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011470B -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 Google Patents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011470B
CN104011470B CN201280064462.9A CN201280064462A CN104011470B CN 104011470 B CN104011470 B CN 104011470B CN 201280064462 A CN201280064462 A CN 201280064462A CN 104011470 B CN104011470 B CN 1040114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uminum
support
side plate
aluminum alloy
out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644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011470A (zh
Inventor
升井友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011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1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011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011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47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 F28D1/0471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bent, e.g. in a serpentine or zig-zag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02Tubular elements of cross-section which is non-circular
    • F28F1/022Tubular elements of cross-section which is non-circular with multiple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2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 F28F1/3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the means having portions engaging further tubula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1/00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 F28F21/06Constructions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selection of particular materials of plastics material
    • F28F21/067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07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 F28F9/013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for tubes or tube-assembl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28F9/0243Header boxes having a circular cross-s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ome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能对用于安装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的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和非铝金属制的侧板进行固定,且能防止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腐蚀。铝制的支架(50)的安装片(53)固定于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具有供铝制的支架(50)的安装片(53)贯穿的开口部(233g)。铝制的支架(50)的安装片(53)以贯穿该开口部(233g)的方式固定。树脂盖(60)存在于铝制的支架(50)与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之间,并在它们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隔。

Description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特别涉及包括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使热交换器轻量化,不仅热交换器的翅片,有时也在热交换器的导热管、集管集合管中使用铝或铝合金。另一方面,在室外单元等的壳体中收纳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但由加工的容易性、成本等优点出发,该壳体存在由铝、铝合金以外的非铝金属例如钢板形成的倾向。
这种非铝金属与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的直接接触是热交换器腐蚀的原因。因此,例如像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234088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目前进行以下操作:将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固定于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的集管集合管,通过该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将热交换器安装于汽车车身等的非铝金属。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上述结构中,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与非铝金属接触的部分成为使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腐蚀的原因。这种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的腐蚀会导致外观不美、热交换器的安装松弛等不良情况。