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81363B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81363B
CN104981363B CN201480006577.1A CN201480006577A CN104981363B CN 104981363 B CN104981363 B CN 104981363B CN 201480006577 A CN201480006577 A CN 201480006577A CN 104981363 B CN104981363 B CN 1049813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mentioned
width
tread
tyr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65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81363A (zh
Inventor
野村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dgeston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dgeston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dgestone Corp filed Critical Bridgeston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81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1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813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813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11Patterns comprising tread lugs arranged parallel or oblique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11Patterns comprising tread lugs arranged parallel or oblique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 B60C11/0316Patterns comprising tread lugs arranged parallel or oblique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further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59Depth of the sipe
    • B60C11/1263Depth of the sipe different within the sam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5/00Inflatable pneumatic tyres or inner tub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69Tie bars for linking block elements and bridging the gro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11Patterns comprising tread lugs arranged parallel or oblique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 B60C2011/0313Patterns comprising tread lugs arranged parallel or oblique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directional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44Circumferential grooves provided at the equatori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48Narrow grooves, i.e. having a width of less than 4 m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Narrow grooves, i.e. having a width of less than 3 m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58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 B60C2011/0367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 B60C2011/0369Lateral grooves, i.e. having an angle of 45 to 90 degees to the equatorial plane characterised by depth with varying depth of the groo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06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heavy duty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2200/00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B60C2200/06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heavy duty vehicles
    • B60C2200/065Ty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heavy duty vehicles for construction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1),其能够将胎面部的发热量较多的中央区域的温度上升在该整个中央区域抑制得较小。本发明的充气轮胎(1)具备:朝向胎面踏面端(E)开口并且朝向轮胎赤道面(C)侧延伸并在到达轮胎赤道面(C)的跟前终止的横向花纹槽(6);以及使隔着轮胎赤道面(C)位于两侧的各上述横向花纹槽(6)相互连通的连通槽(7),在上述充气轮胎(1)中,在胎面踏面端(E)与轮胎赤道面(C)之间,在被沿胎面周向相邻的上述横向花纹槽(6)以及上述连通槽(7)相互间划分出的各踏面区域(8),设置至少一条宽度方向槽(12),该宽度方向槽(12)朝向胎面宽度方向延伸,且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12a)在该踏面区域(8)内终止。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备在胎面踏面端开口并且朝向胎面踏面的轮胎赤道面侧延伸并在到达轮胎赤道面的跟前终止的横向花纹槽、以及使隔着轮胎赤道面位于两侧的各上述横向花纹槽相互连通的连通槽。
背景技术
例如,在安装于在工程现场或矿山使用的自卸车及工程车辆等的工程车辆用的充气轮胎中,普遍实行通过使胎面橡胶的体积增加、或者使设置在胎面踏面的槽部分的面积减小,来实现轮胎的磨损寿命的提高。另一方面,这种较大地抑制胎面橡胶的体积的轮胎存在如下情况,即、胎面橡胶体积的进一步增加或胎面踏面的槽面积的减少会使胎面部的内部温度上升,甚至由此导致橡胶的热恶化等,这成为诱因而产生故障。
因此,针对这样的轮胎,例如像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虽然较高地维持胎面踏面的耐磨损性,并进行了抑制在胎面部的温度上升的技术的开发,但近年来,由于具有将该轮胎用于以更高速行驶的车辆的趋势,因此希望进一步抑制胎面部的温度上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30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另外已知,胎面部的内部的温度上升率在胎面宽度方向随着从胎面肩侧朝向轮胎赤道面而渐增,尤其是在胎面部的除两侧区域以外的中央区域变大,为了防止胎面部的温度上升引起的轮胎故障,抑制在胎面部的中央区域的温度上升是有效的。
基于这样的见解,在胎面踏面上设置有在轮胎赤道面上沿胎面周向连续延伸的中央周槽的情况下,确保在胎面宽度方向上温度最容易上升的轮胎赤道面附近的胎面踏面的散热面积,能够有效地抑制该温度上升,但不仅是在这样的中央周槽而且在胎面部的中央区域积蓄的热无法遍及该中央区域整体充分地扩散。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课题是通过改进形成于胎面踏面的胎面图案来解决由于胎面橡胶体积大而胎面部的内部温度容易上升的充气轮胎中的上述问题,尤其是能够将胎面部的发热量较多的中央区域的温度上升遍及该中央区域整体抑制得较小。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向胎面踏面端开口并且朝向胎面踏面的轮胎赤道面侧延伸并在到达轮胎赤道面的跟前终止的横向花纹槽;以及使隔着轮胎赤道面位于两侧的各上述横向花纹槽相互连通的连通槽,上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胎面踏面端与轮胎赤道面之间,在被胎面周向上相邻的上述横向花纹槽以及与该横向花纹槽连通的上述连通槽相互间划分出的踏面区域,设置至少一条宽度方向槽,该宽度方向槽朝向胎面宽度方向延伸,且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在该踏面区域内终止。
