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9590A - 一种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9590A
CN103579590A CN201310168887.0A CN201310168887A CN103579590A CN 103579590 A CN103579590 A CN 103579590A CN 201310168887 A CN201310168887 A CN 201310168887A CN 103579590 A CN103579590 A CN 103579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d
lithium
lithium battery
preparation
anod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688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9590B (zh
Inventor
王圣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31016888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7959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79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9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9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959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62Composites
    • H01M4/364Composites as mix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称取包覆材料和单质硫,按质量比称取包覆材料与单质硫,包覆材料与单质硫的质量比为1:1~1:100;(2)配制硫的分散溶液:在室温下,将单质硫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10%的聚丙烯酸钠水溶液中,得到硫的分散溶液;(3)配制包覆材料的分散溶液:将包覆材料溶于20~45℃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得到包覆材料的分散溶液;(4)制得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本发明有效降低电池的自放电,保持硫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且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硫活性材料作为锂硫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所得的锂电池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锂硫电池的理论比容量高达1675 mAh/g,理论能量密度为2600Wh/kg,并且单质硫成本低廉、环境友好、来源丰富和电池安全性好,能够满足目前市场对化学电源轻量化、小型化、低成本和无毒性的紧迫要求,所以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是,锂硫电池进入商业化还有不少技术难题有待克服,如正极活性物质硫的低电导率(室温下为5×10-30S/cm)以及由中间产物多硫化物的溶解性所引起的“飞梭效应”。同时,硫的电化学反应是多电子、多步骤的,这虽使硫的理论容量高达1675 mAh/g,但反应历程复杂,而且硫电极的结构、体积随着循环过程变化,所以实际上硫电极的优异性能难于发挥。因此,围绕如何改善硫电极的性能而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提供一种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且制备的锂硫电池用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称取包覆材料和单质硫:按质量比称取包覆材料与单质硫,包覆材料与单质硫的质量比为1:1~1:100;包覆材料为能使锂离子穿过且能够抑制多硫化物迁移的材料;
(2)配制硫的分散溶液:在室温下,将单质硫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10%的聚丙烯酸钠水溶液中,得到硫的分散溶液;
(3)配制包覆材料的分散溶液:以表面活性剂为溶质,以水为溶剂,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10%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然后将包覆材料溶于20~45℃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得到包覆材料的分散溶液,包覆材料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001~1:1;
(4)制得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将硫的分散溶液与包覆材料的分散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体系,用盐酸或醋酸调节混合溶液体系的pH至7~8,待包覆材料完全包覆在单质硫的表面后,通过过滤、洗涤和真空干燥后得到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
步骤(1)中的包覆材料为具有锂离子扩散通道的物质,包覆材料采用钴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二氧锰化锂、镍酸锂、氧化锰镍钴锂、二氧化锡、二氧化锰、二氧化钛、四氧化三钴、五氧化二钒、二硫化铁、二硫化铜、二硫化钴或三硫化铋中的任意一种。
步骤(2)中的聚丙烯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4500。
步骤(3)中的表面活性剂为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者RCOONa,其中R为碳原子数8~20的烃基。
步骤(4)中的包覆时间为5分钟至2小时。
步骤(4)中真空干燥的温度为60~90℃。
本发明方法充分利用了液相法的优点,对硫颗粒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使硫正极活性材料的表面均匀覆盖有单层或多层的包覆材料,形成了一种以硫为核、包覆材料为壳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硫复合材料。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中的包覆材料能够保证锂离子的自由、快速通过,而阻碍了多硫化物的穿过,从而减少或完全避免“飞梭效应”,提高了单质硫的导电性,同时抑制多硫化物的溶解,有效降低电池的自放电,保持硫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2)采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硫活性材料作为锂硫二次电池正极材料,所得的锂电池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5制备的MnO2/S复合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图;
图2为实施例5制备的MnO2/S复合材料的交流阻抗图;
图3为实施例5制备的MnO2/S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
图4为实施例5制备的MnO2/S复合材料的氮气吸脱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采用钴酸锂作为包覆材料,按质量比称取钴酸锂与单质硫,钴酸锂与单质硫的质量比为1:2;室温下,将单质硫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聚丙烯酸钠水溶液中,其中聚丙烯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2200,搅拌10分钟,得到硫的分散溶液;以CH3(CH216COONa为溶质,以水为溶剂,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然后将钴酸锂溶于25℃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得到钴酸锂的分散溶液,钴酸锂与CH3(CH216COONa的质量比为1:0.01;将硫的分散溶液与钴酸锂的分散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体系,并用0.01mol/L的醋酸调节混合溶液体系的pH值至8,5分钟后,待钴酸锂完全包覆在单质硫的表面上,通过过滤,洗涤后获得颗粒状材料,将上述颗粒状材料在80℃真空干燥12h,得到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