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能对用于安装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的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和非铝金属制的侧板进行固定,且能防止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腐蚀。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包括: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该支架具有固定部和直接安装于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的固接部;非铝金属制的侧板,该侧板具有供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的固定部贯穿的开口部,并固定于被配置成贯穿开口部的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的固定部;非金属构件,该非金属构件存在于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与非铝金属制的侧板之间,并在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与非铝金属制的侧板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隔。
另外,此处所述的非金属构件中包含有树脂构件、橡胶构件等由高分子材料构成的构件和陶瓷构件等由非金属无机材料构成的构件。
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利用非金属构件使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与非铝金属制的侧板不接触,因此,可防止因非铝金属与铝金属之间产生腐蚀而导致支架腐蚀。而且,能提供以下结构:通过支架的固定部贯穿侧板的开口部,能从室外单元的侧板的外侧进行支架的固定等作业。
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非金属构件具有第一间隔保持部,该第一间隔保持部为了在非铝金属制的侧板的开口部与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之间设置间隙而配置于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的周围。
在第二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在支架的周围由第一间隔保持部形成与侧板的开口部间的间隙,因此,在侧板的开口部附近,也可防止非铝金属和铝金属接触,并能防止因它们接触而导致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产生腐蚀。
本发明第三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第二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室外单元还包括非铝金属制的卡定构件,该卡定构件用于在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的固定部插入非金属构件的状态下,将非金属构件紧固于非铝金属制的侧板。
在第三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利用卡定构件紧固非金属构件,因此,能在非铝金属制的卡定构件、例如铁制的螺钉等那样的卡定构件中使用非铝金属,因此,能确保必要的强度,并能价格便宜地进行支架与侧板的紧固。
本发明第四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第三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在固定部形成有比非铝金属制的卡定构件大的通孔,非铝金属制的卡定构件以不与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接触的方式贯穿通孔,并将非金属构件紧固于非铝金属制的侧板。
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卡定零件贯穿支架的通孔,因此,能通过非金属构件利用卡定构件用力紧固支架,因此,能在较小的空间中牢固地进行紧固。而且,非铝金属制的卡定构件不与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接触,因此,可防止因非铝金属与铝的接触而导致支架腐蚀。
本发明第五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第三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在固定部形成有比非铝金属制的卡定构件大的通孔,室外单元还包括非铝金属制的被卡定结构,该被卡定结构用于与非铝金属制的卡定构件协作地通过非金属构件将支架的固定部紧固于非铝金属制的侧板,非铝金属制的卡定构件以不与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接触的方式贯穿通孔。
在第五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通过非金属构件用非铝金属制的卡定构件和被卡定结构紧固支架的固定部,因此,能用非金属构件用力地固定支架,并能牢固地固定支架。
本发明第六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第三技术方案至第五技术方案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侧板具有:第一折返面,该第一折返面以俯视观察时在与由侧板构成的侧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折返,且形成有开口部;以及第二折返面,该第二折返面被设成与第一折返面连续,且以在与第一折返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折返,非金属构件利用卡定构件紧固于第二折返面。
在第六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将非金属构件紧固于第二折返面,因此,能在与第二折返面大致平行的方向上插拔支架的固定部,并能容易地进行室外单元的组装和维修。
本发明第七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在第六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基础上,室外单元还包括非铝金属制的前板,该前板具有将侧板的第二折返面覆盖的折返端面,非金属构件还具有第二间隔保持部,该第二间隔保持部存在于折返端面与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的固定部之间。
在第七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用前板的折返端面覆盖支架和非金属构件,因此,能以较少的零件个数使外观变美。
发明效果
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从侧板的外侧对用于安装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的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和非铝金属制的侧板进行固定,且能防止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腐蚀。
