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92469U - 车门装饰件 - Google Patents

车门装饰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292469U
CN205292469U CN201620087161.3U CN201620087161U CN205292469U CN 205292469 U CN205292469 U CN 205292469U CN 201620087161 U CN201620087161 U CN 201620087161U CN 205292469 U CN205292469 U CN 2052924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idermis
vehicle
surface part
edge
wall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8716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钟翔
盐田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2924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2924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13/0237Side or rear panels
    • B60R13/0243Do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2Internal Trim mouldings ; Internal Ledges; Wall liners for passenger compartments; Roof liners
    • B60R2013/0293Connection or positioning of adjacent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车门装饰件(10)包括具有突起部(25)的装饰板(11)、表皮(40)和壁构件(50)。装饰板(11)具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突起部(25)相对于车辆上下方向弯曲且朝向车辆内侧突出,并且突起部(25)沿车辆前后方向大致直地延伸。表皮(40)以跟随突起部(25)的形状的方式覆盖装饰板(11)的表面(20A)。壁构件(50)为封闭由突起部(25)的端部(25A)限定的开口的壁。壁构件(50)以使表皮的边缘部(45)位于壁构件(50)与装饰板(11)之间的方式安装于装饰板(11)。因此,车门装饰件能够被自由地设计并具有出色的外观。

Description

车门装饰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门装饰件。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4-151592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如下车门装饰件:该车门装饰件包括树脂芯构件和安装于树脂芯构件的表面上的表皮。树脂芯构件包括角部、第一纵壁和第二纵壁,并且具有三维形状。角部位于树脂芯构件的边缘。第一纵壁从树脂芯构件的位于角部的一侧的边缘起延伸。第二纵壁从树脂芯构件的位于角部的另一侧的边缘起延伸。表皮至少包括第一纵壁表皮部和第二纵壁表皮部。第一纵壁表皮部布置于树脂芯构件的第一纵壁上,第二纵壁表皮部布置于树脂芯构件的第二纵壁部上。
如以上专利文献中所公开的,树脂芯构件(装饰板)具有如下三维形状:该三维形状具有由三个面限定的角部。必须将表皮成形为跟随树脂芯构件的三维形状。然而,表皮不能被自由地成形,从而可能使树脂芯构件具有受限的形状。如果树脂芯构件具有三维形状,并且具有突出到车室的内部空间中的突起,则当利用真空成形将表皮预先成形为跟随该三维形状时,可能会在表皮上产生褶皱,或者表皮可能会被撕裂或可能在表皮上产生光泽(gloss)或可能会增强表皮的光泽。为了防止这些问题,必须减小突起的突出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自由设计且具有出色外观的车门装饰件。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车门装饰件包括: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具有沿第一方向和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板状,所述装饰板包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弯曲的方式朝向车辆内侧突出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直地延伸;表皮,所述表皮以跟随所述突起部的形状的方式覆盖所述装饰板的车辆内侧表面;以及壁构件,所述壁构件以将所述表皮的边缘部保持在所述壁构件与所述装饰板之间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突起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端部。
