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17453B - 门内饰 - Google Patents

门内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17453B
CN103717453B CN201280037249.9A CN201280037249A CN103717453B CN 103717453 B CN103717453 B CN 103717453B CN 201280037249 A CN201280037249 A CN 201280037249A CN 103717453 B CN103717453 B CN 1037174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interior trim
cutting part
compartment
tri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72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17453A (zh
Inventor
谷泽季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7174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74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174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174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12Lower door structure
    • B60J5/0416Assembly panels to be installed in doors as a module with components, e.g. lock or window lifter, attached thereto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06Arrangements of fasteners and cli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ttaching inner vehicle liners or mould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04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sides
    • B60J5/042Reinforcement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37Side or rear panels
    • B60R13/0243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2013/0293Connection or positioning of adjacent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门内饰(10)包括配设于车辆前方侧的前内饰(30)、和配设于车辆后方侧的后内饰(40),门把手(20)通过将设于前内饰(30)的第1分割部(22)和设于后内饰(40)的第2分割部(23)相互组装起来而构成。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用构成门内饰(10)的其他的部位的、前内饰(30)和后内饰(40)的一部分形成门把手(20),因此,能够减少零件个数。相伴于此,由于不需要门把手(20)单体的成形模具和成形工序,因此,能够提高制造效率。

Description

门内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有门把手的门内饰。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具备门把手的门内饰,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门内饰。该门内饰与用于覆盖车辆用门的车厢内侧面的门内饰主体不同,为用于安装门把手的结构,在门把手中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内饰安装用凸台和上(下)侧安装用凸台,该内饰安装用凸台固定于门内饰主体,该上(下)侧安装用凸台在贯穿门内饰主体之后固定于车身板。通过将这些内饰安装用凸台和上(下)侧安装用凸台用螺钉固定在门内饰主体或车身板,将门把手安装于门内饰主体或车身板,确保可承受乘坐人员开关门的动作等的预定的安装强度。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10177号公报
然而,由于这样的结构的门把手与门内饰主体由单独的部件构成,因此,从用于成形的模具、零件个数增多这样的观点来看还存在改善的余地。另外,为了确保预定的安装强度,需要如上所述那样将门把手跨越多个部位地固定于门内饰主体和车身板,因此,安装作业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因此,要求减少零件个数,并且提高门把手的成形和组装的制造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能够减少零件个数以及提高制造效率的门把手的门内饰。