在此,“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在该踏面区域内终止”的意思是,宽度方向槽的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均不向上述横向花纹槽、上述连通槽以及胎面踏面端开口。
而且在此,“胎面踏面”是指,使组装于适用轮圈并且填充了规定内压的轮胎以施加了与最大负载能力对应的负载的状态转动时,与路面接触的轮胎的整周上的外圆周面,另外,“胎面踏面端”是指上述胎面踏面的轮胎宽度方向的最外位置。
上述的“适用轮圈”是指,根据轮胎尺寸而以下述的规格规定的轮圈,“规定内压”是指,在下述的规格中,与最大负载能力对应地规定的空气压,“最大负载能力”是指,在下述的规格中允许轮胎负载的最大质量。
并且,该规格是在轮胎生产或使用的地域由有效的工业标准决定,例如,在美国,为“轮胎与轮辋协会年鉴”(“THE TIRE AND RIM ASSOCIATION INC.YEAR BOOK(TRA”),在欧洲为“欧洲轮胎轮辋技术组织标准手册”(“The European Tyre and Rim TechnicalOrganization STANDARDS MANUAL”),在日本为日本汽车轮胎协会的“日本机动车辆轮胎制造者协会轮胎标准年鉴”(“JATMA YEAR BOOK”)。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充气轮胎在胎面踏面还具备中央周槽,该中央周槽在轮胎赤道面上沿胎面周向连续延伸,并且与上述连通槽连通,使上述宽度方向槽在该宽度方向槽的胎面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向上述中央周槽开口,并且使该宽度方向槽的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位于比从轮胎赤道面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离开胎面宽度的3/8的位置靠胎面宽度方向内侧。该“胎面宽度”的意思是将轮胎组装于适用轮圈并且填充了规定内压的状态下的各胎面踏面端相互间沿胎面宽度方向的长度。
另外,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在隔着轮胎赤道面的两侧分别设置与上述横向花纹槽交叉地在胎面周向上连续延伸的肩周槽,上述宽度方向槽以与上述肩周槽相交的方式延伸。
并且,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使上述连通槽以及上述宽度方向槽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倾斜延伸,在隔着轮胎赤道面的两侧分别设置与上述横向花纹槽交叉地在胎面周向上连续延伸的肩周槽,使上述宽度方向槽在该宽度方向槽的胎面宽度方向外端部向上述肩周槽开口,将相对于上述中央周槽设置在一方侧的胎面半部的上述连通槽以及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向上述中央周槽的各开口位置设置为,与设置在另一方侧的胎面半部的上述连通槽以及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向上述中央周槽的各开口位置在胎面周向上隔开距离。
另外,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上述宽度方向槽具有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的槽宽度。另外,优选上述中央周槽具有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的槽宽度,并且,优选上述连通槽具有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的槽宽度,另外,优选上述肩周槽具有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的槽宽度。
在此所说的“轮胎接地部分”的意思是,在组装于适用轮圈并且填充了规定内压的状态下,以与路面垂直的姿势静止配置轮胎,在施加了与最大负载能力对应的负载时、与路面接触的胎面部分。
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将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在上述踏面区域内的胎面周向的配设位置设置在,以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中心位置为基准,在轮胎赤道面位置相对于该轮胎赤道面位置的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长度为±30%的范围内。
另外,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将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在上述踏面区域内的胎面周向的配设位置为,以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中心位置为基准,从轮胎赤道面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离开胎面宽度的1/8的位置,且相对于离开该1/8的位置上的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长度为±25%,在离开胎面宽度的1/4的位置,且相对于离开该1/4的位置上的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长度为±20%,以及在离开胎面宽度的3/8的位置,且相对于离开该3/8的位置上的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长度为±20%的各范围内。
而且此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中,优选在上述踏面区域,在将夹在轮胎赤道面与从轮胎赤道面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离开胎面宽度的1/8的位置之间的部分设为中央侧部分、将夹在离开胎面宽度的1/8的位置与离开胎面宽度的1/4的位置之间的部分设为中间部分、将夹在离开胎面宽度的1/4的位置与离开胎面宽度的3/8的位置之间的部分设为肩侧部分时,使上述宽度方向槽在上述中央侧部分的槽深度为上述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的40~110%,使上述宽度方向槽在上述中间部分的槽深度为上述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的40~110%,使上述宽度方向槽在上述肩侧部分的槽深度为上述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的40~90%。
此外,中央侧部分、中间部分以及肩侧部分的各“槽深度”在各部分的胎面宽度方向中心位置测定。另外,“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是指新产品轮胎的横向花纹槽的最大深度。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通过在胎面踏面端与轮胎赤道面之间,在被胎面周向上相邻的上述横向花纹槽以及与该横向花纹槽连通的上述连通槽相互间划分的踏面区域,设置朝向胎面宽度方向延伸且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在该踏面区域内终止的至少一条宽度方向槽,从而能够遍及该中央区域整体有效地抑制胎面部的发热量较多的中央区域的温度上升。
在此,在使上述宽度方向槽在该宽度方向槽的胎面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向上述中央周槽开口,并且使该宽度方向槽的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位于比从轮胎赤道面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离开胎面宽度的3/8的位置靠胎面宽度方向内侧时,轮胎转动时在中央周槽流动的空气等会流入到向中央周槽开口的宽度方向槽,因此能够较大地提高宽度方向槽中的散热效果,并且宽度方向槽延伸至到达从轮胎赤道面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离开胎面宽度的3/8的位置的跟前,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使宽度方向槽的延伸长度变长引起的陆部刚性的降低以及由此引起的耐磨损性能的降低。
此外,通过在胎面踏面还具备在轮胎赤道面上沿胎面周向连续延伸并且与连通槽连通的中央周槽,从而能够遍及该中央区域整体更加有效地抑制胎面部的发热量较多的中央区域的温度上升。
并且,在隔着轮胎赤道面的两侧分别设置与上述横向花纹槽交叉地在胎面周向上连续延伸的肩周槽,在使上述宽度方向槽也与上述肩周槽相交地延伸时,在上述肩周槽流动的空气流入到宽度方向槽,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在宽度方向槽中的散热效果。
