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702838A -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702838A
CN104702838A CN201410478718.1A CN201410478718A CN104702838A CN 104702838 A CN104702838 A CN 104702838A CN 201410478718 A CN201410478718 A CN 201410478718A CN 104702838 A CN104702838 A CN 104702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osure
signal
focus
picture
flic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87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702838B (zh
Inventor
小西一树
岩崎直树
和田彬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4702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2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7028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70283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3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contrast or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image signals, e.g. hill climb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4Warning ind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H04N23/635Region indicators; Field of view indic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5Detection of flicker frequency or suppression of flicker wherein the flicker is caused by illumination, e.g. due to fluorescent tube illumination or pulsed LED illu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50Control of the SSIS exposure
    • H04N25/53Control of the integration time
    • H04N25/533Control of the integration time by using differing integration times for different sensor reg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70SSIS architectures; Circuits associated therewi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28Systems for automatic generation of focusing sign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Focusing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在所述摄像设备中:摄像单元具有多个像素,并且对由包括调焦透镜的光学摄像系统所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电气图像信号;控制单元针对所述摄像单元的不同区域,独立地控制至少读出速率或曝光条件;以及计算单元在不同的调焦透镜位置处,基于从存在于多个不同区域其中之一的焦点检测区域内的像素所读出的图像信号来计算多个焦点评价值,并且基于所述焦点评价值来求出所述调焦透镜的聚焦位置。所述控制单元将从多个不同区域中的第一区域所读出的图像信号当作为显示用的图像信号。

Description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使用对由光学摄像系统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的图像传感器所获得的图像信号来进行焦点调整的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上,在数字静态照相机或摄像机等执行自动调焦(AF)的情况下,采用将从图像传感器所获得的亮度信号中的高频成分最大的调焦透镜位置视为聚焦位置的方法。作为一个这种方法,已知以下所述的扫描方法。在该扫描方法中,基于在使调焦透镜移动经过整个焦点检测范围的情况下从图像传感器所获得的亮度信号的高频成分,来求出评价值(以下称为“焦点评价值”)并进行存储。此时,在画面内的中央附近或者在已检测到被摄体的区域附近等,设置用于获得焦点评价值的区域(以下称为“AF框”),获得在所设置的AF框中焦点评价值最大的调焦透镜位置,并且将该调焦透镜位置设置为摄像操作时要使用的调焦透镜位置。
另一方面,针对高亮度被摄体的各种自动焦点调整方法已经知晓了一段时间。在日本专利3105334中,基于要拍摄的画面的图像信号中的低亮度部或中亮度部的面积来判断被摄体是否是高亮度被摄体。作为该判断的结果,使用对比度信号来进行在被摄体是一般被摄体的情况下的聚焦操作,而在被摄体是高亮度被摄体的情况下,以减小高亮度信号的面积的方式执行聚焦操作,从而使得即使针对高亮度被摄体也可以进行正确的聚焦操作。
此外,针对被摄体是点光源的情况的各种自动焦点调整方法是已知的。在日本特开2002-196220中,通过AE处理来检测被摄体的平均明度,并且在明度低于指定值的情况下,基于AE处理的结果来按适当曝光水平执行AF搜索操作,之后执行用于检测焦点评价值处于峰的聚焦位置的处理。在通过AF搜索操作无法检测到聚焦位置的情况下,在使曝光量相对于适当曝光减少的状态下再次执行AF搜索操作,由此避免因点光源而导致图像信号发生饱和。这样,基于进行多次AF搜索操作的结果来检测更加正确的聚焦位置,之后使镜头移动至所获得的聚焦位置。如此,该技术使得能够针对诸如夜景等的散布有高亮度的点光源的被摄体执行正确的聚焦操作。
用作诸如数字照相机等的摄像设备的图像传感器的CMOS传感器针对各线具有不同的曝光定时。因此,在如荧光灯那样的、照明光的强度以诸如50Hz和60Hz等的频率波动的照明条件下,在画面中将出现垂直方向上移动的带状明度变化;这已知为“线闪烁(line flicker)”。这种线闪烁对LCD中所显示的通过镜头图像的外观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受到线闪烁影响的线针对各读出定时而不同的情况下、或者换句话说在线闪烁波动的情况下,针对各线的焦点评价值的输出将由于线闪烁波动而波动;结果,无法检测到正确的峰位置,这对AF的精度产生影响。
响应于此,已知有如下方法:通过在使用50Hz的AC(交流)电源的荧光灯的情况下将摄像设备的快门速度设置为1/50秒或1/100秒等、并且在60Hz的AC电源的情况下将摄像设备的快门速度设置为1/60秒或1/120秒等,来抑制闪烁。尽管如此改善了通过镜头图像的外观,但这并没有针对AF处理得到最佳的曝光设置,而相反有时将抑制AF精度。这是因为,为了使得较容易在AF处理期间检测到峰位置,优选进行通过优先开放光圈来使景深变浅并通过较低的增益设置来抑制噪声的曝光设置。
因此,作为用于在发生闪烁的情况下确保AF精度的方法,在日本特开2008-130531中,将摄像帧频设置为与闪烁的周期同步的定时,这样防止了线闪烁出现波动,从而即使在导致闪烁的光源下也执行适合于AF处理的曝光控制。
然而,在上述日本专利3105334中,在高亮度被摄体/点光源被摄体的情况下,以减小高亮度信号的面积的方式执行聚焦操作。如此,该方法适合主被摄体仅由点光源构成的情况,但存在诸如点光源被摄体和正常被照明的被摄体共同存在的情况等的、无法执行正确的焦点调整的情况。近来的装置的像素数变高,这样使得无法忽视即使是微小的焦点偏移并且增大了针对更加正确的焦点调整的要求。
关于无法执行正确的焦点调整的原因,可以考虑以下:
-光源的颜色的影响;以及
-由于正常被摄体的被照明区域变模糊而导致亮度下降,这导致高亮度部的面积减小。
另一方面,日本特开2002-196220公开了以下内容:在无法检测到聚焦位置的情况下,进行使曝光量与适当曝光量相比减少的AF搜索,并且在明度低于指定值的情况下,进行以适当曝光和以比该适当曝光低的曝光的多次AF搜索。然而,存在如下问题:在高亮度被摄体或点光源被摄体等的情况下,其影响将导致不是聚焦位置的位置被误判断为聚焦位置,并且即使如日本特开2002-196220那样、针对无法检测到聚焦位置的情况采取措施,也无法解决该问题。还存在如下问题:进行以适当曝光和以比该适当曝光低的曝光的多次AF搜索增加了AF处理所需的时间量。
此外,尽管日本特开2008-130531所公开的传统技术通过防止线闪烁的波动确实使焦点评价值稳定,但在与曝光量由于线闪烁而下降的线重叠的区域中在AF框内焦点评价值的输出下降,因而无法确保AF的精度。此外,LCD中所显示的通过镜头图像的外观由于线闪烁的发生而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情形而作出的,并且使得可以在无需增加精确地进行焦点调整所需的处理时间的同时,维持显示单元中所显示的通过镜头图像的质量。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包括:摄像单元,其具有二维排列的多个像素,并且用于对由包括调焦透镜的光学摄像系统所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电气图像信号;以及控制单元,用于针对所述摄像单元的多个不同区域中的各区域,独立地控制读出速率和曝光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摄像设备的特征在于还包括: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调焦透镜移动的同时,在多个不同的调焦透镜位置处,基于从所述多个不同区域其中之一的焦点检测区域内存在的像素所读出的图像信号来计算多个焦点评价值,并且基于所述多个焦点评价值来求出所述调焦透镜的聚焦位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将从所述多个不同区域中的第一区域所读出的第一图像信号当作为要输出至显示单元的显示用的图像信号。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包括摄像单元,所述摄像单元具有二维排列的多个像素、并且用于对由包括调焦透镜的光学摄像系统所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电气图像信号,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控制步骤,用于针对所述摄像单元的多个不同区域中的各区域,独立地控制读出速率和曝光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计算步骤,用于在所述调焦透镜移动的同时,在多个不同的调焦透镜位置处,基于从所述多个不同区域其中之一的焦点检测区域内存在的像素所输出的图像信号来计算多个焦点评价值,并且基于所述多个焦点评价值来求出所述调焦透镜的聚焦位置,其中,将从所述多个不同区域中的第一区域所读出的第一图像信号当作为要输出至显示单元的显示用的图像信号。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典型实施例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和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摄像设备中所设置的像素的结构的图;
图3是示出在获得图像时从垂直扫描电路所输出的信号的时序图;
图4是示出电荷累积时间段和图像读出定时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摄像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基于扫描的AF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判断点光源被摄体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用于求出直方图Yp和直方图MM的操作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AF框的示例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正常图像用AF处理期间的垂直扫描电路所进行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正常图像用AF处理期间的基于扫描的AF的曲线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点光源用AF处理期间的基于扫描的AF的曲线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点光源用AF处理期间的垂直扫描电路所进行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摄像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连续AF处理的流程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基于扫描的AF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摄像处理序列的流程图;
图18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结构的框图;
图19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AE处理的流程图;
