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849944A - 发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摄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发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摄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849944A
CN104849944A CN201510080076.4A CN201510080076A CN104849944A CN 104849944 A CN104849944 A CN 104849944A CN 201510080076 A CN201510080076 A CN 201510080076A CN 104849944 A CN104849944 A CN 1048499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power supply
emitting device
illumina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0800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849944B (zh
Inventor
大塚元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8499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99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8499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8499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G03B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apparatus;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6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5Control of camera 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pow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05B45/3725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 [SMP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摄像设备。该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并且能够在不会受充电再循环时间段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发光。该发光装置包括LED作为用于进行发光的发光部,并且利用来自该LED的发光对被摄体进行照明。该发光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源和利用该第一电源进行充电的第二电源。根据使LED进行发光所用的发光电流,使用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其中之一作为输入电源来控制来自LED的发光。

Description

发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摄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发光装置、用于控制该发光装置的方法、摄像设备和存储介质,尤其涉及用于在不会受到充电再循环时间段等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发光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诸如数字静态照相机和具有照相机功能的移动电话等的摄像设备中,随着诸如LED等的发光元件的亮度的增加,越来越多的摄像设备将LED用于发光装置(以下还称为“频闪灯”或“闪光灯”)。
在使用LED的闪光灯电路中,不同于使用诸如氙气管等的发光管的闪光灯电路,不需要高电压电路。因此,对于使用LED的闪光灯电路,可以将LED驱动电路配置为大小相对紧凑的电路。
此外,LED与氙气管相比在发光效率方面更高,并且能够通过增加驱动电路的效率来降低获得相同发光量所消耗的电力。
然而,在利用使用LED的闪光灯(以下称为“LED闪光灯”)进行静止图像的频闪拍摄(闪光拍摄)的情况下,尽管LED在发光效率方面高,但需要使大量电流同时流经LED。
为了驱动LED,例如已提出了配备有诸如双电层电容器等的容量大的电容器作为LED闪光灯(LED频闪灯)所用的电池的辅助电源的闪光灯单元(参见日本特开2010-4692)。
在该闪光灯单元中,对作为辅助电源的双电层电容器进行充电,并且使用该双电层电容器作为LED的输入电源,由此使大电流同时流经LED以驱动该LED。
顺便提及,在日本特开2010-4692所述的LED驱动电路中,在从电池对双电层电容器进行充电时产生再循环时间。在该再循环时间内,用户无法进行频闪拍摄。例如,除非双电层电容器的充电电压至少超过LED的阳极电位,否则不能使LED发光。
此外,在考虑来自LED的所谓的全发光的情况下,在用于将LED充电至比LED的阳极电位高的进行全发光所需的充电电压的充电时间段内,不能进行来自LED的全发光。
如上所述,在日本特开2010-4692所述的LED驱动电路中,用户在用于对电双层电容器进行充电的充电时间段内无法进行频闪拍摄,这样导致即使在用户期望进行频闪拍摄的情况下有时也防止了用户立即进行频闪拍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会受到充电再循环时间段影响的情况下进行发光的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发光装置、用于控制该发光装置的方法、摄像设备和存储介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用于进行发光的发光部,并且配置为利用所述发光部对被摄体进行照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第二电源进行充电;以及发光控制单元,用于根据使所述发光部发光所用的发光电流,使用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其中之一作为输入电源来进行所述发光部的发光控制。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用于进行发光的发光部,并且配置为利用所述发光部对被摄体进行照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第二电源进行充电;以及发光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源的充电电压水平,使用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其中之一作为输入电源来进行所述发光部的发光控制。