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5012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5012A
CN102625012A CN201110433147.6A CN201110433147A CN102625012A CN 102625012 A CN102625012 A CN 102625012A CN 201110433147 A CN201110433147 A CN 201110433147A CN 102625012 A CN102625012 A CN 1026250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sheet
main body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331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本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250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50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72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with refeeding for double-sided scanning, e.g. using one scanning head for both sides of a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1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from the scann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203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 H04N1/2032Simultaneous scanning of two or more separate pictures, e.g. two sides of the same sheet of two pictures corresponding to two sides of a single medi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Separation, Sorting, Adjustment, Or Bending Of Sheets To Be Conveye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部在记录纸的单面或两面形成图像;设置有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主体;主体排出部,该主体排出部设置于所述主体并将记录纸排出;以及排出单元,该排出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的侧面装卸,并能够在将图像形成于记录纸的两面时与使记录纸的表背反转的反转输送路连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选择性地朝所述主体排出部或排出单元排出记录纸。进而,排出单元包括:排出托盘;排出辊;朝所述排出托盘引导记录纸的摆动部件;以及旋转驱动部,该旋转驱动部使排出辊旋转并使所述摆动部件摆动。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本申请主张于2011年1月28日基于35U.S.C119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1-016975的优先权,并在此通过引用并入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多个将记录纸排出的排出托盘、并能够选择性地将记录纸向任意排出托盘排出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电话机、传真机以及打印机等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复合机)正广泛普及。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技术发展的同时还搭载了多种多样的功能,从而提高了使用者的便利性。
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能够装卸的排出单元,该排出单元具有排出托盘,还采用了用户能够按需要利用1个或多个排出托盘的方式。在该情况下,用户能够根据每项任务切换排出托盘,或者能够选择期望的排出托盘。
例如存在如下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将分页(sorter)装置设置于主体的上部,构成为能够利用1个或多个排出托盘,并且构成为利用该分页装置的驱动源使切换门动作,该切换门配置于所述分页装置的纸张路与主体排出托盘的分支点,从而既形成为简化的装置结构,又不会给装置主体带来振动等影响。
然而,由于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是将所述分页装置设置于主体的上部、且主体排出托盘的附近的结构,因此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中必须使主体排出托盘的上侧敞开。但是,近年来的复合机大多在主体排出托盘的上侧设置扫描装置,从而存在对于这样的复合机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
并且,上述图像形成装置未设置使记录介质的表背反转的反转输送路,从而无法在记录介质的两面进行图像形成,因此虽然能够利用1个或多个排出托盘,但是当在记录介质的单面进行图像形成时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简易的装置结构,在各种打印(图像形成)方式下均能够自如地切换记录介质的排出目的地,并且设计的自由度高。
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主体、主体排出部以及排出单元。所述图像形成部在记录纸的单面或两面形成图像。所述主体设置有所述图像形成部。所述主体排出部设置于所述主体,朝所述主体排出部排出纪录片材。所述排出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的侧面装卸,并能够在将图像形成于记录纸的两面时与使记录纸的表背反转的反转输送路连接。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选择性地朝所述主体排出部或所述排出单元排出记录纸。进而,所述排出单元包括排出托盘、摆动部件、排出辊以及旋转驱动部。所述排出托盘收纳被排出的记录纸。所述摆动部件朝所述排出托盘引导沿所述反转输送路通过的记录纸。所述排出辊朝所述排出托盘排出被所述摆动部件引导的记录纸。所述旋转驱动部使所述排出辊旋转并使所述摆动部件摆动。
