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69279B - 片状物传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 Google Patents

片状物传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69279B
CN104869279B CN201510087495.0A CN201510087495A CN104869279B CN 104869279 B CN104869279 B CN 104869279B CN 201510087495 A CN201510087495 A CN 201510087495A CN 104869279 B CN104869279 B CN 1048692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ortion
tablet
transfer
transfer roller
towar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749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69279A (zh
Inventor
黑川浩太郎
雅乐川英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869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9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69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69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8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pneumatic force
    • B65H3/10Suction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61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for separating inclined-stacked articles with separator rollers above the st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46Supplementary devices or measures to assist separation or prevent double feed
    • B65H3/52Friction retainers acting on under or rear side of article being separated
    • B65H3/5207Non-driven retainers, e.g. movable retainers being moved by the motion of the article
    • B65H3/5215Non-driven retainers, e.g. movable retainers being moved by the motion of the article the retainers positioned under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the top of the pile
    • B65H3/5223Retainers of the pad-type, e.g. friction p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66Article guides or smoothers, e.g. movable in operation
    • B65H3/68Article guides or smoothers, e.g. movable in operation immovable in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36Article guides or smoothers, e.g. movable in operation
    • B65H5/38Article guides or smoothers, e.g. movable in operation immovable in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1Features of transport path
    • B65H2301/311Features of transport path for transport path in plane of handled material, e.g. geometry
    • B65H2301/31124U-shap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2Roller pairs arranged on movable frame
    • B65H2404/1421Roller pairs arranged on movable frame rotating, pivoting or oscillating around an axis, e.g. parallel to the roller axis
    • B65H2404/14211Roller pairs arranged on movable frame rotating, pivoting or oscillating around an axis, e.g. parallel to the roller axis the axis being one the roller axis, i.e. orbiting ro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0Other elements in fac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6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 B65H2404/61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arranged to form a channel
    • B65H2404/6111Longitudinally-extending strips, tubes, plates, or wires arranged to form a channel and shaped for curvilinear transport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3Compartmented support
    • B65H2405/332Superposed compartments
    • B65H2405/3321Feed tray superposed to discharge tr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 B65H2801/06Office-type machines, e.g. photocop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39Scan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00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 B65H3/02Separating articles from piles using friction forces between articles and separator
    • B65H3/06Rollers or like rotary separators
    • B65H3/0692Vacuum assisted separator rollers

Abstract

片状物传送装置包括:传送部件和馈送单元,传送部件用于沿着预定传送路径传送片状物,馈送单元用于支撑要向传送部件馈送的片状物。传送部件包括:第一引导部,该第一引导部用于在以向下坡度倾斜的方向上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引导片状物;第二引导部,该第二引导部用于从第一引导部在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上朝向更下游侧引导片状物;吸取辊,该吸取辊布置在第一引导部,用于朝向下游侧传送由馈送单元支撑的片状物;和第一传送辊,该第一传送辊布置在第二引导部并且用于朝向下游侧逐一地传送由吸取辊传送的片状物。

Description

片状物传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片状物传送装置和一种图像读取设备。
背景技术
已经公开了一种自动文件馈送机(ADF)型的图像读取设备的构造,其被构造成在传送文件的同时读取文件的图像(例如,见日本专利No.5,126,270B)。
上述背景技术的图像读取设备被构造成,通过吸取辊在传送方向上朝向下游侧传送支撑在片状物供应盘中的多个文件并且通过分离辊逐一地分离文件。分离的文件在传送方向上被进一步朝向下游侧传送,通过形成弯曲路径的反向辊弯曲,并且被朝向布置在片状物供应盘下方的片状物排出盘传送。
如上所述,对于ADF型的图像读取设备,需要增加能够集中放置在片状物供应盘上的文件的量。在能够有更多文件放置在片状物供应盘上的构造中,需要增加分离辊的直径,从而当传送时恰当地逐一地分离文件。
