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93152A - 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93152A
CN103693152A CN201310435326.2A CN201310435326A CN103693152A CN 103693152 A CN103693152 A CN 103693152A CN 201310435326 A CN201310435326 A CN 201310435326A CN 103693152 A CN103693152 A CN 1036931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ddle
pedal
hydraulic cylinder
braking device
typ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3532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93152B (zh
Inventor
中村广则
�谷一彦
若林威
家田义久
西川丰
武藤健二
细田和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1381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8724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221381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81660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931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31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931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931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适当地确保对均衡器的传递力或传递行程相对于制动踏板的操作力或行程的比率。具备:制动踏板(30),具有比踏板枢轴(33)向前方延伸的踏板臂(31)和比踏板枢轴(33)向上方延伸并与踏板臂(31)一起转动的传递臂(32);和均衡器(40),与制动踏板(30)的传递臂(32)连结,该均衡器的一端部与向后轮制动器(BR)传递操作力的后传递部件(70)连接,另一端部与对前轮制动器(BF)赋予制动力的主液压缸(50)连结,侧视观察时,摆臂枢轴(15p)配置于这样的位置:该位置的前方被动力单元(E)包围,后方被传递臂(32)包围,上方被主液压缸(50)包围,下方被踏板臂(31)包围。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例如如专利文献1(特别是图18)所示,已知这样的联动制动装置:当操作制动踏板72时,经由制动拉杆62对机械式后轮制动器BR3赋予制动力,并且,将由均衡器122分配的操作力通过主液压缸68和联动制动传递系统44向制动杆62侧引导,由此也对液圧式前轮制动器BF2赋予制动力。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058434号公报
在上述那样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中,制动踏板的操作力被均衡器分配为牵引后制动拉杆的力、和使主液压缸动作以用于前轮制动的力,因此存在这样的期望:希望适当地确保对均衡器的传递力或传递行程相对于制动踏板的操作力或行程的比率。
另一方面,在鞍乘型车辆中,由于在制动踏板周围存在空间上的制约,所以难以容易地确保比率。
另外,在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中,与单独制动的系统相比,部件数量变多,因此存在组装工时上升的倾向。因此,期望生产率优异的联动制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确保适当的比率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另外,本申请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削减组装工时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具备:
液压式的前轮制动器BF,其能够对前轮WF赋予制动力;
机械式的后轮制动器BR,其能够对后轮WR赋予制动力;
摆臂15,其通过摆臂枢轴15p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体10,并在后端支承后轮WR使该后轮WR能够旋转;
动力单元E,其驱动后轮WR;
制动踏板30,其具有踏板臂31和传递臂32,所述踏板臂31通过踏板枢轴3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车体10,且比踏板枢轴33向前方延伸,所述传递臂32比踏板枢轴33向上方延伸,并与踏板臂31一起转动;以及
均衡器40,其与所述制动踏板30的传递臂32连结,该均衡器40的一端部与向后轮制动器BR传递操作力的后传递部件70连接,该均衡器40的另一端部与对前轮制动器BF赋予制动力的主液压缸50的主活塞51连结,
所述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侧视观察时,所述摆臂枢轴15p配置于这样的位置:该位置的前方被动力单元E包围,后方被传递臂32包围,上方被主液压缸50包围,下方被踏板臂31包围。
根据该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由于主液压缸50和踏板臂31夹着摆臂枢轴15p上下配置,因此能够适当地确保传递臂32的长度。
因此,能够适当地确保对均衡器40的传递力或传递行程相对于制动踏板30的操作力或行程的比率。
另外,能够利用在摆臂枢轴15p的后侧存在的空的空间来配置传递臂32和均衡器40,因此能够抑制对其他部件的配置产生的影响。
在该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中,可以构成为,在所述车体10的前后方向上,所述踏板枢轴33配置于比摆臂枢轴15p靠后方的位置。
当这样构成时,能够确保制动踏板30的行程,并能够确保用于推压主液压缸50的主活塞51的行程。
在该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中,可以构成为,所述主液压缸50配置于与车体10具备的主框架12重叠的位置,从主液压缸50延伸的前轮制动器BF用的前配管53沿着主框架12配置。