图20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曝光不足判断的图;
图21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曝光再设置处理的流程图;
图22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图5所示的AE处理中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23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正常图像用AF处理的流程图;
图24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AF框设置处理的图;以及
图25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用于设置AF框的可靠性的处理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根据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典型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设备结构和基本操作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摄像设备的整体结构的框图。
在图1中,摄像设备1例如与数字静态照相机或数字摄像机等相对应。变焦透镜组2和调焦透镜组3构成光学摄像系统。光圈4控制穿过光学摄像系统的光束量。变焦透镜组2、调焦透镜组3和光圈4被配置在镜筒31内。
将穿过了光学摄像系统的被摄体图像形成在图像传感器5的摄像面上,并且对该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摄像电路6接收由于图像传感器5所进行的光电转换而产生的电气信号,并且通过执行各种图像处理来生成预定图像信号。A/D转换电路7将摄像电路6所生成的模拟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
存储器8是诸如临时存储从A/D转换电路7所输出的数字图像信号的缓冲存储器等的存储器。D/A转换电路9读出存储器8中所存储的图像信号并将该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并且还将该信号转换成采用适合重放的格式的图像信号。LCD 10是显示由于D/A转换电路9所进行的转换而产生的图像信号的液晶显示器(LCD)等。压缩/解压缩电路11读出临时存储在存储器8中的图像信号并对该图像信号进行压缩处理和编码处理等,并且将该信号转换成采用适合存储在存储用存储器12中的格式的图像数据。存储用存储器12存储压缩/解压缩电路11处理后的图像数据。压缩/解压缩电路11还读出存储用存储器12中所存储的图像数据并对该图像数据进行解压缩处理和解码处理等,并且将该数据转换成采用针对重放和显示最优化的格式的图像数据。
作为存储用存储器12,可以采用各种类型的存储器。例如,可以采用诸如具有卡或棒形状并且相对于设备可以移除的闪速存储器等的半导体存储器、或者诸如硬盘或软盘等的磁性存储介质等。
AE处理电路13使用从A/D转换电路7所输出的图像信号来执行自动曝光(AE)处理。另一方面,基于扫描的AF处理电路14使用从A/D转换电路7所输出的图像信号来执行自动调焦(AF)处理。
CPU 15控制摄像设备1的各种元件,并且包括计算所使用的存储器。时序发生器(TG)16生成预定的定时信号。传感器驱动器17基于来自TG 16的定时信号来驱动图像传感器5。
第一马达驱动电路18通过在CPU 15的控制下驱动光圈驱动马达21来驱动光圈4。第二马达驱动电路19通过在CPU 15的控制下驱动调焦驱动马达22来驱动调焦透镜组3。第三马达驱动电路20通过在CPU 15的控制下驱动变焦驱动马达23来驱动变焦透镜组2。
操作开关24由各种类型的开关构成,并且例如包括主电源开关、释放开关、重放开关、变焦开关和光学取景器(OVF)/电子取景器(EVF)拨动开关等。主电源开关是用于启动摄像设备1并供给电力的开关。释放开关由两级开关构成,其中第一冲程(SW1)生成用于开始AE处理和AF处理的指示信号,其中该AE处理和该AF处理在摄像操作(记录操作)之前开始。然后,第二冲程(SW2)生成用于开始实际曝光操作的指示信号。重放开关开始重放操作,而变焦开关使得通过移动光学摄像系统的变焦透镜组2来执行变焦操作。
EEPROM 25是可以以电气方式重写的只读存储器,并且预先存储用于执行各种类型的控制的程序和用于进行各种类型的操作的数据等。附图标记26表示电池。切换电路27控制利用闪光灯发光单元28的闪光发光。显示元件29使用LED等来进行警告显示等。扬声器30使用音频来提供引导和进行警告等。
AF辅助光发光单元33由诸如LED等的光源构成,其中该光源在获得AF评价值(焦点评价值)时对被摄体的全部或一部分进行照明。AF辅助光驱动电路32驱动AF辅助光发光单元33。抖动检测传感器35检测照相机抖动,并且抖动检测电路34对来自抖动检测传感器35的信号进行处理。面部检测电路36接收来自A/D转换电路7的输出并且检测画面中的面部的位置和大小等。
以下将说明利用这样构成的摄像设备1所进行的基本操作。首先,在摄像时,利用光圈4来调整穿过摄像设备1的镜筒31的来自被摄体的光束的光量,并且将其图像形成在图像传感器5的光接收面上。利用图像传感器5通过光电转换处理将已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转换成电气信号,并将该信号输出至摄像电路6。摄像电路6对所输入的信号执行各种类型的信号处理并且生成预定的图像信号。将该图像信号输出至A/D转换电路7,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图像数据),并且临时存储在存储器8中。将存储器8中所存储的图像数据输出至D/A转换电路9并转换成模拟信号,转换成采用适合显示的格式的图像信号,并且作为图像显示在LCD 10中。注意,可以通过针对每预定间隔重复从利用图像传感器5输出图像信号起、直到将图像显示在LCD 10中为止的处理来实现电子取景器(EVF)功能。
另一方面,还将存储器8中所存储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压缩/解压缩电路11。在压缩/解压缩电路11中利用压缩电路执行了压缩处理之后,将该数据转换成采用适合存储的格式的图像数据,然后存储在存储用存储器12中。
另一方面,除存储器8以外,还将利用A/D转换电路7进行数字化后的图像数据输出至AE处理电路13、基于扫描的AF处理电路14和面部检测电路36。首先,AE处理电路13接收所输入的图像数据,并且对一个画面的图像数据的亮度值执行诸如累计相加等的计算处理。据此,基于被摄体的明度来计算AE评价值。将所计算出的AE评价值输出至CPU 15。
另一方面,基于扫描的AF处理电路14接收所输入的图像数据并使用高通滤波器(HPF)等来提取其高频成分,此外执行诸如累计相加等的计算处理并计算与高频范围中的轮廓成分量相对应的AF评价值。通常对与已指定为AF区域的画面的部分区域相对应的图像数据执行该基于扫描的AF处理。该AF区域可以是画面的中央区域或任意区域中的一个位置、画面的中央区域或任意区域中的彼此邻接的多个位置、或者多个离散分布的位置等。
面部检测电路36接收所输入的图像数据,在图像中寻找诸如眼睛或眉毛等的面部的特征区域,并且求出人物的面部在图像中的位置。还根据诸如面部的特征部分之间的距离等的位置关系来求出面部的大小和倾斜等。
另一方面,将预定的定时信号从TG 16输出至CPU 15、摄像电路6和传感器驱动器17,并且CPU 15与该定时信号同步地执行各种类型的控制。摄像电路6接收来自TG 16的定时信号,并且与该定时信号同步地进行诸如彩色信号分离等的各种类型的图像处理。此外,传感器驱动器17接收来自TG 16的定时信号并且与该定时信号同步地驱动图像传感器5。
CPU 15还控制第一马达驱动电路18、第二马达驱动电路19和第三马达驱动电路20。结果,分别经由光圈驱动马达21、调焦驱动马达22和变焦驱动马达23来控制光圈4、调焦透镜组3和变焦透镜组2的驱动。换句话说,CPU 15执行AE控制,其中该AE控制通过基于AE处理电路13所计算出的AE评价值等控制第一马达驱动电路18以驱动光圈驱动马达21,来将光圈4的光圈值调整为适当值。CPU 15还执行AF控制,其中该AF控制通过基于由基于扫描的AF处理电路14所计算出的AF评价值控制第二马达驱动电路19以驱动调焦驱动马达22,来使调焦透镜组3移动至聚焦位置。在操作了操作开关24中的变焦开关(未示出)的情况下,CPU 15响应于此执行光学摄像系统的变倍操作(变焦操作),其中该变倍操作通过控制第三马达驱动电路20以驱动变焦驱动马达23来移动变焦透镜组2。
另一方面,在例如将操作开关24中的重放开关(未示出)操作为接通状态的情况下,开始重放操作。这里,将以压缩状态存储在存储用存储器12中的图像数据输出至压缩/解压缩电路11,在压缩/解压缩电路11中的解压缩电路中经过解码处理和解压缩处理等,并且输出至并临时存储在存储器8中。将该图像数据进一步输出至D/A转换电路9并转换成模拟信号,转换成采用适合显示的格式的图像信号,并且作为图像显示在LCD 10中。
接着,将参考图2来说明图1所示的图像传感器5中所设置的像素的结构。注意,尽管图2示出在垂直方向上排列的四个像素,但实际上,图像传感器5包括二维排列的极大量的像素。
附图标记201表示接收来自镜筒31的光的像素;该像素对入射到其表面上的光进行光电转换并将该结果作为电气信号输出。像素201包括光电二极管202、传送晶体管203、放大器204和复位晶体管205。传送晶体管203和复位晶体管205响应于来自垂直扫描电路206的信号而进行工作。垂直扫描电路206包括移位寄存器和用于生成传送晶体管203等所用的驱动信号以驱动各像素的信号生成电路等。通过使用所生成的驱动信号(TX1~TX4和RS1~RS4等)控制传送晶体管203和复位晶体管205,可以复位并读出光电二极管202中的电荷,由此可以控制电荷累积时间段。
另一方面,水平扫描电路209包括移位寄存器、列放大器电路210、信号输出选择开关211和向着外部的输出所用的输出电路(未示出)等。可以通过经由来自传感器驱动器17的信号改变列放大器电路210的设置来放大从像素所读出的信号。
接着,将参考图3和4来说明在获得图像时、具有如图2所示构成的像素的图像传感器5所进行的一般控制。图3是示出在获得图像时从垂直扫描电路206所输出的信号的时序图。
在各行中的TX信号(TX1~TX4)和RS信号(RS1~RS4)这两者变为高的情况下,各像素的光电二极管202中的电荷被复位,而在TX信号和RS信号这两者变为低的情况下,开始电荷累积。在TG 16所设置的条件下,按照预定顺序来顺次执行该操作。然后,在经过了预定的电荷累积时间段之后,TX信号再次变为高,并且光电二极管202中的电荷被读出至放大器204的栅极。根据来自放大器204的信号来生成图像信号,并且经由水平扫描电路209输出该图像信号。该操作也在TG 16所设置的条件下执行。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设备1中所设置的图像传感器5是CMOS图像传感器。因此,根据垂直扫描电路206中的移位寄存器的设置,可以选择按何种顺序驱动给定行的传送晶体管203;此外,可以重复选择同一行并从该行读出信号。此外,根据水平扫描电路209中的移位寄存器的设置,可以通过使某个列的选择开关211进行工作,来选择从同一行的信号中输出该列信号。通过该操作,可以指定要从哪些像素中按何种顺序读出信号。
图4示出电荷累积时间段和将所累积的电荷作为图像读出的定时。基于TG 16和传感器驱动器17所生成的垂直同步信号来执行曝光和信号读出。
●摄像处理的整体流程
接着,将使用图5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摄像处理。在摄像设备1的主电源开关为接通并且摄像设备1的操作模式为摄像(记录)模式的情况下,执行以下所述的摄像处理序列。
首先,在步骤S1中,CPU 15开始EVF显示,从而将穿过镜筒31并且形成在图像传感器5上的图像显示在LCD 10中。接着,在步骤S2中,CPU 15确认释放开关的状态。在用户操作了释放开关并且SW1变为接通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3,其中在该步骤S3中,执行AE处理。然后,在步骤S4中执行基于扫描的AF处理。后面将详细说明该基于扫描的AF处理。
如果基于扫描的AF处理的结果表示可以聚焦场景,则在步骤S5中执行AF OK(确定)显示。这里,例如,执行用于使显示元件29点亮或者在LCD 10中显示绿色框等的处理。然而,在步骤S4中没有判断为可以聚焦场景的情况下,在步骤S5中执行AF NG(否定)显示。这里,例如,执行用于使显示元件29闪烁或者在LCD 10中显示黄色框等的处理。注意,步骤S5中所进行的显示的方法不限于上述显示方法,只要该方法能够向用户进行通知即可。
接着,在步骤S6中,CPU 15检查SW2的状态;在SW2变为接通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7,其中在该步骤S7中,拍摄图像并且一系列摄像处理结束。
●基于扫描的AF处理
接着,将参考图6的流程图来说明步骤S4中所执行的基于扫描的AF处理。注意,在以下说明中,将用于在移动调焦透镜组3的同时获得AF评价值(焦点评价值)的操作称为“扫描”,并且将用于获得AF评价值的调焦透镜组3的位置之间的间隔称为“扫描间隔”。此外,将为了获得AF评价值而使调焦透镜组移动所经过的范围称为“扫描范围”,并且将表示如下焦点检测区域的框称为“AF框”,其中该焦点检测区域是获得用以获得AF评价值的图像信号的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假定在面部检测不成功、或者所检测到的面部的大小低于预定值的情况下,如图9所示,将AF框设置到画面的中央区域或画面中的任意区域、并且设置到彼此邻接的多个位置。图9示出将多个AF框设置到中央区域和彼此邻接的多个位置的示例。
首先,在步骤S601中,基于面部检测电路36所进行的面部检测的结果来判断面部检测是否成功,并且如果面部检测成功,则判断所检测到的面部的大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大小。在检测到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定值的面部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605,由此执行正常图像用AF处理。在检测到面部的情况下,将AF框设置到所检测到的面部,在所设置的AF框内执行扫描,并且获得聚焦位置。后面将说明步骤S605中所执行的用于获得聚焦位置的方法。
在检测到面部的情况下,在步骤S605中使AF框的大小与面部的大小一致;然而,缩小AF框的大小减少了获得AF评价值时的信号量并且使得无法确保AF的精度,如此对AF框的大小设置下限。因此,在所检测到的面部足够大的情况下,点光源被摄体几乎从未包括在AF框中,但在所检测到的面部小的情况下,点光源被摄体可能包括在AF框中。由于该原因,在无法检测到面部的情况、以及在已检测到面部但该面部的大小小于预定值的情况这两者下,处理进入步骤S602而不是进入步骤S605,由此判断是否存在点光源被摄体。
