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169803B - 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其制造方法和电子照相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其制造方法和电子照相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169803B CN104169803B CN201280071152.XA CN201280071152A CN104169803B CN 104169803 B CN104169803 B CN 104169803B CN 201280071152 A CN201280071152 A CN 201280071152A CN 104169803 B CN104169803 B CN 1041698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neral formula
- photoreceptor
- resin
- charge transport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5—Organic bonding materials; Methods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with a photoconductive layer; Inert supplements for use in photoconductive layers
- G03G5/0528—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 G03G5/0557—Macromolecular bonding material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ed bonds
- G03G5/0564—Polycarbonat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05—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07—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non-six-membered ring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09—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01—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G03G5/0612—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nitrogen
- G03G5/0614—Amines
- G03G5/06142—Amines arylamine
- G03G5/06147—Amines arylamine alkenylarylamin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6—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photoconductive material being organic
- G03G5/0664—Dyes
- G03G5/0666—Dyes containing a methine or polymethine group
- G03G5/0672—Dyes containing a methine or polymethine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methine or polymethine group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43—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e structur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5/00—Recording members for original recording by exposure, e.g. to light, to heat, to electrons; Manufacture thereof;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G03G5/02—Charge-receiving layers
- G03G5/04—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transporting layers; Additives therefor; Binders therefor
- G03G5/043—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e structure
- G03G5/047—Photoconductive layer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two or more layers or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e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ge-generation layers or charge transport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hotorecepto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高光响应性、即使反复使用电气特性也稳定、且高耐久性的电子照片用感光体。该感光体是在导电性基体上具有感光层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感光层至少包含树脂粘合剂、电荷传输材料和添加剂,树脂粘合剂含有由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和下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构成的聚碳酸酯树脂,该电荷传输材料含有下述通式(3)、(4)或(5)所示的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并且添加剂含有下述通式(6)所示的二酯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的打印机、复印机、传真等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以下、也简称为“感光体”)、其制造方法和电子照相装置,特别是涉及通过具有特定结构的树脂粘合剂、电荷传输材料和添加剂的组合而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光响应性及耐气体性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其制造方法和电子照相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基本结构是在导电性基体上设置有具有光导电功能的感光层的结构。近年来,因材料的多样性、高生产率、安全性等优点,对使用有机化合物作为承担电荷产生或传输的功能组分的有机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研究开发日益活跃,并且正在推进应用到复印机及打印机等中。
一般来说,感光体需要具有在黑暗中保持表面电荷的功能、接收光并产生电荷的功能和传输产生的电荷的功能。该感光体被分为所谓的单层型感光体,其具有兼具这些功能的单层感光层;和所谓的层叠型(功能分离型)感光体,其具备层叠有不同功能的层的感光层,所述不同功能的层主要包括功能为在接收光的同时产生电荷的电荷产生层,功能为在黑暗中保留表面电荷和传输电荷产生层在接收光时产生的电荷的电荷传输层。
通常,所述感光层通过在导电性基体上施涂涂布液形成,所述涂布液通过将电荷产生材料、电荷传输材料和树脂粘合剂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制备而成。在这些有机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特别是将成为最外层表面的层中,多使用聚碳酸酯作为树脂粘合剂。这是因为聚碳酸酯能很强地耐受在层和纸或去除调色剂的刮刀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具有极佳的柔性,并且具有良好的曝光透过性。其中,双酚Z型聚碳酸酯被广泛地用作树脂粘合剂。例如,专利文献I等描述了使用这种聚碳酸酯作为树脂粘合剂的技术。此外,目前也正在对聚碳酸酯结构进行各种研究,旨在提高感光体表面的耐磨损性,但并没有令人满意的成果。
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办公室内的网络化带来的打印张数的增加,以及基于电子照相的轻便打印机的迅速发展,对电子照相方式的打印设备越来越要求高耐久性、高灵敏度、以及高速响应性。此外,对电子照相方式的打印设备也迫切要求来自设备内产生的臭氧及NOx等气体的影响、使用环境(室温及湿度)的变化造成的图像特性的变化等小。
还有,随着最近的彩色打印机的发展及普及率的提高,正在推进打印速度的高速化及装置的小型化和减少部件,也要求能够应对各种使用环境。彩色打印机中,因采用调色剂的叠色转印及转印带,因而有转印电流增大的趋势,从而存在如下问题:在各种尺寸的纸上打印时,在不同尺寸纸张及纸间部产生转印疲劳差,加剧图像浓度差。即,在大量用小尺寸纸张打印时,相对于纸张通过的感光体部分(通纸部),纸张不通过的感光体部分(非通纸部)会直接连续受到转印的影响,转印疲劳变大。其结果,接下来在大尺寸纸张上打印时,因上述通纸部与非通纸部的转印疲劳的差异,在显影部产生电势差,从而出现浓度差。该倾向随着转印电流的增大而变得更加显著。在这种状况下,与单色打印机相比,特别是彩色打印机对因反复使用及使用环境(室温及湿度)的变化所导致的图像特性及电气特性的变化小,而且转印恢复性优异的感光体的需求显著增高,但是以目前的技术,这些要求无法同时充分满足。