本发明为一种门内饰,其包括门把手,该门内饰的特征在于,该门内饰具备配设于车辆前方侧的前内饰、以及配设于车辆后方侧的后内饰,上述门把手通过将设于上述前内饰的第1分割部和设于上述后内饰的第2分割部相互组装起来而构成。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能够使用构成门内饰的其他的部位的前内饰和后内饰的一部分形成门把手,因此,能够减少零件个数。与此相伴,由于不需要门把手单体的成形模具和成形工序,因此,能够提高制造效率。另外,通过使门把手与前内饰和后内饰一体化,能够减少门把手安装于各内饰的安装工序,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制造效率。
期望的是,上述前内饰具备安装部,该安装部能够使上述前内饰以该前内饰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与设于上述后内饰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的被安装部重叠的状态进行安装,在上述安装部设有上述第1分割部,在上述被安装部设有上述第2分割部,上述门把手形成在上述前内饰与上述后内饰之间的交界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用于安装前内饰和后内饰的安装部和被安装部构成门把手。另外,由于能够兼做用于将后内饰安装到前内饰的安装构造和用于将第1分割部和第2分割部组装起来的组装构造,因此,能够使结构简单。因而,能够简化成形各内饰的模具构造、组装两内饰时的安装工序,能够提高制造效率。另外,通过在前内饰和后内饰之间的交界部形成门把手,能够提供一种具备沿着两内饰的分割线的、外观设计性较高的门把手的门内饰。
也可以是,上述第1分割部和上述第2分割部中的任一者配设于车厢内侧,另一者配设于车厢外侧,上述门把手通过使利用上述第1分割部和上述第2分割部构成的一对半割体合体而形成。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第1分割部或第2分割部的表面承受乘坐人员把持门把手而施加于车厢内侧方向的外力,因此,能够做到在强度方面优越。另外,由于能够将成为第1分割部与第2分割部之间的交界部分的分割线配置在难以自成为外观设计面的车厢内侧看到的位置,因此,能够做到美观。
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分割部和上述第2分割部中的配设于车厢内侧的一者设有朝向车身突出的凸台,在配设于车厢外侧的另一者设有能够供上述凸台贯通的贯通孔,上述凸台在贯通上述贯通孔之后固定于上述车身。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由第1分割部和第2分割部组成的门把手固定于车身。另外,这样的固定构造不暴露在外观设计面侧,因此,能够做到美观。
也可以是,在上述第1分割部和上述第2分割部中的配设于车厢内侧的一者的车厢内侧面安装有把手罩。通过利用作为其它的构件的把手罩来构成门把手的增添装饰部分,即使是由一对半割体组成的门把手也能够自车厢内侧覆盖半割体的交界部分或门把手安装于车身的安装部分,能够做到外观设计性优越。
也可以是,在上述前内饰和上述后内饰安装有装饰物,在上述第1分割部和上述第2分割部的车厢外侧配设有上述装饰物。
在利用分别一体设于前内饰和后内饰的第1分割部和第2分割部构成门把手,并且分割为车厢内侧和车厢外侧,而且将前内饰或后内饰的模具的脱模方向设为车厢内外方向而一体成形的情况下,在门把手的车厢外侧产生间隙。也就是说,无法利用前内饰和后内饰中的任一者成形用于覆盖门把手的车厢外侧的构件。因而,通过利用现有零件的装饰物填补该间隙部分,不必增加零件个数就能够做到美观。
采用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具备能够减少零件个数以及提高制造效率的门把手的门内饰。
附图说明
图1是自车厢内侧观察到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门内饰的俯视图。
图2是门内饰的主要部位分解立体图。
图3是自车厢外侧观察到的构成门内饰的前内饰和后内饰的俯视图。
图4是自车厢外侧观察到的在前内饰安装有后内饰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自车厢外侧观察到的门内饰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A-A剖视图。
图7是图5的B-B剖视图。
图8是图5的C-C剖视图。
图9是图5的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利用图1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门内饰10为安装于未图示的门内板(相当于车身)的车厢内侧且构成车门的车辆用内饰材料,在其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具备把手状的门把手20。以下,将图1的左右方向作为(车辆)前后方向,将自纸面跟前侧到纸面里侧为车宽度方向(车厢内外方向)进行说明。
若将门内饰10进行大致区分,则门内饰10利用前内饰30、后内饰40、装饰物50这三个构件构成,前内饰30、后内饰40、装饰物50的基材利用聚丙烯等合成树脂材料、将洋麻等木质材料与合成树脂材料混合而成的材料等成形。如图1所示,由这样的基材组成的门内饰10具备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向车厢内侧突出的扶手11,并构成在于其前部开口形成的开关板安装部12A(参照图2)嵌入有开关板12的状态。在开关板12的上方设有用于安装内侧手柄的内侧手柄安装部13,在开关板12的下方设有扬声器格栅14、构成门兜的车厢内侧的门兜部15等。
在门内饰10中,通过将前内饰30和后内饰40组装起来而在车厢内侧产生的分割线16(相当于交界部)成为自其上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大致中间部到其下部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部倾斜延伸的大致直线状。另外,虽未图示,但通过使前内饰30和后内饰40的基材的颜色不同,而成为门内饰10的颜色以分割线16为交界前后不同的、外观设计性优越的结构。
