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512297A - 车辆用座椅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512297A
CN104512297A CN201410497870.4A CN201410497870A CN104512297A CN 104512297 A CN104512297 A CN 104512297A CN 201410497870 A CN201410497870 A CN 201410497870A CN 104512297 A CN104512297 A CN 104512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ansion
seat
air bag
safety air
seated pers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978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512297B (zh
Inventor
长泽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bar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512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2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512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512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1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 B60N2/4221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due to impact coming from the fro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0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 B60N2/421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 B60N2/422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rection of the g-forces longitudinal due to impact coming from the r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49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fixed structures, i.e. where neither the seat nor a part thereof are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4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the seat constructed to protect the occupant from the effect of abnormal g-forces, e.g. crash or safety seats
    • B60N2/427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 B60N2/42709Seats or parts thereof displaced during a crash involving residual deformation or fracture of the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0Upholstery springs ; Upholstery
    • B60N2/7094Upholstery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021/2315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ar seat passeng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021/2316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tecting at least two passengers, e.g. preventing them from hitting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021/2316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e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60R2021/23382Internal tether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ir Bag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其可得到结构的简化,并且可抑制在碰撞时带来的就座者的移动及冲击,可得到适当的保护。在车辆用座椅(10)的形成座椅靠背(20)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21)的内方,张紧设置有多个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的前面配设有座椅靠垫(28),并且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以收缩状态配置有安全气囊(30),安全气囊(30)以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在比座椅靠背(20)的中央侧更靠座椅靠背(20)的侧方侧增大的方式设定。因碰撞等而在座椅靠背(20)内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30)弹性地支承就座者(Pf)的上身(Pb),且弹性地阻止赋予座椅靠背(20)的背面的冲击力。

Description

车辆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座椅,特别涉及在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内装设有安全气囊的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的车辆用座椅中,已知通过配设于座椅靠背内的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保护就座者不受碰撞时的冲击影响的安全气囊系统。
例如,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座椅在架设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内方的架设弹性支承部件的前面装设有座椅靠垫,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和配设于该架设弹性支承部件的后方的具有强固构造的支承板之间的间隙内,配设有收缩状态的安全气囊。
根据该车辆用座椅,通过与规定以上的冲击的探测相对应的充气筒的作用,使安全气囊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和支承板之间膨胀,从背后弹性地支承而限制碰撞时的就座者向后方移动,并且通过安全气囊的减压及收缩来吸收其冲击能量。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在前座椅的座椅靠背的背面下部,设置有向后座椅的就座者膨胀展开的第一安全气囊,进而,在前座椅的座椅靠背内,且在架设于座椅靠背框架的内侧的架设弹性支承部件的前面,配设有扁平状态的第二安全气囊。
由此,通过与规定以上的冲击的探测相对应的充气筒的作用,第一安全气囊向后座椅的就座者膨胀展开,即使后座椅的就座者因碰撞时的冲击而向前方移动,也能防止强烈地冲撞到前座椅的座椅靠背的背面。进而,通过第二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从背后弹性地支承并限制碰撞时的前座椅的就座者的上身向后方移动,从而进行其保护。另外,控制第一、第二安全气囊的膨胀定时,可实现适当的就座者的保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2730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52621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公开的车辆用座椅如上所述,该座椅的就座者的保护通过安全气囊和存在于其后方外侧的强固结构的支承板的存在来实现。即,对于就座者向后方的移动,由安全气囊来缓和其冲击,对于从座椅靠背的后方施加的冲击,首先由支承板来阻止该冲击,然后由安全气囊来吸收其冲击。
因此,在后方存在座椅且就座者坐在上面时等,其后排座椅就座者的向前座椅的来自座椅靠背后方的碰撞在向支承板的碰撞时,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不能柔软地阻止来自后方的冲击,不仅对后座椅的就座者的膝盖等的伤害大,而且向前排座椅就座者的冲击有可能也大。
另一方面,根据专利文献2的安全气囊装置,通过在前座椅的座椅靠背内膨胀展开的第二安全气囊,能够期待保护前座椅的就座者并减轻伤害,且,通过第一安全气囊向后座椅的就座者侧膨胀展开,也可实现后排座椅就座者的保护。但是,不仅需要座椅靠背内的安全气囊设置,而且还必须在前座椅的座椅靠背下方部,另外设置向座椅靠背后外方膨胀展开的第一安全气囊,产生座椅靠背的构造的复杂化、各安全气囊的控制负担的增大。
另外,第一安全气囊从前座椅的座椅靠背的背面下部向后座椅的就座者并向斜上方大大地膨出,因为其膨胀展开形状不稳定,所以就切实可靠地阻止后座椅的就座者的向前座椅的座椅靠背的碰撞且吸收其冲击而言,在稳定性上有可能欠缺。
如上所述,在上述现有专利文献的各构造中,关于通过简单的构造来实现安全气囊对前座椅的就座者的直接保护和从来自后方的向座椅靠背的冲击方面的保护,还留有进一步的改善余地。
此外,在汽车等车辆中,上述那种后座椅的就座者的膝盖等的向前座椅的座椅靠背的碰撞不仅在来自前方的碰撞时,而且在来自后方的碰撞时,都通过车身后部的变形等,使后座椅的就座者被推向前方,即使是膝盖强烈地冲撞到前座椅的座椅靠背的背面这种状况,也存在发生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那种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其不会带来结构的复杂化,能够实现碰撞时的安全气囊对就座者的直接保护及来自座椅靠背后方的冲击的可靠减轻。
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的车辆用座椅的发明提供一种使安全气囊在座椅靠背内部膨胀展开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为,所述座椅靠背内的所述膨胀展开以该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弹性地支承就座者的上身且弹性地阻止赋予座椅靠背背面的冲击力的方式进行,所述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形状以前后方向的展开量在比所述座椅靠背的中央侧更靠座椅靠背的侧方侧增大的方式设定。
据此,通过将配置于座椅靠背内的安全气囊以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在比中央侧更靠侧方侧增大的方式设定的简单结构,能够在安全气囊的侧方部确保膨胀展开量,能够弹性地阻止碰撞造成的就座者的包含斜后方移动在内的后方移动,且能够从来自包含斜后方在内的后方的冲击中保护就座者,不会带来结构的复杂化,能够实现碰撞时的安全气囊对就座者的直接保护及来自后方的冲击的可靠减轻。另外,通过确保安全气囊的侧方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能够弹性地阻止、保护从包含斜后方在内的后方对座椅靠背背面赋予冲击力的冲击力赋予部,例如,后排座椅就座者。
第二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其特征为,所述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形状以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在比车身内方侧更靠车身外方侧增大的方式设定。
据此,通过将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形状以在比车身内方更靠车身外方侧增大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的方式设定,例如,能够弹性地阻止偏置碰撞造成的就座者的包含向车身外方的斜后方移动在内的后方移动,且能够从来自包含向车身外方的斜后方在内的后方的冲击中保护就座者。另外,通过确保安全气囊的侧方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能够弹性地阻止、保护从包含车身外方斜后方在内的后方对座椅靠背背面赋予冲击力的冲击力赋予部,例如,后排座椅就座者。
第三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其特征为,所述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形状以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在比车身外方侧更靠车身内方侧增大的方式设定。
据此,通过将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形状以在比车身外方侧更靠车身内方侧增大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的方式设定,例如,能够弹性地阻止偏置碰撞造成的就座者的包含向车身内方的斜后方移动在内的后方移动,且能够从来自包含向车身内方的斜后方在内的后方的冲击中保护就座者。另外,通过确保安全气囊的内方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能够弹性地阻止、保护从包含向车身内方的斜后方在内的后方对座椅靠背背面赋予冲击力的冲击力赋予部,例如,后排座椅就座者。
第四方面的车辆用座椅的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使安全气囊在座椅靠背内部膨胀展开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为,所述安全气囊以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在座椅靠背上方侧和下方侧不同的方式设定,所述座椅靠背内的所述膨胀展开以该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弹性地支承就座者的上身且弹性地阻止赋予所述座椅靠背背面的冲击力的方式进行。
