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821722U - 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821722U
CN204821722U CN201520536889.5U CN201520536889U CN204821722U CN 204821722 U CN204821722 U CN 204821722U CN 201520536889 U CN201520536889 U CN 201520536889U CN 204821722 U CN204821722 U CN 204821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inner panel
fixed
back wal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3688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天薇
张金虎
赵建生
未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Beijing Treasure C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3688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821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821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821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后围组件包括:D柱加强板;D柱内板,D柱内板位于D柱加强板的内侧且与D柱加强板固定以在D柱加强板与D柱内板之间限定出D柱上部空腔;后围内板和后围外板,后围内板与后围外板固定以在后围内板与后围外板之间限定出后围空腔,并且后围内板还与D柱内板固定;以及尾灯罩,尾灯罩与D柱内板固定以在尾灯罩与D柱内板之间限定出位于D柱上部空腔下面的D柱下部空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后围组件,可以增强了车身结构整体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且方便维修人员对尾灯进行维修。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后备门D柱结构由D柱下加强板、尾灯罩、D柱上加强板、D柱上内板和D柱中内板焊接构成一个完整D柱结构。再和后围内板、后围外板焊接,为了保证整车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构成一个完整的后备门门洞结构。但这样的结构强度不高,且尾灯罩与D柱通过结构胶的固定方式使得尾灯安装强度较低,同时也增加了尾灯灯泡的维修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该后围组件可以增强了车身结构整体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且方便维修人员对尾灯进行维修。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后围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包括:D柱加强板;D柱内板,所述D柱内板位于所述D柱加强板的内侧且与所述D柱加强板固定以在所述D柱加强板与所述D柱内板之间限定出D柱上部空腔;后围内板和后围外板,所述后围内板与所述后围外板固定以在所述后围内板与所述后围外板之间限定出后围空腔,并且所述后围内板还与所述D柱内板固定;以及尾灯罩,所述尾灯罩与所述D柱内板固定以在所述尾灯罩与所述D柱内板之间限定出位于所述D柱上部空腔下面的D柱下部空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通过将尾灯罩焊接在D柱内板上,可以增加尾灯罩的结构强度,且增强了车身结构整体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且由于尾灯罩与D柱内板焊接后构成尾灯安装面,可以使得尾灯安装面和尾灯维修孔正对后背箱,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D柱加强板包括:彼此固定的D柱上加强板和D柱下加强板;所述D柱内板包括:彼此固定的D柱上内板和D柱中内板,所述D柱上内板与所述D柱上加强板固定,所述D柱中内板与所述D柱下加强板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D柱中内板与所述D柱下加强板的下端封闭以使所述D柱上部空腔与所述D柱下部空腔上下隔断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D柱中内板的下端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尾灯罩与所述延伸板固定且在所述尾灯罩与所述延伸板之间限定出所述D柱下部空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延伸板包括:彼此固定的第一延伸板部和第二延伸板部;所述尾灯罩包括:彼此固定的第一尾灯罩板部和第二尾灯罩板部,所述第一尾灯罩板部与所述第一延伸板部之间形成贴合固定区域,所述第二尾灯罩板部与所述第二延伸板部在距离所述贴合固定区域较远一端的端部处固定,并且所述后围外板与所述第二延伸板部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尾灯罩板部与所述第一延伸板部均构造为平板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尾灯罩还包括:第三尾灯罩板部,所述第三尾灯罩板部与所述车辆的侧围外板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尾灯罩还包括:第四尾灯罩板部,所述第四尾灯罩板部与所述车辆的侧围外板后下延伸板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D柱下部空腔与所述后围空腔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中的后围组件,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的后围组件,因此该车辆的安全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且车辆的尾灯维修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后围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方向剖开并从上向下看的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后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
后围组件100,
D柱上加强板111,D柱下加强板112,
D柱上内板121,D柱中内板122,延伸板123,第一延伸板部123a,第二延伸板部123b,
后围内板130,后围外板140,D柱下部空腔102,
尾灯罩150,第一尾灯罩板部151,第二尾灯罩板部152,第三尾灯罩板部153,第四尾灯罩板部1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100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100可以包括D柱加强板、D柱内板、后围内板130和后围外板140以及尾灯罩150。