在本发明中,在所述排出单元装配于所述主体的侧面、并与所述反转输送路连接的情况下,利用使所述排出辊旋转的旋转驱动部使所述摆动部件摆动,由此所述摆动部件朝所述托盘引导沿所述反转输送路通过的记录纸,将被引导的记录纸收纳于该排出托盘内。因此,例如能够将利用所述图像形成部在其单面或两面进行了图像形成的记录纸,基于用户的选择以及/或者任务的属性等选择性地朝所述主体排出部或排出单元中的任一方排出。并且,由于所述旋转驱动部兼用作所述排出辊及摆动部件的驱动部,因此能够形成为更为简易的装置结构。进而,由于所述排出单元配置于所述主体的侧面,因此无论扫描装置等是否搭载于图像形成装置,均能够对所述主体装卸所述排出单元。
优选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结构。即,当所述摆动部件摆动时,该摆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反转输送路的内外进出。
在本发明中,所述摆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反转输送路的内外进出。当所述摆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反转输送路的内侧时,所述排出单元与所述反转输送路连接,当所述摆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退出到所述反转输送路的外侧时,所述排出单元与所述反转输送路分离。
优选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结构。即,所述排出单元包括旋转断续部件以及旋转传递部件。所述旋转断续部件将所述旋转驱动部的旋转传递给所述摆动部件或将该旋转传递切断。所述旋转传递部件将所述旋转驱动部的旋转传递给所述旋转断续部件,并呈圆盘状。并且,所述旋转断续部件包括对所述旋转传递部件的一面施加规定的摩擦阻力的摩擦部。
在本发明中,由于所述旋转断续部件的摩擦部对所述旋转传递部件的一面施加规定的摩擦阻力,因此在与所述旋转传递部件之间产生摩擦力。因此,只要未施加超过该摩擦力的力,所述摩擦部(旋转断续部件)便能够维持与所述旋转传递部件的连结状态,从而与该旋转传递部件一起进行动作。
优选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结构。即,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控制部以及输送辊。所述控制部控制朝所述排出单元的排出。所述输送辊沿一方向或相反方向旋转,并朝所述主体排出部或反转输送路输送记录纸。并且,在朝所述排出单元排出记录纸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输送辊反向旋转、并使所述旋转驱动部进行驱动。
在本发明中,当朝所述排出单元排出记录纸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输送辊反向旋转而朝所述反转输送路输送记录纸,并通过使所述旋转驱动部进行驱动来驱动所述摆动部件。
优选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结构。即,所述旋转传递部件安装于所述摆动部件的摆动轴。所述旋转断续部件包括卡定部和按压部。所述卡定部卡定于所述摆动部件的摆动轴。所述按压部按压所述摩擦部。
优选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结构。即,所述按压部能够在维持与所述卡定部的接触的状态下在所述摆动轴的方向上滑动。
优选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结构。即,在所述主体设置有记录纸输送路径。所述记录纸输送路径是将从供纸盒供给的记录纸经由定影部及所述图像形成部输送直到所述主体排出部的路径。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转换部。所述转换部配置于所述记录纸输送路径上的比所述定影部更靠下游侧的路径与所述反转输送路连接的连接部分。并且,所述转换部具有构成为能够旋转的爪部。所述爪部通过旋转动作朝所述反转输送路引导记录纸。
优选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结构。即,所述摆动部件能够绕摆动轴朝一方向或相反方向摆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止挡件。当所述摆动部件绕摆动轴朝一方向摆动时,所述第一止挡件对规定角度以上的朝一方向的摆动进行限制。
优选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结构。即,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二止挡件。当所述摆动部件绕摆动轴朝反方向摆动时,所述第二止挡件对规定角度以上的朝反方向的摆动进行限制。
优选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结构。即,所述主体包括除电部件。所述除电部件对记录纸实施除电处理。并且,当朝所述排出单元排出记录纸时,被排出的记录纸的除电处理不是在所述排出单元中进行的,而是利用所述主体所具有的所述除电部件进行的。
优选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结构。即,在印刷了记录纸的两面以后,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选择性地朝所述主体排出部或所述排出单元排出该记录纸。
优选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结构。即,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是复印所涉及的印刷或是传真所涉及的印刷的情况,选择性地朝所述主体排出部或所述排出单元排出记录纸。
优选本发明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结构。即,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按每个印刷任务选择性地朝所述主体排出部或所述排出单元排出所述记录纸。
根据本发明,由于构成为:由于设置有非必须且不会被期待经常使用的、能够装卸的所述排出单元,因此不用在主体侧设置特别的记录纸输送路,使用原有的反转输送路朝所述排出单元进行排出,因此能够削减制造成本,并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并且,由于将所述排出单元装配于所述主体的侧面,因此还能够适用于在主体排出部的上侧设置有扫描装置的复合机。
通过参照附图所进行的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下述详细叙述,本发明的其它功能、单元、程序、步骤、特征以及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机中的原稿的输送路径及原稿的读取光的路径的说明图。
