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419037B - 发泡片 - Google Patents

发泡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419037B
CN104419037B CN201410421935.7A CN201410421935A CN104419037B CN 104419037 B CN104419037 B CN 104419037B CN 201410421935 A CN201410421935 A CN 201410421935A CN 104419037 B CN104419037 B CN 1044190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ed sheet
impact
foaming body
mentioned
foam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219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419037A (zh
Inventor
土井浩平
长崎国夫
大塚哲弥
冈田美佳
加藤和通
德山英幸
北原纲树
高桥忠男
松下喜郎
松下喜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419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9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419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419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08L9/02Copolymers with acrylonitri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7/00Chemical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7/04Coating
    • C08J7/0427Coating with only one layer of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polymer bind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04Use of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the chemical constitution of which is unknown, broadly defined, or irreleva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L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6Porous or cellular plasti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njugated diene hydrocarbons
    • C08J2309/02Copolymers with acrylonitri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33/04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 C08J2333/06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J23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14Applications used for foa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16Applications used for fil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20Applications use in electrical or conductive gadge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厚度非常小也可发挥出优异的冲击吸收性的发泡片。本发明的发泡片,其厚度为30~500μm,所述发泡片由密度为0.2~0.4g/cm3、且在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角频率为1rad/s时的储能弹性模量与损耗弹性模量的比率即损耗角正切(tanδ)在-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具有峰值的发泡体构成。上述发泡体的平均泡孔直径例如为10~150μm。优选上述发泡体的损耗角正切(tanδ)在-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的最大值为0.2以上。

Description

发泡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使厚度小、冲击吸收性也优异的发泡片、及使用了该发泡片的电气/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在将固定于液晶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构件、安装于所谓的“手提电话”、“智能手机”、“便携信息终端”等的显示构件、照相机、透镜等光学构件固定于规定的部位(例如筐体等)时,使用了发泡材料。作为这样的发泡材料,除了使用低发泡且具有独立气泡结构的微细单元氨基甲酸酯系发泡体、将高发泡氨基甲酸酯压缩成形而得的发泡体以外,还使用具有独立气泡的发泡倍率为30倍左右的聚乙烯系发泡体等。具体来说,使用的是例如由密度为0.3~0.5g/cm3的聚氨酯系发泡体形成的衬垫(参照专利文献1)、由平均气泡径为1~500μm的发泡结构体形成的电气/电子设备用密封材料(专参照利文献2)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0021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091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近年来,伴随着安装有光学构件(图像显示装置、照相机、透镜等)的产品变得越来越薄型化,可使用发泡材料的部分的间隙处于显著地变少的趋势。伴随着这种间隙减少,需要使该发泡构件的厚度变小,但是对于以往的发泡材料来说,若使厚度变小,则无法发挥出足够的冲击吸收性。因此,需要例如当使“智能手机”等带有显示构件的电气/电子设备落在地面等时,可吸收碰撞时的冲击、且防止显示构件的破损的发泡片。
另外,伴随着PC(个人电脑)、平板电脑、PDA(个人用便携信息终端)、手提电话等电子设备的高功能化,而在用于防止显示构件等的破损的冲击吸收片上层叠其他构件(例如导热层)来组装。由于近年来上述电子设备进一步的薄型化,而期望电子设备中所使用的冲击吸收片等构件进一步的薄层化,并且迫切期望该冲击吸收片与其他构件层叠时的粘接层的薄层化、或没有粘接层。
此外,近年来,伴随着智能手机、便携终端等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的普及,使用者使用手指、触摸笔等夹具(触指)接触或按压画面的机会增多。另外,这些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的薄型化不断显著地推进,且构成这些设备的构件(例如以LCD面板为代表的显示面板、与所触碰的场所相关的触摸面板等)的薄型化也在不断推进。因此,在使用者按压画面时,显示面板、触摸面板非常容易发生挠曲(弯曲)。若发生挠曲,则伴随着该挠曲,显示面板与内部的其他构件(例如电路基板、电池等)发生干涉,有时在显示面板上产生显示不匀(波纹状的污点图样)。作为显示不匀的发生原因,可认为是由于如下原因,即,显示面板被按压于内部的其他构件,因而对显示面板施加应力,液晶分子的取向发生紊乱。
对于因对该显示面板施加应力而产生的显示不匀(波纹状的污点图样)的问题来说,提出了下述方案:在显示面板周边设置空隙,从而即使显示面板发生变形,也不易对显示面板施加应力;改变显示面板、触摸面板的设计,使其变厚,而不易发生挠曲;使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的筐体的刚性变大,从而不易发生变形。但是,存在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变厚、变重这样的弊病。因此,就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而言,期望在应对不断显著推进的薄型化的同时,解决因对显示面板施加应力而产生的显示不匀(波纹状的污点图样)的问题。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厚度非常小也可发挥出优异的冲击吸收性的发泡片。
本发明的其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具有上述特性、而且在层叠其他构件时即使不具有粘接层也能够防止错位的发泡片。
另外,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小型化、薄型化、也不易因落下时的冲击而发生破损的电气/电子设备。
本发明进一步其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厚度非常小、也可发挥出优异的冲击吸收性,并且在用于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时,能够高度地抑制伴随着使用者的触摸操作而产生的显示部的显示不匀的发泡片。
本发明进一步另外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因落下时的冲击而发生破损、而且高度地抑制了伴随着使用者的触摸操作而产生的显示部的显示不匀的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若由低密度、且在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角频率为1rad/s时的储能弹性模量与损耗弹性模量的比率即损耗角正切(tanδ)在-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具有峰值的发泡体构成发泡片,则即使为30~500μm这样的薄的厚度,冲击吸收性也明显很优异,因此,就使用了这样的发泡片的电气/电子设备而言,即使落在地面等,也不易因冲击等而产生显示装置等的破损,另外,即使为弱的冲击,冲击吸收率也高,因此,在将上述发泡片用于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时,即使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薄,也能够高度抑制伴随着使用者的触摸操作而产生的显示部的显示不匀的发生,至此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发泡片,其厚度为30~500μm,所述发泡片由密度为0.2~0.4g/cm3、且在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角频率为1rad/s时的储能弹性模量与损耗弹性模量的比率即损耗角正切(tanδ)在-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具有峰值的发泡体构成。
