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72760A - 液体喷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72760A CN104972760A CN201510128598.7A CN201510128598A CN104972760A CN 104972760 A CN104972760 A CN 104972760A CN 201510128598 A CN201510128598 A CN 201510128598A CN 104972760 A CN104972760 A CN 1049727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 towards
- storage room
- path
- in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5/00—Actions or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5/001—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 B41J25/006—Mechanisms for bodily moving print heads or carriages parallel to the paper surface for oscillating, e.g. page-width print heads provided with counter-balancing means or shock absorb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Mounting within the print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26—Electrical contacts to the cartridge
- B41J2/1753—Details of contacts on the cartridge, e.g. protection of contac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02—Framework
- B41J29/023—Framework with reduced dimension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液体喷出装置,抑制了随着姿势变化而从喷嘴泄漏液体的情况。该装置包括:沿着在前后方向(8)上延伸的传送路径(65)传送纸张的传送机构、在传送路径的上下方向(7)的上方沿左右方向移动的滑架(23)、搭载于滑架并从喷嘴(40)喷出墨水的记录头(39)和墨水箱(100),在该墨水箱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喷嘴的下方的注入口(112)和墨水室(111),该墨水室配置于在前后方向的第一方向侧相对于喷嘴离开且在左右方向的第二方向侧相对于传送路径(65)离开的位置,在墨水室中的比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下方、比前后方向的中央靠第一方向侧且比左右方向的中央靠第二方向侧的位置,墨水室与墨水流出路径(114)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从能够补充液体的箱供给的液体喷出的液体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一种打印机(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例),具有能够补充墨水的大容量的箱以及记录头(例如,参照日本特表平11-504874号公报),该记录头将从该箱供给的墨水从喷嘴喷出而在记录纸张上记录图像。而且,考虑到设置空间的减小或搬运的便利性等,近年来的打印机正在小型化。
发明内容
然而,如果打印机在搬运时倾斜,则存在箱内的墨水过量地供给到记录头而从喷嘴漏出的可能性。即使为了抑制墨水的泄漏而将记录头的喷嘴面盖上盖,流出到该盖中的墨水也被浪费。上述课题在具备大容量的箱的打印机中特别突出。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了随着姿势变化而从喷嘴泄漏液体的情况的液体喷出装置。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包括:箱,形成有储存液体的液体储存室、用于向所述液体储存室注入液体的注入口、使液体从所述液体储存室流出的液体流出路径以及使所述液体储存室与大气连通的大气连通路径;传送机构,沿着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传送路径传送记录介质;滑架,在上下方向上比所述传送路径靠上方且与所述传送路径相对的位置沿左右方向移动;以及头,搭载于所述滑架,并具有将通过所述液体流出路径从所述液体储存室流出的液体向由所述传送机构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的喷嘴。而且,所述注入口的下端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喷嘴的下方。并且,所述液体储存室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喷嘴向第一朝向侧离开且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传送路径向第二朝向侧离开的位置,在比所述液体储存室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下方、比前后方向的中央靠所述第一朝向侧且比所述左右方向的中央靠所述第二朝向侧的位置,所述液体储存室与所述液体流出路径连接。
如上述结构这样,通过使注入口的下端位于喷嘴的下方,在液体喷出装置的下表面比上表面靠下方的姿势(以下,记载为“使用姿势”)下,液体储存室内的液面位于喷嘴的下方。并且,通过将液体储存室的位置及液体储存室和液体流出路径的连接位置设成上述位置,从而即使液体喷出装置从使用姿势进行姿势变化,液体储存室内的液面也位于喷嘴的下方,或液体储存室内的液面也位于液体储存室和液体流出路径的连接位置的下方。因此,能够抑制随着液体喷出装置的姿势变化而从喷嘴泄漏液体的情况。
本发明的其他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包括:箱,形成有储存液体的液体储存室、用于向所述液体储存室注入液体的注入口、使液体从所述液体储存室流出的液体流出路径、与所述液体流出路径连接的液体导出路径以及使所述液体储存室与大气连通的大气连通路径;传送机构,沿着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传送路径传送记录介质;滑架,在上下方向上比所述传送路径靠上方且与所述传送路径相对的位置沿左右方向移动;以及头,搭载于所述滑架,并具有将通过所述液体流出路径以及所述液体导出路径从所述液体储存室流出的液体向由所述传送机构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的喷嘴。而且,所述注入口的下端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喷嘴的下方。并且,所述液体储存室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喷嘴向第一朝向侧离开且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传送路径向第二朝向侧离开的位置。并且,所述液体流出路径从所述液体储存室延伸到所述箱的所述第二朝向侧的侧面,并在所述箱的所述第二朝向侧的侧面中的比所述箱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下方且比所述箱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靠所述第一朝向侧的位置与所述液体导出路径连接。
如上述结构这样,通过使注入口的下端位于喷嘴的下方,在使用姿势下,液体储存室内的液面位于喷嘴的下方。并且,通过将液体流出路径和液体导出路径的连接位置设成上述位置,从而即使液体喷出装置从使用姿势进行姿势变化,液体储存室内的液面也位于喷嘴的下方,或液体储存室内的液面也位于液体流出路径和液体导出路径的连接位置的下方。其结果是,能够抑制随着液体喷出装置的姿势变化而从喷嘴泄漏液体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即使液体喷出装置进行姿势变化,液体储存室内的液面也位于喷嘴的下方,或者液体储存室内的液面也位于液体储存室和液体流出路径的连接位置的下方,再或者液体储存室内的液面也位于液体流出路径和液体导出路径的连接位置的下方,因此能够抑制随着液体喷出装置的姿势变化而从喷嘴泄漏液体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A)是复合机10的外观立体图,且是罩70关闭的状态,图1(B)是复合机10的外观立体图,且是罩70打开的状态。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打印部11的内部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3是示出滑架23和墨水箱100的配置的俯视图。
图4是墨水箱100的前方立体图。
图5是墨水箱100的后方立体图。
图6是图4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图4的VII-VII线的剖视立体图。
图8是墨水箱100的右侧视图。
图9(A)是图8的IX(A)-IX(A)线的剖视图,图9(B)是图8的IX(B)-IX(B)线的剖视图。
图10(A)是墨水箱100的俯视图,图10(B)是图10(A)的B-B线的剖视立体图。
图11是图10(A)的XI-XI线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1的XII-XII线的剖视图。
图13中,图13(A)是示出墨水室111B的形状的其他例子的图,其示出相对于中央靠上侧的容积比靠下侧大的例子,图13(B)示出墨水室111B的形状的其他例子的图,其示出相对于中央靠后侧的容积比靠前侧大的例子,图13(C)示出墨水室111B的形状的其他例子的图,其示出相对于中央靠左侧的容积比靠右侧大的例子。
图14是具备用于接受光学传感器125的第一接受部138和第二接受部139的墨水箱100的前方立体图。
图15(A)以及图15(B)均是复合机10内的墨水箱100、100A、100B、100C的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的一例,当然能够在不改变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适当变更。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从箭头的起点朝向终点的行进方向表达为朝向,将连接箭头的起点和终点的线上的往返表达为方向。换言之,朝向是方向的一个成分。进而,以复合机10设置为能够使用的状态(图1的状态,有时记载为“使用状态”。)或者姿势(图1的姿势,有时记载为“使用姿势”。)为基准定义上下方向7,以复合机10设置有开口13的一侧作为近前侧(前表面)定义前后方向8,以从近前侧(前表面)观察复合机10来定义左右方向9。上方朝向和下方朝向各自为上下方向7的一个成分,并且彼此反向。左方朝向和右方朝向各自为左右方向9的一个成分,并且彼此反向。前方朝向和后方朝向各自为前后方向8的一个成分,并且彼此反向。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下方向7相当于竖直方向,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相当于水平方向。