然而,当传送路径位于等同位置时,由于相对于传送路径布置在上侧的分离辊的直径增大,则分离辊的上端位于更向上的位置。由此,难以减小设置分离辊的部分的高度尺寸。因此,难以在增大可集中放置的文件的量的同时使图像读取设备变薄。
发明内容
因此,优选地,提供能够放置更多片状物并且使设备变薄的片状物传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一种片状物传送装置包含:传送部件,该传送部件被构造成沿着预定的传送路径传送片状物;和馈送单元,该馈送单元被构造成支撑要被馈送到传送部件的片状物,其中,传送部件包含:第一引导部,该第一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下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该片状物从馈送单元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第二引导部,该第二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该片状物从第一引导部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吸取辊,该吸取辊布置在第一引导部,并且被构造成朝向传送方向是的下游侧传送由馈送单元支撑的片状物;和第一传送辊,该第一传送辊布置在第二引导部,并且被构造成逐一地分离由吸取辊传送的片状物并且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传送片状物。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片状物传送装置,包含:传送部件,该传送部件被构造成沿着预定的传送路径传送片状物;馈送单元,该馈送单元被构造成支撑要被馈送到传送部件的片状物;和排出单元,该排出单元被构造成支撑从传送部件排出的片状物;其中,传送部件包含:第一引导部,该第一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下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该片状物从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朝向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第二引导部,该第二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该片状物从第一引导部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第三引导部,该第三引导部被构造成在相对于第二引导部上的引导方向使片状物弯曲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该片状物从第二引导部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第四引导部,该第四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下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该片状物从第三引导部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第五引导部,该第五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该片状物从第四引导部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吸取辊,该吸取辊布置在第一引导部,并且吸取辊被构造成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传送由馈送单元支撑的片状物;第一传送辊,该第一传送辊布置在第二引导部,并且第一传送辊被构造成逐一地分离由吸取辊传送的片状物,并且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传送片状物;和分离部件,该分离部件被构造成与第一传送辊配合以逐一地分离片状物;其中,分离部件沿着分离部件与片状物接触的接触表面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布置,接触表面构成第二引导部的一部分;其中,第二引导部和第四引导部构成传送路径,在该传送路径上,第二引导部和第四引导部的片状物引导方向实质上平行;其中,第一引导部和第五引导部构成传送路径,在该传送路径上,第一引导部和第五引导部的片状物引导方向实质上平行;并且其中,通过第五引导部传送的片状物被排出至排出单元。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包含:传送部件,该传送部件被构造成沿着预定的传送路径传送片状物;馈送单元,该馈送单元被构造成支撑要被馈送到传送部件的片状物;排出单元,该排出单元被构造成支撑从传送部件排出的片状物;和读取单元,该读取单元被构成读取正由传送部件传送的片状物的图像;其中,传送部件包含:第一引导部,该第一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下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该片状物从馈送单元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第二引导部,该第二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该片状物从第一引导部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吸取辊,该吸取辊布置在第一引导部,并且该吸取辊被构造成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传送由馈送单元支撑的片状物;和第一传送辊,该第一传送辊布置在第二引导部,并且被构造成逐一地分离由吸取辊传送的片状物,并且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传送片状物。
附图说明
将通过结合附图以实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其中类似的参考标记说明相同的元件,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
图1是显示多功能装置的构造的框图;
图2A是显示ADF单元位于闭合位置的读取单元的立体图,图2B是显示ADF单元位于打开位置的读取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读取单元的纵向截面图;并且
图4是显示传送部件的附近的放大的纵向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性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图像读取设备。
(1)多功能装置的构造
图1所示的多功能装置1具有对应于上述图像读取设备的实例的构造。顺便提及,在以下描述中,上、下、左、右、前和后的各个方向被表示在附图(图2至4)中,以便简单描述构成多功能装置1的各个单元的相对位置关系,并且利用各个方向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多功能装置1(图像读取设备的一个实例)具有主体单元2和读取单元3。主体单元2的上表面形成有开口(未显示)。读取单元3被安装至主体单元2的上部,并且被构造成能够在闭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读取单元3位于闭合位置时,主体单元2的开口被读取单元3闭合。当读取单元3位于打开位置时,主体单元2的开口被打开。顺便提及,容纳在主体单元2中的组件的维护等经由该开口执行。
读取单元3具有FB单元5(第一单元的一个实例)和ADF单元6(第二单元的一个实例)。如图2A和2B所示,ADF单元6经由铰链部4A、4B被安装至FB单元5,并且被构造成能够在闭合位置(见图2A)和打开位置(见图2B)之间移动。
用于FB的压板7等等布置在FB单元5的上表面上。在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用于FB的压板7由玻璃板构成。当ADF单元6位于闭合位置(见图2A)时,用于FB的压板7的上表面(支撑表面的一个实例)被ADF单元6覆盖。此外,当ADF单元6位于打开位置(见图2B)时,用于FB的压板7的上表面被露出。
FB单元5的前侧设置有操作面板8,该操作面板8被构造成由用户操作。操作面板8设置有:输入装置(例如,触摸面板,以及各种按钮和开关),当用户向多功能装置1输入各种指令时该输入装置被操作;和输出装置(例如,液晶监视装置),用于通知用户多功能装置1的工作状态等。
如图1所示,主体单元2具有控制单元11。控制单元11具有为大家所熟知的CPU11A、ROM 11B、RAM 11C、NVRAM 11D、接口单元11E等等。CPU 11A被构造成根据存储在ROM11B或RAM 11C中的控制程序,执行预定处理。从而,执行多功能装置1的各个单元上的控制。
作为控制单元11的控制目标,不仅操作面板8,而且图像形成单元12、LAN通信单元13、第一图像传感器15A(第一读取单元的一个实例)、第二图像传感器15B(第二读取单元的一个实例)、马达17、马达18、片状物检测传感器19等被设置。图像形成单元12和LAN通信单元13设置用于主体单元2。操作面板8、第一图像传感器15A和马达17设置用于FB单元5。第二图像传感器15B、马达18和片状物检测传感器19设置用于ADF单元6。
图像形成单元12被构造成通过电子照相或喷墨的方式在记录介质,例如剪裁的片状物上形成图像。LAN通信单元13由与无线LAN对应的通信接口装置和与有线LAN对应的通信接口装置构成。