在所检测到的面部小或者面部检测不成功等的情况下,在步骤S602中,基于图5的步骤S3中所进行的AE处理的结果来判断所获得的图像是否具有比预定亮度低的亮度。在该图像比预定亮度亮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605,由此执行正常图像用AF处理。由于没有检测到面部或者所检测到的面部小,因此通过扫描如图9所示的中央框、或者通过扫描诸如来自用户在画面中所设置的任意区域的AF框等的经由已知方法所设置的多个AF框中的各AF框,来获得聚焦位置。另一方面,在该图像比预定亮度暗的情况下,在步骤S603中判断在各AF框中是否存在点光源被摄体。后面将详细说明步骤S603中所执行的处理。
在判断的结果表示在每个AF框中均存在点光源被摄体的情况下(步骤S604中为“是”),利用正常图像所用的AF处理无法执行焦点调整;因而处理进入步骤S609,其中在该步骤S609中,执行(后面所述的)点光源用AF处理,之后该处理进入步骤S607。
另一方面,在步骤S603中的判断的结果表示在任何AF框中均不存在点光源被摄体的情况下(步骤S604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606,其中在步骤S606中,在不存在点光源被摄体的AF框中执行通过扫描来获得聚焦位置的正常图像用AF处理。
在可以基于步骤S605、S606或S609中所获得的AF评价值来将焦点调整为任意的AF框中的聚焦位置的情况下(步骤S607中为“否”),处理进入步骤S608。在步骤S608中,将调焦透镜组3控制为根据预定算法从可以调整焦点的AF框的聚焦位置中所选择的聚焦位置。例如根据日本专利02620235已知该算法的示例;为了简要说明,从没有被判断为场景的前方障碍物的物体的聚焦位置中选择最近的聚焦位置。相反,在任何AF框中均无法调整焦点的情况下(步骤S607中为“是”),处理进入步骤S610,其中在该步骤S610中,将调焦透镜组3控制为被称为超焦距位置的调焦透镜位置,其中在该超焦距位置处,调焦透镜组3聚焦于景深的远侧包括无限远的景深的最近位置。
●点光源被摄体的判断
接着,将说明步骤S603中所执行的用于判断点光源被摄体的操作。例如,在假定如图9所示设置AF框的情况下,使用表示AF框内的亮度分布的直方图来判断在这些AF框中是否存在点光源被摄体。图7示出该操作过程。
首先,在步骤S701中,将用于求出表示亮度分布的直方图的AF框位置设置为第一个框(图9中的框00)。接着,在步骤S702中,在已设置的AF框内生成直方图。这里,通过用于获得要生成直方图的AF框内所包括的各像素的亮度值、然后求出存在多少个具有各亮度值的像素的处理,来生成“直方图”。例如在A/D转换后的亮度值为0~255的情况下,通过获得存在多少个具有各亮度值0~255的像素来生成直方图。
然后,在步骤S703中,根据已生成的直方图来获得亮度低于预定亮度值的像素数,并且将该像素数视为低亮度像素数NumBlightLow。然后,在步骤S704中,从该直方图获得亮度高于预定亮度值的像素数,并且将该像素数视为高亮度像素数NumBlightHigh。接着,在步骤S705中,求出直方图Yp和直方图MM。这里将参考图8来说明用于求出直方图Yp和直方图MM的操作。
首先,在步骤S801中,获得生成了直方图的AF框内的总像素数。将该总像素数视为NumHistPixs。接着,在步骤S802中,通过求出总像素数NumHistPixs和被视为有效的像素数的比率ThrRatio的乘积来求出亮度值被视为有效的像素数的阈值ThrNumHist。使用该阈值ThrNumHist从而消除由于噪声等所引起的亮度值。一旦求出了阈值ThrNumHist,则在步骤S803中将亮度值重置为0,并且按从亮度值0开始的顺序执行关于各亮度值是否是有效亮度值的判断。
在步骤S804中,使用直方图来获得具有进行判断的亮度值的像素数,然后将所获得的像素数与阈值ThrNumHist进行比较。在该像素数大于或等于阈值的情况下,在步骤S805中将亮度值视为有效亮度值,而在像素数小于阈值ThrNumHist的情况下,将亮度值视为由于噪声等而发生的无效亮度值,并且在求出直方图Yp和直方图MM时不使用该亮度值。在步骤S806中,判断进行判断的亮度值是否是最大值(例如,255);如果该亮度值不是最大值,则处理进入步骤S807,之后将下一最高的亮度值视为进行判断的亮度值并且处理返回至步骤S804。
在步骤S806中判断为进行判断的亮度值是最大值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808,其中在该步骤S808中,求出被判断为有效的亮度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在步骤S809中,将被判断为有效的亮度值的最大值记录作为直方图Yp,并且在步骤S810中,将被判断为有效的亮度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记录作为直方图MM。然后,过程进入图7的步骤S707。
一旦求出了NumBlightLow、NumBlightHigh、直方图Yp和直方图MM这四个指标,则通过以下所述的处理来判断这些指标是否满足各自的预定条件。在所有指标都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判断为AF框包括点光源被摄体。换句话说,在存在多个低亮度区域、存在不小于特定量的高亮度区域、高亮度区域足够明亮并且对比度高的情况下,判断为框包括点光源被摄体。
首先,在步骤S707中,判断低亮度像素数NumBlightLow和高亮度像素数NumBlightHigh的总和是否高于预定像素数(NumHighLowPixs),并且处理在总和高于预定数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08、并在总和不高于预定数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12。接着,在步骤S708中,判断高亮度像素数NumBlightHigh是否大于预定像素数(NumHighPixs),并且处理在高亮度像素数大于预定数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09、并在高亮度像素数不大于预定数量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12。在步骤S709中,判断直方图Yp是否大于预定值(Yp0),并且处理在直方图Yp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10、并在直方图Yp不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12。此外,在步骤S710中,判断直方图MM是否大于预定值(MM0),并且处理在直方图MM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11、并在直方图MM不大于预定值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712。
在步骤S707~步骤S710中满足了所有条件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该AF框内存在点光源被摄体,并且在步骤S711中判断为该AF框包括点光源被摄体。
在步骤S712中,判断针对所有AF框的判断是否结束。在如图9所示设置AF框的情况下,按框00→框01→框02→框10→…→框21→框22的顺序执行该判断;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判断针对框22的判断是否结束。在针对所有的AF框的判断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713,其中在该步骤S713中,设置下一框以进行判断并且重复上述处理。如果框00的判断结束,则设置框01以进行下一判断;如果框01的判断结束,则设置框02以进行下一判断;等等。在针对所有AF框的判断结束的情况下,过程进入图6的步骤S604。
●正常图像用AF处理
接着,将使用图10和11来说明步骤S605和步骤S606中所执行的正常图像用AF处理。
首先,将参考图10来说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获得AF处理所使用的图像信号的方法。在本第一实施例中,针对用于获得EVF图像的图像传感器5中的显示用像素和用于执行AF处理的图像传感器5中的焦点检测像素独立地控制曝光条件和读出速率中的至少一个,同时可以并行地获得由于该独立控制而产生的来自显示用像素和焦点检测像素的信号。因此,在第一实施例中,按两行周期设置EVF(显示)信号和AF(焦点检测)信号的各曝光条件,并且在不同的定时执行图像传感器5的复位和输出传送。然而,根据摄像期间被摄体的明度,对于这两者最佳曝光条件可以相同,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在相同的定时执行复位和输出传送。
为了获得EVF信号,通过考虑到对于用户观看被摄体的能力而言最佳的曝光量、平摇和针对被摄体移动的追踪等来确定曝光条件、特别是电荷累积时间段。另一方面,对于AF信号,通过考虑到对于在不存在诸如照明源等的点光源被摄体的情况下的基于扫描的AF而言最佳的曝光量、AF时间、AF时间内的被摄体移动和照相机抖动对AF处理的影响等来确定曝光条件、特别是电荷累积时间段。
例如,在慢的快门速度侧为1/8秒、并且以基于图像传感器5的性能所确定的最小电荷累积时间段作为快的快门速度侧的极限的情况下,设置EVF所用的电荷累积时间段,并且通过参考步骤S3中所进行的AE处理的结果来调整光圈和列放大器电路210的值,从而将曝光量设置为适当量。另一方面,例如,在慢的快门速度侧为1/32秒、并且以基于图像传感器5的性能所确定的最小电荷累积时间段作为快的快门速度侧的极限的情况下,设置AF所用的电荷累积时间段,并且通过参考步骤S3中所进行的AE处理的结果来调整光圈4和列放大器电路210的值,从而将曝光量设置为适当量。因此,AF所用的在低照度下所确定的电荷累积时间段与EVF的情况相比变短,结果AF所用的读出速率变快。例如,将AF所用的电荷累积时间段取为1/32秒(读出速率为32FPS),并且将EVF图像所用的电荷累积时间段取为1/8秒(读出速率为8FPS),其中光圈4的值相等。
一旦设置了曝光条件(电荷累积时间段),则如图10所示控制TX信号和RS信号。图10是示出为了获得EVF和AF所用的信号而利用垂直扫描电路206所生成的信号的时序图。
在图10中,在各行中的TX信号(TX1~TX4)和RS信号(RS1~RS4)这两者变为高的情况下,各像素的光电二极管202中的电荷被复位,而在TX信号和RS信号这两者变为低的情况下,开始电荷累积。在TG 16所设置的条件下,按照预定顺序来顺次执行该操作。然后,在AF所用的行中,在经过了预定的电荷累积时间段之后,TX1和TX2顺次变为高;从放大器204读出光电二极管202中的电荷,经由水平扫描电路209输出该电荷,结果获得了AF所用的信号。然后,TX1和RS1、之后TX2和RS2这两者顺次变为高,并且AF所用的行被复位。重复该操纵从而获得AF信号。另一方面,在EVF所用的行中,在经过了预定的电荷累积时间段之后,TX3和TX4信号顺次变为高;从放大器204读出光电二极管202中的电荷并且经由水平扫描电路209输出该电荷。结果获得了EVF图像。
接着,将使用图11来说明用于基于如上所述的图像传感器5按两行周期所获得的AF信号来求出聚焦位置的基于扫描的AF方法。基于扫描的AF是求出从AF信号所提取的高频成分最多的调焦透镜组3的位置的处理,并且以AF框为单位来执行。
CPU 15经由控制调焦驱动马达22的驱动的第二马达驱动电路19来控制调焦驱动马达22。据此,将调焦透镜组3从与无限远相对应的位置(图11中的“A”)驱动至与针对各摄像模式所设置的最近距离相对应的位置(图11中的“B”)。在该驱动期间获得作为基于扫描的AF处理电路14的输出的AF评价值,并且在调焦透镜组3的驱动结束的情况下,求出所获得的AF评价值最大的调焦透镜组3的位置、或者换句话说聚焦位置(图11中的“C”)。
注意,按预定扫描间隔而不是在调焦透镜组3的所有位置处执行来自基于扫描的AF处理电路14的AF评价值的获得,从而使基于扫描的AF高速化。例如,在图11所示的a1、a2和a3处获得AF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在位置C处没有求出AF评价值,因而根据所获得的AF评价值达到最大的点和该点前后的点来计算聚焦位置C。在通过这种插值求出AF评价值最大的聚焦位置(图11中的“C”)之前,评价AF评价值的可靠性。日本专利04235422和日本专利04185741公开了这种方法的具体示例,因而这里将省略针对这些示例的说明。
对如上所述针对基于扫描的AF所设置的所有AF框执行步骤S605中所执行的正常图像用AF处理,并且如果在各AF框中,其可靠性足够,则求出AF评价值最大的聚焦位置。然而,对于可靠性不够的AF框,不执行用于求出AF评价值最大的点的处理。
在步骤S606中,仅对已判断为可以执行正常图像用AF处理的AF框执行上述基于扫描的AF。与步骤S605相同,如果处理后的AF框的可靠性足够,则求出AF评价值最大的聚焦位置,而对于可靠性不够的AF框,不执行用于求出AF评价值最大的聚焦位置的处理。
在步骤S605或步骤S606的处理中任意AF框的可靠性足够的情况下(图6的步骤S607中为“否”),在图5的步骤S5中执行AF OK显示。另一方面,在所有AF框中对AF评价值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结果表示所有AF框的可靠性低的情况下(图6的步骤S607中为“是”),在图5的步骤S5中执行AF NG显示。
●点光源用AF处理
接着,将使用图12和13来说明步骤S609中所执行的点光源用AF处理。
以与正常图像用AF处理相同的方式,在点光源用AF处理中,用于获得EVF图像的来自图像传感器5的信号和用于执行AF处理的来自图像传感器5的信号是在不同的曝光条件下所获得的、并且是按不同的读出速率并行获得的。
同样,在点光源用AF处理中,对于EVF信号,通过考虑到对于用户观看暗处的被摄体的能力而言最佳的曝光量、以及平摇和针对被摄体移动的追踪等来确定曝光条件、特别是电荷累积时间段。另一方面,对于AF信号,通过考虑到AF时间、AF时间内的被摄体移动、照相机抖动对AF处理的影响、以及针对拍摄诸如照明源等的点光源被摄体时的基于扫描的AF的最佳曝光量,来确定曝光条件、特别是电荷累积时间段。
在点光源用AF处理中,调整EVF用电荷累积时间段、光圈4的值和列放大器电路210的值,并且参考步骤S3的AE处理的结果来设置针对拍摄诸如照明源等的点光源被摄体的情况的适当曝光量。然后,对AF用电荷累积时间段进行设置,以使得基于点光源被摄体的比率来将曝光量减少为比EVF所用的适当曝光低的量。
具体地,基于高亮度像素数NumBlightHigh相对于总像素数的比率,如以下所示减少曝光量。
