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3047A - 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33047A
CN103333047A CN2013102874814A CN201310287481A CN103333047A CN 103333047 A CN103333047 A CN 103333047A CN 2013102874814 A CN2013102874814 A CN 2013102874814A CN 201310287481 A CN201310287481 A CN 201310287481A CN 103333047 A CN103333047 A CN 103333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chlorination
reactor
glycerine
tower rea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8748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33047B (zh
Inventor
宋秀山
韩敏华
陈旭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Jiaao glycerol Chemic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AOKAI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AOKAI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AOKAI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8748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3304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33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304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1762 priority patent/WO201500359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33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330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 C07C29/62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having hydroxy or O-metal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atom not belonging to a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 by introduction of halogen; by substitution of halogen atoms by other halogen atom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Epoxy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在催化剂作用下,甘油与氯化剂(如氯化氢)在氯化反应塔中进行氯化反应,生成二氯丙醇。本方法中采用:锡复合盐为催化剂,该催化剂只需一次性投入,循环回用;塔式反应器,其优点能保证气液接触均匀,减少返混,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本发明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二氯丙醇收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氧氯丙烷中间体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氯丙醇是生产环氧氯丙烷的中间体,也是重要的有机原料。近年来,对环氧树脂需求的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环氧氯丙烷的发展,环氧氯丙烷的发展又带动了二氯丙醇生产技术的发展及市场的扩大。
目前工业化生产环氧氯丙烷的方法主要有氯醇法、乙酸烯丙酯法。氯醇法约有50年历史,占环氧氯丙烷(ECH)总产量的95%;氯醇法的缺点是氯耗量高、物耗高、能耗大;设备腐蚀严重、维护费用高;产品副产物多,产生大量有机氯化物废水(每生产1t ECH约产生50~60m3废水)。醋酸丙烯酯法是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工艺,约占ECH总产量的5%,醋酸丙烯酯法的缺点是工艺流程更长,催化剂使用寿命短,设备腐蚀,需要不锈钢材料防醋酸腐蚀,防止烯丙醇单元混合气爆炸,一次性投资费用相对较高。
