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41309B - 商品收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商品收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41309B
CN104541309B CN201480000812.4A CN201480000812A CN104541309B CN 104541309 B CN104541309 B CN 104541309B CN 201480000812 A CN201480000812 A CN 201480000812A CN 104541309 B CN104541309 B CN 1045413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odity
keeper
downstream
posture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08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41309A (zh
Inventor
中岛规朗
崛口刚史
柴田义人
市原史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41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41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41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41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0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 G07F11/04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in which magazines the articles are stored one vertically above the other
    • G07F11/16Delivery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59/00De-stacking of articles
    • B65G59/06De-stacking from the bottom of the stack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0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 G07F11/38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in which the magazines are horizontal
    • G07F11/4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non-movable magazines in which the magazines are horizontal the articles being delivered by motor-driven mea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1/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 G07F11/46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movable storage containers or supports
    • G07F11/58Coin-freed apparatus for dispensing, or the like, discrete articles from movable storage containers or supports the articles being supported on or by endless belts or like convey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Vending Machines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AREA)
  • Control Of Vending Devic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For Vending Devices (AREA)
  • De-Stacking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商品收纳装置(10)在由自身划分出的商品收纳通路(12)内将商品收纳成使商品以轴心相对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12)的载置面(13)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形态且以立起姿势排成一列,在所述商品收纳装置(10)接收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将位于商品收纳通路(12)中的最前方位置的最前方商品送出,所述商品收纳装置(10)包括商品送出元件,在接收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所述商品送出元件将最前方商品以轴心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2)的延伸方向左右倾斜的倾斜姿势送出。

Description

商品收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商品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专利文献1提出的那样,公知一种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商品收纳通路内将商品收纳成使商品以轴心相对于该商品收纳通路的载置面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形态且以立起姿势排成一列的商品收纳装置。
在这种商品收纳装置中,在接收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使位于商品收纳通路中的最前方位置的商品为前倾姿势,即,以商品的轴心沿商品收纳通路的延伸方向延伸的状态使商品倾斜,而将商品送出到商品收纳通路的前方区域。并且,被送出到前方区域的商品被商品托盘收容,随后从商品取出口将商品取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955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提出的商品收纳装置中,在接收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使位于商品收纳通路中的最前方位置的商品为前倾姿势而将商品送出,因此商品收纳通路的前方区域需要具有商品的高度尺寸量,即,以立起姿势收纳的商品的上下尺寸量的前后长度。也就是说,在将高度尺寸大的商品收纳在商品收纳通路中的情况下,需要充分地确保商品收纳通路的前方区域的前后长度,因此导致商品收纳装置的设置空间的大型化。另一方面,在对设置空间的大小进行了保持的情况下,商品收纳通路的延伸长度(前后长度)相对缩短,其结果是,可能导致商品的收纳数量下降。