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25550A - 片材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片材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925550A CN104925550A CN201510114357.7A CN201510114357A CN104925550A CN 104925550 A CN104925550 A CN 104925550A CN 201510114357 A CN201510114357 A CN 201510114357A CN 104925550 A CN104925550 A CN 10492555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per
- friction
- friction means
- separating pad
- feed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52—Friction retainers acting on under or rear side of article being separated
- B65H3/5207—Non-driven retainers, e.g. movable retainers being moved by the motion of the article
- B65H3/5215—Non-driven retainers, e.g. movable retainers being moved by the motion of the article the retainers positioned under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the top of the pile
- B65H3/5223—Retainers of the pad-type, e.g. friction pa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00—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 B65H1/08—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piles from which articles are to be separated with means for advancing the articles to present the articles to the separating devi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84—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on moving support, e.g. pivoting, for bringing the roller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 into contact with the pi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52—Friction retainers acting on under or rear side of article being separated
- B65H3/5207—Non-driven retainers, e.g. movable retainers being moved by the motion of the art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52—Friction retainers acting on under or rear side of article being separated
- B65H3/5207—Non-driven retainers, e.g. movable retainers being moved by the motion of the article
- B65H3/5215—Non-driven retainers, e.g. movable retainers being moved by the motion of the article the retainers positioned under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the top of the pi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8—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one or more rollers or balls and stationary pressing, supporting or guiding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50—Surface of the elements in contact with the forwarded or guided material
- B65H2404/53—Surface of the elements in contact with the forwarded or guided material with particular mechanical, physical propert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50—Surface of the elements in contact with the forwarded or guided material
- B65H2404/56—Flexible surface
- B65H2404/563—Elastic, supple built-up surfa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1—Bottom
- B65H2405/1118—Areas with particular friction properties, e.g. friction pad arrang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1/00—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achieved
- B65H2601/50—Diminishing, minimizing or reducing
- B65H2601/52—Diminishing, minimizing or reducing entities relating to handling machine
- B65H2601/521—Nois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1/00—Problem to be solved or advantage achieved
- B65H2601/50—Diminishing, minimizing or reducing
- B65H2601/52—Diminishing, minimizing or reducing entities relating to handling machine
- B65H2601/524—Vib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供给片材时因摩擦部件的振动而产生异常声音的片材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其为具备与片材(P)接触并供给片材(P)的供给部件(30a)、与供给部件(30a)对向地配置的摩擦部件(47)、以及保持摩擦部件(47)的承受台(47)的片材供给装置。使摩擦部件(47)的夹持部(N)的上游侧成为固定在摩擦部件保持部(48f)上的固定区域。使摩擦部件(47)的包括夹持部(N)的下游侧成为沿着输送通路可动的可动区域。使对摩擦部件(47)下表面作用的第一摩擦力小于对上表面作用的第二摩擦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印刷机、它们的多功能外围设备或喷墨记录装置中装备的片材供给装置和具备该片材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的品质之一是纸张的输送品质(纸张输送性能)。近年来,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的纸张变得多种多样,供纸和分离的品质提高不可或缺。作为进行高品质的供纸和分离的片材供给装置,已知有RF方式和FRR方式等。
