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34104B - 图像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034104B
CN103034104B CN201210374873.XA CN201210374873A CN103034104B CN 103034104 B CN103034104 B CN 103034104B CN 201210374873 A CN201210374873 A CN 201210374873A CN 103034104 B CN103034104 B CN 1030341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ge
fixing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fixing
im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748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034104A (zh
Inventor
大柳麻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0341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41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0341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0341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03G15/2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specially for the mode of operation, e.g. standby, warming-up, err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20Details of the fixing device or porcess
    • G03G2215/207Type of toner image to be fixed 
    • G03G2215/209Type of toner image to be fixed  plural types of toner image handled by the fixing devi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图像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该图像处理装置用于控制对要形成的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设备的定影温度,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获得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得包括多页的打印作业中包括的各页的属性,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获得单元获得的连续页之间的属性的变化来控制各页的定影温度。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装置,及用于控制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记录纸上时的定影温度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将由电子照相方法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在记录纸上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常,根据在记录纸上加载单位面积的色材量来确定定影单元的定影温度。例如,预先确定单位面积的色材量的最大值,并且调整用于定影图像的定影温度,使得单位面积的色材量小于或等于最大值。
全色复印机通过叠加诸如YMCK(黄色、品红色、青色及黑色)的多种色材来形成图像,使得在记录纸上加载的色材量(下文中,称为调色剂量)倾向于增加。因此,定影辊的热容量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在刚接通电源之后或在刚从睡眠状态恢复之后,定影辊的温度是低于预定的定影温度,所以需要使定影辊的温度上升到预定的定影温度。因此,存在直至打印开始的等待时间的问题。当输出调色剂量显著低于调色剂量的假定最大值的图像时,例如,当在仅使用K的色材的单色模式下输出图像时,根据要输出的图像进行过度加热,使得存在诸如无用的功耗和转印纸的卷曲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作为现有技术,日本特开平H10-039673(1998)号公报公开了用于根据诸如一页中的字符和照片的图像内容校正定影温度的技术。
发明内容
然而,根据以上现有技术,针对各页改变定影温度,使得在通过低定影温度打印的页之后存在通过高定影温度打印的页的情况下,需要将定影温度从低温升高到高温。因此,存在定影温度的差越大,等待时间越长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抑制针对各页的定影温度的变化,并且防止打印的生产率下降。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定影设备的定影温度的图像处理装置,该定影设备对要形成的图像进行定影,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获得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得包括多页的打印作业中包括的各页的属性,以及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获得单元获得的连续页之间的属性的变化来控制各页的定影温度。
根据本发明,页之间的定影温度的变化被抑制,使得能够减少用于调整各页的定影温度的时间,并且提高打印的生产率。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的图;