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情况,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设置空间的大型化及商品的收纳数量的下降进行抑制,并且能够良好地送出商品的商品收纳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商品收纳装置在由自身划分出的商品收纳通路内将商品收纳成使商品以轴心相对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的载置面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形态且以立起姿势排成一列,在所述商品收纳装置接收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将位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中的最下游侧的最下游商品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收纳装置包括商品送出元件,在接收到所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所述商品送出元件将所述最下游商品以所述轴心相对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的延伸方向左右倾斜的倾斜姿势送出。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送出元件包括保持件,在通常状态下,所述保持件将所述最下游商品保持成立起姿势,而在接收到所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所述保持件绕自身的轴心旋转,来将所述最下游商品以所述倾斜姿势送出。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收纳装置包括商品送出辅助元件,该商品送出辅助元件通过使因所述商品送出元件而处于倾斜姿势的最下游商品的重心移动,来辅助由所述商品送出元件进行的最下游商品的送出。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送出元件包括保持件,在通常状态下,所述保持件处于收容姿势,来将所述最下游商品以立起姿势进行收容并保持,而在接收到所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所述保持件绕自身的轴心旋转而处于倾倒姿势,来将所述最下游商品以所述倾斜姿势送出,所述商品送出辅助元件包括突部,该突部以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的载置面朝上方突出的形态设置,且在所述保持件处于倾倒姿势的情况下,所述突部穿过形成于所述保持件的孔部而与处于倾斜姿势的最下游商品抵接,来使所述最下游商品的重心移动。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包括抵接部,该抵接部以朝向所述商品收纳通路的上游侧突出的形态设置,且在所述保持件处于所述收容姿势来对所述最下游商品进行收容的情况下,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最下游商品的主体部抵接。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送出元件包括协助构件,该协助构件以相对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进退移动的形态能摆动地配置,且在所述保持件处于所述收容姿势的情况下,所述协助构件进行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移动,而在所述保持件从所述收容姿势变为所述倾倒姿势的情况下,所述协助构件进行进入所述商品收纳通路的移动而与所述最下游商品抵接,以协助由所述保持件进行的最下游商品的姿势变形。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送出元件包括保持件,在通常状态下,所述保持件处于收容姿势,来将所述最下游商品以立起姿势进行收容并保持,而在接收到所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所述保持件绕自身的轴心旋转而处于倾倒姿势,来将所述最下游商品以所述倾斜姿势送出,所述保持件包括抵接部,该抵接部以朝向所述商品收纳通路的上游侧突出的形态设置,且在所述保持件处于所述收容姿势来对所述最下游商品进行收容的情况下,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最下游商品的主体部抵接。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送出元件包括:保持件,在通常状态下,所述保持件处于收容姿势,来将所述最下游商品以立起姿势进行收容并保持,而在接收到所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所述保持件绕自身的轴心旋转而处于倾倒姿势,来将所述最下游商品以所述倾斜姿势送出;协助构件,该协助构件以相对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进退移动的形态能摆动地配置,且在所述保持件处于所述收容姿势的情况下,所述协助构件进行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移动,而在所述保持件从所述收容姿势变为所述倾倒姿势的情况下,所述协助构件进行进入所述商品收纳通路的移动而与所述最下游商品抵接,以协助由所述保持件进行的最下游商品的姿势变形。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收纳装置包括推杆构件,该推杆构件设置在每个所述商品收纳通路中,且通过被施力元件始终朝向下游施力,来将收纳在所述商品收纳通路中的商品朝向下游侧推压。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收纳装置包括限制构件,在通常状态下,所述限制构件允许所述推杆构件对商品进行推压,而在利用所述商品送出元件进行所述最下游商品的送出的情况下,所述限制构件限制所述推杆构件对商品进行推压。
另外,本发明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通常状态下,所述限制构件通过使自身的限制啮合部与所述推杆构件的推杆啮合部分开而处于非啮合状态,从而允许所述推杆构件对商品进行推压,而在利用所述商品送出元件进行所述最下游商品的送出的情况下,所述限制构件使所述限制啮合部接近所述推杆啮合部而形成啮合状态,从而限制所述推杆构件对商品进行推压。
发明效果
采用本发明,在商品送出元件接收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将最下游商品以轴心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的延伸方向左右倾斜的倾斜姿势送出,因此即使收纳高度尺寸较大的商品,也能充分地减小商品收纳通路的例如前方区域内的前后长度。也就是说,能够充分地减小商品收纳通路的下游区域的沿商品收纳通路的延伸方向去的长度。因而,起到如下效果:能够抑制设置空间的大型化及商品的收纳数量的减少,并且能够良好地送出商品。
另外,采用本发明,商品送出辅助元件通过使因商品送出元件而处于倾斜姿势的最下游商品的重心移动,来辅助由该商品送出元件进行的最下游商品的送出,因此起到如下效果:对于具有仅是成为了倾倒姿势是难以被送出的形状的商品,也能使该商品的重心移动,从而该商品的平衡被破坏,能够良好地送出该商品。
另外,采用本发明,在保持件以收容姿势收容最下游商品时,形成于保持件的抵接部与该商品的主体部抵接,因此能够抑制该商品与保持件的一部分抵接从而朝向下游侧倾斜。特别是,起到如下效果:在最下游商品的高度尺寸非常大且在主体部形成有比底部窄的细腰部的情况下,抵接部与该商品的主体部抵接,从而能够抑制该商品朝向下游侧倾斜,防止该商品翻倒。
