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901621B - 端子盒 - Google Patents

端子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01621B
CN104901621B CN201510276808.7A CN201510276808A CN104901621B CN 104901621 B CN104901621 B CN 104901621B CN 201510276808 A CN201510276808 A CN 201510276808A CN 104901621 B CN104901621 B CN 1049016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oard
mentioned
main body
box main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768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01621A (zh
Inventor
增本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si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side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924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5985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9247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5986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9247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5986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019247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45986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siden Corp filed Critical Hoside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01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1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01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016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02S40/30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2S40/34Electrical component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means to b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PV module, e.g. junction box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40/00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in combination with PV modul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2S10/00 - H02S30/00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端子盒(B)具备:盒主体(101),自由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正电极与负电极的至少一对端子板(106),以及与端子板(106)相连的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118)。上述端子板(106)和上述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118)收纳在盒主体(101)中。上述端子板(106)具备:以载置状态支撑上述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118)的引线(118a)的支撑部(S),以夹持状态支撑上述引线(118a)的夹持部(K),以及在上述支撑部(S)与上述夹持部(K)之间、上述引线(118)与上述端子板(106)连接时成为连接用钎料的定位的凹部(119B)。

Description

端子盒
本申请是发明名称为“端子盒”、申请日为2011年8月29日并且申请号为201110250611.8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上的端子盒。
背景技术
以往,在将自由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正电极与负电极的至少一对端子板与连接在端子板上的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收纳在盒主体内的端子盒中,隔开间隔地并排设置一对平面状的端子板,将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载置在该端子板上,并将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的引线载置在端子板的整个宽幅范围内进行钎焊(例如参照日本国实用新型登录第3069523号公报)。
在上述以往的端子盒中,由于是将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的引线以载置在平面状的端子板上的状态进行钎焊,所以钎料容易沿着端子板的平面扩张到其它部分,存在因其扩张的钎料的热而对其它部分(例如元件等)带来恶劣影响的危险性。而且,如果因钎料扩张到其它部分而在重要的引线部分上钎料不足,则存在固定强度降低的危险性。即存在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的固定状况容易不稳定的问题。
以往,作为具备设在盒主体的内部且自由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正电极与负电极的至少一对端子部、设在上述盒主体的一个侧面部上且将外部的缆线与上述端子部导通连接的至少一对连接部、以及设在上述盒主体的背面部上且朝向上述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粘接面的端子盒,有具备构成为矩形的箱形状的盒主体,在盒主体的四个侧面部中的一个侧面部上设置连接部,其它的三个侧面部均构成为平面的壁状的端子盒(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2006-339659号公报)。而且,位于该盒主体的底部的背面部是整个面作为涂敷粘接剂的粘接面构成的。
在上述以往的端子盒中,当在与连接部相连的外部的缆线上作用有将端子盒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安装面上剥落的方向(以下称为剥落方向)的外力的情况下,有可能粘接面剥离而端子盒脱落。该情况下的外力P与粘接力(合力)J的关系如图9(a)所示。即,在设于盒主体1的一个侧面部B3上的连接部8上作用有剥落方向的外力P,在粘接面7上作为抗力作用有粘接力J。此时,由于外力P与粘接力J的作用点不同,所以这些力成为力偶。其结果,在盒主体上作用有以盒主体1的另一个侧面部B4为旋转中心的旋转力矩。
图中的Lp表示从旋转中心至外力P所作用的点的距离。而且,图中的Lj表示从旋转中心至粘接力J所作用的点的距离。Lp=(Lj×2)。
因此,为了使端子盒不因外力P的作用而剥落,必须要满足(Lj×J)>(Lp×P)的平衡关系式。即,需要将级别提高到更强力的粘接强度的粘接材料。
作为在盒主体的底壁上具备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输出端子和电力缆线的芯线的端子板的端子盒,在日本国特开11-26035号公报中记载了在盒主体的内部配置端子板,通过端子板的铆接部对插入盒主体的电力缆线(文献中为输出缆线)的芯线进行铆接,从而将电力缆线与端子板电连接这一点。而且,记载了将旁路二极管的引线相对于一对端子板的突出片进行钎焊,将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输出端子(文献中为引线)钎焊在端子板的脚部上这一点。
在该日本国特开平11-26035号公报中,也记载了在端子板上形成有卡合孔,将端子盒主体的卡合突起穿过该卡合孔而使其突出,在通过超声波将该部位熔解而大直径化后使其固化,从而将该端子板固定安装在盒主体的底壁部上这一点。
这样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上的端子盒在设置太阳能电池模块时需要将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输出端子与电力缆线连接在端子板上的作业。因此而耗费工时,一直要求作业性的提高。