图3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复合机中从主体拆卸外置排出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复合机中的驱动部及排出辊部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复合机中的驱动部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主要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复合机中的扭矩限制器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复合机中的引导部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8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复合机中外置排出单元与折返用路径连通的状态下的记录纸的输送的说明图。
图9是对在外置排出单元安装于主体的状态下两面印刷中的记录纸的输送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具有图像扫描、印刷、传真机复印等功能的复合机的情况为例,基于附图进行详述。
(实施例1)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机10的主要部分结构的说明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具备主体11、操作面板12、供纸盒13以及可两面读取的扫描装置(RADF)。该扫描装置具备:依次输送1张或多张原稿的输送部20;以及读取部70,该读取部70配置于该输送部20的下方,对被输送的原稿进行读取。
操作面板12设置于读取部70的外侧,从用户接受复合机10的图像扫描、印刷及复印等功能相关的指令。操作面板12具备由LCD或EL(Electroluminescence)等构成的显示部,构成为能够以菜单形式来显示原稿的排出场所、复印份数、复印模式等各种项目。因此,用户能够一边目视确认在操作面板12显示的菜单一边进行适当操作来选择该菜单的项目,此时,复合机10经由操作面板12接受来自用户的选择。
输送部20配置于比操作面板12更靠上方的位置,主体11中内置有图像形成装置15。进而,主体11中具备用于经由通信线路传送图像数据的送收信息部(未图示),能够通过该送收信息部进行传真通信。供纸盒13配置于主体11的下方,构成为能够向图像形成装置15依次供给记录纸100。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复合机中的原稿的输送路径及原稿的读取光的路径的说明图。
在输送部20的中央上部以从一侧向另一侧略微降低的方式倾斜设置有原稿托盘21,该原稿托盘21具有与原稿的最大横向宽度相当的宽度、并用于以面朝上的方式载置原稿。在输送部20的另一侧部设置有第一输送路211,该第一输送路211由主视时截面为钩状的引导件形成,被从原稿托盘21经由供给输送路210朝第一输送路211供给输送的原稿,被向设置在原稿托盘21的另一端的下方设置的排纸口213输送。
自在第一输送路211的中途设置的分支部29起朝向排纸口213形成有第二输送路212,从排纸口213侧朝向分支部29折返(swtich back)而沿第二输送路212上输送的原稿返回到第一输送路211,由此使原稿的表背反转。第一输送路211与第二输送路212在排纸口213的另一侧的位置汇合。在原稿托盘21的下方以与原稿托盘21大致平行的方式设置有排纸托盘25,该排纸托盘25用于以面朝下的方式使从排纸口213排出的原稿依次重叠并载置原稿。
在供给输送路210的另一端的上方配置有向第一输送路211侧一张一张地供给输送原稿的搓纸辊28。在第一输送路211上的原稿的输送开始的位置配置有减速辊(retard roller)23及分离辊22,该分离辊22将从供给输送路210供给输送的原稿分离、并向下游侧投入。例如在一次性地向第一输送路211供给输送多张原稿的情况下,减速辊23沿相反方向旋转从而防止原稿的重送。另外,也可以用简单的按压板来取代减速辊23,通过使按压板与分离辊22对置来防止原稿的重送。
第一输送路211的向下方弯曲的部分的最下部,与在读取部70的外壳77的上表面的另一侧部配置的接触式玻璃72对置。在分支部29的下侧配置有用于对在第一输送路211上输送的原稿进行纠偏的一对定位辊24。在第一输送路211及第二输送路212的汇合部与排纸口213之间配置有将原稿从排纸口213排出的一对排纸辊27。在排纸辊27的下侧配置有将沿读取位置(接触式玻璃72的正上方)通过的原稿向下游侧输送的一对读取后辊26。
另一方面,读取部70具备在其上面具有与原稿托盘21的宽度大致相同宽度的平板玻璃71的外壳77。平板玻璃71用于在从下方读取书籍原稿等无法输送的原稿时平放原稿。在外壳77内具备第一滑架73,该第一滑架73具有:向斜上方照射原稿的光源731;以及将被原稿朝下方反射的读取光朝另一侧的斜上方反射的反光镜732。并且在外壳77内具备第二滑架74,该第二滑架74具有:将利用反光镜732反射的读取光朝下方反射的反光镜741;以及将利用该741反射的读取光朝一侧反射的反光镜742。利用聚光透镜75对利用反光镜742反射的读取光进行聚集,进而朝设置于外壳77内的一侧部的光电转换器76引导聚集后的光。
为了读取平放于平板玻璃71上的原稿,将第一滑架73及第二滑架74设置成能够在横向移动。当对在输送部20被输送的原稿进行读取时,预先使第一滑架73及第二滑架74在接触式玻璃72的正下方静止。进而,从通过所述读取位置的原稿经由接触式玻璃72朝铅垂下方放射的读取光,按照反光镜732、741、742的顺序被反射进而朝光电转换器76入射。
如上所述,在主体11的内部设置有图像形成装置15。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5具备图像形成部50、定影部51以及折返机构59。并且,在主体11的外侧安装有可装卸的外置排出单元30(排出单元)。
在主体11的下方配置有供纸盒13,构成为能够朝装置正面侧(图1的靠近纸面侧)拉出。在供纸盒13的上方配置有上述的图像形成部50、定影部51、折返部59以及排出部53(主体排出部)。
在图像形成装置15中具备用于对图像形成部50、后述的各部的辊以及折返机构59等进行控制的控制部40。折返机构59在结构方面主要具备:记录纸排出辊62(输送辊),该记录纸排出辊62经由排出口58朝排出部53排出记录纸100;进行记录纸输送中的引导的转换部52;记录纸输送路径56;以及折返用路径57。
记录纸输送路径56是用于将从供纸盒13被搓出的记录纸100经由图像形成部50输送直到托盘状的排出部53的记录纸输送路径。记录纸输送路径56以图1所示的主视时呈大致C字状的方式从供纸盒13连接到排出部53。
折返用路径57是用于能够进行两面印刷的记录纸输送路,即是两面印刷时的记录纸的输送路径。折返用路径57的两端构成为与记录纸输送路径56连通。
详细地说,折返用路径57的一端在定影部51的下游侧与记录纸输送路径56连通,在该连通部分附近配置有转换部52。并且,折返用路径57的另一端在比供纸部55更靠下游侧、且比图像形成部50更靠上游侧的位置与记录纸输送路径56连通。折返用路径57形成在与排出口58对置的侧壁111的附近。
如图1所示,折返用路径57与记录纸输送路径56的一部分组合而形成U形回转状的路径。沿记录纸输送路径56在图像形成部50通过一次的记录纸在基于控制部40的折返时记录纸排出辊62进行反向旋转,由此被朝折返用路径57输送从而表背反转,进而再次朝图像形成部50引导,由此实现了基于单个图像形成部50的两面印刷。
以下,对图像形成装置15的结构进行说明。为了便于说明,首先对配置于记录纸输送路径56的各部分的结构从其上游侧向下游侧按顺序进行说明。