本实施例所得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中硫被LiCoO2均匀包覆,形成了具有以硫为核的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
下面将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用于实验电池制作:
粘结剂为以聚偏氟乙烯为溶质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将上述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颗粒、乙炔黑和聚偏氟乙烯(以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形式加入)按70:20:1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12h,成均匀的浆料。将浆料涂在铝箔表面,于60~80℃烘干,对辊机上压片,再冲制成直径为15.0mm、厚度100μm的正极片。使用之前将正极片于60℃下真空干燥24h。
在干燥(相对湿度低于2%)且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扣式实验电池(直径20mm、厚度3.2mm)装配,以制备的电极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隔膜采用聚丙烯多孔膜(型号:Cegard 2400),电解液为1mol/L双三氟甲基磺酸亚酰胺锂(LiN(CF3SO2)2)的二甲氧基乙烷(DME)和1,3-二氧戊环(DOL)的混合溶液,其中DME与DOL的体积比为1:1。
充放电测试温度为20~25℃,电流密度为0.05mA/cm2,充放电电压范围为1.5~3.0V。首次和50次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32mAh/g、1087mAh/g(以硫的质量作为计算单位)。
实施例2:
采用磷酸铁锂作为包覆材料,按质量比称取磷酸铁锂与单质硫,磷酸铁锂与单质硫的质量比为1:4;室温下,将单质硫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聚丙烯酸钠水溶液中,其中聚丙烯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2200,搅拌10分钟,得到硫的分散溶液;以CH3(CH216COONa为溶质,以水为溶剂,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然后将磷酸铁锂溶于25℃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得到磷酸铁锂的分散溶液,磷酸铁锂与CH3(CH216COONa的质量比为1:0.01;将硫的分散溶液与磷酸铁锂的分散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体系,并用0.01mol/L的醋酸调节混合溶液体系的pH值至8,5分钟后,待磷酸铁锂完全包覆在单质硫的表面上,通过过滤,洗涤后获得颗粒状材料,将上述颗粒状材料在80℃真空干燥12h,得到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数为80%。
下面将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用于实验电池制作:
粘结剂为以聚偏氟乙烯为溶质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将上述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颗粒、乙炔黑和聚偏氟乙烯(以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形式加入)按70:20:1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12h,成均匀的浆料。将浆料涂在铝箔表面,于60~80℃烘干,对辊机上压片,再冲制成直径为15.0mm、厚度100μm的正极片。使用之前将正极片于60℃下真空干燥24h。
在干燥(相对湿度低于2%)且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扣式实验电池(直径20mm、厚度3.2mm)装配,以制备的电极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隔膜采用聚丙烯多孔膜(型号:Cegard 2400),电解液为1mol/L双三氟甲基磺酸亚酰胺锂(LiN(CF3SO2)2)的二甲氧基乙烷(DME)和1,3-二氧戊环(DOL)的混合溶液,其中DME与DOL的体积比为1:1。
充放电测试温度为20~25℃,电流密度为0.05mA/cm2,充放电电压范围为1.5~3.0V。首次和50次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69mAh/g、961mAh/g(以硫的质量作为计算单位)。
实施例3:
采用锰酸锂作为包覆材料,按质量比称取锰酸锂与单质硫,锰酸锂与单质硫的质量比为1:9;室温下,将单质硫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的聚丙烯酸钠水溶液中,其中聚丙烯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2200,搅拌10分钟,得到硫的分散溶液;以CH3(CH216COONa为溶质,以水为溶剂,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然后将锰酸锂溶于25℃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得到锰酸锂的分散溶液,锰酸锂与CH3(CH216COONa的质量比为1:0.01;将硫的分散溶液与锰酸锂的分散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体系,并用0.01mol/L的醋酸调节混合溶液体系的pH值至8,5分钟后,待磷酸铁锂完全包覆在单质硫的表面上,通过过滤,洗涤后获得颗粒状材料,将上述颗粒状材料在80℃真空干燥12h,得到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数为80%。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中硫的质量百分数为90%。
下面将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用于实验电池制作:
粘结剂为以聚偏氟乙烯为溶质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将上述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颗粒、乙炔黑和聚偏氟乙烯(以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形式加入)按70:20:1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12h,成均匀的浆料。将浆料涂在铝箔表面,于60~80℃烘干,对辊机上压片,再冲制成直径为15.0mm、厚度100μm的正极片。使用之前将正极片于60℃下真空干燥24h。
在干燥(相对湿度低于2%)且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扣式实验电池(直径20mm、厚度3.2mm)装配,以制备的电极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隔膜采用聚丙烯多孔膜(型号:Cegard 2400),电解液为1mol/L双三氟甲基磺酸亚酰胺锂(LiN(CF3SO2)2)的二甲氧基乙烷(DME)和1,3-二氧戊环(DOL)的混合溶液,其中DME与DOL的体积比为1:1。
充放电测试温度为20~25℃,电流密度为0.05mA/cm2,充放电电压范围为1.5~3.0V。首次和50次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78mAh/g、954mAh/g(以硫的质量作为计算单位)。
实施例4:
采用二氧化锡作为包覆材料,按质量比称取二氧化锡与单质硫,二氧化锡与单质硫的质量比为1:15;室温下,将单质硫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7.5%的聚丙烯酸钠水溶液中,其中聚丙烯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3500,搅拌10分钟,得到硫的分散溶液;以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为溶质,以水为溶剂,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然后将二氧化锡溶于40℃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得到二氧化锡的分散溶液,二氧化锡与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的质量比为1:0.1;将硫的分散溶液与二氧化锡的分散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体系,并用0.01mol/L的盐酸调节混合溶液体系的pH值至8,15分钟后,待二氧化锡完全包覆在单质硫的表面上,通过过滤,洗涤后获得颗粒状材料,将上述颗粒状材料在90℃真空干燥12h,得到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
下面将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用于实验电池制作:
粘结剂为以聚偏氟乙烯为溶质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将上述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颗粒、乙炔黑和聚偏氟乙烯(以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形式加入)按70:20:1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12h,成均匀的浆料。将浆料涂在铝箔表面,于60~80℃烘干,对辊机上压片,再冲制成直径为15.0mm、厚度100μm的正极片。使用之前将正极片于60℃下真空干燥24h。
在干燥(相对湿度低于2%)且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扣式实验电池(直径20mm、厚度3.2mm)装配,以制备的电极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隔膜采用聚丙烯多孔膜(型号:Cegard 2400),电解液为1mol/L双三氟甲基磺酸亚酰胺锂(LiN(CF3SO2)2)的二甲氧基乙烷(DME)和1,3-二氧戊环(DOL)的混合溶液,其中DME与DOL的体积比为1:1。
充放电测试温度为20~25℃,电流密度为0.05mA/cm2,充放电电压范围为1.5~3.0V。首次和50次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24mAh/g、1114mAh/g(以硫的质量作为计算单位) 。
实施例5:
采用二氧化锰作为包覆材料,按质量比称取二氧化锰与单质硫,二氧化锰与单质硫的质量比为1:20;室温下,将单质硫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7.5%的聚丙烯酸钠水溶液中,其中聚丙烯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3500,搅拌10分钟,得到硫的分散溶液;以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为溶质,以水为溶剂,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然后将二氧化锰溶于40℃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得到二氧化锰的分散溶液,二氧化锰与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的质量比为1:0.1;将硫的分散溶液与二氧化锰的分散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体系,并用0.01mol/L的盐酸调节混合溶液体系的pH值至8,15分钟后,待二氧化锰完全包覆在单质硫的表面上,通过过滤,洗涤后获得颗粒状材料,将上述颗粒状材料在90℃真空干燥12h,得到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
下面将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用于实验电池制作:
粘结剂为以聚偏氟乙烯为溶质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将上述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颗粒、乙炔黑和聚偏氟乙烯(以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形式加入)按70:20:1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12h,成均匀的浆料。将浆料涂在铝箔表面,于60~80℃烘干,对辊机上压片,再冲制成直径为15.0mm、厚度100μm的正极片。使用之前将正极片于60℃下真空干燥24h。
在干燥(相对湿度低于2%)且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扣式实验电池(直径20mm、厚度3.2mm)装配,以制备的电极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隔膜采用聚丙烯多孔膜(型号:Cegard 2400),电解液为1mol/L双三氟甲基磺酸亚酰胺锂(LiN(CF3SO2)2)的二甲氧基乙烷(DME)和1,3-二氧戊环(DOL)的混合溶液,其中DME与DOL的体积比为1:1。
参照图1~图4,图1为制备的MnO2/S复合材料的循环伏安曲线图,说明发生电化学反应具有优良的可逆性;图2为实施例5制备的MnO2/S复合材料的交流阻抗图MnO2/S相比MnO2,电化学反应阻抗明显减小,有利于硫的利用;图3为实施例5制备的MnO2/S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MnO2/S保留了S、MnO2的基本特征峰;图4为实施例5制备的MnO2/S复合材料的氮气吸脱附曲线图,MnO2/S相比MnO2,改变了二氧化锰的孔隙状态,比表面积下降,说明硫进入二氧化锰孔隙;
充放电测试温度为20~25℃,电流密度为0.05mA/cm2,充放电电压范围为1.5~3.0V。首次和50次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42mAh/g、897mAh/g(以硫的质量作为计算单位)。
实施例6:
采用四氧化三钴作为包覆材料,按质量比称取四氧化三钴与单质硫,四氧化三钴与单质硫的质量比为1:25;室温下,将单质硫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7.5%的聚丙烯酸钠水溶液中,其中聚丙烯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3500,搅拌10分钟,得到硫的分散溶液;以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为溶质,以水为溶剂,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然后将四氧化三钴溶于40℃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得到四氧化三钴的分散溶液,四氧化三钴与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的质量比为1:0.1;将硫的分散溶液与四氧化三钴的分散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体系,并用0.01mol/L的盐酸调节混合溶液体系的pH值至8,15分钟后,待四氧化三钴完全包覆在单质硫的表面上,通过过滤,洗涤后获得颗粒状材料,将上述颗粒状材料在90℃真空干燥12h,得到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
下面将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用于实验电池制作:
粘结剂为以聚偏氟乙烯为溶质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将上述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颗粒、乙炔黑和聚偏氟乙烯(以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形式加入)按70:20:1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12h,成均匀的浆料。将浆料涂在铝箔表面,于60~80℃烘干,对辊机上压片,再冲制成直径为15.0mm、厚度100μm的正极片。使用之前将正极片于60℃下真空干燥24h。