另外,在连通槽以及宽度方向槽向中央周槽开口的情况下,使上述连通槽以及上述宽度方向槽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倾斜延伸,在隔着轮胎赤道面的两侧分别设置与上述横向花纹槽交叉地在胎面周向上连续延伸的肩周槽,使上述宽度方向槽在该宽度方向槽的胎面宽度方向外端部向上述肩周槽开口,此时,在轮胎赤道面与肩周槽之间,形成被胎面周向上相邻的连通槽和宽度方向槽相互间划分的、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倾斜的块部。并且,在轮胎转动时,通过块部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倾斜,从而划分块部的连通槽或宽度方向槽的相互对置的两槽壁面分别从胎面宽度方向一方侧朝向另一方侧相互接触地相互支撑,并且块部接地。因此,从块部接地的胎面宽度方向一方侧朝向另一方侧较高地维持块部的宽度方向的刚性。其结果,能够将胎面部的后述的弯曲变形时的、陆部表面的滑动量抑制得较小,能够将耐磨损性能的降低更加有效抑制到最小限度。
此外,由于胎面部中央区域的弯曲变形具有变大的趋势,因此连通槽或宽度方向槽优选为,在轮胎转动时从胎面宽度方向外侧朝向胎面宽度方向内侧接地的形态、即、连通槽或宽度方向槽优选为,在轮胎转动时,朝向胎面踏面接地的方向,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倾斜。
另外,通过在隔着轮胎赤道面的两侧分别设置与上述横向花纹槽交叉地在胎面周向上连续延伸的肩周槽,从而在肩周槽流动的空气流入到宽度方向槽,能够提高宽度方向槽中的散热效果。并且,通过如上述那样形成块部,从而空气更加容易流入到划分块部的各槽,因此能够提高各槽的散热效果。
另外,在将相对于上述中央周槽设置在一方侧的胎面半部的上述连通槽以及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向上述中央周槽的各开口位置设置为与设置在另一方侧的胎面半部的上述连通槽以及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向上述中央周槽的各开口位置在胎面周向上隔开距离时,将相对于中央周槽开口的连通槽以及宽度方向槽的开口位置设置为在胎面周向上错开,因此与相对于中央周槽开口的连通槽以及宽度方向槽的开口位置为相同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维持块部的宽度方向的刚性,更加有效地抑制耐磨损性能的降低。
另外,在轮胎负载转动时,在轮胎宽度方向剖面中,通过接地部分的胎面部的中央区域向轮胎径向内侧被压入而变形的所谓弯曲变形,从而胎面部的中央区域的被上述弯曲变形拖拽的两侧区域会重复在踏入时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位移、而在蹬出时返回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原位置的变形举动,伴随两侧区域的这样的变形举动的、肩侧的陆部表面相对于路面的滑动成为胎面踏面磨损的重要因素。
在此,通过上述那样的向胎面踏面配设上述宽度方向槽,在该陆部的胎面宽度方向的刚性较大地降低的情况下,胎面部中央区域的上述的弯曲变形变大,肩侧的陆部表面的相对于路面的滑动量增大,有可能引起胎面橡胶的早期磨损。
对此,在上述宽度方向槽具有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的槽宽度时,在接地时宽度方向槽的相互对置的两槽壁面分别向该宽度方向槽的槽宽度变窄的方向鼓出变形,由此相互接触地相互支撑,因此较高地维持设置有该宽度方向槽的踏面区域内的陆部刚性,能够将胎面部的上述弯曲变形时的、陆部表面的滑动量抑制得较小,由此,能够将宽度方向槽的配设所引起的耐磨损性能的降低抑制到最小限度。
而且此处,在上述中央周槽具有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的槽宽度时,在该中央周槽中,该中央周槽的对置槽壁面也由接地部分相互支撑,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陆部表面的上述的滑动量的增加,因而能够有效地消除耐磨损性能降低的可能性。
根据同样的观点,优选上述连通槽以及上述肩周槽也具有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的槽宽度。
在此,将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在上述踏面区域内的胎面周向的配设位置设置为,以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中心位置为基准,相对于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长度在轮胎赤道面位置为±30%、在从轮胎赤道面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离开胎面宽度的1/8的位置为±25%、在离开胎面宽度的1/4的位置为±20%、以及在离开胎面宽度的3/8的位置为±20%的各范围内时,通过将宽度方向槽在胎面周向上配置在其踏面区域内的温度上升率变高的适当的位置,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宽度方向槽的散热效果。换言之,在上述各位置从各范围偏移地配设有宽度方向槽的情况下,由于在胎面周向上、尤其是温度容易上升的位置不存在宽度方向槽,因此存在即使配设宽度方向槽也无法将胎面部的温度上升抑制得充分小的可能性。
而且此处,在将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在上述中央侧部分的槽深度设为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的40~110%、将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在上述中间部分的槽深度设为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的40~110%、将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在上述肩侧部分的槽深度设为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的40~90%时,加深温度上升率高的在上述中央侧部分以及中间部分的宽度方向槽的槽深度,来使胎面橡胶的内圆周侧的、一般在发热量较多的带附近产生的热有效地扩散,另一方面,在温度上升率不太高的上述肩侧部分,使宽度方向槽的槽深度比上述中央侧部分以及上述中间部分的槽深度浅,从而能够减小加深宽度方向槽的槽深度引起的对耐磨损性能的影响。
即、在宽度方向槽的在肩侧部分的槽深度超过了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的90%的情况下,在轮胎负载转动时,在内部温度变得不太高的肩侧部分的宽度方向槽的较深的槽深度不仅无助于抑制其他部分的温度上升,而且还存在由于在肩侧部分的较深的槽深度的缘故而陆部刚性降低从而导致胎面橡胶磨损的担心。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宽度方向剖面的半部的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的胎面图案的部分展开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胎面图案的主要部分放大展开图。
图4是沿图2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表示设置在踏面区域的宽度方向槽的其他配设例,是胎面图案的部分展开图以及沿展开图的b-b线的剖视图。
图6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其他实施方式,是胎面图案的部分展开图。
图7表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另外实施方式,是胎面图案的部分展开图。
图8是比较例轮胎1、2各自的胎面图案的部分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例示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轮胎宽度方向剖面的半部的图,图示的充气轮胎1例如是工程车辆用的重负载用轮胎。
在此,图1所示的充气轮胎1具备胎面部13、与胎面部13的两侧相连的一对侧壁部14(仅图示一侧)、以及与各侧壁部14相连的胎圈部15(仅图示一侧)。并且,充气轮胎1具有在埋设于各胎圈部15内的胎圈芯15a(仅图示一侧)之间遍及胎面部13、侧壁部14以及胎圈部15而以环状延伸的胎体2。
另外,在胎面部13,且在胎体2的轮胎径向外侧配设有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带3,在该带3的轮胎径向外侧配设有胎面橡胶4a。此外,在图1中,省略了后述的中央周槽、横向花纹槽以及连通槽等,但在胎面踏面设有各槽。
胎体2是形成轮胎1的骨架部分的构件,如上述那样在各部内以环状延伸,并且以覆盖胎圈芯15a的周围的方式,从轮胎径向内侧朝向轮胎径向外侧折回。
胎体2由胎体帘线构成,该胎体帘线例如由钢线形成并在规定方向上延伸。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胎体帘线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换言之,胎体2是子午线胎体。
此外,图1所示的胎体2由1枚帘布层构成,但本发明的轮胎1能够根据需要而改变为2枚以上的帘布层数。
带3由带帘线形成,该带帘线例如由钢线构成,带帘线相对于作为胎体2的胎体帘线延伸的方向的规定方向倾斜延伸。
带3能够由多个带层构成,在图示的例子的轮胎1中,由从轮胎径向内侧朝向外侧以第一带层3a、第二带层3b、···、以及第6带层3f顺序配置的6层带层构成。