还有,特别是为了提高带负电荷的层叠型感光体的耐磨损性,必须提高作为最外表面层的电荷传输层中的树脂粘合剂的比率,但这种情况下,电荷传输材料的比例相对降低,从而导致电荷传输材料的电荷迁移率降低。为了解决该问题,必须使电荷传输材料的电荷迁移度率提高。而且,也必须在考虑到树脂粘合剂与电荷传输材料的相容性的同时,进行树脂粘合剂与电荷传输材料的组合的选择和比例的调整。
此外,对于在装置内产生的气体,作为众所周知的可例举臭氧。一般公认,臭氧由进行电晕放电的充电器及辊充电器产生,因其残留或滞留在装置内等而导致感光体暴露于臭氧时,构成感光体的有机物质被氧化,从而原本的结构被破坏,致使感光体特性显著恶化。而且,空气中的氮被臭氧氧化,形成NOx,该NOx会使构成感光体的有机物质改性。
这种由气体引起的感光体特性的劣化,不仅感光体的最外表面层本身受到侵害,也要考虑气体流入感光层内部所引发的不良影响。感光体的最外表面层本身,虽然量不大,也会因与上述各种部件的摩擦而被削损,有害气体流入感光层内部时,有可能破坏感光层内的有机物质的结构,因此抑制该有害气体流入感光层内部也是重要的课题。特别是对于使用多根感光体的串联方式的彩色电子照相装置,气体的影响程度因感光体在装置内的设置位置等而出现差异时,会发生色调的变化,妨碍生成完美的图像。因此,对于串联方式的彩色电子照相装置而言,气体引起的特性恶化是特别重要的课题。
此外,感光体表面还被感光体充电时产生的臭氧、氮氧化物等污染。存在如下问题:由污染物自身引起的图像洇色,附着的物质导致感光体表面润滑性降低,容易附着纸尘和调色剂,刮刀振鸣,剥离,容易刮擦感光体表面。
为了解决这些课题,提出了各种涉及感光体的最外表面层的改进技术。
为了提高感光体表面的耐久性,提出了各种聚碳酸酯树脂结构的技术方案,例如专利文献2、3提出了含特定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但是对于与各种电荷传输材料、添加剂的相容性、树脂的溶解性有关的研究尚不充分。此外,专利文献4提出了含特定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但是具有膨松结构的树脂中聚合物彼此之间的空间多,充电时放电物质及接触构件、杂质等容易渗透到感光层,致使难以得到足够的耐久性。还有专利文献5提出了具有特殊结构的聚碳酸酯,旨在提高耐刷性和涂布性,但是关于组合的电荷传输材料及添加剂的记载不充分,存在难以保持长期使用时的稳定的电气特性的问题。
此外,还提出过高响应性,且载流子迁移率高的各种电荷传输材料。例如,专利文献6提出了茋衍生物,专利文献7提出了三(4-苯乙烯基苯基)胺衍生物等。但是,这些文献中,对与电荷传输材料组合的树脂粘合剂及添加剂未作充分的研究,在工作环境的变化及长期使用时的电气特性的保持,耐磨损性的提高,耐污染性的保持上,无法全部实现。
针对提高耐气体性,提出了各种添加剂,例如位阻酚及磷系化合物、硫系化合物、胺系化合物、位阻胺系化合物等。但现状是,这些技术均无法得到显示出足够的耐气体性的感光体,或者即使耐气体性得到满足,但因与树脂及电荷传输材料的组合,电气特性、例如响应性、图像记忆(メモリ-)及耐刷时的电势稳定性等无法令人满意。另一方面,本发明申请人在专利文献8、9中提出了二酯化合物,而且也在进行组合更合适的树脂粘合剂与高迁移率电荷传输材料的研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1-620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4-35475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平4-179961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4-8564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平3-273256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开昭59-216853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特开2012-27139号公报
专利文献8:国际公开第2011/108064号文本
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特开2007-279446号公报
发明的内容
如上所述,关于感光体的表面层的改进,到目前为止提出了各种技术方案。但是,这些专利文献所述的技术均无法在光响应性等电气特性及耐磨损性、耐溶剂开裂性这些所有特性上令人满意。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高光响应性、即使反复使用电气特性也稳定、且高耐久性的电子照片用感光体。更具体来说是,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具有特定结构的树脂粘合剂、电荷传输材料和添加剂的组合,提供具有优异的耐磨损性及响应性、耐气体性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其制造方法和电子照相装置。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对感光层的组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将含有特定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用作树脂粘合剂,将其与特定的电荷传输材料和特定的添加剂组合使用,能够实现耐久性得到提高、同时具有高光响应性、且电气特性优异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是在导电性基体上具有感光层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其特征是,所述感光层至少包含树脂粘合剂、电荷传输材料和添加剂,该树脂粘合剂含有由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和下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构成的聚碳酸酯树脂,该电荷传输材料含有下述通式(3)、(4)或(5)所示的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并且该添加剂含有下述通式(6)所示的二酯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
(通式(1)中,R1和R2可以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碳数1~12的烷基、卤素原子、碳数6~12的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或者碳数1~12的烷氧基,c为0~4的整数,X为单键、‐O‐、‐S‐、‐SO‐、‐CO‐、‐SO2‐或者‐CR3R4‐(R3和R4可以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碳数1~12的烷基、卤代烷基、或碳数6~12的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碳数5~12的取代或无取代的亚环烷基、碳数2~12的取代或无取代的α,ω亚烷基、‐9,9‐亚芴基、碳数6~12的取代或无取代的亚芳基、或者含有碳数6~12的芳基或亚芳基的2价基团,m、n表示各单体的摩尔比率)
(通式(3)中,R5和R6可以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取代或无取代的烷基、或者甲氧基,Ar1、Ar2、Ar3可以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
(通式(4)中,R7、R8、R9和R10可以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烷基)
(通式(5)中,R11、R12、R13、R14和R15可以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或者、取代或无取代的烷基)
(通式(6)中,A为下式(7)中的任一式所示的有机基团,B为下式(8)中的任一式所示的有机基团)
在本发明中,较好是上述感光层构成感光体的最外表面层。其次,在本发明中,较好是上述感光层由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依次层叠而成,并且该电荷传输层含有上述聚碳酸酯树脂、上述茋化合物和上述二酯化合物。还有,较好是在本发明的感光体中,上述通式(1)中,R1和R2分别单独地为氢原子或甲基,且X为亚环己基。还有,较好是在本发明的感光体中,上述共聚物中的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比为15摩尔%以上90摩尔%以下。此外,上述二酯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上述感光层的固体成分的总量优选为0.05质量%~20质量%。
此外,本发明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制造方法是包含在导电性基体上涂布涂布液来形成感光层的工序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液使用含有含上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和上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的聚碳酸酯树脂,上述通式(3)、(4)或(5)所示的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及上述通式(6)所示的二酯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的涂布液。
还有,本发明的电子照相装置的特征是,装载有上述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含有上述特定的结构单元的聚碳酸酯树脂用作感光层的树脂粘合剂,并且将其与特定的电荷传输材料和特定的添加剂组合使用,能够实现保持感光体的电子照相特性,同时高光响应性、耐气体性及耐溶剂开裂性优异,环境特性良好的感光体。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a)~(c)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一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子照相装置的一例的结构简图。
