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2963A - 冷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2963A
CN110382963A CN201880015802.6A CN201880015802A CN110382963A CN 110382963 A CN110382963 A CN 110382963A CN 201880015802 A CN201880015802 A CN 201880015802A CN 110382963 A CN110382963 A CN 110382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eat
body portion
transfer pipe
head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58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久保博治
中野宽之
笹井泰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anko Co Ltd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an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an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kan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82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29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56Casing or covers of 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fan gu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02Header boxes; End pl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 F28D1/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 F28D1/04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 F28D1/053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 F28D1/0535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in which the other heat-exchange medium is a large body of fluid, e.g. domestic or motor car radiators with heat-exchange conduits immersed in the body of fluid with tubular conduits the conduits being straight the conduits having a non-circular cross-section
    • F28D1/05366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 F28D1/05391Assemblies of conduits connected to common headers, e.g. core type radiators with multiple rows of conduits or with multi-channel conduits combined with a particular flow pattern, e.g. multi-row multi-stage radi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6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refrigerant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15/00Fins
    • F28F2215/12Fins with U-shaped slots for laterally inserting cond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50/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the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e.g. flow guiding means; Particular flow patterns
    • F28F2250/06Derivation channels, e.g. bypa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75/00Fastening; Joining
    • F28F2275/04Fastening; Joining by brazing

Abstract

空调装置(100)具备:单元外壳(40);室外热交换器(15),其被容纳在单元外壳(40)内;和板部件(80)。单元外壳(40)在内部形成有送风机室(SP1)和机械室(SP2)。室外热交换器(15)包括供制冷剂流动的多个传热管(60),室外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部(50),其被配置于送风机室(SP1),使制冷剂与室外空气流(AF)进行热交换;和总集合管(70),其与传热管(60)连接并被配置于机械室(SP2)。总集合管(70)包括集管主体部(75)。板部件(80)包括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机械室(SP2)遮蔽的表侧面(811)。板部件(80)被固定于总集合管(70),并且被固定于单元外壳(40)或隔板(46),所述隔板被配置于单元外壳(40)。

Description

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冷冻装置中,具有使制冷剂与空气流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的冷冻装置广泛普及。在所述冷冻装置中,根据下面的观点,需要采取各种对策来抑制可靠性降低。例如,需要采取盐害对策来应对冷冻装置被设置于沿海地方的情况。此外,为了应对在热交换器中异种金属(例如铜与铝/铝合金)的配管及器具被连接的情况,关于电蚀对策也需要考虑。并且,在空气流向热交换器的总集合管侧旁通而未适当地通过热交换器的传热部分(热交换部)的情况下,由于会发生性能降低,因而需要抑制所述旁通。鉴于这些观点,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37126号公报)公开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配置有遮风板,所述遮风板针对空气流而将总集合管或配置有总集合管的空间(机械室)遮蔽。
另一方面,通常,这样的热交换器被配置在外壳内,作为热交换器相对于外壳的固定方法,通常是通过借助于固定部件的拧紧固定。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39930号公报)公开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热交换器借助被钎焊于总集合管的托架被拧紧固定于外壳的侧板。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这里,在具有上述那样的热交换器的冷冻装置中,在采用专利文献1的技术(将总集合管侧遮蔽的遮风板)来抑制可靠性降低、并且采用专利文献2的技术(借助于托架的相对于外壳的拧紧固定)的情况下,会发生伴随部件数量增加的成本增大。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抑制成本并且抑制可靠性降低的冷冻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冷冻装置具备外壳、热交换器和遮风板。外壳在内部形成有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热交换器被容纳在外壳内。热交换器包括多个传热管。在传热管中,制冷剂流动。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部和总集合管。热交换部被配置于第一空间。热交换部使制冷剂与空气流进行热交换。总集合管与传热管连接并被配置于第二空间。遮风板包括遮风面。遮风面针对空气流而将第二空间遮蔽。总集合管包括集管主体部。集管主体部沿着长边方向延伸。遮风板被固定于总集合管。遮风板被固定于外壳或其它部件,所述其它部件被配置于外壳。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冷冻装置,遮风板包括针对空气流而将第二空间遮蔽的遮风面。由此,可抑制空气流向第二空间流入。其结果是,关于被配置于第二空间的总集合管或其周边部分,可抑制盐害及电蚀。此外,可抑制配置热交换部的第一空间中的风量降低,与之关联地可抑制冷冻装置的性能降低。
此外,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冷冻装置中,遮风板被固定于热交换器的总集合管,并且被固定于外壳或其它部件,所述其它部件被配置于外壳。由此,可借助遮风板将热交换器固定于外壳或其它部件,所述其它部件被配置于外壳。即,可使遮风板作为用于固定热交换器的固定部件发挥作用(即,能够使遮风板兼具作为遮蔽部件的功能和作为固定部件的功能)。其结果是,能够将以往作为分体部件而构成的遮蔽部件与固定部件一体化,并能够削减部件数量。
因此,可抑制成本并抑制可靠性降低。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冷冻装置在第一方面的冷冻装置中,总集合管在内侧形成有集管内部空间。制冷剂进出于集管内部空间。集管主体部在短边方向的截面上形成有开口。遮风板以覆盖开口的方式与集管主体部接合。遮风板与集管主体部一同形成集管内部空间。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冷冻装置,总集合管的集管主体部在短边方向的截面上形成有开口,遮风板以覆盖开口的方式与集管主体部接合,并与集管主体部一同形成集管内部空间。由此,可将总集合管的构成部件还作为遮风板和固定部件来使用。因此,部件数量进一步得以削减,可进一步抑制成本。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冷冻装置在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冷冻装置中,遮风面沿着集管主体部的长边方向延伸。遮风面针对空气流而将集管主体部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到另一端遮蔽。由此,集管主体部相对于空气流而被遮蔽。其结果是,可高精度地抑制集管主体部因电蚀或盐害而腐蚀造成的可靠性降低。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冷冻装置在第一方面到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冷冻装置中,在遮风板和集管主体部中的一方设置有突出部。在遮风板和集管主体部中的另一方形成有卡合孔。突出部在遮风板和集管主体部被固定的状态下与卡合孔卡合。由此,容易将遮风板固定于集管主体部。即,组装总集合管时的装配性提高。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冷冻装置在第一方面到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冷冻装置中,遮风板被钎焊接合于集管主体部。由此,遮风板被牢固地固定于集管主体部。因此,总集合管的刚性提高,可进一步抑制可靠性降低。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冷冻装置在第五方面的冷冻装置中,遮风板的与总集合管抵接的部分由焊料构成。由此,遮风板与总集合管被钎焊接合时的钎焊性提高。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冷冻装置在第一方面到第六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冷冻装置中,传热管是扁平管。在遮风板形成有插入口。各传热管插入于插入口中。由此,能够使遮风板作为用于支承扁平管的管板发挥作用,可进一步促进部件数量的削减。因此,可进一步抑制成本。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冷冻装置在第七方面的冷冻装置中,遮风板的插入口的边缘部分由焊料构成。由此,遮风板与传热管被钎焊接合时的钎焊性提高。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冷冻装置,关于被配置于第二空间的总集合管及其周边部分,可抑制盐害及电蚀。此外,可抑制配置热交换部的第一空间中的风量降低,与之关联地可抑制冷冻装置的性能降低。此外,可使遮风板作为用于固定热交换器的固定部件发挥作用(即,能够使遮风板兼具作为遮蔽部件的功能和作为固定部件的功能)。其结果是,能够将以往作为分体部件而构成的遮蔽部件与固定部件一体化,并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因此,可抑制成本并抑制可靠性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冷冻装置,可将总集合管的构成部件还作为遮风板和固定部件来使用。因此,部件数量进一步得以削减,可进一步抑制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冷冻装置,可高精度地抑制集管主体部因电蚀或盐害而腐蚀造成的可靠性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冷冻装置,装配性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冷冻装置,总集合管的刚性提高,可进一步抑制可靠性降低。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冷冻装置,遮风板与总集合管被钎焊接合时的钎焊性提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的冷冻装置,可进一步抑制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的冷冻装置,遮风板与传热管被钎焊接合时的钎焊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室外单元的主视图。
