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2437B - 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82437B
CN103782437B CN201180073353.9A CN201180073353A CN103782437B CN 103782437 B CN103782437 B CN 103782437B CN 201180073353 A CN201180073353 A CN 201180073353A CN 103782437 B CN103782437 B CN 1037824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material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 layer
negative electrode
posit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7335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82437A (zh
Inventor
浜口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82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24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824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824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31Cells with wound or folded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7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wou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wound positive electrodes, wound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wou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85Testing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6Initial charging meas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8End of discharge regulating meas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2010/4292Aspects relating to capacity ratio of electrodes/electrolyte or anode/catho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包括:将二次电池充电至预定的充电电压的工序A;在工序A之后,将二次电池放置预定时间(tb)的工序B;在工序B之后,放电至预定的放电电压的工序C;在工序C之后,对经过预定时间(t1)后规定时间(t2)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进行检测的工序D。采用该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能够基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评价负极活性物质层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程度。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
本说明书中所谓“二次电池”是指普通的可反复充电的电池,包含锂二次电池(典型的是锂离子二次电池)、镍氢电池等所谓的蓄电池。另外,本说明书中所谓“活性物质”是指在二次电池中能够可逆地吸留和放出(典型的是插入和脱离)成为电荷载体的化学种(例如,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为锂离子)的物质。另外,所谓“非水系二次电池”是指使用非水电解质(例如,非水电解液)作为电解质(电解液)的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对于二次电池,例如,像日本特开2003-297412(JP2003-297412A)中公开的那样,公开了正极片和负极片介由隔离件被卷绕成漩涡状的电极体的卷绕装置。像该公报中公开的那样,在卷绕装置中,正极片和负极片以分别不产生卷绕偏离的方式边修正位置偏移边被卷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97412(JP2003-297412A)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虽然将正极片和负极片分别修正位置偏移地进行卷绕,但是实际上多少也会产生卷绕偏离。但是,对于二次电池,尚未确立对上述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的卷绕偏离进行检查的方法。例如,可以分解二次电池,将把正极片和负极片卷成漩涡状而得的卷绕电极体展开,同时测定正极片和负极片的实际的卷绕偏离。但是,这种情况下,二次电池的分解和卷绕偏离的测定需要花费很大工夫。这样的伴随分解的检查可以取样调查,但是不适合全数检查。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所述二次电池具备正极集电体、保持于正极集电体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集电体和保持于负极集电体并与正极活性物质层对置地配置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并且,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宽度比正极活性物质层宽,负极活性物质层以覆盖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方式配置。该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包含如下工序:将二次电池充电至预定的充电电压的工序A;在工序A之后,将二次电池放置预定时间(tb)的工序B;在工序B之后,放电至预定的放电电压的工序C;在工序C之后,对经过预定时间(t1)后规定时间(t2)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进行检测的工序D。采用该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能够基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来评价负极活性物质层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程度。另外,该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由于能够非破坏地实施,所以能够全数检查负极活性物质层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程度,即能够全数检查负极集电体和正极集电体的卷绕偏离。
这里,工序A中的充电例如优选为CCCV充电。另外,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例如优选被设定为比二次电池预定的使用范围的下限电压高10%以上的电压。另外,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例如优选被设定为比二次电池预定的使用范围的上限电压低10%的电压以上的电压。
另外,工序C的放电例如优选为CC放电。另外,工序C中的放电电压例如优选被设定为比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低5%以上的电压。另外,工序C中的放电电压例如优选被设定为比二次电池预定的使用范围的下限电压高5%的电压以下。
另外,工序D中的预定时间(t1)例如优选被设定成相当于消除伴随着放电的极化的时间。例如,工序D中,优选工序C之后,对经过至少3小时后规定时间(t2)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进行检测。另外,工序D中,例如,可以对经过预定时间t2后至少5小时以上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进行检测。另外,工序B中,放置二次电池的时间(tb)例如可以设为至少24小时以上。
另外,对工序D中得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设定阈值,还可以包含对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程度进行好坏判定的工序E。这种情况下,工序E中,优选阈值是基于负极活性物质层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程度为已知的二次电池与该二次电池在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的关系设定的。另外,还可以包含工序F:基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推定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程度。
这里,如果例示二次电池的结构,则可以是正极集电体为在两面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带状的正极集电体,负极集电体为在两面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带状的负极集电体,并且,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宽度比正极活性物质层宽。这种情况下,优选正极集电体和负极集电体在夹有隔离件的状态下,以正极活性物质层与负极活性物质层对置、且负极活性物质层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方式重叠卷绕。
另外,也可以是正极集电体沿一侧的长边具有未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部分,并且,负极集电体沿一侧的长边具有未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部分。这种情况下,优选正极集电体中未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部分在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对置的对置部分的一侧露出,负极集电体中未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部分在与正极集电体中未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部分露出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露出。
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包含工序G:基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推定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卷绕偏离量。另外,还可以包含工序H:准备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卷绕偏离量为已知的二次电池,基于该二次电池,得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卷绕偏离量与在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的关系。这种情况下,工序G可以基于工序H中得到的卷绕偏离量与电池电压的增加量的关系,对于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卷绕偏离量为未知的二次电池,由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推定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卷绕偏离量。
另外,这种情况下,对工序D中得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设定阈值,还包含对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卷绕偏离量进行好坏判定的工序I。
另外,二次电池例如优选为非水系二次电池。另外,二次电池例如优选为锂离子二次电池。另外,二次电池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时,工序C中的放电电压例如优选被设定为3.1V以下。并且,这种情况下,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优选被设定为工序C中的放电电压的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卷绕电极体的图。