据此,通过配置于座椅靠背内的安全气囊以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在座椅靠背上方侧和下方侧不同的方式设定的简单结构,能够在安全气囊的上方侧或下方侧确保膨胀展开量,能够弹性地阻止碰撞造成的就座者向后方移动,且能够从来自后方的冲击中保护就座者,不会带来结构的复杂化,能够实现碰撞时安全气囊对就座者的直接保护并可靠地减轻来自后方的冲击。另外,通过确保安全气囊的上方侧或下方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能够弹性地阻止、保护从后方对座椅靠背背面上方侧或下方侧赋予冲击力的冲击力赋予部,例如,后排座椅就座者的膝盖及胸部等上身。
第五方面的发明在第四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其特征为,所述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形状以相对于座椅靠背下方侧而言座椅靠背上方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增大的方式设定。
据此,通过以配置于座椅靠背内的安全气囊的前后方向的展开量在座椅靠背上方侧增大的方式设定的简单结构,能够在安全气囊的上方侧确保膨胀展开量,能够弹性地阻止碰撞造成的就座者向后方移动,且能够从来自后方的冲击中保护就座者,不会带来结构的复杂化,能够实现碰撞时安全气囊对就座者的直接保护并可靠地减轻来自后方的冲击。另外,通过确保安全气囊的上方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能够弹性地阻止、保护从后方对座椅靠背背面上方侧赋予冲击力的冲击力赋予部,例如,后排座椅就座者的胸部等上身。
第六方面的发明在第四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其特征为,所述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形状以相对于座椅靠背上方侧而言座椅靠背下方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增大的方式设定。
据此,通过以配置于座椅靠背内的安全气囊的前后方向的展开量在座椅靠背下方侧增大的方式设定的简单结构,能够确保安全气囊的下方侧的膨胀展开量,能够弹性地阻止碰撞造成的就座者向后方移动,且能够从来自后方的冲击中保护就座者,不会带来结构的复杂化,能够实现碰撞时安全气囊对就座者的直接保护并可靠地减轻来自后方的冲击。另外,通过确保安全气囊的下方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能够弹性地阻止、保护从后方对座椅靠背背面下方侧赋予冲击力的冲击力赋予部,例如,后排座椅就座者的膝盖等。
第七方面的发明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其特征为,所述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的背面具有可约束保持对上述座椅靠背背面赋予冲击力的冲击力赋予部的凹凸面形状。
据此,通过安全气囊的背面具有凹面形状,由安全气囊并由凹凸面状更高效地约束阻止冲击赋予部,例如,后座椅就座者的膝盖。
第八方面的车辆用座椅的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使安全气囊在座椅靠背内部膨胀展开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为,所述座椅靠背内的所述膨胀展开以该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弹性地支承就座者的上身且弹性地阻止赋予座椅靠背背面的冲击力的方式进行,所述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形状以该安全气囊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在比所述座椅靠背的后方侧更靠前方侧增大的方式设定。
据此,通过以比配置于座椅靠背内的安全气囊的后方侧更靠前方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增大的方式设定的简单的结构,能够以比较大的按压力而弹性地阻止碰撞造成的就座者向后方移动,且能够从来自后方的冲击方面保护就座者,不会带来结构的复杂化,能够实现碰撞时的安全气囊对就座者的直接保护及来自后方的冲击的可靠减轻。
第九方面的车辆用座椅的发明提供的是一种使安全气囊在座椅靠背内部膨胀展开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为,所述座椅靠背内的所述膨胀展开以该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弹性地支承就座者的上身且弹性地阻止赋予座椅靠背背面的冲击力的方式进行,所述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形状以该安全气囊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在比所述座椅靠背的前方侧更靠后方侧增大的方式设定。
据此,通过以比配置于座椅靠背内的安全气囊的前方侧更靠后方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增大的方式设定的简单结构,能够以比较小的按压力而弹性地阻止碰撞造成的就座者向后方移动,且能够从来自后方的冲击中保护就座者,不会带来结构的复杂化,能够实现碰撞时安全气囊对就座者的直接保护并可靠地减轻来自后方的冲击。
第十方面的车辆用座椅的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在座椅靠背内部具备座椅靠背框架和安全气囊且使该安全气囊在所述座椅靠背内部膨胀展开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为,具有反作用力承受部件,该反作用力承受部件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内部并受所述安全气囊膨胀展开时的反作用力,将该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方向定向;所述座椅靠背内的所述膨胀展开以该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弹性地支承就座者的上身且弹性地阻止赋予座椅靠背背面的冲击力的方式进行。
据此,安全气囊在位于就座者上身之后的座椅靠背内而某种程度地约束为其座椅靠背的内部形状,并稳定地膨胀展开。通过由反作用力承受部件的配置来控制该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的方向,可靠地减轻因碰撞造成的就座者的上身的后方移动而其上身推撞到座椅靠背前面的冲击及来自后方的赋予座椅靠背背面的冲击。这种就座者的保护由于仅通过装设于座椅靠背内部的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来完成,因此其结构被大大地简化。
第十一方面的车辆用座椅的发明在第十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其特征为,具有架设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架设弹性支承部件,所述反作用力承受部件是该架设弹性支承部件。
据此,由于能够以架设弹性支承部件为反作用力承受部件,而使安全气囊向冲击的输入方向即座椅靠背的前后方向膨胀展开,因此能够高效地吸收从座椅靠背的前后方向输入的冲击。
第十二方面的车辆用座椅的发明在第十一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其特征为,所述安全气囊设置于所述架设弹性支承部件和所述座椅靠背背面之间。
据此,由于能够以架设弹性支承部件为反作用力承受部件而积极地使安全气囊向座椅靠背背面方向膨胀展开,因此能够更高效地吸收从座椅靠背后方输入的冲击。
第十三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发明在第十一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其特征为,所述安全气囊设置于所述架设弹性支承部件和配设于该架设弹性支承部件的前方的座椅靠垫之间。
据此,由于能够以架设弹性支承部件为反作用力承受部件而积极地使安全气囊向座椅靠背前面方向膨胀展开,因此能够更高效地吸收从座椅靠背前方输入的冲击。
第十四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发明在第十三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其特征为,所述安全气囊设置于架设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间的腰部支撑件和所述座椅靠垫之间。
据此,由于除架设弹性支承部件以外,还以腰部支撑件为反作用力承受部件,因此能够更高效地吸收从座椅靠背前方输入的冲击。
第十五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发明在第十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其特征为,所述反作用力承受部件是经由固定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张紧体而浮动支承于该座椅靠背框架内的浮动体。
据此,由于能够在座椅靠背框架内的任意位置设置反作用力承受部件,因此反作用力承受部件的配置的自由度提高。因此,能够在对应于冲击的输入方向的位置使安全气囊更可靠地膨胀展开。
第十六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发明在第十五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其特征为,所述浮动体由交叉的多个张紧体通过搭设而浮动支承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对向的框架间,所述安全气囊在该多个张紧体的交叉部位和所述浮动体之间的位置支承于该浮动体。
据此,安全气囊以某种意义上说是被拥抱的状态由交叉的张紧体支承于浮动体。而且,当通过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而在浮动体及张紧体上产生张力时,安全气囊就会从该浮动体及张紧体受到以阻挡在座椅靠背框架内的方式发挥作用的反作用力。即,能够将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控制在座椅靠背框架内的浮动体的位置。
第十七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在座椅靠背内部具备座椅靠背框架和安全气囊且使该安全气囊在所述座椅靠背内部膨胀展开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为,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作为整体而形成为沿着座椅靠背形状的大致框状,所述安全气囊设置于大致框状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内侧,在以多个位置柔软地支承于所述大致框状的座椅靠背框架的框内的浮动体上安装有充气筒,所述充气筒的作用实现的所述座椅靠背内的所述膨胀展开以该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以弹性地支承就座者的上身,且弹性地阻止赋予所述座椅靠背背面的冲击力的方式进行。
据此,安全气囊在位于就座者上身之后的座椅靠背内而某种程度地约束为其座椅靠背的内部形状,并稳定地膨胀展开。因而,可靠地减轻了通过碰撞造成的就座者的上身的后方移动而其上身推撞到座椅靠背前面的冲击及来自后方的赋予座椅靠背背面的冲击。这种就座者的保护由于仅通过装设于座椅靠背内部的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来完成,因此其结构被大大地简化。
并且,由于在座椅靠背框架的框内的浮动体上安装有充气筒,因此能够在膨胀展开后的形状的安全气囊的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配置充气筒,能够使气体从该中央位置放射状地分散流入安全气囊,能够更迅速且稳定地使安全气囊膨胀展开。
进而,通过该配置,能够从碰撞造成的冲击中可靠地保护充气筒。
第十八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发明在第十七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其特征为,所述柔软支承由放射状地架设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和浮动体之间的多个拉伸弹簧构成。
据此,即使受到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的反作用力,通过拉伸弹簧的放射状架设构造,浮动体的位置也维持在规定位置,也进一步确保安全气囊的稳定的膨胀展开。
另外,即使在浮动体由柔软的原材料构成的情况下,通过该放射状架设构造,也能够保持在维持了平面状地展开的状态下。
第十九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发明在第十七或十八方面所述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其特征为,所述浮动体是与座椅靠背的延伸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平面状部件。
据此,即使在安全气囊和座椅靠垫之间的比较狭窄的空间内,也能够紧凑地配置浮动体,能够更大地确保浮动体后方的安全气囊膨胀展开空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设定在座椅靠背内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形状及膨胀展开方向的简单结构,能够弹性地阻止碰撞造成的就座者向后方移动,且能够从来自后方的冲击中保护车辆座椅就座者,不会带来结构的复杂化,能够实现碰撞时安全气囊对就座者的直接保护并可靠地减轻来自座椅靠背后方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概要的概要纵剖面图;
图2是从后方看到的车辆用座椅的局部剖切概要立体图;
图3是表示安全气囊的控制电路的方框图;
图4是发生冲击时的车辆用座椅的工作说明图;
图5(a)是图1的a-a线剖面图,(b)是图4的b-b线剖面图;
图6(a)是座椅靠背的横剖面图,(b)是工作说明图;
图7(a)是座椅靠背的横剖面图,(b)是工作说明图;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概要的说明图,(a)是座椅靠背的纵剖面图,(b)是工作说明图;
图9(a)是图8(a)的c-c线剖面图,(b)是图8(b)的d-d线剖面图;
图10(a)是座椅靠背的纵剖面图,(b)是工作说明图;
图11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概要的车辆用座椅的概要的概要纵剖面图;
图12(a)是图11的e-e线剖面图,(b)是工作说明图;
图13(a)是座椅靠背的横剖面图,(b)是工作说明图;
图1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概要纵剖面图;
图15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从后方看到的局部剖切概要立体图;
图16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发生冲击时的工作说明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从后方看到的局部剖切概要立体图;
图18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从后方看到的局部剖切概要立体图;
