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3322B - 偏流板和喷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偏流板和喷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3322B
CN105073322B CN201480013445.1A CN201480013445A CN105073322B CN 105073322 B CN105073322 B CN 105073322B CN 201480013445 A CN201480013445 A CN 201480013445A CN 105073322 B CN105073322 B CN 1050733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id
deflector
guided plate
componen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1344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73322A (zh
Inventor
西田信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nju Met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nju Me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nju Met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nju Metal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073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3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733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33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00Tools, devices, or special appurtenances for 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methods
    • B23K3/06Solder feeding devices; Solder melting pans
    • B23K3/0646Solder bath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00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 B23K1/0008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work
    • B23K1/0016Braz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00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 B23K1/08Soldering by means of dipping in molten solder
    • B23K1/085Wave sold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00Tools, devices, or special appurtenances for soldering, e.g. brazing, or unsolde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methods
    • B23K3/08Auxiliary devic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1/00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1/02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relating to soldering or weld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4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soldering
    • H05K3/3457Solder materials or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application thereof
    • H05K3/3468Applying molten sol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2101/00Articles made by soldering, welding or cutting
    • B23K2101/36Electric or electronic devices
    • B23K2101/42Printed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olten Solder (AREA)
  • Electric Connection Of Electric Components To Prin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在维护时的部件点检、渣滓沉淀的确认等过程中能够提高维护时的便利性的偏流板,在从熔融状的流体的流动的主流方向观察时,由分别具有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且具有规定的高度的引导板(11)和引导板(12)构成的对结构以各引导板(11、12)左右错开的状态排列多个,流体从由彼此的内表面相对的引导板(11、12)的端部共同形成的开口流入,从而在使流入的流体在对结构的内部回旋的同时,将该流体的流动从水平方向改变为垂直方向。对结构沿着熔融状的流体的流动的主流方向被连接保持棒(13a、13b、13c)保持为恒定间隔并固定而被单元化,规定位置的引导板(11、12)具有用于向喷流装置安装的部件安装部(11b、12b)。

Description

偏流板和喷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能够适用于喷流软钎焊装置等的被单元化的偏流板以及安装了该偏流板的喷流装置,该喷流软钎焊装置用于将流体的流动从水平方向改变(偏转)为垂直方向而朝向附着物喷流该流体。
背景技术
以往,在印刷基板的规定面上对电子部件进行软钎焊处理的情况下,多使用喷流软钎焊装置。在喷流软钎焊装置上安装有朝向印刷基板喷流熔融焊料的喷流装置。喷流装置如专利文献1~3所示,具有管道、喷嘴以及泵。采用喷流装置,由泵将熔融焊料经由管道向喷嘴送出。喷嘴喷出与泵功率相对应的液面高度的熔融焊料。由此,能够利用从喷嘴喷出的熔融焊料将电子部件软钎焊在印刷基板上。
关于在上述喷流装置上所安装的泵,公开有将管道连接到用于覆盖螺杆泵的泵箱而从泵箱向管道送出熔融焊料的喷流软钎焊装置(参照专利文献3)。
另外,关于从喷嘴喷出均匀高度的熔融焊料的方法,公开有下述喷流软钎焊装置:一种喷流软钎焊装置,其中,在管道的内部设置有向上方弯曲的多个汇流板,在喷流面的正下方将水平方向的熔融焊料的流动方向强制改变为垂直方向(参照专利文献4);一种喷流式软钎焊装置,其中,从管道上部悬吊多个均流板,在喷流面的正下方将水平方向的熔融焊料的流动方向改变为垂直方向(参照专利文献5);一种喷流软钎焊装置,其中,在管道内的底部设置有向上方弯曲的多个变流板,在喷流面的正下方将水平方向的熔融焊料的流动方向强制改变为垂直方向(参照专利文献6)。另外,关于将流体的流动方向从水平方向改变为垂直方向的装置,公开有:具有回旋流产生功能的换热器(参照专利文献7)、具有分割周壁结构的燃烧炉(参照专利文献8)以及产生涡旋(漩涡)的喷流软钎焊装置(参照专利文献9)等。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13687号公报
专利文献2:WO2006/082960号再公表