RF方式或FRR方式能够进行高品质的供纸和分离,但是成本高并且难以小型化。另一方面,作为相对廉价并且小型的片材供给装置,已知摩擦垫方式的片材供给装置。
该摩擦垫方式在供给辊的下方配置了贴有摩擦部件(分离垫)的承受台。在摩擦垫方式中,使通过供给辊供给的片材与分离垫抵接,通过分离垫与片材之间的摩擦防止可能会被多张输送的片材的供给。而且仅使与供给辊抵接的最上方的片材向图像形成部分离供给。
分离垫的材料使用具有比供给辊的摩擦系数小的摩擦系数的材料。作为这样的材料,例如单一地使用天然橡胶、软木材料、皮革、氨基甲酸乙酯材料、合成橡胶等。
但是,这样的分离垫存在对于摩擦系数大的片材,在分离供给时发生粘滑(不连续地滑动并输送的状态)的课题。有时该粘滑引起的振动使片材振动而产生刺耳的声音(所谓“垫噪音”)。
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017171号公报)中,公开了出于防止供给分离时的多张输送和异常声音的目的,使摩擦系数不同的分离垫(低摩擦系数+高摩擦系数)组合构成的技术。但是,该技术对于粘滑引起的输送方向的振动并没有直接的抑制效果。
此外,搭载具有不同的摩擦系数的多个分离垫时难以低成本化。进而,存在分离垫的纸张分离面变得复杂,因此难以得到稳定的分离性能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346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供给片材时产生异常声音的片材供给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片材供给装置,其包括与片材的单侧接触并使该片材沿着指定的输送路径向下游侧供给的供给部件、配置在与所述供给部件对向并夹着所述输送路径的位置的与所述供给部件接触而形成夹持部的摩擦部件、以及具有在与所述夹持部的相反侧保持所述摩擦部件的摩擦部件保持部的承受台,其特征在于:在使得所述摩擦部件中比所述夹持部更为上游侧为固定在所述摩擦部件保持部上的固定区域的同时,使所述摩擦部件的包括所述夹持部的下游侧为沿着输送路径能够移动的能够移动区域;并使得由所述摩擦部件保持部对所述摩擦部件的能够移动区域作用的第一摩擦力小于在所述夹持部中由所述片材对所述摩擦部件的所述能够移动区域作用的第二摩擦力。
根据本发明,使摩擦部件的包括夹持部的下游侧成为沿着输送通路可动的可动区域,使上述第一摩擦力小于上述第二摩擦力,因此能够通过该可动区域的移动低成本地抑制从摩擦部件向承受台传导的振动。此外,能够通过可动区域的移动使与供给部件摩擦而发生磨耗的部分分散,因此能够增大摩擦部件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作为搭载本发明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构成的构成图。
图2(a)是包括本发明的片材供给装置的供纸托盘的侧视图,(b)是包括本发明的其他片材供给装置的供纸托盘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片材供给装置的承受台的图,(a)是承受台的立体图,(b)是承受台的侧视图,(c)是夹持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4A是表示本发明的片材供给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a)是片材供给装置的侧视图,(b)和(c)是夹持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4B是对本发明的片材供给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与现有的片材供给装置进行比较表示的图,(a)是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供给装置的侧视图,(b)是现有的片材供给装置的侧视图,(c)是使摩擦力的大小关系颠倒后的与第一实施方式构成相同的片材供给装置的侧视图。
图4C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供给装置的侧视图,(a)是摩擦部件伸长前的状态,(b)是摩擦部件伸长后的状态,(c)是摩擦部件正在伸缩的状态的图。
图5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片材供给装置,(a)是使摩擦部件分离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b)和(c)是侧视图。
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片材供给装置的承受台的振动加速度试验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片材供给装置,(a)是使片材供给装置的摩擦垫分离后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分离垫的平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分离垫的平面图。
图8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图,(a)是第五实施方式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卸下摩擦垫后的状态的承受台的分解立体图,(b)是承受台的组装后立体图,(c)是承受台的组装后平面图。
图8B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片材供给装置的承受台的侧视图。
图8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变形例的图,(a)是承受台的分解立体图,(b)是组装后立体图,(c)是(b)的D-D线截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图,(a)是包括供给片材时的圆缺形辊的承受台的侧视图,(b)是包括非供给时的圆缺形辊的承受台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图,(a)是承受台的侧视图,(b)是无分离垫的承受台的上方立体图,(c)是无分离垫的承受台的下方立体图,(d)是夹持部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中,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附加同一符号,适当简化或省略其重复说明。
此外,在本说明中将“片材”记作“纸张”进行说明,但片材不限于纸(纸张),包括OHP片材、布帛等能够附着显影剂或墨水的被称为介质、被记录介质、记录介质、记录纸、记录纸张等的所有材料。进而,“片材”不限于可挠性的片材,也包括较硬的板状的片材和较厚的片材。
此外,各构成部件的说明中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是例示,只要没有特定的记载,本发明的范围不受这些限定。
(激光打印机的构成)
图1是概略地表示作为搭载本发明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构成的构成图。该彩色激光打印机1具备作为成像装置的4个处理单元1K、1Y、1M、1C。这些处理单元用与彩色图像的颜色分解成分对应的黑色(K)、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各色的显影剂形成图像。
各处理单元1K、1Y、1M、1C除了具有收容相互不同颜色的未使用调色剂的调色剂罐6K、6Y、6M、6C之外,构成相同。因此,以下说明一个处理单元1K的构成,省略其他处理单元1Y、1M、1C的构成的说明。
处理单元1K具有图像载体2K(例如感光体鼓)、鼓清洁装置3K、未图示的放电装置、充电装置4K和显影装置5K等。此外,处理单元1K对于激光打印机1的本体可自由装卸,能够同时更换消耗部件。
曝光器7配置在该激光打印机1中所设置的各处理单元1K、1Y、1M、1C的上方。该曝光器7构成为基于图像数据从激光二极管发射激光。
转印装置15在该实施方式中配置在各处理单元1K、1Y、1M、1C的下方。一次转印辊19K、19Y、19M、19C与各图像载体2K、2Y、2M、2C对向并与中间转印带16抵接地配置。
中间转印带16在架设在各一次转印辊19K、19Y、19M、19C、驱动辊18、从动辊17上的状态下循环移动。