在门内饰10的上部,以沿着分割线16的方式将跨越扶手11的车辆前后方向大致中间部的门把手20一体地设于前内饰30和后内饰40。门把手20由把手底座21和安装于把手底座21的车厢内侧的把手罩24构成。而且,在扶手11的车辆后方侧的上方安装有装饰物50,该装饰物50处于将门把手20的车厢外侧覆盖的位置。装饰物50的车厢内侧由表皮材料60覆盖,其材料可以从(合成)树脂、(合成)皮革、纤维等中进行适当选择。
接着,说明每个结构零件。
首先,如图2所示,前内饰30构成门内饰10的车辆前方侧,其后端部为安装部31。该安装部31与后述的后内饰40的被安装部43相对应,相当于用于将该被安装部43以在车宽度方向与安装部31叠合的(重叠的)状态进行安装的部位。详细说明的话,在安装部31自车厢外侧的侧面突出设置有多个圆筒状的组装部32,另外设有平板状的卡合爪33等组装构件。
在这样的安装部31中,比扶手11靠上侧的部分为以带状延伸的第1分割部22,该第1分割部22构成门把手20的门把手底座21中的车厢内侧。第1分割部22与后述的设于后内饰40的第2分割部23一起构成一对半割体,通过相互合体而形成中空状的门把手底座21。为了将一体地设于前内饰30的第1分割部22设为把手状,在该第1分割部22的车辆前方侧设有开口部34。在开口部34的车辆前方侧的开口边缘设有与组装部32和卡合爪33构成同样的结构的前侧装饰物组装部35和装饰物卡合爪36。
相对的后内饰40构成门内饰10的车辆后方侧,在后内饰40的上部设有能够自车厢外侧安装装饰物50的安装开口41。在安装开口41的开口边缘部沿其周缘突出设置有多个圆筒状的后侧装饰物组装部42。
后内饰40的前端部为重叠于前内饰30的安装部31进行安装的被安装部43。在该被安装部43中的与安装部31的组装部32和卡合爪33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贯穿孔44和被卡合孔45。在这样的被安装部43中的安装开口41的侧方设有带状的第2分割部23,该第2分割部23构成门把手20的把手底座21中的车厢外侧。
图4表示在前内饰30安装有后内饰40的状态。关于门把手20周围的安装构造,在后面另外详细说明,通过使前内饰30的组装部32贯穿后内饰40的贯穿孔44,使卡合爪33与被卡合孔45卡合,从而使安装部31与被安装部43叠合。在将组装部32贯穿于贯穿孔44之后,通过利用超声波焊接等焊接方法将组装部32的顶端部焊接,能够将后内饰40的被安装部43固定于前内饰30的安装部31。
如图4和图5所示,在如此相互固定的前内饰30和后内饰40的车厢外侧侧面安装有冲击吸收构件17和门兜基材18。冲击吸收构件17为所谓的EA衬垫,通过将硬质聚氨酯泡沫体成形为块状而成。该冲击吸收构件17跨越前内饰30和后内饰40地安装于前内饰30和后内饰40。冲击吸收构件17固定于各内饰30、40的固定方法如以下所述:在使竖立设置于各内饰30、40的组装部32和构成为与组装部32相同的圆筒状的冲击吸收构件组装部37、46贯穿到贯通形成于冲击吸收构件17的多个贯通孔17A之后,通过利用超声波焊接等焊接方法将相对应的各组装部32、37、46的顶端部焊接而固定。与各内饰30、40相同,门兜基材18由合成树脂材料等组成,并以自车厢外侧覆盖门兜部15的方式安装,从而构成在车厢内侧开口的门兜。
如图2所示,装饰物50包括板状的主体部51、以及多个形成于自主体部51的周缘朝向外侧延伸的凸缘上的装饰物贯穿孔52和装饰物被卡合孔53。其中,位于后述的门把手20的基部20B的装饰物贯穿孔52为第1叠合贯穿孔52A。该装饰物50在利用表皮材料60覆盖主体部51的车厢内侧的状态下安装于前内饰30和后内饰40的车厢外侧(参照图5)。具体而言,相对于前内饰30,使前侧装饰物组装部35贯穿相对应的装饰物贯穿孔52,使装饰物卡合爪36与装饰物被卡合孔53卡合。相对于后内饰40,使后侧装饰物组装部42贯穿相对应的装饰物贯穿孔52。另外,详细见后述,突出设置于第1分割部22的叠合组装部25贯穿第2分割部23的第2叠合贯穿孔26,在这基础上贯穿设于装饰物50的第1叠合贯穿孔52A。
在使各装饰物组装部35、42和叠合组装部25贯穿相对应的装饰物贯穿孔52和第1叠合贯穿孔52A之后,与上述的组装部32相同,通过利用超声波焊接等焊接方法将其顶端部焊接,能够将装饰物50固定于前内饰30和后内饰40。另外,将表皮材料60的末端夹在装饰物50与安装有该装饰物50的前内饰30及后内饰40之间来进行保持。
如此,安装于各内饰30、40的装饰物50位于门把手20的车厢外侧。即,装饰物50自车厢外侧覆盖前内饰30的开口部34,并且构成门把手30的车厢外侧的相对面。进而连续地、安装于后内饰40的安装开口41,从而与覆盖装饰物50的车厢内侧的表皮材料60一起构成门内饰10的外观设计面。装饰物50的主体部51具有向车厢内侧突出的台阶,该台阶的上表面(车辆顶部侧)为扶手11的肘部放置面54,用作乘坐人员放肘部的地方。
接着,主要使用图6至图9详细地说明门把手20的结构和其周围的安装构造。如图6所示,门把手20分为乘坐人员能够自车厢内侧把持的把持部20A、以及位于该门把手20的两端且构成门把手20的基本部分的基部20B这两个部位。在该基部20B中,在第1分割部22分别设有朝向车厢外侧以顶端略微变细的方式突出的圆筒状的上侧安装凸台22A和下侧安装凸台22B。在各安装凸台22A、22B的顶端部贯通形成有能够供螺钉70贯穿的螺钉孔22C、22D。而且,在各安装凸台22A、22B的周缘突出设置有多个构成为与组装部32相同的结构的、圆筒状的叠合组装部25。
另一方面,在第2分割部23,分别在相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能够供上侧安装凸台22A贯穿的圆形状的上侧贯通孔23A、以及能够供下侧安装凸台22B贯穿的圆形状的下侧贯通孔23B。而且,在该各贯通孔23A、23B的周缘,在与各叠合组装部25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能够供该叠合组装部25贯穿的第2叠合贯穿孔26。
