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8403A - 耐磨耗性聚酯纤维以及机织/针织物 - Google Patents

耐磨耗性聚酯纤维以及机织/针织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8403A
CN103038403A CN2010800683323A CN201080068332A CN103038403A CN 103038403 A CN103038403 A CN 103038403A CN 2010800683323 A CN2010800683323 A CN 2010800683323A CN 201080068332 A CN201080068332 A CN 201080068332A CN 103038403 A CN103038403 A CN 103038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ester fiber
abrasion performance
fiber
heat treatment
abra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83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8403B (zh
Inventor
出口润子
西崎拓志
野津芳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Kase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Chemical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038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84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84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84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5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01F6/6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homo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from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01Combinations of extrusion moulding with other shaping operations
    • B29C48/0018Combinations of extrusion moulding with other shaping operations combined with shaping by orienting, stretching or shrinking, e.g. film blow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22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hoice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5Filamentary, e.g. strand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10/00Physical treatment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during manufacture, i.e. during a continuous production process before the filaments have been collected
    • D01D10/02Heat treatmen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08Melt spinning methods
    • D01D5/098Melt spinning methods with simultaneous stretching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DMECHANICAL METHODS OR APPARATU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 D01D5/00Formation of filaments, threads, or the like
    • D01D5/12Stretch-spinning methods
    • D01D5/16Stretch-spinning methods using rollers, or like mechanical devices, e.g. snubbing pi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20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0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 D02G1/0206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 D02G1/0213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by twisting, fixing the twist and backtwisting, i.e. by imparting false twist by false-twisting after drawing the yarn on the same machine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44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D02G3/442Cut or abrasion resistant yarns or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00Modifying the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resulting from a particular structure; Modifying, retaining, or restoring the physical form or cross-sectional shape, e.g. by use of dies or squeeze rollers
    • D02J1/22Stretching or tensioning, shrinking or relaxing, e.g. by use of overfeed and underfeed apparatus, or preventing stretch
    • D02J1/229Relaxing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00Woven fabrics designed to make specified articles
    • D03D1/0035Protective fabrics
    • D03D1/0041Cut or abrasion resistant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2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 D03D15/283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the fibres or filaments constituting the yarns or threads synthetic polymer-based, e.g. polyamide or polyester fibr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5/0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 D03D15/50Woven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of the fibres,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or other warp or weft elements used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yarns or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4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 D04B1/16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synthetic thread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CFINISHING, DRESSING, TENTERING OR STRETCHING TEXTILE FABRICS