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包括:摄像单元,用于通过对被摄体进行摄像来获得图像;发光装置,其包括用于进行发光的发光部,并且配置为利用所述发光部对所述被摄体进行照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第二电源进行充电,以及发光控制单元,用于根据使所述发光部发光所用的发光电流,使用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其中之一作为输入电源来进行所述发光部的发光控制;以及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摄像单元所获得的图像进行预定图像处理,由此获得图像数据。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包括:摄像单元,用于通过对被摄体进行摄像来获得图像;发光装置,其包括用于进行发光的发光部,并且配置为利用所述发光部对所述被摄体进行照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源,第二电源,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第二电源进行充电,以及发光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源的充电电压水平,使用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其中之一作为输入电源来进行所述发光部的发光控制;以及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摄像单元所获得的图像进行预定图像处理,由此获得图像数据。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提供一种发光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发光部,用于进行发光;第一电源;第二电源,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第二电源进行充电,并且所述发光装置用于利用所述发光部对被摄体进行照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使所述发光部发光所用的发光电流;以及根据所确定的发光电流,使用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其中之一作为输入电源来进行所述发光部的发光控制。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提供一种发光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发光部,用于进行发光;第一电源;第二电源,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第二电源进行充电,并且所述发光装置用于利用所述发光部对被摄体进行照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所述第二电源的充电电压水平;以及根据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电源的充电电压水平,使用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其中之一作为输入电源来进行所述发光部的发光控制。
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中,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控制程序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控制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发光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发光部,用于进行发光;第一电源;第二电源,其中利用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第二电源进行充电,并且所述发光装置利用所述发光部对被摄体进行照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使所述发光部发光所用的发光电流;以及根据所确定的发光电流,使用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其中之一作为输入电源来进行所述发光部的发光控制。
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中,提供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控制程序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控制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发光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发光部,用于进行发光;第一电源;第二电源,其中利用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第二电源进行充电,并且所述发光装置利用所述发光部对被摄体进行照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检测所述第二电源的充电电压水平;以及根据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电源的充电电压水平,使用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其中之一作为输入电源来进行所述发光部的发光控制。
根据本发明,根据在使发光部发光时要供给的发光电流,通过将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其中之一设置为输入电源来控制来自发光部的发光,因而用户可以在期望时刻进行发光。结果,用户可以在无需担心充电再循环时间段的情况下,使用从发光部发出的光来进行拍摄(即,频闪拍摄)。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照相机的一部分的电路图。
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LED发光装置的操作时使用的时序图。
图3A和3B是图1所示的照相机所进行的拍摄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作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一部分的电路图。
图5是说明图4所示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操作时使用的时序图。
图6A和6B是图4所示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所进行的拍摄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一部分的电路图。
图1所示的摄像设备例如是数字照相机(以下简称为“照相机”),并且包括发光装置100。发光装置100使用LED 7作为用作发光部的发光元件。在拍摄被摄体的情况下,发光装置100利用光照射被摄体以对该被摄体进行照明。
注意,照相机能够进行静止图像拍摄和运动图像拍摄。以下将该发光装置称为“LED发光装置”。