因此,在这种背景下甘油法制二氯丙醇获得新机。甘油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来源于粮食发酵副产的甘油,也可以来源生物柴油工业副产的甘油,摆脱了以石油资源为原料的依附,又节约了大量的石油资源。还减少了环境污染。相对于石油法生产二氯丙醇来说,设备投入大大减少。对于中国这个农业大国来说,充分利用农作物生物资源,便于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甘油法生产环氧氯丙烷或二氯丙醇技术在国内专利方面已有些报道:
中国专利CN101679162A,提供了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该专利中实验采用带搅拌的反应器工艺,并提供了实验小试数据,专利所有权人为比利时的索尔维公司。
中国专利CN101481298A,提供了一种甘油制备二氯丙醇的方法,该专利中氯化采用列管式反应精馏塔作为氯化反应器。甘油与氯化氢逆流接触通过塔中的填料层,反应生成的热由列管外的循环水移出反应体系,专利所有权人为山东科技大学。
中国专利CN100509726C,提供了一种从甘油制备二氯丙醇的方法,其主要特征在于氯化反应器采用的是管式反应器,反应温度在80-140℃,专利所有权人为江苏工业学院(单玉华等人发明)。
中国专利CN101337950A,提供了一种生物柴油副产物甘油在氯化塔中与氯化氢气体进行氯化,经油水分离器后经精馏塔蒸出二氯丙醇,二氯丙醇经皂化塔皂化后得粗环氧氯丙烷,粗环氧氯丙烷再经精馏塔分离提纯得成品环氧氯丙烷。该工艺为连续化生产工艺,催化剂为一元或二元羧酸或其衍生物,其中优选丙二酸、丁二酸、己二酸,专利所有权人为江苏工业学院(张跃等人发明)。
中国专利CN101357880A,提供了甘油自催化与氯化氢反应制备二氯丙醇的方法,其主要工艺原理是串联多釜式反应,反应温度在150℃,压力0.1MPa—0.2MPa,专利所有权人为南京工业大学(乔旭等人发明)。
中国专利CN101323555A,提供了甘油氢氯化制备二氯丙醇的方法,其主要工艺原理是串联多釜式反应,催化剂为羧酸或其衍生物,其中一元酸优选丙酸或辛酸,二元酸优选己二酸,专利所有权人为上海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张斌全等人发明)。
中国专利CN101029000A,提供了甘油氢氯化制备二氯丙醇的方法,其主要工艺原理是串联多釜式反应,催化剂为有机腈,反应前用浓盐酸活化,其氯化反应操作压力为0.5MPa—1.0MPa,氯化剂为干燥的氯化氢气体,专利所有权人为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玉梅等人发明)。
中国专利CN10217036A,提供了一种生产表氯醇的生产方法,从甘油生产二氯丙醇的方法,甘油最终来自生物柴油生产中动物脂肪的转化;专利所有权人为索尔维公司。
综上所说,甘油氢氯化生产环氧氯丙烷或二氯丙醇技术日渐成熟,设备运行成本低,市场前景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甘油法生产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该工艺流程合理、反应温度和压力易于控制,收率和选择性高,易于规模化大生产。
本发明中甘油原料可以来自粮食发酵副产的甘油,也可以来自生物柴油副产的甘油;氯化氢可以是氯化物副产的氯化氢,也可以是合成氯化氢,也可以是盐酸解析的氯化氢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它如图1所示,它为3级氯化塔式反应器串联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开车时,将甘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甘油①和开车时甘油一次投料总质量的0.5~7%的催化剂锡复合盐②加入混合釜(R101)中溶解为均相,由釜出口3号管道(3)经第一输送泵(P101)计量和经4号管道(4)输送进入尾气吸收塔(T101)塔顶,经分布器进入塔中,尾气吸收塔(T101)为填料喷淋吸收塔,催化剂为一次加入,正常操作情况下,不再添加,循环回用,另一部分不含有催化剂的甘油⑤按生产规模设定值直接从尾气吸收塔(T101)塔顶加入,经分布器进入塔中,来自氯化氢总管⑥的氯化氢⑦由尾气吸收塔(T101)塔釜经气体分布器进入塔中,甘油与氯化氢在填料上逆流接触反应,尾气吸收塔主要提高氯化氢利用率,塔中主要生成物为一氯甘油,一氯反应速度比较快,没有催化剂也能反应,塔中操作压力为绝对压力40-50KPa,操作温度为80-100℃,尾气吸收塔(T101)的尾气经34号管道进入碱水吸收系统,上述的锡复合盐由SnCl2·2H2O和CuCl组成,其中SnCl2·2H2O与CuCl的质量比为(2~4):1,均匀混合而成锡复合盐催化剂(AG—01催化剂);