在约50%以上处,对被点光源被摄体占据的区域执行AE,因而可以认为曝光量适合点光源被摄体并且几乎不存在饱和像素。随着被点光源被摄体占据的像素数的减少,尝试针对整个画面获得适当曝光量;在除点光源被摄体以外的暗区域的影响下,曝光量增加,这导致点光源被摄体变得过曝光。如此,如果该区域中的曝光量减少,则点光源被摄体将具有适当的曝光量。由于该原因,在高亮度像素的比率大于或等于50%的情况下,曝光量没有减少,但随着高亮度像素的比率的下降,曝光量减少。每次高亮度像素的比率减半时,曝光量减少一级。
由于以下原因,在拍摄点光源被摄体的情况下,AF所用的曝光量被设置得低于AF所用的适当曝光量。利用EVF所用的曝光量,从诸如照明源等的点光源接收光的像素将变得饱和,因而如图12中示出的适当曝光曲线1201所示,AF评价值将不是在正确的聚焦位置处、而是在原来的聚焦位置之前和之后的调焦透镜组3的位置处达到峰。结果无法获得正确的聚焦位置。因此,在AF期间,减少曝光量,并且可以通过扫描来获得诸如图12的曝光不足曲线1202所示的曲线等的AF评价值曲线。
因此,在低照度下,AF所用的电荷累积时间段比EVF所用的电荷累积时间段短,结果AF所用的读出速率变快。例如,将AF用电荷累积时间段取为1/128秒(读出速率为128FPS),并且将LCD中所显示的图像所用的电荷累积时间段取为1/32秒(读出速率为32FPS)。光圈4的值相等,并且在拍摄诸如照明源等的点光源被摄体的情况等的低照度下完全开放。
一旦设置了曝光条件(电荷累积时间段),则如图13所示控制TX信号和RS信号。图13是示出为了获得EVF和AF所用的信号而利用垂直扫描电路206所生成的信号的时序图。
在图13中,在各行中的TX信号(TX1~TX4)和RS信号(RS1~RS4)这两者变为高的情况下,各像素的光电二极管202中的电荷被复位,而在TX信号和RS信号这两者变为低的情况下,开始电荷累积。在TG 16所设置的条件下,按照预定顺序来顺次执行该操作。然后,在AF所用的行中,在经过了预定的电荷累积时间段之后,TX1和TX2顺次变为高;从放大器204读出光电二极管202中的电荷,经由水平扫描电路209输出该电荷,结果获得了AF所用的信号。然后,TX1和RS1、之后TX2和RS2都顺次变为高,并且AF所用的行被复位。重复该操作从而获得AF信号。另一方面,在EVF所用的行中,在经过了预定的电荷累积时间段之后,TX3和TX4信号顺次变为高;从放大器204读出光电二极管202中的电荷并且经由水平扫描电路209输出该电荷。结果获得了EVF图像。
接着,将使用图12来说明用于基于如上所述的按两行周期从图像传感器5所获得的AF信号来求出聚焦位置的点光源所用的基于扫描的AF方法。
CPU 15经由控制调焦驱动马达22的驱动的第二马达驱动电路19来控制调焦驱动马达22。据此,将调焦透镜组3从与无限远相对应的位置(图12中的“A”)驱动至与针对各摄像模式所设置的最近距离相对应的位置(图12中的“B”)。在该驱动期间获得作为基于扫描的AF处理电路14的输出的AF评价值,并且在调焦透镜组3的驱动结束的情况下,基于所获得的AF评价值来求出AF评价值最大的位置(图12中的“C”)。
注意,按预定扫描间隔而不是在调焦透镜组3的所有位置处执行来自基于扫描的AF处理电路14的输出的获得,从而使基于扫描的AF高速化。例如,在图12所示的a1、a2和a3处获得AF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根据AF评价值是最大值的点和该点前后的点来计算聚焦位置C。注意,以与正常图像用AF处理相同的方式,在通过这种插值求出AF评价值最大的点(图12中的“C”)之前,对AF评价值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对如上所述针对基于扫描的AF所设置的所有AF框执行该处理,并且如果在任意的AF框中可靠性足够(图6的步骤S607中为“否”),则求出AF评价值最大的聚焦位置。针对可靠性不够的AF框,不执行用于求出AF评价值最大的聚焦位置的处理。在任意AF框的可靠性足够的情况下,在图5的步骤S5中执行AF OK显示。
另一方面,在点光源用AF处理中,在所有的AF框中可靠性低的情况下,使用EVF信号来执行AF处理。这是因为,在使用AF信号进行AF导致在所有的AF框中可靠性低的情况下,存在将不是点光源的被摄体误判断为点光源被摄体的可能性。因此,使用针对不是点光源的被摄体具有适当曝光量的EVF信号来执行AF。
在误判断了点光源被摄体并且EVF信号的曝光量适当的情况下,扫描将得到诸如从EVF信号所获得的图12中的针对曝光不足的情况的曲线1202所示的AF评价值等的AF评价值。
然而,驱动调焦透镜组3,以使得扫描间隔以AF信号所用的读出速率最优化,因而扫描间隔以EVF信号所用的读出速率可能过宽,并且可能无法获得AF评价值的正确峰位置。例如,图12的d所示的所获得的峰位置相对于C的正确峰位置可能发生偏移。可以将该偏移量Δ估计为在使用EVF信号求出AF评价值的峰位置(图12的d)的情况下的扫描间隔的约一半。因此,将以所求出的峰位置(图12的d)作为中心的偏移量Δ的约四倍的范围(4Δ)设置为扫描范围,在所设置的扫描范围4Δ中再次执行扫描,并且求出更加正确的AF评价值的峰位置(图12的C)。
例如,在AF信号所用的读出速率为128FPS并且EVF信号所用的读出速率为32FPS的情况下,可以按约10的深度来估计偏移量Δ,因而可以将扫描范围设置为以图12的d作为中心的±20的深度。
同样此时在不同的曝光条件下并且以不同的读出速率并行获得EVF信号和AF信号,按两行周期设置针对这两个信号的曝光条件,并且使图像传感器的复位和输出传送的定时不同。用于确定定时的方法与步骤S605和步骤S606相同。
在再扫描中,CPU 15经由第二马达驱动电路19控制调焦驱动马达22,并且将调焦透镜组3从扫描开始位置(图12的“a”)驱动至扫描结束位置(图12的“b”)。在该驱动期间从基于扫描的AF处理电路14获得AF评价值,并且在调焦透镜组3的驱动结束的情况下,根据所获得的AF评价值求出所获得的AF评价值最大的聚焦位置(图12的“C”)。
与其它的基于扫描的AF相同,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在求出聚焦位置之前对AF评价值的可靠性进行评价。针对已扫描的所有AF框,判断可靠性;如果针对任意AF框,可靠性足够,则针对该AF框求出聚焦位置,而对于可靠性不够的AF框,不执行用于求出聚焦位置的处理。在针对任意AF框的可靠性足够的情况下(图6的步骤S607中为“否”),在图5的步骤S5中执行AF OK显示,而在所有AF框的可靠性低的情况下(图6的步骤S607中为“是”),在图5的步骤S5中执行AF NG显示。
注意,在步骤S605的AF处理中、在用户设置单点AF的情况下或者在对通过面部AF所检测到的面部位置设置AF框的情况下,可以仅对该框执行上述处理。这里,“单点AF”是指使用中央1框的AF、或者使用用户所指定的任意1框的AF。
根据如迄今为止所述的第一实施例,使用在不同的曝光条件下并行获得的AF信号和EVF信号,因而即使在诸如点光源被摄体和正常被摄体共同存在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维持EVF图像的质量的同时执行更加正确的焦点调整。
第二实施例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SW1接通之前(即,在摄像准备指示之前),执行用于粗略调整焦点的处理(连续AF)。在如后面将说明的判断在AF框内是否存在点光源之前执行该连续AF。注意,摄像设备1的结构与图1和2所示的结构相同,因而将省略针对该结构的说明。
●摄像处理的整体流程
将使用图14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摄像处理。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摄像设备1的主电源开关接通并且摄像设备的操作模式是摄像(记录)模式的情况下,执行摄像处理序列。
首先,在步骤S1401中,执行AE处理,并且如第一实施例中参考图10所述,求出适合EVF图像的曝光量和适合于AF处理的曝光量,并且驱动图像传感器5以呈现该曝光量。
接着,在步骤S1402中,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开始EVF显示。此时,CPU 15控制图像传感器5以呈现步骤S1401中所求出的曝光量。此外,在步骤S1403中,执行连续AF处理,并且将调焦透镜组3驱动至粗略聚焦位置。后面将说明该处理。
然后,在步骤S1404中,CPU 15检查释放开关的状态;在用户操作了释放开关并且SW1接通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405,其中在该步骤S1405中,执行AE处理。然后在步骤S1406中执行基于扫描的AF处理。后面将说明该处理。
如果基于扫描的AF处理的结果表示场景聚焦,则在步骤S1407中执行AFOK显示。这里,例如执行用于使显示元件29点亮或者在LCD 10中显示绿色框等的处理。然而,在步骤S1406中场景没有聚焦的情况下,在步骤S1407中执行AF NG显示。这里,例如执行用于使显示元件29闪烁或者在LCD 10中显示黄色框等的处理。注意,步骤S1407中所进行的显示的方法不限于上述显示方法,只要该方法能够向用户进行通知即可。
接着,在步骤S1408中,CPU 15确认SW2的状态;在SW2接通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409,其中在该步骤S1409中,进行摄像并且一系列摄像处理结束。
●连续AF处理
接着,将参考图15的流程图来说明步骤S1403中所执行的连续AF处理。注意,根据图10所示的时序图的定时来执行该处理中的图像传感器5的驱动。
在开始连续AF处理的情况下,在步骤S1501中,执行精细驱动操作,并且判断场景是否聚焦,或者如果场景没有聚焦,则判断聚焦位置在哪个方向上。“精细驱动”是如下操作:以微小量(在EVF图像中无法看见焦点的变化的量)在向着最近极限的方向或向着无限远极限的方向上驱动调焦透镜组3,并且根据所获得的AF评价值来检测场景是否聚焦/失焦、以及应在哪个方向上驱动调焦透镜组3以使场景聚焦。
在步骤S1502中,在判断为场景聚焦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508,其中在该步骤S1508中,执行针对聚焦状态的处理,而在判断为场景失焦的情况下,处理从步骤S1502进入步骤S1503。如果在步骤S1503中判断为在步骤S1501中成功判断出聚焦方向,则处理进入步骤S1504;然而,如果在步骤S1501中没有成功判断出聚焦方向,则处理返回至步骤S1501并且继续精细驱动。在步骤S1504中,在AF评价值增大的方向上通过爬山驱动来快速地驱动调焦透镜组3。“爬山驱动”是在根据爬山驱动期间的聚焦程度改变扫描间隔的同时搜索聚焦位置的扫描。在聚焦程度低的情况下,以深度为5~10的相对粗略的扫描间隔执行扫描;然后随着聚焦程度的增加,减小扫描间隔,并且在聚焦位置附近,以深度为2~4的相对精细的扫描间隔执行扫描。如果在步骤S1505中判断为AF评价值超过峰,则处理进入步骤S1506,而在没有判断为AF评价值超过峰的情况下,处理返回至步骤S1504并且继续爬山驱动。
在步骤S1506中,使调焦透镜组3的位置返回至爬山驱动期间AF评价值处于峰的位置。在步骤S1507中,判断调焦透镜组3是否返回至AF评价值处于峰的位置;在AF评价值返回至峰位置的情况下,处理返回至步骤S1501,其中在该步骤S1501中,再次执行精细驱动,而在AF评价值没有返回至峰位置的情况下,处理返回至步骤S1506,其中在该步骤S1506中,继续用于返回至峰的操作。
接着,将说明在步骤S1502中判断为场景聚焦之后所执行的聚焦再启动判断处理。在步骤S1508中,保持在判断为场景聚焦时的AF评价值。在步骤S1509中,获得调焦透镜组3的相同位置处的最新的AF评价值。在步骤S1510中,将步骤S1508中所保持的AF评价值与步骤S1509中新获得的AF评价值进行比较;在二者之间的差大于或等于预定水平的情况下判断为再启动,之后处理返回至步骤S1501并且再开始精细驱动操作。作为对比,在步骤S1510中没有判断为再启动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511,其中在该步骤S1511中,原样停止调焦透镜组3,处理返回至步骤S1509,并且继续再启动判断。
●基于扫描的AF处理
接着,将参考图16的流程图来说明步骤S1406中所执行的基于扫描的AF处理。注意,在图16中,向与图6所示的处理相同的处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适当省略针对这些处理的说明。
首先,在步骤S1601中,判断通过步骤S1403中所执行的连续AF处理是否判断为场景聚焦;如果没有判断为场景聚焦,则执行第一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述的基于扫描的AF处理。
另一方面,在连续AF处理中判断为场景聚焦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601。在步骤S601~S604中,执行第一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述的处理。
在存在点光源并且已判断为无法执行正常图像用AF处理的情况下(步骤S604中为“是”),在步骤S1610中执行点光源用AF处理。这里,由于在图14的步骤S1403中所执行的连续AF中已判断为场景聚焦、并且求出了粗略聚焦位置,因此仅需在该位置的附近进行扫描。
以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点光源用AF处理相同的方式确定步骤S1610中的EVF和AF所用的曝光量。然而,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前面所述,根据预定的扫描间隔来扫描以通过连续AF所求出的AF评价值的峰为中心的预定扫描范围。考虑到点光源被摄体的比率、由于以粗略间隔的扫描所引起的聚焦位置的误差、以及AF时间来确定扫描范围和扫描间隔,并且扫描范围和扫描间隔的量如以下所示。
NumBlightHigh的比率 扫描范围
大于或等于3.125% ±10深度
小于3.125% ±15深度
另一方面,在点光源小的情况下将被摄体识别为高频率的被摄体,并且如果扫描间隔粗略,则可能错过其最大值;如此,需要使扫描间隔实现特定量的精细程度。因此,例如将步骤S1610中所执行的AF的扫描间隔设置为2.5深度。
同样,在执行正常图像用AF处理的步骤S1605和步骤S1606中,在以通过连续AF判断为聚焦的聚焦位置为中心的状态下确定扫描范围和扫描间隔。作为一个示例,在步骤S1605和步骤S1606中所执行的AF中,将扫描范围设置为相对于粗略聚焦位置的±5的深度,并且将扫描间隔设置为2.5深度。然后,按所确定的扫描间隔扫描所确定的扫描范围,并且通过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图6的步骤S605和步骤S606中所执行的过程相同的过程来针对各AF框求出聚焦位置。