在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图像传感器15A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5B都是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马达17是驱动源,该驱动源被构造成沿着用于FB的压板7移动第一图像传感器15A。马达18是驱动源,该驱动源被构造成在ADF单元6中传送片状物。片状物检测传感器19是传感器,该传感器被构造成检测正在ADF单元6中被传送的片状物的在传送方向上的末端或后端已经经过预定检测位置。
在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采用接触式传感器作为片状物检测传感器19,该接触式传感器被构造成根据被传送的片状物是否与其接触而在开关状态之间切换。但是,接触式传感器是随意采用的。即,也可以采用非接触式传感器,该非接触式传感器能够检测片状物的在传送方向上的末端或后端已经经过预定检测位置。例如,可以使用能够检测被传送的片状物是否处于光路中断状态的光学传感器、能够检测光是否通过被传送的片状物反射的光学传感器。
(2)读取单元的构造的细节
如图3所示,读取单元3的ADF单元6具有传送部件20,该传送部件20被构造成沿着预定传送路径(见图3中虚线所示的路径)传送片状物。馈送单元21被构造成支撑要被馈送到传送部件20的片状物,该馈送单元21被设置在传送部件20的在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排出单元22被构造成支撑从传送部件20排出的片状物,该排出单元22被设置在传送部件20的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
如图3所示,传送部件20具有吸取辊25、第一传送辊26A、分离部件26B、一对第二传送辊27(第二传送辊27A和夹紧辊27B)、一对第三传送辊28(第三传送辊28A和夹紧辊28B)、一对第四传送辊29(第四传送辊29A和夹紧辊29B)等。图3是垂直于成为上述辊组的旋转中心的轴线的切割面的纵向截面图,图4是图3所示的辊组的放大的纵向截面图。传送部件20包括辊组和划定传送路径的构件。从而,传送部件20形成有传送路径,该传送路径从第一引导部20A经由第二引导部20B、第三引导部20C和第四引导部20D到第五引导部20E,如图4所示。
顺便提及,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描述的上下方向与垂直于用于FB的压板7的上表面(支撑表面)的方向一致。此外,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前后方向与平行于成为第一传送辊26A的旋转中心的轴线的方向一致。此外,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左右方向与垂直于成为第一传送辊26A的旋转中心的轴线并平行于用于FB的压板7的上表面(支撑表面)的方向一致。
第一引导部20A被构造成在以向下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该片状物从馈送单元21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第二引导部20B被构造成在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该片状物从第一引导部20A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即,第一引导部20A和第二引导部20B被构造成形成从图4所示的方向(该说明性实施方式所述的前面侧)看时具有实质上的V形形状的传送路径。第三引导部20C被构造成在相对于第二引导部20B上的引导方向弯曲片状物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该片状物从第二引导部20B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
第四引导部20D被构造成在以向下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该片状物从第三引导部20C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第五引导部20E被构造成在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该片状物从第四引导部20D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即,类似于第一引导部20A和第二引导部20B,第四引导部20D和第五引导部20E被构造成形成从图4所示的方向(该说明性实施方式所述的前面侧)看时具有实质上的V形形状的传送路径。
以这种方式,一对第一引导部20A和第二引导部20B,以及一对第四引导部20D和第五引导部20E分别形成具有实质上的V形形状的传送路径。由此,从第一引导部20A向第五引导部20E延伸的整个传送路径从图4所示的方向(该说明性实施方式所述的前面侧)看时也具有实质上的V形形状。
吸取辊25被配置成面对第一引导部20A,并且该吸取辊25被构造成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传送由馈送单元21支撑的片状物。第一传送辊26A和分离部件26B被配置成彼此相对,并且由第二引导部20B限定的传送路径介于它们之间。第一传送辊26A和分离部件26B被构造成在传送路径上的第一位置T1逐一地分离从馈送单元21馈送的片状物,并且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传送该片状物。第一位置T1是在第一传送辊26A和分离部件26B之间的夹持位置,以下该第一位置也称为夹持位置T1。
分离部件26B由分离部件保持部26C保持(见图4)。分离部件保持部26C被可摆动地安装至例如布置在其周围的框架的结构,并且通过分离部件推动构件26D朝向第一传送辊26A推动(见图4)。在该状态,在分离部件26B接触片状物的表面相对于用于FB的压板7的上表面(支撑表面)倾斜的状态下,分离部件26B布置成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沿着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面对第一传送辊26A。从而,分离部件26B构成第二引导部20B的一部分。
一对第二传送辊27设置在第二引导部20B和第三引导部20C之间的交界处,并且被构造成在传送路径上的第二位置T2夹持从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传送的片状物,并且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传送片状物。第二引导部20B和第三引导部20C之间的交界处可以位于第三引导部20C在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周围,或者第二引导部20B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周围。第二位置T2是第二传送辊27A和夹紧辊27B之间的夹持位置,以下该第二位置也称为夹持位置T2。一对第三传送辊28被设置在第三引导部20C和第四引导部20D之间的边界处,并且被构造成在传送路径上的第三位置T3夹持从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传送的片状物,并且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传送片状物。第三引导部20C和第四引导部20D之间的交界处可以位于第四引导部20D在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周围,或者第三引导部20C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周围。第三位置T3是第三传送辊28A和夹紧辊28B之间的夹持位置,以下该第三位置也称为夹持位置T3。一对第四传送辊29被设置在第五引导部20E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并且被构造成通过第四传送辊29A和夹紧辊29B夹持从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传送的片状物,并且将片状物排出至排出单元22。
在从一对第二传送辊27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预定距离范围内的第三引导部20C的第一区域A1被构造成路径,沿着该路径,被沿着第一区域A1引导的片状物的一部分可以被平坦地引导而不会弯曲。此外,在从一对第三传送辊28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预定距离范围内的第四引导部20D的第二区域A2被构造成路径,沿着该路径,被沿着第二区域A2引导的片状物的一部分可以被平坦地引导而不会弯曲。
顺便提及,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接触片状物的接触部分是否平坦是随意的,因为接触部分具有能够在引导片状物的一部分的同时保持其平坦的形状。例如,接触部分可以被形成为平坦的。然而,直线布置的多个肋的顶端可以被构造成与片状物接触的接触部分,并且这些肋的顶端可以被构造成在接触片状物并且引导片状物的一部分的同时保持其平坦。
