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4563A - 成像设备和焦平面快门 - Google Patents

成像设备和焦平面快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4563A
CN105074563A CN201480018841.3A CN201480018841A CN105074563A CN 105074563 A CN105074563 A CN 105074563A CN 201480018841 A CN201480018841 A CN 201480018841A CN 105074563 A CN105074563 A CN 105074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utter
anterior
opening
make
open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88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74563B (zh
Inventor
高桥裕士
根本千秋
中野洋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Precis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Precision Inc filed Critical Seiko Precisi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074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4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74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4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 G03B9/36Sliding rigid pl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5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optical camera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H04N25/71Charge-coupled device [CCD] sensors; Charge-transfer regi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CD sensors
    • H04N25/745Circuitry for generating timing or clock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utters For Cameras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该成像设备被设置有:成像元件;焦平面快门,其具有带有暴露所述成像元件的开口的基板、在开口被闭合的闭合位置与开口被打开的打开位置之间自由行进的前快门和后快门、以及分别驱动前快门和后快门的前快门致动器和后快门致动器;驱动控制单元,其驱动前快门致动器和后快门致动器;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成像元件。

Description

成像设备和焦平面快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像设备和焦平面快门。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焦平面快门。该焦平面快门包括:前快门和后快门,其打开和闭合板的开口;以及设置构件,其将该前快门和后快门定位在起始位置处。专利文献1公开了这样一种焦平面快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220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正常打开类型的焦平面快门的情况下,在曝光操作开始之前和之后,开口被保持在全开状态,使得实时取景显示器能够以实时方式显示来自照相机的液晶监视器上的图像拾取元件的输出。
在连续拍摄时,该焦平面快门如下操作。设置构件将前快门定位在一位置处以使该开口从全开状态闭合。此后,前快门和后快门移动以执行曝光操作。在曝光操作完成之后,设置构件在一个方向上的旋转将后快门从该开口移开,因此使得该开口进入全开状态。此后,设置构件在相同方向上的进一步旋转将前快门定位在一位置处以闭合该开口。此后,曝光操作被再次执行。这样,在正常打开类型的焦平面快门中,即使在连续拍摄时,在曝光操作之间也形成全开状态。因此,难以减小连续拍摄中的成像间隔。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连续拍摄中减小成像间隔的成像设备和焦平面快门。
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方案