图3是室外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室外单元的水平剖视图。
图5是室外热交换器的主视图。
图6是室外热交换器的立体图。
图7是概略地示出热交换部和两端部的示意图。
图8是从室外空气流的流动方向观察的热交换部的立体图。
图9是从传热管延伸方向观察的传热管与传热翅片的示意图。
图10是图5的X部分的放大图。
图11是图4的XI部分的放大图。
图12是总集合管的左侧视图。
图13是总集合管的后视图。
图14是集管主体部的右侧视图。
图15是集管主体部的左侧视图。
图16是集管主体部的后视图。
图17是集管主体部的主视图。
图18是集管主体部的俯视图。
图19是板部件的右侧视图。
图20是板部件的左侧视图。
图21是板部件的后视图。
图22是板部件的主视图。
图23是板部件的俯视图。
图24是水平隔板的俯视图。
图25是关于变形例28的室外单元而示出图11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包括室外单元10(冷冻装置)的空调装置100进行说明。另外,下面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具体例,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可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适当地进行变更。
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上、下、左、右、正面(前)或背面(后)这样的方向是指图2至图4、图6和图11至图24所示的方向。另外,关于左右方向、和/或前后方向,也可以适当地掉转。此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气体制冷剂”中不仅包括饱和状态或过热状态的气体制冷剂,还包括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液体制冷剂”中不仅包括饱和状态或过冷却状态的液体制冷剂,还包括气液二相状态的制冷剂。
(1)空调装置100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的概略构成图。空调装置100是进行制冷运转(正循环运转)或制热运转(逆循环运转)而实现对象空间的空气调和的装置。空调装置100主要具有作为热源单元的室外单元10和作为利用单元的室内单元30。在空调装置100中,室外单元10与室内单元30借助气体侧联络配管GP和液体侧联络配管LP被连接起来,从而构成制冷剂回路RC。
在空调装置100中,被封入到制冷剂回路RC内的制冷剂进行这样的蒸汽压缩式的冷冻循环:被压缩,被冷却或冷凝,被减压,被加热或蒸发后再次被压缩。关于被封入到制冷剂回路RC中的制冷剂,不特别限定,封入有例如R32或R410A这样的HFC制冷剂。
(1)室外单元10
室外单元10主要具有压缩机11、四路切换阀12、室外热交换器15、膨胀阀16和多个制冷剂配管(第一配管P1—第六配管P6)作为构成制冷剂回路RC的设备。此外,室外单元10具有室外风扇18,所述室外风扇18生成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5而与室外热交换器15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空气流。
压缩机11是将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吸入并压缩后作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排出的设备。压缩机11具有内置有作为驱动源的压缩机马达(省略图示)的密闭式的结构。在压缩机11内包括旋转式或涡旋式等压缩要素(省略图示)。压缩机11在运转过程中被变频控制,并根据状况被调整转速。即,压缩机11容量可变。
四路切换阀12是用于对制冷剂回路RC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进行切换的切换阀。四路切换阀12根据状况被控制状态。四路切换阀12在制冷运转时被控制成将第一配管P1与第二配管P2连接起来并将第三配管P3与第四配管P4连接起来的第一状态(参照图1中的四路切换阀12的实线)。此外,四路切换阀12在制热运转时被控制成将第一配管P1与第三配管P3连接起来并将第二配管P2与第四配管P4连接起来的第二状态(参照图1中的四路切换阀12的虚线)。
室外热交换器15(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的“热交换器”)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或散热器)发挥作用、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或加热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室外热交换器15的气体侧出入口151借助第四配管P4而与四路切换阀12连接,液体侧出入口152借助第五配管P5而与膨胀阀16连接。在制冷运转时,在压缩机11中被压缩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从气体侧出入口151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15中。在制热运转时,主要是由膨胀阀16减压后的低压的液体制冷剂从液体侧出入口152向室外热交换器15流入。另外,关于室外热交换器15的详细情况,在后述的“(4)室外热交换器15的详细情况”中进行说明。
膨胀阀16是根据开度将通过的制冷剂减压的电动阀。膨胀阀16在运转过程中根据状况适当地被控制开度。
各制冷剂配管(第一配管P1—第六配管P6)构成各设备之间的制冷剂流路。各制冷剂配管的原材料根据设计规格及设置环境适当地选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铜管。第一配管P1的一端与气体侧联络配管GP连接,另一端与四路切换阀12连接。第二配管P2的一端与四路切换阀12连接,另一端与压缩机11的吸入端口连接。第三配管P3的一端与压缩机11的排出端口连接,另一端与四路切换阀12连接。第四配管P4的一端与四路切换阀12连接,另一端与室外热交换器15连接。第五配管P5的一端与室外热交换器15连接,另一端与膨胀阀16连接。第六配管P6的一端与膨胀阀16连接,另一端与液体侧联络配管LP连接。另外,这些制冷剂配管(P1—P6)实际上既可以由单一的配管构成,也可以借助于接头等由多个配管连接起来而构成。
室外风扇18是生成室外空气流AF(参照图4、图8和图9中的双点划线箭头)的送风机,所述室外空气流AF从外部向室外单元10内流入并通过室外热交换器15后向室外单元10外流出。关于室外风扇18的型式,根据设计规格及设置环境来选择,例如是螺旋桨式风扇。室外风扇18包括作为驱动源的室外风扇马达(省略图示)。室外风扇18在运转过程中根据状况适当地被调整转速。
室外单元10除了具有上述设备外还具有各种传感器。例如,室外单元10具有用于检测室外热交换器15内的制冷剂的温度的室外温度传感器、对被吸入到压缩机11中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吸入温度传感器、对外部空气(室外空气流AF)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等(省略图示)。
此外,室外单元10具有对室外单元10内的各种设备的状态进行控制的室外控制部(省略图示)。室外控制部包括由MPU(微处理器)及存储器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与各种设备及各种传感器电连接。室外控制部在运转过程中根据被输入的指令及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等来控制各种设备的状态,从而对制冷剂回路RC内的制冷剂的状态进行控制。
(1-2)室内单元30
室内单元30被设置在进行空气调和的对象空间中。室内单元30主要具有室内热交换器31作为主要构成制冷剂回路RC的设备。此外,室内单元30具有室内风扇32,所述室内风扇32生成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1而与室内热交换器31内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空气流。
室内热交换器31是在制冷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或加热器)发挥作用、并在制热运转时作为制冷剂的冷凝器(或散热器)发挥作用的热交换器。室内热交换器31的气体侧的制冷剂出入口与气体侧联络配管GP连接,液体侧的制冷剂出入口与液体侧联络配管LP连接。在制冷运转时,由膨胀阀16减压后的低压的液体制冷剂向室内热交换器31流入。在制热运转时,由压缩机11压缩后的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向室内热交换器31流入。
室内风扇32是生成室内空气流的送风机,其中,所述室内空气流从对象空间向室内单元30内流入,并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1后向对象空间流出。关于室内风扇32的型式,根据设计规格及设置环境选择,是例如横流式风扇或涡轮式风扇等离心风扇。室内风扇32包括作为驱动源的室内风扇马达(省略图示)。室内风扇32在运转过程中根据状况适当地被调整转速。
室内单元30除了具有上述设备外还具有各种传感器。例如,室内单元30具有用于检测室内热交换器31内的制冷剂的温度的室内温度传感器及对对象空间(室内空气流)的温度进行检测的对象空间温度传感器等(省略图示)。
此外,室内单元30具有对室内单元30内的各种设备的状态进行控制的室内控制部(省略图示)。室内控制部包括由MPU及存储器等构成的微型计算机,并与各种设备、各种传感器和室外控制部电连接。室内控制部在运转过程中根据被输入的指令及各种传感器的检测值等来控制各种设备的状态,从而对制冷剂回路RC内的制冷剂的状态进行控制。
(2)空调装置100的制冷剂的流动
(2-1)制冷运转时
在制冷运转时,四路切换阀12成为第一状态(图1中的实线所示的状态),压缩机11的排出侧借助第三配管P3和第四配管P4而与室外热交换器15的气体侧出入口151连通,并且,压缩机11的吸入侧借助第一配管P1和第二配管P2而与气体侧联络配管GP连通。
当压缩机11进行驱动时,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配管P2被吸入到压缩机11。被吸入到压缩机11中的制冷剂被压缩而作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1被排出的制冷剂经第三配管P3、四路切换阀12和第四配管P4向室外热交换器15的气体侧出入口151流入。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15中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流AF进行热交换,并冷凝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而从液体侧出入口152流出。
从室外热交换器15流出的制冷剂经第五配管P5流入到膨胀阀16中,并根据膨胀阀16的开度被减压,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通过膨胀阀16后的制冷剂经第六配管P6和液体侧联络配管LP向室内热交换器31流入。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31中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流进行热交换,并蒸发而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通过室内热交换器31后的制冷剂经气体侧联络配管GP、第一配管P1、四路切换阀12和第二配管P2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11。
这样,在制冷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RC中制冷剂按正循环进行循环。
(2-2)制热运转时
在制热运转时,四路切换阀12成为第二状态(图1中的虚线所示的状态),压缩机11的排出侧借助第一配管P1和第三配管P3而与气体侧联络配管GP(室内热交换器31)连通,并且,压缩机11的吸入侧借助第二配管P2和第四配管P4而与室外热交换器15的气体侧出入口151连通。
