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81315U - 车身结构及具有该车身结构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结构及具有该车身结构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81315U
CN205381315U CN201620054545.5U CN201620054545U CN205381315U CN 205381315 U CN205381315 U CN 205381315U CN 201620054545 U CN201620054545 U CN 201620054545U CN 205381315 U CN205381315 U CN 2053813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verse girder
intermediate transverse
body structure
diapire
latera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545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邵晓科
刘安策
赵鹏程
李斌
彭昌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545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813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813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813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结构和具有该车身结构的车辆,该车身结构包括:顶盖外板;侧围组件,所述侧围组件分别位于所述顶盖外板的两侧;中间横梁和连接支架,所述中间横梁沿顶盖外板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中间横梁与所述顶盖外板固定,所述连接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横梁的两端,每个所述连接支架与对应侧的侧围组件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具有改进的侧碰吸能效果。

Description

车身结构及具有该车身结构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具有该车身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侧面碰撞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形式,约占事故总数的30%,仅次于正面碰撞。各国都把汽车的侧面碰撞性能作为汽车安全性评价指标之一,特别是在我国道路交通环境中,道路路口以平面交叉为主。因此提升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可以较大限度地减少乘员在侧碰事故中的伤亡。轿车由于门槛较低,侧碰时主要靠B柱及车顶抵抗侧面的撞击。因此对于轿车来说,车顶的设计很重要,特别是在侧碰主要传力路径中的中间横梁。现有技术中,中间横梁仅与顶盖外板焊接,顶盖外板与侧围连接,中间横梁与侧围没有直接或间接连接,导致侧围与顶盖之间连接刚度不足,侧碰时无法将被撞侧B柱受到的力有效传递至非被撞侧,从而导致被撞侧B柱整体侵入较大,对整车的侧碰带来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结构,该车身结构具有改进的侧碰吸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包括上述车身结构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包括:顶盖外板;侧围组件,所述侧围组件分别位于所述顶盖外板的两侧;中间横梁和连接支架,所述中间横梁沿顶盖外板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中间横梁与所述顶盖外板固定,所述连接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横梁的两端,每个所述连接支架与对应侧的侧围组件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具有改进的侧碰吸能效果。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间横梁上设置有加强结构和减重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结构和所述减重结构均为多个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加强结构和所述减重结构均为两组,两组所述减重结构位于两组所述加强结构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间横梁包括:
中间隔壁、第一底壁、第二底壁、第一外侧壁和第二外侧壁,所述第一底壁连接在所述中间隔壁与所述第一外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底壁连接在所述中间隔壁与所述第二外侧壁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间横梁上设置有加强结构和减重结构;
其中所述减重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壁和所述第二底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中间横梁上设置有加强结构和减重结构;
所述第一外侧壁上设置有向远离所述中间隔壁方向延伸的第一外翻边,所述第二外侧壁上设置有向远离所述中间隔壁方向延伸的第二外翻边,所述加强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翻边和所述第二外翻边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外翻边上的多个加强结构与所述第二外翻边上的多个加强结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交错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支架具有用于与所述中间横梁进行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接部以及用于与所述侧围组件进行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接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焊接工艺孔;