而且,当考虑将电力缆线插入盒主体时的作业形态时,则成为在除去电力缆线的外皮,使芯线露出的状态下插入盒主体的孔部等中的形态。由于芯线使用细的线材,所以容易弯曲。因此,在将芯线插入孔部等中时,有可能与盒主体内部的避免或凸棱等接触而妨碍顺畅的插入。特别是,在与盒主体的内部接触的情况下线束有可能扩张(松散),存在改进的余地。
作为在盒主体的内部具备将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输出端子与电力缆线电连接的端子板,并具备关闭该盒主体的开口部的盖体的端子盒,在日本国特开平2003-197944号公报中,记载了在盒主体(文献中为端子盒)的底壁具备端子板(文献中为电极连接端子)和关闭盒主体的开口部的盖体,沿着包围盒主体的开口的周壁形成有密封槽,在该密封槽中具备密封部件的结构。
在该日本国特开平2003-197944号公报中,记载了在包围盒主体的开口部的周壁上作为卡合凹部形成有载置部,在盖体上具有卡合凸部的结构。根据这种结构,在由盖体关闭了盒主体的开口部的情况下,盖体的卡合凸部相对于载置部的卡合凹部卡合而维持关闭状态。同时,密封部件与盖体的内表面相接触而形成密封状态。这样,能够通过取下该盖体而进行保养检修或故障时的修理。
另外,在该日本国特开平2003-197944号公报中,记载了通过以电力缆线(文献中为连接缆线)穿过盒主体的状态将盖体安装在盒主体上,在来自该盖体的推压部的压力的作用下使电力缆线的芯线与端子板相接触的结构。
如日本国特开平2003-197944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端子盒大多是在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等紧密贴合的状态下使用,出于阻止雨水或尘埃的侵入的目的而在关闭了盖体时要求高的密封性。而且,为了进行保养检修或故障时的修理而要求取下盖体的结构。
但是,如日本国特开平2003-197944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在使盖体相对于盒主体完全嵌合而维持关闭状态的结构中,例如在盒主体内部的压力随着气温的上升而上升的情况下,内部空气的排出困难。因此,也认为导致了端子盒或盖体的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上述问题、使防止相对于端子板的逆流的二极管的固定更为切实的端子盒。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消除上述问题、即使不提高粘接材料的等级也不易剥落的端子盒。
本发明的目的也在于提供一种合理地构成容易进行将电力缆线与端子板相连的作业的端子盒。
本发明的目的也在于提供一种合理地构成既能够维持盒主体的密封性也能够进行盒主体内部压力的排出的端子盒。
本发明的特征结构是一种端子盒,具备:盒主体,自由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正电极与负电极的至少一对端子板,以及与端子板相连的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上述端子板和上述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收纳在盒主体中,其中,上述端子板具备:以载置状态支撑上述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的引线的支撑部,以夹持状态支撑上述引线的夹持部,以及在上述支撑部与上述夹持部之间、上述引线与上述端子板连接时成为连接用钎料的定位的凹部。
根据上述特征结构,由于在端子板上设有凹部,所以容易将钎料在端子板上定位在凹部附近的位置。因此,钎料不容易扩展到其它部分,能够防止钎料的热对其它部分(例如元件等)带来恶劣影响或者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的固定强度降低。因此,即使是较少的钎料使用量也能够可靠地进行钎料固定。另外,由于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的引线是通过支撑部以载置状态相对于端子板支撑的,并且被夹持部夹持,如上所述由定位在上述凹部的钎料固定的,所以与以往的端子盒相比,能够固定在更可靠的状态。
本发明的特征结构在于,上述端子板由板金制构成,上述支撑部由使上述端子板的面部分鼓出的鼓出部构成,上述夹持部由将上述端子板的缘部切起的一对切起部构成。
根据上述特征结构,能够发挥上述的作用和效果,并且其具体的结构无需特别的零部件,而仅通过相对于一片端子板的简单加工而实现。因此,能够谋求制造成本的降低。
本发明的特征结构是一种端子盒,具备:设在盒主体的内部且自由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正电极与负电极的至少一对端子部,设在上述盒主体的一个侧面部上、将外部的缆线与上述端子部导通连接的至少一对连接部,以及设在上述盒主体的背面部且朝向上述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粘接面,其中,具备突设在上述盒主体的侧面部内作为与上述连接部相反一侧的侧面部的另一个侧面部上、具有在设置状态下与上述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表面抵接的抵接部的加强用凸棱。
根据上述特征结构,在上述盒主体的侧面部内作为与上述连接部相反一侧的侧面部的另一个侧面部上突设有具有在设置状态下与上述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表面抵接的抵接部的加强用凸棱。该加强用凸棱能够起到与上述盒主体一起作为强度部件的作用,并且如图9(b)所示,能够使在连接部8上作用有剥落方向的外力时的旋转中心的位置向加强用凸棱9的突出一侧移动。其结果,将旋转中心的移动量设为α时,本发明中的平衡关系式为{(Lj+α×J)}>{(Lp+α)×P}。这表示与外力P产生的旋转力矩(平衡关系式的右边)相比,粘接力产生的旋转力矩(平衡关系式的左边)的增加率大。即,粘接强度在使用相同的粘接材料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端子盒表现出不易剥落。
为了容易解出该关系,将常量代入平衡关系式的各变量进行说明。使Lp=2、Lj=1、α=1,根据以往的平衡关系式和本发明的平衡关系式求出必要的粘接力J。
在以往的情况下,由于(Lj×J)>(Lp×P)→(1×J)>(2×P),所以J>2×P。
在本发明的情况下,由于{(Lj+α)×J}>{(Lp+α)×P}→{(1+1)×J}>{(2+1)×P},所以(2×J)>(3×P)→J>1.5×P。
即,在上述的计算条件下,如果是以往的情况,则粘接力J需要是外力P的2倍以上,但根据本发明,只要是粘接力J为外力P的1.5倍以上即可。因此,粘接强度在使用相同的粘接材料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端子盒表现了比以往更难剥落。
本发明的特征结构在于,上述加强用凸棱的抵接部形成在上述盒主体上与上述粘接面分离的位置上。
根据上述特征结构,当在盒主体的粘接面上设置粘接材料时,能够仅设在上述粘接面上。因此,能够谋求粘接材料的设置作业的高效化。即,作为粘接材料,例如在使用涂敷在对象部上的粘接材料的情况下,无需细心地注意将粘接材料不附在加强用凸棱上而仅附在粘接面上,能够简单有效地实施粘接材料涂敷作业。
本发明的特征结构在于,在上述加强用凸棱的抵接部上粘贴有与上述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表面粘接自如的双面胶带。
根据上述特征结构,在设在太阳能电池模块与盒主体之间的粘接材料发挥充分的强度之前,能够通过双面胶带防止盒主体相对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位置偏离。其结果,能够使粘接材料的性质完全发挥,更可靠地进行端子盒相对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固定。
本发明的特征是一种端子盒,具备:盒主体,以及设在上述盒主体的底壁上、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输出端子与电力缆线的芯线连接在其上的端子板,其中,上述盒主体具备从上述底壁突出形成的端子台,上述端子板设在上述端子台上,上述盒主体具备朝向上述端子板插入上述电力缆线的插入孔,上述端子台具备倾斜面,在上述插入孔中插入了上述电力缆线时与上述电力缆线的端部相接触,将上述端部向离开上述底壁的方向引导。
根据该结构,在将电力缆线相对于盒主体穿过的情况下,由于该电力缆线的端部与倾斜面相接触,所以能够将该电力缆线的端部向从底壁上提起的方向引导。这样一来,即使除去电力缆线端部的外皮而使芯线露出,也容易以抑制了芯线的线束扩散的不良情况的状态将电力缆线引入盒主体,进行将芯线电连接在端子板上的作业。其结果,合理地构成了容易进行将电力缆线连接在端子板上的作业的端子盒。
本发明也可以是在以上述底壁为基准高于上述底壁的位置上形成有上述插入孔,上述端子台具备与上述端子板相接触的支撑面,上述倾斜面形成在自上述底壁的附近至上述支撑面的整个区域上。
根据该结构,仅进行将电力缆线单纯地相对于插入孔插入的操作,即使在电力缆线的前端部朝向底壁的方向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电力缆线的前端部与倾斜面相接触,不会勉强地引导该电力缆线的端部。
本发明也可以是具备盖体,上述盒主体在与上述底壁对向的位置上具备开口部,上述盖体能够封闭上述开口部,上述端子板相对于上述端子台分离自如地卡合并保持。