[复合机10的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复合机10大致形成为长方体。复合机10在下部具有以喷墨记录方式在纸张12(参照图2)上记录图像的打印部11。如图2所示,打印部11具备供送部15、供送托盘20、排出托盘21、传送辊部54、记录部24、排出辊部55、压盘42以及墨水箱100(箱的一例)。而且,复合机10具有传真功能和打印功能等各种功能。复合机10是液体喷出装置或液体消耗装置的一例。而且,传送辊部54和排出辊部55构成传送机构的一例。
[供送托盘20、排出托盘21]
如图1所示,供送托盘20穿过在复合机10的前表面且左右方向9的中央部形成的开口13,而由用户沿前后方向相对于复合机10进行插拔。供送托盘20能够支撑层叠的多张纸张12。排出托盘21配置于供送托盘20的上方,与供送托盘20一起插拔。排出托盘21支撑由排出辊部55从记录部24和压盘42之间排出的纸张12。
[供送部15]
供送部15将由供送托盘20支撑的纸张12向传送路径65供送。如图2所示,供送部15具备供送辊25、供送臂26和轴27。供送辊2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供送臂26的前端侧。供送辊25通过传送电动机(未图示)的反转而沿将纸张向传送朝向16传送的朝向进行旋转。以下,将供送辊25、传送辊60以及排出辊62沿将纸张向传送朝向16传送的朝向进行旋转的情况记载为“正转”。供送臂2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于由打印部11的框架支撑的轴27。通过供送臂26的自重或弹簧等的弹性力而对供送臂26向供送托盘20侧转动施力。
[传送路径65]
如图2所示,传送路径65指的是其一部分在打印部11的内部中由以预定间隔相对的外侧引导部件18和内侧引导部件19形成的空间。传送路径65是从供送托盘20的后端部向打印部11的后方侧延伸的路径。而且,传送路径65为在打印部11的后方侧从下方向上方延伸并调头,经过记录部24与压盘42之间的空间并到达排出托盘21的路径。如图2和图3所示,传送辊部54和排出辊部55之间的传送路径65设置于复合机10的左右方向9的大致中央部,且沿前后方向8延伸。另外,传送路径65内的纸张12的传送朝向16在图2中由单点划线的箭头示出。
[传送辊部54]
如图2所示,传送辊部54配置成比记录部24靠传送朝向16的上游侧。传送辊部54具有彼此相对的传送辊60及压紧辊61。传送辊60由传送电动机驱动。压紧辊61随着传送辊60的旋转而联动旋转。纸张12被通过传送电动机的正转而正旋转的传送辊60及压紧辊61夹持并向传送朝向16传送。
[排出辊部55]
如图2所示,排出辊部55配置成比记录部24靠传送朝向16的下游侧。排出辊部55具有彼此相对的排出辊62和齿盘63。排出辊62由传送电动机驱动。齿盘63随着排出辊62的旋转而联动旋转。纸张12被通过传送电动机的正转而正旋转的排出辊62及齿盘63夹持并向传送朝向16传送。
[记录部24]
如图2所示,记录部24配置在传送朝向16上的传送辊部54和排出辊部55之间。而且,记录部24隔着传送路径65与压盘42在上下方向7上相对配置。即,记录部24配置成比传送路径65靠上下方向7的上方且与传送路径65相对。记录部24具备滑架23和记录头39(头或液体消耗部的一例)。
如图3所示,滑架23支撑于在沿前后方向8隔开的位置各自沿左右方向9延伸设置的引导轨道43、44。引导轨道43、44支撑于打印部11的框架。滑架23与设置于引导轨道44的公知的带机构连接。该带机构由滑架电动机(未图示)驱动。即,与带机构连接的滑架23通过滑架电动机的驱动而沿左右方向9往复移动。如图3的单点划线所示,滑架23的移动范围在左右方向9上遍及比传送路径65靠右方和靠左方。
而且,从滑架23延伸出墨水管32以及柔性扁平线缆33,该墨水管32与墨水箱100和记录头39连接,该柔性扁平线缆33将安装有控制部(未图示)的控制基板和记录头39电连接。墨水管32将储存在墨水箱100的墨水供给到记录头39。更详细地说,从墨水箱100延伸出供各色(黑色、品红色、青色、黄色)墨水流通的四根墨水管32B、32M、32C、32Y(有时将这些墨水管统称作“墨水管32”),并将这些墨水管在捆束的状态下与滑架23连接。柔性扁平线缆33将从控制部输出的控制信号传递到记录头39。
如图2所示,记录头39搭载于滑架23。在记录头39的下表面形成有多个喷嘴40。多个喷嘴40的前端从记录头39和搭载记录头39的滑架23的下表面露出。以下,有时将露出喷嘴40的前端的面记载为“喷嘴面”。记录头39从喷嘴40以微小的墨滴的方式喷出墨水。在滑架23移动的过程中,记录头39朝向由压盘42支撑的纸张12喷出墨滴。由此,在纸张12上记录图像。
[压盘42]
如图2和图3所示,压盘42配置在传送朝向16上的传送辊部54和排出辊部55之间。压盘24以在上下方向7与记录部24相对的方式配置,从下侧支撑由传送辊部54传送的纸张12。
[墨水箱100]
如图1所示,墨水箱100容纳在复合机10的内部。墨水箱100以不能轻易地从复合机10拆下的方式固定于该复合机10。墨水箱100的前表面通过在复合机10的前表面且左右方向9的右端形成的开口22而露出到复合机10的外部。开口22在左右方向9上与开口13相邻。而且,复合机10设置有能够在覆盖开口22的被覆位置(参照图1(A))和使开口22露出的露出位置(参照图1(B))之间转动的罩70。罩70由复合机10支撑成能够在上下方向7的下端侧绕沿左右方向9延伸的转动轴转动。
如图4和图5所示,墨水箱100呈大致长方体的外形。墨水箱100具有前壁101、右壁102、左壁103、上壁104以及下壁105。前壁101由从下壁105大致沿上下方向7延伸的立壁101A、以及与立壁101A的上端连接且相对于上下方向7和前后方向8倾斜的倾斜壁101B(外壁的一例)构成。倾斜壁101B相对于立壁101A向后方侧倾斜。而且,构成后述的墨水室111的底面的下壁105的上表面向右下方倾斜。另一方面,墨水箱100的后表面敞开。并且,通过在右壁102、左壁103、上壁104、下壁105的后端面熔敷膜106,而将墨水箱100的后表面密封。即,膜106构成墨水箱100的后壁。
[墨水室111]
如图5所示,在墨水箱100的内部设置有区划出内部空间的多个隔壁107、108、109。隔壁107、108、109各自沿上下方向7和前后方向8延伸设置,与前壁101、上壁104、下壁105以及膜106连接。而且,隔壁107~109沿左右方向9隔开设置。其结果是,墨水箱100的内部空间被区划成在左右方向9上相邻的四个墨水室111B、111M、111C、111Y。墨水室111是储存从喷嘴40喷出的墨水的液体储存室的一例。
墨水室111B是由前壁101、右壁102、上壁104、下壁105、膜106以及隔壁107区划出的空间。墨水室111M是由前壁101、上壁104、下壁105、膜106以及隔壁107、108区划出的空间。墨水室111C是由前壁101、上壁104、下壁105、膜106以及隔壁108、109区划出的空间。墨水室111Y是由前壁101、左壁103、上壁104、下壁105、膜106以及隔壁109区划出的空间。
以下,将墨水室111B、111M、111C、111Y统称作“墨水室111”。而且,对于与各墨水室111对应地设置有四个的构成要素,附属仅末尾的字母(B、M、C、Y)不同的参考标号,在统称这些构成要素的情况下省略该字母地进行表述。
在各墨水室111储存不同颜色的墨水。具体地说,在墨水室111B储存黑色墨水,在墨水室111C储存青色墨水,在墨水室111M储存品红色墨水,在墨水室111Y储存黄色墨水。各色墨水是液体的一例。但是,墨水室111的数量和墨水的颜色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墨水室111沿左右方向9(第一方向的一例)配置。而且,在四个墨水室111B、111M、111C、111Y中,墨水室111B配置于最右侧,墨水室111Y配置于最左侧。并且,墨水室111B比其他墨水室111M、111C、111Y容积大。
[注入口112]
在墨水箱100的倾斜壁101B设置有用于向各墨水室111注入墨水的注入口112B、112M、112C、112Y。注入口112沿厚度方向贯通倾斜壁101B,将对应的墨水室111与墨水箱100的外部连通。倾斜壁101B的内表面与墨水室111面对,其外表面与墨水箱100的外部面对。倾斜壁101B以外表面位于内表面的上方的方式倾斜。因此,注入口112使墨水室111与墨水箱100的外部直接连通。即,在注入口112与墨水室111之间不存在截面积比注入口小且弯曲的流路。
如图1(B)所示,倾斜壁101B和设置于倾斜壁101B的注入口112通过使罩70位于露出位置而穿过开口22露出到复合机10的外部。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注入口112向墨水室111注入墨水时的墨水箱100的姿势(注入姿势)与复合机10处于使用姿势时的墨水箱100的姿势一致。即,在复合机10处于使用姿势时,通过注入口112向墨水室111注入墨水。
墨水箱100具有能够相对于注入口112装卸的盖113B、113M、113C、113Y。如图1(A)所示,安装于注入口112的盖113紧贴在注入口112的周缘并堵塞注入口112。另一方面,如图1(B)所示,从注入口112拆下的盖113将注入口112敞开。盖113在使罩70位于露出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注入口112装卸。而且,通过将盖113从注入口112拆下,而成为能够将墨水注入墨水室111的状态。
[墨水流出路径114]
如图6~图9所示,在各墨水室111连接有墨水流出路径114B、114M、114C、114Y(液体流出路径的一例)。墨水流出路径114是使储存在对应的墨水室11中的墨水向墨水箱100的外部流出的流路。本实施方式中的墨水流出路径114是从对应的墨水室111到达墨水箱100的右侧面(即,右壁102的外表面)的流路。墨水箱100的右侧面(即,右壁102的外表面)是与左右方向9交叉的侧面的一例。
如图7所示,墨水流出路径114Y通过在区划出墨水室111Y的右表面的隔壁109的下端附近设置的开口115Y而与墨水室111Y连通。而且,如图8所示,墨水流出路径114Y通过在右壁102设置的开口116Y而到达墨水箱100的右侧面。更详细地说,如图9(A)所示,墨水流出路径114Y在墨水室111B、111M、111C的前方侧从开口115Y沿左右方向9向右方延伸设置,贯通右壁102到达开口116Y(即,墨水箱100的右侧面)。
如图7所示,墨水流出路径114C通过在区划出墨水室111C的右表面的隔壁108的下端附近设置的开口115C而与墨水室111C连通。而且,如图8所示,墨水流出路径114C通过在右壁102设置的开口116C而到达墨水箱100的右侧面。更详细地说,如图9(A)所示,墨水流出路径114C在墨水室111B、111M的前方侧从开口115C沿左右方向9向右方延伸设置,贯通右壁102到达开口116C。
如图7所示,墨水流出路径114M通过在区划出墨水室111M的右表面的隔壁107的下端附近设置的开口115M而与墨水室111M连通。而且,如图8所示,墨水流出路径114M通过在右壁102设置的开口116M而到达墨水箱100的右侧面。更详细地说,如图9(A)所示,墨水流出路径114M在墨水室111B的前方侧从开口115M沿左右方向9向右方延伸设置,贯通右壁102到达开口116M。
如图7所示,墨水流出路径114B通过在区划出墨水室111B的右表面和底面的右壁102和下壁105的边界附近设置的开口115B而与墨水室111B连通。在开口115B的上方设置有与墨水向开口115B的流入朝向(即,上下方向7的下方朝向)交叉的隔壁110。而且,如图8所示,墨水流出路径114B通过在右壁102设置的开口116B而到达墨水箱100的右侧面。
如图6所示,墨水流出路径114B从开口115M沿前后方向8向前方延伸设置,在比墨水流出路径114M、114C、114Y靠前方的位置贯通右壁102并到达开口116B。而且,沿前后方向8延伸的墨水流出路径114B与沿左右方向9延伸的墨水流出路径114M、114C、114Y交叉。更详细地说,墨水流出路径114B在沿左右方向9延伸的墨水流出路径114M、114C、114Y的下方向前方延伸。
即,如图7所示,将对应的墨水室111B、111M、111C、111Y与墨水流出路径114B、114M、114C、114Y连接的开口115B、115M、115C、115Y各自设置成比墨水室111B、111M、111C、111Y在上下方向7的中央靠下方、比前后方向8的中央靠前方且比左右方向9的中央靠右方。而且,如图8所示,开口116B、116M、116C、116Y设置于墨水箱100的右侧面中的比墨水箱100在上下方向7的中央靠下方且比前后方向8的中央靠前方的位置。更详细地说,开口116从墨水箱100的右侧面的前方侧朝向后方侧按照开口116B、116Y、116C、116M的顺序沿前后方向8相邻设置。