所述连接支架与相应侧的侧围组件的侧围顶侧梁内板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车身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间横梁与两端连接支架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间横梁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间横梁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支架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间横梁、连接支架与侧围组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间横梁、连接支架与顶盖外板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图6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100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1且结合图5和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100可以包括顶盖外板5、侧围组件4、中间横梁1和连接支架2。
侧围组件4分别位于顶盖外板5的两侧,左侧的侧围组件4位于顶盖外板5的左侧且右侧的侧围组件4位于顶盖外板5的右侧。侧围组件4主要包括侧围外板、侧围内板、侧围顶侧梁内板等部件。
参照图1、图2和图5所示,中间横梁1沿顶盖外板5的宽度方向延伸,这里的宽度方向为车辆的宽度方向,也就是车辆的横向。中间横梁1的长度可以与顶盖外板5的宽度大体相同,中间横梁1的左端可大体与顶盖外板5的左侧缘平齐而中间横梁1的右端可大体与顶盖外板5的右侧缘平齐。
中间横梁1与顶盖外板5固定,对于中间横梁1与顶盖外板5的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不作特殊限定。如,通过焊接方式对中间横梁1与顶盖外板5焊接,进一步,可在中间横梁1的两个端部与顶盖外板5焊接固定,当然也可在整个车宽方向上将中间横梁1与顶盖外板5连续焊接。
参照图1、图4所示,连接支架2分别设置在中间横梁1的两端,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两端的连接支架2的构造相同,且对称地设置在中间横梁1的左端和右端,由此提高了部件通用性同时使得中间横梁1与两端的两个连接支架2具有高度对称结构。每个连接支架2与对应侧的侧围组件4固定,换言之,左侧的连接支架2与左侧的侧围组件4固定,右侧的连接支架2与右侧的侧围组件4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100,通过在中间横梁1的两端分别设置用于与侧围组件4相连的连接支架2,使得中间横梁1不但与顶盖外板5固定,同时还间接与左侧和右侧的侧围组件4进行固定,这样在车辆发生侧碰时,碰撞力可通过侧围组件4、连接支架2、中间横梁1向另一侧传递,有效衰减碰撞能量,避免碰撞侧的侧围组件4过度压缩驾驶舱,极大地提升了车辆侧碰安全性。
为了实现轻量化设计,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中间横梁1上可以设置有减重结构32,减重结构32可以为减重通孔,但不限于此。由于减重通孔的开设会影响中间横梁1的强度,这样不利于碰撞时力的传递,为了改善由于开设减重孔而造成中间横梁1强度降低的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横梁1上设置有加强结构31。
这样通过设置加强结构31和减重结构32,实现了中间横梁1轻量化的设计目的,同时保证了中间横梁1具有足够的强度,使得在发生车辆侧碰时中间横梁1能够稳定地传递碰撞力。
可选地,加强结构31可以是加强筋,加强筋可以通过冲压形成,但不限于此。
对于加强结构31和减重结构32的设置数量、分布形式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而进行灵活设计。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结构31和减重结构32均为多个,且均在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如等间距布置。参照图2所示的示例,加强结构31和减重结构32均为两组,其中两组减重结构32位于两组加强结构31之间。
下面参照图1-图3对中间横梁1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2且结合图3所示,中间横梁1可以包括中间隔壁11、第一底壁12、第二底壁13、第一外侧壁14和第二外侧壁15。中间隔壁11位于第一外侧壁14和第二外侧壁15之间,第一底壁12连接在中间隔壁11与第一外侧壁14之间,第二底壁13连接在中间隔壁11与第二外侧壁15之间,第一底壁12和第二底壁13可处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外侧壁14和第二外侧壁15可以分别从第一底壁12和第二底壁13的外侧缘向上延伸,中间隔壁11可连接第一底壁12和第二底壁13且向上延伸,中间隔壁11与第一外侧壁14以及第二外侧壁15的距离可以相等,并且中间隔壁11、第一外侧壁14和第二外侧壁15可以大体上平行设置。
由此,中间横梁1具有大体“W”形结构,参照图3所示,这样中间横梁1与顶盖外板5固定后,中间横梁1与顶盖外板5之间可以形成空腔盒状结构,该空腔盒状结构利于吸收碰撞能量。
可选地,中间横梁1可以是一体件。
参照图2且结合图3所示,减重结构32可以设置在第一底壁12和第二底壁13上,并且第一底壁12上的多个减重结构32可以沿车宽方向延伸,同样地,第二底壁13上的多个减重结构32可以沿车宽方向延伸。第一底壁12和第二底壁13上的多个减重结构32可以分别一一对应。
参照图3所示,第一外侧壁14上设置有向远离中间隔壁11方向延伸的第一外翻边16,第二外侧壁15上设置有向远离中间隔壁11方向延伸的第二外翻边17。具体而言,第一外翻边16可以位于第一外侧壁14的远离第一底壁12的一端并向远离中间隔壁11的方向延伸,第一外翻边16可与第一外侧壁14大体垂直,第二外翻边17可以位于第二外侧壁15的远离第二底壁13的一端并向远离中间隔壁11的方向延伸,第二外翻边17可与第二外侧壁15大体垂直。
其中,加强结构31设置在第一外翻边16和第二外翻边17上。参照图2且结合图3所示,第一外翻边16上的多个加强结构31与第二外翻边17上的多个加强结构31在宽度方向上交错布置,由此加强效果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4所示,连接支架2具有第一螺接部21和第二螺接部22,第一螺接部21用于与中间横梁1进行螺纹连接,第一螺接部21可以具有通孔或螺纹孔,螺栓可通过该通孔或螺纹孔而将第一螺接部21紧固在中间横梁1的一端。第二螺接部22用于与侧围组件4进行螺纹连接,第二螺接部22可以具有通孔或螺纹孔,螺栓可通过该通孔或螺纹孔而将第二螺接部22紧固在侧围组件4的上端。
进一步,连接支架2上可设置有焊接工艺孔23,连接支架2与相应侧的侧围组件4的侧围顶侧梁内板可通过该焊接工艺孔23进行焊接固定。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身结构100。对于车辆的其它构造,例如发动机、变速器等均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因此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盖外板;
侧围组件,所述侧围组件分别位于所述顶盖外板的两侧;