当压缩机11进行驱动时,低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第二配管P2被吸入到压缩机11。被吸入到压缩机11中的制冷剂被压缩而作为高压的气体制冷剂被排出。从压缩机11被排出的制冷剂经第三配管P3、四路切换阀12、第一配管P1和气体侧联络配管GP向室内热交换器31流入。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31中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流进行热交换,并冷凝成为高压的液体制冷剂而从室内热交换器31流出。
从室内热交换器31流出的制冷剂经液体侧联络配管LP和第六配管P6向膨胀阀16流入,并根据膨胀阀16的开度被减压,成为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通过膨胀阀16后的制冷剂经第五配管P5向室外热交换器15的液体侧出入口152流入。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15中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流AF进行热交换,并蒸发而成为低压的气体制冷剂从气体侧出入口151流出。从室外热交换器15流出的制冷剂经第四配管P4、四路切换阀12和第二配管P2再次被吸入到压缩机11。
这样,在制热运转时,在制冷剂回路RC中制冷剂按逆循环进行循环。
(3)室外单元10的详细情况
图2是室外单元10的主视图。图3是室外单元10的立体图。图4是室外单元10的水平剖视图。另外,在图3和图4中,配置在室外单元10内的设备的一部分被省略。
室外单元10被设置在室外或地下空间等配置室内单元30的对象空间外。室外单元10具有构成大致长方体状的外廓并容纳各设备的单元外壳40(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外壳”)。单元外壳40具有:构成底面部分的底板41;构成顶面部分的顶板42;主要构成右侧方部分的右侧板43;主要构成左侧方部分和左后部分的左侧板44;以及构成正面部分的正面板45。
单元外壳40在后方和右侧方部分形成有用于将室外空气流AF取入到单元外壳40内的吸入口40a。此外,单元外壳40在正面部分形成有吹出口40b,所述吹出口40b成为所取入的室外空气流AF的出口。
单元外壳40在内部形成有送风机室SP1和机械室SP2。更具体而言,在单元外壳40的内部配置有隔板46,借助隔板46将单元外壳40的内部空间隔成送风机室SP1和机械室SP2。隔板46在底板41上被配置在比中央靠左侧的位置。
送风机室SP1(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第一空间”)是在单元外壳40内位于右侧的空间。在送风机室SP1配置有室外热交换器15的热交换部50(后述)和第二端部57(后述)、室外风扇18等设备。机械室SP2(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第二空间”)是在单元外壳40内位于左侧的空间。在机械室SP2配置有压缩机11、四路切换阀12、膨胀阀16和室外热交换器15的总集合管70(后述)等设备。
(4)室外热交换器15的详细情况
(4-1)室外热交换器15的构成形态
图5是室外热交换器15的主视图。图6是室外热交换器15的立体图。室外热交换器15在单元外壳40内跨送风机室SP1和机械室SP2而配置(主要配置在送风机室SP1)。俯视观察时,室外热交换器15呈大致L字状。室外热交换器15沿着形成于单元外壳40的背面部分和右侧面部分的吸入口40a被配置在底板41上。
室外热交换器15主要具有热交换部50、第一端部56和第二端部57(下面,将第一端部56和第二端部57一并称为“两端部55”)。
图7是概略地示出热交换部50和两端部55的示意图。热交换部50是进行制冷剂与室外空气流AF的热交换的部分。热交换部50位于送风机室SP1。室外热交换器15主要具有第一热交换部51、第二热交换部52和第三热交换部53作为热交换部50。另外,第一热交换部51、第二热交换部52和第三热交换部53连续地延伸并一体地构成,但为了便于说明,分开地进行说明。
第一热交换部51是在单元外壳40内沿着背面部分的吸入口40a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部分。第二热交换部52是在单元外壳40内沿着右侧面部分的吸入口40a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部分。第三热交换部53是将第一热交换部51与第二热交换部52连结起来的部分。第三热交换部53与第一热交换部51的右侧的端部连接、并且与第二热交换部52的后侧的端部连接。第三热交换部53在单元外壳40内在相当于室外热交换器15的右后部分的位置处从背面部分到右侧面部分一边弯曲一边延伸。
两端部55是相当于室外热交换器15的传热管延伸方向(这里是设置状态时的水平方向)的端部的部分。第一端部56主要构成室外热交换器15的左侧的端部。第一端部56与第一热交换部51的左侧相邻。第一端部56位于机械室SP2。室外热交换器15在第一端部56处具有总集合管70,所述总集合管70形成有气体侧出入口151和液体侧出入口152。关于总集合管70的详细情况,在后面进行说明。
第二端部57是构成与第一端部56相反一侧的端部的部分。第二端部57与第二热交换部52的正面侧相邻。第二端部57在设置状态下借助于遮蔽板48而相对于室外空气流AF被遮蔽(参照图4)。在第二端部57配置有支承后述的传热管60(60i—60l)的管板67。
如图7所示,包括所述形态的热交换部50和两端部55的室外热交换器15被分成多个(这里是6个)区域。具体而言,室外热交换器15被分成第一区域A1、第二区域A2、第三区域A3、第四区域A4、第五区域A5和第六区域A6。
第一区域A1是位于室外热交换器15的比单点划线L1靠上方的部分。第一区域A1是在运转过程中供过热状态的气体制冷剂流动的区域。
第二区域A2是位于室外热交换器15的单点划线L1与单点划线L2之间的部分。第三区域A3是位于室外热交换器15的单点划线L2与单点划线L3之间的部分。
第四区域A4是位于室外热交换器15的单点划线L3与单点划线L4之间的部分。第五区域A5是位于室外热交换器15的单点划线L4与单点划线L5之间的部分。
第六区域A6是位于室外热交换器15的比单点划线L5靠下方的部分。第六区域A6是在制热运转过程中供过冷却状态的液体制冷剂流动的区域。
总集合管70在内侧形成有多个空间。更具体而言,在总集合管70内配置有多个(这里是5块)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隔板85(后述),由此,形成有供制冷剂进出的多个内部空间(第一集管内部空间S1—第四集管内部空间S4)。具体而言,在总集合管70内,自上而下地依次配置有第一集管内部空间S1、第二集管内部空间S2、第三集管内部空间S3、第四集管内部空间S4。
第一集管内部空间S1是位于第一区域A1的空间。第二集管内部空间S2是位于第二区域A2和第三区域A3的空间。第三集管内部空间S3是位于第四区域A4和第五区域A5的空间。第四集管内部空间S4是位于第六区域A6的空间。
此外,在总集合管70形成有与第一集管内部空间S1连通的气体侧出入口151和与第四集管内部空间S4连通的液体侧出入口152。
室外热交换器15具有多个(这里是12根)供制冷剂流动的传热管60。具体而言,室外热交换器15在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中具有彼此平行地延伸的第一传热管60a、第二传热管60b、第三传热管60c和第四传热管60d。此外,室外热交换器15在第三区域A3和第四区域A4中具有彼此平行地延伸的第五传热管60e、第六传热管60f、第七传热管60g和第八传热管60h。此外,室外热交换器15在第五区域A5和第六区域A6中具有彼此平行地延伸的第九传热管60i、第十传热管60j、第十一传热管60k和第十二传热管60l。
各传热管60(60i—60l)的一端和另一端与总集合管70连接。更具体而言,被配置于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的各传热管60(60a—60d)以一端与第一集管内部空间S1连通、另一端与第二集管内部空间S2连通的方式与总集合管70连接。此外,被配置于第三区域A3和第四区域A4的各传热管60(60e—60h)以一端与第二集管内部空间S2连通、另一端与第三集管内部空间S3连通的方式与总集合管70连接。此外,被配置于第五区域A5和第六区域A6的各传热管60(60i—60l)以一端与第三集管内部空间S3连通、另一端与第四集管内部空间S4连通的方式与总集合管70连接。
各传热管60包括在热交换部50处沿着水平方向延伸的延伸部61。此外,各传热管60包括在第二端部57处朝向其它区域(这里是下面一层区域)呈大致U字状折返的折返部65。在各折返部65处,各传热管60主要沿着上下方向延伸。
具体而言,第一传热管60a—第四传热管60d在第二端部57处从第一区域A1朝向下方的第二区域A2折返。此外,第五传热管60e—第八传热管60h在第二端部57处从第三区域A3朝向下方的第四区域A4折返。此外,第九传热管60i—第十二传热管60l在第二端部57处从第五区域A5朝向下方的第六区域A6折返。另外,第九传热管60i—第十二传热管60l在第二端部57处被插入到管板67中并被支承。
这样的形态的各传热管60(60a—60d)在第一区域A1中按第一传热管60a、第二传热管60b、第三传热管60c、第四传热管60d的顺序自上而下地排列,并在折返部65处按第一传热管60a、第二传热管60b、第三传热管60c、第四传热管60d的顺序自外侧向内侧排列,并在第二区域A2中按第四传热管60d、第三传热管60c、第二传热管60b、第一传热管60a的顺序自上而下地排列。
此外,各传热管60(60e—60h)在第三区域A3中按第五传热管60e、第六传热管60f、第七传热管60g、第八传热管60h的顺序自上而下地排列,并在折返部65处按第五传热管60e、第六传热管60f、第七传热管60g、第八传热管60h的顺序自外侧向内侧排列,并在第四区域A4中按第八传热管60h、第七传热管60g、第六传热管60f、第五传热管60e的顺序自上而下地排列。
此外,各传热管60(60i—60l)在第五区域A5中按第九传热管60i、第十传热管60j、第十一传热管60k、第十二传热管60l的顺序自上而下地排列,并在折返部65处按第九传热管60i、第十传热管60j、第十一传热管60k、第十二传热管60l的顺序自外侧向内侧排列,并在第六区域A6中按第十二传热管60l、第十一传热管60k、第十传热管60j、第九传热管60i的顺序自上而下地排列。
如上所述,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沿着传热管延伸方向(这里是水平方向,特别是在第一热交换部51中为左右方向,在第二热交换部52中为前后方向)延伸的多个传热管60在传热管层叠方向(这里是上下方向)上空开间隔而层叠。另外,传热管延伸方向与俯视观察时热交换部50延伸的方向一致。
图8是从室外空气流AF的流动方向观察的热交换部50的立体图。图9是从传热管延伸方向观察的传热管60与传热翅片68的示意图。
各传热管60是构成为扁平形状的铝制或铝合金制的扁平管。更具体而言,传热管60是在管内形成有多个制冷剂流路RP的扁平多孔管。在传热管60内,沿着室外空气流AF的流动方向排列有多个制冷剂流路RP。各传热管60包括两个主面(第一主面601和第二主面602)。
第一主面601在位于第一区域A1、第三区域A3和第五区域A5的延伸部61处面向上方向,在位于第二区域A2、第四区域A4和第六区域A6的延伸部61处面向下方向。此外,第一主面601在折返部65处面向室外热交换器15的外侧方向(与热交换部50方向相反的方向)。
第二主面602在位于第一区域A1、第三区域A3和第五区域A5的延伸部61处面向下方向,在位于第二区域A2、第四区域A4和第六区域A6的延伸部61处面向上方向。此外,第二主面602在折返部65处面向室外热交换器15的内侧方向。
室外热交换器15在各热交换部50处包括沿着传热管60的长边方向(设置状态时的水平方向)排列的多个传热翅片68。传热翅片68是使传热管60与室外空气流AF的传热面积增大的平板状的部件(板翅)。传热翅片68是铝制或铝合金制的。传热翅片68在各热交换部50处以与各传热管60交叉的方式沿着传热管层叠方向延伸。
在传热翅片68中,以在传热管层叠方向上排列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缝隙68a,在各缝隙68a中插入有对应的传热管60。传热翅片68在各缝隙68a的边缘部分处与传热管60抵接,并与传热管60热连接。各传热翅片68在与传热管60的抵接部分处被钎焊接合于传热管60。更具体而言,各传热翅片68在临时组装的状态(传热管60被插入到缝隙68a中的状态)下被炉中钎焊于传热管60。
另外,在室外热交换器15的两端部55处未配置传热翅片68。即,传热翅片68不与传热管60的各折返部65抵接。
图10是图5的X部分的放大图。如图10所示,与被配置于第三区域A3和第四区域A4的各传热管(60e—60h)或被配置于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的各传热管(60a—60d)比较,被配置于第五区域A5和第六区域A6的各传热管(60i—60l)将折返部65处的伸出量(具体而言是第二端部57的水平方向上的尺寸,比配置于最外侧的传热翅片68靠外侧的水平方向上的尺寸)构成得大相当于尺寸d1的长度量。
更具体而言,与第一传热管60a和第五传热管60e比较,第九传热管60i将折返部65处的伸出量构成得大相当于尺寸d1的长度量。此外,与第二传热管60b和第六传热管60f比较,第十传热管60j将折返部65处的伸出量构成得大相当于尺寸d1的长度量。此外,与第三传热管60c和第七传热管60g比较,第十一传热管60k将折返部65处的伸出量构成得大相当于尺寸d1的长度量。此外,与第四传热管60d和第八传热管60h比较,第十二传热管60l将折返部65处的伸出量构成得大相当于尺寸d1的长度量。
在这样的形态中,使各传热管60在折返部65处的伸出量根据区域而不同,这是如下所述地基于抑制可靠性降低并抑制成本增大的观点。
即,在如室外热交换器15那样具有平板状的传热翅片68的扁平管热交换器中,在抑制传热翅片68变形的观点上,优选的是,在离开弯曲的折返部65的位置处传热翅片68被插入到传热管60(延伸部61)上。此外,关于管板67,在抑制变形的观点上,也优选的是,在离开折返部65的位置处管板67被插入到传热管60上。即,在这样的扁平管热交换器中,为了抑制可靠性降低,优选的是,在各传热管60与位于最外侧的传热翅片68之间、或者在各传热管60与管板67之间,确保用于抑制传热翅片68或管板67的变形的尺寸(传热管60的尺寸)。