第1分割部22和第2分割部23通过使各安装凸台22A、22B贯穿于各贯通孔23A、23B,且使各叠合组装部25贯穿于相对应的第2叠合贯穿孔26,从而能够互相叠合(参照图4至图6)。而且,如图8所示,在把持部20A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在使螺栓71贯穿于第1分割部22的螺栓贯穿孔22E之后,通过使螺栓71与设于第2分割部23的螺纹孔23C螺纹接合,使第1分割部22与第2分割部23螺栓组装。在此,如图7和图8所示,构成把手底座21的第1分割部22与第2分割部23之间的交界(分割)部分位于难以自车厢内侧看到的车辆前方侧和车辆后方侧的侧部,因此,能够做到美观。
另外,如图9所示,在门把手20的基部20B,在贯穿于第2叠合贯穿孔26的叠合组装部25,在进一步使叠合组装部25贯穿装饰物50的第1叠合贯穿孔52A之后通过利用超声波焊接等焊接方法将叠合组装部25的顶端部焊接,能够将前内饰30、后内饰40、装饰物50这三者在叠合的状态下固定。通过如此在门把手20的基部20B处将前内饰30、后内饰40、装饰物50在多个部位共同紧固,能够提高基部20B的刚性。
如图6所示,在该把手底座21的车厢内侧安装有把手罩24。详细而言,如图2所示,自前内饰30的第1分割部22至上部地在车厢内侧面设有向车厢外侧凹陷成为凹状的罩安装部38。把手罩24嵌入于该罩安装部38,在与该把手罩24的外观面(车厢内侧面)相反侧的车厢外侧面突出设置有多个固定爪24A。另一方面,在罩安装部38内,在与固定爪24A相对应的位置开口形成有孔状的被固定部38A,通过固定爪24A卡定于该孔边缘等,使把手罩24保持为安装于罩安装部38的状态。
这样,安装于前内饰30与后内饰40之间的交界部的门把手20固定于未图示的门内板。即,如图6所示,能够通过将贯穿于各安装凸台22A、22B的螺钉孔22C、22D的螺钉70拧紧于门内板的安装孔72而进行固定。这样,由于门把手20的基部20B分别固定于门内板,因此,即使是一体成形于前内饰30和后内饰40的门把手20,也能够确保预定的安装强度。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用构成门内饰10的其他部位的前内饰30和后内饰40的一部分形成门把手20,因此,能够减少零件个数。相伴于此,由于不需要门把手20单体的成形模具和成形工序,因此,能够提高制造效率。另外,通过使门把手20与前内饰30和后内饰40一体化,能够减少门把手20安装于各内饰30、40的安装工序,能够进一步提高制造效率。
另外,前内饰30具备安装部31,该安装部31能够使前内饰30以前内饰30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与设于后内饰40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的被安装部43重叠的状态进行安装,在该安装部31设有第1分割部22,在被安装部43设有第2分割部23,门把手20形成于前内饰30与后内饰40之间的交界部。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用于安装前内饰30和后内饰40的安装部31和被安装部43构成门把手20。也就是说,能够兼做用于将后内饰40安装于前内饰30的安装构造和用于将第1分割部22和第2分割部23组装起来的组装构造,因此,能够做成简单的结构。另外,能够简化成形各内饰30、40的模具构造、安装两内饰30、40时的安装工序,能够提高制造效率。除此之外,通过在前内饰30与后内饰40之间的交界部形成门把手20,能够提供一种具备沿着两内饰30、40的分割线16的、外观设计性较高的门把手20的门内饰10。
另外,门把手20通过使由构成车厢内侧的第1分割部22和构成车厢外侧的第2分割部23组成的一对半割体合体而形成。因而,能够利用第2分割部23的车厢外侧的表面承受因乘坐人员把持门把手20而施加于车厢内侧方向的外力,因此,能够做到在强度方面优越。另外,能够将第1分割部22与第2分割部23之间的交界部分配置在难以自成为外观设计面的车厢内侧看到的位置、即车辆前方侧和车辆后方侧的侧部,因此,能够做到美观。
另外,在第1分割部22设有朝向车厢外侧的门内板突出的上侧安装凸台22A和下侧安装凸台22B,在第2分割部23设有能够供各安装凸台22A、22B贯通的上侧贯通孔23A和下侧贯通孔23B,各安装凸台22A、22B在贯通相对应的各贯通孔23A、23B之后固定于门内板。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将由第1分割部22和第2分割部23组成的门把手20固定于门内板。另外,由于这样的固定结构不会暴露在外观设计面,因此,能够做到美观。
另外,在设于第1分割部22的车厢内侧面的罩安装部38安装有把手罩24。这样,通过利用作为其他构件的把手罩24构成门把手20的增添装饰部分,即使是由一对半割体组成的门把手20也能够自车厢内侧覆盖第1分割部22与第2分割部23的结合部分或门把手20安装于门内板的安装部分,因此,能够使外观设计性优越。
另外,在前内饰30和后内饰40安装有装饰物50,在第1分割部22和第2分割部23的车厢外侧配设有装饰物50。利用分别一体设于前内饰30和后内饰40的第1分割部22和第2分割部23构成门把手20,并且分割为车厢内侧和车厢外侧,而且,在将前内饰30和后内饰40的模具的脱模方向设为车厢内外方向而一体成形的情况下,在门把手20的车厢外侧产生间隙。也就是说,无法利用前内饰20和后内饰30中的任一者成形覆盖门把手20的车厢外侧的构件。因而,通过利用现有部件的装饰物50填补该间隙部分,不会增加零件个数,而能够做到美观。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叙述和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门把手20利用把手底座21和由第1分割部22及第2分割部23组成的把手罩24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门把手还可以仅利用把手底座构成。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少零件个数,能够期待相伴于此的制造效率的提高。