根据该结构,在打开盖体的状态下将电力缆线的前端部插入到插入孔中,将由倾斜面向开口部的方向引导的电力缆线引入盒主体的内部也容易进行。接着,将电力缆线的端部的芯线相对于与端子台分离的状态的端子板电连接。在这样进行连接时,由于端子板与端子台分离,所以作业容易进行。这样,在该连接后通过将端子板卡合并保持在端子台上,用盖体封闭开口部即可,作业容易进行。
本发明的特征是一种端子盒,具备:具有开口部的盒主体,设在上述盒主体的内部、电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输出端子与电力缆线的端子板,以及关闭上述盒主体的上述开口部的盖体,其中,具备:形成在上述盒主体的开口部的内壁面上、从上述盒主体的内部到达开口部的开口缘的槽状的气孔,形成在上述盖体的内表面一侧、嵌入上述开口部的内部的突壁部,由上述突壁部的外周支撑的环状的密封材料,以及将上述盖体保持在关闭位置的保持机构,在上述盖体被上述保持机构保持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上述密封材料与上述开口部的内壁面中比上述气孔靠盒主体的底壁一侧相接触,在随着内部压力的上升,上述盖体克服上述保持机构的保持力向离开上述开口部的方向位移的情况下,上述密封材料随着该位移而到达与上述气孔重合的位置,容许空气经由上述气孔排出。
根据该结构,在通过保持机构将盖体保持在关闭位置的情况下,处于由盖体支撑的密封材料与盒主体的开口部的内壁面的整周相接触的状态。因此,表现出良好的密封状态。而且,在将盖体保持在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盒主体的内部压力上升的情况下,盖体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克服保持机构的保持力向外侧位移。当密封材料由于该位移而到达气孔的位置时,盒主体内部的空气经由气孔向外部排出。因此,合理地构成了能够维持盒主体的密封性并且盒主体的内部压力能够排出的端子盒。
本发明也可以是上述开口部形成为矩形,上述盖体形成为具有一对纵边和一对横边的矩形,上述保持机构将上述一对纵边与上述一对横边的某一个连结到盒主体上,上述气孔形成在与上述一对纵边与上述一对横边中未由保持机构保持的边对向的开口部的内壁面上。
根据该结构,由于矩形的盖体中对向的两边由保持机构保持在盒主体上,所以在盒主体的内部压力上升的情况下,容许盖体的横边与纵边中未由保持机构保持的边向外侧的弹性变形。通过这种弹性变形,实现了内部空气的排出,在该排出后,通过处于弹性变形状态的盖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而维持密封材料实现的密封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端子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端子板与二极管的连接状况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图2中Ⅲ-Ⅲ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Ⅳ-Ⅳ线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端子盒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2的端子板的连接状况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2的端子盒的背面的说明图;
图8是实施例2的端子盒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端子盒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0是实施例3的取下了盖体的状态的端子盒的立体图;
图11是实施例3的盒主体的局部切开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3的端子板与电力缆线等的连接关系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3的电力缆线插入时的形态的盒主体的剖视图;
图14是实施例3的使用状态的端子盒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实施例3的密封材料与气孔的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用的端子盒B。端子盒B具备树脂制的盒主体101以及封闭该盒主体101的开口部101a的树脂制的盖体102。
在盒主体101的左右一体地形成有一对卡止部101b。在盖体102的左右一体地形成有一对爪102a。通过将盖体102的爪102a推入盒主体的卡止部101b并使其卡止,盖体102封闭了盒主体101的开口部101a。
在盒主体101的内侧组装有一对端子板106。端子板106能够将太阳能电池模块的一对带板状的输出端子103分别与和蓄电池等相连的一对输出缆线104的每一个电连接。
在盒主体101的底板101c上贯通地形成有一对导入孔101d。一对输出端子103穿入该导入孔101d而分别导入盒主体101的内侧。
端子板106分别由导电性金属板构成。如图2~图4所示,端子板106一体地具备电连接有输出端子103的端子连接部117,电连接有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以后简称为二极管)118的二极管连接部119,以及电连接有输出缆线104的缆线连接部120。而且,端子板106由立设在盒主体101的底板101c上的卡止爪101e固定(参照图1)。
端子连接部117如图2所示,具备输出端子103的前端部穿过其中的大致矩形形状的插通孔117A,以及从插通孔117A周部的一边切起的摆动卡止片部117B。而且,端子连接部117的两侧缘部是作为在上方一侧切起的凸棱117C构成的,谋求端子连接部117的加强。该凸棱117C成为上述盒主体101的卡止爪101e卡止的对象部分。
作为输出端子103向端子连接部117上安装的一例,例如有在使输出端子103的前端部穿过插通孔117A的状态下将摆动卡止片部117B推回到插通孔117A,以将输出端子103夹压在插通孔117A的内周缘部117a与摆动卡止片部117B的摆动前端侧缘部117b之间的状态进行固定等方法。另外,也可以对重合在端子连接部117的上表面的输出端子103的部分进行钎焊。
如图2、图3所示,二极管连接部119的两侧缘部是作为在上方一侧凸棱状切起的切起部119C构成的。另一方面,二极管连接部119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是作为使端子板106的面部分鼓出的鼓出部119A构成的。因此,在切起部119C与鼓出部119A之间形成有凹部119B。
而且,在切起部119C上一体地形成有一对突出部121。这些突出部121的间隔设定成能够内嵌二极管118的引线118a的尺寸。如图4所示,通过在使引线118a内嵌在一对突出部121之间的状态下使一对突出部121彼此向接近的方向塑性变形(铆接),能够以夹持状态支撑引线118a。由该一对突出部121构成夹持部K。
另一方面,上述鼓出部119A以载置状态支撑二极管118的引线118a,由该鼓出部119A构成支撑部S。
二极管118向端子板106上的固定是通过并用夹持部K的夹持固定和凹部109B处的钎焊的固定安装而实施的。连接用钎料H存在在熔融状态下在平面上扩张的倾向。但是,在本发明中,如图3所示,由于钎料H被由突出部121和鼓出部119A夹在中间的凹部119B定位,所以能够防止向其它部位漫延。
缆线连接部120如图2所示,由以能够缩径的状态形成的弯曲状的铆接部120A构成。通过在将输出缆线104的金属芯104a载置在该铆接部120A上的状态下由铆接部120A以环绕金属芯104a的状态进行铆接而连接成导通状态。
另外,端子盒B通过粘接等方法以背面部相对于太阳能电池模块安装。而且,根据防水、绝缘等目的,也会在端子盒B的内空部实施树脂注入。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端子盒,由于在端子板106上设有凹部119B,所以能够抑制钎料H的漫延,即使是较少的钎料H的使用量也能够可靠地固定二极管118。另外,二极管118的引线118a通过鼓出部119A而以载置状态相对于端子板106支撑,并且通过夹持部K的夹持支撑和凹部119B处的钎料固定而固定成更可靠的状态。另外,其具体的结构无需设置特别的零部件而通过相对于一片端子板106的简单加工而实现。能够谋求制造成本的降低。
[实施例1的其它实施方式]
以下对其它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端子盒B并不仅限于先前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形状或构造。例如,平面形状可以是矩形以外的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以取代矩形形状。而且也可以是不设置盖体的盒形状的结构。
(2)端子板106并不仅限于先前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形状或构造。例如,也可以是鼓出部119或切起部119C的变形。而且,切起部119C的一对突出部121并不限于仅对端子板106的两侧缘中位于盒主体外侧的一对突出部进行铆接,夹持二极管118两侧的引线118a,例如,也可以是对端子板106两侧缘的突出部121的某一对也进行铆接,夹持一侧的引线118a。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仅对端子板106的两侧缘中位于盒主体101的内侧的一对突出部进行铆接,夹持二极管118的一侧的引线118a。而且,也可以在鼓出部119A的两侧方的凹部119B的某一方或者双方实施钎焊。