专利文献3:WO2007/116853号再公表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17728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01-143762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实开平01-114165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9-019781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11-044409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平10-3131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采用以往例的汇流板、均流板、变流板等(以下称为偏流板)、具有该偏流板的喷流装置,存在以下问题。
i.采用专利文献4~6所示那样的偏流板,利用向上方弯曲的多个偏流板将熔融焊料(以下称作流体)的流动改变为朝上,但是为了实现均匀高度的喷流面,需要在该喷流面的正下方使流体的速度分布一致。但是,受管道内的流体的水平方向的惯性影响,撞击偏流板后的流动不会完全朝上。顺便说一下,考虑将专利文献7~9所示那样的回旋流产生机能、分割周壁结构以及涡旋产生机能导入到偏流板的方法,即使不花任何功夫地将这些方法组合起来,也难以使流体的流动方向在所希望的位置上变为朝上和使流体均匀喷出。
ii.另外,采用安装有上述偏流板的喷流装置,在管道内的流体的水平方向的惯性影响下导致在喷嘴的宽度方向上产生喷流高度的偏差。由此,存在从喷嘴喷出的流体的喷流高度的宽度方向分布不均匀这样的问题。顺便说一下,该问题存在于安装有上述喷流装置的喷流软钎焊装置等中。
iii.另外,在渣滓沉淀确认、固定螺钉的浸蚀确认以及壳体内部的损伤确认等软钎焊装置的维护过程中,如果采用将偏流板固定于管道底部的方法,那么能够确认的是该偏流板将成为障碍而阻碍点检。
例如,在将偏流板从管道内取下的情况下,需要从管道拆下喷嘴(工序1)、拆下螺杆泵(工序2)、将残留在管道内的熔融焊料清除(工序3)以及拆下偏流板的螺钉(工序4)这四道工序。在这样的工序中,存在如下问题:当熔融焊料冷却而凝固时,很难拆下螺钉,维护需要较多时间。该问题在以焊料槽的深度方向为基准而将偏流构件固定在较低位置的偏流板中比较多见,而且在更换该偏流板时也产生同样的问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所述的偏流板设置有多个对结构,该对结构由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构成,该第一构件具有弯曲或者拐角状的内表面形状且具有规定的高度,该第二构件具有弯曲或者拐角状的内表面形状且具有规定的高度,在从熔融状的流体的流动的主流方向观察时,构成所述对结构的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以左右错开的状态排列,并且多个所述对结构沿着所述流体流动的主流方向被保持构件保持为恒定间隔并固定而被单元化,被单元化的规定位置的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具有用于向喷流装置安装的部件安装部,所述流体从由彼此内表面相对的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端部共同形成的开口流入,从而使流入的流体在所述对结构的内部回旋的同时将所述流体的流动从水平方向改变为垂直方向。
采用技术方案1所述的偏流板,能够利用保持构件将用于使熔融状的流体的流动方向从水平方向改变为垂直方向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单元化。而且,在流体流入由第一构件的一个端部和第二构件的一个端部划定出来的开口宽度的第一流入口中、且流体流入由第一构件的另一个端部和第二构件的另一个端部划定出来的开口宽度的第二流入口中时,从第一流入口和第二流入口分别流入的流体沿着各个构件的内表面上升。因此,利用被单元化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能够使从水平方向流入到第一流入口和第二流入口的熔融状的流体的流动改变为垂直方向的流动。
技术方案2所述的偏流板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分别由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半圆筒状以及截面为L字状的引导板中的任一种引导板构成。
技术方案3所述的喷流装置具有:喷嘴,其具有规定的开口部,用于喷出熔融状的流体;管道,其与所述喷嘴相连接;泵,其用于向所述管道内送出所述流体;泵箱,其用于收纳所述泵且与所述管道相连接;以及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所述的偏流板,其安装在所述喷嘴的下方,且吊挂在所述管道内,用于使由所述泵送出的从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流入的所述流体的流动回旋,并使该流体的流动向所述喷嘴的高度方向改变。
采用技术方案3所述的喷流装置,其具有技术方案1或者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任一个偏流板,该偏流板用于在管道内将流体的流动从水平方向改变为垂直方向。采用该结构,能够利用被单元化的偏流板使从喷嘴喷出的流体的喷流高度的宽度方向分布均匀化。而且,能够减少由泵功率带来的流体的宽度方向分布的倾向变化。
技术方案4所述的喷流装置根据技术方案3,设定与所述泵箱相连接且利用所述泵送出流体的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偏流板的长度方向之间形成的角度,该偏流板以所设定的所述角度安装在所述喷嘴的下方。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偏流板,在从熔融状流体流动的主流方向观察时,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以左右错开的状态排列,并且对结构沿着该流体流动的主流方向被保持构件保持为恒定间隔并固定而被单元化,被单元化的规定位置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具有用于向喷流装置安装的部件安装部,熔融状的流体从由彼此内表面相对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端部共同形成的开口流入。
利用该结构,能够在对结构的内部使流入的熔融状的流体回旋的同时将该流体的流动的方向从水平方向改变为垂直方向,能够将该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单元化。而且,通过将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单元化,能够容易地拆装该偏流板,因此,在维护时的部件点检、渣滓沉淀的确认等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维护时的便利性,而且在部件更换等过程中,能够减少维护时的工序。因此,能够将被单元化的偏流板充分地应用在喷流软钎焊装置中。
采用本发明的喷流装置,该喷流装置具有本发明的被单元化的偏流板,使得在管道内将熔融状的流体的流动从水平方向改变为垂直方向。利用该结构,能够使从喷嘴喷出的熔融状的流体的喷流高度的宽度方向分布均匀化。而且,能够减少由泵功率带来的流体的宽度方向分布的倾向变化。另外,被单元化的偏流板自身容易更换,因此,能够提高维护时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偏流板10的结构例(其一)的立体图。
图2A是表示偏流板10的结构例(其二)的主视图。
图2B是表示偏流板10的结构例(其三)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偏流板10的组装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偏流板10的动作例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其他偏流板101的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用A~C表示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其他偏流板102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7A是表示作为第二实施例的半圆筒状的偏流板20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7B是表示该半圆筒状的偏流板20的动作例的俯视图。