通过一种成像设备实现上述目的,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图像拾取元件;焦平面快门,所述焦平面快门包括:板,其包括暴露所述图像拾取元件的开口;前快门和后快门,它们在用于闭合所述开口的闭合位置与用于打开所述开口的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以及前快门致动器和后快门致动器,它们分别驱动所述前快门和所述后快门,驱动控制部,其驱动所述前快门致动器和所述后快门致动器;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图像拾取元件,其中,当拍摄开始时以及当所述拍摄完成时,所述前快门和所述后快门被定位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前快门从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并且所述后快门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以执行曝光操作,在连续拍摄期间,在第一曝光操作完成之后,上紧(charge)操作被执行,使得在所述开口通过所述前快门和所述后快门的协作被保持在闭合状态的同时,所述前快门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并且所述后快门从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在所述上紧操作完成之后,第二曝光操作被执行。
另外,通过一种成像设备实现上述目的,所述成像设备包括:图像拾取元件;焦平面快门,所述焦平面快门包括:板,其包括暴露所述图像拾取元件的开口;前快门和后快门,它们在用于闭合所述开口的闭合位置与用于打开所述开口的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以及前快门致动器和后快门致动器,它们分别驱动所述前快门和所述后快门,驱动控制部,其驱动所述前快门致动器和所述后快门致动器;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图像拾取元件,其中,所述前快门从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并且所述后快门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以执行曝光操作,第一顺序能够被执行,使得在所述曝光操作完成之后,所述后快门从所述开口移开到所述打开位置,第二顺序能够被执行,使得在所述曝光操作完成之后所述后快门闭合所述开口的状态下,所述前快门移向所述闭合位置,并且随后所述后快门移向所述打开位置。
另外,通过一种焦平面快门实现上述目的,所述焦平面快门包括:板,其包括开口;前快门和后快门,它们在用于闭合所述开口的闭合位置与用于打开所述开口的打开位置之间可移动;以及前快门致动器和后快门致动器,它们分别驱动所述前快门和所述后快门,其中,当拍摄开始时以及当所述拍摄完成时,所述前快门和所述后快门被定位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前快门从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并且所述后快门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以执行曝光操作,在连续拍摄期间,在第一曝光操作完成之后,上紧操作被执行,使得在所述开口通过所述前快门和所述后快门的协作被保持在闭合状态的同时,所述前快门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并且所述后快门从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在所述上紧操作完成之后,第二曝光操作被执行。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在连续拍摄中减小成像间隔的成像设备和焦平面快门。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包括焦平面快门的照相机的框图;
[图2]图2是焦平面快门的前视图;
[图3]图3A和图3B是传感器的说明性视图;
[图4]图4是在单次拍摄模式下焦平面快门的时序图;
[图5]图5是焦平面快门的操作的说明性视图;
[图6]图6是焦平面快门的操作的说明性视图;
[图7]图7是焦平面快门的操作的说明性视图;
[图8]图8是焦平面快门的操作的说明性视图;
[图9]图9是在连续拍摄模式下焦平面快门的时序图;以及
[图10]图10是在连续拍摄时使用设置构件的传统正常打开类型的焦平面快门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包括焦平面快门1的照相机(成像设备)A的框图。照相机A包括焦平面快门1、控制部110、图像拾取元件130以及驱动控制部170。焦平面快门1包括前快门致动器(在下文中,称为致动器)70a、后快门致动器(在下文中,称为致动器)70b、前快门传感器(在下文中,称为传感器)60a以及后快门传感器(在下文中,称为传感器)60b,如将在下文详细描述。驱动控制部170根据来自控制部110的指令控制致动器70a和致动器70b的驱动。驱动控制部170包括CPU。控制部110根据来自传感器60a和60b的信号指示驱动控制部170,如将在下文详细描述。响应于该指示,驱动控制部170控制致动器70a和70b的驱动。控制部110控制整个照相机的操作,并且包括CPU、ROM和RAM。图像拾取元件130是CMOS。图像拾取元件130是基于光电转换将目标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光接收元件。监视器200显示由图像拾取元件130拍摄的图像或者来自图像拾取元件130的运动图像数据。监视器200是显示部的示例。此外,照相机A包括用于调整焦距的镜头(图1中未示出)。
图2是焦平面快门1的前视图。在图2中,致动器70a和70b被省略。焦平面快门1包括板10、前快门20A、后快门20B、臂31a、32a、31b和32b、以及致动器70a和70b。板10被设置有矩形开口11。图2示出了开口11内的图像拾取元件130的成像表面。前快门20A和后快门20B是相应的第一快门和第二快门的示例。此外,致动器70a和70b是相应的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的示例。
前快门20A包括三个叶片21a至23a。后快门20B包括三个叶片21b至23b。图2示出了在重叠状态下的前快门20A和后快门20B。在图2中,前快门20A和后快门20B从开口11退回。前快门20A被连接到臂31a和32a。后快门20B被连接到臂31b和32b。这些臂31a、32a、31b、32b被板10可旋转地支撑。