图19是图18的XIX-XIX剖面图;
图20是对车辆用座椅的发生碰撞时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座椅靠背的概要横剖面图;
图21是用与图18的XIX-XIX剖面相对应的剖面来表示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的概要剖面图;
图22是对本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的发生碰撞时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座椅靠背的概要横剖面图;
图23(A)是从后方看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的下部的局部剖切概要立体图,(B)是同图(A)的XXIIIB-XXIIIB线剖面图;
图24(A)是表示从车身前方受到载荷时的腰部支撑件的作用的概要横剖面图,(B)是同图(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25(A)是对本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发生碰撞时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座椅靠背的概要横剖面图,(B)是同图(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26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概要剖面图;
图27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从后方看到的局部剖切概要立体图;
图28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发生冲击时的工作说明图。
标记说明
10、65、70、80、110   车辆用座椅
20                    座椅靠背
21                    座椅靠背框架
27、72、112           架设弹性支承部件(反作用力承受部件)
28                    座椅靠垫
30、78、92、102      安全气囊
30a                  外侧部
30b                  内侧部
30d                  下方侧部
30h                  上方侧部
41                   表皮
42                   前面部
43                   背面部
60                   后座椅
74、100              腰部支撑件(反作用力承受部件)
82a、82b、90a、90b   张紧体(反作用力承受部件)
84                   浮动体(反作用力承受部件)
114                  浮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车辆用座椅的概要的纵剖面图,图2是从后方看到的车辆用座椅的局部剖切概要立体图,图3是表示安全气囊的控制电路的方框图,图4是发生冲击时的车辆用座椅的工作说明图,图5是工作说明图,(a)是图1的a-a线剖面图,(b)是图4的b-b线剖面图。此外,在各图中,箭头F表示车身前方方向,箭头“外”(OUT)表示车宽方向外方。
如图1所示,在车厢内的底板1上,前后并列设置有车辆用座椅即前座椅10及后座椅60。前座椅10具有:支承在底板1上且支撑就座者Pf的臀部的座垫11、从背后支撑就座者Pf的从腰部遍及胸部的上身Pb的座椅靠背20、头枕45。
如图1及图2所示,在前座椅10中,在形成座椅靠背20的骨架的座椅靠背框架21的内方,张紧设置有多个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的前面配设有座椅靠垫28,并且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的后方以收缩状态配置有安全气囊30,它们整体由袋状表皮41遮盖。
座椅靠背框架21由沿车宽方向延伸的上方框架22及从上方框架22的两端弯曲或弯折而向下方延伸的一对侧方框架23构成的コ字状或U字状的管框架、配置固定于各侧方框架23的侧端部的左右一对侧支架24、沿车宽方向延伸而架设于左右各侧方框架23的上端附近的管状的上方横梁25、架设于左右侧支架24的下端附近间的下方横梁26形成为大致矩形框状。
在该对向的侧方框架23的内方间及侧支架24的内方间搭设有多个由金属丝构成的S形弹簧等的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根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的前面,配设有弹性地支承就座者Pf的上身Pb的由聚氨酯泡沫材料等构成的座椅靠垫28,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的后方配置有折叠成矩形平面状的收缩状态的安全气囊30。
通过这些座椅靠背框架21、座椅靠垫28、安全气囊30等的整体由具有由可伸缩的布帛(纺织品、针织品、无纺布)或皮革(天然皮革、合成皮革)覆盖座椅靠垫28的前面的前面部42及覆盖安全气囊30的背面部43的形成为袋状的表皮41遮盖,形成座椅靠背20。安全气囊30通过未图示的卡止装置而可膨胀展开地保持于例如表皮41等,在安全气囊30上设有未图示的气体导入部,与安装于侧支架24的充气筒29连结。
构成座椅靠背20的座椅靠背框架21的各侧支架24的基端通过安装螺栓17等而安装在配置于座垫11的后端的倾斜装置15的转动臂16上,座椅靠背框架21与倾斜装置15的转动臂16一体连结。此外,倾斜装置15可使用现有公知的装置,且,由于不是与本发明有直接关系的装置,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另外,如图1及图2所示,在座椅靠背框架21的上方框架22上一体地形成有左右一对筒状撑架47。通过将安装于头枕45的撑杆46插入该撑架47并与其卡止,在座椅靠背20的上端安装头枕45。
另一方面,如图1及图5(a)中的图1的a-a线剖面图所示,配置于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的安全气囊30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侧具有将与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对向的大致矩形状的前面侧表皮32的周缘和与前面侧表皮32对向地配置于表皮41的背面部43侧的背面侧表皮33的周缘缝合在一起的安全气囊袋体31,在前面侧表皮32和背面侧表皮32的宽度方向中央部间搭设有限制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的条状或带状的多个系绳34。
该安全气囊30在从充气筒29供给膨胀气体时,就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膨胀展开,并且如图4及图5(b)中的图4的b-b线剖面所示,在宽度方向中央部,由系绳34限制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Lo,在座椅靠背20的车身外方侧,即,在成为车厢侧壁2侧的外侧部30a,以遍及上下方向而向后方推出的方式膨出,能够确保较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La及冲击吸收行程,在成为车身内方侧的车厢宽度方向中央侧的内侧部30b,以遍及上下方向而向后方推出的方式膨出,能够确保较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Lb。随着这些安全气囊30的外侧部30a及内侧部30b的膨胀展开,表皮41的背面部43的外方区域43a及内方区域43b会大大地膨出。
即,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形状以在比座椅靠背20的中央侧更靠座椅靠背20的侧方侧的外侧部30a及内侧部30b,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增大的方式设定。此外,安全气囊30具有在膨胀展开后将内部的气体放出到外部的未图示的孔。
该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通过保持安全气囊30的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及伸长膨出的表皮41的背面部43来遮盖,并控制展开动作,保持稳定的膨胀展开,并且可得到足够的膨胀展开量,且能够确保车身前后方向的冲击吸收行程。
图3表示的是车辆用安全气囊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具备控制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的控制部50,控制部50按照来自预测向车辆的后部碰撞及冲击载荷的后部碰撞预测装置即后部碰撞检测传感器51的碰撞发生信息和存储于ROM53的程序,对充气筒29进行工作控制。
在此,控制部50具有内置计时器,从后部碰撞预测时点开始启动计时器,进行计时。另外,后部碰撞检测传感器51由例如毫米波传感器等距离传感器构成,对自驾车和有可能发生后部碰撞的其他车之间的相对距离及相对速度进行计测,预测后部碰撞。进而,后部碰撞检测传感器51对预测到的后部碰撞时的冲击载荷进行预测。
在具备如上所述构成的车辆用座椅的车辆中,在由后部碰撞检测传感器51预测到随着规定以上的冲击载荷而来的后部碰撞时,从控制部50向充气筒29输出驱动信号,从充气筒29喷出膨胀气体。由此,安全气囊30从如图1及图5(a)所示的收纳状态起,而如图4及图5(b)所示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膨胀展开。通过该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后部碰撞的前排座椅就座者Pf的上身Pb的后方移动(图5(b)中,用箭头Pfa示意性地表示)经由表皮41的前面部42、座椅靠垫28、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而由安全气囊30弹性地阻止限制。
另一方面,后排座椅就座者Pr通过后部碰撞的冲击造成的车身变形或通过后部碰撞向后方移动而按压座椅靠背的反弹等,向前方直线状地移动(由箭头Pra示意性地表示),例如,膝盖Pn往往与前座椅10的座椅靠背20的背面抵接。此时,膝盖Pn由在座椅靠背20的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31的背面部33之间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经由表皮41而弹性地阻止,约束向前方移动,避免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的上身Pb受到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部Pn的冲击力,从而保护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同样,前进移动的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盖Pn的向座椅靠背20的背面的抵接造成的冲击力及胸部等上身受到的冲击力通过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来弹性地阻止,进行保护。
特别是,在通过偏置后部碰撞等而车辆进行偏航动作并发生了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向成为车身外侧方的车身侧壁2侧的斜后方移动(由箭头Pfb示意性地表示),且后排座椅就座者Pr向车身侧壁2侧的斜前方移动(由箭头Prb示意性地表示)的状况时,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的上身Pb的斜后方移动经由表皮41的前面部42、座椅靠垫28及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而通过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特别是,确保了膨胀展开量La的外侧部30a,来弹性地阻止限制。
另一方面,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盖Pn通过在座椅靠背20的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的侧部区域43a之间而向后方膨出展开的外侧部30a来弹性地阻止,约束向前方及侧壁2侧的移动,避免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的上身Pb受到后排座椅就座者Pr的膝部Pn的冲击力。同样,前进移动的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盖Pn的冲击力及胸部等的上身的冲击力通过确保了膨胀展开后的膨胀展开量及冲击吸收行程的安全气囊30的外侧部30a来弹性地阻止,且防止向车身侧壁2的抵接。
另外,在通过偏置后部碰撞等而车辆进行偏航动作并发生了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向成为车身内侧方的车宽方向中央侧的斜后方移动(由箭头Pfc示意性地表示),且后排座椅就座者Pr向车身内方侧的斜前方移动(由箭头Prc示意性地表示)的状况时,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的上身Pb的后方移动经由表皮41的前面部42、座椅靠垫28及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而通过安全气囊30,特别是确保了膨胀展开量Lb的内侧部30b,来弹性地阻止,限制后方移动。
另一方面,后排座椅就座者Pr的膝盖Pn通过在座椅靠背20的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的侧部区域43b之间向后方膨出展开的内侧部30b弹性地阻止,约束向前方及车身内方侧的移动,避免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的上身Pb受到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部Pn的冲击力。同样,前进移动的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盖Pn的冲击力及胸部等上身的冲击力通过安全气囊30的内侧部30b弹性地阻止,进行保护。
因此,根据上述情况,通过增大安全气囊30的外侧部30a及内侧部30b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不会带来结构的复杂化,能够实现碰撞时安全气囊30对就座者Pf的直接保护及来自座椅靠背20后方的冲击的可靠减轻。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安全气囊30的中央部的膨胀展开量Lo,将外侧部30a及内侧部30b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La、Lb设定为较大的值,但也可以相对于安全气囊30的中央部的膨胀展开量Lo仅增大外方部30a侧的膨胀展开量。
参照图6对该实施例进行说明。图6(a)是座椅靠背的横剖面图,(b)是工作说明图,在图6(a)及(b)的对应于图5(a)及(b)的部分附带同一符号,省略该部的详细说明。
如图6(a)所示,配置于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的安全气囊30具有将前面侧表皮32的周缘和背面侧表皮33的周缘缝合在一起的安全气囊袋体31,从前面侧表皮32和背面侧表皮33的宽度方向内方遍及中央部间,搭设有多个系绳34。