(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把手底座21通过使由构成车厢内侧的第1分割部22和构成车厢外侧的第2分割部23组成的一对半割体合体而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构成把手底座的分割方向还可以是车辆前后方向,另外,还可以是由分割为两个以上、例如分割为四个等多个分割部构成。
(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门把手20的车厢外侧配置有装饰物50,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在门把手的车厢外侧配置其他构件,还可以不必具备装饰物。例如,通过改变使前内饰和后内饰成形时的模具的脱模方向等,改变构成门把手的第1分割部和第2分割部的分割方向,能够将门把手的车厢外侧一体地形成于各内饰。
(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用于安装前内饰30和后内饰40的安装部31和被安装部43内设有构成把手底座21的第1分割部22和第2分割部23,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独立于前内饰和后内饰的安装部分地设置各分割部。即使不沿前内饰和后内饰的分割线设置门把手,只要能够利用前内饰和后内饰的各自的一部分构成门把手,就能够减少零件个数并且能够实现相伴于此的制造效率的提高。
(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装饰物50的车厢内侧被表皮材料60覆盖,但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不利用表皮材料覆盖装饰物,而使装饰物的主体部直接形成车厢内侧的外观设计面。
附图标记说明
10、门内饰、20、门把手、21、把手底座、22、第1分割部、22A、上侧安装凸台、22B、下侧安装凸台、23、第2分割部、23A、上侧贯通孔、23B、下侧贯通孔、24、把手罩、30、前内饰、31、安装部、32、组装部、40、后内饰、41、安装开口、43、被安装部、44、贯穿孔、50、装饰物。

Claims (9)

1.一种门内饰,其包括门把手,其特征在于,
该门内饰具备配设于车辆前方侧的前内饰、以及配设于车辆后方侧的后内饰,
上述门把手通过将设于上述前内饰的第1分割部和设于上述后内饰的第2分割部相互组装起来而构成,
上述第1分割部和上述第2分割部中的任一者配设于车厢内侧,另一者配设于车厢外侧,上述门把手通过使利用上述第1分割部和上述第2分割部构成的一对半割体合体从而形成为把手状且中空状,
在上述前内饰设有开口部,上述第1分割部在上述开口部的车辆后方呈带状延伸,
在上述后内饰设有安装开口,上述第2分割部在上述安装开口的车辆前方呈带状延伸,
在上述前内饰和上述后内饰安装有装饰物,
在上述第1分割部和上述第2分割部的车厢外侧配设有上述装饰物,
上述装饰物从车厢外侧覆盖上述开口部,并且构成上述门把手的与车厢外侧面相对的相对面,从上述相对面进一步连续地安装在上述安装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分割部和上述第2分割部的组装是通过将上述前内饰和上述后内饰组装起来而实现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内饰包括安装部,该安装部能够使上述前内饰以该前内饰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与设于上述后内饰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的被安装部重叠的状态进行安装,在上述安装部设有上述第1分割部,在上述被安装部设有上述第2分割部,
上述门把手形成在上述前内饰与上述后内饰之间的交界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上述前内饰的颜色和上述后内饰的颜色至少在上述交界部处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分割部和上述第2分割部中的配设于车厢内侧的一者设有朝向车身突出的凸台,在配设于车厢外侧的另一者设有能够供上述凸台贯通的贯通孔,
上述凸台在贯通上述贯通孔之后固定于上述车身。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分割部和上述第2分割部中的配设于车厢内侧的一者的车厢内侧面安装有把手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前内饰和上述后内饰的车厢外侧,配设有以跨越上述前内饰和上述后内饰的方式安装的冲击吸收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上述冲击吸收构件包括安装于上述前内饰的前侧安装部、以及安装于上述后内饰的后侧安装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内饰,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开口部的车辆前方侧的开口边缘,分别设有用于安装上述装饰物的前侧装饰物组装部和装饰物卡合爪,
在上述安装开口的开口边缘部,沿其周缘突出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上述装饰物的圆筒状的后侧装饰物组装部。