板10被设置有分别用于驱动臂31a和31b的前快门驱动杆55a(在下文中,被称为驱动杆)以及后快门驱动杆55b(在下文中,被称为驱动杆)。驱动杆55a和55b分别与齿轮50a和50b连接。齿轮50a和50b分别与齿轮40a和40b啮合。齿轮40a、40b、50a和50b分别包括管部41a、41b、51a和51b,并且分别被板10围绕安装到管部内的转轴42a、42b、52a和52b可旋转地支撑。此外,转轴42a、42b、52a和52b不必总是被形成在形成有开口11的板10上,并且仅必须相对于开口11位置上被固定。齿轮40a和40b分别与致动器70a和70b的转子连接。致动器70a的驱动会驱动齿轮40a和50a,从而驱动驱动杆55a。驱动杆55a的驱动会驱动臂31a。因此,前快门20A移动。前快门20A在用于从开口11退回且用于打开开口11的打开位置与用于闭合开口11的闭合位置之间是可移动的。在开口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由致动器70a移动前快门20A。齿轮40b和50b、驱动杆55b以及后快门20B各自具有类似构造。
齿轮40a和40b分别被设置有薄板45a和45b。薄板45a和45b分别连同齿轮40a和40b一起旋转。薄板45a和45b各自具有扇形。传感器60a和60b(将被详细描述)被设置在板10上。传感器60a和60b是相应的第一检测部和第二检测部的示例。
另外,臂31a和31b与相应的弹簧Sa和Sb连接。具体地,弹簧Sa的一端与臂31a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板10连接。弹簧Sb的一端与臂31b连接,并且另一端与板10连接。弹簧Sa和Sb分别对臂31a和31b进行偏压(bias)以将前快门20A和后快门20B从开口11移开。弹簧Sa和Sb是相应的第一偏压构件和第二偏压构件的示例。
图3A和图3B是传感器60a的说明性视图。传感器60a被布置在板10上。传感器60a具有被布置成面向彼此的光发射元件62和光接收元件63。光接收元件63接收从光发射元件62发射的光。如图3A和图3B中所示,驱动杆55a的旋转使薄板45a在光发射元件62与光接收元件63之间移动。当薄板45a位于光发射元件62与光接收元件63之间时,从光发射元件62发射的光被遮挡。此时,可以基于来自光接收元件63的输出信号检测薄板45a是否被定位在光发射元件62与光接收元件63之间,从而检测驱动杆55a的位置。这可以使得检测前快门20A的位置。此外,传感器60b和薄板45b具有类似的构造。
此外,传感器60a不限于上述构造。例如,传感器60a可以包括:光发射元件;反射器(mirror),其反射从光发射元件发射的光;以及光接收元件,其接收由反射器反射的光。薄板45a被定位在光发射元件与反射器之间、或者在光接收元件与反射器之间,从而检测薄板45a的位置。
接着,将描述焦平面快门1的单次拍摄模式。图4是在单次拍摄模式下焦平面快门1的时序图。图5至图8是焦平面快门1的操作的说明性视图。此外,在图5至图8中省略了一些部分。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A可以根据释放开关的操作在用于拍摄单个图像的单次拍摄模式与用于在预定时段内连续拍摄图像的连续拍摄模式之间切换。图4是在单次拍摄模式下的时序图。
在等待状态下,如图2中所示,前快门20A和后快门20B被定位在打开位置处,并且开口11被保持在全开状态下。在该状态下,薄板45a被定位在传感器60a的光发射元件62与光接收元件63之间。类似地,薄板45b被定位在传感器60b的光发射元件与光接收元件之间。此外,图4中所示的传感器60a的输出信号具体地是光接收元件63的输出信号。当来自光发射元件62的光被薄板45a阻挡时,光接收元件63向控制部110输出L信号。当接收到来自光发射元件62的光时,光接收元件63向控制部110输出H信号。传感器60b具有类似布置。此外,在图2中所示的等待状态下,前快门20A和后快门20B分别通过弹簧Sa和Sb被保持在从开口11退回的位置处。
在此,来自传感器60a和60b的输出信号向控制部110输出L信号,并且传感器60a和60b用作用于检测开口11的全开状态的传感器。该功能使照相机A适用于实时取景模式以在液晶监视器等上实时显示从图像拾取元件输出的运动图像。即,在焦平面快门1中,当拍摄开始和完成时,开口11被保持在全开状态下,并且运动图像被显示在监视器200(在下文中,被称为实时取景显示器)上。
当照相机A的释放开关被按下时,上紧操作开始。当上紧操作开始时,致动器70a的线圈被通电,使得前快门20A移动并且闭合开口11。具体地,齿轮40a逆时针旋转,并且然后齿轮50a顺时针旋转,这使得臂31a驱动。另外,致动器70b的线圈被通电,使得后快门20B从开口11移开,并且然后该状态被保持。
此后,致动器70a和70b的线圈在前快门20A使开口11闭合并且后快门20B从开口11退回的状态下停止被通电。这样,上紧操作完成。图5示出了在上紧操作完成的状态下的焦平面快门1。在图5中,前快门20A被定位在闭合位置处,并且后快门20B被定位在打开位置处。此外,如图5中所示,在前快门20A正在使开口11闭合的过程中,薄板45a从传感器60a移开。因此,来自传感器60a的输出信号从L信号变为H信号。
在从上紧操作完成时的时刻开始经过预定时段之后,曝光操作开始。控制部110指示驱动控制部170来使致动器70a的线圈通电,使得前快门20A移动并且打开开口11。具体地,齿轮40a顺时针驱动,并且齿轮50a逆时针驱动。前快门20A在与弹簧Sa的偏压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移动。在前快门20A从开口11移开的过程中,薄板45a移向传感器60a。图6示出了薄板45a移向传感器60a的状态以及来自传感器60a的输出信号从H信号变为L信号时的时刻。改变来自传感器60a的输出信号的时机,将其设置成前快门20A的叶片21a从点Da移开的时机。换言之,这是前快门20A远离开口11的移动允许图像拾取元件130的曝光开始的时机。点Da是叶片21a开始从开口11移开的点。点Da是第一位置的示例。这样,当前快门20A处于闭合位置并且后快门20B处于打开位置时,传感器60a产生用于检测前快门20A从开口11移开并且通过第一位置的输出信号。控制部110检测来自传感器60a的输出信号的变化,从而检测前快门20A通过点Da。此外,改变来自传感器60a的输出信号的时机不限于该时机。