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第一接触部的一个实例)和第一按压构件33A被设置在第五位置T5的两侧,该第五位置T5位于第四引导部20D和第五引导部20E之间的边界处,并且传送路径介于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和第一按压构件33A之间。此外,用于ADF的第二压板31B(第二接触部的一个实例)和第二按压构件33B(按压构件的一个实例)被设置在第四引导部20D处的第四位置T4的两侧,并且传送路径介于用于ADF的第二压板31B和第二按压构件33B之间。第四引导部20D被构造成在以向下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从第三位置T3朝向第五位置T5传送的片状物(倾斜引导部的一个实例)。第二图像传感器15B和用于ADF的第二压板31B布置在第四引导部20D并且相对于用于FB的压板7的上表面(支撑表面)倾斜地。
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和第二按压构件33B布置在FB单元5侧,用于ADF的第二压板31B和第一按压构件33A布置在ADF单元6侧。由此,当ADF单元6位于打开位置(见图2B)时,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和第二按压构件33B在FB单元5的上表面侧露出。此外,当ADF单元6位于打开位置(见图2B)时,用于ADF的第二压板31B和第一按压构件33A在ADF单元6露出。
在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和用于ADF的第二压板31B由玻璃板构造并且在超出片状物在宽度方向(该说明性实施方式所述的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的范围上延伸,该宽度方向垂直于片状物的传送方向。第一按压构件33A和第二按压构件33B由金属或硬树脂材料制成,并且类似于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和用于ADF的第二压板31B,其在超出片状物的宽度的范围上延伸。
如图4所示,第一按压构件33A被构造成由第一推动构件34A(在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为卷簧)朝向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推动。从而,第一按压构件33A抑制经过并接触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的上表面的片状物从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浮动。第二按压构件33B被构造成由第二推动构件34B(在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为卷簧)朝向用于ADF的第二压板31B推动。从而,第二按压构件33B抑制经过并接触用于ADF的第二压板31B的上表面的片状物从用于ADF的第二压板31B浮动。
如图4所示,黑白基准构件35被设置在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的上表面的中心附近。黑白基准构件35是具有形成预定图案的白色和黑色部分的构件。当通过第一图像传感器15A读取图像时,在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上的黑白基准构件35被第一图像传感器15A提前读取。当第一图像传感器15A的起点位置是正确的时使用黑白图像的读出数据,否则通过CPU 11A执行黑点校正。当读取通过传送部件20传送的片状物的图像时,片状物在图4中黑白基准构件35的右边区域接触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在图4中,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被构造成确保读取片状物图像的区域、读取黑白基准构件35的区域、固定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的区域等。
在传送方向上的第三位置T3的下游和第四位置T4的上游的检测位置TS的附近,布置片状物检测传感器19(见图1),该片状物检测传感器19能够检测经过检测位置TS的片状物。构造成旋转并且接触片状物的辊不配置在在传送方向上的一对第三传送辊28的下游和第五位置T5的上游的范围内,并且片状物从第三位置T3至第五位置T5被实质上直线地传送。由此,片状物的传送速度在从第三位置T3至第五位置T5的区域变化小,从而可以在单一检测位置TS检测片状物在传送方向上的末端或后端到达第四位置T4和第五位置T5的时刻。
如图3所示,FB单元5包括引导轴36、支架37、有齿带38等。引导轴36是金属圆棒,并且在从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的下方至用于FB的压板7的下方的范围在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左右方向上平行于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和用于FB的压板7的下表面。
支架37被可滑动地安装至引导轴36,并且被支撑以沿着引导轴36在引导轴36的延伸方向(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左右方向)上可往复地移动。支架37被连结至环形的有齿带38,并且依照有齿带38的循环在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左右方向上往复地移动。
第一图像传感器15A被安装在支架37上,从而当支架37移动时其与支架37一起移动。顺便提及,第一图像传感器15A被构造成通过推动构件(在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为卷簧)朝向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和用于FB的压板7被推动,从而使在第一图像传感器15A和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用于FB的压板7之间的间隔保持不变。第二图像传感器15B布置在预定位置并且被构造成不从该位置移动。第二图像传感器15B通过其自重紧紧地接触用于ADF的第二压板31B,从而使在第二图像传感器15B和用于ADF的第二压板31B之间的间隔保持不变。顺便提及,也可以设置构造成朝向用于ADF的第二压板31B推动第二图像传感器15B的推动构件。
设置用于第一图像传感器15A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5B的多个读取部件沿着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前后方向布置。当读取放置在用于FB的压板7的上表面上的片状物的图像时,第一图像传感器15A在与支架37一起移动的情况下读取图像。
在读取通过传送部件20传送的片状物的图像的情况下,第一图像传感器15A被停止在第一按压构件33A和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下方的停止位置。在该状态下,第一图像传感器15A被构造成,在传送路径上的第五位置T5(以下也称为第一读取位置T5)读取经过并接触用于ADF的第一压板31A的片状物的第一表面的图像。第二图像传感器15B被构造成,在传送路径上的第四位置T4(以下也称为第二读取位置T4)读取经过并接触用于ADF的第二压板31B的片状物的第二表面的图像。顺便提及,如上所述,在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单一片状物检测传感器19检测片状物到达第四位置T4和第五位置T5的时刻。由此,CPU 11A可以基于来自片状物检测传感器19的检测信号,控制在第二读取位置T4和第一读取位置T5的读取开始时刻。
在该多功能装置1中,第一引导部20A和第二引导部20B构成实质上V形形状的传送路径,其中,两个引导部的界线部分在沿着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描述的上下方向的最低位置。此外,第二引导部20B和第四引导部20D构成在其上各个引导部的片状物引导方向实质上平行的传送路径,并且第一引导部20A和第五引导部20E构成在其上各个引导部的片状物引导方向实质上平行的传送路径。顺便提及,在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表述“实质上平行”不仅包括两个引导方向之间的角度为0°的构造,还包括在两个引导方向之间的角度具有微小的倾角(例如,两个引导方向之间的角度为10°或更小,优选为5°或更小)的构造,该构造可以被认为是实质上平行。
相比于第二引导部20B和第四引导部20D没有彼此平行的构造,当构造上述传送路径时,可以将第二引导部20B和第四引导部20D布置成彼此靠近。这里,有必要在第二引导部20B和第四引导部20D之间的空间布置更多构造,比如分离部件26B、分离部件保持部26C、分离部件推动构件26D和第二图像传感器15B。此外,当传送片状物时,为了实现良好的传送,还对可以为传送路径设置的角度有限制。在考虑上述对应元素后,当在第二引导部20B和第四引导部20D之间的距离和平行度如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进行设置时,可以使该设备小而不降低片状物传送性能。例如,可以考虑这样的构造,其中各个引导部依照布置在第二引导部20B和第四引导部20D之间的该构造的形状而形成为具有不平的形状,从而第二引导部20B和第四引导部20D布置成更靠近彼此。在该情况下,然而,片状物未必能在每个引导部上被顺利地传送。为了避免该问题,通过第二引导部20B和第四引导部20D构造传送路径,其中在该传送路径上片状物传送方向实质上平行,这样是有效的。
同样地,与使第一引导部20A和第五引导部20E不平行于彼此的构造相比,可以将第一引导部20A和第五引导部20E布置成更靠近彼此。同样对于第一引导部20A和第五引导部20E,在考虑到将上述构造布置在两者之间并且倾斜角适合于片状物的传送之后,当第一引导部20A和第五引导部20E之间的距离和平行度如该说明性实施方式所描述的进行设置时,可以使第一引导部20A和第五引导部20E之间的结构变薄。
