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3649A - 车辆气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气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423649A CN114423649A CN202080064223.8A CN202080064223A CN114423649A CN 114423649 A CN114423649 A CN 114423649A CN 202080064223 A CN202080064223 A CN 202080064223A CN 114423649 A CN114423649 A CN 1144236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bag
- tether
- seat
- occupant
- vehicle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3—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characterised by occupant or pedestian
- B60R2021/0039—Body parts of the occupant or pedestrian affected by the accident
- B60R2021/0048—Hea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021/23115—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with inflatable support compartments creating an internal suction volu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13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 B60R2021/23146—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side protection seat mount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60R2021/23308—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the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defining the external shape of the ba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2)和气囊系统(4),该座椅(2)包括靠背(6)和座垫(8),该座垫从该靠背(6)在纵向方向上延伸,该靠背(6)在高度上从该座垫(8)在第一下部位置处延伸到第二上部位置,该第二上部位置被布置在就座位置的乘员(12)的肩部的近侧,该气囊系统(4)包括气囊(22)以从充气机接收充气气体,以使该气囊(22)从放气构型充气到充气构型,其中该气囊(22)包括上部区域(24)和下部区域(28),该上部区域在所述就座位置的乘员(12)的头部(26)上延伸,该下部区域在该靠背(6)的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之间围绕所述就座位置的乘员(12)的中间区段延伸,该气囊系统(4)包括系绳系统(48),该系绳系统在靠背(6)的第二上部位置(50)处将座椅和气囊(22)互连,以在充气构型中在纵向方向上约束该气囊(22)的该下部区域(28)。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承载人类乘员的车辆的安装在座椅上的气囊系统,该气囊系统用于当车辆受到碰撞时向所述乘员提供保护。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或减少因事故对机动车辆的乘员造成的伤害,通常实施操作地连接到车辆座椅的气囊。座椅包括靠背和座垫,座垫从靠背在纵向方向上延伸,靠背在高度上从座垫延伸。座椅使乘员就座在就座位置。
已经提出实施气囊,气囊在充气构型下被布置为正面生命单元。正面生命单元包括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上部区域在就座位置的乘员的头部上延伸,下部区域从靠背的第一侧部围绕就座位置的乘员的腹部延伸到与靠背的第一侧部横向间隔开的第二侧部。因此,气囊被布置成封装乘员的上身和头部。
正面生命单元需要尺寸设计为容纳乘员的头部(包括当乘员从座椅向前倾斜时)并且设计用于一定范围的乘员尺寸。正面生命单元需要尺寸设计为在碰撞时在早期与乘员腹部联接。将正面生命单元尺寸设计为并布置为特别是对于所述乘员尺寸范围提供这些功能已经证明很难。
因此,尽管已经在所述气囊系统的开发上投入了工作,但仍期望进一步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该座椅包括靠背和座垫,该座垫从该靠背在纵向方向上延伸,该靠背在高度上从该座垫在第一下部位置处延伸到该座椅的第二上部位置,该第二上部位置被布置在就座位置的乘员的肩部的近侧。该气囊系统包括气囊以从充气机接收充气气体,以使该气囊从放气构型充气到充气构型。
在实施方案中,该气囊包括上部区域(例如,侧部的顶部和部分和前部),该上部区域在所述就座位置的乘员的头部上延伸。在实施方案中,该气囊包括下部区域(例如,前部的至少一部分),该下部区域在横向方向上围绕所述就座位置的乘员的中间区段(例如在中间区段上)延伸。该下部区域还可以从靠背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包括近侧)延伸。