(3)在先前的实施方式中,端子板106是两个,二极管118是一个,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端子板106可以是三个以上,二极管118可以是两个以上等,这些数量能够在考虑了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容量等后适当决定。
[实施例2]
图5是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用的端子盒B。端子盒B具备树脂制的盒主体201以及封闭该盒主体201的开口部201a的树脂制的盖体202。
端子盒B形成为扁平的矩形箱形。在盒主体201上形成有开口部201a,构成为通过将盖体202盖在表面部B1上而自由开闭开口部201a。而且,盒主体201的背面部B2是作为自由地涂敷相对于太阳能电池模块M的粘接材料的粘接面207构成的。在端子盒B(盒主体1)的四个侧面部中的一个侧面部B3上设有连接外部的一对缆线204的连接部208。而且,在与一个侧面部B3相反一侧的侧面部的另一个侧面部B4上突设有在设置状态下与上述太阳能电池模块M的表面抵接的加强用凸棱209。
在盒主体201的左右一体地形成有一对卡止部201b。在盖体202的左右一体地形成有一对爪202a。通过将盖体202的爪202a推入盒主体的卡止部201b并使其卡止,盖体202封闭了盒主体201的开口部201a。
在盒主体201的内侧组装有一对端子板(相对于端子部)206。端子板206能够将太阳能电池模块M的一对带板状的输出端子203分别与和蓄电池等相连的一对缆线204的每一个电连接。
在盒主体201的底板201c上贯通地形成有一对导入孔201d。一对输出端子203穿过该导入孔201d而分别导入盒主体201的内侧。
端子板206分别由导电性金属板构成。如图6所示,端子板206一体地具备电连接有输出端子203的端子连接部217,电连接有防止逆流用的二极管(以后简称为二极管)218的二极管连接部219,以及电连接有与连接部208相连的缆线204的芯线的缆线连接部220。而且,端子板206由立设在盒主体201的底板201c上的卡止爪201e固定(参照图5)。
端子连接部217如图6所示,具备输出端子203的前端部穿过其中的大致矩形形状的插通孔217A,以及从插通孔217A周部的一边切起的摆动卡止片部217B。而且,端子连接部217的两侧缘部是作为在上方一侧切起的凸棱217C构成的,谋求端子连接部217的加强。该凸棱217C成为上述盒主体201的卡止爪201e卡止的对象部分。
作为输出端子203向端子连接部217上安装的一例,例如有在使输出端子203的前端部穿过插通孔217A的状态下将摆动卡止片部217B推回到插通孔217A,以将输出端子203夹压在插通孔217A的内周缘部217a与摆动卡止片部217B的摆动前端侧缘部217b之间的状态进行固定等方法。另外,也可以对重合在端子连接部217的上表面的输出端子203的部分进行钎焊。
二极管连接部219的两侧缘部是作为在上方一侧凸棱状切起的切起部219C构成的。另一方面,二极管连接部219宽度方向的中央部是作为使端子板206的面部分鼓出的鼓出部219A构成的。因此,在切起部219C与鼓出部219A之间形成有凹部219B。
而且,在切起部219C上一体地形成有一对突出部221。这些突出部221的间隔设定成能够内嵌二极管218的引线218a的尺寸。通过在使引线218a内嵌在一对突出部221之间的状态下使一对突出部221彼此向接近的方向塑性变形(铆接),能够以夹持状态支撑引线218a。
一边通过鼓出部219C载置并支撑引线218a一边并用突出部221的夹持固定和凹部219B处的钎焊的固定安装,二极管218安装在端子板206上。另外,根据防水、绝缘等目的,也会在该端子盒B的内空部实施树脂注入。
连接部208如图5、图7所示,通过设置将缆线204固定在一个侧面部B3上的螺钉部件208a而构成。在将缆线204的芯线连接在输出端子203上的状态下,通过紧固螺钉部件208a,能够将缆线204固定在一个侧面部B3上。
粘接面207如图7、图8所示,占据了端子盒B的背面部B2的大半部分。通过在将粘接材料涂敷在该粘接面207上的状态下粘贴在太阳能电池模块M的规定位置而能够安装端子盒B。而且,在端子盒B的背面部B2中比粘接面207靠连接部208一侧的缘部上粘贴有双面胶带T。同样,在加强用凸棱209的朝向太阳能电池模块M的接地部也粘贴有双面胶带T。通过这两处的双面胶带T,将端子盒B临时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模块M上,从而谋求防止在涂敷到粘接面207上的粘接材料发挥充分的强度之前位置偏离。
加强用凸棱209如图5所示,具备从端子盒B的另一个侧面部B4突出的三个纵向凸棱209a,以及各纵向凸棱209a的前端部的接地板部(相当于抵接部)209b。在接地板部209b上,如上所述粘贴有双面胶带T。而且,接地板部209b形成在盒主体201的与粘接面207隔开间隔的位置上。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端子盒,加强用凸棱209能够与盒主体201一起起到作为强度部件的作用,并且当在粘接到太阳能电池模块M上的状态下连接部8上作用有剥落方向的外力时,能够比以往更不易剥落。而且,由于能够通过双面胶带T将盒主体201相对于太阳能电池模块M临时固定,所以能够谋求防止粘接材料在产生强度之前位置偏离,能够更可靠地地安装。而且,由于在粘接材料的涂敷时双面胶带T离开粘接面207,所以能够不必介意其存在而有效地实施涂敷作业。
[实施例2的其它实施方式]
上述加强用凸棱209并不仅限于先前的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形状、构造或数量,也可以适当变更。只要是一体地突设在盒主体201的与连接部208a相反一侧、即另一个侧面部B4上,能够加大在连接部208上作用有剥落方向的外力P时的旋转半径即可。然而,当然也可以在盒主体201的另一个侧面部B4以外的侧面部上也设置加强用凸棱。在这种情况下,盒主体201的加强效果进一步提高。而且,也无需一定要将双面胶带T粘贴在加强用凸棱209上。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实施例1的其它实施方式(1)、(3)。
[实施例3]
图10表示本发明的太阳能电池模块用的端子盒。端子盒具备树脂制的盒主体301以及能够封闭盒主体301的开口部301a的树脂制的盖体302。盖体302通过保持机构保持相对于盒主体301连结并保持,从而能够封闭开口部301a。
该端子盒如图10~图14所示,在盒主体301的内部具备一对端子板306。通过使用钎料S对该一对端子板306和旁通二极管301的引线301a进行钎焊而将其连接。将太阳能电池模块的带板状的一对输出缆线303(输出端子的一例)从盒主体301的底壁301b的导入口301c引入盒主体301的内部,使用钎料S对各输出缆线303和对应的端子板306进行钎焊而将其连接。而且,将一对电力缆线304插入形成在盒主体301上的插入孔301d插入盒主体301的内部,将各电力缆线304的芯线304a向开口部301a的方向拉出(引入盒主体301的内侧),通过铆接而相对于对应的端子板306连接。
另外,为了将输出缆线303、电力缆线304的芯线304a相对于端子板306连接,可以采用钎焊和铆接任一种连接形态。另外,也可以在通过铆接而连接的状态下进行钎焊。这样一来,能够使连接更切实。
该端子盒以粘接在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等上的形态安装并使用。因此,将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电力从端子盒的输出缆线303取入,从电力缆线304取出。该端子盒仅使用了与太阳能电池模块相对应的数量。另外,电力缆线304与蓄电池或变换器等相连,电力作为一般家庭或工厂等的电力使用。
[盒主体、盖体]
如图11所示,盒主体301以包围大致正方形的底壁301b的外周的方式一体地形成有一对纵壁301e和一对横壁301f。而且,在上侧的横壁301f的外部,向上方伸出地一体形成有加强凸棱301r。虽然本发明的端子盒也在该图所示的姿势以外的姿势下使用,但基于该图所示的盒主体301的姿势对位置关系进行说明。而且,为了方便起见,将四个壁体中成为该图中纵向姿势的壁体称为纵壁301e,将成为横向姿势的壁体称为横壁301f。
一对横壁301f中下侧的横壁形成为厚壁,上述一对插入孔301d以平行姿势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相对于该下侧的横壁301f贯通。在该下侧的横壁301f的外表面(该图中为下表面)上形成有螺纹部301s,具备旋合在该螺纹部301s上的螺母301N。在将电力缆线304插入到插入孔301d中时,将衬套304b外嵌在其电力缆线上(参照图14),将螺母301N旋合在螺纹部301s上并紧固。这样一来,电力缆线304以被衬套304b气密的状态支撑在盒主体301上。
上述一对导入口201c形成在盒主体301的底壁301b上。而且,在底壁301b上分离该一对导入口301c的位置形成有隔壁301g。而且,在被底壁301b的隔壁301g分离的区域形成有凸棱状的端子台301h。在该端子台301h上形成有决定端子板306的卡合位置的限制片301j,和具有钩状部以卡合并保持端子板306的卡合保持体301k。另外,针对一个端子板301分别具备一对限制片301g和卡合保持体,以从宽度方向夹入端子板306而卡合并保持。
如图11以及图13所示,特别是在端子台301h中朝向电力缆线304插入其中的插入孔301d的部位上,形成有与电力缆线304的芯线304a(电力缆线304的前端部的一例)相接触并将该芯线304a向离开底壁301b的方向(开口部301a的方向)引导的倾斜面301t。
