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24745B - 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 - Google Patents

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24745B
CN104024745B CN201280065153.3A CN201280065153A CN104024745B CN 104024745 B CN104024745 B CN 104024745B CN 201280065153 A CN201280065153 A CN 201280065153A CN 104024745 B CN104024745 B CN 1040247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bracket
outdoor unit
fixed part
resin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515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24745A (zh
Inventor
星加启太郎
小野贵司
安藤弘毅
升井友洋
黑石雅史
伊藤哲
下田顺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24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4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24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247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1/00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 F28F21/08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of metal
    • F28F21/081Heat exchange elements made from metals or metal alloys
    • F28F21/084Heat exchange elements made from metals or metal alloys from aluminium or aluminium allo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126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consisting of zig-zag shaped fins
    • F28F1/128Fins with openings, e.g. louvered f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9/00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01Casings in the form of plate-like arrangements; Frames enclosing a heat exchange core
    • F28F9/002Casings in the form of plate-like arrangements; Frames enclosing a heat exchange core with fastening means for other struc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07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43Header boxes having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15/00Fins
    • F28F2215/12Fins with U-shaped slots for laterally inserting cond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防止用于安装铝制的热交换器的铝制托架的腐蚀。通过利用铁制的雄螺钉(80)和铁制的安装板(70)进行协作紧固,铝制托架(40)被固定在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上。雄螺钉(80)的外径比托架(40)的贯通孔(43a)的尺寸小。铝制托架(40)隔着树脂罩(60)被紧固在送风机室侧侧板(23)上,铝制托架(40)通过树脂罩(60)来维持不与贯通安装片(43)的贯通孔(43a)的铁制的雄螺钉(80)接触的非接触状态。

Description

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尤其涉及具有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使热交换器轻量化,不仅热交换器的翅片,热交换器的导热管和集管也采用铝或铝合金。另一方面,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被收纳在室外单元等的外壳中,基于容易加工和成本等优点,该外壳通常采用铝或铝合金以外的非铝金属例如钢板。
这种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与非铝金属的直接接触成为热交换器腐蚀的原因。因此,例如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34088号公报)中记载的那样,过去将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托架固定在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的集管上,通过该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托架将热交换器安装在汽车的车体等非铝金属上。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这种结构中,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托架和非铝金属接触的部分成为使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托架腐蚀的原因。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托架的腐蚀引发外观不良和热交换器的安装松动等问题。