根据本技术,壁构件以使表皮的边缘部位于壁构件与装饰板之间的方式安装于装饰板。根据该构造,增大了突起部的突出量,并且获得了具有出色外观的车门装饰件。表皮可以覆盖装饰板的车辆内侧表面以及突起部的侧壁表面。在该构造中,如果突起部的突出量大,则表皮被成形为跟随由突起部和壁表面形成的三维形状(由三个面限定)。当利用真空成形将表皮预先成形为跟随上述三维形状时,可能会在表皮上产生褶皱,并且可能会在表皮产生撕裂或光泽,或者可能会增加表皮的光泽。在本技术中,壁构件的壁表面不被表皮覆盖。因此,当利用真空成形预先成形表皮时,不论突起部的突出高度如何,均不易在表皮上产生褶皱,并且不易在表皮上产生撕裂或光泽,或者不易增加表皮的光泽。因此,装饰板的突起部的突出量不易因表皮的成形的限制而受限。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壁构件可以包括固定于所述装饰板的止动件,并且所述止动件可以沿着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端部彼此间隔开。
根据以上构造,壁构件固定于装饰板,并且通过壁构件沿着端部对表皮的边缘部加压。因此,不易在表皮上产生褶皱或松弛。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第一方向可以为车辆上下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可以为车辆前后方向,所述装饰板可以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布置于车辆的上部,所述下板布置于车辆的下部且相对于所述上板布置于下侧,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可以为单独的部件。至少在所述上板的车辆前部包括所述突起部,并且所述壁构件可以布置在所述上板的车辆前侧。
根据以上构造,车门装饰件包括位于其车辆上部和车辆前部的突起部,以便容易被乘员看到,这提供了新的外观。未被表皮覆盖的壁构件布置在装饰板的车辆前侧,并且不易被乘员看到。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装饰板包括上表面部和主表面部。所述上表面部可以沿作为所述第二方向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所述上表面部可以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长边缘和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短边缘,所述长边缘包括车辆内侧长边缘和车辆外侧长边缘。所述主表面部可以从所述上表面部的车辆内侧长边缘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延伸。所述上表面部和所述主表面部可以构成所述突起部。
根据以上构造,容易通过主表面部和上表面部提供包括沿车辆前后方向直地延伸的突起部的装饰板。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主表面部可以具有分别从所述上表面部的短边缘延伸的短边缘。所述主表面部的位于车辆前侧的短边缘和所述上表面部的位于车辆前侧的短边缘可以构成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端部并且所述端部具有开口。
根据以上构造,突起部具有由主表面部的短边缘和上表面部的短边缘限定的开口。在增大突起部的突出量的情况下,不易在表皮上产生褶皱、松弛或撕裂。
所述壁构件可以安装于所述突起部的端部并封闭所述开口。
根据以上构造,表皮的边缘部保持在壁构件与装饰板之间,使得不易在表皮上产生褶皱或松弛。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表皮可以包括:表皮上表面部,所述表皮上表面部布置于所述装饰板的上表面部;以及表皮主表面部,所述表皮主表面部布置于所述主表面部。所述表皮上表面部可以沿作为所述第二方向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所述表皮上表面部可以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长边缘和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短边缘,所述长边缘可以包括车辆内侧长边缘和车辆外侧长边缘。所述表皮主表面部可以从所述表皮上表面部的车辆内侧长边缘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延伸。所述表皮上表面部的位于车辆前侧的短边缘和所述表皮主表面部的位于车辆前侧的短边缘可以构成所述边缘部,并且所述表皮的边缘部可以绕着所述突起部的端部卷绕并与所述端部的背表面重叠。
根据以上构造,在增大突起部的突出量的情况下,不易产生褶皱、松弛或撕裂。
在以上构造中,所述车门装饰件还可以包括壁构件安装部,所述壁构件安装部封闭所述突起部的端部的开口。所述壁构件可以安装于所述壁构件安装部,并且所述壁构件可以位于所述壁构件安装部的车辆前侧。