另外,采用本发明,以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进行进退移动的形态能摆动地配置的协助构件,在保持件处于收容姿势的情况下从商品收纳通路进行退避移动,而在保持件从收容姿势变为倾倒姿势的情况下,进行进入商品收纳通路的移动而与最下游商品抵接,协助由保持件进行的最下游商品的姿势变形,因此起到如下效果:即使是最大宽度较大的商品,也能以期望的姿势良好地送出该商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地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即商品收纳装置的自动售货机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待机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待机状态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待机状态的仰视图。
图5是放大表示图3所示的推压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6是放大表示图2所示的引导孔的放大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仰视图。
图10是放大表示图7所示的引导孔的放大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仰视图。
图14是放大表示图11所示的引导孔的放大俯视图。
图15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即商品收纳装置的最前方商品的送出的示意图,(a)表示待机状态,(b)表示动作状态。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待机状态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待机状态的侧视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待机状态的仰视图。
图20是放大表示图17~图19所示的商品收纳装置的前方部分的立体图。
图21是放大表示图17~图19所示的商品收纳装置的前方部分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仰视图。
图25是放大表示图22~图24所示的商品收纳装置的前方部分的立体图。
图26是放大表示图22~图24所示的商品收纳装置的前方部分的立体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动作状态的仰视图。
图30是放大表示图27~图29所示的商品收纳装置的前方部分的立体图。
图31是放大表示图27~图29所示的商品收纳装置的前方部分的立体图。
图32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即商品收纳装置的最前方商品的送出的示意图,(a)表示待机状态,(b)表示动作状态。
图33是表示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即商品收纳装置中的其它商品进行保持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34是示意地表示协助构件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5是示意地表示协助构件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6是示意地表示协助构件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3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3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商品收纳装置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示意地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即商品收纳装置的自动售货机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在此例示的自动售货机构成为包括主体机壳1。
主体机壳1是前表面开口的长方形的筐体,在主体机壳1的内部配置有隔热结构的商品收容库2。在商品收容库2内沿上下方向设置有多层的商品架3。通过将后述的商品收纳装置10设置为左右并列,构成这些商品架3。
利用未图示的冷却元件等将上述商品收容库2的内部气氛冷却,从而将收纳在商品架3上的商品调整为期望的温度。在该商品收容库2中的商品架3的前方区域,以能够利用未图示的输送机构沿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配置有商品托盘4。该商品托盘4在收容了从收纳期望的商品的商品收纳装置10送出的商品后,向下方移动,允许从商品取出口6将该商品取出,上述商品取出口6设置于将主体机壳1的前表面开口的下方侧封闭的封闭构件5。另外,该封闭构件5与设置在该封闭构件5上方的门体7一起将主体机壳1的前表面开口封闭,该门体7以能开闭移动的方式配置于该主体机壳1。
图2~图4分别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即商品收纳装置10的待机状态,图2是俯视图,图3是侧视图,图4是仰视图。另外,在这些图2~图4中,用实线表示主要的构成要素,其它的构成要素或用双点划线表示或省略。
商品收纳装置10在立设于左右两侧区域的未图示的侧板间的基座11的上表面11a上,划分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商品收纳通路12,将商品以立起姿势并列成一排地收纳在该商品收纳通路12内。在此,商品的立起姿势是指商品的轴心沿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2的载置面13(基座11的上表面11a)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姿势。
该商品收纳装置10构成为包括滑动件20、推杆(推杆构件)30和止挡件(限制构件)40。
通过在商品收纳通路12的下方区域,在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长条状构件、即滑动件基部20a形成异形连接孔21、卡合销22、推压部23和滑动件啮合部24,来构成滑动件20。
异形连接孔21形成在滑动件基部20a的大致中央区域,异形连接孔21形成为左右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长孔形状,此外,异形连接孔21的前缘部的中央部分和后缘部的中央部分形成为沿前后方向扩径的形状。该异形连接孔21由扩径孔部21a、与该扩径孔部21a的右侧连续的右侧孔部21b、和与扩径孔部21a的左侧连续的左侧孔部21c。
传递销25从下方贯穿在该异形连接孔21中。该传递销25将设置在滑动件20的下方区域内的电动机26的驱动力传递到滑动件20,该传递销25立设在圆板状的传递板25a的周缘附近。在电动机26进行驱动的情况下,该传递板25a以自身的中心部为中心进行旋转。
卡合销22设置有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是2个),卡合销22设置在滑动件基部20a的后端部、和比滑动件基部20a的中央区域处的异形连接孔21靠前方侧的部位。设置在滑动件基部20a的后端部的卡合销(以下也称为第一卡合销)22a、和设置在比滑动件基部20a的中央区域处的异形连接孔21靠前方侧的部位的卡合销(以下也称为第二卡合销)22b,均比滑动件基部20a向上方突出。