如图13、图14所示,插入孔301d形成在以底壁301b的壁面为基准向开口部301a的方向位移的位置上。因此,在插入孔301d与底壁301b上形成级差。而且,倾斜面301t从底壁301b的附近形成到端子板306的支撑面(端子台301h中与端子板306相接触的面)的整个区域。由于是这种构造,所以即使在插入到插入孔中的电力缆线304的芯线304a朝向底壁301b的方向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使该芯线304a与端子台301h的倾斜面301t相接触。
如图10所示,盖体302具有成为纵向姿势的一对纵边302e以及成为横向姿势的一对横边302f。而且,盖体302形成为与盒主体301的形状大致相等的矩形。在盒主体301的一对纵壁301e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卡止部301m。另一方面,在盖体302的纵边302e上形成有臂部302a,上述爪部302b形成在臂部302a的端部。由该卡止部301m和臂部302a以及爪部302b构成上述保持机构
根据这种结构,当向关闭盒主体301的开口部301a的方向推压盖体302时,达到爪部302b相对于卡止部301m卡合的状态,盖体302被保持在关闭位置。而且,即使在爪部302b相对于卡止部301m卡合的状态下,也能够通过进行解除爪部302b的卡合的人为操作而取下盖体302。
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在盖体302的内表面一侧,一体地形成有嵌入盒主体301的开口部301a的内部且接近开口部301a的内壁面的突壁部302c。在该突壁部302c的外周形成有环状槽302d。在该环状槽302d中具备由柔软的树脂构成的环状的密封材料307。
特别是在盒主体301的上侧的横壁301f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从盒主体301的内部到达开口部301a的开口缘的槽状的气孔308。由于是这种结构,所以在由盖体302封闭了盒主体301的开口部301a(保持盖体302为关闭位置)的情况下,如图15(a)所示,由盖体302支撑的密封材料307以与开口部301a的内壁面中比气孔308靠底壁一侧相接触的状态紧密贴合在盖体302的突壁部302c与盒主体301的开口部301a的内壁面之间。这样一来,能够阻止雨水或尘埃向端子盒内部侵入。
该端子盒是以将加强凸棱301r或盒主体301的背面粘接在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等上的形态安装的。此时,在将盖体302保持为关闭位置的状态下,盒主体301的内部空间为密封状态。这样,在盒主体301内部的空气膨胀的情况下,作用在盖体302上的内部压力上升。由于如上所述,盖体302是在纵壁301e的外部位置卡合连结的,所以盖体302上侧的横边302f与下侧的横边302f向从盒主体301上提的方向弹性变形。
当由于盒主体301的内部压力的上升盖体302上侧的横边302f弹性变形时,如图15(b)所示,密封材料307位移。当通过该位移而密封材料307到达与气孔308重合的位置时,内部的空气经由气孔308而排出到盒主体1的外部。这样一来,降低了盒主体1的内部压力,抑制了盖体2的变形。
[端子板]
如图12所示,端子板306通过对铜合金等良导体的带状板材进行压力加工而制造成整体上将宽度方向的两端部上立成凸棱状的构造。在该端子板306的一端侧形成有通过铆接而连接电力缆线304的芯线304a的压接连接部306a。而且,在端子板306上接近压接连接部306a的位置上,形成有连接旁通二极管310的引线310a的引线连接部306b。在端子板306的另一端侧形成有通过钎料S连接输出缆线303的导通面306c。而且,在端子板306上与导通面306c相邻的位置上,形成有输出缆线303穿过其中的卡合孔306d以及舌片状的卡合片306e。另外,在端子板306的中间部分形成有上述的限制片301j嵌入其中的一对限制凹部306f。
压接连接部306a形成为截面形状为U字型,电力缆线304的芯线304a插入其中。引线连接部306b在上述凸棱状的部位具有卡合引线310的一对凹部。导通面306c平面地形成。卡合片306e具有将板材的一部分切除而上立成倾斜姿势的形态。通过形成该卡合片306e,在形成于板材上的孔状的部位形成有卡合孔306d。限制凹部306f具有单纯将板状材料的端缘切除的构造。
在将输出缆线303与电力缆线304连接在端子盒上的情况下,盖体302与盒主体301分离,预先将一对端子板306从盒主体301上取下。
在该状态下将输出缆线303插入盒主体301的导入口301c,其端部从端子板306的上表面一侧穿过卡合孔306d。这样,通过将卡合片306e向卡合孔306d的方向折曲,将输出缆线303夹压保持在卡合孔306d的内周缘部与卡合片306e之间。另外,通过钎料S将输出缆线303的前端附近连接并固定在该端子板306的上表面的导通面306c上而使其电导通。
在去除电力缆线304端部的外皮而使芯线304a露出的状态下,将该电力缆线304从盒主体301的插入孔301d插入。通过进行该插入,如图13所示,电力缆线304的芯线304a与端子台301h的倾斜面301t相接触,该芯线304a向开口部301a的方向被引导。这样一来,芯线304a的线束能够不会凌乱(松散)地插入。将这样插入的电力缆线304拉出,将该电力缆线304的芯线304a压接在端子板306的压接连接部306a的部位使其电导通。这样将输出缆线303与电力缆线304连接在端子板306上的顺序不是确定的,可以先进行任一种连接。
接着,将这样连接了输出缆线303和电力缆线304的端子板306卡合并保持在盒主体301的卡合保持体301k上。在进行该卡合保持时,一边通过将盒主体301的限制片301j相对于端子板306的限制凹部306f嵌入进行定位,一边进行沿着底壁301b的方向推入的操作。这样一来,在一对卡合保持体301k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容许端子板306的推入,达到该卡合保持体301k的钩状部抱住端子板306的状态,端子板306的保持完成。
当一对端子板306的保持完成时,在将旁通二极管310的一对引线310a设在一对端子板306的引线连接部306b上的状态下进行使用钎料S的钎焊,将一对引线310a与一对端子板306电连接。另外,这样将一对引线310a钎焊在端子板306的引线连接部306b上的作业可以在将端子板306卡合并保持在盒主体301上之前进行。而且,也可以在将端子板306卡合并保持在盒主体301上后将输出缆线303的端部钎焊在该端子板306的导通面306c上。
之后,将盖体302设置成由盖体302关闭盒主体301的开口部301a。这样一来,由盖体302支撑的密封材料307紧密贴合在盖体302的突壁部302c与盒主体301的开口部301a的内壁面之间。达到端子盒内部为密封状态。这样,通过将该状态的端子盒以粘接在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背面等上的形态安装而作业完成。
[实施例3的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之外也可以按照如下地构成。
(1)也可以适用于具备三个以上的端子板306的端子盒。在这种情况下,插入端子盒的电力缆线304既可以是一对也可以是多个。作为这种结构,在用于支撑与电力缆线304相对应的端子板306的端子台301h上形成有倾斜面301t。
(2)为了将端子板306支撑在盒主体301上也可以通过小螺钉的紧固来进行固定。
[实施例3的其它实施方式]
本发明除了上述的实施方式之外也可以按照如下地构成。
(1)将气孔8形成在下侧的横壁1f上,在这样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气孔8形成在上侧的横壁1f上。特别是,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相对于横壁1f形成多个气孔8。
(2)可以将保持机构构成为以通过弹簧等将盖体拉近盒主体的形态将盖体保持在关闭位置。这样一来,在内部的压力上升的情况下,盖体的整体也能够位移。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该位移实现了空气的排出,并且在压力降低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弹簧的施力将盖体保持在关闭位置。
(3)在使用弹簧构成保持机构的情况下,在盖体的各边具备保持机构,将该多个保持机构的一部分的弹簧的施力设定成小于其它的保持机构的弹簧的施力,在配置该保持机构的部位的开口部的内壁形成槽状的气孔。通过这样构成,盖体的一部分(弹簧的施力小的部位)的位移容易,在内部压力上升的情况下能够从特定的位置进行空气的排出。
另外,如上所述,为了便于与附图的对照而标注了附图标记,但附图标记的标注并不是将本发明限定在附图的结构。而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当然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施。

Claims (2)

1.一种端子盒,具备:盒主体(201),设在上述盒主体(201)的内部且自由连接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正电极与负电极的至少一对端子部(206),设在上述盒主体(201)的一个侧面部(B3)上、将外部的缆线与上述端子部(206)导通连接的至少一对连接部(208),以及设在上述盒主体(201)的背面部(B2)上且朝向上述太阳能电池模块的粘接面(207),上述端子盒的特征在于,
具备加强用凸棱(209),上述加强用凸棱(209)突设在上述盒主体(201)的侧面部内作为与上述连接部(208)相反一侧的侧面部的另一个侧面部(B4)上,且上述加强用凸棱(209)具有在设置状态下与上述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表面抵接的抵接部(209b),