    • D06C7/00Heating or cooling textile fabric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7/00Use of polyester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995/00Properties of moulding material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preformed parts or moulds
    • B29K2995/0037Other properties
    • B29K2995/007Hard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48Wearing apparel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06Load-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501/00Wearing apparel
    • D10B2501/04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30Woven fabric [i.e., woven strand or strip material]
    • Y10T442/3976Including strand which is stated to have specific attributes [e.g., heat or fire resistance, chemical or solvent resistance, high absorption for aqueous composition, water solubility, heat shrinkability,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42/00Fabric [woven, knitted, or nonwoven textile or cloth, etc.]
    • Y10T442/40Knit fabric [i.e., knit strand or strip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耐磨耗性聚酯纤维,其为了改善衣料用机织/针织物、尤其是使用了细纤度的聚酯纤维的机织/针织物的耐磨耗性,尤其将强度、伸长率、应力-应变曲线中的特定伸长率范围的杨氏模量规定在特定范围。本发明的聚酯纤维的特征在于,其是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主要重复单元的耐磨耗性聚酯纤维,所述聚酯纤维满足以下必要条件(1)~(5):(1)纤度为8dtex以上且200dtex以下,(2)单丝纤度为1.0dtex以上且4.0dtex以下,(3)断裂强度为3.5cN/dtex以上,(4)断裂伸长率为20%以上且50%以下,而且(5)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中的伸长率2%以上且5%以下的区域的最小微分杨氏模量为20cN/dtex以下。

Description

耐磨耗性聚酯纤维以及机织/针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磨耗性良好的聚酯纤维以及含有该纤维的机织/针织物。
背景技术
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称为PET)为代表的聚酯纤维由于力学特性和处理性优异,所以在无论衣料和材料的广泛用途中均被使用,因此,研究了许多满足与各种用途相应的所需特性的纤维以及产品的开发。
在由含有聚酯纤维的机织/针织物构成的衣料、材料中,耐磨耗性为重要的所需特性之一,寻求耐磨耗性优异的机织/针织物。
在聚酯纤维主要以机织/针织物的形态用于衣料、尤其是防风外衣、羽绒服等外衣的情况下,由于在腋下部、大腿部引起穿着带来的摩擦,因此有产生起毛、破裂的情况。另外,尤其在用于户外衣(登山用、野营用等室外活动用衣)的情况下,与其他物体产生剧烈的摩擦(例如与登山帆布背包、绳子等的摩擦,或者与地面、陡壁、草树的摩擦等),有产生起毛、破裂的情况。
在聚酯纤维主要以针织物的形态用于衣料、尤其是运动衫、运动裤等运动衣的情况下,衣料彼此之间或衣料与其他物体之间产生剧烈的摩擦(例如竞技者彼此之间的接触或与竞技用品的接触、因滑行而与地面的接触等),有产生起毛、破裂的情况。
一般在磨耗这样的观点上,已知聚酯纤维与尼龙66等聚酰胺纤维相比稍差,但聚酰胺纤维易于产生光劣化、黄变,不适合于室外过于严苛使用的用途。因此,正在进行各种改善聚酯纤维的耐磨耗性的研究。
一直以来,已知提高延伸倍率得到高强力的聚酯的方法。另外,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对制造聚酯纤维时的延伸方法下工夫而得到高强力的聚酯纤维的方法。通过这些制造方法得到的纱线的纤维轴向的强度高,但对来自与纤维轴垂直的方向等其他方向的外力抵抗差,在衣料用素材的磨耗等从全部方向产生磨耗的情况下无法获得充分的耐磨耗性。
在以下的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一种提高了固有粘度和强度的具有扁平截面的衣料用的耐磨耗性优异的卷曲纱。该卷曲纱虽然考虑作为衣料用,形成有提高了强度、取向的结构,但仍然在纤维轴以外的方向上脆弱,相对于从全部方向产生的磨耗的耐久性不充分。
还考察了各种在聚合物中加入添加物等来提高耐磨耗性的方法。例如,在以下的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含有特殊的氧化硅颗粒而以特定的晶体结构提高了取向的纤维。
然而,在含有颗粒时一般会降低纱线的强度。另外,由于仅是提高了取向的结构,仍然在纤维轴以外的方向上脆弱,如马丁代尔(Martindale)磨耗这样的全部方向上的耐磨耗性不充分。
在以下的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通过如下方式改善耐磨耗性的方法:为了抑制机织物经纱所使用的交缠纱(interlaced yarn)的、由于纱线彼此之间以及与织机金属部分的摩擦导致产生单丝断线、起毛,在将聚酯未延伸丝延伸后,实施0.2~5%的松弛热处理和流体交织处理。
然而,通过该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在机织物制造时由于与纱线、织机部件的摩擦导致产生的单丝断线、起毛,但难以在衣料、尤其是防风外衣、羽绒服等外衣、运动衫、运动裤等运动衣、户外衣(登山用、野营用等室外活动用衣)等中防止因衣料彼此之间、衣料与其他物体的剧烈的摩擦导致的破裂。
尤其近年来,从由“布帛的轻度”(布帛的每单位面积的重量小)带来的穿着感良好度等观点出发,机织/针织物的质地减薄的需求变高。为了使得机织/针织物质地减薄,只要使用细纤度的纤维即可,但所使用的纤维的纤度越细,机织/针织物的耐磨耗性越有降低的倾向。因此,近年来,提高细纤度的纤维的耐磨耗性的要求更进一步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2459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3-30963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许第327770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58-184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磨耗性聚酯纤维,其为了改善衣料用机织/针织物、尤其是使用了细纤度的聚酯纤维的机织/针织物的耐磨耗性,将强度、伸长率、应力-应变曲线中的特定伸长率范围的杨氏模量等聚酯纤维的物性规定在特定范围内。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由该聚酯纤维形成的机织/针织物,该聚酯纤维不易发生在作为衣料、尤其防风外衣、羽绒服等外衣使用时产生的由腋下部、大腿部的摩擦导致的起毛、破裂,也不易发生在尤其作为运动衣、户外衣使用时产生的由衣料彼此之间、衣料与其他物体的各种摩擦导致的起毛、破裂,其手感优异。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深入研究反复试验,结果发现通过在聚酯纤维中在延伸处理后进行特定范围的松弛热处理,能够将聚酯纤维的物性尤其强度、伸长率、应力-应变曲线中的微分杨氏模量规定在特定范围,能够得到耐磨耗性改善了的聚酯纤维。本发明人等发现,含有这样的耐磨耗性改善了的聚酯纤维的机织物(woven fabric)或针织物(knitted fabric)(以下也总称为“机织/针织物”)对于防止由尤其与其他物体的剧烈的接触导致的破裂是有效的。
即,本发明如下所述。
[1]一种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其是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95摩尔%以上的重复单元的耐磨耗性聚酯纤维,所述聚酯纤维满足以下必要条件(1)~(5):
(1)纤度为8dtex以上且200dtex以下,
(2)单丝纤度为1.0dtex以上且4.0dtex以下,
(3)断裂强度为3.5cN/dtex以上,
(4)断裂伸长率为20%以上且50%以下,而且
(5)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中的伸长率2%以上且5%以下的区域的最小微分杨氏模量为20cN/dtex以下。
[2]根据前述[1]所述的聚酯纤维,其进而满足以下必要条件(6):
(6)纱线耐磨强度为0.5次/dtex以上。
[3]根据前述[1]所述的聚酯纤维,其进而满足以下必要条件(7):
(7)特性粘度为0.70dl/g以上且1.30dl/g以下。
[4]根据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纤维,其进而满足以下必要条件(8):
(8)结晶度为60%~90%,并且取向度为0.70~0.92。