图4是示出打印模式和定影温度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是示出定影温度判定单元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温度控制曲线(profile)生成器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由定影温度判定单元判定的各页的定影温度的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温度控制曲线中针对各页判定的定影温度的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生成温度控制曲线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定影单元的定影温度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生成温度控制曲线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定影单元温度获取单元和定影单元温度微调整单元的处理过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出在第二实施例中获取的温度值的示例的图;
图15是示出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二及后续温度控制曲线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系统的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像形成装置101处理各种输入数据、进行图像形成(图像生成)、并输出打印对象。图像形成装置101包括将由电子照相方法形成的调色剂图像逐页热定影在记录纸上的定影单元。图像形成装置101被配置为在定影单元的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进行定影操作。打印服务器102经由网络连接到各装置。以与打印服务器102相同的方式,客户PC103和104也经由网络连接到各装置。[图像形成设备的结构]
图2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结构的框图。
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01包括图像处理单元204、存储单元205、CPU206、以及图像输出单元207。图像处理单元204包括输入图像处理单元201、定影温度判定单元202以及温度控制曲线生成器203。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图像处理单元204、存储单元205、以及CPU206的装置被定义为图像形成装置。
存储单元205包括ROM、RAM、硬盘设备(HDD)等。ROM存储由CPU206执行的各种控制程序和图像处理程序。RAM被用作CPU206存储数据和各种信息的参照区域和工作区域。
RAM和HDD用作稍后描述的对象缓冲器、稍后描述的温度控制曲线缓冲器等的存储器等。图像数据累积在RAM和HDD中。对页进行分类,并且将分类后的多页上的图像累积在RAM和HDD中,从而打印出多页。
图像输出单元207在诸如记录纸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彩色图像和/或单色图像,并且输出记录介质。
接下来,将参照图9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生成温度控制曲线的处理过程。
首先,在步骤S901中,定义与从步骤S902到步骤S904的处理相关的变量i。变量i表示与打印作业相关的页数。
首先,i被设置为1,并且在将i递增1的同时重复步骤S902和S903中的处理,直到i变为P(与作业相关的总页数)为止。
在步骤S902中,图像处理单元204将包括从外部装置(例如,打印服务器102或客户PC130或104)输入到输入图像处理单元201的图像数据的打印信息转换为中间信息(下文中称为“对象”)。图像处理单元204将对象存储在存储单元205中的对象缓冲器中。此外,图像处理单元204基于所存储的对象生成位图数据,并且将位图数据存储在存储单元205中的缓冲器中。此时,图像处理单元204通过分析位图数据来确定对象的属性,并且基于所确定的属性对位图数据进行颜色转换处理、图像调整处理等。图像处理单元204将对象的属性和用于颜色转换处理的信息发送到定影温度判定单元202。
在步骤S903中,定影温度判定单元202基于从输入图像处理单元201接收的对象的属性以及用于颜色转换处理的信息,针对与打印作业相关的i页来判定打印图像的定影温度。稍后将描述用于判定定影温度的处理的详情。此外,定影温度判定单元202将在一个打印作业中输出的各页的定影温度存储在存储单元205的定影温度缓冲器中。
以与步骤S901相同的方式,在步骤S905中,定义在步骤S906和步骤S907中使用的变量i。
在步骤S906中,温度控制曲线生成器203从定影温度缓冲器中获取在步骤S903中针对打印作业中的所有页判定的定影温度。温度控制曲线生成器203生成基于打印的生成率和图像的质量的观点确定最优的定影温度的温度控制曲线,并且将温度控制曲线存储在存储单元205的温度控制曲线缓冲器中。稍后将描述温度控制曲线的生成的详情。
[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示意性视图的图。
图像读取单元301光学读取放置在稿台玻璃303和原稿压板302之间的原稿304。此时,使用灯305的光照射原稿304。从原稿304反射的光经由反光镜306和307通过透镜308在3线传感器310上形成图像。
红外截止滤光片331被设置到透镜308。未示出的马达在箭头所示的方向上以速度V移动包括反光镜306和灯305的反光镜单元,并且以速度V/2移动包括反光镜307的反光镜单元。换句话说,反光镜单元在与3线传感器310的电扫描方向(主扫描方向)垂直的方向(副扫描方向)上移动,从而能够扫描原稿304的整个表面。
包括3线CCD的3线传感器310分解输入的光信息的颜色,读取全色信息的红色R、绿色G和蓝色B的颜色分量,并且将颜色分量信号发送到图像处理单元204。构成3线传感器310的各CCD具有与5000像素相对应的光接收元件,并且能够以600dpi的分辨率在A3尺寸原稿的短边方向(297mm)上读取该原稿,A3尺寸是可以放置在稿台玻璃303上的原稿的最大尺寸。
标准白色板311是用于校正由3线传感器310的CCD310-1、310-2及310-3读取的数据的板。标准白色板311具有在可见光中表示基本均匀的反射特性的白色。
图像处理单元204电处理从3线传感器310输入的图像信号,生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颜色分量信号,并且将所生成的YMCK的颜色分量信号发送到图像输出单元207。此时输出的图像是进行了诸如抖动的半色调处理的YMCK图像。