中间横梁和连接支架,所述中间横梁沿顶盖外板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中间横梁与所述顶盖外板固定,所述连接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横梁的两端,每个所述连接支架与对应侧的侧围组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横梁上设置有加强结构和减重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和所述减重结构均为多个且在所述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和所述减重结构均为两组,两组所述减重结构位于两组所述加强结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横梁包括:
中间隔壁、第一底壁、第二底壁、第一外侧壁和第二外侧壁,所述第一底壁连接在所述中间隔壁与所述第一外侧壁之间,所述第二底壁连接在所述中间隔壁与所述第二外侧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横梁上设置有加强结构和减重结构;
其中所述减重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壁和所述第二底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横梁上设置有加强结构和减重结构;
所述第一外侧壁上设置有向远离所述中间隔壁方向延伸的第一外翻边,所述第二外侧壁上设置有向远离所述中间隔壁方向延伸的第二外翻边,所述加强结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翻边和所述第二外翻边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翻边上的多个加强结构与所述第二外翻边上的多个加强结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交错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具有用于与所述中间横梁进行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接部以及用于与所述侧围组件进行螺纹连接的第二螺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上设置有焊接工艺孔;
所述连接支架与相应侧的侧围组件的侧围顶侧梁内板焊接固定。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
CN201620054545.5U 2016-01-20 2016-01-20 车身结构及具有该车身结构的车辆 Active CN2053813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54545.5U CN205381315U (zh) 2016-01-20 2016-01-20 车身结构及具有该车身结构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54545.5U CN205381315U (zh) 2016-01-20 2016-01-20 车身结构及具有该车身结构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81315U true CN205381315U (zh) 2016-07-13

Family

ID=56348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54545.5U Active CN205381315U (zh) 2016-01-20 2016-01-20 车身结构及具有该车身结构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813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3483A (zh) * 2018-12-29 2019-05-10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顶盖横梁连接结构
CN113771953A (zh) * 2021-11-02 2021-12-10 杭州谦泰五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井字形车体翻滚保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3483A (zh) * 2018-12-29 2019-05-10 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顶盖横梁连接结构
CN113771953A (zh) * 2021-11-02 2021-12-10 杭州谦泰五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井字形车体翻滚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53316U (zh) 一种汽车侧围后段结构以及侧围总成
CN10920452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10239628A (zh) 车辆后部构造
CN204605957U (zh) 汽车及汽车a柱结构
CN11257260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205930933U (zh) 一种电动汽车车身地板结构
CN205381315U (zh) 车身结构及具有该车身结构的车辆
CN105966459A (zh) 用于车辆的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车辆
CN104827926B (zh) 电动车及用于电动车的电池箱固定组件
CN10920446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3786791A (zh) 一种整体式汽车前纵梁
CN201712671U (zh) 一种汽车前纵梁后段的加强结构
CN103273963B (zh) 车身及具有该车身的车辆
CN109204516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4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2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US20150042124A1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KR20110058111A (ko) 차량의 프런트 도어와 로어 프런트 필러 보강구조
US20230031215A1 (en)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for a rocker panel beam of a motor vehicle
JP2015063208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209553315U (zh) 一种汽车侧围总成
CN208855722U (zh) 一种带支架的汽车前横梁
CN109204522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508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CN109204467B (zh) 车身结构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