CN201280037249.9A 2011-08-02 2012-07-09 门内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174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9166A JP5915880B2 (ja) 2011-08-02 2011-08-02 ドアトリム
JP2011-169166 2011-08-02
PCT/JP2012/067451 WO2013018510A1 (ja) 2011-08-02 2012-07-09 ドアトリ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17453A CN103717453A (zh) 2014-04-09
CN103717453B true CN103717453B (zh) 2015-04-01

Family

ID=47629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724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17453B (zh) 2011-08-02 2012-07-09 门内饰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840169B2 (zh)
EP (1) EP2740633B1 (zh)
JP (1) JP5915880B2 (zh)
CN (1) CN103717453B (zh)
WO (1) WO20130185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85674B2 (en) * 2011-08-02 2015-03-24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Door trim for vehicle
JP5974398B2 (ja) * 2012-11-14 2016-08-23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トリム
US9731581B2 (en) * 2013-01-29 2017-08-15 Magna Closures Inc. Vehicle door and door module with multi-portion door carrier
JP6445431B2 (ja) * 2013-06-13 2018-12-26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ライニング及びその取付構造
US9010841B1 (en) 2013-12-03 2015-04-21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door trim panel assembly
JP6202682B2 (ja) * 2014-03-28 2017-09-27 河西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
JP6852449B2 (ja) * 2017-02-17 2021-03-3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内装材
US10399513B2 (en) 2017-04-10 2019-09-0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doors including door trim assemblies and vehicles including same
JP6984330B2 (ja) * 2017-11-07 2021-12-17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内装部品の取付構造
FR3127725A1 (fr) * 2021-10-01 2023-04-07 Compagnie Plastic Omnium Se Ouvrant de véhicule automobile muni d’une platine de support d’équipements et d’une peau amovibl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18131A (ja) * 1995-10-25 1997-05-06 Suzuki Motor Corp ドアトリム構造
DE19747710A1 (de) * 1997-10-29 1999-05-06 Brose Fahrzeugteile Kraftfahrzeugtür
JP2001055095A (ja) * 1999-08-17 2001-02-27 Takashimaya Nippatsu Kogyo Co Ltd 車輛用ドアトリム
JP2007190959A (ja) * 2006-01-17 2007-08-02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用ドアの内装材構造
JP2009173244A (ja) * 2008-01-28 2009-08-06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ドアトリ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20386B2 (ja) * 2003-01-07 2007-12-12 河西工業株式会社 ドアグ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US6929309B1 (en) * 2004-05-18 2005-08-16 Lear Corporation Automotive door trim assembly with removable access panel
JP4788967B2 (ja) * 2006-10-31 2011-10-0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トリム