在实施方案中,该气囊系统包括系绳系统,该系绳系统在该座椅的第二上部位置(例如靠背和/或头枕)处将座椅和气囊互连,以在纵向方向上约束该气囊的下部区域(例如其连接到下部区域),以将气囊的下部区域联接到乘员的中间区段。
通过上述气囊和系绳系统实施方式,当座椅和乘员经受(诸如由碰撞经历的)高冲击载荷时,气囊可以以某种方式围绕乘员展开以1)控制在乘员的头部上展开,这通过将系绳系统连接在靠背的第二上部区域来实现,即在操作上接近于密切控制在头部上展开2)允许与乘员的中间区段的早期联接,以减少对此区段的伤害,这通过实施系绳系统至少在纵向方向上约束气囊的下部区域来实现。
在实施方案中,系绳系统包括系绳,该系绳将座椅的第二上部区域和气囊的下部区域互连。通过在座椅的第二上部区域与气囊的下部区域之间实施直接连接,确保了所述受控展开和早期联接。在实施方案中,系绳围绕气囊的侧部的下边缘或在该下边缘的近侧延伸。
在实施方案中,在气囊处于放气构型的情况下,系绳系统的至少一部分(例如除连接到靠背的第二上部区域并从其延伸到头枕的部分之外的部分)由座椅的头枕承载。通过在头枕中实施系绳系统,可以确保当气囊围绕乘员的头部展开时,其位置被控制。在实施方案中,在气囊处于放气构型的情况下,气囊的至少一部分由座椅的头枕承载。
在实施方案中,在气囊处于放气构型的情况下,系绳系统从靠背的第二上部区域围绕头枕延伸。如本文所用并且关于系绳系统和头枕,术语“围绕”可以指完全或部分地沿着头枕延伸的一个或多个系绳。通过实施系绳系统以围绕头枕延伸,可以确保当气囊从放气位置过渡到充气位置时,系绳系统在横向方向上围绕乘员的头部并且然后围绕中间区段延伸,而不需要专用系统使其横向延伸。
在实施方案中,在气囊处于充气构型的情况下,系绳系统包括第一系绳,第一系绳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围绕乘员的中间区段从靠背的第一侧部延伸(包括直接延伸或从靠背的第一侧部的近侧延伸),并且系绳系统包括第二系绳,第二系绳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围绕乘员的中间区段从靠背的第二侧部延伸(包括直接延伸或从靠背的第二侧部的近侧延伸)。系绳的这种布置可以提供气囊的有效约束,特别是当其被展开时。
在实施方案中,第一系绳和第二系绳例如在充气构型和/或放气构型中在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之间彼此重叠。系绳的这种布置可以提供气囊的有效约束和/或气囊在乘员的头部上的受控展开。
在实施方案中,第一系绳和第二系绳彼此重叠并且延伸超过重叠部。通过使系绳延伸超过重叠部,可以确保系绳可以比单个系绳控制气囊的更大部分。在实施方案中,第一系绳的第一部分围绕或穿过气囊的侧部部分的外部从靠背的第一侧部延伸(包括直接延伸或从侧部部分的外部的近侧延伸),并且第一系绳的第二部分沿着气囊的内部在气囊的前部部分和处于就座位置的乘员之间从第一部分延伸。通过实施系绳以沿相应侧部部分和前部部分从气囊外部延伸到内部,可以确保前部部分的更精确定位和联接。
在实施方案中,第一系绳在滑动接口处从气囊的外部过渡到气囊的内部,滑动接口被布置为允许系绳相对于气囊滑动。滑动接口可以使系绳能够在气囊充气时方便地重新布置本身。
在实施方案中,气囊的侧部包括周边可充气袋部分和不可充气部分。第一系绳和第二系绳在侧部的底部处连接到可充气袋部分。通过将系绳连接到可充气袋位置,可以控制气囊的主要结构。
在实施方案中,引导件被布置为可滑动地接合系绳系统的系绳,该引导件从座椅的侧部延伸(包括直接延伸或从座椅的近侧延伸)。通过实施系绳系统可以滑动所沿着的引导件,可以在气囊充气时更精确地控制系绳系统的位置。
在实施方案中,系绳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连接到气囊,引导件布置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通过实施系绳的两点连接(在其间具有可滑动连接),可以确保气囊在多个点处保持在相同的张力下。在实施方案中,在气囊处于充气构型的情况下,系绳的第一端部连接到气囊的下部区域,并且系绳的第二端部连接到气囊的上部区域。通过实施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连接到气囊的相应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多点连接系统可以控制袋的上部部分和下部部分。在实施方案中,在引导件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的角度在充气构型中比在放气构型中更大。随着所述角度增加,多点连接系统在气囊充气时从紧凑状态膨胀。
在实施方案中,第一部分在第一端部与引导件之间延伸,第二部分在第二端部与引导件之间延伸。在实施方案中,在放气构型中,第一部分可以具有比第二部分小的长度。在实施方案中,系绳系统被构造有第二部分以随着气囊充气而增加长度。
在实施方案中,气囊的侧部包括周边可充气袋部分和不可充气部分。第一端部在侧部的底部处连接到可充气袋部分,并且第二端部在侧部的顶部处连接到可充气袋部分。通过将系绳连接到可充气袋位置,可以控制气囊的主要结构。
在实施方案中,在气囊处于充气构型的情况下,第一端部布置在第二端部的纵向前方。通过将第一端部布置在第二端部前方,当气囊展开时,系绳的从这些端部延伸的部分可以扇形散开,而不是过载或碰撞。
在实施方案中,系绳系统在充气构型中围绕气囊的外部(例如,侧部部分和/或前部部分)延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系绳系统仅围绕气囊的侧部部分的外部延伸。这样的实施方案可以用多点连接系统来实施,因为通过系绳的多点连接,不太需要提供围绕前部部分的附加连接,因为侧部上的多点连接提供足够的连接稳定性。
在实施方案中,系绳系统例如在除座椅的第二上部位置之外的位置处将座椅和气囊互连,以在纵向方向上约束气囊的下部区域,以将气囊的下部区域联接到乘员的中间区段。例如,在包括引导件的实施方案中,引导件可以布置在靠背上的任何位置处,包括下部位置、中间位置或上部位置。