上述加强用凸棱(209)的抵接部(209b)以从上述另一个侧面部(B4)分离的方式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盒,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加强用凸棱(209)的抵接部(209b)上粘贴有与上述太阳能电池模块的表面粘接自如的双面胶带(T)。
CN201510276808.7A 2010-08-30 2011-08-29 端子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016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192471 2010-08-30
JP2010192469A JP5459859B2 (ja) 2010-08-30 2010-08-30 端子ボックス
JP2010192471A JP5459861B2 (ja) 2010-08-30 2010-08-30 端子ボックス
JP2010-192472 2010-08-30
JP2010-192470 2010-08-30
JP2010192470A JP5459860B2 (ja) 2010-08-30 2010-08-30 端子ボックス
JP2010-192469 2010-08-30
JP2010192472A JP5459862B2 (ja) 2010-08-30 2010-08-30 端子ボックス
CN201110250611.8A CN102386261B (zh) 2010-08-30 2011-08-29 端子盒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50611.8A Division CN102386261B (zh) 2010-08-30 2011-08-29 端子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01621A CN104901621A (zh) 2015-09-09
CN104901621B true CN104901621B (zh) 2017-06-06

Family

ID=44674043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683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52683B (zh) 2010-08-30 2011-08-29 端子盒
CN20151027680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901621B (zh) 2010-08-30 2011-08-29 端子盒
CN20151027677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83123B (zh) 2010-08-30 2011-08-29 端子盒
CN20111025061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6261B (zh) 2010-08-30 2011-08-29 端子盒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683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52683B (zh) 2010-08-30 2011-08-29 端子盒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7677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883123B (zh) 2010-08-30 2011-08-29 端子盒
CN20111025061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86261B (zh) 2010-08-30 2011-08-29 端子盒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723031B2 (zh)
EP (4) EP2690674B1 (zh)
CN (4) CN104852683B (zh)
CA (1) CA274878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62034B4 (de) * 2008-12-12 2010-08-12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Verbindungsvorrichtung zum Anschluss an ein Solarmodul und Solarmodul mit einer solchen Verbindungsvorrichtung
DE102010002565B8 (de) * 2010-03-04 2012-03-22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Anschlussvorrichtung für ein Solarmodul
JP2013045963A (ja) * 2011-08-25 2013-03-04 Sharp Corp 端子ボックス、及びその端子ボックスを備え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並びにその端子ボックスを備えた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5729648B2 (ja) * 2011-10-13 2015-06-03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CN103367492A (zh) * 2012-03-28 2013-10-23 中电电气(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胶带型太阳能电池组件
CN103383971A (zh) * 2012-05-04 2013-11-06 苏州快可光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接线盒
BR102012011804A2 (pt) * 2012-05-17 2014-04-29 Whirlpool Sa Elemento de fixação de caixas, sistema e método de travamento de caixas, compressor e inversor
CN103856164B (zh) * 2012-12-06 2015-12-23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接线盒、太阳能电池以及在接线盒中安装汇流条的方法
JP6094015B2 (ja) * 2013-04-12 2017-03-15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端子ボックス
JP6287128B2 (ja) * 2013-11-29 2018-03-0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逆流防止装置
US9445515B2 (en) * 2014-02-20 2016-09-1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ircuit box
EP2933889A1 (de) * 2014-04-15 2015-10-21 Nexans Vorrichtung zum Aufteilen eines Bündels von isolierten elektrischen Leitern
JP6423188B2 (ja) * 2014-07-11 2018-11-14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端子ボックス
JP6283278B2 (ja) * 2014-07-18 2018-02-21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端子ボックス及び出力線の接続方法
USD804425S1 (en) 2015-02-17 2017-12-05 Hubbell Incorporated Cable clamping insert
JP6558013B2 (ja) * 2015-03-24 2019-08-14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の接合構造、集光型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配線板の接合方法
JP6472318B2 (ja) * 2015-04-30 2019-02-20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端子ボックス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US9780723B2 (en) * 2015-06-29 2017-10-03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Terminal for solar junction box
US9912288B2 (en) * 2015-06-29 2018-03-06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able termination for solar junction box