若这样构成,当沿着主框架12布置前配管53时,由于主液压缸50与主框架12重叠,因此布置变得容易。
在该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中,可以构成为,在所述车体10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主液压缸50配置于所述摆臂枢轴15p的宽度内。
当这样构成时,容易保护主液压缸50。
在该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中,可以构成为,具有支架80,在所述车体10的宽度方向上,在所述支架80的内侧支承制动踏板30,均衡器40配置于该支架80的内侧。
当这样构成时,由于支架80的存在,不容易看到均衡器40,因此能够提高美观性。
在该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中,可以构成为,均衡器40配置于所述摆臂15的内侧。
当这样构成时,由于摆臂15的存在,不容易看到均衡器40,因此能够提高美观性。
在该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中,可以构成为,所述主液压缸50相对于所述动力单元E的曲轴箱E1设在车宽方向内侧。
当这样构成时,容易保护主液压缸50免受外力影响。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具备支架80,所述支架80在所述摆臂15的宽度方向外侧以装卸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车体10,所述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支承于该支架80。
根据该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由于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支承于支架80,因此,能够预先将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安装于支架80以形成为组件的状态。在安装作业时,通过安装该组件SA,能够将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一起安装于车体10,因此削减了组装工时。
而且,由于支架80位于摆臂15的宽度方向外侧,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该支架(组件SA)80的安装作业,从而提高生产率。
在该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制动踏板30支承于所述支架80的下部,所述主液压缸50支承于所述支架80的上部。
当这样构成时,容易确保用于推压主液压缸50的行程。
在该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均衡器40设在所述支架80的宽度方向内侧。
当这样构成时,难以从外部看到均衡器40。
在该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中,可以构成为,能够使前轮制动器BF的制动定时相对于后轮制动器BR延迟的延时弹簧DS的一端DS1被支承于所述均衡器40,该延时弹簧DS的另一端DS2被支承于所述支架80。
当这样构成时,能够构成这样的组件SA:除了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外,还将均衡器40和延时弹簧DS预先安装于支架80,因此,能够实现组装工时的进一步削减和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在该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支架80由能够供同乘人员放置脚的脚踏支架构成。
当这样构成时,可以不用另行设置特别的支架。
在该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中,可以构成为,用于使被操作的制动踏板30回复至原位置的复位弹簧RS的一端RS1被支承于所述制动踏板30,该复位弹簧RS的另一端RS2被支承于所述支架80。
当这样构成时,能够构成这样的组件SA:除了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外,还将使制动踏板30回复至原位置的复位弹簧RS预先安装于支架80,因此,能够实现组装工时的进一步削减和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一个示例的右侧视图。
图2是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鞍乘型车辆的省略了局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5是组件的省略了局部的右侧视图。
图6是组件的省略了局部的俯视图。
图7是组件的省略了左侧部分的视图。
图8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一个示例的右侧视图。
图9是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的结构图。
图10是图8的省略了局部的放大图。
图11是将图10中的局部省略的沿11-11的剖视图。
图12是图8的省略了局部的放大图。
图13是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4是从后方观察图8的鞍乘型车辆的省略了左侧部分的后视图。
图15是组件的省略了左侧部分的右侧视图。
图16是联动制动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17是联动制动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标号说明