推压部23形成在滑动件基部20a的前端部。如图5中放大所示,该推压部23在其上表面11a具有随着向后方去而逐渐向上方倾斜的倾斜部23a。在该推压部23的上方区域内设置有协助构件50。
协助构件50的形成在后端部分的协助轴部51轴支承于基座11,从而协助构件50能绕协助轴部51的轴心转动。该协助构件50构成为从协助轴部51开始,前端侧随着向前方去而向上方弯曲的形状,在协助构件50的前端部分形成有朝向前方突出的突片52。另外,协助构件50形成有从比协助轴部51靠前方侧的下表面朝向下方突出的协助突部53。
这种协助构件50设置为能以经过形成在商品收纳通路12的载置面13上的协助开口14而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2进退移动的形态进行摆动,在图2~图4所示的那种待机状态下,这种协助构件50从商品收纳通路12进行退避移动。
滑动件啮合部24形成在滑动件基部20a的最前方,是从推压部23的前端面的右侧朝向前方延伸的长条状部位。在该滑动件啮合部24的前方侧左端部设置有滑动件齿轮24a。该滑动件啮合部24的滑动件齿轮24a的一部分与设置在圆板状的传递构件60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上的传递齿轮60a啮合,该传递构件60在商品收纳通路12的下方区域内设置为能旋转。在该传递构件60的外周面上的与形成有传递齿轮60a的部位不同的部位形成有连通齿轮60b。该连通齿轮60b与保持件70的保持件齿轮70a啮合。
保持件70设置在构成商品收纳通路12的基座11的上表面11a的前方区域内,保持件70自身也构成商品收纳通路12。该保持件70具有平板状的载置部71和从该载置部71的前端部朝向上方延伸的弯曲状的支承部72。
这种保持件70的载置部71设置为与商品收纳通路12的载置面13大致相同的高度水平,在图2~图4所示的那种待机状态即通常状态下,这种保持件70自身也处于立起姿势,在载置部71将商品保持成立起姿势。保持件齿轮70a在保持件70的支承部72的外表面上配置为大致螺旋状。
推杆30设置在商品收纳通路12内,更详细而言,推杆30以穿过未图示的槽部的形态设置在商品收纳通路12内,该槽部沿前后方向形成在基座11的上表面11a上。利用例如恒负荷弹簧等未图示的施力元件始终朝向前方对该推杆30施力,将收纳在商品收纳通路12内的商品朝向前方推压。
在该推杆30的下部即成为商品收纳通路12的下方区域的部位设置有推杆啮合部31。该推杆啮合部31在左侧部位形成有推杆齿轮31a。
通过在商品收纳通路12的下方区域且滑动件20的上方区域内,在前后方向成为长度方向的长尺状构件、即止挡件基部40a形成卡合孔41、引导孔42和止挡件啮合部(限制啮合部)43,来构成止挡件40。
卡合孔41设置有多个(在图示的例子中是2个),卡合孔41设置在止挡件基部40a的后端部和止挡件基部40a的前端部。设置在止挡件基部40a的后端部的卡合孔(以下也称为第一卡合孔)41a和设置在止挡件基部40a的前端部的卡合孔(以下也称为第二卡合孔)41b均形成为相同的形状,由前后方向成为长度方向的第一长孔部41a1、41b1、从该第一长孔部41a1、41b1的前端朝向左侧倾斜的倾斜孔部41a2、41b2、以及从倾斜孔部41a2、41b2的前端朝向前方延伸的第二长孔部41a3、41b3连续地形成。并且,第一卡合销22a贯穿在第一卡合孔41a内,第二卡合销22b贯穿在第二卡合孔41b内。
并且,在图2~图4所示的那种待机状态下,第一卡合销22a将第一卡合孔41a的第一长孔部41a1的前端位置贯穿,第二卡合销22b将第二卡合孔41b的第一长孔部41b1的前端位置贯穿。
引导孔42设置在止挡件基部40a的比第二卡合孔41b靠前方侧的部位,引导孔42形成为平行四边形状。如图6中放大表示的那样,设置在基座11上的2个引导突起27贯穿在该引导孔42中。这两个引导突起27以能与引导孔42的前缘部和后缘部滑动接触的方式贯穿。并且,在图2~图4所示的那种待机状态下,引导突起27的各右端部与引导孔42的右缘部抵接。另外,引导孔42的倾斜角与第一卡合孔41a及第二卡合孔41b的倾斜孔部41a2、41b2的倾斜角大致相同。
止挡件啮合部43遍布止挡件基部40a的全长地设置在止挡件基部40a的右端部,利用设置在止挡件基部40a的右端部的止挡件齿轮43a构成止挡件啮合部43。并且,在图2~图4所示的那种待机状态下,止挡件啮合部43与推杆啮合部31分开,止挡件齿轮43a与推杆齿轮31a不啮合。也就是说,止挡件啮合部43处于与推杆啮合部31非啮合的状态。
在具有以上那种结构的商品收纳装置10中,当在将商品托盘4配置在商品收纳通路12的前方区域内的状态下接收到驱动指令(送出指令)时,商品收纳装置10如下这样地进行动作。
因电动机26的驱动而以传递板25a的中心部为中心在图2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传递销25,从异形连接孔21的扩径孔部21a进入右侧孔部21b而对右侧孔部21b的前缘部进行推压。由此,如图7~图9所示,滑动件20朝向前方进行滑动移动。
通过这样使滑动件20朝向前方进行滑动移动,滑动件20的第一卡合销22a在第一卡合孔41a内移动,从而从第一长孔部41a1通过倾斜孔部41a2到达倾斜孔部41a2的前端位置,第二卡合销22b在第二卡合孔41b内移动,从而从第一长孔部41b1通过倾斜孔部41b2到达倾斜孔部41b2的前端位置。由此,止挡件40按照倾斜孔部41a2、41b2的倾斜而向右斜后方位移。此时,如图10所示,基座11的引导突起27与引导孔42的前缘部和后缘部滑动接触,并且相对性地向左斜前方位移。
这样使止挡件40向左斜后方位移,从而止挡件啮合部43靠近推杆啮合部31,止挡件齿轮43a处于与推杆齿轮31a啮合的啮合状态。由此,推杆30的因被施力元件施力而向前方的移动受到限制,其结果是,推杆30对商品的朝向前方的推压受到限制。
另外,通过使滑动件20朝向前方进行滑动移动,使滑动件啮合部24向前方滑动移动,由此传递齿轮60a与滑动件齿轮24a啮合的传递构件60在图9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这样使传递构件6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保持件齿轮70a与该传递构件60的连通齿轮60b啮合的保持件70按照保持件齿轮70a的配置形态进行转动,处于朝向左斜前方倾斜的姿势。此时,被保持件70保持的最前方商品同样也处于轴心左右倾斜的倾斜姿势。
此外,通过使滑动件20朝向前方进行滑动移动,推压部23的上表面的倾斜部23a和该倾斜部23a的后方侧与协助突部53抵接,从而使协助构件50绕协助轴部51的轴心朝向上方摆动,协助构件50的前端部分经过协助开口14而进行进入商品收纳通路12的移动。在被保持件70保持的商品(最前方商品)的外径较大的情况下,该协助构件50的进行进入移动的前端部分与该商品的底面抵接,从而协助由保持件70进行的商品的姿势变形。
并且,当利用电动机26的驱动使传递销25从异形连接孔21的右侧孔部21b进入到扩径孔部21a内,而对扩径孔部21a的前缘部进行推压时,如图11~图13所示,滑动件20进一步朝向前方进行滑动移动。
通过这样使滑动件20进一步朝向前方进行滑动移动,滑动件20的第一卡合销22a在第一卡合孔41a内移动,从而从倾斜孔部41a2通过第二长孔部41a3到达第二长孔部41a3的前端位置,第二卡合销22b在第二卡合孔41b内移动,从而从倾斜孔部41b2通过第二长孔部41b3到达第二长孔部41b3的前端位置。由此,止挡件40按照倾斜孔部41a2、41b2的倾斜而进一步向右斜后方位移。此时,如图14所示,滑动件20的引导突起27与引导孔42的前缘部和后缘部滑动接触,并且相对性地进一步向左斜前方位移。
这样使止挡件40进一步向左斜后方位移,从而止挡件啮合部43更加靠近推杆啮合部31,将止挡件齿轮43a更加牢固地保持成与推杆齿轮31a啮合的啮合状态。