[5]一种耐磨耗性机织物,其中,含有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纤维。
[6]根据前述[5]所述的耐磨耗性机织物,其是马丁代尔耐磨试验(Martindale Abrasion Test)的重量减少率在3万次时为5%以下的机织物。
[7]根据前述[5]或[6]所述的耐磨耗性机织物,其是织物组织为防撕裂塔夫绸(ripstop taffeta)的机织物。
[8]一种耐磨耗性针织物,其中,含有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纤维。
[9]根据前述[8]所述的耐磨耗性针织物,其单位面积重量为80~350g/m2
[10]一种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磨耗性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将特性粘度为0.70dl/g以上且1.30dl/g以下的聚酯进行熔融纺丝,
以临界延伸倍率的65%以上且85%以下的延伸倍率进行延伸处理,接着
在热处理温度120℃以上且220℃以下、松弛率5%以上且15%以下进行松弛热处理。
[11]根据前述[10]所述的耐磨耗性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在进行延伸处理后临时卷取,然后进行松弛热处理。
[12]前述[10]所述的耐磨耗性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在延伸处理后接着进行松弛热处理而不进行临时卷取。
[13]一种前述[5]~[7]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磨耗机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在通过染色加工工序定形时进行松弛热处理。
[14]根据前述[13]所述的耐磨耗机织物的制造方法,其将含有以180~200℃假捻加工后的聚酯纤维的机织物以假捻温度以上的温度进行松弛热处理。
[15]一种前述[8]或[9]所述的耐磨耗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在通过染色加工工序定形时进行松弛热处理。
[16]根据前述[15]所述的耐磨耗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其将含有以180~200℃假捻加工后的聚酯纤维的针织物以假捻温度以上的温度进行松弛热处理。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耐磨耗性良好、尤其在质地薄的机织/针织物中适宜的聚酯纤维以及含有该纤维的机织/针织物。使用所述纤维的机织/针织物,其不易发生在衣料、尤其防风外衣、羽绒服等外衣穿着时产生的由腋下部、大腿部的摩擦导致的起毛、破裂,其中,对在户外衣穿着时产生的衣料彼此之间、衣料与其他物体的剧烈的接触摩擦的抵抗强,并且手感优异。另外,这些要求耐磨耗性的衣料能够达成轻且质地薄。
另外,如果将本发明的聚酯纤维用于针织物,则能够提供不易发生在运动衫、运动裤、紧身运动衫(jersey)等运动衣穿着时产生的由腋下部、大腿部的摩擦导致的起毛、破裂,即使在比赛中、训练中与地面、地板产生摩擦的情况下也不易产生起毛、破裂的衣服,进一步还能够提供防钩丝效果也优异的针织物。另外,这些要求耐磨耗性的衣料能够达成轻且质地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聚酯纱线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聚酯纱线的微分杨氏模量-应变曲线。
图3为非本发明(比较例8)的聚酯纱线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4为非本发明(比较例8)的聚酯纱线的微分杨氏模量-应变曲线。
图5为非本发明(比较例9)的聚酯纱线的应力-应变曲线。
图6为非本发明(比较例9)的聚酯纱线的微分杨氏模量-应变曲线。
图7为示出用于得到本发明的延伸丝的纺纱延伸热处理设备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8为示出在将本发明的延伸丝进行松弛热处理时使用的设备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的直接纺纱延伸热处理设备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
图10为在本发明的评价中使用的纱线耐磨试验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耐磨耗性是指抵抗纤维表面被其他物体表面摩擦时的摩擦力(剪切力)的性能。一般而言,纤维通过摩擦会引起单丝中的原纤维如起毛般出现在单丝表面的现象(原纤化)。一般而言,一旦发生原纤化,则布帛表面的例如美观性、耐久性等会降低,因此原纤化是不优选的现象。因此,对于提高耐磨耗性而言,如何防止原纤化成为关键。
以通常条件进行延伸的聚酯纤维的结晶度高,且分子在纤维长度方向上显示高取向状态,但在本发明的聚酯纤维中,例如通过在延伸处理后进行特定范围的松弛热处理,打乱纤维中的聚酯分子的朝向,从而取向度降低(以下也称为取向松弛),聚酯纤维的物性、尤其是强度、伸长率、以及应力-应变曲线(S-S曲线)中的微分杨氏模量处于特定范围。
在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聚酯纤维的代表性的应力-应变曲线(S-S曲线)。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聚酯纤维具有在低伸长率区域中具有平坦的部分、随后杨氏模量变高这样的特征曲线。
在图2中,示出了作为对图1的伸长率进行微分而得到的图表的微分杨氏模量-应变曲线。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聚酯纤维在伸长率为2~5%的范围具有最小值,在伸长率为10~15%的范围具有最大值。具体而言,在本发明中得到的纱线在伸长率为2%以上且5%以下的微分杨氏模量的最小值,如图2所示为20cN/dtex以下,在伸长率为10~15%的范围,作为最大值为23cN/dtex以上。
关于通过取向松弛而具有这样的微分杨氏模量特性的本发明的聚酯纤维,认为由于在对纤维表面施加摩擦力(剪切力)时,由摩擦力(剪切力)产生的能量大量消耗在聚酯分子的取向增加,因此不易产生原纤化。
本发明的聚酯纤维所使用的聚酯含有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主要重复单元,以95摩尔%以上、优选97摩尔%以上、更优选99摩尔%以上含有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重复单元。可以是100摩尔%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重复单元的聚酯,也可以是包含小于5摩尔%的其他酯的重复单元的聚酯。即,本发明的聚酯纤维所使用的聚合物可以是PET单一结构,也可以是小于5摩尔%为其他酯的重复单元的共聚PET。
作为共聚成分的代表例子,可列举出下述物质。
作为酸性成分,为以间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为代表的芳香族二羧酸、以己二酸、衣康酸为代表的脂肪族二羧酸等。作为二醇成分,为乙二醇、丁二醇、聚乙二醇等。
另外,还可列举出羟基安息香酸等羟基羧酸。也可以是它们多个共聚。
进一步,在本发明的聚酯纤维中,在不妨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含有氧化钛等消光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抗菌剂、各种颜料等添加剂,或者可以通过共聚含有这些成分。
本发明的聚酯纤维的纤度为8dtex以上且200dtex以下,在机织物中使用的情况下,优选为8dtex以上且100dtex以下。进一步优选的范围为10dtex以上且84dtex以下。小于8dtex时,由于纤度过细,因此在纺织工序中纤维的处理易变得困难。超过100dtex时,衣料用质地薄的机织物的厚度变厚,手感不好。特别是本发明的效果即使对于细纤度也有效,尤其是在10~30dtex的细支的情况下也发挥优异的耐磨耗性。因此,在使用这些细纤度的纱线制成轻且质地薄的机织物、尤其是单位面积重量40g/m2以下的机织物中发挥优异的耐磨耗性。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聚酯纤维的纤度在针织物中使用的情况下,优选为20dtex~200dtex。更优选的范围为30dtex~175dtex。小于20dtex时由于纤度过细,因此在编织时易产生断线、耐磨耗性差,另一方面,超过200dtex时纱线变硬,针织物的手感不好。本发明的聚酯纤维起到的耐磨耗性效果即使对于细纤度也有效,尤其是在30~84dtex的细支的情况下也发挥优异的耐磨耗性。其结果,即使是使用这些纱线制成轻且质地薄的针织物、例如单位面积重量120g/m2以下的针织物,也具有优异的耐磨耗性。
本发明的聚酯纤维的单丝纤度为1.0dtex以上且4.0dtex以下,优选为1.0dtex以上且3.1dtex以下。单丝纤度小于1.0dtex时,耐磨耗性不好,另一方面,单丝纤度超过4dtex时,虽然耐磨耗性变好,但由于纤维变硬所以针织物的手感不好,还容易刺激皮肤。
本发明的聚酯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5cN/dtex以上,优选为4.0cN/dtex以上,更优选为4.5cN/dtex以上。断裂强度小于3.5cN/dtex时,耐磨耗性不好。断裂强度越大对于提高耐磨耗性而言是越优选的特性值,但在6.0cN/dtex以上时由于纤维变硬因此从手感的方面出发不优选。