步骤2.尾气吸收塔(T101)塔釜出料口⑧液体经第二输送泵(P102)计量经9号管道⑨输送进入第一塔式氯化反应器(T102)氯化塔顶,经分布器进入塔中,来自氯化氢总管⑥的氯化氢经10号管道⑩由第一塔式氯化反应器(T102)塔釜经气体分布器进入塔中,气液在塔中逆流接触,氯化生成热通过第一换热器(E101)移出,第三物料循环泵(P103)将第一塔式氯化反应器(T102)塔釜中的反应液不停地打入塔顶的液体分布器进行循环,甘油与氯化氢在填料上逆流接触反应,一方面加速甘油转化率,另一方面移出氯化生成热,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液在第一塔式氯化反应器(T10)中达到设计的停留时间后,通过重力溢流⒂到第二氯化塔式反应器(T103);
步骤3.第二氯化塔式反应器(T103)反应机理同第一氯化塔式反应器(T102),只是一氯甘油(一氯丙二醇)与二氯丙醇等组成含量有区别,反应液在第二氯化塔式反应器(T103)中达到设计的停留时间后,通过重力溢流⒆到第三氯化塔式反应器(T104),第三氯化塔式反应器(T104)的反应机理同第一、第二氯化塔式反应器,在第三氯化塔式反应器(T104)中,塔釜液的一部分通过22号管道(22)进入预热器(E106)预热后再进入二氯丙醇精馏塔(T105)中,同时从尾气吸收塔(T101)补充相应量的甘油;
步骤4.在二氯丙醇精馏塔(T105)中,将在第一~第三氯化塔式反应器(T102~T104)反应过程中反应生成的水由塔顶蒸出反应体系,经冷凝器(E104)冷凝收集于储罐(V101)中,通过倾析回收水中的氯化氢和二氯丙烷;
步骤5.继续精馏,通过精馏塔二氯丙醇(DCP)由塔顶蒸出,粗二氯丙醇按工艺要求继续提纯得成品DCP,作为产品对外销售,或作为原料继续合成环氧氯丙烷等产品,精馏塔(T105)的塔釜重组份主要为催化剂、甘油和一氯甘油,通过第六输送泵(P106)连续采出,经31号管道(31)进入第一氯化塔式反应器(T102)中循环使用,经十次循环生产,二氯丙醇的收率为85%(以甘油量计算)以上;
氯化塔式反应器操作条件:
1)操作温度:60~130℃;优选的为100~110℃;
2)操作压力:20~100kPa(G);优选的为40~60kPa(G);
3)氯化反应时间:总停留时间为10~12小时;
4)氯化催化剂:锡复合盐,首次开车时一次性添加甘油质量的0.5~7%,正常操作状态循环回用,不再添加。
上述的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步骤1所述的催化剂加入的量优选的为甘油质量的1~2%。
上述的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所述的氯化塔式反应器为填料喷淋式反应器。
上述的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它也可以是5级氯化反应器串联工艺。
本发明方法的优点是:催化剂只需开车时一次加入,循环回用,减少了成本,减少了排污;反应条件温和,副反应少,二氯丙醇产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3级塔式氯化反应器串联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T102~T104为第一~第三塔式氯化反应器;T101为尾气吸收塔;T105为精馏塔;P101~P106为第一~第六输送泵;E101~E106为第一~第六换热器;R101为混合釜;V101为储罐。
图2为5级氯化塔串联流程示意图,其中。T102、T103a、T103b、T103c和T104为第一~第五塔式氯化反应器;T101为尾气吸收塔;T105为精馏塔;P101~P106为第一~第六输送泵;E101~E106为第一~第六换热器;R101为混合釜;V101为储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为3级氯化反应器串联工艺,其中T102~T104为塔式氯化反应器,T101为尾气吸收塔,T105为二氯丙醇(DCP)精馏塔。
将甘油①和锡盐催化剂②加入R101釜中溶解为均相,由釜出口③经泵P101计量输送④进入T101塔顶,经分布器进入塔中。催化剂为一次加入,正常操作情况下,不再添加,循环回用。另一部分甘油(不含有催化剂)进料线⑤按生产规模设定值直接从T101塔顶加入,经分布器进入塔中。来自氯化氢总管⑥的氯化氢⑦由T101塔釜经气体分布器进入塔中,甘油与氯化氢在填料上逆流接触反应,T101吸收塔主要提高氯化氢利用率,塔中主要生成物为一氯甘油,一氯反应速度比较快,没有催化剂也能反应,塔中操作压力为绝对压力40kPa,吸收塔尾气T101经34号管道34去碱水吸收系统。
尾气吸收塔T101塔釜出料口⑧液经泵P102计量输送⑨进入第一塔式氯化反应器T102塔顶,经分布器进入塔中,来自总管⑥的氯化氢⑩由第一塔式氯化反应器T102塔釜经气体分布器进入塔中,气液在塔中逆流接触,氯化生成热通过第一换热器E101移出,第三物料输送泵P103为物料循环泵,一方面加速甘油转化率,另一方面移出氯化生成热,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液在T102塔中达到设计的停留时间后,通过重力溢流⒂到第二氯化塔式反应器T103。
第二氯化塔式反应器T103反应机理同第一氯化塔式反应器T102,只是一氯甘油(一氯丙二醇)与二氯丙醇等组成含量有区别。反应液在第二氯化塔式反应器T103塔中达到设计的停留时间后,通过重力溢流到第三氯化塔式反应器T104,在T104氯化塔中,塔釜液按一定的比例采出进入预热器E105预热后再进入二氯丙醇精馏塔T105中,同时从尾气吸收塔T101补充相应量的甘油。