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受以下说明的任何限定。
电子照相感光体可大致分为层叠型(功能分隔型)感光体,即所谓的带负电荷的层叠型感光体和带正电荷的层叠型感光体,和主要以带正电荷型使用的单层型感光体。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截面示意图,(a)显示带负电荷型的层叠型电子照相用感光体,(b)显示带正电荷型的单层型电子照相用感光体,(c)显示带正电荷型的层叠型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如图所示,在带负电荷层叠型感光体中,底涂层2、包括具有电荷产生功能的电荷产生层3和具有电荷传输功能的电荷传输层4的感光层依次层叠在导电性基体1上。另一方面,在带正电荷单层型感光体中,底涂层2,兼具电荷产生和电荷传输这两功能的单层型感光层5依次层叠在导电性基体1上。此外,在带正电荷层叠型感光体中,底涂层2,包括具有电荷传输功能的电荷传输层4和兼具电荷产生和电荷传输这两功能的电荷产生层3的感光层依次层叠在导电性基体1上。对于所有类型的感光体,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底涂层2。还有,本发明的“感光层”包括其中层叠有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的层叠型感光层和单层型感光层这两者。
本发明的感光体具有如下的特点:感光层至少含有树脂粘合剂、电荷传输材料和添加剂,树脂粘合剂含有由上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和上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构成的聚碳酸酯树脂,电荷传输材料含有上述通式(3)、(4)或(5)所示的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并且添加剂含有上述通式(6)所示的二酯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籍此,能够获得本发明所期待的效果。特别是,在含有上述聚碳酸酯树脂、茋化合物及二酯化合物的感光层为感光体的最外表面层时,本发明的效果更佳。
本发明的感光体,在导电性基体上至少具有感光层即可,较好是,感光层采用至少具备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的层叠型的感光层。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感光体较好是,如图1所示的,电荷产生层与电荷传输层依次层叠在导电性基体上的带负电荷的层叠型感光体,构成该感光体的最外表面层的电荷传输层含有具有上述特定结构的聚碳酸酯树脂、茋化合物和二酯化合物。
(带负电荷的层叠型感光体)
导电性基体1具有作为感光体的电极的作用,同时也是作为构成感光体的各层的支持体,可以是任何形状,例如圆筒状、板状、膜状等。导电性基体1的材质可以使用铝、不锈钢、镍等金属类;或者将玻璃、树脂等的表面施以导电处理得到的材料等。
底涂层2由以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层或明矾石等金属氧化物膜形成。这种底涂层2按照需要设置,以控制电荷从导电性基体1注入感光层的能力,或用来覆盖导电性基体1表面缺陷,提高感光层和导电性基体1的粘接性等。用于底涂层2的树脂材料可例举酪蛋白、聚乙烯醇、聚酰胺、三聚氰胺和纤维素等绝缘性高分子;以及聚噻吩、聚吡咯和聚苯胺等导电性高分子。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适当组合混合使用。此外,还可以使这些树脂中含有二氧化钛、氧化锌等金属氧化物来使用。
电荷产生层3通过例如涂布涂布液等方法形成,所述涂布液中电荷产生材料的粒子分散在树脂粘合剂中,该层接收光并产生电荷。此外,重要的是电荷产生层3具有高电荷产生效率和向电荷传输层4注入电荷的能力,希望电荷产生层3对电场的依赖性较小,即使在低电场时也能有效注入。
电荷产生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适当组合使用X型无金属酞菁、τ型无金属酞菁、α型酞菁氧钛、β型酞菁氧钛、Y型酞菁氧钛、γ型酞菁氧钛、无定形酞菁氧钛和ε型铜酞菁等酞菁化合物;各种偶氮颜料、蒽嵌蒽醌颜料、噻喃铁颜料、苝颜料、派里酮(perinone)颜料、方酸类(squarylium)颜料和喹吖酮颜料,可以根据图像形成中使用的曝光光源的光波长区选择合适的物质。电荷产生层3中的电荷产生材料的含量相对于电荷产生材料3中的固体成分优选80~20质量%,更好是30~70质量%。
电荷产生层3的树脂粘合剂可以适宜使用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氯乙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苯氧基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砜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和甲基丙烯酸酯树脂的聚合物或共聚物等。电荷产生层3中的树脂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电荷产生层3中的固体成分优选20~80质量%,更好是30~70质量%。由于电荷产生层3具有电荷产生功能即可,其膜厚由电荷产生材料的光吸收系数决定,一般为1μm以下,优选为0.5μm以下。对于电荷产生层3,可以使用电荷产生材料作为主体,其中也可以添加电荷传输材料等。
电荷传输层4主要由树脂粘合剂、电荷传输材料和添加剂构成。本发明中,必须使用由上述通式(1)和(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构成的聚碳酸酯树脂作为电荷传输层4的树脂粘合剂。以下,示出上述通式(1)和(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的具体例。但本发明的共聚聚碳酸酯树脂不限于该例示结构的树脂。此外,下式中,m和n的比率按照如下条件选定:将m和n的合计量设为100摩尔%时,m通常达到15~90摩尔%,优选25~75摩尔%,更好是30~60摩尔%。
本发明的上述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优选10000~100000,更好是20000~70000,再更好是40000~60000。
在本发明中,作为电荷传输层4的树脂粘合剂可以单独使用上述共聚聚碳酸酯树脂,也可以与其它树脂混合使用。这种其它树脂可以使用上述共聚聚碳酸酯树脂以外的,双酚A型、双酚Z型、双酚A型-联苯共聚物、双酚Z型-联苯共聚物等各种聚碳酸酯树脂;聚亚苯基树脂、聚酯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乙烯醇树脂、氯乙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有机硅树脂、聚酰胺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缩醛树脂、其他的聚芳酯树脂、聚砜树脂、甲基丙烯酸酯的聚合物和它们的共聚物等。也可以将同一种类不同分子量的树脂混合使用。
电荷传输层4中的树脂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电荷传输层4的固体成分,优选为10~90质量%,更好是20质量%~80质量%。
电荷传输层4的电荷传输材料使用上述通式(3)、(4)或(5)所示的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以下,示出涉及本发明的通式(3)、(4)或(5)所示的茋化合物的结构例。但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化合物不限于这些。
电荷传输层4中的电荷传输材料的含量相对于电荷传输层4中的固体成分,优选10~90质量%,更好是20~80质量%,再更好是30~60质量%。
作为电荷传输层4的电荷传输材料,可以将上述通式(3)、(4)或(5)所示的茋化合物与腙化合物、吡唑啉化合物、吡唑啉酮化合物、噁二唑化合物、噁唑化合物、芳基胺化合物、联苯胺化合物、其他的茋化合物、苯乙烯基化合物、聚-N-乙烯基咔唑、聚硅烷等适当组合来使用。在电荷传输层4中与上述通式(3)、(4)或(5)所示的茋化合物组合使用时,这些电荷传输材料的含量相对于上述通式(3)、(4)或(5)所示的茋化合物,优选为0~90质量%,更好是0~80质量%,再更好是10~80质量%。
电荷传输层4的添加剂必须使用上述通式(6)所示的二酯化合物。以下,示出涉及本发明的上述通式(6)所示的二酯化合物的结构例。但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化合物不限于这些。
电荷传输层4中的上述添加剂的含量相对于电荷传输层4中的固体成分,优选为0.05~20质量%,更好是0.1~20质量%,再更好是0.5~10质量%,特别好是5~10质量%。
还有,为了维持实际有效的表面电势,电荷传输层4的膜厚优选3~50μm,更好是15~40μm。
(单层型感光体)
本发明中,单层型时的感光层5主要由电荷产生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受体化合物)和树脂粘合剂构成。
电荷产生材料可以使用例如酞菁类颜料、偶氮颜料、蒽嵌蒽醌颜料、苝颜料,派里酮(perinone)颜料、多环醌颜料、方酸类(squarylium)颜料、噻喃铁颜料、喹吖酮类颜料等。这些电荷产生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特别是,本发明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中,偶氮颜料优选双偶氮颜料和三偶氮颜料,苝颜料优选N,N’-二(3,5-二甲基苯基)-3,4:9,10-苝-二(甲酰亚胺),酞菁类颜料优选无金属酞菁、铜酞菁、酞菁氧钛。此外,使用X型无金属酞菁、τ型无金属酞菁、ε-型铜酞菁、α型酞菁氧钛、β型酞菁氧钛、Y型酞菁氧钛、无定形酞菁氧钛、日本专利特开平8-209023号公报,美国专利第5736282号说明书和美国专利第5874570号说明书中所述的CuKα:Χ射线衍射光谱中最大的峰为布拉格角2θ为9.6°的酞菁氧钛时,灵敏度、耐久性和图像质量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改进效果。电荷产生材料的含量相对于单层型感光层5的固体成分,优选为0.1~20质量%,更好是0.5~10质量%。