图3是表示图2中的III-III剖面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卷绕电极体的未涂覆部和电极端子的焊接位置的侧视图。
图7是示意地表示锂离子二次电池充电时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意地表示锂离子二次电池放电时的状态的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初始状态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锂的分布的图。
图10是示意地表示工序A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锂的分布的图。
图11是示意地表示工序B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锂的分布的图。
图12是示意地表示工序C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锂的分布的图。
图13是示意地表示工序D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锂的分布的图。
图14是将从初始状态到工序A~D中的正极电位、负极电位和电池电压的各自位移作为一例示出的曲线图。
图15是对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非对置部F2、F3中设有未涂覆部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2窄的形态,示意地表示工序C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锂的分布的图。
图16是对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非对置部F2、F3中与设有未涂覆部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3窄的形态,示意地表示工序C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锂的分布的图。
图17是以一例表示卷绕偏离量Z与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的关系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进行说明。
这里,作为成为检查对象的二次电池的结构例,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其后,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进行说明。应予说明,这里,例示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成为检查对象的二次电池,成为检查对象的二次电池不限于锂离子二次电池。另外,对于成为检查对象的二次电池的结构也不限定于这里例示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结构。另外,各附图示意地描绘,未必反映实物。另外,各附图只是表示一个例子,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则不限定本发明。
《锂离子二次电池100》
图1表示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如图1所示,该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具备卷绕电极体200和电池壳300。图2是表示卷绕电极体200的图。图3示出图2中的III-III剖面。
如图2所示,卷绕电极体200具有正极片220、负极片240和隔离件262、264。正极片220、负极片240和隔离件262、264分别为带状的片材。
《正极片220》
正极片220具备带状的正极集电体221和正极活性物质层223。正极集电体221可优选使用适于正极的金属箔。正极集电体221例如可以使用具有规定的宽度、厚度为大约15μm的带状的铝箔。沿正极集电体221的宽度方向一侧的边缘部设有未涂覆部222。图示例中,如图3所示,正极活性物质层223保持在除了设定于正极集电体221的未涂覆部222以外的正极集电体221的两面。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包含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层223通过将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涂覆于正极集电体221而形成。
《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正极活性物质粒子610》
这里,图4是正极片220的剖视图。应予说明,图4中,为了明确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结构,示意性扩大表示正极活性物质层223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粒子610、导电材料620和粘结剂630。如图4所示,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粒子610、导电材料620和粘结剂630。
正极活性物质粒子610可以使用能够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使用的物质。如果列举正极活性物质粒子610的例子,则可举出LiNiCoMnO2(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LiNiO2(镍酸锂)、LiCoO2(钴酸锂)、LiMn2O4(锰酸锂)、LiFePO4(磷酸铁锂)等锂过渡金属氧化物。这里,LiMn2O4例如具有尖晶石结构。另外,LiNiO2或LiCoO2具有层状的岩盐结构。另外,LiFePO4例如具有橄榄石结构。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中例如有纳米级的粒子。另外,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还可以被碳膜覆盖。
《导电材料620》
作为导电材料620,例如,例示有碳粉末、碳纤维等碳原料。作为导电材料620,可以单独使用选自这样的导电材料的一种,也可以并用二种以上。作为碳粉末,可以使用各种炭黑(例如,乙炔黑、油炉黑、石墨化炭黑、炭黑、石墨、科琴黑)、石墨粉末等碳粉末。
《粘结剂630》
另外,粘结剂630使正极活性物质层223中含有的正极活性物质粒子610与导电材料620的各粒子粘结,或使这些粒子与正极集电体221粘结。作为上述粘结剂630,可以使用能够溶解或分散于使用的溶剂中的聚合物。例如,使用水性溶剂的正极合剂组合物中,可以优选采用纤维素系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CMC)、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等)、氟系树脂(例如,聚乙烯醇(PVA)、聚四氟乙烯(PTFE)、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等)、橡胶类(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丙烯酸改性SBR树脂(SBR系胶乳)等)等水溶性或水分散性聚合物。另外,使用非水溶剂的正极合剂组合物中,可以优选采用聚合物(聚偏氟乙烯(PVDF)、聚偏氯乙烯(PVDC)、聚丙烯腈(PAN)等)。
《增粘剂、溶剂》
正极活性物质层223例如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将上述的正极活性物质粒子610和导电材料620在溶剂中混合成糊状(浆状),制成正极合剂,涂布于正极集电体221,使其干燥,进行轧制而形成。此时,作为正极合剂的溶剂,可以使用水性溶剂和非水溶剂的任一种。作为非水溶剂的优选的例子,可举出N-甲基-2-吡咯烷酮(NMP)。作为上述粘结剂630例示的聚合物材料,除了作为粘结剂发挥功能之外,有时也出于发挥作为正极合剂的增粘剂和其他添加剂的功能的目的而使用。
正极活性物质在正极合剂整体所占的质量比例优选为大约50wt%以上(典型的是50~95wt%),通常更优选为大约70~95wt%(例如75~90wt%)。另外,导电材料在正极合剂整体所占的比例例如可以为大约2~20wt%,通常优选为大约2~15wt%。使用粘结剂的组成中,粘结剂在正极合剂整体所占的比例例如可以为大约1~10wt%,通常优选为大约2~5wt%。
《负极片240》
如图2所示,负极片240具备带状的负极集电体241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负极集电体241可以优选使用适于负极的金属箔。该负极集电体241可使用具有规定的宽度、厚度为大约10μm的带状的铜箔。在负极集电体241的宽度方向一侧,沿边缘部设有未涂覆部242。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形成在除了设定于负极集电体241的未涂覆部242以外的负极集电体241的两面。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保持于负极集电体241,至少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对于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合剂被涂覆于负极集电体241。
《负极活性物质层243》
图5是锂离子二次电池100的负极片240的剖视图。如图5所示,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包含负极活性物质粒子710、增粘剂(省略图示)、粘结剂730等。图5中,为了明确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结构,示意性扩大显示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中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710和粘结剂730。
《负极活性物质粒子710》
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粒子710,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一直以来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使用的材料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例如,可举出至少一部分包含石墨结构(层状结构)的粒子状的碳材料(碳粒子)。更具体而言,负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以是天然石墨、用非晶的碳材料涂敷而得的天然石墨、石墨质(石墨)、难石墨化碳质(硬碳)、易石墨化碳质(软碳)或组合它们而得的碳材料。应予说明,这里,对于负极活性物质粒子710,图示了使用所谓的鳞片状石墨的情况,但负极活性物质粒子710不限于图示例。
《增粘剂、溶剂》
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例如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即,将上述的负极活性物质粒子710和粘结剂730在溶剂中混合成糊状(浆状),制成负极合剂,涂布于负极集电体241,使其干燥,进行轧制而形成。此时,作为负极合剂的溶剂,可以使用水性溶剂和非水溶剂的任一种。作为非水溶剂的优选的例子,可举出N-甲基-2-吡咯烷酮(NMP)。作为粘结剂730,可以使用作为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参照图4)的粘结剂630例示的聚合物材料。另外,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粘结剂630例示的聚合物材料,除了作为粘结剂发挥功能之外,有时也出于发挥作为正极合剂的增粘剂和其他添加剂的功能的目的而使用。
《隔离件262、264》
如图1或图2所示,隔离件262、264是将正极片220和负极片240隔离的部件。该例中,隔离件262、264由具有多个微小孔的规定宽度的带状的片材构成。隔离件262、264例如可以使用由多孔聚烯烃系树脂构成的单层结构的隔离件或层叠结构的隔离件。该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宽度b1比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宽度a1略宽。而且隔离件262、264的宽度c1、c2比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宽度b1略宽(c1、c2>b1>a1)。