WF:前轮;WR:后轮;BF:前轮制动器;BR:后轮制动器;10:车架(车体);12、213:主框架;15:摆臂;30:制动踏板;40:均衡器;50:主液压缸;51:主活塞;80、280:支架;90:延时弹簧兼复位弹簧;DS:延时弹簧;RS: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自动二轮车)的联动制动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附图是沿着标号的方向来观察的,在下面的说明中,关于前后、左右、上下,根据从操纵者观察的方向,并根据需要在附图中将车辆的前方设为FR、将后方设为RR、将左侧设为L、将右侧设为R、将上方设为U、将下方设为D来示出。在各个附图中,对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记相同的标号。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作为应用了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自动二轮车的一个示例的侧视图。该自动二轮车1具有车架10。车架10具有:头管11;主框架12,其从该头管11向后方延伸,然后向下方延伸;下管13,其从所述头管11向下方延伸,然后向后方延伸,并与所述主框架12的下部结合;以及后框架14,其从所述主框架12向后方延伸。
把手20和前叉2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头管11,前轮WF轴支承于前叉21的下端。通过使把手20转动,能够对前轮WF进行转向。
摆臂15的前端部15f(图3)通过摆臂枢轴15p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主框架12的后部下方,后轮WR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摆臂15的后端。
在主框架12的前方安装有作为动力单元的发动机E,该发动机E的输出被传递至后轮WR。
在后框架14的上部配置有乘车用座椅22。
标号25是供驾驶员的脚放置的脚踏,标号86是供同乘人员放置脚部的后座脚踏(同乘人员用脚踏)。
图2是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的结构图。
如图2和图1所示,该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CB1具备:前轮制动器BF,其能够对前轮WF赋予制动力;后轮制动器BR,其能够对后轮WR赋予制动力;制动踏板30,其对后轮制动器BR进行操作;均衡器40(参照图7),其与制动踏板30连接,将制动踏板30的操作力F分配为前轮制动器操作力Ff和后轮制动器操作力Fr来使前轮制动器BF和后轮制动器BR动作;以及主液压缸50,该主液压缸50的主活塞51被均衡器40推压,由此对前轮制动器BF赋予制动力。
图2所示的联动制动装置CB1具备:前轮制动器操作杆61,其对应于制动操作使液压式的前轮制动器BF动作;和制动踏板30,其能够对应于制动操作使所述前轮制动器BF和机械式的后轮制动器BR联动动作。
制动踏板30具有:踏板臂31,其通过踏板枢轴3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构成车体(车架10)的一部分的支架80,并比踏板枢轴33向前方延伸;和传递臂32,其比踏板枢轴33向上方延伸,并与踏板臂31一起转动。
在经连结部41而与制动踏板30的传递臂32连结的均衡器40的前轮制动器用臂42的上端部(权利要求1中的另一端部),连结有所述主液压缸50的主活塞51,在均衡器40的后轮制动器用臂43的下端部(权利要求1中的一端部),连结有与后轮制动器BR相连的作为后传递部件的制动拉杆70。
前轮用主液压缸60对应于前轮制动器操作杆61的操作输出液压,前轮制动器BF随着前轮用主液压缸60的输出液压的作用而动作,管路64与前轮用主液压缸60的和主活塞62面对的液压室63连通,管路64与前轮制动器BF连接。
在由均衡器40驱动的主液压缸50(也称作联动用主液压缸)的液压输出口52,通过前配管53连接着前轮用主液压缸60的液压室63。在主液压缸50连接有储液箱55。标号54是储液箱用口,标号54h是连接储液箱用口54和储液箱55的软管。
在前轮用主液压缸60的液压室63与前配管53之间设有释放口65和补给口66,该释放口65和补给口66阻止随着前轮用主液压缸60的主活塞62动作而在液压室63产生的液压到达联动用主液压缸50侧,并且阻止来自联动用主液压缸50的输出口52的液压到达前轮制动器操作杆61侧。即,在前轮用主液压缸60中,在其缸体60c的内周与主活塞62的外周之间,通过安装于主活塞62的外周的一对杯形密封件67、67'形成有环状的补给室68,释放口65在主活塞62的后退极限位置以与液压室63连通的方式贯穿设置于缸体60c,并且,补给口66以始终与补给室68连通的方式贯穿设置于缸体60c。并且,前配管53以与释放口65和补给口66连通的方式与联动用主液压缸50连接。
该联动制动装置CB1如下述这样动作。
当驾驶员使前轮制动器操作杆61向箭头b方向转动(掌握)时,前轮用主液压缸60的主活塞62被前轮制动器操作杆61推压,前轮制动器BF借助于其液压而动作,由此对前轮WF赋予制动力。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在杯形密封件67封闭释放口65之前的液体的移动仅通过前配管53和主液压缸50而被与该主液压缸50连接的储液箱55吸收,在杯形密封件67封闭释放口65后,液体不会向前配管53移动,因此,不会对后轮制动器BR侧产生任何作用。
另一方面,当驾驶员踏下后制动器用的踏板臂31而使制动踏板30向箭头c方向转动时,其操作力F被均衡器40分配为前轮制动器操作力Ff和后轮制动器操作力Fr。
前轮制动器操作力Ff推压主液压缸50的主活塞51,其液压通过前配管53和释放口65被供给至前轮用主液压缸60的液压室63,因此,该液压使前轮制动器BF动作。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也通过补给口66对补给室68供给液压,因此,主活塞62不移动,从而,前轮制动器操作杆61不转动。
后轮制动器操作力Fr经后制动传递系统使后轮制动器BR动作。
该实施方式的后制动传递系统由与均衡器40的后轮制动器用臂43连结的制动拉杆70构成。
如图7所示,在制动拉杆70的末端71固定有连接件71A,均衡器40的后轮制动器用臂43的下端进入该连接件71A的分岔状(俯视观察时为コ字状)的末端,并通过销72将连接件71A(从而为制动拉杆70)与均衡器40的后轮制动器用臂43连结成能够相对转动。
在图2中,后轮制动器操作力Fr经制动拉杆70使制动臂73向箭头c1方向转动。由此对后轮WR赋予制动力。
根据以上的说明可以明白,该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CB1对应于驾驶员的操作如下这样动作。
当驾驶员操作前轮制动器操作杆61时,通过该前轮制动器操作力仅使前轮制动器BF动作。
当驾驶员踏下后制动器用的踏板臂31时,该操作力F被均衡器40分配为前轮制动器操作力Ff和后轮制动器操作力Fr,通过前轮制动器操作力Ff使前轮制动器BF动作,并通过后轮制动器操作力Fr使后轮制动器BR动作。
当驾驶员操作前轮制动器操作杆61和制动踏板30时,通过基于前轮制动器操作杆60的前轮制动器操作力Ff1和基于制动踏板30及均衡器40的前轮制动器操作力Ff的合力,使前轮制动器BF动作,并通过后轮制动器操作力Fr使后轮制动器BR动作。