空穴传输材料必须使用上述通式(3)、(4)或(5)所示的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再单独或适当组合使用腙化合物、吡唑啉化合物、吡唑啉酮化合物、噁二唑化合物、噁唑化合物、芳基胺化合物、联苯胺化合物、其他的茋化合物、苯乙烯基化合物、聚-N-乙烯基咔唑、聚硅烷等。本发明中所用的空穴传输材料优选传输光照射时产生的空穴的能力极佳,而且还适合与电荷产生材料组合的化合物。空穴传输材料的含量相对于单层型感光层5的固体成分,优选为3~80质量%,更好是5~60质量%。
电子传输材料(受体化合物)可例举琥珀酸酐、马来酸酐、二溴琥珀酸酐、邻苯二甲酸酐、3-硝基邻苯二甲酸酐、4-硝基邻苯二甲酸酐、苯均四酸酐、苯均四酸、苯均三酸、苯均三酸酐、邻苯二甲酰亚胺、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四氰乙烯、四氰醌二甲烷、氯醌(chloranil)、四溴代苯醌、邻硝基苯甲酸、丙二腈、三硝基芴酮、三硝基噻吨酮(trinitrothioxanthone)、二硝基苯、二硝基蒽、二硝基吖啶、硝基蒽醌、二硝基蒽醌、噻喃(thiopyrane)系化合物、醌系化合物、苯醌化合物、联苯醌系化合物、萘醌系化合物、蒽醌系化合物、茋醌(スチルベンキノン)系化合物、偶氮醌(azoquinone)系化合物等。此外,这些电子传输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电子传输材料的含量相对于单层型感光层5的固体成分,优选为I~50质量%,更好是5~40质量%
本发明中,必须使用由上述通式(1)和(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构成的聚碳酸酯树脂作为单层型感光层5的树脂粘合剂。这种共聚聚碳酸酯树脂的例子可例举与上述同样的化合物。
上述共聚聚碳酸酯树脂既可以单独用作单层型感光层5的树脂粘合剂,也可以与其它树脂混合用作单层型感光层5的树脂粘合剂。这种其它树脂可以使用上述共聚聚碳酸酯树脂以外的,双酚A型、双酚Z型、双酚A型-联苯共聚物、双酚Z型-联苯共聚物等各种聚碳酸酯树脂;聚亚苯基树脂、聚酯树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聚乙烯醇树脂、氯乙烯树脂、乙酸乙烯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三聚氰胺树脂、有机硅树脂(silicone resin)、聚酰胺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缩醛树脂、聚芳酯树脂、聚砜树脂、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和它们的共聚物等。此外,也可以将同一种类不同分子量的树脂混合使用。树脂粘合剂的含量相对于单层型感光层5的固体成分,优选为10~90质量%,更好是20~80质量%。
单层型感光层5的添加剂必须使用上述通式(6)所示的二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单层型感光层5中的上述添加剂的含量相对于单层型感光层5中的固体成分,优选为0.05~20质量%,更好是0.1~15质量%,再更好是0.5~10质量%。
为了维持实际有效的表面电势,单层型感光层5的膜厚优选为3~100μm,更好是5~40μm。
(带正电荷的层叠型感光体)
在带正电荷的层叠型感光体中,电荷传输层4主要由电荷传输材料和树脂粘合剂构成。该电荷传输层4的电荷传输材料和树脂粘合剂可以使用与在带负电荷的层叠型感光体的电荷传输层4中所例举出的相同的材料。各种材料的含量、电荷传输层4的膜厚也与带负电荷的层叠型感光体相同。另外,可以任意地使用由上述通式(1)和(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构成的聚碳酸酯树脂作为树脂粘合剂。
设置在电荷传输层4上的电荷产生层3主要由电荷产生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受体化合物)和树脂粘合剂构成。对于该电荷产生层3的电荷产生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和树脂粘合剂,可以使用与在单层型感光体的单层型感光层5中所例举出的相同的材料。各种材料的含量和电荷传输层3的膜厚也与单层型感光体中的单层型感光层5相同。
在带正电荷的层叠型感光体中,必须使电荷产生层3的空穴传输材料含有上述通式(3)、(4)或(5)所示的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使电荷产生层3的树脂粘合剂含有由上述通式(1)和(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构成的聚碳酸酯树脂。此外,电荷产生层3的添加剂必须含有上述通式(6)所示的二酯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还可以根据需要,在电荷传输层4中也使用作为添加材料的结构式(6)表示的化合物。
在本发明中,所有的层叠型或单层型感光层中除了上述添加剂之外,还可以再包含劣化抑制剂,例如抗氧化剂和光稳定剂等,用以提高耐环境性或对有害光的稳定性。用于这种目的的化合物可例举生育酚等色满(クロマノ-ル,chromanol)衍生物和酯化化合物、聚芳基烷化合物、氢醌衍生物、醚化化合物、二醚化化合物、二苯甲酮衍生物、苯并三唑衍生物、硫醚化合物、苯二胺衍生物、膦酸酯、亚磷酸酯、苯酚化合物、位阻酚化合物、线型胺化合物、环胺化合物和位阻胺化合物等。
此外,为了提高所形成的膜的流平性或赋予其润滑性,也可以使上述感光层中含有硅油或氟系油等流平剂。还有,为了调节膜硬度、降低摩擦系数和赋予润滑性等目的,也可以含有二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锌、氧化钙、氧化铝、氧化锆等金属氧化物微粒,硫酸钡、硫酸钙等金属硫化物微粒,氮化硅、氮化铝等金属氮化物微粒,或者四氟乙烯树脂等含氟树脂微粒,氟系梳状接枝聚合树脂等。此外,如果需要,可以在不明显损害电子照相特性的范围内含有其它公知的添加剂。
本发明的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包含在导电性基体上涂布涂布液,形成感光层的工序,其特征是,涂布液使用含有含上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和上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的聚碳酸酯树脂,上述通式(3)、(4)或(5)所示的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及上述通式(6)所示的二酯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的涂布液。在本发明中,该涂布液能够使用浸涂法或喷涂法等各种涂布方法,不限于某种涂布方法。
本发明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可以通过应用于各种机械工艺来获得所希望的效果。具体地,在使用辊或刷的接触充电方式,和使用电晕器、或高压舱(scorotixm)等的非接触充电方式等充电工艺;以及使用非磁性一组分、磁性一组分和二组分等显影方式的接触显影和非接触显影方式等的显影工艺中都能得到充分的效果。
装载本发明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电子照相装置的一例的结构简图示于图2。本发明的电子照相装置60装载有本发明的电子照相感光体7,该电子照相感光体7包含导电性基体1和被覆在其外周面上的底涂层2、感光层300。还有,该电子照相装置60由以下部件组成:置于感光体7外周缘部的辊充电部件21;向所述辊充电部件21施加电压的高压电源22;图像曝光部件23;装配有显影辊241的显影器24;装配有供纸辊251和供纸引导器252的供纸部件25;转换充电器(直接充电型)26;装配有清洁刮刀271的清洁装置27;和电荷消除部件28。此外,本发明的电子照相装置60可以制造成彩色打印机。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只要具备本发明的要旨即可。
实施例1
将3质量份醇溶性尼龙(东丽株式会社(東レ(株))制、商品名「CM8000」)与7质量份经氨基硅烷处理的二氧化钛微粒溶解并分散于90质量份甲醇,制得涂布液A。通过浸涂将该涂布液A涂布于作为导电性基体1的外径30mm的铝制圆筒的外周,在100℃的温度下干燥30分钟,从而形成膜厚3μm的底涂层2。
将1质量份作为电荷产生材料的Y型酞菁氧钛与1.5质量份作为树脂粘合剂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积水化学株式会社(積水化学(株))制、商品名“S-LEC KS-1(エスレツクKS-1)”)溶解并分散于60质量份二氯甲烷,从而制得涂布液B。通过浸涂将该涂布液B涂布于该底涂层2上,在80℃的温度下干燥30分钟,从而形成膜厚0.25μm的电荷产生层3。
将70质量份作为电荷传输材料的上式(3-1)所示的化合物与130质量份作为树脂粘合剂的下式
所示的共聚聚碳酸酯树脂(树脂(1),粘均分子量40000)和10质量份上述化学式(6-1)所示的添加剂溶于1000质量份二氯甲烷,从而制得涂布液C。通过浸涂将该涂布液C涂布于该电荷产生层3上,在90℃的温度下干燥60分钟,形成膜厚25μm的电荷传输层4,从而制得带负电荷的层叠型感光体。
实施例2
除了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上述化学式(6-1)所示的添加剂替换为上述化学式(6-2)所示的添加剂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3
除了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树脂(1)的分子量改变为50000,添加剂的量改变为0.2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4