本发明的课题是,防止用于安装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的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托架的腐蚀。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具有: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托架,其具有固定安装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安装部被直接安装于热交换器,所述固定部具有用于固定于非铝金属制的构造部件的贯通孔;以及非金属部件,其介于被相互固定的托架的固定部和构造部件之间,用于使两者成为非接触状态,所述室外单元还具有:非铝金属制的卡定部件,其具有比固定部的贯通孔小的外形;以及被卡定构造,其与卡定部件协作而将托架的固定部隔着非金属部件紧固在构造部件上,非金属部件在卡定部件贯通固定部的贯通孔的状态下,维持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托架与非铝金属制的卡定部件的非接触状态。
另外,此处所讲的非金属部件包括树脂部件和橡胶部件等由高分子材料构成的部件、或陶瓷部件等由非金属的无机材料构成的部件。
在第一方面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在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托架隔着非金属部件与非铝金属制的构造部件不接触地进行固定的状态下,非金属部件能够维持使外形比贯通孔的外形小的卡定部件不接触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托架的状态。由于非铝金属制的卡定部件不接触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托架,因而能够防止由于在非铝金属与铝金属之间产生腐蚀而导致的托架的腐蚀。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是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所述室外单元还具有非铝金属制的框体,该框体用于收纳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非铝金属制的框体是非铝金属制的构造部件。
在第二方面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够隔着非金属部件利用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托架固定在非铝金属制的框体上。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是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非金属部件具有从两侧夹持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托架的固定部的夹持构造,卡定部件和被卡定构造对非金属部件的夹持构造和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托架的固定部进行紧固。
在第三方面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中,托架的固定部在被非金属部件的夹持构造夹持的状态下被紧固,因而能够利用非金属部件强力地固定托架,能够使热交换器的固定更牢靠。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是根据第三方面所述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卡定部件是非铝金属制的雄螺钉,被卡定构造与构造部件分体,被卡定构造是能够卡定雄螺钉的螺母,或者是具有能够卡定雄螺钉的螺纹孔的安装板,或者是能够卡定雄螺钉的非金属部件的雌螺纹部。
在第四方面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中,通过使用非铝金属制的雄螺钉,能够低成本地得到具有必要的强度的卡定部件。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是根据第四方面所述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安装板的螺纹孔被实施了翻边加工。
在第五方面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由于螺纹孔被实施了翻边加工,因而仅用安装板即可固定雄螺钉,能够减少部件数目。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是根据第一~第五方面中任意一个方面所述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托架具有多个固定部。
在第六方面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由于能够使用多个固定部在多处进行托架的固定,因而能够提高热交换器的固定的稳定性。
发明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够防止用于安装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的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托架的腐蚀,因而能够防止以这种腐蚀等为原因而引发外观不良或热交换器的安装产生松动等问题。
在第二方面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容易使室外单元紧凑化。
在第三方面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够利用非金属部件的夹持构造使热交换器的固定更牢靠,能够提高防止产生热交换器的安装的松动等问题的效果。
在第四方面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由于能够低成本地得到具有必要的强度的卡定部件,因而能够低成本地提供室外单元。
在第五方面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够减少部件数目、削减室外单元的制造成本。
在第六方面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热交换器的固定很稳定,由此能够防止因热交换器的晃动而产生的噪声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结构的概要的回路图。
图2是表示室外单元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卸下顶板后的状态下的室外单元的示意俯视图。