另一方面,若过于确保所述尺寸较大,则传热管60的配管长度增大,相应地成本增大。
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被配置于第五区域A5和第六区域A6的各传热管60(被管板67支承的传热管60i—60l)在折返部65处的伸出量构成得比被配置于其它区域的各传热管60(不被管板67支承的传热管60a—60h)大相当于尺寸d1的长度量,从而可抑制管板67和传热翅片68的变形,可抑制可靠性降低。另一方面,关于被配置于第一区域A1—第四区域A4的各传热管60(不被管板67支承的传热管60a—60h),与被配置于第五区域A5和第六区域A6的各传热管60(60i—60l)相比,通过将所述伸出量构成得较小(更具体而言是将传热翅片68适当插入的基础上所需最低限的伸出量),从而可抑制配管长度,并可抑制成本增大。
(4-2)室外热交换器15中的制冷剂的流动
在制冷运转时(正循环运转时),制冷剂经液体侧出入口152流入到第四集管内部空间S4中。流入到第四集管内部空间S4中的制冷剂流经第六区域A6和第五区域A5,并在第三集管内部空间S3中从第五区域A5折返到第四区域A4中。然后,制冷剂流经第四区域A4和第三区域A3,并在第二集管内部空间S2中从第三区域A3折返到第二区域A2中。然后,制冷剂流经第二区域A2和第一区域A1,并流入到第一集管内部空间S1中,经气体侧出入口151流出。换言之,在制冷运转时,液体侧出入口152作为制冷剂的入口发挥作用,气体侧出入口151作为制冷剂的出口发挥作用。此外,第六区域A6作为最上游的制冷剂的往路发挥作用,第四区域A4作为下游侧的制冷剂的往路发挥作用,第二区域A2作为最下游的制冷剂的往路发挥作用。此外,第五区域A5作为最上游的制冷剂的返路发挥作用,第三区域A3作为下游侧的制冷剂的返路发挥作用,第一区域A1作为最下游的制冷剂的返路发挥作用。
在制热运转时(逆循环运转时),制冷剂经气体侧出入口151流入到第一集管内部空间S1中。流入到第一集管内部空间S1中的制冷剂流经第一区域A1和第二区域A2,并在第二集管内部空间S2中从第二区域A2折返到第三区域A3中。然后,制冷剂流经第三区域A3和第四区域A4,并在第三集管内部空间S3中从第四区域A4折返到第五区域A5中。然后,制冷剂流经第五区域A5和第六区域A6,并流入到第四集管内部空间S4中,经液体侧出入口152流出。换言之,在制热转时,气体侧出入口151作为制冷剂的入口发挥作用,液体侧出入口152作制冷剂的出口发挥作用。此外,第一区域A1作为最上游的制冷剂的往路发挥作用,第三区域A3作为下游侧的制冷剂的往路发挥作用,第五区域A5作为最下游的制冷剂的往路发挥作用。此外,第二区域A2作为最上游的制冷剂的返路发挥作用,第四区域A4作为下游侧的制冷剂的返路发挥作用,第六区域A6作为最下游的制冷剂的返路发挥作用。
(5)总集合管70的详细情况
图11是图4的XI部分的放大图。图12是总集合管70的左侧视图。图13是总集合管70的后视图。
总集合管70在单元外壳40内位于机械室SP2。总集合管70的长边方向沿着上下方向延伸。总集合管70是使制冷剂进出于各传热管60的管,其作为制冷剂的分流集管或折返集管发挥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通过挤压成型或机械加工制造的多个部件组合起来而构成了总集合管70。总集合管70主要具有集管主体部75、板部件80、水平隔板85、气体侧连接配管90和液体侧连接配管95。
(5-1)集管主体部75
图14是集管主体部75的右侧视图。图15是集管主体部75的左侧视图。图16是集管主体部75的后视图。图17是集管主体部75的主视图。图18是集管主体部75的俯视图。
集管主体部75是构成总集合管70的大部分的部件。集管主体部75是沿着上下方向(即,总集合管70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铝或铝合金制的半圆筒状的部件。集管主体部75构成为,水平方向(短边方向)上的截面呈大致U字状。即,集管主体部75构成为,在短边方向的截面上,向规定方向(这里是右方向)开放,并形成有开口Ha(参照图18)。
集管主体部75包括主体第一部76、主体第二部77和主体第三部78。另外,主体第一部76、主体第二部77和主体第三部78一体地构成,并连续地延伸,但为了便于说明,将它们分开进行说明。
(5-1-1)主体第一部76
主体第一部76是在设置状态下被配置在左侧的部分,是俯视观察时以向左方向鼓起的方式弯曲的部分。俯视观察时,主体第一部76呈大致U字状。主体第一部76的长边方向从集管主体部75的上端延伸到下端。
在主体第一部76形成有多个(与被配置于总集合管70的水平隔板85的数量相同,在这里是五个)供水平隔板85插入的主体部隔板插入孔H1。主体部隔板插入孔H1以使得根据形成于总集合管70内的各空间(S1—S4)的位置适当地配置水平隔板85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排列。主体部隔板插入孔H1的边缘部分由焊料构成,与被插入的水平隔板85钎焊接合。
此外,在主体第一部76形成有供气体侧连接配管90插入的气体侧连接配管插入孔H2。气体侧连接配管插入孔H2形成在与气体侧连接配管90的配置位置相应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相当于第一集管内部空间S1的位置)。气体侧连接配管插入孔H2的边缘部分由焊料构成,并以间隙被完全堵塞的方式与气体侧连接配管90钎焊接合。
此外,在主体第一部76形成有供液体侧连接配管95插入的液体侧连接配管插入孔H3。液体侧连接配管插入孔H3形成在与液体侧连接配管95的配置位置相应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相当于第四集管内部空间S4的位置)。液体侧连接配管插入孔H3的边缘部分由焊料构成,并以间隙被完全堵塞的方式与液体侧连接配管95钎焊接合。
(5-1-2)主体第二部77
主体第二部77是在设置状态下被配置在背面侧的部分。主体第二部77是俯视观察时在左右方向上直线地延伸的板状部分。主体第二部77的长边方向从集管主体部75的上端延伸到下端。主体第二部77的左侧的端部与主体第一部76的背面侧的端部761(参照图18)连接。
在主体第二部77,在右侧端部处设置有多个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肋771(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突出部”)(参照图16和图18)。在主体第二部77中,多个(这里是12个)第一肋771空开间隔地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各第一肋771一对一地对应地被设置于在板部件80形成有多个的第一肋插入孔H4(参照图19和图20)的任一个中。各第一肋77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构成为与对应的第一肋插入孔H4(参照图19和图20)卡合的尺寸。第一肋771被插入到对应的第一肋插入孔H4中并卡合。换言之,在主体第二部77中,构成为规定的形状的多个第一肋771分别被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上,使得第一肋771被插入到所有的在板部件80形成有多个的第一肋插入孔H4中并卡合。各第一肋771在对应的第一肋插入孔H4的边缘部分处与板部件80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第二部77以供各第一肋771插入的第一肋插入孔H4完全被堵塞的方式与板部件80钎焊接合。即,各第一肋771在集管主体部75和板部件80被固定的状态下与第一肋插入孔H4卡合。
(5-1-3)主体第三部78
主体第三部78是在设置状态下被配置在正面侧的部分。主体第三部78是俯视观察时在左右方向上直线地延伸的板状部分。主体第三部78的长边方向从集管主体部75的上端延伸到下端。主体第三部78以与主体第二部77对置的方式配置。主体第三部78的左侧的端部与主体第一部76的正面侧的端部762(参照图18)连接。
在主体第三部78,在左侧端部处设置有多个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第二肋781(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突出部”)(参照图17和图18)。在主体第三部78中,多个(这里是12个)第二肋781空开间隔地在上下方向上排列。各第二肋781一对一地对应地被设置于在板部件80形成有多个的第二肋插入孔H5(参照图19和图20)的任一个中。各第二肋78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并构成为与对应的第二肋插入孔H5(参照图19和图20)卡合的尺寸。第二肋781被插入到对应的第二肋插入孔H5中并卡合。换言之,在主体第三部78中,构成为规定的形状的多个第二肋781分别被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上,使得第二肋781被插入到所有的在板部件80形成有多个的第二肋插入孔H5中并卡合。各第二肋781在对应的第二肋插入孔H5的边缘部分处与板部件80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第三部78以供各第二肋781插入的第二肋插入孔H5完全被堵塞的方式与板部件80钎焊接合。即,各第二肋781在集管主体部75和板部件80被固定的状态下与第二肋插入孔H5卡合。
(5-2)板部件80
图19是板部件80的右侧视图。图20是板部件80的左侧视图。图21是板部件80的后视图。图22是板部件80的主视图。图23是板部件80的俯视图。
板部件80是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板状的部件。更具体而言,板部件80由包括焊料、芯材和牺牲材料的三层复合材料构成。
板部件80是构成总集合管70的一面(这里是右侧的面)并与集管主体部75一同形成总集合管70内的各空间(S1—S4)的部件。此外,板部件80作为支承各传热管60的端部的管板发挥作用。并且,板部件80被固定于单元外壳40或其它部件,从而还作为用于固定总集合管70(或室外热交换器15)的固定部件发挥作用。并且,板部件80还作为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机械室SP2遮蔽的遮风板发挥作用。
板部件80被钎焊接合于集管主体部75。更具体而言,板部件80以从右侧覆盖集管主体部75的开口Ha的方式与集管主体部75接合。板部件80与集管主体部75一同形成集管内部空间(S1—S4)。
板部件80主要包括第一板部81、第二板部82和第三板部83。另外,第一板部81、第二板部82和第三板部83一体地构成,并连续地延伸,但为了便于说明,将这些分开来进行说明。
(5-2-1)第一板部81
第一板部81是构成总集合管70的右侧面(靠热交换部50侧的面)的部分。第一板部81呈俯视观察时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第一板部81的长边方向从板部件80的上端延伸到下端。
第一板部81包括面向送风机室SP1侧(这里是右侧)的主面即表侧面811。此外,第一板部81包括面向机械室SP2侧(这里是左侧)的主面即里侧面812。表侧面811和里侧面812的前后方向(即,与第一热交换部51的传热管60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尺寸按规定的比例(这里是2倍以上)大于集管主体部75的前后的尺寸。此外,表侧面811和里侧面812的上下方向(长边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集管主体部75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
这里,第一板部81的表侧面811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将机械室SP2(配置于机械室SP2)遮蔽。即,表侧面811相当于“遮风面”,所述“遮风面”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集管主体部75、气体侧连接配管90和液体侧连接配管95等遮蔽。表侧面811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集管主体部75的长边方向(这里是上下方向)上的一端到另一端遮蔽。
包括这样的表侧面811的第一板部81是总集合管70的构成部件,并且作为遮风板发挥作用。即,第一板部81可以说是与总集合管70一体地构成的遮风板。
此外,若改变角度,则也可以说,板部件80包括被固定于总集合管70的遮风板。即,在将板部件80解释为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机械室SP2遮蔽的“遮风板”的情况下,也可以解释为遮风板(板部件80)被固定于总集合管70。
在第一板部81形成有多个开口。具体而言,在第一板部81形成有多个(与设置于集管主体部75的第一肋771的数量相同)供第一肋771插入的第一肋插入孔H4(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卡合孔”)。第一肋插入孔H4根据第一肋771的形状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肋插入孔H4的长边方向是上下方向。
此外,在第一板部81形成有多个(与设置于集管主体部75的第二肋781的数量相同)供第二肋781插入的第二肋插入孔H5(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卡合孔”)。第二肋插入孔H5根据第二肋781的形状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肋插入孔H5的长边方向是上下方向。
第一肋插入孔H4和第二肋插入孔H5在后述的传热管插入口H7的下方或上方处在水平方向上排列配置。更具体而言,各第一肋插入孔H4和各第二肋插入孔H5被上下一对传热管插入口H7夹着而形成。