在图像输出单元207中,从图像读取单元301发送的Y、M、C或K的图像信号被发送到激光驱动器312。激光驱动器312根据所输入的图像信号驱动并且调制半导体激光设备313。从半导体激光设备313输出的激光束经由多棱镜314、f-θ透镜315和反光镜316在感光鼓317上扫描,并且在感光鼓317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单元包括黄色显影单元319、品红色显影单元320、青色显影单元321及黑色显影单元322。四个显影单元轮流与感光鼓317接触,从而由相应色的调色剂对在感光鼓317上形成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并且形成调色剂图像。从记录纸盒325供给的记录纸卷绕在转印鼓323上,感光鼓317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至记录纸。
依次转印有Y、M、C和K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纸经过定影单元326,使得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记录纸上,并且然后记录纸被排出到装置的外部。定影单元326通过将内部压力辊的压力和热施加至记录纸来将Y、M、C和K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记录纸。此时,如果热量对于调色剂量不充足,则会发生定影不良,并且无法获得正常图像,因此图中未示出的温度传感器被附加至该定影单元上,且进行控制,从而仅在确认足以进行定影操作的温度时,进行定影操作。通过CPU206使用由温度控制曲线生成器203基于由定影温度判定单元202判定的定影温度的信息而生成的定影温度与温度传感器信息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温度控制。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安装了图像读取单元301,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图像处理单元204和图像输出单元207的结构。
接下来,将描述定影温度判定单元202的处理。
定影温度判定单元202根据打印模式的类型判定定影单元326在定影时的定影温度。根据打印模式的类型判定定影温度的原因是,图像上的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根据打印模式的类型而不同,并且将调色剂定影至记录纸的温度也相应地改变。
这里,调色剂量是指图像上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用作调色剂量的单位。具体来说,当Y、M、C和K的各颜色的最大值被定义为100%时,例如,如果最大值的两种颜色重叠,则将重叠区域中的调色剂量定义为200%。各颜色具有灰度,使得各颜色可以取从0%到100%的值。
接下来,作为打印模式的示例,将参照图4描述四个打印模式。此外,将描述各打印模式中调色剂量和定影温度之间的关系。
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是如下模式:充分使用YMCK的四种颜色调色剂,在能够通过任意颜色的调色剂再现该颜色的范围中再现该颜色,并且进行高质量彩色打印。因此,此时最大的调色剂量为约240%,这足够满足需要了。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是用于进行高质量彩色打印的模式,因此需要重视能够根据定影温度而改变的图像的光泽性,而不用说将最大的调色剂量240%定影至记录纸的能力。因此,在四种打印模式之中,在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中需要并且使用最高定影温度。
全色打印模式是如下模式:充分使用YMCK的四种颜色调色剂,在能够通过任意颜色的调色剂再现该颜色的范围中再现该颜色,并且进行彩色打印。以与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中相同的方式,此时的最大调色剂量是约240%,这足够满足需要了。然而,由于不要求高质量打印,因此不需要重视光泽性。因此,以次于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的定影温度的第二最高定影温度对图像进行定影。
单色打印模式是在单色打印中仅使用一种颜色调色剂的打印模式。因此,调色剂量的最大值为100%。在该模式下,使用单色不仅打印字符还打印照片,使得在一张转印纸中使用调色剂的像素数相对较大。因此,在高于以下描述的单色字符打印模式的温度但低于全色打印模式的温度的温度下将图像定影至转印纸。
单色字符打印模式是以与单色打印模式相同的方式仅使用一种颜色调色剂的打印模式,使得调色剂量的最大值为100%。然而,单色字符打印模式用于进行使用一种颜色但不打印照片的打印,使得在一张转印纸中使用调色剂的像素数相对较小。因此,在低于单色打印模式的温度的温度下将图像定影至转印纸。
以这种方式,针对四种打印模式中的各个,定影温度被设置为不同。这里,当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的定影温度为T1,全色打印模式的定影温度为T2,单色打印模式的定影温度为T3,以及单色字符打印模式的定影温度是T4时,四个温度的关系是T1>T2>T3>T4。图4是示出以上关系的表。定影温度判定单元将与各打印模式相对应的定影温度存储在存储单元205中,从而判定与打印模式相对应的定影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改变一级定影温度(例如从T1的状态到T2的状态、从T2的状态到T3的状态、以及从T3的状态到T4的状态)所需的时间段被设置为在t1内。这里,t1是从纸张从定影单元326排出到下一纸张被输入到定影单元326的时间段(该时间段被称为片材之间的时间)。
接下来,将参照图5中的流程图来描述定影温度判定单元202的处理过程。基于来自CPU206的命令,由定影温度判定单元202进行图5所示的处理过程。该处理对应于图9所示的S903的处理。
首先,图像数据从外部装置输入到输入图像处理单元201,之后,在步骤S501中,CPU206获取与打印作业相关的总页数(P页),并且将总页数存储在存储单元205中的页数缓冲器中。
接下来,在步骤S502中,针对在步骤S501中获取的P页中的各i页重复进行定影温度判定处理。
在步骤S503中,CPU206确定由输入图像处理单元201处理的图像的属性是否包括针对i页的“照片”。
在步骤S504中,CPU206根据由输入图像处理单元201处理的颜色处理结果来确定在步骤S503中被确定为“包括照片属性的图像”是否是K单色图像。
在步骤S505中,CPU206判定相应页的定影温度为T3,并且将与i页相关的定影温度T3存储在存储单元205中的定影温度缓冲器中。