CN205039766U (zh) * 2015-08-26 2016-02-17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光伏接线盒
WO2017069209A1 (ja) * 2015-10-20 2017-04-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導電部材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JP6575930B2 (ja) * 2016-06-02 2019-09-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基板ユニット
US9787002B1 (en) * 2016-06-29 2017-10-1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Sealed electric terminal assembly
JP6739469B2 (ja) * 2018-05-15 2020-08-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防水型基板収納筐体
US20220263460A1 (en) * 2021-02-18 2022-08-18 Armando Jimenez Solar Power Junction Box Assembly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9485A (ja) * 1999-04-15 2000-10-24 Oonanba Kk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接続用端子ボックス
JP2000323737A (ja) * 1999-05-07 2000-11-24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577980A (zh) * 2003-07-21 2005-02-09 蒂科电子Amp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太阳电池板的连接盒以及太阳电池板
CN2831559Y (zh) * 2005-08-15 2006-10-25 苏州快可光伏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接线盒
CN101103466A (zh) * 2005-01-14 2008-01-09 马尔遆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接线箱以及带有接线箱的太阳能电池板
CN101272039A (zh) * 2007-03-23 2008-09-24 励国庆 快速接线盒
CN201234097Y (zh) * 2008-08-01 2009-05-06 魏承辉 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快速接线盒

Family Cites Families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26035A (ja) 1987-11-11 1989-05-18 Clarion Co Ltd スペクトラム拡散受信機
CN2057296U (zh) * 1989-01-19 1990-05-16 蔡竟煌 按式线源连接固定装置
JP2746425B2 (ja) 1989-08-09 1998-05-06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の成形方法及び装置
JPH03104755U (zh) 1990-02-15 1991-10-30
CN2248514Y (zh) * 1996-03-29 1997-03-05 台州玉达工贸有限公司 压力锅安全阀
JPH10331815A (ja) * 1997-05-28 1998-12-15 Canon Inc 箱部材の接着構造
JP3592036B2 (ja) * 1997-05-28 2004-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端子取り出し箱
JPH1126035A (ja) 1997-07-04 1999-01-29 Engel Kogyo Kk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CN1244370A (zh) 1998-08-10 2000-02-16 宁波唐人锅业有限公司 多功能电气压力锅
JP3624720B2 (ja) * 1998-10-29 2005-03-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装置
JP3498945B2 (ja) 1999-09-01 2004-02-23 オーナンバ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接続用端子ボックス装置
JP3069523U (ja) 1999-12-08 2000-06-23 木谷電器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CN2478496Y (zh) * 2001-04-11 2002-02-27 蔡振耀 压力锅组合安全阀
JP2003197944A (ja) 2001-12-25 2003-07-11 Yukita Electric Wire Co Ltd 端子ボックス
CN2613904Y (zh) * 2003-04-14 2004-04-28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装置
JP2005303049A (ja) * 2004-04-13 2005-10-27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JP3104755U (ja) 2004-04-20 2004-10-14 芝浦エレテック株式会社 転落防止ネット誘導ロープの掛け渡し具
JP3904114B2 (ja) * 2004-04-23 2007-04-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の製造方法
EP1758176A4 (en) 2004-05-25 2007-08-01 Kitani Electric Co Ltd CONNECTION BOX FOR A SOLAR CELL MODULE
CN100521251C (zh) * 2004-05-25 2009-07-29 木谷电器株式会社 太阳能电池组件用端子盒
CN2716748Y (zh) * 2004-06-17 2005-08-10 玉环县阳光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组件接线盒的改良结构
JP2006073271A (ja) * 2004-08-31 2006-03-16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電気コネクタ
US7880080B2 (en) * 2005-02-11 2011-02-01 Bp Corporation North America Inc. Junction box for output wiring from solar module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same
US7654865B2 (en) * 2005-04-11 2010-02-02 Fci Electrical connector
DE102005025632B4 (de) 2005-06-03 2015-09-17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Verbindungsvorrichtung für den Anschluss elektrischer Folienleiter
JP2007036036A (ja) * 2005-07-28 2007-02-0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AU2007323907A1 (en) * 2006-11-21 2008-05-29 Bp Corporation North America Inc. Cable connectors for a photovoltaic module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KR20080073876A (ko) * 2007-02-07 2008-08-12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전선 연결용 커넥터
JP5004639B2 (ja) 2007-04-10 2012-08-22 オリエンタル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端子箱付電動機
JP5053888B2 (ja) * 2008-02-29 2012-10-24 木谷電器株式会社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FR2928784A1 (fr) * 2008-03-14 2009-09-18 Bertrand Courtaigne Dispositif de raccordement electrique notamment pour panneau solaire electrique