应予说明,在图1和图2所示的例子中,隔离件262、264由片状的部件构成。隔离件262、264只要是将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绝缘、并且允许电解质移动的部件即可。因此,不限于片状的部件。代替片状的部件,隔离件262、264例如也可以由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23或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表面形成的具有绝缘性的粒子的层构成。这里,作为具有绝缘性的粒子,可以由具有绝缘性的无机填料(例如,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填料)或者具有绝缘性的树脂粒子(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粒子)构成。
该卷绕电极体200中,如图2和图3所示,正极片220和负极片240在夹有隔离件262、264的状态下,以正极活性物质层223与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对置的方式重叠。更具体而言,卷绕电极体200中,正极片220、负极片240和隔离件262、264按正极片220、隔离件262、负极片240、隔离件264的顺序重叠。
另外,此时,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以夹有隔离件262、264的状态对置。而且,正极集电体221中未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部分(未涂覆部222)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对置的部分的一侧露出。负极集电体241中未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部分(未涂覆部242)在与该未涂覆部222露出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露出。另外,将正极片220、负极片240和隔离件262、264在这样重叠的状态下沿在正极片220的宽度方向设定的卷绕轴WL卷绕。
《电池壳300》
另外,该例中,如图1所示,电池壳300为所谓的方型电池壳,具备容器主体320和盖体340。容器主体320是具有有底方形筒状、一侧面(上表面)开口的扁平的箱型容器。盖体340是安装在该容器主体320的开口(上表面的开口)而塞住该开口的部件。
车载用的二次电池中,为了提高车辆的燃油效率,希望提高重量能量效率(每单位重量的电池的容量)。该实施方式中,构成电池壳300的容器主体320和盖体340采用铝、铝合金等轻型金属。由此能够提高重量能量效率。
电池壳300具有扁平的矩形的内部空间作为收容卷绕电极体200的空间。另外,如图1所示,电池壳300的扁平的内部空间的宽度比卷绕电极体200略宽。该实施方式中,电池壳300具备有底方形筒状的容器主体320和塞住容器主体320的开口的盖体340。另外,在电池壳300的盖体340安装有电极端子420、440。电极端子420、440贯通电池壳300(盖体340)而伸出到电池壳300的外部。另外,在盖体340设有注液孔350和安全阀360。
如图2所示,卷绕电极体200在与卷绕轴WL正交的一个方向被扁平地压弯。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正极集电体221的未涂覆部222和负极集电体241的未涂覆部242分别在隔离件262、264的两侧螺旋状地露出。如图6所示,该实施方式中,汇集未涂覆部222、242的中间部分224、244并焊接于电极端子420、440的前端部420a、440a。此时,根据各自的材质的不同,电极端子420和正极集电体221的焊接例如使用超声波焊接。另外,电极端子440和负极集电体241的焊接例如使用电阻焊。这里,图6是表示卷绕电极体200的未涂覆部222(242)的中间部分224(244)和电极端子420(440)的焊接位置的侧视图,是图1的VI-VI剖视图。
卷绕电极体200以被扁平地压弯的状态安装于固定于盖体340的电极端子420、440。如图1所示,上述卷绕电极体200被收容于容器主体320的扁平的内部空间。容器主体320在收容卷绕电极体200后被盖体340塞住。盖体340和容器主体320的接缝322(参照图1)例如通过激光焊接进行焊接而被密封。这样,该例中,卷绕电极体200通过固定于盖体340(电池壳300)的电极端子420、440被定位在电池壳300内。
《电解液》
其后,从设于盖体340的注液孔350向电池壳300内注入电解液。电解液使用不以水作为溶剂的所谓的非水电解液。该例中,电解液使用在碳酸亚乙酯和碳酸二乙酯的混合溶剂(例如,体积比1:1左右的混合溶剂)中以约1mol/升的浓度含有LiPF6的电解液。其后,在注液孔350安装金属制的密封帽352(例如进行焊接)而密封电池壳300。应予说明,电解液不限于这里例示的电解液。例如,可以适当使用一直以来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使用的非水电解液。
《空孔》
这里,正极活性物质层223例如在正极活性物质粒子610与导电材料620的粒子间等具有也应称为空洞的微小的间隙225(参照图4)。电解液(省略图示)能够浸入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微小的间隙。另外,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在例如负极活性物质粒子710的粒子间等具有也应称为空洞的微小的间隙245(参照图5)。这里,将上述间隙225、245(空洞)适当称为“空孔”。另外,如图2所示,卷绕电极体200在沿卷绕轴WL的两侧,未涂覆部222、242被卷成螺旋状。在沿上述卷绕轴WL的两侧252、254,电解液能够从未涂覆部222、242的间隙浸入。因此,在锂离子二次电池100的内部,电解液浸遍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
《脱气路径》
另外,该例中,该电池壳300的扁平的内部空间比扁平地变形的卷绕电极体200略宽。在卷绕电极体200的两侧,在卷绕电极体200与电池壳300之间设有间隙310、312。该间隙310、312成为脱气路径。例如,在发生过充电时等,如果锂离子二次电池100的温度变得异常高,则有时电解液被分解而气体异常产生。该实施方式中,异常产生的气体通过卷绕电极体200两侧的卷绕电极体200与电池壳300的间隙310、312向安全阀360移动,从安全阀360向电池壳300的外部排气。
在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100中,正极集电体221和负极集电体241通过贯通电池壳300的电极端子420、440与外部的装置电连接。以下,对充电时和放电时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充电时的动作》
图7示意地示出了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充电时的状态。充电时,如图7所示,锂离子二次电池100的电极端子420、440(参照图1)与充电器290连接。通过充电器290的作用,充电时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向电解液280放出锂离子(Li)。另外,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放出电荷。放出的电荷通过导电材料(省略图示)被送到正极集电体221,进而,通过充电器290向负极片240输送。另外,负极片240中储存电荷,同时电解液280中的锂离子(Li)被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中的负极活性物质吸收并且储藏。
《放电时的动作》
图8示意地示出了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100放电时的状态。放电时,如图8所示,从负极片240向正极片220输送电荷,并且,向电解液280放出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中储藏的锂离子。另外,正极中,电解液280中的锂离子被正极活性物质层223中的正极活性物质获取。
这样,在锂离子二次电池100的充放电中,锂离子介由电解液280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之间往来。另外,充电时,电荷从正极活性物质通过导电材料被输送到正极集电体221。与此相对,放电时,电荷从正极集电体221通过导电材料返回到正极活性物质。
充电时,认为锂离子的移动和电子的移动越顺畅,越能实现高效且迅速的充电。放电时,认为锂离子的移动和电子的移动越顺畅,电池的电阻越低,放电量越增加,电池的输出越提高。
《其他电池形态》
应予说明,上述是表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一个例子。锂离子二次电池不限于上述形态。另外,同样地在金属箔涂覆有电极合剂的电极片也可以用于其他各种电池形态。例如,作为其他电池形态,已知圆筒型电池或层压型电池等。圆筒型电池是在圆筒型电池壳中收容有卷绕电极体的电池。另外,层压型电池是将正极片和负极片介由隔离件层叠而成的电池。
《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
以下,基于上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进行说明。应予说明,这里,对于锂离子二次电池100的各部件和部位,适当地参照上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0的各图,并且,使用与上述的说明相同的符号。
如图1和图2所示,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具备正极集电体221、保持于正极集电体221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3、负极集电体241和保持于负极集电体241并以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对置的方式配置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另外,如上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宽度比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宽。并且,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以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方式配置。
对于上述锂离子二次电池100的卷绕电极体200的卷绕偏离,本发明人考虑优选确立非破坏且简单的检查方法。如果能确立上述检查方法,则能够减少检查工序中的作业负担,还能够在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出厂前进行全数检查。由此,能够进一步大幅度降低卷绕电极体200的卷绕偏离有问题的产品出厂的可能性。
基于这样的想法,本发明人发现了:对于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可以基于规定的充电(工序A)、放置(工序B)、放电(工序C)、其后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的检测(工序D),评价卷绕电极体200的卷绕偏离的程度。以下,对上述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进行说明。
图9~图13分别示意性示出了初始状态以及工序A~D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锂的分布。这里,图9~图13中的“●”表示锂L,“○”表示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中能够吸留锂的部位(未吸留锂的部位)。另外,“○”表示正极活性物质层223中放出锂的部位。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中未吸留锂的部位和正极活性物质层223中放出锂的部位分别标以符号D。
另外,区域F1表示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对置的对置部,区域F2、F3表示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露出的部位(非对置部)。这里,如图9~13所示,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两侧,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以大体相同的宽度存在。
应予说明,图9~图13中,示意地示出了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以大体相同的宽度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两侧露出的情况。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两侧分别以何种程度露出可以在考虑各情况地设计二次电池的基础上确定。因此,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不限于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两侧以相同的宽度露出。另外,图14表示从初始状态到工序A~D中的正极电位VA、负极电位VB和电池电压VO的各自的变化。应予说明,电池电压VO是正极电位VA与负极电位VB的电位差(VO=VA-VB)。
《初始状态》
组装锂离子二次电池100,进行最初的充电(初始充电)前,如图9所示,包含锂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在初始状态下包含锂L。与此相对,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具有在初始状态下不吸留锂而在充电时锂可进入的部位D。