如图1和图3所示,关于该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在俯视观察时,摆臂枢轴15p配置于这样的位置:该位置的前方被动力单元E包围、后方被传递臂32包围、上方被主液压缸50包围、下方被踏板臂31包围。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主液压缸50和踏板臂31夹着摆臂枢轴15p上下配置,因此能够适当地确保传递臂32的长度。
因此,能够适当地确保对均衡器40的传递力或传递行程相对于制动踏板30的操作力或行程的比率。
另外,能够利用在摆臂枢轴15p的后侧存在的空的空间S1(参照图3、图4)来配置传递臂32和均衡器40,因此能够抑制对其他部件的配置产生的影响。
如图1和图3等所示,踏板枢轴33在车体(10)的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比摆臂枢轴15p靠后方的位置。
当这样构成时,能够确保制动踏板30的行程,并能够确保用于推压主液压缸50的主活塞51的行程。
如图1和图3所示,主液压缸50配置于与车体(10)具备的主框架12重叠的位置,从主液压缸50延伸的前轮制动器BF用的前配管53沿着主框架12配置。
当这样构成时,当沿着主框架12布置前配管53时,由于主液压缸50与主框架12重叠,因此布置变得容易。
如图4所示,主液压缸50在车体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在摆臂枢轴15p的宽度内。
当这样构成时,容易保护主液压缸50。
另外,主液压缸50相对于动力单元E的曲轴箱E1设在车宽方向内侧。
当这样构成时,容易保护主液压缸50免受外力影响。
如图4~图7所示,该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具有支架80,该支架80在车体的宽度方向上在内侧支承制动踏板30,在该支架80的内侧配置有均衡器40。
当这样构成时,由于支架80的存在,不容易看到均衡器40(参照图1),因此能够提高美观性。
如图1以及图3~图7所示,支架80在摆臂15的宽度方向外侧(在图4中为箭头R侧)以装卸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车体(车架10),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支承于该支架80。
当这样构成时,由于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被支架80支承,因此,如图5~图7所示,能够预先将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安装于支架80而形成为组件SA的状态。
在安装作业时,通过安装该组件SA,能够将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一起安装于车体(10),因此削减了组装工时。
而且,由于支架80位于摆臂15的宽度方向外侧,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该支架(组件SA)80的安装作业,生产率提高。
均衡器40具有:连结部41,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制动踏板30的传递臂32;前轮制动器用臂42,其比该连结部41向上方延伸;以及后轮制动器用臂43,其呈弯曲状比连结部41向下方延伸,连结部41被在制动踏板30的传递臂32设置的轴34支承成能够转动,由此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制动踏板30的传递臂32。
在均衡器40中的前轮制动器用臂42的上端,经由连接部件(连接件)56通过销56p连结有用于对主液压缸50的主活塞51进行推压的推杆51r,在后轮制动器用臂43的下端,如前述那样,经由连接件71A通过销72连结制动拉杆70的末端71。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能够构成这样的组件SA:除了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外,还将均衡器40和制动拉杆70也预先安装于支架80,从而能够实现组装工时的进一步削减和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在该实施方式中,制动踏板30被支承于支架80的下部,主液压缸50被支承于支架80的上部。
当这样构成时,容易确保用于推压主液压缸50的行程。
主液压缸50被螺栓50b、50b紧固固定在支架80的上缘部附近。
主要由图7所示,对于能够使前轮制动器BF的制动定时相对于后轮制动器BR延迟的延时弹簧DS,其一端DS1被均衡器40支承,另一端DS2被支架80支承。
当这样构成时,能够构成这样的组件SA:除了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外,还将均衡器40和延时弹簧DS预先安装于支架80,因此能够实现组装工时的进一步削减和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延时弹簧DS的一端DS1卡合于孔42h,该孔42h设于均衡器40中的前轮制动器用臂42的上端,延时弹簧DS的另一端DS2经由用于调整延时弹簧DS的初始张力的调节器DS3支承于支架80。
调节器DS3安装于一体地设于支架80的调节器安装部85。
关于使被操作的制动踏板30回复至原位置的复位弹簧RS,其一端RS1被支承于制动踏板30,另一端RS2被支承于支架80。
当这样构成时,能够构成这样的组件SA:除了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外,还将使制动踏板30回复至原位置的复位弹簧RS预先安装于支架8Q,因此,能够实现组装工时的进一步削减和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复位弹簧RS的一端RS1卡合于孔32h,该孔32h设于制动踏板30中的传递臂32的上端,复位弹簧RS的另一端RS2经由用于调整复位弹簧RS的初始张力的调节器RS3支承于支架80。
调节器RS3安装于一体地设于支架80的调节器安装部85。
支架80由能够供同乘人员放置脚的脚踏支架构成。
当这样构成时,可以不用另行设置特别的支架。
主要如图5所示,支架80具备:侧视观察时为大致Y字形的板部81,其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车体(10);上下的管82u、82d,它们分别从该板部81向后方一体地延伸,且它们的后端82r彼此连结成一体;加强管83,其将这些上下的管82u、82d的中间部彼此连结成一体;以及同乘人员用脚踏支承部84,其一体地固定于所述后端82r的外侧。支架80中的各部分的连结部、固定部能够利用适当的结构例如焊接等。
如假想线所示,同乘人员用脚踏86通过销86p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同乘人员用脚踏支承部84。