在第二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防止侧板的开口部附近的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腐蚀,并提高了腐蚀的防止效果。
在第三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牢固地固定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和非铝金属制的侧板,并能提高室外单元的强度。
在第四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防止因基于卡定零件的非铝金属与铝的接触而导致支架腐蚀,并能牢固地进行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的固定。
在第五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防止因基于卡定零件的非铝金属与铝的接触而导致支架腐蚀,并能通过卡定零件与被卡定结构的协作来牢固地进行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的固定。
在第六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容易进行室外单元的组装、维修,并能实现制造、维持管理的成本削减。
在第七技术方案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能实现美观性的提高和成本削减。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结构的概况的回路图。
图2是表示室外单元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拆下了顶板的状态下的室外单元的示意俯视图。
图4是表示室外热交换器的示意结构的示意后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室外热交换器的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室外热交换器的热交换部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7(a)是送风机室侧侧板的左视图,图7(b)是送风机室侧侧板的主视图,图7(c)是送风机室侧侧板的右视图。
图8(a)是送风机室侧侧板的俯视图,图8(b)是图7(b)的剖视图。
图9(a)是支架的俯视图,图9(b)是支架的主视图,图9(c)是支架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钎焊于集管集合管的支架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11(a)是树脂盖的左视图,图11(b)是树脂盖的仰视图。
图12(a)是树脂盖的后视图,图11(b)是树脂盖的右视图。
图13是表示支架和树脂盖朝送风机室侧侧板的安装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4是表示变形例的支架和树脂盖朝送风机室侧侧板的安装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5(a)是变形例的树脂盖的侧视图,图15(b)是变形例的支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空调装置的整体结构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制冷装置,对空调装置中使用的制冷装置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空调装置的概况的回路图。空调装置1由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3构成。该空调装置1是通过进行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运转来进行建筑物内的各室的制冷、制热的装置。空调装置1包括:作为热源单元的室外单元2;作为利用单元的室内单元3;以及将室外单元2和室内单元3连接的制冷剂连通管6、7。
在将室外单元2、室内单元3及制冷剂连通管6、7连接而构成的空调装置1中,制冷装置具有压缩机11、四通切换阀12、室外热交换器13、膨胀阀14、室内热交换器4及储罐15等由制冷剂配管连接在一起的结构。在该制冷装置内封入有制冷剂,进行制冷剂在被压缩、冷却、减压并加热、蒸发之后再次被压缩这样的制冷循环运转。在运转时,与制冷剂连通管6、7连接的室外单元2的液体制冷剂侧截止阀17及气体制冷剂侧截止阀18处于打开状态。
在制冷运转时,四通切换阀12成为图1的实线所示的状态,即成为压缩机11的排出侧与室外热交换器13的气体侧连接且压缩机11的吸入侧经由储罐15、气体制冷剂侧截止阀18及制冷剂连通管7与室内热交换器4的气体侧连接的状态。在制冷运转中,空调装置1使室外热交换器13作为在压缩机11中被压缩后的制冷剂的冷凝器起作用,且使室内热交换器4作为在室外热交换器13中被冷凝后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
在制热运转时,四通切换阀12成为图1的虚线所示的状态,即成为压缩机11的排出侧通过气体制冷剂侧截止阀18及制冷剂连通管7与室内热交换器4的气体侧连接、且压缩机11的吸入侧与室外热交换器13的气体侧连接的状态。在制热运转中,空调装置1使室内热交换器4作为在压缩机11中被压缩后的制冷剂的冷凝器起作用,且使室外热交换器13作为在室内热交换器4中被冷凝后的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
(2)空调装置的详细结构
(2-1)室内单元
室内单元3通过挂在壁面上等而设置于室内壁面或通过埋入或悬挂等而设置于高楼等的室内的天花板。室内单元3具有室内热交换器4和室内风扇5。室内热交换器4是例如由导热管和许多个翅片构成的交叉翅片式的翅片管热交换器,其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起作用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
(2-2)室外单元
室外单元2设置于高楼等的室外,并通过制冷剂连通管6、7与设置于室内的室内单元3连接。如图2及图3所示,室外单元2包括大致长方体状的单元壳体20。如图3所示,室外单元2具有通过使用沿铅垂方向延伸的隔板28将单元壳体20的内部空间分割为两部分而形成送风机室S1和机械室S2的结构(所谓箱型结构)。如图3所示,在送风机室S1配置有室外热交换器13及室外风扇16等。另外,在机械室S2配置有图3所示的压缩机11、储罐15、以及图3中未图示的四通切换阀12、膨胀阀14、液体制冷剂侧截止阀17、气体制冷剂侧截止阀18等。
单元壳体20具有顶板21、底板22、送风机室侧侧板23、机械室侧侧板24、送风机室侧前板25、机械室侧前板26。顶板21是构成单元壳体20的顶面部分的钢板制的板状构件。底板22是构成单元壳体20的底面部分的钢板制的板状构件。送风机室侧侧板23是构成单元壳体20的靠送风机室S1的侧面部分的钢板制的板状构件。机械室侧侧板24是构成单元壳体20的靠机械室S2的侧面部分的一部分和单元壳体20的靠机械室S2的背面部分的钢板制的板状构件。送风机室侧前板25是构成单元壳体20的送风机室S1的前表面部分和单元壳体20的机械室S2的前表面部分的一部分的钢板制的板状构件。上述送风机室侧前板25和送风机室侧侧板23也可以是对一块钢板进行冲压成型而形成并一体形成的。