《工序A:充电工序》
工序A是将锂离子二次电池100(二次电池)充电至预定的充电电压的工序。例如,可以通过CC-CV充电将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充电至预定的充电电压。更具体而言,例如,如图14所示,以1C的恒定电流将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充电(CC充电)至电池电压成为4.1V,其后,以电池电压为4.1V的充电电压充电(CV充电)1.5小时。由此,如图10所示,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放出锂。另外,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吸留锂L。
如图10所示,该锂离子二次电池100中,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宽度比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宽,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露出。工序A的充电中,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对置的部位反应容易进行。因此,在工序A的充电之后,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中的锂大量分布在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对置的对置部F1。与此相对,在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露出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在工序A的充电之后,大量存在能够吸留锂的部位D。
《工序B:放置工序》
工序B是在工序A之后,将锂离子二次电池100(二次电池)放置预定时间的工序。该工序B中,实际上不使工序A中被充电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0放电,而是在工序A中被充电时的电池电压(这里为4.1V)下放置规定时间tb。如图11所示,上述工序B中,为了消除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内的电位差,锂L均匀地分布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内,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也吸留锂。这里,放置锂离子二次电池100的时间tb是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内锂L大体均匀分布的时间,例如,优选为1天(24小时)以上,更优选为2天(48小时)或3日(72小时)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0天(240小时)左右。
《工序C:放电工序》
工序C是工序B在之后,放电至预定的放电电压的工序。例如,可以通过CC放电将锂离子二次电池100放电至预定的电压。这里,如图14所示,以1C的恒定电流将锂离子二次电池100放电(CC放电)至电池电压成为3.0V。由此,如图13所示,从负极活性物质层243放出锂。另外,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吸留锂L。
上述工序C中,从负极活性物质层243放出锂。另外,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吸收锂。此时,如图12所示,工序C的放电特别是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和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对置的对置部F1容易进行。因此,在工序C的放电之后,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和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对置的对置部F1,成为负极活性物质层243所吸留的锂被放出的状态,而在非对置部F2、F3,锂未被放出而残留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另外,对于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也是距离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对置部F1越近的区域越容易放出锂,距离对置部F1越远的区域越容易残留锂。
这样,在工序C之后,如图12所示,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对置部F1放出锂L,而未吸留锂,从而充电时锂能进入的部位D的比例高。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残留锂L。并且,对于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也是与距离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对置部F1近的区域相比,远离对置部F1越远的区域越残留锂。
《工序D:电压增加量检测工序》
如图14所示,工序D是在工序C之后,对经过预定时间t1后规定时间t2的电压的增加量X进行检测的工序。在作为放电工序的工序C中,因放电而产生极化。即,因伴随放电的通电而电池电压偏离平衡值。当工序C的放电结束时缓缓地消除极化。在上述极化消除的过程中,电池电压大幅变动。因此,工序D中,考虑消除上述极化的时间,对经过预定的规定时间t1后规定时间t2的电压的增加量X进行检测。由此,能够检测来自消除极化的状态的电压的增加量X。
锂离子二次电池100的电压由对置部F1中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电位差确定。如图12所示,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对置部F1,与放出锂L而锂少的状态相比,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对置部F1的电位下降。因此,工序D中,如果对经过预定的规定时间t1后规定时间t2的电压的推移进行测定,则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压稍有增加。这样,通过对经过预定的规定时间t1后规定时间t2的电压的增加量X进行测定,能够由放电后的极化大约被消除的状态检测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
《卷绕偏离的评价》
本发明人发现基于上述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压的增加量X,能够对负极活性物质层243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程度进行评价。即,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能够基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压的增加量X评价负极活性物质层243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程度(换言之,卷绕偏离的程度)。
如上所述,工序C中,从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对置部F1容易放出锂。而且,就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而言,越靠近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对置部F1的部位越容易放出锂,距离对置部F1越远的部位越容易残留锂。
例如,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两侧以大体相同的宽度露出时,如图12所示,非对置部F2、F3以大体相同的宽度存在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两侧。这种情况下,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两侧的非对置部F2、F3在工序C中残留大体相同程度的锂。
与此相对,例如,如图15所示,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中,一侧的非对置部F2窄,相反侧的非对置部F3宽,这种情况下,在相反侧的非对置部F3,距离正极活性物质层223远的区域增加。这种情况下,在工序C之后,残留于非对置部F2的锂减少,而在该非对置部F3,残留的锂大幅增加。因此,在工序C之后,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残留的锂总体上有增加的趋势。其结果,与非对置部F2、F3以大体相同的宽度存在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两侧时(参照图12)相比,有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大的趋势。
应予说明,图15中,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中设有未涂覆部242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2窄而相反侧的非对置部F3宽。与此相对,图16中,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中设有未涂覆部242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2宽而相反侧的非对置部F3窄。这种情况下,也同样是在工序C之后,残留在非对置部F2的锂的量大幅增加,残留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的锂总体上有增加的趋势。因此,与非对置部F2、F3以大体相同的宽度存在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两侧时(参照图12)相比,有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变大的趋势。
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锂离子二次电池100以使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中设有未涂覆部242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2宽,使相反侧的非对置部F3窄的形态为基准。而且,使用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为已知的卷绕电极体200,分别制作评价用电池。而且,对于上述评价用电池,分别测定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由此得到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的关系。图17示出上述卷绕偏离量Z与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的关系一个例子。
《卷绕偏离量Z》
这里,卷绕偏离量Z以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中在设计上宽度窄的一侧的非对置部为基准而定。例如,如图15所示,在设计上设有未涂覆部242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2窄时,优选以该非对置部F2的宽度为基准,确定正极片220和负极片240的卷绕偏离量Z。另外,如图16所示,在设计上与设有未涂覆部242的一侧为相反侧的非对置部F3窄时,优选以该非对置部F3的宽度为基准,确定正极片220和负极片240的卷绕偏离量Z。应予说明,如果设计上非对置部F2、F3的宽度相同,则可以以任一方的非对置部为基准,确定卷绕偏离量Z。
另外,这里正极片220和负极片240是带状的部件,所以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在正极片220的长度方向未必是一定的。这里,卷绕偏离量Z是正极片220和负极片240在长度方向的平均值。例如,可以在正极片220和负极片240的长度方向的多处位置,测定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相对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偏离预定的基准位置的量,取其平均值。
如图16所示,该实施方式中,与设有未涂覆部242的一侧为相反侧的非对置部F3的宽度窄。因此,以该非对置部F3的宽度为基准确定卷绕偏离量Z。这里,评价用电池的设计值中,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中宽度窄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3比宽度宽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2窄3mm左右。应予说明,图16是示意性地表示,并不是正确地表示非对置部F2、F3的实际尺寸。