用于层叠记录纸100的挡板54在供纸盒13的底部配置成能够摆动。该挡板(flapper)54被图略的弹簧朝上方施力。并且,在挡板54的上方配置有由供纸辊及供纸垫等构成的供纸部55。该供纸部55的供纸辊构成为能够与层叠于挡板54上的最上面的记录纸100接触。
在供纸盒13的下游侧配置有一对记录纸输送辊61。记录纸输送辊61构成为一边夹紧记录纸100一边沿记录纸输送路径56朝更靠下游侧的图像形成部50输送记录纸100。
如前所述,记录纸输送路径56形成为呈C字状地弯曲,图像形成部50在其内周侧配置成与该记录纸输送路径56对置。该图像形成部50例如具备感光鼓、带电器、曝光头、显影器以及转印辊等。该图像形成部50将调色剂像转印(形成)于由记录纸输送辊61输送来的记录纸100。利用图像形成部50形成了调色剂像的记录纸100被沿记录纸输送路径56朝更靠下游侧的定影部51输送。
定影部51具备被驱动旋转的加热辊、以及与该加热辊对置配置的加压辊。定影部51构成为:利用高温的加热辊的热量及基于加压辊的压力使利用图像形成部50转印于记录纸100的调色剂像的调色剂熔化,进而定影于该记录纸100。
如前所述,具备构成为能够旋转的爪部等的转换部52,配置在比定影部51更靠下游侧的记录纸输送路径56与折返用路径57的连通部分。
能够通过该转换部52所具有的爪部的旋转动作来朝折返用路径57引导记录纸100。并且,在记录纸输送路径56上、且在比与折返用路径57的连通部分略微靠向下游侧的位置配置有折返用传感器65。
在折返用传感器65的更靠下游侧配置有记录纸排出辊62。记录纸排出辊62构成为能够将旋转方向切换成正方向(图1中绕顺时针的方向)或反方向(图1中绕逆时针的方向)。
记录纸输送路径56的端部在记录纸排出辊62的更靠下游侧与排出口58及排出部53连接。利用图像形成部50形成了图像的记录纸100沿弯曲状的记录纸输送路径56通过,由此以形成有该图像的面朝向下侧的方式被朝排出部53排出(面朝下排纸)。
并且,记录纸输送辊63、64配置于所述折返用路径57,构成为能够将被送入该折返用路径57的记录纸100向比记录纸输送辊61更靠上游侧的位置输送。
例如,在进行单面印刷的情况下,图像形成装置50进行如下动作。即,伴随着印刷的开始供纸部55被驱动,因此设置于供纸盒13的最上面的记录纸100被所述供纸辊搓出并被朝记录纸输送路径56送出。
进而,记录纸100被沿记录纸输送路径56朝下游侧输送,在沿图像形成部50通过时形成期望的调色剂图像。然后,记录纸100沿定影部51通过,由此调色剂图像定影于记录纸100。然后,利用被驱动沿正方向旋转的记录纸排出辊62,在使形成有图像的面朝向下方的状态下经由排出口58朝排出部53排出记录纸100。
另一方面,在进行两面印刷的情况下,记录纸100被从供纸盒13搓出一张,沿记录纸输送路径56通过图像形成部50并形成调色剂图像。在一面形成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100从定影部51通过,进而沿记录纸输送路径56被朝更靠下游侧的位置输送。
进而,记录纸100在被记录纸排出辊62夹紧的状态下输送,不久记录纸100的后端便通过折返用传感器65。检测到记录纸100的后端的通过的折返用传感器65将表示所检测到的主旨的信号发送给控制部40。
接收到该信号的控制部40使记录纸排出辊62朝相反方向驱动,并且使转换部52在适当的时机动作,以便朝折返用路径57引导记录纸100。由此,记录纸100被送入折返用路径57。
在折返用路径57上利用记录纸输送辊63、64的驱动朝下游侧输送记录纸100,并将记录纸100再次导入记录纸输送路径56。进而,利用记录纸输送辊61朝下游侧输送记录纸100,并使其再次通过图像形成部50。
另外,由于记录纸100在通过折返用路径57时被反转,因此上一次通过图像形成部50时形成了调色剂图像的那一面的相反侧的另一面与图像形成部50对置。
在另一面形成了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100沿定影部51通过,进而被沿记录纸输送路径56朝更靠下游侧的位置输送。另一方面,如前所述,记录纸排出辊62在利用反方向的旋转将记录纸100送入折返用路径57以后,在适当的时刻被控制部40切换成再次沿正方向旋转。因此,利用所述记录纸排出辊62将两面印刷结束后的记录纸100经由排出口58朝排出部53排出。
隔着记录纸输送路径56及折返用路径57,在排出口58的相反侧的侧壁111设置有第二排出口60。更加详细地说,构成为:以与第二排出口60相邻的方式形成折返用路径57,折返用路径57经由第二排出口60与主体11的外侧连通。
在第二排出口60安装有外置排出单元30。详细地说,外置排出单元30构成为能够与折返用路径57的中途连通,在外置排出单元30与折返用路径57连通的情况下,沿折返用路径57通过的记录纸100被经由第二排出口60朝外置排出单元30排出。即,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中,能够选择性地朝排出部53及外置排出单元30的任何部分排出记录纸100。
图3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中从主体11拆卸外置排出单元30的状态的立体图。
外置排出单元30具备:收纳被排出的记录纸的排出托盘34;引导部31(摆动部件),该引导部31向外置排出单元30引导沿折返用路径57通过的记录纸;以及排出辊部33,该排出辊部33将被引导部31引导的记录纸100输送直到排出托盘34。
外置排出单元30还具备:驱动部32(旋转驱动部),该驱动部32具有使后述的排出辊132旋转的马达;扭矩限制器35(旋转断续部件),该扭矩限制器35将驱动部32的马达的旋转传递给引导部31或将该旋转传递切断;传递齿轮36(旋转传递部件),该传递齿轮36将驱动部32的马达的旋转传递给扭矩限制器35;以及安装部37,该安装部37用于将外置排出单元30安装于主体11(第二排出口60)。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中的驱动部32及排出辊部33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中的驱动部32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主要部分结构放大图。
排出托盘34形成为矩形的板状,层叠有被引导部31引导进而被排出的记录纸。
排出辊部33具备罩331、两个辊332(排出辊)以及旋转轴333。旋转轴333形成为圆柱状,与后述的驱动部32的齿轮324连结,并被轴支承为能够旋转。
辊332例如由橡胶构成,并具有圆筒状。两个辊332同心地并列、并外嵌于旋转轴333。由于在旋转轴333因经由齿轮324传递的驱动部32的马达的旋转而旋转时,辊332也一起旋转,因此能够将被引导部31引导的记录纸100输送到排出托盘34。
另一方面,驱动部32具备驱动部罩321、马达322、将马达322的旋转传传递给传递齿轮36的旋转传递机构323、以及将马达322的旋转传递给排出辊部33的齿轮324。
旋转传递机构323由包括在马达322的输出端嵌装的马达齿轮在内的多个齿轮构成。该多个齿轮互相啮合,从而将马达322的旋转传递给传递齿轮36。
在马达322的输出端嵌装的马达齿轮还与齿轮324啮合,在马达322旋转的情况下,经由齿轮324连结的排出辊部33、与经由传递齿轮36连结的引导部31联动。
传递齿轮36为圆盘状的齿轮,与旋转传递机构323的齿轮啮合。因此,在马达322旋转的情况下,马达322的旋转经由旋转传递机构323被传递,从而传递齿轮36也旋转。并且,传递齿轮36向扭矩限制器35传递这样的旋转。