二次转印辊20与驱动辊18对向并与中间转印带16抵接地配置。其中,如果设图像载体2K、2Y、2M、2C为各色的第一图像载体,则中间转印带16是使它们的像合成的第二图像载体。
带清洁装置21在中间转印带16的移动方向上,设置在二次转印辊20的下游侧。此外,未图示的清洁支承辊相对于中间转印带16设置在带清洁装置21的相反侧。
供纸托盘30设置在激光打印机1的下方,能够纸束状地收容多片纸张P。此外,供纸托盘30为了补充纸张等,能够对该激光打印机1的本体装卸。作为供给部件的供给辊30a配置在设置在激光打印机1中的状态下的供纸托盘30的上方,从供纸托盘30向供纸通路31供给纸张P。
时机辊对14配置在二次转印辊20的近邻上游侧,能够使从供纸托盘30供给的纸张P暂时停止。因该暂时停止而在纸张P的前端侧形成松弛。
形成了松弛后的纸张P,与适当地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6上形成的调色剂像的时序相应地向二次转印辊20与驱动辊18的二次转印夹持部送出。对于送出的纸张P,在二次转印夹持部将中间转印带16上形成的调色剂像高精度地转印至要求的转印位置。
转印后输送通路33配置在二次转印辊20与驱动辊18的二次转印夹持部的上方。定影装置34设置在转印后输送通路33的上端附近。
定影装置34具备内部具有未图示的卤素灯等热源的定影辊34a、和对于该定影辊34a以规定的压力抵接并旋转的加压辊34b。定影后输送通路35配置在定影装置34的上方,在定影后输送通路35的上端,分支为排纸通路36和反向输送通路41。
在该分支部配置有切换部件42,切换部件42以其摇动轴42a为轴摇动驱动。此外,在排纸通路36的开口端附近配置有排纸辊对37。
反向输送通路41在与分支部相反的另一端与供纸通路31汇合。此外,在反向输送通路41的途中,配置有反向输送辊对43。排纸托盘44在激光打印机1的上部,形成为向激光打印机1的内侧方向凹陷的形状地设置。
粉体收容器10(例如调色剂收容器)配置在转印装置15与供纸托盘30之间。粉体收容器10对于激光打印机1的本体可自由装卸。
本实施方式的激光打印机1因转印纸输送的关系而需要从供给辊30a至二次转印辊20的规定的距离。并且,在该距离所产生的死区中设置粉体收容器10,实现了激光打印机整体的小型化。
转印盖8在供纸托盘30的上部,设置在供纸托盘的抽出方向正面。通过打开该转印盖8,能够对激光打印机1的内部进行检查。在转印盖8上,设置有手动供纸用的手动供给辊45、和手动供纸用的手动送纸盘46。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激光打印机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该图像形成装置不限于激光打印机。即,图像形成装置也能够构成为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印刷机和喷墨记录装置中的某一种、或将它们中的至少两种以上组合而成的多功能外围设备。
(激光打印机的动作)
接着,以下参考图1A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激光打印机的基本动作。首先,说明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供给辊30a如图1A所示,根据来自激光打印机1的控制部(未图示)的供纸信号旋转。然后,供给辊30a仅使供纸托盘30上装载的纸束状纸张P的最上方的纸张分离,向供纸通路31送出。
通过供给辊30a送出的纸张P,当其前端到达时机辊对14的二次转印夹持部时,形成松弛,在该状态下等待。然后,在获得将中间转印带16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该纸张的最佳的时机(同步)的同时,对纸张P的前端歪斜进行修正。
手动供纸的情况下,手动送纸盘46上装载的纸束状纸张从最上方的纸张起逐片地因手动供给辊45通过反向输送通路41的一部分,被输送至时机辊对14的二次转印夹持部。之后的动作与从供纸托盘30供纸相同。
此处,关于成像动作,对一个处理单元1K进行说明,省略关于其他处理单元1Y、1M、1C的说明。首先,充电装置4K使图像载体2K的表面均匀地充电至高电位。
然后,曝光器7对图像载体2K的表面照射基于图像数据的激光束L。然后,在被照射了激光束L的图像载体2K的表面,被照射的部分的电位降低,形成静电潜像。
然后,显影装置5K使从调色剂罐6K供给的未使用的黑色调色剂转移至形成了静电潜像的图像载体2K的表面部分。然后,转移了调色剂的图像载体2K在其表面形成黑色调色剂图像(显影)。然后,将图像载体2K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6上。
鼓清洁装置3K除去经过中间转印行程后附着在图像载体2K的表面上的残留调色剂。除去的残留调色剂被废调色剂输送途径(未图示)输送回收至位于处理单元1K内的废调色剂收容部(未图示)。此外,放电装置(未图示)使通过清洁装置3K除去残留调色剂后的图像载体2K的残留电荷放电。
在各色的处理单元1Y、1M、1C中,也同样地在图像载体2Y、2M、2C上形成调色剂图像,以使各色调色剂图像重合的方式转印至中间转印带16上。
以各色调色剂图像重合的方式进行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16,移动至二次转印辊20与驱动辊18的二次转印夹持部时,使中间转印带16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由时机辊对14送出的纸张P上。
此处,将纸张P与适当地转印在中间转印带16上重叠转印形成的调色剂像的时序相应地对二次转印夹持部送出。然后,对于送出的纸张P在二次转印夹持部将中间转印带16上形成的调色剂像高精度地转印至要求的转印位置。
转印了调色剂图像后的纸张P,通过转印后输送通路33向定影装置34输送。然后,被输送至定影装置34的纸张P被定影辊34a和加压辊34b夹着,通过加热、加压使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调色剂图像定影后的纸张P从定影装置34向定影后输送通路35送出。
切换部件42在从定影装置34送出纸张P的时刻,如图1A的实线所示位于使定影后输送通路35的上端附近开放的位置。从定影装置34送出的纸张P经由定影后输送通路35向排纸通路36送出。作为排出装置的排纸辊对37将向排纸通路36送出的纸张P夹住,通过旋转驱动向排纸托盘44排出,从而结束单面印刷。
接着,说明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与单面印刷的情况同样地,定影装置34对排纸通路36送出纸张P。此外,进行两面印刷的情况下,排纸辊对37通过旋转驱动将纸张P的一部分向激光打印机1外部输送。
然后,纸张P的后端朝着排纸路径36通过分支部时,切换部件42如图1A的虚线所示以摇动轴42a为轴摇动,使定影后输送路径35的上端封闭。排纸辊对37与该定影后输送路径35的上端封闭大致同时地使纸张P向与输送至激光打印机1外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向反向输送路径41送出。
向反向输送通路41送出的纸张P经过反向输送辊对43,到达时机辊对14。然后,时机辊对14实现将中间转印带16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纸张P的调色剂图像未转印面的最佳的时序(同步),向二次转印夹持部送出纸张P。
然后,二次转印辊20和驱动辊18在纸张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时对纸张P的调色剂图像未转印面转印调色剂图像。然后,转印了调色剂图像后的纸张P通过转印后输送通路33向定影装置34输送。
定影装置34用定影辊34a和加压辊34b夹着输送的纸张P,通过加热、加压使未定影调色剂图像在纸张P上定影。然后,调色剂图像定影后的纸张P从定影装置34向定影后输送通路35送出。
切换部件42在从定影装置34送出纸张P的时刻,如图1A的实线所示位于使定影后输送通路35的上端附近开放的位置。从定影装置34送出的纸张P经由定影输送通路向排纸通路36送出。排纸辊对37将向排纸通路36送出的纸张P夹住,通过旋转驱动向排纸托盘44排出,从而结束双面印刷。
此外,将中间转印带16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纸张P后,在中间转印带16上附着有残留调色剂。带清洁装置21从中间转印带16除去该残留调色剂。
此外,从中间转印带16除去的调色剂,被未图示的废调色剂输送单元向粉体收容器10输送,回收至粉体收容器10内。
(摩擦垫方式的基本构成)
图2(a)(b)是表示使用摩擦垫方式的一般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基本构成的概要图。该片材供给装置配置在供纸托盘30的供纸方向前侧(图的右侧)。