在T102~T104塔式氯化反应过程中,反应生成的水由二氯丙醇精馏塔T105塔顶蒸出反应体系,经第四热交换器E104冷凝收集于储罐V101中。馏份通过倾析回收水中的氯化氢和二氯丙醇。
通过二氯丙醇精馏塔T105精馏,DCP由塔顶蒸出,粗DCP按工艺要求继续提纯得成品DCP作为产品对外销售,或作为原料继续生成合成环氧氯丙烷。二氯丙醇精馏塔T105塔釜重组份主要为一氯甘油、甘油和催化剂,通过第六物料输送泵P106连续采出,通过31号管道(31)进入第一氯化塔式反应器T102中循环使用,同时从尾气吸收塔T101补充相应量的甘油。
甘油氯化操作条件:
1)操作温度:110℃,
2)操作压力:50kPa(G).
3)氯化反应时间:10小时.
4)氯化催化剂:锡复合盐,首次开车时一次性添加甘油总质量的2%wt催化剂,正常操作状态循环回用,不再添加。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为5级氯化反应器串联工艺,其中氯化反应塔由T102、T103a、T103b、T103c和T104五塔串联而成,T101为尾气吸收塔,T105为二氯丙醇(DCP)精馏塔。
1)操作温度:100℃,
2)操作压力:40kPa(G).
3)氯化反应时间:12小时.
4)氯化催化剂:锡复合盐,首次开车时一次性添加甘油总质量的1%wt催化剂,正常操作状态循环回用,不再添加。
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
1)通过气相色谱检测氯化液产品组分如下表:
Figure BDA00003483373400061
实施例3:如图1所示,为3级氯化反应器串联工艺,氯化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10小时,氯化催化剂:锡复合盐,首次开车时一次性添加甘油总质量的7%wt催化剂,正常操作状态循环回用,不再添加。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
通过气相色谱检测氯化液产品组分如下表:
实施例4:如图1所示,为3级氯化反应器串联工艺,氯化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10小时,氯化催化剂:锡复合盐,首次开车时一次性添加甘油总质量的0.5%催化剂,正常操作状态循环回用,不再添加。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
通过气相色谱检测氯化液产品组分如下表:
Figure BDA00003483373400063
实施例5:如图1所示,为3级氯化反应器串联工艺,氯化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1小时,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
通过气相色谱检测氯化液产品组分如下表:
Figure BDA00003483373400072
实施例6:如图1所示,为3级氯化反应器串联工艺,氯化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12小时,其它条件同实施例1。
通过气相色谱检测氯化液产品组分如下表:
Figure BDA00003483373400073

Claims (6)

1.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它为3级氯化塔式反应器串联工艺,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开车时,将甘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甘油①和开车时甘油一次投料总质量的0.5~7%的催化剂锡复合盐②加入混合釜(R101)中溶解为均相,由釜出口3号管道(3)经第一输送泵(P101)计量和经4号管道(4)输送进入尾气吸收塔(T101)塔顶,经分布器进入塔中,尾气吸收塔(T101)为填料喷淋吸收塔,催化剂为一次加入,正常操作情况下,不再添加,循环回用,另一部分不含有催化剂甘油按生产规模设定值直接从尾气吸收塔(T101)塔顶加入,经分布器进入塔中,来自氯化氢总管⑥的氯化氢由尾气吸收塔(T101)塔釜经气体分布器进入塔中,甘油与氯化氢在填料上逆流接触反应,塔中主要生成物为一氯甘油,塔中操作压力为绝对压力40-50KPa,操作温度为80-100℃,尾气吸收塔(T101)的尾气经34号管道进入碱水吸收系统,上述的锡复合盐由SnCl2·2H2O和CuCl组成,其中SnCl2·2H2O与CuCl的质量比为(2~4):1,均匀混合而成锡复合盐催化剂;
步骤2.尾气吸收塔(T101)塔釜出料口⑧液体经第二输送泵(P102)计量经9号管道⑨输送进入第一塔式氯化反应器(T102)塔顶,经分布器进入塔中,来自氯化氢总管⑥的氯化氢经10号管道⑩由第一塔式氯化反应器(T102)塔釜经气体分布器进入塔中,气液在塔中逆流接触,氯化生成热通过第一换热器(E101)移出,第三物料循环泵(P103)将第一塔式氯化反应器(T102)塔釜中的反应液不停地打入塔顶的液体分布器进行循环,甘油与氯化氢在填料上逆流接触反应,一方面加速甘油转化率,另一方面移出氯化生成热,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液在第一塔式氯化反应器(T10)中达到设计的停留时间后,通过重力溢流到第二氯化塔式反应器(T103);