当从充气筒29供给膨胀气体时,如图6(b)所示,该安全气囊30由系绳34限制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Lo,在座椅靠背20的成为车厢侧壁2侧的外侧部30a,以遍及上下方向而向后方推出的方式膨出,确保较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La。即,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形状以比座椅靠背20的中央侧更靠座椅靠背20的侧方侧的外侧部30a增大的方式设定。
在具备这样构成的车辆用座椅的车辆中,在预测到后部碰撞时,如图6(b)所示,安全气囊30就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膨胀展开。由此,后部碰撞的前排座椅就座者Pf的上身Pb的后方移动由安全气囊30弹性地阻止,限制后方移动。
另一方面,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盖Pn由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弹性地阻止,约束向前方移动,避免受到膝盖Pn的冲击力而保护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同样,前进移动的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盖Pn及胸部等上身的冲击力由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弹性地阻止,进行保护。
在通过偏置后部碰撞等而车辆进行偏航动作并发生了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向成为车身外侧方的车身侧壁2侧的斜后方移动,且后座椅就座者Pr向车身侧壁2侧的斜前方移动的状况时,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的上身Pb的后方移动经由座椅靠垫28及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等而通过安全气囊30,特别是确保了膨胀展开量的外侧部30a,弹性地阻止,限制后方移动。
另一方面,后排座椅就座者Pr的膝盖Pn由向后方膨出展开的外侧部30a弹性地阻止,约束向前方及车身侧壁2侧的移动,保护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同样,前进移动的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盖Pn及胸部等由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的外方侧部30a弹性地阻止,且防止与车身侧壁2的抵接,进行保护。
另外,相对于安全气囊30的中央部的膨胀展开量Lo而言,也可仅将内方侧部30b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Lb设定为较大的值。参照图7对该例子进行说明。图7(a)是座椅靠背的横剖面图,同图(b)是工作说明图,在图7(a)及(b)的对应于图6(a)及(b)的部分附带同一符号,省略该部的详细说明。
如图7(a)所示,配置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的安全气囊30具有将前面侧表皮32的周缘和背面侧表皮33的周缘缝合在一起的安全气囊袋体31,从前面侧表皮32和背面侧表皮33的宽度方向外方起而在中央部之间搭设有多个系绳34。
该安全气囊30在从充气筒29供给膨胀气体时,如图7(b)所示,就由系绳34限制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Lo,在座椅靠背20的成为内方侧的内侧部30b,以遍及上下方向而向后方推出的方式膨出,确保较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Lb。即,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形状以比座椅靠背20的中央侧更靠座椅靠背20的内侧方侧的内侧部30a增大的方式设定。
在具备这样构成的车辆用座椅的车辆中,如图7(b)所示,在预测到后部碰撞时,安全气囊30就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膨胀展开。由此,后部碰撞造成的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的上身Pb的后方移动由安全气囊30弹性地阻止,限制后方移动。
另一方面,后排座椅就座者Pr的膝盖Pn由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弹性地阻止,约束向前方移动,避免受到膝盖Pn的冲击力而保护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同样,前进移动的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盖Pn及胸部等上身的冲击力由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弹性地阻止,进行保护。
在通过偏置后部碰撞等而车辆进行偏航动作并发生了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向车身内方的斜后方移动,且后座椅就座者Pr向车身内方的斜前方移动的状况时,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的上身Pb的后方移动经由座椅靠垫28及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等而通过安全气囊30,特别是确保膨胀展开量的内侧部30b,来弹性地阻止,限制后方移动。
另一方面,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盖Pn由向后方膨出展开的内侧部30b弹性地阻止来约束移动,避免受到膝部Pn的冲击力而保护前座椅10就座者Pf。同样,前进移动的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盖Pn及胸部等上身由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的内侧部30b弹性地阻止,进行保护。
通过仅使这些安全气囊30的外侧部30a或内侧部30b中的任一方大大地向后方膨胀展开,与使上述安全气囊30的外侧部30a及内侧部30b都大大地膨胀展开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安全气囊30的尺寸及膨胀展开量,能够抑制充气筒29的输出。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8(a)是表示车辆用座椅的概要的纵剖面图,(b)是工作说明图,图9(a)是图8(a)的c-c线剖面图,(b)是图8(b)的d-d线剖面图。此外,在图8及图9中,在对应于图1~图7的部位附带同一符号,省略该部的详细说明。
前座椅10的座椅靠背20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座椅靠背框架21的内方,张紧设置有多个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的前面配设有座椅靠垫28,同时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的后方,以收纳状态配置有安全气囊30,它们整体由具有伸缩性的袋状的表皮41遮盖。
如图8(a)及(b)所示,安全气囊30具有将在架设弹性部件27侧而与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对向的大致矩形的前面侧表皮32的周缘和配置于表皮41的背面部43侧的背面侧表皮33的周缘缝合在一起的安全气囊袋体31。如图9(a)及(b)所示,在前面侧表皮32和背面侧表皮33的下部间,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等间隔地搭设有限制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的条状或带状的多个系绳34。
当从充气筒29供给膨胀气体时,该安全气囊30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背面部43之间膨胀展开,如图8(b)及图9(b)所示,在成为座椅靠背20的下部范围的对应于后排座椅就座者Pr的膝盖Pn的高度位置的下方侧部30d,由多个系绳34限制膨胀展开量Ld,在成为座椅靠背20的上方的对应于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胸部高度位置的上方侧部30h,以向后方推出的方式大大地膨出,能够确保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Lh。随着该安全气囊30的上方侧部30h的膨胀展开,表皮41的背面部43的上部区域大大地膨出或破裂。即,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形状的前后方向的展开量在座椅靠背20的上方侧和下方侧不同,相对于下方侧而言,在上方侧大大地膨胀展开。
另外,如图9(b)所示,在安全气囊30的下方侧部30d,由各系绳34局部地限制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在背面侧表皮33形成有凹凸面30e。形成于该安全气囊30的背面的凹凸面30e约束保持成为对座椅靠背20的背面赋予冲击力的冲击赋予部的就座于后座椅60的就座者Pf的膝盖Pn。
该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由保持安全气囊30的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及伸长膨出的表皮41的背面部43遮盖,控制膨胀展开动作,保持稳定的膨胀展开,并且可得到足够的膨胀展开量,且能够确保车身前后方向的冲击吸收行程。
在具备这样构成的车辆用座椅的车辆中,在预测到后部碰撞时,如图8(b)所示,安全气囊30就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膨胀展开。由此,后部碰撞造成的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的上身Pb的后方移动经由表皮41的前面部42、座椅靠垫28、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而通过安全气囊30来弹性地阻止限制。
另一方面,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通过后部碰撞的冲击而向前方移动。此时,膝盖Pn嵌入约束于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的下方侧部30d的凹凸面30e,并且弹性地阻止限制向前方移动,避免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的上身Pb受到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盖Pn的冲击力,保护前座椅就座者Pf。
同样,前进移动的后部就座者Pr的膝盖Pn由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的下方侧部30d弹性地阻止而保护。此时,如图8(b)的假想线Pn所示,嵌入形成于安全气囊30的下方侧部30d的凹凸面30e,限制安全气囊30的下方侧部30d和膝盖Pn的相对移动,由安全气囊30而良好且弹性地阻止。
另一方面,如图8(b)的假想线所示,前倒移动的后侧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上身特别是胸部等由大大地膨胀展开突出的安全气囊30的上方侧部30h弹性地阻止而保护。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相对于成为座椅靠背20的下方侧的安全气囊30的下方侧部30d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将成为座椅靠背20的上方侧的上方侧部30h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设定为较大的值,但也可以相对于上方侧部30f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将下方侧部30d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设定为较大的值。
参照图10对该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0(a)是座椅靠背的横剖面图,(b)是工作说明图。此外,通过在图10的对应于图8的部位附带同一符号,省略该部的详细说明。
前座椅10的座椅靠背20在座椅靠背框架21的内方,张紧设置有多个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的前面配设有座椅靠垫28,并且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的后方配置有安全气囊30,它们整体由具有伸缩性的袋状表皮41遮盖。
如图10(a)及(b)所示,配置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的安全气囊30具有将前面侧表皮32的周缘和背面侧表皮33的周缘缝合在一起的安全气囊袋体31。另外,在前面侧表皮32和背面侧表皮33的上部间,搭设有限制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的多个系绳34。
当从充气筒29供给膨胀气体时,该安全气囊30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膨胀展开,如图10(b)所示,在成为座椅靠背20的上部范围的上方侧部30h,由多个系绳34限制膨胀展开量Lh,在成为座椅靠背20的下部范围的对应于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盖Pn的高度位置的下方侧部30d,以向后方推出的方式膨出,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Ld设定为较大的值。
在具备这样构成的车辆用座椅的车辆中,在预测到后部碰撞时,如图10(b)所示,安全气囊30就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膨胀展开。由此,后部碰撞造成的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的上身Pb的后方移动经由表皮41的前面部42、座椅靠垫28、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而通过安全气囊30来弹性地阻止,限制后方移动。
另一方面,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盖Pn由大大地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30的下方侧部30d弹性地阻止,约束向前方移动,避免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的上身Pb受膝盖Pn的冲击力,保护前座椅就座者Pf。另外,向前方移动的后部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盖Pn由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的下方侧部30d弹性地阻止而保护。