另外,通过使滑动件20进一步朝向前方进行滑动移动,滑动件啮合部24向前方滑动移动,由此传递齿轮60a与滑动件齿轮24a啮合的传递构件60在图13中进一步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这样使传递构件60进一步旋转,保持件齿轮70a与该传递构件60的连通齿轮60b啮合的保持件70按照保持件齿轮70a的配置形态转动,处于更向左斜前方倾斜的姿势。由此,被保持件70保持的最前方商品以自身的轴心更向左侧倾斜的倾斜姿势被送出到前方区域。
也就是说,如图15的(a)所示,在待机状态下,以立起姿势被保持件70保持的最前方商品如图15的(b)所示,追随保持件70的姿势变形而处于自身的轴心左右倾斜的倾斜姿势,从而被送出到前方区域。
这样被送出到前方区域的商品被收容在商品托盘4内,与商品托盘4一起向下方移动,随后经过商品取出口6被取出。
随后,当利用电动机26的驱动使传递销25从异形连接孔21的扩径孔部21a进入到左侧孔部21c内而对左侧孔部21c的后缘部进行推压时,如图16所示,滑动件20朝向后方滑动移动。
通过这样使滑动件20朝向后方滑动移动,滑动件20的第一卡合销22a在第一卡合孔41a内移动,从而通过第二长孔部41a3到达第二长孔部41a3的后端位置,第二卡合销22b在第二卡合孔41b内移动,从而通过第二长孔部41b3到达第二长孔部41b3的后端位置。
另外,通过使滑动件20朝向后方滑动移动,使滑动件啮合部24向后方滑动移动,由此传递齿轮60a与滑动件齿轮24a啮合的传递构件60在图9中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这样使传递构件60旋转,保持件齿轮70a与该传递构件60的连通齿轮60b啮合的保持件70按照保持件齿轮70a的配置形态朝向右斜后方转动。
此外,通过使滑动件20朝向后方滑动移动,与推压部23抵接的协助构件50绕协助轴部51的轴心朝向下方摆动,协助构件50的前端部分经过协助开口14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2进行退避移动。
并且,利用电动机26的驱动使传递销25对左侧孔部21c的后缘部进行推压并且到达扩径孔部21a,对扩径孔部21a的后缘部进行推压,从而滑动件20朝向后方进一步滑动移动而回到图2~图4所示的那种待机状态。
在这样使滑动件20回到待机状态的过程中,第一卡合销22a通过第一卡合孔41a的倾斜孔部41a2,且第二卡合销22b通过第二卡合孔41b的倾斜孔部41b2,从而止挡件40按照倾斜孔部41a2、41b2的倾斜而向左斜前方位移。由此,止挡件啮合部43与推杆啮合部31分开,两者处于非啮合状态。由此,利用施力元件的施加力使推杆30朝向前方推压商品。其结果是,与送出后的商品的后方相邻的商品作为最前方商品而被保持件70保持。
在以上说明的那种本实施方式1、即商品收纳装置10中,滑动件20、传递构件60及保持件70构成商品送出元件,在商品收纳装置10接收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该商品送出元件将最前方商品(最下游商品)以轴心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2的延伸方向左右倾斜的倾斜姿势送出。
并且,通过这样以倾斜姿势送出最前方商品,即使收纳高度尺寸较大的商品,也能充分地缩短商品收纳通路12的前方区域的前后长度,因此能够抑制设置空间的大型化及商品的收纳数量的减少,并且能够良好地送出商品。
(实施方式2)
图17~图19分别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即商品收纳装置的待机状态,图17是俯视图,图18是侧视图,图19是仰视图。在上述图17~图19中,用实线表示主要的构成要素,用双点划线表示或者省略表示其它的构成要素。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具有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商品收纳装置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符号而适当地省略说明。
在此例示的商品收纳装置10’的与上述商品收纳装置10的不同之处在于,代替该商品收纳装置10中的保持件70地具有保持件80,滑动件20、推杆(推杆构件)30、止挡件(限制构件)40、协助构件50和传递构件60等具有与上述商品收纳装置10相同的结构。
保持件80设置在构成商品收纳通路12的基座11的上表面11a的前方区域内,保持件80自身也构成商品收纳通路12。该保持件80具有平板状的载置部81和从该载置部81的前端部朝向上方延伸的弯曲状的支承部82。
这种保持件80的载置部81设置为与商品收纳通路12的载置面13大致相同的高度水平,在图17~图19所示的那种待机状态即通常状态下,保持件80自身也处于立起的收容姿势,在载置部81将商品保持成立起姿势。保持件齿轮80a以大致螺旋状配置在保持件80的支承部82的外表面上。该保持件齿轮80a与传递构件60的连通齿轮60b啮合。
如图20及图21所示,在这种保持件80的支承部82形成有通孔(孔部)821。该通孔821形成在支承部82的下方区域内的稍靠右侧的位置。见后述在保持件80处于倾倒姿势的情况下,该通孔821被以从载置面13朝向上方突出的形态设置的突部131穿过。在此,突部131形成为:为了使被该保持件80保持的商品的重心移动,穿过通孔821的情况下的相对于支承部82的突出高度具有充分的大小。
另外,在保持件80的支承部82形成有抵接部822。通过使支承部82的上端部分朝向后方压曲来形成抵接部822,抵接部822形成为朝向后方突出例如3mm~7mm左右。该抵接部822形成为能与商品的中央部即主体部101抵接的高度。
在具有以上那种结构的商品收纳装置10’中,当在将商品托盘4配置在商品收纳通路12的前方区域内的状态下接收到驱动指令(送出指令)时,商品收纳装置10’如下这样地进行动作。
因电动机26的驱动而以传递板25a的中心部为中心在图17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传递销25,从异形连接孔21的扩径孔部21a进入到右侧孔部21b内而推压右侧孔部21b的前缘部。由此,如图22~图24所示,滑动件20朝向前方进行滑动移动。
通过这样使滑动件20朝向前方进行滑动移动,滑动件20的第一卡合销22a在第一卡合孔41a内移动,从而从第一长孔部41a1通过倾斜孔部41a2到达倾斜孔部41a2的前端位置,第二卡合销22b在第二卡合孔41b内移动,从而从第一长孔部41b1通过倾斜孔部41b2到达倾斜孔部41b2的前端位置。由此,止挡件40按照倾斜孔部41a2、41b2的倾斜而向右斜后方位移。此时,基座11的引导突起27与引导孔42的前缘部和后缘部滑动接触,并且相对性地向左斜前方位移。
通过这样使止挡件40向左斜后方位移,止挡件啮合部43靠近推杆啮合部31,止挡件齿轮43a处于与推杆齿轮31a啮合的啮合状态。由此,推杆30的因被施力元件施力而向前方的移动受到限制,其结果是,推杆30对商品的朝向前方的推压受到限制。
另外,通过使滑动件20朝向前方进行滑动移动,滑动件啮合部24向前方滑动移动,由此传递齿轮60a与滑动件齿轮24a啮合的传递构件60在图24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这样使传递构件60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保持件齿轮80a与该传递构件60的连通齿轮60b啮合的保持件80如图25及图26所示,按照保持件齿轮80a的配置形态转动,处于朝向左斜前方稍稍倾斜的姿势。此时,被保持件80保持的最前方商品同样也处于轴心左右倾斜的姿势。另外,如图25及图26所示,在保持件80处于稍稍倾斜的姿势的情况下,突部131未到达通孔821。
此外,通过使滑动件20朝向前方进行滑动移动,推压部23的上表面的倾斜部23a和该倾斜部23a的后方侧与协助突部53抵接,从而协助构件50绕协助轴部51的轴心朝向上方摆动,协助构件50的前端部分经过协助开口14而进行进入商品收纳通路12的移动。
并且,当利用电动机26的驱动使传递销25从异形连接孔21的右侧孔部21b进入到扩径孔部21a内而推压扩径孔部21a的前缘部时,如图27~图29所示,滑动件20进一步朝向前方进行滑动移动。
