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0028A - 树脂制后尾门 - Google Patents

树脂制后尾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0028A
CN104340028A CN201410374518.1A CN201410374518A CN104340028A CN 104340028 A CN104340028 A CN 104340028A CN 201410374518 A CN201410374518 A CN 201410374518A CN 104340028 A CN104340028 A CN 1043400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ath
inner panel
resin
wire har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745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0028B (zh
Inventor
林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40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00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00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002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10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 B60J5/101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for non-load transporting vehicles, i.e. family cars including v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Installation Of Indoor Wi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不依赖于金属部件地确保刚性和耐冲击强度,并有利于轻量化和成本削减的树脂制后尾门。在树脂制后尾门(1)中,外板(2)和内板(3)利用周缘部接合为一体,上端部(11)通过铰链(5)连接于车身后部开口的上边,并能够通过安装于下端部(14)的锁体(6)相对于固定在车身后部开口的下边的锁扣进行卡合、脱离,在内部空间内配置有连结上端部(11)与主体部(13)的线束(7),其中,在形成窗开口(10)的左右两边的支柱部(12)处的任意一处上,突出设置于内板(3)的内表面上的一对肋(33)之间形成有用于配置线束(7)的通路(33c),在内板(3)的沿着该通路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33f)。

Description

树脂制后尾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于汽车的车身后部开口处的后尾门,特别是涉及一种掀背式的树脂制后尾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轻量化为目的推进车身的树脂化,关于设置于汽车的车身后部开口处的后尾门的树脂化时的各种课题也在被研究。作为对后尾门进行树脂化时的问题点,由于与金属板相比刚性较低,耐冲击方面也较弱,因此在因后面撞击等而自车辆后方作用有冲击负荷的情况下,存在面板分断的隐患。
作为加强及后面撞击对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金属板加强件从铰链部经由窗框部延伸至腰线之下,并且用线缆连结上端的铰链部与下端中央的锁体部。但是,铰链周边暂且不说,若将金属板加强件延长至支柱部或腰线之下,则重量增加,对轻量化、成本削减的贡献变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590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依赖于金属部件地确保刚性和耐冲击强度并有利于轻量化和成本削减的树脂制后尾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以往技术所具有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树脂制后尾门(1),其设置于车身后部开口处并可开闭自如,在由树脂成形品构成的外板(2)和内板(3)的上部设有窗开口(10)该外板的周缘部(21)、内板的周缘部(31)和上述窗开口的周缘部(20、30)接合为一体,形成上述窗开口的上边的上端部(11)通过铰链(5)连接于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上边,位于固定在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下边的锁扣处锁体(6)安装于上述内板的下端部(14)并且锁体与锁扣可卡合或脱离,在上述外板与上述内板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在上述内部空间内配置有线缆和/或线束,该线缆和/或线束连结上述上端部(11)与上述窗开口以下的主体部(13)的线缆和/或线束(7),该树脂制后尾门的特征在于,
在形成上述窗开口的左右两边的支柱部(12)处的任意一处上,上述内部空间的上述内板侧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沿上述支柱部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突出于该内表面的一对肋(33),在上述一对肋之间形成有用于配置上述线缆和/或线束的通路(33c),并且,在上述内板的沿着上述通路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33f)。