本文公开了一种展开气囊以保护车辆座椅的乘员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充气机对气囊进行充气;用系绳控制充气的气囊的位置,该系绳从该座椅的上部区域延伸到该气囊的下部区域。该方法可以实施前述实施方案的特征或本文公开的另一实施方案。
提供前述概述是为了概括一些实施方案以提供对本文描述的主题的各方面的基本理解的目的。因此,上述特征仅是示例,并且不应被解释为以任何方式缩小本文描述的主题的范围或精神。此外,上述和/或前述实施方案可以以任何合适的组合进行组合以提供另外的实施方案。根据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附图和权利要求书,本文描述主题的其它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对实施方案的以下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方面、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相同的数字表示相同的元件。
图1至图3是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的相应侧视图、前视图和俯视图,其中所述气囊系统的气囊以放气构型布置。
图4至图6是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的相应侧视图、前视图和俯视图,其中所述气囊系统的气囊以充气构型布置。
图7至图9是车辆座椅和实施方案气囊系统的相应侧视图、前视图和俯视图,其中所述气囊系统的气囊以放气构型布置。
图10至图12是图7至图9的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的相应侧视图、前视图和俯视图,其中气囊以充气构型布置。
图13至图15是车辆座椅和实施方案气囊系统的相应侧视图、前视图和俯视图,其中所述气囊系统的气囊以放气构型布置。
图16至图18是图13至图15的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的相应侧视图、前视图和俯视图,其中气囊以充气构型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描述设备的若干实施方案之前,应理解,系统不限于以下描述中阐述的构造或过程步骤的细节。对于受益于本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系统能够具有其它实施方案并且以各种方式实践或执行。
鉴于以下解释,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公开:
如本文所用,术语“车辆”可以指能够在就座位置运输一个或多个乘员的地面车辆。车辆可以是机动的。
如本文所用,术语“纵向方向”可以指车辆的行进方向和/或座垫从座椅靠背延伸的方向。在座椅未与行进方向对齐的情况下,应当理解,纵向方向不平行于行进方向。纵向方向可以平行于地面。
如本文所用,术语“横向方向”可以指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方向和从座椅的一侧部延伸到另一侧部的方向。横向方向可以平行于地面。
如本文所用,术语“高度”可以指垂直于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的方向。
如本文所用,术语“气囊系统”可以指车辆乘员约束系统,该车辆乘员约束系统包括:气囊;充气机;碰撞感测系统;和控制系统。感测系统向控制系统提供指示碰撞的信号,控制系统控制充气机对气囊充气。
如本文所用,术语“气囊”或“袋”可以指由柔性材料诸如织物形成的可充气袋。袋能够在碰撞期间极快充气,然后快速放气。袋从放气构型充气,在放气构型中,它被折叠和/或卷起或以其它方式塌缩。
如本文所用,术语“充气机”或“充气模块”可以指能够产生气体能够例如在20-30毫秒内对气囊快速充气的装置。充气机可以包括点火系统以点燃气囊充气机内的固体推进剂、燃烧推进剂以产生用于充气的惰性气体。
如本文所用,术语“系绳系统”可以指一个或多个系绳和任选相关部件(例如用于将系绳连接到座椅或气囊的引导件和/或固定系统)的布置。
如本文所用,术语“系绳”可以指柔性连杆机构,可移动物体(诸如气囊)通过柔性连杆机构紧固到固定物体(诸如车辆座椅),以便限制其运动范围。系绳可以包括绳、材料条、绳索等。
如本文所用,术语“乘员”可以指车辆的人类乘客。乘员的中间区段可以指腹部区域。
如本文所用,并且关于座椅,术语“第一下部位置”或“第一下部部分”可以指座椅的近侧、座垫的近侧的区域,例如靠背。
如本文所用,并且关于座椅,术语“第二上部位置”或“第二上部部分”可以指座椅或座椅近侧的位于第一下部区域上方例如至少30cm或40cm或50cm或60cm的区域,该区域在近侧和任选地在就座乘员的肩部上方。第二上部位置可以包括靠背的顶部部分,例如从靠背的头端向下延伸小于40cm或30cm或20cm的区域。第二上部位置还可以包括头枕。
如本文所用,并且关于气囊,术语“上部区域”可以指气囊的布置在就座乘员的头部上和/或近侧的部分。因此,它可以包括气囊的顶部部分和气囊的侧部和/或前部的邻近部分。
如本文所用,并且关于气囊,术语“下部区域”可以指气囊的布置在就座乘员的中间区段上的部分,以例如在碰撞期间与乘员的中间区段联接。
座椅
参考图1至图6,示出了车辆座椅2和气囊系统4。座椅2包括靠背6和座垫8。座垫8是乘员12的臀部支撑件并且从靠背6大体上在纵向方向10上延伸。靠背6被布置为接合乘员12的背部并且从座垫8大体上在高度方向14上延伸。靠背6包括在横向方向20上间隔开的第一侧部16和第二侧部18。
靠背6包括分别位于座垫8的远侧和近侧的第二上部位置50和第一下部位置52。第二上部位置50包括靠背6的顶部62。第一下部位置52包括靠背6的与座垫8配合的基座64。头枕54连接到靠背6的顶部62并从该靠背的顶部在高度方向14上延伸。
在未示出的实施方案中,靠背与座垫一体地形成。头枕与靠背一体地形成。
气囊系统
气囊系统4包括气囊22以从充气机(未示出)接收充气气体,以使气囊22从放气构型(图1至图3中示出)充气到充气构型(图4至图6中示出)。