图4是表示室外热交换器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后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室外热交换器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室外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送风机室侧侧板的放大侧视图。
图8的(a)是表示铝制托架的一个方式的立体图,(b)是托架的俯视图,(c)是托架的主视图,(d)是托架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被钎焊于集管的托架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0的(a)是表示铝制托架的另一方式的立体图,(b)是托架的俯视图,(c)是托架的主视图,(d)是托架的侧视图。
图11的(a)是树脂罩的俯视图,(b)是树脂罩的主视图,(c)是树脂罩的仰视图。
图12的(a)是树脂罩的左侧视图,(b)是树脂罩的后视图,(c)是树脂罩的右侧视图。
图13的(a)是图12(b)中的I-I线向视剖视图,(b)是图12(b)中的II-II线向视剖视图,(c)是图12(c)中的III-III线向视局部剖视图。
图14的(a)是安装板的俯视图,(b)是安装板的主视图。
图15的(a)是安装板的左侧视图,(b)是安装板的右侧视图。
图16是托架和树脂罩和安装板的分解装配图。
图17是表示安装有托架和树脂罩和安装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底板以外的单元外壳被去除后的室外单元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空调装置的整体结构
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冷冻装置,说明被用于空调装置中的冷冻装置。图1是表示空调装置的概要的回路图。空调装置1由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3构成。该空调装置1是通过进行蒸汽压缩式的冷冻循环运转而用于建筑物内的各房间的制冷制热的装置。空调装置1具有作为热源单元的室外单元2、作为利用单元的室内单元3、以及连接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3的制冷剂连接管6、7。
在将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3和制冷剂连接管6、7连接起来而构成的空调装置1中,冷冻装置具有用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11、四路切换阀12、室外热交换器13、膨胀阀14、室内热交换器4和贮存器15等连接起来的结构。将制冷剂封入该冷冻装置内,进行制冷剂被压缩、冷却、减压、加热/蒸发后再次被压缩这样的冷冻循环运转。在运转时,与制冷剂连接管6、7连接的室外单元2的液体制冷剂侧关闭阀17及气体制冷剂侧关闭阀18处于打开状态。
在制冷运转时,四路切换阀12处于图1中的实线所示的状态,即处于压缩机11的喷出侧与室外热交换器13的气体侧连接,而且压缩机11的吸入侧通过贮存器15、气体制冷剂侧关闭阀18及制冷剂连接管7与室内热交换器4的气体侧连接的状态。在制冷运转时,空调装置1使室外热交换器13作为在压缩机11中被压缩的制冷剂的冷凝器发挥作用,而且使室内热交换器4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被冷凝的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作用。
在制热运转时,四路切换阀12处于图1中的虚线所示的状态,即处于压缩机11的喷出侧通过气体制冷剂侧关闭阀18及制冷剂连接管7与室内热交换器4的气体侧连接、而且压缩机11的吸入侧与室外热交换器13的气体侧连接的状态。在制热运转时,空调装置1使室内热交换器4作为在压缩机11中被压缩的制冷剂的冷凝器发挥作用,而且使室外热交换器13作为在室内热交换器4中被冷凝的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作用。
(2)空调装置的具体结构
(2-1)室内单元
室内单元3以壁挂方式等设置在室内的壁面上,或者以被埋入或吊挂于大厦等的室内天花板的方式等设置在室内的壁面上。室内单元3具有室内热交换器4和室内风扇5。室内热交换器4例如是由导热管和多个翅片构成的交叉翅片式的翅片及管型热交换器,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发挥作用将室内空气冷却,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发挥作用将室内空气加热的热交换器。
(2-2)室外单元
室外单元2设置在大厦等的室外,通过制冷剂连接管6、7与设置在室内的室内单元3连接。室外单元2如图2和图3所示具有大致长方体状的单元外壳20。如图3所示,室外单元2具有如下构造(所谓箱型构造):利用沿铅直方向延伸的隔板28将单元外壳20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两部分,由此形成送风机室S1和机械室S2。在送风机室S1中如图3所示配置有室外热交换器13和室外风扇16等。另外,在机械室S2中配置有图3所示的压缩机11和贮存器15、以及在图3中省略图示的四路切换阀12、膨胀阀14、液体制冷剂侧关闭阀17、气体制冷剂侧关闭阀18等。
单元外壳20构成为具有顶板21、底板22、送风机室侧侧板23、机械室侧侧板24、送风机室侧前板25和机械室侧前板26。顶板21是构成单元外壳20的顶面部分的钢板制的板状部件。底板22是构成单元外壳20的底面部分的钢板制的板状部件。送风机室侧侧板23是构成单元外壳20的靠近送风机室S1的侧面部分的钢板制的板状部件。机械室侧侧板24是构成单元外壳20的靠近机械室S2的侧面部分的一部分、和单元外壳20的靠近机械室S2的背面部分的钢板制的板状部件。送风机室侧前板25是构成单元外壳20的送风机室S1的前面部分、和单元外壳20的机械室S2的前面部分的一部分的钢板制的板状部件。这些送风机室侧前板25和送风机室侧侧板23也可以是通过将一片钢板冲压成型形成的一体形成的部件。
室外单元2构成为从单元外壳20的背面及侧面的一部分将室外空气吸入到单元外壳20内的送风机室S1,并将所吸入的室外空气从单元外壳20的前面吹出。因此,被吸入单元外壳20内的送风机室S1的室外空气的吸入口20a形成于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背面侧的端部与机械室侧侧板24的送风机室S1侧的端部之间,室外空气的吸入口20b形成于送风机室侧侧板23。并且,用于将被吸入送风机室S1的室外空气吹出到外部的吹出口20c设于送风机室侧前板25。吹出口20c的前侧被风扇格栅25a覆盖。
室外热交换器13沿上下方向(铅直方向)立起配置于送风机室S1,该送风机室S1是被送风机室侧侧板23和送风机室侧前板25和隔板28和机械室侧侧板24的一部分覆盖的空间。该室外热交换器13具有俯视观察呈L字型的形状,并面对吸入口20a、20b。室外热交换器13是铝制的热交换器。铝制的室外热交换器13利用后述的铝制托架等以不与钢板制的顶板21、底板22、被送风机室侧侧板23、机械室侧侧板24及隔板28等直接接触的方式安装于单元外壳20,以便防止腐蚀。室外热交换器13的一端与四路切换阀12连接,另一端与膨胀阀14连接。