就该发泡片而言,优选上述发泡体的平均泡孔直径为10~150μm。另外,优选上述发泡体的损耗角正切(tanδ)在-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的最大值为0.2以上。
另外,在23℃环境下且拉伸速度为300mm/min的拉伸试验中,优选发泡体的初期弹性模量为5N/mm2以下。
此外,在使用了摆锤型冲击试验机的冲击吸收性试验中,优选下式所定义的冲击吸收率(%)除以发泡片的厚度(μm)所得的值R在冲击子的重量28g、摆起角度30°时为0.15以上。
冲击吸收率(%)={(F0-F1)/F0}×100
(上述式中,F0是仅对支承板冲撞冲击子时的冲击力,F1是对由支承板和发泡片构成的结构体的支承板上冲撞冲击子时的冲击力)
上述发泡体的至少一个面相对于SUS304BA板的剪切粘接力(23℃、拉伸速度50mm/min)优选为0.5N/100mm2以上。
上述发泡体可由选自丙烯酸系聚合物、橡胶、氨基甲酸酯系聚合物、及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树脂材料形成。
上述发泡体可经由使乳液树脂组合物机械性地发泡的工序A而形成。上述发泡体还可以经由工序B而形成,所述工序B是将经机械性地发泡而得的乳液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基材上并进行干燥的工序。上述工序B可包括:将涂布在基材上的含气泡的乳液树脂组合物在50℃以上且低于125℃的温度下进行干燥的预备干燥工序B1、和在预备干燥工序B1之后进一步在125℃以上且200℃以下进行干燥的主干燥工序B2。
上述发泡片可在发泡体的单面或双面具有粘合剂层。
另外,上述发泡片可用作电气/电子设备用冲击吸收片。此外,上述发泡片可以是用于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的发泡片。
本发明还提供使用了上述发泡片的电气/电子设备。就该电气/电子设备来说,其是具备显示构件的电气设备或电子设备,包括具有上述发泡片被夹持在该电气设备或电子设备的筐体与上述显示构件之间的结构的电气设备或电子设备。
本发明还提供使用了上述发泡片的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在该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中,具有上述发泡片、显示面板、及触摸面板,且可在上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空间配置上述发泡片。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发泡片由低密度、且在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角频率为1rad/s时的储能弹性模量与损耗弹性模量的比率即损耗角正切(tanδ)在-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具有峰值的发泡体构成,因此,即使厚度薄,冲击吸收性也优异。另外,将发泡体的至少一个面相对于SUS304BA板的剪切粘接力为0.5N/100mm2以上的发泡体与其他构件(例如导热层等)层叠时,即使不具有粘接层,也能够防止错位。因而,使用了本发明的发泡片的电气/电子设备即使被掉落在地面等,也能够防止因冲击而产生的显示器等的破损。
另外,本发明的发泡片是低压缩载荷的,因此,在用于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时,伴随着使用者的触摸操作,即使显示面板、触摸面板发生了弯曲、变形,也能够将伴随该变形而产生的力有效地分散、吸收。因而,本发明的发泡片能够高度地抑制因对显示面板施加应力而产生的显示部的显示不匀(波纹状的污点图样)。因此,本发明的发泡片可适宜用于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摆锤型冲击试验机(冲击试验装置)的示意构成图。
图2是表示摆锤型冲击试验机(冲击试验装置)的保持构件的示意构成的图。
图3是应力缓和试验机的上面示意图。
图4是应力缓和试验机的示意剖面图。
图5是在实施例1的确认显示不匀发生的试验中作用于压敏纸的压力的压力图像。
图6是在实施例2的确认显示不匀发生的试验中作用于压敏纸的压力的压力图像。
图7是在实施例3的确认显示不匀发生的试验中作用于压敏纸的压力的压力图像。
图8是在实施例4的确认显示不匀发生的试验中作用于压敏纸的压力的压力图像。
图9是在实施例5的确认显示不匀发生的试验中作用于压敏纸的压力的压力图像。
图10是在比较例1的确认显示不匀发生的试验中作用于压敏纸的压力的压力图像。
图11是在比较例3的确认显示不匀发生的试验中作用于压敏纸的压力的压力图像。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发泡片的一例的示意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发泡片的一例的示意剖面图,10为发泡片。就本发明的发泡片而言,其厚度为30~500μm,所述发泡片由密度为0.2~0.4g/cm3、且在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角频率为1rad/s时的储能弹性模量与损耗弹性模量的比率即损耗角正切(tanδ)在-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具有峰值的发泡体构成。因此,具有所期望的冲击吸收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发泡体的密度是指“表观密度”。
本发明的发泡片的厚度为30~500μm。其下限优选为40μm、更优选为50μm、上限优选为400μm、更优选为300μm、进一步优选为200μm。在本发明中,发泡片的厚度为30μm以上,因此,能够均匀地含有气泡,能够发挥出优异的冲击吸收性。另外,发泡片的厚度为500μm以下,因此,即使对于微小间隙也能够容易地进行追随。虽然本发明的发泡片的厚度为30~500μm这样薄,但是冲击吸收性优异。
构成本发明的发泡片的发泡体的密度为0.2~0.4g/cm3。其下限优选为0.21g/cm3、更优选为0.22g/cm3,上限优选为0.39g/cm3、更优选为0.38g/cm3、进一步优选为0.35g/cm3。通过使发泡体的密度为0.2g/cm3以上,从而能够维持强度,通过使其为0.4g/cm3以下,从而能够发挥出更高的冲击吸收性。另外,通过使发泡体的密度为0.2~0.4g/cm3的范围,从而能够进一步发挥出更高的冲击吸收性。
上述发泡体的平均泡孔直径例如为10~150μm。其下限优选为15μm、更优选为20μm、上限优选为140μm、更优选为130μm、进一步优选为100μm。通过使平均泡孔直径为10μm以上,从而能够发挥出更优异的冲击吸收性。另外,通过使平均泡孔直径为100μm以下,从而使压缩恢复性也优异。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发泡体的最大泡孔直径例如为40~400μm、其下限优选为60μm、更优选为80μm、上限优选为300μm、更优选为220μm。另外,上述发泡体的最小泡孔直径例如为5~70μm、其下限优选为8μm、更优选为10μm、上限优选为60μm、更优选为50μm。
在本发明中,从冲击吸收性的观点出发,平均泡孔直径(μm)与发泡片的厚度(μm)之比(前者/后者)优选处于0.2~0.9的范围。上述平均泡孔直径(μm)与发泡片的厚度(μm)之比的下限优选为0.25、更优选为0.3、上限优选为0.85、更优选为0.8。
上述发泡体在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角频率为1rad/s时的储能弹性模量与损耗弹性模量的比率即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处于-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上述损耗角正切的峰值存在的温度范围的下限优选为-25℃、更优选为-20℃、进一步优选为-10℃,上限优选为20℃、更优选为10℃。在为具有2个以上损耗角正切的峰值的材料的情况下,期望其中的至少一个落入上述范围内。通过使峰值温度为-30℃以上,从而可发挥出优异的压缩恢复性。另外,通过使峰值温度为30℃以下,从而显示出高柔软性、发挥出优异的冲击吸收性。
从冲击吸收性的观点出发,优选-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强度(最大值)高,例如为0.2以上、优选为0.3以上。上述峰值强度(最大值)的上限值例如为2.0。
这样,上述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温度、峰值强度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发泡体的冲击吸收性。若发泡体在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角频率为1rad/s时的储能弹性模量与损耗弹性模量的比率即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存在于-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则发泡片的冲击吸收性变高,关于这一点的理由尚不明确,但推测是由于与冲击的频率相匹配地存在着上述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的缘故。即,可推测:上述损耗角正切(tanδ)为-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根据粘弹性测定中的温度时间换算规则而被换算为与结构物的落下冲击相当的频率的范围,因此,在-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具有上述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温度的发泡片,其冲击吸收性变高。另外,储能弹性模量是与施加于发泡片的冲击能量相对的斥力,若储能弹性模量高,则直接弹回冲击。另一方面,损耗弹性模量是将施加于发泡片的冲击能量转换为热的物性,损耗弹性模量越高,则越多地将冲击能量转换为热,因此吸收冲击,使形变变小。由此可推测,大量地将冲击能量转换为热且斥力小的发泡片,即,储能弹性模量与损耗弹性模量的比率即损耗角正切(tanδ)大的发泡片,其冲击吸收率高。