供纸托盘30具有上方开放的箱状体52、配置在该箱状体52底部的能够装载纸张P的供纸台53、支撑供纸台53的后端部并对供纸台53支撑为在上下方向可摇动的轴部53a。此外,承受台48在上下方向上平行地移动的平行移动方式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图2(a)的片材供给装置具有作为供给部件的供给辊30a、承受台48和对该承受台48向上方施力的分离弹簧49。承受台48中,其输送方向下游侧的支点轴48a被本体侧的未图示的机器框架支撑。供给辊30a与承受台48抵接,并且与纸张P上表面前端部抵接。
承受台48能够以该支点轴48a为中心在上下方向上摇动。在承受台48上贴有作为摩擦部件的分离垫47,该分离垫47因分离弹簧49的力与供给辊30a抵接。分离垫47,例如由弹性体等橡胶材料或橡胶软木混合材料、发泡氨基甲酸乙酯材料、硅材料等弹性体材料形成为板状。
作为在分离垫47与供给辊30a之间形成的夹持部的分离夹持部N维持为用分离弹簧49施加了规定的压力的状态。此处,设供给辊30a与纸张P之间的摩擦力为μr,纸张P相互之间的摩擦力为μs,纸张P与分离垫47之间的摩擦力为μf。片材供给装置构成为因这3个摩擦系数的大小关系(μr>μf>μs),仅使最上方的纸张摩擦分离并供给。
图2(b)的片材供给装置对图2(a)的片材供给装置追加了拾取专用的辅助辊54。辅助辊54构成为与供给辊30a连动地旋转,向分离夹持部N输送最上层的纸张P。
图3(a)~(c)是表示片材供给装置的承受台的图,在分离垫47的上游侧形成了与承受台48一体地形成的作为引导部的预备部48b。
该预备部48b向输送通路引导纸张前端部,从供纸托盘30供给的纸张P被该预备部48b引导而导向分离夹持部N。对于该预备部48b的高度,为了使纸张P不会卡在分离垫47的输送方向上游端,设定为比分离垫47的高度更高的规定量。
图2(a)(b)的供纸托盘30上装载的纸束状纸张P中,其最上方的纸张上表面被供给辊30a或辅助辊54压紧,通过供给辊30a或辅助辊54的驱动逐片地输送最上方的纸张。输送了多片纸张的情况下,该多片纸张被夹在分离夹持部N中。
该分离夹持部N如上所述维持为用分离弹簧49施加了规定的压力的状态,所以因摩擦系数的大小关系(μr>μf>μs)),仅使最上方的纸摩擦分离并供给。
在这样的分离垫方式中,纸张P分离时因分离垫47与纸张P之间的摩擦力,分离垫47的承受台48在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振动(粘滑),从而存在产生异常声音的情况。本发明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1~7的片材供给装置防止该异常声音的产生。
(第一实施方式)
图4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片材供给装置的图。如图4A(a)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基本构成与一般的分离垫方式的构成相同。即,片材供给装置由图中所示的供给纸张P的供给辊30a、使纸张P逐片分离的分离垫47、保持分离垫47的承受台48、对承受台48向供给辊一侧加压的分离弹簧49构成。
图4A(b)是分离夹持部N周边的放大图。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比供给辊30a与分离垫47的接触部(以下记载为分离夹持部N)更靠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分离垫47通过双面胶带50与承受台48粘结并被固定。与双面胶带50重合的分离垫47的区域是固定区域。该固定区域的下游侧是可动区域。
分离垫47由因负重而能够弹性变形和伸缩的材质,例如弹性体等橡胶材料或橡胶软木混合材料、发泡氨基甲酸乙酯材料、硅材料等弹性体材料组成的摩擦部件构成。
分离垫47在与分离垫47的分离面相反的面(以下记载为保持面)上,从承受台48的摩擦部件保持部48f受到摩擦力μ1h(第一摩擦力)。此外,分离垫47在与纸张P的接触面(以下记载为分离面)上,从纸张P受到摩擦力μ2p(第二摩擦力)。
此处,p是分离夹持部N的压力,h是从承受台48的摩擦部件保持部48f对分离垫47的可动区域的下表面垂直作用的力(基本上p=h)。此外,μ1是分离垫47的保持面与摩擦部件保持部48f之间的摩擦系数,μ2是分离垫47的分离面与纸张P之间的摩擦系数。与第二摩擦力相比,是以第一摩擦力相对更小的方式来设定μ1和μ2的。
用于形成上述第一摩擦力与第二摩擦力的大小关系的实际的构成有以下等方法:1)在形成分离垫47时改变分离面和保持面的表面性质;2)使用2层构造的垫;3)在分离垫47的保持面上涂布提高滑动性的油或润滑脂、氟类速干性润滑剂等的润滑剂等;4)使承受台48的材质具有高滑动性;5)使分离垫47的可动区域以因分离垫47自身的弹性复原力而向上方弹起的方式配置并使上述垂直力的大小成为h<p的大小关系。
通过使分离垫47的固定区域乃至双面胶带50配置在分离夹持部N的上游侧,如图4A(c)所示,在固定区域与分离夹持部N之间,分离垫47因上述第一摩擦力与第二摩擦力的差,能够在输送方向上伸缩。进而,通过构成为使保持面处的分离垫47与承受台48之间的摩擦力μ1h低于分离面处的纸张P与分离垫47之间的摩擦力μ2p(p=h的情况下为μ1<μ2),分离垫47的可动区域更易于对于承受台48在输送方向上移动。
根据这两个特征,分离垫47的可动区域在纸张分离时就会在输送方向上伸缩地移动,如图4B(a)所示,在分离夹持部N发生的振动就难以直接传播到承受台48,从而具有能够抑制振动的效果。
另一方面,如图4B(b)所示地使分离垫47的输送方向的全长固定在承受台48的构成,或如图4B(c)所示地构成为使保持面处的分离垫47与承受台48之间的摩擦力μ3h大于分离面处的纸张P与分离垫47之间的摩擦力μ2p的情况下,因为分离夹持部N处的分离垫47的振动直接传递至承受台48,所以不能期待振动的抑制效果。
包括承受台48的片材分离部处的异常声音有时受到片材分离部的构成部件的固有振动频率的较大的影响。分离夹持部N处的分离垫47与纸张P之间产生的摩擦力μ2p的变化(振动频率)接近分离垫47和承受台48的各固有振动频率的情况下,存在分离垫47与承受台48共振而使振动被放大,结果产生异常声音的情况。一般而言,对于这样的机制的异常声音,较多采取对承受台48加重等使其固有振动频率变化的对策。
但是,对承受台48加重时关系到片材供给装置的重量增加,此外,存在难以节省空间的问题。根据本发明,仅通过改变承受台48上安装的分离垫47的固定方法使分离垫47与支撑台48之间的刚性变化,因此,结果片材供给装置的分离部的固有振动频率发生变化。
由此,能够对于从分离垫47传导的力使共振点偏移,能够防止振动、防止产生异常声音。从而,因为不需要加重的空间,所以能够用节省空间并且轻量的构成防止共振引起的异常声音。
此外,如图4B(b)所示将分离垫47完全固定在承受台48的情况下,分离垫47与供给辊30a的接触点不变,仅在一点进行纸张的分离。因此,因分离垫47的摩擦,磨耗位置集中。
分离垫47的磨耗位置集中时,因分离夹持部N处的供给辊30a与分离垫47的接触面积增加、分离夹持部N的分离面法线方向的磨耗深度的增大等,对于纸张P的输送方向上的阻力增大,发生不送纸的情况。此外,分离夹持部N的供给辊30a与分离垫47的接触状态变得不稳定,发生产生异常声音等问题。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伴随分离垫47伸缩而在输送方向上移动,如图4C(a)(b)所示形成分离夹持部N的分离垫47与供给辊30a的接触点发生变化。图4C(a)表示分离垫47未伸长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分离垫47与供给辊30a以接触点P1为中心接触。此外,因分离垫47和供给辊30a的弹性变形,在输送方向的范围a形成了分离夹持部N。
图4C(b)表示分离垫47伸长后的状态。设该状态的分离垫47的伸长量为δ时,分离垫47与供给辊30a以从点P1向输送方向上游侧隔开δ的点Q为中心接触。
因夹持部N这样在分离垫47上的辊隙位置变化,如图4C(c)所示分离垫47的可动区域伸缩,分离垫47与纸张P的摩擦引起的磨耗发生的范围是图中的a+δ。该a+δ的范围能够因以下等情况而增大:1)上述第一摩擦力与第二摩擦力的差的增大;2)分离垫47的伸缩性即纵向弹性模量的降低;或3)分离垫47的固定区域至夹持部N的长度。
从而,分离垫47的分离夹持部N的磨耗范围变广,能够防止促进集中的磨耗。由此,难以发生分离垫47的经时磨耗引起的纸张P的分离动作的变化、和纸张P的输送状态的变化,难以发生因经时而产生异常声音等问题。