在从控制部110检测到来自传感器60a的输出信号从H信号改变为L信号时的时刻开始经过预定时段之后,控制部110使致动器70b的线圈通电以开始移动后快门20B。后快门20B在与弹簧Sb的偏压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因此,后快门20B移动以使开口11闭合。图7示出了后快门20B正在移动的状态,如将在下文详细描述。当前快门20A从开口11完全退回并且后快门20B使开口11完全闭合时,停止对致动器70a和70b通电。图8示出了前快门20A处于打开位置并且后快门20B处于闭合位置的状态。这样,完成曝光操作。从前快门20A开始移动以打开开口11的时刻到后快门20B使开口11完全闭合的时刻的时段被称为曝光时段。在曝光操作中,图像拾取元件130存储从物体光转换的电信号的数据。
在曝光操作完成之后,控制部110的RAM或者照相机侧的存储器读取该数据。接着,使致动器70b的线圈通电,使得后快门20B从开口11移开以保持开口11处于全开状态,从而状态返回到图2中所示的初始状态。另外,在通过曝光操作拍摄的静态图像被显示在监视器200上达预定时段之后,监视器200执行实时取景显示。
如上所述,在从检测到移动的前快门20A通过预定位置的时刻开始经过预定时段之后,控制部110开始对致动器70b的线圈通电以开始移动后快门20B。
例如,当在从前快门20A开始移动的时刻开始经过预定时段之后后快门20B开始移动时,前快门20A的移动特性可以根据部件的铸造精度或者装配精度来变化。前快门20A的移动特性的变化可能引起曝光时段的变化。这是因为在从前快门20A开始移动的时刻开始经过预定的恒定时段之后,后快门20B开始移动。此外,在曝光操作中,前快门20A在与Sa的偏压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移动,而后快门20B在与Sb的偏压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为此,致动器70a和70b之间的负荷存在差异,并且焦平面快门1的持续使用可能增加致动器70a和70b之间的温度的差异。因此,该线圈的电阻值小于其它线圈的电阻值,从而改变了通过线圈的电流的量,这可能增加致动器70a和70b之间的旋转速度的差异。该因素可能增加前快门20A和后快门20B之间的移动特性的差异。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来自传感器60a的输出的变化检测前快门20A实际通过预定位置,并且在从检测到前快门20A实际通过预定位置的时刻开始经过预定时段之后,后快门20B开始移动。为此,即使当前快门20A的移动特性变化时,也会根据前快门20A的移动特性设置后快门20B开始移动的时机。这抑制了曝光时段的变化。
此外,检测到前快门20A通过的点可以在开口11的中心位置与使得前快门20A被定位在闭合位置时的叶片21a的位置之间。这是因为在前快门20A开始移动之后,后快门20B尽可能快地开始移动。另外,叶片21a是第一叶片,其可移动的范围在叶片21a至23a的可移动的范围中是最大的。
接着,将给出对焦平面快门1的连续拍摄模式的描述。图9是在连续拍摄模式下焦平面快门1的时序图。当释放开关被按下时,如上所述执行上紧操作,并且随后前快门20A使开口11闭合且后快门20B从开口11退回,如图5中所示。在从上紧操作完成的时刻开始经过预定暂停时段之后,针对一帧的曝光操作开始。针对一帧的曝光操作是第一曝光操作。控制部110开始使致动器70a的线圈通电,并且检测前快门20A的叶片21a通过点Da,且随后开始移动后快门20B。因此,后快门20B使开口11闭合,如图8中所示。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在从前快门20A通过预定位置的时刻开始经过预定时段之后,后快门20B开始移动。
前快门20A在打开位置处停止从开口11退回并且后快门20B停止在完成针对一帧的曝光操作的闭合位置处。在针对一帧的曝光操作完成之后,第二上紧操作开始。控制部110使致动器70a通电以朝向闭合位置移动前快门20A且后快门20B使开口11闭合。在检测到前快门20A的叶片21a通过点Da之后,控制部110使致动器70b通电以朝向打开位置移动后快门20B。因此,在第二上紧操作中,在前快门20A和后快门20B协作地将开口11保持在闭合状态的同时,前快门20A移向闭合位置并且后快门20B移向打开位置。此外,通过第一曝光操作拍摄的第一静态图像被显示在监视器200上达预定时段。
随后,在经过预定暂停时段之后,针对第二帧的曝光操作开始。针对第二帧的曝光操作是第二曝光操作。另外,在针对第二帧的曝光操作中,前快门20A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并且后快门20B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通过第二曝光操作拍摄的第二静态图像被显示在监视器200上达预定时段。在第二曝光操作完成之后的上紧操作中,在开口11被保持在闭合状态的同时,前快门20A移向闭合位置并且后快门20B移向打开位置。在第二帧之后,恰好在连续拍摄结束时拍摄的最后帧之前的帧之前,针对第二帧的曝光操作被重复。
在最后的帧中,在曝光操作被执行之后,仅后快门20B移向打开位置,所以开口11被完全打开。这样,连续拍摄完成。另外,在通过最后的曝光操作拍摄的最后的静态图像被显示在监视器200上达预定时段之后,使监视器200进入实时取景显示。
这样,控制部110使监视器200连续显示通过连续曝光操作拍摄的静态图像。因此,摄影师可以在检查在连续拍摄中拍摄的图像的同时进行拍摄。此外,至少在第一曝光操作之后且在第二曝光操作之前,仅第一静态图像必须被显示在监视器200上。此外,在第二曝光操作期间,第一静态图像可以被显示在监视器200上。
另外,在连续拍摄中的上紧操作中,在检测到前述的前快门20A通过点Da之后,后快门20B从开口11移开。然而,前快门20A被检测到通过的点不限于点Da。例如,当检测到前快门20A通过点Db时,后快门20B可以开始从开口11移开。此外,在从前快门20A开始移动到闭合位置的时刻开始经过预定时段之后,后快门20B可以开始移动到打开位置。
如上所提及,在针对第一帧的曝光操作与针对第二帧的曝光操作之间执行的上紧操作中,前快门20A从打开位置移动到闭合位置,并且后快门20B从闭合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同时开口11被保持在闭合状态。这可以减小成像间隔。这将在下面详细描述。