另外,墨水室111在上下方向7的中央是指墨水室11沿着上下方向7的最大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壁104和下壁105之间沿着上下方向7的最大尺寸)的中央。墨水室111在前后方向8的中央是指墨水室11沿着前后方向8的最大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前壁101和膜106之间沿着前后方向8的最大尺寸)的中央。墨水室111在左右方向9的中央是指墨水室11沿着左右方向9的最大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沿彼此相邻的隔壁107~109之间或者与右壁102或左壁103相邻的隔壁107~109之间的左右方向9的最大尺寸)的中央。同样地,墨水箱100在上下方向7的中央是指墨水箱100沿着上下方向7的最大尺寸的中央。墨水箱100在前后方向8的中央是指墨水箱100沿着前后方向8的最大尺寸的中央。
而且,各墨水流出路径114从开口115到开口116的容积彼此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墨水流出路径114Y在开口115Y、116Y之间的容积最大,墨水流出路径114C在开口115C、116C之间的容积第二大,墨水流出路径114M在开口115M、116M之间的容积第三大,墨水流出路径114B在开口115B、116B之间的容积最小。墨水流出路径114的容积不同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由墨水流出路径114在左右方向9的长度、或者墨水流出路径114的与左右方向9正交的截面积不同等引起。
进而,从墨水流出路径114流出的墨水的每单位时间的最大流出量设定成比从记录头39的喷嘴40喷出的墨水的每单位时间的最大喷出量(最大消耗量的一例)大。最大流出量例如由墨水流出路径114的与左右方向9正交的截面积决定。开口115的位置是第一位置、第四位置或连接位置的一例。而且,开口116的位置是第二位置或第五位置的一例。
[墨水导出路径117、回流流路119]
如图8所示,在墨水箱100的右侧面设置有墨水导出路径117B、117M、117C、117Y(液体导出路径的一例)。墨水导出路径117B、117M、117C、117Y的一端在开口116B、116M、116C、116Y的位置与对应的墨水流出路径114B、114M、114C、114Y连接,其另一端与连接部118B、118M、118C、118Y连接。突出设置于墨水箱100的上壁104的连接部118与对应于各色墨水的四根墨水管32B、32M、32C、32Y(参照图3)连接。即,墨水导出路径117是将从墨水室111通过对应的墨水流出路径114流出的墨水,通过与对应的连接部118连接的墨水管32来引导至记录头39的流路。另外,各墨水导出路径117和各墨水管32的容积大致相同。
而且,如图8和图9(B)所示,在墨水箱100的右侧面设置有回流流路119B、119M、119C、119Y。回流流路119B、119M、119C、119Y的一端在开口116B、116M、116C、116Y的位置与墨水流出路径114B、114M、114C、114Y连接,其另一端通过开口120B、120M、120C、120Y与对应的墨水室111连通。另外,开口116、120在上下方向7上设置于不同的位置。更详细地说,开口120设置成在上下方向7上比对应的开口116靠上方。
而且,开口120设置成比对应的墨水室111在上下方向7的中央靠上方(其中,不包括开口120B)。更详细地说,开口120设置于比对应的墨水室111内的墨水的液面靠上方的位置(其中,不包括开口120B)。而且,开口120设置成在前后方向8上比对应的墨水室116靠后方(第三朝向的一例)(其中,不包括开口120B)。而且,开口120设置成在左右方向9上比对应的开口116靠左方(第四朝向的一例)。即,回流流路119从开口116向上下方向7的上方和前后方向8的后方延伸,进而向左右方向9的左方延伸至开口120(其中,不包括回流流路119B)。开口120的位置是第三位置或第六位置的一例。
如图8所示,在墨水箱100的右壁102设置有多个突壁121A~121I(有时将这些突壁统称作“突壁121”。)。突壁121从右壁102的外表面(右侧面)向右方(外方的一例)突出,且沿右壁102的外表面延伸设置。而且,在各突壁121的右侧前端熔敷有膜122。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突壁121A~121I熔敷单一(共用)的膜122。墨水导出路径117和回流流路119是指由相邻的突壁121A~121H和膜122区划出的空间。
区划出墨水导出路径117B的突壁121A、121B从隔着开口116B的位置起向后方延伸,进而向上方延伸至墨水箱100的上端部。区划出墨水导出路径117Y的突壁121C、121D、区划出墨水导出路径117C的突壁121E、121F以及区划出墨水导出路径117M的突壁121G、121H从隔着对应的开口116Y、116C、116M的位置起向下方延伸,进而在开口116Y、116C、116M的后方侧向上方延伸至墨水箱100的上端部。即,墨水导出路径117Y、117C、117M在开口116Y、116C、116M的下部(指“比上下方向7的中央靠下方”)与对应的墨水流出路径114Y、114C、114M连接。进而,各墨水导出路径117在墨水箱100的内部通过沿上下方向7和左右方向9延伸的空间(省略图示)与对应的连接部118连接。
区划出回流流路119B的突壁121A、121B、区划出回流流路119Y的突壁121B、121C、区划出回流流路119C的突壁121D、121E以及区划出回流流路119M的突壁121F、121G从隔着对应的开口116的位置向上方延伸。即,回流流路119在开口116的上部(指“比上下方向7的中央靠上方”)与对应的墨水流出路径114连接。并且,如图9(B)所示,各回流流路119B在墨水箱100的内部向左右方向9的左方延伸,并通过开口120与对应的墨水室111连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回流流路119Y、119C、119M的流路阻力设定成比对应的墨水流出路径114Y、114C、114M的流路阻力大。使流路阻力变化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可以延长流路长度、减小流路的截面积或者将它们组合起来,由此增大流路阻力。
[附加墨水室123]
并且,如图8所示,在墨水箱100的右侧面设置附加墨水室123(附加储存室)。附加墨水室123是由在周向上连续的突壁121H、121I(周壁的一例)和膜122区划出的空间。附加墨水室123通过贯通右壁102的贯通孔123A、123B而与墨水室111B连通。贯通孔123B设置成在上下方向7上比贯通孔123A靠上方。在附加墨水室123通过区划出附加墨水室123的下端的突壁121I的一部分围绕贯通孔123A的前方、后方以及下方而形成有被检测部124。
[光学传感器125]
如图4和图8所示,复合机10具备光学传感器125,该光学传感器125具有隔着被检测部124在前后方向8相对的发光部125A和受光部125B。发光部125A朝向受光部125B输出透过突壁121I且不透过黑色墨水的光(例如,可见光或红外光)。受光部125B根据接收到从发光部125A输出的光的情况来向控制部输出高电平信号(指“信号电平为阈值以上的信号”)。另一方面,受光部125B根据未接收到光的情况来向控制部输出低电平信号(指“信号电平低于阈值的信号”)。
[大气连通路径126]
如图10所示,在各墨水室111连接有大气连通路径126B、126M、126C、126Y。大气连通路径126使对应的墨水室111与大气连通。更详细地说,大气连通路径126通过缺口127与对应的墨水室111连通,并通过开口132与墨水箱100的外部连通。并且,大气连通路径126通过缺口127、第一贯通孔128、迷宫式密封件(labyrinth)129、第二贯通孔130、气体通路131以及开口132而在墨水室111与墨水箱100的外部之间使空气流出流入。
缺口127设置成比对应的墨水室111在上下方向7的中央靠上方、比前后方向8的中央靠后方且比左右方向9的中央靠左方。更详细地说,缺口127B由上壁104、膜106以及隔壁107区划出。缺口127M由上壁104、膜106以及隔壁108区划出。缺口127C由上壁104、膜106以及隔壁109区划出。缺口127Y由上壁104、膜106以及隔壁103区划出。即,本实施方式中的缺口127设置于对应的墨水室111的上端、后端以及左端。
而且,在第一贯通孔128粘贴半透膜133。半透膜133是具有阻断墨水通过且容许气体通过的微小的孔的多孔质膜,例如,由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等卤素树脂构成。进而,第一贯通孔128、迷宫式密封件129以及第二贯通孔130的上方由膜134覆盖。
[隔壁135]
如图7和图9所示,在墨水室111的内部设置有在前后方向8和左右方向9上扩展的隔壁135B、135M、135C、135Y。本实施方式的隔壁135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不过隔壁135的朝向并不限定于此。例如,隔壁135也可以朝向前后方向8的后方且向下地倾斜。
隔壁135B与立壁101A、右壁102、膜106以及隔壁107连接。隔壁135M与立壁101A、膜106以及隔壁107、108连接。隔壁135C与立壁101A、膜106以及隔壁108、109连接。隔壁135Y与立壁101A、左壁103、膜106以及隔壁109连接。即,隔壁135在墨水室111的内部设置成比注入口112靠下方。并且,隔壁135将对应的墨水室111的一部分在上下方向7上隔开。即,隔壁135相对于上壁104和下壁105隔开,在隔壁135的上下方向7的上方和下方存在空间。隔壁135B、135M、135C、135Y的形状是大致共通的,因此,以下参照图11和图12详细地说明隔壁135M。
如图11所示,隔壁135M至少设置于交叉区域。作为一例,交叉区域可以定义为与通过注入口112M且与倾斜壁101B正交的虚拟线(图11的虚线)交叉的区域。作为另一例,交叉区域可以定义为与通过注入口112M且沿注入口112M的贯通方向延伸的虚拟线交叉的区域。作为又一例,交叉区域可以定义为与从通过注入口112M进入墨水室111并被定位的墨水瓶136(液体供给容器的一例)的供给口137流出的墨水的流出方向交叉的区域。即,隔壁135M设置于供通过注入口112M流入墨水室111M的墨水通过的区域。换言之,通过注入口112M注入墨水室111M的墨水的大部分碰触到隔壁135M。
而且,如图12所示,隔壁135M设置于比交叉区域靠前后方向8的前方侧(即,水平方向上的注入口112M附近的一侧)的整个区域。换言之,隔壁135在比交叉区域靠前方侧以与立壁101A和隔壁107、108无间隙地连接的方式连续地延伸。即,隔壁135M在比交叉区域靠前方侧的整个区域将墨水室111M在上下方向7上隔开。而且,隔壁135M还延伸至比交叉区域靠前后方向8的后方侧(即,离水平方向的注入口112M较远的一侧)。然而,比交叉区域靠后方侧的隔壁135M的一部分开口。设置于隔壁135M的开口的面积(在图12的例子中,左右方向9的开口宽度)离注入口112M越远则越大。而且,开口的形状相对于沿隔壁135M远离注入口112M的朝向(即,前后方向8的后方朝向)对称。本实施方式中的开口的形状是使顶点朝向前方的等腰三角形。
[墨水箱100的配置]
如图2所示,上述结构的墨水箱100配置成比滑架23的下表面(即,喷嘴面)靠下方。详细地说,区划出墨水室111的上表面的上壁104的内表面(即,墨水室111的顶面)位于比喷嘴面靠下方的位置。更详细地说,注入口112的下端位于比喷嘴面靠下方的位置。即,使用状态下的墨水室111内的液面位于比喷嘴面靠下方的位置。而且,如图2和图3所示,墨水箱100配置在从引导轨道44、滑架23以及喷嘴40向前后方向8的前方即前方朝向(第一朝向的一例)侧离开的位置。更详细地说,区划出墨水室111的后表面的膜106位于比喷嘴40靠前方的位置。