图8A是表示作为第三实施例的截面为L字状的偏流板30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8B是表示该截面为L字状的偏流板30的动作例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作为第四实施例的喷流软钎焊装置400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喷流装置40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该管道41和泵50的组装例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该喷嘴42和平台43的组装例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该管道41、偏流板10以及喷嘴台49的组装例的立体图。
图14A是表示喷流装置40的动作例(其一)的剖视图。
图14B是表示喷流装置40的动作例(其二)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喷流装置40的动作例(其三)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喷流装置40的速度分布例的模拟分析时的线条图。
图17是表示喷流装置40的压力分布例的模拟分析时的线条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形成的偏流板和喷流装置:在用于改变流体的流动朝向的偏流构件的固定结构方面下功夫,在能够向目标位置喷出流体的同时,将偏流构件单元化而能够容易进行更换。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偏流板和喷流装置。
实施例1
图1所示的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偏流板10是用于将流体的流动从水平方向改变为垂直方向的构件,如图2A所示,该偏流板的长度为L(mm)、高度为H(mm),如图2B所示,该偏流板的宽度为W(mm)。偏流板10被单元化,例如,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16块引导板11、12被三根连接保持棒13a、13b、13c一体化。
各个引导板11构成第一构件的一例,构成引导板11的原材料被弯折成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如图2B所示,其内侧具有多个拐角状面,并且,如图2A所示,具有规定的高度h。引导板11发挥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且与引导板12协作使流体右回旋的作用。拐角状面为了容易接纳流体,其一侧比另一侧伸出得长。
在这里,在将偏流板10的长度方向作为流体的主流方向x时,将与该主流方向x正交的方向作为偏流板10的宽度方向y。在该例子中,在与宽度方向y平行的引导板11、12的内表面与该引导板11的两端部的拐角状面构成的角度分别为弯折角度θ1、θ2时,将弯折角度θ1、θ2设定为θ1=135°以及θ2=120°(参照图2B)。
引导板12构成第二构件的一例,构成引导板12的原材料被弯折成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其内侧具有多个拐角状面,并且具有规定的高度。在本例中,使与引导板11相同形态的板件旋转180°(翻转)来作为引导板12使用。引导板12面向引导板11配置,发挥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且与引导板11协作使流体右回旋的作用。引导板11、12使用具有规定厚度t的不锈钢板材(SUS303、SUS316等)。例如,板材的厚度t为2.0mm左右。
连接保持棒13a、13b、13c构成保持构件的一例,连接保持棒13a、13b、13c以引导板11的内表面与引导板12的端部对置且引导板12的内表面与引导板11的端部对置的方式保持恒定的间隔p1、p2地固定该引导板11和引导板12。间隔p1是引导板11和与之相对的引导板12之间的距离(间距)、间隔p2是引导板11的背面与引导板12的背面之间的距离(间距)。
如图2B所示,偏流板10以如下方式配置而成:从流动的主流方向x观察时,使引导板11和引导板12左右错开比连结该引导板11的两端和引导板12的两端的长度短的距离α,并以引导板11和引导板12相对配置而成的对结构作为一对,将多个由引导板11和引导板12构成的引导板对沿着连接保持棒13a、13b、13c在主流方向x上排列。
在该例子中,引导板12的较长的拐角状面的端部位于引导板11的较短的拐角状面的端部的延长线上。连接保持棒13a、13b、13c贯穿与宽度方向y平行的引导板11、12的内表面,并采用三点支承各个引导板11、12的形态。各个支承部分通过焊接来固定。连接保持棒13a、13b、13c使用具有外径D的不锈钢棒材(SUS303、SUS316等)。例如,外径D为5.0mm左右。
另外,对于配置在连接保持棒13a、13b、13c的两端侧的引导板11a、12a而言,其身长设定得比其他的引导板11、12长,通过对从引导板11a和引导板12a向上方延伸的部位进行弯折而形成部件安装部11b、12b。例如,左右两侧的引导板11a、12a的中央部分形成得比其他引导板11、12的中央部分长,形成用于将该偏流板10安装于喷嘴等的倒L字状的弯折部分,在该弯折部分设置有长孔部114、124。由此,构成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偏流板10。
接着,参照图3,说明偏流板10的组装例。采用图3所示的偏流板10,将形成有图1、图2A以及图2B所示的长度为Lmm、宽度为Wmm以及高度为Hmm左右的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偏流板10的情况作为前提,首先,准备具有规定的长度、并且其宽度为75mm左右、壁厚t=2mm左右的不锈钢板。
接着,在将偏流板10的高度设为H、将引导板的高度设为h时,沿着该不锈钢板的长度方向切断,获得14张高度h=85mm左右的引导板11、12的原材料片,并且获得用作左右的引导板11a、12a的、包含高度H和其弯折量在内的长度120mm左右的两张原材料片。
在该例子中,准备用于将引导板11、12的内表面与该引导板11的两端部的拐角状面构成的弯折角度θ1、θ2分别设定为θ1=135°、θ2=120°的模具和用于加工供连接保持棒13a、13b、13c穿过的孔部111~113、121~123的夹具。在16张原材料片上,例如,设定错开比连结该引导板11的两端和引导板12的两端的长度短的距离α的位置、且连结孔中心位置所构成的形状是等腰三角形那样的位置而形成三个开口部。
该三个开口部成为孔部111~113、孔部121~123。孔部111在引导板11的上边开口,孔部112、113在引导板12的下边开口。孔部121在引导板11的上边开口,孔部122、123在引导板12的下边开口。
使用安装有该模具和夹具的冲压加工机等,并将长度85mm的原材料片放置于该冲压加工机,通过对该原材料片沿着纵向实施弯折加工,而获得作为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引导板的引导板11、12。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引导板11、12各自准备7张。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引导板11、12示出了将同一形状的板件翻转来使用的例子。
对于左右引导板11a、12a而言,使用已安装有用于对部件安装部11b、12b和长孔部114、124进行加工的模具的冲压加工机等,将长度120mm左右的原材料片放置于该冲压加工机,沿着纵向和横向对该原材料片实施弯折加工,并且实施冲裁加工。此时,引导板11a、12a的身长设定得比其他引导板11、12的身长长,对高度h的上部的两侧实施切断加工,将沿着该引导板11a、12a的上方延伸的部位弯折成倒L字状,从而形成部件安装部11b、12b。在该部件安装部11b、12b上开设有长孔部114、124。由此,获得具有带有部件安装部11b、12b的长孔部114、124的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引导板11a、12a。