从冲击吸收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上述发泡体的初期弹性模量低。该初期弹性模量(在23℃环境下、拉伸速度为300mm/min的拉伸试验中,由10%应变时的斜率所算出的值)优选为5N/mm2以下、更优选为3N/m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N/mm2以下。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初期弹性模量的下限值例如为0.1N/mm2
作为构成本发明的发泡片的发泡体,只要具有上述特性,则其组成、气泡结构等就没有特殊限制。作为气泡结构,可以是连续气泡结构、独立气泡结构、半连续半独立气泡结构中的任一种。从冲击吸收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连续气泡结构、半连续半独立气泡结构。
本发明的发泡片薄且具有优异的冲击吸收性。另外,即使对于非常弱的冲击,也具有高冲击吸收性,不受冲击的大小的影响而发挥出优异的冲击吸收性。例如,在使用了摆锤型冲击试验机的冲击吸收性试验中,下式所定义的冲击吸收率(%)除以发泡片的厚度(μm),求出每单位厚度的冲击吸收率R。
冲击吸收率(%)={(F0-F1)/F0}×100
(上述式中,F0是仅对支承板冲撞冲击子时的冲击力,F1是对由支承板和发泡片构成的结构体的支承板上冲撞冲击子时的冲击力)
在将冲击子的重量28g、摆起角度30°时(以下有时称作“低冲击条件(a)”)的R设为R1,将在冲击子的重量28g、摆起角度40°时(以下有时称作“低冲击条件(b)”)的R设为R2,将冲击子的重量96g、摆起角度47°时(以下有时称作“高冲击条件”)的R设为R3时,对于本发明的发泡片来说,R1例如为0.15以上、R2例如为0.15以上、R3例如为0.10以上。上述R(R1、R2、R3)的上限值例如为0.5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冲击吸收率因发泡片的厚度等而异,通常为5~80%、下限优选为7%、上限优选为60%。上述高冲击条件下的冲击吸收率(%)优选为14%以上、更优选为15%以上。低冲击条件(a)时的冲击吸收率(%)优选为18%以上、更优选为25%以上。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前所述,不受冲击的大小影响而具有优异的冲击吸收性。例如,就本发明的发泡片来说,上述R1与R3之和(R1+R3)通常为0.25以上(例如0.25~1.0)、优选为0.28以上(例如0.28~1.0),并且R1与R3之比(R1/R3)通常为0.5~3.0、优选为0.8~2.8的范围内。另外,就本发明的发泡片来说,R1与R3之差(R1-R3)通常为±0.25以内、优选为±0.21以内。此外,上述R1与R2之和(R1+R2)通常为0.40以上(例如0.40~1.0)、优选为0.45以上(例如0.45~1.0),并且R1与R2之比(R1/R2)通常为0.5~2.5、优选为0.8~2.0的范围内。
对于摆锤型冲击试验机(冲击试验装置)的示意构成,通过图1及图2进行说明。如图1及图2所示,冲击试验装置1(摆锤试验机1)包括:作为以任意的保持力来保持试验片2(发泡片2)的保持机构的保持构件3;使试验片2负荷冲击应力的冲击负荷构件4;和作为对基于冲击负荷构件4对试验片2产生的冲击力进行检测的冲击力检测机构的压力感应器5等。另外,以任意的保持力来保持试验片2的保持构件3由固定夹具11和按压夹具12构成,按压夹具12与固定夹具11对置,且以夹持来保持试验片2的方式而可滑动。此外,在按压夹具12处设置有按压压力调节机构16。此外,使由保持构件3所保持的试验片2负荷冲击力的冲击负荷构件4由支承棒23(轴23)和臂21构成,支承棒23的一端22被以相对于支柱20能够旋转的方式被轴支承、且在另一端侧具有冲击子24,臂21将冲击子24抬起并保持为规定角度。这里,作为冲击子24而使用了钢球,因此,通过在臂的一端设置电磁铁25,从而能够一体地将冲击子24抬起为规定角度。此外,对冲击负荷构件4所产生的作用于试验片2的冲击力进行检测的压力感应器5,被设置于固定夹具11的试验片接触面的相反面侧。
冲击子24是钢球(铁球)。另外,冲击子24借助臂21而抬起的角度(图1中的摆起角度A)为30°~47°左右(实施例中在30°、40°、47°的3个条件下进行测定)。钢球(铁球)的重量为20~100g左右。在后述的实施例中,在(1)钢球(铁球)的重量28g、摆起角度30°、(2)钢球(铁球)的重量28g、摆起角度40°、(3)钢球(铁球)的重量96g、摆起角度47°这3个条件下进行了测定。
如图2所示,试验片2(发泡片2)在固定夹具11与按压夹具12之间隔着由树脂性板材(亚克力板、聚碳酸酯板等)、金属制板材等高弹性板材构成的支承板28被夹持。
使用上述的冲击试验装置,求出冲击力F0以及冲击力F1,通过上述式算出冲击吸收性,其中,冲击力F0通过使固定夹具11与支承板28密合固定后,使冲击子24冲击支承板28而测得,冲击力F1通过在固定夹具11与支承板28之间插入试验片2并使其密合固定后,使冲击子24冲击支承板28而测得。需要说明的是,冲击试验装置是与日本特开2006-47277号公报的实施例1相同的装置。
在发泡片的厚度大到某种程度时,冲击吸收性可通过选择平均泡孔直径、密度等进行调节,而在发泡片的厚度非常小时(例如厚度为30~500μm),仅对上述特性进行调节并无法充分吸收冲击。这是因为如下缘故:在发泡片的厚度非常薄时,发泡体中的气泡因冲击而立即破裂,由气泡产生的冲击缓冲功能消失。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发泡体在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角频率为1rad/s时的储能弹性模量与损耗弹性模量的比率即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存在于-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因此,即使在气泡破裂后,发泡体的构成材料仍发挥出对冲击进行缓冲的功能。
上述发泡体可由包含树脂材料(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构成。需要说明的是,未发泡状态的该树脂组合物[未发泡时的树脂组合物(固形物)]在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角频率为1rad/s时的储能弹性模量与损耗弹性模量的比率即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优选处于-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上述损耗角正切的峰值所存在的温度范围的下限优选为-25℃、更优选为-20℃、进一步优选为-10℃,上限优选为20℃、更优选为10℃。在具有2个以上损耗角正切的峰值的材料时,优选其中至少一个落入上述范围内。从冲击吸收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该树脂组合物(固形物)在-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强度(该值相当于上述发泡体在-30℃以上且低于30℃的范围内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强度除以发泡体的密度(g/cm3)而得的值)高。例如,上述树脂组合物(固形物)在-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强度优选为0.9(g/cm3)-1以上、上限例如为3左右。
另外,期望未发泡状态的该树脂组合物(固形物)的初期弹性模量(23℃、拉伸速度300mm/min)低,优选为50N/mm2以下、更优选为30N/mm2以下。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初期弹性模量的下限值例如为0.3N/mm2
作为构成上述发泡体的树脂材料(聚合物),没有特殊限定,可使用构成发泡体的公知乃至周知的树脂材料。作为该树脂材料,例如可列举出丙烯酸系聚合物、橡胶、氨基甲酸酯系聚合物、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等。其中,从冲击吸收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丙烯酸系聚合物、橡胶、氨基甲酸酯系聚合物。构成发泡体的树脂材料(聚合物)可以为单独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上述发泡体在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角频率为1rad/s时的储能弹性模量与损耗弹性模量的比率即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为-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可将上述树脂材料(聚合物)的Tg作为指标或目标。例如,作为上述树脂材料(聚合物),可以从Tg处于-50℃以上且低于50℃(下限优选为-40℃、更优选为-30℃、上限优选为40℃、更优选为30℃)的范围内的树脂材料(聚合物)中进行选择。
作为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优选为将均聚物的Tg为-10℃以上的单体、和均聚物的Tg低于-10℃的单体作为必须的单体成分而形成的丙烯酸系聚合物。通过使用这样的丙烯酸系聚合物、并对前者单体与后者单体的量比进行调整,从而可比较容易地得到在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角频率为1rad/s时的储能弹性模量与损耗弹性模量的比率即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为-30℃以上且30℃以下的发泡体。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形成均聚物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有时仅单称为“均聚物的Tg”)是指“该单体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具体来说,在“Polymer Handbook”(第3版、John Wiley&Sons,Inc、1987年)中列举出了数值。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文献中未记载的单体的均聚物的Tg是指例如通过以下的测定方法而得的值(参照日本特开2007-51271号公报)。即,向具备温度计、搅拌机、氮气导入管及回流冷却管的反应器中,投入单体100重量份、2,2’-偶氮二异丁腈0.2重量份及作为聚合溶剂的乙酸乙酯200重量份,在导入氮气的同时,搅拌1小时。由此,将聚合体系内的氧除去,然后升温至63℃使其反应10小时。接着,冷却至室温,得到固体成分浓度为33重量%的均聚物溶液。接着,将该均聚物溶液流延涂布于间隔件上,进行干燥,制作出厚约2mm的试验样品(片状的均聚物)。然后,将该试验样品冲裁成直径7.9mm的圆盘状,用平行板将其夹持,使用粘弹性试验机(ARES、REOMETRIX公司制),在赋予频率1Hz的剪切应变的同时,在温度区域-70~150℃、5℃/分钟的升温速度的条件下,通过剪切模式来测定粘弹性,将tanδ的峰值温度设为均聚物的Tg。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树脂材料(聚合物)的Tg也可通过该方法进行测定。