断裂伸长率为20%以上且50%以下,优选为30%以上且45%以下的范围。断裂伸长率小于20%时,由于纤维中的聚酯分子的取向度增加,因此易产生原纤化,无法获得良好的耐磨耗性,另一方面,断裂伸长率超过50%时难以使断裂强度为3.5cN/dtex以上,因此无法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在本发明中,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中的伸长率2%以上且5%以下的区域的最小微分杨氏模量为20cN/dtex以下,优选为2~15cN/dtex,更优选为4~10cN/dtex。超过20cN/dtex时,由松弛热处理带来的纤维中的聚酯分子的取向松弛不充分,通过摩擦力(剪切力)会产生原纤化,因此耐磨耗性不好。
本发明的聚酯纤维优选基于纱线耐磨试验的纱线耐磨强度为0.5次/dtex以上。更优选纱线耐磨强度为0.6~2.0次/dtex。纱线耐磨强度可以使用图10所示的纱线耐磨试验机进行评价。纱线切出20cm,数根并丝使得总纤度成为167dtex左右,加入10次/m左右的捻。对粘贴有#800的研磨纸的直径1cm的金属棒施加0.14g/dtex加重并使其接触纱线。以0.6次/秒的速度、3cm的振幅摩擦纱线,将纱线切断为止的次数(1次往复记为1次)作为纱线耐磨次数。为了不改变研磨纸的状态,每10次挪动研磨纸,将研磨纸以新的状态进行摩擦。纱线耐磨强度可用下述式(3)算出:
纱线耐磨强度=纱线耐磨次数/试验中使用的纱线的总纤度   (3)
在将本发明的聚酯纤维用于机织/针织物时,可以保持无捻,或者以提高集束性为目的,也可以赋予交织或者捻。
接着,描述本发明的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
在本发明中使用的聚酯纤维的特性粘度优选为0.70dl/g以上且1.30dl/g以下的范围,更优选为0.75dl/g以上且1.10dl/g以下的范围。特性粘度如果为0.70dl/g以上,则能够改善所得纤维的耐磨耗性。另外,特性粘度超过1.30dl/g时,虽然耐磨耗性变好,但手感硬,作为衣料用机织/针织物所使用的纤维是不优选的。
在本发明的聚酯纤维的制造中,重要的是,将未延伸丝以临界延伸倍率的65%以上且85%以下、优选70%以上且80%以下进行延伸,然后进行松弛热处理。未延伸丝的临界延伸倍率(MD)在设未延伸丝的断裂伸长率为(E)时,以MD=(E+100)/100表示。以小于临界延伸倍率的65%进行延伸时,难以使断裂强度为3.5cN/dtex以上,因此无法达成本发明的目的。超过临界延伸倍率的85%进行延伸时,在松弛热处理时多发生断线。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纺纱时、纺纱后、机织/针织物的加工时等、纤维以及机织/针织物制造工序中的任意工序中实施松弛热处理。通过松弛热处理,可以提高结晶度、抑制取向度。纤维在纺纱时或者纺纱后以纱线的状态进行松弛热处理的情况下,热处理温度优选为120℃以上且220℃以下的温度范围,更优选为150℃以上且200℃以下。温度小于120℃时,聚酯自身的取向效果低,因此,即使组合松弛热处理,纤维中的聚酯分子的取向松弛效果也会不充分,无法获得良好的耐磨耗性,另一方面,超过220℃时,由于接近聚酯的熔点因此通过热处理容易发生起毛、断线。
本发明中的以纱线的状态进行松弛热处理时的松弛率优选为5%以上且15%以下,更优选为7%以上且12%以下。松弛率使用图8中的供给辊14的速度(Vk)和松弛辊16的速度(Vr)、或使用图9中的第2辊11的速度(V2)和第3辊20的速度(V3),并通过式:松弛率=((Vk-Vr)/Vk)×100或者((V2-V3)/V2)×100来求出。即使使用除图8、图9所示的装置以外的装置进行松弛热处理,松弛率也可同样地通过热处理前后的纱线速度(通常以辊速度表示)的比率求出。
松弛率小于5%时,纤维中的聚酯分子的取向松弛效果不充分,无法获得良好的耐磨耗性,另一方面,松弛率超过15%时,松弛热处理时的工序张力低,纺纱性不好。
这样,通过在延伸后以缓和纤维中的聚酯分子的热收缩和取向为目的,进行松弛热处理,从而使伸长率2%以上且5%以下的区域中的最小微分杨氏模量成为20cN/dtex以下,能够得到耐磨耗性得以提高了的纤维。松弛热处理可以将通过图7所示的纺纱装置进行延伸、临时卷取的纤维通过图8所示的装置来进行,或者可以如图9所示,延伸后接着进行热处理而不进行临时卷取。松弛热处理时虽然纱线张力下降,但从以低张力且稳定的松弛热处理这样的观点出发,优选的是,在延伸并临时卷取后,如图8所示,纱线以借助重力从上至下行进的方式牵引。
另外,还可以通过在机织/针织物制造后的染色、热定形工序中选择使机织/针织物的尺寸变小的条件,从而进行机织/针织物中的纤维的松弛热处理。
在机织/针织物的加工时进行松弛热处理的情况下,机织/针织物的加工工序通常在精练后进行中间定形,其后经过染色工序,进行最终定形,在该定形时、尤其是中间定形时通过以170℃~210℃的较高的温度缩幅、归拢处理使其松弛是特别有效的。缩幅是指缩小机织/针织物宽度方向的尺寸的处理,归拢是指缩小机织/针织物经向的尺寸的处理。基于缩幅、归拢的尺寸减小率的累积值优选相对于处理前的尺寸为2~15%,更优选为5~12%。如果在该范围内,则可以将机织/针织物中的聚酯纤维进行与以纱线状态的松弛率5~15%相当的松弛处理同样的处理。作为一个例子,以缩幅率5%、归拢率3%进行松弛热处理的情况下,设处理前为1时的处理后的尺寸累积值为(1-0.05)×(1-0.03)=0.9215,尺寸变化率的累积值成为7.85%。热处理温度期望为15秒~120秒,特别期望为30秒~100秒。另外,在最终定形时也是期望设定为尽可能不紧绷地弄平褶皱的程度。在前述以纱线状态进行松弛热处理的情况下,重要的也是,使得在机织/针织物加工时以松弛热处理温度以上的温度在不紧绷状态下加热。通过这些在纱线或机织/针织物中进行的热松弛处理,可以提高聚酯系纤维的结晶度,并且降低取向,能够得到耐磨耗性非常优异的机织物。
本发明的聚酯纤维优选的是:结晶度为60%~90%,且取向度为0.70~0.92。
本发明中所称的结晶度是指下述值:进行聚酯系纤维的广角X射线测定,在5°≤2θ≤40°的散射强度图表中,以2θ=5°和40°画出基线,作为非晶部的峰值设θ=19.5°的强度为A、作为晶体部的峰值设θ=25.5的强度为B时,通过下述(1)式算出的值(%):
B/(A+B)×100(1)。
另外,本发明中所称的取向度是指下述值:进行聚酯纤维的透射型广角X射线测定,相对于来自聚酯的(100)面的折射强度的方位角依赖性I(φ),求出峰强度和背景水平,求出I(φ)的强度为(峰强度-背景)/2+背景的位置的峰宽度(峰的半宽度),通过下述式(2)算出的值:
f=1-△/360(2)
{式中,△:I(φ)处见到的峰的半宽度(FWHM)的总和(deg)}。另外,在求出I(φ)时,需要在24°<2θ<28°进行折射强度的累积,进行空池修正等必要的修正。如由上述式(2)可明确的那样,在晶体完全取向的情况下f=1,在无取向的情况下f=0。
结晶度小于60%时结晶化不充分进行,磨耗强度变低。另外,在超过90%时手感变硬,不优选。
如果取向度为0.70以上,则能够显示优异的耐磨耗性,但取向度超过0.92时虽然由于取向强,因此在纤维轴向上强,对纤维的强度提高有效,但在纤维轴以外的方向反而变弱,对于本发明中所说的耐磨耗性而言不优选。由于本发明中的耐磨耗性是指对在服装穿着时等产生的、对于来自全部方向的摩擦的耐性优异,因此需要在全部方向上的耐磨耗性。只要有差的方向,则会从这儿开始磨耗,因而不优选。
上述结晶度、取向度的特别优选的范围根据假捻加工的有无而不同。未进行假捻加工的聚酯纤维的结晶度特别优选为65~80%,取向度特别优选为0.70~0.88。进行了假捻加工的聚酯纤维的结晶度特别优选为60~90%,取向度特别优选为0.85~0.92。
在将经过了松弛热处理的聚酯纤维进行假捻加工的情况下,优选在180~200℃的低温下假捻,并以假捻温度以上的温度进行松弛热处理。另外,在将含有经过了假捻加工的聚酯纤维的机织/针织物进行松弛热处理的情况下,也同样地优选假捻加工在180℃~200℃的低温下进行。在假捻时通常施加200℃~210℃的热,纱线在紧绷状态下被处理。该情况下,由于通常在后续加工中的定形温度相对于假捻温度低,因此难以充分发挥定形时的松弛效果。通过在180~200℃的较低温下进行假捻,并以假捻温度以上的温度进行松弛热处理,能够提高结晶度、抑制取向,形成耐磨耗性优异的纤维以及机织/针织物。假捻可以为1加热器(1H)、2加热器(2H)中的任意工序,也可以在假捻前或假捻后实施交缠加工。2H假捻的情况下温度高的加热器温度满足上述条件即可。由于在假捻加工中一般在非常高温的条件下施加张力,因此结晶化进行、取向变高,但在本发明中通过控制假捻和松弛热处理的温度和松弛率,即使在使用假捻纱线的机织/针织物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结晶度为60~90%、取向度为0.85~0.92。
本发明的聚酯纤维的单丝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Y字形、W字形等异形截面、中空截面等,没有特别限定。
本发明的聚酯纤维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也可以与其他纤维复合使用。作为复合的其他纤维,例如可选择其他聚酯纤维、尼龙、丙烯腈系纤维、铜氨纤维(cupra)、人造丝、聚氨酯弹性纤维等,但不限定于这些。可以为仅由本发明的聚酯纤维形成的机织/针织物,但如果为机织物,则经纬中的至少一者含有本发明的聚酯纤维即可,优选构成经纬的纱线的30%以上为本发明的聚酯纤维。更优选为50%以上,特别优选为90%以上。如果为针织物,则至少在单侧表面配置的纤维的一部分或全部、优选为50%以上、特别优选为90%以上为本发明的聚酯纤维即可。
本发明的机织/针织物可以通过常用方法进行精练、染色、整理加工,整理剂的种类可以根据所使用的聚酯纤维的用途适当地选择。但是,如上所述在紧绷状态下以热松弛工序中的处理温度以上的温度进行处理会有损热松弛效果,因而不优选。进一步进行压延加工还有提高结晶度的效果,非常优选。
通常在通过后续加工对机织/针织物赋予各种功能的情况下,由于穿着、洗濯的反复而存在功能降低的问题,但是本发明的机织/针织物通过上述各种加工被赋予的功能即使在反复穿着、洗濯后持续性也优异。尤其,在将本发明的机织物进行了防水加工的情况下,具有防水效果的持续性优异的效果。
作为将本发明的聚酯纤维作为机织物使用的情况下的织物组织,可以适用以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为代表的、从这些衍生出的各种变化组织,由于塔夫绸组织、尤其防撕裂塔夫绸(ripstop taffeta)组织由于具有裂口(rip)部的磨耗耐久效果所以耐磨耗性特别优异,故优选。