在放气构型中,气囊22在第一部分中围绕第二上部位置50延伸,特并且具体是在第一侧部16和第二侧部18围绕靠背6并且围绕头枕54延伸。气囊22在第二部分中在第一侧部16和第二侧部18从第二上部位置50延伸至端部60,该端部被布置为位于就座位置的乘员12肘部的近侧。具体地,端部60布置在靠背6的顶部62和基座64之间的大致中间。
在充气构型中,气囊22包括上部区域24和下部区域28,该上部区域在所述就座位置的乘员12的头部26上延伸,该下部区域在靠背6的第一侧部16和第二侧部18之间延伸并且围绕所述就座位置的乘员12的中间区段30延伸。
具体地,在充气构型中,气囊22的上部区域24包括顶部32。顶部32包括第一部分34,该第一部分主要在横向方向20上在靠背6的第一侧部16和第二侧部18之间延伸并在纵向方向10上延伸以覆盖乘员12的头部26的天灵盖。顶部32包括第二部分36,该第二部分也在横向方向20和纵向方向10上延伸但在高度方向14上更多地延伸,使得覆盖乘员12的头部26的前额。气囊22包括第一侧部38、第二侧部40和前部42,它们在上部区域24中的部分通过顶部32互连以包封头部26。顶部32的部分和侧部38、40的部分连接到头枕54。
具体地,在充气构型中,气囊22的下部区域28包括前部42的一部分。前部42的所述部分主要在横向方向20上在靠背6的第一侧部16和第二侧部18之间延伸并在高度方向14上延伸以覆盖乘员12的中间区段30。
在下部区域28中,第一侧部38和第二侧部40通过前部42互连以包封中间区段30。第一侧部38和第二侧部40在纵向方向10上从前部42延伸到端部60,该端部连接到靠背6。前部42与乘员12的中间区段和脸重叠。
参考图4和图6,前部42由完全可充气袋部分形成。第一侧部38和第二侧部40由围绕它们周边的可充气部分44A、44B、44C形成,不可充气部分46互连该周边。可充气部分44A、44C在纵向方向10上彼此大致平行布置,可充气部分44B互连这些部分44A、44C并在高度方向14上从端部60延伸。
顶部32由不可充气部分形成,该不可充气部分在侧部38、40的可充气部分44C和前部42之间延伸。以此方式,形成空腔,乘员12的头部26被接收在该空腔中。
顶部32、侧部38、40和前部42具有内表面,该内表面限定空腔以包围乘员以通过逐渐吸收动能与乘员接合并对乘员进行约束。外表面也可以偏转以吸收碰撞物体的动能。
在放气构型中,顶部32和前部42承载在头枕54中,即,承载在气囊22的第一部分中。在放气构型中,侧部38、40至少部分地由气囊22的第二部分承载。在展开期间,形成下部区域28的周边的可充气袋部分44A、44B从彼此纵向对齐的折叠和/或卷起(图1)延伸至形成L形(图4)。
此外,随着气囊22从放气构型展开到充气构型,将理解的是前部42和顶部32在乘员12的头部上展开并且侧部38、40在乘员12躯干的侧部的纵向前方展开。
在气囊以充气构型布置之后,气囊放气到第二放气构型(未示出),其中气囊被展开但未完全充气。
在未示出的变体实施方案中,实施另选的气囊构型,例如:前部仅与中间区段重叠而不与脸重叠;顶部是可充气的;顶部被省略;侧部是完全可充气的;侧部可能被取消,有利于系绳系统和更全面的前部。虽然气囊被示出为从靠背和头枕延伸,但是它也可以从与这些部件操作地对齐的护罩或其它支撑结构延伸。
实施方案1
参考图7至图12,在第一实施方案中,气囊系统2包括系绳系统48,该系绳系统在靠背6的第二上部区域50处将座椅2和气囊22互连,以在充气构型中(图10至图12)在纵向方向10上约束气囊22的下部区域28。
初始考虑放气构型(图7至图9),系绳系统48包括第一系绳56和第二系绳58。第一系绳56和第二系绳58从靠背6的第二上部区域50的相应第一侧部16和第二侧部18围绕头枕54延伸。以这种方式,系绳系统48的大部分(例如,每个系绳的长度的至少60%或70%)由头枕54承载。
第一系绳56和第二系绳58的第一端部66通过连接件(未示出)连接到靠背,该连接件可以使得系绳能够在放气位置与充气位置之间转变期间枢转。这种连接件的示例包括旋转连接件或铆钉或其它销等。
第一系绳56和第二系绳58的第二端部68布置在头枕54上。在第一端部66与第二端部68之间,第一系绳56和第二系绳58在接口70处重叠,使得延伸部分72延伸超过接口70。
在放气构型中,第一系绳56和第二系绳58连接到气囊22的在充气位置形成下部区域28的部分。
现在考虑充气构型(图10至图12),系绳56、58将座椅的第二上部位置50和气囊22的下部区域28直接互连。
系绳56、58的第一部分74从第一端部66围绕气囊22的侧部38、40的外部延伸。具体地,第一部分在可充气袋部分44A、44B的外表面上延伸至部分44A的下边缘,第一部分在下边缘处在滑动接口处(如将讨论的)过渡到第二部分76。系绳56、58的第二部分76从第一部分74,围绕袋部分44A的内表面并且沿着气囊22的前部42的内表面延伸,其中第二端部68连接到相对侧部的袋部分44A、44B。
在所示实施方案中,系绳56、58通过围绕气囊的部分44A延伸而从气囊的外表面过渡到内表面。在未示出的变体实施方案中,过渡是通过孔,孔可以被实施为孔眼。
在实施方案中,系绳56、58从外表面到内表面(即,从第一部分74至第二部分76)的过渡是滑动接口,该滑动接口适于使得能够在气囊从放气构型过渡到充气构型时使系绳滑动。具体地,部分76的长度在充气构型中比在放气构型中更大,使得随着气囊22膨胀,系绳56、58穿过滑动接口/在滑动接口上滑动。
在充气构型中,第一系绳56和第二系绳58也在接口70处重叠,该接口布置在气囊22的前部42在横向方向上的中点处。第一系绳56和第二系绳58不在接口70处连接。以这种方式,在充气期间,接口70可以改变位置,并且系绳可以在彼此上滑动,而不是在高度方向14上向下拉动气囊。
在未示出的变体实施方案中,系绳在接口处连接,以在充气期间控制气囊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
系绳56、58的端部68连接到气囊22。该连接可以是缝合连接、铆钉或其它合适的实施方式。
在气囊22处于放气构型的情况下,系绳56、58以压缩状态布置,例如它们被折叠和/或卷起,使得它们可以方便地收起。在气囊22处于充气构型的情况下,系绳56、58以膨胀状态布置,使得它们可以将乘员12容纳在充气的气囊22中。