在步骤S506中,CPU206判定相应页的定影温度为T1,并且将与i页相关的定影温度T1存储在存储单元205中的定影温度缓冲器中。
在步骤S507中,CPU206根据由输入图像处理单元201处理的颜色处理结果来确定在步骤S503中被确定为“不包括照片属性的图像”是否是K单色图像。
在步骤S508中,CPU206判定相应页的定影温度为T4,并且将与i页相关的定影温度T4存储在存储单元205中的定影温度缓冲器中。
在步骤S509中,CPU206判定相应页的定影温度为T2,并且将与i页相关的定影温度T2存储在存储单元205中的定影温度缓冲器中。
在步骤S510中,CPU206确定上述处理是否被重复与在存储单元205中的页数缓冲器中存储的页数相同的次数,并且如果针对所有页完成处理,则完成图5所示的流程。
根据上述处理过程判定各页中的打印模式以及与打印模式相对应的定影温度。
例如,图7示出了在从第一页到第六页的页是单色打印模式并且第七页及后续页是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的情况下由定影温度判定单元202判定的各页的定影温度的示例。
在现有技术中,基于由定影温度判定单元202判定的各页的定影温度设置定影单元326的温度,使得可能存在出现停机时间的问题。
在定影温度改变两级以上的情况下,例如,如图7所示,在定影温度在第六页和第七页之间改变两级的情况下,出现停机时间。为了避免定影温度的急剧改变,需要由温度控制曲线生成器203进行的处理,这是本实施例的特征。
接下来,将描述温度控制曲线生成器203的处理。该处理对应于在S906中的温度控制曲线生成处理。
温度控制曲线生成器203基于由定影温度判定单元202判定的针对打印作业的所有页设置的定影温度,生成从打印作业的生产率和图像的质量的角度来看最优的温度控制曲线。
例如,将描述如下情况:在打印作业中,在由单色打印模式连续打印多个打印页之后,存在由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打印的打印页。在该情况下,在将打印模式从单色打印模式改变到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的情况下,定影温度需要改变两级。然而,为了将定影温度升高两级,需要t1+α的时间段,使得所需的时间比将定影温度升高一级所需的时间更长。
传统上,打印被停止,直到定影单元的温度升高到期望温度,并且在定影单元的温度到达期望温度时开始打印,使得打印的生产率下降(即,出现停机时间)。
因此,本实施例的温度控制曲线生成器203生成考虑到作业中的页的定影温度的连续性和顺序的温度控制曲线,并且改善了生产率和功耗。
接下来,将参照图6描述温度控制曲线生成器203的具体处理。
在步骤S601中,针对由定影温度判定单元202判定的并且从存储单元205中的定影温度缓冲器中读取的作业的所有页,重复以下处理:选择i页并且针对各i页进行处理。
首先,在步骤S602中,CPU206确定作为对象的i页(第一页)的定影温度与接下来的i+1页(第二页)的定影温度是否相同。如果定影温度相同(步骤S602:是),则在S603中,CPU206基于i页的定影温度确定i页之后有多少连续页具有与i页相同的定影温度。另一方面,如果定影温度不相同(S602:否),则CPU206进行到步骤S604。
在步骤S604中,CPU206确定在图4所示的定影温度被定义为四级的情况下,i页的定影温度与接下来的i+1页的定影温度之间的差是否为两级以上。换句话说,确定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值。在步骤S604中,如果CPU206确定定影温度之间的差是两级以上(S604:是),则CPU206进行到步骤S605。另一方面,如果CPU206确定定影温度之间的差小于两级(S604:否),则CPU206进行到步骤S608。在步骤S604中,CPU206可以确定i页的定影温度和接下来的i+1页的定影温度之间的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温度。在步骤S604中,如果CPU206确定该差大于或等于预定温度,则CPU206进行到步骤S605。如果CPU206确定该差小于预定温度,则CPU206进行到步骤S608并且控制定影温度,而不改变由定影温度判定单元202判定的i页的定影温度。
在步骤S605中,CPU206将i页的定影温度设置为比i+1页的定影温度低一级的定影温度。然后,CPU206将针对i页新设置的定影温度与i页相关联的温度控制曲线存储在存储单元205的温度控制曲线缓冲器中。
例如,在针对i页设置的模式是单色打印模式,并且针对i+1页设置的模式是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的情况下,CPU206将定影温度重置为全色打印模式的定影温度,这比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的定影温度低一级。总之,CPU206进行安排,使得定影温度升高。
在步骤S606中,CPU206确定i页之前的打印模式。具体地说,CPU206针对i页之前的页确定预定数的连续页是否是与i页相同的打印模式。
在步骤S607中,如果S606的结果为“是”,则CPU206将i-1页的定影温度设置为比i+1页的定影温度低一级的定影温度。例如,如图7所示,将描述如下情况:从第一页到第六页的页是单色打印模式并且第七页是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这里,假设i=6并且在S606中描述的预定数是六。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所示,从第一页到第六页的预定数六页是相同的打印模式,使得第五页的定影温度被重置为比第七页的定影温度低一级的温度。结果,如图8所示,第五页和第六页的定影温度被重置为比第七页的定影温度低一级的温度。因此,能够减少从定影第六页到定影第七页升高定影单元的温度所需的时间段。
在步骤S608中,用于测量定影温度的连续性的计数器被清零。
以这种方式,生成其中定影温度被重置并且重置的定影温度与各页相关联的温度控制曲线。
此外,作为各页的定影温度的确定方法,可以通过使用打印作业中包括的各页的属性确定定影温度。具体来说,根据打印作业中包括的页之间的属性的变化,例如,如果页属性从单色页改变为彩色页,则作为彩色页的前一页的单色页的定影温度可以被设置为接近彩色页的定影温度的温度。因此,能够减少在打印页从单色页改变为彩色页时的停机时间。此外,如果在打印作业中包括的页之间不存在属性变化,则各定影温度被设置为针对各页设置的预定定影温度。例如,如果各连续页的属性被设置为彩色属性,则定影温度被设置为彩色页的定影温度。