LED发光装置包括第一电源1,并且在例示示例中,使用(电压约为6.0~8.5V的)双单元型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第一电源1。第二电源2与第一电源1并列配置,并且通过使用第一电源1作为输入电源利用充电电路3对该第二电源2进行充电。
在该示例中,作为第二电源2,使用诸如双电层电容器等的内部阻抗相对较低的电容器。
由于第二电源2的阻抗低,因此即使在用于使LED进行发光的发光电流增大的情况下,也可以降低由于内部阻抗所引起的电压下降。
输入电容器4与第一电源1并列配置,并且电源控制器5分别经由切换电路(SW)9和10连接至第一电源1和第二电源2。
例如由控制IC实现的电源控制器5通过控制SW电路9和10来选择第一电源1和第二电源2其中之一作为输入电源,由此控制电源生成部6。利用该控制,电源生成部6利用预定电流驱动LED 7。
在例示示例中,LED 7是四灯串联电路,并且在以2A驱动LED 7的情况下,按以下方式获得驱动LED 7所需的阳极-阴极电压。假定在以2A驱动LED时所施加的针对LED的每一个元件的正向电压(Vf)约为3.0~4.0V,则使LED点亮所需的阳极-阴极电压约为12~16V。
电流感测电阻器8串联连接至LED 7,并且进行用于将LED 7的驱动电流转换成电压的I-V(电流–电压)转换,由此将该电压(反馈电压)反馈至电源控制器5。例如,假定电流感测电阻器8的电阻值为10mΩ,则在以2A驱动LED 7的情况下,电压下降为0.2V。也就是说,为了使电源控制器5对电源生成部6进行驱动控制以按2A驱动LED 7,需要将0.2V+12~16V=12.2~16.2V的范围内的电压施加至LED 7的阳极端。
电源生成部6例如是升压电压,并且包括该升压电路所需的电感器L1、N-ch(N-沟道)晶体管Q1、P-ch(P-沟道)晶体管Q2和输出电容器C3。
电源控制器5例如通过PWM控制,基于从电流感测电阻器8反馈来的电压来控制N-ch晶体管Q1和P-ch晶体管Q2的栅极(Gate)。据此,电源控制器5进行电源控制,以使得预定电流从第一电源1或第二电源2流经LED 7。
电源控制器5在控制微计算机(以下简称为微计算机)12的控制下,在第一电源1和第二电源2之间进行上述的电源切换。如图1所示,电源控制器5包括电源切换部5a、数模转换器(DAC)5b、误差放大器(AMP)5c、三角波发生器5d、比较器部(CMP)5e、AND(与)门5f和驱动器部(Driver)5g。
电源切换部5a在微计算机12的控制下,进行SW电路9和10的通断控制,由此在第一电源1和第二电源2之间切换电源。
DAC 5b在微计算机12的控制下确定LED 7的电流峰值。误差放大器5c以来自DAC 5b的输出(电压)为基准,利用预定增益放大从电流感测电阻器8反馈来的反馈电压。
比较器部5将来自三角波发生器5d的输出和来自误差放大器5c的输出进行比较,由此输出PWM控制所用的占空比脉冲(即,PWM脉冲)。
根据从微计算机12输出的驱动信号对AND门5f进行通断控制,并且AND门5f在该驱动信号为接通时将PWM脉冲输出至驱动器部5g,由此驱动器部5g根据该PWM脉冲来驱动N-ch晶体管Q1和P-ch晶体管Q2。
如图1所示,操作构件(模式拨盘)13连接至微计算机12,并且微计算机12和操作构件13例如设置在照相机中。
微计算机12根据通过用户对操作构件13进行操作所设置的操作模式(例如,运动图像模式或静止图像模式),将LED 7的电流峰值发送至电源控制器5的DAC 5b并将用于对第一电源1和第二电源2进行切换的输入切换信号发送至电源控制器5的电源切换部5a。
此外,微计算机12根据用户对操作构件13进行操作的时刻,来将上述的针对发光的通断控制的驱动信号输出至电源控制器5的AND门5f。
其它负载11表示除LED发光装置以外的负载电路,并且从第一电源1向其它负载11供给电力。微计算机12等与其它负载11相对应。
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LED发光装置的操作时使用的时序图。
图2与在LED 7进行发光时发生的发光电流的流动定时相关联地、随着时间的经过示出使用来自第一电源1和第二电源2的电流所进行的发光以及充电所消耗的电流。
首先,第一电源1向除LED发光装置以外的包括微计算机12的其它负载11供给电力,这意味着向第一电源1施加了恒定负载(基本电路负载)。由于该原因,从第一电源1可以供给至LED发光装置的电流(即,输出电流)等于通过从来自第一电源1的电流的容许值(来自第一电源的输出电流的容许值)中减去流经基本电路负载的电流所获得的电流(容许电流值)20。
另一方面,在使用第二电源2使LED 7进行发光时,要求充电电路3从第一电源1利用不大于容许电流值20的电流对第二电源2进行充电。然后,在第二电源的电压变为等于或高于预定电压的情况下,电源切换部5a在微计算机12的控制下,接通SW电路10并且断开SW电路9。
此时,微计算机12接通驱动信号(CTL信号)以使电源控制器5驱动N-ch晶体管Q1和P-ch晶体管Q2,由此从第二电源2将发光电流供给至LED 7以使LED 7进行发光。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预先设置LED 7的电流峰值和发光时间段,以使得根据该电流峰值和发光时间段而下降的第二电源2的电压水平在电源控制器5和电源生成部6可以进行工作的范围内。在使用第二电源2使LED 7进行发光的情况下,没有限制电流的容许值,因而可以使具有相对较大的峰值的电流在短时间段内流经LED 7。
预先计算LED 7的电流峰值,以使得在使用第一电源1使LED 7进行发光时,来自第一电源1的输出电流变得不大于上述的容许电流值20。然后,需要以不大于所计算出的电流峰值的电流值使LED 7进行发光。也就是说,在使用第一电源1使LED 7进行发光时,可以通过以不大于容许电流值20的电流峰值使LED 7进行发光来从LED 7在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内进行连续发光。
图3A和3B是图1所示的照相机所进行的拍摄处理的流程图。在照相机中所设置的微计算机12的控制下进行图3A和3B的拍摄处理。
在启动照相机的情况下、即在使照相机通电的情况下,启动微计算机12。然后,用户使用操作构件13来选择要将照相机设置为的拍摄模式(步骤S102)。
在选择拍摄模式之后,微计算机12判断所选择的拍摄模式是否是使用LED发光装置(以下简称为频闪灯)的频闪拍摄模式(步骤S103)。
如果所选择的拍摄模式不是频闪拍摄模式(步骤S103中为“否”),则微计算机12进行无需使用频闪灯来进行拍摄的无频闪拍摄(strobe-lessphotographing)。另一方面,如果所选择的拍摄模式是频闪拍摄模式(步骤S103中为“是”),则微计算机12判断用户使用操作构件13选择了静止图像拍摄模式和运动图像拍摄模式中的哪个拍摄模式(步骤S105)。
如果判断为选择了静止图像拍摄模式(步骤S105中为“静止图像”),则微计算机12接通充电电路3(步骤S106)。也就是说,微计算机12驱动充电电路3。
结果,充电电路3使用第一电源1对第二电源(双电层电容器)2进行充电(步骤S107)。注意,此时,电源切换部5a使SW电路9和10保持断开。
微计算机12判断第二电源2的充电电压是否超过预定电压水平(充电电压水平)。也就是说,微计算机12判断第二电源2的充电是否完成(步骤S108)。如果第二电源2的充电没有完成(步骤S108中为“否”),则微计算机12返回至步骤S107,并且继续进行第二电源2的充电。
如果第二电源2的充电完成(步骤S108中为“是”),则微计算机12进入静止图像频闪拍摄(静止图像LED拍摄)的待机状态(步骤S109)。在该待机状态中,微计算机12判断是否通过用户按下操作构件13上所设置的释放按钮(未示出)而接收到拍摄请求(步骤S110)。
如果没有接收到拍摄请求(步骤S110中为“否”),则微计算机12保持待机。另一方面,如果接收到拍摄请求(步骤S110中为“是”),则微计算机12使电源切换部5a接通SW电路110,由此选择第二电源2。