另外,将连接保持棒13a、13b、13c的长度设为L’(L’<L),将外径设为D,准备3根长度L’为390mm左右、外径D为5mm左右的不锈钢制的长条状的棒原材料。准备好16张引导板11、11a、12、12a以及3根连接保持棒13a、13b、13c后,将引导板11,11a、12,12a焊接到连接保持棒13a、13b、13c上,利用3根连接保持棒13a、13b、13c将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16张引导板11、12单元化(一体化)。
在组装时,引导板11和引导板12具有恒定的间隔p1、p2,例如将引导板11和与之相对的引导板12的间距设定为间隔p1,而且,将引导板11的背面与引导板12的背面之间的间距设定为间隔p2的同时,使用电焊机、气焊机等将引导板11、12焊接到连接保持棒13a、13b、13c。
由此,如图2B所示,从流动的主流方向x观察时,引导板11和引导板12左右错开比连结该引导板11的两端和引导板12的两端的长度短的距离α,并以引导板11和引导板12相对配置而成的对结构作为一对,能够将由14张引导板11和引导板12构成的7对的对结构沿着连接保持棒13a、13b、13c在主流方向x上排列配置。
在完成将14张引导板11、12的各个孔部111、112、113、孔部121、122、123焊接到对应的连接保持棒13a、13b、13c之后,将左右两张引导板11a、12a的对应的孔部111、112、113、孔部121、122、123焊接到连接保持棒13a、13b、13c的各个端部。由此,完成如图1、图2A以及图2B所示那样的被单元化的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偏流板10。
接着,参照图4,说明偏流板10的动作例。在图4中,w1是由引导板11的一个端部a和引导板12的一个端部c划定出来的开口宽度。w2是由引导板11的另一个端部b和引导板12的另一个端部d划定出来的开口宽度。在本例中,引导板11和引导板12具有相同形状,因此,w1=w2。另外在本例中,α=w1=w2。
采用图4所示的偏流板10,流体7流入由沿着连接保持棒13a、13b、13c排列配置的引导板11的一个端部a和引导板12的一个端部c划定出来的开口宽度w1的第一流入口14,并且流体7流入由引导板11的另一个端部b和引导板12的另一个端部d划定出来的开口宽度w4的第二流入口15。
引导板11将从流入口14流入的水平方向的流体7的流动改变为在水平方向上右回旋的流动,并形成右回旋上升漩涡,与引导板12协作将流体7的流向改变为朝上。引导板12也将从流入口15流入的水平方向的流体7的流动改变为在相同方向上右回旋的流动,并形成右回旋上升漩涡,与引导板11协作将流体7的流向改变为朝上。
另外,成对的引导板11、12的内侧的流体的流动是沿着多个拐角状面进行右回旋,并撞击相反侧的拐角状的内表面,这时,撞击部位的压力提高。该压力的上升对于流入成对的引导板11、12的内侧的流体的流动来说是阻力,另外,回旋速度越大,则该压力越大。因此,具有使流入成对的各引导板11、12的流体的流量均匀的效果。在本例中,例示出引导板11和引导板12是相同形状的情况。
像这样采用作为第一实施例的偏流板10,其具有用于保持使流体7的流动方向改变的引导板11和引导板12的连接保持棒13a、13b、13c,该连接保持棒13a、13b、13c以引导板12的较长的拐角状面的侧端部与具有规定的高度h的引导板11的较短的拐角状面的端部的延长线对置且引导板11的较长的拐角状面的侧端部与引导板12的较短的拐角状面的端部的延长线对置的方式保持恒定的间隔p1、p2地固定该引导板11和引导板12。
采用该结构,能够利用连接保持棒13a、13b、13c将用于改变流体7的流动方向的引导板11、12单元化。而且,在流体7流入由引导板11的一个端部a和引导板12的一个端部c划定出来的开口宽度w1的第一流入口14、并且流体7流入由引导板11的另一个端部b和引导板12的另一个端部d划定出来的开口宽度w2的第二流入口15时,分别从流入口14和流入口15流入的流体7沿着各个构件的内表面上升。
因此,利用被单元化的引导板11、12,能够在目标位置将从水平方向流入到流入口14和流入口15的流体7的流动改变为垂直方向的流动。由此,能够将偏流板10充分应用到喷流软钎焊装置等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关于引导板11、12,说明了其内表面具有多个拐角状面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在引导板11、12等的多个拐角状面上设置螺旋状的槽部和突部中的至少一者。
在如此构成的情况下,与前者相比若采用后者,则能够以沿着螺旋状的槽部和突部推起流体7的方式来引导流体7,容易产生右回旋上升漩涡。由此,从偏流板10的流入口14和流入口15流入的流体7的流向能够在目标位置更高效地转变为垂直方向的流动。
另外,示出了引导板11、12为相同形状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不是相同形状,即使不具有截面为大角度的形状,只要内表面弯曲,也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但是高度方向上的高度优选为大致相同的高度h。
接着,参照图5,说明用于固定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偏流板101并将该偏流板单元化的结构例。采用图5所示的偏流板101,与偏流板10不同,示出了不利用焊接而将引导板11、12等固定于连接保持棒15a、连接保持棒15b、15c的方法。
偏流板101由引导板11、12、连接保持棒15a、15b、15c以及间隔保持管16a、16b构成,利用未图示的螺母从引导板11a、12a的两端侧紧固而将引导板11a、12a一体化。
连接保持棒15a、15b、15c具有可穿通引导板11、12的所对应的孔部111、112、113和孔部121、122、123的外径,在这些连接保持棒的各个终端部形成有外螺纹。间隔保持管16a、16b可供连接保持棒15a、15b、15c贯穿,由具有无法穿通引导板11、12的孔部111、112、113和孔部121、122、123的外径的不锈钢制的管构件形成。
较短的间隔保持管16a被切断成依赖于引导板11、12的背面的间隔p2的长度。较长的间隔保持管16b被切断成依赖于引导板11、12的间隔p1的长度。
采用偏流板101,例如,将连接保持棒15a、15b、15c穿过各个间隔保持管16a,进而将各个连接保持棒15a、15b、15c分别穿过引导板11的孔部111、112、113,接着,将连接保持棒15a、15b、15c穿过各个间隔保持管16b,进而将各个连接保持棒15a、15b、15c分别穿过引导板12的孔部121、122、123,同样,将连接保持棒15a、15b、15c穿过各个间隔保持管16a。依次重复这些操作。最后,在一侧,将引导板12、间隔保持管16b以及引导板11a如上述那样组装在一起,在引导板11a的背面侧,利用未图示的螺母将引导板11a固定。
在另一侧,将引导板11、间隔保持管16b以及引导板12a如上述那样组装在一起,在引导板12a的背面侧,利用未图示的螺母将引导板12a固定。由此,不如第一实施例那样依赖于焊接,就能够将引导板11、12,11a、12a等自校准地固定于连接保持棒15a、15b、15c,并利用连接保持棒15a、15b、15c进行引导板11、12,11a、12a等的单元化。
接着,参照图6的A~C,说明用于固定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其他的偏流板102并将偏流板单元化的变形例。采用图6的A所示的偏流板102,不像第一实施例那样在引导板11、12等上开设孔部111、112、113、孔部121、122、123等,而是对连接保持构件侧下功夫。
在连接方棒17a、17b、17c上,以依赖于引导板11、12的背面的间隔p2以及具有间隔p1的引导板11、12的内表面之间的分隔距离的间距设置由槽部171、172、173···。槽部171等的宽度设定为比引导板11、12的厚度大。槽部的深度是方棒构件的厚度的例如10%~30%左右。只要能够确保该程度,那么在焊接时,就能够维持引导板11、12相对于槽部171等的定位和其竖立设置姿态。
采用偏流板102,例如,将引导板11、12的下部嵌合于带有间隔保持槽的连接方棒17b、17c的槽部171、172,在使该引导板11、12垂直地竖立设置的状态下,在引导板11、12下部周围实施焊接以将引导板11、12固定于连接方棒17b、17c的槽部171、172。对于引导板11、12的上部而言,将该引导板11、12的上部嵌合于连接方棒17a的槽部171、172,之后,在该引导板11、12的上部周围实施焊接以将引导板11、12固定于连接方棒17a的槽部。依次重复这些操作。