根据以上构造,壁构件能够容易且确实地安装于壁构件安装部,并且表皮的边缘部能够确实地保持在装饰板与壁构件之间。
根据本技术,提供了能够自由设计且具有出色外观的车门装饰件。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从车辆内侧观察的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车门装饰件的平面图。
图2是从车辆内前侧观察的图1的车门装饰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车门装饰件的沿着图2中的线II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了从背面侧观察的壁构件的平面图。
图5是示出上板、表皮和壁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门装饰件,11:装饰板,20:上板,20A:表面(车辆内侧表面),25:突起部,25A:端部,40:表皮,45:边缘部,50:壁构件,52:止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照图1至图5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侧装饰件作为车门装饰件10的示例来进行说明。在图1中,左侧与车辆前侧对应,右侧与车辆后侧对应。在图2中,方向上、内、前分别代表车辆上侧、车辆内侧和车辆前侧。
车门装饰件10与未示出的车门内板(车辆面板)相对地配置,并且在车门内板的车辆内侧安装于车门内板。如此,车门装饰件10和车门内板构成车门。车门配置在供乘员乘坐的座椅的侧方,并且用作车辆侧门。
如图1和图2所示,车门装饰件10包括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主表面10A,该矩形形状具有与车门内板大致相同的尺寸。车门装饰件10还包括从主表面10A的对应的四边(周缘)朝向背面侧(车辆外侧)延伸的上表面10B、侧表面10C以及下表面。车门装饰件10的主表面10A和上表面10B为易被乘员看到的设计表面。当车门关闭时,车门装饰件10的车辆前侧表面10C不易被乘员看到,并且车辆前侧表面10C与车辆的车门开口的开口边缘表面相对。然而,当车门打开时,车辆前侧表面10C为如下设计表面:通过位于车门开口的开口边缘表面与车辆前侧表面10C之间的空间的人能看到该设计表面。
如图2所示,车门装饰件10包括装饰板11、表皮40和壁构件50。装饰板11具有沿车辆上下方向(与第一方向对应)和车辆前后方向(与第二方向对应)延伸的板状形状。将稍后说明的装饰板11的上板20的表面20A(车辆内侧板表面20A)被表皮40覆盖。壁构件50安装于装饰板11(上板20)以在壁构件50与装饰板11(上板20)之间夹着表皮40的边缘部45。在图1和图2中,上板20被表皮40覆盖,因此,用带有虚线的附图标记来指示上板20的部件。
可以通过将合成树脂材料或合成树脂材料与天然纤维(诸如洋麻等)的混合物成型为板状来制成装饰板11。如图1所示,装饰板11包括肘靠13、内部把手孔14、扬声器格栅15和车门袋16。通过使装饰板11的一部分朝向车辆内侧突出来形成肘靠13。
如图1所示,装饰板11包括:上板20,其配置在车辆上侧;以及下板18,其相对于上板20配置在车辆下侧。上板20和下板18为构成装饰板11的单独的部件。上板20构成车门装饰件上部17的主要部分,上板20、表皮40和壁构件50构成车门装饰件上部17。上板20包括:下板安装部27(参见图3),其位于上板20的车辆下部;以及上边缘20C,其位于上板20的车辆上边缘。下板安装部27具有安装孔27A,下板18的安装突起(未示出)放入对应的安装孔27A。如此,上板20安装于下板18。下板18构成车门装饰件10的除车门装饰件上部17的大部分,并且可以称作主板。
如图2和图5所示,装饰板11具有以相对于车辆上下方向弯曲的方式朝向车辆内侧突出的突起部25。突起部25沿车辆前后方向大致直地延伸。装饰板11的突起部25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井喷形状(blowoutshape)或半管状形状(halftubularshape)。突起部25构成装饰板11的上板20的一部分,上板20的车辆前端部(突起部25的端部25A)具有朝向车辆内侧突出的大致V字形状(参见图5)。突起部25在其端部25A处从上边缘20C或下板安装部27(上板20的下部)朝向车辆内侧突出地最远。即,端部25A具有距上边缘20C或下板安装部27(上板20的下部)距离最大的突出量。突起部25的突出量从端部25A朝向突起部25的车辆后部逐渐减小。即,上板20至少在其车辆前部包括突起部25。在本说明书中,“大致直的形状”包括使表皮40自由成形的平缓弯曲的形状。“弯曲”意味着包括两个彼此交叉的平面的弯曲面,并且还意味着弯曲成圆的弯曲面。