发明的效果
由于本发明的树脂制后尾门像上述那样构成,因此沿着支柱部突出设置的一对肋、配置在由该肋形成的通路内的线缆和/或线束以及沿着该通路嵌入成形于内板的截面内的强化用长纤维共同作用而构成了支柱部的加强构造,从而能够避免重量增加,并且能够可靠地加强对于来自后方的冲击负荷来说成为刚性上的弱点的支柱部,在防止后尾门整体的变形、断裂方面是有利的。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取代在上述内板的沿着上述通路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的结构,或者在该结构的基础上,在上述通路与上述外板之间形成闭合截面,并在该闭合截面内填充有粘接剂(33b)。在该技术方案中,沿着支柱部配置于通路内的线缆和/或线束被粘接剂固定,形成以其为核心的加强构造,与上述相同地能够避免重量增加,并且能够加强支柱部,在防止后尾门整体的变形、断裂方面是有利的。
在本发明中,在上述内板的上述主体部(13)的下部形成有上述锁体的收纳部(15),上述锁体的收纳部包括自上述内板的内表面立起并设置于上述内部空间内的纵壁部(51),用于配置上述线缆和/或线束(7)的上述通路(33c)包括从上述支柱部的下侧到上述纵壁部的第2通路(34c、35c),在上述内板的沿着上述第2通路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34f、35f),在该技术方案中,形成从卡合于车身侧的锁体的周边经由支柱部到上端部的加强构造,在抑制由来自后方的冲击负荷造成的锁体周边的断裂的方面是有利的。
另外,取代在上述第2通路内嵌入成形强化用长纤维,或者在该结构的基础上,在上述第2通路与上述外板之间形成闭合截面,并在该闭合截面内填充有粘接剂,在该技术方案中,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用于配置上述线缆和/或线束的上述通路(33c)还包括第3通路(33c),该第3通路(33c)从上述支柱部(12)的上侧到上述上端部处的上述铰链(5)的安装部,在上述内板的沿着上述第3通路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33f),在该技术方案中,形成从铰链的安装部、即向车身侧连结的连结点经由支柱部到锁体周边的加强构造,在抑制由来自后方的冲击负荷造成的锁体周边的断裂的方面是更有利的。
另外,取代在上述第3通路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或者在该结构的基础上,在上述第3通路与上述外板之间形成闭合截面,并在该闭合截面内填充有粘接剂,在该技术方案中,也能够获得相同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从上述锁体的收纳部(15)的上述纵壁部朝向上述内板的下端部延伸的纵肋(52、53)设置为呈竖立状态,在上述纵肋的基部或与基部相邻地在上述内板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53f),并且,上述外板包括第2纵肋(25),该第2纵肋(25)与上述纵肋(53)相邻并且设置于上述内部空间内且呈竖立状态,上述第2纵肋的缘端被沿着上述纵肋的基部涂布的粘接剂(53b)粘接固定,在该技术方案中,利用强化用长纤维防止由来自后方的冲击负荷造成的锁体的周边的断裂、分离,并且,通过粘接固定内板与外板,从而抑制内板与外板之间的分离,在使负荷在后尾门整体上分散这一点上也是有利的。
在本发明中,曲折用肋(34a)交替地配置在形成上述第2通路的一对肋(34)的相对侧壁上且突出于该侧壁,该曲折用肋可使上述线缆和/或线束(7)在配置时弯折,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粘接前利用曲折用肋来卡定线缆和/或线束,因此能够稳定地涂布粘接剂且能够提高操作性,也能够提高粘着性。
在本发明中,沿着与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周缘部抵接的密封面(32),在上述内板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33f),在该技术方案中,内板的包括铰接于车身的铰链安装部(上端部)、左右的支柱部、锁体安装部(下端部)在内的周缘部的强度和刚性得到提高,在抑制内板与外板之间的分离这一点上是有利的。
在本发明中,上述强化用长纤维包括玻璃长纤维或碳长纤维,通过浸渍树脂进行集束或者作为织成的带状物进行嵌入成形,在该技术方案中,能够以恒定的分量、取向、形状插入强化用长纤维。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室内侧观察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后尾门所得到的图。
图2是从背面侧观察内板所得到的图。
图3是表示线束的配置状态的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图1所示内容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1所示内容的A-A剖视图。
图7是表示锁体安装部周边的加强构造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B-B剖视图。
图9是图8的示意性的C-C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尾门;2外板;3内板;4后尾门玻璃;5铰链;6锁体;7线束;10窗开口;11上端部;12支柱部;13主体部;14下端部;15收纳部;20、30、21、31周缘部;23加强肋;25纵肋;32密封面;33、34、35加强肋;33a、34a曲折用肋;33b、33d、53b粘接剂;33c、34c、35c通路;33f、34f、35f、53f强化用长纤维;51纵壁;52、53纵肋;55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图4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后尾门1。在各图中,后尾门1是能够开闭地设置于车身后部开口处的掀背式的后尾门,在上部设有窗开口10,均由薄壁的树脂成形品构成的外板2和内板3形成为利用外板2的周缘部21、内板3的周缘部31和窗开口10的周缘部20、30接合而成的截面呈中空的中空构造(日文:モナカ構造)(蛤壳构造)。