此外,作为各页的定影温度的确定方法,可以通过使用打印作业中包括的各页的打印模式来确定定影温度。例如,如上所述,图4示出了打印模式的示例,具体来说,根据打印作业中包括的页之间的打印模式的改变,例如,如果页的打印模式被从单色打印模式改变为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则作为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的页的前一页的单色打印模式的页的定影温度可以被设置为与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的定影温度接近的温度。因此,能够减少打印页被从单色打印模式改变为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时的停机时间。此外,如果在打印作业中包括的页之间不存在打印模式变化,则各定影温度被设置为针对各页设置的预定定影温度。例如,如果各连续页的打印模式被设置为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则定影温度被设置为T1。
将参照图10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温度控制的处理过程。
在步骤S1001中,读取在存储单元205中的温度控制曲线缓冲器中存储的温度控制曲线。
接下来,在步骤S1002中,基于温度控制曲线,针对打印作业中的各页,CPU206命令定影单元具有针对各页设置的定影温度。
通过该处理控制打印作业的各页的定影温度,使得能够考虑到打印的生产率、图像的质量以及功耗来进行有效的温度控制。
(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针对打印作业生成其中针对各页确定定影单元326的定影温度的温度控制曲线。根据温度控制曲线控制定影单元。
在第二实施例中,当进行各自包括多页的多个打印作业时,首先,根据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处理过程,第一作业的图像被定影至转印纸。在第二及后续作业的处理中,使用进行第一打印作业时生成的温度控制曲线,图像更精确地定影至转印纸。
进行以上处理的原因是图像被定影至转印纸时经过定影单元的转印纸带走热量,使得需要考虑所带走的热量的定影单元的温度控制。
将省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和元件的描述。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1所示,除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以外,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处理单元204还包括定影单元温度获取单元1101和定影单元温度微调整单元1102。
定影单元温度获取单元1101获取作为由图像输出单元207中包括的定影单元326中的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测量温度的温度值。
定影单元温度微调整单元1102将由定影单元温度获取单元1101获取的温度值与由温度控制曲线表示的定影温度进行比较,并且在两者之间存在差的情况下,定影单元温度微调整单元1102改变由温度控制曲线表示的定影温度。
接下来,将参照图12所示的流程图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处理过程。
步骤S1001和步骤S1002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将省略描述。本实施例是与作业相关的命令是打印多份原稿的示例,因此从步骤S1201到步骤S1205的处理是针对第二及后续打印作业的处理。
在步骤S1202中,定影单元温度获取单元1101获取定影单元的温度值,并且将温度值存储在存储单元205中的定影单元温度缓冲器中。
在步骤S1203中,计算由定影单元温度获取单元1101获取的温度值与由温度控制曲线表示的定影温度之间的差。然后,计算基于该差的校正值,并且该校正值被存储在存储单元205中的校正值缓冲器中。CPU206通过将校正值与存储单元205中的温度控制曲线中的定影温度相加来更新温度控制曲线。该更新后的温度控制曲线被存储在存储单元205中的温度控制曲线缓冲器中。
接下来,将参照图13来描述定影单元温度获取单元1101和定影单元温度微调整单元1102的处理。
从步骤S1301到步骤S1304的处理是与作业的各页相关的处理。
在步骤S1302中,CPU206从定影单元温度获取单元1101获取定影单元326的温度值。
在步骤S1303中,CPU206计算由i页的温度控制曲线指定的定影温度与在步骤S1302中获取的定影单元326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并且将该差值作为校正值存储在存储单元205中的校正值缓冲器中。
接下来,将参照图8、14和15描述本实施例中的处理的示例。
例如,将描述进行多个打印作业的情况,在各打印作业中,从第一页到第六页的页是单色打印模式并且第七及后续页是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如第一实施例中图7所示。首先,在第一作业中,根据图8所示的温度控制曲线进行定影单元326的温度控制。
然而,如上所述,当转印纸经过定影单元326时,转印纸带走定影单元326的热量,因此需要知道带走的热量。因此,在进行第一打印作业时,由温度传感器针对各页获取定影单元326的温度值。
这里,图14示出由定影单元326的温度传感器获取的温度值的示例。该温度值被存储在存储单元205中的定影单元温度缓冲器中。
当生成第二及后续作业的温度控制曲线时,考虑在存储单元205中的定影单元温度缓冲器中存储的温度值。具体来说,由用于第一作业的温度控制曲线表示的定影温度与在进行第一打印作业时获取的并且被写入存储单元205中的定影单元温度缓冲器的温度值之间的差,是在转印纸经过定影单元时带走的温度。因此,定影单元温度微调整单元1102考虑该差生成第二及后续作业的定影单元温度控制曲线。图15示出第二及后续作业的定影单元温度控制曲线的状态。在图15中,第二及后续作业的定影单元温度控制曲线中的定影温度,是通过将校正值与第一作业的定影单元温度控制曲线中的定影温度相加而获得的温度。这里,校正值是通过从第一作业的定影单元温度控制曲线中的定影温度减去由定影单元温度获取单元1101获取的定影单元的定影温度而获得的值。
以这种方式,从温度控制曲线获取针对各页的定影单元326的定影温度,并且计算校正值。能够通过将使用校正值更新的温度控制曲线应用于第二及后续打印作业来提高打印的精确性。
打印模式的数量、在S604中使用的级数、以及在S606中的连续页数不限于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数量,而可以被设置为任何数量。
(其它实施例)