此外,微计算机12接通作为缓冲器电路的AND门5f,并且使驱动器部5g驱动N-ch晶体管Q1和P-ch晶体管Q2。结果,发光电流从第二电源2流经LED7,由此进行静止图像LED拍摄。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05中判断为选择了运动图像拍摄模式(步骤S105中为“运动图像”),则微计算机12使照相机中所设置的图像控制器(未示出)检测在摄像部(未示出)所获得的图像中主被摄体是否是运动体(步骤S112)。接着,微计算机12测量到图像中的主被摄体的距离(步骤S113)。
然后,微计算机12基于主被摄体的运动量来计算摄像部中所使用的Tv值(快门速度、即累积时间)(步骤S114)。然后,微计算机12基于上述的容许电流值20来计算发光电流的电流峰值(步骤S115)。
微计算机12使用所计算出的Tv值和电流峰值,根据预定程序突来计算光圈值(Av值)(步骤S116)。此外,微计算机12根据所计算出的Tv值和电流峰值来计算ISO感光度(步骤S117)。然后,微计算机12基于所计算出的Tv值、电流峰值、光圈值和ISO感光度来判断利用LED是否可以对主被摄体进行适当曝光(是否可以获得主被摄体具有目标亮度的图像)(步骤S118)。
如果判断为不能对主被摄体进行适当曝光(步骤S118中为“否”)、即如果主被摄体处于曝光不足,则微计算机12将Tv值的计算条件改变为可以使主被摄体适当曝光的计算条件(步骤S119),并且返回至步骤S114,其中在该步骤S114中,微计算机12再次计算使主被摄体适当曝光的Tv值。
如果判断为可以对主被摄体进行适当曝光(步骤S118中为“是”),则微计算机12进入运动图像频闪拍摄(运动图像LED拍摄)的待机状态(步骤S120)。然后,微计算机12判断是否从用户接收到拍摄请求(步骤S121)。
如果没有接收到拍摄请求(步骤S121中为“否”),则微计算机12保持待机。另一方面,如果接收到拍摄请求(步骤S121中为“是”),则微计算机12使电源切换部5a接通SW电路9以选择第一电源1。
此外,微计算机12输出CTL信号(驱动信号)以接通AND门5f,由此使驱动器部5g驱动N-ch晶体管Q1和P-ch晶体管Q2(步骤S122)。结果,发光电流从第一电源1流经LED 7,由此进行运动图像LED拍摄。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在进行使LED 7进行发光所用的发光电流的电流峰值高并且发光时间段短的静止图像拍摄的情况下,使用内部阻抗低的第二电源2。
通过使用第二电源2,对发光进行控制,以使得LED在降低电源的瞬时电压降低的同时,针对每一次发光发出大的光量。
另一方面,在进行使LED 7进行发光所用的发光电流的电流峰值低并且发光时间段长的运动图像拍摄的情况下,使用可以连续供给发光电流的第一电源1,利用不大于第一电源1的容许电流值20的输出电流来进行发光控制。
这样使得用户能够在拍摄运动图像时,在期望时刻连续进行频闪拍摄。也就是说,可以进行优先释放时刻的频闪拍摄模式。
此外,在拍摄运动图像的同时、等待了直到对第二电源2进行充电为止的预定时间段之后,用户可以利用增大的发光量对静止图像进行频闪拍摄。
接着,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摄像设备。
图4是作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一部分的电路图。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摄像设备例如是数字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以下简称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并且包括与参考图1所述的LED发光装置(频闪灯)相同的LED发光装置100。
注意,图4所示的LED发光装置100与图1所示的LED发光装置100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源切换部的功能,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附图标记40来表示电源切换部。
此外,在图4中,省略了其它负载11。也就是说,尽管实际上从第一电源1向微计算机12和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DSP)58等的模块供给电源,但在图4中省略了用于向各模块供给电源的布线。
第二电源2的+侧端子作为输入连接至电源切换部40,并且电源切换部40根据+侧端子的电压水平进行SW电路9和10的通断控制。此外,电源切换部40将第二电源2的+侧端子的电压水平(即,充电电压水平)发送至微计算机12。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使用操作构件13来进行运动图像拍摄或静止图像拍摄的拍摄模式的设置以及Tv值、Av值和ISO感光度的设置。此外,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操作构件13上所设置的释放按钮来进行拍摄准备操作和拍摄开始操作。
显示构件41显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拍摄模式的设置状态以及诸如Tv值、Av值、ISO感光度和白平衡等的与拍摄相关联的参数。显示构件41还显示以下所述的多个充电完成状态。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包括拍摄镜头50和光圈51,并且在光圈51的下游,以相对于光轴成45度的角度配置有反射镜52。在拍摄之前,驱动反射镜52以使其退回至相对于光轴退避的位置。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包括自动调焦所用的AF传感器63。辅助镜61将经由拍摄镜头50入射的光学图像发送至眼用透镜62。然后,眼用透镜62使该光学图像在AF传感器63上成像。
在反射镜52的后侧配置有焦平面快门的前帘幕53和后帘幕54,并且在前帘幕53和后帘幕54的下游配置有摄像装置55。
图4所示的摄像装置55例如由CMOS图像传感器来实现。使光学图像经由拍摄镜头50、光圈51以及焦平面快门的前帘幕53和后帘幕54在摄像装置55上成像。
另一方面,光学图像被反射镜52反射,并且经由五棱镜64被发送至测光透镜65。测光透镜65使该光学图像在测光传感器66上成像。
摄像装置55输出与光学图像相对应的模拟图像信号。利用模数转换器(ADC)56将该模拟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然后,将该数字图像信号发送至DSP 58。DSP 58对该数字图像信号进行预定图像处理以由此生成图像数据,并且将所生成的图像数据记录在存储器59中。
时序发生器(TG)57由DSP 58进行控制。DSP 58使用从时序发生器57输出的定时信号以同步方式控制摄像装置55和ADC 56。将从DSP 58输出的图像数据发送至外部液晶装置(TFT:薄膜晶体管显示器)6,并且TFT 60显示与该图像数据相对应的图像。
图5是说明图4所示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操作时使用的时序图。
在状况“1”中,在使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通电之后,在用户半按下操作构件13上所设置的释放按钮(SW1:低(Low))的情况下,微计算机12开始拍摄准备操作。
在拍摄准备操作中,微计算机12将充电使能(充电EN)信号输出至充电电路3(将充电EN设置为高水平)。结果,充电电路3使用来自第一电源1的电流对第二电源2进行充电。