JP5168531B2 (ja) * 2006-10-31 2013-03-2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ドアトリム
JP2008284958A (ja) * 2007-05-16 2008-11-27 Kasai Kogyo Co Ltd 自動車用ドアトリム
JP5237687B2 (ja) 2008-05-12 2013-07-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ドアライニング
JP2009286302A (ja) * 2008-05-30 2009-12-10 Toyoda Gosei Co Ltd ドアトリム
US7971923B2 (en) * 2009-03-04 2011-07-0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Door trim panel assembly and method
US8985674B2 (en) 2011-08-02 2015-03-24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Door trim for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18131A (ja) * 1995-10-25 1997-05-06 Suzuki Motor Corp ドアトリム構造
DE19747710A1 (de) * 1997-10-29 1999-05-06 Brose Fahrzeugteile Kraftfahrzeugtür
JP2001055095A (ja) * 1999-08-17 2001-02-27 Takashimaya Nippatsu Kogyo Co Ltd 車輛用ドアトリム
JP2007190959A (ja) * 2006-01-17 2007-08-02 Suzuki Motor Corp 車両用ドアの内装材構造
JP2009173244A (ja) * 2008-01-28 2009-08-06 Toyota Boshoku Corp 車両用ドアトリ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40633A4 (en) 2015-02-18
EP2740633A1 (en) 2014-06-11
EP2740633B1 (en) 2016-04-06
CN103717453A (zh) 2014-04-09
JP2013032100A (ja) 2013-02-14
JP5915880B2 (ja) 2016-05-11
WO2013018510A1 (ja) 2013-02-07
US20140152049A1 (en) 2014-06-05
US8840169B2 (en) 2014-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7453B (zh) 门内饰
US8191942B2 (en) Bumper for a motor vehicle
USD558906S1 (en) Vehicle headlight lens
USD527138S1 (en) Automobile headlight lens
US9096004B2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resin molded article
JP4851194B2 (ja) 車両用内装材及び該車両用内装材の製造方法
JP5652746B2 (ja) ドアトリムの取り付け構造
US20160090046A1 (en) Vehicle storage tray assembly
US20050012321A1 (en) Deflection fitting for a safety belt
JP5639392B2 (ja) 車両用内装部材
CN205292469U (zh) 车门装饰件
CN102910121B (zh) 车辆用车门装饰件
CN101387179B (zh) 车门的门内衬板
US10059176B2 (en) Trim panel assemblies of a vehicle and methods of assembling the same
US7914037B2 (en) Gas bag cover for a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gas bag cover
JP6539406B2 (ja) 車両用樹脂成形品及び車両用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JP5760820B2 (ja) ドアトリム
JP5760821B2 (ja) ドアトリム
JP6164485B2 (ja) アッパートリム
US9339955B2 (en) Vehicular mat and method of molding vehicular mat
CN106166953A (zh) 仪表板的端部的构造
US8951620B2 (en) Frame member, moldin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frame member
JP5172272B2 (ja) 自動車の内装部材組付構造
US8025322B2 (en) Bumper cover attachment method
JP2010089658A (ja) 車両用内装部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4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7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