第一肋插入孔H4和第二肋插入孔H5的边缘部分分别由焊料构成,并与被插入的第一肋771和第二肋781钎焊接合。即,第一板部81中与集管主体部75(总集合管70)抵接的部分由焊料构成。
此外,在第一板部81形成有多个(与被配置于总集合管70的水平隔板85的数量相同,这里是五个)供水平隔板85插入的隔板插入孔H6。隔板插入孔H6以使得根据形成在总集合管70内的各空间(S1—S4)的位置适当地配置水平隔板85的方式在上下方向上排列。隔板插入孔H6的边缘部分由焊料构成,并与被插入的水平隔板85钎焊接合。
此外,在第一板部81形成有传热管插入口H7(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插入口”),所述传热管插入口H7与各传热管60(60a—60l)中的任一个传热管一对一地对应,供对应的传热管60的一端或另一端插入。第一板部81形成有与传热管60的一端和另一端的数量相同(24个)的传热管插入口H7。各传热管插入口H7被配置在被插入的传热管60的位置(这里是高度位置)。各传热管插入口H7的边缘部分由焊料构成,第一板部81在传热管60被插入到各传热管插入口H7中的状态下与传热管60钎焊接合。通过在所述状态下将传热管60插入并接合于第一板部81,从而板部件80作为支承各传热管60的端部的管板发挥作用。
(5-2-2)第二板部82
第二板部82是在设置状态下被配置在背面侧的部分。第二板部82是俯视观察时在左右方向上直线地延伸的板状部分。第二板部82的长边方向从板部件80的上端延伸到下端。第二板部82的左侧的端部与第一板部81的后侧端部81a(参照图23)连接。
在第二板部82的上端附近和下端附近分别形成有螺钉孔TH1。第二板部82借助各螺钉孔TH1被螺接固定于单元外壳4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板部82借助螺钉SC被螺接固定于左侧板44的背面部分和底板41的立起部411(参照图11)。即,板部件80在第二板部82处被固定于单元外壳40。即,具有第二板部82的板部件80相当于“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将总集合管70(室外热交换器15)固定于规定的部件。
第二板部82包括:面向背面侧(即,被螺接固定的单元外壳40侧)的主面即第二部里侧面821;和面向正面侧的主面即第二部表侧面822(参照图23)。第二部里侧面821是与单元外壳40(底板41或左侧板44)抵接的部分,由牺牲材料构成。由此,在板部件80中,关于与单元外壳40的抵接部分处的电蚀,可利用牺牲材料保护芯材,可抑制腐蚀。
(5-2-3)第三板部83
第三板部83是在设置状态下被配置在正面侧的部分。第三板部83是俯视观察时在左右方向上直线地延伸的板状部分。第三板部83的长边方向从板部件80的上端延伸到下端。第三板部83的左侧的端部与第一板部81的前侧端部81b(参照图23)连接。
在第三板部83的上端附近和下端附近分别形成有螺钉孔TH2。第三板部83借助各螺钉孔TH2被螺接固定在被配置于单元外壳40的部件上。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板部83借助螺钉SC被螺接固定于隔板46(参照图11)。即,板部件80在第三板部83处被固定在被配置于单元外壳40的部件(隔板46)上。即,具有第三板部83的板部件80相当于“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将总集合管70(室外热交换器15)固定于规定的部件。
第三板部83包括:面向正面侧(即,被螺接固定的隔板46侧)的主面即第三部里侧面831;和面向背面侧的主面即第三部表侧面832(参照图23)。第三部里侧面831是与隔板46抵接的部分,由牺牲材料构成。由此,在板部件80中,关于与隔板46的抵接部分处的电蚀,可利用牺牲材料保护芯材,可抑制腐蚀。
(5-3)水平隔板85
图24是水平隔板85的俯视图。水平隔板85是在总集合管70内在水平方向(与总集合管70的长边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并将空间上下分隔开的部件。水平隔板85构成为,具有相当于总集合管70的截面积的面积。水平隔板85被插入到集管主体部75的主体部隔板插入孔H1和板部件80的隔板插入孔H6中,在主体部隔板插入孔H1和隔板插入孔H6的边缘部分处分别与集管主体部75和板部件80接合。更具体而言,水平隔板85与集管主体部75和板部件80被钎焊接合成:主体部隔板插入孔H1和隔板插入孔H6被完全堵塞。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通过在总集合管70在上下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多个(这里是6片)水平隔板85,从而在总集合管70的内侧形成有第一集管内部空间S1、第二集管内部空间S2、第三集管内部空间S3和第四集管内部空间S4。
在本实施方式中,总集合管70的顶面部分由被配置于最上层的水平隔板85构成。此外,总集合管70的底面部分由被配置于最下层的水平隔板85构成。
(5-4)气体侧连接配管90、液体侧连接配管95
气体侧连接配管90和液体侧连接配管95是铝制或铝合金制的配管。气体侧连接配管90和液体侧连接配管95的配管径和配管长度可根据设计规格或设置环境单独地选定。气体侧连接配管90和液体侧连接配管95与室外单元10内的铜制的制冷剂配管(第四配管P4或第五配管P5)连接。即,气体侧连接配管90和液体侧连接配管95与由异种金属构成的其它配管连接。
气体侧连接配管90被配置于总集合管70的上端附近。气体侧连接配管90在一端形成有气体侧出入口151,在另一端与第一集管内部空间S1连通。气体侧连接配管90的一端与第四配管P4连接。气体侧连接配管90的另一端被钎焊接合于集管主体部75的气体侧连接配管插入孔H2。另外,气体侧连接配管90与第四配管P4的连接部分J1(参照图5)被配置于机械室SP2。
液体侧连接配管95被配置于总集合管70的下端附近。液体侧连接配管95在一端形成有液体侧出入口152,在另一端与第四集管内部空间S4连通。液体侧连接配管95的一端与第五配管P5连接。液体侧连接配管95的另一端被钎焊接合于集管主体部75的液体侧连接配管插入孔H3。另外,液体侧连接配管95与第五配管P5的连接部分J2(参照图5)被配置于机械室SP2。
(6)室外热交换器15的装配方法
室外热交换器15例如通过以下各工序被装配起来。但是,下面的各工序只是一例,可适当地变更。
首先,进行第一工序,在该第一工序中,组装(临时组装)总集合管70。在第一工序中,采用夹具,将集管主体部75的各第一肋771和各第二肋781插入到板部件80的对应的第一肋插入孔H4或第二肋插入孔H5中并与所插入的孔的边缘部分卡合,从而集管主体部75和板部件80成为被临时装配起来的状态。
此外,此时,各水平隔板85以被集管主体部75与板部件80夹着的方式一端侧被插入到集管主体部75的主体部隔板插入孔H1中,另一端侧被插入到板部件80的隔板插入孔H6中,并且与所插入的孔的边缘部分分别卡合,从而集管主体部75和板部件80成为被临时装配起来的状态。
并且,在第一工序中,气体侧连接配管90被插入到集管主体部75的气体侧连接配管插入孔H2中,并与所插入的孔的边缘部分卡合,从而成为与集管主体部75临时被装配起来的状态。并且,在第一工序中,液体侧连接配管95被插入到集管主体部75的液体侧连接配管插入孔H3中,并且与所插入的孔的边缘部分卡合,从而成为与集管主体部75临时被装配起来的状态。
在第一工序完成后进行第二工序,在该第二工序中,采用夹具,将各传热管60适当地插入到被装配起来的总集合管70的传热管插入口H7中。通过第二工序,总集合管70与各传热管60成为临时被装配起来的状态。
在第二工序完成后进行第三工序,在该第三工序中,将各传热管60与各传热翅片68组合起来装配热交换部50。
在第三工序完成后进行第四工序,在该第四工序中,通过炉中钎焊进行被装配起来的室外热交换器15中的各部的接合。
在第四工序完成后进行第五工序,在该第五工序中,通过在第三热交换部53中对各热交换部50进行R弯曲加工,从而将各热交换部50变形成俯视观察为大致L字状(即,在各热交换部50中构成第一热交换部51、第二热交换部52和第三热交换部53)。
然后,室外热交换器15被设置在单元外壳40的规定位置,并通过板部件80(第一板部81和第二板部82等)被螺接固定于单元外壳40(底板41和左侧板44等)或其它部件(隔板46等)。
(7)特征
(7-1)
在冷冻装置中,具有使制冷剂与空气流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广泛普及,但从下面的观点而言,需要采取各种对策来抑制可靠性降低。例如,为了应对冷冻装置被设置于沿海地区的情况,需要采取盐害对策。此外,为了应对在热交换器中异种金属(例如铜与铝/铝合金)的配管或器具被连接起来的情况,关于电蚀对策也需要考虑。并且,在空气流未适当地通过热交换器的传热部分而向热交换器的总集合管侧旁通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性能降低,因此,需要抑制所述旁通。鉴于这些观点,以往,在冷冻装置(特别是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中,配置有遮风板,所述遮风板针对空气流而将总集合管或配置有总集合管的机械室遮蔽。
另一方面,通常,所述热交换器被配置在外壳内,但作为热交换器与外壳的固定方法,一般是通过借助于固定部件的螺接固定。
即,在具有上述那样的热交换器的冷冻装置中,在为了抑制可靠性降低而配置遮风板、并且将热交换器借助固定部件螺接固定于外壳的情况下,会发生随着部件数量增加的成本增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室外单元10)中,板部件80包括表侧面811(相当于权利要求书中所述的“遮风面”),所述表侧面811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机械室SP2遮蔽。由此,室外空气流AF向机械室SP2的流入被抑制。其结果是,关于被配置于机械室SP2的总集合管70及其周边部分,可抑制盐害和电蚀。此外,配置有热交换部50的送风机室SP1中的风量降低得以抑制,与之关联地,可抑制空调装置100的性能降低。
此外,在空调装置100中,板部件80被固定于室外热交换器15的总集合管70,并且被固定于单元外壳40或其它部件(隔板46),所述其它部件被配置于单元外壳40。由此,能够借助板部件80将室外热交换器15固定于单元外壳40或其它部件(隔板46)。即,能够使板部件80作为用于固定室外热交换器15的“固定部件”发挥作用(即,使板部件80兼具作为“遮蔽部件”的功能和作为“固定部件”的功能)。其结果是,可将以往作为分体部件而构成的“遮蔽部件”与“固定部件”一体化,可削减部件数量。
因此,可抑制成本,并且可抑制可靠性降低。
(7-2)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室外单元10)中,总集合管70的集管主体部75在短边方向的截面上形成有开口Ha,板部件80以覆盖开口Ha的方式与集管主体部75接合,并与集管主体部75一同形成集管内部空间(S1—S4)。由此,还能够采用总集合管70的构成部件作为“遮风板”和用于固定室外热交换器15的“固定部件”。因此,与以往相比,部件数量特别地被削减,成本得以抑制。
(7-3)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室外单元10)中,板部件80的表侧面811(遮风面)沿着集管主体部75的长边方向(上下方向)延伸,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集管主体部75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到另一端遮蔽。由此,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集管主体部75遮蔽。其结果是,可高精度地抑制集管主体部75由于电蚀或盐害而腐蚀。
(7-4)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室外单元10)中,在集管主体部75设置有“突出部”(第一肋771、第二肋781),在板部件80形成有“卡合孔”(第一肋插入孔H4、第二肋插入孔H5),“突出部”构成为,在板部件80和集管主体部75被固定的状态下与“卡合孔”卡合。由此,易于将板部件80固定于集管主体部75。即,装配总集合管70时的装配性提高。
(7-5)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室外单元10)中,板部件80与集管主体部75钎焊接合,并被牢固地固定于集管主体部75。由此,总集合管70的刚性提高。
(7-6)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室外单元10)中,板部件80的与集管主体部75(总集合管70)抵接的部分(第一肋插入孔H4的第二肋插入孔H5的边缘部分)由焊料构成。由此,板部件80与总集合管70被钎焊(特别是炉中钎焊)接合时的钎焊性提高。
(7-7)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室外单元10)中,传热管60是扁平管,在板部件80形成有供各传热管60插入的传热管插入口H7。由此,能够使板部件80作为用于支承扁平管的管板发挥作用,可进一步促进部件数量削减。
(7-8)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室外单元10)中,板部件80的传热管插入口H7的边缘部分由焊料构成。由此,板部件80与传热管60被钎焊(特别是炉中钎焊)接合时的钎焊性提高。
(7-9)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室外单元10)中,板部件80的与单元外壳40或其它部件(隔板46)抵接的部分(第二部里侧面821和第三部里侧面831)由牺牲材料构成。由此,关于板部件80的与单元外壳40或其它部件的抵接部分处的电蚀,借助牺牲材料保护芯材,抑制了腐蚀。