此时,电源切换部40在微计算机12的控制下接通SW电路9。图5所示的如以下所述,微计算机12的状况“1”与LED发光装置的如下状态相对应,其中在该状态中,在Tv值、Av值、ISO感光度和频闪灯光到达被摄体所行进的距离的条件下,可以使用不大于容许电流值20且依赖于LED 7的电流峰值的电流来对被摄体进行适当曝光。在该状况“1”中,第二电源2的充电电压处于第二充电完成水平,并且微计算机12将表示第二充电完成的状态的第二充电完成指示显示在显示构件41上。
然后,在第二电源2的充电电压超过预定充电电压水平(第一充电完成水平)的情况下,电源切换部40断开SW电路9并且接通SW电路10。
结果,微计算机12进入第二电源2的充电电压已达到第一充电完成水平的状况“2”,并且将表示第一充电完成的状态的第一充电完成指示显示在显示构件41上。
注意,第一充电完成水平是在静止图像拍摄所用的全发光之后、残留在第二电源2中的电压仍能够使LED 7进行发光的水平。
接着,在与第二电源2的充电电压的第一充电完成水平相对应的微计算机12的状况“2”中,在从用户接收到拍摄请求(发光命令信号)时、即在用户全按下释放按钮(SW2:低)时,微计算机12进入驱动信号接通的状况“3”。
结果,使用第二电源2作为电源输入,电源控制器5利用微计算机12预先设置的电流峰值的电流来驱动电源生成部6,由此使LED 7进行发光。
随后,在将从微计算机12发送至电源控制器5的驱动信号从接通切换为断开之后,电源切换部40断开SW电路10并且接通SW电路9。结果,微计算机12进入状况“4”。
状况“4”与LED发光装置的上述状态相对应,其中在该状态中,在Tv值、Av值、ISO感光度和频闪灯光到达被摄体所行进的距离的条件下,使用不大于容许电流值20且依赖于LED 7的电流峰值的电流来对被摄体进行适当曝光。也就是说,在状况“4”中,与状况“1”相同,第二电源2的充电电压处于第二充电完成水平,并且微计算机12将表示第二充电完成的状态的第二充电完成指示显示在显示构件41上。
如果在状况“4”中从用户接收到拍摄请求,则微计算机12接通发送至电源控制器5的驱动信号。结果,电源控制器5使用第一电源1作为输入电源来驱动电源生成部6,由此利用不大于容许电流值20且依赖于LED 7的电流峰值的电流来驱动LED 7以进行发光。
例示示例示出在状况“4”中从用户顺次接收到拍摄请求的情况,并且微计算机12接通发送至电源控制器5的驱动信号,由此以上述方式驱动LED 7从而进行发光。
在第二电源2的充电电压水平超过上述的预定充电电压水平(充电完成水平)而再次达第一充电完成水平的情况下,微计算机12进入状况“5”。在例示示例中,示出如下情况:根据驱动信号的接通,使用来自第二电源2的电流来驱动LED 7以使该LED 7进行发光,但之后,Tv值、Av值、ISO感光度和频闪灯光到达被摄体所行进的距离的条件不允许通过使用来自第一电源1的电流以不大于容许电流值20且依赖于LED 7的电流峰值的输出电流对被摄体进行适当曝光。
因此,在第二电源2的充电电压水平超过预定充电电压水平(状况“6”)之前,微计算机12没有进入充电完成的状况。在第二电源2的充电电压水平超过预定充电电压水平而达到第一充电完成水平的情况下,微计算机12进入状况“7”,并且将第一充电完成指示显示在显示构件41上。
图6A和6B是图4所示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所进行的拍摄处理的流程图。在微计算机12的控制下进行图6A和6B的拍摄处理。
在启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情况下、即在使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通电的情况下,启动微计算机12。微计算机12控制充电电路3,以使得使用来自第一电源1的电流对第二电源2进行充电(步骤S202)。
在用户半按下操作构件14上所设置的释放按钮(SW1ON(接通))的情况下、即在从用户接收到拍摄准备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203),微计算机12判断第二电源2的充电电压水平是否达到第一充电完成水平。也就是说,微计算机12判断第二电源2的充电电压水平是否超过预定充电电压水平以完成频闪灯充电(步骤S204)。
注意,如上所述,第一充电完成水平是在静止图像拍摄所用的全发光之后、LED 7仍可以工作以进行发光的残留在第二电源2中的电压水平。
如果第二电源2的充电电压水平不高于预定充电电压水平、即如果频闪灯充电没有完成(步骤S204中为“否”),则微计算机12进入第一发光控制模式,因此微计算机12基于来自AF传感器63的输出来判断被摄体是否是运动体(步骤S205)。
接着,微计算机12根据来自AF传感器63的输出来测量到被摄体的距离(被摄体距离)(步骤S206)。
此外,微计算机12基于来自测光传感器66的输出来测量被摄体的亮度(被摄体亮度)(步骤S207)。然后,微计算机12基于所测量到的被摄体距离(D)和被摄体亮度来计算处于不会发生被摄体的模糊的水平的Tv值(步骤S208)。
然后,微计算机12计算从第一电源1可以供给的电力要引起的LED 7的电流峰值,并且将所计算出的电流峰值设置在电源控制器5中(步骤S209)。然后,微计算机12使用所计算出的Tv值和电流峰值,根据预定程序图来计算光圈值(Av值)(步骤S210)。
接着,微计算机12根据步骤S206~S210中所确定的被摄体距离(D)、被摄体亮度、Tv值、电流峰值和光圈值来计算可以对被摄体进行适当曝光的ISO感光度(步骤S211)。然后,微计算机12检查假定在步骤S206~S211中所确定的拍摄条件下进行LED发光是否能够对被摄体进行适当曝光(步骤S212)。
如果不能对被摄体进行适当曝光(步骤S212中为“否”),则微计算机12进行这些设置的重新配置。如此,微计算机21判断是否是第一次进行重新配置(步骤S213)。如果是第一次进行重新配置(步骤S213中为“是”),则微计算机12返回至步骤S210。
另一方面,如果是第二次进行重新配置(步骤S213中为“否”),则微计算机12将表示频闪灯光没有到达被摄体的远点警告显示在显示构件41上(步骤S214)。然后,微计算机12返回至步骤S204。
如果可以对被摄体进行适当曝光(步骤S212中为“是”),则微计算机12将第二充电完成指示显示在显示构件41上(步骤S214)。然后,在用户全按下操作构件13上所设置的释放按钮(SW2接通)的情况下、即在从用户接收到拍摄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225),微计算机12接通发送至电源控制器5的驱动信号,由此进行使用不大于容许电流值20且依赖于LED 7的电流峰值的电流来使LED 7进行发光的频闪拍摄(步骤S215)。然后,微计算机12终止频闪单拍。
如果在第一发光控制模式中可以对被摄体进行适当曝光,则使用第一电源1来进行发光,从而使得可以连续进行频闪拍摄。
如果第二电源2的充电电压水平超过了预定充电电压水平而达到第一充电完成水平、即如果频闪充电完成(步骤S204中为“是”),则微计算机12将第一充电完成指示显示在显示构件41上(步骤S223),并且进入第二发光控制模式。在第二发光控制模式中,微计算机12基于来自AF传感器63的输出来测量到被摄体的距离(被摄体距离)(步骤S217)。
此外,微计算机12基于来自测光传感器66的输出来测量被摄体的亮度(被摄体亮度)(步骤S218)。然后,微计算机12根据预先针对频闪拍摄所设置的程序图来计算Tv值、Av值和ISO感光度(步骤S219)。
然后,在用户全按下操作构件13上所设置的释放按钮(SW2接通)的情况下、即从用户接收到拍摄请求的情况下(步骤S226),微计算机12接通发送至电源控制器5的驱动信号,由此进行使LED 7进行全发光的频闪拍摄(步骤S220)。
接着,微计算机12判断是否接收到拍摄准备请求(SW1是否接通)(步骤S221)。如果没有接收到拍摄准备请求(步骤S221中为“否”),则微计算机12终止频闪拍摄。
另一方面,如果接收到拍摄准备请求(步骤S221中为“是”),则微计算机12返回至步骤S204。