在未示出的变体实施方案中,可以实施单个系绳,该系绳在上部区域处在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之间延伸,并且围绕气囊的下部区域延伸。另选地,实施第一系绳或第二系绳中的单个系绳。
实施方案2
参考图13至图15,在第二实施方案中,气囊系统2包括系绳系统48,该系绳系统在靠背6的第二上部区域50处将座椅2和气囊22互连,以在充气构型中(图16至图18)在纵向方向10上约束气囊22的下部区域28。
初始考虑放气构型(图13至图15),系绳系统48包括第一系绳80和第二系绳82。第一系绳80和第二系绳82从靠背6的第二上部区域50的相应第一侧部16和第二侧部18围绕头枕54延伸。
具体地,第一系绳80和第二系绳82可以被定义为具有在引导件88处过渡的第一部分90和第二部分92:
第一系绳80和第二系绳82的第一部分90从引导件88围绕头枕54延伸。第一系绳80和第二系绳82的第一部分90不重叠。第一部分90的第一端部84布置在头枕54的顶部上并在横向方向20上远离头枕54的中间区段。
第一系绳80和第二系绳82的第二部分92从引导件88延伸至头枕54的下边缘或该头枕的近侧。第二部分90的第二端部86布置在头枕54的下边缘上并在横向方向20上远离头枕54的中间区段。
第一部分90和第二部分92通过它们的端部84、86处的连接连接到气囊22。该连接可以是缝合连接、铆钉或其它合适的实施方式。
引导件88布置在靠背6的上部位置50处,以在第一端部84和第二端部86之间的位置处可滑动地接合第一系绳80和第二系绳82。每个引导件88从靠背6的第一侧部16或第二侧部18向外延伸。引导件88典型地包括保持系统(未示出)以将系绳保持在可滑动接合中,并且可以被实施为带凸缘的周边或其它装置。
在放气构型中,第一系绳80和第二系绳82的第一部分90连接到气囊22的在充气位置形成下部区域28的部分。在放气构型中,第一系绳80和第二系绳82的第二部分92连接到气囊22的在充气位置形成上部区域24的部分。
此外,在放气构型中,第一部分90布置在第二部分92在纵向方向10上的前方。因此,当过渡到充气构型时,在引导件88处第一部分90与第二部分92之间的角度可以增加而不会发生所述部分的碰撞/重叠。
现在考虑充气构型(图16至图18),系绳80、82将座椅的第二上部位置50和气囊22的下部区域28直接互连。
具体地,第一系绳80和第二系绳82的第一部分90从引导件88延伸并且在可充气袋部分44A、44B的外表面上延伸至部分44A的下边缘。
具体地,第一系绳80和第二系绳82的第二部分92从引导件88延伸并且在可充气袋部分44C、44B的外表面上延伸至部分44C的下边缘。
应当理解,由于引导件88实施与第一系绳80和第二系绳82的可滑动连接,在第一部分90和第二部分92中的张力被均衡,使得系绳系统48在气囊22的上部区域24和下部区域28约束相同的力。
可以看出,在充气构型中(图16至图18),第一部分90的长度大于第二部分92。在充气期间,第一系绳80和第二系绳82沿着引导件滑动以增加第二部分92的长度。
在放气构型中,第一部分90可以具有比第二部分92小的长度。
在气囊22处于放气构型的情况下,系绳80、82以压缩状态布置,例如它们被折叠和/或卷起,使得它们可以方便地收起。在气囊22处于充气构型的情况下,系绳80、82以膨胀状态布置,使得它们可以将乘员12容纳在充气的气囊22中。
在未示出的变体实施方案中,实施第一系绳或第二系绳中的单个系绳;系绳的第二部分未连接到气囊,例如它与座椅相连。
如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用于风格“A、B或C中的至少一个”的任何表达式以及表达式“A、B和C中的至少一个”使用转折连词“或”和转折连词“和”,使得那些表达式包括A、B、C的任何和所有联合和若干表达式,即单独的A、单独的B、单独的C、任何顺序的A和B、任何顺序的A和C、任何顺序的B和C以及任何顺序的A、B、C。在这种表达式中使用可能多于或少于三个特征。
在权利要求书中,置于括号之间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权利要求。词语“包括”并不排除权利要求中列出的那些之外的其它元素或步骤的存在。此外,如本文所用的术语“一个(a或an)”被定义为一个或多于一个。此外,在权利要求中使用引入短语诸如“至少一个”和“一个或多个”不应被解释为暗示通过不定冠词“a”或“an”引入另一个权利要求元素会将包含此类引入的权利要求元素的任何特定权利要求限制为仅包含一个此类元素的发明,即使同一权利要求包括引入短语“一个或多个”或“至少一个”和不定冠词,诸如“a”或“an”。定冠词的使用也是如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术语诸如“第一”和“第二”用于任意地区分这些术语所描述的元素。因此,这些术语不一定意在表示这些元素的时间优先级或其他优先级。在互不相同的权利要求中叙述了某些措施这一事实并不表示不能有利地使用这些措施的组合。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不相容,或者实施方案、示例或权利要求的物理或其他方面阻止了这种组合,否则前述实施方案和示例以及以下权利要求的特征可以以任何合适的布置集成在一起,尤其是在这样做时存在有益效果的任何合适的布置。这不限于仅任何指定的益处,而是可以由“之后”益处产生。这就是说,特征的组合不受所描述的形式的限制,特别是示例、实施方案的形式(例如编号)或权利要求的从属关系。此外,这也适用于短语“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根据实施方案”等,它们仅仅是措辞的风格形式,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将以下特征限制为相同或相似措辞的所有其它实例的单独实施方案。也就是说,对“一”、“一个”或“一些”实施方案的引用可以是公开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和/或所有实施方案或其组合的引用。同样,类似地,对“所述”实施方案的引用可不限于紧接在前的实施方案。