在干燥(相对湿度低于2%)且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扣式实验电池(直径20mm、厚度3.2mm)装配,以制备的电极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隔膜采用聚丙烯多孔膜(型号:Cegard 2400),电解液为1mol/L双三氟甲基磺酸亚酰胺锂(LiN(CF3SO2)2)的二甲氧基乙烷(DME)和1,3-二氧戊环(DOL)的混合溶液,其中DME与DOL的体积比为1:1。
充放电测试温度为20~25℃,电流密度为0.05mA/cm2,充放电电压范围为1.5~3.0V。首次和50次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58mAh/g、1052mAh/g(以硫的质量作为计算单位)。实施例7:
采用二硫化铁作为包覆材料,按质量比称取二硫化铁与单质硫,二硫化铁与单质硫的质量比为1:30;室温下,将单质硫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的聚丙烯酸钠水溶液中,其中聚丙烯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搅拌10分钟,得到硫的分散溶液;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溶质,以水为溶剂,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然后将二硫化铁溶于30℃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得到二硫化铁的分散溶液,二硫化铁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比为1:0.5;将硫的分散溶液与二硫化铁的分散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体系,并用0.01mol/L的醋酸调节混合溶液体系的pH值至8,1小时后,待二硫化铁完全包覆在单质硫的表面上,通过过滤,洗涤后获得颗粒状材料,将上述颗粒状材料在60℃真空干燥12h,得到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
下面将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用于实验电池制作:
粘结剂为以聚偏氟乙烯为溶质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将上述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颗粒、乙炔黑和聚偏氟乙烯(以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形式加入)按70:20:1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12h,成均匀的浆料。将浆料涂在铝箔表面,于60~80℃烘干,对辊机上压片,再冲制成直径为15.0mm、厚度100μm的正极片。使用之前将正极片于60℃下真空干燥24h。
在干燥(相对湿度低于2%)且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扣式实验电池(直径20mm、厚度3.2mm)装配,以制备的电极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隔膜采用聚丙烯多孔膜(型号:Cegard 2400),电解液为1mol/L双三氟甲基磺酸亚酰胺锂(LiN(CF3SO2)2)的二甲氧基乙烷(DME)和1,3-二氧戊环(DOL)的混合溶液,其中DME与DOL的体积比为1:1。
充放电测试温度为20~25℃,电流密度为0.05mA/cm2,充放电电压范围为1.5~3.0V。首次和50次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04mAh/g、752mAh/g(以硫的质量作为计算单位)。
实施例8:
采用二硫化铜作为包覆材料,按质量比称取二硫化铜与单质硫,二硫化铜与单质硫的质量比为1:50;室温下,将单质硫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的聚丙烯酸钠水溶液中,其中聚丙烯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搅拌10分钟,得到硫的分散溶液;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溶质,以水为溶剂,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然后将二硫化铜溶于30℃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得到二硫化铜的分散溶液,二硫化铜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比为1:0.5;将硫的分散溶液与二硫化铜的分散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体系,并用0.01mol/L的醋酸调节混合溶液体系的pH值至8,1小时后,待二硫化铜完全包覆在单质硫的表面上,通过过滤,洗涤后获得颗粒状材料,将上述颗粒状材料在60℃真空干燥12h,得到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
下面将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用于实验电池制作:
粘结剂为以聚偏氟乙烯为溶质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将上述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颗粒、乙炔黑和聚偏氟乙烯(以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形式加入)按70:20:1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12h,成均匀的浆料。将浆料涂在铝箔表面,于60~80℃烘干,对辊机上压片,再冲制成直径为15.0mm、厚度100μm的正极片。使用之前将正极片于60℃下真空干燥24h。
在干燥(相对湿度低于2%)且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扣式实验电池(直径20mm、厚度3.2mm)装配,以制备的电极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隔膜采用聚丙烯多孔膜(型号:Cegard 2400),电解液为1mol/L双三氟甲基磺酸亚酰胺锂(LiN(CF3SO2)2)的二甲氧基乙烷(DME)和1,3-二氧戊环(DOL)的混合溶液,其中DME与DOL的体积比为1:1。
充放电测试温度为20~25℃,电流密度为0.05mA/cm2,充放电电压范围为1.5~3.0V。首次和50次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47mAh/g、997mAh/g(以硫的质量作为计算单位)。实施例9:
采用三硫化铋作为包覆材料,按质量比称取三硫化铋与单质硫,三硫化铋与单质硫的质量比为1:70;室温下,将单质硫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的聚丙烯酸钠水溶液中,其中聚丙烯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4000,搅拌10分钟,得到硫的分散溶液;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溶质,以水为溶剂,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然后将三硫化铋溶于30℃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得到三硫化铋的分散溶液,三硫化铋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比为1:0.5;将硫的分散溶液与三硫化铋的分散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体系,并用0.01mol/L的醋酸调节混合溶液体系的pH值至8,1小时后,待三硫化铋完全包覆在单质硫的表面上,通过过滤,洗涤后获得颗粒状材料,将上述颗粒状材料在60℃真空干燥12h,得到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