因此,根据上述情况,通过相对于安全气囊30的上方侧部30h将下方侧部30d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设定为较大的值,或者相对于下方侧部30d将上方侧部30h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设定为较大的值,不会带来结构的复杂化,能够实现碰撞时的安全气囊30对就座者Pf的直接保护及来自座椅靠背20后方的冲击的可靠减轻。此外,在该安全气囊30中,也与上述同样,也可在安全气囊30的背面,形成约束保持就座于后座椅60的就座者Pf的膝盖Pn的凹凸面。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1是表示车辆用座椅的概要的纵剖面图,图12(a)是图11的e-e线剖面图,(b)是工作说明图。此外,在图11及图12中,通过在对应于图1~图7的部位附带同一符号,省略该部的详细说明。
前座椅10的座椅靠背20在座椅靠背框架21的内方张紧设置有多个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的前面配设有座椅靠垫28,并且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的后方以收纳状态配置有安全气囊30,它们整体由具有伸缩性的袋状表皮41遮盖。
如图12(a)及(b)所示,配置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的安全气囊30具有将在架设弹性部件27侧而与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对向的前面侧表皮32的周缘和与前面侧表皮32对向的配置于背面部43侧的大致矩形状的背面侧表皮33的周缘缝合在一起的安全气囊袋体31。
如图12(b)的膨胀展开状态所示,安全气囊袋体31的前面侧表皮32以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Lf比较大的方式展开,另一方面,背面侧表皮33以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Lr相对于前面侧表皮32的膨胀展开量Lf设定为极小的值的方式展开。换句话说,安全气囊30的相对于成为座椅靠背20的后方侧的背面部43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成为前方侧的架设弹性部件27侧的前后方向展开量设定为较大的值。
当这样设定的安全气囊30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急剧地膨胀展开时,与膨胀展开量在前面侧表皮侧和背面侧表面侧设定为均等的安全气囊膨胀展开后的情况相比,对架设弹性部件27侧赋予较大的按压力,另一方面,对背面部43赋予比较小的按压力。
在具备这样构成的车辆用座椅的车辆中,在预测到后部碰撞时,如图12(b)所示,安全气囊30就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膨胀展开。通过该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侧通过比较大的按压力而向前方按压,比较强固地阻止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限制就座者Pf向后方移动。
另一方面,后排座椅就座者Pr的膝盖Pn由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比较缓慢地阻止,约束向前方移动,避免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的上身Pb受到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盖Pn的冲击力。同样,前进移动的后部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盖Pn由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的下方侧部30d弹性地阻止,进行保护。
另外,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形状也可在比座椅靠背20的前方侧更靠后方侧,将前后方向展开量设定为较大的值。参照图13对该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图13(a)及(b)是相当于上述图12(a)及(b)的部位的剖面图,在图13中,在对应于图12的部位附带同一符号,省略该部的详细说明。
如图13(a)及(b)所示,在座椅靠背20内,配置于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的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的安全气囊30具有将在架设弹性部件27侧而与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对向的矩形的前面侧表皮32的周缘、与前面侧表皮32对向地配置于表皮41的背面部43侧的背面侧表皮33的周缘缝合在一起的安全气囊袋体31。
如图13(b)的膨胀展开状态所示,安全气囊袋体31的前面侧表皮32以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Lf比较小的方式展开,另一方面,背面侧表皮33以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Lr相对于前面侧表皮32的膨胀展开量Lf设定为极大的值的方式展开。换句话说,安全气囊30的相对于成为座椅靠背20的前方侧的架设弹性部件27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背面部43侧的前后方向展开量设定为较大的值。
当这样设定的安全气囊30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急剧地膨胀展开时,与膨胀展开量在前面侧表皮侧和背面侧表面侧设定为均等的安全气囊膨胀展开后的情况相比,对背面部43侧赋予较大的按压力,另一方面,对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侧赋予比较小的按压力。
在具备这样构成的车辆用座椅的车辆中,在预测到后部碰撞时,如图13(b)所示,安全气囊30就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膨胀展开。通过该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侧通过比较小的按压力而向前方按压,比较缓慢地阻止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限制就座者Pf的后方移动。
另一方面,当因后部碰撞的冲击而向前方移动时,此时,后排座椅就座者Pr的膝盖Pn由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通过比较大的按压而比较强固地阻止,约束向前方移动,避免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的上身Pb受到后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盖Pn的冲击力,保护前座椅就座者Pf。同样,向前方移动的后部座椅60的就座者Pr的膝盖Pn由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的下方侧部30d弹性地阻止,进行保护。
因此,根据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通过配置于座椅靠背内的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量以在前后方向上不同的方式设定的简单结构,能够弹性地阻止碰撞造成的就座者向后方移动,且能够从来自后方的冲击保护就座者,能够实现碰撞时的安全气囊对就座者的直接保护及来自座椅靠背后方的冲击的可靠减轻。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基于碰撞预测装置的碰撞预测来控制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通过探测碰撞的碰撞探测装置基于碰撞探测来控制上述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4~16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4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概要剖面图,图15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从后方看到的局部剖切概要立体图,图16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发生冲击时的工作说明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元件上附带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当将本实施方式和第一实施方式进行比较时,在安全气囊的结构上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全气囊30不具有搭设有系绳34的结构,而是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的后方,以折叠成矩形平面状的状态卡止于表皮41的背面部43。通过安全气囊30取为夹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及表皮41的背面部43之间的配置,如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受安全气囊30膨胀展开时的反作用力并将该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方向定向的反作用力承受部件成为搭设于侧支架24间的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
因此,如图14及图15所示,收缩成大致矩形平面状的安全气囊30通过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表皮41的背面部43的间隙而内置于座椅靠背20内,座椅靠背20由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座椅靠垫28及表皮41等挠性件遮盖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30的前方,另一方面,由挠性材料的表皮41遮盖安全气囊30的后方。
下面,以车辆的后部碰撞为例对以上结构的车辆用座椅65的作用进行说明。
当其他车辆从后方与具有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65的车辆碰撞时,在由后部碰撞检测传感器51预测到带有规定以上的冲击载荷的后部碰撞时,就从控制部50向充气筒29输出驱动信号,从充气筒29喷出膨胀气体。由此,如图16所示,安全气囊30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座椅靠背20背面间的区域内瞬时地膨胀展开。
这时,安全气囊30的前方由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座椅靠垫28及表皮41等挠性件遮盖,因此通过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这些挠性件呈现向图16的车身前方方向稍稍变形的动作,遮盖安全气囊30的后方的挠性材料的表皮41的背面部43呈现向车身后方大大地突出变形的动作。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65的特征在于,通过该安全气囊30前后的挠性件或挠性材料的上述变形动作,能够确保安全气囊30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展开量E,能够大大地确保座椅靠背20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冲击吸收行程。
即,如同图所示,因后部碰撞的冲击而车辆用座椅65(前座椅)的就座者Pf的上身的后方移动由座椅靠背20前面的表皮41、座椅靠垫28、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及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弹性地阻止,车辆用座椅65(前座椅)的就座者Pf的上身从因后部碰撞而被推撞到其就座的座椅的座椅靠背20的冲击中被保护。
另一方面,后座椅就座者Pr因后部碰撞的冲击而被后座椅65按压,然后因其后的反弹而移动到前方。通过该反弹而向前方移动的后座椅就座者Pr的膝盖由座椅靠背20背面的表皮41及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弹性地阻止,车辆用座椅65(前座椅)就座者Pf的上身从后座椅就座者Pr的膝盖冲撞的冲击中而保护。
此时,安全气囊30在位于车辆用座椅65的就座者Pf上身之后的座椅靠背20内而某种程度地约束为其座椅靠背20的内部形状,并稳定地膨胀展开,因此能够可靠地阻止就座者Pf上身的后方移动,且能够可靠地吸收后座椅就座者Pr的膝盖的向前方移动造成的冲击,能够实现就座者Pf的适当保护。
另外,这种就座者Pf的保护通过在座椅靠背20内部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30和其前后方向的挠性材料(即,表皮41、座椅靠垫28、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等)的配置来完成,因此结构被大幅度地简化。
并且,由于能够以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为反作用力承受部件而使安全气囊30积极地向座椅靠背背面方向膨胀展开,因此能够更高效地吸收从座椅靠背后方输入的就座者Pr的向前方移动造成的冲击。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车辆的后部碰撞为例对在车辆用座椅65上发生了碰撞时的作用进行了说明,但碰撞不局限于后部碰撞。例如,即使在前部碰撞的情况下,也是前后的顺序,车辆用座椅65同样通过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首先,能够弹性地阻止后座椅就座者Pr的膝盖的向前方移动造成的冲击,其后,能够弹性地阻止车辆用座椅65就座者的上身的后方移动。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7对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对通过以反作用力承受部件为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而将安全气囊30配置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的后方,并将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方向设为座椅靠背的后方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局部变更了反作用力承受部件的结构且变更了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方向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的元件上附带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