作为将本发明的聚酯纤维用作针织物时的针织物组织,可以为圆形编织、经编中的任一种。尤其在易于产生钩丝的四段双罗纹等针织物组织中还可见到钩丝改善效果,可以适宜地使用。
本发明的机织物优选马丁代尔耐磨试验的重量减少率在3万次时为5%以下。更优选重量减少率在3万次时为3%以下,进一步优选重量减少率在3万次时为1%以下。如果研究衣料用机织物的实际穿着中的磨耗状况,则与马丁代尔法的磨耗评价时的损伤状态非常近似,为了提高穿着时的耐磨耗性而提高马丁代尔磨耗中的强度是有效的。
本发明的针织物优选ART耐磨试验的耐磨耗性为N(NONE)或L(LOW)。衣料用针织物的实际穿着中的磨耗状况可以通过ART耐磨试验评价,为了提高穿着时的耐磨耗性而提高ART耐磨试验中的耐磨耗性是有效的。
本发明的机织/针织物在手感以及耐磨耗性方面优异,可适用于各种衣料用领域。尤其适合在穿着时衣料彼此之间摩擦多的防风外衣、羽绒服、运动衣、户外衣等外衣。其中尤其适合在过于严苛的环境下穿着并与他人的接触摩擦多的运动衣、户外衣。另外,本发明的机织/针织物具有质地薄且轻、并且耐磨耗性优异的特征,因此可以特别适宜地用于质地薄且轻的上述衣料。
本发明的机织物的单位面积重量优选为20~80g/m2。只要单位面积重量在该范围,就能够得到不仅会保持在衣料用途中所需的机织物性能并且耐磨耗性优异的机织物。在本发明中,尤其在使用了10~33dtex的细纤度聚酯纤维的机织物中,也具有优异的耐磨耗性。其结果,即使在使用了这些纱线的轻且质地薄的机织物例如单位面积重量44g/m2以下的机织物中也具有优异的耐磨耗性,因此能够兼顾质地减薄化/减轻化和提高耐磨耗性。
本发明的针织物优选单位面积重量为80~350g/m2。只要单位面积重量在该范围内,就能够得到不仅会保持在衣料用途中所需的针织物性能并且耐磨耗性优异的针织物。在本发明中,尤其是即使在使用了30~84dtex的细纤度聚酯纤维的针织物中也具有优异的耐磨耗性。其结果,即使在使用了这些纱线的轻且质地薄的针织物例如单位面积重量120g/m2以下的针织物中也具有优异的耐磨耗性,因此能够兼顾质地减薄化/减轻化和提高耐磨耗性。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受实施例的任何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的测定方法以及评价方法如下所述。
(1)纤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
基于JIS-L-1013(化学纤维长丝纱线试验方法)以下述条件测定。单丝纤度为将纱线的纤度除以长丝数而算出的。
试验片长度:200mm
拉伸速度:200mm/分钟
测定数:5次/样品
(2)最小微分杨氏模量
与上述(1)同样地进行断裂强度测定。使用每0.25秒的应力-伸长率测定值,将在各点上的应力用伸长率微分求算,通过所得微分杨氏模量曲线,将伸长率2%以上且5%以下的区域的微分杨氏模量的最小值作为最小微分杨氏模量。
(3)特性粘度
将试样聚合物溶解在邻氯酚(以下简称为OCP)中,在温度25℃下使用奥斯特瓦尔德粘度计(Ostwald viscometer)求出多个点的相对粘度ηr,将其外推至无限稀释度而求出。
(4)临界延伸倍率
采取在图7或图9中接近第1辊(10)前的未延伸丝,基于JIS-L-1013(化学纤维长丝纱线试验方法)算出临界延伸倍率。未延伸丝的临界延伸倍率(MD)在设未延伸丝的断裂伸长率为(E)时,以MD=(E+100)/100表示。
(5)纺纱性
纺纱性的评价是在进行了3天纺纱时,断线率为5%以下判定为“○”,为5%以上或者不能纺纱的情况判定为“×”。
(6)纱线耐磨性
使用图10所示的纱线耐磨试验机进行评价。纱线切20cm,数根并丝使得总纤度成为167dtex左右,加入10次/m左右的捻。对粘贴有#800的研磨纸的直径1cm的金属棒施加0.14g/dtex的加重并使其接触纱线。以0.6次/秒的速度、3cm的振幅摩擦纱线,将纱线断开为止的次数(一次往复记为1次)作为纱线耐磨次数。为了不改变研磨纸的状态而每10次挪动研磨纸,将研磨纸以新的状态进行摩擦。纱线耐磨强度可用下述式(3)算出:
纱线耐磨强度=纱线耐磨次数/试验中使用的纱线的总纤度    (3)。
(7)马丁代尔耐磨耗性
对机织物使用马丁代尔耐磨试验机,基于JIS-L-1096评价耐磨耗性。摩擦次数设为20000次,以摩擦后的重量减少率为基准分为5等级进行判定。以重量减少率(%)={(原布重量-摩擦后重量)/(原布重量)}×100表示,重量减少率为4%以上时评价为3等级以下,2%以上且小于4%时评价为4等级,小于2%时评价为5等级。
(8)ART耐磨耗性
对针织物基于JIS L1076(ART法)进行耐磨试验。磨耗次数设为60次,以N(未变化)、L(稍有变化)、M(中等变化)、H(多有变化)评价。
(9)手感
在手感中,在熟练的检查人10个人中,9人以上判断为良好时评价为“○”,除此以外评价为“×”。将10个人全部判断为特别柔软、优异的手感的评价记为“◎”。
[实施例1~4,比较例1和2]
在本例中,关于单丝纤度对纺纱性、耐磨耗性、手感性能带来的效果进行说明。
以下,示出实施例2的制造条件。
使用图7这样的纺纱机,在第1辊和第2辊之间延伸,在临时卷取后,使用图8所示的装置,在供给辊和松弛辊之间进行松弛热处理,由此制造本发明的56dtex/24长丝的纤维。使用的制造条件如下所述。
(纺纱条件)
聚合物特性粘度:1.00dl/g
粒料干燥温度以及到达水分率:155℃,10ppm
挤出机温度:295℃
纺丝头温度:300℃
喷丝头:每管头具有24个孔径0.25mmΦ的孔的管头
热距离:135mm
冷却风条件:温度22℃,相对湿度90%,速度0.4m/秒
整理剂:以聚醚酯为主要成分的水系乳液(浓度15wt%)
整理剂赋予率:0.75%
从喷丝头至整理剂赋予喷嘴的距离:100cm
(卷取条件)
第1辊:速度1500m/分钟,温度90℃
第2辊:速度3975m/分钟,温度130℃
卷取机:SA-608机(ASAHI ENGINEERIN G.Co.,LTD.制)
缠绕角:5.8度
(松弛热处理)
供给辊:速度555m/分钟,温度85℃
热板温度:180℃
松弛辊:速度500m/分钟,温度非加热(室温)
松弛张力:0.25cN/dtex
松弛率:9%
卷量:1kg/1纡子
所得到的纤维的物性以及评价结果示出在以下表1中。另外,在实施例1、3~4、比较例1~2中,除了如表1所示变化纺口数、吐出量等条件以外,在与实施例2同样的条件下制造纤维。
如表1可明确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得到的纤维在纺纱性、纱线耐磨性、手感中显示良好的结果。
在比较例1中,由于单丝纤度相对于本发明所规定的范围小,因此虽然手感好,但在纱线耐磨性方面没有获得本发明期待的效果。
在比较例2中,由于单丝纤度相对于本发明所规定的范围大,因此虽然纱线耐磨性良好,但手感硬,没有获得本发明期待的效果。
[实施例5和6,比较例3和4]
在本例中,对特性粘度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进行与实施例2同样的纺纱、延伸、松弛热处理时,变更所使用的聚合物的特性粘度来进行纺纱以及卷取,得到实施例5和6、比较例3和4的纤维。
通过各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纤维的物性以及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如表1可明确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得到的纤维在纺纱性、纱线耐磨性、手感中显示良好的结果。
比较例3由于特性粘度相对于本发明所规定的范围低,因此在纱线耐磨性方面没有获得本发明期待的效果。
比较例4由于特性粘度相对于本发明所规定的范围高,因此手感变差,没有获得本发明期待的效果。
[实施例7和8、比较例5]
在本例中,对延伸倍率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进行与实施例2同样的纺纱、延伸、松弛热处理时,通过使延伸倍率相对于临界延伸倍率的比例以及松弛率不同,得到实施例7和8、比较例5的纤维。
通过各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纤维的物性以及评价结果示于以下表1中。
如表1可明确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得到的纤维在纺纱性、纱线耐磨性、手感中显示良好的结果。
比较例5由于临界延伸倍率相对于本发明所规定的范围高,因此纺纱性变差,不能得到纤维。
[实施例9和10、比较例6和7]
在本例中,对热处理温度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进行与实施例2同样的纺纱、延伸、松弛热处理时,通过使热处理温度不同,得到实施例9和10、比较例6和7的纤维。
通过各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纤维的物性以及评价结果示于以下表1中。
如表1可明确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得到的纤维在纺纱性、纱线耐磨性、手感中显示良好的结果。
比较例6由于热处理温度相对于本发明所规定的范围低,因此2%以上且5%以下的区域中的最小微分杨氏模量的值成为20cN/dtex以上,在纱线耐磨性方面没有获得本发明期待的效果。
比较例7由于热处理温度相对于本发明所规定的范围高,因此工序张力下降,纺纱性变差,故不能得到本发明的纤维。
[实施例11~13、比较例8~10]
在本例中,对松弛热处理时松弛率的影响进行说明。
在进行与实施例2同样的纺纱、延伸、松弛热处理时,通过变更参与松弛热处理的辊的速度,得到实施例11、12、比较例8~10所示的松弛率不同的纤维。另外,比较例9为在与实施例2同样的纺纱和延伸条件下进行卷取后没有进行松弛热处理的纤维。
通过各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纤维的物性以及评价结果示于以下表1中。
如表1可明确的那样,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得到的纤维在纺纱性、纱线耐磨性、手感中显示良好的结果。