如图3所示,支架(组件SA)80通过螺栓87、88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于车体(10)。螺栓87能够由构成摆臂15的摆臂枢轴15p的螺栓兼用。
(第2实施方式)
图8是示出作为应用了本发明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自动二轮车的一个示例的侧视图。
该自动二轮车具备:主框架213,其从将把手216支承成能够进行操纵的头管212向下后方延伸;后框架217,其从该主框架213的后端部213r向上后方延伸;以及车架(车体)10,其具有从主框架213的后端部213r向下方延伸的枢轴框架214。
前叉211通过所述把手216以能够进行操纵的方式支承于头管212,在前叉211的下端轴支承有前轮WF。摆臂15的前端部15f通过摆臂枢轴15p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于枢轴框架214,后轮WR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摆臂15的后端。在摆臂15与后框架217之间设有后减震218。在主框架213的下方安装有作为动力单元的发动机E,该发动机E的输出被传递至后轮WR。在后轮WR的上方配置有乘车用座椅221。
在车架10安装有合成树脂制的车体罩222,该车体罩222覆盖该车架10和所述发动机E的一部分。该车体罩222具备:前部侧罩223,其配置于主框架213的左右两侧;护腿板224,其以从前方覆盖驾驶员的腿部的方式与两个前部侧罩223的前部连接;前部顶罩225,其以从前方覆盖头管212的方式与两个护腿板224连接;主框架顶罩226,其以从后侧覆盖头管212并从上方覆盖主框架213的方式与前部顶罩225连接;下罩227,其与所述两个前部侧罩223的下部连接,朝向后方向后上方延伸,并覆盖后框架217;以及后部侧罩228,在其上部配设有所述乗车用座椅221。
图9是该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的结构图。
该实施方式的联动制动装置CB2的基本结构和动作与前述的联动制动装置CB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
如图8和图10所示,关于该实施方式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在俯视观察时,摆臂枢轴15p也配置于这样的位置:该位置的前方被动力单元E包围、后方被传递臂32包围、上方被主液压缸50包围、下方被踏板臂31包围。
因此,能够适当地确保对均衡器40的传递力或传递行程相对于制动踏板30的操作力或行程的比率。
另外,能够利用在摆臂枢轴15p的后侧存在的空的空间S2(参照图11)来配置传递臂32和均衡器40,因此能够抑制对其他部件的配置产生的影响。
如图8和图10等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踏板枢轴33也是在车体(10)的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比摆臂枢轴15p靠后方的位置。
因此,能够确保制动踏板30的行程,并能够确保用于推压主液压缸50的主活塞51的行程。
如图8和图10所示,主液压缸50配置于与车体(10)具备的主框架213重叠的位置,从主液压缸50延伸的前轮制动器BF用的前配管53沿着主框架213配置。
因此,当沿着主框架213布置前配管53时,由于主液压缸50与主框架213重叠,因此布置变得容易。
如图11所示,主液压缸50在车体的宽度方向上配置在摆臂枢轴15p的宽度内。
因此,容易保护主液压缸50。
如图8、图10、图11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均衡器40在车宽方向上配置在摆臂15的内侧。
当这样构成时,由于摆臂15的存在,不容易看到均衡器40,因此能够提高美观性。
如图8和图10~图15所示,该实施方式具备能够相对于车体(10)装卸的支架280,在支架280支承有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支承于支架280,因此,如图15所示,能够预先将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安装于支架280而形成为组件SA的状态。
在安装作业时,通过安装该组件SA,能够将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一起安装于车体(10),因此能够削减组装工时,提高生产率。
该实施方式的均衡器40为大致直线的杆状部件,连结部41通过连结部件(图示的连结部件为螺栓螺母)34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制动踏板30的传递臂32,由此均衡器40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制动踏板30的传递臂32。
在均衡器40中的前轮制动器用臂42的上端,经由连接部件(连接件)56通过销56p连结有用于对主液压缸50的主活塞51进行推压的推杆51r,在后轮制动器用臂43的下端连接着制动拉杆70的末端71。
如图11所示,制动拉杆70的末端71呈L字形弯曲,该弯曲部(71)卡合于卡合孔43h,该卡合孔43h设于均衡器40的后轮制动器用臂43的下端。
在该实施方式中,能够构成这样的组件SA(图15):除了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外,还将均衡器40和制动拉杆70也预先安装于支架280,从而能够实现组装工时的进一步削减和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
在该实施方式中,制动踏板30被支承于支架280的下部284,主液压缸50被支承于支架280的上部283。
当这样构成时,容易确保用于推压主液压缸50的行程。
主液压缸50被螺栓50b、50b紧固固定在支架280的上缘部附近。
如图13、图14所示,主液压缸50和均衡器40配置于摆臂15的车宽方向内侧(在图14中为左侧)。
当这样构成时,由于摆臂15位于主液压缸50和均衡器40的车宽方向外侧,所以能够利用摆臂15保护主液压缸50和均衡器40。
如图13~图15所示,相对于支架280从车宽方向外侧安装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
当这样构成时,卸下主液压缸50的维护作业和对制动踏板30的转动部分(踏板枢轴33及其周围)进行润滑的作业变得容易。
如图11所示,在车体(10)设有支承摆臂枢轴15p的圆筒状支承部16,所述摆臂枢轴15p将摆臂15支承成能够转动,并且,在支架280设有供圆筒状支承部16贯穿的贯穿部281,在该贯穿部281设有对支架280进行定位的定位部282。