在此,第一带层3a以及第二带层3b构成内侧交错带组3g,第三带层3c以及第四带层3d构成中间交错带组3h,第五带层3e以及第6带层3f构成外侧交错带组3i。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内侧交错带组3g的宽度是胎面宽度的25~70%,中间交错带组3h的宽度是胎面宽度的55~90%,外侧交错带组3i的宽度是胎面宽度的60~110%。此外,各交错带组所含的带层的宽度只要在上述的范围内,则也可以彼此相同或者不同,在该实施方式中,按照第二带层3b、第一带层3a、第四带层3d、第6带层3f、第三带层3c、第五带层3e的顺序,各个带层的宽度变宽,第二带层3b的带层宽度最小,第五带层的带层宽度最大。此外,各带层的宽度是指沿轮胎宽度方向测得的长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观察胎面时,各带层的带帘线相对于胎体帘线的倾斜角度在内侧交错带组3g为70~85度,在中间交错带组3h为50~75度,在外侧交错带组3i为50~70度。
另外,在观察胎面时,各交错带组的带帘线相对于胎体帘线的倾斜角度中,内侧交错带组3g最大,中间交错带组3h具有外侧交错带组3i以上的大小。
此外,各交错带组所含的带层的带帘线的角度只要在上述的范围内,则也可以彼此相同或者不同。另外,各交错带组内的各带层相对于胎体帘线相互向相反侧倾斜。
在此,如图1所示,该轮胎1与安装在乘用车等上的充气轮胎相比,胎面部13的橡胶轨距(橡胶厚度)较厚。此外,后述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其他实施方式也具有与图1所例示的轮胎1相同的轮胎构造。
具体而言,在将轮胎外径设为OD、将轮胎赤道面C的位置上的胎面部13的橡胶轨距设为DC的情况下,轮胎1满足DC/OD≧0.015。
此外,轮胎外径OD(单位:mm)是轮胎1的外径为最大的部分(一般是轮胎赤道面C附近的胎面部13)的轮胎1的直径。橡胶轨距DC(单位:mm)是轮胎赤道面C的位置上的胎面部13的橡胶厚度。橡胶轨距DC中不包含带3的厚度。此外,在包含轮胎赤道面C的位置形成有周向槽的情况下,成为在其周向槽上相邻的位置上的胎面部13的橡胶厚度。
接着,使用图2所示的胎面图案的主要部分放大展开图进行以下说明。
该轮胎1中,如图2中以胎面图案的部分展开图表示的那样,在胎面踏面4设置在轮胎赤道面C上沿胎面周向连续并直线状地延伸的环状的中央周槽5,并且在轮胎赤道面C的两侧分别设置各个横向花纹槽6,该横向花纹槽6向任意的胎面踏面端E开口并以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稍微倾斜的形态朝向轮胎赤道面C侧延伸,并且,使该横向花纹槽6在到达中央周槽5的跟前终止。此外,在图示的情况下,在轮胎赤道面C设置中央周槽5,但中央周槽5的配设不是本发明的必须的结构。
另外,在此,以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稍微倾斜并且在中央周槽5的附近折弯并延伸的形态设置隔着轮胎赤道面C位于两侧的各横向花纹槽6的槽宽度朝向轮胎赤道面C侧渐减的前端部以及向各中央周槽5开口而使该横向花纹槽6在轮胎赤道面C相互连通的、在图示中与中央周槽5连通的连通槽7。此外,该连通槽只要是为了使横向花纹槽6在轮胎赤道面C相互直接地或间接地连通而延伸的槽,则不限定于图示的形态,也可以使横向花纹槽6如图2及6等那样,经由中央周槽5使其相互间接地连通。
在这样设置有中央周槽5、横向花纹槽6以及连通槽7的胎面踏面4上,在胎面踏面端E与轮胎赤道面C、在图示中与中央周槽5之间,在中央周槽5的两侧分别划分形成有踏面区域8,该踏面区域8被夹在沿胎面周向相邻的横向花纹槽6以及连通槽7相互之间。
此外,在图2的情况下,在隔着轮胎赤道面C的各两侧,在从轮胎赤道面C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以超过胎面宽度的1/4且小于3/8的距离离开的位置的范围设置环状的肩周槽9,该环状的肩周槽9与横向花纹槽6交叉并在胎面周向上连续地以直线状延伸。另外,在图示的该实施方式中,包含由上述肩周槽9划分并与肩周槽9的两侧相邻的两个块部10、11而成为上述的踏面区域8。但是,各肩周槽9的配设不是本发明的必须的结构。
并且,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各上述踏面区域8设置一条以上、在图中为一条的朝向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槽12,使该宽度方向槽12的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12a在该踏面区域8内终止。这样,基于宽度方向槽12的配设,并通过在胎面踏面4的散热面积的增加,能够有效地抑制在使用轮胎1时的有可能产生胎面部的发热引起的轮胎故障的中央区域的温度上升。
而且,在此通过使宽度方向槽12的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12a在该踏面区域8内终止,从而与使该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向胎面踏面端E等开口的情况相比,能够较高地维持胎面宽度方向的陆部刚性。
并且,在轮胎赤道面C上设置在胎面周向上连续并以直线状延伸的环状的中央周槽5的情况下,基于中央周槽5的配设,并通过在胎面踏面4的散热面积的增加,能够有效地抑制使用轮胎1时的有可能产生胎面部的发热引起的轮胎故障的中央区域的温度上升。
在此,通过向踏面区域8配设宽度方向槽12,在该踏面区域8的胎面宽度方向的陆部刚性较大地降低的情况下,踏面区域8容易向胎面宽度方向的内外侧弹性变形,由此在轮胎1负载转动时,由于胎面部中央区域的上述的弯曲变形,在每次接地时,向胎面宽度方向内外侧弹性变形的踏面区域8的陆部表面的滑动量变大,有可能促进此处的磨损,因此宽度方向槽12优选如图2所示那样,具有在轮胎1的接地部分闭塞的程度的槽宽度。
由此,形成宽度方向槽12的对置槽壁面在轮胎接地部分相互接触而相互支撑,从而能够抑制陆部刚性的降低,防止在踏面区域8的早期磨损的产生,并且得到利用宽度方向槽12产生的胎面部的散热效果。
另外,根据与抑制踏面区域8的磨损相同的观点,中央周槽5以及肩周槽9以及各连通槽7也如图2所示那样,优选具有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的程度的槽宽度,但这些宽度方向槽、中央周槽、肩周槽以及连通槽均能够为比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的槽宽度大的槽宽度。
而且此处,如上述那样的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的、中央周槽5以及肩周槽9、连通槽7以及宽度方向槽12各自的槽宽度能够为例如胎面宽度Wt的0.5%~2%左右。另外,就中央周槽5、肩周槽9以及连通槽7各自的槽深度而言,在将轮胎组装于适用轮圈并且填充了规定内压的状态下,沿轮胎径向测定能够为例如横向花纹槽6的最大槽深度的60%~110%。另外,就宽度方向槽12的槽深度而言,在将轮胎组装于适用轮圈并且填充了规定内压的状态下,沿轮胎径向测定能够为例如横向花纹槽6的最大槽深度的40%~110%。
而且此处,宽度方向槽12不需要必须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只要如图示那样,相对于胎面周向倾斜并朝向胎面宽度方向延伸即可。在该宽度方向槽12具有如图2所示那样的、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倾斜延伸的部分的情况下,根据抑制宽度方向槽12的配设引起的、胎面宽度方向的陆部刚性的降低,有效地防止胎面橡胶4a的早期磨损的观点,优选宽度方向槽12的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的倾斜部分的倾斜角度为比较小的角度,例如50°以下的角度。另一方面,虽然省略图示,但宽度方向槽能够整体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
此外,在踏面区域8,除了图2所示那样的、具有一个部位以上的弯曲部位的宽度方向槽12以外,还能够设置至少具有一部分的未图示的弯曲部位的宽度方向槽。
另外,为了将上述那样的宽度方向槽12配置在踏面区域8内的适当的位置,以高维兼得胎面部的散热效果和胎面踏面4的抑制磨损效果,根据胎面部的朝向轮胎赤道面C渐增的、胎面宽度方向的温度上升率的分布,将上述踏面区域8如图3中放大图所示那样,假想地分割为,从轮胎赤道面C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离开胎面宽度Wt的1/8的1/8位置、同样地离开胎面宽度Wt的1/4的1/4位置、同样地离开胎面宽度Wt的3/8的3/8位置,并且,将踏面区域8的、轮胎赤道面C与上述1/8位置之间的部分设为中央侧部分Pc(0≦Pc≦1/8),并且将上述1/8位置与上述1/4位置之间的部分设为中间部分Pm(1/8<Pm≦1/4),另外,将上述1/4位置与上述3/8位置之间的部分设为肩侧部分Ps(1/4<Pm≦3/8)。
在此,宽度方向槽12的槽深度如图4中剖视图例示那样,能够在其延伸中途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将宽度方向槽12的在上述中央侧部分Pc的槽深度设为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的40%~110%,并且将宽度方向槽12的在上述中间部分Pm的槽深度设为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的40%~110%,将宽度方向槽12的在上述肩侧部分Ps的槽深度设为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的40%~90%。此外,宽度方向槽12的各槽深度在中央侧部分Pc、中间部分Pm以及肩侧部分Ps各自的胎面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测定。