室外单元2从单元壳体20的背面及侧面的一部分朝单元壳体20内的送风机室S1吸入室外空气,并从单元壳体20的前表面吹出所吸入的室外空气。因此,被吸入至单元壳体20内的送风机室S1的室外空气的吸入口10a形成于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背面侧的端部与机械室侧侧板24的送风机室S1侧的端部之间,室外空气的吸入口20b形成于送风机室侧侧板23。另外,用于将吸入至送风机室S1的室外空气朝外部吹出的吹出口20c设于送风机室侧前板25。吹出口20c的前侧被风扇格栅25a覆盖。
室外热交换器13以在上下方向(铅垂方向)上立起的方式配置于由送风机室侧侧板23、送风机室侧前板25、隔板28及机械室侧侧板24的一部分覆盖的空间即送风机室S1。该室外热交换器13在俯视观察时呈L字型的形状,并与吸入口20a、20b相对。室外热交换器13是铝制热交换器。铝制的室外热交换器13为了防止腐蚀而利用后述铝制的支架等以不与钢板制的顶板21、底板22、送风机室侧侧板23、机械室侧侧板24及隔板28等直接接触的方式安装于单元壳体20。室外热交换器13的一端与四通切换阀12连接,其另一端与膨胀阀14连接。
(2-2-1)室外热交换器
接着,使用图4、图5及图6对室外热交换器13的结构进行说明。铝制热交换器由铝制的导热翅片32、铝制的扁平多孔管33及铝制的集管集合管34、35构成。室外热交换器13包括使室外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31,该热交换部31由铝制的许多个导热翅片32和铝制的许多个扁平多孔管33构成。热交换部31在作为冷凝器起作用时包括:上部热交换部31a,该上部热交换部31a配置有许多个扁平多孔管33中的用于供气体制冷剂或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流动的气体制冷剂用扁平多孔管33a;以及下部热交换部31b,该下部热交换部31b连接有许多个扁平多孔管33中的用于供气液两相状态的制冷剂或液体制冷剂流动的液体制冷剂用扁平多孔管33b。
扁平多孔管33作为导热管起作用,并使在导热翅片32与室外空气之间移动的热量在流经其内部的制冷剂与导热翅片32之间进行交换。
室外热交换器13包括在热交换部31的两端各设有一根的铝制集管集合管34、35。集管集合管34具有铝制的圆筒管结构,并具有由铝制挡板34c彼此分隔开的内部空间34a、34b。铝制的热交换器侧气体管38与上部的内部空间34a连接,铝制的热交换器侧液体管39与下部的内部空间34b连接。
集管集合管35具有铝制的圆筒管结构,其被铝制的挡板35f、35g、35h、35i分隔开,并形成有内部空间35a、35b、35c、35d、35e。与集管集合管34的上部的内部空间34a连接的许多个气体制冷剂用扁平多孔管33a和集管集合管35的三个内部空间35a、35b、35c连接。另外,与集管集合管34的下部的内部空间34b连接的许多个液体制冷剂用扁平多孔管33b和集管集合管35的三个内部空间35c、35d、35e连接。
另外,集管集合管35的内部空间35a和内部空间35e由铝制的连通配管36连接,内部空间35b和内部空间35d由铝制的连通配管37连接。内部空间35c也起到了将热交换部31的上部内部空间(和内部空间34a连接的部分)的一部分与下部内部空间(和内部空间34b连接的部分)的一部分连接的功能。根据上述结构,在例如制冷运转时(作为冷凝器起作用时),由铝制的热交换器侧气体管38供给至集管集合管35上部的内部空间35a的气体制冷剂在热交换部31的上部进行热交换,一部分液化而成为气液两相状态,并在集管集合管35处折返,通过热交换部31的下部使剩余的气体制冷剂液化而从铝制的热交换器侧液体管39流出。
图6是表示室外热交换器13的用与热交换部31的扁平多孔管33b的长边方向垂直的平面剖开时的截面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导热翅片32a是较薄的铝制平板,在各导热翅片32沿上下方向排列地形成有多个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缺口32a。扁平多孔管33具有作为导热面的上下平面部和供制冷剂流动的多个内部流路331。比缺口32a的上下宽度稍厚的扁平多孔管33在使平面部朝向上下的状态(被排列成扁平多孔管33的侧面相对的状态)下隔着间隔排列成多层,并在嵌入缺口32a的状态下被临时固定。这样,在扁平多孔管33嵌入导热翅片32的缺口32a的状态下,导热翅片32和扁平多孔管33被放入炉中并被钎焊。另外,各扁平管多孔管33的两端分别嵌入集管集合管34、35并被钎焊。
因此,集管集合管34的内部空间34a、34b、集管集合管35的内部空间35a、35b、35c、35d、35e与扁平多孔管33的内部流路331相连。另外,在集管集合管34的内部空间34a、34b、集管集合管35的内部空间35a、35b、35c、35d、35e配置有用于对制冷剂的流动进行整流的整流板等,但省略对这些细节部分的说明。
通过利用后述铝制的支架将上述铝制的集管集合管34、35固定于送风机室侧侧板23、机械室侧侧板24及隔板28,来对铝制的室外热交换器13进行固定。对该铝制的室外热交换器13的固定中的固定于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2-2-2)送风机室侧侧板
在图7中示出了作为结构零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图7(a)中示出了其左视图,图7(b)中示出了其主视图,图7(c)中示出了其右视图。另外,图8(a)是作为结构零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俯视图,图8(b)是图7(b)的剖视图。
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位于主体部231背面侧的背面侧端部232是相对于主体部231朝机械室侧的方向大致垂直地折曲而形成的。正面侧端部233由朝向送风机室S1的内部(朝向机械室侧的方向)大致垂直地折返的第一端面233a、相对于第一端面233a朝前方大致垂直地折返并与主体部231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第二端面233b、相对于第二端面233b朝机械室侧的方向大致垂直地折返并与第一端面233a大致平行地延伸的第三端面233c构成。
送风机室侧侧板23用阳螺钉40固定于送风机室侧前板25。供上述阳螺钉40拧入的螺纹孔233d形成于第三端面233c,对螺纹孔233d进行了内缘翻边加工(参照图7(c))。
在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第二端面233b安装有后述铝制的支架50(参照图9、图10)和后述的树脂盖60(参照图11、图12)。为了安装上述支架50和树脂盖60,供阳螺钉41拧入的螺纹孔233e形成于第二端面233b,对螺纹孔233e进行了内缘翻边加工(参照图7(b))。另外,为了提高第二端面233b的强度而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两个凹部233f。
在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第一端面233a沿上下方向排列地形成有长方形的开口部233g(参照图7(c)),该开口部233g被开口成供铝制的支架50和树脂盖60贯穿。另外,在第一端面233a的三处位置形成有狭缝233h,该狭缝233h供形成于送风机室侧前板25的折返端面25b的嵌合部(未图示)嵌合。从送风机室侧前板25突出的嵌合部嵌入该狭缝233h。藉此,安装于第二端面233b的铝制的支架50、树脂盖60被送风机室侧前板25覆盖。
(2-2-3)铝制的支架
在图9及图10中示出了用于将室外热交换器13安装于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铝制的支架50。图9(a)是支架50的俯视图,图9(b)是支架50的主视图,图9(c)是支架50的侧视图。