最后,在一侧,将引导板11a、12和连接方棒17a、17b、17c的未图示的槽部像上述那样组合在一起,在引导板11a的背面侧,通过实施焊接将引导板11a、12固定于连接方棒17a、17b、17c的槽部。在另一侧,将引导板11、12a和连接方棒17a、17b、17c的槽部像上述那样组合在一起,在引导板12a的背面侧,通过实施焊接将引导板11、12a固定于连接方棒17a、17b、17c的槽部。
由此,能够将连接方棒17a、17b、17c的槽部171、172等作为基准,将引导板11、12、11a、12a等固定于连接方棒17a、17b、17c,能够利用连接方棒17a、17b、17c将引导板11、12、11a、12a等单元化。
当然,也可以使用图6的B所示的带间隔保持槽的连接圆棒18、图6的C所示的带间隔保持槽的连接板19来代替上述带间隔保持槽的连接方棒17a、17b、17c。由此,能够将连接圆棒18的槽部181、182、183、连接板19的槽部191、192、193等作为基准,将引导板11、12,11a、12a等容易地固定于连接圆棒18、连接板19等,能够利用连接圆棒18、连接板19等将引导板11、12、11a、12a等单元化。
实施例2
接着,参照图7A,说明作为第二实施例的半圆筒状的偏流板20的结构例。图7A所示的偏流板20具有成为多个第一构件的一例的例如8张(在图中仅为1张)半圆筒状的引导板(以下称为半圆筒板21)和同样地成为第二构件的一例的8张(在图中仅为1张)的半圆筒板22。半圆筒板21在其内侧具有半圆筒状的内表面,并且具有规定的高度h。半圆筒板21通过电焊等固定于连接保持棒13a、13b、13c,用于改变流体7的流动方向,与半圆筒板22协作使流体7(参照图7B)回旋。
半圆筒板22也在其内侧具有半圆筒状的内表面,并且具有规定的高度h。半圆筒板22保持于以贯穿半圆筒板21的上下规定位置的形态通过电焊等固定的连接保持棒13a、13b、13c,用于改变流体7的流动方向,与半圆筒板21协作使流体7回旋。半圆筒板21、22使用具有规定厚度t的不锈钢原材料(SUS304、SUS316等)。半圆筒板21和半圆筒板22以该半圆筒板21的内表面与半圆筒板22的端部对置且半圆筒板22的内表面与半圆筒板21的端部对置的方式相对。
接着,参照图7B,说明偏流板20的动作例。图中的w3是由半圆筒板21的一个端部a和半圆筒板22的一个端部c划定出来的开口宽度。w4是由半圆筒板21的另一个端部b和半圆筒板22的另一个端部d划定出来的开口宽度。在本例中,半圆筒板21和半圆筒板22具有相同形状,因此,w3=w4。
采用图7B所示的偏流板20,流体7流入由半圆筒板21的一个端部a和半圆筒板22的一个端部c划定出来的开口宽度w3的第一流入口24,并且流体7流入由半圆筒板21的另一个端部b和半圆筒板22的另一个端部d划定出来的开口宽度w4的第二流入口25。
半圆筒板21将从流入口24流入的水平方向的流体7的流动改变为在水平方向上右回旋的流动,并形成右回旋上升漩涡,与半圆筒板22协作将流体7的流向变为朝上。半圆筒板22也将从流入口25流入的水平方向的流体7的流动改变为在相同方向上右回旋的流动,并形成右回旋上升漩涡,与半圆筒板21协作将流体7的流向变为朝上。
另外,成对的半圆筒板21、22的内侧的流体7的流动是沿着半圆筒状的内表面进行右回旋,并撞击相反侧的半圆筒状的内表面,这时,撞击部位的压力上升。该压力的上升对于流入成对的半圆筒板21、22的内侧的流体的流动来说是阻力,另外,回旋速度越大,则该压力越大。因此,具有使流入成对的各半圆筒板21、22的流体的流量均匀的效果。
像这样采用作为第二实施例的偏流板20,具有保持用于改变流体7的流动方向的半圆筒板21和半圆筒板22的连接保持棒13a、13b、13c,该连接保持棒13a、13b、13c以使具有规定高度h的半圆筒板21的内表面与半圆筒板22的端部c对置且半圆筒板22的内表面与半圆筒板21的端部b对置的方式将该半圆筒板21和半圆筒板22相对地固定。
采用该结构,能够利用连接保持棒13a、13b、13c将用于改变流体7的流动方向的半圆筒板21、22单元化。而且,当流体7流入由半圆筒板21的一端部a和半圆筒板22的一端部c划定出来的开口宽度w3的第一流入口24、并且流体7流入由半圆筒板21的另一个端部b和半圆筒板22的另一个端部d划定出来的开口宽度w4的第二流入口25时,分别从流入口24和流入口25流入的流体7沿着各个构件的内表面上升。因此,能够利用被单元化的半圆筒板21、22,在目标位置将从水平方向流入到流入口24和流入口25的流体7的流向改变为垂直方向的流向。能够将该偏流板101充分应用在喷流软钎焊装置等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关于半圆筒板21、22,说明了其内表面具有半圆筒状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可以像在第一实施例所说明的那样,例如在偏流板20的半圆筒板21、22等的内表面设置螺旋状的槽部和突部中的至少一者。
在如此构成的情况下,与前者相比若采用后者,则能够以沿着螺旋状的槽部和突部推起流体7的方式来引导流体7,容易产生右回旋上升漩涡。由此,能够在目标位置将从偏流板20的流入口24和流入口25流入的流体7的流动转变为垂直方向的流动。
另外,示出了半圆筒板21和半圆筒板22为相同形状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不是相同形状,即使不具有半圆筒状,只要内表面弯曲,也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但是高度方向上的高度优选是大致相同的高度h。
实施例3
接着,参照图8A和图8B,说明作为第三实施例的截面为L字状的偏流板30的结构例。图8A所示的偏流板30不是第一实施例所示那样的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使用成对的截面为L字状(也可以是V字状)的引导板(以下称为角板31、32)。
角板31在其内侧具有单一拐角状的内表面且具有规定的高度h。角板31用于改变流体7的流动方向,与角板32协作使流体7右回旋。
角板32也在其内侧具有单一拐角状的内表面且具有规定的高度h。角板32配设于安装有角板31的连接保持棒13a、13b、13c,用于改变流体7的流动方向,与角板31协作使流体7右回旋。角板31、32使用具有规定厚度t的不锈钢原材料(SUS304、SUS316等)。
角板31和角板32以该角板31的内表面与角板32的端部对置且角板32的内表面与角板31的端部对置的方式相对。在本例中,例示角板31和角板32为相同形状的情况。
采用图8B所示的偏流板30,流体7流入由角板31的一个端部a和角板32的一个端部c划定出来的开口宽度w5的第一流入口34,并且流体7流入由角板31的另一个端部b和角板32的另一个端部d划定出来的开口宽度w6的第二流入口35。在本例中,角板31和角板32具有相同形状,因此,w5=w6。
角板31将从流入口34流入的水平方向的流体7的流动改变为在水平方向上右回旋的流动,并形成右回旋上升漩涡,与角板32协作将流体7的流向变为朝上。角板32也将从流入口35流入的水平方向的流体7的流动改变为在相同方向上右回旋的流动,并形成右回旋上升漩涡,与角板31协作将流体7的流向变为朝上。
另外,成对的角板31、32的内侧的流体的流动沿着单一拐角状的内表面右回旋,撞击相反侧的拐角状的内表面,此时,撞击部位的压力上升。该压力的上升对于流入成对的角板31、32的内侧的流体的流动来说是阻力,另外,回旋速度越大,则该压力越大。因此,具有使流入成对的各角板31、32的流量均匀的效果。
像这样采用作为第三实施例的偏流板30,具有保持用于改变流体7的流动方向的角板31和角板32的连接保持棒13a、13b、13c,该连接保持棒13a、13b、13c以具有规定高度h的角板31的内表面与角板32的端部c对置且角板32的内表面与角板31的端部b对置的方式将该角板31和角板32相对地固定。
采用该结构,能够利用连接保持棒13a、13b、13c将用于改变流体7的流动方向的角板31、32单元化。而且,当流体7流入由角板31的一个端部a和角板32的一个端部c划定出来的开口宽度w5的流入口34、并且流体7流入由角板31的另一个端部b和角板32的另一个端部d划定出来的开口宽度w6的流入口35时,从流入口34和流入口35分别流入的流体7沿着各个构件的内表面上升。因此,能够利用被单元化的角板31、32,在目标位置将从水平方向流入到流入口34和流入口35的流体7的流动改变为垂直方向的流动。能够将该偏流板30充分应用在喷流软钎焊装置等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关于角板31、32,说明其内表面具有截面为L字状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可以像在第一实施例所说明的那样,例如在偏流板30的角板31、32等的内表面设置螺旋状的槽部和突部中的至少一者。
在如此构成的情况下,与前者相比若采用后者,则能够以沿着螺旋状的槽部和突部推起流体7的方式来引导流体7,容易产生右回旋上升漩涡。由此,能够在目标位置将从偏流板30的流入口34和流入口35流入的流体7的流动转变为垂直方向的流动。