(2-2-1)室外热交换器
下面,使用图4、图5和图6详细说明室外热交换器13的结构。铝制的热交换器由铝制的导热翅片32、铝制的扁平多孔管33和铝制的集管34、35构成。室外热交换器13具有使得进行室外空气与制冷剂的热交换的热交换部31,该热交换部31由铝制的多个导热翅片32和铝制的多根扁平多孔管33构成。热交换部31在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具有:上部热交换部31a,在该上部热交换部31a配置有多根扁平多孔管33中用于供气体制冷剂或者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动的气体制冷剂用扁平多孔管33a;和下部热交换部31b,其与多根扁平多孔管33中用于供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或者液体制冷剂流动的液体制冷剂用扁平多孔管33b连接。
扁平多孔管33作为导热管发挥作用,使在导热翅片32和室外空气之间移动的热在流动于内部的制冷剂与导热翅片32之间进行交换。
室外热交换器13具有在热交换部31的两端各设置1根的铝制的集管34、35。集管34具有铝制的圆筒管构造,具有被铝制的挡板(baffle)34c相互分隔的内部空间34a、34b。上部的内部空间34a与铝制的热交换器侧气体管38连接,下部的内部空间34b与铝制的热交换器侧液体管39连接。
集管35具有铝制的圆筒管构造,被铝制的挡板35f、35g、35h、35i分隔而形成内部空间35a、35b、35c、35d、35e。与集管34的上部的内部空间34a连接的多根气体制冷剂用扁平多孔管33a,与集管35的3个内部空间35a、35b、35c连接。此外,与集管34的下部的内部空间34b连接的多根液体制冷剂用扁平多孔管33b,与集管35的3个内部空间35c、35d、35e连接。
另外,集管35的内部空间35a和内部空间35e通过铝制的连接配管36相连接,内部空间35b和内部空间35d通过铝制的连接配管37相连接。内部空间35c也发挥如下作用:连接热交换部31的上部内部空间(与内部空间34a连接的部分)的一部分和下部内部空间(与内部空间34b连接的部分)的一部分。根据这些结构,例如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时),通过铝制的热交换器侧气体管38供给到集管35上部的内部空间35a中的气体制冷剂在热交换部31的上部进行热交换而一部分被液化成为气液两相状态,并在集管35折返而通过热交换部31的下部,使剩余的气体制冷剂液化而从铝制的热交换器侧液体管39流出。
图6是表示沿与室外热交换器13的热交换部31的扁平多孔管33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平面切断时的截面构造的局部放大图。导热翅片32是薄的铝制平板,在各导热翅片32沿上下方向排列形成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个缺口32a。扁平多孔管33具有成为导热面的上下的平面部、和供制冷剂流动的多条内部流路331。比缺口32a的上下的宽度稍厚的扁平多孔管33在使平面部朝向上下的状态下(以使扁平多孔管33的侧面对置的方式而排列的状态下)隔开间隔排列多段,并以嵌入缺口32a的状态进行临时固定。这样,在扁平多孔管33嵌入导热翅片32的缺口32a的状态下,对导热翅片32和扁平多孔管33进行钎焊。另外,各扁平多孔管33的两端分别嵌入集管34、35并钎焊于此。
集管34的内部空间34a、34b或集管35的内部空间35a、35b、35c、35d、35e与扁平多孔管33的内部流路331连接。另外,在集管34的内部空间34a、34b或集管35的内部空间35a、35b、35c、35d、35e中配置有用于对制冷剂流进行整流的整流板等,但省略关于这些细节部分的说明。
(2-2-2)送风机室侧侧板
图7是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放大侧视图。在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吸入口20b的前侧形成有螺纹孔23a、23b。利用被拧入这些螺纹孔23a、23b中的铁制的雄螺钉80(参照图16)等固定铝制的托架40、50,并固定被钎焊于铝制的托架40、50的铝制的集管35。
(2-2-3)铝制的托架
在图8中示出了用于将室外热交换器13安装于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铝制的托架40。图8(a)是铝制的托架40的立体图,图8(b)是托架40的俯视图,图8(c)是托架40的主视图,图8(d)是托架40的侧视图。
托架40例如通过将一片铝板冲压加工而形成。从托架40的主体部41延伸出两条夹持片42,夹持片42被安装于室外热交换器13的集管35。夹持片42形成为沿着圆筒状的集管35的外周的圆弧状。在托架40中的与夹持片42相反一侧延伸形成有两片安装片43。在安装片43设有在向送风机室侧侧板23等安装时用于使螺钉通过的贯通孔43a。贯通孔43a是m1×n1的长圆孔。为了进行托架40和树脂罩60的定位,在安装片43设有将上边端部的一部分切掉而形成的被嵌合部43b。在主体部41设有形成为凹状的传感器保持部44。该传感器保持部44的形状能够视作用于形成筒状的孔44a和切槽44b。在与集管35对置的一侧形成的切槽44b用于使由传感器保持部44保持的温度传感器19与集管35接触。
图9示出铝制的托架40被钎焊于集管35的状态。例如,预先在集管35的表面形成钎料,在将托架40临时固定的状态下,将铝制的导热翅片32和铝制的扁平多孔管33以按照图5和图6所示装配好的状态放入炉中,由此向集管35进行托架40的钎焊。
安装有托架40的部分是图5所示的内部空间35a的周围。由托架40的传感器保持部44和集管35形成的圆筒状的孔的内部尺寸形成为比温度传感器19(参照图9)的壳体的外部尺寸稍小。通过将温度传感器19强力推入壳体中,将温度传感器19固定于圆筒状的孔中。
图10表示铝制的托架50,图10(a)表示其立体图,图10(b)表示其俯视图,图10(c)表示其主视图,图10(d)表示其侧视图。托架50也与托架40一样,例如通过将一片铝板冲压加工而形成。托架50虽然形状与托架40不同,但是具有与托架40相同的结构,即具有主体部51和夹持片52和安装片53。另外,虽然所开口的位置与安装片43的贯通孔43a不同,但也是在安装片53形成有贯通孔53a。这些贯通孔53a也是m1×n1的长圆孔。为了进行托架50和树脂罩60的定位,在安装片53设有将端部的一部分切掉而形成的被嵌合部53b。在托架50没有安装温度传感器19,因而在托架50没有形成如传感器保持部44那样的结构。
(2-2-4)树脂罩