支架50是例如对一块铝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的。从支架50的主体部51延伸出四根安装于室外热交换器13的集管集合管35的夹持片52。夹持片52以沿着圆筒状的集管集合管35的外周的方式成形为圆弧状。在支架50中与夹持片52相反一侧延伸出一块安装片53。在安装片53设有用于在朝送风机室侧侧板23安装时供阳螺钉41穿过的通孔53a。通孔53a是m1×n1的长圆孔。通孔53a的长边方向为水平方向(前后方向)。另外,支架50的通孔53a的尺寸(孔的外形)比阳螺钉41的外径d大。即,存在外径d<孔的直径m1、n1的关系。另外,为了进行支架50与树脂盖60的定位,在安装片53设有上边端部的一部分被切开而形成的被嵌合部53b。
图10中示出了铝制的支架50钎焊于集管集合管35的状态。例如通过预先在集管集合管35的表面形成钎焊材,并在将支架50临时固定的状态下以如图5、图6所示组装完铝制的导热翅片32、铝制的扁平多孔管33的状态放入炉中,来进行支架50朝集管集合管35的钎焊。
(2-2-4)树脂盖
支架50是铝制的,因此,当使支架50与由钢板制成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直接接触时,因铁与铝的接触而促进了支架50的腐蚀。因此,将图11及图12所示的树脂盖60安装于支架50,以在送风机室侧侧板23与支架50之间存在树脂盖60的状态安装支架50。图11(a)是树脂盖的左视图,图11(b)是树脂盖的仰视图。图12(a)是树脂盖的后视图,图12(b)是树脂盖的右视图。
该树脂盖60是例如由一次注塑成型而形成的。树脂盖60的主体部61具有用于形成插入部62的右侧壁61a、左侧壁61b、上壁61c及前壁61d,该插入部62用于安装支架50的安装片53。安装片53被插入至插入部62。为了进行支架50与树脂盖60的定位,在插入部62设有从顶面的一部分突出的嵌合突起63。上述嵌合突起63嵌入支架50的安装片53的被嵌合部53b,以确定支架50和树脂盖60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关系。另外,支架50的从安装片53的长圆孔53a的下端到安装片53的下边为止的长度比树脂盖60的从长圆孔61aa、61ba的下端到树脂盖60的下边为止的长度短。根据上述结构,即便树脂盖60相对于安装片53朝上偏移,安装片53的下边也不与开口部233g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接触。插入至树脂盖60的插入部62的安装片53的左右侧面、上边及前边被树脂盖60覆盖。因此,在位于树脂盖60侧面侧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与安装片53之间存在树脂盖60,即便铝制的支架50不与送风机室侧侧板23直接接触,也能将支架50固定于送风机室侧侧板23。
形成插入部62的左右侧面的是右侧壁61a和左侧壁61b。在右侧壁61a和左侧壁61b的与安装片53的通孔53a对应的位置形成有长圆孔61aa、61ba。长圆孔61aa、61ba的形状为n1×m1,并与通孔53a呈在水平方向上较长的形状相对的是呈在铅垂方向上较长的形状。长圆孔61aa、61ba的尺寸(孔的外径)比阳螺钉41的外径d大。即,存在外径d<孔的直径m1、n1的关系。根据上述通孔53a、长圆孔61aa、61ba的结构,树脂盖60的长圆孔61aa、61ba的端部成为阻碍,使阳螺钉41不与通孔53a的前侧抵接。因此,能防止因铝和铁接触而导致通孔53a的前侧腐蚀。
在右侧壁61a的背面侧形成有隆起部65,在左侧壁61b的背面侧的端部形成有凸缘部64。
(2-2-5)支架和树脂盖的安装
图13中示出了将树脂盖60被盖在铝制的支架50上的组装体安装于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状态。在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螺纹孔233e中拧入阳螺钉41,但长圆孔61aa、61ba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比该阳螺钉41的外径大。此外,通孔53a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比长圆孔61aa、61ba大,能利用树脂盖60维持铁制的阳螺钉41不与铝制的支架接触的非接触状态。
另外,利用隆起部65将树脂盖60无间隙地嵌入开口部233g。在这样嵌入的状态下,在第二端面233b的端部与支架50的安装片53的根部之间存在凸缘部64。因此,支架50的安装片53不与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第二端面233b的端部接触。当然,在安装片53与第二端面233b之间夹着树脂盖60的左侧壁61b,因此,安装片53不与第二端面233b接触。这样,能利用树脂盖60维持铝制的支架50与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非接触状态。
(3)室外单元的特征
(3-1)
在上述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2中,铝制的支架50的夹持片52(固接部)直接安装于铝制的室外热交换器13,铝制的支架50的安装片53(固定部)固定于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非铝金属制的筐体)。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具有供铝制的支架50的安装片53贯穿的开口部233g。铝制的支架50的安装片53以贯穿该开口部233g的方式固定。树脂盖60(非金属构件)存在于铝制的支架50与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之间,并在它们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隔。
其结果是,能利用树脂盖60维持铝制的支架50不与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不接触的状态,因此,防止因在非铝金属与铝金属之间产生腐蚀而导致支架50腐蚀。而且,支架50的安装片53贯穿开口部233g,并从送风机室S1朝外侧突出。因此,能利用阳螺钉41将支架50与树脂盖60从室外单元2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外侧紧固于送风机室侧侧板23。这样,能从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外侧对用于安装铝制的室外热交换器13的铝制的支架50和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进行固定,且能防止铝制的支架50腐蚀。
树脂盖60的左侧壁61b和隆起部65(第一间隔保持部)为了在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开口部233g与铝制的支架50之间设置间隙而配置于铝制的支架50的周围。由左侧壁61b和隆起部65形成支架50的安装片53的周围与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开口部233g之间的间隙,因此,在开口部233g的附近,也可防止非铝金属和铝金属接触,并能防止因它们接触而导致铝制的支架50产生腐蚀,提高了腐蚀的防止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非金属构件,以树脂盖60等树脂构件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作为非金属构件,也可以是橡胶构件等由高分子材料构成的构件、陶瓷构件等由非金属无机材料构成的构件。当然,此处所述的非金属构件是由比起非铝金属不会在铝、铝合金之间促进腐蚀的材料构成的构件。另外,该固定部的通孔(通孔53a)也包括具有一部分到达固定部(安装片53)端部的缺口的孔。