CN102067330A (zh) 2008-04-16 2011-05-18 莫列斯公司 太阳能面板接线盒
US7833033B2 (en) 2008-04-16 2010-11-16 Molex Incorporated Solar panel junction box and components thereof
DE202008006118U1 (de) * 2008-05-03 2008-07-24 Lumberg Connect Gmbh Anschlussdose für ein Solarmodul
DE102008022055B4 (de) * 2008-05-03 2010-01-21 Lumberg Connect Gmbh Anschlussdose für ein Solarmodul
DE102008022908B4 (de) * 2008-05-09 2014-11-27 Yamaichi Electronics Deutschland Gmbh Anschlußdose, Verwendungen einer Anschlußdose und Verfahren
CN101651262B (zh) 2008-08-12 2012-03-21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盒
DE102008039933B4 (de) * 2008-08-27 2018-11-29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Verbindungsvorrichtung zur Verbindung eines elektrischen Leiters mit einem Solarmodul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sowie Solarmodul mit einer solchen Verbindungsvorrichtung
CN201345438Y (zh) * 2008-12-12 2009-11-11 苏州精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US8248804B2 (en) * 2009-04-24 2012-08-21 Connex Electronics Co., Ltd. Smart junction box for solar cell module
CN201504992U (zh) * 2009-08-20 2010-06-1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型压力锅
CN101649769B (zh) * 2009-08-28 2011-11-30 贵州华烽电器有限公司 汽车用膨胀水箱
WO2012083049A1 (en) * 2010-12-17 2012-06-21 First Solar, Inc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99485A (ja) * 1999-04-15 2000-10-24 Oonanba Kk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接続用端子ボックス
JP2000323737A (ja) * 1999-05-07 2000-11-24 Kanegafuchi Chem Ind Co Ltd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577980A (zh) * 2003-07-21 2005-02-09 蒂科电子Amp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太阳电池板的连接盒以及太阳电池板
CN101103466A (zh) * 2005-01-14 2008-01-09 马尔遆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接线箱以及带有接线箱的太阳能电池板
CN2831559Y (zh) * 2005-08-15 2006-10-25 苏州快可光伏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模块的接线盒
CN101272039A (zh) * 2007-03-23 2008-09-24 励国庆 快速接线盒
CN201234097Y (zh) * 2008-08-01 2009-05-06 魏承辉 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快速接线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748781A1 (en) 2012-02-29
CN102386261B (zh) 2015-08-19
US20120048615A1 (en) 2012-03-01
CN104883123A (zh) 2015-09-02
EP2423978B1 (en) 2017-09-06
US20140209376A1 (en) 2014-07-31
US8723031B2 (en) 2014-05-13
EP2423978A3 (en) 2013-12-04
EP2690674B1 (en) 2018-03-21
CN104883123B (zh) 2017-11-03
CA2748781C (en) 2018-05-15
US8866013B2 (en) 2014-10-21
EP2690673A1 (en) 2014-01-29
CN102386261A (zh) 2012-03-21
EP2690674A1 (en) 2014-01-29
EP2423978A2 (en) 2012-02-29
EP2690675A1 (en) 2014-01-29
CN104901621A (zh) 2015-09-09
EP2690675B1 (en) 2017-09-06
CN104852683B (zh) 2017-06-13
EP2690673B1 (en) 2018-04-04
CN104852683A (zh) 2015-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01621B (zh) 端子盒
JP4384241B1 (ja) 端子ボックス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US8033859B2 (en) Connection and junction box for a solar module
US8366471B2 (en) Connection and junction box for a solar module
JP3715511B2 (ja) 採光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採光型太陽電池システム
JP3656391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10518613A (ja) 太陽光発電モジュール用接続箱
US20110114149A1 (en) Junction box and photovoltaic module having junction box
KR20090003860U (ko) 건축물적용 태양광발전장치의 분리형 분기장치
JP5004835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JP3598953B2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接続用端子ボックス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3161003A (ja) 瓦一体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02170978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端子箱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接続方法
CN205961062U (zh) 一种小型化散热型分体式接线盒
JP2000349324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KR101215156B1 (ko) 단자 박스
JP5132646B2 (ja) 端子ボックス及び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06041262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JP2001250974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の接続ボックス装置
JP4097479B2 (ja) 瓦一体型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14744955A (zh) 一种无明钉屋面光电建材
JP2005033229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05311047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用端子ボック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6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