而且,如图3所示,墨水箱100配置在从传送路径65向左右方向9的右方即右方朝向(第二朝向的一例)侧离开的位置。更详细地说,区划出墨水室111Y的左表面的左壁103的内表面配置成比传送路径65靠右方。即,全部的墨水室111配置成比传送路径65靠右方。即,墨水流出路径114或墨水导出路径117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位于最右侧的滑架23(在图3中,以单点划线示出)的喷嘴40更靠右方的位置。即,从墨水室111流出的墨水通过比喷嘴40靠右方的位置并供给至记录头39。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即使使复合机10姿势变化,墨水室111内的墨水也位于比喷嘴40靠下方的位置,或者墨水室111内的墨水也位于比墨水室111与墨水流出路径114的连接位置(即,开口115的位置)靠下方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抑制随着复合机10的姿势变化而从喷嘴40泄漏墨水的情况。
例如,通过使注入口112的下端位于比喷嘴40靠下方的位置,而在复合机10的下表面比上表面靠下方的使用姿势下,使墨水室111内的液面位于比喷嘴40靠下方的位置。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因水位差而从喷嘴40泄漏墨水的情况。
而且,在复合机10的前表面比后表面靠下方的姿势下,在使用姿势下位于比滑架23靠前方的位置的墨水室111内的液面位于比喷嘴40靠下方的位置。而且,在复合机10的右表面比左表面靠下方的姿势下,在使用姿势下位于比传送路径65靠右方的位置的墨水室111内的液面位于比喷嘴40靠下方的位置,或者即使位于比喷嘴40靠上方的位置,其差别也很微小。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因水位差而从喷嘴40泄漏墨水的情况。
进而,在复合机10的上表面比下表面靠下方的姿势、复合机10的后表面比前表面靠下方的姿势以及复合机10的左表面比右表面靠下方的姿势下,墨水室111内的液面位于比开口115的位置靠下方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墨水室111内的墨水流出到墨水流出路径114。
而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通过在图8的位置设置开口116,从而在复合机10的上表面比下表面靠下方的姿势、复合机10的后表面比前表面靠下方的姿势以及复合机10的左表面比右表面靠下方的姿势下,能够抑制墨水室111内的墨水流入墨水导出路径117。进而,通过将开口116B配置于最前方,能够进一步降低容积大的墨水室111B内的墨水流入墨水导出路径117B的可能性。
而且,回流流路119的另一端即开口120在复合机10的使用姿势下位于比回流流路119的一端即开口116靠上下方向7的上方的位置。由此,当处于复合机10的上表面比下表面靠下方的姿势的情况下,开口116位于比开口120靠上方的位置,存在于回流流路119内的空气能够到达开口116。当空气到达开口116时,墨水流出路径114内的墨水与墨水导出路径117内的墨水由空气分隔开。而且,开口116在复合机10的使用姿势下设置于比墨水箱100在上下方向7的中央靠下方的位置。由此,当处于复合机10的上表面比下表面靠下方的姿势的情况下,相对于墨水导出路径117内的墨水分隔开的墨水流出路径114内的墨水通过开口115返回到墨水室111。因此,能够抑制墨水室111内的墨水流入墨水导出路径117。
同样地,回流流路119的另一端即开口120在复合机10的使用姿势下位于比回流流路119的一端即开口116靠前后方向8的后方的位置。由此,当处于复合机10的后表面比前表面靠下方的姿势的情况下,开口116位于比开口120靠上方的位置,存在于回流流路119内的空气能够到达开口116。当空气到达开口116时,墨水流出路径114内的墨水与墨水导出路径117内的墨水由空气分隔开。而且,开口116在复合机10的使用姿势下设置于比墨水箱100在前后方向8的中央靠前方的位置。由此,当处于复合机10的后表面比前表面靠下方的姿势的情况下,相对于墨水导出路径117内的墨水分隔开的墨水流出路径114内的墨水通过开口115返回到墨水室111。因此,能够抑制墨水室111内的墨水流入墨水导出路径117。
同样地,回流流路119的另一端即开口120在复合机10的使用姿势下位于比回流流路119的一端即开口116靠左右方向9的左方的位置。由此,当处于复合机10的左表面比右表面靠下方的姿势的情况下,开口116位于比开口120靠上方的位置,存在于回流流路119内的空气能够到达开口116。当空气到达开口116时,墨水流出路径114内的墨水与墨水导出路径117内的墨水由空气分隔开。而且,开口116在复合机10的使用姿势下设置于墨水箱100的右侧面。由此,当处于复合机10的左表面比右表面靠下方的姿势的情况下,从墨水导出路径117内的墨水分隔开的墨水流出路径114内的墨水通过开口115返回到墨水室111。因此,能够抑制墨水室111内的墨水流入墨水导出路径117。
而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复合机10的上表面比下表面靠下方的姿势、复合机10的后表面比前表面靠下方的姿势以及复合机10的左表面比右表面靠下方的姿势下,墨水室111内的墨水容易到达墨水室111与大气连通路径126的连接位置(即,缺口127的位置)。由此,阻碍大气流入墨水室111,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墨水室111内的墨水流出到墨水流出路径114。另一方面,在复合机10的使用姿势、复合机10的前表面比后表面靠下方的姿势以及复合机10的右表面比左表面靠下方的姿势下,墨水室111内的液面位于比缺口127的位置靠下方的位置。由此,墨水室111与大气连通,因此通过温度变化和高度变化等而使墨水室111的内压上升,从而能够抑制墨水室111内的墨水被压出到墨水流出路径114。
而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使构成墨水室111的底面的下壁105的上表面向右下方倾斜,因此在复合机10的使用姿势下,墨水室111内的墨水容易到达开口115的位置。另一方面,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开口115B的上方设置有隔壁110,因此能够在复合机10的上表面比下表面靠下方的姿势下,降低由振动等引起的液面变动而使墨水室111B内的墨水到达开口115B的位置的可能性。
另外,隔壁110的位置并不限定于开口115B的上方,也可以配置在开口115B的右方或后方。由此,能够在复合机10的左表面比右表面靠下方的姿势、以及复合机10的后表面比前表面靠下方的姿势下,降低由振动等引起的液面变动而使墨水室111B内的墨水到达开口115B的位置的可能性。即,隔壁110在开口115B的上方、右方及后方中的至少一方与墨水向开口115B的流入朝向交叉地设置即可。而且,隔壁110并不限定于设置于墨水室111B,也可以设置在墨水室111M、111C、111Y的开口115M、115C、115Y附近。
而且,如图13所示,也可以是,使墨水室111的容积偏向上下方向7、前后方向8以及左右方向9中的一方。另外,虽然在图13中仅图示了墨水室111B的形状的例子,但是,当然图13所示的形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墨水室111M、111C、111Y。
例如,如图13(A)所示,也可以使墨水室111B的比上下方向7的中央靠上侧的容积大于靠下侧的容积。由此,能够降低在复合机10的上表面比下表面靠下方的姿势下墨水室111B内的墨水到达开口115B的位置的可能性。而且,如图13(B)所示,也可以使墨水室111B的比前后方向8的中央靠后侧的容积大于靠前侧的容积。由此,能够降低在复合机10的后表面比前表面靠下方的姿势下墨水室111B内的墨水到达开口115B的位置的可能性。进而,如图13(C)所示,也可以使墨水室111B的比左右方向9的中央靠左侧的容积大于靠右侧的容积。由此,能够降低在复合机10的左表面比右表面靠下方的姿势下墨水室111B内的墨水到达开口115B的位置的可能性。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机10中,在最初向各墨水室111补充墨水时,存在从墨水室111至记录头39的墨水的流通路径(即墨水流出路径114、墨水导出路径117和墨水管32)整体未被墨水充满的可能性。因此,存在执行使记录头39喷出墨水直到该墨水流通路径的整体由墨水充满即所谓启动清理(initial purge)的情况。在此,虽然各墨水导出路径117和各墨水管32的容积大致相同,但各墨水流出路径114的容积不同。
因此,通过在墨水箱100设置了回流流路119,当通过注入口112向墨水室111注入墨水时,随着墨水进入墨水流出路径114内,墨水流出路径114内的空气通过回流流路119而被压出到墨水室111。而且,墨水室111内的空气通过大气连通路径126而排出到大气中。由此,能够使注入到墨水室111的墨水到达开口116的位置。其结果是,即使开口115、116之间的各墨水流出路径114的容积不同,也能抑制在启动清理中的墨水的消耗量上产生偏差。而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由于使开口116的位置位于墨水箱100的相同面,因此容易使从各开口116的位置到记录头39的墨水的流路的长度相等。其结果是,能够使启动清理中的各墨水室111内的墨水的消耗量更平均化。
而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在开口116的下部连接墨水导出路径117且在开口116的上部连接回流流路119,从而能够使通过墨水流出路径114的气体经由回流流路119而在墨水室111中环流。其结果是,在启动清理后从记录头39喷出墨水时,能够抑制通过墨水导出路径117向记录头39供给气体。而且,通过使回流流路119的流路阻力比墨水流出路径114的流路阻力大,能够抑制回流流路119内的气体进入墨水导出路径117。进而,使墨水流出路径114的每单位时间的墨水的最大流出量比记录头39的每单位时间的墨水的最大喷出量大,因此在启动清理后从记录头39喷出墨水时,能够抑制通过墨水流出路径114和墨水导出路径117向记录头39供给墨水室111内的空气。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墨水箱100中,通过注入口112注入到墨水室111的墨水碰触到隔壁135后落下到墨水室111的下部。其结果是,注入的墨水的势头由隔壁135减缓,因此能够抑制由冲击墨水室111的底面的墨水产生气泡的情况。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注入口112和墨水室111之间不存在流路。因此,从墨水瓶136的供给口137流出的墨水不与流路等的壁面接触,而在保持势头的状态下直接注入到墨水室111。但是,如上所述由隔壁135减缓了墨水的势头,因此能够抑制气泡的产生。而且,在比交叉区域靠前方侧的整个区域中将墨水室111在上下方向7上隔开,因此即使在墨水室111内产生气泡的状态下使墨水室111内的液面上升,也能够抑制该气泡从注入口112溢出。
另外,形成于隔壁135的开口的面积越小,则越能够有效地抑制气泡到达比隔壁135靠上方的位置。另一方面,如果开口的面积过小,则比隔壁135靠下方的气体不易逃逸,难以用墨水充满墨水室111内。因此,通过如上述实施方式所述地使开口的面积形成为离注入口112越远则越大,从而能够在靠近注入口112的位置抑制气泡到达比隔壁135靠上方的位置。另一方面,在远离注入口112的位置能够经由开口使空气在隔壁135的下方和上方之间顺畅地流通。
而且,如图11所示,从插入了注入口112的墨水瓶136的供给口137流出的墨水在水平方向上也具有速度。因此,如图12的箭头所示,碰触到隔壁135的墨水在隔壁135上向后方移动,并在前后方向8上的不同位置通过开口而落下到墨水室111的下部。因此,通过使隔壁135形成为图11和图12所示的形状,能够使在隔壁135上移动的墨水的速度均匀地减小。
而且,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随着墨水室111B内的液面的上升(即,通过注入口112B补充墨水),墨水通过贯通孔123A流入附加墨水室123,随着墨水室111B内的液面的下降(即,由记录头39喷出墨水),墨水通过贯通孔123A从附加墨水室123流出。因此,通过以光学传感器125检测出设置于附加墨水室123的被检测部124内的墨水的有无,能够掌握墨水室111B内的墨水的余量。