这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中窄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3的宽度是设计值时,将卷绕偏离量Z设为0。另外,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中窄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3比设计值宽时,将卷绕偏离量Z设为正。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中窄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3比设计值窄时,将卷绕偏离量Z设为负。即,这种情况下,如果卷绕偏离量Z为正,则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中宽度窄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3与宽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2之差变小。另外,如果卷绕偏离量Z为负,则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中宽度窄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3与宽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2之差变大。
《卷绕偏离量Z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的关系》
卷绕偏离量Z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的关系如图17所示,当卷绕偏离量Z为正时,工序D中得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变小。换言之,如果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中宽度窄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3与宽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2之差变小,则工序D中得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变小。相反,当卷绕偏离量Z为负时,工序D中得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变大。换言之,如果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中宽度窄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3与宽的一侧的非对置部F2之差变大,则工序D中得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变大。
因此,对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为已知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0进行上述的工序A~D,预先得到如图17所示的卷绕偏离量Z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的关系。
这里,预先得到卷绕偏离量Z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的关系时,优选使用能够精度良好地控制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的卷绕电极体200的卷绕装置控制卷绕偏离量Z。例如,卷绕电极体200的卷绕装置中,通过将卷绕速度充分减缓到能够精度良好地控制卷绕偏离量Z的程度,能够得到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被精度良好地控制的卷绕电极体200。
此时,由该卷绕装置设定的卷绕偏离量Z与实际的卷绕偏离量Z之差可以展开卷绕电极体200对卷绕偏离量Z进行测定。这里,卷绕电极体200的卷绕装置中,能够充分精度良好地控制卷绕偏离量Z时,为方便起见,优选将由该卷绕装置设定的卷绕偏离量Z设为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
这种情况下,制作卷绕电极体200时,使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不同,制作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不同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0。而且,对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不同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可以分别在工序D中得到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得到卷绕偏离量Z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的关系。
《工序G:卷绕偏离量Z的推定》
接下来,对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未知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0(通过通常的量产制作的同型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0)进行上述的工序A~D。于是,得到该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在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另外,基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为已知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预先得到卷绕偏离量Z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的关系(工序H)。因此,基于预先得到的卷绕偏离量Z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的关系,能够由该卷绕偏离量Z未知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在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推定该锂离子二次电池100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的程度。
这样,预先得到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的关系。由此,对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未知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0,能够基于在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推定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
《工序I(工序E):好坏判定》
这种情况下,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还可以包含工序I(工序E),对工序D中得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设定阈值,对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负极活性物质层243A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程度)进行好坏判定。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为已知的二次电池与该二次电池在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的关系设定阈值。
例如,如图17所示,预先得到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与在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的关系。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该关系,对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未知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0进行好坏判定。
例如,使用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为已知的二次电池,预先得到卷绕偏离量Z与在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的关系。而且,对于未知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得到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可以由预先得到的卷绕偏离量Z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的关系,基于该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在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推定卷绕偏离量Z。
而且,可以对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设定阈值X1、X2,进行锂离子二次电池100的好坏判定。即,可以对由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推定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0的卷绕偏离量Z确定进行好坏判定的阈值Z1、Z2。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该阈值Z1、Z2对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设定阈值X1、X2,进行锂离子二次电池100的好坏判定。
例如,如图17所示,将对卷绕偏离量Z进行好坏判定的阈值Z1、Z2定为±0.5mm(|Z|≤0.5)时,基于该阈值Z1、Z2,对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设定阈值X1、X2。因此,可以基于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在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进行好坏判定。例如,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是X1≤X≤X2时判定为好,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不是X1≤X≤X2时判定为不好。应予说明,图17所示的例子中,卷绕偏离量Z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的关系近似直线,也可以设定适当的近似曲线。
另外,虽然实际上是相同,但好坏判定的阈值针对卷绕偏离量Z而定,可以对由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推定的卷绕偏离量Z进行好坏判定。
这样,可以基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推定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另外,准备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为已知的二次电池,基于该二次电池,能够得到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的关系。这种情况下,基于该关系,对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未知的二次电池,可以由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推定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可以对工序D中得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设定阈值,对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进行好坏判定。