除了将实施例3中使用的添加剂的量改变为1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5
除了将实施例3中使用的添加剂的量改变为2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6
除了将实施例3中使用的添加剂的量改变为10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7
除了将实施例3中使用的添加剂的量改变为20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8
除了将实施例3中使用的添加剂的量改变为30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9
除了将实施例3中使用的添加剂的量改变为40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10
除了将实施例3中使用的上述化学式(6-1)所示的添加剂替换为上述化学式(6-2)所示的添加剂以外,用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11
除了将实施例10中使用的添加剂的量改变为1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10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12
除了将实施例10中使用的添加剂的量改变为2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10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13
除了将实施例10中使用的添加剂的量改变为10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10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14
除了将实施例10中使用的添加剂的量改变为20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10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15
除了将实施例10中使用的添加剂的量改变为30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10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16
除了将实施例10中使用的添加剂的量改变为40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10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17
除了在实施例5中,再添加2质量份上述化学式(6-2)所示的添加剂以外,用与实施例5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18
除了在实施例6中,再添加10质量份上述化学式(6-2)所示的添加剂以外,用与实施例6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19
除了在实施例7中,再添加20质量份上述化学式(6-2)所示的添加剂以外,用与实施例7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20
除了将实施例6中使用的树脂(1)的量改变为140质量份,电荷传输材料的量改变为60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6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21
除了将实施例13中使用的树脂(1)的量改变为140质量份,电荷传输材料的量改变为60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13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22
除了将实施例6中使用的树脂(1)的量改变为110质量份,电荷传输材料的量改变为90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6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23
除了将实施例13中使用的树脂(1)的量改变为110质量份,电荷传输材料的量改变为90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13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24
除了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树脂(1)的分子量改变为60000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25
除了将实施例2中使用的树脂(1)的分子量改变为60000以外,用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26
除了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27
除了将实施例2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28
除了将实施例3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3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29
除了将实施例4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4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30
除了将实施例5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5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31
除了将实施例6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6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32
除了将实施例7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7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33
除了将实施例8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8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34
除了将实施例9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9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35
除了将实施例10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10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36
除了将实施例11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11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37
除了将实施例12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12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38
除了将实施例13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13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39
除了将实施例14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14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40
除了将实施例15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15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41
除了将实施例16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16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42
除了将实施例17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17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43
除了将实施例18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18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44
除了将实施例19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19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45
除了将实施例20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20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46
除了将实施例21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21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47