图17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70的从后方看到的局部剖切概要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70中,关于反作用力承受部件及安全气囊的结构以外的座椅靠背20的整体结构,与第四实施方式相比没有变更,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架设弹性支承部件72是在由上方横梁25、侧方框架23、侧支架24及下方横梁26围成的大致矩形的区域R的上部而搭设地张紧设置于各侧支架24间的、由金属丝构成的两根S形弹簧。
而且,在上述大致矩形的区域R的下部,在各侧支架24间,由拉伸弹簧76架设支承有平板状的腰部支撑件74,所述平板状的腰部支撑件74挂在设置于该腰部支撑件74的侧部74a的U形钩74b和设置于各侧支架24的未图示的U形钩上。
通过架设支承于该拉伸弹簧76的腰部支撑件74,经由座椅靠垫28向前方挤压就座者Pf的腰椎,支撑自然的驾驶姿势。即,维持就座者Pf的脊椎的平缓的倒S形曲线,减轻长时间驾驶的腰的负担。
在后视时,安全气囊78折叠配置成对应于上述大致矩形区域R的矩形平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72及腰部支撑件74的前方卡止于座椅靠垫28。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反作用力承受部件是架设弹性支承部件72及腰部支撑件74,安全气囊78配置在这两个反作用力承受部件和座椅靠垫28之间。
根据该结构,在因碰撞(例如,后部碰撞)而安全气囊78在座椅靠背20内部膨胀展开的情况下,安全气囊78得到配置于其后方的架设弹性支承部件72及腰部支撑件74的较大的反作用力而积极地向前方膨胀展开,能够更高效地阻止、吸收前排座椅就座者Pf的上身被推撞到座椅靠背20的冲击。
(第六实施方式)
进而,参照图18~20对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的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8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从后方看到的局部剖切概要立体图,图19是同图的XIX-XIX线剖面图,图20是对车辆用座椅的发生碰撞时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座椅靠背的概要横剖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反作用力承受部件除使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以外,还使用下述的张紧体82及浮动体84,在这一点上与第四及第五实施方式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8及19所示,在侧支架24间,且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的后方,设有由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构成的绳构成的张紧体82,张紧体82在常态下具有规定的松弛度,并且将浮动体84浮动支承于由上方横梁25、侧方框架23、侧支架24及下方横梁26围成的大致矩形区域R内。
浮动体84是俯视倒角状(倒角是指切掉了方形的四个角的形状)构成的布体或网体,车身后方侧的面固定于座椅靠背20背面,在车身前方侧的面上支承有安全气囊30。下面,对该浮动体84的、张紧体82的浮动支承进行描述。
在车辆的车宽方向内方侧的侧支架24a的内侧,在高度方向上具有规定间隔地分别固定两根张紧体82a的一端,这两根张紧体82a的一端穿过安全气囊30的前方,并且向车宽方向外方侧的侧支架24b伸长,在安全气囊30的侧端部向安全气囊30的后方回折,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浮动体84的车宽方向外方侧的角部84a。
另外,在车辆的车宽方向外方侧的侧支架24b的内侧,分别固定与上述两根张紧体82a对应的两根张紧体82b的一端,其穿过安全气囊30的前方,并且与张紧体82a交叉地向车宽方向内方侧的侧支架24a伸长,在安全气囊30的侧端部向安全气囊30的后方回折,另一端分别固定于浮动体84的车宽方向内方侧的角部84b。
如图19所示,在张紧体82a和张紧体82b的交叉部位,安装有使双方的张紧体82a及82b插通的环状套管86,张紧体82a及82b从与侧支架24的结合端部侧向与浮动体84的结合端部侧伸出的动作是自由的,但通过设置于套管86内部的未图示的止回爪来防止向反方向(即,从浮动体84向侧支架24a及24b的方向)返回的动作。
因此,安全气囊30在由经由常态下具有规定的松弛度的张紧体82a及82b而浮动支承于两侧支架24a及24b间的浮动体84包围的状态(某种意义上说是被拥抱的状态)下,支承在上述大致矩形区域R内。
根据该结构,因为安全气囊30位于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座椅靠背20背面之间,所以在随着碰撞而来的充气筒29的作用实现的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时,如图20所示,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作为反作用力承受部件发挥作用,安全气囊30呈现向座椅靠背20背面方向膨胀展开的动作。
另一方面,随着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30的体积的增大,张紧体82a及82b的松弛度逐渐消失,张紧体82a及82b以及浮动体84成为张紧状态。于是,安全气囊30就会受到来自成为张紧状态的张紧体82a及82b以及浮动体84的反作用力,因此以抑制向座椅靠背20背面方向膨胀展开的动作且其膨胀展开位置保持在两侧支架24间的方式进行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反作用力承受部件除使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以外,还使用张紧体82及浮动体84,下面,参照图21及22对根据本实施方式但不使用浮动体84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21是用与图18的XIX-XIX剖面相对应的剖面表示本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80的概要剖面图,图22是对本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80发生碰撞时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座椅靠背的概要横剖面图。另外,如图21所示,在本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80中,关于反作用力承受部件及安全气囊的结构以外的座椅靠背20的整体结构,由于与第六实施方式相比没有变更,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在本变形例中,如图21所示,在侧支架24间,且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的后方,设有张紧体90,所述张紧体90在常态下具有规定的松弛度,并且将安全气囊92直接浮动支承于由上方横梁25、侧方框架23、侧支架24及下方横梁26围成的大致矩形区域R(关于区域R,请参照图17)内。下面,对张紧体90实现的安全气囊92的浮动支承进行描述。
安全气囊92折叠配置成对应于上述大致矩形区域R的矩形平面状,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张紧体90浮动支承于侧支架24a及24b间,但也可以在浮动支承的状态下,使安全气囊92的车身后方侧的面与座椅靠背20背面卡止。
上述第六实施方式同样,在车辆的车宽方向内方侧的侧支架24a的内侧,在高度方向上具有规定间隔地分别固定两根张紧体90a的一端,如图21所示,这两根张紧体90a的一端穿过安全气囊92的前方,并且向车宽方向外方侧的侧支架24b伸长,在两侧支架24a及24b的大致中央位置,从安全气囊92的车身前方侧的面插入安全气囊内部,另一端固定于车宽方向外方侧的侧端部92a。在这种情况下,张紧体90a经由例如将内部的气体放出到外部的未图示的孔,插入安全气囊92的内部。
另外,在车辆的车宽方向外方侧的侧支架24b的内侧,分别固定与上述两根张紧体90a相对应的两根张紧体90b的一端,其穿过安全气囊92的前方,并且与张紧体90a交叉地向侧支架24a伸长,在两侧支架24a及24b的大致中央位置,从安全气囊92的车身前方侧的面插入安全气囊92内部,另一端固定于车宽方向内方侧的侧端部92b。
在安全气囊92的前方的张紧体90a和90b的交叉部位,安装有使双方的张紧体90a及90b插通的环状套管94,张紧体90a及90b从它们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伸出的动作是自由的,但要防止向反方向返回的动作。
根据该结构,因为安全气囊92位于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和座椅靠背20背面之间,所以在安全气囊92膨胀展开时,如图22所示,架设弹性支承部件27作为反作用力承受部件发挥作用,安全气囊92呈现向座椅靠背20背面方向膨胀展开的动作。
另一方面,安全气囊92利用向座椅靠背20的宽度方向膨胀展开的力拉伸张紧体90a及90b,张紧体90a及90b成为张紧状态。于是,安全气囊92就会受到来自变成张紧状态的张紧体90a及90b的反作用力,因此以抑制向座椅靠背20背面方向膨胀展开的动作且其膨胀展开位置保持在两侧支架24间的方式进行控制。
即,通过张紧体90实现的安全气囊92的浮动支承结构的设计,能够进一步以简单的结构来控制安全气囊92的膨胀展开位置。
下面,进一步利用图23~25对第五实施方式的腰部支撑件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23(A)是从后方看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70的下部的局部剖切概要立体图,同图(B)是同图(A)的XXIIIB-XXIIIB线剖面图,图24(A)是表示从车身前方受到载荷时的腰部支撑件的作用的概要横剖面图,同图(B)是同图(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25(A)是对本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70发生碰撞时的工作进行说明的座椅靠背的概要横剖面图,同图(B)是同图(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另外,如图23(A)及(B)所示,在本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70中,关于反作用力承受部件及安全气囊的结构以外的座椅靠背20的整体结构,与第五实施方式相比没有变更,因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与第五实施方式同样(请参照图17),架设弹性支承部件72是在由上方横梁25、侧方框架23、侧支架24及下方横梁26围成的大致矩形区域R的上部而搭设地张紧设置于各侧支架24间的由金属丝构成的两根S形弹簧。
在本变形例中,如图23(A)及(B)所示,腰部支撑件100是在后视大致矩形的具有一定挠性的树脂板100a的后方侧的面上连续地并排贴合有沿高度方向伸长的长条状板材100b(挠性比树脂板100a小)而成的板状体,由挂在设置于侧部100c的U形钩100d和设置于各侧支架24的U形钩24c上的拉伸弹簧76架设支承。
在本变形例中,邻接的板材100b无间隙地并排,但通过调节该邻接的板材100b彼此的间隔,如后所述,能够设定将向车身前方侧凸的方向的腰部支撑件100的变形量抑制到某种程度。
在本变形例中,安全气囊102在折叠或收缩成后视时对应于上述大致矩形区域R的矩形平面状的状态下,配置在架设弹性支承部件72及腰部支撑件100的后方。
根据该结构,如图24(A)所示,在车辆的驾驶时,相对于前座椅10的就座者Pf倚靠于座椅靠背20的载荷F1而言,腰部支撑件100追随受到该载荷F1而变形的座椅靠垫28的形状,以向车身后方凸的方式稍稍挠曲变形。如图24(B)所示,该变形可通过具有一定挠性的树脂板100a的挠曲变形及随着树脂板100a的挠曲变形而在邻接的板材100b间产生间隙104来实现。
而且,在安全气囊102膨胀展开时,因为安全气囊102位于架设弹性支承部件72及腰部支撑件100和座椅靠背20背面之间,所以如图25(A)所示,架设弹性支承部件72及腰部支撑件100作为反作用力承受部件发挥作用,安全气囊102呈现向座椅靠背20的背面方向膨胀展开的动作。
这时,如图25(B)所示,腰部支撑件100受到从安全气囊102作用于车身前方的力,但因为邻接的板材100b彼此会互相干扰,所以腰部支撑件100不会以向车身前方方向凸的方式变形。
即,腰部支撑件100通过在常态下受到来自车身前方的载荷F1而向车身后方挠曲变形来提高座椅靠垫20的使用感,在安全气囊102膨胀展开时,作为使安全气囊102向车身后方大大地膨胀展开的强力的反作用力承受部件而发挥作用。
(第七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26~28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10的概要剖面图,图27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10的从后方看到的局部剖切概要立体图,图28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10的发生冲击时的工作说明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第四实施方式相比,在安全气囊30的前方,经由架设弹性支承部件而柔软地支承有浮动体,在这一点上,结构不同。下面进行说明。
如图2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架设弹性支承部件112是挂在设置于浮动体114的侧部114a的U形钩114b和设置于各侧支架24的未图示的U形钩上而架设的由金属丝构成的拉伸弹簧,每三根都从浮动体114的中心位置起放射状地搭设而张紧设置于各侧支架24。另外,架设弹性支承部件112不局限于拉伸弹簧,也可使用S形弹簧等。
如图所示,浮动体114成形为俯视呈大致矩形的平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固化后的合成树脂,但也可以是柔软的布制或网制的浮动体。即使是这种柔软的浮动体,也能够通过放射状地架设于该浮动体和座椅靠背框架21之间的多个架设弹性支承部件112,将柔软的浮动体保持在维持了平面状展开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架设弹性支承部件112和平板状的浮动体114构成腰部支撑件,通过该浮动体114经由后述的座椅靠垫28而向前方按压支承就座者Pf的上身来支撑自然的驾驶姿势。进而,通过将平板状浮动体的高度位置调节到适当的位置,也能够维持就座者Pf的脊椎的平缓的倒S形曲线,能够实现减轻长时间驾驶的腰的负担。
在浮动体114的前面,配设有弹性地支承就座者Pf的上身的由聚氨酯泡沫材料等构成的座椅靠垫28,在浮动体114的后方,配置有折叠成矩形平面状的收缩状态的安全气囊30。
通过上述的结构,形成可从背后弹性地支承就座者Pf的上身特别是胸部或腰部的座椅靠背20。
在该座椅靠背20内,安全气囊30例如,其后方侧的面由未图示的卡止装置而可膨胀展开地保持于表皮41等,前方侧的面可膨胀展开地与浮动体114的后面114c卡止。如后所述,安全气囊30内包有使该安全气囊30膨胀展开的气体的发生源即圆筒状充气筒29,以在该充气筒29的气体喷射下而瞬时且平面性地膨胀展开的方式构成。