如上,采用上述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能够基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评价负极活性物质层243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程度。另外,该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能对二次电池非破坏地进行。另外,该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对锂离子二次电池100进行充电(工序A)、放置(工序B)、放电(工序C)、电池电压的增加量的测定(工序D)即可。因此,能够在生产线上比较简单地进行。因此,也能够在锂离子二次电池100出厂前进行全数检查。由此,能够进一步大幅减少卷绕电极体200的卷绕偏离有问题的产品出厂的可能性。
即,卷绕电极体200的卷绕装置的精度提高,卷绕电极体200的卷绕偏离有问题的产品出厂的可能性在目前状况下大幅降低。而且,采用这样的非破坏的检查方法,能够实现全数检查,能够进一步降低卷绕电极体200的卷绕偏离有问题的产品出厂的可能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
《二次电池》
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二次电池,例示了作为非水系二次电池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0。二次电池未必限于锂离子二次电池,另外,也不限于非水系二次电池。如上所述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对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工序A)、放置(工序B)、放电(工序C)、电池电压的增加量的测定(工序D)。而且,充电后的放置(工序B)中,使二次电池中成为电荷载体的化学种(锂离子二次电池100中为锂)均匀地分布于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参照图11)。其后,放电(工序C)中,从与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对置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对置部F1放出成为电荷载体的化学种。并且,其后,由于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残留的成为电荷载体的化学种引起电池电压增加,基于电池电压增加的增加量X,评价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从初始状态进行。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在组装后进行初始充电,经由气体的产生、实施二次电池内所需的被膜形成的调整以及规定的检查后出厂。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初始充电一起进行A~D的工序。应予说明,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从初始状态进行A~D的工序,但不特别限定于此。上述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例如也可以在出厂使用后实施,可以基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评价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卷绕偏离量Z。应予说明,通过与初始充电一起进行上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A~D的工序),从而出厂前不需要再次的充放电。这样,与通常必要的初始充放电一起进行该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中所需的工序,能够减轻出厂前的检查作业的负担。
《工序A中的充电》
这里,工序A中的充电优选为CCCV充电。采用CCCV充电,能够实现使负极活性物质层大体均匀地吸留成为电荷载体的化学种。应予说明,工序A中的充电不限于CCCV充电。
另外,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为4.1V。这里,基于实施例中列举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0的充电电压的上限在通常的使用范围为4.1V而将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设为4.1V。另外,锂离子二次电池可以进一步提高充电电压的上限,今后提高充电电压的上限的研究也会发展。因此,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不一定限于4.1V,例如,可以为4.2V或4.3V。
另外,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例如可以设定为比二次电池预定的使用范围的下限电压高10%以上的电压。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100中,使用范围的下限电压为3V时,工序A中的锂离子二次电池100的充电电压优选被设定为3.3V以上。
这样,如果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设定为比二次电池预定的使用范围的下限电压高10%以上的电压,则能够确保这次检查中大体需要的充电量。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可以设定为更高。
另外,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可以以二次电池预定的使用范围的上限电压为基准进行设定。就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而言,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100中,使用范围的上限电压为4V时,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设定为比该使用范围的上限电压(4V)低10%的电压(3.6V)以上的电压。这样,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通过以锂离子二次电池100(二次电池)预定的使用范围的上限电压为基准进行设定,能够接近使用范围的上限电压地适当规定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
《工序C中的放电》
另外,工序C中的放电优选为CC放电。采用CC放电,则能够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对置部F1放出成为电荷载体的化学种(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为锂),并且,能够使成为电荷载体的化学种(锂)残留于非对置部F2、F3。应予说明,作为工序C中的优选的放电方法,例示了CC放电,但工序C中的放电方法不限于CC放电。
另外,工序C中的放电电压例如优选被设定为比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低5%以上的电压。另外,工序C中的放电电压例如优选被设定为比二次电池预定的使用范围的下限电压高5%的电压以下。
应予说明,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工序D中锂容易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43中扩散(参照图13)。因此,该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能够优选地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并且,该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适合于像锂离子二次电池那样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特别适合于高容量且高输出的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如图17所示,电池电压为3.3V以下(特别为3.1V以下,更优选为3.0V以下)时负极的电位的变化大。这显示如下趋势:电池电压为3.3V以下(特别为3.1V以下,更优选为3.0V以下)时,负极的电位容易根据负极活性物质层所吸留的锂离子的量发生变动。
因此,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工序D中电池电压的变动为3.3V以下(特别为3.1V以下,更优选为3.0V以下)时,相对于负极活性物质层中的锂的量,电池电压的变动幅度变大。因此,二次电池为锂离子二次电池时,工序C中的放电电压优选设定为3.3V以下,更优选设定为3.1V以下,进一步优选设定为3.0V以下。
另外,这种情况下,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优选比工序C中的放电电压高出工序C中的放电电压的大约5%以上。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比工序C中的放电电压高出工序C中的放电电压的大约5%以上时,适于得到工序D中的电压增加量。工序B中,为了使足够的锂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非对置部F2、F3扩散,优选工序A的充电电压高。因此,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优选被设定成比工序C中的放电电压高出工序C中的放电电压的大约8%以上,更优选为大约10%以上。应予说明,如果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高,则充电所需的时间、成本变高,另外,工序C中的放电所需的时间、成本也变高。因此,工序D中,优选以适合得到适于检测卷绕偏离量Z的电压增加量X的方式设定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和工序C中的放电电压。
《工序D中的预定时间t1》
另外,工序D中的预定时间t1(参照图17)如上所述,优选被设定成相当于消除伴随工序C中的放电的极化的时间。应予说明,相当于消除极化的时间可根据电池的结构、电池尺寸而变动。因此,对于评价用电池,优选边监视如图17所示的电池电压的推移,边设定适当的时间。一般而言,优选对经过相当于消除极化的时间,例如,在工序D中,在工序C之后,对经过至少3小时后规定时间t2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进行检测。更可靠地,优选对经过大约5小时后规定时间t2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进行检测。
《工序D中检测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的时间t2》
另外,工序D中,优选对经过预定时间t1后定为至少5小时以上的规定时间t2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进行检测。更优选对经过预定时间t1后大约24小时左右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X进行检测。
《工序B中放置二次电池的时间》
另外,工序B中放置二次电池的时间,例如,优选至少1天(24小时)以上。工序B中放置二次电池的时间优选10天左右。
《二次电池的结构》
另外,如图1~图3所示,作为二次电池的结构,优选具备卷绕电极体200。例如,优选具备在两面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带状的正极集电体221、和在两面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带状的负极集电体241。这里,优选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宽度比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宽。另外,优选正极集电体221和负极集电体241在夹有隔离件262、264的状态下,以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对置、且负极活性物质层243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方式重叠卷绕。
另外,正极集电体221优选沿一侧的长边具有未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部分(未涂覆部222)。另外,负极集电体241优选沿一侧的长边具有未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部分(未涂覆部242)。这种情况下,优选正极集电体221中未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部分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23和负极活性物质层243对置的对置部分的一侧露出。另外,优选负极集电体241中未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243的部分(未涂覆部242)在与正极集电体221中未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223的部分露出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露出。