对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前述描述提供了说明和描述,但并不旨在穷举或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根据上述教导,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或者可以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式的实践中获取。
附图标记列表
2车辆座椅
6靠背
16第一侧部
18第二侧部
50第二上部位置
62顶部
52第一下部位置
64基座
8座垫
54头枕
4气囊系统
22气囊
24上部区域
32顶部
34第一部分
36第二部分
28下部区域
42前部
38第一侧部,40第二侧部
44可充气部分
44A-B可充气袋部分
46不可充气部分
60端部
48系绳系统
实施方案1
56第一系绳,58第二系绳
66第一端部
68第二端部
70重叠部
72延伸部分
74第一部分
76第二部分
实施方案2
80第一系绳,82第二系绳
90第一部分
84第一端部
92第二部分
86第二端部
88引导件
12乘员
26头部
30中间区段
10纵向方向
14高度方向
20横向方向
Claims (15)
1.一种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
所述座椅包括靠背和座垫,所述座垫从所述靠背在纵向方向上延伸,所述靠背在高度上从所述座垫在第一下部位置处延伸到所述座椅的第二上部位置,所述第二上部位置被布置在就座位置的乘员的肩部的近侧,
所述气囊系统包括气囊以从充气机接收充气气体,以使所述气囊从放气构型充气到充气构型,其中所述气囊包括上部区域和下部区域,所述上部区域在所述就座位置的所述乘员的头部上延伸,所述下部区域在所述就座位置的所述乘员的中间区段上延伸,
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系统包括系绳系统,所述系绳系统在所述座椅的所述第二上部位置处将所述座椅和所述气囊互连,以在所述充气构型中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约束所述气囊的所述下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囊处于所述放气构型的情况下,所述系绳系统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座椅的头枕承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绳系统从所述靠背围绕所述头枕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囊处于所述充气构型的情况下,
所述系绳系统包括第一系绳,所述第一系绳在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上围绕所述乘员的所述中间区段从所述靠背的第一侧部延伸,
并且所述系绳系统包括第二系绳,所述第二系绳在所述纵向方向和所述横向方向上围绕所述乘员的所述中间区段从所述靠背的第二侧部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系绳和所述第二系绳在所述第一侧部与所述第二侧部之间彼此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绳和所述第二系绳延伸超过所述重叠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绳系统包括第一系绳,并且在所述气囊处于所述充气构型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系绳的第一部分沿着所述气囊的外部围绕或穿过所述气囊的侧部部分的外部从所述靠背的所述第一侧部延伸,并且所述第一系绳的第二部分沿着所述气囊的内部在所述气囊的前部部分与所述就座位置的乘员之间从所述第一部分延伸。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其特征在于,引导件被布置为可滑动地接合所述系绳系统的系绳,所述引导件从所述靠背的侧部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绳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连接到所述气囊,所述引导件布置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囊处于所述充气构型的情况下,所述系绳的第一端部连接到所述气囊的所述下部区域,并且所述系绳的第二端部连接到所述气囊的上部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的侧部包括周边可充气袋部分和不可充气部分,并且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侧部的底部处连接到可充气袋部分,并且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侧部的顶部处连接到可充气袋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导件处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角度在所述充气构型中比在所述放气构型中更大。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囊处于所述充气构型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端部布置在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纵向方向上的前方。
13.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绳系统在所述充气构型中围绕所述气囊的外部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座椅和气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绳系统不围绕所述气囊的内部和/或前部部分延伸。