托架40、50是铝制的,因而如果使托架40、50直接接触由钢板形成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由于离子化倾向不同的金属即铁和铝的接触,促使了托架40、50的腐蚀。因此,图11、图12和图13所示的树脂罩60被安装于托架40、50,以树脂罩60介于送风机室侧侧板23和托架40、50之间的状态来安装托架40、50。图11(a)是树脂罩的俯视图,图11(b)是树脂罩的主视图,图11(c)是树脂罩的仰视图。图12(a)是树脂罩的左侧视图,图12(b)是树脂罩的后视图,图12(c)是树脂罩的右侧视图。另外,图13(a)是图12(b)中的I-I线向视剖视图,图13(b)是图12(b)中的II-II线向视剖视图,图13(c)是图12(c)中的III-III线向视局部放大剖视图。
虽然托架40、50的形状不同,但是树脂罩60兼用于两个托架40、50。因此,虽然树脂罩60的形状变复杂,但是该树脂罩60例如是通过一次注塑成型而形成的。树脂罩60的主体部61具有用于安装托架40、50的安装片43、53的插入部62和插入部63。托架40、50各自具有的各两个安装片43、53中形状彼此相同的安装片43、53被插入到插入部62。位于主体部61的前方的凹部65是沿着托架40的主体部41的形状的形状,是为了安装温度传感器19而加工成这样的形状。
为了进行托架40、50和树脂罩60的定位,在插入部62、63设有从顶面的一部分突出的嵌合突起62c、63c。这些嵌合突起62c、63c嵌入托架40、50的安装片43、53的被嵌合部43b、53b中,由此确定托架40、50和树脂罩60的前后方向的位置关系。另一方面,托架40、50中形状彼此不同的安装片43、53被插入上面和背面和左右侧面被包围的插入部63中。插入部63通过将正面和底面这两处敞开,能够应对形状彼此不同的安装片43、53。并且,被插入到插入部62或插入部63的安装片43、53,它们的左右侧面被树脂罩60覆盖。因此,通过使树脂罩60介于位于树脂罩60的侧面侧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和安装片43、53之间,即使铝制的托架40、50不直接接触送风机室侧侧板23,也能够将托架40、50固定于送风机室侧侧板23。
形成插入部62的左右侧面的是内壁62a和外壁62b。在内壁62a和外壁62b中与安装片43、53的贯通孔43a、53a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62aa、62ba。从侧面观察,开口部62aa和开口部62ba的重叠部分的形状是与尺寸和贯通孔43a、53a相同的m1×n1长圆孔大致相同的形状,而且是将其一部分切掉的那种形状。
形成插入部63的左右侧面的是内壁63a和外壁63b。形状不同的安装片43、53的贯通孔43a、53a的位置不同,因而在外壁63b形成有两个开口部63ba、63bb。在内壁63a中与这些开口部63ba、63b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比这些开口部63ba、63bb大的开口部63aa、63ab。通过这些开口部62ba和开口部62aa和开口部63ba、63bb和开口部63aa、63ab,从内壁62a、63a贯通到外壁62b、63b。从侧面观察,开口部63aa和开口部63ba的重叠部分的形状是与尺寸和贯通孔43a、53a相同的m1×n1长圆孔大致相同的形状,而且是将其一部分切掉的那种形状。另外,从侧面观察,开口部63ab和开口部63bb的重叠部分的形状是与尺寸和贯通孔43a、53a相同的m1×n1长圆孔相同的形状。
另外,根据图12(b),在外壁62b形成有背面侧具有开口的插入部64。后述的安装板70的侧板部72被插入该插入部64。由于插入部64形成于外壁62b的内部,因而在被插入到插入部62的铝制的托架40、50和被插入到插入部64的铁制的安装板70之间存在树脂的分隔部62bc。
(2-2-5)安装板
安装板70被嵌入树脂罩60中,以便用雄螺钉将托架40、50和树脂罩60紧固在送风机室侧侧板23上。图14和图15表示安装板70,图14(a)表示其俯视图,图14(b)表示其主视图,图15(a)表示其左侧视图,图15(b)表示其右侧视图。
在安装板70形成有从水平的平板状的基部71的左右端边垂直延伸的侧板部72、73。基部71呈前方具有凹部71c的大致长方形的形状。基部71的宽度与树脂罩60的内壁62a、63a的间隔大致相等。因此,在使基部71的末端部71a与树脂罩60的主体部61的前部止挡61a抵接的状态下,将安装板70嵌入树脂罩60时,安装板70的侧板部72被插入树脂罩60的插入部64,形成侧板部73与树脂罩60的内壁63a接触并顺着内壁63a的状态。即是这样的状态:侧板部73的抵接部73c与插入部63的背面侧的周围抵接,并且基部71的末端部71a与前部止挡61a抵接,安装板70相对于树脂罩60不向前方偏移。在这样安装板70不向前方偏移的状态下,安装板70的基部71的后端部71b与树脂罩60的主体部61的后部止挡61b抵接,也不向树脂罩60的后方移动。
在侧板部72、73形成的螺纹孔72a、73a、73b从侧面观察与树脂罩60的内壁62a的开口部62aa、内壁63a的开口部63aa、63ab、外壁62b的开口部62ba及外壁63b的开口部63ba、63bb重叠。而且,被拧入螺纹孔72a、73a、73b中的后述的雄螺钉的外部尺寸比从侧面观察的开口部62aa和62ba的重叠部分、开口部63aa和63ba的重叠部分、以及开口部63ab和63bb的重叠部分的内部尺寸小。并且,雄螺钉的外部尺寸比铝制的托架40、50的贯通孔43a、53a的内部尺寸小。因此,在安装板70被正确安装于树脂罩60的状态下,能够将雄螺钉以不与托架40、50和树脂罩60接触的方式紧固在安装板70的螺纹孔72a、73a、73b中。这些螺纹孔72a、73a、73b通过翻边加工而形成。
在安装板70被安装于树脂罩60后,安装板70向上方的移动由于侧板部72的顶部与插入部64的顶面抵接而被抑制。
(2-2-6)托架和树脂罩和安装板的装配
图16表示用铁制的雄螺钉80将铝制的托架40和树脂罩60和铁制的安装板70固定于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装配状态。另外,图17表示在去掉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状态下,铝制的托架40和树脂罩60和铁制的安装板70被装配好的状态。如图17所示,托架40的安装片43的一方被安装于防风板100。
在树脂罩60的内侧以通过树脂罩60与托架40分隔的状态装配铁制的安装板70。贯通托架40的贯通孔43a和树脂罩60的开口部63aa等的雄螺钉80嵌入安装板70的螺纹孔73a中。
另外,室外热交换器13的集管34如图18所示通过铝制的托架90和树脂罩92和铁制的安装板93被固定于机械室侧侧板24和隔板28。铝制的托架90和树脂罩92和铁制的安装板93具有与上述的托架40、50和树脂罩60和安装板70类似的构造,因而省略说明。该托架90与托架40、50一样也具有两个安装片,但这两个安装片分别被固定于机械室侧侧板24和隔板28。另外,由于安装位置不同,因而铝制的托架90或树脂罩92或铁制的安装板93在构造上可以与上述的托架40、50或树脂罩60或安装板70不同。
(3)室外单元的特征
(3-1)