(7-1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室外单元10)中,总集合管70由铝或铝合金构成。即,尽管总集合管70由需要特别地考虑盐害对策和电蚀对策的铝或铝合金构成,也可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总集合管70的主体部分遮蔽,可抑制腐蚀。
(7-11)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室外单元10)中,板部件80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由此,可抑制在板部件80与集管主体部75的抵接部分处产生电蚀。
(7-12)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00(室外单元10)中,总集合管70与制冷剂配管(P4、P5)连接,所述制冷剂配管由与总集合管70不同的金属(铜)构成,其连接部分(J1、J2)被配置于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被遮蔽的机械室SP2中。即,即使在由异种金属构成的制冷剂配管(P4、P5)与总集合管70连接的情况下,也可利用板部件80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总集合管70与所述制冷剂配管的连接部分遮蔽,可抑制在所述连接部分处产生腐蚀(特别是电蚀)。
(8)变形例
上述实施方式可如下面的变形例所示适当地变形。另外,各变形例也可以在不发生矛盾的范围内与其它变形例组合起来应用。
(8-1)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板部件80的与集管主体部75抵接的部分(第一肋插入孔H4、第二肋插入孔H5)由焊料构成。根据提高板部件80与集管主体部75的钎焊性的观点,优选的是,板部件80按所述方式构成。但是,未必限定于此,板部件80与集管主体部75抵接的部分无需一定由焊料构成。
此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这样:通过利用焊料构成第一肋771或第二肋781的、与第一肋插入孔H4或第二肋插入孔H5的边缘抵接的部分,从而提高钎焊性。
(8-2)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板部件80的与传热管60抵接的部分(传热管插入口H7的边缘部分)由焊料构成。根据提高传热管60与板部件80的钎焊性的观点,优选的是,板部件80按所述方式构成。但是,未必限定于此,板部件80与传热管60抵接的部分无需一定由焊料构成。
(8-3)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板部件80的与单元外壳40或隔板46抵接的部分由牺牲材料构成。根据抑制板部件80的电蚀的观点,优选的是,按所述方式构成板部件80。但是,板部件80的与单元外壳40或隔板46抵接的部分无需一定由牺牲部件构成。
此外,板部件80无需一定由包括焊料、芯材和牺牲材料的三层复合材料构成,关于构成方式,可适当地变更。例如,板部件80也可以由仅包括焊料和芯材的复合材料构成。
(8-4)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传热管60、传热翅片68、集管主体部75、板部件80、水平隔板85、气体侧连接配管90和液体侧连接配管95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关于传热管60、传热翅片68、集管主体部75、板部件80、水平隔板85、气体侧连接配管90或液体侧连接配管95的原材料,不一定限定于此,也可以适当地变更。
(8-5)变形例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第四配管P4和第五配管P5是铜管、并且与铝或铝合金制的气体侧连接配管90或液体侧连接配管95连接的情况(即,异种金属彼此被连接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一定限定于此,第四配管P4和第五配管P5也可以由与气体侧连接配管90或液体侧连接配管95相同的原材料(金属)构成。
(8-6)变形例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板部件80承担多个功能(具体而言,主要是下面的(a)—(d)的功能)。
(a)作为总集合管70的构成部件的功能
(b)作为支承传热管60的管板的功能
(c)作为用于将总集合管70固定于单元外壳40或其它部件的固定部件的功能
(d)作为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机械室SP2遮蔽的遮风板的功能
根据削减部件数量并谋求抑制成本的观点,优选的是,板部件80实现上述(a)—(d)的各功能。但是,板部件80无需一定实现这些所有的功能,也可以适当地省略一部分功能。
例如,关于板部件80,也可以省略上述(a)的功能。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板部件80作为“管板”、“固定部件”和“遮风板”发挥作用,因此,能够实现上述(6-1)等中所述的作用效果。另外,在该情况下,板部件80构成为适合于作为上述(b)—(d)发挥作用的形状/尺寸、并且适当地配置即可,例如,也可以这样:省略规定的开口(H4、H5、H6),通过钎焊接合于总集合管70的外表面等来固定。
此外,例如,也可以省略上述(b)的功能。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板部件80作为“固定部件”和“遮风板”发挥作用,因此,能够实现上述(6-1)等中所述的作用效果。另外,在该情况下,板部件80构成为适合于作为上述(c)—(d)发挥作用的形状/尺寸、并且适当地配置即可,例如省略传热管插入口H7。
(8-7)变形例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集管主体部75形成有“突出部”(第一肋771和第二肋781),在板部件80形成有与“突出部”卡合的“卡合孔”(第一肋插入孔H4、第二肋插入孔H5),“突出部”被插入并卡合于“卡合孔”中,从而进行了集管主体部75与板部件80的临时组装。
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这样:在板部件80形成有“突出部”(相当于第一肋771和第二肋781的肋),在集管主体部75形成有与该“突出部”卡合的“卡合孔”(相当于第一肋插入孔H4和第二肋插入孔H5的孔)。即使在该情况下,也可实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此外,关于所述“突出部”的形状及构成方式,不一定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可根据设计规格及设置环境适当地变更。例如,“突出部”也可以是具有凸缘的大致L字状的爪。此外,关于“卡合孔”的形状及位置,根据“突出部”的构成方式适当地选择即可。
(8-8)变形例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在集管主体部75各设置有12个第一肋771和第二肋781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关于设置于集管主体部75的第一肋771和第二肋781的数量,可适当地变更。例如,第一肋771和第二肋781的数量既可以分别是13个以上,也可以分别是11个以下。此外,第一肋771和第二肋781的数量无需一定是相同数量,也可以不同。此外,也可以适当地省略第一肋771、第二肋781中的一方。在该情况下,也省略第一肋插入孔H4和第二肋插入孔H5中的一方。
(8-9)变形例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如下情况进行了说明:在集管主体部75形成有“突出部”(第一肋771和第二肋781),在板部件80形成有与“突出部”卡合的“卡合孔”(第一肋插入孔H4、第二肋插入孔H5),“突出部”被插入并卡合于“卡合孔”中,从而可进行集管主体部75与板部件80的临时组装。
根据使临时组装容易并提高装配性的观点,优选的是,形成有所述方式的“突出部”和“卡合孔”。但是,在将集管主体部75与板部件80进行接合的基础上,不是一定需要“突出部”和“卡合孔”,可适当地省略。在该情况下,集管主体部75与板部件80在彼此的抵接部分以将间隙完全堵塞的方式接合(钎焊接合等)即可。
(8-10)变形例1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室外热交换器15被炉中钎焊而进行各部的接合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一定限定于此,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通过炉外的钎焊(例如手工作业的局部钎焊)进行各部的接合。此外,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通过焊接等钎焊以外的方法使各部接合。
(8-11)变形例1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室外热交换器15在设置状态下传热管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且传热管层叠方向为铅垂方向(上下方向)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不一定限定于此,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构成/配置成,在设置状态下传热管延伸方向为铅垂方向且传热管层叠方向为水平方向。
(8-12)变形例1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总集合管70的内部形成有四个集管内部空间(S1、S2、S3、S4)。但是,关于在总集合管70的内部形成的集管内部空间的数量及大小,根据设计规格及设置环境适当地选择即可。在该情况下,根据所形成的集管内部空间的数量配置水平隔板85即可。
(8-13)变形例1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适当地配置与集管主体部75和板部件80为分体部件而构成的水平隔板85,从而在总集合管70的内部形成有集管内部空间(S1—S4)。但是,关于集管内部空间的形成方式,不一定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这样:将水平隔板85与集管主体部75或板部件80一体地适当地构成,从而在总集合管70的内部形成有集管内部空间(S1—S4)。
(8-14)变形例1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15构成为,俯视观察时呈大致L字状。但是,不限定于此,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构成为其它形状。例如,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被应用于俯视观察为大致I字状的所谓的一面热交换器、俯视观察为大致U字状的所谓的三面热交换器,或者俯视观察为大致矩形的所谓的四面热交换器等。
(8-15)变形例1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本发明被应用于室外热交换器15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进行空气流与制冷剂的热交换的其它的热交换器。例如,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室内热交换器31。
(8-16)变形例1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15在第一端部56处具有总集合管70。但是,总集合管70也可以被配置在第一端部56以外的位置。例如,也可以这样:总集合管70被配置于第一端部56并且/代替被配置于第一端部56而被配置于第二端部57。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这样:板部件80被配置成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第二端部57遮蔽,并被固定于右侧板43或正面板45等。
(8-17)变形例1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传热管60是形成有多个制冷剂流路RP的扁平多孔管。但是,传热管60无需一定是扁平多孔管,也可以是内部形成有单一的制冷剂流路RP的扁平管。
此外,传热管60无需一定是截面为扁平形状的扁平管。例如,传热管60也可以是截面为圆形的圆管。
(8-18)变形例18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15构成为,气体侧出入口151位于总集合管70的上端附近,液体侧出入口152位于总集合管70的下端附近。但是,室外热交换器15无需一定按所述方式构成。例如,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构成为,气体侧出入口151位于总集合管70的下端附近,液体侧出入口152位于总集合管70的上端附近。此外,气体侧出入口151或液体侧出入口152无需一定被配置于第一端部56,也可以被配置于第二端部57。
(8-19)变形例19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15构成为具有三个热交换部50(51—53)。但是,关于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构成的热交换部50的数量,可适当地变更。例如,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也可以具有两个以下、或四个以上热交换部50。