比较例8和9的松弛率相对于本发明所规定的范围小,在比较例8中为-5%即进行了延伸热处理的纤维,比较例9为未进行松弛热处理的纤维。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通过松弛热处理产生的纤维中的聚酯分子的取向松弛效果小或者没有该效果,因此最小微分杨氏模量成为20cN/dtex以上,纱线耐磨性没有提高。
比较例10由于松弛率相对于本发明所规定的范围大,松弛热处理时的工序张力变低,因此纺纱性变差,不能得到本发明的纤维。
另外,在实施例13中,使用图9这样的纺纱机以及卷取机,在第1辊和第2辊之间延伸后,不进行临时卷取而在第2辊和第3辊之间进行松弛热处理,由此制造本发明的56dtex/24长丝的纤维。关于条件,从粒料的干燥到第2辊为止与实施例2同样地设定,从第3辊及以后辊的条件重新设定。重新设定的条件如下所示。
(纺纱条件)
粒料干燥温度以及到达水分率:155℃,10ppm
挤出机温度:295℃
纺丝头温度:300℃
喷丝头:每管头具有24个孔径0.25mmΦ的孔的管头
热距离:135mm
冷却风条件:温度22℃,相对湿度90%,速度0.4m/秒
整理剂:以聚醚酯为主要成分的水系乳液(浓度15wt%)
整理剂赋予率:0.75%
从喷丝头至整理剂赋予喷嘴的距离:100cm
(卷取条件)
第1辊:速度1500m/分钟,温度90℃
第2辊:速度3975m/分钟,温度130℃
第3辊:速度3617m/分钟,温度180℃
卷取机:SA-608机(ASAHI ENGINEERING.Co.,LTD.制)
缠绕角:5.8度
[表1]
Figure BDA00002790191600251
[实施例14]
依据实施例2的制造条件,不进行松弛热处理,纺出特性粘度为0.86的圆形截面的34分特12长丝的聚酯长丝,将所得到的聚酯长丝用于经纱和纬纱,用喷水(water jet loom)织机织造经纬2mm的格子(rip stop)组织的机织物。所得到的机织物在精练后,在190℃下进行60秒钟的缩幅率3%、归拢率5%的预定形,然后用液流染色机染色、干燥后,在170℃下进行20秒钟以弄平褶皱的程度拉伸进行最终定形,进一步在160℃下进行压延加工。
所得到的机织物的特性如以下表2所示,耐磨耗性优异,手感也良好。
[实施例15]
在经纱、纬纱中使用依据实施例2的制造条件不进行松弛热处理地制造而得到的特性粘度为1.20的11分特10长丝的W型截面的聚酯长丝,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4同样的方法进行织造、加工。
所得到的机织物的特性如表2所示,耐磨耗性优异,手感也良好。
[实施例16]
在经纱中使用实施例1的聚酯长丝,在纬纱中使用依据实施例2的制造条件不进行松弛热处理地制造而得到的特性粘度为0.68的56分特24长丝的聚酯长丝,织物组织为塔夫绸,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4同样的方法进行织造、加工。
所得到的机织物的特性如表2所示,耐磨耗性优异,手感也良好。
[实施例17]
依据实施例2的制造条件,纺出特性粘度为0.85的圆形截面的34分特12长丝的聚酯长丝,在临时卷取后,使用图8所示的装置,在热板温度160℃下以松弛率10%进行热松弛处理。将该纱线用于经纱、纬纱,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织造。将所得到的机织物在精练后,以缩幅率、归拢率均为0%的条件下进行190℃60秒钟预定形,然后用液流染色机染色、干燥后,在170℃下进行20秒钟通常的最终定形,进一步在160℃下进行压延加工。
所得到的机织物的特性如表2所示,耐磨耗性优异,手感也良好。
[实施例18]
以缩幅率3%、归拢率7%的条件进行190℃60秒钟预定形,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7同样的方法进行织造、加工。所得到的机织物的特性如以下表2所示,耐磨耗性优异,手感也良好。
[实施例19]
使用依据实施例2的制造条件不进行松弛热处理地制造而得到的特性粘度0.62的聚酯系纤维,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4同样的机织物进行织造、加工。所得到的机织物的特性如以下表2所示,耐磨耗性优异,手感也良好。
[比较例11]
使用依据实施例2的制造条件不进行松弛热处理地制造而得到的特性粘度0.71的7分特5长丝的聚酯长丝,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4同样的机织物进行织造、加工。所得到的机织物的特性如以下表2所示,耐磨耗性差。
[比较例12]
不进行纱线的热松弛处理,在机织物加工时以180℃进行20%的拉幅热定形(缩幅率:-20%),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7同样的机织物进行织造、加工。所得到的机织物的特性如以下表2所示,耐磨耗性差。
[比较例13]
将特性粘度[η]0.65的265分特36长丝的Y截面的聚酯未延伸丝延伸至3.3倍,在150℃下实施0.2%的松弛热处理。其后,以松弛率0.6%在空气压力4kg/cm2下进行液体交织处理。将该纱线作为经纱,将通常的聚酯纱线84分特/36长丝作为纬纱,以WJL制成机织物(经92根/英寸纬90根/英寸),以拉幅率5%(缩幅率:-5%)实施通常的染色加工。所得到的机织物的特性如以下表2所示,耐磨耗性差。
[表2]
Figure BDA00002790191600291
[实施例20]
将依据实施例2的制造条件不进行松弛热处理地制造而得到的特性粘度[η]为0.75的166分特48长丝的圆形截面的聚酯长丝,使用1H假捻机,以纱线速度577m/分钟、牵引1.75、190℃的条件进行假捻。其后,用双面经编机织成四段双罗纹组织的针织坯布。将所得到的针织物精练后,在200℃下进行30秒钟、缩幅率10%的预定形,然后使用常用方法用液流染色机染色、干燥。其后,在170℃、20秒钟、以弄平褶皱程度的宽度设定进行最终定形。
所得到的针织物的特性如以下表3所示,耐磨耗性优异,手感也良好。
[实施例21]
使用依据实施例2的制造条件不进行松弛热处理地制造而得到的特性粘度[η]为0.85的34分特12长丝的圆形截面的聚酯长丝,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进行编制、加工。
所得到的针织物的特性如以下表3所示,耐磨耗性优异,手感也良好。
[实施例22]
在表面侧使用依据实施例2的制造条件不进行松弛热处理地制造而得到的特性粘度[η]为0.70的84分特24长丝的聚酯长丝,在内侧使用特性粘度[η]为0.56的84分特72长丝的聚酯加工纱线(在210℃下假捻加工),制成网眼针织坯布。将所得到的针织物在精练后,以200℃、30秒钟、缩幅率10%的条件进行预定形,然后使用常用方法用液流染色机染色、干燥。其后,在170℃、20秒钟、以弄平褶皱程度的宽度设定进行最终定形。所得到的针织物的特性如以下表3所示,耐磨耗性优异,手感也良好。
[实施例23]
使用28GG的特里科经编机(tricot machine),在前部用依据实施例2的制造条件不进行松弛热处理地制造而得到的特性粘度[η]为0.75的聚酯W型截面加工纱线56dtex/30f,在中部用固有粘度[η]为0.68的聚酯圆型截面加工纱线56dtex/24f,在后部用聚氨酯纤维44dtex,以经绒-经平的组织进行编织。进行与实施例20同样的加工处理,得到单位面积重量255g/m2的针织坯布。将从前部杼供给的纱线构成的面作为表面进行测定的所得到的针织物的特性如以下表3所示,耐磨耗性优异,手感也良好。
[实施例24]
纺出特性粘度为0.85的圆形截面的84分特24长丝的聚酯长丝,在临时卷取后,使用图8所示的装置,在热板温度160℃下以松弛率10%进行松弛热处理。将该纱线使用1H假捻机,以纱线速度577m/分钟、牵引1.75、190℃的条件进行假捻。其后,用双面经编机织成四段双罗纹组织的针织坯布。将所得到的针织物精练后,以200℃、30秒钟、缩幅率10%进行预定形,然后使用常用方法用液流染色机染色、干燥。其后,在170℃、20秒钟、以弄平褶皱程度的宽度设定进行最终定形。所得到的针织物的特性如以下表3所示,耐磨耗性优异,手感也良好。
[比较例14]
聚酯纤维的假捻用2H、设定温度为210℃/150℃进行,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0同样地进行加工。所得到的针织物的特性如以下表3所示,耐磨耗性差。
[比较例15]
使用依据实施例2的制造条件不进行松弛热处理地制造而得到的特性粘度[η]为0.56的17分特12长丝的聚酯长丝,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0同样的针织物进行编制、加工。所得到的针织物的特性如以下表3所示,耐磨耗性差。
[比较例16]
使用依据实施例2的制造条件不进行松弛热处理地制造而得到的特性粘度[η]为0.75的84分特144长丝的聚酯长丝,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0同样的针织物进行编制、加工。
所得到的针织物的特性如以下表3所示,耐磨耗性差。
[比较例17]
将实施例22的预定形以190℃、拉幅率20%(缩幅率:-20%)进行,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22同样的针织物进行编制、加工。
所得到的针织物的特性如以下表3所示,耐磨耗性差。[表3]
Figure BDA0000279019160033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通过本发明,能够得到耐磨耗性良好、尤其适于质地薄的机织/针织物的聚酯纤维以及含有该纤维而成的机织/针织物,因此使用了所述纤维的机织物,其不易发生在衣料、尤其防风外衣、羽绒服等外衣穿着时产生的由腋下部、大腿部的摩擦导致的起毛、破裂,其中,尤其对在户外衣穿着时产生的衣料彼此之间、衣料与其他物体的剧烈的接触摩擦的抵抗强,并且手感优异。另外,这些要求耐磨耗性的衣料能够达成轻且质地薄。
附图标记说明
1  聚合物干燥机
2  挤出机
3  弯头
4  纺丝头
5  纺丝组件
6  喷丝头
7  非送风区域
8  冷却风
9  整理剂赋予喷嘴
10 第1辊
11 第2辊
12 纤维筒子
13 纤维筒子