具体地,如图2和图5所示,上板20包括板主表面部21和板上表面部23。板主表面部21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表皮40布置于板主表面部21的表面20A。如此,上面具有表皮40的板主表面部21构成车门装饰件10的主表面10A。板上表面部23从板主表面部21的上边缘朝向车辆外侧延伸,表皮40布置于板上表面部23的表面20A。上面具有表皮40的板上表面部23构成车门装饰件10的上表面10B。板上表面部23沿车辆前后方向直地水平伸长,并且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如图2和图5所示,板上表面部23包括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长边缘和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短边缘。长边缘包括车辆内侧长边缘和车辆外侧长边缘。板主表面部21的车辆前部以朝向车辆内侧弯曲的方式从下板安装部27(上板20的下部)朝向车辆上侧延伸。换言之,板主表面部21从板上表面部23的车辆内侧长边缘向下延伸。
突起部25相对于车辆上下方向弯曲,使得板主表面部21和板上表面部23彼此交叉以形成角部(参见图3)。板主表面部21和板上表面部23沿车辆前后方向大致直地延伸。突起部25的车辆前侧部具有渐缩的形状,使得由板主表面部21和板上表面部23限定的内部空间越靠近车辆内侧、即越靠近突起端越小。突起部25在其前侧部具有开口,使得板主表面部21的前端(前短边缘)和板上表面部23的前端(前短边缘)形成该开口。根据该构造,车门装饰件10包括截然不同的且提供新的外观的突起部25。
如图5所示,上板20包括供壁构件50安装的壁构件安装部31。壁构件安装部31位于突起部25的车辆前部,以便靠近由板主表面部21和板上表面部23限定的开口。稍后将说明壁构件安装部31的部件以及壁构件50与上板20的安装。
如图5所示,表皮40以跟随突起部25的形状的方式贴附于上板20的板主表面部21及板上表面部23的表面20A。具体地,表皮40包括:表皮主表面部41,其位于板主表面部21上;以及表皮上表面部43,其位于板上表面部23上。表皮上表面部43从表皮主表面部41的上边缘朝向车辆外侧连续地延伸。即,表皮40具有根据突起部25的形状而相对于车辆上下方向弯曲且沿车辆前后方向大致直地延伸的形状。片状构件相对于第一方向弯曲,并且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直地伸长。为了将片状构件布置于包括突起部的装饰板,片状构件不彼此部分地重叠或不使用多个片状件或片状构件不局部膨胀变形。表皮40被成形为跟随突起部25的形状,不易产生褶皱和不平坦,并且不易产生局部膨胀或变形,因此,不易发生局部质量变化。
在将表皮40贴附至上板20之前,利用真空成形将表皮40预先成形为跟随上板20的三维形状的三维形状。能够利用真空成形而成形的表皮40的形状受表皮40的材料的限制。如果将表皮40成形为具有由三个面限定的角的三维形状,则会限制形成角的边中的一条边的长度。即,会限制突起部的突出量。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皮40沿车辆前后方向大致直地延伸,并且表皮40在车辆前端部包括由两个面(板主表面部21和板上表面部23)限定的角部,该车辆前端部开口。与具有由三个面限定的角部的三维形状不同的是,不易在表皮40上产生褶皱、撕裂或光泽,或者不易增加表皮的光泽。因此,能够增大突起部25的突出量。
将预先涂覆有粘合剂的上板20放置于成形好的表皮40的背表面。如此,表皮40被贴附于装饰板11的表面。粘合剂可以不施加于上板20的表面20A,而可以施加于表皮40的背表面。
如图2和图3所示,表皮40以如下方式粘贴于上板20:表皮主表面部41和表皮上表面部43的周缘部不布置于车门装饰件10的车辆内侧表面。表皮40的周缘部45包括:下边缘部45A,其位于车辆下侧;上边缘部45B,其位于车辆上侧(车辆外侧);以及前边缘部45C,其位于车辆内侧(车辆前侧)。下板18的上边缘部在相对于下边缘部45A的车辆内侧与下边缘部45A重叠。如图3所示,上边缘部45B在板上表面部23的背表面与上板20的上边缘20C重叠。前边缘部45C与壁构件50重叠,并且夹在壁构件50与装饰板11的上板20之间。壁构件50在相对于前边缘部45C的车辆前侧布置于前边缘部45C。如此,表皮40的边缘部45被壁构件50覆盖,并且从车辆内侧看不到边缘部45。在图2中,用虚线来表示被壁构件50覆盖的前边缘部45C的外部形状。
接下来,将说明壁构件50和壁构件安装部31的构造以及壁构件50与上板20的安装。
如图2所示,壁构件50被构造成相对于车辆前后方向覆盖突起部25的端部25A。壁构件50具有面对车辆前侧或车辆内侧的壁表面51A(主体51的表面51A,将稍后说明),并且壁表面51A构成车门装饰件的侧表面10C。利用该壁构件50,即使突起部25具有大的突出量,也不易通过突起部25的端部25A与车门内板之间的间隙看到车门的内部(车门内板与车门装饰件10之间的空间),并且异物也不易通过该间隙进入车门的内部。
如图4所示,壁构件50包括:主体51,其具有板状;以及止动件52,其布置于主体51的背表面51B。壁构件50经由止动件52安装于上板20。主体51的背表面51B面对车辆外侧以及由板主表面部21和板上表面部23限定的内部空间。主体51具有被突起部的车辆前端部25A围绕的外部形状,并且具有作为平坦设计表面的前表面51A。主体51嵌在由板主表面部21和板上表面部23限定的开口中。主体51的前表面51A面对车辆内侧并与背表面51B相反。壁构件50包括定位构件53和肋54。定位构件53从主体51的背表面51B朝向车辆后侧突出成定位突起53,肋54布置于背表面51B的外周缘部,并且沿着突起部25的端部25A伸长。