另外,示出了角板31和角板32为相同形状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不是相同形状,即使不具有截面为L字状,只要内表面弯曲,也能够起到相同的效果,但是高度方向上的高度优选是大致相同的高度h。
另外,以上说明了从一对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半圆筒状以及截面为L字状的引导板中选择出作为成为偏流板10、20、30的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但也可以以将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引导板作为引导板11、将半圆筒状或者截面为L字状的引导板作为引导板12的方式组合使用。在组合使用各形状的引导板的情况下,优选该引导板的高度为大致相同的高度h。
实施例4
接着,参照图9和图10,说明作为第四实施例的喷流软钎焊装置400的结构例。图9所示的喷流软钎焊装置400是对印刷基板1的规定面喷流熔融状的流体7(以下称为熔融焊料7),在该印刷基板1上对电子部件进行软钎焊处理的装置,具有偏流板10、喷流装置40、泵50、焊料槽51以及马达60。
焊料槽51具有上表面敞开的壳体,用于收纳熔融焊料7。在该焊料槽51中设置有未图示的加热器,该加热器用于将熔融焊料7保持在恒定的温度。喷流装置40以浸入熔融焊料7的状态安装于焊料槽51。如图10所示,喷流装置40具有管道41、喷嘴42、平台43、安装夹具44、45(参照图13)以及流入限制板46。
如图10所示,管道41具有细长壳体的主体部401,在主体部401的规定位置设置有泵箱402、倾斜部403、入口部404、终端部405以及出口部406(参照图11)。主体部401的上部例如以被顶板部408封盖的状态被顶板部408覆盖。
在管道41的一侧的下方安装有泵箱402,在该泵箱402内,借助构成泵50的旋转轴50a旋转自如地安装有螺杆50b。在泵50的旋转轴50a的一端安装有带轮52。泵50除了使用螺杆式的泵外,还可以使用叶轮式的泵。
在连接上述主体部401和泵箱402的上部的部分配设有倾斜部403。倾斜部403的一端与泵箱402的上部相连接,其另一端成为入口部404并且是将由泵50推入的熔融焊料7装入到管道41内的部分。在该入口部404的规定位置设置有流入限制板46。例如,流入限制板46以塞住入口部404的开口面积的右侧一半的形态限制作为流体的熔融焊料7流入偏流板10的一侧的开口宽度w1的流入口14(参照图4)。
在焊料槽51的外部的规定位置配设有马达60,在马达的轴部安装有带轮53。在上述泵50的带轮52和马达60的带轮53之间卷绕有带54,当马达60向规定的方向旋转时,带54被带动旋绕而使泵50旋转。泵50借助倾斜部403和入口部404将熔融焊料7送出到主体部401内。由此,能够将从焊料槽51吸入的熔融焊料7送出到管道41内。
另一方面,在管道41内配设有如图1、图2A以及图2B所示那样的偏流板10。例如,偏流板10可由螺栓115、116、125、126(参照图13)以可调整的方式安装于喷嘴42的下方的规定位置,并以被吊挂在管道41内的状态固定。偏流板10起到将由泵50推入的熔融焊料7的流动方向从水平方向改变为垂直方向的作用。在喷流装置40中,可以使用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偏流板20、在第三实施例中所说明的偏流板30等来代替偏流板10。
在主体部401的另一侧设置有终端部405。终端部405在本例的情况下具有曲面状(R状),流动方向在该终端部405处已反转的熔融焊料7从偏流板10的另一侧的开口宽度w2的流入口15流入。另外,只要终端部405的形状是曲面(R状),就容易使流动的方向反转,但是并不限于曲面(R状),也可以是矩形形状。而且,上述流入限制板46起到阻止流动方向在终端部405处已反转的熔融焊料7向倾斜部403流入的作用。
在位于上述偏流板10的上方且覆盖主体部401的上部的顶板部408开设(配设)有出口部406。在出口部406上连接有尖端状的喷嘴42。喷嘴42在下方具有细长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421,用于取入熔融焊料7,在上方具有细长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422,用于喷出熔融焊料7。在本例中,在偏流板10和喷嘴42之间设置有整流格栅70。该整流格栅70是将宽幅的金属板组装成格栅状而成的(参照图12),用于对从管道41送来的熔融焊料7进行整流。该整流格栅70不是必要构成物,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即可。
在该例中,在喷嘴42的上部安装有平台43。在平台43上对印刷基板1喷流熔融焊料7。以下,将由喷嘴42和平台43组合而成的部件称为喷嘴台49。由此,构成喷流软钎焊装置400。
接着,参照图11~图13,说明喷流软钎焊装置400的组装例。在该例中,为了组装出图10所示那样的喷流装置40,首先,将流入限制板46和螺杆式泵50安装于图11所示那样的管道41。对于管道41,准备具有细长壳体的主体部401和顶板部408的管道。例如,使用在连接主体部401和泵箱402的部分的下游侧具有倾斜部403的管道41。在主体部401的一侧设置有终端部405,在另一侧设置有泵箱402。
另外,在顶板部408的一侧开设有出口部406,在另一侧设置有轴承部56,该轴承部56支承泵50的旋转轴50a使旋转轴50a旋转自如。在出口部406的外周部设置有规定高度的飞檐部407。设置飞檐部407的作用在于,使熔融焊料7不会在管道41和喷嘴42的抵接部分处向管道41和喷嘴42的外侧泄露。
首先,在倾斜部403的下端安装流入限制板46,并划定出入口部404。流入限制板46例如在将倾斜部403的下端一分为二的位置上以竖立设置的形态焊接于主体部401的底部。流入限制板46的侧壁焊接于主体部401的侧部较佳。由此,以由流入限制板46塞住主体部401的截面的开口面积的右侧一半的形态划定出入口部404。在后续工序中熔融焊料7流入被安装在管道41内的偏流板10的流入口14时,能够利用设置于入口部404的流入限制板46来限制熔融焊料7。接着,在配置于管道41的一侧的泵箱402的内部设置有泵50。泵50具有旋转轴50a和螺杆50b。
接着,参照图12,说明喷流装置40的喷嘴42和平台43的组装例。准备图12所示的喷嘴42和平台43。喷嘴42使用下方具有细长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421且上方具有细长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422的尖端状的喷嘴。开口部421形成为将图11所示的管道41的出口部406的飞檐部407包围的大小较佳。喷嘴42具有存在于偏流板10的上方位置的倾斜顶板部423和自倾斜顶板部423延伸的竖直壁部424。
开口部422的长边部位在两外侧折回成檐状,用以加强该开口部422。而且,在一侧的竖直壁部424和另一侧的竖直壁部424的大致中央附近设置有加强杆427,用以在开口部422的宽度方向上进行加强。
在该例中,在喷嘴42的上部安装有平台43。关于喷嘴42和平台43,由于是以往公知的结构,所以省略其说明。在该例中,在喷嘴42的上方组装平台43,之后将平台43固定于喷嘴42。由此,构成由喷嘴42和平台43组装而成的喷嘴台49。
接着,参照图13,说明喷流装置40的偏流板10、管道41以及喷嘴台49的组装例。在该例中,以将偏流板10吊挂在管道41内的图中斜线所示的区域的形态进行安装。例如,利用两根螺栓115、116经由长孔部114将偏流板10的一侧安装于喷嘴42的下方、利用两根螺栓125、126经由长孔部124将偏流板10的另一侧安装于喷嘴42的下方。偏流板10使用图1、图2A以及图2B等所说明的偏流板。
在图13所示的喷流装置40中,在喷嘴42的下方内侧的两壁面对应地设置有突出板42a、42b,在各个突出板42a、42b上形成一组内螺纹。两根螺栓115、116穿过偏流板10的长孔部114而与突出板42a的内螺纹配合。两根螺栓125、126穿过长孔部124而与突出板42b的内螺纹配合。
此时,能够调整偏流板10的安装角度θ。此处的安装角度θ指的是图14B所示的管道41的飞檐部407的长度方向和偏流板10的长度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度。例如,在将喷嘴42从管道41拆下来的状态下,将喷嘴42的上下反转,并将螺栓115、125等从上方朝向下方(在图13中是从下方朝向上方)的突出板42a、42b螺纹结合。由此,利用图2B等所示的长孔部114、124、四根螺栓115、116以及螺栓125、126,能够调整安装角度θ。