后尾门1(内板3)由形成窗开口10的上边的上端部11、形成窗开口10的左右两边的支柱部12、12以及窗开口10以下的主体部13构成。在上端部11的左右两个部位设有铰链5的安装部,后尾门1通过该左右一对铰链5铰接于车身后部开口的上边。
在图示例中,在内板3的供铰链5安装的安装部的背面侧安装有金属制的加强板55,并以在加强板55与铰链5之间夹着内板3的状态进行紧固,但是也能够省略加强板55。与上端部11的铰链安装部相邻地设有孔110,该孔110供后述的线束7从后尾门1的中空部内向车身侧被拉出。
在内板3的下端部14设有能够相对于固定在车身后部开口的下边的锁扣(未图示)进行卡合、脱离的锁体6的安装部41,在与该安装部41相邻的主体部13上一体成形有用于收纳锁体6及其机构部的收纳部15。收纳部15在主体部13的面向车辆室内侧的表面上呈箱状凹陷设置,在用纵壁51包围着周围部分的内底面上固定有锁体6的上部(机构部侧)。
如图7所示,收纳部15的下部50朝向下端部14的开口40进行贯穿,利用左右的纵肋52、52与下端部14相结合。在比左右的纵肋52、52更靠侧方的位置,沿上下方向延伸有纵肋53、53。另外,收纳部15向图1中左侧(车辆宽度方向右侧)扩展,成为未图示的后雨刷器的马达收纳部15a,设有供后雨刷器的枢轴贯穿的孔15b。而且,在下端部14的位于马达收纳部15a侧的部分上凹陷设有在将打开的后尾门1关闭时使用的把持部42。
与内板3的周缘部31的中央侧相邻地形成有密封面32。密封面32是在后尾门1的关闭状态下与设置于车身后部开口处的外露翻边饰条(opening trim)(密封条)相抵接而形成密封的承受面,如图4所示,相对于周缘部31形成为台阶面。另外,在外板2的表面上粘接固定有后尾门玻璃4。
在内板3的主体部13背面侧,在整个面上突出设置有六角格子、斜格子、矩形或正方格子等格子状加强肋(未图示),而且,如图2和图7所示,在其周围突出设置有沿着上述密封面32的背面侧延伸的一对加强肋33,在上述加强肋之间形成有通路33c。该通路33c为加强构造,并且兼用作用于排出内部的水分的排水通路。
而且,通路33c兼用作在上端部11和支柱部12处配置向锁体6、后雨刷器的马达以及下端部14的灯43等供电的线束7的通路。即,如图2和图3所示,突出设置有从锁体6的收纳部15的侧部朝向斜上方平行地延伸的一对加强肋34,经过形成于上述加强肋34之间的通路34c而配置的线束7在支柱部12的下部被导入到通路33c内,并经由支柱部12的上部从上端部11的孔110向车身侧被拉出。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通路34c和通路33c的线束配置区间内,交替地突出设有用于呈曲折状配置线束7的曲折用肋33a、34a。
像以上那样构成的后尾门1的外板2和内板3的成形并不特别限定,可使用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碳纤维增强聚丙烯,该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以聚丙烯树脂为基础并混合了玻璃纤维作为强化纤维,该碳纤维增强聚丙烯使用了碳纤维作为强化纤维。而且,追加了如下所述的加强构造。
(强化用长纤维的嵌入成形)
如图1和图4所示,在内板3的沿着从后尾门1的上端部11、支柱部12、主体部13的两侧部延伸到下端部14的通路33c(密封面32)和通路34c、35c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33f、34f、35f。
作为这些强化用长纤维33f、34f、35f,优选玻璃长纤维、碳长纤维、聚酯长纤维,例如,能够优选使用向股线或粗纱中浸渍聚丙烯树脂而集束的长纤维或者织成窄幅织物并形成为扁平的带状的长纤维。另外,也可以预成形为嵌入的形状。为了与使纤维长度变长后的短纤维(staple fiber)相区別,有时也将这些长纤维称作“超长纤维”。
另外,也能够省略比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34f、35f的区间靠下侧的两侧部和下端部14的区间内的强化用长纤维33f,或者省略强化用长纤维34f、35f而仅设有强化用长纤维33f。另外,在前者的情况下,如图7或图9所示,也能够在内板3的与锁体6的收纳部15的两侧部分的纵肋53、53相邻的截面内嵌入成形强化用长纤维53f、53f。
在任意情况下,都能利用嵌入成形于内板3的截面内的强化用长纤维33f、34f、35f提高强度和刚性,从而能够防止受到冲击负荷时的断裂,特别是防止后尾门1的通过铰链5铰接于车身后部开口上部的上部(11、12)与通过锁体6卡合于车身后部开口下部的下部(13、14)的分断、锁体6的收纳部15的两侧部分处的断裂。
而且,强化用长纤维33f、34f、35f、53f嵌入成形于内板3的截面内,因此能够在该部分的内表面侧设置加强肋,在与利用了以下所述的线/线束的加强构造之间的组合使用方面也是有利的。
(向闭合截面填充粘接剂)
在图5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中,与形成供线束7配置的通路33c、34c,即延伸到后尾门1的上端部11、支柱部12的通路33c(从密封面32、主体部13的两侧部去除下端部14)和通路34c(35c)的一对加强肋33和一对加强肋34(35)相对地在外板2的背面侧以相同的配置突出设置加强肋23,在外板2与内板3相接合的状态下,在加强肋33(34、35)与加强肋23之间形成闭合截面,并向该闭合截面内填充粘接剂33b(发泡粘接剂)。
在该实施方式中,利用形成闭合截面的加强肋23、33(34、35)、线束7以及固化的粘接剂33b形成复合的加强构造,能够与上述相同地防止受到冲击负荷时的断裂,特别是防止后尾门1的通过铰链5铰接于车身后部开口上部的上部(11、12)与通过锁体6卡合于车身后部开口下部的下部(13、14)的分断、断裂。