在上述的室外单元2中,铝制的托架40、50、90的夹持片42、52(固定安装部)被直接安装于铝制的室外热交换器13,安装片43、53(固定部)隔着树脂罩60、92被固定于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或机械室侧侧板24或隔板28(非铝金属制的构造部件),铝和钢板不接触。通过利用铁制(非铝金属制)的雄螺钉80(卡定部件)和铁制的安装板70(被卡定构造)进行协作紧固,将铝制的托架40、50固定在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上。并且,通过利用铁制的雄螺钉(省略图示)和铁制的安装板93(被卡定构造)进行协作紧固,将铝制的托架90也固定在钢板制的机械室侧侧板24或隔板28上。
但是,雄螺钉80(卡定部件)的外径d(外形)比托架40、50的贯通孔43a、53a的尺寸(孔的外形)小。即,存在外径d<孔的直径m1、n1的关系。并且,隔着树脂罩60、92(非金属部件)将铝制的托架40、50、90固定在送风机室侧侧板23或机械室侧侧板24或隔板28(构造部件)上,铝制的托架40、50、90通过树脂罩60、92(非金属部件)来维持不与贯通安装片43、53(固定部)的贯通孔43a、53a的铁制(非铝金属制)的雄螺钉80接触的非接触状态。另外,该固定部的贯通孔43a、53a也可以是具有一部分到达固定部(安装片43、53)的端部的缺口的孔。
这样,铁制的雄螺钉80不与铝制的托架40、50、90接触,因而防止由于在铁(非铝金属)和铝金属之间产生腐蚀而导致的托架的腐蚀。能够防止用于安装铝制的室外热交换器13的铝制的托架40、50、90的安装片43、53附近的腐蚀,能够防止由于这样的腐蚀等而引发室外热交换器13的安装产生松动等问题。
当然,树脂罩60、92介于托架40、50、90的安装片43、53与送风机室侧侧板23或机械室侧侧板24或隔板28之间,将两者保持为非接触状态。因此,钢板制(非铝金属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或机械室侧侧板24或隔板28(构造部件)不与铝制的托架40、50、90接触,因而即使在与构造部件之间,也能够防止由于在钢(非铝金属)和铝金属之间产生腐蚀而导致的托架的腐蚀。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非金属部件举例说明了树脂罩60、92等树脂部件,但非金属部件也可以是橡胶部件等由高分子材料构成的部件、或陶瓷部件等由非金属的无机材料构成的部件。当然,此处所讲的非金属部件是利用相比非铝金属不会促进与铝或铝合金之间的腐蚀的材料构成的部件。
上述的钢板制(非铝金属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或机械室侧侧板24(构造部件)是钢板制的单元外壳20(非铝金属制的框体)。能够隔着树脂罩60将铝制的托架40、50、90固定于单元外壳20,容易使室外单元2紧凑化。
(3-2)
树脂罩60具有用于从两侧夹持铝制的托架40、50的安装片43、53(固定部)的插入部62、63的内壁62a、63a和外壁62b、63b(夹持构造)。并且,雄螺钉80(卡定部件)和安装板70(被卡定构造)对树脂罩60的插入部62、63和铝制的托架40、50的安装片43、53进行紧固。托架40、50的安装片43、53在被树脂罩60的内壁62a、63a和外壁62b、63b夹持的状态下被紧固,因而能够利用树脂罩60强力地固定铝制的托架40、50。其结果是,能够使铝制的室外热交换器13的固定更牢靠,能够提高防止产生室外热交换器13的安装松动等问题的效果。
铝制的托架90与铝制的托架40、50的安装片43、53一样具有两个安装片。由于能够使用两个安装片在机械室侧侧板24和隔板28这两处进行固定,因而能够提高室外热交换器13的固定的稳定性,能够防止由于室外热交换器13的松动而产生噪声等问题。
(3-3)
如上所述,通过利用铁制的雄螺钉80和具有螺纹孔72a、73a、73b的安装板70进行紧固,容易进行安装板70和树脂罩60的定位。并且,通过使用铁制的雄螺钉80能够低成本地得到具有必要的强度的卡定部件,因而能够低成本地提供室外单元2。并且,螺纹孔72a、73a、73b被实施了翻边加工,因而仅用安装板70即可固定雄螺钉80,能够减少部件数目、削减室外单元2的制造成本。
(4)变形例
(4-1)变形例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室外热交换器13等使用铝制的部件的情况,但铝制的部件也能够利用铝合金制的部件替代,例如能够使用铝合金制的室外热交换器替代铝制的室外热交换器13,能够使用铝合金制的托架替代铝制的托架40、50、90。
(4-2)变形例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非铝金属说明了使用铁和钢等的情况,但也可以使用铜和铜合金等其它金属。
(4-3)变形例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树脂罩60采用了树脂的成形体,但也可以是陶瓷或预成型料等的复合部件等利用其它材质形成。
(4-4)变形例D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雄螺钉80的被卡定构造说明了使用安装板70的情况,但被卡定构造也可以采用能够卡定雄螺钉80的铁制的螺母、或者是能够卡定雄螺钉80的在树脂罩60上成型的树脂制的雌螺纹部,还可以采用螺纹以外的卡定部件或被卡定构造。
(4-5)变形例E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雄螺钉80安装于安装板70(被卡定构造)的情况,但也可以是,在送风机室侧侧板23或机械室侧侧板24或隔板28形成螺纹孔替代安装板70的螺纹孔72a、73a、73b,将雄螺钉80拧入送风机室侧侧板23或机械室侧侧板24或隔板28的螺纹孔中,由此固定铝制的托架40、50、90和树脂罩60、92。在这种情况下,送风机室侧侧板23或机械室侧侧板24或隔板28的螺纹孔成为被卡定构造。
标号说明
1空调装置;2室外单元;3室内单元;13室外热交换器;20单元外壳;34、35集管;40、50、90托架;60、92树脂罩;70、93安装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34088号公报

Claims (6)

1.一种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2),该室外单元具有: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13);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托架(40、50、90),其具有固定安装部(42、52)和固定部(43、53),所述固定安装部(42、52)被直接安装于所述热交换器,所述固定部(43、53)具有用于固定于非铝金属制的构造部件(23、24、28)的贯通孔(43a、53a);以及非金属部件(60、92),其介于被相互固定的所述托架的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构造部件之间,用于使两者成为非接触状态,
所述室外单元还具有:
非铝金属制的卡定部件(80),其具有比所述固定部的所述贯通孔小的外形;以及
被卡定构造(70、93),其与所述卡定部件协作而将所述托架的所述固定部隔着所述非金属部件紧固在所述构造部件上,