本发明的各方面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诸如CPU或MPU的设备)来实现,以及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通过例如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设备上的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来执行各步骤的方法来实现。鉴于此,例如经由网络或者从用作存储设备的各种类型的记录介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程序。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3)

1.一种用于控制定影设备的定影温度的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定影设备对要形成的图像进行定影,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判定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包括多页的打印作业中包括的各页的打印模式来判定与各页相对应的定影温度;
确定单元,其被配置为确定通过从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的第N+1页的定影温度中减去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的第N页的定影温度而计算出的温度的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温度,其中,N是自然数;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差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温度的情况下,将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的所述第N页的定影温度控制为低于所述第N+1页的定影温度并且高于所述第N页的定影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差小于所述预定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使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的定影温度来控制所述定影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在由所述判定单元判定的所述第N页的定影温度与第N-1页的定影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将所述第N-1页的定影温度控制为小于所述第N+1页的定影温度并且大于所述第N-1页的定影温度,其中,N是等于或大于2的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打印模式包括全色高质量打印模式、全色打印模式、单色打印模式及单色字符打印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取在对第M个打印作业的各页进行定影时所述定影设备的温度测量结果,其中,M是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其中,针对各对应页求出由所述获取单元获取的与各页相对应的所述定影设备的测量温度、与由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的与各页相对应的定影温度之间的差值,并且
其中,基于所述差值判定与第M+1个打印作业及后续打印作业中的各页相对应的定影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在对多份原稿进行定影的情况下,该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
测量单元,其被配置为测量在对第一份原稿的各页进行定影时的所述定影设备的温度;以及
存储单元,其被配置为将所测量的温度作为定影温度与各页相关联地存储,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计算在所述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定影温度与由所述测量单元测量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并且将针对各页的定影温度改变为通过将所述差值与该定影温度相加而获得的新值。
7.一种图像处理装置中的用于控制定影设备的定影温度的控制方法,所述定影设备对要形成的图像进行定影,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判定步骤,基于包括多页的打印作业中包括的各页的打印模式来判定与各页相对应的定影温度;
确定步骤,确定通过从由所述判定步骤判定的第N+1页的定影温度中减去由所述判定步骤判定的第N页的定影温度而计算出的温度的差是否大于或等于预定温度,其中,N是自然数;以及
控制步骤,在所述确定步骤确定所述差大于或等于所述预定温度的情况下,将由所述判定步骤判定的所述第N页的定影温度控制为低于所述第N+1页的定影温度并且高于所述第N页的定影温度。
8.一种用于控制定影设备的定影温度的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定影设备对要形成的图像进行定影,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获得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得包括多页的打印作业中包括的各页的属性;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获得单元获得的连续页之间的属性的变化来控制各页的定影温度,
其中,在存在所述连续页之间的属性的变化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该变化将前一页的定影温度设置为接近后一页的定影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在不存在所述连续页之间的属性的变化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基于针对各属性设置的定影温度来设置各页的定影温度。
10.一种用于控制定影设备的定影温度的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定影设备对要形成的图像进行定影,该图像处理装置包括:
获得单元,其被配置为获得包括多页的打印作业中包括的各页的打印模式;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获得单元获得的连续页之间的打印模式的变化来控制各页的定影温度,
其中,在存在所述连续页之间的打印模式的变化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该变化将前一页的定影温度设置为接近后一页的定影温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在不存在所述连续页之间的打印模式的变化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单元基于针对各打印模式设置的定影温度来设置各页的定影温度。
12.一种图像处理装置中的用于控制定影设备的定影温度的控制方法,所述定影设备对要形成的图像进行定影,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步骤,获得包括多页的打印作业中包括的各页的属性;以及
控制步骤,基于由所述获得步骤获得的连续页之间的属性的变化来控制各页的定影温度,
其中,在存在所述连续页之间的属性的变化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步骤包括根据该变化将前一页的定影温度设置为接近后一页的定影温度。
13.一种图像处理装置中的用于控制定影设备的定影温度的控制方法,所述定影设备对要形成的图像进行定影,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得步骤,获得包括多页的打印作业中包括的各页的打印模式;以及
控制步骤,基于由所述获得步骤获得的连续页之间的打印模式的变化来控制各页的定影温度,
其中,在存在所述连续页之间的打印模式的变化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步骤包括根据该变化将前一页的定影温度设置为接近后一页的定影温度。
CN201210374873.XA 2011-09-30 2012-09-28 图像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0341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17335 2011-09-30
JP2011217335A JP5896674B2 (ja) 2011-09-30 2011-09-30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034104A CN103034104A (zh) 2013-04-10
CN103034104B true CN103034104B (zh) 2016-04-27

Family

ID=47992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4873.XA Active CN103034104B (zh) 2011-09-30 2012-09-28 图像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14586B2 (zh)
JP (1) JP5896674B2 (zh)
KR (1) KR101521131B1 (zh)
CN (1) CN1030341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076853A (ja) * 2011-09-30 2013-04-25 Canon Inc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4098838A (ja) * 2012-11-15 2014-05-2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6255773B2 (ja) * 2013-07-29 2018-01-1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334872B2 (ja) * 2013-09-11 2018-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6271946B2 (ja) * 2013-10-29 2018-01-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15096922A (ja) * 2013-11-15 2015-05-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JP6333103B2 (ja) * 2013-11-20 2018-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69000B2 (ja) 2013-12-06 2018-01-31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液体現像剤
JP6306868B2 (ja) 2013-12-11 2018-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900474B2 (ja) 2013-12-11 2016-04-0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61737A (ja) * 2015-03-02 2016-09-0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06842870B (zh) * 2017-03-09 2020-03-24 上海富士施乐有限公司 图像成形设备及定影温度控制方法
JP7395345B2 (ja) * 2019-12-27 2023-12-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196586A (ja) * 2020-06-18 2021-12-27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75525A (ja) * 2020-11-04 2022-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管理装置、印刷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US11947311B2 (en) * 2021-07-30 2024-04-0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8087A (en) 1996-07-19 1999-06-29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425041B2 (ja) 1996-07-19 2003-07-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43290A (ja) 1997-11-07 1999-05-28 Canon Inc 定着装置、定着装置のウォームアップ動作制御方法および定着装置の温調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