另外,利用粘接剂33b和加强肋23、33(34、35)使内板3与外板2牢固地成为一体。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也可以局部或全部省略外板2侧的加强肋23,而使粘接剂33d在中空构造的后尾门1自身的闭合截面内发泡。
在以上所述的第2实施方式中,不能向从主体部13的两侧部到下端部14的通路33c内填充粘接剂。确保该部分为用于排出内部空间的水分的排水通路。
因此,如图8和图9所示,与内板3的纵肋53相邻地也在外板2上设置纵肋25,利用预先涂布于纵肋53的基部的粘接剂53b,也能够在该部分(锁体6的两侧部分)处接合外板2与内板3。在该情况下,纵肋53(25)也具有防止通过排水路径(通路33c)流下的水分流入锁体6的安装部41侧的功能。
另外,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强化用长纤维33f嵌入成形于上端部11、支柱部12、主体部13的两侧部以及下端部14中的沿着密封面32的截面内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以局部加强为目的嵌入成形于从左右的支柱部12到上端部11的区间内,此外,也可以仅嵌入成形于左右的支柱部12。
另外,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粘接剂33b(33d)填充于上端部11、支柱部12中的通路33c内和主体部13中的通路34c、35c内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以局部加强为目的仅在从左右的支柱部12到上端部11的区间的通路33c内填充有粘接剂33b(33d),此外,也可以仅在左右的支柱部12的通路33c内填充有粘接剂33b(33d)。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顺带说一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进一步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

Claims (11)

1.一种树脂制后尾门,其设置于车身后部开口处并可开闭自如,在由树脂成形品构成的外板和内板的上部设有窗开口,该外板的周缘部、该内板的周缘部和上述窗开口的周缘部接合为一体,形成上述窗开口的上边的上端部通过铰链连接于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上边,位于固定在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下边的锁扣处锁体安装于上述内板的下端部并且锁体与锁扣可卡合或脱离,在上述外板与上述内板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在上述内部空间内配置有线缆和/或线束,该线缆和/或线束连结上述上端部与上述窗开口以下的主体部,树脂制后尾门的特征在于,
在形成上述窗开口的左右两边的支柱部处的任意一处上,上述内部空间的上述内板侧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沿上述支柱部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突出于该内表面的一对肋,在上述一对肋之间形成有用于配置上述线缆和/或线束的通路,并且,在上述内板的沿着上述通路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
2.一种树脂制后尾门,其设置于车身后部开口处并可开闭自如,在由树脂成形品构成的外板和内板的上部设有窗开口,该外板的周缘部、该内板的周缘部和上述窗开口的周缘部接合为一体,形成上述窗开口的上边的上端部通过铰链连接于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上边,位于固定在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下边的锁扣处锁体安装于上述内板的下端部并且锁体与锁扣可卡合或脱离,在上述外板与上述内板之间形成有内部空间,在上述内部空间内配置有线缆和/或线束,该线缆和/或线束连结上述上端部与上述窗开口以下的主体部,该树脂制后尾门的特征在于,
在形成上述窗开口的左右两边的支柱部处的任意一处上,上述内部空间的上述内板侧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沿上述支柱部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突出于该内表面的一对肋,在形成于上述一对肋之间的通路内配置有上述线缆和/或线束,并且,在上述通路与上述外板之间形成闭合截面,并在该闭合截面内填充有粘接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制后尾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通路与上述外板之间形成闭合截面,并在该闭合截面中填充有粘接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树脂制后尾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内板的上述主体部的下部形成有上述锁体的收纳部,上述锁体的收纳部包括自上述内板的内表面立起并设置于上述内部空间内的纵壁部,用于配置上述线缆和/或线束的上述通路包括从上述支柱部的下侧到上述纵壁部的第2通路,在上述内板的沿着上述第2通路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树脂制后尾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内板的上述主体部的下部形成有上述锁体的收纳部,上述锁体的收纳部包括自上述内板的内表面竖立并设置于上述内部空间内的纵壁部,用于配置上述线缆和/或线束的上述通路包括从上述支柱部的下侧到上述纵壁部的第2通路,在上述第2通路与上述外板之间形成闭合截面,并在该闭合截面内填充有粘接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树脂制后尾门,其特征在于,