根据迄今为止所述的第二实施例,除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效果以外,还可以缩短SW1接通之后实现聚焦状态所需的时间量,结果可以缩短直到摄像为止的时滞量。
第三实施例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本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SW1接通之前(在摄像准备指示之前),搜索像素没有饱和的电荷累积时间段,并且基于在最终的电荷累积时间段中有无饱和像素来切换正常图像用AF处理期间所使用的带通滤波器的频带。注意,摄像设备1的结构与图1和2所示的结构相同,因而将省略针对该结构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除AF评价值以外,基于扫描的AF处理电路14还检测AF区域中的饱和像素的数量并且输出该数量。
●摄像处理
将使用图17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摄像处理。在摄像设备1的主电源开关接通、并且摄像设备1的操作模式是摄像(记录)模式的情况下,执行以下所述的摄像处理序列。
首先,在步骤S1701,CPU 15开始EVF显示,从而将穿过镜筒31并且形成在图像传感器5上的图像显示在LCD 10中。然后,在步骤S1702,基于扫描的AF处理电路14判断在AF框中是否存在具有最大亮度水平值的饱和像素。在饱和像素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定数量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703,并且在饱和像素的数量小于预定数量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705。在步骤S1703,判断当前所设置的AF用电荷累积时间段是否是可以设置的最小电荷累积时间段,并且如果该时间段是最小时间段,则处理进入步骤S1705。如果该时间段不是最小电荷累积时间段,则处理进入步骤S1704,在该步骤S1704中,使AF用电荷累积时间段缩短了预定量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705。
在步骤S1705,CPU 15检查释放开关的状态。在用户操作了释放开关并且SW1接通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706,其中在该步骤S1706,执行AE处理。然后,在步骤S1707,基于扫描的AF处理电路14对饱和像素进行计数。
在步骤S1708中,判断步骤S1707中所计数的饱和像素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数量;在该数量大于或等于预定数量的情况下,判断为检测到点光源,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709,而在该数量不大于或等于预定数量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710。在步骤S1709中,设置比通常所使用的带通滤波器高的带通滤波器来进行点光源用AF处理,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1711。在第三实施例中,使用通过了所设置的带通滤波器的图像信号来执行AF处理。另一方面,在所计数的饱和像素的数量小于预定数量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存在点光源;处理进入步骤S1710,其中在该步骤S1710中,设置通常所使用的带通滤波器来进行正常图像用AF处理,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1711。步骤S1711中的正常图像用AF处理期间的基于扫描的AF与第一实施例中基于图11所述的处理基本相同。注意,在步骤S1708中判断为存在点光源的情况下,使用在聚焦位置附近值下降的亮度的积分值来对从基于扫描的AF处理电路14所获得的AF评价值进行标准化,由此可以降低点光源的影响。其它处理与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处理相同,因而将省略针对这些处理的说明。
注意,尽管在第三实施例中对具有最大亮度水平值的饱和像素的数量进行计数,但作为代替,也可以是如下结构:对亮度值大于或等于预定值的高亮度像素的数量进行计数。
第四实施例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第四实施例中,除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处理以外,还执行如下处理:判断是否发生闪烁,并且在发生闪烁的情况下,基于闪烁频率来根据需要再设置AF曝光。因此,将仅说明AE处理中所涉及的用于再设置AF曝光的处理,并且将省略针对其它处理的说明。
图18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摄像设备1'的整体结构的框图。图18所示的结构向图1所示的结构添加了闪烁检测电路37,其中该闪烁检测电路37接收来自A/D转换电路7的输出,基于画面内的亮度波动来检测是否发生闪烁,并且检测所检测到的闪烁的频率。其它元件与图1所示的结构中的元件相同,因而将向这些元件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将省略针对这些元件的说明。
●AE处理
图19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在图5的步骤S3中所执行的AE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同样在第四实施例中,在图像传感器5中设置不同的曝光条件和不同的读出速率,以获得EVF图像的信号并获得用于执行AF处理的信号。另一方面,在线闪烁正影响AF信号的情况下,针对AF框内的各线判断发生曝光不足的范围,并且考虑到该曝光不足范围来再设置曝光。
在步骤S1901中,闪烁检测电路37检测闪烁,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1902。这里,闪烁检测处理可以通过采用传统上所使用的任何方法来判断是否检测到闪烁并执行闪烁频率的检测;该处理不是本申请的最初目的,因而这里将省略该处理的详情。
在步骤S1902中,判断在步骤S1901中是否检测到闪烁,并且处理在检测到闪烁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903、并在没有检测到闪烁的情况下进入步骤S1910。在步骤S1903中,针对EVF信号的读出速率设置预定值,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1904。
在步骤S1904中,考虑到画面整体的曝光来针对EVF信号设置曝光,由此获得适当曝光。此时,基于闪烁的频率来优先设置能够抑制闪烁的电荷累积时间段。这里,在步骤S1901中所检测的闪烁检测中检测到频率为50Hz的闪烁的情况下,对曝光进行设置,以使得优先设置闪烁频率的整数倍、或者换句话说1/50秒或1/100秒。另一方面,在步骤S1901中所进行的闪烁检测中检测到频率为60Hz的闪烁的情况下,对曝光进行设置,以使得优先设置闪烁频率的整数倍、或者换句话说1/60秒或1/120秒。即使在检测到这种闪烁的情况下,如此也使得可以抑制由于EVF显示中的线闪烁而导致的外观变差。
在步骤S1905中,基于通过S1901中所进行的闪烁检测所检测到的闪烁的频率来针对AF信号设置读出速率。这里,在步骤S1901中所进行的闪烁检测中检测到频率为50Hz的闪烁的情况下,将读出速率设置为1/50秒或1/100秒。另一方面,在步骤S1901中所进行的闪烁检测中检测到频率为60Hz的闪烁的情况下,将读出速率设置为1/60秒或1/120秒。通过使读出速率与闪烁频率相匹配,与闪烁对各读出线的影响相对应的周期亮度波动针对各读出变得恒定,从而使得可以防止线闪烁。
在步骤S1906中,考虑到设置有AF框的整体范围的曝光来设置AF曝光。这里,与针对LCD 10中的显示的曝光设置不同,不关注外观,因而在优先开放光圈和低增益设置的情况下设置曝光,从而与用于维持AF的精度的最佳曝光设置相对应。因此,根据快门速度的值,线闪烁的影响可能残留。
在步骤S1907,判断AF信号是否受到线闪烁影响;在该信号受到线闪烁影响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908,而在该信号不受线闪烁影响的情况下,处理结束。这里,通过将步骤S1901所检测到的闪烁的频率与步骤S1906所设置的快门速度的值进行比较来执行判断。例如在闪烁的频率和电荷累积时间段不同步的情况下,曝光将针对各线而不同,并且线闪烁的影响将残留。然而,由于在步骤S1905设置了与所检测到的闪烁同步的读出速率,因此线闪烁在各线中出现的方式针对各读出是恒定的,因而不会发生线闪烁的波动。
在步骤S1908中,判断AF信号中的由于闪烁的影响而发生曝光不足的线。图20是示出曝光不足判断的图。在图20中,画面18a示出设置有25个AF框(AF框18a~18y)的AF信号图像。这里,将由于步骤S1901中所检测到的闪烁的波动周期而导致输出下降了预定量以上的范围设置为曝光不足范围,使闪烁波动周期和AF信号读出定时相关联,并且指定曝光不足范围中的AF信号的区域。在图20所示的示例中,AF框18a~18e和AF框18u~18y这10个AF框在曝光不足范围内。
在步骤S1909中,通过后面将说明的处理,考虑到包含步骤S1908中判断为曝光不足的线的AF框来再设置AF曝光。注意,后面将参考图21来说明这里所执行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没有检测到闪烁的情况下,在步骤S1910中,设置用于获得EVF信号的预定读出速率,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911。在步骤S1911中,考虑到画面整体的曝光来设置EVF曝光,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1912。
在步骤S1912中,设置用于获得AF信号的预定读出速率,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1913。在步骤S1913中,以与步骤S1906相同的方式,在优先用于确保AF的精度的开放光圈/低增益设置的情况下,考虑到设置有AF框的整体范围的曝光来设置曝光,之后处理结束。
注意,可能发生在步骤S1905中无法设置与闪烁相对应的读出速率的情形(要增大读出速率以优先速度的情况、或者在低照度场景中要减小读出速率以延长电荷累积时间段的情况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与所检测到的闪烁的频率相对应地针对各线改变电荷累积时间段或信号放大量等,来校正由于闪烁所引起的信号输出的下降。
图21是示出图19的步骤S1909中所执行的AF用曝光再设置处理的流程图。这里,在相对于适当曝光不大于级数Thr_Over且相对于适当曝光不小于级数Thr_Under的范围内,设置AF处理期间能够确保AF性能的曝光范围。例如,可以将Thr_Over设置为+1并且可以将Thr_Under设置为-1。
在步骤S2101中,针对在AF信号内所设置的各AF框获得亮度值,计算各AF框中的曝光和适当曝光之间的差,并且处理进入步骤S2102。在步骤S2102中,判断在基于步骤S1908中所进行的曝光不足判断的结果而判断为存在于曝光不足范围内的AF框中、是否存在所发生的曝光不足比适当曝光低了超过级数Thr_Under的AF框;在存在这种框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103,而在不存在这种框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107。
在步骤S2103中,判断所发生的曝光不足超过Thr_Under的AF框是否是高优先级的AF框;在该AF框是高优先级的AF框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104,而在该AF框不是高优先级的AF框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105。这里,“高优先级的AF框”例如是在中央附近等并且极有可能包含被摄体的AF框,并且在确定聚焦位置时,预先将来自高优先级的AF框的AF评价值的输出结果设置成优先使用。
在步骤S2104中,使用高优先级的AF框中的最曝光不足的AF框作为基准来设置用于校正曝光的级数。将校正所用的级数设置为最曝光不足的AF框呈现作为确保AF性能的范围的适当曝光+Thr_Over~适当曝光+Thr_Under的范围内的曝光的任何级数。
在步骤S2105中,使用曝光不足范围内的AF框中的最曝光不足的AF框作为基准来设置用于校正曝光的级数,之后处理进入步骤S2106。在步骤S2106中,判断作为利用校正所用的级数来校正曝光的结果、在高优先级的AF框中是否存在所发生的过曝光超过Thr_Over的AF框;在存在这种AF框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107,则在不存在这种AF框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108。
在步骤S2107中,没有再设置曝光,而在步骤S2108中,利用步骤S2104或步骤S2105中所设置的校正所用的级数来校正曝光,之后处理结束。
根据如迄今为止所述的第四实施例,在检测到闪烁的情况下,针对EVF显示信号执行优先外观的处理,而针对AF信号执行曝光设置从而确保AF精度。据此,在检测到闪烁的情况下,可以确保EVF的外观和AF的精度这两者。
第五实施例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根据第五实施例的摄像设备具有与第四实施例中参考图18所述的摄像设备1'相同的结构。根据第五实施例所进行的处理与上述第四实施例的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执行用于检测是否发生闪烁的处理,并且在发生闪烁的情况下,基于该闪烁的频率来执行用于设置AF框的处理。因此,将仅说明AE处理中所涉及的用于设置AF框的处理,并且将省略针对其它处理的说明。
图22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在图5的步骤S3中所执行的AE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该处理与图19所示的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执行步骤S1909的AF曝光再设置处理。其它处理与参考图19所述的处理相同,因此将省略针对这些处理的说明。