除了将实施例22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22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48
除了将实施例23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23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49
除了将实施例24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24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50
除了将实施例25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25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51
除了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树脂(1)替换为下述结构式所示的树脂(2)(粘均分子量50000)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52
除了将实施例51中使用的上述化学式(6-1)所示的添加剂替换为上述化学式(6-2)所示的添加剂以外,用与实施例51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53
除了将实施例51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51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54
除了将实施例52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52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55
除了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树脂(1)替换为下述结构式所示的树脂(3)(粘均分子量50000)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56
除了将实施例55中使用的上述化学式(6-1)所示的添加剂替换为上述化学式(6-2)所示的添加剂以外,用与实施例55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57
除了将实施例55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55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58
除了将实施例56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上式(4-1)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55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比较例1
除了将实施例1中使用的树脂替换为下述结构式所示的树脂(4)(粘均分子量50000)以外,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比较例2
除了将实施例2中使用的树脂替换为树脂(4)以外,用与实施例2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比较例3
除了将实施例26中使用的树脂替换为树脂(4)以外,用与实施例26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比较例4
除了将实施例27中使用的树脂替换为树脂(4)以外,用与实施例27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比较例5
除了将比较例1中使用的树脂替换为下述结构式所示的树脂(5)(粘均分子量50000)以外,用与比较例1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比较例6
除了将比较例2中使用的树脂替换为树脂(5)以外,用与比较例2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比较例7
除了将比较例3中使用的树脂替换为树脂(5)以外,用与比较例3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比较例8
除了将比较例4中使用的树脂替换为树脂(5)以外,用与比较例4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比较例9
除了将实施例6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下述结构式(9)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6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比较例10
除了将实施例13中使用的电荷传输材料替换为替换为上式(9)所示的化合物以外,用与实施例13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比较例11
除了在实施例6中不添加添加剂以外,用与实施例6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比较例12
除了在实施例35中不添加添加剂以外,用与实施例35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59
除了将实施例6的添加剂的量改变为50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6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实施例60
除了将实施例35的添加剂的量改变为50质量份以外,用与实施例35同样的方法,制得感光体。
表1
表2
表3
表4
感光体的评价
通过下述方法对上述实施例1~60和比较例1~12所制得的感光体的电气特性、实机特性及耐溶剂开裂性进行评价。其结果示于下述表中。
电气特性
对实施例1~60和比较例1~12所制得的感光体,在温度22℃、湿度50%的环境下,在暗室中通过电晕放电在-650V对感光体的表面充电,充电后立刻测试表面电势V0。接着,在暗室中放置5秒后,再测定表面电势V5。根据以下算式(1)求出充电结束后5秒时的电势保持率Vk5(%)。
Vk5=V5/V0×100 (1)
接下来,将使用卤素灯作为光源,用滤光器分光成780nm的1.0μW/cm2的曝光光线照射感光体,所述照射从表面电势达到-600V时开始持续5秒。光衰减至表面电势达到-300V为止所需的曝光量记为E1/2(μJ/cm2),曝光后5秒时感光体表面的残留电势记为Vr5(-V),对这些性质进行评价。
光响应性
对实施例1~60和比较例1~12所制得的感光体,在温度50℃、湿度10%的环境下,使用Cynthia 93(商品名称),在暗室中以-800V对感光体的表面充电后,使感光体旋转(167rpm),以0.35μJ/cm2的光量进行曝光,按照处于曝光开始30ms后和90ms后的位置来配置表面电势计,进行表面电势的测定。将90ms后和30ms后的表面电势的差作为响应性来评价。
实机特性
实施例1~60和比较例1~12所制得的感光体安装在惠普公司(HP)生产的打印机LJ4250上,该打印机已进行改造,使得可以测定感光体的表面电势,评价从低温低湿(LL)到高温高湿的每种使用环境下的感光体的曝光部电势。此外,还实施图像评价(记忆现象评价)。
接着,将上述实施例1~60和比较例1~12所制得的感光体安装在双组分显影方式的数字复印机(佳能株式会社(キヤノン社)制,image Runner color 2880)上,该复印机也已进行改造,使得可以测定感光体的表面电势,在10000张A4纸上进行复印,测定复印前后的曝光部电势(VL)来评价电势稳定性,并测定感光体的膜厚,对复印后的磨损量(μm)进行评价。同时还实施图像评价(记忆现象评价)。
此外,在前半部分施以格子旗花纹,在后半部分施以网点的图像样品的复印评价中,判断有无记忆现象,即格子旗映入网点部分中,籍此进行图像评价。结果为未观察到记忆现象的记为○,略微地观察到记忆现象的记为△,清楚地观察到记忆现象的记为×,显示出与原本的图像同样浓淡的判定为(正),显示出与原本的图像相逆的浓淡、即图像反转地显示的判定为(负)。
耐溶剂开裂性
以与上述实机特性的评价相同的条件,使用实施例1~60和比较例1~12所制得的感光体,各打印10张后,将各感光体在煤油中浸60分钟。然后,再次在相同的条件下用白纸印刷,确认是否存在因裂纹导致的打印缺陷(黑色条纹)。○表示图像中有黑色条纹,而用×表示没有。
这些结果,分别示于下述表中。
表5
*1)温度5℃,湿度10%
*2)温度25℃,湿度50%
*3)温度35℃,湿度85%
表6
表7
表8
表9
表10
表11
表12
上述表中的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的树脂粘合剂、电荷传输材料和添加剂的组合时,在初始的电气特性上,相较比较例1~10,能够实现高灵敏度和低残留电势。此外还表明,与未添加添加剂的比较例11、12相比,也基本没有发现使用本发明的添加剂引起初始灵敏度的大的变动。
而且,从上述表中的结果表明,使用本发明的树脂粘合剂、电荷传输材料和添加剂的组合时,电势及图像的环境依赖性变小,特别是低温低湿下的记忆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从上述表中的结果还可以确认,使用本发明的树脂粘合剂、电荷传输材料额添加剂的组合时,初始的电气特性和各环境下的电势特性良好,在耐久性印刷时,装置内无臭氧及NOx等的影响而显示出稳定的电势推移,电势变化及膜磨损量减小,同时获得优异的耐溶剂开裂性。
综上所述,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树脂粘合剂、电荷传输材料和添加剂的组合,能够获得无损电气特性、磨损量少的优异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
符号的说明
1 导电性基体
2 底涂层
3 电荷产生层
4 电荷传输层
5 单层型感光层
7 感光体
21 辊充电部件
22 高压电源
23 图像曝光部件
24 显影器
241 显影辊
25 供纸部件