由此,尤其在接近温度上升率较大的轮胎赤道面C的中央侧部分Pc以及中间部分Pm通过加深宽度方向槽12的槽深度而使积蓄在发热源较多的带3附近的热有效地扩散,并且在温度上升率不大的肩侧部分Ps,使宽度方向槽12的槽深度较浅,从而能够将陆部刚性的降低抑制到最小限度。
而且此处,根据通过宽度方向槽12来在胎面周向上有效地进行踏面区域8内的温度上升率大的位置的散热的观点,优选宽度方向槽12的在踏面区域8内的胎面周向的配设位置如图3所示,在上述1/8位置,设于以该1/8位置中的踏面区域8的周向中央位置C1为基准处于该1/8位置的踏面区域8的胎面周向长度L1的±25%的范围内、即、向图的上方侧以及下方侧分别离开25%的位置之间的范围内,另外,在上述1/4位置,同样地,设于以胎面周向中心位置C2为基准处于胎面周向长度L2的±20%的范围内,并且,在上述3/8位置,同样地,设于以胎面周向中心位置C3为基准处于胎面周向长度L3的±20%的范围内。
另外,温度上升率在比上述1/4位置靠胎面宽度方向内侧变得特别大,因此存在橡胶热恶化等的可能性,因而为了防止上述情况,优选将宽度方向槽12的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12a配置在比上述1/4位置靠胎面宽度方向外侧。另一方面,若宽度方向槽12过长,则有可能导致陆部刚性的降低,因此优选宽度方向槽12的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12a位于比上述3/8位置靠胎面宽度方向内侧。
在图3所示的情况下,宽度方向槽12的胎面宽度方向内侧端部未向中央周槽5开口,但在如后述那样设置有向中央周槽5开口的宽度方向槽的情况下,优选将该宽度方向槽的在轮胎赤道面C位置的配设位置设于以该位置的踏面区域8的周向中央位置为基准处于在该位置的踏面区域8的胎面周向长度的±30%的范围内。
另外,在图2所示的图案中,设置有如上所述那样的肩周槽9,但宽度方向槽12如图示那样,在由该肩周槽9断开并与肩周槽9相交地延伸时,不仅通过肩周槽9的配设而使散热面积增大,而且在轮胎1的负载转动时,还发挥由通过肩周槽9内的空气流入到与该肩周槽9相交的宽度方向槽12而产生的空气冷却效果,因此能够较大地提高在宽度方向槽12的散热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这样的空气冷却效果,在图5所示的其他配设例的宽度方向槽22中,使宽度方向槽22的胎面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如图5(a)所示那样向中央周槽5开口。此外,该宽度方向槽22的槽深度如图5(b)所示那样遍及整体恒定。
而且此处,上述的中央周槽5以及肩周槽9分别省略了图示,但还能够为朝向胎面周向而以之字形状延伸形态等。
图6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胎面图案。
图6所示的该轮胎31在胎面踏面34具备:中央周槽35,其在轮胎赤道面C上沿胎面周向连续延伸;横向花纹槽36,其向胎面踏面端E开口并且具有朝向中央周槽35延伸并在朝向中央周槽35的中途向图的上方侧折弯而成的折弯部分,且在到达中央周槽35的跟前终止;连通槽37,其以相对于胎面周向倾斜的形态,从横向花纹槽36的前端部开始与该横向花纹槽36的上述折弯部分大致平行地直线状延伸,并且在中央周槽35的附近弯曲并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而向中央周槽35开口,且使横向花纹槽36与中央周槽35连通。
而且此处,以使隔着中央周槽35位于两侧的各横向花纹槽36的周向位置相互在胎面周向上错开的方式配置横向花纹槽36,并且以各自向中央周槽35的开口位置相互在胎面周向上稍微隔开距离的形态设置中央周槽35的两侧的各连通槽37。
由此,该胎面踏面34,在胎面踏面端E与中央周槽35之间,且在胎面周向上相邻的上述横向花纹槽36以及连通槽37相互间,在中央周槽35的两侧分别以在胎面周向上稍微错开的形态划分形成踏面区域38,在此,在该踏面区域38的胎面周向的大致中央部设置宽度方向槽42,该宽度方向槽42实际上与上述的连通槽37平行地延伸并向中央周槽35开口,使该宽度方向槽42的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42a在到达胎面踏面端E的跟前的踏面区域38内终止。
另外,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横向花纹槽36的折弯部位的宽度方向位置,设置周向断续槽39,该周向断续槽39在该折弯部位从图的下方侧开口,沿胎面周向断续地延伸,并具有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的槽宽度,上述的宽度方向槽42的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42a在比周向断续槽39靠胎面宽度方向内侧终止。但是,虽然省略图示,但宽度方向槽的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能够到达上述周向断续槽39,另外,宽度方向槽还能够与上述周向断续槽39交叉地延伸。
并且,虽然也省略图示,但在踏面区域38内,也能够例如以相互平行延伸的形态设置两条以上的宽度方向槽。
图7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胎面图案。
图7所示的该轮胎51在胎面踏面54上具备:中央周槽55,其在轮胎赤道面C上沿胎面周向连续延伸;横向花纹槽56,其向胎面踏面端E开口并且朝向中央周槽55,在到达中央周槽55的跟前终止;以及连通槽57,其以相对于胎面周向倾斜的形态直线状延伸,并且在中央周槽55的附近弯曲并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而向中央周槽55开口,且使横向花纹槽56与中央周槽55连通。此外,连通槽57在连通槽57的胎面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向中央周槽5开口。
另外,横向花纹槽56朝向中央周槽55延伸并在朝向中央周槽55的中途具有使该槽宽度渐减的渐减部分、和向图的上方侧折弯而成的折弯部分。另外,连通槽57从横向花纹槽56的前端部开始与该横向花纹槽56的上述折弯部分大致平行地延伸。
另外,如图7所示,在该轮胎51,在胎面周向的大致中央部,设置宽度方向槽62,该宽度方向槽62实际上与上述的连通槽57平行地延伸并向中央周槽55开口。
并且,如图7所示,在该轮胎51,在隔着轮胎赤道面C的两侧分别设置环状的肩周槽59,该环状的肩周槽59与横向花纹槽56的前端部附近交叉并在胎面周向上连续地直线状延伸,宽度方向槽62在该宽度方向槽62的胎面宽度方向外端部62a向肩周槽59开口。通过宽度方向槽62向中央周槽55和肩周槽59开口,从而连通槽57和宽度方向槽62成为大致相同的延伸长度。另外,在图示中,肩周槽59具有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的槽宽度,但也能够为不闭塞的槽宽度。
此外,宽度方向槽62也能够与肩周槽59相交并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延伸。
因此,在该轮胎51中,在轮胎赤道面C与肩周槽59之间,被在胎面周向上相邻的连通槽57和宽度方向槽62相互间划分出的、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倾斜的块部60、61形成为大致平行四边形状。并且,就该块部60、61而言,在轮胎51转动时,划分块部60、61的连通槽57或宽度方向槽62的相互对置的两槽壁面分别从胎面宽度方向一方侧朝向另一方侧相互接触地相互支撑,并且,胎面踏面54接地,因此从胎面宽度方向一方侧朝向另一方侧较高地维持块部60、61刚性。其结果,能够将胎面部进行上述的弯曲变形时的陆部表面的滑动量抑制得较小,能够将耐磨损性能的降低更加有效地抑制到最小限度。
此外,由于胎面部中央区域的弯曲变形具有变大的趋势,因此连通槽57或宽度方向槽62优选为,在轮胎51转动时从胎面宽度方向外侧朝向胎面宽度方向内侧接地的形态倾斜,即、连通槽57或宽度方向槽62优选为,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在轮胎51转动时朝向胎面踏面54接地的方向(在图7中从下向上)倾斜。
并且,通过宽度方向槽62设置在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中心位置,从而沿块部60、61的胎面周向测定的长度大致相等。并且,这样,由于上述的块部60、61的胎面周向的长度大致相等,因此来自块部60、61的发热在周向上均匀化,能够遍及该中央区域整体高效地抑制胎面部的发热量较多的中央区域的温度上升。
另外,如图7所示,在轮胎51,将相对于中央周槽55设置在一方侧的胎面半部的连通槽57以及宽度方向槽62的向中央周槽55的各开口位置设置成,与设置在另一方侧的胎面半部的连通槽57以及宽度方向槽62的向中央周槽55的各开口位置在胎面周向上隔开距离。并且,使隔着中央周槽55位于两侧的横向花纹槽56的各周向位置相互在胎面周向上稍错开地配置横向花纹槽56。换言之,在轮胎51,相对于轮胎赤道面C在胎面宽度方向上相邻的块部60、61分别在胎面周向上错开地设置。
因此,在轮胎51,通过配设连通槽57以及宽度方向槽62,而存在块部60、61的宽度方向的刚性降低的情况,但由于相对于中央周槽55开口的连通槽57以及宽度方向槽62的开口位置错开地设置,因此与相对于中央周槽55开口的连通槽57以及宽度方向槽62的开口位置为相同位置的情况相比,能够维持块部60、61的宽度方向的刚性,更加有效地抑制耐磨损性能的降低。
以上所述的任意轮胎中,都是使占胎面踏面的整个表面积的槽面积的比例亦即阴性率为30%以下,在较高地维持耐磨损性能方面理想。
实施例
接下来,试制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对其性能进行评价,以下进行说明。供试轮胎的尺寸均为46/90R57。