通过这样使滑动件20朝向前方进一步滑动移动,滑动件20的第一卡合销22a在第一卡合孔41a内移动,从而从倾斜孔部41a2通过第二长孔部41a3到达第二长孔部41a3的前端位置,第二卡合销22b在第二卡合孔41b内移动,从而从倾斜孔部41b2通过第二长孔部41b3到达第二长孔部41b3的前端位置。由此,止挡件40按照倾斜孔部41a2、41b2的倾斜而进一步向右斜后方位移。此时,基座11的引导突起27与引导孔42的前缘部和后缘部滑动接触,并且相对性地进一步向左斜前方位移。
通过这样使止挡件40进一步向左斜后方位移,止挡件啮合部43更加靠近推杆啮合部31,将止挡件齿轮43a更加牢固地保持成与推杆齿轮31a啮合的啮合状态。
另外,通过使滑动件20进一步朝向前方进行滑动移动,滑动件啮合部24向前方滑动移动,由此传递齿轮60a与滑动件齿轮24a啮合的传递构件60在图29中沿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通过这样使传递构件60进一步旋转,保持件齿轮80a与该传递构件60的连通齿轮60b啮合的保持件80如图30及图31所示,按照保持件齿轮80a的配置形态转动,处于更向左斜前方倾斜的倾倒姿势。
在这样使保持件80处于倾倒姿势的情况下,形成在载置面13上的突部131如图30及图31所示,穿过通孔821而处于从支承部82朝向上方突出的状态。因此,被保持件80保持的最前方商品因保持件80的倾倒姿势而处于自身的轴心更向左侧倾斜的倾斜姿势,并且与穿过通孔821的突部131抵接,从而自身的重心移动而被送出到前方区域。
也就是说,如图32的(a)所示,在待机状态下,以立起姿势被收容姿势的保持件80保持的最前方商品如图32的(b)所示,追随保持件80的从收容姿势向倾倒姿势的姿势变形而处于自身的轴心左右倾斜的倾斜姿势,被送出到前方区域。
这样被送出到前方区域的商品被收容到商品托盘4内,与商品托盘4一起向下方移动,随后经过商品取出口6被取出。
随后,当利用电动机26的驱动使传递销25从异形连接孔21的扩径孔部21a进入到左侧孔部21c内而推压左侧孔部21c的后缘部时,滑动件20朝向后方进行滑动移动。
通过这样使滑动件20朝向后方进行滑动移动,滑动件20的第一卡合销22a在第一卡合孔41a内移动,从而通过第二长孔部41a3到达第二长孔部41a3的后端位置,第二卡合销22b在第二卡合孔41b内移动,从而通过第二长孔部41b3到达第二长孔部41b3的后端位置。
另外,通过使滑动件20朝向后方进行滑动移动,滑动件啮合部24向后方滑动移动,由此传递齿轮60a与滑动件齿轮24a啮合的传递构件60在图24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这样使传递构件60旋转,保持件齿轮80a与该传递构件60的连通齿轮60b啮合的保持件80按照保持件齿轮80a的配置形态而朝向右斜后方转动。
此外,通过使滑动件20朝向后方进行滑动移动,与推压部23抵接的协助构件50绕协助轴部51的轴心朝向下方摆动,协助构件50的前端部分经过协助开口14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2进行退避移动。
并且,利用电动机26的驱动使传递销25推压左侧孔部21c的后缘部并且到达扩径孔部21a,推压扩径孔部21a的后缘部,从而滑动件20进一步朝向后方滑动移动而回到图17~图19所示的那种待机状态。
在这样使滑动件20回到待机状态的过程中,第一卡合销22a通过第一卡合孔41a的倾斜孔部41a2,且第二卡合销22b通过第二卡合孔41b的倾斜孔部41b2,从而止挡件40按照倾斜孔部41a2、41b2的倾斜而向左斜前方位移。由此,止挡件啮合部43与推杆啮合部31分开,两者处于非啮合状态。由此,利用施力元件的施加力使推杆30朝向前方推压商品。其结果是,与送出后的商品的后方相邻的商品作为最前方商品被收容在处于收容姿势的保持件80内。此时,形成于保持件80的支承部82的抵接部822与该商品的主体部101抵接。
在以上说明的那种本实施方式2、即商品收纳装置10’中,滑动件20、传递构件60、协助构件50及保持件80构成商品送出元件,在商品收纳装置10’接收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该商品送出元件将最前方商品(最下游商品)以轴心相对于商品收纳通路12的延伸方向左右倾斜的倾斜姿势送出。另外,突部131及通孔821构成商品送出辅助元件,该商品送出辅助元件通过使因商品送出元件而处于倾斜姿势的最下游商品的重心移动,来辅助由商品送出元件进行的最下游商品的送出。
并且,采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10’,商品送出元件以倾斜姿势送出最前方商品,即使收纳高度尺寸较大的商品,也能充分地减小商品收纳通路12的前方区域的前后长度。由此,能够抑制设置空间的大型化及商品的收纳数量的减少,并且能够良好地送出商品。
另外,在保持件80处于倾倒姿势的情况下,形成在载置面13上的突部131穿过保持件80的通孔821而与处于倾斜姿势的商品抵接,从而使该商品的重心移动,因此对于具有仅使保持件80处于倾倒姿势是难以被送出的形状的商品,也能使突部131与该商品抵接,以使该商品的重心移动,从而该商品的平衡被破坏,能够良好地送出该商品。
采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10’,在保持件80以收容姿势收容商品时,形成于该保持件80的支承部82的抵接部822与该商品的主体部101抵接,因此能够抑制被推杆30向前方推压而收容于保持件80的商品与保持件80的一部分抵接而朝向前方倾斜。特别是,如图33所示,在最前方商品的高度尺寸非常大且在主体部101形成有比底部窄的细腰部的情况下,抵接部822与该商品的主体部101抵接,从而能够抑制该商品朝向前方倾斜,防止该商品朝向前方翻倒。
采用上述商品收纳装置10’,在保持件80处于收容姿势的情况下从商品收纳通路12进行退避移动的协助构件50,在保持件80从收容姿势变为倾倒姿势的情况下,进行进入商品收纳通路12的移动,因此如图34~图36所示,在收容于保持件80的商品(最前方商品)的外径较大的情况下,进行进入移动的前端部分与该商品的底面102抵接,从而协助由保持件80进行的商品的姿势变形。由此,即使难以将保持件80的载置部81增大为所需以上,以收纳并送出各种形状的商品,通过使协助构件50与收容并保持于保持件80的商品的底面102抵接,而协助由保持件80进行的商品的姿势变形,即使是最大宽度较大的商品,也能以期望的姿势良好地送出该商品。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2,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能够进行各种的变更。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中,收纳在商品收纳通路12中的商品被推杆30推压,但在本发明中,商品收纳通路也可以随着向前方去而逐渐向下方倾斜。由此,既能减小由推杆产生的推压力,又可以不用推杆就能利用商品的自重等使商品向前方移动。
在本发明中,如图37及图38所示,也可以在保持件80上附加设置附属构件91、92,而减小载置部81的能载置商品的面积。在此,作为附属构件91、92,能够适当地使用各种形状的构件,在图示的例子中,采用使向前方延伸的部分的端部91a、92a贯穿保持件80的卡定孔83而卡定于保持件80的所谓卡扣装配方式,来安装附属构件91、92。通过安装这种附属构件91、92,能够减小保持件80的载置部81的能载置商品的面积,由此即使是横截面积极小的商品,也能一个一个地收容并送出该商品。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2中,突部131及通孔821构成商品送出辅助元件,该商品送出辅助元件通过使因商品送出元件而处于倾斜姿势的最下游商品的重心移动,来辅助由商品送出元件进行的最下游商品的送出,但在本发明中,只要能使商品的重心移动,则其形态没有特别限定。即,也可以对处于倾斜姿势的商品施加振动,也可以对处于倾斜姿势的商品的底面进行推压。
(符号说明)
