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956647U - 用于车辆的b柱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b柱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956647U
CN204956647U CN201520537345.0U CN201520537345U CN204956647U CN 204956647 U CN204956647 U CN 204956647U CN 201520537345 U CN201520537345 U CN 201520537345U CN 204956647 U CN204956647 U CN 204956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column reinforcement
vehicle
utility
reinforcemen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3734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飞
许志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Beijing Treasure C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3734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956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956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956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B柱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用于车辆的B柱包括:B柱内板和B柱加强板,所述B柱加强板位于所述B柱内板的外侧且所述B柱加强板与所述B柱内板固定以在所述B柱加强板与所述B柱内板之间限定出B柱空腔结构;以及下铰链加强板,所述下铰链加强板固定在所述B柱加强板的外侧面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B柱具有较高的强度,且成型容易。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B柱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B柱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B柱加强板为了满足侧碰、后门的承重,通常采用热成型及高强度钢板,但现有的B柱加强板在冲压时拉延深度较深、成型困难,且冲压B柱加强板所需的模具的制造工艺难度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B柱,该B柱具有较高的强度,且成型容易。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B柱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B柱,包括:B柱内板和B柱加强板,所述B柱加强板位于所述B柱内板的外侧且所述B柱加强板与所述B柱内板固定以在所述B柱加强板与所述B柱内板之间限定出B柱空腔结构;以及下铰链加强板,所述下铰链加强板固定在所述B柱加强板的外侧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B柱,通过将下铰链加强板固定在B柱加强板的外侧,可以有效地提高B柱加强板的强度,进而提高后门下铰链的安装强度,缓解门下垂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B柱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铰链加强板与所述B柱加强板的外侧面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铰链加强板构造为板状结构且贴合在所述B柱加强板的外侧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B柱加强板上形成有凹部,所述下铰链加强板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凹部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铰链加强板整体位于所述凹部内并与所述凹部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部的轮廓与所述下铰链加强板的轮廓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部通过冲压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部邻近所述B柱的下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部伸入到所述B柱空腔结构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B柱,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的B柱,因此该车辆具有优异的安全性能,且车辆的制造效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B柱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B柱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B柱100,B柱内板110,B柱加强板120,下铰链加强板130,B柱空腔结构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B柱100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B柱100可以包括B柱内板110和B柱加强板120,B柱加强板120位于B柱内板110的外侧,且B柱加强板120与B柱内板110固定以在B柱加强板120与B柱内板110之间限定出B柱空腔结构101。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方向性描述中,“内”指的是朝向车辆中心的方向,“外”指的是远离车辆中心的方向。
B柱内板110和B柱加强板120之间可以焊接固定,B柱内板110和B柱加强板120之间限定出B柱空腔结构101可以使得B柱100在受到冲击时,吸收冲击能量,减缓冲击对乘客造成的伤害。
其中,B柱100还包括下铰链加强板130,下铰链加强板130固定在B柱加强板120的外侧面上。由此,可以至少在局部提高B柱加强板120的强度,进而提高后门下铰链的安装强度,缓解门下垂的问题。可选地,下铰链加强板130与B柱加强板120的外侧面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B柱100,通过将下铰链加强板130固定在B柱加强板120的外侧,可以有效地提高B柱加强板120的强度,进而提高后门下铰链的安装强度,缓解门下垂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铰链加强板130构造为板状结构且贴合在B柱加强板120的外侧面上。也就是说,下铰链加强板130和B柱加强板120之间可以为面面固定。由此,下铰链可以更加牢固地安装在下铰链安装板上。
有利地,B柱加强板120上形成有凹部,下铰链加强板13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凹部内。设置在凹部内的下铰链加强板130可以与B柱加强板120的其他部分(例如,上部)大致平齐,避免B柱加强板120上由于设置下铰链加强板130而凸出一部分,影响B柱100的外观,保证B柱加强板的外侧相对平整。
此外,B柱加强板120上形成凹部,可以至少部分的降低了B柱加强板120在冲压过程中的拉延深度,进而降低了B柱加强板120的成型难度,减少了成型过程中褶皱、开裂等缺陷的产生,提高了零件的结构强度,减少了因缺陷带来的安全风险。可选地,凹部邻近B柱100的下端。
进一步地,下铰链加强板130整体位于凹部内并与凹部焊接固定。也就是说,B柱加强板120的外侧不会因为安装有下铰链加强板130而突出一部分,保证了B柱100的整体外观。优选地,凹部的轮廓与下铰链加强板130的轮廓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凹部伸入到B柱空腔结构101内。也就是说,凹部朝向车辆的内侧凹陷。凹部可包括底壁部和位于底壁部周沿的侧壁部,底壁部的距离B柱内板的距离小于靠近凹部的B柱加强板的部分距离B柱内板的距离。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B柱100,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的B柱100,因此该车辆具有优异的安全性能,且车辆的制造效率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B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B柱内板和B柱加强板,所述B柱加强板位于所述B柱内板的外侧且所述B柱加强板与所述B柱内板固定以在所述B柱加强板与所述B柱内板之间限定出B柱空腔结构;以及
下铰链加强板,所述下铰链加强板固定在所述B柱加强板的外侧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B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铰链加强板与所述B柱加强板的外侧面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B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铰链加强板构造为板状结构且贴合在所述B柱加强板的外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B柱,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加强板上形成有凹部,所述下铰链加强板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凹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B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铰链加强板整体位于所述凹部内并与所述凹部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B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的轮廓与所述下铰链加强板的轮廓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B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通过冲压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B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邻近所述B柱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B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伸入到所述B柱空腔结构内。
10.一种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B柱。
CN201520537345.0U 2015-07-22 2015-07-22 用于车辆的b柱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04956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37345.0U CN204956647U (zh) 2015-07-22 2015-07-22 用于车辆的b柱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37345.0U CN204956647U (zh) 2015-07-22 2015-07-22 用于车辆的b柱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956647U true CN204956647U (zh) 2016-01-13