下面将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用于实验电池制作:
粘结剂为以聚偏氟乙烯为溶质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将上述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颗粒、乙炔黑和聚偏氟乙烯(以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形式加入)按70:20:1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12h,成均匀的浆料。将浆料涂在铝箔表面,于60~80℃烘干,对辊机上压片,再冲制成直径为15.0mm、厚度100μm的正极片。使用之前将正极片于60℃下真空干燥24h。
在干燥(相对湿度低于2%)且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扣式实验电池(直径20mm、厚度3.2mm)装配,以制备的电极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隔膜采用聚丙烯多孔膜(型号:Cegard 2400),电解液为1mol/L双三氟甲基磺酸亚酰胺锂(LiN(CF3SO2)2)的二甲氧基乙烷(DME)和1,3-二氧戊环(DOL)的混合溶液,其中DME与DOL的体积比为1:1。
充放电测试温度为20~25℃,电流密度为0.05mA/cm2,充放电电压范围为1.5~3.0V。首次和50次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21mAh/g、1247mAh/g(以硫的质量作为计算单位)。
实施例10:
采用二氧锰化锂作为包覆材料,按质量比称取二氧锰化锂与单质硫,二氧锰化锂与单质硫的质量比为1:100;室温下,将单质硫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的聚丙烯酸钠水溶液中,其中聚丙烯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搅拌10分钟,得到硫的分散溶液;以CH3(CH29COONa为溶质,以水为溶剂,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5%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然后将二氧锰化锂溶于60℃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得到二氧锰化锂的分散溶液,二氧锰化锂与CH3(CH29COONa的质量比为1:0.07;将硫的分散溶液与二氧锰化锂的分散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体系,并用0.02mol/L的盐酸调节混合溶液体系的pH值至8,1小时后,待二氧锰化锂完全包覆在单质硫的表面上,通过过滤,洗涤后获得颗粒状材料,将上述颗粒状材料在75℃真空干燥12h,得到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
下面将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用于实验电池制作:
粘结剂为以聚偏氟乙烯为溶质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将上述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颗粒、乙炔黑和聚偏氟乙烯(以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形式加入)按70:20:1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12h,成均匀的浆料。将浆料涂在铝箔表面,于60~80℃烘干,对辊机上压片,再冲制成直径为15.0mm、厚度100μm的正极片。使用之前将正极片于60℃下真空干燥24h。
在干燥(相对湿度低于2%)且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扣式实验电池(直径20mm、厚度3.2mm)装配,以制备的电极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隔膜采用聚丙烯多孔膜(型号:Cegard 2400),电解液为1mol/L双三氟甲基磺酸亚酰胺锂(LiN(CF3SO2)2)的二甲氧基乙烷(DME)和1,3-二氧戊环(DOL)的混合溶液,其中DME与DOL的体积比为1:1。
充放电测试温度为20~25℃,电流密度为0.05mA/cm2,充放电电压范围为1.5~3.0V。首次和50次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985mAh/g、812mAh/g(以硫的质量作为计算单位)。
实施例11
采用氧化锰镍钴锂作为包覆材料,按质量比称取氧化锰镍钴锂与单质硫,氧化锰镍钴锂与单质硫的质量比为1:45;室温下,将单质硫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的聚丙烯酸钠水溶液中,其中聚丙烯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搅拌10分钟,得到硫的分散溶液;以CH3(CH29COONa为溶质,以水为溶剂,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5%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然后将氧化锰镍钴锂溶于60℃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得到氧化锰镍钴锂的分散溶液,氧化锰镍钴锂与CH3(CH29COONa的质量比为1:0.07;将硫的分散溶液与氧化锰镍钴锂的分散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体系,并用0.02mol/L的盐酸调节混合溶液体系的pH值至7,1小时后,待氧化锰镍钴锂完全包覆在单质硫的表面上,通过过滤,洗涤后获得颗粒状材料,将上述颗粒状材料在75℃真空干燥12h,得到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
下面将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用于实验电池制作:
粘结剂为以聚偏氟乙烯为溶质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将上述制得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颗粒、乙炔黑和聚偏氟乙烯(以聚偏氟乙烯的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形式加入)按70:20:1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12h,成均匀的浆料。将浆料涂在铝箔表面,于60~80℃烘干,对辊机上压片,再冲制成直径为15.0mm、厚度100μm的正极片。使用之前将正极片于60℃下真空干燥24h。
在干燥(相对湿度低于2%)且充满氩气的手套箱中进行扣式实验电池(直径20mm、厚度3.2mm)装配,以制备的电极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隔膜采用聚丙烯多孔膜(型号:Cegard 2400),电解液为1mol/L双三氟甲基磺酸亚酰胺锂(LiN(CF3SO2)2)的二甲氧基乙烷(DME)和1,3-二氧戊环(DOL)的混合溶液,其中DME与DOL的体积比为1:1。
充放电测试温度为20~25℃,电流密度为0.05mA/cm2,充放电电压范围为1.5~3.0V。首次和50次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136mAh/g、1001mAh/g(以硫的质量作为计算单位)。

Claims (6)

1.一种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称取包覆材料和单质硫:按质量比称取包覆材料与单质硫,包覆材料与单质硫的质量比为1:1~1:100;包覆材料为能使锂离子穿过且能够抑制多硫化物迁移的材料;
(2)配制硫的分散溶液:在室温下,将单质硫溶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10%的聚丙烯酸钠水溶液中,得到硫的分散溶液;
(3)配制包覆材料的分散溶液:以表面活性剂为溶质,以水为溶剂,配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10%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然后将包覆材料溶于20~45℃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得到包覆材料的分散溶液,包覆材料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0.001~1:1;