图10是前快门和后快门由传统的设置构件设置的正常打开类型的焦平面快门的时序图。传统的正常打开类型的焦平面快门包括:前快门电磁体,其吸附和保持前快门驱动杆以便将前快门定位在闭合位置处;后快门电磁体,其吸附和保持后快门驱动杆以便将后快门定位在打开位置处;以及前快门偏压构件和后快门偏压构件,它们分别对前快门驱动杆和后快门驱动杆进行偏压使其远离前快门电磁体和后快门电磁体。在前快门驱动杆和后快门驱动杆分别被前快门电磁体和后快门电磁体吸附并且保持的状态下,通电被切换以便减小前快门电磁体和后快门电磁体的吸附力。因此,前快门驱动杆和后快门驱动杆分别从前快门电磁体和后快门电磁体移开,使得前快门和后快门能够移动。这样,曝光操作被执行。
在这种焦平面快门中,上紧操作被执行如下。当设置构件在一个方向上旋转时,后快门驱动杆克服后快门偏压构件的偏压力被移动并且然后被后快门电磁体吸附并且保持。这将后快门定位在完全打开开口的打开位置处。当开口被完全打开时,设置构件继续进一步在相同方向上旋转,从而前快门驱动杆克服前快门偏压构件的偏压力被移动并且然后被前快门电磁体吸附并且保持。这将前快门定位在闭合位置处。在上紧操作中,开口11以这种方式被完全打开一次。
开口11在上紧操作中被完全打开一次的原因如下。在传统的正常打开类型的焦平面快门中,在拍摄开始之前和拍摄完成之后,全开状态必须被保持,使得后快门驱动杆被后快门电磁体吸附并且保持,且后快门被定位在打开位置处。为此,设置构件必须旋转,以将后快门移动到打开位置并且随后将前快门移动到闭合位置。设置构件被这样设计,因此设置构件不能在保持闭合状态的同时分别将前快门和后快门定位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处。因此,不可能移动前快门和后快门两者并且立刻完成上紧操作。因此,针对第二帧的曝光操作不能被立即执行。这可能增加成像间隔。
此外,在通过上紧操作完全打开开口之前,控制部必须从图像拾取元件读取第一帧的图像数据。这是因为在伴随着开口被打开从图像拾取元件读取图像数据的情况下,污点等可能出现以影响图像质量。因此,开口不能被打开,直到针对第一帧的曝光操作完成并且从图像拾取元件读取图像数据为止。因此,在从图像拾取元件读取图像数据之后,上紧操作必须开始。在所提及的上文中,传统的正常打开类型的焦平面快门在连续拍摄中可能增加成像间隔。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焦平面快门可以立即执行上紧操作,而不临时完全打开开口11,如上所述。因此,在针对第一帧的曝光操作完成之后,可以立即执行上紧操作而不完全打开开口11。也可以立即执行针对第二帧的曝光操作。这样,在连续拍摄中,这可以减小成像间隔。因此,可以按照较高帧速率执行连续拍摄。
此外,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上紧操作期间开口11被保持完全闭合,所以在上紧操作期间可以读取图像。为此,可以在相同的时间执行上紧操作和对图像的读取,因此成像间隔可以被进一步减小。
如上所述,在包括焦平面快门1的照相机A的连续拍摄中,在曝光操作完成之后,控制部110使致动器70a的线圈通电以在后快门20B使开口11闭合的状态下朝向闭合位置移动前快门20A。此外,在单次拍摄模式下,在曝光操作完成之后,控制部110使致动器70b的线圈通电以将后快门20B从开口11移开,因此使开口11进入全开状态。即,照相机A具有这样两种不同的成像顺序。另外,焦平面快门1可以适用于这些顺序。因此根据需要,可以提供可以被用于在检查监视器上的静态图像时以连续拍摄模式高速拍摄的情况或者在检查运动图像时拍摄运动图像的情况的照相机。即,可以提供在连续拍摄中可以减小成像间隔的照相机。
接着,将给出对用于切换单次拍摄模式和连续拍摄模式的方法的描述。例如,短时间内按下释放开关可以切换到单次拍摄模式,并且长时间内按下释放开关可以切换到连续拍摄模式。另外,当在预定时段内重复短时间内按下释放开关时,可以从单次拍摄模式切换到连续拍摄模式。可以基于根据前快门传感器60a或者后快门传感器60b对前快门20A或后快门20B通过预定位置的次数进行计数来确定在预定时段内是否重复按下释放开关。否则,可以设置用于在单次拍摄模式与连续拍摄模式之间切换的开关,并且在释放开关被按下的同时以及在连续拍摄模式被切换之后,拍摄可以被连续执行。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照相机A中,可设想使用用于基于从图像拾取元件130获得的图像信息检测到物体的距离或者拍摄中的曝光量的已知技术。在上述连续拍摄模式下的第二帧之后,仅在曝光操作之前不能从图像拾取元件130获得物体图像。因此,针对这种配置的该情况,在第二帧之后的拍摄中,可以通过使用与最近的第一帧相关的距离信息和曝光量来执行拍摄。
虽然已详细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其它实施方式、变形和修改。
可以通过单个IC芯片实现控制部110和驱动控制部17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前快门和后快门各自由三个叶片组成,但是它们不限于此。

Claims (6)

1.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
图像拾取元件;
焦平面快门,所述焦平面快门包括:
板,其包括暴露所述图像拾取元件的开口;
前快门和后快门,它们能够在用于闭合所述开口的闭合位置与用于打开所述开口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前快门致动器和后快门致动器,它们分别驱动所述前快门和所述后快门,
驱动控制部,其驱动所述前快门致动器和所述后快门致动器;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图像拾取元件,
其中,
当拍摄开始时以及当所述拍摄完成时,所述前快门和所述后快门被定位在所述打开位置,
所述前快门从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并且所述后快门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以执行曝光操作,