所述非金属部件在所述卡定部件贯通所述固定部的所述贯通孔的状态下,维持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所述托架与非铝金属制的所述卡定部件的非接触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其中,
所述室外单元还具有非铝金属制的框体(20),该框体(20)用于收纳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所述热交换器,
非铝金属制的所述框体是非铝金属制的所述构造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其中,
所述非金属部件具有从两侧夹持所述托架的所述固定部的夹持构造(62a、62b、63a、63b),
所述卡定部件和所述被卡定构造对所述非金属部件的所述夹持构造和铝制或者铝合金制的所述托架的所述固定部进行紧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其中,
所述卡定部件是非铝金属制的雄螺钉(80),
所述被卡定构造与所述构造部件分体,所述被卡定构造是能够卡定所述雄螺钉的螺母,或者是具有能够卡定所述雄螺钉的螺纹孔的安装板(70、93),或者是能够卡定所述雄螺钉的所述非金属部件的雌螺纹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其中,
所述安装板的所述螺纹孔被实施了翻边加工。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其中,
所述托架(90)具有多个所述固定部。
CN201280065153.3A 2011-12-28 2012-12-26 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 Active CN1040247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90082A JP5263381B2 (ja) 2011-12-28 2011-12-28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11-290082 2011-12-28
PCT/JP2012/083579 WO2013099908A1 (ja) 2011-12-28 2012-12-26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24745A CN104024745A (zh) 2014-09-03
CN104024745B true CN104024745B (zh) 2015-04-15

Family

ID=48697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5153.3A Active CN104024745B (zh) 2011-12-28 2012-12-26 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150041101A1 (zh)
EP (1) EP2799788B1 (zh)
JP (1) JP5263381B2 (zh)
KR (1) KR101441283B1 (zh)
CN (1) CN104024745B (zh)
AU (1) AU2012361651B2 (zh)
BR (1) BR112014016010B1 (zh)
ES (1) ES2641692T3 (zh)
WO (1) WO20130999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0225946B2 (en) * 2009-03-19 2013-03-07 Daikin Industries, Ltd.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203336731U (zh) * 2013-05-17 2013-12-11 夏普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外机
JP2016011758A (ja) * 2014-06-27 2016-01-21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AT516942B1 (de) * 2015-04-28 2016-10-15 Euler-Rolle Thomas Dipl Ing Kühlerstation zum Anschluß eines Flüssigkeitskühlers
CN105485791A (zh) * 2016-02-16 2016-04-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及其室外机隔板
US11248856B2 (en) 2017-03-10 2022-02-15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JP6678620B2 (ja) * 2017-04-12 2020-04-08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室外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7324684B2 (ja) 2019-10-28 2023-08-10 株式会社コロナ 室外機
JP2023102026A (ja) * 2022-01-11 2023-07-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92A (zh) * 1994-08-20 1996-05-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分体式空调室外机
JP2004183906A (ja) * 2002-11-29 2004-07-02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5114273A (ja) * 2003-10-09 2005-04-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08151392A (ja) * 2006-12-15 2008-07-03 Daikin Ind Ltd 位置ずれ防止部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空調ユニットの熱交換器
JP2010151387A (ja) * 2008-12-25 2010-07-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0253994A (ja) * 2009-04-21 2010-11-11 Denso Corp 放熱器の取付構造
CN102216715A (zh) * 2008-12-25 2011-10-12 夏普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13885C2 (de) * 1979-04-06 1984-04-12 Hunter Douglas Industries B.V., 3008 Rotterdam Lamellenjalousie mit lotrecht angeordneten Lamellen