进一步,由第一引导部20A、第二引导部20B、第三引导部20C、第四引导部20D和第五引导部20E构成的传送路径形成总体上具有实质V形形状的传送路径,并且第一传送辊26A布置在该V形形状的内侧空间内。
第二引导部20B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高度位置被确定,以确保传送路径(例如,第三引导部20C和第四引导部20D)从该高度位置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进一步延伸。由此,当具有实质的V形形状的传送路径基于第二引导部20B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该高度位置进行构造时,与第二引导部20B水平或以向下坡度倾斜的构造相比,可以将第一引导部20A和第二引导部20B之间的边界位置(具有实质的V形形状的传送路径的最低位置)设置在较低位置。当第一引导部20A和第二引导部20B之间的边界位置变得更低时,可以如此降低第一传送辊26A的安装位置。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可以将第一传送辊26A布置在较低位置。从而,可以使得与第一传送辊26A邻接的结构变薄。同样,当由第二引导部20B构成的传送路径的一部分被构造在较低位置时,可以如此采用直径较大的第一传送辊26A。因此,可以增大第一传送辊26A的直径,从而增大在馈送单元21中能够放置的片状物的数量。同样在该情况下,可以抑制与第一传送辊26A邻接的该结构的高度尺寸的增大。
同样,当安装第二图像传感器15B、用于ADF的第二压板31B、第二按压构件33B等时,在其上安装上述对应构件的第四引导部20D能够确保安装所需的路径长度。如果确保等同路径长度,当具有实质上的V形形状的传送路径(在以向下坡度倾斜的第四引导部20D上的路径)如上所述构造时,与由水平传送路径在水平方向上占用的安装范围相比,由具有实质的V形形状的传送路径在水平方向上占用的安装范围被减小。因此,当具有实质上的V形形状的传送路径如上所述构造时,可以容易地增大第一传送辊26A的直径,并且即使是等同的,也可以使得在传送路径的水平方向(在该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左右方向)上该传送路径的路径长度更紧凑。
同样,在该多功能装置1中,在通过第三引导部20C使片状物弯曲方向上传送片状物时所沿着的路径上,一对第二传送辊27和一对第三传送辊28分别被设置在对应路径的上游端和下游端的附近。由此,可以依照传送路径,单独地调节分别由一对第二传送辊27和一对第三传送辊28形成的夹持位置,和在夹持位置处的片状物传送方向。因此,与在第三引导部20C的内周侧设置单个传送辊的构造相比,可以更自由地设置传送路径的形状并且更容易地构造高度尺寸被抑制的传送路径。
同样,在该多功能装置1中,如图4所示,第一传送辊26A的旋转中心的位置Q1比夹紧辊27B的旋转中心的位置Q2低。由此,与第一传送辊26A的旋转中心高于夹紧辊27B的旋转中心的构造相比,当第一传送辊26A的直径与该对比的构造相同时,可以将第一传送辊26A的上端位置设置在较低位置,从而使得与第一传送辊26A邻接的结构变薄。同样,与第一传送辊26A的旋转中心高于夹紧辊27B的旋转中心的构造相比,当第一传送辊26A的上端位置等同时,可以增大第一传送辊26A的直径,从而改进第一传送辊26A的分离性能。
同样,根据该多功能装置1,在第一区域A1或第二区域A2,沿着每个区域被引导的片状物的一部分被引导而不会弯曲。由此,与片状物的一部分在对应于第一区域A1或第二区域A2的位置被弯曲的构造相反,无用的应力难以被施加于该对应的位置和一对第二传送辊27或一对第三传送辊28之间的片状物。因此,可以通过一对第二传送辊27或一对第三传送辊28顺利地传送片状物,并且避免片状物被传送时由于片状物和限定传送路径的引导表面之间的接触所引起的噪声产生。
(3)修改
虽然已经参考具体说明性实施方式描述了图像读取设备,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说明性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的技术精神下被多样地实现。
例如,在上述说明性实施方式中,构造作为多功能装置的图像读取设备已经作为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设备的例子。然而,图像读取设备是否被构造成多功能装置是随意的,并且本发明的构造能够适用于具有单一功能的图像读取设备、复印机或传真机等。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片状物传送装置,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构成实质上V形形状的传送路径,其中两个引导部的边界部分位于最低位置,并且第一传送辊布置在V形形状的内侧空间内。第二引导部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高度位置被确定,以确保传送路径从高度位置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进一步延伸。由此,当具有实质上的V形形状的传送路径基于第二引导部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该高度位置被构造时,与第二引导部水平或以向下坡度倾斜的构造相比,可以使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之间的边界位置(具有实质上的V形形状的传送路径的最低位置)设置在较低位置。当第一引导部和第二引导部之间的边界位置变得更低时,可以如此降低第一传送辊的安装位置。
因此,根据上述结构,当第一传送辊布置在较低位置时,可以使得与第一传送辊邻接的结构变薄。同样,当第二引导部的高度位置被设置在较低位置时,可以如此采用直径较大的第一传送辊。因此,可以增大第一传送辊的直径,从而增大在馈送单元中能够放置的片状物的数量。同样在该情况下,可以抑制与第一传送辊邻接的该结构的高度尺寸的增大。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片状物传送装置,与设置用于上述片状物传送装置的馈送单元、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第三引导部、第四引导部、第五引导部、排出单元、吸取辊、第一传送辊和分离部件等同的构造被设置。由此,由第一引导部、第二引导部、第三引导部、第四引导部和第五引导部构成的传送路径形成总体上具有实质上的V形形状的传送路径,并且第一传送辊布置在该V形形状的内侧空间内。
因此,可以将第一传送辊布置在较低位置,从而使得与第一传送辊邻接的结构变薄。同样,可以增大第一传送辊的直径,从而增加在馈送单元中能够放置的片状物的数量。同样在该情况下,可以抑制与第一传送辊邻接的结构的高度尺寸的增大。同样,可以使第二引导部和该第四引导部布置成更靠近彼此。同样在这一方面,可以使布置第二引导部和第四引导部的部分的结构变薄。同样,可以使第一引导部和该第五引导部布置成更靠近彼此。同样在这一方面,可以使布置第一引导部和第五引导部的部分的结构变薄。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图像读取设备,传送部件具有与上述片状物传送装置等同的构造。因此,可以将第一传送辊布置在较低位置,从而使得与第一传送辊邻接的结构变薄。同样,可以增大第一传送辊的直径,从而增大在馈送单元中能够放置的片状物的数量。同样在该情况下,可以抑制与第一传送辊邻接的结构的高度尺寸的增大。
上述片状物传送装置可以优选地具有下列构造。
传送部件可以进一步包括分离部件,该分离部件被构成与第一传送辊配合以逐一地分离片状物,并且该分离部件可以沿着分离部件与片状物接触的接触表面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布置,该接触表面构成第二引导部的一部分。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片状物传送装置,该分离部件沿着其与片状物接触的接触表面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布置,并且第二引导部的一部分由接触表面构成。因此,与接触表面朝向传送方向的下游侧实质上水平或以向上坡度倾斜的分离部件相反,可以利用该分离部件恰当地构造第二引导部,该第二引导部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以向上坡度倾斜。同样,与不设置对应于分离部件的构件的构造相反,可以实现良好的第一传送辊的片状物分离性能。
该传送部件可以进一步包含:第三引导部,该第三引导部被构造成在第二引导部上的引导方向上使片状物弯曲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该片状物从第二引导部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和第四引导部,该第四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下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该片状物从第三引导部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并且第二引导部和第四引导部可以构成传送路径,在该传送路径上,第二引导部和第四引导部的片状物引导方向实质上平行。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片状物传送装置,第二引导部和第四引导部构成传送路径,在该传送路径上,各个引导部的片状物引导方向实质上平行。由此,与第二引导部和第四引导部不构成在其上片状物引导方向实质上平行的传送路径相比,可以将第二引导部和第四引导部布置成更靠近彼此。因此,可以使布置第二引导部和第四引导部的部分的结构变薄。