在该第二发光控制模式中,可以通过使用第二电源2的全发光来进行频闪拍摄。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例中,选择性地向用户通知可以进行全发光但难以继续连续发光的第一充电完成的状态、以及发光量受到限制但可以进行连续发光的第二充电完成的状态。然后,如果在充电完成的这些状态其中之一中接收到拍摄请求,则根据接收到拍摄请求时的充电完成的状态来进行频闪拍摄。
这样使得用户能够在无需担心充电再循环时间段的情况下进行频闪拍摄。
如通过以上说明显而易见,在图1的例示示例中,微计算机12和电源控制器5用作发光控制单元,并且微计算机12用作显示控制单元。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本申请要求2014年2月1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4-025516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包含其全部内容。

Claims (16)

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用于进行发光的发光部,并且配置为利用所述发光部对被摄体进行照明,所述发光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源;
第二电源,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第二电源进行充电;以及
发光控制单元,用于根据使所述发光部发光所用的发光电流,使用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其中之一作为输入电源来进行所述发光部的发光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电源能够供给所述发光电流的峰值的电流的情况下,所述发光控制单元选择所述第一电源作为所述输入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源的内部阻抗低于所述第一电源的内部阻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是电池,并且所述第二电源是电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作为所述发光部,使用发光二极管即LED。
6.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用于进行发光的发光部,并且配置为利用所述发光部对被摄体进行照明,所述发光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电源;
第二电源,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第二电源进行充电;以及
发光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源的充电电压水平,使用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其中之一作为输入电源来进行所述发光部的发光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在要使所述发光部发光的时刻、所述第二电源的充电电压水平不高于预定充电电压水平的情况下,所述发光控制单元进行用于使用所述第一电源作为所述输入电源来使所述发光部发光的第一发光控制,并且在所述第二电源的充电电压水平超过所述预定充电电压水平的情况下,所述发光控制单元进行用于使用所述第二电源作为所述输入电源来使所述发光部发光的第二发光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发光控制中,根据不大于来自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电流的容许值的发光电流的峰值来进行所述发光部的发光控制,并且在所述第二发光控制中,以所述第二电源的超过所述预定充电电压水平且能够使所述发光部进行全发光的充电电压水平来进行所述发光部的发光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还包括显示控制单元,所述显示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电源的充电电压水平超过所述预定充电电压水平的情况下,将表示充电完成的第一充电完成指示显示在显示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装置,其中,在以不大于来自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电流的容许值的发光电流的峰值能够对被摄体进行适当曝光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将第二充电完成指示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11.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摄像单元,用于通过对被摄体进行摄像来获得图像;
发光装置,其包括用于进行发光的发光部,并且配置为利用所述发光部对所述被摄体进行照明;以及
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摄像单元所获得的图像进行预定图像处理,由此获得图像数据,
所述摄像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
第一电源,
第二电源,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第二电源进行充电,以及
发光控制单元,用于根据使所述发光部发光所用的发光电流,使用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其中之一作为输入电源来进行所述发光部的发光控制。
12.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摄像单元,用于通过对被摄体进行摄像来获得图像;
发光装置,其包括用于进行发光的发光部,并且配置为利用所述发光部对所述被摄体进行照明;以及
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摄像单元所获得的图像进行预定图像处理,由此获得图像数据,
所述摄像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
第一电源,
第二电源,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第二电源进行充电,以及
发光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源的充电电压水平,使用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其中之一作为输入电源来进行所述发光部的发光控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还包括显示控制单元,所述显示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电源的充电电压水平超过预定充电电压水平的情况下,将表示充电完成的第一充电完成指示显示在显示部上,以及
在以不大于来自所述第一电源的输出电流的容许值的发光电流的峰值能够对所述被摄体进行适当曝光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将第二充电完成指示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