其中,D柱内板位于D柱加强板的内侧且与D柱加强板固定,D柱加强板与D柱内板之间可以限定出D柱上部空腔(未示出)。
后围内板130与后围外板140固定并且后围内板130和后围外板140之间可以限定出后围空腔(未示出)。此外,后围内板130还与D柱内板固定。
尾灯罩150与D柱内板固定以在尾灯罩150与D柱内板之间限定出位于D柱上部空腔下面的D柱下部空腔102。此外,尾灯罩150上的与D柱内板焊接的部分可以构成尾灯安装面,尾灯可以安装在尾灯安装面上,且D柱内板上的与尾灯罩150焊接的部分可以设置有尾灯维修孔,该尾灯维修孔可以朝向后备箱,以方便维修人员对尾灯进行维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100,通过将尾灯罩150焊接在D柱内板上,可以增加尾灯罩150的结构强度,且增强了车身结构整体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且由于尾灯罩150与D柱内板焊接后构成尾灯安装面,可以使得尾灯安装面和尾灯维修孔正对后背箱,方便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D柱加强板包括彼此固定的D柱上加强板111和D柱下加强板112,D柱内板包括彼此固定的D柱上内板121和D柱中内板122,D柱上内板121与D柱上加强板111固定,D柱中内板122与D柱下加强板112固定。由此,D柱上内板121、D柱上加强板111、D柱中内板122与D柱下加强板112共同限定出D柱上部空腔。
D柱中内板122与D柱下加强板112的下端密封以使D柱上部空腔与D柱下部空腔102上下隔断开。也就是说,D柱上部空腔与D柱下部空腔102不连通。D柱中内板122与D柱下加强板112的下端可以为固定。
具体地,如图2所示,D柱中内板122的下端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延伸板123,尾灯罩150与延伸板123固定且尾灯罩150与延伸板123之间限定出D柱下部空腔102。
更具体地,延伸板123包括彼此固定的第一延伸板部123a和第二延伸板部123b,尾灯罩150包括彼此固定的第一尾灯罩板部151和第二尾灯罩板部152,第一尾灯罩板部151与第一延伸板部123a之间形成贴合固定区域,第二尾灯罩板部152与第二延伸板部123b在距离贴合固定区域较远的一端的端部固定,并且后围外板140与第二延伸板板部123b固定。
也就是说,第一尾灯罩板部151与第一延伸板部123a之间固定,第二尾灯罩板部152与第二延伸板部123b之间可以限定出D柱下部空腔102。
优选地,第一尾灯罩板部151与第一延伸板部123a均构造为平板结构。由此,可以方便第一尾灯罩板部151与第一延伸板部123a贴合且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尾灯罩150还包括第三尾灯罩板部153,第三尾灯罩板部153与车辆的侧围外板固定。第三尾灯罩板部153可以正交与第一尾灯罩板部151且朝向车辆的前方延伸。
更进一步地,尾灯罩150还包括第四尾灯罩板部154,第四尾灯罩板部154与车辆的侧围外板后下延伸板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尾灯罩150可以为一体成型件,第一尾灯罩板部151、第二尾灯罩板部152、第三尾灯罩板部153和第四尾灯罩板部154均为尾灯罩150的一部分,尾灯罩150可以为冲压件。
D柱中内板122和延伸板123可以为一体成型件,D柱中内板122和延伸板123可以为冲压件。由此,可以使得D柱中内板122和延伸板123结构简单,成型容易,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D柱中内板122和延伸板123的生产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D柱下部空腔102与后围空腔连通。
具体地,D柱下部空腔102和后围空腔彼此连通且构造为后备门门洞结构的下部腔体,该后备门门洞结构的下部腔体的内侧由后围内板130以及后围内板130两端的第二延伸板部123b构成,该后备门门洞结构的下部腔体的外侧由后围外板140以及后围外板140两端的第二尾灯罩板部152构成。
其中,后围内板130可以与后围内板130两端的第二延伸板部123b固定,后围外板140可以与后围外板140两端的第二尾灯罩板部152固定;后围内板130可以与后围外板140固定,第二延伸板部123b可以与对应的第二尾灯罩板部152固定。
D柱上部空腔可以与车辆的顶盖后横梁限定出的顶盖后横梁空腔连通,且D柱上部空腔可以与顶盖后横梁空腔连通以构成后备门门洞结构的上部腔体,该后备门门洞结构的上部腔体的内侧由顶盖后横梁内板以及顶盖后横梁内板两端的D柱上内板121、D柱中内板122构成,该后备门门洞结构的上部腔体的外侧由顶盖后横梁外板以及顶盖后横梁外板两端的D柱上加强板111和D柱下加强板112构成。
其中,顶盖后横梁内板与D柱上内板121固定,D柱上内板121与D柱中内板122固定,顶盖后横梁外板与D柱上加强板111固定,D柱上加强板111与D柱下加强板112固定;顶盖后横梁内板与顶盖后横梁外板固定,D柱上内板121与对应的D柱上加强板111固定,D柱中内板122与对应的D柱下加强板112固定。
由此,与现有技术中的后备门门洞结构的腔体为连通的环形结构不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后备门门洞结构的腔体被分成了上下两部分,分别为后备门门洞结构的下部腔体和后备门门洞结构的上部腔体。由此,可以显著增加后备门门洞结构对车身结构的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提高了车辆的安全系数,进而保证了乘客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连接件之间的固定方式作具体限定,例如,固定方式可以为焊接固定,也可以为其他的固定方式。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后围组件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的后围组件100,因此该车辆的安全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且车辆的尾灯维修更加方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D柱加强板;
D柱内板,所述D柱内板位于所述D柱加强板的内侧且与所述D柱加强板固定以在所述D柱加强板与所述D柱内板之间限定出D柱上部空腔;
后围内板和后围外板,所述后围内板与所述后围外板固定以在所述后围内板与所述后围外板之间限定出后围空腔,并且所述后围内板还与所述D柱内板固定;以及
尾灯罩,所述尾灯罩与所述D柱内板固定以在所述尾灯罩与所述D柱内板之间限定出位于所述D柱上部空腔下面的D柱下部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加强板包括:彼此固定的D柱上加强板和D柱下加强板;
所述D柱内板包括:彼此固定的D柱上内板和D柱中内板,所述D柱上内板与所述D柱上加强板固定,所述D柱中内板与所述D柱下加强板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中内板与所述D柱下加强板的下端封闭以使所述D柱上部空腔与所述D柱下部空腔上下隔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中内板的下端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延伸板,所述尾灯罩与所述延伸板固定且在所述尾灯罩与所述延伸板之间限定出所述D柱下部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板包括:彼此固定的第一延伸板部和第二延伸板部;