1…主体机壳;2…商品收容库;3…商品架;10…商品收纳装置;10’…商品收纳装置;12…商品收纳通路;13…载置面;131…突部;14…协助开口;20…滑动件;20a…滑动件基部;21…异形连接孔;21a…扩径孔部;21b…右侧孔部;21c…左侧孔部;22…卡合销;22a…第一卡合销;22b…第二卡合销;23…推压部;24…滑动件啮合部;24a…滑动件齿轮;25…传递销;26…电动机;27…引导突起;30…推杆(推杆构件);31…推杆啮合部;31a…推杆齿轮;40…止挡件(限制构件);40a…止挡件基部;41…卡合孔;41a…第一卡合孔;41a1…第一长孔部;41a2…倾斜孔部;41a3…第二长孔部;41b…第二卡合孔;41b1…第一长孔部;41b2…倾斜孔部;41b3…第二长孔部;42…引导孔;43…止挡件啮合部(限制啮合部);43a…止挡件齿轮;50…协助构件;51…协助轴部;60…传递构件;60a…传递齿轮;60b…连通齿轮;70…保持件;70a…保持件齿轮;71…载置部;72…支承部;80…保持件;80a…保持件齿轮;81…载置部;82…支承部;821…通孔(孔部);822…抵接部;91…附属构件;92…附属构件;101…主体部;102…底面。

Claims (12)

1.一种商品收纳装置,在由自身划分出的商品收纳通路内将商品收纳成使商品以轴心相对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的载置面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形态且以立起姿势排成一列,在所述商品收纳装置接收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将位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中的最下游侧的最下游商品送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商品收纳装置包括商品送出元件,在接收到所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所述商品送出元件使所述最下游商品从立起姿势变为倾斜姿势、且将所述最下游商品以所述轴心相对于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所述商品收纳通路的延伸方向左右倾斜的倾斜姿势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商品送出元件包括保持件,在通常状态下,所述保持件将所述最下游商品保持成立起姿势,而在接收到所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所述保持件绕自身的轴心旋转,来将所述最下游商品以所述倾斜姿势送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商品收纳装置包括商品送出辅助元件,该商品送出辅助元件通过使因所述商品送出元件而处于倾斜姿势的最下游商品的重心移动,来辅助由所述商品送出元件进行的最下游商品的送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商品送出元件包括保持件,在通常状态下,所述保持件处于收容姿势,来将所述最下游商品以立起姿势进行收容并保持,而在接收到所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所述保持件绕自身的轴心旋转而处于倾倒姿势,来将所述最下游商品以所述倾斜姿势送出,
所述商品送出辅助元件包括突部,该突部以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的载置面朝上方突出的形态设置,且在所述保持件处于倾倒姿势的情况下,所述突部穿过形成于所述保持件的孔部而与处于倾斜姿势的最下游商品抵接,来使所述最下游商品的重心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件包括抵接部,该抵接部以朝向所述商品收纳通路的上游侧突出的形态设置,且在所述保持件处于所述收容姿势来对所述最下游商品进行收容的情况下,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最下游商品的主体部抵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商品送出元件包括协助构件,该协助构件以相对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进退移动的形态能摆动地配置,且在所述保持件处于所述收容姿势的情况下,所述协助构件进行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移动,而在所述保持件从所述收容姿势变为所述倾倒姿势的情况下,所述协助构件进行进入所述商品收纳通路的移动而与所述最下游商品抵接,以协助由所述保持件进行的最下游商品的姿势变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商品送出元件包括协助构件,该协助构件以相对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进退移动的形态能摆动地配置,且在所述保持件处于所述收容姿势的情况下,所述协助构件进行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移动,而在所述保持件从所述收容姿势变为所述倾倒姿势的情况下,所述协助构件进行进入所述商品收纳通路的移动而与所述最下游商品抵接,以协助由所述保持件进行的最下游商品的姿势变形。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商品送出元件包括保持件,在通常状态下,所述保持件处于收容姿势,来将所述最下游商品以立起姿势进行收容并保持,而在接收到所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所述保持件绕自身的轴心旋转而处于倾倒姿势,来将所述最下游商品以所述倾斜姿势送出,
所述保持件包括抵接部,该抵接部以朝向所述商品收纳通路的上游侧突出的形态设置,且在所述保持件处于所述收容姿势来对所述最下游商品进行收容的情况下,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最下游商品的主体部抵接。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商品送出元件包括:
保持件,在通常状态下,所述保持件处于收容姿势,来将所述最下游商品以立起姿势进行收容并保持,而在接收到所述送出指令的情况下,所述保持件绕自身的轴心旋转而处于倾倒姿势,来将所述最下游商品以所述倾斜姿势送出;
协助构件,该协助构件以相对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进退移动的形态能摆动地配置,且在所述保持件处于所述收容姿势的情况下,所述协助构件进行从所述商品收纳通路退避的移动,而在所述保持件从所述收容姿势变为所述倾倒姿势的情况下,所述协助构件进行进入所述商品收纳通路的移动而与所述最下游商品抵接,以协助由所述保持件进行的最下游商品的姿势变形。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商品收纳装置包括推杆构件,该推杆构件设置在每个所述商品收纳通路中,且通过被施力元件始终朝向下游施力,来将收纳在所述商品收纳通路中的商品朝向下游侧推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商品收纳装置包括限制构件,在通常状态下,所述限制构件允许所述推杆构件对商品进行推压,而在利用所述商品送出元件进行所述最下游商品的送出的情况下,所述限制构件限制所述推杆构件对商品进行推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商品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通常状态下,所述限制构件通过使自身的限制啮合部与所述推杆构件的推杆啮合部分开而处于非啮合状态,从而允许所述推杆构件对商品进行推压,而在利用所述商品送出元件进行所述最下游商品的送出的情况下,所述限制构件使所述限制啮合部接近所述推杆啮合部而形成啮合状态,从而限制所述推杆构件对商品进行推压。