当这样构成时,将支架280安装于车体(10)时的定位变得容易。
圆筒状支承部16以横架于车架10中的枢轴框架214的方式一体地设置。
支架280是外周部(外缘部)285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曲形成的板状的部件。
支架280中的圆筒状支承16的贯穿部281由孔构成(参照图15),定位部282由孔(281)的缘部(282)构成。
如图10、图11所示,关于支架(组件SA)280,上部283通过螺栓283b、下部284通过螺栓284b相对于车体(1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固定。
螺栓283b、284b都兼用作用于将发动机E固定于车架10的螺栓,支架280通过螺栓283b、284b相对于车架10与发动机E一起紧固固定。
在图11中,标号284n是与284b紧固的螺母。这样的螺母对于螺栓283b也同样地设置
如图15、图11、图14所示,在支架280上的紧固螺栓283b、284b的贯穿插入孔283h、284h中,在支架280的背面侧(在图14中为左侧)一体地设有形成该贯穿插入孔的筒状部283t、284t,这些筒状部283t、284t的内侧面与枢轴框架214的外侧面抵接。
在图10等中,标号90是能够使前轮制动器BF的制动定时相对于后轮制动器BR延迟的延时弹簧。该延时弹簧90还起到了作为使被操作的制动踏板30回复至原位置的复位弹簧的作用。
该延时弹簧兼复位弹簧90的一端91连结于均衡器40的前轮制动器用臂42,另一端92连结于在摆臂15设置的弹簧卡挂部15k。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定,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适当地变形实施。
例如,在图2所示的联动制动装置CB1中,主液压缸50形成为经前轮用主液压缸60使前轮制动器BF动作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如图16所示,主液压缸50构成为不经前轮用主液压缸60,而是通过前配管53直接使前轮制动器BF动作。
同样,在图9所示的联动制动装置CB2中,主液压缸50形成为经前轮用主液压缸60使前轮制动器BF动作的结构,但是也可以如图17所示,构成为不经前轮用主液压缸60,而是通过前配管53直接使前轮制动器BF动作。

Claims (13)

1.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其具备:
液压式的前轮制动器(BF),其能够对前轮(WF)赋予制动力;
机械式的后轮制动器(BR),其能够对后轮(WR)赋予制动力;
摆臂(15),其通过摆臂枢轴(15p)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车体(10),并在后端支承后轮(WR)使该后轮(WR)能够旋转;
动力单元(E),其驱动后轮(WR);
制动踏板(30),其具有踏板臂(31)和传递臂(32),所述踏板臂(31)通过踏板枢轴(3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车体(10),且比踏板枢轴(33)向前方延伸,所述传递臂(32)比踏板枢轴(33)向上方延伸,并与踏板臂(31)一起转动;以及
均衡器(40),其与所述制动踏板(30)的传递臂(32)连结,该均衡器(40)的一端部与向后轮制动器(BR)传递操作力的后传递部件(70)连接,该均衡器(40)的另一端部与对前轮制动器(BF)赋予制动力的主液压缸(50)的主活塞(51)连结,
所述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的特征在于,
侧视观察时,所述摆臂枢轴(15p)配置于这样的位置:该位置的前方被动力单元(E)包围,后方被传递臂(32)包围,上方被主液压缸(50)包围,下方被踏板臂(31)包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体(10)的前后方向上,所述踏板枢轴(33)配置在比摆臂枢轴(15p)靠后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液压缸(50)配置于与车体(10)具备的主框架(12)重叠的位置,从主液压缸(50)延伸的前轮制动器(BF)用的前配管(53)沿着主框架(12)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车体(10)的宽度方向上,所述主液压缸(50)配置于所述摆臂枢轴(15p)的宽度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具有支架(80),在所述车体(10)的宽度方向上,在所述支架(80)的内侧支承制动踏板(30),均衡器(40)配置于该支架(80)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均衡器(40)配置于所述摆臂(15)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液压缸(50)相对于所述动力单元(E)的曲轴箱(E1)设在车宽方向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具有在所述摆臂(15)的宽度方向外侧以装卸自如的方式支承于车体(10)的支架(80),
所述制动踏板(30)和主液压缸(50)支承于该支架(8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动踏板(30)支承于所述支架(80)的下部,
所述主液压缸(50)支承于所述支架(80)的上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均衡器(40)设在所述支架(80)的宽度方向内侧。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使前轮制动器(BF)的制动定时相对于后轮制动器(BR)延迟的延时弹簧(DS)的一端被支承于所述均衡器(40),该延时弹簧(DS)的另一端被支承于所述支架(80)。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80)是能够供同乘人员放置脚的脚踏支架。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用于使被操作的制动踏板(30)回复至原位置的复位弹簧(RS)的一端被支承于所述制动踏板(30),该复位弹簧(RS)的另一端被支承于所述支架(80)。
CN201310435326.2A 2012-09-27 2013-09-23 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Active CN1036931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13818 2012-09-27