15.一种展开气囊以保护车辆座椅的乘员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用充气机对气囊进行充气;
用系绳控制所述充气的气囊的位置,所述系绳从所述座椅的上部区域延伸到所述气囊的与乘员的中间区段联接的下部区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EP19197620.8 | 2019-09-16 | ||
EP19197620.8A EP3792119B1 (en) | 2019-09-16 | 2019-09-16 | Vehicle airbag system |
PCT/EP2020/074541 WO2021052764A1 (en) | 2019-09-16 | 2020-09-03 | Vehicle airbag system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23649A true CN114423649A (zh) | 2022-04-29 |
Family
ID=67981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64223.8A Pending CN114423649A (zh) | 2019-09-16 | 2020-09-03 | 车辆气囊系统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340096A1 (zh) |
EP (1) | EP3792119B1 (zh) |
JP (1) | JP2022548559A (zh) |
CN (1) | CN114423649A (zh) |
WO (1) | WO202105276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210027598A (ko) * | 2019-08-29 | 2021-03-11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의 시트 에어백 |
KR20210155255A (ko) * | 2020-06-15 | 2021-12-22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에어백 장치 |
US11325554B1 (en) * | 2020-12-09 | 2022-05-10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eat bottom mounted airbag |
JP2022098798A (ja) * | 2020-12-22 | 2022-07-04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WO2023282021A1 (ja) * | 2021-07-09 | 2023-01-12 |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 エアバッグ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859988A1 (de) * | 1998-12-23 | 2000-06-29 | Delphi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 Sicherheits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e |
JP2010126141A (ja) * | 2008-12-01 | 2010-06-10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用乗員拘束装置 |
JP2017124759A (ja) * | 2016-01-14 | 2017-07-2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乗員保護装置 |
CN109229048A (zh) * | 2017-07-11 | 2019-01-18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气囊装置 |
JP2019034675A (ja) * | 2017-08-18 | 2019-03-0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付エアバッグ装置 |
US20190161053A1 (en) * | 2016-04-15 | 2019-05-30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Far side airbag apparatus for vehicle |
JP2019147426A (ja) * | 2018-02-26 | 2019-09-0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94340B2 (ja) * | 2012-09-05 | 2014-09-24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安全装置 |
DE102016225402A1 (de) * | 2016-12-19 | 2018-06-21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Corona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
KR102452467B1 (ko) * | 2017-08-24 | 2022-10-11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에어백 |