在连续拍摄期间,在第一曝光操作完成之后,上紧操作被执行,使得在所述开口通过所述前快门和所述后快门的协作被保持在闭合状态的同时,所述前快门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并且所述后快门从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
在所述上紧操作完成之后,第二曝光操作被执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控制部至少在所述上紧操作期间从所述图像拾取元件读取图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所述焦平面快门包括检测所述前快门通过预定位置的检测部,
在所述上紧操作中,在所述前快门通过所述预定位置之后,所述后快门开始从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
至少在从所述第一曝光操作完成时到所述第二曝光操作完成时的时段期间,所述控制部在显示部上显示通过所述第一曝光操作拍摄的图像。
5.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
图像拾取元件;
焦平面快门,所述焦平面快门包括:
板,其包括暴露所述图像拾取元件的开口;
前快门和后快门,它们能够在用于闭合所述开口的闭合位置与用于打开所述开口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前快门致动器和后快门致动器,它们分别驱动所述前快门和所述后快门,
驱动控制部,其驱动所述前快门致动器和所述后快门致动器;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图像拾取元件,
其中,
所述前快门从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并且所述后快门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以执行曝光操作,
第一顺序能够被执行,使得在所述曝光操作完成之后,所述后快门从所述开口移开到所述打开位置,
第二顺序能够被执行,使得在所述曝光操作完成之后所述后快门闭合所述开口的状态下,所述前快门移向所述闭合位置,并且随后所述后快门移向所述打开位置。
6.一种焦平面快门,该焦平面快门包括:
板,其包括开口;
前快门和后快门,它们能够在用于闭合所述开口的闭合位置与用于打开所述开口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前快门致动器和后快门致动器,它们分别驱动所述前快门和所述后快门,
其中,
当拍摄开始时以及当所述拍摄完成时,所述前快门和所述后快门被定位在所述打开位置,
所述前快门从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并且所述后快门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以执行曝光操作,
在连续拍摄期间,在第一曝光操作完成之后,上紧操作被执行,使得在所述开口通过所述前快门和所述后快门的协作被保持在闭合状态的同时,所述前快门从所述打开位置移动到所述闭合位置并且所述后快门从所述闭合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
在所述上紧操作完成之后,第二曝光操作被执行。
CN201480018841.3A 2013-03-27 2014-01-22 成像设备和焦平面快门 Active CN1050745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67350A JP6153362B2 (ja) 2013-03-27 2013-03-27 撮像装置及び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
JP2013-067350 2013-03-27
PCT/JP2014/051285 WO2014156248A1 (ja) 2013-03-27 2014-01-22 撮像装置及び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4563A true CN105074563A (zh) 2015-11-18
CN105074563B CN105074563B (zh) 2018-09-14

Family

ID=51623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8841.3A Active CN105074563B (zh) 2013-03-27 2014-01-22 成像设备和焦平面快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62820B2 (zh)
JP (1) JP6153362B2 (zh)
CN (1) CN105074563B (zh)
WO (1) WO201415624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1716A (zh) * 2016-11-25 2018-06-0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9643043A (zh) * 2016-08-25 2019-04-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数码相机以及数码相机的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5091B2 (ja) * 2014-01-29 2018-03-14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羽根駆動装置及び光学機器
JP6460906B2 (ja) * 2015-05-01 2019-01-3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627151B2 (ja) 2017-03-06 2020-01-08 セイコ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羽根駆動装置