步骤3.第二氯化塔式反应器(T103)反应机理同第一氯化塔式反应器(T102),只是一氯甘油与二氯丙醇组成含量有区别,反应液在第二氯化塔式反应器(T103)中达到设计的停留时间后,通过重力溢流到第三氯化塔式反应器(T104),第三氯化塔式反应器(T104)的反应机理同第一、第二氯化塔式反应器,在第三氯化塔式反应器(T104)中,塔釜液的一部分通过22号管道(22)进入预热器(E106)预热后再进入二氯丙醇精馏塔(T105)中,同时从尾气吸收塔(T101)补充相应量的甘油;
步骤4.在二氯丙醇精馏塔(T105)中,将在第一~第三氯化塔式反应器(T102~T104)反应过程中反应生成的水由塔顶蒸出反应体系,经冷凝器(E104)冷凝收集于储罐(V101)中,通过倾析回收水中的氯化氢和二氯丙烷;
步骤5.继续精馏,通过精馏塔二氯丙醇(DCP)由塔顶蒸出,粗二氯丙醇按工艺要求继续提纯得成品DCP,精馏塔(T105)的塔釜重组份主要为催化剂、甘油和一氯甘油,通过第六输送泵(P106)连续采出,经31号管道(31)进入第一氯化塔式反应器(T102)中循环使用;
氯化塔式反应器操作条件:
1)操作温度:60~130℃;
2)操作压力:20~100kPa(G);
3)氯化反应时间:总停留时间为10~12小时;
4)氯化催化剂:锡复合盐,首次开车时一次性添加甘油总质量的0.5~7%,正常操作状态循环回用,不再添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氯化塔式反应器的操作温度为100~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氯化塔式反应器的操作压力为40~60kPa(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催化剂加入的量为开车时甘油一次投料总质量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氯化塔式反应器为填料喷淋式反应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它为5级氯化反应器串联工艺。
CN201310287481.4A 2013-07-09 2013-07-09 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 Active CN1033330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7481.4A CN103333047B (zh) 2013-07-09 2013-07-09 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
PCT/CN2014/081762 WO2015003595A1 (zh) 2013-07-09 2014-07-07 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87481.4A CN103333047B (zh) 2013-07-09 2013-07-09 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3047A true CN103333047A (zh) 2013-10-02
CN103333047B CN103333047B (zh) 2015-03-11

Family

ID=49241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87481.4A Active CN103333047B (zh) 2013-07-09 2013-07-09 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333047B (zh)
WO (1) WO2015003595A1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03595A1 (zh) * 2013-07-09 2015-01-15 南京奥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
CN106397122A (zh) * 2015-07-31 2017-02-15 王圣洁 以甘油为原料制造二氯丙醇与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CN106397123A (zh) * 2015-07-31 2017-02-15 王圣洁 二氯丙醇的制造方法与环氧氯丙烷的制造方法
CN108409526A (zh) * 2018-03-09 2018-08-17 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一氯甲烷节能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08440247A (zh) * 2018-03-27 2018-08-24 佛山市飞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甘油氯化合成二氯丙醇的方法