另外,在容积大的墨水室111B中储存复合机10中的使用量多的黑色墨水。因此,通过使用光学传感器125掌握墨水室111B内的墨水的余量,能够在黑色墨水完全用尽前促使用户补充墨水。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复合机10的工作效率的降低。其中,也可以是,不仅检测墨水室111B的墨水余量,还检测墨水室111M、111C、111Y各自的墨水余量。
例如图14所示,也可以是,将隔着回流流路119M、119C、119Y在前后方向8上相对的第一接受部138M、138C、138Y和第二接受部139M、139C、139Y形成在墨水箱100的右壁102。在第一接受部138插入光学传感器125的发光部125A。在第二接受部139插入光学传感器125的受光部125B。由此,发光部125A和受光部125B隔着回流流路119相对。而且,从发光部125A输出的光透过区划出回流流路119的突壁112B~112G,而不透过品红色墨水、青色墨水、黄色墨水。
回流流路119M、119C、119Y内的液面与对应的墨水室111M、111C、111Y的液面大致一致。因此,通过以光学传感器125检测各回流流路119M、119C、119Y的液面的位置,能够掌握墨水室111M、111C、111Y内的墨水的余量。由此,能够在墨水室111M、111C、111Y内的墨水完全用尽前促使用户补充墨水,因此抑制了复合机10的工作效率的降低。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复合机10内,将墨水箱100配置在相对于喷嘴40向前后方向8的前方离开且相对于传送路径65向左右方向9的右方离开的位置的例子,但是墨水箱100的位置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图15所示,即使将墨水箱100A、100B、100C配置在复合机10的左前方、右后方或者左后方,也能够期待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另外,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共通点的说明。而且,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开口22和罩70的位置也与墨水箱100A~100C的位置匹配地移动。
例如,与墨水箱100相比,配置在相对于喷嘴40向前后方向8的前方离开且相对于传送路径65向左右方向9的左方离开的位置的墨水箱100A,在通过墨水箱100的左右方向9的中央且与上下方向7和前后方向8平行的平面上,各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左右反转。即,墨水箱100A是在通过墨水箱100的左右方向9的中央且与上下方向7和前后方向8平行的平面上的墨水箱100的镜像。具体地说,墨水室111从墨水箱100的左侧朝向右侧按照墨水室111B、111M、111C、111Y的顺序排列。而且,开口116、墨水导出路径117以及回流流路119等形成于墨水箱100的左侧面(即,左壁103的外表面)。
而且,配置在相对于喷嘴40向前后方向8的后方离开且相对于传送路径65向左右方向9的右方离开的位置的墨水箱100B与墨水箱100A在形状上共通并前后反转(即,使前壁101朝向后方)地配置。而且,配置在相对于喷嘴40向前后方向8的后方离开且相对于传送路径65向左右方向9的左方离开的位置的墨水箱100C与墨水箱100在形状上共通并前后反转(即,使前壁101朝向后方)地配置。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记录部24相对于从供送托盘20到排出托盘21的传送路径65整体位于上下方向7的上方,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记录部24只要相对于与记录部24在上下方向7上相对的传送路径65的一部分位于上下方向7的上方即可。例如,也可以是,供送托盘20配置成比记录部24靠上下方向7的上方,传送路径65以从供送托盘20朝向记录部24与压盘42之间的空间下降的方式延伸。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墨水作为液体的一例进行了说明,不过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即,也可以是,将在打印时在墨水之前喷出到记录纸张的前处理液、或者为了防止记录头39的喷嘴40的干燥而在记录头39的喷嘴40附近进行喷雾的水等作为液体来代替墨水。
标号说明
10:复合机;
23:滑架;
39:记录头;
40:喷嘴;
54:传送辊部;
55:排出辊部;
65:传送路径;
100:墨水箱;
101B:倾斜壁;
102:右壁;
110:隔壁;
111:墨水室;
112:注入口;
114:墨水流出路径;
115:开口;
116:开口;
117:墨水导出路径;
119:回流流路;
120:开口;
121:突壁;
122:膜;
123:附加墨水室;
123A、123B:贯通孔;
125:光学传感器;
125A:发光部;
125B:受光部;
126:大气连通路径;
127:缺口;
135:隔壁。
Claims (33)
1.一种液体喷出装置,
包括:箱,形成有储存液体的液体储存室、用于向所述液体储存室注入液体的注入口、使液体从所述液体储存室流出的液体流出路径以及使所述液体储存室与大气连通的大气连通路径;
传送机构,沿着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传送路径传送记录介质;
滑架,在上下方向上比所述传送路径靠上方且与所述传送路径相对的位置沿左右方向移动;以及
头,搭载于所述滑架,并具有将通过所述液体流出路径从所述液体储存室流出的液体向由所述传送机构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的喷嘴,
所述注入口的下端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喷嘴的下方,
所述液体储存室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喷嘴向第一朝向侧离开且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传送路径向第二朝向侧离开的位置,
在比所述液体储存室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下方、比前后方向的中央靠所述第一朝向侧且比所述左右方向的中央靠所述第二朝向侧的位置,所述液体储存室与所述液体流出路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朝向是前方朝向,
所述第二朝向是右方朝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储存室在比所述液体储存室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上方、比前后方向的中央靠后方且比左右方向的中央靠左方的位置与所述大气连通路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储存室的比前后方向的中央靠后侧的容积大于靠前侧的容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储存室的比左右方向的中央靠左侧的容积大于靠右侧的容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储存室的比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上侧的容积大于靠下侧的容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在所述液体储存室中,在所述液体储存室和所述液体流出路径的连接位置的上方、左方和后方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与液体相对于所述连接位置的流入朝向交叉的隔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储存室的底面向右下方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在所述箱形成有:
多个所述液体储存室;
多个所述液体流出路径,使液体分别从多个所述液体储存室流出;以及
多个液体导出路径,将分别从多个所述液体流出路径流出的液体向所述头引导,
多个所述液体流出路径分别从与对应的所述液体储存室连接的连接位置延伸到所述箱的右侧面,并在所述箱的右侧面中的比所述箱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下方且比所述箱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靠前方的位置与对应的所述液体导出路径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多个所述液体储存室在所述箱内在左右方向上相邻,
位于最右侧的第一液体储存室的容积比位于所述第一液体储存室的左侧的第二液体储存室的容积大,
使液体从所述第二液体储存室流出的第二液体流出路径从与所述第二液体储存室连接的连接位置向右方延伸到所述箱的右侧面,
使液体从所述第一液体储存室流出的第一液体流出路径从与所述第一液体储存室连接的连接位置向前方延伸并与所述第二液体流出路径交叉,且在所述第二液体流出路径的前方到达所述箱的右侧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箱具有构成右侧面的侧壁,
多个所述液体流出路径分别贯通所述侧壁并到达所述箱的右侧面,
在所述侧壁形成有:
多个所述液体导出路径,分别由隔着对应的所述液体流出路径的贯通位置向外方突出的一对突壁和熔敷于一对所述突壁的前端的膜区划出;以及
附加储存室,由从围绕贯通孔的位置向外方突出的环状的周壁和熔敷于所述周壁的前端的膜区划出,所述贯通孔贯通所述侧壁并与所述第一液体储存室连通,
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在所述附加储存室的下部具有光学传感器,该光学传感器由发出透过所述周壁且不透过所述液体的光的发光部和隔着所述附加储存室与所述发光部相对的受光部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朝向是前方朝向,
所述第二朝向是左方朝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储存室在比所述液体储存室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上方、比前后方向的中央靠后方且比左右方向的中央靠右方的位置与所述大气连通路径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储存室的比前后方向的中央靠后侧的容积大于靠前侧的容积。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储存室的比左右方向的中央靠右侧的容积大于靠左侧的容积。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储存室的比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上侧的容积大于靠下侧的容积。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在所述液体储存室中,在所述液体储存室和所述液体流出路径的连接位置的上方、右方和后方中的至少一个形成有与液体相对于所述连接位置的流入朝向交叉的隔壁。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液体储存室的底面向左下方倾斜。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在所述箱形成有:
多个所述液体储存室;
多个所述液体流出路径,使液体分别从多个所述液体储存室流出;和
多个液体导出路径,将分别从多个所述液体流出路径流出的液体向所述头引导,