对于均聚物的Tg为-10℃以上的单体来说,该Tg例如为-10℃~250℃、优选为10~230℃、进一步优选为50~200℃。
作为上述均聚物的Tg为-10℃以上的单体,可例示出例如:(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酰胺、N-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含酰胺基的单体;(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等均聚物的Tg为-10℃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N-乙烯基-2-吡咯烷酮等含杂环的乙烯基单体;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等含羟基的单体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特别优选为(甲基)丙烯腈(尤其是丙烯腈)。若使用(甲基)丙烯腈(尤其是丙烯腈)作为均聚物的Tg为-10℃以上的单体,则分子间相互作用强,因此,能够使发泡体的上述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强度变大。
对于均聚物的Tg低于-10℃的单体来说,该Tg例如为-70℃以上且低于-10℃、优选为-70℃~-12℃、进一步优选为-65℃~-15℃。
作为上述均聚物的Tg低于-10℃的单体,可列举出例如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均聚物的Tg低于-1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特别优选为丙烯酸C2-8烷基酯。
相对于形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全部的单体成分(单体成分总量),均聚物的Tg为-10℃以上的单体的含量例如为2~30重量%、下限优选为3重量%、更优选为4重量%、上限优选为25重量%、更优选为20重量%。另外,相对于形成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全部的单体成分(单体成分总量),均聚物的Tg低于-10℃的单体的含量例如为70~98重量%、下限优选为75重量%、更优选为80重量%、上限优选为97重量%、更优选为96重量%。
作为上述橡胶,可以为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中的任一种。作为上述橡胶,例如可列举出丁腈橡胶(NBR)、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橡胶(MBR)、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丙烯酸类橡胶(ACM、ANM)、氨基甲酸酯橡胶(AU)、硅酮橡胶等。其中,优选为丁腈橡胶(NBR)、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橡胶(MBR)、硅酮橡胶。
作为上述氨基甲酸酯系聚合物,例如可列举出聚碳酸酯系聚氨酯、聚酯系聚氨酯、聚醚系聚氨酯等。
作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可使用公知乃至周知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构成上述发泡片的发泡体除了树脂材料(聚合物)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而含有表面活性剂、交联剂、增稠剂、防锈剂、其他的添加物。
例如为了气泡直径的微细化、起泡后的泡的稳定性,可以含有任意的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没有特殊限制,可使用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阳离子系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等中的任一种,从气泡直径的微细化、起泡后的泡的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尤其更优选为硬脂酸铵等脂肪酸铵系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另外,可以并用不同种类的表面活性剂,例如可以将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并用,将阴离子系表面活性剂与两性表面活性剂并用。
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固体成分(不挥发成分)]例如相对于树脂材料(聚合物)[固体成分(不挥发成分)]100重量份为0~10重量份、下限优选为0.5重量份、上限优选为8重量份。
另外,为了提高发泡体的强度、耐热性、耐湿性,可以含有任意的交联剂。交联剂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使用油溶性、水溶性中的任一种。作为交联剂,例如可列举出环氧系、噁唑啉系、异氰酸酯系、碳二亚胺系、三聚氰胺系、金属氧化物系等。其中,优选为噁唑啉系交联剂。
交联剂的添加量[固体成分(不挥发成分)]例如相对于树脂材料(聚合物)[固体成分(不挥发成分)]100重量份为0~10重量份、下限优选为0.01重量份、上限优选为9重量份。
此外,为了提高起泡后的泡的稳定性、成膜性,可以含有任意的增稠剂。作为增稠剂,没有特殊限制,可列举出丙烯酸系、氨基甲酸酯系、聚乙烯醇系等。其中,优选为聚丙烯酸系增稠剂、氨基甲酸酯系增稠剂。
增稠剂的添加量[固体成分(不挥发成分)]例如相对于树脂材料(聚合物)[固体成分(不挥发成分)]100重量份为0~10重量份、下限优选为0.1重量份、上限优选为5重量份。
另外,为了防止与发泡片邻接的金属构件的腐蚀,可以含有任意的防锈剂。作为该防锈剂,优选为含唑环的化合物。若使用含唑环的化合物,则能够高水平地兼顾对于金属的防腐蚀性和与被粘物的密合性。
作为上述含唑环的化合物,只要是在环内含有一个以上氮原子的具有五元环的化合物即可,例如可列举出具有二唑(咪唑、吡唑)环、三唑环、四唑环、噁唑环、异噁唑环、噻唑环、或异噻唑环的化合物等。这些环可以与苯环等芳香环发生缩合而形成缩合环。作为上述具有缩合环的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具有苯并咪唑环、苯并吡唑环、苯并三唑环、苯并噁唑环、苯并异噁唑环、苯并噻唑环、或苯并异噻唑环的化合物等。
上述唑环、上述缩合环(苯并三唑环、苯并噻唑环等)各自可以具有取代基。作为该取代基,例如可列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等碳原子数1~6(优选碳原子数1~3)的烷基;甲氧基、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等碳原子数1~12(优选碳原子数1~3)的烷氧基;苯基、甲苯基、萘基等碳原子数6~10的芳基;氨基;甲基氨基、二甲基氨基等(单或二)C1-10烷基氨基;氨基甲基、2-氨基乙基等氨基-C1-6烷基;N,N-二乙基氨基甲基、N,N-双(2-乙基己基)氨基甲基等单或二(C1-10烷基)氨基-C1-6烷基;巯基;甲氧羰基、乙氧羰基等碳原子数1~6的烷氧羰基;羧基;羧甲基等羧基-C1-6烷基;2-羧乙基硫基等羧基-C1-6烷硫基;N,N-双(羟甲基)氨基甲基等N,N-双(羟基-C1-4烷基)氨基-C1-4烷基;磺基等。另外,上述含唑环的化合物可以形成钠盐、钾盐等盐。
从对金属的防锈作用的方面出发,优选唑环与苯环等芳香环形成了缩合环的化合物,其中,特别优选为苯并三唑系化合物(具有苯并三唑环的化合物)、苯并噻唑系化合物(具有苯并噻唑环的化合物)。
作为上述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1,2,3-苯并三唑、甲基苯并三唑、羧基苯并三唑、羧甲基苯并三唑、1-[N,N-双(2-乙基己基)氨基甲基]苯并三唑、1-[N,N-双(2-乙基己基)氨基甲基]甲基苯并三唑、2,2′-[[(甲基-1H-苯并三唑-1-基)甲基]亚氨基]双乙醇、或它们的钠盐等。
作为上述苯并噻唑系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2-巯基苯并噻唑、3-(2-(苯并噻唑基)硫代)丙酸、或它们的钠盐等。
含唑环的化合物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防锈剂(例如上述含唑环的化合物)[固体成分(不挥发成分)]的添加量[固体成分(不挥发成分)]只要在不破坏与被粘物的密合性、发泡体本身的特性的范围内即可,例如相对于树脂材料(聚合物)[固体成分(不挥发成分)]100重量份,例如优选为0.2~5重量份。其下限更优选为0.3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4重量份、其上限更优选为3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2重量份。
另外,在不破坏冲击吸收性的范围内,可以含有任意适当的其他成分。这样的其他成分可以仅含有1种,也可以含有2种以上。作为该其他成分,例如可列举出上述以外的聚合物成分、软化剂、抗氧剂、防老剂、凝胶化剂、固化剂、增塑剂、填充剂、补强剂、发泡剂、阻燃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着色剂(颜料、染料等)、pH调节剂、溶剂(有机溶剂)、热聚合引发剂、光聚合引发剂等。
作为上述填充剂,例如可列举出二氧化硅、粘土(云母、滑石、绿土等)、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锡、沸石、石墨、纳米碳管、无机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等)、有机纤维、金属粉(银、铜等)等。另外,作为填充剂,还可添加压电粒子(氧化钛等)、导电性粒子、导热性粒子(氮化硼等)、有机填料(硅酮粉末等)等。
本发明的发泡片可以通过将包含构成发泡体的树脂材料(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进行发泡成形而制造。作为发泡方法(气泡的形成方法),可采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等发泡成形中通常使用的方法。一般来说,物理方法是使空气、氮气等气体成分分散于聚合物溶液,且通过机械混合而形成气泡的方法。另外,化学方法是通过因添加到聚合物基质中的发泡剂的热分解而产生的气体来形成泡孔,从而得到发泡体的方法。从环境问题等观点出发,优选为物理方法。通过物理方法形成的气泡多为连续气泡。