251 供纸辊
252 供纸引导器
26 转印充电器(直接充电型)
27 清洁装置
271 清洁刮刀
28 电荷消除部件
60 电子照相装置
300 感光层
Claims (11)
1.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它是在导电性基体上具有感光层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层至少包含树脂粘合剂、电荷传输材料和添加剂,该树脂粘合剂含有由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和下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构成的聚碳酸酯树脂,该电荷传输材料含有下述通式(3)、(4)或(5)所示的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并且该添加剂含有下述通式(6)所示的二酯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
通式(1)中,R1和R2可以相同或不同,R1和R2分别单独地为氢原子或甲基,且X为亚环己基;m、n表示各单体的摩尔比率,
通式(3)中,R5和R6可以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无取代的烷基、或者甲氧基,Ar1、Ar2、Ar3可以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或者、无取代的芳基,
通式(4)中,R7、R8、R9和R10可以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或者、无取代的烷基,
通式(5)中,R11、R12、R13、R14和R15可以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或者、无取代的烷基,
通式(6)中,A为下式(7)中的任一式所示的有机基团,B为下式(8)中的任一式所示的有机基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层构成感光体的最外表面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层由电荷产生层和电荷传输层依次层叠而成,并且该电荷传输层含有所述聚碳酸酯树脂、所述茋化合物和所述二酯化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中的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比为15摩尔%以上90摩尔%以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酯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感光层的固体成分的总量,为0.05质量%~20质量%。
6.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它是包含在导电性基体上涂布涂布液来形成感光层的工序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布液使用含有含下述通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和下述通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的共聚物的聚碳酸酯树脂,下述通式(3)、(4)或(5)所示的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及下述通式(6)所示的二酯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的涂布液,
通式(1)中,R1和R2可以相同或不同,R1和R2分别单独地为氢原子或甲基,且X为亚环己基;m、n表示各单体的摩尔比率,
通式(3)中,R5和R6可以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无取代的烷基、或者甲氧基,Ar1、Ar2、Ar3可以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或者、无取代的芳基,
通式(4)中,R7、R8、R9和R10可以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或者、无取代的烷基,
通式(5)中,R11、R12、R13、R14和R15可以相同或不同,为氢原子、或者、无取代的烷基,
通式(6)中,A为下式(7)中的任一式所示的有机基团,B为下式(8)中的任一式所示的有机基团,
7.电子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装配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
8.电子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装配有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
9.电子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装配有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
10.电子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装配有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
11.电子照相装置,其特征在于,装配有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照相用感光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2/060784 WO2013157145A1 (ja) | 2012-04-20 | 2012-04-20 |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169803A CN104169803A (zh) | 2014-11-26 |
CN104169803B true CN104169803B (zh) | 2018-09-04 |
Family
ID=49383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71152.XA Active CN104169803B (zh) | 2012-04-20 | 2012-04-20 | 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其制造方法和电子照相装置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54665B2 (zh) |
JP (1) | JP5871061B2 (zh) |
KR (1) | KR20150004794A (zh) |
CN (1) | CN104169803B (zh) |
TW (1) | TWI599860B (zh) |
WO (1) | WO201315714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40898B2 (ja) * | 2016-06-30 | 2019-07-10 |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電子写真装置 |
JP6558334B2 (ja) * | 2016-09-27 | 2019-08-14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812959B2 (ja) * | 2017-04-28 | 2021-01-13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KR101948759B1 (ko) * | 2017-06-30 | 2019-02-18 | 주식회사 일진글로벌 | 휠 베어링 밀봉 장치 |
JP6784238B2 (ja) * | 2017-07-21 | 2020-11-11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825584B2 (ja) * | 2018-01-31 | 2021-02-03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825585B2 (ja) * | 2018-01-31 | 2021-02-03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825586B2 (ja) * | 2018-01-31 | 2021-02-03 |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187958B2 (ja) * | 2018-10-09 | 2022-12-13 |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電子写真装置 |
US11086245B2 (en) * | 2019-12-26 | 2021-08-1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cess cartridge, and cartridge se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216853A (ja) | 1983-05-20 | 1984-12-06 | Ricoh Co Ltd | スチルベン誘導体及びその製造法 |
US4606988A (en) * | 1984-02-21 | 1986-08-19 | Ricoh Company, Ltd. | Styryl derivatives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conductor comprising one styryl derivative |
JPS60175052A (ja) * | 1984-02-21 | 1985-09-09 | Ricoh Co Ltd |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
