev Sicherheitsanordnung
DE102008000224B4 (de) 2008-02-01 2013-10-02 TAKATA Aktiengesellschaft Gassackmodul mit Hupvorrichtung
JP4852063B2 (ja) 2008-04-03 2012-01-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振動低減構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33897A (en) * 1993-10-25 1994-08-0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nap lock pin inflatable restraint module mounting mechanism
EP1074435A2 (en) * 1999-08-06 2001-02-0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Air bag apparatus and steering wheel
CN1860049A (zh) * 2004-04-08 2006-11-08 高田-彼得里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将气囊模块连接到支撑车辆部件上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76162B (zh) 2012-07-11
US20100066066A1 (en) 2010-03-18
CN102673509A (zh) 2012-09-19
CN105216732A (zh) 2016-01-06
CN101676162A (zh) 2010-03-24
DE102009041539A1 (de) 2010-04-08
US8256797B2 (en) 2012-09-04
CN102673509B (zh) 2015-03-04
DE102009041539B4 (de) 2015-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16732B (zh) 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及其装配方法
CN101676163B (zh) 带有气囊装置的转向盘
US5562301A (en) Assembly for mounting an air bag cover and inflator to a steering wheel
US7121581B2 (en) Switch assembly for an airbag module attachment
JP2002505227A (ja) エアーバッグモジュール取り付け機構及びその製作方法
US20060108775A1 (en) Airbag module
CN101391595A (zh) 安装在方向盘上的气囊组件
US20100038890A1 (en) Air-bag cover arrangement
EP2896536B1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irbag module
JP6085453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RU2499715C2 (ru) Рулевое колесо автомобиля
KR100287270B1 (ko) 에어백장치
US7100940B2 (en) Gas bag module
CN215944428U (zh) 车辆方向盘
US20170136980A1 (en) Completely folded body of airbag
US20170136662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olded body of airbag
US6352280B1 (en) Steering wheel with inserted airbag module
JP7363849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US11541812B2 (en) Retention assembly for a windshield bracket
JP2004291719A (ja) エアバッグユニットと同ユニットを装着した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2200983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KR101920301B1 (ko) 운전자 에어백 장치
JP2022181667A (ja) ハンドル
CN203237195U (zh) 一种安全气囊模块和转向盘的连接机构
JP2001180502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