此外,通过实现防止分离垫47的集中的磨耗,能够抑制经时中的纸张P的分离性能和输送性能的变化。为了得到以上效果,优选在分离垫47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不设置在分离垫在输送方向上伸长时、限制分离垫47的输送方向下游端的限制部。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表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片材供给装置的分离部中的分离垫47的例子。这是因为片材供给装置的分离垫部分的异常声音在打印机等低端领域中是慢性的课题,对此,通过应用本发明能够发挥显著的效果。但是,本发明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应用于片材供给装置的分离垫。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具有对于各种供给部件可滑动地接触的摩擦部件的所有构成。
(第二实施方式)
图5A(a)(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分离垫部的构成的图。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分离垫47的纸张输送方向上游侧通过双面胶带50与承受台48接合。
此外,在从双面胶带50向输送方向下游侧隔开距离L的保持面一侧,贴有作为低摩擦材料的板状的树脂部件51(以下记载为树脂板)。该树脂板51与承受台48的摩擦部件保持部48f接触,该接触面处的摩擦力μ4h构成为小于(p=h时为μ4<μ2)纸张P与分离垫47的分离面之间的摩擦力μ2p。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列举了使由1个部件构成的分离垫47的保持面一侧以较低的摩擦系数构成的例子。但是,这样在分离垫47的制造中需要在正反控制表面性质,部件制造的难度提高。
此外,分离垫47经常使用的橡胶材料等易于受到使用环境的影响。因此,与承受台48之间的摩擦系数难以管理。与此相对,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容易使树脂板51与承受台48均匀地面接触,能够使部件之间的摩擦系数变得稳定。
此外,通过变更树脂板51的材质,能够变更与承受台48的摩擦力μ4h。因此,能够通过树脂板51的材质变更增加减少分离垫47的伸缩程度,由此能够调整分离垫47和承受台48的减振效果。此外,该摩擦力μ4h也能够通过改变树脂板51的大小,或使树脂板51的形状变更为格子状、开有多个孔的形状或并列配置的条状等而变更。
此外,通过在双面胶带50与树脂板51之间设置输送方向的间隙L,例如在树脂板51的刚性较高、是难以伸长的材质的情况下,分离垫47的间隙L部分也能够如图5A(c)所示地伸缩(L→L+ΔL),因此能够得到上述减振效果和提高持久性的效果。
此外,该间隙L能够在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固定区域至分离夹持部N附近的范围中以任意的长度构成。从而,通过调整间隙L的长度,能够变更分离垫47的输送方向的伸缩范围。
此外,通过间隙L的调整控制分离垫47的伸缩,能够改变分离垫47与承受台48之间的刚性,因此能够变更固有振动频率。进而,因为能够扩大树脂板51的材质和特性的选择范围,所以还能够通过材料选定调整减振效果、或研究降低成本等。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表现为树脂板51,但不一定需要是树脂部件,不锈钢板这样的金属板等也能够期待同样的效果。通过使用不锈钢板这样的金属板等,能够成为刚性高并且持久性高的构成。
此外,树脂板51不一定需要是硬的板材,也能够使用例如特氟龙板、特氟龙胶带(“特氟龙是注册商标”)这样的膜状的柔软的部件代替树脂板51,用该柔软的部件也能够得到与树脂板51同等的效果。
图5B是通过试验比较片材供给时的承受台48的振动加速度的图。关于使用的样本,使用图5A(a)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片材供给装置的构成作为样本1。此外,使用上述图4B(b)所示的现有的片材供给装置的构成作为样本2。
两个装置的不同点仅在于分离垫47与承受台48之间的双面胶带50的固定宽度(上游侧部分固定和整面固定),有无树脂板51、间隙L。其他构造和材质等设定为完全相同。
图5B的波形是测定因样本1和2的供给辊30a旋转而引起的供纸时在承受台48中发生的振动,并对其通过FFT进行频率分析而作图得到的。横轴表示频率[kHz],纵轴表示加速度[G]。
虚线表示的波形是作为样本1的图5A(a)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果。实线表示的波形是作为样本2的上述图4B(b)所示的现有构成的结果。
加速度[G]越大,表示发生了大的异常声音。该异常声音因分离垫47与纸张P之间作用的摩擦力引起的振动而产生。
根据图5B的试验结果,确认了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和现有构成中,存在约3倍的振动值的差。从而,可知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能够明显减少振动。因此,证实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构成具有抑制因分离垫47与纸张P之间的摩擦力而产生的振动,抑制、防止异常声音的产生的作用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图6(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分离垫47的构成的图。在该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所示,在分离垫47中,在形成双面胶带50与树脂板51之间的间隙L的部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具备切口部47a。
因为具有该切口部47a,所以如图6(b)所示,分离垫47的形成间隙L的部分的宽度方向的长度b比分离夹持部N的宽度a更短。
根据图6(b)的构成,形成间隙L的部分的刚性降低。从而,对于向输送方向的负重,分离垫47易于伸长。即,通过形成间隙L的部分的宽度的减少控制分离垫47的伸缩,能够改变分离垫47与承受台48之间的刚性。而因该刚性变更,能够变更分离垫47的固有频率。
此外,如图6(b)的放大图所示,在分离垫47设置了切口部47a的情况下,在该切口部47a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产生了相对于输送方向具有角度的边缘。该情况下,为了不降低纸张P的输送性能,可以使切口部47a构成为相对于输送方向具有角度θ1的倾斜。
(第四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分离垫部的构成的图。在该第七实施方式中,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在形成双面胶带50与树脂板51之间的间隙L的部分的宽度方向两端部,具备宽幅部47b。
因为具备该宽幅部47b,所以分离垫47的形成间隙L的部分的宽度方向的长度b’比分离夹持部N的宽度a更长。
由此,形成间隙L的部分的刚性提高,相对于输送方向的负重,分离垫47难以伸长。从而,因形成间隙L的部分的宽度的增加,能够控制分离垫47的伸缩。由此,与第三实施方式同样,能够改变分离垫47与承受台48之间的刚性,能够通过该刚性变更而变更固有振动频率。
此外,如图7的放大图所示,在分离垫47设置了宽幅部47b的情况下,在宽幅部47b的输送方向上游侧产生了相对于输送方向具有角度的边缘。该情况下,为了不降低纸张P的输送性能,可以使宽幅部47b构成为相对于输送方向具有角度θ2的倾斜。
(第五实施方式)
图8A和图8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分离垫47的构成的图。图8B是对分离垫47从上方观察的图8A(c)中、通过突起部48c的C-C线的截面图。
在该第五实施方式中,如图8A(a)(b)所示,在承受台48的摩擦部件保持部48f的上游侧端部,设置了作为用于保持并固定分离垫47的卡合部的突起部48c。此外,分离垫47在上游侧端部具备作为与承受台48的该突起部48c卡合的被卡合部的孔部47c。
根据该第五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在通过双面胶带50固定之外,还添加了突起部48c的固定,所以即使双面胶带50的固定力较小,也能够保持分离垫47。因此,能够缩短由双面胶带50决定的固定区域的输送方向长度。结果,如图8B所示,能够在固定区域与供给辊30a的分离夹持部N之间使得分离垫47可伸缩的可动区域的范围L’变长。
从而,能够增大分离垫47与承受台48之间的刚性的调整幅度,减振效果的调整的自由度提高。