(3-2)
钢铁制的阳螺钉41(卡定构件)在铝制的支架50的安装片53被插入至树脂盖60的状态下,将树脂盖60紧固于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能利用钢铁制的阳螺钉41紧固树脂盖60,即能使用铁制的螺钉,因此,能确保必要的强度,并能价格便宜地对铝制的支架50与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进行紧固,能将它们牢固地固定,从而能提高室外单元2的强度。
(3-3)
铝制的支架50在安装片53形成有比铁制的阳螺钉41大的通孔53a,铁制的阳螺钉41以不与铝制的支架50接触的方式贯穿通孔53a,将树脂盖60紧固于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
铁制的阳螺钉41贯穿支架50的通孔53a,因此,能利用卡定构件通过树脂盖60牢牢地紧固支架,因此,能在较小的空间内牢固地进行紧固。铁制的阳螺钉41不与铝制的支架50接触,因此,能防止因非铝合金与铝的接触而导致支架腐蚀,并能牢固地对铝制的室外热交换器13进行固定。
(3-4)
铝制的支架50在安装片53形成有比铁制的阳螺钉41大的通孔53a。通过内缘翻边加工形成于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螺纹孔233e(非铝金属制的被卡定结构)与以不与铝制的支架50接触的方式贯穿通孔53a的铁制的阳螺钉41协作地,通过树脂盖60将支架50的安装片53紧固于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通过树脂盖60用铁制的阳螺钉41和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紧固支架50的安装片53。因此,能防止因基于铁制的阳螺钉41的非铝金属与铝的接触而导致的支架50腐蚀,并能通过阳螺钉41与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螺纹孔233e的协作来牢固地对铝制的室外热交换器13进行固定。
(3-5)
送风机室侧侧板23以俯视观察时在与主体部231大致正交的方向(与由侧板构成的侧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折返并形成第一端面233a(第一折返面)。在该第一端面233a形成有开口部233g。此外,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第二端面233b被设成与第一端面233a连续,并以在与第一端面233a大致正交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折返。树脂盖60利用拧入螺纹孔233e的阳螺钉41紧固于第二端面233b。这样,树脂盖60紧固于第二端面233b,因此,能在与第二端面233b大致平行的方向上插拔支架50的安装片53。因此,容易进行室外单元2的组装、维修,并能实现制造、维持管理的成本削减。
(3-6)
如图8(b)所示,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前板25的折返端面25b覆盖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第二端面233b。树脂盖60具有存在于折返端面25b与铝制的支架50的安装片53之间的右侧壁61a、前壁61d(第二间隔保持部)。因此,即便在送风机室侧前板25存在朝支架50突出的部分等,也可利用右侧壁61a、前壁61d防止送风机室侧前板25与铝制的支架50接触。能用钢板制的送风机室侧前板25的折返端面25b覆盖支架50、树脂盖60,因此,能以较少的零件个数使外观变美,能实现美观性的提高和成本削减。
(4)变形例
(4-1)变形例A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室外热交换器13等中使用铝制构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将铝制构件替换为铝合金制的构件,例如能使用铝合金制的室外热交换器以代替铝制的室外热交换器13,并能使用铝合金制的支架以代替铝制的支架50。
(4-2)变形例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阳螺钉41的被卡定结构是形成有螺纹孔233e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例如图14所示,被卡定结构也可以是卡定于贯穿树脂盖60和支架50的阳螺钉48的碟形螺钉45这样的构件,该树脂盖60和支架50贯穿开口部233g。阳螺钉48(卡定零件)也可以是嵌入开口部233j并卡定这样的构件。即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从送风机室侧侧板23的外侧进行碟形螺钉45的安装。在该情况下,用于进行碟形螺钉45的定位的凹部66也可形成于树脂盖60。在该情况下,例如图15所示,也可设有用于对树脂盖60与支架50上下的位置关系进行固定的嵌合部61e和被嵌合部53c。在该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使凸状的嵌合部61e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比被切开后的被嵌合部53c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长等,使被嵌合部53c与嵌合部61e抵接,藉此,可靠地确保支架50的安装片53的下边与开口部233g的送风机室侧侧板23之间的间隙。
(4-3)变形例C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使用铁、钢等作为非铝金属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使用铜、铜合金等其它金属。
(符号说明)
1   空调装置
2   室外单元
3   室内单元
13   室外热交换器
20   单元壳体
32   导热翅片
33   扁平多孔管
34、35   集管集合管
50   支架
60   树脂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7-234088号公报。

Claims (7)

1.一种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13);
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50),该支架(50)具有固定部(53)和直接安装于所述铝制或铝合金制的热交换器的固接部(52);
非铝金属制的侧板(23),该侧板(23)具有供所述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的所述固定部贯穿的开口部(233g),并固定于被配置成贯穿所述开口部的所述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的所述固定部;