作为包含用于发泡成形的树脂材料(聚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可以使用使树脂材料溶解在溶剂中而得的树脂溶液,从气泡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包含树脂材料的乳液。作为乳液,可以将2种以上的乳液混合使用。
从成膜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乳液的固体成分浓度高。乳液的固体成分浓度优选为3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4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重量%以上。
在本发明中,优选为经由使乳液树脂组合物机械性地发泡而起泡的工序(工序A)来制作发泡体的方法。作为起泡装置,没有特殊限定,例如可列举出高速剪切方式、振动方式、加压气体的喷出方式等装置。其中,从气泡直径的微细化、大容量制作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高速剪切方式。
通过机械搅拌而起泡时的气泡是气体(gas)进入到乳液中而成的气泡。作为气体,只要相对于乳液是不活泼的,就没有特殊限制,可列举出空气、氮气、二氧化碳等。其中,从经济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空气。
经由将利用上述方法而起泡化的乳液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基材上并进行干燥的工序(工序B),从而可以得到本发明的发泡片。作为上述基材,没有特殊限制,可列举出例如经剥离处理后的塑料膜(经剥离处理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塑料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导热层(后述的导热层)等。将导热层作为基材而进行涂布时,可提高发泡体层与导热层的密合性,另外,还可提高制作发泡体层时的干燥工序的效率。
在上述工序B中,作为涂布方法、干燥方法,可采用一般的方法。工序B优选包括:将涂布在基材上的含气泡的乳液树脂组合物在50℃以上且低于125℃的温度下进行干燥的预备干燥工序B1、和在预备干燥工序B1之后进一步在125℃以上且200℃以下进行干燥的主干燥工序B2。
通过设置预备干燥工序B1和主干燥工序B2,从而能够防止急剧的温度上升而致的气泡的合并化、气泡的破裂。尤其是对于厚度小的发泡片来说,因温度的急剧上升而导致气泡合并或破裂,因此,设置预备干燥工序B1的意义重大。预备干燥工序B1中的温度优选为50℃以上且100℃以下。预备干燥工序B1的时间例如为0.5分钟~30分钟、优选为1分钟~15分钟。另外,主干燥工序B2中的温度优选为130℃以上且180℃以下、更优选为130℃以上且160℃以下。主干燥工序B2的时间例如为0.5分钟~30分钟、优选为1分钟~15分钟。
对于发泡体的平均泡孔直径、最大泡孔直径、及最小泡孔直径而言,可通过调整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量、调整机械搅拌时的搅拌速度和搅拌时间而得到10~150μm范围的平均泡孔直径的发泡片。
就发泡体的密度而言,可通过调整机械搅拌时的乳液树脂组合物中进入的气体(gas)成分量而得到0.2~0.4g/cm3的密度的发泡片。
本发明的发泡片可以在发泡体的单面或双面具有粘合剂层(粘合层)。作为构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没有特殊限定,例如可以为丙烯酸系粘合剂、橡胶系粘合剂、硅酮系粘合剂等中的任一种。另外,在设置粘合剂层的情况下,可以在使用前,在粘合剂层表面层叠保护粘合剂层的剥离衬垫。需要说明的是,在构成本发明的发泡片的发泡体具有微粘性时,即使未设置粘合剂层也可以将构件等固定。
在本发明的发泡片中,构成发泡片的发泡体的至少一个面相对于SUS304BA板的剪切粘接力(测定条件:23℃、拉伸速度50mm/min)为0.5N/100mm2以上,从而在将该发泡片与其他构件(例如导热层等)层叠使用时,即使未在发泡片上设置粘接层,上述其他构件也不会剥落,获得能够防止错位的效果。另外,由于可以不设置粘接层,因此,能够使发泡片与其他构件的层叠体的厚度变小,从而可有助于作为安装的对象的电气/电子设备等的进一步的薄型化。此外,能够提高该层叠体的制造效率,能够降低成本。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本发明的发泡片与其他构件(例如导热层等)的层叠体的层构成的例子,可列举出例如其他构件/发泡体、其他构件/粘合剂层/发泡体、发泡体/其他构件/发泡体、发泡体/粘合剂层/其他构件/粘合剂层/发泡体等。
上述发泡体相对于SUS304BA板的剪切粘接力,可通过例如对构成构成上述发泡体的树脂材料(聚合物)的单体的种类以及其组成比进行选择而加以调整。例如,作为构成构成上述发泡体的树脂材料(丙烯酸系聚合物等聚合物)的单体,使用相对于构成构成上述发泡体的树脂材料(丙烯酸系聚合物等聚合物)的全部的单体成分(单体成分总量)例如为70~98重量%(下限优选为75重量%、上限优选为97重量%)的、均聚物的Tg低于-10℃(例如-70℃以上且低于-10℃、优选-70℃~-12℃、进一步优选-65℃~-15℃)的单体,并且对其他单体的种类和量适当进行选择,由此可使上述发泡体相对于SUS304BA板的剪切粘接力达到0.5N/100mm2以上。
上述发泡体相对于SUS304BA板的剪切粘接力的下限优选为0.5N/100mm2、进一步优选为0.7N/100mm2。另外,上述发泡体相对于SUS304BA板的剪切粘接力的上限没有特殊限定,例如为100N/100mm2
本发明的发泡片可制成卷绕成辊状的卷绕体(辊状物)来在市场上流通。
本发明的发泡片的厚度虽然小但冲击吸收性优异。因此,例如在电气/电子设备中,作为将各种构件或部件(例如光学构件等)安装(安置)于规定的部位(例如筐体等)时所使用的电气/电子设备用构件是有用的,尤其是作为冲击吸收片是有用的。
作为可利用本发明的发泡片进行安置(安装)的光学构件,可列举出例如:液晶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等离子体显示器等图像显示装置中所安装的图像显示构件(尤其是小型图像显示构件);安装于所谓的“手提电话”、“智能手机”、“便携信息终端”等移动体通信的装置的触摸面板等显示构件;照相机、透镜(尤其是小型照相机或透镜)等。
本发明的电气/电子设备使用了上述本发明的发泡片。就这样的电气/电子设备而言,例如是具备显示构件的电气/电子设备,包括具有上述发泡片被夹持在该电气设备或电子设备的筐体与上述显示构件之间的结构的电气设备或电子设备。作为该电气/电子设备,例如可列举出所谓的“手提电话”、“智能手机”、“便携信息终端”等移动体通信的装置等。
另外,就本发明的发泡片来说,其密度极低为0.2~0.4g/cm3、且是低压缩载荷,因此在用于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时,即使伴随着使用者的触摸操作,显示面板、触摸面板发生弯曲、变形,也能够将伴随该变形而产生的力有效地分散、吸收。因而,本发明的发泡片可高度地抑制有时因对显示面板施加应力而产生的显示部的显示不匀(波纹状的污点图样)。因此,本发明的发泡片适宜用于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
上述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是指,具有显示面板、且搭载有触摸面板的设备。作为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没有特殊限定,可举出例如:手提电话;智能手机;便携信息终端(PDA);平板电脑;台式型、笔记本型、平板型等的各种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等离子体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各种显示器(监视器);便携型游戏机;数码音频播放器;电子书阅读器(电子书籍阅览用器件、电子书籍专用终端);可穿戴的计算机(wearable computer)(可穿戴的器件(wearabledevice));数码标志(digital Signage)(电子招牌);自动提款机(ATM);票具、各种兑换卷、饮料、食品、香烟、杂志、报纸等的贩卖所使用的自动售票机·自动贩卖机;电视显像机(电视);电子黑板(互动白板(interactive white board))等。
本发明的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使用了上述本发明的发泡片。作为这样的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可列举出例如具有上述发泡片、显示面板、及触摸面板,且在上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空间配置有上述发泡片的设备。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只要没有特别说明,表示含量的“%”是指重量%。需要说明的是,配合份数(重量份)全部是固体成分(不挥发成分)换算的值。
实施例1
利用分散器(“RoboMix”PRIMIX公司制)对合成橡胶乳液(“Lacstar1570”DIC公司制、固体成分量42.4%、NBR)100重量份、脂肪酸铵系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铵的水分散液、固体成分量33%)(表面活性剂A)3.9重量份、氨基甲酸酯系增稠剂(“Hydran Asister T10”DIC公司制、固体成分量25.1%)0.74重量份进行搅拌混合,使其起泡化。将该发泡组合物涂布在经剥离处理后的PET膜(厚:38μm、商品名“MRF#38”三菱树脂公司制)上,于70℃干燥4.5分钟、于140℃干燥4.5分钟,得到厚150μm、密度0.26g/cm3、平均泡孔直径55μm的连续气泡结构的发泡体(发泡片)。
实施例2
利用分散器(“RoboMix”PRIMIX公司制)对合成橡胶乳液(“LacstarDM886”DIC公司制、固体成分量48.6%、MBR)100重量份、脂肪酸铵系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铵的水分散液、固体成分量33%)3.4重量份、氨基甲酸酯系增稠剂(“Hydran Asister T10”DIC公司制、固体成分量25.1%)0.65重量份进行搅拌混合,使其起泡化。将该发泡组合物涂布在经剥离处理后的PET膜(厚:38μm、商品名“MRF#38”三菱树脂公司制)上,于70℃干燥4.5分钟、于140℃干燥4.5分钟、得到厚150μm、密度0.28g/cm3、平均泡孔直径88μm的连续气泡结构的发泡体(发泡片)。
实施例3
利用分散器(“RoboMix”PRIMIX公司制)对丙烯酸类乳液溶液(固体成分量55%、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腈共聚物(重量比45:48:7))100重量份、脂肪酸铵系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铵的水分散液、固体成分量33%)3重量份、聚丙烯酸系增稠剂(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20重量%)、固体成分量28.7%)1.3重量份进行搅拌混合,使其起泡化。将该发泡组合物涂布在经剥离处理后的PET膜(厚:38μm、商品名“MRF#38”三菱树脂公司制)上,于70℃干燥4.5分钟、于140℃干燥4.5分钟,得到厚130μm、密度0.38g/cm3、平均泡孔直径68μm的连续气泡结构的发泡体(发泡片)。