WO2018181879A1 (ja) * 2017-03-31 2018-10-04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フォーカルプレンシャッ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る撮像装置
JP2020122942A (ja) 2019-01-31 2020-08-13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フォーカルプレンシャッタ、及び撮像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6925A (ja) * 1997-01-17 1998-08-07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露光制御装置
JP2007155774A (ja) * 2005-11-30 2007-06-21 Nidec Copal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用フォーカルプレンシャッタ
JP2011164331A (ja) * 2010-02-09 2011-08-25 Olympus Imaging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02597866A (zh) * 2010-06-23 2012-07-18 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焦平面快门及使用该焦平面快门的光学设备
CN102667609A (zh) * 2010-07-12 2012-09-12 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焦平面快门和光学装置
CN102822737A (zh) * 2010-09-14 2012-12-12 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焦平面快门和光学装置
WO2013027422A1 (ja) * 2011-08-24 2013-02-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05846B2 (ja) 2000-02-08 2011-01-05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
US6795122B2 (en) * 2000-07-12 2004-09-21 Nidec Copal Corporation Focal-plane shutter for digital still cameras
JP4667586B2 (ja) 2000-11-24 2011-04-13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用フォーカルプレンシャッタ
US6871019B2 (en) * 2002-05-15 2005-03-22 Olympus Corporation Shutter abnormality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camera
JP2012118143A (ja) * 2010-11-29 2012-06-21 Seiko Precision Inc 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及び光学機器
JP2012208280A (ja) * 2011-03-29 2012-10-25 Seiko Precision Inc 撮像装置
CN103380397B (zh) 2011-08-24 2017-08-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焦面快门装置和图像摄取装置
CN103380396B (zh) 2011-08-24 2016-06-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JP5701269B2 (ja) * 2011-12-16 2015-04-15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学機器
JP5798910B2 (ja) * 2011-12-20 2015-10-21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光学機器
JP5991780B2 (ja) * 2012-06-15 2016-09-14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撮像装置、及びデジタルカメラ
JP6162415B2 (ja) * 2013-01-31 2017-07-12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
JP6196047B2 (ja) * 2013-03-01 2017-09-13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
JP6063324B2 (ja) * 2013-03-28 2017-01-18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
JP6235240B2 (ja) * 2013-05-24 2017-11-22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
JP2015184439A (ja) * 2014-03-24 2015-10-22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及び光学機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06925A (ja) * 1997-01-17 1998-08-07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露光制御装置