CN108640814A (zh) * 2018-04-18 2018-10-12 佛山市飞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甘油氯化合成二氯丙醇的方法
CN111138384A (zh) * 2019-12-27 2020-05-12 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烯烃生产过程中副产氯化氢的处理方法
CN112142690A (zh) * 2020-10-22 2020-12-29 丹阳市助剂化工厂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氯化石蜡含氯尾气甘油法生产环氧氯丙烷工艺
CN112591712A (zh) * 2020-12-21 2021-04-02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甘油法制备环氧氯丙烷工艺尾气中氯化氢的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13480407A (zh) * 2021-05-17 2021-10-08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二氯丙醇的连续化制备系统及方法
CN114621057A (zh) * 2022-04-27 2022-06-14 宁波环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
CN115785026A (zh) * 2022-10-26 2023-03-14 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中心 一种甘油法连续化生产环氧氯丙烷的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48653B (zh) * 2017-02-09 2023-05-02 天津市新天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二元醇水溶液脱水副产一元醇的节能工艺方法和装置
CN106984253B (zh) * 2017-04-27 2022-11-22 平顶山市神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体光气合成装置及方法
CN110938046B (zh) * 2018-09-21 2022-08-0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抑制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生产环氧氯丙烷水解的方法
CN110523226A (zh) * 2019-09-09 2019-12-03 丹阳市助剂化工厂有限公司 一种氯化石蜡尾气处理工艺及吸收设备
CN111187138B (zh) * 2020-01-21 2022-08-23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二氯苯精馏残渣的方法
CN113620771A (zh) * 2020-05-08 2021-11-0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乙苯脱氢制二乙烯基苯的反应系统及反应方法
CN111871142A (zh) * 2020-06-24 2020-11-03 吴军祥 一种从混合气体中分离氯化氢的方法
CN113105302B (zh) * 2021-03-04 2024-01-12 老河口华辰化学有限公司 一种邻氯甲苯氯化联产邻氯氯苄、邻氯二氯苄和邻氯三氯苄的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7751A (zh) * 2007-01-26 2007-08-01 江苏工业学院 一种从甘油制备二氯丙醇的方法
CN101090878A (zh) * 2005-05-20 2007-12-19 索尔维公司 通过转化多羟基脂肪烃制备氯代醇的方法
JP2010047492A (ja) * 2008-08-19 2010-03-04 Tosoh Corp ジクロロプロパ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2295529A (zh) * 2011-07-11 2011-12-28 江西省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用甘油和盐酸连续制备二氯丙醇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54712T3 (es) * 2003-11-20 2011-03-17 Solvay (Société Anonyme) Proceso para producir un compuesto orgánico.