作为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也可以如图8C所示,使保持分离垫47的部件构成为另外的保持销52。在承受台48上形成与保持销52卡合的孔部48d。通过使保持销52从分离垫47的孔部47c向孔部48d插入并卡合,能够将分离垫47保持在承受台48的摩擦部件保持部48f上。
图8C(c)中表示了图8C(b)的通过保持销52的D-D线的截面。如图所示,在保持销52的前端侧,设置了在半径向上弹性变形、具有防止从孔部48d脱落的作用的防脱部52a。
由此,能够仅通过使保持销52从分离垫47的上方插入孔部48d,简单地固定分离垫47。此外,通过如该变形例所述地省略双面胶带50,仅用保持销52固定分离垫47,具有减少部件个数、降低组装难度的效果。
(第六实施方式)
图9(a)(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分离垫部的构成的图。在该第六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供给辊30b由圆缺形的半月辊构成。
通过使供给辊30b为半月辊,伴随供给辊30b的旋转,产生了如图9(a)所示与分离垫47接触并输送纸张P的时刻,和如图9(b)所示离开分离垫47的时刻。
在图9(a)所示的与分离垫47接触并输送纸张P的时刻,分离垫47从纸张P受到摩擦力,因此分离垫47在输送方向上伸长δ。另一方面,在图9(b)所示的供给辊30b离开分离垫47的时刻,被输送至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纸张P的前端被未图示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输送途径输送。
由此,因为纸张P未被分离垫47按压,所以分离垫47从纸张P受到的摩擦力为零,或者即使存在也非常小。从而,如图9(a)所示地伸长后的分离垫47因其自身的复原力,从该伸长后的状态如图9(b)所示地恢复为自然状态。
从而,在供给辊30b的旋转一周的动作中,在分离垫47是自然状态的状态、和伸长的状态下,进行分离和输送动作。因此,在该第六实施方式中,能够更可靠地得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分离夹持部N的集中的磨耗的抑制效果。
由此,难以发生分离垫47的磨耗引起的纸张P的分离动作的变化、和纸张P的输送状态的变化。此外,难以发生因经时而产生异常声音等问题。此外,通过防止分离垫47的集中的磨耗,能够抑制随经时的纸张P的分离性能和输送性能的变化。
(第七实施方式)
图10(a)(b)(c)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分离垫47的图。在该第七实施方式中,在承受台48的摩擦部件保持部48f可旋转地安装有空转滚轮58。该空转滚轮58如图10(b)(c)所示,具有与在承受台48上设置的轴孔48e卡合的轴部58a。通过使该轴部58a与轴孔48e卡合,使空转滚轮58可旋转地安装在承受台48上。
空转滚轮58的外周面从摩擦部件保持部48f的开口部48g向上方突出,如图10(d)所示,构成为与供给辊30a之间夹持分离垫47。即,在该第七实施方式中,在与分离垫47的可动区域下表面相接的承受台48的上表面包括空转滚轮58的部分是摩擦部件保持部48f。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是分离垫47与承受台48的上表面直接滑动的构成。与该构成相比,在该第七实施方式中,因为空转滚轮58隔在分离垫47与承受台48的上表面之间,所以分离夹持部N下方的分离垫47与承受台48之间的摩擦力大幅减少。
从而,分离垫47与纸张P之间的摩擦力引起的输送方向的振动难以在分离夹持部N传播到承受台48中。由此,就能够抑制纸张分离时的异常声音的产生。
在该第七实施方式中,通过空转滚轮58减少了分离垫47与承受台48之间的摩擦力,但也可以使分离垫47与承受台48之间隔着例如易于在输送方向上变形的弹性体。通过该弹性体,能够促进分离垫47的向输送方向的变形,因此能够得到与空转滚轮58产生的摩擦减少效果同样的效果。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一~第七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夹持部构成为分离夹持部N,但该夹持部不一定限于分离夹持部N。不限于用于使叠层为纸束状的多片片材从最上层起逐片分离地供给的分离夹持部N,也能够构成为用于对片材施加制动并逐片输送的夹持部。
Claims (11)
1.一种片材供给装置,其包括与片材的单侧接触并使该片材沿着指定的输送路径向下游侧供给的供给部件、配置在与所述供给部件对向并夹着所述输送路径的位置的与所述供给部件接触而形成夹持部的摩擦部件、以及具有在与所述夹持部的相反侧保持所述摩擦部件的摩擦部件保持部的承受台,其特征在于:
在使得所述摩擦部件中比所述夹持部更为上游侧为固定在所述摩擦部件保持部上的固定区域的同时,使所述摩擦部件的包括所述夹持部的下游侧为沿着输送路径能够移动的能够移动区域;
并使得由所述摩擦部件保持部对所述摩擦部件的能够移动区域作用的第一摩擦力小于在所述夹持部中由所述片材对所述摩擦部件的所述能够移动区域作用的第二摩擦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摩擦部件在所述固定区域与所述能够移动区域之间,因所述第一摩擦力与第二摩擦力的差而在所述片材的输送方向上伸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摩擦部件的所述能够移动区域与所述摩擦部件保持部之间,配置了使所述第一摩擦力小于所述第二摩擦力的低摩擦材料。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摩擦部件保持部,配置了在与所述供给部件之间夹持所述摩擦部件的同时使所述第一摩擦力小于所述第二摩擦力的空转滚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固定区域与所述低摩擦材料之间,设置了仅由所述摩擦部件构成的区域。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部构成为用于对叠层为纸束状的多片片材从最上层起逐片分离输送的分离夹持部。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得设置在所述摩擦部件的上游侧端部的被卡合部,与设置在所述摩擦部件保持部的上游侧端部的卡合部卡合。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摩擦部件的所述固定区域与所述能够移动区域之间,设置了所述片材的与输送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的长度在所述片材的输送方向上增大或减少的部分。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给部件是切除了外周的一部分的圆缺形辊。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供给装置、对于所述片材形成图像的成像装置以及将形成有图像的所述片材向机器外部输送的排出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将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印刷机和喷墨记录装置中的两种以上组合而成的多功能外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4-053660 | 2014-03-17 | ||
JP2014053660A JP6440086B2 (ja) | 2014-03-17 | 2014-03-17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925550A true CN104925550A (zh) | 2015-09-23 |
CN104925550B CN104925550B (zh) | 2017-01-11 |
Family
ID=54068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114357.7A Active CN104925550B (zh) | 2014-03-17 | 2015-03-16 | 片材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346640B2 (zh) |
JP (1) | JP6440086B2 (zh) |