图23是示出在图6的步骤S605或S606中所执行的正常图像用AF处理的流程图。这里,基于图22的步骤S1908中所执行的曝光不足判断的结果来将AF框设置为可以确保AF的精度的范围。
在步骤S2301中,通过参考图22的步骤S1908中所执行的曝光不足判断的结果来获得曝光不足区域。在步骤S2302中,如图24所示设置AF框,从而避免步骤S2301中所获得的曝光不足范围。在图24中,根据曝光不足程度来将画面22a分割成区域22a~区域22e这五个区域。区域22b和22d在曝光不足范围内,因此可能无法确保AF的精度,如此在这两个区域中没有设置AF框;在属于没有发生曝光不足的范围的区域22a、22c和22e中的位于画面的中心附近的区域22c内设置AF框。如此使得可以从不受由于线闪烁所引起的曝光下降所影响的范围内获得AF评价值。
在步骤S2303中,通过在预定扫描范围内驱动调焦透镜组3来执行基于扫描的AF,针对步骤S2302中所设置的各AF框获得聚焦位置,并且正常图像用的AF处理结束。
因而如迄今为止所述,在检测到闪烁的情况下,针对EVF信号执行优先外观的处理,并且针对AF信号在可以确保AF的精度的范围内设置AF框;结果,即使在检测到闪烁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EVF的外观和AF的精度这两者。
第六实施例
接着,将说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根据第六实施例的摄像设备具有与第四实施例中参考图18所述的摄像设备1'相同的结构。根据第六实施例所进行的处理与上述第五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执行用于检测是否发生闪烁的处理,并且在发生闪烁的情况下,基于该闪烁的频率来执行用于设置AF框的可靠性的处理。因此,将仅说明AE处理中所涉及的用于设置AF框的可靠性的处理,并且将省略针对其它处理的说明。
在第六实施例中,在图23的步骤S2302中,在图25所示的画面23a中设置包括存在于曝光不足范围内的AF框的多个AF框,并且根据包含曝光不足范围的程度来设置AF框的可靠性。在图23中,将没有存在于曝光不足范围内的AF框的可靠性设置为1,将部分地存在于曝光不足范围内的AF框的可靠性设置为2,并且将完全存在于曝光不足范围内的AF框的可靠性设置为3。然后,在图6的步骤S608中确定透镜驱动位置的情况下,按可靠性1→可靠性2→可靠性3的优先顺序来选择在确定驱动位置时所采用的AF框。
因而,如迄今为止所述,针对EVF显示信号执行优先外观的处理,而针对AF信号,进行最适合AF的曝光设置,同时还在尽最大可能抑制线闪烁的影响的范围内确定聚焦位置。
尽管上述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六实施例说明了具有一体型镜头的数字静态照相机的示例,但本发明还可应用于数字摄像机的AF或数字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实时取景等。
尽管已经参考典型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典型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符合最宽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类修改、等同结构和功能。

Claims (15)

1.一种摄像设备,包括:
摄像单元,其具有二维排列的多个像素,并且用于对由包括调焦透镜的光学摄像系统所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电气图像信号;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针对所述摄像单元的多个不同区域中的各区域,独立地控制读出速率和曝光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摄像设备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在所述调焦透镜移动的同时,在多个不同的调焦透镜位置处,基于从所述多个不同区域其中之一的焦点检测区域内存在的像素所读出的图像信号来计算多个焦点评价值,并且基于所述多个焦点评价值来求出所述调焦透镜的聚焦位置,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将从所述多个不同区域中的第一区域所读出的第一图像信号当作为要输出至显示单元的显示用的图像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还包括:
测光单元;以及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在所述焦点检测区域中是否存在点光源被摄体,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测光单元的测光结果来控制所述第一区域的读出速率和曝光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存在点光源被摄体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读出速率和曝光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得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区域曝光不足,以及
所述计算单元基于从所述第二区域所读出的图像信号来计算多个焦点评价值,并且基于所述多个焦点评价值来求出所述调焦透镜的聚焦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还包括:
测光单元;以及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在所述焦点检测区域中是否存在点光源被摄体,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测光单元的测光结果来控制所述第一区域的读出速率和曝光条件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在设置了多个焦点检测区域、并且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在所述多个焦点检测区域中的各焦点检测区域中存在点光源被摄体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读出速率和曝光条件中的至少一个以使得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一区域曝光不足,以及
所述计算单元基于从所述第二区域所读出的图像信号来计算多个焦点评价值,并且基于所述多个焦点评价值来求出所述调焦透镜的聚焦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在判断为在所述多个焦点检测区域中的各焦点检测区域中存在点光源被摄体、并且所述计算单元所计算出的所述多个焦点评价值中的各焦点评价值的可靠性低于预定可靠性的情况下,所述计算单元基于从所述多个焦点检测区域中所包含的所述第一区域所输出的图像信号来计算焦点评价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还包括:
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摄像准备,
其中,所述计算单元进行以下操作:
在指示所述摄像准备之前,按预定周期基于从所述摄像单元的焦点检测区域中所包括的像素所输出的图像信号来计算焦点评价值,并且移动所述调焦透镜以使得该焦点评价值增加,以及
在指示所述摄像准备之后,在所述调焦透镜移动的同时,在多个不同的调焦透镜位置处计算所述多个焦点评价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还包括:
指示单元,用于指示摄像准备;
计数单元,用于对焦点检测用的图像信号中的、亮度值大于或等于预定值的图像信号的数量进行计数;
第一带通滤波器;以及
第二带通滤波器,用于使比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高的频带通过,
其中,在指示所述摄像准备之前所计数得到的、亮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值的图像信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预定数量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使所述焦点检测所使用的所述摄像单元的区域的电荷累积时间段缩短了预定时间量,
在指示所述摄像准备之后所计数得到的、亮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值的图像信号的数量小于所述预定数量的情况下,设置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并且在指示所述摄像准备之后所计数得到的、亮度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值的图像信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数量的情况下,设置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以及
所述计算单元使用通过了所设置的所述第一带通滤波器或所设置的所述第二带通滤波器的图像信号来计算所述焦点评价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在亮度值等于或大于所述预定值的图像信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数量的情况下,使用亮度的积分值来对从所述焦点检测用的图像信号所获得的高频成分进行标准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所述曝光条件是电荷累积时间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还包括:
闪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闪烁的发生的有无和闪烁的频率,
其中,在发生闪烁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曝光条件以使得所述第一区域的电荷累积时间段是闪烁的频率的整数倍,并且将与所述第一区域不同的第二区域的读出速率控制为闪烁的频率的整数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在检测到闪烁的情况下,向所述焦点检测区域内的图像信号中的、由于闪烁而周期地波动的亮度低于预定亮度范围的图像信号施加增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在检测到闪烁的情况下,对所述焦点检测区域进行设置,以使得由于闪烁而周期地波动的亮度处于预定亮度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在设置了多个所述焦点检测区域并且检测到闪烁的情况下,针对多个所述焦点检测区域中的、由于闪烁而周期地波动的亮度处于预定亮度范围内的焦点检测区域,与亮度处于比所述预定亮度范围低的亮度范围内的焦点检测区域相比,设置较高的可靠性,并且通过优先使用从多个所述焦点检测区域中的可靠性较高的焦点检测区域中的焦点检测用的图像信号所获得的聚焦位置来确定所述调焦透镜要移动至的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作为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曝光条件,设置相同的光圈值。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设备,其中,在无法将所述第二区域的读出速率控制为闪烁的频率的整数倍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根据闪烁所引起的亮度的周期波动来校正来自所述第二区域的图像信号。
15.一种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摄像设备包括摄像单元,所述摄像单元具有二维排列的多个像素、并且用于对由包括调焦透镜的光学摄像系统所形成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并输出电气图像信号,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步骤,用于针对所述摄像单元的多个不同区域中的各区域,独立地控制读出速率和曝光条件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计算步骤,用于在所述调焦透镜移动的同时,在多个不同的调焦透镜位置处,基于从所述多个不同区域其中之一的焦点检测区域内存在的像素所输出的图像信号来计算多个焦点评价值,并且基于所述多个焦点评价值来求出所述调焦透镜的聚焦位置,
其中,将从所述多个不同区域中的第一区域所读出的第一图像信号当作为要输出至显示单元的显示用的图像信号。
CN201410478718.1A 2013-12-05 2014-09-18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028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52415A JP6539015B2 (ja) 2013-12-05 2013-12-05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3-252415 2013-1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702838A true CN104702838A (zh) 2015-06-10
CN104702838B CN104702838B (zh) 2017-12-15

Family

ID=51518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871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702838B (zh) 2013-12-05 2014-09-18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9826140B2 (zh)