多个所述液体流出路径分别从与对应的所述液体储存室连接的连接位置延伸到所述箱的左侧面,并在所述箱的左侧面中的比所述箱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下方且比所述箱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靠前方的位置与对应的所述液体导出路径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多个所述液体储存室在所述箱内在左右方向上相邻,
位于最左侧的第一液体储存室的容积比位于所述第一液体储存室的右侧的第二液体储存室的容积大,
使液体从所述第二液体储存室流出的第二液体流出路径从与所述第二液体储存室连接的连接位置向左方延伸到所述箱的左侧面,
使液体从所述第一液体储存室流出的第一液体流出路径从与所述第一液体储存室连接的连接位置向前方延伸并与所述第二液体流出路径交叉,且在所述第二液体流出路径的前方到达所述箱的左侧面。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箱具有构成左侧面的侧壁,
多个所述液体流出路径分别贯通所述侧壁并到达所述箱的左侧面,
在所述侧壁形成有:
多个所述液体导出路径,分别由隔着对应的所述液体流出路径的贯通位置向外方突出的一对突壁和熔敷于一对所述突壁的前端的膜区划出;以及
附加储存室,由从围绕贯通孔的位置向外突出的环状的周壁和熔敷于所述周壁的前端的膜区划出,所述贯通孔贯通所述侧壁并与所述第一液体储存室连通,
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在所述附加储存室的下部具有光学传感器,该光学传感器由发出透过所述周壁且不透过所述液体的光的发光部和隔着所述附加储存室与所述发光部相对的受光部构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在一对所述突壁和所述周壁的前端熔敷有单一的所述膜。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在一对所述突壁和所述周壁的前端熔敷有单一的所述膜。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朝向是后方朝向,
所述第二朝向是右方朝向。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朝向是后方朝向,
所述第二朝向是左方朝向。
26.一种液体喷出装置,
包括:箱,形成有储存液体的液体储存室、用于向所述液体储存室注入液体的注入口、使液体从所述液体储存室流出的液体流出路径、与所述液体流出路径连接的液体导出路径以及使所述液体储存室与大气连通的大气连通路径;
传送机构,沿着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传送路径传送记录介质;
滑架,在上下方向上比所述传送路径靠上方且与所述传送路径相对的位置沿左右方向移动;以及
头,搭载于所述滑架,并具有将通过所述液体流出路径以及所述液体导出路径从所述液体储存室流出的液体向由所述传送机构传送的所述记录介质喷出的喷嘴,
所述注入口的下端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喷嘴的下方,
所述液体储存室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喷嘴向第一朝向侧离开且在左右方向上相对于所述传送路径向第二朝向侧离开的位置,
所述液体流出路径从所述液体储存室延伸到所述箱的所述第二朝向侧的侧面,并在所述箱的所述第二朝向侧的侧面中的比所述箱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下方且比所述箱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靠所述第一朝向侧的位置与所述液体导出路径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在所述箱形成有回流流路,该回流流路的一端在所述箱的所述第二朝向侧的侧面与所述液体流出路径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液体储存室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回流流路的另一端位于比所述回流流路的一端靠上下方向的上方、前后方向的与所述第一朝向相反的第三朝向侧且左右方向的与所述第二朝向相反的第四朝向侧的位置。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在所述箱形成有:
多个所述液体储存室;
多个所述液体流出路径,使液体分别从多个所述液体储存室流出;
多个所述液体导出路径,将分别从多个所述液体流出路径流出的液体向所述头引导;以及
多个所述回流流路,分别从多个所述液体流出路径延伸并分别到达多个所述液体储存室,
多个所述液体流出路径分别从与对应的所述液体储存室连接的连接位置延伸到所述箱的所述第二朝向侧的侧面,并在所述箱的所述第二朝向侧的侧面中的比所述箱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下方且比所述箱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靠所述第一朝向侧的位置与对应的所述液体导出路径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26~2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朝向是前方朝向,
所述第二朝向是右方朝向。
31.根据权利要求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朝向是前方朝向,
所述第二朝向是左方朝向。
32.根据权利要求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朝向是后方朝向,
所述第二朝向是右方朝向。
33.根据权利要求26~2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朝向是后方朝向,
所述第二朝向是左方朝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79370 | 2014-04-08 | ||
JP2014079370A JP2015199261A (ja) | 2014-04-08 | 2014-04-08 | 液体吐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72760A true CN104972760A (zh) | 2015-10-14 |
CN104972760B CN104972760B (zh) | 2017-10-24 |
Family
ID=54209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28598.7A Active CN104972760B (zh) | 2014-04-08 | 2015-03-23 | 液体喷出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4) | US9505222B2 (zh) |
JP (1) | JP2015199261A (zh) |
CN (1) | CN104972760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09751A (zh) * | 2015-10-20 | 2017-08-0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罐、罐单元、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CN107415478A (zh) * | 2016-03-31 | 2017-12-0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罐组及液体消耗装置 |
CN109228674A (zh) * | 2018-09-28 | 2019-01-18 | 北海市天硌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可多次填充的墨盒 |
CN110481163A (zh) * | 2018-05-15 | 2019-11-2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射装置 |
CN111730983A (zh) * | 2016-03-31 | 2020-10-0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罐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55012B2 (en) * | 2005-08-31 | 2011-06-07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Printer with force transmitting path selecting mechanism |
JP1543370S (zh) * | 2015-06-29 | 2016-02-08 | ||
USD783088S1 (en) * | 2015-12-11 | 2017-04-04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er |
USD782570S1 (en) * | 2015-12-11 | 2017-03-2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er |
JP6821938B2 (ja) * | 2016-03-31 | 2021-01-2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ンク |
JP6891398B2 (ja) | 2016-03-31 | 2021-06-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ンク |
US9840080B1 (en) | 2016-06-08 | 2017-12-1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JP6866611B2 (ja) * | 2016-10-21 | 2021-04-2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供給装置 |
JP6922235B2 (ja) | 2017-01-31 | 2021-08-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JP6848529B2 (ja) * | 2017-02-28 | 2021-03-2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US10442206B2 (en) | 2017-02-28 | 2019-10-15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recor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first tank, second tank connectable to first tank, and head for ejecting liquid supplied from second tank |
JP6938962B2 (ja) * | 2017-02-28 | 2021-09-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JP6938963B2 (ja) * | 2017-02-28 | 2021-09-2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JP6859751B2 (ja) * | 2017-02-28 | 2021-04-1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JP6895055B2 (ja) | 2017-03-27 | 2021-06-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6972621B2 (ja) | 2017-03-31 | 2021-11-2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消費装置 |