Family

ID=55051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37345.0U Active CN204956647U (zh) 2015-07-22 2015-07-22 用于车辆的b柱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9566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7704A (zh) * 2018-07-04 2021-03-02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用构造部件的加强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37704A (zh) * 2018-07-04 2021-03-02 丰田铁工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用构造部件的加强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5097170A (ja) バッテリ支持部材
CN204821722U (zh) 用于车辆的后围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4095749U (zh) 汽车c柱安全带导向环的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CN204956647U (zh) 用于车辆的b柱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4089439U (zh) 电机支架
CN203485862U (zh) 汽车的保险杠支架安装结构
CN105460083A (zh) 一种前地板中央通道
CN202827765U (zh) 一种车辆b柱加强板以及车辆的b柱
CN203701901U (zh) 车门和具有该车门的车辆
CN203651683U (zh) 一种车辆后防护栏总成及货车
CN204363927U (zh) 洗碗机的内门、门体组件和洗碗机
CN206155351U (zh) 用于车辆的保险盒安装支架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04956161U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4801697U (zh) 防撞梁
CN204782404U (zh) 一种新型汽车车门限位器的限位杆、限位器和汽车
CN103542690B (zh) 冰箱、用于冰箱的门体和用于冰箱的显控预埋盒
CN206749477U (zh) 车门和车辆
CN208134273U (zh) 前保险杠安装支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3101506B (zh) 水箱及其制造方法
CN208615868U (zh) 吸能块与门饰板地图袋的集成结构及汽车
CN203651407U (zh) 用于汽车的门锁加强板和汽车的车门
CN206317210U (zh) 一种用于生产高速无砟铁路岔枕的模型
CN209142225U (zh) 一种汽车纵梁的加强结构
CN203293868U (zh) 车门和具有该车门的车辆
CN205632660U (zh) 一种半挂车的纵梁以及半挂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5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Beijing,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Road, sand Yang

Patentee before: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treasure Ca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7

Address after: 102206, Beijing, Shahe, Changping District Town, Sha Yang Road, Lao Wan Village North

Patentee after: BEIQI FOTON MOTO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188, Miyun District, Miyun District, Beijing,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