JP2007155774A (ja) * 2005-11-30 2007-06-21 Nidec Copal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用フォーカルプレンシャッタ
JP2011164331A (ja) * 2010-02-09 2011-08-25 Olympus Imaging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
CN102597866A (zh) * 2010-06-23 2012-07-18 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焦平面快门及使用该焦平面快门的光学设备
CN102667609A (zh) * 2010-07-12 2012-09-12 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焦平面快门和光学装置
CN102822737A (zh) * 2010-09-14 2012-12-12 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焦平面快门和光学装置
WO2013027422A1 (ja) * 2011-08-24 2013-02-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3043A (zh) * 2016-08-25 2019-04-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数码相机以及数码相机的控制方法
CN109643043B (zh) * 2016-08-25 2021-04-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数码相机以及数码相机的控制方法
CN108111716A (zh) * 2016-11-25 2018-06-0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4563B (zh) 2018-09-14
JP6153362B2 (ja) 2017-06-28
US20150341574A1 (en) 2015-11-26
US9762820B2 (en) 2017-09-12
JP2014191225A (ja) 2014-10-06
WO2014156248A1 (ja) 2014-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74563A (zh) 成像设备和焦平面快门
CN104956261B (zh) 摄像装置和焦点平面快门
US8157458B2 (en) Focal-plane shutter apparatus and image-pickup apparatus
JP5760188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本体
JP5127341B2 (ja) シャッタ装置及びシャッタ装置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5534679B2 (ja) シャッタ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3502886A (zh) 焦平面快门及设有该焦平面快门的光学设备
JP4101221B2 (ja) シャッタ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01222059A (ja) 電子カメラ
JP5984489B2 (ja) レンズ装置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US9241107B2 (e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focal plane shutter
JP2006098909A (ja) シャッタ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CN104081273B (zh) 焦平面快门、成像装置和数字照相机
JP5511211B2 (ja) シャッタ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US9389484B2 (en) Image pickup device and focal plane shutter
JP3176166U (ja) フォーカルプレーンシャッタ及び撮像装置
JP2001249397A (ja) カメラ装置
US8678683B2 (en) Image-pickup apparatus having shutter apparatus
JP2018028576A (ja) シャッタ装置、撮像装置、シャッタ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0107635A (ja) 電子カメラのシャッター制御方法
CN102749792B (zh) 相机
JPH03184028A (ja) スチルビデオカメラ
JP2561265B2 (ja) 撮像装置
JP6833378B2 (ja) 駆動装置、シャッタ装置、撮像装置、駆動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2020030260A (ja) シャッ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06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eiko Holding Inc.

Address before: Chib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Seiko Precision In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