JPS5922443Y2 (ja) * 1979-04-26 1984-07-04 株式会社ボッシュオートモーティブ システム 車両空調装置用コンデンサ
US4306615A (en) * 1980-05-19 1981-12-22 Carrier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an air conditioning unit including a tube sheet isolator
JPH0452098Y2 (zh) * 1986-03-31 1992-12-08
JPH07113520B2 (ja) * 1991-08-30 1995-12-06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H07234088A (ja) 1994-02-23 1995-09-05 Calsonic Corp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製熱交換器
JP4116156B2 (ja) * 1998-07-30 2008-07-09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ラジエータとコンデンサとの連結構造
US6390180B1 (en) * 1999-12-10 2002-05-21 Mark W. Olsen Heat exchanger isolation device
JP2002081884A (ja) * 2000-09-07 2002-03-22 Denso Corp 熱交換器の取付構造
JP2011145029A (ja) * 2010-01-18 2011-07-28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92A (zh) * 1994-08-20 1996-05-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分体式空调室外机
JP2004183906A (ja) * 2002-11-29 2004-07-02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5114273A (ja) * 2003-10-09 2005-04-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JP2008151392A (ja) * 2006-12-15 2008-07-03 Daikin Ind Ltd 位置ずれ防止部材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空調ユニットの熱交換器
JP2010151387A (ja) * 2008-12-25 2010-07-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2216715A (zh) * 2008-12-25 2011-10-12 夏普株式会社 热交换器
JP2010253994A (ja) * 2009-04-21 2010-11-11 Denso Corp 放熱器の取付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441283B1 (ko) 2014-09-17
AU2012361651B2 (en) 2014-10-09
JP2013139927A (ja) 2013-07-18
WO2013099908A1 (ja) 2013-07-04
BR112014016010B1 (pt) 2021-04-20
AU2012361651A1 (en) 2014-08-14
BR112014016010A2 (pt) 2017-06-13
EP2799788B1 (en) 2017-08-23
CN104024745A (zh) 2014-09-03
KR20140100582A (ko) 2014-08-14
US20150041101A1 (en) 2015-02-12
ES2641692T3 (es) 2017-11-13
BR112014016010A8 (pt) 2017-07-04
EP2799788A4 (en) 2014-12-24
EP2799788A1 (en) 2014-11-05
JP5263381B2 (ja) 2013-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4745B (zh) 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
CN104011470B (zh)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CN104105926B (zh)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JP5388969B2 (ja) 熱交換器及びこの熱交換器が搭載された空気調和機
CN103225847A (zh) 热交换器以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空调机
JP2002187424A (ja) 車両用凝縮器
CN104024782A (zh) 热交换器和冷冻装置
CN102652248B (zh) 微通道盘管歧管系统
CN109923349A (zh) 室外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WO2018128035A1 (ja) 室外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3024290U (zh) 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
CN109804216A (zh) 热交换器
JP2000046444A (ja) サブクールシステムコンデンサ
KR20080089974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열교환기
CN107615000B (zh) 带液体容器的热交换器
CN116724209B (zh) 热交换器
CN219014481U (zh) 空调室外机
CN101878397B (zh)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JP2023149160A (ja) 熱交換器及び室内機
CN110220251A (zh) 热交换器、室外机、冷冻循环装置及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
KR20030055916A (ko) 응축기 및 그 제작방법
KR20130001393A (ko) 공기조화기용 응축기
KR20070115077A (ko) 응축기 일체형 오일쿨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