用于配置上述线缆和/或线束的上述通路还包括第3通路,该第3通路从上述支柱部的上侧到上述上端部处的上述铰链的安装部,在上述内板的沿着上述第3通路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树脂制后尾门,其特征在于,
用于配置上述线缆和/或线束配置的上述通路还包括第3通路,该第3通路从上述支柱部的上侧到上述上端部处的上述铰链的安装部,在上述第3通路与上述外板之间形成闭合截面,并在该闭合截面内填充有粘接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树脂制后尾门,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锁体的收纳部的上述纵壁部朝向上述内板的下端部延伸的纵肋设置为呈竖立状态,在上述纵肋的基部或与基部相邻地在上述内板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并且,上述外板包括第2纵肋,该第2纵肋与上述纵肋相邻并且设置于上述内部空间内且呈竖立状态,上述第2纵肋的缘端被沿着上述纵肋的基部涂布的粘接剂粘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制后尾门,其特征在于,
曲折用肋交替地配置在形成上述第2通路的一对肋的相对侧壁上且突出于该侧壁,该曲折用肋可使上述线缆和/或线束在配置时弯折。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制后尾门,其特征在于,
沿着与上述车身后部开口的周缘部抵接的密封面,在上述内板的截面内嵌入成形有强化用长纤维。
11.根据权利要求1、3、4、6、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制后尾门,其特征在于,
上述强化用长纤维包括玻璃长纤维或碳长纤维,通过浸渍树脂进行集束或者作为织成的带状物进行嵌入成形。
CN201410374518.1A 2013-08-02 2014-07-31 树脂制后尾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400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161488A JP6218020B2 (ja) 2013-08-02 2013-08-02 樹脂製バックドア
JP2013-161488 2013-08-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0028A true CN104340028A (zh) 2015-02-11
CN104340028B CN104340028B (zh) 2017-01-11

Family

ID=52342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4518.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40028B (zh) 2013-08-02 2014-07-31 树脂制后尾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18020B2 (zh)
CN (1) CN104340028B (zh)
DE (1) DE102014214725B4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6945A (zh) * 2013-11-13 2015-05-20 铃木株式会社 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
CN108263182A (zh) * 2018-01-10 2018-07-10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尾门
CN108312815A (zh) * 2018-01-10 2018-07-24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尾门
CN108556599A (zh) * 2018-01-10 2018-09-21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尾门
CN108569117A (zh) * 2017-03-07 2018-09-25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后尾门结构
CN108583244A (zh) * 2018-06-27 2018-09-28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尾门骨架结构
CN109927526A (zh) * 2017-12-19 2019-06-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树脂后尾门及其制造方法
CN110039980A (zh) * 2018-01-17 2019-07-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树脂后门
CN110072721A (zh) * 2016-12-14 2019-07-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门构造
CN112060887A (zh) * 2019-06-11 2020-12-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背门结构及车辆