在对所述被摄体进行摄像所用的快门速度、光圈值、ISO感光度和表示到所述被摄体的距离的被摄体距离的条件下能够对所述被摄体进行适当曝光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二充电完成指示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15.一种发光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发光部,用于进行发光;第一电源;第二电源,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第二电源进行充电,并且所述发光装置用于利用所述发光部对被摄体进行照明,所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使所述发光部发光所用的发光电流;以及
根据所确定的发光电流,使用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其中之一作为输入电源来进行所述发光部的发光控制。
16.一种发光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发光部,用于进行发光;第一电源;第二电源,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第二电源进行充电,并且所述发光装置用于利用所述发光部对被摄体进行照明,所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所述第二电源的充电电压水平;以及
根据所检测到的所述第二电源的充电电压水平,使用所述第一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源其中之一作为输入电源来进行所述发光部的发光控制。
CN201510080076.4A 2014-02-13 2015-02-13 发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摄像设备 Active CN1048499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4-025516 2014-02-13
JP2014025516A JP6305091B2 (ja) 2014-02-13 2014-02-13 発光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849944A true CN104849944A (zh) 2015-08-19
CN104849944B CN104849944B (zh) 2017-10-27

Family

ID=53774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080076.4A Active CN104849944B (zh) 2014-02-13 2015-02-13 发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摄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91503B2 (zh)
JP (1) JP6305091B2 (zh)
CN (1) CN10484994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4583A (zh) * 2018-09-14 2021-10-22 申善英 与相机同步的led闪光灯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55429B2 (en) 2015-11-24 2018-04-2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Battery current consumption adjustment for an illumination unit
US10527909B2 (en) * 2017-07-21 2020-01-07 Lifetouch Inc. Lighting system for photography station
JP7017433B2 (ja) 2018-02-22 2022-02-08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Ledストロボ
JP2019184703A (ja) * 2018-04-04 2019-10-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充電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EP3573322A1 (en) * 2018-05-22 2019-11-27 Ams Sensors Asia Pte. Ltd. Driving and controlling circuit, camera module and mobile devic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43415A (zh) * 1998-06-04 2000-02-02 佳能株式会社 闪光装置
JP2000231143A (ja) * 1999-02-09 2000-08-22 Asahi Optical Co Ltd ストロボ発光制御装置
JP2000250103A (ja) * 1999-02-25 2000-09-14 Canon Inc 電子カメラ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EP1380882A2 (en) * 1997-12-17 2004-01-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ens-fitted photo film unit and flash device
JP2004109414A (ja) * 2002-09-18 2004-04-08 Nikon Corp 閃光装置および補助電源装置
CN1498013A (zh) * 2002-10-11 2004-05-19 柯尼卡美能达控股株式会社 带有图像感测设备的蜂窝电话装置
CN201637979U (zh) * 2010-04-19 2010-11-17 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数码相机闪光灯的双电容充电闪光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23843U (zh) * 1988-02-13 1989-08-23
JPH02176635A (ja) * 1989-08-15 1990-07-09 Minolta Camera Co Ltd 急速充電可能なフラッシュ装置
JPH0675270A (ja) * 1992-08-28 1994-03-1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の電源回路
US5934790A (en) * 1998-10-09 1999-08-10 Quintana; Libby Purse light system
JP2003149716A (ja) * 2001-11-16 2003-05-21 Canon Inc 撮像装置、発光動作制御方法、記録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6018181A (ja) * 2004-07-05 2006-01-19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携帯型電子装置撮影システム、撮影補助光生成装置、携帯型電子装置、電力供給装置