通过该调整,能够以使流路从入口部404朝向终端部405逐渐变窄(末端变细)的方式相对于管道41倾斜地安装偏流板10。安装角度θ确定后,将螺栓115、116、121、126拧紧,而将该偏流板10固定于喷嘴42的下方(参照图14A)。通过调整该安装角度θ,使引导板11、12相对于熔融焊料7的流入口14、15进行相对地变化,因此,能够调整熔融焊料7的取入。
之后,安装于喷嘴42的下方的偏流板10以从管道41的出口部406向管道的内部插入的形态与管道嵌合。而且,利用安装夹具44、45将喷嘴台49安装于管道41。由此,完成图10所示那样的喷流装置40。当将该喷流装置40安装到焊料槽51,并安装马达60时,能够获得图9所示的喷流软钎焊装置400。
接着,参照图14A、图14B、图15~图17,说明喷流装置40的动作例。另外,喷流装置40的速度分布图、压力分布图可以利用流体分析软件计算偏流板10的形状尺寸、管道的形状尺寸、泵50的能力以及转速而得出。在图14A、图14B以及图15中,示出了喷流装置40拆下了喷嘴台49的状态。
采用安装了图14A所示的偏流板10的喷流装置40,泵50旋转而将熔融焊料7送入管道41。此时,如图中空白斜向下箭头所示,泵50借助倾斜部403将熔融焊料7送出至管道41内。
在管道41内,如图14B的空白朝上圆弧箭头所示那样,熔融焊料7流入由图4所示的引导板11的一个端部a和引导板12的一个端部c划定出来的8处流入口14(参照图16)。
采用图16所示的喷流装置40的速度分布例,在显示模拟结果的线条中,实线的粗箭头表示熔融焊料7的流速最快的部分。实线的中间粗度的箭头表示熔融焊料7的流速次级快的部分。双点划线的箭头表示由引导板11、12产生的右回旋上升漩涡部分的熔融焊料7的流速。实线的细线箭头表示对上升漩涡几乎没有帮助的熔融焊料7的流速较慢部分。箭头的朝向表示熔融焊料7的流动方向。流速为Y(m/s)。可知流速在流入限制板46的表背面变化较大。在流入限制板46的表面侧,熔融焊料7朝向入口部404流动得最快。从入口部404送出到管道内的熔融焊料7的流动逐渐变慢。
到达图14A所示的管道41的终端部405的熔融焊料7根据终端部405的R形状进行U型转弯,而向引导板12的流入口15侧反转。此时,如图14B的空白朝下的圆弧箭头所示,熔融焊料7流入由图4所示的引导板11的另一端部b和引导板12的另一端部d划定出来的8处流入口15。此时,从流入口14流入的熔融焊料7的一部分与从流入口15流入的熔融焊料7交错。因此,在图16所示的流入限制板46的背面侧,熔融焊料7的流动变得最慢。
引导板11将从流入口14流入的水平方向的熔融焊料7的流动方向改变为在水平方向上右回旋的流动方向,并形成图16所示的白色的右回旋上升漩涡,与引导板12协作将熔融焊料7的流向朝上转换方向。引导板12也将从流入口15流入的水平方向的熔融焊料7的流动方向改变为在相同方向上右回旋的流动方向,并形成右回旋上升漩涡,与引导板11协作将熔融焊料7的流向如图14A的空白朝上箭头所示那样转换方向。
另外,成对的引导板11、12的内侧的熔融焊料7的流动沿着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内表面右回旋,撞击相反侧的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的内表面,此时,撞击部位的压力上升(参照图17)。采用图17所示的压力分布例,在显示模拟结果的线条中,右下走向的影线部分表示熔融焊料7的压力最高的部分。横线的影线部分表示熔融焊料7的压力次级高的部分。交叉影线部分表示熔融焊料7的压力次级高的部分(该部分例如作为中间部分的压力)。左下走向的影线部分表示熔融焊料7的压力比中间部分低的部分。粗点的部分表示熔融焊料7的压力更低的部分。细点的部分表示熔融焊料7的压力最低的部分。
箭头朝向表示熔融焊料7的速度方向。粗线的长箭头表示速度极快的部分及其方向。细线的长箭头表示速度较快的部分及其方向。细线的短箭头表示速度中间的部分及其方向。极细线的短箭头表示速度较慢的部分及其方向。细线的极短箭头表示速度极慢的部分及其方向。极细线的极短箭头表示速度极度慢的部分及其方向。可知压力在流入限制板46的表里面变化较大。在流入限制板46的表面侧,从泵50朝向入口部404,熔融焊料7的压力变得最大。
从入口部404送出到管道41内的熔融焊料7的压力逐渐降低。图中的曲线表示等压线。在该例中,在由图4所示的引导板11的另一个端部b与引导板12的一个端部c划定出来的区域和由该引导板11的另一个端部b与引导板12的另一个端部d划定出来的区域中,其等压线呈大致圆形形状。该偏流板10的两个区域的压力与其左右的压力相比上升。
该压力的上升对于流入成对的引导板11、12的内侧的熔融焊料7的流动来说是阻力,另外,熔融焊料7的回旋速度越大,该压力越大。因此,产生使流入成对的各引导板11、12的熔融焊料7的流量均匀的效果。
另外,如图14A的空白朝上箭头所示的方向转换后的熔融焊料7经过图15所示的出口部406与倾斜顶板部423发生碰撞。而且,在喷嘴42的前半部分,沿着垂直方向上升的熔融焊料7由倾斜顶板部423向斜上方引导,而导向竖直壁部424。而且,作为喷嘴42的后半部分的竖直壁部424向上方引导熔融焊料7。由此,能够从喷嘴42的开口部422喷流出均匀波高的熔融焊料7。
采用如此这样作为第四实施例的喷流软钎焊装置400,安装有本发明的喷流装置40,在该喷流装置40上安装有本发明的偏流板10、20或30。本发明的偏流板10在管道41内使熔融焊料7的流动右回旋的同时使流向从水平方向改变为垂直方向。
采用该结构,能够使从喷嘴42喷出的熔融焊料7的喷流高度的宽度方向分布均匀化。而且,能够降低由泵50的功率导致的熔融焊料7的宽度方向分布的倾向变化。进一步,即使泵50的功率发生变化,利用将流入成对的各引导板11、12的熔融焊料7的流量均匀化的效果,能够保持成对的引导板11、12的平衡,能够在喷嘴42的宽度方向形成均匀高度的熔融焊料7的喷流。
另外,采用喷流软钎焊装置400,在以图14B所示的安装角度θ将偏流板10安装到喷嘴42的下方的两壁面时,能够调整偏流板10相对于管道41的安装角度θ。通过调整安装角度θ,引导板11、12相对于熔融焊料7的流入口14、15发生相对变化,因此,能够调整熔融焊料7的取入。
在上述实施例中,说明了使进入偏流板10、20、30的熔融焊料7右回旋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当上下相反地设定偏流板10等的引导板11、12的配置时,也能够使熔融焊料7左回旋。
采用本发明,对于将偏流板10固定在较高位置的方法而言,在上述例子中,采用将偏流板10固定在喷嘴42的下部的方法,因此在进行渣滓沉淀确认、固定螺钉的浸蚀确认以及壳体内部的损伤确认等维护过程中,能够采用将偏流板10从管道41内抽出的方法,从而能够避免以往方式那样的偏流板10成为点检的阻碍的情况。由此,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偏流板的更换。
例如,在仅以偏流板的更换作为对象进行维护的情况下,在从管道内取下偏流板的情况下,无需从焊料槽51将熔融焊料7完全清除掉,只要将熔融焊料7清除到使喷嘴42和管道41的卡合位置暴露出来的位置即可,与以往例相比,能够省略工序2和工序3,从而能够容易且短时间地更换偏流板10。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极其适合应用于将熔融焊料的流动从水平方向转变为垂直方向、而使该熔融焊料朝向印刷基板喷流的喷流软钎焊装置等。
附图标记说明
7、熔融焊料;10、20、30、偏流板;11、12、11a、12a、引导板(第一构件、第二构件);13a、13b、13c、连接保持棒(保持构件);21、22、半圆筒板(第一构件、第二构件);31、32、角板(第一构件、第二构件);14、24、34、第一流入口;15、25、35、第二流入口;15a、15b、15c、带终端螺纹的连接保持棒;16a、16b、间隔保持管;17a、17b、17c、带间隔保持槽的连接方棒;18、带间隔保持槽的连接圆棒;19、带间隔保持槽的连接板;40、喷流装置;41、管道;42、喷嘴;43、平台;44、45、安装夹具;49、喷嘴台;50、泵;51、焊料槽;52、53、带轮;54、带;400、喷流软钎焊装置。

Claims (4)

1.一种偏流板,其特征在于,该偏流板设置有多个对结构,该对结构由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构成,
该第一构件具有弯曲或者拐角状的内表面形状且具有规定的高度;
该第二构件具有弯曲或者拐角状的内表面形状且具有规定的高度,
在从熔融状的流体的流动的主流方向观察时,构成所述对结构的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以左右错开的状态排列,并且多个所述对结构沿着所述流体的流动的主流方向被保持构件保持为恒定间隔并固定而被单元化,