JP4011895B2 (ja) * 2001-11-22 2007-1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298257B2 (ja) 2002-10-08 2009-07-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7346309B2 (en) 2004-08-05 2008-03-1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Bookbinding system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2006065189A (ja) * 2004-08-30 2006-03-09 Kyocera Mi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23229A (ja) * 2008-03-18 2009-10-01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697878B2 (en) * 2008-04-29 2010-04-13 Xerox Corporation Fuser assemblies, xerographi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of fusing toner on copy sheets
JP2009271231A (ja) * 2008-05-02 2009-11-19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896281B2 (ja) * 2012-02-09 2016-03-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521131B1 (ko) 2015-06-16
JP2013076890A (ja) 2013-04-25
US20130084092A1 (en) 2013-04-04
CN103034104A (zh) 2013-04-10
US9014586B2 (en) 2015-04-21
JP5896674B2 (ja) 2016-03-30
KR20130035921A (ko) 2013-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34104B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2291522B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JP201009181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0378586C (zh) 成像设备
JP2010217725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30041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446641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JP422862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376549B (zh) 光写入控制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光写入装置的控制方法
US7054490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US853172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one characteristics correction method
CN101197912A (zh) 图像处理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US20120050759A1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storing program
US828422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1057899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determines a fixing temperature for a fixing operation based on toner amounts of blocks of image data and relate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2015078848A (ja) 検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検査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15051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969800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36912A (ja) 画像処理方法
JPH07266614A (ja) 画像記録装置
JPS631771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69340A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3710224B2 (ja)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388024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1614304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