(4)制得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将硫的分散溶液与包覆材料的分散溶液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体系,用盐酸或醋酸调节混合溶液体系的pH至7~8,待包覆材料完全包覆在单质硫的表面后,通过过滤、洗涤和真空干燥后得到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包覆材料为具有锂离子扩散通道的物质,包覆材料采用钴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二氧锰化锂、镍酸锂、氧化锰镍钴锂、二氧化锡、二氧化锰、二氧化钛、四氧化三钴、五氧化二钒、二硫化铁、二硫化铜、二硫化钴或三硫化铋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聚丙烯酸钠的数均分子量为1500~45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表面活性剂为溴化十六烷三甲基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或者RCOONa,其中R为碳原子数8~20的烃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包覆时间为5分钟至2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真空干燥的温度为60~90℃。
CN201310168887.0A 2013-05-09 2013-05-09 一种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795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8887.0A CN103579590B (zh) 2013-05-09 2013-05-09 一种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68887.0A CN103579590B (zh) 2013-05-09 2013-05-09 一种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9590A true CN103579590A (zh) 2014-02-12
CN103579590B CN103579590B (zh) 2015-11-04

Family

ID=50050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6888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79590B (zh) 2013-05-09 2013-05-09 一种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79590B (zh)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2299A (zh) * 2014-03-19 2014-06-18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用元素掺杂氧化物-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00349A (zh) * 2015-01-20 2015-05-06 浙江大学 一种高安全性的软包装锂硫电池及其正极材料
CN104835948A (zh) * 2015-06-01 2015-08-12 江西师范大学 锂硫电池正极用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由其制成的正极、电池
CN104993096A (zh) * 2015-05-26 2015-10-21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硫电池电极及含有该电极的锂硫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5047885A (zh) * 2015-06-03 2015-11-11 徐茂龙 一种具有高循环性能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0895A (zh) * 2015-09-24 2015-11-18 扬州大学 一种制备二氧化锰包裹纳米硫球的方法
CN105206805A (zh) * 2015-08-31 2015-12-30 无锡市嘉邦电力管道厂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利用其制备的锂硫电池
CN105226259A (zh) * 2014-07-01 2016-01-0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锂硫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制备和应用
CN105304871A (zh) * 2015-09-16 2016-02-03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金属包覆的硫/镍钴锰锂氧化物电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6299307A (zh) * 2016-09-30 2017-01-04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锂硫电池用高性能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74087A (zh) * 2016-09-30 2017-02-01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长循环锂硫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10194A (zh) * 2016-11-25 2017-02-15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复合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76699A (zh) * 2015-12-13 2017-06-2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7317009A (zh) * 2017-06-26 2017-11-03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含硫正极制造方法及包含该正极的固态锂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7516730A (zh) * 2016-06-17 2017-12-26 珠海泰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磷酸铁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含此正极材料的锂硫电池的制备
CN107706353A (zh) * 2017-11-21 2018-02-16 安徽师范大学 二氧化锡/二氧化锰负载硫颗粒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硫电池正极及电池
CN108963206A (zh) * 2018-06-14 2018-12-07 渤海大学 一种用于钾硫电池正极的v2o5/s/pva复合材料及其电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08987706A (zh) * 2018-07-18 2018-12-11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锂硫电池用长寿命复合硫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88043A (zh) * 2017-06-14 2018-12-25 中南大学 一种锂硫-锂离子杂化电池和锂硫-锂离子杂化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78466A (zh) * 2018-12-08 2019-02-22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球形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CN109411737A (zh) * 2018-12-06 2019-03-0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具有三维结构的极性硫化物-硫/多孔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30674A (zh) * 2019-03-29 2019-05-31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氧化锡/碳化气凝胶核壳结构复合硫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061196A (zh) * 2018-01-19 2019-07-26 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掺杂改性钴酸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10416518A (zh) * 2019-07-30 2019-11-05 西京学院 一种蛋黄-蛋壳结构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83553A (zh) * 2019-11-26 2020-02-11 长虹格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制备方法