CN (1) | CN10492555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137788B2 (ja) | 2018-09-27 | 2022-09-1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駆動伝達装置、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454127B2 (ja) | 2019-07-26 | 2024-03-2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320190B2 (ja) | 2019-07-31 | 2023-08-0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シート案内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967A (zh) * | 1988-03-16 | 1989-10-04 | 米德公司 | 带有弹性连接喂料缓冲垫的薄板喂料装置 |
US5584475A (en) * | 1994-05-19 | 1996-12-17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feeding device |
CN1190060A (zh) * | 1996-12-27 | 1998-08-1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送纸装置 |
CN1226506A (zh) * | 1998-02-19 | 1999-08-25 | 株式会社理光 | 供纸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供纸装置 |
CN1781832A (zh) * | 2004-11-30 | 2006-06-0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供纸设备和成像装置 |
US20090309293A1 (en) * | 2008-06-12 | 2009-12-17 | Foxlink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 Sheet feeding device |
CN101607640A (zh) * | 2008-06-20 | 2009-12-23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片材馈送器、设有片材馈送器的图像扫描器和打印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67990B2 (ja) * | 1989-11-14 | 1995-07-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自動給紙装置 |
JPH03249038A (ja) * | 1990-02-28 | 1991-11-07 | Canon Inc | シート搬送装置 |
JP2936431B2 (ja) | 1990-10-29 | 1999-08-2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給紙装置 |
JPH05213467A (ja) | 1992-02-03 | 1993-08-2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給紙装置 |
JPH1017171A (ja) | 1996-07-04 | 1998-01-20 | Canon Inc | シート分離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3736528B2 (ja) * | 2002-12-27 | 2006-01-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131195B2 (ja) * | 2003-05-12 | 2008-08-1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給紙装置 |
JP4059218B2 (ja) * | 2004-03-15 | 2008-03-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給紙装置 |
JP4158040B2 (ja) * | 2004-04-28 | 2008-10-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被記録媒体給送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記録装置 |
JP3960322B2 (ja) * | 2004-06-25 | 2007-08-15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被記録シート供給装置及び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
JP4375195B2 (ja) * | 2004-10-14 | 2009-12-0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給紙装置、分離用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473098B2 (ja) * | 2004-11-02 | 2010-06-02 | 株式会社デュプロ | 用紙分離装置 |
JP2007254092A (ja) * | 2006-03-23 | 2007-10-04 | Kyocera Mita Corp | 給紙分離機構およびこの給紙分離機構が適用され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4628989B2 (ja) * | 2006-04-19 | 2011-02-09 | 株式会社デュプロ | 用紙分離装置 |
JP2008207961A (ja) | 2007-01-31 | 2008-09-11 | Ricoh Co Ltd | シート積載装置、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784941B2 (ja) | 2007-03-13 | 2011-10-0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JP5081577B2 (ja) | 2007-10-24 | 2012-11-2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319178B2 (ja) | 2008-06-19 | 2013-10-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195121B2 (ja) | 2008-07-28 | 2013-05-0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064804A (ja) | 2008-09-08 | 2010-03-25 | Ricoh Co Ltd |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202287A (ja) | 2009-02-27 | 2010-09-16 | Ricoh Co Ltd | 給紙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016658A (ja) | 2009-06-11 | 2011-01-27 | Ricoh Co Ltd | シート搬送装置、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5531677B2 (ja) | 2010-03-03 | 2014-06-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569380B2 (ja) * | 2010-08-20 | 2014-08-13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送り装置 |
JP5549874B2 (ja) | 2010-09-14 | 2014-07-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85875B2 (ja) | 2010-09-14 | 2014-09-1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610149B2 (ja) | 2010-11-01 | 2014-10-2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696460B2 (ja) | 2010-12-10 | 2015-04-0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94470B2 (ja) | 2011-08-17 | 2015-10-1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772547B2 (ja) * | 2011-11-30 | 2015-09-0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 |