JP2009188209A (ja) * 2008-02-06 2009-08-20 Panasonic Corp 不純物活性化熱処理方法及び熱処理装置
JP2010004692A (ja) * 2008-06-23 2010-01-07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フラッシュ用電源装置
RU2012101359A (ru) * 2009-06-17 2013-07-27 Конинклейке Филипс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Н.В. Освет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одержащее внутренний источник питания и интерфейс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осветитель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с внешним источником питания
US8866392B2 (en) * 2011-08-31 2014-10-21 Chia-Teh Chen Two-level LED security light with motion sensor
JP5948050B2 (ja) * 2011-12-20 2016-07-06 ローム株式会社 撮影補助光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デジタルカメラ
JP6039239B2 (ja) * 2012-05-21 2016-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発光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80882A2 (en) * 1997-12-17 2004-01-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Lens-fitted photo film unit and flash device
CN1243415A (zh) * 1998-06-04 2000-02-02 佳能株式会社 闪光装置
JP2000231143A (ja) * 1999-02-09 2000-08-22 Asahi Optical Co Ltd ストロボ発光制御装置
JP2000250103A (ja) * 1999-02-25 2000-09-14 Canon Inc 電子カメラ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04109414A (ja) * 2002-09-18 2004-04-08 Nikon Corp 閃光装置および補助電源装置
CN1498013A (zh) * 2002-10-11 2004-05-19 柯尼卡美能达控股株式会社 带有图像感测设备的蜂窝电话装置
CN201637979U (zh) * 2010-04-19 2010-11-17 天津三星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数码相机闪光灯的双电容充电闪光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4583A (zh) * 2018-09-14 2021-10-22 申善英 与相机同步的led闪光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05091B2 (ja) 2018-04-04
JP2015152725A (ja) 2015-08-24
US9891503B2 (en) 2018-02-13
US20150227027A1 (en) 2015-08-13
CN104849944B (zh) 2017-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49944A (zh) 发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摄像设备
US7606480B2 (en) Photographic illuminating device and camera
US8314880B2 (en) Photographic illumination device, image-capturing system, camera system and camera
US9438780B2 (en)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ccessory and image capture system
US9451665B2 (en) Image pickup auxiliary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digital camera provided with same
JP5202391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方法
JP6039239B2 (ja) 発光制御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7103966A (ja) 電子機器
JP2020091321A (ja) フラッシュ発光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0134091A (ja) ストロボ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カメラシステム
JP5968133B2 (ja) 発光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04361445A (ja) 閃光装置
JP4227296B2 (ja) コンデンサの充電装置、ストロボ装置及びストロボ内蔵カメラ
JP2013148828A (ja)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8085868A (ja) 電子機器
JP5930845B2 (ja) 発光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794684B2 (ja) ストロボ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KR101533281B1 (ko)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및 디지털 촬영 장치 제어 방법
JP2020071446A (ja) 撮像装置、撮像システム、発光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発光制御方法
JP2011059328A (ja) 撮像システム、撮像装置及び発光装置
JP2005209383A (ja) 発光装置、撮像装置、発光制御方法
JP2000250108A (ja) 撮像用ストロボ装置
JP2005250332A (ja) 発光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03241272A (ja) ストロボ調光回路及びストロボ装置
KR19990031843U (ko) 스트로보의 광량 제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