JP7056184B2 (ja) * | 2018-01-31 | 2022-04-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タンク、液体噴射装置 |
JP7099208B2 (ja) | 2018-09-12 | 2022-07-1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吐出装置 |
JP7224945B2 (ja) * | 2019-02-04 | 2023-02-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JP7404733B2 (ja) | 2019-09-24 | 2023-12-2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88818A (zh) * | 1999-04-27 | 2001-03-28 | 佳能株式会社 | 墨盒、墨盒座和将墨盒安装到墨盒座上的方法 |
CN101670706A (zh) * | 2008-09-12 | 2010-03-17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机 |
US20110242158A1 (en) * | 2010-03-30 | 2011-10-0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droplet jetting apparatus |
CN202412915U (zh) * | 2011-09-30 | 2012-09-05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墨盒架及使用该墨盒架的喷墨打印机 |
CN103568581A (zh) * | 2012-08-10 | 2014-02-1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纳体、消耗装置、供给系统和容纳体单元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156809C (en) | 1994-08-24 | 2003-11-11 | Hiroyuki Inoue | Ink container for ink jet printer, holder for the container carriage for the holder and ink jet printer |
US5686947A (en) | 1995-05-03 | 1997-11-11 | Encad, Inc. | Ink jet printer incorporating high volume ink reservoirs |
CN1207880A (zh) | 1997-08-12 | 1999-02-17 | 粟定安 | 一种香烟用组合型添加剂及其制作工艺 |
US6443567B1 (en) | 1999-04-27 | 2002-09-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ejecting cartridge and recording device using same |
JP2001063098A (ja) | 1999-04-27 | 2001-03-13 | Canon Inc | 液体収納容器、該液体収納容器に用いられる弁機構および液体供給容器 |
JP3494101B2 (ja) | 2000-01-21 | 2004-02-0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
ATE269788T1 (de) | 1999-11-05 | 2004-07-15 | Seiko Epson Corp |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vorrichtung |
WO2001032424A2 (fr) | 1999-11-05 | 2001-05-10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Dispositif d'impression de type jet d'encre, procede d'alimentation en encre de reservoir secondaire et procede d'evaluation de quantite d'encre fournie a ce reservoir par le meme dispositif |
DE20122653U1 (de) | 2000-01-21 | 2007-02-22 | Seiko Epson Corp. | Tintenkartusche und diese verwendende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einrichtung |
ES2382127T3 (es) | 2000-01-21 | 2012-06-05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artucho de tinta para uso con aparato de registro y aparato de registro de inyección de tinta |
JP2002264363A (ja) | 2001-03-12 | 2002-09-18 | Brother Ind Ltd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
US6641248B2 (en) | 2001-03-08 | 2003-11-04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jet printer and cap device |
US7370949B2 (en) * | 2002-02-28 | 2008-05-13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supplying membe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
JP3573151B2 (ja) * | 2002-02-28 | 2004-10-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装置用液体供給チューブ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
EP1918111B1 (en) | 2002-12-10 | 2009-05-13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nk cartridge |
JP3793216B2 (ja) * | 2003-12-26 | 2006-07-0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納容器、該容器を備える液体供給システム、前記容器の製造方法、前記容器用回路基板および液体収納カートリッジ |
MXPA04012681A (es) | 2003-12-26 | 2005-07-01 | Canon Kk | Recipiente para liquido y sistema de suministro de liquido. |
JP4298629B2 (ja) | 2003-12-26 | 2009-07-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4604613B2 (ja) * | 2004-09-08 | 2011-01-0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ヘッド |
JP2006305941A (ja) * | 2005-04-28 | 2006-11-09 | Seiko Epson Corp | 液体供給回収装置 |
JP2007105882A (ja) * | 2005-10-11 | 2007-04-26 | Graphtec Corp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に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インク充填方法 |
US20070103520A1 (en) * | 2005-11-04 | 2007-05-10 | U Colour International Co., Ltd. | Interior pressure self-adjustable ink supply cartridge structure |
JP4858191B2 (ja) | 2007-01-30 | 2012-01-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カートリッジ収容装置 |
US7416291B1 (en) | 2007-01-30 | 2008-08-2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 packaging arrangements |
US8052261B2 (en) | 2007-01-30 | 2011-11-08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 determination systems and ink cartridges |
US8052260B2 (en) | 2007-01-30 | 2011-11-08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s and ink supply systems |
US8025378B2 (en) | 2007-03-28 | 2011-09-27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 cartridges |
US8038275B2 (en) | 2007-03-28 | 2011-10-18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ontainers |
JP5169041B2 (ja) | 2007-07-03 | 2013-03-2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液体吐出ヘッド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
CN201070874Y (zh) | 2007-08-30 | 2008-06-11 |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喷墨打印机墨盒 |
US7819512B2 (en) | 2007-08-31 | 2010-10-2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Packaging arrangements |
JP5293243B2 (ja) | 2008-03-24 | 2013-09-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容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10030143A (ja) | 2008-07-29 | 2010-02-12 | Seiko Epson Corp | 流体収容容器及び流体噴射装置 |
JP4720876B2 (ja) | 2008-08-28 | 2011-07-1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CN101873936B (zh) | 2008-09-29 | 2012-06-06 | 株式会社理光 | 墨水盒和成像设备 |