实施例4
利用分散器(“RoboMix”PRIMIX公司制)对丙烯酸类乳液溶液(固体成分量55%、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腈共聚物(重量比45:48:7))100重量份、脂肪酸铵系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铵的水分散液、固体成分量33%)(表面活性剂A)1.5重量份、羧基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Amogen CB-H”、第一工业制药公司制)(表面活性剂B)1重量份、噁唑啉系交联剂(“EPOCROS WS-500”日本催化剂公司制、固体成分量39%)0.35重量份、聚丙烯酸系增稠剂(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20重量%)、固体成分量28.7%)0.78重量份、苯并三唑系防锈剂(“SEETEC BT-NA”、SHIPRO化成公司制)0.5重量份进行搅拌混合,使其起泡化。将该发泡组合物涂布在经剥离处理后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38μm、商品名“MRF#38”三菱树脂公司制)上,于70℃干燥4.5分钟、于140℃干燥4.5分钟,得到厚130μm、密度0.33g/cm3、最大泡孔直径110μm、最小泡孔直径20μm、平均泡孔直径45μm的连续气泡结构的发泡体(发泡片)。
实施例5
利用分散器(“RoboMix”PRIMIX公司制)对丙烯酸类乳液溶液(固体成分量55%、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腈共聚物(重量比45:48:7))100重量份、脂肪酸铵系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铵的水分散液、固体成分量33%)3重量份、噁唑啉系交联剂(“EPOCROS WS-500”日本催化剂公司制、固体成分量39%)2重量份、聚丙烯酸系增稠剂(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20重量%)、固体成分量28.7%)0.78重量份、苯并三唑系防锈剂(“SEETEC BT-NA”、SHIPRO化成公司制)0.5重量份进行搅拌混合,使其起泡化。将该发泡组合物涂布在经剥离处理后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38μm、商品名“MRF#38”三菱树脂公司制)上,于70℃干燥4.5分钟、于140℃干燥4.5分钟,得到厚130μm、密度0.24g/cm3、最大泡孔直径69.5μm、最小泡孔直径15μm、平均泡孔直径34μm的连续气泡结构的发泡体(发泡片)。
比较例1
利用分散器(“RoboMix”PRIMIX公司制)对丙烯酸类乳液溶液(固体成分量55%、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腈共聚物(重量比45:48:7))100重量份、脂肪酸铵系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铵的水分散液、固体成分量33%)3重量份、聚丙烯酸系增稠剂(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20重量%)、固体成分量28.7%)0.78重量份进行搅拌混合,使其起泡化。将该发泡组合物涂布在经剥离处理后的PET膜(厚:38μm、商品名“MRF#38”三菱树脂公司制)上,于70℃干燥4.5分钟、于140℃干燥4.5分钟,得到厚130μm、密度0.62g/cm3、平均泡孔直径58μm的连续气泡结构的发泡体(发泡片)。
<评价>
对于由实施例及比较例得到的发泡体(发泡片)进行以下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及表2。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示出各实施例、比较例中的各成分的配合份数(重量份)[固体成分(不挥发成分)换算]。“Em”表示丙烯酸类乳液溶液。
(平均泡孔直径)
利用低真空扫描电子显微镜(“S-3400N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立Hightech Science Systems公司制)获得发泡体剖面的扩大图像,通过进行图像解析求出平均泡孔直径(μm)。需要说明的是,解析出的气泡数为10~20个左右。另外,利用与平均泡孔直径相同的方法,求出发泡片的最小泡孔直径(μm)及最大泡孔直径(μm)。
(密度)
利用100mm×100mm的冲裁刀模具对发泡体(发泡片)进行冲裁,对冲裁出的试样的尺寸进行测定。另外,利用测定端子的直径为20mm的1/100度盘式指示器对厚度进行测定。利用这些值算出发泡体的体积。
接着,利用最小刻度0.01g以上的上皿天秤测定发泡体的重量。根据这些值来算出发泡体的密度(g/cm3)。
(动态粘弹性)
利用粘弹性测定装置(“ARES2KFRTN1-FCO”TA InstrumentsJapan公司制)的膜拉伸测定模式,在角频率为1rad/s时进行温度分散性试验。对此时的储能弹性模量E’与损耗弹性模量E”的比率即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的温度(℃)和强度(最大值)进行测定。
表2的“tanδ温度”一栏记载了发泡体的损耗角正切(tanδ)的峰值的温度(℃),“tanδ最大值”一栏记载了该峰值的强度(最大值),“tanδ最大值/密度”一栏记载了上述峰值的强度(最大值)除以发泡体的密度而得的值[相当于构成发泡体的材料自身(除气泡以外)的tanδ的峰值强度(最大值)]。
(初期弹性模量)
在23℃环境下且拉伸速度300mm/min的拉伸试验中,由10%应变时的斜率算出初期弹性模量(N/mm2),对该初期弹性模量进行评价。
(冲击吸收性试验)
使用上述的摆锤型冲击试验机(冲击试验装置)(参照图1及图2)进行冲击吸收性试验。对于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发泡片(样品尺寸:20mm×20mm),在使28g的铁球倾斜30°的低冲击条件(a)、使28g的铁球倾斜40°的低冲击条件(b)、和使96g的铁球倾斜47°的高冲击条件这三个条件下进行冲击试验,求出各条件下的冲击吸收率(%)。
接着,用该冲击吸收率(%)除以发泡片的厚度(μm),求出每单位厚度的冲击吸收率R。
(剪切粘接力)
将发泡片切割为25mm×25mm,分别在发泡体的双面粘贴SUS304BA板,从而制成测定试样。使5kg的辊在水平放置的测定试样上往复一次来进行压接。压接后,在常温(23℃)下放置30分钟,然后按照使测定试样垂直的方式将其固定于拉幅机(Tensilon),以拉伸速度50mm/min进行拉伸,测定了其最中央的剪切粘接力。在n=2的条件下测定了测定试样,将其平均值作为剪切粘接力(N/100mm2)。
(确认显示不匀发生的试验)
将市售的智能手机拆开。在该智能手机中,在显示面板下部与筐体之间存在空间,该空间的高度为0.2mm。将该空间作为泡沫插入用空隙。
接着,在该泡沫插入用空隙插入用于评价的样品,再将拆开的智能手机加以组装。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比较例2来说,在泡沫插入用空隙没有插入任何样品。
起动智能手机,用拇指按压画面中央部。此时的力大约为12N。然后,确认是否发生显示不匀,按照下述基准进行评价。
A:没有发生显示不匀。
B:虽然发生显示不匀,但是使用者可以没有问题地进行辨认,且可以没有问题地操作智能手机。
C:由于显示不匀,因而对辨认性带来不良影响,使用者在智能手机的操作中伴有不谐调的感觉。
(应力缓和试验)
使用下述示出的应力缓和试验机,在泡沫插入用空隙插入用于评价的样品,对应力缓和性进行评价。
对于应力缓和试验机,示于图3及图4。图3是应力缓和试验机的上面示意图,图4是应力缓和试验机的示意剖面图(图3的A-A’线的剖面图)。在图3及4中,6是应力缓和试验机,61是推子(压子)、62是视窗镜片(window lense)、63是液晶显示器(LCD)、64是压敏纸、65是基板(基底板)、661及662是粘合带、67是筐体。另外,用虚线围起来的区域68表示泡沫插入用空隙。应力缓和试验机6在液晶显示器63的背面侧具有压敏纸64、且在液晶显示器63的表面侧具有视窗镜片62。在应力缓和试验机6中,在基板65上借助粘合带662来配置筐体67,且借助粘合带661来将视窗镜片62固定在筐体上,从而存在由视窗镜片62、粘合带661、粘合带662、筐体67及基板68划分的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配置有液晶显示器63及压敏纸64的层叠体。另外,在压敏纸64的下部的内部空间设置有泡沫插入用空隙68。
需要说明的是,该应力缓和试验机的视窗镜片可视为触摸面板。
推子61具有直径为13mm的球体的前端形状。作为粘合带661,使用的是双面粘合带(厚300μm、商品名“双面粘合带HJ-90130B”、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作为粘合带662,使用的是双面粘合带(厚30μm、商品名“双面粘合带No.5603”、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触摸面板62的厚度为0.8mm。液晶显示器63的厚度为1.7mm。另外,基板65的厚度为5mm。作为压敏纸64,使用的是应力测定膜(商品名“PRESCALE”(两片、微压用(4LW)、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具有经加压的部分发生显色的面的片、厚度0.16mm)。
另外,在应力缓和试验机6中,筐体67能够交换,通过对筐体67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能够调节泡沫插入用空隙68的高度。
将泡沫插入用空隙的高度设定为200μm,在应力缓和试验机的泡沫插入用空隙插入用于评价的样品和PET膜(厚:38μm、商品名“MRF#38”、三菱树脂公司制)以使得总厚度达到200μm附近,使用应力缓和试验机,利用推子对触摸面板的中心部施加12N的负荷,确认压敏纸的变色,从而对应力缓和性进行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比较例3中在泡沫插入用空隙层叠了PET膜(厚:38μm、商品名“MRF#38”、三菱树脂公司制)5张。
应力缓和试验的评价结果示于图5~图11。图5~11是分别对实施例1~5、比较例1及3的压敏纸的变色进行数码处理,使作用于压敏纸的压力可视化而成的压力图像。
表1