实施例轮胎1为胎面宽度是980mm的、具有图2、3所示的胎面图案的轮胎。
实施例轮胎2~13除了按表1所示的规格使各结构变化以外,具有与实施例轮胎1相同的结构。
比较例轮胎1如图8(a)所示,除了没有宽度方向槽以及中央周槽以外,是与实施例轮胎1相同的结构,另外,比较例轮胎2如图8(b)所示,除了没有宽度方向槽以外,是与实施例轮胎1相同的结构。
此外,在任意供试轮胎中,都使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为97mm、中央周槽的槽深度为90mm、连通槽的槽深度为90mm。另外,对于中央周槽、连通槽、宽度方向槽、以及肩周槽,在槽宽度为10mm的情况下,各槽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
表1
此外,在表1所示的情况下,宽度方向槽的在中央侧部分、中间部分以及肩侧部分的槽深度相对于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的比例用百分率表示。
另外,按表1的规格表示的宽度方向槽的“胎面宽度方向内侧端部”以及“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是指宽度方向槽的胎面宽度方向内侧端部的位置以及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的位置,而且该规格的各数值用相对于胎面宽度的比例表示从轮胎赤道面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的距离。此外,表1中表示的数值的“0”是指宽度方向槽的端部位于轮胎赤道面,另外,“4/8”是指宽度方向槽的端部位于胎面踏面端(即宽度方向槽从胎面接地端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开口)。
另外,表1中的“闭塞”是指各槽具有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的槽宽度,“未闭塞”是指各槽具有在轮胎接地部分不闭塞的槽宽度。
另外,表1中的“槽的轮胎赤道面位置为范围外*1”是指,使宽度方向槽的在踏面区域内的胎面周向的配设位置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中心位置为基准,在轮胎赤道面位置相对于轮胎赤道面位置上的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长度从±30%的范围偏移,表1中的“槽的宽度方向1/8~3/8的位置为范围外*2”是指,在从轮胎赤道面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离开胎面宽度的1/8的位置,相对于离开1/8的位置上的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长度从±25%的范围偏移,在离开胎面宽度的1/4的位置,相对于离开该1/4的位置上的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长度从±20%的范围偏移,以及在离开胎面宽度的3/8的位置,相对于离开3/8的位置上的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长度从±20%的范围偏移。
并且,表1中的“sho周槽的位置*3”是指,宽度方向槽在宽度方向槽的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向肩周槽开口,另外,“比sho周槽靠宽度方向内侧*4”是指,使宽度方向槽的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位于比肩周槽靠胎面宽度方向内侧。
将上述的各供试轮胎组装于以TRA规定的适用轮圈,并且以填充了规定内压的状态,安装于车辆的前轮并行驶了距离48000km(30000英里)之后,换装到后轮,再行驶距离48000km(30000英里)。然后,测定各轮胎的磨损量,对安装于前轮时的耐磨损性以及安装于后轮时的耐磨损性、以及总磨损寿命以百分率进行了评价。其结果表示在表2中。
此外,表2所示的数值表示:数值越大、耐磨损性越优异。
另外,将各供试轮胎安装于车辆的前轮,测定了行驶24小时后的胎面部的温度。该温度的测定在轮胎赤道面位置、以及轮胎赤道面的两侧的1/8位置以及1/4位置这五点各自的带的轮胎径向外侧3.5mm的径向位置,用测温仪来实施。此外,各温度测定的胎面周向位置是由彼此相邻的宽度方向槽夹着的陆部的中心位置。将上述五点的测定值的平均值用指数值表示在表2中。表2所示的指数值表示:数值越小、温度越低,散热性越优异。
表2
根据表2所示的结果可知,在踏面区域设置有宽度方向槽的实施例轮胎1~13与未设置宽度方向槽的比较例轮胎1、2相比较,胎面部的温度变低。另外可知,实施例轮胎1、2、6~9、12、13与未设置宽度方向槽的比较例轮胎1、2相比较,耐磨损性几乎未降低,而胎面部的温度变低。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可知,能够将伴随轮胎的使用产生的胎面部的发热量较多的中央区域的温度上升遍及该中央区域整体地抑制得较小。
符号说明
1、31、51—充气轮胎,2—胎体,3—带,3a、3b、、、3f—第一带层、第二带层、、、第6带层,3g、3h、3i—内侧交错带组、中间交错带组、外侧交错带组,4、34、54—胎面踏面,4a—胎面橡胶,5、35、55—中央周槽,6、36、56—横向花纹槽,7、37、57—连通槽,8、38—踏面区域,9、59—肩周槽,39a—周向断续槽,10、11、60、61—块部,12、22、42、62—宽度方向槽,12a、42a、62a—宽度方向槽的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13—胎面部,14—侧壁部,15—胎圈部,15a—胎圈芯,C—轮胎赤道面,E—胎面踏面端,Wt—胎面宽度,L1、L2、L3—各胎面宽度方向位置的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长度,C1、C2、C3—各胎面宽度方向位置的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中央位置,Pc—中央侧部分,Pm—中间部分,Ps—肩侧部分,OD—轮胎外径,DC—橡胶轨距。

Claims (14)

1.一种充气轮胎,具备:横向花纹槽,其向胎面踏面端开口并且朝向胎面踏面的轮胎赤道面侧延伸,并在到达轮胎赤道面的跟前终止;以及连通槽,其使隔着轮胎赤道面位于两侧的各上述横向花纹槽相互连通,
上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在胎面踏面端与轮胎赤道面之间,在被沿胎面周向相邻的、上述横向花纹槽以及与该横向花纹槽连通的上述连通槽相互间划分出的踏面区域,设置至少一条宽度方向槽,该宽度方向槽朝向胎面宽度方向延伸,且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在该踏面区域内终止,
上述充气轮胎在胎面踏面还具备中央周槽,该中央周槽在轮胎赤道面上沿胎面周向连续延伸,并且与上述连通槽连通,
使上述宽度方向槽在该宽度方向槽的胎面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向上述中央周槽开口,并且使该宽度方向槽的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位于比从轮胎赤道面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离开胎面宽度的3/8的位置靠胎面宽度方向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隔着轮胎赤道面的两侧分别设置与上述横向花纹槽交叉地在胎面周向上连续延伸的肩周槽,
上述宽度方向槽以与上述肩周槽相交的方式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连通槽以及上述宽度方向槽相对于胎面宽度方向倾斜延伸,
在隔着轮胎赤道面的两侧分别设置与上述横向花纹槽交叉地在胎面周向上连续延伸的肩周槽,
使上述宽度方向槽在该宽度方向槽的胎面宽度方向外端部向上述肩周槽开口,
将相对于上述中央周槽设置在一方侧的胎面半部的上述连通槽以及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向上述中央周槽的各开口位置设置为,与设置在另一方侧的胎面半部的上述连通槽以及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向上述中央周槽的各开口位置在胎面周向上隔开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宽度方向槽具有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的槽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央周槽具有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的槽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通槽具有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的槽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连通槽具有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的槽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上述肩周槽具有在轮胎接地部分闭塞的槽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在上述踏面区域内的胎面周向的配设位置设置在,以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中心位置为基准,在轮胎赤道面位置相对于该轮胎赤道面位置的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长度为±30%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在上述踏面区域内的胎面周向的配设位置设置在,以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中心位置为基准,在轮胎赤道面位置相对于该轮胎赤道面位置的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长度为±30%的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在上述踏面区域内的胎面周向的配设位置为,以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中心位置为基准,