JP6056258B2 (ja) | 2012-08-17 | 2017-01-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シート状体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
JP6007692B2 (ja) | 2012-09-13 | 2016-10-1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083501B2 (ja) | 2012-10-01 | 2017-02-22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シート搬送装置、シート排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771590B2 (ja) * | 2012-11-19 | 2015-09-02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給紙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
JP6187855B2 (ja) | 2013-04-30 | 2017-08-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シート供給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
-
2014
- 2014-03-17 JP JP2014053660A patent/JP6440086B2/ja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3-09 US US14/641,944 patent/US934664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03-16 CN CN201510114357.7A patent/CN10492555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967A (zh) * | 1988-03-16 | 1989-10-04 | 米德公司 | 带有弹性连接喂料缓冲垫的薄板喂料装置 |
US5584475A (en) * | 1994-05-19 | 1996-12-17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Sheet feeding device |
CN1190060A (zh) * | 1996-12-27 | 1998-08-1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送纸装置 |
CN1226506A (zh) * | 1998-02-19 | 1999-08-25 | 株式会社理光 | 供纸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供纸装置 |
CN1781832A (zh) * | 2004-11-30 | 2006-06-07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供纸设备和成像装置 |
US20090309293A1 (en) * | 2008-06-12 | 2009-12-17 | Foxlink Image Technology Co., Ltd. | Sheet feeding device |
CN101607640A (zh) * | 2008-06-20 | 2009-12-23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片材馈送器、设有片材馈送器的图像扫描器和打印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259164A1 (en) | 2015-09-17 |
JP6440086B2 (ja) | 2018-12-19 |
US9346640B2 (en) | 2016-05-24 |
JP2015174743A (ja) | 2015-10-05 |
CN104925550B (zh) | 2017-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42779B2 (en) | Transfer bel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US8712302B2 (en) | Pressure-applying member, fix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7983596B2 (en) | Housing structur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9523955B2 (en) | Shee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heet feeder | |
CN104925550A (zh) | 片材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16011213A (ja) | 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912083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17378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用紙搬送装置 | |
JP480322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ドラムユニット | |
US20160091833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14170023A (ja) | 転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4516248A (zh)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4770355B2 (ja) | 転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US8942596B2 (en) | Transfer device | |
JP4764306B2 (ja) | エンドレスベルト斜行規制装置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 |
JP635134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00335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9588482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10091754A (ja) | 転写装置 | |
CN205526811U (zh) | 进给机构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214527008U (zh) | 记录介质输送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5854851B2 (ja)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4919125B2 (ja) | 開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16280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53598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