JP5229137B2 (ja) * | 2009-07-07 | 2013-07-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インク充填用治具、インク充填装置、インク充填方法、インク充填キット |
JP2010234566A (ja) | 2009-03-30 | 2010-10-21 | Brother Ind Ltd | カートリッジ検出装置及びカートリッジ検出方法 |
RU2533107C2 (ru) * | 2010-07-15 | 2014-11-20 | Сейко Эпсон Корпорейшн |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жидкости и система выталкивания жидкости |
JP2012066563A (ja) * | 2010-08-24 | 2012-04-05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5760399B2 (ja) * | 2010-11-16 | 2015-08-1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補充容器 |
KR101193970B1 (ko) * | 2011-03-15 | 2012-10-24 |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그라핀 섬유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JP5838633B2 (ja) | 2011-07-28 | 2016-01-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液体噴射システム、及び、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
JP6171313B2 (ja) * | 2011-12-08 | 2017-08-0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装置 |
JP6007683B2 (ja) * | 2012-08-31 | 2016-10-1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 |
JP6036018B2 (ja) | 2012-08-31 | 2016-11-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装置 |
JP5987564B2 (ja) * | 2012-08-31 | 2016-09-0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 |
US9421781B2 (en) * | 2012-10-15 | 2016-08-23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Recording apparatus |
JP6379482B2 (ja) * | 2013-12-19 | 2018-08-2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装置 |
US20150017490A1 (en) * | 2013-07-09 | 2015-01-15 | Material and Systems Research, Inc. | Planar alkali metal-beta battery |
JP2015080905A (ja) * | 2013-10-23 | 2015-04-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収容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
JP6287510B2 (ja) | 2014-04-08 | 2018-03-0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液体消費装置 |
JP6387694B2 (ja) * | 2014-06-12 | 2018-09-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ンク |
JP2016030365A (ja) * | 2014-07-28 | 2016-03-0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US10160218B2 (en) * | 2016-06-28 | 2018-12-25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Printer |
CN107718891B (zh) * | 2016-08-12 | 2021-04-2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纳体 |
JP6819207B2 (ja) * | 2016-10-21 | 2021-01-27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供給装置 |
-
2014
- 2014-04-08 JP JP2014079370A patent/JP2015199261A/ja active Pending
-
2015
- 2015-03-23 CN CN201510128598.7A patent/CN104972760B/zh active Active
- 2015-03-24 US US14/666,919 patent/US9505222B2/en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11-10 US US15/348,248 patent/US10384480B2/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8-19 US US16/544,200 patent/US10906339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1-28 US US17/161,161 patent/US1178720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288818A (zh) * | 1999-04-27 | 2001-03-28 | 佳能株式会社 | 墨盒、墨盒座和将墨盒安装到墨盒座上的方法 |
CN101670706A (zh) * | 2008-09-12 | 2010-03-17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机 |
US20110242158A1 (en) * | 2010-03-30 | 2011-10-06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droplet jetting apparatus |
CN202412915U (zh) * | 2011-09-30 | 2012-09-05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墨盒架及使用该墨盒架的喷墨打印机 |
CN103568581A (zh) * | 2012-08-10 | 2014-02-1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容纳体、消耗装置、供给系统和容纳体单元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09751A (zh) * | 2015-10-20 | 2017-08-0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罐、罐单元、液体喷射系统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
CN107415478A (zh) * | 2016-03-31 | 2017-12-01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罐组及液体消耗装置 |
CN111730983A (zh) * | 2016-03-31 | 2020-10-02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罐 |
CN110481163A (zh) * | 2018-05-15 | 2019-11-2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射装置 |
CN110481163B (zh) * | 2018-05-15 | 2022-07-05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体喷射装置 |
CN109228674A (zh) * | 2018-09-28 | 2019-01-18 | 北海市天硌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 可多次填充的墨盒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70120643A1 (en) | 2017-05-04 |
US20150284170A1 (en) | 2015-10-08 |
CN104972760B (zh) | 2017-10-24 |
US20210252885A1 (en) | 2021-08-19 |
US20200039258A1 (en) | 2020-02-06 |
US11787209B2 (en) | 2023-10-17 |
US20240100867A1 (en) | 2024-03-28 |
US10384480B2 (en) | 2019-08-20 |
US9505222B2 (en) | 2016-11-29 |
JP2015199261A (ja) | 2015-11-12 |
US10906339B2 (en) | 2021-0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972760A (zh) | 液体喷出装置 | |
CN104972761A (zh) | 液体消耗装置 | |
CN104972744A (zh) | 液体喷出装置 | |
CN105269972A (zh) | 液体消耗装置及复合机 | |
JP6498098B2 (ja) | 記録装置および液体収容部材 | |
CN105269973A (zh) | 液体消耗装置 | |
JP6409508B2 (ja) | 液体消費装置 | |
CN105291595B (zh) | 液体消耗装置 | |
JP7305404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 | |
JP7192917B2 (ja) | タンク | |
CN109016850A (zh) | 盒和液体消耗装置 | |
JP2021178515A (ja) | タンク | |
US10668732B2 (en) | Ink tank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
CN105291593B (zh) | 箱 | |
US10029468B2 (en) | Liquid ejection device | |
US10035349B2 (en) | Liquid ejection device | |
JP6794648B2 (ja) | タンク | |
JP2019048479A (ja) | 液体吐出装置 | |
JP6390144B2 (ja) | タンク | |
JP6844381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JP2019111829A (ja) | 液体吐出装置 | |
JP2020163643A (ja) | 液体消費装置及び濾過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