所述尾灯罩包括:彼此固定的第一尾灯罩板部和第二尾灯罩板部,所述第一尾灯罩板部与所述第一延伸板部之间形成贴合固定区域,所述第二尾灯罩板部与所述第二延伸板部在距离所述贴合固定区域较远一端的端部处固定,并且所述后围外板与所述第二延伸板部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尾灯罩板部与所述第一延伸板部均构造为平板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灯罩还包括:第三尾灯罩板部,所述第三尾灯罩板部与所述车辆的侧围外板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灯罩还包括:第四尾灯罩板部,所述第四尾灯罩板部与所述车辆的侧围外板后下延伸板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下部空腔与所述后围空腔连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围组件。
CN201520536889.5U 2015-07-22 2015-07-22 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04821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36889.5U CN204821722U (zh) 2015-07-22 2015-07-22 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36889.5U CN204821722U (zh) 2015-07-22 2015-07-22 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821722U true CN204821722U (zh) 2015-12-02

Family

ID=546793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36889.5U Active CN204821722U (zh) 2015-07-22 2015-07-22 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821722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3916A (zh) * 2016-05-27 2017-12-05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行李箱侧装饰板及机动车辆
CN107487373A (zh) * 2016-09-12 2017-12-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后围内板及后围结构
CN107487375A (zh) * 2016-12-27 2017-12-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8128355A (zh) * 2017-12-08 2018-06-08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后侧围内板总成结构
CN113682379A (zh) * 2021-09-10 2021-11-23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身后部骨架结构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33916A (zh) * 2016-05-27 2017-12-05 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行李箱侧装饰板及机动车辆
CN107487373A (zh) * 2016-09-12 2017-12-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后围内板及后围结构
CN107487375A (zh) * 2016-12-27 2017-12-1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车身结构及车辆
CN108128355A (zh) * 2017-12-08 2018-06-08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后侧围内板总成结构
CN113682379A (zh) * 2021-09-10 2021-11-23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身后部骨架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21722U (zh) 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3079940B (zh) 乘用车车室用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41466A (zh) 用于汽车的底板结构
CN104340028A (zh) 树脂制后尾门
CN203439128U (zh) 车身结构和具有其的汽车
CN107161219A (zh) 使用碳纤增强塑料的车身结构
CN104802863A (zh) 车身及具有该车身的车辆
CN202175100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结构
CN103935402A (zh) 一种汽车前围
CN101774401B (zh) 装配载货车的具有驾驶室的前车的方法以及载货车的前车
KR101424787B1 (ko) 선루프용 하이브리드 프레임 차체 연결구조
CN108382463B (zh) 两厢车型内板后部框架结构
CN103273963B (zh) 车身及具有该车身的车辆
CN206155113U (zh) 车辆尾门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04956651U (zh) 用于车辆的顶盖后横梁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6552114U (zh) 电动汽车的顶盖安装组件
CN206155351U (zh) 用于车辆的保险盒安装支架和具有它的车辆
CN110194218A (zh) 机舱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05381315U (zh) 车身结构及具有该车身结构的车辆
CN203701901U (zh) 车门和具有该车门的车辆
CN202413951U (zh) 一种车身门槛内部加强结构
CN205905727U (zh) 用于车门的后视镜安装板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8498609U (zh) 连接结构及车辆
CN204956647U (zh) 用于车辆的b柱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7918119U (zh) 车辆顶盖外板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17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Changping District City, Shahe, Sha Yang Road,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4

Address after: 102206, Beijing, Shahe, Changping District Town, Sha Yang Road, Lao Wan Village North

Patentee after: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