EP (1) EP2882181A1 (zh)
JP (1) JP6539015B2 (zh)
KR (1) KR101699314B1 (zh)
CN (1) CN104702838B (zh)
RU (1) RU2627933C2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5247A (zh) * 2016-04-12 2017-10-2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06335A (zh) * 2016-04-22 2017-10-3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92493A (zh) * 2016-09-30 2019-05-2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和摄像方法
CN111083351A (zh) * 2018-10-22 2020-04-28 佳能株式会社 控制设备、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565284A (zh) * 2019-02-13 2020-08-2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透镜装置、照相机系统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1637966B2 (en) 2019-07-12 2023-04-25 Sony Group Corporation Imaging device and diaphragm mechanism control method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88379B2 (en) * 2014-03-12 2016-03-15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 auto focus within camera module
JP2016128890A (ja) * 2015-01-09 2016-07-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2017142356A (ja) * 2016-02-10 2017-08-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6806471B2 (ja) * 2016-06-16 2021-01-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焦点検出装置及び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JP6799411B2 (ja) * 2016-07-29 2020-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焦点検出装置及び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JP6936930B2 (ja) * 2016-10-28 2021-09-22 Omデジタ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焦点調節方法
JP6960755B2 (ja) * 2017-03-27 2021-1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N112314026A (zh) * 2018-06-26 2021-02-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信号的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US11382590B2 (en) * 2018-12-27 2022-07-1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adiation imaging apparatus, radiation imaging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7271188B2 (ja) * 2019-01-10 2023-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撮像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20200236269A1 (en) * 2019-01-23 2020-07-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exposure for autofocus in low light
JP7254592B2 (ja) * 2019-03-29 2023-04-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焦点検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21192A1 (en) * 2005-03-31 2006-10-05 Kenichi Nakajima Digital camera
US20080218611A1 (en) * 2007-03-09 2008-09-11 Parulski Kenneth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dual lens camera to augment an image
CN101325657A (zh) * 2007-06-11 2008-12-17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
CN101359150A (zh) * 2007-08-02 2009-02-04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20120277A1 (en) * 2010-11-16 2012-05-17 Apple Inc. Multi-point Touch Foc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6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20235B2 (ja) 1987-04-24 1997-06-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信号形成装置
JP2883691B2 (ja) 1990-07-06 1999-04-19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カメラの自動露出制御装置
JP3105334B2 (ja) 1992-03-11 2000-10-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合焦点装置
JP3270252B2 (ja) * 1994-09-12 2002-04-02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カメラ
JPH08265631A (ja) * 1995-03-27 1996-10-11 Canon Inc 自動焦点調節装置
JP2000078461A (ja) 1998-08-28 2000-03-14 Casio Comput Co Ltd 露出制御装置及び露出制御方法
JP2001021792A (ja) 1999-07-09 2001-01-2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焦点検出システム
JP4565370B2 (ja) 2000-12-22 2010-10-2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電子カメラ及びオート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DK1294069T4 (da) 2001-09-18 2015-06-15 Abb Technology Ab Elektronisk maksimalafbryder
JP4235422B2 (ja) 2002-09-06 2009-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焦点検出方法、焦点検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4266726B2 (ja) 2003-05-30 2009-05-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4259998B2 (ja) 2003-12-19 2009-04-30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フリッカ検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JP2006162943A (ja) * 2004-12-07 2006-06-22 Samsung Techwin Co Ltd 自動焦点制御方法及び自動焦点制御装置
JP2006184320A (ja) 2004-12-24 2006-07-13 Canon Inc 焦点検出装置及び焦点検出方法
JP4371074B2 (ja) * 2005-04-15 2009-11-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カメラ
JP4588583B2 (ja) * 2005-08-29 2010-12-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および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JP4872277B2 (ja) * 2005-09-05 2012-02-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JP4742242B2 (ja) 2005-09-30 2011-08-1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4801960B2 (ja) * 2005-10-05 2011-10-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制御装置およびこのオートフォーカス制御装置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オート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JP2007150643A (ja) * 2005-11-28 2007-06-14 Sony Corp 固体撮像素子、固体撮像素子の駆動方法および撮像装置
JP4692273B2 (ja) * 2005-12-26 2011-06-01 株式会社ニコン 焦点検出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JP2007212745A (ja) 2006-02-09 2007-08-23 Canon Inc 調光フィルター
JP2007212723A (ja) * 2006-02-09 2007-08-23 Fujifilm Corp 合焦位置決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8016961A (ja) * 2006-07-03 2008-0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撮像装置および読出制御方法
WO2008023709A1 (en) * 2006-08-22 2008-02-28 Panasonic Corporation Imaging device
JP4946313B2 (ja) 2006-09-27 2012-06-06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装置
JP2008130531A (ja) 2006-11-27 2008-06-0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押釦構造およびその構造を使用したトイレ用壁付けリモコン
JP4321579B2 (ja) * 2006-11-28 2009-08-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08224808A (ja) * 2007-03-09 2008-09-25 Canon Inc 自動合焦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US7809260B2 (en) * 2007-08-02 2010-10-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JP2009049858A (ja) * 2007-08-22 2009-03-05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2009086036A (ja) * 2007-09-27 2009-04-23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影装置および撮影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9272813A (ja) * 2008-05-02 2009-11-19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2010074243A (ja) * 2008-09-16 2010-04-02 Panasonic Corp 固体撮像装置、撮像装置
JP2010091943A (ja) 2008-10-10 2010-04-22 Canon Inc 撮像装置
JP2010122301A (ja) 2008-11-17 2010-06-03 Hitachi Ltd フォーカス制御装置、および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JP5400406B2 (ja) 2009-02-06 2014-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5300520B2 (ja) * 2009-02-17 2013-09-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焦点調節装置、及び焦点調節方法