RU212117U1 (ru) * 2022-02-21 2022-07-06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АвтоВАЗ" Обивка двери задка легкового автомобил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35651B2 (ja) * 2014-12-02 2017-05-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構造
JP6587549B2 (ja) * 2016-01-29 2019-10-09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製バックドアの補強構造
CN110023120A (zh) * 2016-12-01 2019-07-16 Sabic环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组合的复合尾门
JP7270415B2 (ja) * 2018-03-05 2023-05-10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車両用樹脂製バックドア
DE102018204733B4 (de) 2018-03-28 2020-12-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eckklapp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solchen Heckklappe
DE102018204732B4 (de) 2018-03-28 2022-10-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eckklapp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eine Fensteröffnung zur Aufnahme eines Heckfensters aufweisenden Heckklappe
KR102022550B1 (ko) * 2018-11-28 2019-09-19 주은테크 주식회사 경량화된 테일게이트 조립체
CN112158057A (zh) * 2020-09-30 2021-01-01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尾门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4643A (ja) * 2003-06-23 2005-01-20 Gp Daikyo Corp 車両の電気配線構造およびその補修方法
JP2005239062A (ja) * 2004-02-27 2005-09-08 Gp Daikyo Corp 車両開閉体の構造
JP2011057041A (ja) * 2009-09-08 2011-03-24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テールゲート構造
JP2011079392A (ja) * 2009-10-06 2011-04-21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シール構造
CN102729783A (zh) * 2011-03-30 2012-10-1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举升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0362Y2 (zh) * 1979-06-14 1987-05-25
JPH0519213Y2 (zh) * 1987-01-21 1993-05-20
DE10392573B4 (de) * 2002-04-30 2018-05-09 Daikyonishikawa Corp. Aus Harz hergestelltes Innenelement eines Öffnungs- und Schliesskörpers und Formungsmatrize dafür
JP4105519B2 (ja) * 2002-10-07 2008-06-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車体固定構造
JP2004166454A (ja) * 2002-11-15 2004-06-1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用プロテクタ
JP2004243987A (ja) * 2003-02-17 2004-09-0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車体固定構造
JP2005001627A (ja) * 2003-06-16 2005-01-06 Gp Daikyo Corp 車両の電気配線構造およびその補修方法
JP2010159037A (ja) 2009-01-09 2010-07-22 Kanto Auto Works Ltd 自動車のバックドア
EP2504186B1 (de) * 2009-11-25 2013-09-25 Weber Automotive AG-Holding Heckklappe aus faserverstärktem thermoplastischem kunststoff
JP2013104056A (ja) * 2011-11-17 2013-05-30 Fukuv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製テー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14643A (ja) * 2003-06-23 2005-01-20 Gp Daikyo Corp 車両の電気配線構造およびその補修方法
JP2005239062A (ja) * 2004-02-27 2005-09-08 Gp Daikyo Corp 車両開閉体の構造
JP2011057041A (ja) * 2009-09-08 2011-03-24 Mitsubishi Motors Corp テールゲート構造