片状物传送装置可以进一步包含:排出单元,该排出单元被构造成支撑从传送部件排出的片状物;传送部件可以进一步包含第五引导部,该第五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该片状物从第四引导部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第一引导部和第五引导部构成传送路径,在该传送路径上,第一引导部和第五引导部的片状物引导方向实质上平行;并且通过第五引导部传送的片状物可以被排出至排出单元。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片状物传送装置,第一引导部和第五引导部构成传送路径,在该传送路径上,各个引导部的片状物引导方向实质上平行。由此,与第一引导部和第五引导部不构成在其上片状物引导方向实质上平行的传送路径相比,可以将第一引导部和第五引导部布置成更靠近彼此。因此,可以使布置第一引导部和第五引导部的部分的结构变薄。
该传送部件可以进一步包含:一对第二传送辊,一对第二传送辊设置在第三引导部在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的附近,并且被构造成朝向第三引导部传送片状物;和一对第三传送辊,一对第三传送辊设置在第三引导部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并且被构造成朝向第四引导部传送片状物。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片状物传送装置,在通过第三引导部使片状物U形转向的方向上传送片状物时所沿着的路径上,成对的传送辊分别设置在对应路径的上游端和下游端的附近。由此,可以依照传送路径,单独地调节分别由一对传送辊形成的夹持位置,和在夹持位置处的片状物传送方向。因此,例如,与在第三引导部的内周侧设置单个传送辊的构造相比,可以更自由地设置传送路径的形状并且更容易地构造高度尺寸被抑制的传送路径。
一对第二传送辊可以包含:第二传送辊,该第二传送辊被构造成旋转;和夹紧辊,该夹紧辊在第二传送辊上方被朝向第二传送辊推动;并且第一传送辊的旋转中心可以位于比夹紧辊的旋转中心的位置更低的位置。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片状物传送装置,第一传送辊的旋转中心位于比夹紧辊的旋转中心更低的位置。由此,与第一传送辊的旋转中心高于夹紧辊的旋转中心的构造相比,当第一传送辊的直径与该对比的构造相同时,可以将第一传送辊的上端位置设置在较低位置,从而使得与第一传送辊邻接的结构变薄。同样,当第一传送辊的上端位置等同时,与第一传送辊的旋转中心高于夹紧辊的旋转中心的构造相比,可以增大第一传送辊的直径,从而改进第一传送辊的分离性能。
该传送部件可以包含: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构成第三引导部的一部分并且位于从一对第二传送辊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预定距离范围内;和第二区域,该第二区域构成第四引导部的一部分并且位于从一对第三传送辊朝向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的预定距离范围内;并且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使沿着对应的区域被引导的片状物的一部分被引导并不会弯曲的形状。
根据如上所述构造的片状物传送装置,在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沿着每个区域被引导的片状物的一部分被引导而不会弯曲。由此,与片状物的一部分在对应于第一区域或第二区域的位置被弯曲的构造相反,无用的应力难以被施加于该对应的位置和一对第二传送辊或一对第三传送辊之间的片状物。因此,可以通过一对第二传送辊或一对第三传送辊顺利地传送片状物,并且避免片状物被传送时由于片状物和限定传送路径的引导表面之间的接触所引起的噪声产生。

Claims (10)

1.一种片状物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传送部件,所述传送部件被构造成沿着预定的传送路径传送片状物;和
馈送单元,所述馈送单元被构造成支撑要被馈送到所述传送部件的片状物;
其中,所述传送部件包含:
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下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所述片状物从所述馈送单元在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
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二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所述片状物从所述第一引导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
吸取辊,所述吸取辊布置在所述第一引导部,并且所述吸取辊被构造成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传送由所述馈送单元支撑的片状物;和
第一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布置在所述第二引导部,并且所述第一传送辊被构造成逐一地分离由所述吸取辊传送的片状物,并且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所述下游侧传送片状物;所述第一传送辊的直径大于所述吸取辊的直径,所述第一传送辊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位于比在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之间的边界处的位置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边界面更靠近所述第二引导部侧的位置,其余的一部分位于比所述假想边界面更靠近所述第一引导部侧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物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传送部件进一步包含分离部件,所述分离部件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传送辊配合以逐一地分离片状物;并且
其中,所述分离部件沿着所述分离部件与片状物接触的接触表面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所述下游侧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布置,所述接触表面构成所述第二引导部的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物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传送部件进一步包含:
第三引导部,所述第三引导部被构造成在所述第二引导部上的引导方向上使片状物弯曲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所述片状物从所述第二引导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
第四引导部,所述第四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下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所述片状物从所述第三引导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引导部和所述第四引导部构成所述传送路径,在所述传送路径上,所述第二引导部和所述第四引导部的片状物引导方向实质上平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状物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
排出单元,所述排出单元被构造成支撑从所述传送部件排出的片状物;
其中,所述传送部件进一步包含第五引导部,所述第五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所述片状物从所述第四引导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五引导部构成所述传送路径,在所述传送路径上,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五引导部的片状物引导方向实质上平行;并且
其中,通过所述第五引导部传送的片状物被排出至所述排出单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状物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部件进一步包含:
一对第二传送辊,所述一对第二传送辊设置在所述第三引导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上游端的附近,并且被构造成朝向所述第三引导部传送片状物;和
一对第三传送辊,所述一对第三传送辊设置在所述第三引导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所述下游端的附近,并且被构造成朝向所述第四引导部传送片状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状物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一对第二传送辊包含:
第二传送辊,所述第二传送辊被构造成旋转;和
夹紧辊,所述夹紧辊在所述第二传送辊上方被朝向所述第二传送辊推动;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传送辊的旋转中心位于比所述夹紧辊的旋转中心的位置更低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状物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传送部件包含:
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构成所述第三引导部的一部分并且位于从所述一对第二传送辊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所述下游侧的预定距离范围内;和
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构成所述第四引导部的一部分并且位于从所述一对第三传送辊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所述下游侧的预定距离范围内;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使沿着对应的区域被引导的片状物的一部分被引导并不会弯曲的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物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馈送单元的一部分构成所述第一引导部。
9.一种片状物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传送部件,所述传送部件被构造成沿着预定的传送路径传送片状物;
馈送单元,所述馈送单元被构造成支撑要被馈送到所述传送部件的片状物;和
排出单元,所述排出单元被构造成支撑从所述传送部件排出的片状物;
其中,所述传送部件包含:
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下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所述片状物从传送方向上的上游侧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
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二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所述片状物从所述第一引导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
第三引导部,所述第三引导部被构造成在相对于所述第二引导部上的引导方向使片状物弯曲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所述片状物从所述第二引导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
第四引导部,所述第四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下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所述片状物从所述第三引导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
第五引导部,所述第五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所述片状物从所述第四引导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
吸取辊,所述吸取辊布置在所述第一引导部,并且所述吸取辊被构造成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传送由所述馈送单元支撑的片状物;
第一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布置在所述第二引导部,并且所述第一传送辊被构造成逐一地分离由所述吸取辊传送的片状物,并且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所述下游侧传送片状物;所述第一传送辊的直径大于所述吸取辊的直径,所述第一传送辊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位于比在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之间的边界处的位置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边界面更靠近所述第二引导部侧的位置,其余的一部分位于比所述假想边界面更靠近所述第一引导部侧的位置;和
分离部件,所述分离部件被构造成与所述第一传送辊配合以逐一地分离片状物;
其中,所述分离部件沿着所述分离部件与片状物接触的接触表面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所述下游侧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布置,所述接触表面构成所述第二引导部的一部分;
其中,所述第二引导部和所述第四引导部构成所述传送路径,在所述传送路径上,所述第二引导部和所述第四引导部的片状物引导方向实质上平行;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五引导部构成所述传送路径,在所述传送路径上,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五引导部的片状物引导方向实质上平行;并且
其中,通过所述第五引导部传送的片状物被排出至所述排出单元。
10.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
传送部件,所述传送部件被构造成沿着预定的传送路径传送片状物;
馈送单元,所述馈送单元被构造成支撑要被馈送到所述传送部件的片状物;
排出单元,所述排出单元被构造成支撑从所述传送部件排出的片状物;和
读取单元,所述读取单元被构成读取正由所述传送部件传送的片状物的图像;
其中,所述传送部件包含:
第一引导部,所述第一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下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所述片状物从所述馈送单元在传送方向的上下游端的附近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
第二引导部,所述第二引导部被构造成在以向上坡度倾斜的方向上引导片状物,所述片状物从所述第一引导部在所述传送方向上的下游端的附近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更下游侧被传送;
吸取辊,所述吸取辊布置在所述第一引导部,并且所述吸取辊被构造成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所述下游侧传送由所述馈送单元支撑的片状物;和
第一传送辊,所述第一传送辊布置在所述第二引导部,并且所述第一传送辊被构造成逐一地分离由所述吸取辊传送的片状物,并且朝向所述传送方向上的所述下游侧传送片状物;所述第一传送辊的直径大于所述吸取辊的直径,所述第一传送辊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位于比在所述第一引导部和所述第二引导部之间的边界处的位置上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假想边界面更靠近所述第二引导部侧的位置,其余的一部分位于比所述假想边界面更靠近所述第一引导部侧的位置。
CN201510087495.0A 2014-02-21 2015-02-25 片状物传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Active CN10486927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31722A JP6164115B2 (ja) 2014-02-21 2014-02-21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2014-031722 2014-0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69279A CN104869279A (zh) 2015-08-26
CN104869279B true CN104869279B (zh) 2018-09-18

Family

ID=53881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7495.0A Active CN104869279B (zh) 2014-02-21 2015-02-25 片状物传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9327927B2 (zh)
JP (1) JP6164115B2 (zh)