JP2012213816A JP5887240B2 (ja) 2012-09-27 2012-09-27 自動二輪車の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JP2012-213816 2012-09-27
JP2012213818A JP5816600B2 (ja) 2012-09-27 2012-09-27 鞍乗型車両の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93152A true CN103693152A (zh) 2014-04-02
CN103693152B CN103693152B (zh) 2017-01-04

Family

ID=50354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35326.2A Active CN103693152B (zh) 2012-09-27 2013-09-23 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93152B (zh)
BR (1) BR102013024666B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7172A (zh) * 2014-06-11 2015-12-30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动刹车系统
CN105923087A (zh) * 2015-02-26 2016-09-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106585838A (zh) * 2016-11-28 2017-04-26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
CN106627947A (zh) * 2017-02-13 2017-05-10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骑式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及骑式摩托车
CN108025792A (zh) * 2015-09-30 2018-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连动制动装置
CN108025794A (zh) * 2015-09-30 2018-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CN108216475A (zh) * 2016-12-09 2018-06-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CN108367795A (zh) * 2015-12-22 2018-08-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两轮摩托车
CN108657361A (zh) * 2017-03-27 2018-10-16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操纵手柄式车辆用制动装置
CN110573417A (zh) * 2017-04-25 2019-12-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CN111148691A (zh) * 2017-09-28 2020-05-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制动配管结构
CN115003571A (zh) * 2020-02-01 2022-09-02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制动组件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8080A (ja) * 1999-08-04 2001-02-20 Kawasaki Heavy Ind Ltd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リヤブレーキ装置
CN1319519A (zh) * 2000-03-31 2001-10-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JP2008148080A (ja) * 2006-12-12 2008-06-26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フィードフォワード最適化制御方法
CN101850821A (zh) * 2009-03-31 2010-10-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CN102126534A (zh) * 2010-01-13 2011-07-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
JP2011143767A (ja) * 2010-01-13 2011-07-28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連動制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48080A (ja) * 1999-08-04 2001-02-20 Kawasaki Heavy Ind Ltd 自動二輪車におけるリヤブレーキ装置
CN1319519A (zh) * 2000-03-31 2001-10-3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JP2008148080A (ja) * 2006-12-12 2008-06-26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フィードフォワード最適化制御方法
CN101850821A (zh) * 2009-03-31 2010-10-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
CN102126534A (zh) * 2010-01-13 2011-07-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二轮摩托车用连动制动装置