另外,上述的实施例中,例示了方型的二次电池,但也可以用于圆筒形状的二次电池。另外,例示了具备卷绕电极体的二次电池,例示了评价卷绕电极体的卷绕偏离量Z的例子。该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并不限于具备卷绕电极体的二次电池,也可以用于介由隔离件层叠正极片和负极片而成的层叠型的二次电池。用于层叠型的二次电池时,也可以基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对负极活性物质层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程度进行评价。
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对工序D中得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设定阈值,对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程度进行好坏判定(工序E)。该工序E中,阈值优选基于负极活性物质层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程度为已知的二次电池与该二次电池在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的关系进行设定。另外,还可以包含基于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推定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覆盖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程度的工序(工序F)。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进行了各种说明,但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就不限于上述任何实施方式。
符号说明
100锂离子二次电池
200卷绕电极体
220正极(正极片)
221正极集电体
222未涂覆部
223正极活性物质层
224中间部分
225间隙(空洞)
240负极(负极片)
241负极集电体
242未涂覆部
243负极活性物质层
245间隙(空洞)
252、254卷绕电极体的两侧
262、264隔离件
280电解液
290充电器
300、300A电池壳
310、312卷绕电极体200与电池壳300的间隙
322盖体与容器主体的接缝
340盖体
350注液孔
352密封帽
360安全阀
420电极端子
420a前端部
440电极端子
440a前端部
610正极活性物质粒子
620导电材料
630粘结剂
710负极活性物质粒子
730粘结剂
WL卷绕轴

Claims (21)

1.一种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所述二次电池具备正极集电体、保持于所述正极集电体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集电体、和保持于所述负极集电体并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对置地配置的负极活性物质层,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宽度比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宽,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以覆盖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方式配置;
所述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包含如下工序:
将所述二次电池充电至预定的充电电压的工序A,
在所述工序A之后,将二次电池放置预定时间的工序B,
在所述工序B之后,放电至预定的放电电压的工序C,
在所述工序C之后,对经过预定时间后规定时间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进行检测的工序D,
对所述工序D中得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设定阈值,利用对所述工序D中得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设定的阈值,对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覆盖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程度进行好坏判定的工序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工序E中,所述阈值是基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覆盖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程度为已知的二次电池与该二次电池在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的关系设定的。
3.一种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所述二次电池具备正极集电体、保持于所述正极集电体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集电体、和保持于所述负极集电体并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对置地配置的负极活性物质层,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宽度比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宽,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以覆盖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方式配置;
所述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包含如下工序:
将所述二次电池充电至预定的充电电压的工序A,
在所述工序A之后,将二次电池放置预定时间的工序B,
在所述工序B之后,放电至预定的放电电压的工序C,
在所述工序C之后,对经过预定时间后规定时间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进行检测的工序D,
基于所述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推定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覆盖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程度的工序F。
4.一种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所述二次电池具备正极集电体、保持于所述正极集电体的正极活性物质层、负极集电体、和保持于所述负极集电体并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对置地配置的负极活性物质层,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宽度比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宽,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以覆盖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方式配置;
所述正极集电体是在两面形成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带状的正极集电体,
所述负极集电体是在两面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带状的负极集电体,
所述正极集电体和所述负极集电体在夹有隔离件的状态下,以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对置、且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覆盖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方式重叠卷绕,
所述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包含如下工序:
将所述二次电池充电至预定的充电电压的工序A,
在所述工序A之后,将二次电池放置预定时间的工序B,
在所述工序B之后,放电至预定的放电电压的工序C,
在所述工序C之后,对经过预定时间后规定时间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进行检测的工序D,
基于所述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推定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卷绕偏离量的工序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其中,包含工序H:准备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卷绕偏离量为已知的二次电池,基于该二次电池,得到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卷绕偏离量与在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的关系,
所述工序G基于所述工序H中得到的卷绕偏离量与电池电压的增加量的关系,对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卷绕偏离量为未知的二次电池,由所述工序D中检测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推定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卷绕偏离量。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其中,对所述工序D中得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设定阈值,还包含利用对所述工序D中得到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设定的阈值,对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卷绕偏离量进行好坏判定的工序I。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正极集电体沿一侧的长边具有未形成有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部分,
所述负极集电体沿一侧的长边具有未形成有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部分,
所述正极集电体中未形成有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部分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和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对置的对置部分的一侧露出,并且,
所述负极集电体中未形成有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部分在与所述正极集电体中未形成有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部分露出的一侧相反的一侧露出。
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工序A中的充电是CCCV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工序A中的所述充电电压被设定为比所述二次电池预定的使用范围的下限电压高10%以上的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工序A中的所述充电电压被设定为比所述二次电池预定的使用范围的上限电压低10%的电压以上的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工序C的放电是CC放电。
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工序C中的所述放电电压被设定为比所述工序A中的所述充电电压低5%以上的电压。
13.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工序C中的所述放电电压被设定为比所述二次电池预定的使用范围的下限电压高5%的电压以下。