止动件52为从主体51的背表面51B朝向车辆后侧突出的止动突起。止动件52布置于背表面51B的外周缘部,即,止动件52以彼此间隔开的方式沿着突起部25的端部25A布置。止动件52包括止动件52A、52B、52C、52D和52E。止动件52A与上板20的板上表面部23的前边缘相邻。止动件52B与位于板上表面部23和板主表面部21之间的角部相邻。止动件52C和52D与板主表面部21的前边缘相邻。止动件52D位于主体51的下部,止动件52C位于止动件52B与止动件52D之间。止动件52E大致位于主体51的中央,并且位于止动件52A与止动件52D之间。
如图5所示,壁构件安装部31整体为板状,其具有与主体51相对的相对表面32。壁构件安装部31具有位于相对表面32的止动件接收部33和定位构件接收部34。止动件52安装于对应的止动件接收部33,定位构件53安装于对应的定位构件接收部34。止动件接收部33和定位构件接收部34为位于相对表面32中的孔。各止动件突起52被各止动件接收部(止动件孔)33的开口边缘止动,各定位突起53嵌在各定位构件接收部(定位孔)34中。
当将壁构件50安装至上板20时,从车辆前侧(上板20的一侧)将壁构件50放在突起部25的端部25A侧,使得壁构件50的背表面51B面对由端部25A限定的开口。如此,移动壁构件50使其越来越靠近贴附有表皮40的上板20。将定位突起53插入对应的定位孔34中,使得壁构件50相对于上板20的壁构件安装部31定位。然后,移动壁构件50使其越来越靠近相对表面32,使得止动突起52被对应的止动件接收部33止动,表皮40的边缘部45绕着上板20的上边缘20C卷绕并与上板20的背表面20B重叠。将表皮40的边缘部45(边缘部45C)夹在壁构件50的侧表面51C与上板20的背表面20B之间,并且通过壁构件50的肋54朝向壁构件安装部31的相对表面32对边缘部45(45C)加压。如此,如图2所示,边缘部45(45C)介于壁构件50与上板20的壁构件安装部31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壁构件50被从上板20的一侧安装至上板20,并且朝向壁构件安装部31的相对表面32对边缘部45(45C)加压。因此,表皮40的边缘部45受到张力而伸展。与壁构件从上板的背面侧(车辆外侧)沿着突起部的车辆前端部滑动的安装构造相比,不易在表皮40的边缘部45上产生褶皱。如此,壁构件50被安装于上板20。
接下来,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门装饰件10的有益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车门装饰件10包括具有突起部25的装饰板11、表皮40和壁构件50。装饰板11具有沿车辆上下方向和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突起部25相对于车辆上下方向弯曲并朝向车辆内侧突出,并且突起部25沿车辆前后方向大致直地延伸。表皮40以跟随突起部25的形状的方式覆盖装饰板11的表面20A。壁构件50为封闭由突起部25的端部25A限定的开口的壁。壁构件50以使表皮40的边缘部45位于壁构件50与装饰板11之间的方式安装于装饰板11。
根据本实施方式,壁构件50以使表皮40的边缘部45位于壁构件50与装饰板11之间的方式安装于装饰板11。根据该构造,增大了突起部25的突出量,并且获得了具有出色外观的车门装饰件10。表皮可以覆盖装饰板的车辆内侧表面以及突起部的侧壁表面。在该构造中,如果突起部的突出量大,则表皮被成形为跟随由突起部和壁表面形成的三维形状(由三个面限定)。当利用真空成形将表皮预先成形为跟随上述三维形状时,可能会在表皮上产生褶皱,并且可能会在表皮产生撕裂或光泽,或者可能会增加表皮的光泽。在本实施方式中,壁构件50的壁表面不被表皮40覆盖。因此,不论当利用真空成形预先成形表皮40时突起部25的突出高度如何,均不易在表皮40上产生褶皱,并且不易在表皮40上产生撕裂或光泽,或者不易增加表皮的光泽。因此,装饰板11的突起部25的突出量不易因表皮40的成形的限制而受限。
在本实施方式中,壁构件50包括固定于装饰板11的止动件52,并且止动件52以彼此间隔开的方式沿着突起部25的端部25A配置。根据该构造,壁构件50固定于装饰板11,并且通过壁构件50沿着端部25A对表皮40的边缘部45加压。因此,不易在表皮40上产生褶皱或松弛。
在本实施方式中,装饰板11包括布置在车辆上侧的上板20以及布置在上板20的车辆下侧的下板18,上板20和下板18为单独的部件。至少在上板20的车辆前部包括突起部25,壁构件50配置在上板20的车辆前侧。车门装饰件10包括位于其车辆上部和车辆前部的突起部25,以便容易被乘员看到,这提供了新的外观。不被表皮40覆盖的壁构件50布置在装饰板11的车辆前侧,并且不易被乘员看到。
<其它实施方式>
本技术不限于如上参照附图所述的说明。例如,本技术可以包括以下实施方式。
(1)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将构成侧门的侧装饰件用作车门装饰件。然而,车门装饰件可以为后门的一部分。
(2)在以上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与车辆上下方向一致,第二方向与车辆前后方向一致。然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视情况而为不同的方向。