扭矩限制器35与传递齿轮36相邻,形成为圆柱状。扭矩限制器35设置成中心轴与传递齿轮36的旋转轴处于同一轴上。并且,扭矩限制器35被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因传递齿轮36的旋转而沿正方向或反方向旋转。
扭矩限制器35还具备:旋转轴355;将旋转轴355的一端部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支承部354;利用后述的销356卡定于旋转轴355的卡定部351;对后述的毛毡部353(摩擦部)进行按压的按压部352;毛毡部353,该毛毡部353介于按压部352与传递齿轮36之间,与传递齿轮36的侧面接触。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中的扭矩限制器35内部结构的剖视图。
卡定部351及按压部352形成为具有互相相同的直径的圆柱状,毛毡部353形成为与卡定部351及按压部352直径相同的圆盘状。按照卡定部351、按压部352以及毛毡部353的顺序对这些部件进行并列设置,这些部件作为整体形成为1个圆柱状。这些部件在并列设置的方向被旋转轴355贯通。
并且,卡定部351及按压部352构成为:分别设置与相互的对置面对应的缺口部,利用各缺口部的卡合互相定位。因此,按压部352仅能够朝能够维持与卡定部351的卡合的方向移动。
即,虽然按压部352能够在维持与卡定部351的卡合的状态下单独地朝旋转轴355的轴向滑动,但是无法单独地绕旋转轴355移动。另外,由于卡定部351与按压部352卡合,因此卡定部351与按压部352会因任何一方的旋转另一方也一起旋转。
卡定部351使旋转轴355在径向贯通、并通过嵌装于旋转轴355的的销356卡定于旋转轴355。详细地说,在卡定部351的内侧形成有与销356相仿的形状的凹部359,卡定部351通过凹部359与销356卡合而卡定于旋转轴355。
卡定部351还具有在轴向上形成的槽360,压缩螺旋弹簧357的一部分插入槽360。另一方面,按压部352在与槽360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槽361,压缩螺旋弹簧357的另一部分插入槽361。
即,按压部352利用压缩螺旋弹簧357的弹簧力在维持与卡定部351的卡合的状态下,沿旋转轴355的轴向滑动并朝传递齿轮36的方向(图6中,箭头方向)按压毛毡部353。因此,形成为圆盘状的毛毡部353被朝传递齿轮36的侧面按压。
毛毡部353例如由具有规定的摩擦系数的毛毡材料构成,由于介于按压部35与传递齿轮36之间,因此一面与传递齿轮36的一面接触。并且,由于毛毡部353具有规定的摩擦系数,因此会对传递齿轮36施加规定的摩擦阻力。
进而,由于E形环362在传递齿轮36的另一面侧外嵌于旋转轴355,因此传递齿轮36无法在旋转轴355的轴向上滑动,而是与毛毡部353压接。因此,毛毡部353因在毛毡部353与传递齿轮36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而与传递齿轮36限制性地结合。
例如,在传递齿轮36旋转的情况下,毛毡部353因所述摩擦阻力而与传递齿轮36一起旋转。另一方面,当超过该摩擦阻力的力施加于使毛毡部353的旋转停止的方向时,即使传递齿轮36旋转毛毡部353也不旋转。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毛毡部353是毛毡材料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局限于此,只要是具有能够因传递齿轮36的旋转而一起旋转的程度的摩擦系数的材料即可。
另一方面,在旋转轴355的另一端部358安装有引导部31。旋转轴355的另一端部358被切割成D形,与后述的L字形截面部311的一端部313嵌合。即,构成为引导部31在旋转轴355旋转时也一起旋转。
引导部31具有:摆动部312(一部分),该摆动部312因旋转轴355的正反旋转而进行摆动运动;以及L字形截面部311,该L字形截面部311设置有多个摆动部312,并形成为纵向剖视时的L字形。
摆动部312形成为板状的叶片形状,多个摆动部312形成为其前端朝向外侧、且以互相对置的方式并列设置。更加详细地说,在外置排出单元30安装于主体11的情况下,摆动部312配设成经由第二排出口60朝向主体11的内侧。L字形截面部311与多个摆动部312的基部连接。
L字形截面部311形成为L形梁形状,设置成长度方向构成扭矩限制器35的旋转轴355的延长方向。L字形截面部311配设成内侧朝向下方。
在L字形截面部311的一端部313形成有与旋转轴355的另一端部358的D形切割对应的凹部(未图示),该凹部与旋转轴355的另一端部358嵌合。另一方面,构成为:L字形截面部311的另一端部被轴支承为能够转动,摆动部312也因旋转轴355的正反旋转而旋转(摆动)。
即,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中,构成为驱动部32的马达322的旋转按照旋转传递机构323、传递齿轮36、毛毡部353、按压部352、卡定部351、旋转轴355以及引导部31的顺序被传递,摆动部312因驱动部32的马达322的正反旋转而摆动。
以下,对引导部31的摆动部312的摆动进行详细说明。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中的引导部31的主要部分结构的纵剖视图。在摆动部312的所述基部的下方设置有正方向止挡件315、和反方向止挡件316。
当摆动部312绕中心轴314沿正方向(图7中,以实线箭头表示)旋转时,正方向止挡件315对规定角度以上的沿正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另一方面,当摆动部312沿反方向(图7中,以虚线箭头表示)旋转时,反方向止挡件316对规定角度以上的沿反方向的旋转进行限制。
例如,在马达322沿正方向旋转的情况下,该旋转像上述那样地被传递给引导部31,摆动部312沿正方向旋转。然而,由于在摆动部312沿正方向旋转了规定角度的情况下所述基部一端部317与正方向止挡件315抵接,因此无法进行该角度以上的沿正方向的旋转。
此时,由于超过该摩擦阻力的力朝使毛毡部353的旋转停止的方向施加于毛毡部353,因此,即使传递齿轮36继续旋转毛毡部353也不旋转。此时,摆动部312在前端部319朝外侧(在外置排出单元30安装于主体11的情况下,为主体11的内侧)突出的状态下停止。
另一方面,在马达322沿反方向旋转的情况下,该旋转像上述那样地被传递给引导部31,摆动部312沿反方向旋转。然而,由于在摆动部312沿反方向旋转了规定角度的情况下所述基部的另一端部318与反方向止挡件316抵接,因此无法进行该角度以上的沿反方向的旋转。
此时,由于超过该摩擦阻力的力朝使毛毡部353的旋转停止的方向施加于毛毡部353,因此结果,即使传递齿轮36继续旋转毛毡部353也不旋转。此时,摆动部312在前端部319朝向上方的状态下停止。
因此,当驱动部32的马达322沿正方向或反方向旋转时,摆动部312在被限制的角度范围内绕中心轴314沿正方向或反方向旋转、摆动。
并且,如上所述,由于构成为折返用路径57与第二排出口60相邻、且经由第二排出口60与主体11的外侧连通,因此在将外置排出单元30安装于第二排出口60的情况下,摆动部312的摆动在跨越折返用路径57的范围内进行。
即,在摆动部312沿正方向旋转、且所述基部一端部317与正方向止挡件315抵接的情况下,摆动部312的前端部319在位于主体11的内侧、且突出到折返用路径57内的状态下停止。由此,处于外置排出单元30与折返用路径57连通的状态。