如表2所示,就实施例的发泡片而言,上述R在低冲击条件(a)及(b)下为0.15以上、在高冲击条件下为0.10以上、在低冲击条件下显示出高冲击吸收性,并且不受冲击的大小的影响而显示出优异的冲击吸收性。与此相对,就比较例的发泡片而言,并不同时满足所有的基准。另外,就实施例的发泡片而言,相对于SUS304BA板的剪切粘接力显示出高的值。因此,在与其他构件层叠使用时,即使在该发泡片上未设置粘合剂层,其他构件也不会剥落,可以防止错位。
另外,如图5~图11所示,将实施例的发泡片与比较例加以比较,作用于压敏纸的压力小、应力缓和性优异。因而,在将实施例的发泡片用于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时,能够高度地抑制伴随使用者的触摸操作而产生的显示部的显示不匀。
符号说明
1、摆锤型冲击试验机(冲击试验装置)
2、试验片(发泡片)
3、保持构件
4、冲击负荷构件
5、压力感应器
10、发泡片
11、固定夹具
12、按压夹具
16、压力调节机构
20、支柱
21、臂
22、支承棒(轴)的一端
23、支承棒(轴)
24、冲击子
25、电磁铁
28、支承板
a、摆起角度
6、应力缓和试验机
61、推子
62、视窗镜片
63、液晶显示器
64、压敏纸
65、基板
661、粘合带
662、粘合带
67、筐体
68、泡沫插入用空隙

Claims (18)

1.一种发泡片,其厚度为30~500μm,所述发泡片由下述的发泡体构成,所述发泡体的密度为0.22~0.4g/cm3、且在动态粘弹性测定中的角频率为1rad/s时的储能弹性模量与损耗弹性模量的比率即损耗角正切tanδ在-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具有峰值,23℃环境下且拉伸速度为300mm/min的拉伸试验中,发泡体的初期弹性模量为1N/mm2以下,所述发泡体的气泡结构为连续气泡结构或半连续半独立气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片,其中,所述发泡体的平均泡孔直径为10~1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片,其中,所述发泡体的损耗角正切tanδ在-30℃以上且30℃以下的范围内的最大值为0.2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片,其中,在使用了摆锤型冲击试验机的冲击吸收性试验中,下式所定义的冲击吸收率除以发泡片的厚度所得的值R在冲击子的重量28g、摆起角度30°时为0.15以上,所述冲击吸收率以%计,所述发泡片的厚度的单位是μm,
冲击吸收率(%)={(F0-F1)/F0}×100
上述式中,F0是仅对支承板冲撞冲击子时的冲击力,F1是对由支承板和发泡片构成的结构体的支承板上冲撞冲击子时的冲击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片,其中,所述发泡体的至少一个面相对于SUS304BA板的剪切粘接力在23℃、拉伸速度50mm/min的条件下为0.5N/100mm2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片,其中,发泡体由选自丙烯酸系聚合物、橡胶、氨基甲酸酯系聚合物、及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树脂材料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片,其中,发泡体经由工序A而形成,所述工序A是使乳液树脂组合物机械性地发泡的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泡片,其中,发泡体进一步经由工序B而形成,所述工序B是将经机械性地发泡而得的乳液树脂组合物涂布在基材上并进行干燥的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泡片,其中,所述工序B包括:将涂布在基材上的含气泡的乳液树脂组合物在50℃以上且低于125℃的温度下进行干燥的预备干燥工序B1、和在预备干燥工序B1之后进一步在125℃以上且200℃以下进行干燥的主干燥工序B2。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片,其中,在发泡体的单面或双面具有粘合剂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片,其用作电气设备或电子设备用冲击吸收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泡片,其用于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
13.一种电气设备,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气设备,其是具备显示构件的电气设备,所述电气设备具有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片被夹持在该电气设备的筐体与所述显示构件之间的结构。
15.一种电子设备,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是具备显示构件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具有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片被夹持在该电子设备的筐体与所述显示构件之间的结构。
17.一种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其使用了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其具有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发泡片、显示面板、及触摸面板,且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侧的空间配置有所述发泡片。
CN201410421935.7A 2013-08-26 2014-08-25 发泡片 Active CN1044190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74860 2013-08-26
JP2013-174860 2013-08-26
JP2013-224692 2013-10-29
JP2013224692 2013-10-29
JP2014-082570 2014-04-14
JP2014082570A JP5676798B1 (ja) 2013-08-26 2014-04-14 発泡シ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419037A CN104419037A (zh) 2015-03-18
CN104419037B true CN104419037B (zh) 2016-09-14

Family

ID=5267268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14617.0A Pending CN104419036A (zh) 2013-08-26 2014-07-03 发泡片
CN201410421935.7A Active CN104419037B (zh) 2013-08-26 2014-08-25 发泡片
CN20142048296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00888U (zh) 2013-08-26 2014-08-25 发泡片、使用其的电气设备、电子设备、和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14617.0A Pending CN104419036A (zh) 2013-08-26 2014-07-03 发泡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82961.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00888U (zh) 2013-08-26 2014-08-25 发泡片、使用其的电气设备、电子设备、和搭载触摸面板的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5676798B1 (zh)
KR (2) KR101500468B1 (zh)
CN (3) CN10441903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76798B1 (ja) * 2013-08-26 2015-02-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発泡シート
WO2016159227A1 (ja) * 2015-04-03 2016-10-0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発泡樹脂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電気・電子機器
JP6459782B2 (ja) * 2015-05-29 2019-01-30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気泡含有液状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利用
KR102157761B1 (ko) * 2015-11-16 2020-09-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폼 시트 및 표시 장치
CN105892779B (zh) * 2016-03-31 2018-10-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用触控面板、形变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9790317B (zh) * 2016-08-01 2021-12-3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发泡片、电气电子设备、及装设有触摸面板的设备
JP6956544B2 (ja) * 2016-08-01 2021-11-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発泡シート、電気電子機器、及びタッチパネル搭載機器
CN110072957B (zh) * 2016-12-20 2021-11-19 Dic株式会社 粘合带及其制造方法
JP6934313B2 (ja) 2017-04-05 2021-09-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吸着仮固定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093984A (zh) * 2017-09-22 2020-05-0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层叠体、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EP3689954A4 (en) * 2017-09-28 2021-07-07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SHOCK ABSORBING SHEET