14 供给辊
15 热板
16 松弛辊
17 导向装置
18 巡回导向装置
19  纤维纡子
20  第3辊
21  可移动臂
22  马达
23  支柱
24  磨耗纸
25  试样
26  负荷

Claims (16)

1.一种聚酯纤维,其特征在于,其是将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95摩尔%以上的重复单元的耐磨耗性聚酯纤维,所述聚酯纤维满足以下必要条件(1)~(5):
(1)纤度为8dtex以上且200dtex以下,
(2)单丝纤度为1.0dtex以上且4.0dtex以下,
(3)断裂强度为3.5cN/dtex以上,
(4)断裂伸长率为20%以上且50%以下,而且
(5)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中的伸长率2%以上且5%以下的区域的最小微分杨氏模量为20cN/dtex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纤维,其进而满足以下必要条件(6):
(6)纱线耐磨强度为0.5次/dtex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纤维,其进而满足以下必要条件(7):
(7)特性粘度为0.70dl/g以上且1.30dl/g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纤维,其进而满足以下必要条件(8):
(8)结晶度为60%~90%,并且取向度为0.70~0.92。
5.一种耐磨耗性机织物,其中,含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磨耗性机织物,其是马丁代尔耐磨试验的重量减少率在3万次时为5%以下的机织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耐磨耗性机织物,其是织物组织为防撕裂塔夫绸的机织物。
8.一种耐磨耗性针织物,其中,含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磨耗性针织物,其单位面积重量为80~350g/m2
10.一种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磨耗性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工序:
将特性粘度为0.70dl/g以上且1.30dl/g以下的聚酯进行熔融纺丝,
以临界延伸倍率的65%以上且85%以下的延伸倍率进行延伸处理,接着
在热处理温度120℃以上且220℃以下、松弛率5%以上且15%以下进行松弛热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耐磨耗性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在进行延伸处理后临时卷取,然后进行松弛热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耐磨耗性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在延伸处理后接着进行松弛热处理而不进行临时卷取。
13.一种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耐磨耗机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在通过染色加工工序定形时进行松弛热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耐磨耗机织物的制造方法,其将含有以180~200℃假捻加工后的聚酯纤维的机织物以假捻温度以上的温度进行松弛热处理。
15.一种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耐磨耗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在通过染色加工工序定形时进行松弛热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耐磨耗针织物的制造方法,其将含有以180~200℃假捻加工后的聚酯纤维的针织物以假捻温度以上的温度进行松弛热处理。
CN201080068332.3A 2010-07-29 2010-07-29 耐磨耗性聚酯纤维以及机织/针织物 Active CN1030384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0/062839 WO2012014309A1 (ja) 2010-07-29 2010-07-29 耐摩耗性ポリエステル繊維及び織編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8403A true CN103038403A (zh) 2013-04-10
CN103038403B CN103038403B (zh) 2015-06-24

Family

ID=45529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8332.3A Active CN103038403B (zh) 2010-07-29 2010-07-29 耐磨耗性聚酯纤维以及机织/针织物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130130008A1 (zh)
EP (1) EP2599901B1 (zh)
JP (1) JP5700708B2 (zh)
KR (1) KR101439069B1 (zh)
CN (1) CN103038403B (zh)
WO (1) WO20120143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6467B (zh) * 2017-11-24 2023-06-16 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发泡单丝的成型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07746A (ko) 2014-05-21 2017-01-20 페더럴-모걸 파워트레인 엘엘씨 유연성 및 내마모성을 갖춘 직조식 섬유 슬리브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6480092B1 (ja) 2017-03-31 2019-03-06 旭化成株式会社 有機繊維からなる合撚糸コード
KR20200103481A (ko) 2019-02-25 2020-09-02 효성화학 주식회사 모노필라멘트의 내마모 시험 장치 및 내마모 시험 방법
EP3947796A1 (en) * 2019-03-26 2022-02-09 Federal-Mogul Powertrain LLC Flexible, abrasion resistant, woven sleeve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on thereof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7492A (zh) * 1999-11-18 2001-12-19 东丽株式会社 聚酯丝及其制备方法
JP3690274B2 (ja) * 2000-12-11 2005-08-31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系複合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布帛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556295A (en) * 1947-07-23 1951-06-12 Du Pont Process of drawing formed structures of synthetic linear polyesters
JPS5818431A (ja) 1981-07-21 1983-02-03 東レ株式会社 織物経糸用ポリエステルマルチフイラメント糸
JPS6221832A (ja) * 1985-07-17 1987-01-30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イラメントの製造法
JPS62156333A (ja) * 1985-12-25 1987-07-11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織物の製造方法
JPS63135559A (ja) * 1986-11-26 1988-06-07 ユニチカ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系布帛の製造方法
JPS63309638A (ja) 1987-06-05 1988-12-16 帝人株式会社 耐摩耗性ポリエステル捲縮糸
JPH0778295B2 (ja) * 1989-10-09 1995-08-23 帝人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ミシン糸
JP2664782B2 (ja) 1989-10-09 1997-10-22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ータの群管理制御装置