(8-20)变形例2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15构成为包括六个区域(A1—A6)。但是,在室外热交换器15中,关于构成的区域的数量,可根据设计规格及设置环境适当地变更。例如,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构成为包括五个以下或七个以上的区域。
(8-21)变形例2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15在第一端部56处具有两个折返空间(第二集管内部空间S2、第三集管内部空间S3),在第二端部57处具有三个折返部65。但是,关于第一端部56和第二端部57中包括的制冷剂的折返部分的数量,可根据设计规格及设置环境适当地变更。例如,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在第一端部56处具有一个或三个以上的折返部分(折返空间)。此外,例如,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在第二端部57处具有两个以下或四个以上的折返部65。
(8-22)变形例2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室外热交换器15具有12根传热管60(60a—60l)。但是,关于室外热交换器15中包括的传热管60的根数,可根据设计规格及设置环境适当地变更。例如,室外热交换器15也可以具有11根以下或13根以上传热管60。
(8-23)变形例2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室外单元10采用了从背面侧和侧面侧将室外空气流AF取入并向正面方向吹出的所谓的箱(trunk)型。但是,室外单元不一定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其它型式的室外单元。例如,室外单元10也可以采用在侧面形成有室外空气流AF的吸入口、在顶面形成有吹出口的、所谓的上吹型。
(8-24)变形例24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制冷剂回路RC的构成方式,可根据设置环境及设计规格适当地变更。具体而言,在制冷剂回路RC中回路要素的一部分可以被置换成其它设备,在并非一定需要的情况下也可适当地省略。例如,也可以适当地省略四路切换阀12。此外,在制冷剂回路RC中也可以包括图1中未图示的设备(例如,过冷却热交换器及接收器等)及制冷剂流路(使制冷剂旁通的回路等)。此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串联或并联地配置有多台压缩机11。
(8-25)变形例2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一台室外单元10、一台室内单元30借助联络配管(LP、GP)被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了制冷剂回路RC。但是,关于室外单元10和室内单元30的台数,可适当地变更。例如,空调装置100也可以具有串联或并联地被连接起来的多台室外单元10。此外,空调装置100也可以具有例如串联或并联地被连接起来的多台室内单元30。
(8-26)变形例26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作为在制冷剂回路RC中循环的制冷剂而采用R32或R410A那样的HFC制冷剂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制冷剂回路RC中采用的制冷剂不特别地限定。例如,在制冷剂回路RC中,也可以采用HFO1234yf、HFO1234ze(E)或这些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等。此外,在制冷剂回路RC中,也可以采用R407C等HFC系制冷剂。此外,在制冷剂回路RC中,也可以采用CO2或氨等HFC系制冷剂以外的制冷剂。
(8-27)变形例27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被应用于作为冷冻装置的空调装置100的室外单元10。但是,本发明也可以被应用于其它冷冻装置。例如,也可以这样:本发明被应用于冷冻/冷藏集装箱或仓库/陈列柜等中采用的低温用冷冻装置或供热水装置或热泵冷却器等具有制冷剂回路和热交换器的其它的冷冻装置。
(8-28)变形例28
上述实施方式的室外单元10的构成方式可适当地变更。例如,室外单元10也可以如图25所示的室外单元10A那样构成。下面,对室外单元10A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室外单元10相同的部分,省略说明。
图25是关于室外单元10A而示出图11的状态的图。在室外单元10A中,总集合管70具有集管主体部75a来代替集管主体部75。在集管主体部75a,与集管主体部75不同而未形成开口Ha。此外,在集管主体部75a形成有多个传热管插入口H7,借助传热管插入口H7而与传热管60的一端连接。
室外单元10A具有板部件80A来代替板部件80。板部件80A与板部件80不同,未作为形成集管内部空间(S1—S4)的部件发挥作用。此外,板部件80A包括彼此分离的第一板部件80a和第二板部件80b。
第一板部件80a被配置在比集管主体部75a靠后侧的位置。第一板部件80a具有板部件80的第二板部82和第一板部81的一部分(后侧第一板部81A)。后侧第一板部81A相当于第一板部81的比集管主体部75靠后侧的部分。
此外,第一板部件80a还具有后侧第四板部84A。俯视观察时,后侧第四板部84A沿着与后侧第一板部81A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这里是左右方向)延伸,并与后侧第一板部81A的端部(与连接有第二板部82的一侧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连接。俯视观察时,后侧第四板部84A的从与后侧第一板部81A连接的部分延伸的方向与第二板部82从与后侧第一板部81A连接的部分延伸的方向相反。后侧第四板部84A与集管主体部75a的后侧相邻。后侧第四板部84A是第一板部件80a中与集管主体部75a接合的部分。在后侧第四板部84A的与集管主体部75a接合的部分(与集管主体部75a抵接的部分)配置有焊料。
在第一板部件80a中,第二板部82、后侧第一板部81A和后侧第四板部84A连续地构成,分别从集管主体部75a的上端沿着长边方向延伸到下端。这样构成的第一板部件80a俯视观察呈阶梯状。第一板部件80a在比集管主体部75a靠后侧处与第二板部件80b独立地配置,并在后侧第四板部84A处被钎焊接合于集管主体部75a。
第一板部件80a的送风机室SP1侧的主面构成第一表侧面811a。第一表侧面811a的上下方向(长边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集管主体部75a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第一表侧面811a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机械室SP2(被配置于机械室SP2的设备)遮蔽。即,第一表侧面811a相当于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集管主体部75a、气体侧连接配管90和液体侧连接配管95等遮蔽的“遮风面”。第一表侧面811a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集管主体部75a的长边方向(这里是上下方向)上的一端到另一端遮蔽。
包括这样的第一表侧面811a的第一板部件80a可以说是与集管主体部75a一体构成的遮风板。此外,若改变观点,则也可以说,第一板部件80a包括被固定于集管主体部75a的遮风板。即,在将第一板部件80a作为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机械室SP2遮蔽的“遮风板”来解释的情况下,也可以解释为,遮风板(第一板部件80a)被固定于集管主体部75a。
第二板部件80b被配置在比集管主体部75a靠前侧的位置。第二板部件80b具有板部件80的第三板部83和第一板部81的一部分(前侧第一板部81B)。前侧第一板部81B相当于第一板部81的比集管主体部75靠前侧的部分。
此外,第二板部件80b还具有前侧第四板部84B。俯视观察时,前侧第四板部84B沿着与前侧第一板部81B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这里是左右方向)延伸,并与前侧第一板部81B的端部(与连接有第三板部83的一侧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连接。俯视观察时,前侧第四板部84B的从与前侧第一板部81B连接的部分延伸的方向与第三板部83从与前侧第一板部81B连接的部分延伸的方向相反。前侧第四板部84B与集管主体部75a的前侧相邻。前侧第四板部84B是第二板部件80b中与集管主体部75a接合的部分。在前侧第四板部84B的与集管主体部75a接合的部分(与集管主体部75a抵接的部分)配置有焊料。
在第二板部件80b中,第三板部83、前侧第一板部81B和前侧第四板部84B连续地构成,分别从集管主体部75a的上端沿着长边方向延伸到下端。这样构成的第二板部件80b俯视观察呈阶梯状。第二板部件80b在比集管主体部75a靠前侧的位置与第一板部件80a独立地配置,并在前侧第四板部84B处被钎焊接合于集管主体部75a。
第二板部件80b的送风机室SP1侧的主面构成第二表侧面811b。第二表侧面811b的上下方向(长边方向)上的长度大于集管主体部75a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第二表侧面811b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机械室SP2(被配置于机械室SP2的设备)遮蔽。即,第二表侧面811b相当于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集管主体部75a、气体侧连接配管90和液体侧连接配管95等遮蔽的“遮风面”。第二表侧面811b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集管主体部75a的长边方向(这里是上下方向)上的一端到另一端遮蔽。
包括这样的第二表侧面811b的第二板部件80b可以说是与集管主体部75a一体构成的遮风板。此外,若改变观点,则也可以说,第二板部件80b包括被固定于集管主体部75a的遮风板。即,在将第二板部件80b作为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机械室SP2遮蔽的“遮风板”来解释的情况下,也可以解释为,遮风板(第二板部件80b)被固定于集管主体部75a。
在室外单元10A中,板部件80A不具有作为总集合管70的构成部件的功能和作为支承传热管60的管板的功能。但是,板部件80A与板部件80同样地具有作为用于将总集合管70固定于单元外壳40或其它部件的固定部件的功能、以及作为针对室外空气流AF而将机械室SP2遮蔽的遮风板的功能。因此,在具有板部件80A的室外单元10A中,也能够实现上述(6-1)等中所述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室外单元10A中,关于集管主体部75a的形状及尺寸等构成方式,可适当地变更。例如,集管主体部75a也可以构成为具有顶面和底面的中空的圆筒形状。
此外,关于第一板部件80a的各部(第二板部82、后侧第一板部81A、和/或后侧第四板部84A)的形状及尺寸等构成方式、和/或第二板部件80b的各部(第三板部83、前侧第一板部81B、和/或前侧第四板部84B)的形状及尺寸等构成方式,只要对将室外空气流AF向机械室SP2的流动隔断的功能不产生障碍、并且对与集管主体部75a的接合不产生障碍,则可根据设计规格及设置环境适当地变更。例如,第一板部件80a和/或第二板部件80b无需一定构成为俯视观察呈阶梯状,也可以构成为呈大致L字状或大致U字状。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可用于冷冻装置。
标号说明
10、10A:室外单元(冷冻装置)
15:室外热交换器(热交换器)
18:室外风扇
30:室内单元
40:单元外壳(外壳)
40a:吸入口
40b:吹出口
41:底板
42:顶板
43:右侧板
44:左侧板
45:正面板
46:隔板
50:热交换部
51:第一热交换部
52:第二热交换部
53:第三热交换部
55:两端部
56:第一端部
57:第二端部
60:传热管
60a—60l:第一传热管—第十二传热管
61:延伸部
65:折返部
67:管板
68:传热翅片
70:总集合管
75、75a:集管主体部
76:主体第一部
77:主体第二部
78:主体第三部
80、80A:板部件(遮风板)
80a:第一板部件(遮风板)
80b:第二板部件(遮风板)
81:第一板部
81A:后侧第一板部
81B:前侧第二板部
82:第二板部
83:第三板部
84A:后侧第四板部
84B:前侧第四板部
85:水平隔板
90:气体侧连接配管
95:液体侧连接配管
100:空调装置(冷冻装置)
151:气体侧出入口
152:液体侧出入口
411:立起部
771:第一肋(突出部)
781:第二肋(突出部)
811:表侧面(遮风面)
811a:第一表侧面(遮风面)
811b:第二表侧面(遮风面)
812:里侧面
821:第二部里侧面
822:第二部表侧面
831:第三部里侧面
832:第三部表侧面
A1—A6:第一区域—第六区域
AF:室外空气流(空气流)
GP:气体侧联络配管
H1:主体部隔板插入孔
H2:气体侧连接配管插入孔
H3:液体侧连接配管插入孔
H4:第一肋插入孔(卡合孔)
H5:第二肋插入孔(卡合孔)
H6:隔板插入孔
H7:传热管插入口(插入口)
Ha:开口
LP:液体侧联络配管
P1—P6:第一配管—第六配管
RC:制冷剂回路
RP:制冷剂流路
S1—S4:第一集管内部空间—第四集管内部空间(集管内部空间)
SC:螺钉
SP1:送风机室(第一空间)
SP2:机械室(第二空间)
TH1、TH2:螺钉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3712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39930号公报