CN201480000812.4A 2013-08-09 2014-03-03 商品收纳装置 Active CN1045413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6664 2013-08-09
JP2013-166664 2013-08-09
JP2013-240356 2013-11-20
JP2013240356 2013-11-20
PCT/JP2014/055333 WO2015019645A1 (ja) 2013-08-09 2014-03-03 商品収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41309A CN104541309A (zh) 2015-04-22
CN104541309B true CN104541309B (zh) 2017-05-03

Family

ID=52460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0812.4A Active CN104541309B (zh) 2013-08-09 2014-03-03 商品收纳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794392B2 (zh)
KR (1) KR101620251B1 (zh)
CN (1) CN104541309B (zh)
WO (1) WO20150196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59560B2 (ja) * 2015-01-28 2019-01-3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商品収納装置
WO2017022441A1 (ja) * 2015-08-04 2017-02-09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商品収納装置及び自動販売機
CN112005280B (zh) * 2018-04-27 2022-05-10 富士电机株式会社 商品收纳架和商品收纳装置
JP2022080151A (ja) * 2020-11-17 2022-05-27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商品収納装置及び商品載置棚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4333A (ja) * 1997-06-02 1998-12-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納装置
JP2002008121A (ja) * 2000-06-16 2002-01-11 Shinji Abe 自動販売機用商品送出装置
CN101308591A (zh) * 2007-05-16 2008-11-19 三电有限公司 商品送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15977B (de) * 1958-07-03 1961-10-26 Georg Wiegandt & Soehne Selbstverkaeufer fuer hochformatige Waren
US3512679A (en) * 1968-06-05 1970-05-19 James P Stoltz Multi-selection dispensing machine
JPH09106479A (ja) * 1995-04-24 1997-04-22 Maachiyandaijingu Manag:Kk 自動販売機
JP2003077044A (ja) * 2001-09-05 2003-03-14 Kubota Corp 自動販売機
US20030150870A1 (en) * 2002-02-13 2003-08-14 Allan Gilbert Universal vending machine
JP2004318829A (ja) 2003-03-28 2004-11-11 Sanden Corp 自動販売機
US7222748B2 (en) * 2003-09-26 2007-05-29 Royal Vendors, Inc. Clear door vending machine
EP2012281B1 (en) * 2007-05-21 2014-11-19 Sanden Corporation Commodity carrying out device
EP2363841A1 (en) * 2010-03-04 2011-09-07 Automated Retail Concepts B.V. Product dispensing machine and dispens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34333A (ja) * 1997-06-02 1998-12-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収納装置
JP2002008121A (ja) * 2000-06-16 2002-01-11 Shinji Abe 自動販売機用商品送出装置
CN101308591A (zh) * 2007-05-16 2008-11-19 三电有限公司 商品送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19645A1 (ja) 2015-02-12
JP5794392B2 (ja) 2015-10-14
JPWO2015019645A1 (ja) 2017-03-02
KR101620251B1 (ko) 2016-05-12
KR20150037726A (ko) 2015-04-08
CN104541309A (zh) 2015-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41309B (zh) 商品收纳装置
CN107103689A (zh) 自动售货机
JP2017128319A (ja) 折り畳み可能な子供用三輪車及びその折り畳み方法
CN203267923U (zh) 车辆行李箱地板组件
CN111806945A (zh) 一种超市里自动补货出货的装置
CN107195099A (zh) 自动售货机的商品送出装置
JPH0927066A (ja) 自動販売機
JP2000076538A (ja) 自動販売機
JP3149681U (ja) 商品陳列台
CN103462411A (zh) 一种倾斜式儿童娱乐床
CN103416978B (zh) 收纳体及具备该收纳体的升降收纳装置
JP3736531B2 (ja) 商品搬出装置
US20080264308A1 (en) Stand with lifting and lowering function
JP3511193B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4539508B2 (ja) 商品搬出装置
CN219020579U (zh) 一种报刊架
JP4487895B2 (ja) 商品搬出装置
JP4578616B2 (ja) テーブル
JP4534938B2 (ja) 商品搬出装置
JP2005029093A (ja) 物品収納機構
CN102442379A (zh) 速克达型车辆
JP4539509B2 (ja) 商品搬出装置
JP3969313B2 (ja) 商品搬出装置
JP2000024304A (ja) ドミノ倒し用駒立車
JP2577110Y2 (ja)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