被单元化的规定位置的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具有用于向喷流装置安装的部件安装部,
所述流体从由彼此的内表面相对的所述第一构件的端部和第二构件的端部共同形成的开口流入,从而在使流入的流体在所述对结构的内部回旋的同时将所述流体的流动从水平方向改变为垂直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流板,其中,
所述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分别由截面为大角度日文コ字状、半圆筒状以及截面为L字状的引导板中的任一者构成。
3.一种喷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
喷嘴,其具有规定的开口部,用于喷出熔融状的流体;
管道,其与所述喷嘴相连接;
泵,其用于向所述管道内送出所述流体;
泵箱,其用于收纳所述泵且与所述管道相连接;以及
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偏流板,其安装在所述喷嘴的下方,且吊挂在所述管道内,用于使由所述泵送出的从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流入的所述流体的流动回旋,并使该流体的流动向所述喷嘴的高度方向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流装置,其中
设定与所述泵箱相连接且利用所述泵送出流体的所述管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偏流板的长度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度,
该偏流板以所设定的所述角度安装在所述喷嘴的下方。
CN201480013445.1A 2013-03-29 2014-03-26 偏流板和喷流装置 Active CN1050733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72984 2013-03-29
JP2013-072984 2013-03-29
PCT/JP2014/058539 WO2014157339A1 (ja) 2013-03-29 2014-03-26 偏流板及び噴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3322A CN105073322A (zh) 2015-11-18
CN105073322B true CN105073322B (zh) 2016-07-13

Family

ID=51624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13445.1A Active CN105073322B (zh) 2013-03-29 2014-03-26 偏流板和喷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614518B1 (zh)
CN (1) CN105073322B (zh)
WO (1) WO2014157339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4409A (ja) * 1997-07-23 1999-02-16 Kozo Sekimoto 燃焼炉
CN201201094Y (zh) * 2008-04-25 2009-03-04 东莞市健时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波峰焊锡炉多重比例均流板
CN101480113A (zh) * 2006-04-26 2009-07-08 千住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喷流焊料槽
CN102421560A (zh) * 2009-05-14 2012-04-18 千住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喷流焊料槽及锡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02A (en) * 1843-03-10 Liqtjob-gatb
JPH10313171A (ja) * 1997-05-12 1998-11-24 Nihon Dennetsu Keiki Co Ltd はんだ付け装置
US7622693B2 (en) * 2001-07-16 2009-11-24 Foret Plasma Labs, Llc Plasma whirl reactor apparatus and methods of use
JP2009019781A (ja) * 2007-07-10 2009-01-29 Showa Denko Kk 熱交換器
JP5601342B2 (ja) * 2012-04-27 2014-10-08 千住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偏流板及び噴流装置
JP2013254888A (ja) * 2012-06-08 2013-12-19 Sensbey Co Ltd 選択はんだ付け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44409A (ja) * 1997-07-23 1999-02-16 Kozo Sekimoto 燃焼炉
CN101480113A (zh) * 2006-04-26 2009-07-08 千住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喷流焊料槽
CN201201094Y (zh) * 2008-04-25 2009-03-04 东莞市健时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波峰焊锡炉多重比例均流板
CN102421560A (zh) * 2009-05-14 2012-04-18 千住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喷流焊料槽及锡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3322A (zh) 2015-11-18
JPWO2014157339A1 (ja) 2017-02-16
JP5614518B1 (ja) 2014-10-29
WO2014157339A1 (ja) 2014-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54423B (zh) 偏流板和喷流装置
KR101709845B1 (ko) 코리올리 유량계
CN208466910U (zh) 一种方管直接成型的轧辊装置
CN105073322B (zh) 偏流板和喷流装置
CN205977490U (zh) 用于车辆的谐振器
JP2022519621A (ja) 車両の流体ラインを流体接続するアングルピース
CN107900124A (zh) 拉伸外模及倍模拉伸工艺
CN202883487U (zh) 蜗壳、具有该蜗壳的风机及吸油烟机
CN204953573U (zh) 矫直机内冷辊
JP2000290979A (ja) 水路構成体及び水路
CN100436838C (zh) 用于设备的工业建筑物及该工业建筑物的运行方法
JP2007125613A (ja) 螺旋鉄筋の成形装置およびその成形方法
CN207687055U (zh) 蜗壳和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
JP2014020590A (ja) 車両用インタークーラ
CN210999505U (zh) 一种多线切片机砂浆管
CN109926520A (zh) 一种钢筋调直机的调直机构
CN110280440A (zh) 钢结构扣接件生产涂料装置
CN216297364U (zh) 一种板坯连铸机二次冷却介质自清洗装置
CN214136788U (zh) 线切割组件以及线切割机
JP5697019B2 (ja) ポンプケーシングの製造方法、ポンプケーシング、並びに、立軸ポンプの製造方法、立軸ポンプ
CN210861367U (zh) 空调器
CN205136131U (zh) 吐出弯管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斜流泵
CN208309146U (zh) 一种纺织布料洗涤设备用的喷淋管
CN209481767U (zh) 一种镀锌板生产用设备气刀
CN217729095U (zh) 一种烧结组合墙板生产用灌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