JP2011079392A (ja) * 2009-10-06 2011-04-21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シール構造
CN102729783A (zh) * 2011-03-30 2012-10-17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举升门结构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6945A (zh) * 2013-11-13 2015-05-20 铃木株式会社 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
CN110072721A (zh) * 2016-12-14 2019-07-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门构造
CN108569117A (zh) * 2017-03-07 2018-09-25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用后尾门结构
CN109927526A (zh) * 2017-12-19 2019-06-25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树脂后尾门及其制造方法
CN108263182A (zh) * 2018-01-10 2018-07-10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尾门
CN108312815A (zh) * 2018-01-10 2018-07-24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尾门
CN108556599A (zh) * 2018-01-10 2018-09-21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材料尾门
CN110039980A (zh) * 2018-01-17 2019-07-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树脂后门
CN108583244A (zh) * 2018-06-27 2018-09-28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尾门骨架结构
CN112060887A (zh) * 2019-06-11 2020-12-1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后背门结构及车辆
RU212117U1 (ru) * 2022-02-21 2022-07-06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АвтоВАЗ" Обивка двери задка легкового автомобил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0028B (zh) 2017-01-11
DE102014214725A1 (de) 2015-02-05
DE102014214725A9 (de) 2016-01-21
DE102014214725B4 (de) 2024-01-25
JP2015030382A (ja) 2015-02-16
JP6218020B2 (ja) 2017-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0028A (zh) 树脂制后尾门
CN104626945A (zh) 树脂制后尾门的下部构造
CN102119089B (zh) 一种车门,特别是汽车尾门、及包含该车门的车辆和制作车门的方法
US8550536B2 (en) Tailgate from fibre-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lastic
JP4729087B2 (ja) 車両のドア構造
US8523269B2 (en) Vehicle back door
KR20160067936A (ko) 폐쇄 단면 구조, 중공 형상, 차량 부품
EP3601711B1 (en) A composite tailgate
CN105711388A (zh) 一种汽车背门
JP6051644B2 (ja) 樹脂製ドア構造
CN105904948A (zh) 一种汽车上掀式背门总成
CN106004377A (zh) 一种汽车背门内板
JP2003081134A (ja) 車両端範囲に配置された収容室を備えた自動車
US20080315618A1 (en) Assembly carrier for installation into a motor vehicle
CN204821722U (zh) 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JP7458364B2 (ja) 車両トランクの扉構造装置
CN101980887A (zh) 用于汽车的托架
JP2007237896A (ja) 自動車の車体下部構造
KR101046909B1 (ko) 화물자동차용 적재함 덮개의 하우징
CN202295001U (zh) 汽车侧围中立柱加强板
JP4193529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5077763B2 (ja) 車両用ドア構造
CN104918810A (zh) 由塑料材料制成的界定出空心体的开口面板结构
KR100320820B1 (ko) 자동차의 테일게이트용 트림부재의 장착구조
KR100899225B1 (ko) 화물자동차 적재함 덮개의 도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7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