CN (1) CN1048692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64115B2 (ja) * 2014-02-21 2017-07-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6387859B2 (ja) * 2015-02-27 2018-09-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JP6833340B2 (ja) * 2016-04-13 2021-0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6527A (en) * 1998-04-13 1999-08-31 Xerox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of different sizes of document sheets in an electronic imaging system
CN102202158A (zh) * 2010-03-25 2011-09-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
CN102625012A (zh) * 2011-01-28 2012-08-0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785953A (zh) * 2011-05-16 2012-11-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介质输送装置、扫描装置和记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08023B2 (ja) 1995-07-28 2003-05-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用の原稿自動送り装置
JPH11136442A (ja) 1997-10-30 1999-05-21 Ricoh Co Ltd 両面読取装置
JP3355135B2 (ja) * 1998-07-14 2002-12-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061790B2 (ja) * 1999-10-28 2008-03-19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用紙ガイドおよび用紙搬送装置
JP3943942B2 (ja) * 2002-01-31 2007-07-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511864B2 (en) 2004-05-17 2009-03-31 Xerox Corporation Image scanning apparatus that scans both sides of an input sheet
JP4211776B2 (ja) * 2005-10-31 2009-01-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原稿搬送装置
JP2007166229A (ja) 2005-12-13 2007-06-2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読取り装置
JP2008048190A (ja) 2006-08-17 2008-02-2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読取り装置
JP4818038B2 (ja) 2006-09-25 2011-11-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JP2008129063A (ja) * 2006-11-16 2008-06-05 Brother Ind Ltd 画像読取装置
JP5178185B2 (ja) 2007-12-28 2013-04-10 ニスカ株式会社 原稿読取装置
JP4483949B2 (ja) * 2008-01-17 2010-06-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619445B2 (ja) * 2009-03-31 2014-11-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
JP4941531B2 (ja) * 2009-09-30 2012-05-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
JP5187334B2 (ja) * 2010-03-25 2013-04-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126270B2 (ja) 2010-03-30 2013-01-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4952813B2 (ja) * 2010-03-30 2012-06-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読取装置
JP5887728B2 (ja) 2010-06-25 2016-03-1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多層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JP6164115B2 (ja) * 2014-02-21 2017-07-1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46527A (en) * 1998-04-13 1999-08-31 Xerox Corporation Image processing of different sizes of document sheets in an electronic imaging system
CN102202158A (zh) * 2010-03-25 2011-09-2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设备
CN102625012A (zh) * 2011-01-28 2012-08-01 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2785953A (zh) * 2011-05-16 2012-11-2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介质输送装置、扫描装置和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157654A (ja) 2015-09-03
US20160236884A1 (en) 2016-08-18
US20150239693A1 (en) 2015-08-27
US9327927B2 (en) 2016-05-03
US9919884B2 (en) 2018-03-20
CN104869279A (zh) 2015-08-26
JP6164115B2 (ja) 2017-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9279B (zh) 片状物传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TWI701939B (zh) 圖像讀取裝置
JP4924687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CN108200308B (zh) 消色装置以及控制消色装置的方法
CN102849474A (zh) 图像读取设备
US11312588B2 (e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s
CN104229510A (zh) 供纸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US20220263962A1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US20070109614A1 (en) Document feeder
US20130256986A1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17069597A (ja) 読取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7259129A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5924249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TWI538472B (zh) 智慧型影像複製設備以及影像複製方法
JP7331492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CN104869280B (zh) 图像读取设备
JP4292518B2 (ja) Adf型給紙トレイ及び画像読取装置
CN102271200A (zh)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读取系统
CN105035795B (zh) 片状物传送装置
JP4821830B2 (ja) 読取装置
US2016015009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9555987B2 (en) Sheet conveyer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JP2019014596A (ja)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TW201527129A (zh) 自動饋紙影像掃描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2143296B (zh) 图像扫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