图8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中外置排出单元30与折返用路径57连通的状态下的记录纸的输送的说明图。为了便于说明,以按照来自用户的指令朝外置排出单元30进行记录纸的排出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例如,在复合机10经由操作面板12从用户接收了所述指令的情况下,控制部40将经由记录纸输送路径56被输送直到记录纸排出辊62的图像形成完毕的记录纸朝折返用路径57输送。
详细地说,记录纸的后端沿折返用传感器65通过,由此检测到记录纸的后端的通过的折返用传感器65将表示检测到的主旨的信号发送给控制部40。此时,所述记录纸从排出口58通过,后端被记录纸排出辊62夹持。并且,在排出口58设置有除电部件(未图示),当所述记录纸从排出口58通过时实施除电处理。
从折返用传感器65收到所述信号的控制部40朝反方向驱动记录纸排出辊62,并使转换部52进行适当动作以朝折返用路径57引导记录纸,由此朝折返用路径57输送记录纸。
进而,控制部40使驱动部32的马达322接通而使其沿正方向旋转。在引导部31的摆动部312通过马达322沿正方向旋转也沿正方向旋转了规定角度以后,在前端部319突出到折返用路径57内的状态下停止。并且,此时排出辊部33的辊332也开始旋转。
朝折返用路径57输送的记录纸,此后被记录纸输送辊63沿折返用路径57朝下游输送。然而,如图8所示,引导部31的摆动部312的前端部319在比记录纸输送辊63更靠下游的位置、且在突出到折返用路径57内的状态下停止,因此沿记录纸输送辊63通过的记录纸被摆动部312引导并被经由第二排出口60朝外置排出单元30输送。被引导部31的摆动部312引导的记录纸通过排出辊部33的辊332的旋转被朝排出托盘34排出(图8中,为双点划线的箭头方向)。另外,此时与朝排出部53排出的情况相同,面朝下排纸被保持。
另一方面,在未从用户发出任何指令的情况下,默认设定为将图像形成完毕的记录纸朝设置于复合机10的主体11的排出部53排出。因此,通过用户对操作面板12进行适当操作,能够选择性地朝主体11侧的排出部53与外置排出单元30中的任一方排出图像形成完毕的记录纸。并且,由于利用设置于记录纸排出辊62的除电部件便可进行除电处理,因此无需在外置排出单元30特别设置除电部件。
并且,由于利用使辊332旋转的驱动部32的马达322驱动(摆动)引导部31的摆动部312,因此无需特别设置用于驱动引导部31的驱动源,从而外置排出单元30的结构变得简单。
例如,能够设想在外置排出单元30安装于主体11的状态下进行两面印刷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形成为:通过控制部40使驱动部32的马达322沿反方向旋转,外置排出单元30与折返用路径57分离。
图9是对在外置排出单元30安装于主体11的状态下两面印刷中的记录纸的输送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例如,在复合机10经由操作面板12从用户收到两面印刷指令的情况下,完成对其表面的图像形成,并为了再次在经由记录纸输送路径56输送直到记录纸排出辊62的记录纸的背面进行图像形成,控制部40朝折返用路径57输送该记录纸。
详细地说,记录纸的后端沿折返用传感器65通过,由此检测到记录纸的后端的通过的折返用传感器65将表示检测到的主旨的信号发送给控制部40。接收到该信号的控制部40朝反方向驱动记录纸排出辊62,并使转换部52进行适当动作以便朝折返用路径57引导记录纸100,由此朝折返用路径57输送记录纸100。
进而,控制部40使驱动部32的马达322沿反方向旋转。在引导部31的摆动部312通过马达322沿反方向旋转也沿反方向旋转了规定角度以后,摆动部312的前端部319从折返用路径57脱离,在朝向上方的状态下停止。
然后,输送到折返用路径57的记录纸被记录纸输送辊63沿折返用路径57朝下游输送。此时,引导部31的摆动部312在前端部319朝向上方的状态下停止,从而引导部31被与折返用路径57分离,因此沿记录纸输送辊63通过的记录纸未被朝外置排出单元30引导,而是被朝比折返用路径57的更靠下游侧输送(图9中,为双点划线的箭头方向),从而表背被反转。并且,在以该方式表背被反转、且两面印刷进行以后,这样的记录纸被朝主体11侧的排出部53及外置排出单元30中的任一方排出。
由于具有以上结构,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复合机10无需特别设置记录纸输送路,利用原有的记录纸输送路径便能够朝外置排出单元30进行排出。即,无需为了并未预想到会在平常使用的外置排出单元30而在主体11侧设置特别的记录纸输送路,并且由于使用原有的记录纸输送路,因此能够削减制造成本,并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进而,还能够容易适用于制成品。
(实施例2)
虽然在以上的实施例1中,以根据用户的选择将图像形成完毕的记录纸朝主体11侧的排出部53与外置排出单元30中的任一方排出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非局限于此。例如,可以构成为根据是复印所涉及的印刷还是传真所涉及的印刷进行分类进而排出,还可以构成为按照每种印刷任务进行分类进而排出。
虽然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叙述,但是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对该公开的发明进行变更,并能够想到除上述特别说明叙述的以外的多种实施方式。因此,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及范围的前提下,谋求利用附加的权利要求书来覆盖本发明的所有变更。

Claims (13)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该图像形成部在记录片材的单面或两面形成图像;
设置有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主体;以及
主体排出部,该主体排出部设置于所述主体,并将记录片材排出,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包括排出单元,该排出单元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的侧面装卸,并能够在将图像形成于记录片材的两面时与使记录片材的表背反转的反转输送路连接,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能够选择性地朝所述主体排出部或所述排出单元排出记录片材,
所述排出单元包括:
排出托盘,该排出托盘收纳被排出的记录片材;
摆动部件,该摆动部件朝所述排出托盘引导沿所述反转输送路通过的记录片材;
排出辊,该排出辊朝所述排出托盘排出被所述摆动部件引导的记录片材;以及
旋转驱动部,该旋转驱动部使所述排出辊旋转,并使所述摆动部件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摆动部件摆动时,该摆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反转输送路的内外进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单元包括:
旋转断续部件,该旋转断续部件将所述旋转驱动部的旋转传递给所述摆动部件或将旋转传递切断;以及
圆盘状的旋转传递部件,该旋转传递部件将所述旋转驱动部的旋转传递给所述旋转断续部件,
所述旋转断续部件包括对所述旋转传递部件的一面施加规定的摩擦阻力的摩擦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控制朝所述排出单元的排出的控制部;以及
输送辊,该输送辊沿一方向或相反方向旋转,并朝所述主体排出部或反转输送路输送记录片材,
在朝所述排出单元排出记录片材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使所述输送辊反向旋转、并使所述旋转驱动部进行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传递部件安装于所述摆动部件的摆动轴,
所述旋转断续部件包括:
卡定于所述摆动部件的摆动轴的卡定部;以及
按压所述摩擦部的按压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能够在维持与所述卡定部的接触的状态下在所述摆动轴的方向上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设置有记录片材输送路径,该记录片材输送路径是将从供纸盒供给的记录片材经由定影部及所述图像形成部输送直到所述主体排出部的路径,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转换部,该转换部配置于所述记录片材输送路径上的比所述定影部更靠下游侧的路径与所述反转输送路连接的连接部分,
所述转换部具有构成为能够旋转的爪部,
所述爪部通过旋转动作朝所述反转输送路引导记录片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部件能够绕摆动轴朝一方向或相反方向摆动,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第一止挡件,当所述摆动部件绕摆动轴朝一方向摆动时,所述第一止挡件对规定角度以上的朝一方向的摆动进行限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二止挡件,当所述摆动部件绕摆动轴朝反方向摆动时,所述第二止挡件对规定角度以上的朝反方向的摆动进行限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包括对记录片材实施除电处理的除电部件,
当朝所述排出单元排出记录片材时,被排出的记录片材的除电处理不是在所述排出单元中进行的,而是利用所述主体所具有的所述除电部件进行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印刷了记录片材的两面以后,能够选择性地朝所述主体排出部或所述排出单元排出该记录片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是复印所涉及的印刷或是传真所涉及的印刷的情况,选择性地朝所述主体排出部或所述排出单元排出记录片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按每个印刷任务选择性地朝所述主体排出部或所述排出单元排出所述记录片材。
CN201110433147.6A 2011-01-28 2011-12-21 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26250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16975 2011-01-28
JP2011016975A JP5644550B2 (ja) 2011-01-28 2011-01-28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5012A true CN102625012A (zh) 2012-08-01

Family

ID=46564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33147.6A Pending CN102625012A (zh) 2011-01-28 2011-12-21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95668A1 (zh)
JP (1) JP5644550B2 (zh)
CN (1) CN10262501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9279A (zh) * 2014-02-21 2015-08-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状物传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CN105269986A (zh) * 2014-06-25 2016-01-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给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CN110138994A (zh) * 2014-10-24 2019-08-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介质运送单元、记录装置以及后处理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60280B2 (ja) * 2013-06-13 2017-07-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544113B2 (ja) * 2015-07-27 2019-07-1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87943B2 (ja) * 2015-11-09 2018-09-12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収納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841443B2 (en) 2018-09-20 2020-11-1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72661D1 (en) * 1981-03-02 1986-09-25 Mita Industrial Co Ltd Improved paper feeding device and paper guiding device in a copying apparatus
JPS6186337A (ja) * 1984-10-04 1986-05-01 Ricoh Co Ltd 複写機の紙処理装置
JP3125304B2 (ja) * 1990-12-11 2001-01-15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
JP3301468B2 (ja) * 1994-10-20 2002-07-15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の用紙後処理装置