WO2019107398A1 (ja) * | 2017-11-30 | 2019-06-06 |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 乗員拘束装置 |
-
2019
- 2019-09-16 EP EP19197620.8A patent/EP3792119B1/en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9-03 CN CN202080064223.8A patent/CN114423649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9-03 JP JP2022515729A patent/JP2022548559A/ja active Pending
- 2020-09-03 US US17/753,812 patent/US20220340096A1/en active Pending
- 2020-09-03 WO PCT/EP2020/074541 patent/WO2021052764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859988A1 (de) * | 1998-12-23 | 2000-06-29 | Delphi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 Sicherheitsvorrichtung für Kraftfahrzeuge |
JP2010126141A (ja) * | 2008-12-01 | 2010-06-10 | Toyota Motor Corp | 車両用乗員拘束装置 |
JP2017124759A (ja) * | 2016-01-14 | 2017-07-20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乗員保護装置 |
US20190161053A1 (en) * | 2016-04-15 | 2019-05-30 | Autoliv Development Ab | Far side airbag apparatus for vehicle |
CN109229048A (zh) * | 2017-07-11 | 2019-01-18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气囊装置 |
JP2019034675A (ja) * | 2017-08-18 | 2019-03-0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付エアバッグ装置 |
JP2019147426A (ja) * | 2018-02-26 | 2019-09-0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340096A1 (en) | 2022-10-27 |
WO2021052764A1 (en) | 2021-03-25 |
JP2022548559A (ja) | 2022-11-21 |
EP3792119B1 (en) | 2022-09-14 |
EP3792119A1 (en) | 2021-03-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967826B2 (en) | Air bag device and vehicle seat provided with an air bag device | |
CN114423649A (zh) | 车辆气囊系统 | |
EP3003794B1 (en) | Shaped airbag | |
US7350811B2 (en) | Side airbag apparatus | |
US9745065B2 (en) | Device for protecting an individual sitting on a seat, a seat, and a vehicle | |
CN111688627A (zh) | 气囊装置、气囊系统 | |
CN111731218B (zh) | 气囊系统 | |
CN112424032B (zh) | 乘员约束装置 | |
JP2022504960A (ja) | 自動車のエアバッグ装置 | |
EP4071003A1 (en) | Occupant restraint device | |
US20170190311A1 (en) | Safety restraint system with an airbag having an inflatable pelvis restraint portion and related method | |
CN111645626A (zh) | 气囊系统 | |
KR102408036B1 (ko) | 에어백 장치 | |
CN111688624B (zh) | 气囊装置 | |
KR20220131391A (ko) | 에어백 장치 및 차량용 시트 | |
WO2006028822A1 (en) | Seat-mounted inflatable tubular or other cushions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torso protection in side-impact collisions | |
CN112519717A (zh) | 具有可展开的带构件的座椅总成 | |
EP3984833B1 (en) | Side airbag device, seat for vehicle, vehicle, method of deploying airbag, and use of airbag | |
JP7279257B2 (ja) |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 |
EP1939050A1 (en) | Occupant restraint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