Claims (8)

1.一种冷冻装置(10、10A),所述冷冻装置(10、10A)具备:
外壳(40),其在内部形成有第一空间(SP1)和第二空间(SP2);
热交换器(15),其被容纳在所述外壳内,包括供制冷剂流动的多个传热管(60),所述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部(50)和总集合管(70),所述热交换部被配置于所述第一空间,使制冷剂与空气流(AF)进行热交换,所述总集合管与所述传热管连接并被配置于所述第二空间;以及
遮风板(80、80A),其包括遮风面(811、811a、811b),所述遮风面针对所述空气流而将所述第二空间遮蔽,
所述总集合管包括沿着长边方向延伸的集管主体部(75、75a),
所述遮风板被固定于所述总集合管,并且被固定于所述外壳或其它部件(46),所述其它部件配置于所述外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冻装置(10),其中,
所述总集合管在内侧形成有供制冷剂进出的集管内部空间(S1、S2、S3、S4),
所述集管主体部(75)在短边方向的截面上形成有开口(Ha),
所述遮风板(80)以覆盖所述开口的方式与所述集管主体部接合,并与所述集管主体部一同形成所述集管内部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冻装置(10、10A),其中,
所述遮风面沿着所述长边方向延伸,针对所述空气流而将所述集管主体部的所述长边方向上的一端到另一端遮蔽。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冷冻装置(10),其中,
在所述遮风板和所述集管主体部中的一方设置有突出部(771、781),在另一方形成有卡合孔(H4、H5),
所述突出部在所述遮风板和所述集管主体部被固定的状态下与所述卡合孔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冷冻装置(10、10A),其中,
所述遮风板被钎焊接合于所述集管主体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冻装置(10、10A),其中,
所述遮风板的与所述总集合管抵接的部分由焊料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冷冻装置(10),其中,
所述传热管是扁平管,
在所述遮风板(80)形成有供各所述传热管插入的插入口(H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冻装置(10),其中,
所述遮风板的所述插入口的边缘部分由焊料构成。
CN201880015802.6A 2017-03-10 2018-02-14 冷冻装置 Pending CN1103829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46521 2017-03-10
JP2017-046521 2017-03-10
PCT/JP2018/004989 WO2018163727A1 (ja) 2017-03-10 2018-02-14 冷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2963A true CN110382963A (zh) 2019-10-25

Family

ID=63448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5802.6A Pending CN110382963A (zh) 2017-03-10 2018-02-14 冷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48856B2 (zh)
EP (1) EP3594576A4 (zh)
JP (1) JP6729788B2 (zh)
CN (1) CN110382963A (zh)
WO (1) WO201816372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74356B2 (ja) 2021-02-04 2023-11-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室外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29464A (ja) * 2005-05-24 2006-1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分離型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103759344A (zh) * 2014-01-10 2014-04-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CN104024745A (zh) * 2011-12-28 2014-09-0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
JP2014228223A (ja) * 2013-05-24 2014-12-08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68063B2 (ja) * 1991-02-20 1999-10-25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
JPH0622018U (ja) * 1992-08-27 1994-03-22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のブラケット構造
JPH10227582A (ja) * 1996-12-10 1998-08-25 Showa Alum Corp 熱交換器
US6390180B1 (en) * 1999-12-10 2002-05-21 Mark W. Olsen Heat exchanger isolation device
CA2446025A1 (en) * 2003-10-22 2005-04-22 Arneg Canada Inc. Cooling mechanism for refrigeration systems
JP4470755B2 (ja) * 2005-02-21 2010-06-0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分離型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US20110073277A1 (en) * 2008-07-23 2011-03-31 Karl Andrew E Adapter for heat exchanger
JP2010139088A (ja) * 2008-12-09 2010-06-24 Showa Denko Kk 熱交換器
JP4890602B2 (ja) 2009-11-04 2012-03-0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2012163290A (ja) 2011-02-08 2012-08-30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機用室外ユニット
JP5240377B2 (ja) * 2011-05-20 2013-07-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JP5464207B2 (ja) * 2011-12-28 2014-04-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5891784B2 (ja) 2011-12-28 2016-03-2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室外機
JP5263382B2 (ja) 2011-12-28 2013-08-1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5403085B2 (ja) * 2012-02-13 2014-01-2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6066736B2 (ja) * 2013-01-15 2017-01-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6131762B2 (ja) * 2013-08-01 2017-05-2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5850118B1 (ja) * 2014-09-30 2016-02-0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6224564B2 (ja) * 2014-09-30 2017-11-0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のヘッダ
JP6156323B2 (ja) * 2014-10-27 2017-07-0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組立体および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JP6583071B2 (ja) * 2015-03-20 2019-10-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タンク、および熱交換器
US10451363B2 (en) * 2016-01-15 2019-10-22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Bracket assembly for a heat exchanger
US20180209742A1 (en) * 2017-01-24 2018-07-26 FHP Manufacturing Heat Exchanger Fluid Circuit Arrangement
JP6678620B2 (ja) 2017-04-12 2020-04-08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室外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29464A (ja) * 2005-05-24 2006-1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分離型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
CN104024745A (zh) * 2011-12-28 2014-09-0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冷冻装置的室外单元
JP2014228223A (ja) * 2013-05-24 2014-12-08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3759344A (zh) * 2014-01-10 2014-04-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94576A4 (en) 2020-12-30
EP3594576A1 (en) 2020-01-15
US20210148651A1 (en) 2021-05-20
JP6729788B2 (ja) 2020-07-22
JPWO2018163727A1 (ja) 2019-12-26
WO2018163727A1 (ja) 2018-09-13
US11248856B2 (en) 2022-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84891B (zh) 热交换器
CN106687760B (zh) 热交换器的集管
JP2011153736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6985603B2 (ja) 熱交換器又は熱交換器を有する冷凍装置
CN110382963A (zh) 冷冻装置
JP6791196B2 (ja) 室外ユニット
JP6856165B2 (ja) 送風機、及び送風機を有する冷凍装置
JP7366255B2 (ja) 熱交換器、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CN110050127B (zh) 送风机和具有送风机的冷冻装置
CN107076525A (zh) 热交换器
CN208091295U (zh) 热交换器
JP7104331B2 (ja) 冷凍装置の熱源ユニット
CN107208987B (zh) 空调装置
JP6569700B2 (ja) 冷凍装置の熱源ユニット
JP2019132511A (ja) 冷凍装置
JP7078841B2 (ja) 冷凍装置
JP7049310B2 (ja) 冷凍装置
JPH0243018Y2 (zh)
US20230204297A1 (en)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hvac system
WO2019151115A1 (ja) 冷凍装置の熱源ユニット
WO2021019910A1 (ja) 冷凍装置
JP6860112B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2019132512A (ja) 冷凍装置
JP7025270B2 (ja) 熱交換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熱交換ユニット
JP6107842B2 (ja) 熱交換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