从轮胎赤道面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离开胎面宽度的1/8的位置,且相对于该离开1/8的位置上的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长度为±25%,
在离开胎面宽度的1/4的位置,且相对于该离开1/4的位置上的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长度为±20%,以及
在离开胎面宽度的3/8的位置,且相对于该离开3/8的位置上的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长度为±20%的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宽度方向槽的、在上述踏面区域内的胎面周向的配设位置为,以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中心位置为基准,
从轮胎赤道面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离开胎面宽度的1/8的位置,且相对于该离开1/8的位置上的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长度为±25%,
在离开胎面宽度的1/4的位置,且相对于该离开1/4的位置上的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长度为±20%,以及
在离开胎面宽度的3/8的位置,且相对于该离开3/8的位置上的该踏面区域的胎面周向长度为±20%的各范围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踏面区域,在将夹在轮胎赤道面与从轮胎赤道面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离开胎面宽度的1/8的位置之间的部分设为中央侧部分、将夹在离开胎面宽度的1/8的位置与离开胎面宽度的1/4的位置之间的部分设为中间部分、将夹在离开胎面宽度的1/4的位置与离开胎面宽度的3/8的位置之间的部分设为肩侧部分时,
使上述宽度方向槽在上述中央侧部分的槽深度为上述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的40~110%,
使上述宽度方向槽在上述中间部分的槽深度为上述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的40~110%,
使上述宽度方向槽在上述肩侧部分的槽深度为上述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的40~90%。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踏面区域,在将夹在轮胎赤道面与从轮胎赤道面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离开胎面宽度的1/8的位置之间的部分设为中央侧部分、将夹在离开胎面宽度的1/8的位置与离开胎面宽度的1/4的位置之间的部分设为中间部分、将夹在离开胎面宽度的1/4的位置与离开胎面宽度的3/8的位置之间的部分设为肩侧部分时,
使上述宽度方向槽在上述中央侧部分的槽深度为上述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的40~110%,
使上述宽度方向槽在上述中间部分的槽深度为上述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的40~110%,
使上述宽度方向槽在上述肩侧部分的槽深度为上述横向花纹槽的槽深度的40~90%。
CN201480006577.1A 2013-01-30 2014-01-30 充气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813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16198A JP5695099B2 (ja) 2013-01-30 2013-01-30 建設車両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3-016198 2013-01-30
PCT/JP2014/000501 WO2014119325A1 (ja) 2013-01-30 2014-01-30 空気入りタイ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1363A CN104981363A (zh) 2015-10-14
CN104981363B true CN104981363B (zh) 2017-03-22

Family

ID=51262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657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81363B (zh) 2013-01-30 2014-01-30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931893B2 (zh)
EP (1) EP2952364B1 (zh)
JP (1) JP5695099B2 (zh)
CN (1) CN104981363B (zh)
AU (1) AU2014212937B2 (zh)
BR (1) BR112015017561A2 (zh)
CA (1) CA2898181C (zh)
WO (1) WO20141193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95099B2 (ja) 2013-01-30 2015-04-0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建設車両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243233B2 (ja) * 2014-01-17 2017-12-0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6396856B2 (ja) * 2015-06-17 2018-09-2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建設車両用タイヤ
FR3049218A1 (fr) * 2016-03-25 2017-09-29 Michelin & Cie Bande de roulement incisee pour pneu hors la route
CN109070644B (zh) * 2016-03-31 2021-02-09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重载用充气轮胎
CN109153291B (zh) * 2016-05-27 2020-12-18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重负载用轮胎
WO2018044292A1 (en) * 2016-08-31 2018-03-08 Compagnie Generale Des Establissements Michelin Heavy truck tire tread and heavy truck tire
JP6847695B2 (ja) * 2017-02-13 2021-03-2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建設車両用タイヤ
JP6872923B2 (ja) * 2017-02-13 2021-05-1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建設車両用タイヤ
US20190118592A1 (en) * 2017-10-19 2019-04-2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thod, Tire-Mounted TPMS Component, and Machine Readable Storage or Computer Program for Determining a Duration of at Least one Contact Patch Event of a Rolling Tire
US10549587B2 (en) 2017-10-19 2020-02-0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Method, component, tire-mounted TPMS module, TPMS system, and machine readable storage or computer program for determining time information of at least one contact patch event of a rolling tire, method for locating a tire