TWI815843B (zh) * 2017-12-27 2023-09-21 日商霓塔杜邦股份有限公司 研磨墊
DE102018215651A1 (de) * 2018-09-14 2020-03-19 Tesa Se Elastischer flammgeschützter Polyurethanschaum, Klebeband mit einem Träger daraus sowie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JP2022169810A (ja) * 2019-09-20 2022-11-10 デンカ株式会社 フォームラバ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吸音材
WO2021201044A1 (ja) * 2020-03-31 2021-10-07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泡体シート
KR102313902B1 (ko) * 2020-04-21 2021-10-19 주식회사 영우 압축 성능이 우수한 광경화성 아크릴 폼 점착테이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6838317B (zh) * 2023-06-30 2024-05-07 陕煤集团神木张家峁矿业有限公司 模拟井下冲击地压三维动态加载装置及冲击地压预测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8472A (zh) * 2009-03-17 2010-09-2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冲击吸收材料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73228A (ja) * 1992-08-27 1994-03-15 Japan Synthetic Rubber Co Ltd アクリル系フォーム制振材
JPH10324850A (ja) * 1997-05-23 1998-12-08 Sekisui Chem Co Ltd 粘着テープの製造方法
US6906111B2 (en) * 2002-05-10 2005-06-14 Kao Corporation Foamed article
JP2004161987A (ja) * 2002-09-20 2004-06-10 Kao Corp 発泡体
JP2004196921A (ja) * 2002-12-17 2004-07-15 Inoac Corp ラテックスフォー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45783B2 (ja) * 2003-12-22 2008-09-03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気泡含有粘弾性組成物、及び感圧性接着テープまたはシート
JP4619157B2 (ja) * 2004-07-08 2011-01-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衝撃試験装置及び衝撃試験方法
JP4744172B2 (ja) * 2005-03-24 2011-08-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アクリル系粘着シー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63008B2 (ja) * 2006-02-16 2012-10-3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CN101616985B (zh) * 2007-02-20 2012-06-13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冲击吸收体组合物
JP5068089B2 (ja) * 2007-03-02 2012-11-0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剥離ライナー付き粘着シートおよび剥離ライナー
JP4623198B2 (ja) * 2007-10-12 2011-02-02 Dic株式会社 防水用両面粘着テープ
JP5428158B2 (ja) * 2007-12-27 2014-02-26 Dic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
JP2010084798A (ja) * 2008-09-29 2010-04-15 Sekisui Chem Co Ltd 衝撃吸収構造
KR101181335B1 (ko) * 2009-04-09 2012-09-11 디아이씨 가부시끼가이샤 양면 점착 테이프
JP5556987B2 (ja) * 2009-04-09 2014-07-23 Dic株式会社 両面粘着テープ
JP5967688B2 (ja) * 2009-09-16 2016-08-10 Dic株式会社 遮光性粘着剤組成物及び遮光性粘着テープ
JP5574160B2 (ja) * 2009-09-30 2014-08-20 Dic株式会社 水分散型アクリル系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テープ
JP5877656B2 (ja) * 2011-05-23 2016-03-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発泡体シート
CN101935415B (zh) * 2010-09-25 2013-05-15 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自润滑橡胶皮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WO2012081561A1 (ja) * 2010-12-13 2014-05-22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シール材
JP5812754B2 (ja) * 2011-02-11 2015-11-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難燃性熱伝導性粘着シート
JP2012184403A (ja) * 2011-02-17 2012-09-27 Nitto Denko Corp 樹脂発泡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124279A (ja) * 2011-12-14 2013-06-24 Nitto Denko Corp 保護材
US10557061B2 (en) * 2011-12-26 2020-02-11 Dic Corporation Adhesive tape
JP5592426B2 (ja) * 2012-04-10 2014-09-17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アクリルフォーム粘着剤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13191222A1 (ja) * 2012-06-20 2013-12-27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衝撃吸収材及びシール材
JP2012251661A (ja) * 2012-07-09 2012-12-20 Sekisui Chem Co Ltd 自動車用制振シート
JP5676798B1 (ja) * 2013-08-26 2015-02-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発泡シート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8472A (zh) * 2009-03-17 2010-09-22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冲击吸收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00888U (zh) 2015-06-17
JP2015110721A (ja) 2015-06-18
KR20150024294A (ko) 2015-03-06
KR20150024243A (ko) 2015-03-06
CN104419037A (zh) 2015-03-18
JP5676798B1 (ja) 2015-02-25
JP2015110781A (ja) 2015-06-18
CN104419036A (zh) 2015-03-18
KR101500468B1 (ko) 2015-03-12
JP5801946B2 (ja)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19037B (zh) 发泡片
CN105492515B (zh) 发泡片
CN102199403B (zh) 平面板贴合用树脂叠层体及叠层平面板
CN105745262A (zh) 发泡片
JP5805127B2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KR101533782B1 (ko) 스마트폰 및 태블릿 피씨용 폼형태의 방열 점착시트
CN109790317B (zh) 发泡片、电气电子设备、及装设有触摸面板的设备
TWI666282B (zh) 黏著劑組成物、黏著劑層、黏著片及觸控板用積層體
CN105408405A (zh) 发泡片
CN107722854A (zh) 粘合片
KR102414406B1 (ko) 발포 시트, 전기 전자 기기 및 터치 패널 탑재 기기
CN109415612A (zh) 粘附膜、包括其的光学构件和包括其的光学显示装置
CN204296140U (zh) 层叠体、及使用了其的电气设备或电子设备
CN105555891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用粘合片
CN106103557A (zh) 低粘合性发泡片
CN103201350B (zh) 具体地在移动设备中用于胶合窗的压敏胶粘带
CN104927684A (zh) 粘结膜的制造方法、粘结剂组合物和粘结膜
US20160011700A1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917906B1 (ko) 점착 테이프
CN103703089B (zh) 用于电子纸显示装置的介电结合膜
CN105555898A (zh) 水分散型粘合剂组合物和粘合片
CN105026466A (zh) 皮脂吸收扩散薄膜
JP2018021170A (ja) 発泡シート、電気電子機器、及びタッチパネル搭載機器
JP6424180B2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