JP5300521B2 (ja) * 2009-02-17 2013-09-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焦点調節装置、及び焦点調節方法
JP5319347B2 (ja) 2009-03-17 2013-10-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183565B2 (ja) * 2009-05-11 2013-04-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KR20110076729A (ko) * 2009-12-18 2011-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셔터를 이용한 다단계 노출 이미지 획득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촬영 장치
JP5704851B2 (ja) * 2009-12-25 2015-04-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541016B2 (ja) * 2010-09-08 2014-07-09 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画素信号読出し方法
JP2012113189A (ja) 2010-11-26 2012-06-14 Nikon Corp 撮像装置
JP5901246B2 (ja) 2010-12-13 2016-04-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KR20120081514A (ko) 2011-01-11 2012-07-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동영상 촬영 방법 및 장치
JP5791285B2 (ja) * 2011-02-02 2015-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焦点調整方法、プログラム
JP5850648B2 (ja) 2011-06-06 2016-0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5406889B2 (ja) 2011-07-01 2014-0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3024886A (ja) * 2011-07-14 2013-02-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撮像装置
JP5930621B2 (ja) * 2011-07-15 2016-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835996B2 (ja) * 2011-08-08 2015-12-2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JP2013042300A (ja) * 2011-08-12 2013-02-28 Nikon Corp 撮像装置及びフリッカー発生周波数検出方法
JP2013068819A (ja) 2011-09-22 2013-04-18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装置及び光量制御装置
JP5959829B2 (ja) 2011-11-09 2016-08-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
JP2013113857A (ja) * 2011-11-24 2013-06-10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932474B2 (ja) * 2012-05-09 2016-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149369B2 (ja) 2012-09-27 2017-06-21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素子
DE112013005599B4 (de) * 2012-11-22 2022-06-15 Fujifilm Corporation Bildaufnahmevorrichtung
EP2963917B1 (en) 2013-02-27 2021-04-14 Nikon Corporation Electronic apparatus comprising an image sensor
JP6234261B2 (ja) 2014-02-10 2017-11-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焦点調節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21192A1 (en) * 2005-03-31 2006-10-05 Kenichi Nakajima Digital camera
US20080218611A1 (en) * 2007-03-09 2008-09-11 Parulski Kenneth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dual lens camera to augment an image
CN101325657A (zh) * 2007-06-11 2008-12-17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和调焦控制方法
CN101359150A (zh) * 2007-08-02 2009-02-04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20120277A1 (en) * 2010-11-16 2012-05-17 Apple Inc. Multi-point Touch Focus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5247A (zh) * 2016-04-12 2017-10-2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295247B (zh) * 2016-04-12 2020-07-1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记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06335A (zh) * 2016-04-22 2017-10-3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7306335B (zh) * 2016-04-22 2020-11-24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92493A (zh) * 2016-09-30 2019-05-2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和摄像方法
US11006050B2 (en) 2016-09-30 2021-05-1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method using first and second images for generating high dynamic range image
CN111083351A (zh) * 2018-10-22 2020-04-28 佳能株式会社 控制设备、摄像设备、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565284A (zh) * 2019-02-13 2020-08-2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透镜装置、照相机系统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1565284B (zh) * 2019-02-13 2022-05-31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透镜装置、照相机系统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1637966B2 (en) 2019-07-12 2023-04-25 Sony Group Corporation Imaging device and diaphragm mechanism control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627933C2 (ru) 2017-08-14
KR101699314B1 (ko) 2017-01-24
EP2882181A1 (en) 2015-06-10
JP6539015B2 (ja) 2019-07-03
US9826140B2 (en) 2017-11-21
KR20150065566A (ko) 2015-06-15
CN104702838B (zh) 2017-12-15
US10244159B2 (en) 2019-03-26
US20170289440A1 (en) 2017-10-05
RU2014137669A (ru) 2016-04-10
JP2015108778A (ja) 2015-06-11
US20150163395A1 (en) 2015-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02838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9794492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apable of reducing influence of flicker,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US9794493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image capturing method, and control method
US8472671B2 (en) Tracking apparatus, track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9531944B2 (en) Focus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20120301125A1 (en)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US9398206B2 (en) Focus adjustment apparatus, focus adjustment method and program, and ima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focus adjustment apparatus
CN104519276A (zh) 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
US9674424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US9961269B2 (en) Imaging device, imaging device body, and lens barrel that can prevent an image diaphragm value from frequently changing
US9875423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that calculates light amount change characteristic,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alculating light amount change characteristic
JP6906360B2 (ja) 焦点検出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20140354847A1 (en) Imaging apparatus, method of detecting flicker,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it
JP2012120132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357124B2 (en) Focusing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the same
JP5676335B2 (ja)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US9571750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102423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that performs flicker detection, control method for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964479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11678062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erforming exposure control by prioritizing increasing an image capturing sensitiv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