JPS6162040A (ja) | 1984-09-04 | 1986-03-29 | Fuji Xerox Co Ltd |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
JPH03273256A (ja) | 1990-03-23 | 1991-12-04 | Idemitsu Kosan Co Ltd | 電子写真感光体 |
JP2531852B2 (ja) | 1990-11-15 | 1996-09-04 |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感光体 |
JPH0895264A (ja) * | 1994-09-28 | 1996-04-12 | Konica Corp | 電子写真感光体 |
US6677091B2 (en) * | 2001-03-22 | 2004-01-13 | Ricoh Company, Ltd.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
JP2004085644A (ja) | 2002-08-23 | 2004-03-18 |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 電子写真感光体 |
JP4093917B2 (ja) * | 2003-05-29 | 2008-06-04 | 出光興産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感光体 |
JP4544038B2 (ja) * | 2005-06-01 | 2010-09-15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該画像形成装置に用いられる有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JP4798494B2 (ja) * | 2006-04-07 | 2011-10-19 |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347245B2 (ja) * | 2007-06-28 | 2013-11-20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8007971B2 (en) * | 2008-06-30 | 2011-08-30 | Xerox Corporation | Tris(enylaryl)amine containing photoconductors |
JP2010277991A (ja) * | 2009-04-28 | 2010-12-09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光電変換素子及び太陽電池 |
JP5477625B2 (ja) * | 2009-09-10 | 2014-04-2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電子写真感光体、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
WO2011092850A1 (ja) * | 2010-01-29 | 2011-08-04 | 富士電機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
WO2011108064A1 (ja) * | 2010-03-01 | 2011-09-09 | 富士電機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346326B2 (ja) * | 2010-07-21 | 2013-11-20 | 高砂香料工業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感光体 |
JP4948670B2 (ja) * | 2010-10-14 | 2012-06-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装置およ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の製造方法 |
WO2012077206A1 (ja) * | 2010-12-09 | 2012-06-14 |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2012
- 2012-04-20 WO PCT/JP2012/060784 patent/WO201315714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4-20 CN CN201280071152.XA patent/CN104169803B/zh active Active
- 2012-04-20 KR KR20147025050A patent/KR20150004794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2-04-20 JP JP2014511064A patent/JP5871061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4-19 TW TW102113966A patent/TWI599860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
- 2014-09-02 US US14/474,794 patent/US10254665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40369715A1 (en) | 2014-12-18 |
US10254665B2 (en) | 2019-04-09 |
TW201351073A (zh) | 2013-12-16 |
KR20150004794A (ko) | 2015-01-13 |
CN104169803A (zh) | 2014-11-26 |
TWI599860B (zh) | 2017-09-21 |
JPWO2013157145A1 (ja) | 2015-12-21 |
JP5871061B2 (ja) | 2016-03-01 |
WO2013157145A1 (ja) | 2013-10-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69803B (zh) | 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其制造方法和电子照相装置 | |
CN103792803B (zh) | 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7171419B2 (ja) | 電子写真感光体、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 |
CN104216243B (zh) | 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8431697A (zh) | 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照相装置 | |
TWI644186B (zh) | 電子照像感光體、電子照像感光體之製造方法及使用電子照像感光體之電子照像裝置 | |
WO2019142608A1 (ja) |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 |
TW201037469A (en)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device | |
CN110392865A (zh) | 电子摄影用感光体、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摄影装置 | |
US20060154159A1 (en) | Electrophotographic photorecepto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ing apparatus | |
CN107430358A (zh) | 电子照相用感光体、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照相装置 | |
CN103901741B (zh) | 电子照相感光体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6232928B2 (ja) |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WO2019142342A1 (ja) |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写真装置 | |
JP2012103333A (ja) | 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3144117B2 (ja) | 電子写真感光体 | |
EP0315429B1 (en) | Electrophotographic plate | |
JP2007121819A (ja) |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9265194A (ja) |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 |
WO2001092960A1 (en) | Photoconductors and charge generation layers comprising polymeric hindered phenols | |
JPH07271063A (ja) | 電子写真感光体 | |
CN101546137B (zh) | 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和图像形成装置 | |
JP2714658B2 (ja) | 電子写真用感光体 | |
JP2005266759A (ja) | 湿式現像用電子写真感光体、電子写真感光体、湿式現像用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8203766A (ja) | 電子写真感光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