CN101323555B (zh) * 2008-07-24 2011-02-16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甘油氢氯化制备二氯丙醇的方法
CN103333047B (zh) * 2013-07-09 2015-03-11 南京奥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90878A (zh) * 2005-05-20 2007-12-19 索尔维公司 通过转化多羟基脂肪烃制备氯代醇的方法
CN101007751A (zh) * 2007-01-26 2007-08-01 江苏工业学院 一种从甘油制备二氯丙醇的方法
JP2010047492A (ja) * 2008-08-19 2010-03-04 Tosoh Corp ジクロロプロパノールの製造方法
CN102295529A (zh) * 2011-07-11 2011-12-28 江西省化学工业研究所 一种用甘油和盐酸连续制备二氯丙醇的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03595A1 (zh) * 2013-07-09 2015-01-15 南京奥凯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
CN106397122A (zh) * 2015-07-31 2017-02-15 王圣洁 以甘油为原料制造二氯丙醇与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CN106397123A (zh) * 2015-07-31 2017-02-15 王圣洁 二氯丙醇的制造方法与环氧氯丙烷的制造方法
CN106397123B (zh) * 2015-07-31 2019-04-23 王圣洁 二氯丙醇的制造方法与环氧氯丙烷的制造方法
CN106397122B (zh) * 2015-07-31 2019-04-23 王圣洁 以甘油为原料制造二氯丙醇与环氧氯丙烷的方法
CN108409526B (zh) * 2018-03-09 2020-11-20 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一氯甲烷节能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08409526A (zh) * 2018-03-09 2018-08-17 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一氯甲烷节能生产系统及方法
CN108440247A (zh) * 2018-03-27 2018-08-24 佛山市飞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甘油氯化合成二氯丙醇的方法
CN108640814A (zh) * 2018-04-18 2018-10-12 佛山市飞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甘油氯化合成二氯丙醇的方法
CN111138384A (zh) * 2019-12-27 2020-05-12 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含氟烯烃生产过程中副产氯化氢的处理方法
CN112142690A (zh) * 2020-10-22 2020-12-29 丹阳市助剂化工厂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氯化石蜡含氯尾气甘油法生产环氧氯丙烷工艺
CN112591712A (zh) * 2020-12-21 2021-04-02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甘油法制备环氧氯丙烷工艺尾气中氯化氢的回收装置及方法
CN113480407A (zh) * 2021-05-17 2021-10-08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二氯丙醇的连续化制备系统及方法
CN114621057A (zh) * 2022-04-27 2022-06-14 宁波环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
CN114621057B (zh) * 2022-04-27 2024-05-24 宁波环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
CN115785026A (zh) * 2022-10-26 2023-03-14 山东鲁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石墨烯高分子复合材料研发中心 一种甘油法连续化生产环氧氯丙烷的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33047B (zh) 2015-03-11
WO2015003595A1 (zh) 2015-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33047B (zh) 一种二氯丙醇的生产方法
CN102755759B (zh) 合成异丙醇的连续反应精馏工艺及其精馏设备
CN110204422B (zh) 一种由丙烯醛制备1,3-丙二醇的方法
CN102675047B (zh) 一种制备二氯丙醇的方法
CN104003855A (zh) 甲醇为初始反应原料连续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的系统
WO2021129377A1 (zh) 一种含氟烯烃生产过程中副产氯化氢的处理方法
CN107501042A (zh) 一种通过乙酸异丙酯水解制备异丙醇的方法
CN102775269A (zh) 三氯乙烯气相催化生产方法
CN101830788A (zh) 变压精馏分离甲乙酮和水共沸物的方法
CN101092407A (zh) 一种α-乙酰基-γ-丁内酯的制备方法
CN101979365B (zh) 一种连续制备二氯丙醇的方法
CN101357880B (zh) 一种甘油与氯化氢自催化反应制备二氯丙醇的工艺及系统
CN103588622B (zh) 连续水解反应合成2-甲基烯丙醇的方法
CN102010295B (zh) 一种甘油法制二氯丙醇的方法
CN103464178B (zh) 一种甘油氯化合成二氯丙醇的ag—01催化剂
CN101429099B (zh) 一种由甘油制备二氯丙醇的方法
CN110498782B (zh) 一种2,5-二甲基-4-羟基-3(2h)呋喃酮的连续制备方法
CN102040479B (zh) 一种甘油与氯化氢自催化反应制备二氯丙醇的系统
CN107118075A (zh) 一种氯丙烯提纯系统
CN104557810A (zh) 一种采用撞击流反应器由戊糖溶液生产糠醛的方法
CN105585468B (zh) 一种以环戊烯为原料制备环戊酮的方法
CN101215223B (zh) 从甘油制备二氯丙醇的方法
CN107266288B (zh) 一种低碳烷烃经溴代烷烃水解制备醇的方法
CN111747911B (zh) 一种连续分离糠醛的方法
CN102918015A (zh) 多羟基化的脂族烃的氢氯化反应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31

Address after: 055350 County Industrial Park, Longyao County, Xingtai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bei Jiaao glycerol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16, Mufu West Road, Xiaguan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210000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AOKAI CHEM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