CN110858641A (zh) * 2018-08-22 2020-03-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112A (zh) * 2010-09-30 2011-02-09 湛江市聚鑫新能源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用正、负极材料及其改性方法
CN102832379A (zh) * 2012-09-29 2012-12-19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锂硫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00864A (zh) * 2012-10-25 2013-03-2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硫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9112A (zh) * 2010-09-30 2011-02-09 湛江市聚鑫新能源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用正、负极材料及其改性方法
CN102832379A (zh) * 2012-09-29 2012-12-19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锂硫电池用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00864A (zh) * 2012-10-25 2013-03-27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硫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2299B (zh) * 2014-03-19 2017-01-04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用元素掺杂氧化物-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72299A (zh) * 2014-03-19 2014-06-18 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用元素掺杂氧化物-硫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26259A (zh) * 2014-07-01 2016-01-06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锂硫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制备和应用
CN105226259B (zh) * 2014-07-01 2018-05-2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锂硫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制备和应用
CN104600349A (zh) * 2015-01-20 2015-05-06 浙江大学 一种高安全性的软包装锂硫电池及其正极材料
CN104993096A (zh) * 2015-05-26 2015-10-21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硫电池电极及含有该电极的锂硫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4835948A (zh) * 2015-06-01 2015-08-12 江西师范大学 锂硫电池正极用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由其制成的正极、电池
CN105047885A (zh) * 2015-06-03 2015-11-11 徐茂龙 一种具有高循环性能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06805A (zh) * 2015-08-31 2015-12-30 无锡市嘉邦电力管道厂 一种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利用其制备的锂硫电池
CN105304871A (zh) * 2015-09-16 2016-02-03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金属包覆的硫/镍钴锰锂氧化物电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5304871B (zh) * 2015-09-16 2018-01-16 中国计量学院 一种金属包覆的硫/镍钴锰锂氧化物电极材料制备方法
CN105070895B (zh) * 2015-09-24 2017-05-03 扬州大学 一种制备二氧化锰包裹纳米硫球的方法
CN105070895A (zh) * 2015-09-24 2015-11-18 扬州大学 一种制备二氧化锰包裹纳米硫球的方法
CN106876699A (zh) * 2015-12-13 2017-06-20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7516730A (zh) * 2016-06-17 2017-12-26 珠海泰坦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磷酸铁的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含此正极材料的锂硫电池的制备
CN106299307A (zh) * 2016-09-30 2017-01-04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锂硫电池用高性能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74087A (zh) * 2016-09-30 2017-02-01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长循环锂硫电池用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99307B (zh) * 2016-09-30 2019-05-03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锂硫电池用高性能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095202A1 (zh) * 2016-11-25 2018-05-31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复合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10194A (zh) * 2016-11-25 2017-02-15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复合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88043A (zh) * 2017-06-14 2018-12-25 中南大学 一种锂硫-锂离子杂化电池和锂硫-锂离子杂化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17009B (zh) * 2017-06-26 2020-06-16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含硫正极制造方法及包含该正极的固态锂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7317009A (zh) * 2017-06-26 2017-11-03 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 一种含硫正极制造方法及包含该正极的固态锂电池的制造方法