非金属构件(60),该非金属构件(60)存在于所述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与所述非铝金属制的侧板之间,并在所述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与所述非铝金属制的侧板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非金属构件具有第一间隔保持部(61b、65),该第一间隔保持部(61b、65)为了在所述非铝金属制的侧板的所述开口部与所述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之间设置间隙而配置于所述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的周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单元还包括所述非铝金属制的卡定构件(41),该卡定构件(41)用于在所述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的所述固定部插入所述非金属构件的状态下,将所述非金属构件紧固于所述非铝金属制的侧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在所述固定部形成有比所述非铝金属制的卡定构件大的通孔(53a),
所述非铝金属制的卡定构件以不与所述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接触的方式贯穿所述通孔,并将所述非金属构件紧固于所述非铝金属制的侧板。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在所述固定部形成有比所述非铝金属制的卡定构件大的通孔(53a),
所述室外单元还包括非铝金属制的被卡定结构(233e、45),该被卡定结构(233e、45)用于与所述非铝金属制的卡定构件协作地通过所述非金属构件将所述支架的所述固定部紧固于所述非铝金属制的侧板,所述非铝金属制的卡定构件以不与所述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接触的方式贯穿所述通孔。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具有:
第一折返面(233a),该第一折返面(233a)以俯视观察时在与由所述侧板构成的侧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折返,且形成有所述开口部;以及
第二折返面(233b),该第二折返面(233b)被设成与所述第一折返面连续,且以在与所述第一折返面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方式折返,
所述非金属构件利用所述卡定构件紧固于所述第二折返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单元还包括非铝金属制的前板(25),该前板(25)具有将所述侧板的所述第二折返面覆盖的折返端面(25b),
所述非金属构件还具有第二间隔保持部(61a、61d),该第二间隔保持部(61a、61d)存在于所述折返端面与所述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支架的所述固定部之间。
CN201280064462.9A 2011-12-28 2012-12-26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Active CN1040114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90085 2011-12-28
JP2011290085A JP5263382B2 (ja) 2011-12-28 2011-12-28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PCT/JP2012/083573 WO2013099903A1 (ja) 2011-12-28 2012-12-26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011470A CN104011470A (zh) 2014-08-27
CN104011470B true CN104011470B (zh) 2015-09-09

Family

ID=48697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64462.9A Active CN104011470B (zh) 2011-12-28 2012-12-26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360222A1 (zh)
EP (1) EP2799787B1 (zh)
JP (1) JP5263382B2 (zh)
KR (1) KR101439814B1 (zh)
CN (1) CN104011470B (zh)
AU (1) AU2012361739B2 (zh)
BR (1) BR112014015877A8 (zh)
WO (1) WO20130999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36731U (zh) * 2013-05-17 2013-12-11 夏普株式会社 空调机的室外机
BR112017008838B1 (pt) * 2014-12-31 2022-08-30 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Condicionador de ar
KR101639516B1 (ko) 2015-01-12 2016-07-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KR101694603B1 (ko) 2015-01-12 2017-0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KR101645845B1 (ko) * 2015-01-12 2016-08-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KR101694604B1 (ko) 2015-01-12 2017-0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KR101635701B1 (ko) 2015-01-12 2016-07-0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이를 제어하는 방법
US10076996B2 (en) 2015-09-23 2018-09-18 Toyoda Gosei Co., Ltd. Light apparatus for power-receiving connector
JP6358381B2 (ja) * 2016-10-13 2018-07-1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CN110382963A (zh) 2017-03-10 2019-10-25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冷冻装置
JP6394744B1 (ja) * 2017-06-09 2018-09-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WO2023048079A1 (ja) * 2021-09-24 2023-03-30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熱交換ユニット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23102026A (ja) 2022-01-11 2023-07-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92A (zh) * 1994-08-20 1996-05-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分体式空调室外机