(3)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壁构件安装于上板的前部。壁构件可以安装于装饰板(上装饰件)的车辆后部。如果在另一实施方式(2)中第二方向与车辆上下方向一致,则壁构件可以安装于装饰板的车辆上部或车辆下部。
(4)在以上实施方式中,装饰板包括作为单独的部件的上板和下板。然而,装饰板可以为作为一个部件的一个板构件。装饰板可以包括作为单独的部件的车辆前部和车辆后部,或者可以包括构成板构件的三个单独的部件。
(5)除了以上实施方式以外,可以根据需要来改变突起部的形状和构造。突起部可以被形成为沿着车辆宽度截取的U字状纵截面形状,并且作为正方形或梯形的一部分的该U字截面形状包括围成空间的三条边。突起部可以不必包括角部。然而,包括具有沿着车辆宽度截取的锐角截面的至少一个角部的突起对本技术的构造是优选的。突起部可以不必朝向车辆内侧突出,而是可以被构造成位于板主表面部、与仪表面板相对的凹部。该凹部可以以跟随仪表面板的外部形状的方式朝向车辆外侧凹陷。突起部可以不必包括朝向车辆外侧的开口。突起部可以被构造成具有实心构造的以上表面形状。
(6)除了以上实施方式以外,可以根据需要而在不同位置处包括突起部。突起部可以被构造成以在第二方向上具有恒定突出量的方式从车辆前侧朝向车辆后侧延伸。
(7)除了以上实施方式以外,可以根据需要来改变止动件的固定构造、配置和数量。止动件可以为能够利用热嵌塞(heatcaulking)固定于上板的安装凸部。与安装凸部相比,作为止动件而被包括的止动件突起改善了将壁构件安装至上板的作业性。
(8)在以上实施方式中,表皮是在利用真空成形而被成形之后粘接于装饰板的。然而,可以以用手使表皮根据装饰板的表面形状而变形的状态将表皮粘附于装饰板的表面。

Claims (10)

1.一种车门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装饰件包括:
装饰板,所述装饰板具有沿第一方向和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板状,所述装饰板包括以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弯曲的方式朝向车辆内侧突出的突起部,所述突起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直地延伸;
表皮,所述表皮以跟随所述突起部的形状的方式覆盖所述装饰板的车辆内侧表面;以及
壁构件,所述壁构件以将所述表皮的边缘部保持在所述壁构件与所述装饰板之间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突起部的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装饰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装饰板的止动件,并且
所述止动件沿着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端部彼此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装饰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向为车辆上下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车辆前后方向,
所述装饰板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布置于车辆的上部,所述下板布置于车辆的下部且相对于所述上板布置于下侧,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为单独的部件,
至少在所述上板的车辆前部包括所述突起部,并且
所述壁构件布置在所述上板的车辆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装饰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板包括:
上表面部,所述上表面部沿作为所述第二方向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所述上表面部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长边缘和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短边缘,所述长边缘包括车辆内侧长边缘和车辆外侧长边缘;以及
主表面部,所述主表面部从所述上表面部的车辆内侧长边缘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延伸,并且
所述上表面部和所述主表面部构成所述突起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装饰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表面部具有分别从所述上表面部的短边缘延伸的短边缘,
所述主表面部的位于车辆前侧的短边缘和所述上表面部的位于车辆前侧的短边缘构成所述突起部的所述端部,所述端部具有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构件安装于所述突起部的端部并封闭所述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2、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装饰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皮包括:
表皮上表面部,所述表皮上表面部布置于所述装饰板的上表面部,所述表皮上表面部沿作为所述第二方向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所述表皮上表面部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长边缘和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短边缘,所述长边缘包括车辆内侧长边缘和车辆外侧长边缘;以及
表皮主表面部,所述表皮主表面部布置于所述主表面部,所述表皮主表面部从所述表皮上表面部的车辆内侧长边缘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延伸,
所述表皮上表面部的位于车辆前侧的短边缘和所述表皮主表面部的位于车辆前侧的短边缘构成所述边缘部,并且
所述表皮的边缘部绕着所述突起部的端部卷绕并与所述端部的背表面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装饰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皮包括:
表皮上表面部,所述表皮上表面部布置于所述装饰板的上表面部,所述表皮上表面部沿作为所述第二方向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所述表皮上表面部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长边缘和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短边缘,所述长边缘包括车辆内侧长边缘和车辆外侧长边缘;以及
表皮主表面部,所述表皮主表面部布置于所述主表面部,所述表皮主表面部从所述表皮上表面部的车辆内侧长边缘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延伸,
所述表皮上表面部的位于车辆前侧的短边缘和所述表皮主表面部的位于车辆前侧的短边缘构成所述边缘部,并且
所述表皮的边缘部绕着所述突起部的端部卷绕并与所述端部的背表面重叠。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装饰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皮包括:
表皮上表面部,所述表皮上表面部布置于所述装饰板的上表面部,所述表皮上表面部沿作为所述第二方向的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具有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所述表皮上表面部具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长边缘和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短边缘,所述长边缘包括车辆内侧长边缘和车辆外侧长边缘;以及
表皮主表面部,所述表皮主表面部布置于所述主表面部,所述表皮主表面部从所述表皮上表面部的车辆内侧长边缘沿所述第一方向向下延伸,
所述表皮上表面部的位于车辆前侧的短边缘和所述表皮主表面部的位于车辆前侧的短边缘构成所述边缘部,并且
所述表皮的边缘部绕着所述突起部的端部卷绕并与所述端部的背表面重叠。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装饰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装饰件还包括壁构件安装部,所述壁构件安装部封闭所述突起部的端部的开口,其中
所述壁构件安装于所述壁构件安装部,并且所述壁构件位于所述壁构件安装部的车辆前侧。
CN201620087161.3U 2015-02-12 2016-01-28 车门装饰件 Active CN20529246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5238 2015-02-12
JP2015025238A JP6424662B2 (ja) 2015-02-12 2015-02-12 ドアトリ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292469U true CN205292469U (zh) 2016-06-08

Family

ID=56427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87161.3U Active CN205292469U (zh) 2015-02-12 2016-01-28 车门装饰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24662B2 (zh)
CN (1) CN205292469U (zh)