因此,如图26及图27所示,收缩成大致矩形平面状的安全气囊30通过浮动体114和表皮41之间的间隙而内置于座椅靠背20内,座椅靠背20由柔软支承于架设弹性支承部件112的浮动体114、座椅靠垫28及表皮41等挠性件遮盖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30的前方,另一方面,由挠性材料的表皮41遮盖安全气囊30的后方。
当其他车辆从后方与具有由以上结构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10的车辆碰撞时,在由后部碰撞检测传感器51预测到带有规定以上的冲击载荷的后部碰撞时,就从控制部50向充气筒29输出驱动信号,然后从充气筒29喷出膨胀气体。由此,如图28所示,安全气囊30在浮动体114和座椅靠背20背面间的区域内瞬时地膨胀展开。
这时,由于安全气囊30的前方由架设弹性支承部件112、浮动体114、座椅靠垫28及表皮41等挠性件遮盖,因此通过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这些挠性件呈现向图28的车身前方方向稍稍变形的动作,遮盖安全气囊30的后方的挠性材料的表皮41呈现向车身后方大大地突出变形的动作。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10,与第四实施方式同样,通过该安全气囊30前后的挠性件或挠性材料的上述变形动作,能够确保安全气囊30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展开量E,能够大大地确保座椅靠背20的车身前后方向的冲击吸收行程。
即,如该图所示,因后部碰撞的冲击而车辆用座椅110(前座椅)就座者Pf的上身的后方移动由座椅靠背20前面的表皮材41、座椅靠垫28、柔软支承于架设弹性支承部件112的浮动体114及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30弹性地阻止,车辆用座椅110(前座椅)就座者Pf的上身从因后部碰撞而被推撞到其就座的座椅的座椅靠背20的冲击中而被保护。
另一方面,后座椅就座者Pr因后部碰撞的冲击而按压于后座椅,因其后的回弹而向前方移动。通过该回弹而向前方移动的后座椅就座者Pr的膝盖由座椅靠背20背面的表皮41及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30弹性地阻止,车辆用座椅110(前座椅)就座者Pf的上身从后座椅就座者Pr的膝盖冲撞的冲击中而被保护。
此时,安全气囊30在位于车辆用座椅110的就座者Pf上身之后的座椅靠背20内而某种程度地约束为其座椅靠背20的内部形状,并稳定地膨胀展开,因此能够可靠地阻止就座者Pf上身的后方移动,且能够可靠地吸收后座椅就座者Pr的膝盖的向前方移动的冲击,能够实现就座者Pf的适当保护。
另外,这种就座者Pf的保护通过在座椅靠背20内部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30和其前后方向的挠性材料(即,表皮41、座椅靠垫28、柔软支承于架设弹性支承部件112的浮动体114等)的配置来完成,因此结构会大幅度地简化。
并且,在座椅靠背框架21的框内的浮动体114上,经由安全气囊30的前方侧的面中央而安装有充气筒29,因此能够使充气筒29配置在膨胀展开后形状的安全气囊30的宽度方向及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央,能够使气体从该中央位置放射状地分散流入安全气囊30,能够进一步在整体上都保持了均衡的状态下,迅速且稳定地使安全气囊30膨胀展开。
同时,通过该配置,能够从碰撞的冲击中可靠地保护充气筒29,能够使气体相对于后排座椅就座者Pr的膝盖部的输入方向而从正面流入安全气囊30内,因此能够实现更可靠的前排座椅就座者Pf的保护。
进而,通过浮动体114的放射状架设结构,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时的反作用力能够由浮动体114可靠地阻止(即,强烈地抑制受到该反作用力的浮动体114的向座椅靠背高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的摆动),能够实现向后方的安全气囊30更稳定的膨胀展开。
另外,浮动体114是沿座椅靠背20的延伸方向、即与宽度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的平板状部件,所以可紧凑地配置在安全气囊30和座椅靠垫28之间,因此,可大大地确保浮动体114后方的安全气囊膨胀展开空间。
另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范围内,可进行种种变更。例如,与第四实施方式不同,也可以将反作用力承受部件设为上方横梁25或下方横梁26等其他座椅靠背框架21的既设的构成部件。
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在上方横梁25上安装安全气囊30,且也可以在上方横梁25和座椅靠背20背面之间配置安全气囊30。据此,在通过充气筒的作用而从上方横梁25侧导入气体使安全气囊30膨胀展开时,能够得到上方横梁25的反作用力,使安全气囊30在座椅靠背20内向车身后方且向下方方向膨胀展开。根据该结构,能够高效地吸收从后方且从下方方向对座椅靠背20背面输入的冲击。
如上所述,通过适当地配置反作用力承受部件和安全气囊,能够以与冲击的输入方向对向的方式使安全气囊膨胀展开,能够更高效地吸收那些冲击。
另外,例如,在第七实施方式中,经由浮动体114而在两侧支架24间搭设有架设弹性支承部件112,但也可以采用经由浮动体114而搭设于上方横梁25和下方横梁26之间的结构。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成为并列设置有车辆用座椅(前座椅)和后座椅的车辆,但后座椅不是必需的结构元件。例如,车辆用座椅的后部也可以成为货箱。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安全气囊30的膨胀展开,从因车辆的碰撞而使货箱上的搭载物向前方移动,且该搭载物与座椅靠背20背面碰撞的冲击中,来保护车辆用座椅的就座者。

Claims (19)

1.一种车辆用座椅,其使安全气囊在座椅靠背内部膨胀展开,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靠背内的所述膨胀展开以该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弹性地支承就座者的上身且弹性地阻止赋予座椅靠背背面的冲击力的方式进行,
所述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形状以相对于所述座椅靠背的中央侧而言在所述座椅靠背的侧方侧的前后方向的展开量增大的方式设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形状以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在比车身内方侧更靠车身外方侧增大的方式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形状以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在比车身外方侧更靠车身内方侧增大的方式设定。
4.一种车辆用座椅,其使安全气囊在座椅靠背内部膨胀展开,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气囊以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在座椅靠背上方侧和下方侧不同的方式设定,
所述座椅靠背内的所述膨胀展开以该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弹性地支承就座者的上身且弹性地阻止赋予所述座椅靠背背面的冲击力的方式进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形状以相对于座椅靠背下方侧而言座椅靠背上方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增大的方式设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形状以相对于座椅靠背上方侧而言座椅靠背下方侧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增大的方式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的背面具有可约束保持对上述座椅靠背背面赋予冲击力的冲击力赋予部的凹凸面形状。
8.一种车辆用座椅,其使安全气囊在座椅靠背内部膨胀展开,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靠背内的所述膨胀展开以该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弹性地支承就座者的上身且弹性地阻止赋予座椅靠背背面的冲击力的方式进行,
所述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形状以该安全气囊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在比所述座椅靠背的后方侧更靠前方侧增大的方式设定。
9.一种车辆用座椅,其使安全气囊在座椅靠背内部膨胀展开,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靠背内的所述膨胀展开以该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弹性地支承就座者的上身且弹性地阻止赋予座椅靠背背面的冲击力的方式进行,
所述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形状以该安全气囊的前后方向的膨胀展开量在比所述座椅靠背的前方侧更靠后方侧增大的方式设定。
10.一种车辆用座椅,其在座椅靠背内部具备座椅靠背框架和安全气囊,使该安全气囊在所述座椅靠背内部膨胀展开,其特征在于,
具有反作用力承受部件,该反作用力承受部件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内部,受所述安全气囊膨胀展开时的反作用力,将该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方向定向,
所述座椅靠背内的所述膨胀展开以该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弹性地支承就座者的上身且弹性地阻止赋予座椅靠背背面的冲击力的方式进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具有架设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架设弹性支承部件,所述反作用力承受部件是该架设弹性支承部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气囊设置于所述架设弹性支承部件和所述座椅靠背背面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气囊设置于所述架设弹性支承部件和配设于该架设弹性支承部件的前方的座椅靠垫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气囊设置于架设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间的腰部支撑件和所述座椅靠垫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作用力承受部件是经由固定于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张紧体而浮动支承于该座椅靠背框架内的浮动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动体由交叉的多个张紧体通过搭设而浮动支承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对向的框架间,
所述安全气囊在该多个张紧体的交叉部位和所述浮动体之间的位置,支承于该浮动体。
17.一种车辆用座椅,其在座椅靠背内部具备座椅靠背框架和安全气囊,使该安全气囊在所述座椅靠背内部膨胀展开,其特征在于,
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作为整体形成为沿着座椅靠背形状的框状,
所述安全气囊设置于框状的座椅靠背框架的内侧,
在以多个位置而柔软地支承于所述框状的座椅靠背框架的框内的浮动体上安装有充气筒,
所述充气筒的作用实现的所述座椅靠背内的所述膨胀展开以该膨胀展开后的安全气囊以弹性地支承就座者的上身且弹性地阻止赋予所述座椅靠背背面的冲击力的方式进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软支承由放射状地架设在所述座椅靠背框架和浮动体之间的多个拉伸弹簧构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车辆用座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动体是与座椅靠背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平面状部件。
CN201410497870.4A 2013-10-01 2014-09-25 车辆用座椅 Active CN1045122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206797 2013-10-01
JP2013206797A JP5879319B2 (ja) 2013-10-01 2013-10-01 車両用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512297A true CN104512297A (zh) 2015-04-15
CN104512297B CN104512297B (zh) 2019-04-23

Family

ID=52673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97870.4A Active CN104512297B (zh) 2013-10-01 2014-09-25 车辆用座椅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9573554B2 (zh)
JP (1) JP5879319B2 (zh)
CN (1) CN104512297B (zh)
DE (1) DE102014114069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0986A (zh) * 2015-11-03 2017-08-0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包括可展开装置的车辆座椅靠背
CN111002883A (zh) * 2018-10-04 2020-04-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结构
CN112912275A (zh) * 2018-10-25 2021-06-04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框架、用于机动车的车辆座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73336A1 (fr) * 2011-03-30 2012-10-05 Expliseat Sas Siege d'aeronef a dossier flexible
JP5852622B2 (ja) * 2013-09-30 2016-02-03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