CN107706353A (zh) * 2017-11-21 2018-02-16 安徽师范大学 二氧化锡/二氧化锰负载硫颗粒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硫电池正极及电池
CN107706353B (zh) * 2017-11-21 2020-07-03 安徽师范大学 二氧化锡/二氧化锰负载硫颗粒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硫电池正极及电池
CN110061196B (zh) * 2018-01-19 2022-04-05 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掺杂改性钴酸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10061196A (zh) * 2018-01-19 2019-07-26 天津国安盟固利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掺杂改性钴酸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8963206A (zh) * 2018-06-14 2018-12-07 渤海大学 一种用于钾硫电池正极的v2o5/s/pva复合材料及其电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08963206B (zh) * 2018-06-14 2021-03-19 渤海大学 一种用于钾硫电池正极的v2o5/s/pva复合材料及其电极片的制备方法
CN108987706A (zh) * 2018-07-18 2018-12-11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锂硫电池用长寿命复合硫活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58641B (zh) * 2018-08-22 2021-04-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10858641A (zh) * 2018-08-22 2020-03-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9411737B (zh) * 2018-12-06 2021-07-09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具有三维结构的极性硫化物-硫/多孔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11737A (zh) * 2018-12-06 2019-03-0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一种具有三维结构的极性硫化物-硫/多孔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78466A (zh) * 2018-12-08 2019-02-22 河南师范大学 一种球形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CN109830674B (zh) * 2019-03-29 2022-01-11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氧化锡/碳化气凝胶核壳结构复合硫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830674A (zh) * 2019-03-29 2019-05-31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一种氧化锡/碳化气凝胶核壳结构复合硫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416518A (zh) * 2019-07-30 2019-11-05 西京学院 一种蛋黄-蛋壳结构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16518B (zh) * 2019-07-30 2022-10-18 西京学院 一种蛋黄-蛋壳结构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83553A (zh) * 2019-11-26 2020-02-11 长虹格兰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9590B (zh) 2015-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9590B (zh) 一种锂电池的包覆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730683B (zh) 一种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00820B (zh) 一种长寿命锂离子硒电池
CN102544575B (zh) 一种富锂锰基动力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81861B (zh) 一种高温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
CN104934579B (zh) 一种多孔石墨掺杂与碳包覆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867940B (zh) 一种锂硫电池改性正极的工艺
CN102074692B (zh) 一种类石墨烯掺杂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562261A (zh) 一种锂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81797A (zh)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电极的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2593424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
CN102244233B (zh) 一种类石墨烯掺杂与包覆钛酸锂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953098A (zh) 一种多孔石墨掺杂与碳包覆钛酸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41263B (zh) 一种溶胶凝胶-固相烧结法合成镍钴锰酸锂的方法
CN102683666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02916195A (zh) 一种石墨烯包覆氧化铜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15595A (zh) 硫/聚吡咯-石墨烯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电池正极以及锂硫电池
CN106876699A (zh) 一种复合电极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3682415A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CN10385540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含有该极片的锂离子电池
WO2018059180A1 (zh) 一种高功率高能量化学电源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87138B (zh) 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负极及其锂离子电池
CN10693583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675389B (zh) 一种石墨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09780B (zh) 一种锂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