JP4479207B2 (ja) * 2003-10-09 2010-06-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102141274A (zh) * 2011-03-24 2011-08-03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分体式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22443Y2 (ja) * 1979-04-26 1984-07-04 株式会社ボッシュオートモーティブ システム 車両空調装置用コンデンサ
US4306615A (en) * 1980-05-19 1981-12-22 Carrier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assembling an air conditioning unit including a tube sheet isolator
US4519467A (en) * 1982-11-01 1985-05-28 Paccar Inc. Lower radiator mount
JPH0452098Y2 (zh) * 1986-03-31 1992-12-08
US4862953A (en) * 1988-04-29 1989-09-05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Heat exchanger mounting bracket
JPH07113520B2 (ja) * 1991-08-30 1995-12-06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H06129791A (ja) * 1992-10-15 1994-05-13 Sanden Corp 熱交換器とそのブラケットの固定方法
JPH07234088A (ja) 1994-02-23 1995-09-05 Calsonic Corp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製熱交換器
JP4116156B2 (ja) * 1998-07-30 2008-07-09 カルソニックカンセイ株式会社 ラジエータとコンデンサとの連結構造
US6390180B1 (en) * 1999-12-10 2002-05-21 Mark W. Olsen Heat exchanger isolation device
JP2004183906A (ja) * 2002-11-29 2004-07-02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5401685B2 (ja) * 2008-12-25 2014-01-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5212244B2 (ja) * 2009-04-21 2013-06-1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放熱器の取付構造
JP2011145029A (ja) * 2010-01-18 2011-07-28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92A (zh) * 1994-08-20 1996-05-2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分体式空调室外机
JP4479207B2 (ja) * 2003-10-09 2010-06-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102141274A (zh) * 2011-03-24 2011-08-03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分体式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2361739A1 (en) 2014-08-21
WO2013099903A1 (ja) 2013-07-04
BR112014015877A8 (pt) 2017-07-04
BR112014015877A2 (pt) 2017-06-13
CN104011470A (zh) 2014-08-27
JP2013139930A (ja) 2013-07-18
US20140360222A1 (en) 2014-12-11
JP5263382B2 (ja) 2013-08-14
KR101439814B1 (ko) 2014-09-12
EP2799787A4 (en) 2014-12-17
EP2799787B1 (en) 2018-01-24
KR20140099555A (ko) 2014-08-12
EP2799787A1 (en) 2014-11-05
AU2012361739B2 (en) 2014-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11470B (zh)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JP5388969B2 (ja) 熱交換器及びこの熱交換器が搭載された空気調和機
RU2509969C1 (ru) 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и оснащенный им кондиционер
CN104105926B (zh)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CN104024745B (zh) 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
CN102959353B (zh) 带有可变形隔壁的多通道管
CN104024782B (zh) 热交换器和冷冻装置
US20200011618A1 (en) Outdoor unit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US20170350606A1 (en) Outdoor unit
CN102763056A (zh) 浮动式盘管热交换器
CN109804216A (zh) 热交换器
CN105765308B (zh) 室外单元和使用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07615000B (zh) 带液体容器的热交换器
KR100893746B1 (ko) 공기조화기
JP2005133966A (ja) 熱交換器
CN103673139A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外机
EP3249339B1 (e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US11035623B2 (en) Heat exchanger, outdoor unit,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and heat exchanger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23149160A (ja) 熱交換器及び室内機
KR20030055916A (ko) 응축기 및 그 제작방법
KR20130001393A (ko) 공기조화기용 응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