JP5914593B2 (ja) * 2013-10-01 2016-05-11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エアバッグシステム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KR101646349B1 (ko) * 2014-10-07 2016-08-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후석 에어백 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9308883B1 (en) * 2015-03-16 2016-04-12 Autoliv Asp, Inc. Low-volume seat-mounted airbag with knee restraint
JP6350438B2 (ja) 2015-08-04 2018-07-0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JP6825359B2 (ja) * 2016-12-27 2021-02-0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US10035484B2 (en) * 2017-01-03 2018-07-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irbag assembly
US11358552B2 (en) * 2017-08-07 2022-06-14 Ts Tech Co., Ltd. Vehicle seat
US10814823B2 (en) * 2017-08-29 2020-10-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energy absorber
JP6477816B1 (ja) * 2017-09-29 2019-03-06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0703319B2 (en) * 2018-02-28 2020-07-07 Autoliv Asp, Inc. Vehicle seat with an adjustable headrest and integrated rear seat airbag
US10696406B2 (en) * 2018-05-15 2020-06-30 The Boeing Company Aircraft air pads having restricted deployment volumes
US10604101B2 (en) * 2018-05-21 2020-03-31 Toyoda Gosei Co., Ltd. Airbag apparatus
JP7227054B2 (ja) * 2019-03-29 2023-02-21 株式会社Subaru 車両用シート
US11407342B1 (en) 2020-06-30 2022-08-09 Zoox, Inc. Seat back energy absorber
JP7332555B2 (ja) * 2020-09-09 2023-08-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後席用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及び車両用シート
US11396268B1 (en) * 2021-01-21 2022-07-26 Autoliv Asp, Inc. Seatback-mounted rear airbag assemblies
US11351946B1 (en) 2021-02-12 2022-06-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irbag inflatable behind seatback of front seat
US11975674B2 (en) * 2021-12-17 2024-05-07 Waymo Llc Airbag systems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08243A1 (de) * 1990-03-15 1991-09-19 Diehl Gmbh & Co Gaskissen-rueckhaltesystem
JPH1071915A (ja) * 1996-08-30 1998-03-17 Tachi S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の頭部拘束方法およびエアバッグ内蔵シート
JPH10273000A (ja) * 1997-03-28 1998-10-13 Tachi S Co Ltd 車両用衝撃吸収シートの衝撃吸収方法および車両用衝撃吸収シート
US5902010A (en) * 1998-06-22 1999-05-11 Trw Inc.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apparatus
JP2007320361A (ja) * 2006-05-30 2007-12-13 Toyoda Gosei Co Ltd 後席乗員拘束装置
JP2008207661A (ja) * 2007-02-26 2008-09-11 Honda Motor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0052621A (ja) * 2008-08-29 2010-03-11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1051526A (ja) * 2009-09-03 2011-03-17 Autoliv Development Ab 頭部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2036857A (zh) * 2008-07-15 2011-04-27 李尔公司 交通工具座椅组件
WO2012157099A1 (ja) * 2011-05-18 2012-11-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ート構成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車両用シート
CN103269905A (zh) * 2010-12-24 2013-08-28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14124A (en) * 1967-08-16 1970-05-26 Eaton Yale & Towne Vehicle safety device
US5782529A (en) * 1997-02-20 1998-07-21 Alliedsignal Inc. Inflatable seat back
US6199900B1 (en) * 1997-06-09 2001-03-13 Gary D. Zeigler Vehicle safety collision headrest system
DE19916848B4 (de) * 1999-04-14 2014-10-30 Volkswagen Ag Sicherheitsvorrichtung mit wenigstens einem Fondairba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DE19927403C2 (de) * 1999-06-16 2003-02-13 Daimler Chrysler Ag Rückenlehne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JP2005231505A (ja) * 2004-02-19 2005-09-02 Takata Corp 乗員保護装置
DE102007022925A1 (de) * 2007-05-14 2008-11-20 Daimler Ag Rückhaltesystem
JP5513212B2 (ja) * 2010-03-30 2014-06-04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バック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車両用シート
US10035484B2 (en) * 2017-01-03 2018-07-3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irbag assembly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08243A1 (de) * 1990-03-15 1991-09-19 Diehl Gmbh & Co Gaskissen-rueckhaltesystem
JPH1071915A (ja) * 1996-08-30 1998-03-17 Tachi S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の頭部拘束方法およびエアバッグ内蔵シート
JPH10273000A (ja) * 1997-03-28 1998-10-13 Tachi S Co Ltd 車両用衝撃吸収シートの衝撃吸収方法および車両用衝撃吸収シート
US5902010A (en) * 1998-06-22 1999-05-11 Trw Inc.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apparatus
JP2007320361A (ja) * 2006-05-30 2007-12-13 Toyoda Gosei Co Ltd 後席乗員拘束装置
JP2008207661A (ja) * 2007-02-26 2008-09-11 Honda Motor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861214B2 (ja) * 2007-02-26 2012-01-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2036857A (zh) * 2008-07-15 2011-04-27 李尔公司 交通工具座椅组件
JP2010052621A (ja) * 2008-08-29 2010-03-11 Toyoda Gosei Co Ltd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1051526A (ja) * 2009-09-03 2011-03-17 Autoliv Development Ab 頭部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3269905A (zh) * 2010-12-24 2013-08-28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
WO2012157099A1 (ja) * 2011-05-18 2012-11-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シート構成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車両用シート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0986A (zh) * 2015-11-03 2017-08-08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包括可展开装置的车辆座椅靠背
CN111002883A (zh) * 2018-10-04 2020-04-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结构
CN111002883B (zh) * 2018-10-04 2022-01-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结构
CN112912275A (zh) * 2018-10-25 2021-06-04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框架、用于机动车的车辆座椅
CN112912275B (zh) * 2018-10-25 2023-03-14 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用于车辆座椅的框架、用于机动车的车辆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091281A1 (en) 2015-04-02
CN104512297B (zh) 2019-04-23
DE102014114069A1 (de) 2015-04-02
US10189430B2 (en) 2019-01-29
JP5879319B2 (ja) 2016-03-08
US20170129440A1 (en) 2017-05-11
US9573554B2 (en) 2017-02-21
JP2015071321A (ja) 2015-04-16
US20190152420A1 (en) 2019-05-23
US10449921B2 (en) 201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12297A (zh) 车辆用座椅
KR101720754B1 (ko) 좌석용 커버링 어셈블리 및 사용자를 보호하기 위해 채용된 좌석
JP6614047B2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234877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EP2684739B1 (en) Seat cushion airbag device
JP2011025909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061978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エアバッグシステム
JP4924667B2 (ja) 乗員拘束装置
CN104512370A (zh) 车辆用座椅安全气囊系统及车辆用座椅
KR20170036014A (ko) 승차인 구속 장치
JP2016203945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US9180837B2 (en) Side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
JP2011005908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5067197A (ja) 車両
JP652525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11731218B (zh) 气囊系统
WO2015098369A1 (ja) エアベルト及びエアベルト装置
CN103648839A (zh) 具有安全气囊的儿童座椅
JP2009018715A (ja)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090121457A1 (en) Occupant Restraining Device
CN114423649A (zh) 车辆气囊系统
JP2019034674A (ja) シート付下肢拘束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8296722A (ja) 乗員保護装置
JP5202192B2 (ja) ニー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5048054A (ja)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Subaru Co.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Fuji Heavy Industries,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