JP2011143767A (ja) * 2010-01-13 2011-07-28 Hond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用連動制動装置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7172A (zh) * 2014-06-11 2015-12-30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连动刹车系统
CN105923087A (zh) * 2015-02-26 2016-09-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摩托车
CN108025794B (zh) * 2015-09-30 2019-10-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CN108025792B (zh) * 2015-09-30 2020-09-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连动制动装置
CN108025792A (zh) * 2015-09-30 2018-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连动制动装置
CN108025794A (zh) * 2015-09-30 2018-05-1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CN108367795B (zh) * 2015-12-22 2020-01-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两轮摩托车
CN108367795A (zh) * 2015-12-22 2018-08-0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两轮摩托车
CN106585838A (zh) * 2016-11-28 2017-04-26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
CN108216475A (zh) * 2016-12-09 2018-06-2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CN108216475B (zh) * 2016-12-09 2020-01-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CN106627947A (zh) * 2017-02-13 2017-05-10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骑式摩托车联动制动装置及骑式摩托车
CN108657361A (zh) * 2017-03-27 2018-10-16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操纵手柄式车辆用制动装置
CN110573417A (zh) * 2017-04-25 2019-12-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CN110573417B (zh) * 2017-04-25 2021-01-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前后连动制动装置
CN111148691A (zh) * 2017-09-28 2020-05-1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制动配管结构
CN111148691B (zh) * 2017-09-28 2021-12-2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跨骑型车辆的制动配管结构
CN115003571A (zh) * 2020-02-01 2022-09-02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制动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02013024666B1 (pt) 2021-08-31
CN103693152B (zh) 2017-01-04
BR102013024666A2 (pt) 2016-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93152A (zh) 鞍乘型车辆的联动制动装置
CN110015373B (zh) 跨骑型车辆的abs配置结构
US8651213B2 (en) Brake device for saddled vehicle
CN103693151B (zh) 机动二轮车的联动制动装置
JP5853663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ブレーキ配管構造
EP1679243B1 (en) Motorcycle with ABS unit
US7918301B2 (en) Motorcycle including antilock brake system and brake fluid conduit routing structure
EP2565090B1 (en) Motorcycle with ABS module at a position forward of the head pipe of said motorcycle
US8672422B2 (en) Hydraulic brake apparatus of motorcycle
US7708098B2 (en) Brake support structure
US9022157B2 (en) Motorcycle
CN101659308B (zh) 车辆用联动制动装置
US20190322254A1 (en) Straddle-type vehicle
CN101513910A (zh) 车辆的燃料泵罩结构
CN104781138B (zh) 带abs单元的摩托车
CN105228890A (zh) 自动二轮车的电线束支承构造
CN104554586A (zh) 跨骑型车辆
CN101372252B (zh) 摩托车
CN102958770A (zh) 自卸车
CN104554562A (zh) 车体框架和具备其的跨乘式车辆
EP2487096B1 (en) Swing arm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US20130240277A1 (en) Intake system for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CN1621303B (zh) 自动三轮车的刹车装置
CN109720328A (zh) 跨骑型车辆
CN101850763A (zh) 跨骑型车辆的连动制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