JPH04245918A (ja) 1991-01-29 1992-09-02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JP3277703B2 (ja) 1994-07-21 2002-04-22 東レ株式会社 耐摩耗性の良好な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158726A (ja) * 1997-09-26 1999-06-15 Toray Ind Inc 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623853B2 (en) 1998-08-28 2003-09-23 Wellman, Inc. Polyethylene glycol modified polyester fiber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JP3259840B2 (ja) 1999-12-03 2002-02-25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難燃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KR100537872B1 (ko) 1999-01-19 2005-12-21 토요 보세키 가부시기가이샤 난연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 난연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 직편물,난연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 부직포 및 스웨이드 느낌의 기모직편물
JP3520848B2 (ja) * 1999-11-18 2004-04-19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129337A (ja) * 2001-10-19 2003-05-08 Asahi Kasei Corp ポリトリメ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027415A (ja) * 2002-06-25 2004-01-29 Toray Ind Inc 低収縮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077811B1 (ko) * 2003-01-09 2011-10-28 데이진 화이바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에스테르 섬유 편직물
KR101075108B1 (ko) * 2004-03-31 2011-10-21 케이비 세렌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에스테르 직물
WO2005118931A1 (ja) * 2004-06-01 2005-12-15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通気度可逆変化織編物
JP2006045731A (ja) 2004-08-06 2006-02-16 Teijin Fibers Ltd ソフトな風合いと耐摩耗性を有する深色性立毛布帛および繊維製品
TW200819569A (en) * 2006-07-14 2008-05-01 Teijin Fibers Ltd Antistatic polyester false twist yarn,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antistatic special composite false twist yarn including the antistatic polyester false twist yarn
JP4145333B2 (ja) * 2006-10-19 2008-09-03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薄地織物
US8673174B2 (en) 2007-02-28 2014-03-18 Toray Industries, Inc. Liquid crystalline polyester fib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the same
JP5286827B2 (ja) 2007-02-28 2013-09-11 東レ株式会社 液晶ポリエステル繊維
JP5535488B2 (ja) * 2009-01-21 2014-07-02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耐摩耗性に優れる織物
JP5662643B2 (ja) * 2009-01-22 2015-02-04 旭化成せんい株式会社 耐摩耗性ポリエステル繊維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407583B1 (en) * 2009-03-11 2013-10-09 Toray Industries, Inc. Liquid crystal polyester fiber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5916701B2 (ja) * 2010-03-29 2016-05-11 コーロン 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インク ポリエステル原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27492A (zh) * 1999-11-18 2001-12-19 东丽株式会社 聚酯丝及其制备方法
JP3690274B2 (ja) * 2000-12-11 2005-08-31 東レ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系複合糸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布帛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史丽梅: "细旦高强涤纶长丝研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 *
陈美玉等: "拉伸倍数对有色涤纶牵伸丝性能的影响规律", 《合成纤维工业》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16467B (zh) * 2017-11-24 2023-06-16 宁波格林美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发泡单丝的成型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8403B (zh) 2015-06-24
US20160040321A1 (en) 2016-02-11
KR20130047733A (ko) 2013-05-08
EP2599901A1 (en) 2013-06-05
JPWO2012014309A1 (ja) 2013-09-09
EP2599901B1 (en) 2015-09-09
KR101439069B1 (ko) 2014-09-05
JP5700708B2 (ja) 2015-04-15
US20130130008A1 (en) 2013-05-23
WO2012014309A1 (ja) 2012-02-02
EP2599901A4 (en) 2014-06-04
US10036104B2 (en) 2018-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38239A1 (ja) 布帛および繊維製品
EP2873756B1 (en) Sheath-core bicomponent fibre
CN103038403B (zh) 耐磨耗性聚酯纤维以及机织/针织物
CN104947282A (zh) 薄织物
CN101195945A (zh) 含有聚酯双组分长丝的弹性机织织物
Hu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elastic fibers and yarns for sportswear
JP6689293B2 (ja) 編地および繊維製品
WO2021106165A1 (ja) 立体弾性丸編地
JP2005105420A (ja) スポーツ衣料
WO2019202993A1 (ja) フラップ付き編地および繊維製品
JP2016194182A (ja) パイル布帛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繊維製品
JP5535488B2 (ja) 耐摩耗性に優れる織物
JP7264996B2 (ja) 織物および衣料
JPWO2018198846A1 (ja) 布帛および繊維製品
JP2008240183A (ja) 弾性経編地
JP6682682B1 (ja) 学生服用編地及び学生服
TWI522504B (zh) Abrasion resistant polyester fiber,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brasion resistant knitted fabric
JP2020002476A (ja) 布帛および衣服
JP2948940B2 (ja) 伸縮性織編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834859B (zh) 織物及衣料
JP5688245B2 (ja) 耐摩耗性に優れた編物
JP2004183193A (ja) 織物
JP2010024600A (ja) 芯鞘型複合糸および布帛および衣料
JP2001355146A (ja) ウェーダー用耐針性織物並びにウェーダー
JP2006089873A (ja) 織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0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sahi Kasei Kogyo K. K.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Asahi Chemical 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