DE (1) DE10201610143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1112A (zh) * 2017-04-26 2018-11-13 佛吉亚汽车内部设备工业公司 车辆装饰件
CN109747562A (zh) * 2017-11-07 2019-05-14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用于安装内饰部件的安装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52449B2 (ja) * 2017-02-17 2021-03-31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内装材
JP7076261B2 (ja) * 2018-03-29 2022-05-27 しげる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ドアのアッパートリム
JP7042225B2 (ja) * 2019-01-31 2022-03-25 しげる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内装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37687B2 (ja) * 2008-05-12 2013-07-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ドアライニング
JP5719786B2 (ja) * 2012-02-01 2015-05-20 日本Iac株式会社 自動車内装品及び自動車内装品用表皮材の製造方法
JP5847739B2 (ja) 2013-02-12 2016-01-27 河西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の表皮材貼付構造
US9199585B2 (en) * 2013-05-24 2015-12-01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panel assembly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91112A (zh) * 2017-04-26 2018-11-13 佛吉亚汽车内部设备工业公司 车辆装饰件
CN109747562A (zh) * 2017-11-07 2019-05-14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用于安装内饰部件的安装结构
CN109747562B (zh) * 2017-11-07 2022-02-01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用于安装内饰部件的安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6147575A (ja) 2016-08-18
JP6424662B2 (ja) 2018-11-21
DE102016101435A1 (de) 2016-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92469U (zh) 车门装饰件
CN203511235U (zh) 车辆内饰部件
JP2008126997A (ja) 車両用ドアフレーム、車両用ドアガラスラン装飾リップおよび車両用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
CN106541807A (zh) 车门装饰件和车门
CN103717453B (zh) 门内饰
US9505356B2 (en) Vehicular interior part
US9067547B2 (en) Door belt molding for vehicle
CN204037480U (zh) 车辆内装部件
CN101578217A (zh) 汽车的立柱结构
JP2006213184A (ja) 自動車のドアサッシュ構造
CN105799474A (zh) 用于车辆的门框和型条装置
US20180290526A1 (en) Glass run for automobile door
US7192057B2 (en) Deflection fitting for a safety belt
US20140311040A1 (en) Weatherstrip for automotive vehicle
CN104626940B (zh) 车辆的车门框架
US9254730B2 (en) Door frame for vehicle
CN107672676B (zh) 车辆a柱和车辆a柱组件
CN203753041U (zh) 车辆用车门内饰件的卡定构造
CN205615383U (zh) 汽车副仪表板卷帘杯托
JP5402807B2 (ja) 乗用車のドア構造
CN206306786U (zh) 汽车后门三角窗总成
JP4992874B2 (ja) 空気調和機の装飾部品の取付構造
CN104210404B (zh) 一种全景天窗汽车的c柱饰板
CN211969138U (zh) 汽车尾门及汽车
JP6864837B2 (ja) 車両のボディ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