JP2002020021A (ja) * 2000-07-07 2002-01-23 Ricoh Co Ltd 排紙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軸支持構造
JP3958520B2 (ja) * 2000-12-11 2007-08-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オプション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37921A (ja) * 2001-02-08 2002-08-23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複合機
KR100477681B1 (ko) * 2002-11-20 2005-03-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화상형성장치
JP2006003649A (ja) * 2004-06-17 2006-01-05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56627A (ja) * 2004-08-18 2006-03-0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143624B2 (ja) * 2005-04-27 2008-09-03 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不良解除機構およびシート積載装置
JP2007152860A (ja) * 2005-12-08 2007-06-21 Funai Electric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5023722B2 (ja) * 2007-01-31 2012-09-1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090107051A1 (en) * 2007-10-29 2009-04-30 Joseph Talpe Closure mechanism
JP5386913B2 (ja) * 2008-09-29 2014-01-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9279A (zh) * 2014-02-21 2015-08-2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状物传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US9919884B2 (en) 2014-02-21 2018-03-2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CN104869279B (zh) * 2014-02-21 2018-09-1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片状物传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CN105269986A (zh) * 2014-06-25 2016-01-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给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CN105269986B (zh) * 2014-06-25 2018-1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给送装置以及记录装置
CN110138994A (zh) * 2014-10-24 2019-08-1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介质运送单元、记录装置以及后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95668A1 (en) 2012-08-02
JP5644550B2 (ja) 2014-12-24
JP2012159524A (ja) 201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501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896343B2 (en) Document or sheet material feeder
JP2002167076A (ja) シート部材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062477A1 (en)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7159862B2 (en) Sheet delivery mechanism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0208757A (ja) 用紙分離装置、給紙装置、原稿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JP3998250B2 (ja) 自動原稿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154415A (ja) 回転駆動機構、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77144A (ja) 原稿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246493B1 (en) Facsimile apparatus
JP6337627B2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2004238119A (ja) 排紙機構
JP3067666B2 (ja) 薄状媒体搬送装置
US20030020967A1 (en) Recording device
JP7425996B2 (ja) 綴じ処理装置、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083590B2 (ja) 排紙機構
KR100251953B1 (ko) 양면인쇄장치의 용지 반전 장치
JPH10279100A (ja)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
JP385719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12521A (ja) 原稿搬送装置
JPH0812101A (ja)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90228B2 (ja)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JP3750266B2 (ja) 原稿繰出装置
JP2005153456A (ja) 両面印刷装置
JPH07196178A (ja) 原稿分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