14.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工序D中的所述预定时间被设定成相当于消除伴随着所述放电的极化的时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工序D中,在所述工序C之后,对经过至少3小时后规定时间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进行检测。
1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工序D中,对经过所述预定时间后至少5小时以上的电池电压的增加量进行检测。
1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工序B中,放置所述二次电池的时间为至少24小时以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二次电池是非水系二次电池。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二次电池是锂离子二次电池。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工序C中的放电电压被设定为3.1V以下。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其中,所述工序A中的充电电压被设定为比所述工序C中的放电电压高出所述工序C中的放电电压的5%以上。
CN201180073353.9A 2011-09-09 2011-09-09 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 Active CN1037824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1/070634 WO2013035202A1 (ja) 2011-09-09 2011-09-09 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82437A CN103782437A (zh) 2014-05-07
CN103782437B true CN103782437B (zh) 2016-05-18

Family

ID=47831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73353.9A Active CN103782437B (zh) 2011-09-09 2011-09-09 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261565B2 (zh)
EP (1) EP2755270B1 (zh)
JP (1) JP5716979B2 (zh)
KR (1) KR101670562B1 (zh)
CN (1) CN103782437B (zh)
WO (1) WO201303520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15692B1 (ko) 2015-07-01 2017-03-14 에이스메디칼 주식회사 정량 주입되는 약액공급장치
CN107636882B (zh) 2015-09-07 2020-04-0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JP6996172B2 (ja) * 2017-09-04 2022-01-17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KR20210072313A (ko) * 2019-12-09 2021-06-17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전극 합제층 내 바인더 분산성 평가 방법 및 평가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0874A (zh) * 2000-05-23 2002-03-20 佳能株式会社 检测可再充电电池内部状态的方法、装置和带有该装置的设备
CN101299059A (zh) * 2007-04-30 2008-11-05 三星Sdi株式会社 测试锂可再充电电池的循环寿命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64745B2 (ja) * 1991-11-25 1999-10-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密閉形鉛蓄電池の検査法
JP3470714B2 (ja) 1992-05-13 2003-11-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池充放電装置
JP2003036891A (ja) 2001-07-24 2003-02-07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の放電方法、充電方法とその装置
JP2003297412A (ja) 2002-03-28 2003-10-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極体の巻き取り装置
JP2004030939A (ja) 2002-06-21 2004-01-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3988570B2 (ja) 2002-08-01 2007-10-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積層型電池
JP4707309B2 (ja) * 2003-06-05 2011-06-22 東洋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US7244527B2 (en) 2003-10-16 2007-07-17 Electro Energy, Inc. Multi-cell battery charge control
JP4451654B2 (ja) * 2003-12-26 2010-04-1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4661145B2 (ja) 2004-09-17 2011-03-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製造法
JP2008016194A (ja) * 2006-06-30 2008-01-24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非水電解液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09176533A (ja) * 2008-01-23 2009-08-06 Toyota Motor Corp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及び製造方法
WO2009093684A1 (ja) * 2008-01-24 2009-07-3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組電池、車両、電池搭載機器、電池システム、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の劣化検知方法
JP5172579B2 (ja) * 2008-10-02 2013-03-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円筒形電池の検査方法
JP2010153275A (ja) * 2008-12-26 2010-07-08 Toyota Motor Corp 2次電池の良否判定方法および製造方法
KR101246804B1 (ko) * 2009-03-13 2013-03-26 히다치 막셀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지용 세퍼레이터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비수 전해액 전지
CN102498609B (zh) * 2009-09-18 2015-03-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锂二次电池中的正极活性物质的充放电方法、以及包含锂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系统、电池包、电池模块、电子设备和车辆
JP5287872B2 (ja) * 2009-09-25 2013-09-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システム
JP4923116B2 (ja) * 2010-01-29 2012-04-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二次電池システム
KR101640646B1 (ko) * 2011-02-04 2016-07-22 도요타지도샤가부시키가이샤 이차 전지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0874A (zh) * 2000-05-23 2002-03-20 佳能株式会社 检测可再充电电池内部状态的方法、装置和带有该装置的设备
CN101299059A (zh) * 2007-04-30 2008-11-05 三星Sdi株式会社 测试锂可再充电电池的循环寿命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10480A1 (en) 2014-07-31
EP2755270A1 (en) 2014-07-16
EP2755270B1 (en) 2020-06-24
CN103782437A (zh) 2014-05-07
WO2013035202A1 (ja) 2013-03-14
US9261565B2 (en) 2016-02-16
EP2755270A4 (en) 2015-01-21
JP5716979B2 (ja) 2015-05-13
KR20140059284A (ko) 2014-05-15
KR101670562B1 (ko) 2016-11-09
JPWO2013035202A1 (ja) 2015-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99168B1 (ko)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
CN103875096B (zh) 非水系二次电池
CN103250281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KR101851846B1 (ko)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시스템
US11539101B2 (en)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econdary battery
US9608295B2 (en) Lithium-io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917331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econdary battery and the metal contaminant deactivation of the same
KR20110127209A (ko) 비수 전해질 이차전지용 전극 및 이것을 포함한 비수 전해질 이차전지
CN103999280A (zh) 锂二次电池
JP2009145137A (ja) 二次電池の検査方法
CN103119774A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1911345A (zh) 电极及其制造方法
KR20140041887A (ko) 리튬 이온 이차 전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2013182712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3959545A (zh) 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3718335A (zh)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WO2015173623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condary battery
CN104115326A (zh) 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3782437B (zh) 二次电池的检查方法
JP2014026777A (ja) 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と、該二次電池用の正極の製造方法
JP5729609B2 (ja) 電極の評価方法
CN103718353B (zh) 锂离子二次电池
US20210226265A1 (en) Internal pressure measuring jig for cylindrical battery cell
WO2021033706A1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電池パック
JP2013171806A (ja) 二次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