JP2020001449A (ja) * 2018-06-25 2020-01-09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タイヤ
JP6702361B2 (ja) * 2018-07-02 2020-06-03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US11206144B2 (en) * 2019-09-11 2021-12-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stablishing a security associ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to sec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an initiator and a responder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7039A (zh) * 2012-10-23 2013-01-23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夹石轮胎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922B2 (ja) * 1983-05-12 1994-02-0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良路高速走行重荷重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S62122804A (ja) * 1985-11-25 1987-06-04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03253410A (ja) * 1990-03-01 1991-11-12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空気入り偏平ラジアルタイヤ
JP3243321B2 (ja) * 1993-03-01 2002-01-07 オーツタイヤ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タイヤ
JP3718021B2 (ja) * 1997-02-21 2005-11-16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オール・シーズン乗用車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JP4938316B2 (ja) 2006-01-20 2012-05-23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建設車両用タイヤ
JP4919674B2 (ja) * 2006-02-21 2012-04-18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002202B2 (ja) 2006-07-05 2012-08-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建設車両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FR2904790B1 (fr) * 2006-08-08 2008-10-10 Michelin Soc Tech Sculpture de bande de roulement pour vehicules de transport de charges lourdes.
JP4805762B2 (ja) 2006-09-05 2011-11-0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建設車両用タイヤ
JP2008126943A (ja) 2006-11-24 2008-06-05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435877B2 (ja) 2008-01-31 2014-03-0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265212B2 (ja) 2008-02-12 2013-08-14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WO2010018081A1 (en) 2008-08-11 2010-02-18 Basf Se Polybenzothiophene polymers and process for their preparation
EP2896513B1 (en) * 2009-07-27 2017-03-29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for construction vehicle
JP2011152836A (ja) 2010-01-26 2011-08-11 Bridgestone Corp 建設車両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US9604506B2 (en) * 2010-08-05 2017-03-28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Tire
JP5753404B2 (ja) * 2011-02-28 2015-07-2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建設車両用ラジアルタイヤ
JP6378084B2 (ja) * 2012-02-24 2018-08-2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695099B2 (ja) 2013-01-30 2015-04-0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建設車両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87039A (zh) * 2012-10-23 2013-01-23 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防夹石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81363A (zh) 2015-10-14
CA2898181A1 (en) 2014-08-07
EP2952364B1 (en) 2018-08-08
JP2014144763A (ja) 2014-08-14
EP2952364A1 (en) 2015-12-09
US20150352906A1 (en) 2015-12-10
JP5695099B2 (ja) 2015-04-01
WO2014119325A1 (ja) 2014-08-07
AU2014212937B2 (en) 2016-06-23
BR112015017561A2 (pt) 2020-02-04
CA2898181C (en) 2017-06-06
EP2952364A4 (en) 2016-09-28
AU2014212937A1 (en) 2015-07-23
US9931893B2 (en) 2018-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81363B (zh) 充气轮胎
CN106414112B (zh) 充气轮胎
CN105358339B (zh) 充气轮胎
EP2660078B1 (en) Pneumatic tire
CN105980173B (zh) 充气轮胎
JP525006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5916704B (zh) 充气轮胎
JP566761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206754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5981952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3705313B1 (en) Tyre
JP657109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7206842A (zh) 充气轮胎
JP572803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597013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844377B2 (ja) タイヤ
JP615468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11587187B (zh) 充气轮胎
CN111655513B (zh) 充气轮胎
CN109070643A (zh) 重载荷用充气轮胎
CN111989229B (zh) 充气轮胎
CN111989230B (zh) 充气轮胎
CN107031295A (zh) 充气轮胎
JP6010987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WO2020153011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